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分段生死,就是指我等凡夫在轮回六道当中,由于自己善恶因果不同,由烦恼障所感召,最后所得的果报,就是我们的身体寿量各不相同,各有分段,各有界限,这就叫分段生死。阿罗汉、大力菩萨,由于以无漏业为因、愿力为缘,所感召的界外生死也各不相同。界外之身叫意生身,意生身没有身体的形质,只有生命的活动。从身形来说,意生身是由于意念而产生的身体,变化无穷,可以变大,可以变小。从寿命来说,则可长可短,一切根据愿力而定。由此所感得的身体叫变易身,这种身体的寿命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随因缘而定,这就叫变易生死。这是界外圣人根据自己的愿力和众生的因缘而界定的一种生死。从凡夫的立场来说,我们现在所感召的生死是分段生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分段生死。生从何来,死归何处,这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般的哲学、宗教把它叫做终极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就叫终极关怀。人生的价值是体现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当中,所以从生到死都应该受到关爱、关怀、重视与保护,即所谓维护生存的权利。当人的生命将要结束之际,已经走到人生的终点站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有必要给予关爱。因为人来到社会、来到人世间,都是受尽了种种苦难,也为自己、为他人做出了种种贡献,都希望在临命终时有所安慰、有所关怀、有所帮助,解除生命垂危之际的种种困苦。我们要给他一个帮助,给他一个指引,给他一个提示,让他能够得生善处。一般的终极关怀到此而止。佛教是讲了生脱死,是最彻底的终极关怀。关于了生死的问题,自古以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既有繁荣昌盛的时候,也有受到战争天灾人祸种种灾难的时候,时时刻刻感觉到生命处在一种痛苦当中,即使是富贵人家,同样也会感觉到人世间苦难太多。我就听到许多年老的人跟我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再也不要来到人间啦!人间的苦难太多太多……”这是一种实际情况,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亲身感受,也关系到我们要怎样解决生命的去向问题。我们生命的去向有三界内的六道轮回,有三界外的四圣解脱。即使在六道轮回当中,人们也要不断努力,才能得生三善道,避免三恶道。如果不努力行善,一味作恶,生命的去向就会与你所做的恶业相应,临命终时受恶业的牵引,堕入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叫做三涂,或者叫三恶道。不管是信教的人,还是不信教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想到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要行善,所谓为善最乐。有这种意愿的人,有这种行为的人,有这种善因善缘的人,临命终时,就会与善业相应,得生三善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第二讲人的生死问题(2)不管是三善道,还是三恶道,没有出三界。三善道、三恶道加在一起,就叫六道。在六道中转来转去就叫六道轮回。并不是说六道轮回中就不用修善法,不修善法,永远都在三恶道当中。只有在人道,修善法的因缘最具足。六道轮回的升沉,以人道为枢纽。因为天道太乐,不思善法。阿修罗(非天),嗔心太重,也不容易修习善法。阿修罗有修善法的可能性,但是不容易。到了三恶道,没有这种机会,没有这种环境,没有这种可能。到了三恶道,那就完全是被动的,随业牵引,一点主动性都没有。人生难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生有主动性。人有思维,人有智慧,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就是说,还有一点良心存在,这就是人生的可贵之处。得解脱,出三界,也是由人类而获得。离开了人类,也不可能出三界。因为四圣是在具足人身的前提下成就的。佛有三十二大丈夫相,虽然殊胜,但也是现的人身;菩萨、罗汉,都是现的普通人的身形。人能成佛,人能做菩萨,人能证阿罗汉道,人能修成缘觉。声闻、缘觉、菩萨、佛称为四圣,这是生命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高级阶段有四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无疑是佛。四圣六凡就是生命的现实。我们生在人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升天、成佛,还是下地狱,自己可以决定。人要解决生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顶天立地,有主动性,有选择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人生。我们打禅七,做一切的佛事活动,其目的,一般是求福或者求别的什么,而最终目的是要净化我们的生命。因生命净化的程度不同,可以得生三善道,可以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佛,但都是生命得到净化的结果。我们天天坐在这个地方,想什么呢?我想,想得最多的是腿疼;其次,对于生活环境不是很熟悉很习惯,还想回家。开始一两天肯定是这样。四五天以后,可能慢慢习惯一点,腿也不那么疼了,生活也能够习惯了,修行也慢慢找到净化生命的方法了。我们这个生命,就像一块沾满油腻的布。要把布上的油腻洗掉,那就得找到方法。清洁剂、洗涤灵、肥皂粉,都是去污的方法。我们生命中的油腻是什么呢?一个叫烦恼障,一个叫所知障。从我们当前来说,还谈不上所知障,天天有烦恼在障碍着我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把生命当中的烦恼慢慢淡化,让它一天一天地减少。如果能够断除了烦恼障,那就能够成为声闻、缘觉;如果能够把烦恼障、所知障都断除,那就能够证得菩萨的果位,进而成佛。二障就像墙壁一样,所以叫做障。烦恼这一道墙壁使我们的生命成为两个部分,一是染污的部分,一是清净的部分。烦恼障严重的时候,六亲不认,哪里还晓得什么本来清净的那一部分哪!推倒了烦恼的墙壁,淡化了所知的障碍,就能显示我们本有的光明,那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或者说法身慧命,或者说本来面目。