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初步-11

《坛经》,不仅字数增加了很多(有的本子增加了近一倍),而且出现了明显属于后期禅宗的行迹和语言,因而其价值远远不如敦煌写本《坛经》。佛教最关心的、也是佛教最根本的问题是众生能否成佛与如何成佛这两个问题,前者讨论的是众生是否具有佛性(成佛的性质、体性)问题,属于本体论(Ontology)范畴;后者讨论的是成佛的路径和方法问题,属于方法论(MethdoloCgy)范畴. 所有佛教理论大都由这两个部分构成,禅宗也不例外.关于佛性问题,惠能明确主张,无论圣凡、智愚、善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这一点从他初谒弘忍时的对答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河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是岭-- 209中国哲学初步302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甚作佛!‘惠能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①这里所谓“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意思是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却无南北之异,即佛性遍四方上下一切人心中;这里所谓“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意思是人虽有夷夏之别、贵贱之差,但无论夷夏贵贱,其所具有的佛性都是毫无二致的. 如果这还看不出惠能关于善人恶人是否皆有佛性、其佛性是否相同等主张,那么,他的“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迷不见”②这一说,足以证明他坚信包括“一阐提”③在内的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佛性,因为这里的“三身”指“法身”(即自性身,亦即“诸法实性”或“佛性”)、“报身”(即受用身,亦即成佛时所获得的清净圆满的果报之身)、“化身”(即应身或变化身,亦即佛随缘应化、开导众生之身),既然三身皆为一切众生所具,可见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并不是惠能的首创和发明,早在印度的《大方等无想经》、《大般涅槃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佛教经典中就包含了这样的思想,在中土,远在晋宋之际的竺道生(约公元35—434年)就已有“一切众生,①郭朋:《坛经校释》,第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②《坛经校释》,第39页.③在传统佛教中,称断了善根的人为“一阐提”人.-- 210402中国哲学初步莫不是佛,亦皆泥垣“①的说法. 在佛性论广为流传的隋唐时代,除了唯识宗倡“一分无性”②论之外,其他宗派几乎家家都倡导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 佛性论虽非惠能首创,但他对佛性的理解却具有特异之处. 在他看来,佛性既不是天台宗所讲的染净二法皆具的真空妙有,也不是华严宗所说的“一真法界”,而是遍在于一切有情无情界中的佛的法身,这种法身在有情界(即动物界)称之为佛性,在无情界(即自然界)称之为法性,两者是异名同义,一而二,二而一的. 我们看他关于这个问题的一段重要论述:“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 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著,由如虚空,名之为大.”③就是说,佛性广大无边,包罗一切诸法(即有情无情二界所有事物)。而一切诸法皆是其自身佛性的体现. 因此,佛性于一切有情众生和无情自然、善法与恶法,都不即不离、不染不舍,就像广大无垠的虚空一样. 这也就是说,佛性是万法的本体、万法是佛性的现象. 惠能所理解的佛性与万法的关系,实际上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那么,惠能理解的佛性有些什么规定性和特征呢?他的得法偈明确地告诉我们:“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①《注维摩诘经. 菩萨行品》。②所谓“一分无性”,意指有一类人不具佛性.③《坛经校释》,第50页.-- 211中国哲学初步502清净,何处有尘埃?“①这里,惠能道出了他所理解的佛性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即“清净明澈,纤尘不染”。惠能在《坛经》中反复地申说了佛性的这一本质特征. 同时,既然佛性是一切有情无情都具有的体性,那么,它在空间上就具有普遍性,在时间上也具有永恒性,即它是无时无地不在的.“佛性遍在”、“佛性平等”的本体论主张,很自然地促使惠能在修行论上走向“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之路. 