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约会

不再约会第一部我决定不再约会1聪明的爱超越令人感觉很好的事物,回到真正美善的事物上安娜梦想的这一日终于来到,为了这一天她已经计划了好几个月——今天是她大喜的日子!别具一格的小教堂挤满了亲友。阳光从彩绘玻璃窗投射进来,弦乐四重奏轻柔的乐声飘散在空气中。安娜步上红毯,朝着大卫走过去,心中的喜悦汹涌澎湃。这一刻她已经等了好久,终于,新郎轻轻执起她的手,接着便转身面向圣坛。正当牧师要开始为安娜和大卫证婚时,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有一个女孩突然从众人中站立,静静地走到圣坛前,拉起了大卫的手。接着还有另一个女孩走向前去,站在第一个女孩的身旁,接着旁边又站了另一个。不久,在大卫对安娜宣读结婚誓言时,已有六个女孩排成一列,站在旁边。安娜的嘴唇颤抖着,此刻的她已是泪水盈眶。“这是在开玩笑吗?”她轻声地问大卫。“我很抱歉……,安娜”,他这么说,两眼直盯着地板。“大卫,这些女孩究竟是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焦急地问道。“她们都是我以前交往过的女孩”,他伤心地继续说道:“安娜,如今对我而言,他们已经不重要了……,只是,我部分的心已经给了她们。”“我还以为你的心是属于我的”,她说道。“是这样没错”,他恳求着:“剩下的部分都是你的。”一颗泪珠从安娜的面颊上滑落,接着她就醒了过来。背叛安娜写了一封信告诉我她作了这个梦。“当我一觉醒来,便有种被背叛的感觉,但接着我却被一个令人作呕的意念惊醒:在我的婚礼上,又会有多少男孩子列队站在我身旁?我曾经在多少次的短暂交往中将自己的心交给别人?我还有什么东西剩下,是可以给我丈夫的吗?”我经常会想起安娜的梦境,这个令人难堪的影像深深地苦恼着我,因为我也有很多曾经交往过的女孩,如果她们也在我的婚礼上出现的话,那该怎么办?她们会对我说什么?“哈啰,约书亚,你今天在圣坛上所立的誓约还挺高贵的嘛!希望你如今已经比我从前认识你的时候还持守得住诺言咯。”“天啊,你穿这一身燕尾服还真帅啊!你的新娘也好漂亮喔!她知不知道我啊?你是否跟她说过所有你曾在我耳边轻声诉说过的甜言蜜语?”当我回顾某些交往关系,只觉得懊悔不已。我尽力遗忘,一笑置之,视它们为每个人都会玩的爱情游戏。我知道神已经原谅了我,因为我曾经这么祈求过;我知道那些女孩也都原谅了我,因为我已请求过她们的原谅。但我还是难免感到伤痛,因为我曾将自己的心给了太多的女孩。本来就是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把约会当作是青少年时期不可或缺的一种经验。因此,如果我不是在跟某个女孩约会,便是正暗恋着某人。这样的情况开始于国中,当时我和同学把约会当成一种游戏,我们趁机玩爱情游戏,把交往当作一种实验。“有女朋友”只不过表示你正跟某女孩一起“出游”,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和朋友都善于结交女友,并以惊人的速度跟她们分手,因为怕会被甩——没有人希望被甩,大家都希望是自己甩了别人。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有一套超简短的分手词,当她准备好要终止一段交往关系时,她会这么说:“简单说吧,你被甩了。”但是过了不久,光跟别人说你跟某人出去约会已经不够看了,所以,我们开始在身体的接触上作实验。现在,跟某人出去约会的意思就是你跟那个人有身体接触。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站在一个心仪的女孩身旁,她当时正打电话给男友,要跟他分手。当她一挂掉电话,马上就亲吻了我。那个意思就是我俩已经“正式成为一对了”。当我回想这一切,只能摇头感叹道,过去的我们是多么不成熟啊!在国中时代交朋友时的亲密接触,跟爱情活着真正的感情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是在模仿其他的孩子以及电影里的情节罢了。那样的举动看来似乎很像个成年人,但事实上那只是情欲。还好国中时代并不是永无止尽的。在高中时代,我开始认真与主同行,并积极参与教会的青年团契。我在我的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上贴了一张贴纸“我是值得被等待的”,我承诺要维持处子之身,直到结婚的那一天。但很不幸的,进入青年团契并没有改善我对男女交往的不成熟观念,即使在教会,我们都相当投入约会的游戏,而且很遗憾地,那种情况比敬拜主或听讲道还要更投入。在主日早晨的崇拜中,我们会互传纸条,里面写着谁喜欢谁,谁跟谁一起出去玩,谁又跟谁分手了。周三晚上的青年团契变成了男生女生玩“来电五十”的机会,而这样的游戏却造成了许多人心碎。在我高二时,我的约会游戏转了一个大弯。那一年夏天,我遇见了凯莉。她是个漂亮的金发女郎,高我五公分,不过,我一点都不介意。凯莉很受欢迎,所有的男生都很喜欢她。而由于我是青年团契中唯一一个敢跟她说话的人,最后她也喜欢上了我。在青年团契举办的滑水退修会中,我开口请她作我的女友。凯莉是我第一个认真交往的女友,青年团契里每一个人都把我们当成一对,我们每个月都庆祝“认识满月”。凯莉比任何人都要认识我,在家人睡着了之后,我还会跟凯莉讲上好几小时的电话,而且经常讲到深夜,我们什么都谈,虽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我们觉得自己是神为对方所造的,常提到有一天两人会结婚。我答应她会永远爱她。但就像高中时代的许多交往关系一样,我们的恋曲过于草率——投入得太快、付出得太多,并开始为肢体的接触感到挣扎。我们知道肢体上的亲密程度不可能跟感情上的亲密程度一样,因此,我们觉得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疲乏。最后,甜蜜变成了酸涩。“我们得分手”,在某一晚看完电影后我对她说。我们两个对这件事的来临都心知肚明。“我们还可能拥有共同的未来吗?”她问道。“不可能”,我试图装出充满决心的声音。“不,这一切都结束了。”在认识两年之后,我们分手了。这跟我曾经承诺过的“永远”差蛮多的。更美的爱情当我跟凯莉结束交往时才十七岁。我对爱情的梦想在妥协、苦毒和懊悔中结束。我自问:“难道一定得这样吗?”我感到相当挫败与困惑,也对于自己陷入短暂的感情交往循环而感到厌恶,我极度渴望找到另一种恋爱的方式。我哭喊着:“神啊,我要你所预备最棒的爱情!请赐给我更好的!”神答应了我的恳求,却不是我期待的答案。我以为祂会为我带来一个合乎理想的女朋友,或者是完全除去我对恋爱的欲望,但祂没有;相反的,祂透过祂的话语向我显明什么叫做把爱情生活降服在祂的旨意之下——这件事我从未真的成功做到过。我一直想要神所预备最棒的一切,却不愿意遵照祂的游戏规则。在过去的四年当中,我渐渐明白,以神为主不只是修正了我的恋爱方式,更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了我的恋爱态度。神不只要我有不同的行为举止,也要我更新思想,从祂的角度来看爱情、贞洁以及单身生活,也就是说,祂要我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而这种全新态度的基础,我称之为“聪明的爱”。保罗在腓立比书1章9-10节描述了这种爱: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聪明的爱在其应用的知识上和见识上会持续地发展并增加深度;它打开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见神为我们一生所预备最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可以在祂眼前纯净无瑕、无可指摘。感情用事“信息”版圣经把腓立比书1章9-10节译为:“你要学习爱人爱得恰到好处。你必须用点头脑,并且测试你的感觉,让你的爱既真诚又明智,而非感情用事。”你是否曾经因为“感情用事”而有罪恶感,只因为你让感情主导了约会交往的过程?许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明知故犯,不照着正确的方式去做,反而任由感觉摆布。我也曾经感情用事。以前约会时,我根据许多肤浅和无知的理由做了诸多决定,比方说我很容易就对一个女孩说“我爱你”,假装自己愿意无私的奉献,但事实上,自私和不诚恳的心态才是那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我有兴趣的主要是我能从中得到什么益处,例如交到某个女友可以让我更受欢迎,或者是我从某段交往关系中,可以在肉体或感情上感到多么舒服及愉悦。我并没有身体力行所谓“聪明的爱”;相反的,我拥有的是“愚笨的爱”……我选择让自己感觉很好,而不是对他人好以及蒙神所喜悦。要能用聪明的爱真正地去爱一个人,除了要用心,也要用头脑,就像保罗所描述的那种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的爱心。“有知识”是要清楚并确切地了解或抓住要领,“有见识”是了解某件事真正的本质,能够看到某种思想或行为的背后动机。提出这样的定义之后,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一个男孩跟女友同床共枕,纵使这么做会伤害他女友的情感及她与神的关系,却还是这么做,他的动机真的是爱吗?一个牵动男孩感情的女孩,由于找到更好的人而跟男孩分手,她的作为难道是出于诚恳的态度吗?不,这两个人所表现的都是自私的动机。他们应该“学聪明点”,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最近这几年来,我尝试让诚恳和聪明的爱来引导我。当我这么做之后,我为自己的生命得出了一些算是满劲爆的结论。我逐渐明白,当我还没准备好要用一生来信守实践这个请求时,我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女孩把她的心给我。在我还不能做到这件事之前,我便只是在利用那个女孩来满足我的短暂需要,而不是为了她长久的福祉着想。目前我会不会很喜欢有个女友在身边?那当然!但在寻求神对我生命的旨意之后,我学会了一件事,我知道目前跟女孩交往不是最好的,无论对我或对约会的对象而言。因此,在神告诉我我已经准备好了之前,应暂时避免谈恋爱,这可以让我以朋友的身份更加有效地帮助我的姊妹们,并继续自由地定睛在神的身上。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等到准备好给予承诺才开始谈恋爱,只是表现聪明的爱的行为之一。当我们的爱在知识上有所长进时,才算是做好更完全的准备,可以“明辨”什么对我们的人生是“比较好的”。每个不是都极度需要这样的辨识力吗?毕竟,当我们开始投入男女交往的关系时,就面临了相当朦胧不清的情况。别误解我的意思,我当然相信何谓绝对;但在约会的关系中,我们不只要在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中做出明智的抉择,还需要评估约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以确保我们没有逾矩,没有让自己陷入应该避免的景况中。让我举一个例子,如果学校里有人请你出去玩,你要如何寻求引导,明白自己该跟什么样的人出去?你可以在圣经词语汇编里差考一下“约会”这个词,我想你大概找不到这个字。或许你已经跟人家出去约会好几次了,才刚献出了初吻,这令你感到兴奋,觉得自己好像开始谈恋爱了。但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们要在哪里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呢?你可能会问我:“那我的需要怎么办?”这就是最令人感到惊奇的部分了。当我们以神的荣耀和其他人的需要为优先考量时,也就是让自己处于最佳位置,去领受神为我们人生所预备的最佳福分。容我加以解释。过去,我的交往关系都是以自己的想望为起点,而不是以神所想要的为起点。我为自己的需要着想,然后把他人排进我的人生工作事项表中。我是否感到满足了呢?不,我只经验到妥协和心痛。我不只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最严重的是,我还得罪了神。但是当我改变态度,把取悦神和祝福他人当作我在交往中最主要的优先考量时,我便寻得了真正的平安和喜乐。聪明的爱可以打开神的祝福,使我们得到神的最佳福分。当我停止把女孩子当作可能的女友对象,而开始以在基督里的姊妹来对待她们时,我发现了真友谊的丰富;当我停止为自己究竟会娶谁而担心,并开始信靠神的时候,我发现了以单身事奉神的惊人潜力;当我停止利用一对一约会的机会,停止以试探的方式大玩调情游戏,并开始追求公义时,我发现了贞洁所带来的平安和力量。于是我决定不再约会,因为我发现神预备了更好的东西等着我。纯净无瑕,无可指摘寻求聪明的爱带来最后一个益处是,我们得以在神面前成为纯净无瑕、无可指摘的人。这样的纯洁超越性行为的贞洁,当然肉体上的贞洁是很重要的,但神也要我们追求在动机上、心思上以及感情上的纯净无瑕、无可指摘。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绝对不会把事情搞砸?