这一道烦恼的墙壁阻碍了我们,我们天天用锄头来挖、用手来推、用水来洗、用水来冲,就是要把这一道烦恼的墙壁去掉。要推倒烦恼的墙壁,念阿弥陀佛是一个方法,数息是一个方法,持咒是一个方法,看无字公案是一个方法,观心也是一个方法。哪个方法最好呢?无心的方法最好。不管烦恼的墙壁多么坚实,都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天天孜孜不倦地做功夫,专心致志地做功夫,守一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老是去想烦恼有多重、多厚、多深,不去想这些事。无心,就是将心放在方法上,将心放在当下念头的净化上,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烦恼的障碍,亲见本来。禅堂通道的墙壁上贴着六个字:“专注、清明、绵密。”这六个字我讲了十几年,每一年都讲这六个字。专注就是守一,清明就是觉照,绵密就是专注与觉照的不间断。也就是说,要做推倒烦恼障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大力度,不要间断。一间断了,烦恼就会死灰复燃。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怎么样把这个问题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来办,是我们目前的根本任务。但是,我们生在人世间,出家人有寺院,有种种事情要做;在家人有妻子儿女、工作职业,必须要做的事情更多。做这些事,是不是与断除烦恼的修行有妨碍呢?断除烦恼,不能老是坐在屋子里去断。坐在屋子里也会起烦恼,所以要在生活当中磨炼意志、磨炼身心,在生活当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闯过各种各样的难关,使我们经得起考验。能够在生活中经得起考验,在末后关头也就能经得起考验。所以我提倡,不管为僧为俗,都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们打禅七,是集中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是为平时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第三讲培养信心(2005年11月18日)我们学佛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生死大事的问题。这个问题明白了,接下来就有信心来解决这个问题。世间一切事业的成就,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在佛教修学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从初发心直至成就无上菩提,自始至终,信心贯穿于全过程。修行的层次有高低,信心的层次也有深浅。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无不是由于信的力量的推动,我们才能一步步地从凡至圣,从染至净。所以说信心是学习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间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信心是善法,不通恶法。“百法”中的十一个善法,“信”居第一位。我们现在往往讲信有所谓迷信、邪信。从佛法来讲,这些说法不符合信的本质。佛法认为信是纯洁的,不是恶法。所谓的迷信、邪信,佛教里称之为邪知邪见,不叫信。如果把迷信和邪信也放在“信”里面,就把信的内容搞混乱了。我们学佛的人,要正确理解信的纯洁性和重要性。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为什么要信自己?因为不信自己,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我前两天与大家分享时说到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说到人有生死问题,那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在生死中是生死问题,成就了圣果以后,生死转化成涅槃,烦恼净化为菩提。在我们还没有了生死、还没有证法身之前,我们还有法身。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法身、没有真如本性,那我们就不用修了。没有的东西不可能得到。佛法讲,一切万法不离自心。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信自己本来具有佛性,信自己的佛性同诸佛已经证得的大菩提果其性无二无别,只是被无明烦恼所遮盖,所以本有的光明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把遮障自己本有光明的无明烦恼一点点断除干净,使本有的光明得以显现。所以建立信心的首要问题,是要相信自己有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具有与佛无二无别的本性。这在《起信论》是说信真如。真如就是佛性,真如通有情与无情,在无情是法性,在有情是佛性。真如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修行就是要发掘自己本有的真如佛性。建立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自己有真如,信一切众生有真如,信诸佛菩萨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真如所以成佛。真如是在情与无情上普遍存在的真理。按照《起信论》的教导,信真如是首要的,然后还要信佛、信法、信僧,这叫“四信”。建立信心者,就是要逐步成就四信。信佛,就是要相信佛的话真实不虚。佛告诉我们一件大事,佛在夜睹明星开悟之际,首先告诉大家的一个信息就是:我现在见到了真理,我现在证得了菩提,你们大家对这件事人人有份,个个不无,只要把烦恼无明断除干净,每个人都能达到像我这样的大彻大悟。佛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所以我们要信佛。信佛的言教,信佛的功德,信佛的成就。佛能成就,我也能成就。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然后要信法。法一方面是佛的言教,一方面是一切事物的真理。佛的言教一是讲诸佛菩萨成就佛果、开大智慧的方法和经验是什么,诸佛菩萨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所积累的功德是什么,诸佛菩萨在十方法界是怎么样教化众生、成就众生。