庄子现代版-2

道,总结万物规律,从来没有分野。  言,发表一己见解,从来没有定论。  由于发言者多有议论癖,自然归纳出一套发言术。请允许我端出来吧。  第一,有左东的亦即阳刚泼辣的,有右西的亦即阴柔婉约的。这是就发言的风格而言。  第二,有说理务虚的,有说事务实的。这是就发言的内容而言。  第三,有纵向分析的,有横向比较的。这是就发言的章法而言。  第四,有并肩竞赛的,有对面争吵的。这是就发言的方式而言。  以上四品八种,凑成一套简明的发言术。  左东右西,前南后北,上天下地,叫作六合。像一个六面的立方盒,盒内蕃息万物与人,都归圣人照看。六合以外,另有存在,圣人持保留的态度,不予理论。六合以内,众生存在,圣人持诱导的态度,不予批评。历代君王治理天下,成败得失写入史书,圣人持批评的态度,不予比较。  纵向分析,由表入里,眼光深刻。不过有些问题,例如六合以外,实际情况不明,圣人不好分析。横向比较,由此及彼,视脚广博。不过有些问题,例如历代得失,具体情况不同,圣人不好比较。为什么说圣人不好分析比较须知圣人异于一般智士。圣人明理悟道,心胸宽敞,容得下是非啦长短啦一类间题,并不急于搞个水落石出。何况有些间题,如前面所说的,确实不好分析比较;,一般智士发起言来滔滔不绝,滥用章法,意在表演给对方看罢了。所以我还要说,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章法,有些场合没法使用。  大道不闪光辉。  (小道不是亮堂堂的吗)  大言不依章法。  (小言不是玩熟了雄辩术吗)  大仁显得不慈不善。  (小仁不是大办慈善事业吗)  大廉大室吉不谦不让。  (小廉小洁不是又清又高吗)  大勇不强不狠。  (小勇不是动辄拼命吗)  道若炫耀惹眼,就不成为道了。言若头头是道,就会脱离实际,成为不解决问题的空话了。仁若滥施慈惠,就很难体现出爱心来、也就失去仁的本意了。廉洁若做得过火了,就会成了欺世盗名的假正经了。勇若逞强斗狠,就会把事情弄糟,很难成功了。以上五种人都犯了取徉的错误,就像呆木匠做圆桌,不取圆桌的图样,倒取方桌的图样,结果做成不圆不方的一张畸形桌。  人的天赋不同,智力有强有弱,认识圈也就有大有小了。一个人,不论强智弱智,只要努力,走到自己认识圈的边沿,他便是了不起的人了。走到边沿而止,知道自己智力已用尽了,不去越圈妄动,他便是很聪明的人了。谁能更上一层楼呢,他立言而不见章法,他悟道而不事宣讲?有这样的至人吗?如果有,他应该被称为天府,亦即大自然的秘密仓库。是他,这座秘密仓库,浩若渊海。任你输入总不满,任你输出总不空,而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的这种修养状态叫作葆光,就是光辉隐藏在黑暗里。大道本来不闪光辉啊。  十、尧帝自寻烦恼  古时尧帝在位,治理天下,舜做总理大臣。尧问舜“我坐早朝,面向正南,感觉不错。可是一想起要讨伐宗国、脍国、胥敖国、心头就不舒服。原因在哪里哟?”  舜说“那三个小蕃国的君主嘛,好比野兔啦什么的,躲在蓬草艾之间,够可怜的。你心头不舒服,为什么呢?我想起从前,天上乱了套,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万物晒得好苦,庄稼烤焦了,草木烤死了。现在你老人家想出兵去打仗,是非得失已经交战心头,八种辩术用来武装思想,还不胜过十个太阳在心上晒烤吗。”最后还有一句,舜不好说出来,那就是“你心头火辣辣的烫,当然不舒服啦。”  十一、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吗  尧帝时期,贤士啮缺请教他的老师王倪“先生该知道万物共同的是非标准吧?”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啮缺间“先生总该知道自己的无知吧?”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啮缺问“先生无知,难道万物也无知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不过,试试看吧,我来回答。我摇头三不知,也是有原因的。我说我知道,是真知道吗?有谁知道呢?我说我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吗,又有谁知道呢?还是让我先请教你三个问题。久睡潮湿,人患腰疼,甚至半身瘫痪,泥鳅不至于吧。高睡大树,人怕坠落,吓得眼花腿颤,猿猴不至于吧。这里三种动物,谁的寝息方式能做共同标准?人吃牲畜,麋鹿吃草。螟蛤最爱吃蛇。猫头鹰和乌鸦嗜好老鼠。这里五种动物,谁的膳食口味能做共同标准?猿骗雌猴做妻。糜找母鹿交合。泥鳅追鱼求偶。毛嫱与西施,两位大美人,谁见谁喜爱,鱼见了沉水而躲,鸟见了高飞而逃,糜鹿见了一溜烟快快跑。这里四种动物,谁的美色兴趣能做共同标准?这三个问题,请你回答我。现在说说共同标准:从社会角度看,仁义是共同的是非标准。从个人角度看,仁是什么,不仁又是什么,义是什么,不义又是什么,各人见解不同。这又把众人引回是非之路了。仁与不仁,义与不义,乱糟糟的混淆不清,烦死人了。我没法作横向比较把仁义与不仁不义区别开呀。”  啮缺问“仁义有利,不仁不义有害。先生不能区别利害,难道至人也不能区别利害吗?”  王倪说“至人太神奇啦。气温升到森林燃成炭烬,他也不热。气温降到江河冻成冰川,他也不冷。猛雷炸得山崩,暴风掀得海立,他眼睫也不眨一下。就这样啊,驾云驾风,登日登月,他巡游在人类世界之外。死生问题,人类才有,对他而言,不是问题。至于人类的利害问题嘛,恐怕他从未想过呢。”  十二、长梧子的怪论    贤士瞿鹊子,孔子的学生,一日课后,心有疑间,特来请教长梧子。长梧子是隐士,人不知其姓名,因他住在一树高梧之下,人叫他长梧子。  瞿鹊子说“我听老师孔子说,有人公开发表见解,认为圣人应该远离社会,超脱红尘。为了做到这一点,先得做到六不。哪六不呢?一不没事找事。二不进取福利。三不回避祸害。四不爱好探索。五不搬弄道理。六不宣言。没说什么又像说了什么,说了什么又像没说什么。这个见解,我老师批判了,斥为胡说,可我认为符合妙道,具体可行。先生,你怎样看?”  以下五节全是长梧子的回答。  他说“那些话嘛,远古圣人黄帝听了也会借懂,孔丘哪会明白。不过你也太着急了,看见鸡蛋就要求听啼晓,看见弹弓就要求吃鸮羹。我也胡说一通,你且胡听好了。何必登日登月,操纵宇宙?做不到的就不讲吧。要使自身吻合现实,不管社会污黑混乱,一尊卑,齐贵贱,哪怕是个奴隶,你也要当人看。争是非,比长短,众人到处奔窜。圣人浑浑噩噩,人称憨憨,他一心向永恒,以不变应万变,思想单纯。意态圆满。在他眼里、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各有其可肯定的一面,互相包涵。”  他又说“人都是要死的。我怎能断言,留恋生命不是思想迷误?我怎能断言,害伯死亡不就像小孩离家,在外多年,忘记回故乡。从前丽戎国有个艾家庄,庄主女儿生得漂亮。国破庄亡,她被押往晋国,当了女俘,天天痛哭,泪湿裙裳。后来被老国王看上了,娶做小妻,是为丽姬。丽姬陪伴老王,睡三面雕栏之软床,吃六畜九牲之嫩肉,回想当初的蠢哭,她好后悔哟。我怎能断言,那些死者不后悔当初的祈求活命呢?”  他又说“人生无常。