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得以站立在神的面前,全都是因为祂的恩典和祂儿子的牺牲。但这样的恩典不是给我们一张许可证,让我们在追求公义的事上可以懈怠;相反的,这恩典应该驱策我们,更加渴望成为纯净无瑕、无可指摘的人。班恩在大学四年级时开始跟爱莉莎约会。他自己早就计划要在毕业那年的夏天结婚,所以当他和爱莉莎都深受彼此吸引时,便一直以为爱莉莎就是神要给他的“那一位”。班恩在一封信里告诉我,因为家庭教育的关系,他在约会的关系中秉持着相当高的标准,很少如此频繁地亲吻一个女孩;但爱莉莎却跟他完全不一样,对爱莉莎而言,亲吻简直算是种消遣。很不幸地,最后是爱莉莎的价值观胜出。班恩这么写道:“当她张开那双棕色的大眼看着我,让我觉得自己似乎剥夺了她的某种特权时,我就屈服了。”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发展成一种纯粹的肉体关系,虽然都还维持处子之身,但这只是技术上而言。几个月过后,爱莉莎请了一个化学家教,对方是个基督徒,但班恩并不认识他。班恩以生气的口吻写到:“那是个错误,他们确实是在学习化学,可是却是在培养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爱莉莎跟班恩分手了,第二天就挽着新男友的手臂在街上闲逛。班恩这么告诉我:“我被击垮了,我违反了自己所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我触犯了神的标准,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她 不是我要娶的那一位。”有好几个月的时间,班恩因罪恶感而独自挣扎,最后他将罪恶感放在十字架前,继续他的人生,同时决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爱莉莎呢?是的,神也可以原谅她,但我怀疑她是否明了她需要被赦免。当她在学校走廊上走过班恩的身旁,或者在餐厅遇见他时,她的脑中会想些什么?她是否会明白自己毁了班恩的纯洁?她是否会因为伤了他的心而有罪恶感,并感受到剧痛?她是否真的在乎?我跟你们分享过神是如何改变我对约会的想法,决定选择好好过日子、以平常心跟姊妹相处,直到神向我显明我已经准备好可以步入婚姻。但是我为什么要写一本书来谈我的观点呢?为什么我以为会有人想听我的说法?因为我认为神也想要挑战你!我相信时候已经来到,不论是弟兄或姊妹,我们都该承认,过去在自私地追逐短暂恋爱时,我们已造成许多混乱。约会或许看来像是无害的一场游戏,但就我看来,我们都冒犯了彼此。当神要我们为自己在交往时的行为和态度作交代时,我们还能有什么借口?如果神连一只麻雀都看得到(太10:29),你想祂有可能看不到在自私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所造成的心碎和感情创伤吗?在我们身旁的每一个人可能都在玩约会的游戏,可是在一生的末了,我们不需要向他们交代,而是要向神作交代。我所在的青年团契没有人知道我在交往的关系中如何妥协,当时我是个领袖,被认为是个好孩子,但基督却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路12:2)我们在交往时的行为躲不过神的眼目。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那位看到我们一切罪过的神也已准备好要饶恕我们所有的罪,只要我们悔改并转离恶行;祂呼召我们过一个崭新的生命。我知道祂希望我一生活出聪明的爱。祂向我所施的恩典驱使着我,让我热切渴望成为纯净无瑕、无可指摘的人。我已经委身于活出聪明的爱,我也邀请你们一起来,以纯净无瑕、无可指摘为我们的优先考量,去面对那无所不见、无所不知的神。2约会的七大致命习惯了解约会的负面倾向小时候,我妈教了我逛超级市场的两大守则。第一,绝不要在肚子饿的时候逛超市,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很好吃,因此会花太多钱。其次就是,一定要找一辆好推的购物车。关于第一条守则我倒是挺有心得的,但是至于第二条,我却经常失败。我似乎总有本领挑到铿锵作响的生锈购物车,不然就是轮子会吱吱响的推车,那就像是有人用指甲刮黑板一样让你神经紧张。但最糟糕的推车就是“不听使唤”的那一种,你时候曾经挑到过?这种推车好像有它自己的想法一样。你一心想叫它乖乖往前直走,可是它却偏偏弯到左边去撞猫食的促销陈列。(而且,令人既意外又尴尬的是,它经常成功!)挑到一台“不听使唤”的购物车,真是不得安宁,每一个动作,不论是转弯到早餐麦片区,或者是顺着肉食区慢慢走,所有的动作都像是在打仗一样——因为车子的想法总是跟你过不去。在这本谈论约会的书中,为什么要讲购物车的事?我之所以回想到以前在超市购物时推车跟我过不去的经验,是因为一讲到约会,我也有过许多次类似的“意志之战”。我要说的不是我跟约会对象之间的冲突,而是我在“约会”整个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挣扎。根据我的经验和对神话语的研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约会对我们而言,是一辆“不听使唤”的推车;约会的价值观和态度,与神为我们所订立的计划蓝图,两者的方向是南辕北辙。容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自制是不够的有一次我听到一位青年牧师讲专题,主题是爱与性。他提到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故事的男女主角名叫艾力克和珍妮,他们是信仰很坚定的基督徒,几年前曾经很主动地参与这位牧师所带领的青年团契。艾力克和珍妮的约会关系一开始很单纯,只是周五一起去看看电影,一起玩玩迷你高尔夫。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俩在肉体上的关系开始加速进行,最后两人竟然上了床。在此不久后,他们决定分手,两个人感到既沮丧又受伤。这位牧师在几年后的某校高中同学会上遇见这两个人。珍妮已经结婚生子,艾力克还是单身,但两人都分别来找牧师,诉说他们为着过去那些回忆而感情受创,有深沉的罪恶感。珍妮哭着说:“当我一见到他,过去的一切又活生生地回到眼前。”而艾力克也有类似的感受,“当我一看到她,那个伤害就又回来了”,他对这位过去的青年团契牧师这么说:“我的伤害还没有被医治。”当这位青年牧师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现场鸦雀无声,几乎可以听得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大家都呆坐在那里,希望牧师提出解决之道。我们很清楚他所讲的那种情况,因为当中有一些人曾经犯过同样的错,或者看见周遭的朋友发生这样的事。因此,我们都想要更理想的恋爱方式,希望那位木是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我们的恋爱方式。但是那天下午,那位牧师并没有提供另一种方式。很显然的,那位牧师认为,那一对情侣唯一的错误就是向试探低头。他似乎认为艾力克和珍妮应该再多一点自制力,对对方应该有更多的尊重。即使这位牧师鼓励我们去发展出不同的结局——拒绝婚前性行为,但是,他并没有提供另一种实践之道。难道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吗?你与那些堕落的人朝着同样的跑道前进,却希望在关键的时刻可以把持住自己?给与年轻人这类的劝告,无疑是等于给他一台“不听使唤”的购物车,然后把他送进一家瓷器店去,店里面装满了世上最名贵的瓷器。姑且不论店里狭窄的走道和两旁摆满精致餐盘的玻璃橱柜,这个人得推着一辆不受控制的推车,逛遍整个卖场。我不认为他办得到!但是,我们许多人在交往时,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我们看到周遭的人一再失败,但是仍然不愿换掉这个叫做“约会”的购物车;我们想要走在一条又直又窄的路上,好好事奉神,可是却一直采用常常会让我们走错方向的策略。约会是有缺陷的约会有其先天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按照今天人们所采用的方法去约会的话,我们很可能会走上歪路,遇见麻烦。艾力克和珍妮当时很可能都没有坏意,但他们关系的基础却是建立在这个文化所形成的恋爱观之上,而这种态度和模式有着许多缺陷。很不幸的,即使现在他们都已成年,却仍旧自食苦果。下列“约会的七大致命习惯”是约会关系中最容易偏离正轨的情况。或许你会对其中一两项感到心有戚戚焉。(我知道我一定会!)一、约会让人感到亲密,但不一定让人愿意委身。亲密关系是神要我们享受的一种美好经验。但在祂原来的设计当中,亲密感的满足是爱的副产品,而这种爱是建立于委身的基础上。你可以说男女之间的亲密感就像是蛋糕上的糖霜,蛋糕则代表一段朝向婚姻而发展的关系。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亲密感的话,那么多数的约会关系通常缺乏目的或者清楚的目的地,充其量都只是那层糖霜罢了。洁咪当时还只是一个高一的学生,她的男友佐伊当时高三。佐伊合乎洁咪心目中最佳男友的一切条件,有八个月的时间他俩几乎形影不离,但在佐伊要离家上大学的前两个月,他突然声称不想和洁咪交往了。洁咪后来告诉我:“和他分手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事。”虽然就肉体关系而言,他们只是亲问过,但洁咪已经把她的心和感情完全交给了佐伊。而佐伊享受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却在面对人生的下一阶段时,选择离她而去。洁咪的故事是不是挺耳熟的?或许你的朋友告诉过你类似的事,或者你曾有亲身经历。洁咪和佐伊在交往时跟很多人一样,建立亲密感之际,几乎很少或根本没有想到委身的问题;他们也可能压根没想到,当这段关系结束时,两人会受到什么影响。我们当然可以责怪佐伊,说他是个混蛋,但我们可否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大多数的约会究竟是为了什么?通常,约会鼓励我们为了得到亲密感而建立亲密感,也就是说,两个人想要越来越亲密,但并不是真的想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委身关系。不断地加深两人之间的亲密感,却不理清两人委身的程度,这么做简直就是一种危险。这就像是去登山,而你的伙伴不确定是否要承担责任,抓住你的绳索。当你已经爬到两千英尺高的山壁上时,你一定不希望还需要跟她讨论,她是否觉得你们之间的关系“绑住”了她。同样的,有很多人感觉到自己被深深的伤害,因为他们在情感和肉体上向对方敞开,结果却是遭人遗弃,只因为对方宣称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进入“认真的委身”。亲密关系是神要我们享受的一种美好经验。但在祂原来的设计当中,亲密感的满足是爱的副产品,而这种爱是建立于委身的基础上。你可以说男女之间的亲密感就像是蛋糕上的糖霜,蛋糕则代表一段朝向婚姻而发展的关系。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亲密感的话,那么多数的约会关系通常缺乏目的或者清楚的目的地,充其量都只是那层糖霜罢了。在多数的案例中,约会关系通常都很短暂,只为了满足当下的需要,高中生尤其是如此。大家之所以约会是因为他们想要享受感情或甚至肉体上的亲密感,却不要负起真正的委身所带来的责任。事实上,原来的约会革命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兴起的。约会并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我看来,约会是美国文化——以娱乐为目的、“样样皆抛弃式”——的产物。很久以前,在专门教导青少年约会秘诀的《十七岁》杂志尚未发行前,男女交往的方式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在十九及二十世纪之交,只有打算结婚的男女才会谈恋爱。如果一个男孩子到女孩子家作客,亲友便认定这个男孩子想要跟女方求婚。但是由于文化对交友观念的转变和汽车的问世,男女交往的方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规则”允许人们沉溺在恋爱的兴奋中,却可以不考虑婚姻的可能性。作家裴丝?贝利《Beth Bailey》把这样的变化过程汇集成册,出了一本书,名叫《从前院到后座》。在书中她清楚提及我们的社会如何改变态度,接纳约会成为一种标准交友方式。而因为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人们便开始单纯享受恋爱的娱乐价值。虽然从1920年以来,已经有许多的变化。但在约会关系中,人们不断追求亲密感却毋需付出承诺的倾向仍然没有改变。对我们而言,这种负面的“偏离”是约会产生问题的根源。没有委身的亲密感会唤醒我们的欲望——不论是感情上或者肉体上,但这却是当事双方都不可能正当的满足的。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6节中,圣经称这样的行为是“欺骗”(注),也就是提高某人的期望,却无法履行承诺,因而形成欺骗的事实。