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次我去西藏采风,徒步在宽阔的草原上拍摄风景.黄昏时准备就地安营扎寨,看到二十米开外有一个小喇嘛也在忙着搭一个小小的帐篷.小喇嘛十二三岁的模样,高原长期直晒的阳光使他的小脸红扑扑地透着最原始的健康.大概是去更大的庙里朝拜而赶路的吧,身上的衣服已经有些破旧了,忙活的却很是欢快,看得出,他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我们互相对望着笑着问候,然后各自继续搭帐篷,虽然只是一个人的栖息之所。但一点点地拉起绳子,打下木桩,也用了不少时间。所以那个晚上,我睡得非常香甜。跋涉的疲惫、花儿的清香、轻拂的微风,让我连梦都没有做,天就亮了。早晨起来,却发现一件怪事,小喇嘛的帐篷离我足足远了50米!难道是地壳运动?我摇了摇头,不可能。于是走过去看他,顺便打个招呼。小喇嘛早起来了,正在拆帐篷,看到我,笑了,露出一口白得发亮的牙齿。“你的帐篷,昨天不是在那里吗?”我怕他听不懂,边讲边比划。“对呀!”还好,他听得懂。“那你今天早晨怎么会在这里呢?你又重新搭的帐篷?”“是啊!”小喇嘛笑嘻嘻的回答。我不解了,即便是我这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也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搭好帐篷,他为什么挪走已经搭好的帐篷呢?“为什么?”我真的想知道了。小喇嘛依旧笑眯眯的看着我,仰着红扑扑的小脸不紧不慢地说:“你没发现这边的花开得更大更美吗?”这是我那次采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超过了任何壮美的绚丽的风景。当我像一个工蜂一样忙碌个不停的时候,我想的,只是搭建一个窝,快点钻进去,放松两条铅球一样的腿,四仰八叉的美美睡上一觉。而那个小喇嘛,将搭好的帐篷返工,却是为了可以在更美的花儿旁边,闻着花香入睡。听起来多么不象个理由啊。却真的是一个最充分最美丽的理由。我想起正在大兴土木的家,想起为装修累的消瘦了的妻,想马上告诉她,不要弄了,最美的家,不是装修出来的,最美的家,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你没发现这边的花开得更大更美吗?”我以后也要常常这样问自己了。●最美的声音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间最美的声音。●最美好的礼物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快乐。●最珍贵的一粒种真不敢相信病榻上的朋友竟气色丰润,像久旱后的荒漠遇甘露一般。几周之前,她还憔悴不堪,病体恹恹呢!她患了最残酷的那种病,手术后就完全垮掉,每天忧郁地面向窗外,将功能障碍的左臂一点点往上抬。爬山,爬呀爬呀,这样说着说着,眼泪就珠子似的滚出来。化疗像个纠缠不休的大嘴鲨鱼,毫不留情的吞噬着她的头发,她的胃口,她的快乐和地不容易才编织起来的一点点奢望。每天要忍受剜心剖肚的呕吐,还要饮又黑又浓又苦的汤药。她气若游丝地自问:究竟为什么还苦苦撑着?为了尚未成年的女儿啊!她将答案清楚的告诉我的时候,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我终于找到答案了,找到了我必须顽强活下去的理由。”事情发生在星期天,女儿比平时晚了6个小时来看她,女儿的脸因为赶路热得红红扑扑的,她兴奋地诉说着,她自己到姥姥家去过了,那是一条挺远的路,要倒3次公共汽车,还要走一条路。“妈妈,你知道吗,我买了和以前一样的东西送给姥姥。”从前,朋友经常领着女儿到娘家去,路上,则停在一个小店里,一如既往地买上三种老人最爱吃的食物:一只水晶肘子,一袋冻饺子,一篓红苹果,想不到,孩子都记住了,包括那么复杂的路线,路上车子那么多,女儿刚刚12岁,万一——朋友不敢假设下去。说到结尾,女儿用手背盖住眼睛,哭了。“妈妈呀,到姥姥家的路上我害怕极了,但我一想到你,胆了就壮了,想我能自己看姥姥了,你一高兴,说不定病就好了!”朋友泪雨滂沱地哭起来,女儿和她一起在同病魔抗争,女儿那么小,都知道不气馁,不言败,咬紧牙关向困难挑战,她怎么退却了?朋友突然想到命如草芥这句话,自己视命如草芥,但在亲人眼里,那小小的草籽也至关重要,与亲人息息相关啊!我们,原来微小和卑微,原来痛苦和无奈,但却是一粒种,种在亲人的悲欢中。我们,除了顽强成活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放弃生命。●尊敬著名的北大教授朱光潜先生,晚年常沿着图书馆的那条大道踯躅散步。学子们骑自行车经过此地,老远便跳下车来推着车走,走过他身后,才复骑车驰去。这些学子未必都是朱光潜的学生。他也未必都认识,学子们之所以如此尊敬他,乃是仰慕这位大学者的人品、学识和才华。一个人要获得众人的尊敬是很不容易的。有些地位较高的人,因常被属下簇拥,到哪里都自然成为众人的核心,到处贪图人们的笑脸、美言及各种优待,便觉自己受人尊敬。其实,这只是敬畏而非尊敬。掌握权柄的人,拥有对他人的荣辱予夺之权,谁不敬之、畏之?身居高位者要检测别人对自己是敬畏还是尊敬,只有在失去权力的时候才能知道。有的人曾热心帮助别人,被助者在脱离困境之后,往往对其感恩戴德。但这也不能说是尊敬,而是感激。这是以个人利益和私人情谊等情感来决定好感的,因此这种感情与尊敬不同。什么是尊敬呢?尊敬是人们对一个人品性、才识所作的肯定和赞誉,以及因这种肯定和赞誉而生发的不可轻慢的情感。●做人与凿井很久了,一封远方朋友的来信一直摆在我的床头。每当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悄悄地捧起它,就如同捧起一面镜子,使我认真地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朋友的来信很短,没有抬头,也没有结尾。每次我读完信,都感到一种内心的震撼,只有非常了解我的人说出来的话才会有如此的震撼力。最初的几天,我一直不愿再打开它,而且试图去忘却它。终于当我有一天再次打开朋友的来信时,我已经完全被它说服了。朋友的信是这样写的:“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过重。由于太贪多、大求全或大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许多人在除了忙自己分内该忙的事情之外,更是忙些不该忙的。如忙应酬,忙着为了满足物质享用或虚荣而赚钱,忙着奔走钻营去求地位,对自己着手的工作易于失去兴趣,因而时常见异思迁。“忙乱的人是在凿浅井。“不要因为自己被人拉去做这做那,就以为这是表现自己才能或拓展事业的大好机会。因为他是在被人拖着凿浅井,东凿一点,西凿一点,每一口井都没有凿到水源。这不是能干,而是生命和才力的浪费。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它需要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朋友的话平实而又尖锐,句句都点在我的神经末梢上;令我如坐针毡!不是吗?朋友见面.同学聚会,同事聊天,谈得最多的除了忙还是忙,怎一个“忙”字了得!不知道哪一天想起来,给千里之外的母亲打个电话,话没开口,反倒是母亲来安慰我:“我知道你忙,可别忙坏了身体!那么,我们在“忙”着做什么呢?凿浅井!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记得读高中时,一次语文考试,作文为看图谈感想,画的就是两个凿井人。一个浅尝辄止,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几个浅浅的“牛脚印”后落荒而去,嘴里嘟哝着说:“这里没水!”一个持之以恒,虽汗湿衣衫仍挖井不止,终于在坚硬的岩石地上打出了清泉,成功的喜悦荡漾在脸上。依稀还记得当时作文的内容,抨击前者之无恒,赞赏后者之坚定,大有以前者为鉴、以后者为荣之决心。然而,10多年过去了,自己竟也挖了不少“牛脚印”;在读到朋友的来信之前,我常常以“注重过程而不必注重结果”聊以自慰,把青春的灿烂缩小成萤火虫般的亮点,把流星的一时辉煌当成星际奇观。一切都显示出了浮躁的心态,而浮躁是最易在青年人中流行的传染病,很多时候我们是乐于或甘于被别人拉着去凿浅井的,因为这是一种时尚。当一个人浮躁得有些焦渴时,他会醒悟过来而去凿深井。因为只有深井才有内涵。●做人与做事有一华侨,在国外事业做得很大,但思乡情重,想出资在家乡办厂。消息传开后,很多人纷纷与他联系,愿意与他合作在家乡开办工厂,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有利可图,这让老华侨在选合作者上犯了难。最后,他在众人之中挑了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想在他们两人中挑出来一个与自己合作,并把他在国内投资的所有经营都交给他管理,有一天,他叫来那两个人说:“我本人没有爱好,惟独酷爱下棋,今天,你们谁赢了我,那么我就会与谁合作。”那两个人也都是下棋高手,棋都下得极好,第一个与老华侨下了起来,最后老华侨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那个人。第二个也很精明,在下棋当中,老华侨转身去倒了一杯水,第二人以为他不在意,偷偷换了一具棋子,其实这一切全被老华侨在玻璃的影像中看到了。