有一夜,梦饮酒,好快活,哪知早晨醒来大祸临门,一场痛哭。又有一夜,梦伤心事,痛哭一场,哪知早晨醒来出门打猎,快活极了。做梦时不晓得是在做梦。梦中又做了一个梦,还研究那个梦中梦是凶呢还是吉。后来梦中梦醒了,才晓得那是梦啊。后来的后来,彻底清醒了,才晓得从前种种经历原来是一场大梦啊。蠢人醒了,自以为真醒了,得意洋洋,说长道短,谈什么君王尊贵啦牧夫卑贱啦那一套,真是不可救药的顽固哟。你老师孔丘,还有你本人,都是在做梦,自己不晓得。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是梦中说梦话啊。  所谓吊诡,亦即悖论,这就是了。这个悖论,我也没法解释明白。到遥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位大智大慧,他能说个一清二楚。”  他又说“辩论无用。假设我长悟子和你瞿鹊子辩论,你胜了我,我败给你,你真是对的吗?我真是错了吗?我胜了你,你败给我,我真是对的吗?你真是错了吗?我们两人,有一人是对的,有一人是错了吗?或许我们两人都是对的吗?或许我们两人都是错了吗?我们两人笼罩在偏见的黑雾里,互相看不清对方,互相不理解对方,所以才辩论。第三者看我们,但见两团黑雾。我们请什么样的人来裁判是非呢?请观点跟你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你一样了,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一样了,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跟你都不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跟你都不一样,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跟你都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跟你都一样了,怎能裁判呢?如此说来,我们两人,再加上第三者,依旧笼罩在偏见的黑雾里,谁都看不清谁,谁都不理解谁。第四者看我们,但见三团黑雾。要不要请他也来呢?”  他最后说“哗声大吵,互相对立,双方只说不听,等于没有对立,还辩论什么呢。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去调和是非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容忍是非吧。请勿白吵了,珍惜年华吧。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去调和是非,此话怎讲?是非啦对错啦皆不是绝对的。是里有非,非里有是。对里有错,错里有对。你的是,若真是,那就明明白白不同于我的非,你还辩论什么呢。我的对,若真对,那就明明白白不同于你的错,我还辩论什么呢。忘掉天年,齐观生死;忘掉仁义,齐观是非。请畅游于久恒,请皈依于永恒。”  十三、影子的困惑  去室外阳光下,看自己的阴影。他是你的随身仆人,你的本影,本影的周廓上有窄窄的一带,若暗若明,半阴半阳,那是半影,名叫罔两。半影又是本影的随身仆人。你动,本影跟着你动,半影又跟着本影动。一个受制于一个。  半影说“我的主人本影,你一会走一会停,一会坐一会站。你跟你的主人跟得太紧了吧,你就没有半点独立性吗?”  本影说“半影啊,你别不耐烦。你当我能独立,想怎样便怎样吗?你当我主人能独立,他想怎样便怎样吗你当我心甘情愿做蛇的皮,做蝉的壳,紧紧依附他吗?为什么会这样、我怎晓得呀。为什么不那样,我怎晓得呀。”  本影的主人是你的身躯。身躯的主人是你的心灵。心灵也不是独立的,也有主人,那就是外界的召唤。外界的每一召唤又受制于另一不可知的因素。一个受制于一个,可以推演到无穷。这链条的终端,你永远不可知,本影和半影又怎晓得呀。  十四、周梦蝶?蝶梦周?  在下庄周昨夜做梦变了凤蝶,黑衫花裙,翩翩游玩,真是一只漂亮的凤蝶哟。我觉得好惬意,浑然忘记了人间那一个痛苦的庄周。忽然醒来,想起自己姓庄名周,是宋国管漆园的小吏,我便吃惊,感到迷惑。真是庄周梦中变了凤蝶?还是凤蝶梦中变了庄周?庄周啊,凤蝶啊,到底谁是我啊?这个难题又惹起是非了。庄周与凤蝶也许都是我?这们变幻形态,就叫物化。--------------------------------------------------养生主----活得聪明,做得巧妙本篇引读  生主二字连读。生主。生命之火灶,相当于今之所谓灵魂。主字象形,下面家灯盏形,上面一点是火灶。字的本义是灯中之火灶。主是炷的本字,火旁是后加的。养生主就是保养生命之火灶,有别于片面的健体强身。庄周从不提倡体育,也不鼓吹营养。  本篇强调灵魂安恬为养生主之关键。养禽园的野鸡不愁饮食,但是灵魂不安恬,仍然不快活。  结尾亮出灯来,以灯盏喻生命,以火住喻灵魂。灯油有枯时,灯盏有坏时,但灯火却可以盏盏相传,无穷无尽,正如生命有限,灵魂不灭。  一、在中缝里正道直行  个人生命有限,社会知识无穷。回想我们成年以来,一直用有限的生命去兑换无穷的知识,累得身心两疲,违背养生主旨,已犯险了。明明晓得已犯险了,为了恢复身心健康,又去苦学养生百科,那就没改,险犯定了。  你想做所谓的好表现吗?可以,但是切忌捞取名利。你想做所谓的坏表现吗?也行,但是切忌触犯刑律。世上哪有大做其好表现而不存名利之心的呢?世上哪有大做其坏表现而不冒刑律之险的呢?何况做这些所谓的好啦坏啦给众人看,徒劳自己身心,根本没有必要。你应该在所谓的好与坏交界之处,找到一条中缝,就像长袍背后连缀左右两片布的中缝,顺着空隙,不偏左不偏右,正道直行。你这样走下去,一可维护健康,二可保全性命,三可供养亲人,四可享尽天年。  二、丁厨子宰牛的启示  文惠君来到后院,牛已杀,血已放,轮到丁厨子解剖了,他提鸾刀,来到解剖砧台,二话不说,便动手干。用掌推起,又用肩靠。用脚踩住,又用膝顶,横划开来,直刺进去。一来一去,忙个不停。随着每一动作,但闻刀声霍霍,十分悦耳。文惠君懂音乐,听出刀声节奏,恰恰跟上《桑林舞》的步子,刚刚合上《经首乐》的拍子,便赞赏说:“嗨,妙极了。技巧怎么这样高呀?”  丁厨子放下刀,回答说:“我感兴趣的是道,比技巧高一层。从前我学宰牛,眼前只见囫囵囵的一块整体。三年学满后,心头有底了,那块整体在我看来只是许多块牛肉的组合罢了。干到现在,我已熟视无睹、全凭心灵洞察,岂但不用视觉,五官知觉全不用了。掌椎,肩靠,脚踩,膝顶,横划,直刺,都是直觉支配,顺着肌理下刀,拉开肉块之间的大缝隙,穿过骨节之间的大空窾。总之要照顾到整体的自然结构,刀向阻力最小处走。碰上结缔组织、连骨肉、连骨筋,我便绕道,决不硬闯,更不用说大骨头了。高级厨子遇筋便割,年年换刀。普通厨子遇骨便砍,月月换刀。瞧我这把刀吧,十九年啦,宰牛几千头了,还像新刀刚启口子似的。怕什么骨节?既是骨节,总有空子可钻。空子有宽度,刀口无厚度。无厚切入有宽,刀口直走进去,大摇大摆尚有余地,所以用了十九年还像新刀刚启口子似的。不过还得实说,每次碰上筋骨纠结太复杂的地方,我晓得不容易对付,就提醒自己千万要小心,眼睛不敢眨,手脚不敢快。整个解剖过程,我下刀都很轻,只听见一连串嗖嗖涮涮之声,肉块纷纷卸落,好比大山滑坡。