史蒂芬?偶福德牧师(Stephen Olford)形容“欺骗”是“引起一种我们不能合乎公义地去满足的渴望1”——给予某种我们不能或者不愿意履行的承诺。没有委身的亲密感,就像蛋糕上的糖霜,虽然很甜,但只吃这个却会让人感到恶心。二、约会倾向于让人省略交往关系中“友谊”的阶段。真正的友谊,你并不会因为知道自己“喜欢”对方或是对方“也喜欢”你而备感压力。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与对方一起从事某个活动,而不需花三个小时揽镜自照,以确保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瑕。杰克是在教会出资举办的大学生退修会中认识莉碧的。莉碧人很友善,大家都知道她很认真看待自己与神的关系。在这次退修会中,两人在玩排球时刚好凑在一起聊天,并且似乎相当投契。当时杰克没有意思要发展太深入的关系,但他想要多了解一下莉碧。在退修会结束的前两天,他打电话给莉碧,问她想不想周六一起出去看场电影。她答应了。杰克的举动是对的吗?就约到女孩子、成功得分而言,他是对的。但如果他真想建立友谊,却很可能失败了。因为一对一的约会关系多半会让男孩和女孩间的关系倾向于超乎友谊的层次,而太快进入恋爱关系。你曾否遇见一些人,他们很担心跟认识很久的朋友出去约会?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你很可能听过他们说:“他约我出去玩,可是我怕一旦我们开始约会,友谊就会开始变质。”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说这番话的人,不论他们是否认识到这个事实,都认同约会有鼓励人产生期待浪漫之爱的倾向。而至于真正的友谊,你并不会因为知道自己“喜欢”对方或是对方“也喜欢”你而备感压力。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与对方一起从事某个活动,而不需花三个小时揽镜自照,以确保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瑕。鲁益师(C.S.Lewis)形容友谊是两个人肩并肩,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有共同的喜好把他们凑在一起2。而杰克在邀请莉碧进行典型的约会时(不用大脑、吃晚餐看电影的约会形态),他跳过了这个“以共同兴趣为焦点”的阶段;在这样的约会中,两人凑成“一对”才是约会的焦点。在约会中,浪漫之爱的吸引往往是两人关系的基础。约会的前提是“我被你吸引,所以,我想要多认识你。”而另一方面,友谊的前提是“我俩都对同一件事有兴趣,让我们一起享受这共同的兴趣吧!”而加入在发展友谊之际,俩人也逐渐受到彼此吸引,那就算是额外的收获吧!缺乏委身的亲密感是一种欺骗,而缺乏友谊的亲密感是很肤浅的。一段关系若只建立在肉体的吸引及浪漫的感觉,那么,这段关系不会持久,必会随着感觉的消失而消失。三、约会通常让人误以为肉体的亲密就是爱。如果一男一女在交往时省略了友谊的阶段,情欲通常会成为两人的共同兴趣。这么一来,他们便会以肉体上的亲密程度来判断这段关系的认真程度。大维和海蒂无意在第一次约会就发生关系,这是真的。大维不是那种“用下半身思考”的男孩,海蒂也不是“很随便”的女孩,那件事只是很自然地发生了。当晚他们一起去听音乐会,后来就到海蒂家看录影带。在看录影带的时候,海蒂为了大维在音乐会上手舞足蹈而糗了他一顿,于是她开始在海蒂身上瘙痒,两人打打闹闹的,忽然间,一切动作静止了下来,他们发现当大维把海蒂压倒在客厅的地板上时,彼此正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他们亲吻了彼此,一切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这一切都是如此顺理成章。这样的举动或许真的感觉起来很顺理成章,但这么早就有了肌肤之亲使他们陷入了迷惘。大维和海蒂根本还不够了解对方,但是突然间,他们却觉得彼此很亲近。当量人的关系继续发展时,他们发现很难对这段关系保持客观,每当要评估这段关系的优缺点时,马上会想到两人肢体上的亲密互动和对彼此的热情。“很明显的,我们彼此相爱。”海蒂这么想。但事实上究竟是否如此?两人的嘴唇相碰并不一定代表两颗心已经相连;而两人的身体虽然彼此吸引,却不表示两个人就适合对方。由此可见,肉体上的亲密关系并不等于爱。当我们思考时,就会发现身处的文化环境都将“爱”与“性”这两个字当作可以互换使用的字眼。所以我们看到许多约会关系错把肉体的吸引和性关系的亲密当作真爱,就一点都不应该感到讶异。但令人难过的是,连许多基督徒的约会关系也反映出这种错误的想法。当我们检视多数情侣关系的发展时,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约会活动鼓励这一类的错误替换。首先,正如上述所指出的,约会不见得会产生维持一生之久的委身。正因为如此,许多的约会关系都开始于肉体上的吸引,这样做的潜在态度就是认为,一个人主要的价值来自于他或她在约会时外在的长相和表现。因此,即使在双方还没亲吻对方之前,这段关系的优先考量已经是肉体和感官方面的互动了。其次,这类的交往关系也很容易往亲密的方向发展。由于约会并不强制要求两人给予承诺,约会的两人没有将对方视为可能的终身伴侣,也没有考虑到婚姻的责任;相反的,他们的焦点是在当下的需求,等于允许彼此以当时的需要和情欲作为两人互动的交集。因此,肉体关系很容易成为两人交往的焦点。也就是说,如果一男一女在交往时省略了友谊的阶段,情欲通常会成为两人的共同兴趣。这么一来,他们便会以肉体上的亲密程度来判断这段关系的认真程度。约会的双方希望感受到,对对方而言自己是特别的,而且希望透过肉体上的亲密接触具体地表现出来,所以他们会开始借着牵手、亲吻以及其他接踵而至的亲密举动,强调两人的“特殊关系”。而由于如此,多数人相信,跟谁一起约会便代表该有亲密的身体接触。把焦点摆在肉体关系上很清楚是罪。神为了我们好而要求我们在性关系上保持贞洁。因为肉体上的接触会扭曲两人对彼此的观点,并且让他们作出不明智的抉择。此外,神还知道,我们会把过去肉体关系的记忆带到婚姻中,但祂不希望我们带着罪恶感和悔恨而生活。肉体上的亲密关系会让两个人感到亲密。但如果在这么多约会的人当中,有人肯真诚地审视其交往关系的焦点,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现,两人拥有的共同点都是出于情欲。四、约会通常会使一对男女与其他重要的关系隔绝。如果你把自己跟那些爱你,支持你的人分隔开来,便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不稳定的位置上,因为你完全沉浸在不以委身为根基的一段恋爱关系中。在葛瑞斯和珍妮一起约会的那段时间里,他们似乎不需要其他人的协助。为了多花点时间跟珍妮相处,葛瑞斯二话不说,便停止了每周三晚上的弟兄查经会。而珍妮则完全没顾虑到,在跟葛瑞斯约会后,自己跟妹妹和母亲聊天的时间简直是少得可怜。她也没有发现,只要自己一开口跟她们说话,总是葛瑞斯东、葛瑞斯西,重复着:“葛瑞斯说……”。他们都是无心的,可是却愚蠢自私地把自己和其他的人际关系隔绝开了。就定义上而言,约会就是两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的意思。很不幸的,这么一来,世界上其他的人多半都会遭到冷落。如果你曾经跟两个正在约会的朋友一起出游、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的话,你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在跟约会相关的问题中,这一个问题可以说是最容易解决的。但是,身为基督徒,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我们因为某一种关系而排挤掉其他的人际关系时,便会失去客观的观点。箴言15章22节说:“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聚多,所谋乃成。”如果我们在下人生重大决定时,单单凭借某人际关系的建言,那很可能作出不明智的判断。当然,这种错误也会发生在任何与感情无关的人际关系中,但是在约会关系中,这种问题较常浮现,因为这种关系牵涉到人的心和感情。此外,由于约会关系的焦点集中于一对男女的生涯规划,因此,跟婚姻相关的重大议题、家庭和信仰便很容易受到危害。当双方没有定义好彼此委身的程度时,则是更加地危险。如果你把自己跟那些爱你,支持你的人分隔开来,便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不稳定的位置上,因为你完全沉浸在不以委身为根基的一段恋爱关系中。在《邮递真爱》一书中,伊丽沙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这么说:“男人除非向女人求了婚,否则他怎么有权利要求自己成为对方唯一注视的目标呢?女人除非听到有人向她求婚,否则她怎么会答应任何男人,要视他为唯一的对象呢?3”有多少人在终止约会关系时,才猛然惊觉,自己与其他朋友的关系已遭受严重的损害?当葛瑞斯与珍妮一致决定停止约会时,两人才极其惊讶地发现,他们其他的友谊都已年久失修了。这并不是说其他的朋友都不喜欢他们了,而是葛瑞斯与珍妮已经和别人非常生疏了,因为在他们俩专心约会的这段时间,都没有投资任何时间或心血,来维系这些友谊。或许你也做过类似的事,或者你了解被人冷落的痛苦和挫折,只因为你的好友交了男友(女友)。约会关系要求双方给予完全的注意力,而这往往很容易导致一个人失去服事教会的热心;约会关系也把两人跟最爱他们的朋友、最了解他们的亲人隔绝开来,最严重的就是,连神都被隔绝在外,这是很令人难过的事。然而,神的旨意比我们对恋爱一切渴望都重要。五、在许多个案中,约会使青年男女分心,以致于无法履行主要的责任,那就是专心为未来作准备。约会或许可以帮助你练习当一个很好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但这类技巧到底有何价值?即使有一天你会跟这个对象结婚,目前你心无旁骛、只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举动,实际上却会阻碍你成为对方未来所需要的丈夫或者妻子。我们不能活在未来,但是忽视我们眼前的义务,却会使我们失去承担明日责任的资格。若不是神对你另有安排,不然为了爱而分心也不是那么不好的一件事。约会关系最令人感到难过的一个倾向就是让青年男女分心,以致于无法发展神所赐的能力和生活技巧。他们没有利用时间在品格、教育和经验上装备自己,而这些却是成功人生的必要训练;相反的,许多人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满足当前的需要,因为这是约会所强调的。克里斯多夫和史黛芬妮十五岁就开始约会了。就很多方面来看,他列的约会关系都足堪表率,他们从未产生肉体上的关系,此外,虽然在交往两年后两人决定分手,整个过程却是相当平和。这段约会关系又何曾造成什么伤害呢?如果从他们没有惹出麻烦来看,答案当然是“没有”。但是克里斯多夫和史黛芬妮本来可以做的事还很多,那么,当我们这么一想,就会开始看到问题了。要维持一段关系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经理的,克里斯多夫和史黛芬妮花了无数个小时谈话、写信及相思,并且还常花时间烦恼两人的关系。他们把本该是用在追求其他目标上的精力偷过来,用在约会上。对克里斯多夫而言,这段关系夺去了他对电脑程式设计的热情,也使他无法参与教会的敬拜团。史黛芬妮则因为不想离开他外出远行,而有好几次拒绝了参加短宣的机会——虽然史黛芬妮并无意责怪克里斯多夫。你可以看到,他们俩人的交往关系吞噬了两人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其实是该用来发展生活技巧和开拓新机会的。约会或许可以帮助你练习当一个很好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但这类技巧到底有何价值?即使有一天你会跟这个对象结婚,目前你心无旁骛、只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举动,实际上却会阻碍你成为对方未来所需要的丈夫或者妻子。六、约会可能使一个人对神所赐的单身状态有所不满。一连串缺乏委身的约会关系并不是神所预备的真正礼物!神赐给我们单身时期,是生命可能拥有无限成长、学习及服事机会的时光,这种机会是空前绝后的;但是我们却视之为一段用来寻找并维持男女关系的时间,把自己绑住。在我弟弟三岁生日时,有人送了他一辆漂亮的蓝色脚踏车。那一辆迷你脚踏车是全新的,还附上练习用的小轮子、护膝、护腕和幡旗。我觉得没有比那一辆脚踏车更好的礼物了,我等不及要看他的反应。但是,让我深感懊恼的是,我弟弟似乎对这样礼物没有什么反应。当我爸爸把脚踏车从瓦楞纸制的大纸箱里拿出来时,我弟弟看了一眼,微笑了一下,马上就玩起了箱子。我和家人花了好几天时间才说服他,真正的礼物是那辆脚踏车。我忍不住想,神会怎么看待我们沉迷于短暂约会?我想多半就像我看到自己的弟弟那么喜爱一个没有价值的纸箱是一样的吧。一连串缺乏委身的约会关系并不是神所预备的真正礼物!神赐给我们单身时期,是生命可能拥有无限成长、学习及服事机会的时光,这种机会是空前绝后的;但是我们却视之为一段用来寻找并维持男女关系的时间,把自己绑住。