其次,就是讲到一切众生应该怎么样根据诸佛菩萨找到方法、取得经验。每一个众生,只要按照诸佛菩萨所开示的方法和经验,一点一滴加以落实,也能够取得像诸佛菩萨一样的成就。佛所说的法,就是讲这些,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发现真理,如何破无明、断烦恼、发菩提心、成就佛果。然后是信僧。僧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些圣贤僧,他们都是在修行道路上取得了不同成果的圣贤。小乘有小乘的成就,大乘有大乘的成就。小乘有果位之高低,大乘也同样有果位之高低。在不同的果位上如何修、如何证,在教理上是叫如何断、如何证。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僧还有凡夫僧、福田僧。我们今天所接触的,固然也有圣贤僧。可是我们两眼漆黑,不知道圣贤僧在何处。我们姑且依借具有正知正见的凡夫僧、福田僧,来学习佛法,来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生死问题、生命问题。信就是信四件事。信真如,信佛法僧三宝;也就是信自己、信三宝,由三宝引导我们开发自己的真如佛性。《成唯识论》讲信,是信实、信德、信能。“信实”,实实在在的实,也是讲信自己,也是讲自己的真如佛性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是虚妄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东西。“信德”,信佛的功德。佛因为证得了这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信能”还是信自己,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件事,或者说相信声闻、缘觉、菩萨,他们能够做到这件事,我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件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修行,在诸佛菩萨指引下、加持下、成就下,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找到自己真实存在的真如佛性。两部论所讲,各有侧重不同,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我们所说的建立信心,就是把信的层次提高,不能泛泛而谈什么是信。不能以为,信了佛,烧几支香、磕两个头、念一卷经这就算信了。这也是信,不过这是初步的信,还没有找到信的根本是什么。要信根本,信自己有一个问题,信自己在诸佛菩萨的指引下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信心才能像磐石一样坚固不可动摇。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要一点点地去实行,一点点地断烦恼、证菩提。烦恼淡化一点,就有一点体验。有了体验,就会不断加强自己的信心、培养自己的信根、增长自己的信力。无论各位的信心深浅浓淡如何,都要从根本入手,不断巩固信心、提高信心。第四讲因果法则(1)(2005年11月19日)昨天与大家讲培养信心。有了信心,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生死问题,才有动力。有了信心,才愿意去做这件事。根据因果的法则去做。世出世间的一切事情,无不是因果法则的体现。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就是因果的法则。懂得了因果的法则,我们才会精进不懈地修习善法,断除恶法,培养善法,忏悔罪业。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世间的善恶因果,就是有漏善恶业;出世间的无漏因果,就是成圣成贤。因果的积累,就是众生行为的积累。有漏的善行就成为世间的有漏善业,恶的行为就成为恶的因果积累,修无漏善法就感得无漏的因果。众生是因果,佛也是因果。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举心动念之间来修。起一念善心,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心,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所谓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一切重大的因果事件,不论是世间因果还是出世间因果,都发端于每个人的举心动念处。我们看到黄河长江汹涌澎湃之流,但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处,也不过是涓涓细流而已。因为沿途的积累,所以汹涌澎湃,成为翻江倒海的巨流。人的举心动念及善恶都发端于萌芽状态,如果用心克服恶念,培养善念,我们的善业就会积累,就会壮大,就会成为世出世间善业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去培养善业,放纵恶业,使恶业在心田滋长,它也会成为毁掉自己、毁掉前程、毁掉此世来生的一切善法,堕落三涂的恶因。所以觉照自己的举心动念十分重要。因果有同时因果,有异时因果。从现世人生的彼此关系来说,往往是同时因果。你有什么动作,别人马上就有相应的反应。你做一个怪动作,马上就会引起别人的喜或怒,这就是同时因果。从时间上来考察因果关系,此世他生,就是异时因果。世间的人也知道因果,但往往只承认一世因果,不承认三世因果。只承认一世因果,虽然有因果的观念,从根本来讲仍然是断灭见。只有承认三世因果,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生命贯通三世,一切业果行为贯通三世,这才是佛家因果的特色、佛家因果的要义、佛家因果的根本宗趣。只有懂得三世因果,只有承认三世因果,只有以三世因果的思想作为我们信心的准则,作为我们一切言行的准则,修行、做善事、做好人,才真正有了思想基础。否则,一切善法无从建立,一切恶法无从制止。我们现见世间的种种问题,杀人、放火、抢劫、**诸多乱相,究其根本,都是由于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通三世这样一些根本的道理而产生。佛陀讲的三世因果,是挽救世道人心的根本真理,是引导众生断恶修善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是建立世出世间善法的根本原理。我们树立了信心,一定要知道信什么。信是信根本,信我们每个人有真如佛性,信一切都是真如佛性的显现,根据善恶因果的原则来断恶修善。只有信因果,信三世因果,才是真正具足了正信。不相信三世因果,就是邪知邪见。