最后完事,我提鸾刀,直起腰来,站在砧台旁边,环顾四面观众,信步走来走去,心头洋洋得意,随即把刀擦拭干净,插入刀鞘,回家放好。”  惠君说:“妙极了。听了丁厨子谈宰牛,我懂得该怎样养生了。 ”  三、天生的与人为的  宋国有个智士,复姓公文,名轩,有事去见一位现任右师之职的长官。晤面时,公文轩吃一惊,因为这位长官腿有两条而脚仅有一只,显然受过砍一脚的刑罚。公文轩心有疑,暗想:“他从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是独脚?天生的呢?还是犯了法,人为的呢?”想问对方,不便启齿。事毕告退,公文轩出门来,自言自语:“天生的哟,不是人为的哟。老天爷生他,就是要他独脚呢。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形象,都是命中注定的呀,哪里由得人呢。所以应该说,他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  密林外,小溪旁,野鸡走个不停。十步才得一啄,百步又须一饮,够劳累的。想不到误踩了翻车网,被人捉去,卖到城里,关在养禽园。此后,饮食充分供应,不必一天到晚的走,养得野鸡精神旺盛,动辄打架。终归觉得无聊透顶,常常怀念密林小溪,乡愁难遣。觅食虽然劳累,回想起来,多么有趣,因为那是天生的哟,不是人为的哟。  四、解开生死的绳结  老聃,亦即老子,后人尊称李老君的,是大圣人。死时,他的众多学生严守导师遗教,不吊唁,不号哭,只行观化之礼。秦国来的一位隐佚之士,姓名不详,自称秦佚,也是本教派的道友,公然违背遗教,沿用世俗礼仪,既吊且号,还号三遍,也不立正观化,掉头便走,太出格了。  学生们追上去责问秦佚:“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道友吗?”  秦佚说:“是道友。 ”  学生们问:“那么这样吊丧,行吗?”  秦佚说:“行。我先以为那些吊客都是本教派的,所以陪同他们哭吊,从众罢了。现在我才明白错了。刚才我哭吊时,看见有老大爷哭丧如哭自己的儿,有小伙子哭丧如哭自己的妈。他们聚会在遗体旁,一定有不必吊唁而吊唁的,不必号哭而号哭的。这些人的违反自然,滥用情感,忘了本分,古人称之为违反自然的活找罪受。你们老师,他来,是服从时代的需要;他去,是顺从自然的规律,对时代,对自然,心安理得的人,对生命的欢乐,对死亡的悲哀,不会悬挂心头。生死不再悬挂心头绳结就解开了,古人称之为自然的悬解。 ”  燧人氏的第一盏灯,  灯油早被灯芯燃尽,  可是灯火传遍九州,  灯光夜夜照明,  从荒古,照到今。 --------------------------------------------------人间世  ----悲逢乱世,做人真难啊  本篇引读  间作动词用,音jiàn,介入也,参与也。人间世也就是人处世。本篇可看作庄周的处世哲学。说是处世哲学,其买大部分篇幅谈的是从政经验。古代士人没有多少选择,所谓处世,无非从政罢了。从政之难,如踏薄冰,如伴猛虎,动辄要命。庄周拿不出可以操作的有效经验来,唯劝人“心灵大扫除”而已。本篇所叙述官场之险恶,操作之棘手,补教之困难,在在说明庄周为何不去当官。  读到后面,你才明白,原来最可靠的经验就是不要从政。这等于告诉赌徒,最有效的经验就是不赌,岂不可笑。然而,庄周的幽默正在此处了。  不去从政,又做啥呢?做一裸木质粗散的大树,最好是当柴烧也不亮火的榕树一类,完全无用,就能不挨刀,活满天年了。末质有文散之分。文木质地细密,花纹悦目,堪作器用。散木质地粗琉,纤维扭曲,木匠不取。人不能变树,当然是比喻。同散木对应的是散人。《庄子》原文称“散焉者”,蜀人讹呼作“散眼仔”,便是散人。散人无用,谁也不聘他去从政,他就能享天年,这才是大用呢。  读到快终篇了,你又明白,就算做了散人,也不保险。若遇战争,散人也会被拉壮丁,白白送命。这还不如做个残疾人,不当兵,又能领救济粮。  就这样一路调侃下去,到结尾又一跃,让狂人唱悲歌,哭世事之不可为也,在悲伤里终篇。  一、侍候暴君有一套学问  鲁国著名的贤士颜回,亦即颜渊,是孔子早期的学生。颜回为人忠厚老实,追随孔子多年,协助办学,深受倚重。一日颜回来见孔子,说是要出远门,特来辞行。  孔子问:“去哪里?”  颜回说:“去卫国。”  孔子问:“去那里干什么,唔?”  颜回说:“我已打听确实,卫国现任君主,年轻气壮,作风独裁,处理国事极不慎重,又听不进任何批评,还特别爱打仗,不顾士兵死活。一仗打完,抛尸满城,多如林间野草。卫国百姓走投无路了啊。记得老师你说:‘辞别已治之国,报效已乱之邦,好比医生开业,专门救死扶伤。’我要听从老师教导行事。但愿这次去了,能医好卫国的绝症吧。”  孔子说:你是想去挨一刀呀。医病人,治乱国,都要凭自己掌握的道理。掌握道理必须一元化,不要多元化。道理多元了,自相矛盾也就多了。自相矛盾多了,自我干扰也多了。自我干扰多了,自己顾虑也多了。自己顾虑多了,救人救国都谈不上了。古代圣人,先使自己掌握纯一的道理,后去帮助别人走上正道。先立己嘛,后立人嘛。你现在自己掌握的道理尚未纯一,哪有功夫去纠正暴君的行为。再说你啊,也该懂得,一个人的德行为什么会传播开去?一个人的智力为什么会显扬出来?德行传播开去,是因为他贪爱美名。智力显扬出来,是因为他喜爱竟争。都变成凶器了,绝不可能用来实现救国的抱负啊。”  孔子又说:“况且,像你这样的人,德行稳重,信用可靠,名声好,又不喜爱竟争,未必能同对方气味相投,两心相印。如果硬要用当着暴君的面抬出仁义啦法制啦那一套向他推销,等于用他的丑恶衬托自己的美善,他会骂你害人精。害人精,反遭他人害。你去了,恐怕也会遭人害啊。况且,像卫君那样的人,如果他爱贤士,恨小人,那他手下贤士已多,用你这个贤士与用那些贤士有什么区别呢?又何必非用你不可呢?如果他确实听不进任何批评,那你最好闭嘴,否则他会存心找岔子同你斗嘴劲。到那时候,你被斗得头晕目眩,还必须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收敛词锋,转为守势,低头作恭顺状,违心地迁就他。这是输送燃油救火,凿开水库抗洪,所谓助纷为虐是也。第一回迁就他,你就会第二回第三回没完没了地迁就他,违心地大颂其欠稳重的谀词,卫国一旦出事,他一定会抛你到前面去做牺牲品,承担他的罪责。你就完了。”  孔子又说“古时最著名的两个暴君一个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王,杀了大臣关龙逢,一个是商朝亡国之君殷纣王,杀了叔父比干。这两位贤臣之所以被害,是因为他们都努力修身,尽心治国,以臣僚的身份去安抚君王的百姓,越位了,惹得君王不高兴、两位贤臣有高尚的品格,映照出桀纣的丑恶,所以非被干掉不可。贤臣爱名不用说,连暴君桀纣也贪美名啊。远古时最著名的两位明君,一位是尧帝,讨伐丛国、枝国、胥敖国,一位是夏禹王,讨伐有启国。四小国惨败,国君被处斩,国民全家死绝,国都夷为废墟。就这祥讨伐者还不肯封刀停战,还要尽量扩大战果,捞得更多更多。贪美名,求实利,结果竟是这样啊。这些故事你恐怕也知道吧?名利的诱惑力如此之强,圣人如尧如禹都难以抗拒呢,何况你呀。当然,你要去纠正卫国的暴君,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给我听听吧。”  