要得见单身真正的美妙,不能靠拼命变换恋爱对象而达成;单身真正的美妙,在于能够尽情使用你的自由来服事神。约会则会导致人对单身的不满足,因为约会鼓励我们误用这样的自由。神在多数男女心中放入了对婚姻的渴望,虽然期待婚姻并不是罪,我们却可能因为没有作好单身的好管家而犯罪,因为我们容许自己沉溺、渴望一个神很明显还没有赐给我们的东西,同时让这样的欲望夺取了我们享受和赞赏神所赐现状的能力。约会助长了这种不满足的心态,因为约会给单身着一定程度的亲密感,让他们希望可以更进一步。约会不但使人们无法享受单身时期的独特生活品质,还会让人把焦点放在他们缺乏的东西上。七、约会创造了一个虚伪的环境,使双方无法评估对方的性格。在约会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尽情在对方面前施展魅力。他开着一辆名车而且负责付钱,基本上无法让你知道,对方是否拥有好丈夫或好妻子的品格或能力啊!但是谁真的在乎?虽然多数的约会关系不是朝着婚姻这个目标而进行的,但是有一些约会关系的背叛动机的确是为了婚姻,特别是对那些年纪较大的大学生而言。诚心想要了解某个人是不是有可能成为婚姻伴侣的人必须了解到,典型的约会实际上会阻碍了解对方性格的过程。因为约会为两人的互动创造了一个虚伪的环境,参与约会的人因而很容易传达出同样虚伪的个人形象。我家外面的车道上放装了一个可以调整高度的篮球框。如果我把架子降得比正常高度低三英尺,我看起来就像是世界一流的灌篮高手,可以轻轻地滑过路面,把篮球使劲地灌进去,而且毫无失误。但是又在我降低了标准后,我才会拥有这般高超的“技巧”,因为我不是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打球。当我遇到一个十英尺高的正常篮框时,我又变回那个连跳都不会跳的男孩子了。同样的,约会制造了一个虚伪的环境,这个环境不要求一个人准确地扮演他(她)所有正面和负面的性格。在约会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尽情在对方面前施展魅力。他开着一辆名车而且负责付钱,基本上无法让你知道,对方是否拥有好丈夫或好妻子的品格或能力啊!但是谁真的在乎?约会最好玩的部分原因在于,它让人可以稍微脱离现实。因此,如果我以后结婚,我计划要固定跟太太约会。在婚姻当中,你需要找个机会,脱离孩子和工作带来的压力,有时候你真的需要跳脱一下现实。但是两个正在衡量结婚可能性的男女,一定要确保两人互动的环境,不知局限于有趣、浪漫的约会。他们第一优先不该是要脱离现实,反倒需要加强在客观现实中的互动!他们需要在有亲友的真实环境中去观察彼此,并需要看到彼此如何服事及工作。他跟最熟的友人如何互动?当事情不是很顺利时,她有什么反应?在我们考虑可能的配偶时,需要得到这类问题的解答,而这些问题却是约会所不能回答的。积习难改以上约会的七大致命伤显示出,光靠“正确地约会”无法真正处理约会导致的诸多问题。我相信约会拥有许多危险的倾向,而这些倾向并不会因为主角是基督徒便瞬间消失。即使有些基督徒还不至于落入约会的大圈套,如婚前性行为或使感情受创的分手等,他们还是得耗费许多精力,避免自己被试探所胜。如果你曾约会过,这些话可能听起来很熟悉。我认为我们一直使用的世界的思维和价值观来面对男女交往关系,这么做都已经太久了。如果你已试过,可能会同意这样的方法真的行不通。别再浪费时间跟不听使唤的约会购物车搏斗,该是换个态度的时候了。3全新的态度改变态度,帮助你避免约会的致命习惯在前一章中,我勾勒出约会的七大致命习惯。或许前一章挑战了你对约会的观点。若果真如此,你可能正对自己这么说:“我同意约会有它本身的问题,但我现在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约会的致命习惯”第一步就是,改变你对男女交往关系的态度。说比做容易,不是吗?但在以弗所书4章22-24节中,保罗讲到要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命:“……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而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除非我们更新自己对于恋爱和交往关系的想法,否则,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会继续陷在约会的致命习惯中。我认为神要我们对恋爱具备正确的看法,在这一章中,我将清楚地陈述之。接下来我要提出五种重要的“新态度”,帮助我们破除约会形成的负面习惯。每一种态度都源自我们对这三方面的看法:爱、贞洁和单身。在本书的第二部中,我们会就这三方面加以详述。但现在要先谈谈态度上的改变,这可以让我们稍微认识约会的替代方案,乃是神要赐给寻求祂最佳安排的人的。一、每一段交往都是效法神爱人的机会。我们必须用神所定义的爱去爱人,就是以诚心、仆人的心志和无私的爱去爱人,而不再用世人那种以感觉为基础、充满自私和感官享乐的爱去爱人。柏达妮就读于基督教大学,是很外向的大一新鲜人,素有招蜂引蝶的名声。很不幸的,她跟男孩子的互动多半是虚情假意,只是为了吸引别人注意,并且为了让她看上的男孩子有所反应。柏达妮努力使男孩子喜欢上她,所投注的精力远超过鼓励对方成为更敬虔的男子。然而,当柏达妮改变她的观点之后,她终于明白,她与异性的交往时学习用基督的爱来爱他们的机会,于是她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的心态从轻浮的钓凯子转变为付出诚实、真诚的爱。从此之后,她待男孩子如同弟兄,而不是可能的男友。从前她把自己看作宇宙的中心,认为其他的人都绕着她转,现在她却开始寻找祝福他人的方式。世人会从我们爱他人的方式知道我们是基督的门徒,因此,我们必须用神所定义的爱去爱人,就是以诚心、仆人的心志和无私的爱去爱人,而不再用世人那种以感觉为基础、充满自私和感官享乐的爱去爱人。二、单身岁月是神的礼物(恩赐)。身为单身者,你有自由可以探索、从事研究、为世界上的问题尽一份心力。这样的良机只属于这个时期。麦可今年二十一岁,外表迷人,个性积极。他在自己的教会青年事工部实习,因此有许多机会认识年轻的基督徒姊妹。虽然他知道以单身身份传道很好,也不急着结婚,却早已养成和女孩子约会的习惯。麦可也没做出什么不合乎道德的事,但这种维持短暂约会关系的习惯,却剥夺了他运用单身时期的可以弹性、自由且专注地服事主的可能性。他维持约会的习惯是因为他仍然具有旧式思想,觉得如果没有女朋友,人生就不算完整。但是,当麦可转变态度,开始视单身为一个礼物时,他学会在神要他仍然维持单身时满足于友谊的关系,因此,麦可得以除去短暂交往关系为生活所增添的杂乱。有了这些重新释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后,麦可便得以更有效地扩展事工,并与男性、女性都建立了更深的友谊。除非了解到单身是神的礼物,否则很可能遗漏掉单身所蕴藏的良机。你现在回想一下,或许便会想起,若当初放弃约会的心态,就可以掌握某种机会。身为单身者,你有自由可以探索、从事研究、为世界上的问题尽一份心力。这样的良机只属于这个时期。三、亲密感是委身后所得到的奖赏,在我尚未准备好结婚之前,我不需要追求一段恋爱关系。神创造我们每一个人先天都有对亲密感的渴望,祂也打算要满足这样的渴望。在我们还单身的时候,祂并不期望这样的渴望会消失,但我相信祂要我们有耐心等待。珍妮今年十七岁,她跟教会中一个男孩已经约会一年多了。他们都是很属灵的基督徒,希望有一天可以结婚。但这个“有一天”是问题所在,因为照实际的状况来看,他们还要等好几年才可能结婚。在此之前,两人都还有一些事情,要为了神去达成。旧有的态度对我们说,拥有亲密感是很棒的事,所以应该趁现在好好享受。但新的态度则认为,如果两个人还不能向彼此委身,就没有资格谈恋爱。珍妮终于告诉她的男友,他们需要限制两个人投资在彼此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样做并不容易。由于他们相信,只要是神的旨意,两人未来会回复交往关系,于是便决定停止两人亲密关系的进展,直等到他们能委身为止。虽然他们因为分离而饱受相思之苦,不是缅怀过去所享受的亲密感,但他们知道,就长远而言,不论两人是否嫁娶对方,他们都已作出了最好的抉择。神创造我们每一个人先天都有对亲密感的渴望,祂也打算要满足这样的渴望。在我们还单身的时候,祂并不期望这样的渴望会消失,但我相信祂要我们有耐心等待;而在等待的期间,祂要我们寻求与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与主内的弟兄姊妹建立深刻的友谊。这并不是说你得嫁给第一个让你感觉到亲密感和爱情火花的人。我知道有些人嫁娶的是他们首度建立亲密感和恋爱关系的人,但多数人都不是如此。每个人在神清楚指示嫁娶谁之前,都很可能跟好几个人发展过亲密的交往关系,但我们却不能用这个当作借口,为了恋爱而恋爱。我相信这样的心态是被误导而且是自私的,如果你还没有考虑要进入婚姻,或你不是真的想要嫁娶某个人,为什么要鼓励对方成为需要你的人?我甚至要求他(她)去满足你在感情或肉体上的需要呢?四、在婚姻之外,我不能“占有”任何人。旧有的态度对我们说,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可以“大玩婚姻的游戏”。但是新的态度却认为,在婚前占有另一个人的时间、情感和未来,宣称这些属于我们,是不正当的行为。在神的眼中,两个结婚的人是成为一体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经常想要跟某人一起分享人生,达到成为一体的境界——或许你现在就有这种渴望。但是,我仍然相信,在我们尚未预备好将一生献给婚姻之前,我们都没有权利对待任何人,仿佛对方是属于我们的。莎拉和菲利普都是高三学生,他们已经交往六个月了,而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很当真了。事实上,就各方面而言,他们倒不如结婚算了,不但几乎形影不离,独占彼此的周末、开对方的车,此外,他们跟对方的家人几乎跟自己的家人一样熟。而他们肉体上的关系也来真的,事实上,已接近危险边缘,虽然还没有发生性关系,却经常为了是否逾矩而内心交战。旧有的态度对我们说,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可以“大玩婚姻的游戏”。但是新的态度却认为,在婚前占有另一个人的时间、情感和未来,宣称这些属于我们,是不正当的行为。莎拉和菲利普明白,他们需要让彼此的交往关系煞车。当他们宣称对方属于自己时,已阻碍了自身的成长,并耗损了不必要的精力,而这些精力是应该用来为未来作准备的。在他们还不确定将来是否会结婚的时候,他们就以彼此为中心,去计划未来,但就现实面来看,他们很可能跟多数的高中恋人一样,嫁娶别人。就算莎拉和菲利普的肉体关系可以保持纯洁无瑕,但只要他们继续交往,还是会继续站有彼此的属灵和情感生活,这是不正当的。如果神要他们未来在一起,目前决定终止交往并不会危及祂的计划。现在他们必须顺服神分手,不再偷取对方的时间。你是否不正当地占有某人的感情、灵命或者肉体?求神向你显明,你是否需要重新审视目前的交往关系。五、我避免让自己身处于妥协的环境,让自己的身体或意念向淫乱屈服。你是否需要检视你的行为倾向?如果需要,你要确保自己不会陷入某种容易遭受试探的情境。洁西卡今年十六岁,是个好女孩,但不幸的是,她过于天真。虽然她还是个处女,而且立志拒绝婚前性行为,但在跟男友相处时,她却使自己处于容易妥协的情况中。比方说,她母亲出门后,他们会在她家一起作功课;一起出外约会结束时,他们会在男生停妥的车上闲坐着。如果洁西卡够诚实,一定会承认,她很喜欢在这些情况中感受到的兴奋感。她觉得这么做很浪漫,可以感觉到自己控制着她的男友。而这个男友,讲实在的,只要洁西卡允许,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增加肉体的亲密程度。但是,当洁西卡改换态度之后,明白了贞洁不只是维持处女之身。她诚实地检视她跟男友的关系,发现自己已经远离贞洁。为了走回正途,她必须彻底改变她的生活方式。首先,她结束了与男友的交往,因为他们只专注于肉体的关系;接着,她决定委身于逃离那些易于妥协的环境。你选择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跟谁在一起,显示出你持守贞洁的委身程度。你是否需要检视你的行为倾向?如果需要,你要确保自己不会陷入某种容易遭受试探的情境。不必要的行李或许你现在会这么想:“这还真是个激进的态度啊!”或许你很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采行这看来陌生的态度。我知道这种新态度挑战了传统,甚至可能与你的老习惯有冲突。但我相信,如果我们想要活出“效法耶稣”的生活,就必须采取一种革命性的生活模式。彻底的顺服神,就是所谓活出“效法耶稣”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容不下心胸狭隘、态度虚假、浪费时间、甚或是自私自利。简言之,这种生活方式不容许约会的七大致命习惯存在。对你而言,这可能听起来太强人所难,但只要你稍加考虑一下,我想你可能会发现,这是可行的,甚至是你所渴望的。怎么说呢?因为当你把眼目定睛于用真诚和明智去爱人时,你就会发现,放弃世界的交往方式根本不算是牺牲。拒绝就有的态度,是一种很自然的回应,不只避免了约会造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也回应了神给我们的至高呼召。