与“一切众生悉具佛性”的思想一样,“顿悟成佛”说也是竺道生首倡于中土的. 但是,竺道生虽然提出了这样的修行理论达几百年,却始终未能在佛教修行方法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到惠能才做到了这一点. 这种修行方法上的革新当然来自前述他关于佛性的本体论思想:既然佛性是人人具有的至纯至善、清净明澈之性,那么,众生只要体悟到这种自身具有的佛性就证得了佛果、求得了佛道. 进一步,众生将求证佛果的道路由向心外转而向心内,意味着成佛与否完全是每一个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是不能帮什么忙的,即“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②.那么,佛与众生之间有什么差别呢?惠能认为,众生若在一念之间体悟了佛性,就变成了佛;众生若不了悟佛性,就依旧是众生. 他说的“故知不悟,即是(”是“字疑衍)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③,即是此意. 依此,愚智、凡①《坛经校释》,第16页.②《坛经校释》,第38页.③《坛经校释》,第58页.-- 212602中国哲学初步圣、生佛的转变,便纯粹被归结为一种心境的提升问题.但是,惠能又说,虽然成佛成圣是自己的事情,但众生的智愚程度是不同的,“迷悟有殊,见有迟疾”,对于上根之人,可以让他们自证自悟、自成佛道;对下根之人则不能这样,因为他们凡心太重,无法自见本性,只有靠先见性成佛的“善知识”①为他们“开”、“示”,他们才能循此而登堂入室、悟解心开. 而只要他们一念开悟,他们就会明白自心本来圆满自足、不假外求,“善知识”只不过指示了一个见性成佛的方向而已,故惠能又有“若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 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的说法.惠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众生介绍他的修行方法的. 那么,惠能的修持方法具体是怎样的呢?对此,惠能说了一段虽很长但却十分重要的话:“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 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①“善知识”是佛教中人对具有较高的道德学问的僧侣、居士的称谓.-- 213中国哲学初步702离境,不于法上生念. ……是以立无念为宗.“①这段话阐明了如下几层意思:一,因为凡人喜从所见境上起念,而有念便会产生虚妄、邪恶的见解,从而劳笼身心,所以必须立“无念”以破之. 但是,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也不是一念不起,而是“于念而无念”,即不要将意念执著于任一境相上,也不要执著于随起随灭的任一意念本身;二,不执著意念于境相,必须以“无相”为前提. 所谓“无相”也不是要空掉所有的诸法之相,而是要“于相而无相”,即不将任一境相执认为定相;三,众生是凡人,他们往往既执著于外境,又执著于意念,因此要真正达到“无念”、“无相”的境界,关键在于“无住”。“无住”并不是念念相续、相相相替之意,而是不滞着于任何意念和任何境相,也就是外不住境、内不住心的意思.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来帮助. 惠能由此便提出了一套崭新的、与传统佛教的修持方法大异其趣的修持方法:传统佛教认为,“禅定”是一种凝神住境思虑的修行功夫,而惠能释之为“外离相即禅,内不乱(性)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②;传统佛教认为,众生要修成佛果,必须削发为僧尼、入寺庵修行,而惠能则主张,众生能否成佛的关键是他们能否识心见性,故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落发为僧与婚娶不避,只要能证悟本性,都能成佛;传统佛教认为,涅槃佛果是远在彼岸的超验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而惠能则认为,涅槃佛果是于世离世、即世①《坛经校释》,第32页.②《坛经校释》,第37页.-- 214802中国哲学初步超世、即验超验之境,“烦恼即是菩提”、“直心即是净土”;传统佛教认为,成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修持方可“转凡成圣”、“离生向佛”,而惠能则主张凡圣之异、生佛之别全在一念之差,“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慧众生佛”①;传统佛教认为,佛经是佛说法语录,具有至上的权威和价值,而惠能则认为,佛经(包括他自己的《坛经》)只不过是善知识开悟众生的方便说法,众生开悟后,佛经再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有其自身的限制,不能表达真如涅槃这种超理性的、只有直觉才能通达的境界.