颜回说“为人正直而又谦虚,做事勤勉而又忠实,这样侍候卫君,行吗?”  孔子不以为然地唔了一声,说“这怎么行?那家伙一肚子阳刚之气,气焰高张,忽喜忽怒,脸色说变就变,常人谁敢违抗。试用好言好语去感动他,他就加以钳制,叫你闭嘴,不敢进谏善言,这样他才活得快意称心,所谓日行一善,哪伯是一小善吧,他都做不到,何况大善呀。你要引他向善,他却顽固不化,表面同意而内心不采纳。你要去纠正他,如何办得到哟!”  颜回说:“正直谦虚,勤勉忠实,如果这样不行,我就改变策略:一是内心耿直,固守原则;二是表面屈从,顺应现实;三是援引历史教训,借古谏今。内心耿直的人,认同于自然。认同于自然的人,相信君臣都是自然之子,天生平等。既然天生平等,谁有话要说,那就说吧,何必要求他人说我说得对呢?又何必介意他人说我说得不对呢?。一个人葆有这样的心态,大家叫他天真老儿童,他便做到认同于自然了。表面屈从的人,认同于社会。认同于社会的人,使自己的行为顺应现实。双手高擎笏版,两腿长跪,折腰叩头,恭行臣僚之礼,大家都这样做了,我敢不这样做吗?一个人,只做大家都在做的,谁也挑不出他的纰漏来,他便做到认同于社会了。援引历史教训的人,认同于古代。认同于古代的人,向君王进谏言,虽然满口教条,但是有的放矢,说到痛处,而且说的一切全是古人早说过的,不是我发明的,你能奈我何哉。一个人,忠心耿耿,借古谏今,直言而又不惹麻烦,他便做到认同于古代了。以上二条便是我的策略。我若这样侍候卫君,该行了吧?”  孔子不以为然地又唔了一声,说“这也不行呀!对待卫君的这一套策略太繁琐了,太模式化,很不灵活。你的设计虽然笨,但是实践下去不会给自己惹麻烦,倒是真的。不过,不惹麻烦,也就到此罢了,哪能收到纠正的实效呢,还远得很!我看你还是个想当然哟。”  颜回说“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敢请老师指点吧,还有什么好方法。”  孔子说“斋!也就是大扫除,做清洁。等你清洁了,我才告诉你怎样对待卫国那个暴君。现在不行。现在你心中堆满想当然。那些成见的垃圾。不扫除当然的成见。就去纠正卫君.你以为做起来很容易吗?轻举妄动,老天爷不允许。”  颜回说“我家贫穷,不酒不荤几个月了,身体已经清洁。这可以当作已经斋了吧?”  孔子说“你这是祭神的斋,不是心斋。”  颜回说“敢请老师讲明,心怎样斋。”  孔子说:“来一番心灵的大扫除。首先你要做到意念专一,停止游思浮想。然后关闭听觉器官,不用耳听,仅用心听。用心听就是用意识去知觉外界的存在。然后断绝意识活动,不用心听,仅用气听。用气听就是用灵魂去感悟妙道的存在。为什么不用耳听?因为耳的功能有限,只能响应声音。为什么不用心听?因为心的功能也有限,只能响应存在。气,亦即灵魂,那是一片光明的空虚,功能特异,能容纳大千世界。心灵空虚清洁,扫除了想当然的成见,妙道来集,你便悟了。我说的心斋就是使心灵空虚,保持清洁。”  颜回受教,恭谨而退。几日之后,来见孔子,说:“进入心斋状态以前,我总想到自己,那时人间有个颜回。逐渐进入心斋状态,我便忘掉自己,这时人间没有颜回。我使心灵空虚清洁了吗?”  孔子说“你达到心斋的要求了。现在告诉你怎祥对待卫国那个暴君。作为客卿,进入卫君的小圈子以后,不要争取名誉地位。他若听得入耳,你就鸣放;听不进去了,就闭嘴。不要立门户。不要筑堡垒。目的专一,不要三心二意。发言,行事,要让人知道你是不得已的。这祥就差不多了。”  孔子又说“你想不留脚印,可以乘车旅行;你想脱离大地,恐怕永不可能。社会压力使人表假态,自然压力使人现真形。鸟有翅膀,飞得快活;鸟无翅膀,怎能飞啊。人有见识,懂得许多;人无见识,懂个什么。请在窗外停留,且向室内瞻望。满屋家具已经搬走,空荡荡的一间闲房,白晃晃的一片阳光,静悄悄的一派吉祥,正如心灵,扫除垃圾之后,虚寂生智慧,空旷生明朗。如果拒绝扫除垃圾,一天到晚游思浮想,意识活动非常匆忙,心灵内塞得满满,照不入一线限光、愚蠢,黑暗,有祸.,不祥。所谓坐驰一就是这样。”  孔子最后说“一个人,关闭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隔断外界吵吵嚷嚷形形色色的于扰,求得精神上的宁静,耳向内听,目向内视,直通灵魂,同时扫除大半生积累的想当然,那些成见的垃圾,他便获得空虚清洁的心灵了。.鬼神都愿与他为邻,何况人呢。岂止人,连动物也会被他驯化呢。远古的好帝王,史前的大酋长,推行心斋,亲身实践,建立了理想国。心斋既能安邦治国,作用非凡,身无官职的人用来立身处世,效果当然更显著了。”  二、乱世做官经验谈  楚国的沈子高先生,又名诸梁,在叶县做首席长官,人称叶公,他奉楚王命令,将要出差齐国,办理外交事务。行前,他来请教孔子,说“这次出国任务很重。齐国接待我的规格可能很高,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对方一定会设置障碍为难我。我这个人,老师是了解的,说服一个平民都很困难,何况要去说服齐王,他是周天子下面的东方霸主,难哪!我真害怕。老师对我说过‘办任何事,不论大事小事、都须费口舌,说得对方高兴了,才能成功。’这活真对。现在我怕的是不成功,回来要受政治处分,挨整的是我。就算成功了吧,想想谈判桌边忽喜忽怒,心中得失交战,体内阴阳失调,种下病因,受害的还是我。干这些差使,成功不成功,都要受害;不受害,除非请德才兼备的外交家去干。从接受任务的那天起,忧愁伤胃,我便简化膳食,烧烤一概罢免,厨子不再苦热。当天夜晚心头焦灼,火燎燎的难受,饮凉水加冰块。这是内热病的症状哟。人还没有踏上齐国的土地,谈判桌还没有看见呢,我就患得患失,体内阴阳失调,病象丛生了啊。谈判桌上如果败了,回来撤职查办,我便挨定了双份整。我为人臣,德才都差,挑不起这一副外交重担。老师该教我怎么办才是。”  孔子说:“世界上有两类行为准则,人人必须遵守。第一类是由自然决定的。第二类是由社会决定的。为人子的敬爱父母,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的。恋亲情结深藏在心,谁也解不脱的。为人臣的侍候君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的。走到哪里都有君王,天地间是无处可逃的。这两类行为准则是不可违抗的。为人子的敬爱父母,不论自己从事怎样的职业,高也好,低也好,都应该尽心做到纯孝。为人臣的侍候君王,不论自己领受怎祥的任务,重也好,轻也好,都应该尽力做到纯忠。忠臣孝子之外,还有那些特别注重内心修养的人,超脱了世俗的荣辱观念,但也顺从前面说的两类行为准则,尽心尽力做到忠孝,心中明白这是莫可奈何的事。他们这样做了,便是道德境界极高的人了。为人臣,为人子,都是不得已的,由不得人选择。所以,尽忠尽孝,应该不顾自身安危,哪能贪生怕死。先生出差齐国,我认为应该去。”  孔子又说“出国办理外交,回国处理内政,宜注意三方面。第一,传话要传真。一般而言,两国交往,若是近邻,就得靠信用去谋求亲善;若是远隔,语必须派使臣去传递都会难坏传话使臣。只能靠言语来表达衷心。楚齐远隔,言两国关系如果万分友好,或者万分仇恨,这是因为,万分友好必然多说谄谀的话,万分仇恨必然多说诽谤的话,总之是过头话。凡过头,皆似谎。谎话的可信性大成问题。大成问题的话、谁传了谁遭殃。