祂命令我们要“放下各样的重担”及“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12:1)神要我们赢得人生这场竞赛。我们的文化形成了约会的风气,而它的态度和做法,如同一件不必要的行李,令我们不堪负荷。“但是另一种替代方案到底在哪里?”你问道。“难道要孤独一生,一辈子单身?”难道要每周五晚上待在家里,跟自己的猫一起看录影带?”不是的。选择放弃约会游戏并不表示拒绝跟异性建立友谊、拒绝彼此陪伴、拒绝谈恋爱甚至结婚;我们仍然可以追求这一些,只是我们选择按照神所定的条件、照祂的时间表去进行。神要我们将恋爱的热望放进“各样的重担”之列,并把它放下,好让我们可以“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太6:33)神有一个主要的心意,就是要我们全心全意寻求祂;放弃约会只是顺服神的一种副产品。奇妙交换在今日的约会关系中,有许多态度和做法,都与神要我们活出的“聪明的爱”的生活方式有所冲突。我要问你几个供你自省的困难问题。你是否愿意打破文化所制定的规则,去经验神最美善的安排?你是否愿意把一切都交给祂?全然委身于祂?我很喜欢一个牧师叫拉弥?撒迦瑞亚(Ravi Zacharias),他讲过一则小故事。这一则故事清楚地说明了我们所面临的抉择。有一天,有个拿着一袋弹珠的小男孩,对一个拥有一袋糖果的小女孩提出收藏交换的请求,她很高兴地答应了。当时当小男孩把弹珠从袋中拿出来时,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割舍其中的几颗弹珠。于是他挑了三颗他最喜欢的弹珠出来,把它们藏在枕头下面。小男孩和小女孩完成了交易,小女孩对他的欺骗毫不知情。当天晚上,小女孩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但小男孩却是辗转反侧,他相当地清醒,脑子里面一直想着这个恼人的问题:“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把她最好吃的糖果给藏了起来”。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许多人一生深受着这个问题的困扰:“神是否给了我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必须先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我是否给了神我最好的一切?”除非我们把一切献给神,否则我们不可能经验到神最好的安排,不论是在单身时期或婚后。我们一直不肯放下旧有的态度,愚昧不堪地抓住世界的生活方式,以为它可以带来满足,神却要求我们把一切交给祂。你现在的状况为何?你是否已经把自己所有的献给了神?或者你还把自己最喜欢的弹珠拿在手上?而其中也包括你对约会的态度?在接下来的几章当中,我们要检视自己对三个核心议题“爱、耐心和贞洁”的态度;这三个核心议题决定了我们的交往方式。当我们寻求去得着神的心意时,即将发现,把一切都交给祂,是很划算的一次交换。(第一部分完)第二部核心所在4爱的真谛学会正确地为爱下定义“你做了什么?”我不可置信地问道。杰夫大声地笑着,当时正好要转弯,他却加速行驶,我的震惊显然提高了他的兴致。“葛萝莉亚告诉她妈妈,周末要在朋友家过夜,但是我们其实已经在饭店里订了一个房间。”他说得口沫横飞,好像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似地。虽然这位老兄很年轻,看起来好像还不到合法开车的年纪,但他却是我那个暑假的司机,当时我待在俄亥俄州的祖母家。我们两家的家长打从他父母刚结婚就认识,我们还有学龄前一起玩耍的照片呢!杰夫和葛萝莉亚已经交往好一阵子。如果不把数度分手又复合的时间算进去的话,他们已经约会将近一年了。杰夫一直模糊得交代他俩肉体关系发展的程度,但现在很明显地,他们已经达到两情相悦的巅峰了。“我们在达顿市的饭店订了一个房间。”他一遍把手伸出车窗外,感受外面的冷空气,一边解释着。他笑嘻嘻地转向我,淘气地眨了眨眼,然后对我说了声“哎哟!”我已不同意的语气跟他说道:“你真是令我无法置信,你是说你和葛萝莉亚已经……你们难道已经……我是说你们已经睡在一起了吗?”杰夫看得出来我并不高兴。他要我对他感到佩服,向他足球队的队友在更衣室用力拍打他的背一样,为了他的“战功”而称赞他一番。我是很想大力掴他一章,但不是在背上。“约书亚,你听我说”,他充满防卫心地回答我说:“我们为了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这一天真的很特别。这么做或许不符合你的道德标准,但是我们觉得现在正是时候表达我们的爱了。”我气愤地说:“我的道德标准?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要求变成是我的道德标准了?这件事我们谈过几次了,你记得吗?而且是两个人单独谈的?你记得在教会那一次吗?杰夫,你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你……”杰夫插嘴说道:“我们彼此相爱,如果你曾谈过恋爱,那么你就会知道。”那一番对话就到那里结束了。不知为了什么,红灯似乎一直不换成绿灯。我们两个不发一语地坐着,左右转灯号灭了又闪了,我却一直凝望着窗外。四年以后,杰夫准备前往密西根州上大学。“我订婚了!”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黛比实在是太棒了,我从来没有过这么爱一个人的感觉。”“太棒了”,我说道。我的恭喜听来言不由衷,我没办法控制自己,因我想到了葛萝莉亚。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她,不知道现在变成怎么样了?杰夫前三任或前四任的女友又如何?这是爱吗?第一个吻“吃中国菜怎么样?”我一边把车开出车道,一边问道。“很棒啊”,艾瑞克用一贯兴致勃勃的语气回答道。我刚认识艾瑞克和他的太太蕾丝莉,但我已经注意到艾瑞克对每一项事物所表现的盎然兴致和兴奋之情,连对餐馆的建议都不例外。“你觉得可以吗,亲爱的?”他很温柔地询问坐在后座的蕾丝莉。“当然”,她甜甜地回应他。艾瑞克和蕾丝莉正好开车经过西北部,顺道来拜访我。我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朋友,提到过这对新婚夫妇和他们合写的一本小书,其中描述了两人相识的经过已经如何爱上对方,但他们选择不随波逐流,所以并没有按照典型的约会模式交往。要找到比他们俩人更浪漫的夫妻可能不太容易,他们彼此倾慕,连外人都看得出来。艾瑞克很少将目光移开蕾丝莉的身上,在前往餐厅的途中,他坐在驾驶座旁,把手伸到座位后面,蕾丝莉则把手往前伸,扣住他的手。连坐在前后座都要手牵着手?我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夫妻。吃过晚餐之后,我们剥开了幸运饼干,我拿到这个问题:“你们两个是否难舍难分?”我不禁揶揄他们,蕾丝莉的脸开始泛红。“在你们订婚期间,是否觉得很难保持在肉体关系上的贞洁?”艾瑞克牵起蕾丝莉的手,对她微笑着,然后才回答我:“想要亲近的欲望当然是存在的,那种感觉不会减少,但是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好挣扎的,因为蕾丝莉和我在一开始交往时,就决定两人要禁绝肉体的接触,知道我们结婚为止。我们两人的第一个吻,是在婚礼的圣坛前。”我的下巴简直快掉了下来。“你们一直等到结婚才亲吻?”“是啊”,艾瑞克微笑着回答:“我们最多是牵手而已。约书亚,我们知道这样的标准不一定适合每一对情侣。我们这么决定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衷心的盼望。包括我们的父母在内,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应该亲吻彼此,但是我们一致决定这是我们想要的,在结婚前保护彼此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他的眼中闪耀着一道光芒,接着说:“约书亚,我告诉你,那第一个吻是举世无双且极度美好的,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艾瑞克和蕾丝莉、杰夫和葛萝莉亚,这两对情侣都用了“爱”这个字来解释他们的动机,但他们的行为却是南辕北辙。这两对情侣所讲的是同一件事吗?对杰夫和葛萝莉亚而言,爱让他们义正辞严地在婚前共度春宵;对艾瑞克和蕾丝莉而言,爱却代表着在踏上红毯的那一端之前,拒绝任何肌肤之亲。对杰夫和葛萝莉亚而言,爱代表没有耐心,且是必须妥协的;对艾瑞克和蕾丝莉而言,爱是纯全品格的养分,提供了等待所需的耐心。同一个字,却有不同的定义。与爱情谈恋爱我承认我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如果世上真有“与爱情谈恋爱”的人,那么我本人就是。没有什么比得上爱情,如果你有过经验,就会知道我的意思。坠入情网是由上千个难以言喻的时刻拼凑而成的。每当你想到那一个特别的人时,一种不安的能量会流经你的身体,而在你醒着的每分钟都想着她。你对无趣的例行事务,例如吃东西、睡觉以及理性的思考失去了兴趣。你发现电台播放的每一首情歌都是为你而写的。仿佛有一个人把你眼前的障碍物拿开了,于是你看到了一个充满奇观、奥秘和快乐的世界。我爱上了爱情。但是我逐渐发现,我对爱不是真的很了解。喔,我可以告诉你爱情带来的温暖和它朦胧的一面,并带着罗密欧全副的热情把自己丢进浪漫之中。但是在神所开设的真爱学校里,我恐怕还只是个幼稚园程度的学生。对我和其他“热爱谈恋爱的”浪漫主义者而言,神要给我们一个更高更广的视野。加深我们对爱的认识。恋爱可以颤动人灵魂的核心,但是那只是真爱的一小部分;我们一直都还在玩具沙箱中玩耍,神却要带我们去真正的沙滩。你顺服“爱之神”或是“基督”明白神对爱的观点非常的重要,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再三强调。约会所有的致命习惯都可以归咎于人们采取堕落世界对爱情的态度;而神对爱的定义以及这世界对爱的定义,两者是水火不容的,这一点人们早已时有所闻。基督徒可以选择效法我们的主,或是落入世界提供的爱情模式,而后者是较为诱人的。使徒保罗为住在哥林多的基督徒写了那一篇著名的“爱的书信”,他很了解这个挣扎。在保罗那个时代,写信跟哥林多人讲神的爱,就等于是写信给今天住在好莱坞的人讲论家庭价值。保罗一定很清楚这么做的讽刺之处吧!“哥林多人”是“道德沦丧”的同义词,英文片语“扮演哥林多人”意指一个人沉溺在性爱的享乐之中,“哥林多的女孩”是娼妓的另一种说法。保罗怎么可能将神纯全的爱的知识传达给这个沉浸在弯曲行径之中的城市呢?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林前13:4)哥林多这一个充满喧嚣、大都会式的港都,已经高举性爱如同追求一个宗教一般,希腊的爱之神艾芙黛蒂的神庙雇用了一千个娼妓。当这个城市里的每一处街角以及每间娼馆都提供人们所谓的“爱”——感官享受时,这些人又怎么可能了解“神是爱”这句话的真意呢?(约一4:16)在虚假之爱的诱惑下,他们看得见真爱的美善吗?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5)爱之神或是基督会在哥林多取得胜利?纵欲是否会将“仆人心志”逐出家门?性爱是否会比无私占有更优先的地位?保罗所写的书信语气谦和,他的读者会选择永恒之乐,或是短暂易逝的享受?今日的我们也得忍受同样的挣扎。纵然已相隔两千多年,我们的文化却与哥林多的文化相去不远。较之更甚的是,性已变成了一种商品,色情以及夸大的性爱在向我们呼喊,它充斥每一个街角,娼馆暂且不提,书报摊和音乐排行榜都是它的发言人;卡文克莱的广告对你低声说着:“爱就是性”;一部电影这么告诉我们:“性是享受”;电台播送着甜美的歌声,传进你的耳中:“享乐是唯一重要的”。在这样的高谈阔论中,神平静的真爱信息仍然向着选择倾听的人传送。你听到了吗?请你把手中的杂志放下来;请你把录影机关掉;请你扯掉音响的插头;请你留心呤听……。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6-8)时尚的梦靥我们就像哥林多的人们一样,可以选择两种类型的爱——神的爱或者是世界的爱。我们到底要选哪一种?我要提出一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为基督门徒的角色,以及应该如何爱人。第一次听到时,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但请你不要听到一半就离开,等我稍作解释之后,你就会明白它的意思。我想我们应该把“爱”看作穿戴的衣物。自从亚当和夏娃悖逆了神,在伊甸园中穿上无花果树的叶子之后,这个世界就经验了某种“时尚的梦靥”;但这讲的不是衣着,而是爱。当罪恶毁损了神对爱的原始计划时,人类便开始“穿戴”一件扭曲的、腐烂的仿制衣服,这件衣服是由自私和不负责任所织成的。但由于神的爱是完美持久的,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新方式——祂差遣了耶稣基督,来矫正一切的错误——让我们可以重新经验祂起初设计的爱。