最后,第二个人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后来,老华侨却选择了下输了棋的那个人来管理自己在国内的事业。他说第一个人虽然没有赢我,但是他却是凭自己的实力没有想着去耍小计谋,诚心诚意地与我对弈,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可信的,而第二人却换了棋子,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可以看出他的品质低下,为人不诚,与这样的人合作是不能让我放心的。●打破信念障碍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一九五四年,罗杰?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他之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来得归功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来是得力于精神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谁也没想到班尼斯特的破纪录,却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打破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三百人之多。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乃是他的成就提供了其他人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目标,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终于平庸。[轻轻地告诉你]:在学生们都很努力但是却无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候,教师可集中力量帮助其中一名学生取得突破。一个人的突破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往往无法顾及到全体,班级里总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上进的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而更广大的是中间一批不沉不浮可沉可浮的学生。这批学生有向上的愿望,但离那些班级里的顶尖高手有较多距离,无法望其项背。反而若是他们之中有一人取得成功,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将会是巨大的,大家必将群起而效仿之。如此,教师的工作便可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言简意赅新加坡名作家尤今有这样一次经历:当记者时,笔是随身工具,一日不可或缺。一回,托一位同事为我买圆珠笔,再三再四地嘱他:“不要黑色的,记住,我不喜欢黑色,暗暗沉沉,肃肃杀杀。干万不要忘记呀,12支,全不要黑色。”次日,同事把那一打笔交给我,天哪,我差点昏过去:12支,全是黑的。责他、怪他,他振振有词地反驳:你一再强调黑的,黑的,忙了一天,昏沉沉地走进商场时,脑子中只有印象最深的两个词:12支,黑色,于是就一心一意地只找黑的买。言之成理,我哑口无言。当时,我如果言简意赅地说:“请为我买12支笔,要蓝色。”相信同事就不会买错了。从此以后,尤今无论说话、撰文,总是直入核心,直切要害,不去兜无谓的圈子。[轻轻地告诉你]:有一些教师总是对学生说,你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却从来不告诉学生,他应该怎么做。换一种思路,把指责改为指导,把批评改为鼓励,我们的工作会简洁高效的多。●训海豚有术海豚经过驯养,可以成为出色的马戏演员。驯养海豚主要靠物质刺激,完成一个动作,奖励一条鱼,让它形成条件反射。训练讲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比如钻入圈这个节目,先让海豚学会钻圈,慢慢换一个冒烟的圈,再换一个有点儿火苗的圈,最后才换着火的圈。一开始就钻火圈,它当然不干。训练海豚跳高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驯兽师先在水面下拉上细绳,海豚每次从细绳上方通过就会被奖励一条鱼,以此形成条件反射。驯兽师不断抬高细绳,尝到甜头的海豚也每次都试图从细绳上方通过。细绳一点点抬高,逐渐放到了水面之上,而海豚也就逐渐变成了“跳高高手”。海豚表演的其它传统节目,还有跳高触球,顶球人筐,水中拉车,钻火圈,识谱唱歌,跳迪斯科,水中救人等许多节目。当我们欣赏海豚精彩马戏节目表演的时候,也别忘了思索一下它是怎样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的。[轻轻地告诉你]:循序渐进的道理每一名教师应该都懂,但是具体运作之时却又往往操之过急。想一想连海豚这样较低级别的生物都可以通过训练取得惊人的成就,更不用说我们的学生了。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小小的目标完成之后都要让他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无论这种快乐如何产生,目的都是为了让他能够继续下去。只要他能够继续下去,日积月累,便会产生质的变化。●每桶四元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实在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可在偌大的公司里,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愉快地坚持着去做了。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在他之上的人,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成功是一种习惯。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从小事做起,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你良好的习惯,你便具备了成功者的品质。[轻轻地告诉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学会的一项课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分化时,我们便会看到习惯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建议教师在起始年级学生刚刚入校时,应该将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第一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好习惯便能够成就人,而同样的一个小小的恶习足以让人坠入深渊。●感恩节快乐多年前一个感恩节的早上,有对年轻的夫妇却在发愁如何以感恩的心过这一天,因为他们实在是穷得可怜。圣诞节的“大餐”想都别想,能有点简单的食物吃就不错了。突然,耳边响起沉重的敲门声,他们家的男孩前去应门,一个高大男人赫然出现眼前,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满脸的笑容,这个男人手提着一个大篮子,里头满是各种能想到的应节东西:一双火鸡、塞在里面的配料、厚饼、甜薯及各式罐头等,全是感恩节大餐必不可少的。这家人一时都愣住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门口的那人随之开口道:“这份东西是一位知道你们有需要的人要我送来的,他希望你们晓得还是有人在关怀和爱你们的。”起初,他们还极力推辞,不肯接受这份礼,可是那人却这么说:“得了,我也只不过是个跑腿的。”带着微笑,他把篮子搁在小男孩的臂弯里转身离去,身后飘来了这句话:“感恩节快乐!”就是那一刻,小男孩的生命从此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是那么小小的一个关怀,却让他晓得人生始终存在着希望,随时有人——即使是个“陌生人”——在关怀着他们。在他内心深处,油然兴起一股感恩之情,他发誓日后也要以同样方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到了十八岁时,他终于有能力来兑现当年的许诺。虽然收入还很微薄,在感恩节里他还是买了不少食物,不是为了自己过节,而是去送给两户极为需要的家庭。他穿着一条老旧的牛仔裤和一件T恤,假装是个送货员,开着自己那辆破车亲自送去,当他到达第一户破落的住所时,前来应门的是位拉丁妇女,带着提防的眼神望着他。她有六个孩子,数天前丈夫抛下他们不告而别,目前正面临着断炊之苦。这位年轻人开口说道:“我是来送货的,女士。”随之他便回转身子,从车里拿出装满了食物的袋子及盒子,里头有一双火鸡、配料、厚饼、甜薯及各式的罐头。见此,那个女人当场傻了眼,而孩子们也爆出了高兴的欢呼声。