所以古人留下格言‘传话传真言,真言很一般。传了过头话,自己惹麻烦。’第二,有始又有终。看看竞技场上的角斗士,开始是阳谋,堂堂正正,功夫过硬,最终是阴谋,偷偷摸摸,诡计多端。因为要斗个够,所以使出歪拳邪腿。再看看宴会厅里的饮酒客,开始是讲礼,斯斯文文,我敬你请,最终是乱套,嘻嘻哈哈,手抓脚踢;,因为要喝个够,所以陷入胡闹狂欢。世间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岂止角斗,岂止饮酒。有些事情,刚开始时显得美妙极了,到最终时弄得恶劣透了。还有些事情,开始简单,轻而易举,最终复杂,难以完成。所谓有始无终,指的就是这类情形。第三,做事勿过分。说话只是刮风,播送空气罢了,不会产生影响,尽管说吧。如果你说了,底下就照办,立即行动,实质投入,问题就变麻烦。所以,风一刮就可能引起动荡不安,话一说就可能有人付诸实践,跑去冒险。那些片面之词,巧辩之言,底下照办,正好把民间的愤怒点燃。被猎杀的猛兽死到临头,喘息怒吼,恨不得咬人一口。严厉苛刻过分,民间必然萌生不良意识,形成对抗局面,而那些当官的还不晓得自己已经面临危险。连自己的危险也不晓得,谁还晓得他们将来怎样呜呼哀哉。所以古人留下格言‘政策向下传达,不要层层加码。百姓负担已重,不要变相逼他。’河纳过分之水,必定漫溢成灾。层层加码,变相强迫,要坏国家大事。国事要办好,费时间,够你累到老;国事弄槽了,你想改,时间没有了。唉,能不谨慎些吗?”  孔子最后说“身处乱世,还宜顺应环境,优哉游哉,该做什么才做什么不要多事,以求内心安宁。做到这一步,也就到顶了。至于齐国将怎样对付你,你回楚国后又怎样交差,何必预作设想,与其预作设想,苦了自己,不如乐观些,认了天命吧。当然啦,这很难。”  三、陪小王好比伴老虎  鲁国贤士颜阖接受了卫国的聘请,来卫国担任太子的专职老师,名义上是辅导,实质上是侍候。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所以侍候太子,担任他的专职老师,等于入了他的影子内阁,地位重要,是官员,绝非教书匠。颜阖到了卫国,才打听到这位太子很难侍候,便去请教著名的贤大夫蘧伯玉先生,说“假设有那样的一个人,我得去侍候他,而他天性残暴,很难侍候。本想放弃原则迁就他吧,我又怕国家受害;那就坚持原则辅导他吧,我又怕自己受害。说他愚昧无知,也未见得。不过他的那点聪明才智,不多不少,刚够用来发现并惩办下级的错误。至于犯错误的责任该谁负,是该下级负吗还是该他本人负呢,他就永远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了。遇上这样一位小霸王上司,我该怎样侍候他呀?”  蘧伯玉说“你问得真妙哟。谨慎些吧,站稳脚跟。外貌最好是亲近他,内心最好是顺从他。这样做了,免受他的残害暴虐,不过又有新的麻烦。亲近他,可别投靠进去,上了他的贼船;顺从他,可别显耀出来,成了他的帮凶。你投靠进去了,不但玩掉脑袋,还会弄垮国家;你显耀出来了,不但搞臭名声,还会流毒社会。他无知像婴孩,你也来小儿科。他不摆官架子,你也别敬畏他。他放荡不受管,你也去凑热闹。总之,猫毛顺着抹,引他走正路,而不要触犯他。你看螳螂,大路上爬,爬入辙槽,怒举双臂,不怕车轮来轧,满以为自己力量非常大。螳螂具有优秀品质,真勇敢啊。你是贤士,品德优秀,谨慎些吧,可别自矜勇敢比蝗螂,触犯那个天性残暴的小霸王,没好下场。你侍候他要像侍候猛虎那样。饲养员为什么不用活物喂虎?怕虎扑杀活物的时候又发怒,回归暴烈的天性。为什么不用整体喂虎,而要切成碎块再喂?怕虎撕啃整体的时候又发怒,恢复残酷的本能。虎有虎的饥饱,供膳须守时。虎有虎的喜怒,疏导必须有术。虎与人不同类,没有共同语言,那为什么虎听饲养员的招呼,还向饲养员献媚呢?顺向辅导了嘛;那为什么虎又扑杀人呢?逆向触犯了嘛。方法对了就是顺向,方法错了就是逆向。有人爱马入迷,在马臀悬挂南国的竹编筐,在马胯悬挂东海的大蚌壳。竹编筐盛马屎,大蚌壳盛马尿,都是高级享受哟。蚊蝇飞扑马背,爬来爬去。马迷急忙轰打蚊蝇,这样体现他的爱心。殊不知一轰打,马受惊吓,挣断衔铁,刺伤马头,撞破蚌壳,割伤马胸。马迷的爱心已经到顶了,但是爱的方法错了。方法问题难道可以不注意吗?”  四、树不成材,所以长寿  木师傅,名石,人称匠石,带徒弟路过齐国的曲辕,看见土地庙前一棵神木,是栎树,很大。树冠横撑,能荫蔽几千条牛。树身粗巨,腰围百尺。树梢高齐山顶。树身离地面八十尺才分杈。树大材丰,足够造船十艘。大栎树所在地成了旅游热点,拜神木的游客多如集市。匠石忙着赶路,无心细看神木大栎树。徒弟留连树下,绕树徘徊,看得心满意足,才跑去追师傅。他说“徒弟提斧握锛跟随师傅,走过不少地方,从未见过这样好的树材,师傅不肯留步看看,只顾赶路,为什么呀?”  匠石说“罢了罢了。那是坏木,不值一谈,做船容易沉,做棺很快朽,做家具会破裂,做门要溢脂液,做柱要招白蚁。不成材的坏木啊,毫无用处,所以长寿,活到现今。”  匠石回到住处,大栎树夜间来显梦,说“你要我向什么看齐呀?向佳木看齐吗?山楂树啦梨树啦桔树啦柚树啦都是佳木,能结佳果。甜瓜之类不是木本,也结佳果。果熟了,遭剥夺,受侮辱,大枝折断小枝蔫。能结佳果,大有用处,结果他们苦了一生,天年都未活满就短命了。不是世俗糟踏他们,是他们做了佳木自讨打。世界上的东西,因为有用处,所以自讨打,比比皆是哟。我这一生,从做小树起,努力做到毫无用处,多次犯险,差一点就丧命斧锛,死于你这一类木匠之手。现今我总算做到完完全全的无用了,连你都明白我的无用了,这对我说来就是大有用处了。如果你这一类木匠夸我有用,我能长得这样大吗?我晓得,你是人,是动物,我是树,是植物,你和我,非同类。但是我们都是造物主的作品,都是物呀。你有什么资格品评我,断定我不成材,是坏木?你,死期不远了的一个坏人,也能准确地品评我这一棵坏木吗?”  匠石醒来,对徒弟讲了梦。徒弟质问“他说了要做到毫无用处,为什么又冒充神木呀”  匠石急忙摆手,禁止徒弟再讲,似乎害怕大栎树听见了,悄声说“绝密!别拿出去讲:他本来不愿意充当神木,不过是借土地神躲灾罢了。他若听见你刚才的责备,会认为你不够朋友,在辱骂他。当初他若不投靠土地庙,充当神木,挂一个保境安民的虚职,恐怕早已被乡民砍做柴烧了。何况他保全自身的方法,据我看来,显然与众不同。蠢物以为有用就能保全,慧物以为无用就能保全,而他,身处有用无用之间,赖以保全,具独创性。你用道义去衡量他,太不沾边了啊。”  南郭子綦先生游览宋国的商丘,看见丘上一裸大树,估计是千年前商朝的旧物。树的形态古怪,不知树名,给人以神秘感。树下凉荫广布,若躲炎阳,可停千车。子蔡间:“这是什么树哟树材一定非常好吧?”游客摇头,都不晓得。子萦仰脸观察枝柯,全是扭曲的,不能做栋梁。低头又看崛起的根部,原来是转心木,木纹绕旋如搓麻绳,而且木质疏松易脆,不能做棺,更不用说做家具了。伸手摘叶,舔舔,辣似火烧,嗅嗅,昏似酒醉。过了三天,舌尖还溃烂,头还晕。可见这种树叶,不能代粮救荒,不能入药治病,真是绝了。  子綦求医,看口腔科,自吟自叹:“坏木哟,你真不成材,叶子都伤人,所以活千春,树顶高入云。你已做到无用处,但又有益于路人,炎夏.免费送凉荫。躲在有用无用之间,保全你自身,既做老神仙,又当大圣人。”由于舌尖溃烂,致使语言含混,医生以为他在说病。  宋国有个荆家林场,土质宜栽楸柏桑三种树,都是佳木,用途甚广。这三种树的木材很畅销,结果是大量砍伐。