……如此等等,都充分显示了惠能对传统佛教的发展与超越.惠能认为,通过这样的修行功夫,众生便进入了“离二相诸尘劳”、“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至上美境,这种境界排除了所有具体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之意念和境相,是一种即真、善、美、假、恶、丑而超真、善、美、假、恶、丑的真如之境. 证得了这种真如之境,再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物,所见形相虽与凡夫俗子眼中之相无异,但是,它们的本质却完全不同了:在凡夫俗子眼里的万物,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相互对待的经验性的万物;而在见性成佛者眼中的万物则是已经超越了理性分疏与善恶、美丑、真假对待的超验的万物. 这种不同,在青原惟信禅师的下述著名公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就用它来结束本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①《坛经校释》,第108页.-- 215中国哲学初步902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息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①①《五灯会元》卷第十七.-- 216012中国哲学初步范缜就在佛教有神论的发展处于很炽热的时期,一位学者挺身而出,写下了千古名篇《神灭论》。这位学者就是南朝时期的范缜.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 他的《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竟陵王肖子良曾以高官劝诱他放弃他的观点,范缜竟答以决不“卖论求官”。梁武帝曾组织名僧宿儒几十人驳难范缜,而范缜“辩摧众口,日服千人”。可见范缜持论的坚实与为人的坚强. 他的《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比较正确地解决了形神的关系问题. 可惜,范缜没有进一步触及佛教的本体论.形神关系的论争与《神灭论》的贡献形神问题所说的“形”,是指人的形体;与之相对应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现象. 形神之争,是如何解释人的生-- 217中国哲学初步112理机能乃至思维活动与其躯体之间关系的争论.先秦时期,已经提出形神问题. 如《管子. 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庄子则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①. 这些都说得比较含糊.到荀子才明确提出“形具而神生”②的命题,肯定精神对形体的依赖关系. 但他对这个命题没有充分论证,在当时也没有引起争议.到了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也论及形神关系.他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返)。”他认为精神必须依托形体,形神相离就意味着死亡. 但却又说:“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这就把精神看作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形体只是精神寄居的场所,没有摆脱《管子. 内业篇》以来的形神观的影响.西汉末年,桓谭为了论证形神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烛火之喻”。“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 ……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又不能复燃其灺. 灺,犹人之耆老,齿堕发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 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③火的燃烧,不能离开烛;同样,人的精神也不能离开其形体而独存. 人老体枯,精神不能使枯干了的形体重新润泽起来. 等到形体内外都干枯了,便气绝①《庄子. 知北游》②《荀子. 天论》③《新论. 形神》-- 218212中国哲学初步而死,如同烛尽火灭的情形一样. 桓谭以此来论证根本不会有长生不死的人存在,从而反对“求为异道”的神仙方术之类的迷信.东汉初,王充进一步发挥了桓谭的观点,他说:“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①“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②人的精神源于血脉,人死血脉枯竭,精神便无从谈起. 