忽然这位年轻妈妈攫起年轻人的手臂,没命地亲吻着,同时操着生硬的英语激动地喊着:“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年轻人有些腼腆地说:“噢,不,我只是个送货的,是一位朋友要我送来这些东西的。”随之,他便交给妇女一张字条,上头这么写着:“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一家都能过个快乐的感恩节,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爱着你们。今后你们若是有能力,就请同样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年轻人把一袋袋的食物仍不停地搬进屋子,使得兴奋、快乐和温馨之情达到最高点。当他离去时,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之情,让他不觉热泪盈眶。回首瞥见那个家庭的张张笑脸,他对自己能有余力帮助他们,内心升起一股感恩之心。他的人生竟是一个圆满的轮回,年少时期的“悲惨时光”原来是上帝的祝福,指引他一生以帮助他人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就从那二次的行动开始,他展开了不懈的追求,直到今日。以行动回报当年他及家人所得到的帮助,提醒那些受苦的人们天无绝人之路,总是有人在关怀他们,不管所面对的是多大困难,即便是自己所知有限、能力不足,但只要肯拿出实际行动,就能从其中学得到宝贵的功课,寻着自我成长的机会,以至最终获得长远的幸福。这个年轻人后来成长为世界第一名的潜能大师,他的名字叫做安东尼?罗宾。[轻轻地告诉你]:在一些重要的节庆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礼物,自己选定一个同学校的不认识的低年级的学生为接受对象,然后亲自送去,假称自己只是跑腿的,让他感受对方的惊喜,同时也亲身体验给予和付出的快乐,对学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这种做法可以推而广之:默默地帮助一个人而不留姓名,为不认识的人在他能收听到的电台里点一首歌,做一名校园里的无名志愿者,等等。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在现场亲身感受到受惠者的欣喜与快乐之情,施与者本身会感到极大的愉悦。而受惠者也将更有可能成为下一次的施与者。●立志在先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送了,就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跟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不久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监。另外一个儿子可不一样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为什么同出于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会有不同的命运?在一次个别的私下访问中,有人问起造成他们现况的原因,二人竟然是相同的答案:“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我们经常以为一个人的成就深受环境所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绝不是遭遇,而得看我们对这一切是抱持什么样的信念。有两位年届七十岁的老太太,对于未来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个想法。于是她给自己订下了更高的期许,在七十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二十五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当她九十五的时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大大有名的胡达?克鲁克斯老太太。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丰丰富富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持的是什么样的信念。[轻轻地告诉你]: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学生自然千差万别。但是,教师千万不要抱怨学生的不良家庭环境,环境虽然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学生的信念。更何况,我们也无法改变学生的家庭环境。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立志,这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资产阶级的家庭里也会生出革命的人士,学生心中的信念所起的作用比他身处的环境要大得多。也许,我们以后每天见面应当相互问一句:今天,你教学生立志了吗?●容忍是一种智慧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就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同的斑纹。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冒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这便是人生。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大气层中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一种美丽的智慧。[轻轻地告诉你]:在一个班级里,也有这样的一些“尘埃学生”,他们成绩一般,却十分活跃。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之间穿梭往来,有些人甚至热衷于认识学校里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或搞串联。他们学习不太努力,偶尔也会犯一点小错误。也许教师觉得他们不是好学生,有时也可能对他们冷言冷语,严重的还会勒令他们停止一切活动。殊不知,他们在班级和学校里沟通了人际关系,他们使学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得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令人回味。教师容忍他们,也是一种美丽的智慧。●最有效的惩罚我每天都要经过那条巷子,巷子口常有人乱倒垃圾,于是墙上就出现了一行字:请不要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二天那行字改为:此处禁止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三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五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四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一百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五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第六天,那里没有一点垃圾,以后也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可以不认道德,可以不睬权威,可以不理法制,最终却被迷信收服。[轻轻地告诉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话语对学生最有效?也并不是恶狠狠的话语就一定有效,我曾见过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而去的场景。苦口婆心的话语呢?这世界上苦口婆心的母亲太多,而真正听话的儿子却又太少。我也曾见过一位教师和蔼耐心地对一名学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学生最后却睡着。教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话语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你有没有过轻轻的一句话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经历?有没有一声棒喝惊醒梦中人的成功?最有效的话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毫无感觉,有些人却回味不已。