腰围小的树,砍去做捕笼,供应猎猴户。腰围中的树,砍去做栋梁,供应建华宅的暴发户。腰围大的树,砍去做巨棺,供应办丧事的贵官富商。那里的楸柏桑三种树,天年都未活满就吃斧锛短命了,这是佳木成材反遭害啊。不信请看祭奠黄河,祭品用猪不用翘鼻孔的,用牛不用白额头的,用女不用生痔疮的,沉入滔滔浊浪,送给河伯享受。选猪选牛选女人的这点常识,低级神职人员都懂,说那很不吉祥。但在神人看来,变猪有了翘鼻孔,变牛有了白额头、变女人有了痔疮,不会送去沉河淹死,那才是真正的大吉祥啊。  残疾人支离疏,姓支离,意思是缺损不全,名疏,意思是稀松无用。不幸的支离疏天生畸形,驼背佝腰,致使下颏靠拢肚脐,肩膀高过脑顶,颈椎凸出,指向天空,五脏处于高位,两腿贴着胸膛,够可怜了。好在手巧心灵,替人缝缝洗洗,便能养活自己;替人卜卦算命,兼可养活十人。官府招募兵丁,支离疏在招兵站外挤来挤去,挥臂高呼爱国口号,不怕送上前线。官府摊派劳务,支离疏也不怕,因为残疾免派。官府抚恤贫病,支离疏能领取米百斤柴十捆,比谁都多。形体缺损不全的人仍然能混下去,活满天年,何况非残疾的常人,只是材干缺损不全,会活不下去吗?  大栎树不成材,是坏木,假借神木之名,活得上好。无名古树毫无用处,也是坏木,不假借任何美名,同样活得上好。何必做佳木,年轻轻的死于斧锛?猪翘鼻孔,牛白额头,是坏畜。女人生了痔疮,是坏女。何必做佳畜佳女,淹死在黄河?支离疏残疾,是坏男,活得上好。何必做佳男,被送上前线,或终身劳苦,不得安闲?  五、狂人悲歌告诫孔子  鲁国圣人孔子官运欠通,受到排挤,从高位跌下来,愤然辞别故土故乡,远游南方的楚国。他想凭着自己的名声,博得楚王的眷顾,实践儒家的政纲。到了楚国他才明白,这里也是乱世,并不比鲁国好。驿馆闲住七八天,不见楚王派人来请,他已非常苦闷。这天,忽听驿馆大门外闹闹哄哄,便去楼头俯视,见街上一男士披发跌脚正在跳舞,众人笑谑欢呼。那男士一抬头瞥见孔子,使仰天大唱起悲怆的楚声。歌日:  大鹏啊南飞的大鹏,  你的翅膀衰弱疲癃,  再也飞不上九万里的高空,  美德沦落,受鹌雀的嘲弄。  未来的新世界到底在哪里?  你望望不见,眼前雾蒙蒙、  史前的理想国到底在哪里?  你追追不回,那是一场梦。  天下澄清,正道直行有麒麟,  圣人治国尽忠心,创造文明.  天下混沌,歪道横行多枭獍,  圣人逃国隐山林,保全性命。  今逢乱世。处处昏君与债臣,  圣人,你不挨刀,已是万幸。  无用是福,劝你休息,  难道这有什么不容易。  有用是祸,笑你执迷,  大难临头不肯避一避。  飞回去!飞回去!--------------------------------------------------德充符  ---人不看重内涵,猪看重  本篇引读  德就是得,修道而有所得,不是指作为社会规范的世俗道德。德在这里就是修道者的内涵。内汤充实,外表显彩,这就是德充符的意思。符本竹之外皮,引申义为外显。《大学》说的“诚于中而形于外”和《孟子》说的“充实而有光辉”同“德充符”的意思差不多。  本篇依次叙述六名残疾贤士,个个内涵充实而外显,可以治国济民,可以讲学传艺。唯独哀胎它,德充不愿符,内涵充实而不愿外显,逃离普国,归隐去了。这就更上一层楼了。庄周最赞美的不是这些贤士。而是圣人,所以六名贤士之后,大赞圣人。圣人,这是庄周理想中的圣人,不是儒家的孔圣人孟圣人。圣人踪迹缥缈,形容模糊,正面不好说,就从反面说。说他一不筹谋划策,所以不要知识;二不捣乱肇事,所以不要纪律;三不丢脸失格,所以不要品德;四不赚钱发财,所以不要技能。圣人的内涵只是顺应天命,不存在充实不充实的问题,更谈不上外显,已到否定德充符的最高层了。  终篇作为对比,牵来梁国相爷惠施,先交锋,后批判。惠施外形虽无残疾,内涵却空乏,外现疲困相,仍执迷不悟。外道观之,残疾人士内涵充实,就不算残疾了。倒是不残疾的惠施,他真残疾。  文章顺流而下,滔滔漫漫。终篇忽挽狂澜,飞水腾空,到更高层,夏然而止。  一、独脚教授引起轰动  鲁国的独脚人王骀,出身王族,所以姓王,倦怠言语,所以名骀。骀就是怠,倦也。王骀学养厚积,内心充实,讲学为生。听过他讲学的已有三千人,同孔子的学生一样多。王骀为人正直,年轻时犯过法,受刖刑斩一脚,所以独脚。鲁国有个常季听了王骀讲学,心头不服,去请教孔子,提出疑问说:“那王骀算什么,犯有前科,斩成独脚,公然办讲座,同老师抗衡。站在讲台上,不教不训,随便聊天。坐在会厅里,不议不论,偶尔插话。奇怪的是听讲者都虚心,回去还说收获很大,所谓不靠言传而靠意会,真有那么一会事吗?老师怎样评价王骀这个人呢?”  孔子说:“这王老师大智大慧,是个圣人。我只是来不及看望罢了,早迟我要拜他为师。至于那些晚生,学养比我还浅,内心比我还空,不去好好听讲,行吗?岂止鲁国读书人,我真想率领天下读书人去听他讲学呢。”常季说:“一个独脚残废人呀,竟能那样强烈影响老师,当非等闲之辈的了。果真如此,他又是怎样运用智慧的?”  孔子说:“死生问题够大了吧,不会触动他的内心,影响他的行为。天塌下来,地陷下去,也不会使他有失落感。他不假借什么等待什么,所以内心安定,不随外物变化。外物不管怎样变化,小变化双脚变独脚,大变化桑田变沧海,他都不理睬,仍坚守自己的观点。”  常季问:“什么观点哟?”  孔子说:“齐物的观点。人间万物,若用异物的观点看,只见矛盾,本来相附相亲的肝脏与胆囊也会成为相杀相仇的楚国与越国,世界就混乱残缺了;若用齐物的观点看,见到统一,本来相杀相仇的楚国与越国也会成为相附相亲的肝脏和胆囊,世界就和谐圆满了。他坚守齐物的观点,等同是非,于是看不顺眼的看得顺眼了,看得顺眼的也不必多看;听不入耳的听得入耳了,听得入耳的也不必多听。看什么不看什么,听什么不听什么,他都无所谓,不存在宜不宜的问题,谁能像他这样,内心就和谐了。他坚守齐物的观点,混同万物,包括自己躯壳在内;视万物为一体,所以忘怀得失。某人失去一只脚,正如某地失去一块土,值不得他念念不忘。谁能像他这样,内心就圆满了。和谐圆满,他的内心就充实了。”  常季说:“看来他是用理智管束行为,用观点塑造内心。既经塑造,便失去内心的常态了。他的内心保持常态,读书人为什么朝他那边跑呢?”  孔子说:“村姑无铜镜,梳头照水镜。看她急步不停,不去溪边照激流,而去池边照静水,自我欣赏一早晨。只有静止的水,才能使她静止。只有静止的心,才能使众人静止。所以读书人朝他那边跑,围着他的讲座,静止下来;不是他叫他们静止下来、而是他们在他那里找到归宿,不再奔波追求了,才静止下来的。地生树,天生人。树类唯有松柏,体现自然正气,冬夏常青。人类唯有尧舜,体现社会正气,感召百姓。这两位大圣人,不须理智的管束,自有高尚的行为;不须观点的塑造,自有充实的内心。可以说是有幸,他们不纠自正。他们自己能正自身,影响百姓都跟着正,全凭精神感召力,不靠国家下命令。那王老师,不教不训、不议不论,他能感召读书人,是凭厚积的学养,是靠充实的内心。普遍人的灵魂深处,如果锁藏着原始的冲动,一旦触发,决不怕死。所以有不怕死的冲锋勇士,独自一人杀入敌阵,成为孤胆英雄。一个普通人,为了要出名,还得受纪律的管束,受信仰的塑造呢。  “除了尧舜这两位大圣人,哪有不须管束和塑造的呢。至于王老师,他讲学为了感召人,既不存在出名不出名的想法,也不存在怕死不怕死的问题,何必要什么管束塑造呢。”  “啊,在他看来,天地虽大,只是他的馆舍罢了;万物虽多,只是他的用品罢了,对他而言,肉体不过是灵魂的寄放处,五官不过是肉体的装饰品。