这是以医学知识为依据的形神论. 然而,王充承认精气是一种游离的物质实体,因而又有所谓“粟囊之喻”:他认为,就像囊破而粟米会漏出一样,人死精气就会散失. 这个比喻承认精神可以离开肉体,便为后来佛教唯心论的形神观造成了可乘之机.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论证它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论,即抓住以薪火喻形神的理论弱点而进行立论,如东晋时的慧远就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③这里慧远显然利用了烛火之喻中的漏洞. 因为柴薪燃烧将尽时,火还可以引向另一柴薪继续燃烧.慧远以此论证人死后,灵魂(精神)可以离开此身而转向他体. 这便为佛教“因果①② 《论衡. 论死》③《沙门不敬王者论》-- 219中国哲学初步312报应“、“三世轮回”等说教找到了中国式的理论根据.南北朝时期我国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吸取了桓谭、王充在这方面的教训,在与佛教徒针锋相对地论争的过程中写下了著名的《神灭论》一文,从更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对形神关系的新见解. 其主要论点是:第一,形神相即. 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里“即”是不分离之意. 也就是“名殊而体一”——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 范缜首先针对的是佛教徒鼓吹的“形神相合”与“形神相异”的谬论,即反对佛教徒以为形神可以分离,灵魂能够超脱转生的唯心论说教. 同时,他也在纠正神以形为馆舍,或“烛火之喻”中以形神为二的理论局限.第二,形质神用. 为了论证形神一元而不可分割,范缜又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 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他以精神为肉体的功能或作用,从而用“质”、“用”范畴来解释形神关系,这便明确地区分了形为实体与神为功能的不同,说明了功能虽非实体,但又要依赖于实体的深刻道理.亦即证明了精神只是形体这一具体物质的属性,不再能异体相传. 为此,范缜扬弃了“烛火之喻”而提出“利刃之喻”,用以说明形神一元:“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220412中国哲学初步精神对于形体,如同“利”属于“刃”一样,刀刃不存,一把刀的锋利是不能转移到别的刀刃上去的. 他用这种形象而深刻的比喻,说明精神不能离开原来形体而转移到别人身上,形尽必然神灭. 如此,便给佛教徒以“神”为主宰的“神不灭论”以致命的打击.第三,“人之质,质有知”,木之质,质无知. 也就是说,精神现象为人这一特殊的质所持有的功能与作用,特别是复杂的思维判断能力,尤属人类所特有. 这是为了驳斥佛教徒有意混淆不同质的实体进行诡辩而提出的界说,范缜进而指出:“死者有如木之质,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也.”人若死,生命停止,其知觉便自然消失,就如同木石等无知物体一样.这说明对人这种质来说,生与死也有本质的不同.所谓“神”,只是有生命的人的本质属性. 自是范缜由人的生命本质去论述了唯物论的形神一元论.第四,心为虑本. 范缜为了破除有神论者对人的精神现象所散布的神秘观念,提出“心”器作为思虑这种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 他认为,有生命的正常人,都有两种精神活动,即“痛痒之知”与“是非之虑”。后者是由“心器所生”。它是不能由“痛痒之知”的感官所代替的. 可见,范缜看出不同层面的精神现象,是分别依托于不同的生理器官的. 而人体各器官的构造不同,其功能亦各异. 据此,他又强调:张甲之情,不能寄于王乙之躯;李丙之性,不可附于赵丁之体.异人则异体,异体必异情. 因而,对于客观存在的单个人说-- 221中国哲学初步512来,此形毁,其神必灭. 这就有力地批驳了佛教徒由“虑体无本”与“思虑无门(无方所)”,推演出人死神(灵魂)不灭,会承受轮回报应的谬论.总之,范缜的《神灭论》虽然也有其局限,如以心脏为思虑器官,又承认圣人与凡人的差别仅是由于形体的不同,以及肯定神道设教的所谓教化作用等,但他毕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形神关系问题,并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形神一元论. 这不仅对当时佛教徒等有神论者给予了有力的批驳,同时由于形神关系的正确解决,也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更好地坚持唯物论立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此,范缜的《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和无神论史上都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222612中国哲学初步中唐儒学唐代是佛教与道教发展的鼎盛期.