在惩罚学生之前,你要知道学生怕什么?你的惩罚他怕不怕?如果他根本不在乎,那么赶快换一种惩罚。如果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办?用心去找,总有他怕的东西。他不怕罚款总怕迷信吧,他不怕处分总怕失去自由吧!努力去找,找到他怕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你的法宝。●最深刻的记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荒谬,甚至违反直觉。1996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他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稍做延长,即检查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什么大痛。做延长检查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应不错,觉得下次选择还是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而那些没有延长检查时间的病人下来后则大叫:“真像下地狱啊。”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一个时间长短的因素。也就是说,最后阶段的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这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天利用这一“捷径”做出上百个决定极为有用。[轻轻地告诉你]:教师若是开一节公开课,开头固然不可忽视,结尾其实更重要。若是一节课在最后阶段安排一个高潮,在高潮中结束,会给听课者尤其是评委老师留下一个极佳的印象。与学生的谈话结束了,在学生离去之前,别忘了鼓励一下学生,此时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会在学生的心头逗留很久。●宽容是一轮明月宽容是美德。古语云:“宰相肚里能行船,将军额头跑得马”,“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蔺相如三让廉颇是宽容,诸葛亮七纵孟获是宽容,鲍子牙不计前嫌举荐孙叔敖更是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在深山中参禅的老和尚,有一天从半夜里从茅厕中出来,见一个小偷从自己房中出来,便说:“你深夜来探望我,不能空手而归,送你这件袈衣路上御寒吧。”说着,就把自己的袈衣披在了小偷身上。第二天,他发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院中,他高兴地说,他送给小偷一轮明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宽容。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是人就有不完美的地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充许他们有缺点和错误,承认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关键是对这些差异和错误是狂轰滥炸呢,还是宽容引导?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颗爱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作为教师,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学生宽容和理解。要学会善待学生的失误,充许他们犯错。要懂得学生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需要教师的耐心呵护和引导。“多一个评价学生的角度就能多一批好学生。”一位教育家的话很值得我们品味。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认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都来锻造这种胸怀吧,送给每一个学生一轮明月。●善良不能被欺骗巴格达的哈里发阿尔马蒙有匹千里马。有个叫奥玛的商人路过巴格达,他看到阿尔马蒙的马,羡慕不已,提出用十个金币来换,但阿尔马蒙说,就是有一百个金币,他也不换。奥玛恼羞成怒,决定用诡计把千里马骗到手。奥玛打探到阿尔马蒙每天独自遛马的路线,就选了一个离城门最远、人迹罕至的地方,乔装成病重的流浪汉,躺在路旁。果然,善良的阿尔马蒙看到有病人躺在野外,赶紧把他扶上千里马,打算带他进城治病。奥玛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指了指地上的包袱,阿尔马蒙把他的包袱拾起来系在马背上。奥玛又指了指远处的一根木棍,阿尔马蒙以为这是流浪汉的拐棍,忙转身去捡。奥玛趁机纵马往相反的方向奔去。卫兵和行人都没有听到阿尔马蒙的叫声,他跟在马后追了很久,终于跑不动了。奥玛知道奸计得逞,便想奚落奚落阿尔马蒙。他勒住马,得意洋洋地对阿尔马蒙喊:“你丢了千里马,连一个铜子儿也没得到,都是因为你太慈悲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马可以归你,但我有个要求,”阿尔马蒙大声说,“别告诉人们你骗千里马的方法。”奥玛哈哈大笑:“原来哈里发也怕别人嘲笑!”“不,”阿尔马蒙喘着粗气回答,“我是担心听说这个骗局后,会怀疑昏倒在路边的人都是骗子。说不定哪一天,你我也会染疾倒卧路边,那时,谁来帮助我们呢?”听了这话,奥玛一声不响的调转马头,奔回阿尔马蒙身边,含泪求他宽恕自己的罪过。阿尔马蒙不计前嫌,请奥玛回王宫,像贵宾一样招待他,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奥玛后来成了巴格达历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大法官之一。车祸司机逃跑,救助车祸的司机被指认为肇事者;见义勇为者不仅得不到褒奖,反而受到的伤害没人救助;提醒被偷,反而被小偷诬陷,又无人敢出来指证。这种现象实在比犯罪还要可怕。善良是人类美好的天性,不能被欺骗,也不能被亵渎和冷漠,欺骗、亵渎、冷漠善良是对人类的更大的犯罪。●目标的作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最早,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90%的学生回答说有。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们有了目标,那么,是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4%的学生回答说:“写下来了。”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有这样做的学生。他们创造的价值超过余下的96%的学生的总和。那么,那96%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在实现他们的理想呢。流沙河的《理想》诗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作用,不可不重视。●目标要明确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大目标由小目标组成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故事。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招摇夸张,故弄玄虚。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的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的跑完。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大的成功由小的目标铺垫而成。●目标决定成绩一天,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建筑工人正在干什么活,那个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记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报道。