智慧的烛照下,他的学养厚积,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他的内心充实,忘怀了世俗的生死观念。说不准哪天,他不想讲学,就会远走高飞,云游世外。到那时又会有许多人跟他跑,因为他能感召人啊。他的内心常守静态,哪有兴趣招纳门徒添累赘呀。”  二、独脚学生训斥相爷  郑国的申徒嘉也是独脚人,年轻时也犯过法,受刖刑斩一脚。他姓申徒,名嘉,追随老师伯昏瞀人已经十九年了,行学生礼,甚是恭谨。这位老师原是隐士,废弃本姓本名,自称伯昏瞀人。昏,幽暗也。瞀,弱视也。自称昏瞀,自嘲也。伯昏瞀人生计困难,设座讲学,找点外快。  申徒嘉侍候老师的起居,每逢老师上课,也坐在下面听。  郑国的政治家子产,姓公孙,官居相爷,权势烜赫,也来听课,伯昏瞀人不认他的相爷官阶,只认他的学生身份;所以不给特设雅座,而叫他去与申徒嘉同席邻坐。子产相爷不愿与一个犯有前科的独脚人同席,但又不得不做出愉快的样子,表示自己谦恭下士,不闹特殊。本来嘛,他当相爷以来,政绩斐然名声好,不能不小心爱惜漂亮的羽毛。  下课后,子产离席,申徒嘉也同时离席。子产出门,申徒嘉与他并肩出门。子产走,申徒嘉碰巧跟着走。子产登车,回头说:“我先出门,你就留步;你先出门,我就留步。这样好吗?”申徒嘉窘住了。待要解释几句,子产乘车已驰去了。  第二天两人又同席邻坐。下课后,子产提醒申徒嘉,说:“我先出门,你就留步;你先出门,我就留步。现在我要出门,你可不可以留留步呢?”不等申徒嘉回答,子产掉开脸说:“你冲撞了执政官,也不避一避。你算哪一级的执政官哟?”  申徒嘉说:“老师门下执政官也不少,可我没见过象你这样的。执了政,当了官,你要炫耀就炫耀吧,奈何践踏别人。我曾听人说过:‘皎皎明镜不染尘,斑斑尘染镜失明。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女巫学跳神。’你来听课,说要紧跟老师。老师可是大好人哪,你怎么学的呀,竟说得出那样的话,真是斑斑尘染了你的心哟!”。  子产说:“犯法斩脚,够可怜了,你还想与圣人争长短。你的修养就那么差,连反省过失的能力也欠缺吗?”  申徒嘉说:“反省过失?过失反省出来,公诸于世,我敢肯定,大多数人属于误判重判。到处都有冤假错案,不该斩脚斩头的也给斩了。你叫他们反省,愈反省愈抵触。只有极少数人罪罚相当,心服口服。这样的冤假错,郑国岂少也哉,莫可奈何啊,这就是命啊,有冤无处诉,幸亏我修养好,认了命。相爷,我如果修养差,早就去自杀了,也不会迫随我的好老师了。”  子产吃惊,现出窘相,无言以对。  申徒嘉又说:“你,我,他,我们所有的人,说来可怜,全是猎物,误入了神箭手百发百中的射程圈之内。圈内任一猎物,不管你在哪里,都有可能中箭,如果他有兴趣射你的话。然而确有不少猎物,譬如你吧,并未中箭,活得上好,不是因为你有本领,只是因为他没兴趣。这也是命啊,算你碰巧啊。我中箭,遭冤案,也是命啊,自从受刖刑斩一脚以后,我成为某些人的取笑对象。这是两脚戏弄一脚,最残酷的凌辱,惹我勃然而怒。回到老师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是老师的善心感染了我呢,还是我自己认了命呢,我的怒火全熄灭了。回想这十九年追随老师,他老人家似乎没有察觉到我是独脚人。你是来听课的,不是来执政的。我们同窗同席,应该以心换心,而你却不理睬我的内心,偏偏挑剔我的外形。这不是你的过失吗?”  子产惭愧,尴尬一笑,说:“别再讲了。”  三、独脚刑徒批评孔校长  鲁国的叔山无趾又是独脚人。他姓叔山,本名不详,常名无趾。无趾就是无耻,不要脸也。他年轻时行为恶劣,屡教不改,众人骂他无耻,所以荣获这个浑名。无趾犯法,受刖刑斩一脚。后来悔改了,决心做好人。奈何浑名已成口碑,只得改耻为趾。无趾有一天在街上幸会孔子,急切请求报名入学,被孔子婉拒了。无趾独脚扶杖跛行,脚跟脚的追蹑孔子,一路苦求不已。孔子颇不耐烦,停步而不回头,说:“你从前太胡闹,犯前科,斩一脚,弄成这副样子。现在太晚了,不好收你了。”  无趾说:“那时候我幼稚不懂事,自轻自贱,为非做歹,玩命玩掉一只脚。现在来求情,请老师明察,我身上还有比脚更尊贵的东西,那就是心,一颗向善求知的心。自贱的一只脚早已坏了,自尊的一颗心仍然完好,老师你该看见才是。天高,是天照看万物。地厚,是地养育众生。原以为老师有天恩地德,想不到老师,唉,竟会是这样!”  孔子回过头来,考虑片刻,说:“我的修养浅陋,不敢妄比天地。虽然不好收你入学,但也欢迎你去看看。跟我走吧,我想同你谈谈。”无趾跟着孔子进了校园,参观教室、射尝马坪、饭厅,同时听孔子解释说遵照校规不收有前科的云云。送走无趾以后,孔子召集全校学生训话,说:“各位同学,你们要努力呀。看那无趾,就是刚才我带来的那位,一个犯了罪斩一脚的刑余之徒,都晓得来本校争取入学,改往日之恶,从今日之善。各位的处境比他优越百倍,历史比他干净千倍,操行比他良好万倍,应该更加努力才是。”孔子这次不再宣讲“有教无类”的话,虽然平时老是挂在口边。  无趾碰壁以后,不学儒,改学道,拜在老聃门下。老聃姓李,人呼老子,学养博大精深。无趾问老聃:“都说孔子是圣人,是至人。他真的达到了那样高的境界吗?已经达到那样高的境界,那他为什么常常来咨询你?他立言不踏实,故意讲些刁钻古怪的话,造成轰动效应,打响名声。他晓得不晓得,对于圣人,对于至人,名声乃是脚镣手铐?”  老聃点头微笑,反问无趾:“既然他是这样的人,那你为什么不给他讲讲,就说生与死啦荣与辱啦乃是一条藤上的瓜?他一旦想通了,镣铐就打开了,不是吗?”  无趾想想,忽有所悟;说:“老师,我懂了。是天锁了他啊,到死他也打不开啊。”  四、独脚驼背,却有魅力  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近来情绪不佳,心头疑虑重重,请孔子来谈谈。  鲁哀公说:“卫国有个形貌很丑的隐士,姓名不详,众人叫他哀骀它,当然是浑名。哀是他的哭丧脸相,骀是他的怠倦神情,它是他的驼背,其丑可知。使人吃惊的是哀骀它先生非常有魅力。男士们拜访他,一个个的乐不思归。女士们遇见他,回家去和父母吵架,都说:‘与其嫁给张三李四王老五做正妻,不如嫁给哀骀它先生做小妾!’这样的事情绝非个别的,据调查已闹过十多起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到底喜欢他哪点呢?这是一个谜。论才干吧,从未见他出头露面创建任何事业,他一贯是随声附和。论权势吧,他是白丁一个,不可能凭官职救人一命。论财产吧,他是寒士一名,不可能施恩惠赏人一餐。论声誉吧,丑名倒是远扬,荣名却谈不上,因为随声附和,给众人留不下半点影响。论学问吧,也谈不上,因为他对外界事物不想研究。无才干,无权势,无财产,无声誉,无学问,可那些男女老少就是喜欢他,这说明他具有某些过人之处。我派人去卫国把他接来,当面验看,哟,果然丑得吓死人!让他陪我不到一周,观察他的为人处世,我也倾慕他了。继续陪我不到一年,考核他的道德品质,我就信任他了。时逢宰相出缺,我提议国事交给他代管。他迟迟的接受了,又淡谈的推辞了,很扫我的面子。是不是他瞧不起我,嫌我丑陋?不过国事总算交给他了。殊不知几天后,唉,他竟逃回卫国去了。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心头烦忧,失魂落魄似的。