至于儒学,虽然仍是官方的统治思想与官府取士的途径,在理论上却没有拿出任何足以与佛、道抗衡的东西来.其中值得一提的,仅有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少数几个人.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两个都是永贞革新的主要人物.支撑他们参与革新的理论基础,是他们对天与人、自然界与社会的明确分界:天、自然界为一种客观自然的存在,不干预社会人事;社会人事属于人的领域,人应该有所作为.可惜他们的革新运动并不成功.柳宗元被贬开始奉佛,颇为人们所非议.他们二人的著作分别为《柳河东集》、《刘梦得集》。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政治上,不太拥护永贞革新,理论上又是一个天命论者.这无疑比柳、刘逊色.但他却是一位勇敢的反佛斗士.为了反佛,他重新接续起儒家的“道统”,从而开了宋明道学的先河. 他的著作被收入了《韩昌黎集》。难得的是,韩与柳、刘虽在政治上与理论上各有所持,却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223中国哲学初步712柳宗元:一位元气论者的“奉佛”心态柳宗元是个元气自然论者,那么,他的哲学的主要方面是唯物论、无神论还是唯心论、有神论?他的思想与佛教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要弄清柳宗元的自然观,主要是看他对“天”也就是对自然界的看法.《天对》、《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非〈国语〉》、《贞符》等篇,是他在这方面思想的代表作.在《天对》中,柳宗元回答了屈原《天问》中提出的有关宇宙、自然和传统历史观念的怀疑和质问,相当完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观. 如屈原提出宇宙的起源及其如何生成的问题,柳宗元就作了明确的回答:“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厖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①他这里否认那些开天辟地的荒诞传说,认为从黑夜到天明的往来更替,经历着艰难的过程. 他肯定整个宇宙从原始状态①《天对》-- 224812中国哲学初步变化发展,是由于充塞着运动的“元气”,是元气自然地起作用,而没有什么神创世界.柳宗元既否认宇宙在时间上有端初,同样,也否认宇宙在空间中有边际. 他批评那些说天枢中有根绳子系着,或有八根大柱支撑着之类的神话,明确指出“无极之极,漭弥非垠”、“东西南北,其极无方”①. 他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辟启以通,兹气之元”②,只有元气在流通出入.对太阳升落、月光圆缺、昼夜交替、四时变化等自然现象,他也尽量运用当时的天文学知识,如联系到地圆和地动学说来加以解释.总之,柳宗元在其《天对》中,始终是把自然界作为本原,而并没有以某种方式来承认创世说.《天说》是柳宗元与韩愈辩论天是否有意志的一篇专题哲学论文. 他反对韩愈提出天能赏功罚祸的观点. 他给自然界下了明确的界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天、地、元气、阴阳,这些东西虽大,但同瓜果、痈痔、草木一样,都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物质. 所以,①② 《天对》-- 225中国哲学初步912“欲望其赏罚者大谬.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据此,希望天能对人赏罚,那是很荒谬的,至于呼天怨地,希望老天发慈悲,施恩惠,那更是大错特错了. 柳宗元提出“功者自功,祸者自祸”的论点,否认人事上的“存亡得失”与“天”有什么关系. 这里同样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明确反对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这是他否定创世说思想的具体运用.在《非〈国语〉》一书中,还反映出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他称周惠王15年有所谓神降于莘的记载为“不待片言而迂诞彰矣”,即是不用一驳就显得其荒谬绝伦的怪诞之说.对宋人杀昭公,赵宣子请师罚宋,打出“修天罚”的旗号的记载,他提出:“古之杀夺有大于宋人者,而寿考逸乐不可胜道,天之诛何如也.”①这是从历史事实证明,所谓天神诛罚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对传统的卜问鬼神,他批评说:“卜史之害于道也多,而益于道也少,虽勿用之可也. 左氏惑于巫而尤神怪之,乃始迁就附益以①《非〈国语〉. 伐宋》-- 226022中国哲学初步成其说,虽勿信之可也.“①总之,对历史上相信天命鬼神的事例,他都加以非议.