若干年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记录,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回答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想去看看这三个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等他找到这三个工人的时候,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当年的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象从前一样砌着他的墙;而在施工现在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一个人的目标直接决定了他将来的前途。拿破仑说:“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有深刻的道理。●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读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他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将军热情的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他回答说:“随便吧。”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一生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周的目标,一月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没有远大的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哲人的话是对心理学家结论的概括注解,所以,教师要十分注重帮助学生设计人生目标。●猎狗追鼠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先处理‘大石块’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爱人共度时光,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把握一颗珍珠的幸福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殊不知它仍旧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后来,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仍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呵。”每想起这个故事,就会使我联想起另一件事儿。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傍晚都要到海边去散步,因此经常会看到一对头发斑白的老人依偎在海边的一条长椅上看海。他俩总是静静地坐着,而脸上则始终挂着一种祥和的微笑,宛如一尊神态安详的雕塑。有一天,我好奇地走到他俩近前,轻声地招呼道:“你们也喜欢看海吗?”老人微笑着朝我点头示意,然后,抬手指了指身旁的老伴。此时,我才发觉他原来是一位聋哑人,而他的妻子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蓦然,我为自己刚才的失言而感到后悔。然而,在那两位老人的脸上却找不到一丝的不悦。相反,她竟用一种极其温和、坦诚的语气说:“是啊,我们老两口经常来‘看’海的——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吧,其实只要彼此心灵之间不存在着残疾,我们仍旧是两个正常的人呵。”●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到“我”在火车停站时,见到一位卖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鲜艳……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脸庞上移开……”普鲁斯特对于阳光的敏感与迷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和怀想。这样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心理空间,实在太有魅力。即使是受尽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还依然怀恋着年轻的时代“那些充满信任、欢乐,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时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时光”。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灵魂,几乎都有是既能充分体验人性之暗昧,又能充分体验阳光的明朗和温暖的人。究竟是伤痕累累的心灵容易感受到这样的美丽温馨,还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他不只是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美丽温馨?我老是被这样的问题所萦绕。也许无论是否受过伤害,一颗善良的灵魂总是可以敏锐地感受阳光与温暖的。但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他不只是能够感受阳光,他就是阳光本身,只要你见到他,你就不难感到他的母子纯净、透明与温暖。这是任何受过伤害的心灵所不可比拟的。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洗礼。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轻轻地告诉你:阳光,它无处不在。它舞蹈在埃菲尔铁塔,它攀登珠穆朗玛,字浏览万里长城,它照耀尼罗河,它亲吻自由女神;它被贮存在《诗经》中,它闪亮在古希腊奥运火炬上,它跳跃在美妙的歌声中……阳光是美,是幸福,是纯净,●信任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警察。可是,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囚犯万念具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强得足够得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这是,以为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把守着门。在这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注意。下一站,他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我相信它是真的,因为这世界上,信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也没有人可用利诱和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于余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火灾灵魂里的清泉,可以挽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美丽的吻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9名参赛者全部是身体或者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地起跑线上。接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获胜。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号激磁,男孩终于哭了。其他8个孩子听倒男孩的哭声,防满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意例外。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储蓄了将近十分钟。●照亮别人“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新诠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已。”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轻轻地告诉你:“予人方便,予已方便。”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懂得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有爱心奉献,得到的是内心的充实,人格的锤炼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也同样会得到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虚伪换不来热忱。