从时尚的用法来说,可以称呼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为设计师和模特儿,祂设计并穿戴了一种革命性的爱;基督为了一个拒绝祂的世界牺牲性命,且告诉我们要爱仇敌;祂为那些称祂为夫子的人洗脚,且告诉我们要以前谦卑的心服事彼此。祂把衣服的纸样赐给了我们。“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约13:34)祂还告诉我们要跟世人分享。超级模特儿你或许永远不能走上纽约或巴黎的时尚舞台,但你却是向世人展示“神的爱”的模特儿。了解这个角色,会深切地影响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约会的关系。在约会的时候,我们代表了神的爱,不只对交往的对象来说,对看顾我们的神也是一样。我们必须记得,神完全的爱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益处而已。一个模特儿上穿的衣服,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设计师的创意;模特儿负责展示设计师的作品,但这些衣服是关乎设计师的声誉,而非模特儿的声誉。同样的,我们是“神的爱”的模特儿,不论我们是否察觉,世人都在看我们,他们所看到的影响着神的声誉,而这位神爱祂所造的万物。如果我们宣称自己是基督的跟随者,却展示着世界那受到扭曲的爱,等于是拖累了主的名声和品格,把它们踩在泥地里。因此,我们必须反问自己:“我是否展示了基督的爱?我在这一段关系中的动机和行动,是否反应了神向我们展现的纯全的爱?”现在你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自私的爱我相信当我们避免约会的致命习惯时,便能展示神完全的爱。要这么做,就得先认清楚这世界爱的模式,然后加以拒绝。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世界的欺骗源自一个信念,那就是,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我和安慰自己。世界已经毒害了爱,这种自私的爱把焦点集中在先满足一个人的需要。这样的毒素可以在这件事上看出来;一个人强迫强迫异性朋友与他发生性关系。你们都听说过这句话:“如果你真的爱我,就会答应我的要求。”换句话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并不关心你或你的信念,或者这么做是否会伤害你的感情,尽管满足我的需要就是了。”你也可以看看那个为了更受欢迎而寻找约会对象的人,在他遇见另一个社会阶层更高的人时,就会把对方甩了。当然,第一个例子是比较极端一点,但这两个例子都生动地呈现了自我中心的“爱”。接着,有人还告诉我们,爱主要是一种感觉。刚听到这种说法,你可能会觉得无伤大雅,因为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爱,而这种说法不见得是错的。但当我们以感觉来衡量爱的时候,却是把自己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的感觉本身,并不会带给他人一点点的好处。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爱穷人,却从未给予金钱上的帮助,或者从未仁慈德对待穷人,他的感觉又有什么价值?这样的感觉可能会让他个人受益,可是如果他没有表现出爱的行动,感觉就什么都不是。当我们膨胀了感觉的重要性之后,便疏忽了把爱付诸行动的重要性。当我们只以感情上得满足的程度来衡量爱人的品质时,这爱就是自私的。我已经坠入爱河,不可自拔一般人对于爱情第二个普遍的错误想法,则跟个人的责任感有关。那就是世界告诉我们:爱是不能控制的。这样的想法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语言当中。比方说,我们形容展开一段热恋为“坠入爱河”,否则就是“我们已经疯狂地爱上了对方”。你很可能听过他人这么说,或许你自己也说过这些话。为什么我们一定得把爱比作坑洞或者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样的说法究竟显明了我们对爱抱持什么样的态度?我想我们之所以使用这些较为夸大的类比来形容爱情,是因为这样的说辞可以推卸责任。如果一个人是掉进某个洞里的,那么又有什么办法掌控这件事?如果某个动物染上了狂犬病,口吐白沫又乱咬人的话,事实上它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可恶的行为,因为它疯了。用这样的字眼来讨论爱情,是不是听来有些荒谬?我也这么认为。可是我们却很容易用这些说法来表达对爱情的体验。我们把爱情当作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如此一来,便有借口不负责任。在某些极端的例子中,有人为了爱情而犯下违反道德、谋杀、强暴以及其他许多的罪恶。或许你我不曾杀人放火,但是或许你会为了某一段交往关系,对父母或朋友说谎;或许你曾经在肉体的关系上要求你的对象妥协。但只要爱情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我们便不太可能为它负责任。是的,我们知道自己有时过于鲁莽;是的,我们知道自己可能在过程中曾经伤害过他人,可是我们没有办法啊!因为是被爱冲昏了头嘛!当头棒喝这世界或许会用这样的词语去定义爱,且提出一套理由来支持它,但圣经却提出了一种极为不同的观点。对于以自我为中心、以感觉主导、认为一切都难以控制的,那种用世俗的爱来爱人的人而言,神对爱的定义可能会令人瞠目结舌,就像突如其来,被人打一巴掌一样。这世界带我们到一面萤幕前,萤幕上放映着热情的爱情剧,影像不停地闪动,借此,世界告诉我们:“这就是爱。”但是,神却带我们到一椿木头下,在这之上挂着一个赤身露体、全身血淋淋的男人,神对我们说:“这就叫做爱。”神在为爱下定义时总是指着祂的儿子,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为了让我们稍微了解爱,神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活生生、会呼吸、革命性的例子,告诉我们何谓真爱。基督对于“爱自己”这种毒素所提供的解药是十字架,祂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34)基督的教导是,爱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益处,也是为了神的荣耀。真爱是不自私的,它会给予,会牺牲,向自己的需要是死的。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祂用行动证明祂的爱,为了全人类先献上自己的生命。基督同时也向我们显明,真爱不是以感觉来衡量或受到感觉主导的。在祂肉体上所有的情绪和直觉都告诉祂要回头时,祂上了十架。你是否读过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记载?祂很显然并不想要忍受鞭打、被挂在十架上,舍弃自己的生命。但是祂把自己的感觉交给父神,甘愿降服在父神的旨意之下。耶稣的感觉不是祂爱人的试剂,也不会主宰祂。基督要我们拥有同样的态度。祂并没有说:“如果你爱我,你就会有一个温暖无比、涌流不止的宗教情操”。相反的,祂告诉我们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真爱的表达,总是以顺服神又服事人的形式呈现。拥有美好的感觉是很棒的,但却不见得是必要的。耶稣的例子也让我们看见,爱是我们可以掌控的。祂选择爱我们。祂选择为我们献上生命。相信“自己会不经意地坠入爱河”这种想法很危险,因为这表示你也可以不经意地游上岸。神对我们的爱没有那么难以捉摸,你难道不因此感到高兴?神的爱是祂可以控制的,不是一时兴起的,难道你不因此充满感激吗?我们必须丢弃一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爱是一种奇怪的“力量”,会违反我们的意志,让人团团转,就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我们不能明知理亏还义正辞严,说是因为“爱”迷住了我们,“迫使”我们做出不负责人的行为。这不叫做爱。相反的,这就是圣经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5节所说的:“私欲的邪情”。真爱不是一种不顾后果或自私自利的行为,而是出于我们的选择,我们借着顺服神及服事人来表达真爱。真爱使约会的价值不再谈完这些关于爱的真理之后,现在开始进入实际的应用。如果说约会有赖于我们对爱的态度,在我们换上基督的态度时,约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肯定会大不相同!如同我们所知的,神的真爱使约会的价值不再。你想一想,当你的约会态度受到世界的引导,认为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益处时,那么你是把约会的决定奠基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在这一章的起头,我讲到我的朋友杰夫和葛萝莉亚的故事,很不幸的,他们认同这世界对爱的定义。首先,他们的动机是自我为中心的。杰夫之所以跟葛萝莉亚一起出去,是因为她长得很漂亮,其他的男生都喜欢她,而且她可以带给他性方面的满足。他与葛萝莉亚交往的准则跟他选一条牛仔裤的标准是一样的——只要让我觉得舒服、看起来体面就行了。而葛萝莉亚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之所以喜欢杰夫是因为他算是个“奖杯”——长得很好看,拥有健美的身材,而且开的是一辆名车。他们满足了彼此在感情和肉体上的需要,而且让对方更称头。但是假如他们愿意舍弃世界所提供、自我中心的态度,那么许多跟对方交往的“好理由”便会开始消失。假如杰夫和葛萝莉亚问过自己:“我想跟对方谈情说爱真正的理由为何?我在寻找什么,是友谊所不能提供的?我是否只是自私地为了满足自己而已?我对他(她)究竟传递了什么讯息?我是否激起了对方某些感情,是我还尚未预备好去满足他(她)的?如果我现在允许这段感情继续发展的话,他(她)是否会受到伤害?这段关系是否会阻碍他(她)与神同行?”我们必须开始反问自己这类的问题。这一种专注于他人需要的态度是否复杂了些?或许是吧。是否更敬虔?那时绝对的。当取出“爱自己”的毒素之后,整个动机都转变了。当我们寻求以基督的爱去爱人时,会产生更多的改变。再以杰夫和葛萝莉亚为例,他们全盘接收这世界的假设,认为爱是难以控制的,因此任由感觉来主导行动,被约翰一书2章16节所说的“肉体的情欲”和“眼目的情欲”所奴役。他们经常用“坠入爱河”当作悖逆神的借口,在肉体的关系上,只要不超过婚前的最后防线,他们都尽可能的予取予求,最终则连那一道防线都守不住。到了最后,他们欺骗父母、侵犯彼此的贞洁,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却都是以爱之名。感觉掌管了他们,最后当感觉止息时,这一段感情也就散了。但是如果杰夫和葛萝莉亚早就知道,必须向神交代一切言行的话(不管两人是不是“坠入爱河”),他们又会怎么做?我想他们会叫感觉滚蛋,并且结束交往。这也适用在你我身上。我们需要忘记自己是具有罪性的直觉!直觉只会带我们走向灭亡。我们不应该让感觉来决定交往的风格和步调;相反的,我们需要让智慧、耐心以及无私来引导我们。爱要真诚当我们寻求按照神的设计来爱人时,必须追求真诚。“爱人不可虚假”,罗马书12章9节这简短的命令绝对不会让人误解。神要祂的孩子活出的爱,是不容许欺骗和伪善存在的,这样的爱必须是真诚且发自内心的。很不幸的,今天许多男女之间的爱都不太真诚。在男女的交往关系中总是隐藏了某些计谋。你可以为我做些什么?我可以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我永远忘不了有一次听到一群男孩对话的内容。女孩们,如果你正好不小心听到这番话,一定会瞠目结舌。这些男孩谈论着,约会时要怎么做,才能让一个女孩爱上他,他们不断复诵着如何钓到马子以及得到亲吻的词句。有一个男孩子解释了他欲擒故纵的技巧,他声称这个方法让一个女孩不断猜测、想尽办法取悦他。另一个男孩告诉大家如何营造浪漫的气氛,他会带女孩子去逛家具店,当两人经过各种家具时,他就会开始谈论有关家庭的事,并且问女孩,如果有一天成家,会想用哪一种桌子或沙发。“女孩子听了会心花怒放!”他解释道,当女孩在约会的夜晚想着婚姻和未来的计划时,会表现得比较浪漫和热情。讲明一点,这简直是学习操控的一次对话,整个出发点是完全虚假的,一点都不是出于真诚。这些男孩根本无意祝福女孩们,而只是想学会怎么按下看不见的情感按钮,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相信许多女孩们也会承认,她们也有一套类似的小把戏。无论这类做法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多么的普遍或深植人心,最终我们都得面对神的审判,因为神讲过这六个简单的字:“爱人不可虚假。”我们需要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做好基督之爱在人间的代表。