咱们鲁国,人虽然多,可就是找不到第二个使我高兴的哟!这个哀骀它到底是怎样的人呀?”  孔子说:“有一次我出差去楚国,路边看见一群小猪吃母猪奶。那母猪已死了,刚断气,小猪们不知道,还在那里争着吮吸,急得叫喊。过一会母猪的体温转凉,小猪们一个个瞪大眼,不再叫喊,抛弃母亲的遗体,乱纷纷的逃散。为什么逃散?因为小猪忽然发现,眼前这个肉堆不再活动,不再温暖,不再泌奶汁,不再哼哼唤,不像咱们猪族的一员,显然属于异类兽,不可亲,有危险,所以惊惶逃散。由此可见,小猪爱的不是一堆死母猪肉,不是外形,而是亲爱的猪妈妈,而是内涵。猪懂得爱内涵,人不懂得,世俗看重的是外形。战士捐躯疆场,有的身首离,有的肢体残,有的腹肚破,有的胸膛穿,虽曰英雄,待遇反而低人一等,不准设置羽毛幛扇装饰葬棺,因为他的外形不全。罪徒受刖刑斩一脚,买回新鞋不好意思穿,因他的下肢不全。国家这样对待战死的英雄,个人这样对待刑余的自身,都是丧失原则,忘了内涵忘了本啊。美女送到王宫充当御用,不准剪指甲,不准穿耳朵,因为国王应该享用一堆完整的女肉,她的外形不可不全。女子嫁到男家,初夜发现不是处女,就得休掉她,退回娘家去,不准再进门,因为丈夫应该占有一具未破的女身,她的外形不可不全。正如那些外形完美的女士逗人喜爱,那些内涵完善的男士也受人喜爱呀。你说的那位哀骀它先生,不必表白便得到信任,不必创业便受到倾慕,使你把国事交给他代管,还怕他不接受。由此可见,他真是内涵完善而内心平静的隐士哟。”  鲁哀公问:“内涵完善指的什么?”  孔子说:“能够看透所谓生死、得失、穷通、贫富、好歹、毁誉、饥饱、寒暑等等对立存在的互相转化,本来就是事物发展的常态,本来不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无始无终,自然而然,好比白天黑夜互相替换,日子排列成黑白斑马线,没头没尾,回顾从前是无限,遥望将来是无限。看透发展的规律,不必后悔,不必企盼。管他逆境顺境,随遇而安。任你爱我恨我,处之泰然。生死得失,穷通贵贱,攻不垮我的精神防线。保我灵魂深处和气一团,自得而恬淡,自信而悠闲,人生有味是清欢。白天的公开场所,黑夜的秘密房间,无论何时何处,对谁都不要有仇隙的一闪念,交付给众人的唯有我三春的温暖。夏暑冬寒,社会环境气候多变。我的心理环境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春天。做到以上几点,便是学道有成,内涵完善。”  鲁哀公又问:“内心平静又指什么呢?”  孔子说:“静止的水是最平的了,所以筑楼建房平地基,必须使用水平仪。池水平静澈见底,不涟不漪。内心平静明白事理,不偏不倚,而且不荡不激。内心充实的人如果有意显彰自己,可以治国济民,可以讲学传艺。内心既充实又平静的人有意隐没自己,如哀骀它。不想建立功绩,不想留下事迹,而又对人有益。这样的人决不愿意被外物所附丽,亦如哀骀它决不愿意被国事所附丽,所以他逃回故乡,依旧隐居去。”  鲁哀公听完孔子对哀骀它的解释和评论,眼界大开。  后来他告诉孔子的学生闵子骞说:“我听孔丘先生谈话之前,高高在上,统治鲁国,掌握大政方针,体恤庶民性命,自以为很英明。听了圣人谈话,才担忧自己是虚有其名,言行大不自重,弄不好会亡国。我同孔丘先生不应该是君臣关系,我把他当作在修养方面能帮助我的益友呢。”  五、贤士游说,圣人超脱  有某残疾的贤士,游说卫国的国君。卫君见他躯体蜷俯,颈项缩入看不见了,丑得可怕。多次深谈之后,卫君喜欢他,再看看正常人,总觉得他们的颈项太长了,真难看。又有某残疾的贤士,游说齐国的国君。齐君见他脖子上长了大瘤子,颈项粗得不像样子,丑得可怕。多次深谈之后,齐君喜欢他,再看看正常人,总觉得他们的颈项太细了,真难看。人的品德属于内涵,透过言行显露出来,让朋友饮佩他,久久不忘,倒是他的外形缺陷不再惹眼,日久终于淡忘了。所以卫君忘掉了缩颈项,所以齐君忘掉了粗颈项。与这两位国君不同,有许多人不看重内涵而看重外形。人们忘掉了不该忘掉的内涵,如某贤士的品德,同时忘不掉本该忘掉的外形,如某贤士的缩颈项或粗颈项,这才是真正的害了健忘症,必须治疗哟。  前面两位残疾人都是贤士,不是圣人。圣人超脱,不去游说君王。圣人看来,世俗所谓知识,不过是惹起麻烦的祸根而已;世俗所谓纪律,不过是补合裂缝的粘胶而已;世俗所谓品德,不过是招揽朋党的资本而已;世俗所谓技能,不过是制造商品的手段而已。圣人不去筹谋划策,要知识有何用?圣人不去捣乱肇事,要纪律有何用?圣人不去丢脸失格,要品德有何用?圣人不去赚钱发财,要技能有何用?圣人坚守四不,靠什么混饭吃,岂不饿死他吗?放心吧,有饭碗,天赐的。天生圣人,天养活他。他既然顺天命而生存,哪还需要世俗的那一套知识、纪律、品德、技能!  圣人,你有俗人的外形,而无俗人的内涵。有俗人的外形,所以你能混迹人群。无俗人的内涵,所以你能摆脱是非。真渺小啊,圣人,你的外形等同俗人!真伟大啊,圣人,你的内涵顺应天命!  六、庄周又同惠施辩论  前面那一段话,在下庄周也讲给梁国的相爷惠施先生听过。他不相信圣人超脱,他问:“圣人不是人吗?既然也是人,他能超脱人之情吗?”  我说:“他能。”  他问:“人无情,还算人?”  我说:“遵照阴阳变化的规律,父母遗传给他相貌、身材、特征、血型、气质、灵魂,大自然又提供种种物质塑造了他的骨架和肉身,你竟然说他不算人!”  他问:“既算人,岂无情?”  我说:“你把人的内涵当作了人之情。内涵,凡人皆有,他当然有,但不同于凡人。我说圣人无情,是说他无俗情,能摆脱是非,能忘掉得失,能勘破死生,能淡化欢爱,能消化仇恨,不让俗情之斧斫伤灵性与肉身,而不是说他的心头冷冰冰,岩石一样硬。不啊不,他的心理环境暖融融,四季永远是三春。他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顺应天命,不去炼丹服药,求所谓的生长。”  他问:“不求长生,怎能延寿添龄?”  我说:“遵照规律,父母给你相貌与灵魂,大自然给你肉身,一切早已注定。要紧的是不要让俗情斫伤性命,保住天年已万幸,岂敢妄想求长生。现在你在干什么?当相爷,陪国君,日日守候朝庭,外交国防,民政财政,请示汇报,研究讨论,鸡毛蒜皮滥操心,弄得精枯力尽,内外交困,三魂丢失两魂。可怜你剩一魂,下班后逛树林,还不安分,要做什么诗,高声诵了低声吟,抒不完的情。  做完歪诗不肯停,又去钻研逻辑费精神,强迫别人来辩论,什么1块石英石=1块石+1块白+1块坚硬。你以为这样办就能延寿添龄?哟,我说这么多,还是3+2-5=0!你辩论累了,倒在交椅瞑目打个盹。醒了还要说,天与地同矮,山与河同平。我看是老天爷判了你无期徒刑,石英监狱禁锢终身,坚白怪论与人争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4
正序
倒序
庄子现代版
庄子现代版-2
庄子现代版-3
庄子现代版-4
庄子现代版-5
庄子现代版-6
庄子现代版-7
庄子现代版-8
庄子现代版-9
庄子现代版-10
庄子现代版-11
庄子现代版-12
庄子现代版-13
庄子现代版-1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庄子现代版
庄子现代版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