“有失道的因,就必定会有寡助的果。”人不能总为自己活着,要学会替他人着想,这样自己才能活得更舒坦,更有质量。●人生之旅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次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如何?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只拄一根木棍在后面。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数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没有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小伙子,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北面那颗最亮的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跟着肯·莱文,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现在比塞尔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阿古特尔作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三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好日子怎么过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种说法。我过过穷日子,在做知青的时候,常用盐水拌饭吃。那样的夜,非常非常的漫长,知青中的坏孩子说,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不由自主,纷纷起立,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留在有里烧开水吧。”坏孩子是真小人,好孩子是伪君子。很惭愧,我是留下来在家里烧开水的,不过不是我要求烧开水,而是大家认为我偷鸡的技术不够好,然而我还是惭愧,我因为自己技术不好而暗自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偷过鸡。可是我还是吃了鸡的,可见我是比较虚伪的。没有过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太难了。肚子太饿,人就不是人了,是动物,除了想吃,几乎不想别的。好日子不好过,这还是从前没有想到的。因为什么叫好日子,很难界定,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呢!别人能够吃到,我不能够吃到,就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好,你有住房了,那边却竖起了别墅;公共汽车不拥护了,大路上却跑过一辆辆私人豪华轿车;你开始吃肉了,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你穿是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穿得越少越好;你的工资提高了,有人赚的钱却是成百上千万。因此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说:现在的日子真是难过!好日子是难过得多,好日子弹性太大,信息太多,诱惑太多,个人的选择却比穷日子还要少,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而在穷日子里,发自内心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的羔羊。穷日子固然难过,但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白吃。原来,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修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驰中得来;不烦躁的时候得来,不虚荣的时候得来,不贪婪的时候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好日子就是在自己的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真叫人难过。●生活的艺术很少有人认为生活没有亏待过自己;同样,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曾亏待过生活。在你的眼里别人实际得到的总是比他应该得到的多,而你自己正相反。于是,你感到不平、压抑,甚至愤怒。其实,生活没法亏待你;只有你自己才可能亏待自己。泰戈尔有诗:“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生活永远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你的心态。其实鸟儿只需做好一只鸟,云儿只需做好一朵云。无论生活的机遇和幸运赐予谁,都有它赐予的理由。一味的羡慕与嫉妒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坏了你一份平和心境。只有报着淡然的心态认真做好你该做的工作,你才有可能得到并不淡然的结果。学会接受他人的成功与幸运,并不意味着认同自己的平庸与拙劣,而恰恰证明你的成熟与坚韧。只有成熟的、坚忍不拔的人,才懂得如何去摆弄得与失的砝码,才懂得生活的艺术原来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母亲的牵挂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抗上。后来,母亲就开始随便地翻他的衣袋,只留下那张车票。后来,他恋爱、结婚、生子,开始每两个月回一次家。再后来,他担任了单位的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尤其是他有了专车,没必要再坐长途汽车,他开始适应不了长途车的颠簸。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他索要车票了。10年过去了,他已经是市里的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他接到老家弟弟的电话,说母亲突患脑溢血,生命垂危。100公里对他来说是短途,一个多小时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他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带领兄弟姐妹们,披麻戴孝,安葬了母亲。整顿母亲的遗物时,他从那只祖传的樟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中学课本,那是昔日母亲用来塞鞋样的。他翻开来,啊,书内竟整整齐齐地夹着一叠车票——他当年回乡看望母亲时留下的车票。他的泪水又一次地涌了出来。他后悔,为什么母亲健在的时候不多回几次家。他还突然想起,这么多年,母亲还从未到他的四室两厅里住过一夜。回城市时,他只携带了那一叠花花绿绿的车票。他常常把车票的故事讲给父母尚在的朋友们,极力使他们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他说:多回家看望几次老人吧,哪怕只停留片刻。否则,也许你会有深深懊悔的那一刻。●向生命鞠躬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工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的初冬。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而了无生气。置身在这空旷寂寥的山上,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始的静谧和苍凉。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惊恐地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去。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很衰老或孱弱,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这只周身呈土褐色的蚂蚱因惊惧和愤怒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有力地蹬着。