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这样一来,世人会知道我们不一样,会借着我们彼此相爱的方式看见一道曙光,乃发自属神的拯救之爱。他人是否可以在我们交往关系中看到基督真诚的爱呢?抑或是看到世人哪种自我中心的爱,然后失望地走开?多练习就会完美——否则就一定不完美我们在男女交往中练习付出的爱,不只向世界展现了基督的爱,也可以预备自己的心,经营未来的交往关系。今天我们对待他人的模式,往往也会成为我们未来婚姻的模式。因此,我们不只必须联系给予真诚的爱,也要练习给予委身的爱。在今天的社会当中,我们看到非常多离婚和婚外情的案例,屈指算一算,你有几个朋友来自破碎的家庭?我相信这样的趋势只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下一代与上一代相比,已越来越早开始进行约会交往及建立短暂的爱情关系。我们所了解的那种约会,似乎无法真正准备我们的心进入婚姻;相反的,约会变成离婚的训练所,因为在一连串短暂的恋爱关系中,是不可能向对方操练一生之久的委身。但这是否表示,我们应该嫁娶第一个交往的对象?不是的,而是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考虑婚姻大事,当神向我们显明需要结束交往的时候,也愿意顺服;单单为了已经跟某人产生了感情,就急着结婚,并不是明智的做法。然而,今日普遍错误的约会思想,却跟选择配偶扯不上关系;很多人被洗脑,认为我们可以、也应该为了恋爱而恋爱。换句话说,我们会这么想:“我愿意与你更亲近,因为感觉很好,而不是因为我在祷告中寻求婚姻的可能性。”这种态度对另一个人并不公平,而且不是预备进入婚姻的良好态度,毕竟谁想嫁娶一个一旦失去浪漫感觉就要分手的对象?谁想跟这种一旦事情不顺遂就闹分手,然后再去找别人的人结婚?我们必须了解,虽然许多人都渴望拥有维持一生一世的婚姻,但若要为这种承诺作准备或事先操练,是不可能借由短暂的交往关系达成的。在我们能够委身于经营一段维持一生的交往关系之前,所追求的短暂爱情都只会损人害己。没错,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委身。真爱需要等待,这不只是指性行为;真爱会等待正确的时间、委身于神设计的爱,乃是一种不会动摇、不会被削弱、全然委身的爱。远离狭窄的心胸委身的、真诚的、无私的、负责任的——这些都是用来形容神的爱的词语。而它们都与世俗的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一章的简短检视让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我们不可能以神的爱来爱人,又同时以世人约会的方式来约会;神对爱的宏观与约会所高举的狭隘和自私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这一章提出的一些看法会激起你的兴趣,你心想:“我该如何回应?”我有一些点子可以提供给你。或许你觉得这些点子深具挑战性,或许你并不同意。但我必须在此清楚陈明我的信念:如果约会鼓励我们穿戴世俗爱情的样式,那么约会就不可以继续存留;如果约会会让我们的爱陷入自私及受感觉左右的陷阱中,我们就必须“不再约会”。我们必须停止,不再试着妥协神的原则,顺应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必须容许神的的价值观和态度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5爱情时刻表别让急躁剥夺了单身的恩赐在《美德书》(The Book of Virtues)一书中,威廉?巴奈特(William J. Bennett)讲了一个“神奇丝线”的故事1。在这个法国的传说中,主角彼得是一个强壮能干的男孩,他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耐心。而由于彼得总是对现状感到不满,所以他把一生都耗费在做白日梦这件事上。有一天,当彼得在森林里闲逛时,他遇见了一个奇特的老妇人,提供给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选择省略一生中所有单调乏味的时刻。她交给彼得一颗银制的球,球上面延伸出一条细小的金线。她对彼得解释道:“这是你的生命线,如果你不碰它,人生就会照常过下去,但是当你希望时间可以快点前进时,你只需稍微抽一下线,一个小时便会像一秒钟般地前进。但是我得警告你,一旦线被抽开,就不能再绕回去了。”这一条神奇的丝线似乎解答了彼得所有的问题,是他梦寐以求的。于是,他收下银球,马上跑回家去了。隔一天,在学校里,彼得首度使用银球的机会来了。他觉得上课好像没完没了,老师还骂彼得不专心。彼得用手指绕住金线,然后稍微抽了一下。没想到,老师突然就叫大家下课,这下彼得可以放学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现在他的生活是多么好过啊!从这一刻起,彼得每天都会抽这条金线。过了不久,彼得便开始用这条神奇的金线,来省略他大半的人生。如果他可以奋力一抽就完成学业,又何必浪费时间,每天只抽一点点呢?很快地他便毕了业,开始作学徒。彼得也使用同样的伎俩,省略了追女友的时间,跟他的甜心订了婚。订婚后要再过几个月,他才能娶到她,但他等不及,于是使用了金线,加速婚期的到来。在彼得的一生中,他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过活。艰苦的日子到来时,他便用神奇的金线躲避难熬的日子,比方说,当小孩子半夜哭泣时、当他面对财务上的窘境时、当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始创业时,彼得都仰赖金线,回避那些不愉快的时刻。但是,令人难过的是,到了他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觉得这种人生很空虚。由于彼得允许自己的心受到急躁和不满的掌控,他无法经验生命中最多彩多姿的时光,并且失去了那些时刻的回忆。如今,只剩下坟墓在他眼前,彼得为自己滥用金线而懊悔不已。在介绍这个故事时,巴奈特先生卓具洞见地评论道:“人们常过于想马上得到他们想要的(或者该说是他们自以为想要的,而这通常指的是不同形式的“快乐”)。所以他们才这么地急躁。然而,讽刺的是,只有当人愿意学习等候,并且愿意接受苦乐掺半的人生时,通常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不耐是否主导了我们的约会?当接下来要检视约会所提倡的态度时,我想我们可以从巴奈特先生的话语中获得宝贵的智慧。当我们将他的话应用到本书的主题时,我们的讨论主题便要从较飘渺的爱情转移到较为具体的“时机选择”了。何时追求浪漫之爱,是决定约会适不适合我们的主要因素;而只有当我们了解神对单身的旨意,并信靠神对交往关系所安排的时机时,我们才能决定追求浪漫之爱的适当时间。就如我们已经知道的,约会通常充满了急躁,而我们也可以直接把许多约会的问题归咎于错误的时机。我们想要,而且是现在就要。虽然我们没有神奇的金线让我们可以匆促地过完一生,却可以发展出错误的态度,造成类似的结果。而神要我们去欣赏人生中每一刻独有的恩赐;祂要我们学习有耐心和信任祂,凡事等候祂完美的时机,包括我们的爱情生活。接下来我们要检视三个简单的真理,可以帮助我们调整错误观念,在正确的时机展开交往关系。一、在错误的时机做一件正确的事,那件事就变成错误的事。我们不能偷跑,去体验另一段生命季节的丰盛,正如农夫不能催促春天到来一样。而每一季都是建立在前一季的基础之上。身为美国人,我们不太能接受这种“延迟满足感”的概念。我们的文化教导我们,如果一件东西是很好的,我们就应该马上享受。所以我们用微波炉来烹煮食物、用电子邮件来传送信件、并却用快递来交寄包裹。我们尽全力脱离时间的限制,加速行程、加快步调,用尽一切方法来追赶时间。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上一回你必须排队等候时,你有什么反应?你是否很有耐心的等候,直到轮到你为止?或者你不断用脚轻敲地面,巴望着赶快到你?我们这种“现在把它完全做好”的心态,大大地影响了今日人们开始约会的时间,现在的孩子初次进入约会关系,或甚至拥有性关系的年纪都越来越低。当年轻人还不到时候,就急忙参与成年人的活动时,长辈却多半不加以纠正。毕竟,如果连成年人都用这种“一次全部要”的心态度日时,他们又能说些什么?为什么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度日?就我的观点而言,我们之所以采取马上得到满足的心态,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圣经中关乎人生四季的教导(请参看传道书3:1-8。中文和合本译为“有时”,译者注。)春季与秋季的角色是不同的,同样的,我们人生的四季也都强调了不同的重点,具有不同的焦点及美好之处。某一季并不会比另一季要好,每一季都出产其独特的珍宝。我们不能偷跑,去体验另一段生命季节的丰盛,正如农夫不能催促春天到来一样。而每一季都是建立在前一季的基础之上。神想要赐给我们很多美好的经验,但祂将这些经验分散在不同的、特定的人生季节。由于人性的软弱,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属于某个季节的好东西拿到别的季节去享用,只因为我们本身想要这么做;婚前性行为就是这个错误的最佳例证。性爱本身是个美好的经验(这是我那些已婚朋友讲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按照神的计划,反倒选择沉溺其中,就犯了罪。这样就像摘取未熟的水果或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我们想要催促神的举动,却会破坏祂对我们人生美好的计划。只因为一件事物很美好,并不表示我们应该马上去追求它。我们必须记得,在错误的时机做正确的事,那件事便成了错误的事。二、你毋须购买负担不起的东西。“亲密感需要委身来‘付款’。”如果我还不能付出又冷又硬的“委身现金”,就没有“物色”未来伴侣的权利。讲到选择约会的时机,就跟你没有钱却想买一件衣服,是同样的道理。就算你找到一件“非常合身”的衣服,你又能怎么样?在第三章中,第三种“全新的态度”讲到了等候“神的时机”的重要性。它如此说道:“亲密感是委身后所得到的奖赏,在我尚未准备好结婚之前,我不需要追求一段恋爱关系。”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用比喻来重述这句话:“亲密感需要委身来‘付款’。”如果我还不能付出又冷又硬的“委身现金”,就没有“物色”未来伴侣的权利。在两个人准备好负担委身的责任之前,他们应该以友谊为满足,并耐心等候浪漫之爱和亲密感的到来。操练这种耐心不会妨碍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友谊之中,他们可以操练与人和睦相处、关怀他人,以及与他人分享生命的技巧,同时可以观察他人的品格,渐渐明了自己希望未来配偶所具有的品格。尽管我们可以从约会的关系中习得有价值的功课,但我们需要谨慎,确保这样的关系不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浪费太多时间测试你的男女朋友,事实上可能使两人分心,使他们不能参与更重要的工作,也就是预备自己成为更美好的配偶。神对你的人生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很可能包括婚姻在内,而如果是这样,在世界上某个角落,神已为你预备了一个绝佳人选。现在你可能认识他(她),也可能不认识。如果你耗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对某个人穷追不舍,或者试图牵制住他(她),直到你可以结婚为止(若是你已经找到了这个绝佳人选),无论如何,你都可能害了那个人。因为你将来可能会嫁娶的那个女孩或男孩,并不需要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虽然他或她现在可能很希望有);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够成熟的人,可以在婚前预备自己成为敬虔的妻子或丈夫。我们就帮未来的伴侣一个忙吧!在时机为成熟前赶快停止“物色未来的伴侣”。三、任何一段单身时期都是神的恩赐。“不要为单身想办法,要好好利用单身时光!”我们多数人都不会一辈子单身,因此我认为应该视单身时光为一个生命的季节,视之为神的恩赐。在哥林多前书7章32节中,神列出一个大纲,讲到看待单身的合宜态度。“信息”版圣经是这么翻译的:我希望你们的生活越不复杂越好。在未婚的时候,是自由的,你可以单单专注在取悦主的事情上。婚姻会把你卷入家居生活的琐事里去,此外,你还得取悦配偶,这么一来,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分散。已婚人士需花费时间和精力,照顾和培育配偶,未婚者则可以将它用来帮助自己,成为神手中完全和圣洁的工具。保罗说这番话没有贬低婚姻的意思,而是要鼓励我们,视单身为一种恩赐。神无意用单身来惩罚我们;祂创造了这个季节,是个无与伦比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成长和服事他人。我们不该视之为理所当然,也不该让这段时光轻易溜走。