在中国传统中,还往往有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相比附的说法与做法. 如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父用阴阳二气伏迫不申来解释地震的原因,虽然不够科学,但排除了天命鬼神的迷信,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可是伯阳父解释地震后,认为阴阳之气失调,“国必亡”,这就不对了.因此柳宗元抓住这一点来加以非议. 他正面阐明一番元气自然论的观点后,对那种把地震后山川崩竭说成是幽王亡国的原因,提出是“天事乎抑人事乎”的质问. 他认为把幽王亡国归咎于“川之为尤”②就是天事人事不分. 由此可见,柳宗元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态度是明确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柳宗元的世界观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但问题是,柳宗元有时也鼓吹天命鬼神,特别是信仰佛教,这就构成了他在思想体系上的矛盾.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居永州. 他自谓“得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以书见及者”,可见其处境的艰苦.他为要解除罪籍,曾连续给许孟容、杨凭、萧俛等人上书,其①《非〈国语〉. 卜》②《河东先生集. 寄许京兆孟容书》-- 227中国哲学初步12中确有涉及到天命鬼神的思想. 如寄许京兆(孟容)书,把永贞革新失败说成是“鬼神交怒”。又自责“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神理降罚”①. 在与杨京兆(凭)书中,提出“归乡闾”的要求,并说“过是而尤竞于宠利者,天厌之,天厌之”②. 在与萧翰林(俛)书中,把自身遭遇说成是“岂非命欤,命乃天也”。这些可以说是反映出柳宗元被贬谪后的心境.上述柳宗元的思想言论,从词句看像是十足的有神论者.但看深一层,这里有的是反躬自责的谀辞,也有发誓赌咒的套语,还有无可奈何的宿命论,这些实际都不能反映出其世界观的实质.如他在祭吕温文中,先是对天痛骂:“聪明正直,行为君子,天则必速其死. 道德仁义,志存生人,天则必夭其身.”这里天有意志似是无疑了.但他接着笔锋一转,却说:“吾固知苍苍之无信,莫莫之无神,今于化光之殁,怨逾深而毒逾甚,故复呼天以云云.”③他明知苍天是无神的,只是由于吕温之死,怨毒之情太深,所以以呼天骂天来发泄罢了!从上所见,柳宗元在理智上是认识到苍天无神,没有主宰的;但当碰到人世间的生死祸福,感怀身世的时候,却不①《河东先生集. 与杨京兆凭书》②《河东先生集. 与萧翰林俛书》③《河东先生集. 祭吕衡州温文》-- 22822中国哲学初步免感情冲动,呼天怨命. 如他在《哭张后余词》中说:“后余之死,人咸痛之,曰天之佑善人而杀是子何也?激者曰:天之杀恒在善人而佑不肖.”这里柳宗元就是“激者”。他痛感于人世的坎坷,发泄天公的不公平. 当然,他这样做是明知故犯和自打嘴巴!因为他在《天说》中批评韩愈讲天能赏罚是“大谬”,他这样做可以说是知其谬者而为之,而这正是柳宗元思想矛盾的特点.关于柳宗元的信佛问题,他曾说:“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于制世者,则思入焉.”①刘禹锡在《送元暠南游序》中也说:“子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 然后知世之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尔.”这里柳、刘的论调有点相似,他们在人世间到处碰壁,“无非畏途”。既然“耻于制世”,只好寻求“物外”的“出世间法”,这就无非是想在精神上求得慰藉和解脱.但是,柳宗元虽然好佛,可他对佛教的评议却是:“余观世之为释者,或不知其道,则去孝以为达,遣情而贵虚.”②他又批评“今之言禅者”,“妄取空语”,“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③. 这里批评佛教徒不讲孝道和人情,颠倒虚实,欺骗自己,又欺骗他人. 他敬仰巽上人精通佛理,与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6
正序
倒序
中国哲学初步
中国哲学初步-2
中国哲学初步-3
中国哲学初步-4
中国哲学初步-5
中国哲学初步-6
中国哲学初步-7
中国哲学初步-8
中国哲学初步-9
中国哲学初步-10
中国哲学初步-11
中国哲学初步-12
中国哲学初步-13
中国哲学初步-14
中国哲学初步-15
中国哲学初步-16
中国哲学初步-17
中国哲学初步-18
中国哲学初步-19
中国哲学初步-20
中国哲学初步-21
中国哲学初步-22
中国哲学初步-23
中国哲学初步-24
中国哲学初步-25
中国哲学初步-2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哲学初步
中国哲学初步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