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心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出,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它用前腿摸刮着,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的,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视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鲜,或许他在指望从土里刨出点什么东西来。我点着烟,眺望远景。“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已受到重创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困此我未找几步就轻易地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又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时,我并没有离开,而是蹲在儿帝边注视着蚂蚱。我要看看这五脏六腑都被穿的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况能逃跑!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的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懈,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它每爬行一毫米,都要停下来歇一歇,或许是缓解一下身体里的巨大疼痛。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大张着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为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我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精疲力竭了。生命所赋予它的最后一点儿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然后无疑地,它将慢慢死去。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再没有动。我抬眼一看,原来他早已如我一样,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它太厉害!”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他其实是在说:“它太顽强了!”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轻轻地告诉你:害虫害鸟或益虫益鸟,是人类根据对自己的利害关系划分的,动物自身只是遵循着它的本能而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每一种动物包括高级动物的人类只有一次生命。从这意义上说,生命无所谓高贵与卑微,死了一只白天鹅和死了一只麻雀,其本质意义没什么区别。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千万年物种进化的产物。蚂蚱历来背着害虫的恶谥,但它对人类也许并没有天生的恶意。生命尊严的本质在于自由,在于自然而然地活着,正是基于这一点,作为读者的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向这只倍受摧残而顽强挣扎的小小动物投去充满敬意的一瞥。(罗萍)●清凉水罐为了做午饭,佣人提来一只刚刚打满井水的大肚子陶罐。井水的凉气从陶罐所有的毛细孔里往外渗,水汽布满清凉潮湿的水罐发红的表面。水汽多些的地方凝成的大水滴滚落在洁白的桌布上。厨房里充满半明不暗的柔和光线。一道阳光从窗缝里射进来,像一个金线团落在地上。有时吹来一阵风把窗帘掀动,圆圆的光点也随着移动。小小的纽芬兰犬蒂塔尼奥久久地注视着那个光点,然后猛地向它扑去。它以为那是一个古怪的小昆虫。现在它竟像一只幵玩笑的蜜蜂爬到它那毛茸茸的爪子上,它不禁汪汪地叫起来。厨房里传来碗碟的声响;院子里响起秋蝉的模糊的叽叽声。在等待吃饭的时候,12月份的炎热中午的昏睡开始侵扰我。我那6岁的健康的儿子饿得不行,掰了一块面包坐在桌边的椅子上等待父亲回来。我的毛衣针、毛线活儿、毛线团从我的裙子上缓缓滑向地席。我把面颊贴在清凉的陶罐上。这简单朴实的幸福足以将我眼前这外时刻变得充实。葡萄架夏日,葡萄架的阴影多么美丽!它那碧绿的色调跟水一样,使人想起河水的怀抱。它是那幺茂密,只是的时候,当一阵风把叶子分幵,才让一枚颤动的阳光金币落在地面上。在我父亲家的老葡萄架下躺在摇椅上午睡,我是多幺的愉快!那时我还不会作诗,但是诗歌已经像一只不安静的蝴蝶一样在我的心里扑扇翅膀,我眯缝着眼睛,似睡非睡,梦见了最荒唐、最甜蜜的事情。唉,尽管如今我也有了一幢房子和由大葡萄架罩着的院子,但是我再也不能像那时那样做梦了。蝴蝶一只黄色的小蝴蝶飞来,围着灯焰飞舞。它盘旋得那么疯狂,它的圆圈儿画得那么急促,那么边续不断!你从哪里,来小蝴蝶?难道你来自那片飒飒作响的树林?我小时候曾陶醉地、无所畏惧地在那里疯跑。也许你喝过那个小湖里的一滴水,小湖的四周镶嵌着柳丝和灯心草,它就在我说的那片树林附近。难道你在一棵马边草上睡过一夜,你认识许多条路吗?见过麦田吗?曾停在许多树叶上眺望吗?那落满你身上的黄尘是慈姑、野慈姑的花粉吗?噢,小蝴蝶,我敢说,你的翅膀散发着田野的气息!向日葵在我家,大家都感到奇怪:我们家的花园那么小,决定只种奇花异开辟了一个洼,种上了葵花籽。他们不明白,在高雅的玫瑰、杜鹃花、三色堇、茉莉花中间,我怎么会让那种平常而又土气的植物存在呢?但这是因为我太爱向日葵了。我和葵花之间有一种相似之处,这就像一种亲缘关系,我们都渴望天空和阳光,这种渴望像一根绳儿一样把我们拴在一起。它那硕大的花冠始终需要阳光,总是面朝向天空,像恋人那么固执,像饿汉那么如饥似渴!而害怕黑暗的我,也经常亲身感受到对阳光的本能渴望,每当望着葵花着魔似地随着太阳转,寻求着阳光,我就激动不已。所以,我爱它们:它们有着和我一样强烈需要生命、光亮和天空的愿望。●最珍贵的一粒种子真不敢相信病榻上的朋友竟气色丰润,像久旱后的荒漠遇甘露一般。几周之前,她还憔悴不堪,病体恹恹呢!她患了最残酷的那种病,手术后就完全垮掉,每天忧郁地面向窗外,将功能障碍的左臂一点点往上抬。爬山,爬呀爬呀,这样说着说着,眼泪就珠子似的滚出来。化疗像个纠缠不休的大嘴鲨鱼,毫不留情的吞噬着她的头发,她的胃口,她的快乐和地不容易才编织起来的一点点奢望。每天要忍受剜心剖肚的呕吐,还要饮又黑又浓又苦的汤药。她气若游丝地自问:究竟为什么还苦苦撑着?为了尚未成年的女儿啊!她将答案清楚的告诉我的时候,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我终于找到答案了,找到了我必须顽强活下去的理由。”事情发生在星期天,女儿比平时晚了6个小时来看她,女儿的脸因为赶路热得红红扑扑的,她兴奋地诉说着,她自己到姥姥家去过了,那是一条挺远的路,要倒3次公共汽车,还要走一条路。“妈妈,你知道吗,我买了和以前一样的东西送给姥姥。”从前,朋友经常领着女儿到娘家去,路上,则停在一个小店里,一如既往地买上三种老人最爱吃的食物:一只水晶肘子,一袋冻饺子,一篓红苹果,想不到,孩子都记住了,包括那么复杂的路线,路上车子那么多,女儿刚刚12岁,万一——朋友不敢假设下去。结尾,女儿用手背盖住眼睛,哭了。“妈妈呀,到姥姥家的路上我害怕极了,但我一想到你,胆了就壮了,想我能自己看姥姥了,你一高兴,说不定病就好了!”泪雨滂沱地哭起来,女儿和她一起在同病魔抗争,女儿那么小,都知道不气馁,不言败,咬紧牙关向困难挑战,她怎么退却了?朋友突然想到命如草芥这句话,自己视命如草芥,但在亲人眼里,那小小的草籽也至关重要,与亲人息息相关啊!我们,原来微小和卑微,原来痛苦和无奈,但却是一粒种,种在亲人的悲欢中。我们,除了顽强成活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放弃生命。●六个著名的字TOBEORNOTTO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6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出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如果这个定义正确无误,那么,一个人的联系越广泛,他的生命力就越旺盛。生活得充实,即意味着不断增加联系的广度和强度。幸而我们生来就能倾心于日常工作;但是,除了从事自己固定的工作以外,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生气呢?假若你的兴趣只限于你的固定工作,那么你的生命也仅仅局限于此。就其他事物而论——诗歌、散文、音乐、绘画、体育、无私的友情、政治、国际事务——在这一切方面,你已经失去了活力。相反地,每当你产生了一种新的兴趣(甚至取得了新的成就),你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增强。任何对五花八门的事物都具有广博兴趣的人不会总是郁郁不乐的。