有一个人说得很正确:“不要为单身想办法,要好好利用单身时光!”请你暂停一分钟,评估一下,你是否正按照神的心愿,使用神所赐予的单身恩赐?反问自己以下的问题:“我是否专注在‘单单取悦主’这件事上?我是否使用这个生命的季节,以便成为神手中‘完全而圣洁的’工具?或者我仍然透过约会,四处寻觅一段恋爱关系?我是否可能丢弃了单身的恩赐?我是否使自己饱受约会带来的忧虑,因为投入约会的复杂事务,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忙乱?”单身时,约会不只让我们无法为婚姻作准备,也很可能会使我们无法善用单身的恩赐,因为它把我们绑在一连串虚幻的交往关系中,使我们动弹不得。然而神希望我们以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弹性来事奉祂,无论你今年十六岁或者二十六岁,任何一段单身的季节都是一段恩赐。可惜,当你习惯于投入短暂约会关系时,很有可能浪费了单身的潜力,帮了神一个倒忙。你真的信靠祂吗?虽然我只是轻描淡写,但我们将以上三项真理应用在生活上时,却可以带来生活方式上根本的改变。这样的作法要求我们要等待。是的,神只要求我们等待。虽然你可能觉得这个主意不怎么创新,也不怎么令人刮目相看,但它表现出顺服的态度,而顺服会令神对我们刮目相看。等候“神的时机”需要信靠神的良善。当我们相信神不让我们现在得到某些好东西,是因为祂将来预备了更好的东西时,便培养了耐心。我要公开地承认,我很难信靠神。一讲到爱情生活,我就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感,深怕神要我单身一辈子;也担心即使祂让我结了婚,会故意让我跟一个我不喜欢的女孩结婚。我知道这些恐惧都很傻。在我一帆风顺的时候,我承认这样的恐惧跟我所认识的天父属性没有因果关系,祂是个慈爱的天父,非常关心我。虽然我知道祂是个良善的神,却经常容许自己的小信影响约会的方式。我很怕神会忘记我,所以没有信靠祂所安排的最佳时机,相反的,我经常想要照自己的意思做。我把人生的日历从神的手中抢回来,然后疯狂地用铅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计划和日程,我对神说:“神啊,我知道你是全能的,可是我觉得你真的搞不大清楚状况哦,竟然不知道这个女孩是我的理想伴侣。如果我现在不去追她,未来就要与我失之交臂了!”但最后我还是难为情地把安排时间、精力和注意力的工作交还给神,并对祂说:“主,我当然信靠你啰,但我只是想帮你一点忙啊。”约会跟绵绵糖《时代》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无法抹灭的印象:有一个小孩独自坐在房间里,瞪着一颗绵绵糖看。这奇特的图片捕捉了有时候我会浮现的感觉,就是当我天人交战,不知是否该信靠神处理未来的婚姻时。那篇文章的主题跟约会一点也扯不上关系,它是提到针对小孩作的一个研究。前几段是这样写的:科学家从一个四岁小孩跟绵绵糖互动的情况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未来。研究人员邀请小孩子一个个地进到一间很普通的房间,开始这场温和的折磨。他对小孩子说:“你可以马上吃这颗绵绵糖,可是如果你等到我办好事情回来再吃,你就可以吃两颗。”然后他就离开了。有一些孩子,在他一离开房间时,就一口把糖果吞了下去。另一些孩子会撑一下子,然后才把糖吃掉。其余的孩子则会下定决心等待,他们把眼睛遮起来,把头低下来,唱歌给自己听,试着玩一些游戏,不然就是睡得不省人事。而当研究员回来的时候,他就会给这些孩子得来不易的绵绵糖。接着,科学家就等着看他们长大后的样子。在他们中学的时候,发展了相当令人吃惊的事。根据科学界调查孩子家长和老师的结果显示,那些四岁时能够坚忍不拔地等候绵绵糖的孩子,一般说来,青少年时期的适应力较好、较受欢迎、较具冒险心、较有自信,也是比较值得信赖的。而那些很早就屈服于试探的孩子,则比较独来独往、容易受到挫折,而且比较顽固;他们会在压力之下屈服,遇到挑战时则会退缩。2当然,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在小事上发展延迟满足感的品格,能让一个人在其他的事上获致重大的成功。但是那群被拿来研究的四岁孩子并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拒绝绵绵糖,不是为了让高中成绩更加优异;他们之所以克服心中想吃糖的渴望,是因为他们具有信心,可以想像得到当那个穿着白色外套的叔叔回来时,拿着两颗绵绵糖的画面;他们坚忍不拔是因为信任他人。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鼓励。有时候当我等候神告诉我何时谈恋爱时,我的心也有类似那群孩子般的挣扎。正如绵绵糖声声呼唤孩子:“来吃松软香甜的我”,约会也呼唤着我的名字;而且我要跟你说,它看起来真的很棒。我为什么不抓住约会的机会?为什么你不应该这么做?因为神已经应许要给我们更好的东西。祂现在就给了我们更好的东西,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单身时期这绝无仅有的机会,过不多久,在我们进入婚姻之后,祂会赐给我们更美好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有信心就像那群孩子,独自一人面对着可以马上满足自己的东西,我们也尚未看到延迟满足感所能得到的奖赏。重要的问题是:你信靠神吗?不要只是给我一个不经思考、主日学教你的答案。你是否真的信靠祂?你会以信靠祂的心态去度过你的人生吗?你是否真的相信,因为时机不对而先不享受当下可以享受的一些好东西时,等到时机到了,神会给你更好的东西?吉姆和伊莉沙白?艾略特在他们恋爱时也面临了这个难题。他们深爱对方,但是却始终把神的旨意摆在自己的欲望之前。在《邮递真爱》一书中,伊莉沙白这么说:神要我们信靠祂,把计划交托给祂。神的最终计划是远远超乎我们所能想象的,就像橡树是远远超乎橡实所能想象的一样。橡实照造物主的计划行事,它没有一直向造物主问东问西。而我们这些蒙神赐智慧、才智、意志及一切渴望的人,神也要求我们信靠祂,当祂对我们说:“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时,就是给我们信靠祂的机会了。我们会问:何时才找着它呢?答案是:“信靠我。”“我们如何找着它呢?”答案还是:“信靠我。”我们一再地问:“为什么我非得丧掉生命呢?”答案是:“看一看橡实,信靠我吧!”神最清楚许多人明白得太迟,最后才知道满足不是一个境界,而比较像一种心境。保罗在提摩太前书6章6节告诉我们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在腓立比书4章1节中他写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到底保罗有什么秘诀?保罗跟我们这样分享:“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保罗信靠神可以给他力量,忍受各种环境。同样的,当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信靠神的力量和恩典来支持我们时,我们就能就能得到满足。不论你是单身或已婚,不论是否有人爱你或者孤单一人,要得到满足的关键就是信靠。信不信由你,如果我们对单身感到不满足,在我们结了婚之后,也很可能会有不满足的问题。当我们以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来定义我们的快乐时,那个时刻就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我们会一直等待明天。如果我们容许自己急躁,就会失去当下所拥有的恩赐。等到我们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个时刻,我们才发现自己还是不满足。有一个女士写了一封信给我。一般人经常以为单身女子只是在消磨时间,直到遇见理想伴侣为止,为此她深感挫折。“可怜的单身女子!这世界要她去苟合行淫,而教会却逼她结婚!保罗所说的身为单身者的祝福,到底跑哪去了呢?基督教救世军的创始人威廉?柏斯(William Booth)曾经写道:‘千万不要容许自己或任何人,向你的女儿们灌输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婚姻是人生主要的终极目的。如果你容许这种事发生的话,当她们跟所遇见的第一个脑袋空空、毫无用处的傻瓜订婚时,你就不应该感到惊讶。’女人(与男人)都应该在很清楚明白结婚是神的旨意时才结婚,而不是因为他们单身就不能‘牧养’他人,或者是屈服于社会压力。”对于她信中的评论,我只能加上一句“阿们!”作家约翰?费许(John Fischer)在还是个年轻单身汉时曾说过:“神呼召我为这个时刻而活,不是为了四年之后。祂想要我发挥目前身为一个男子所拥有的潜力,能为此感恩,并且尽情享受它。我觉得一个总是想要结婚的单身者,当他真的结婚之后,很可能会在明白了婚姻的一切之后,希望自己可以重回单身。他会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趁自己还不需要尽那么多额外的义务时,好好利用那一段时间服事主呢?当时我为什么不把自己完全献给祂呢?’4”不要任由急躁愚蠢地闯入婚姻,免得将来有一天悔恨地回顾单身这个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委身于将单身时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单身是一个恩赐,我们能以单身为乐,今天就享受它赋予的机会。我们一起来操练信靠神,透过全心寻求祂的国和祂的义,把人生的计划交给祂。我们在今生无法完全了解祂的作为;但知道到了最后,祂纯全的时间安排将得以显现。在〈那时〉这首诗中,梅?雷利?史密斯(May Riley Smith)美妙地表达了天堂的观点,是有一天我们会拥有的:那时 当一生的功课都学完了太阳与星辰永远不再升起我们软弱的判断力所轻蔑的事物那些让我们感到哀伤 湿润了双眼的事物在人生的暗夜中会闪现在我们眼前那时星辰闪耀着深蓝我们将得见神计划之无误那些谴责之语原是真爱的表达可怜的心 你要满足神的计划 就像洁白的百合绽放我们不需将紧闭的叶片扳开时间会让金黄的花杯向外伸展经过耐心与辛勤的跋涉 我们终于抵达那地那疲惫的双脚 终于卸下履鞋 得以安息那是我们将清楚地看见并明白我想我们将说道:“神最清楚这一切!”5你相信神最清楚这一切吗?那么你就把人生的计划摆在祂脚前,容许祂来掌管你爱情的时刻表。信靠祂,甚至不约会,即使当其他人都认为你该约会时。当神知道你已经准备好承担委身的重责大任时,祂会在正确的时间向你显明那个正确的人。事实上,神曾这么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29:11-13)让我们今天就为祂的国和祂的义而活,把明天交托在祂的眷佑中;我们的未来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我们只需要信靠祂。6贞洁的方向踏上公义之路高中时,有一次我参加教会举办的周末退修会,主题是贞洁的性关系。其中一堂课上,牧师想了解这群孩子的肉体关系曾进行到什么地步,于是要求所有学生不具名填写一张调查表。他画了一个粗略的量表,以数字显示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数字一表示轻吻,以此类推,数字十表示性交。牧师叫我们写下每个人成功达到的数字。在我把调查表丢进篮中后,马上跟朋友一块儿溜出了教室。我们三个接下来而的谈话令人难忘。有一个男孩从我旁边看着另一个朋友,对他眨着眼说:“老弟,你的分数有多高啊?”我的另一个朋友则笑着回答说,他得过八分,几乎快到九。接着他们俩继续嬉笑着,把他们跟团契中哪些女孩达到哪个数字全盘托出。调戏黑暗我这两个朋友的行为显示出,则个时代人们对贞洁的了解,是如何地混淆不清。我们太不尊重贞洁,以致于渴求拥有它时又为时已晚。即使我们坚持它的重要性,但话语的效力却被矛盾的行径给抵消了。在交往关系中,我们是否渴望贞洁?是的。但我们是否活出了提倡贞洁的生活呢?很不幸的,我们所做的通常并不够。奥古斯丁曾如此祷告:“求主使我贞洁,但不是现在。”我们跟他一样,经常有着被刺痛的良心,却又保持一成不变的生活。如果我们诚实地看待自己,许多人都会承认,我们对贞洁并不是真的有兴趣。相反的,我们很满足于符合最低的要求,生活在“灰色地带”、招惹黑暗势力,却从不敢踏入公义的光中。我那两个朋友,就像无数的其他基督徒一样,他们愚蠢地以为,贞洁与不贞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只要他们没有越过界线,没有真正踏上本垒,就以为自己还是贞洁的。然而,真实的贞洁,是一种方向,是持久不懈、下定决心地追求公义。这个方向从心开始出发,我们要逃避妥协的机会,用这种生活方式去表达这种新的方向。一次一小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不再约会
不再约会-2
不再约会-3
不再约会-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不再约会
不再约会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