丧失了兴趣的人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培根说过,一个人每逢失去一个朋友,就等于经历一次死亡,而取得新的联系、结识新的朋友却使我们获得新的生命。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对于人的思想几乎同样如此,因为思想也具有生命。思想之所在,生命之所系。如果你的思想局限于你的工作,局限于你的物质福利,局限于你居住的那个城镇的小天地,那么你过的就是一种狭隘而拘束的生活。反之,如果你关心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你就如同生活在中国,如果你对一本优秀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你就是和那些饶有风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如果你全神贯注地倾听优美的音乐,那你就会超脱现实环境,而生活在一个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界之中。生存还是毁灭——是热烈而充实地生活或者仅仅是生存而已——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让我们扩大和加强我们的联系吧。我们既然活着,就要生活得有意义!●那扇门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一如从前......小时候,每逢除夕,我们家的孩子们仿佛全变乖了,不用人催,一个个挨着门板从高低矮排下,外婆便在门板上划下一道道痕;划完后,我们都得比一比,看谁长得高,看谁长得快。而每回都得争得面红耳赤才肯善罢甘休;大概是我们长得太快了吧,渐渐地,外婆要搬来凳子,踮起脚尖,才能在门上划痕。轮到我时,我总是不自觉地仰头看外婆,外婆也总是笑嘻嘻地,自言自语地说:“呦,又长高了。”划起痕来,也是越来越吃力。在阳光的照耀下,门还是闪闪发亮,犹如一面铜镜,让我再次看到了童年的往事......“老师好!”“请坐!”这便又是孩提时代的一个小把戏。我们总是把门当黑板,拿着木炭,在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也总是把竹棒当教鞭,使劲地往门上敲。“来,跟老师念a,o,e,i,u,”外婆不识字,但她知道我们是在读书,便不会像以前我们在门上画月亮、画星星时,把我们骂得狗血喷头,而是在我们玩完之后,提来一桶水,用抹布把门擦的仍旧闪闪发亮。曾几何时,和表哥闹翻了,“呯”地一声,门关上了,表哥在门里头,我在门外头,本想透过门缝看看表哥是否真生气了,不料却看到了另一只眼。最后,还是外婆做了中间人,让我们这对小冤家又重新勾了勾,拉了拉小指......和外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并不长,惟一能记起得也只是这几个模糊的片断,在这点点滴滴间,永恒不变的是外婆的笑脸。外婆的笑不是那小家碧玉似的微笑,也不是那“嘿嘿”的傻笑,更不是那“哈哈”的大笑,她的笑很特别,没有声音,只是空悬着那笑脸。颇有印象的,便是在落日的余晖下,外婆端着碗饭独自坐在石凳上,细细嚼着,虽说是吃饭,却也仍是副笑脸。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那些刻痕仍在,缺少了划痕的人......●我必须在今天说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在今天说出来:你不要把任何事情都留到一个特殊的时刻再做,因为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去寻找知识,读更多的书,做人光明磊落并且去赞赏值得赞赏的观点——不论其是否满足你的需要。请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你的家人和朋友,吃你喜欢吃的食物,去你梦寐以求的地方旅行。生活就是将无数个欢乐时光串联,而不权权只是留住生命。把诸如“某一天”的词汇从你的字典中删除,让我们马上写一封我们想在“某一天”写的信。让我们告诉家人和朋友我们有多爱他们。不要拖延任何可以在你的生活中增加笑声和欢乐的事情。也许你说,这一切都是我想做的,可实在忙得没空儿,某一天我一定……但请想一想,“某一天”你可能已不能再送出这个信息。每一天,每一小时和每一分钟都是特殊的,因为你不知道你所说的“某一天”是否将是你的最后时刻。●失去四肢的泳者一位外国女孩,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举办残障人运动会,报名的时候,来了一个失去了双腿人,说,我要参加游泳比赛。登记小姐很小心地询问:您在水里将怎样地游呢?失去双腿的人说:我会用双手游泳。又来了一个失去了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问:您将如何游呢?失去双臂的人说:我会用双脚游泳。小姐刚给他们登记完了,来了一个既没有双腿也没有双臂,也就是说,整个失去了四肢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竭力镇静着自己,小声问:您将怎样游泳?那人笑嘻嘻地答道:我将用耳朵游泳。他失去四肢的躯体好似圆滚滚的梭,由于长久的努力,他的耳朵硕大而强健,能十分灵活地扑动向前。下水试游,如同一枚鱼雷出膛,速度比常人还快。于是,知道底细的人们暗暗传言,一个伟大的世界纪录即将诞生。正式比赛那天,人山人海,当失去四肢的人出现在跳台上的时候,,简直山呼海啸。发令枪响了,运动员“嘭嘭”入水。一道道白箭推进,浪花迸溅,竟令人一时看不清英雄的所在。比赛结束了,冠军是失去双臂的人,亚军是失去双腿的人,季军是……英雄呢?没有人看到英雄在哪里,起码是在终点线的附近,找不着英雄独特的身姿。真奇怪,大家分明看到失去四肢的游泳者进水里了啊!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寻找,终于在起点附近摸到了英雄,他沉入水底,已经淹死了。在他的头上,戴着一顶鲜艳的游泳帽,遮住了耳朵。那是根据泳场的规则,在比赛前由一位美丽的姑娘给他戴上的。●信念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了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1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监。另外一个儿子却既不喝酒也未吸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养了3个可爱的孩子,还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在一次私下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年龄最高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母爱无言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放旅行包的拎带被挤断。眼看着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一直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另一个故事由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母亲,经过乘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不舍得吃一粒。十多斤瓜子嗑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进修,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了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将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一束花改变人生乔治是华盛顿一家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为女友买花时认识了一家花店的老板——本,但也只是认识而已。他总共只在本的花店里买过两回花。后来,他因为给客户理赔一笔保险费,被莫名其妙地控以诈骗罪投入监狱,他将要坐十年的牢。闻此消息,女友离他而去。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乔治悲愤不已,女友的离去更让他痛苦不堪。只在狱中过了一个月,乔治便感到自己快要疯了。就在他郁闷难耐时,有人前来看他。乔治在华盛顿并无一个亲人,因此他实在想不起来者是谁。在会见室,他不由得怔住了,原来是花店的老板———本。本给乔治带来了一束鲜花。虽然只是一束鲜花,乔治却从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希望之火开始在他的心头重新燃烧。他安下心来,在监狱里大量读书,钻研电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