佛教一大藏教、历代祖师千言万语,天下名山大寺历代以来的无数高德,无数的大德居士,所宣讲的、所体现的、所落实的,无非是因果二字。我们每个人,每天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都是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有富贵、有贫贱、有聪明、有愚痴、有烦恼多、有烦恼少,都是因果规律的作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规律的作用,直接决定人生的升沉苦乐。而人生的升沉苦乐,完全是自作自受。我开始就讲到“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一切的得失都是自作自受。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深信因果不是空谈与构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我们就能够真正痛下决心,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时时刻刻念兹在兹,那就是在种成佛之因,种开悟之因,种转凡成圣之因。种了因就会有结果,所谓春下一粒种,秋收万颗粮。第四讲因果法则(2)有因有果还要有缘,因为因与果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缘就是我们人生的主动性。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在过去生中曾经造过恶业,同时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在过去生中曾作过善业。有善业有恶业,所以在这一生感得苦乐果报。那么我们怎么样让过去所种的恶因推迟实现、善因尽早成熟?那就靠我们创造善因善缘,避免恶因恶缘。这就是我们在因果法则面前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既是种因,也是在结各种各样的缘。我们现在所种的因,所结的缘,或者成为恶业成熟的条件,或者成为善业成熟的条件,就看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所做的是善业,所结的是善缘,就会推动过去的善因,成就善果。如果我们所做的是恶业,就会推动过去的恶因,成就恶果。所谓因缘果报,因果之间还有个缘。缘的面包括很广。我从去年开始讲要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这就是讲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恶因恶果的来临。我们经常讲,命由己立,相随心转。那就是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广结四缘是根本途径。所以佛门讲结缘,要结善缘,要避免恶缘。缘就是条件,结缘就是创造条件。因为一切事物的成就或者不成就,其决定因素就是看条件是否成熟,看具缘还是缺缘。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能够使善缘增长,使恶缘不具足,人生就会一切顺利。如果恶缘不断,善缘不具足,肯定是一生坎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现见世间的许多人,一说起来,就说张三很会做人,李四做事很不顺。为什么说他会做人呢?人际关系好,说话不伤人,做事能够想着他人,待人和气,家庭和睦。这些是什么呢?这就是善缘成就,所以一生顺利。现见世间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出世间的无漏善业亦复如是。世出世间无二无别。其区别在什么地方呢?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有所求,那就是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着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世间出世间只是一念之差而已。我们世间之人,都是着相求佛、着相行善、着相修行,所以出不了世间。一念明白,修行不着相,修行无自无他,布施平等,善法平等,心地无任何不平等之处,那就是即世间而出世间。世间是什么呢?世间就是生死,世间就是三界。出世间就是出生死、出三界。世间也好、生死也好、三界也好,就在我们一念之间。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我们这一念心多么重要。希望我们每个修行的人,不要向外驰求,一切回归自心,守住自己的方寸之地,自然福德无穷。第五讲戒律是善恶的标准(2005年11月20日)昨天我讲了善恶的因果报应。善恶以什么为标准?佛说的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律是善恶的标准。如何判断善和恶,以戒律为前提。善恶的判断有一个基本精神: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从善恶的基本精神来判断,有利于现世后世的行为就是善,不利于现世后世的行为就是恶。戒律的基本精神是止恶行善,既有利于当生当世的行为清净、善法增长,更有利于后世得生善处,获得解脱,这就是善法,反此就是恶法。符合这一精神就是持戒,不符合这一精神就是犯戒。戒律有通戒和别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叫做七佛通戒。过去的人善根清净,一闻千悟,说止恶就止恶,说行善就行善,说自净其意马上就心地清净,用不着许多具体条文,有这几句话就足够了。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的最初十二年中也没有制戒,也是以七佛通戒作为佛弟子言行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所谓的通戒。别戒,首先它是一条条的具体规定,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所以是别;针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戒律,所以是别。比如说,佛为在家男女居士制定在家五戒;为沙弥、沙弥尼制定沙弥十戒;为比丘、比丘尼制定了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菩萨戒分为仅为在家菩萨受的六重二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菩萨受的《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等等。这些都是别戒。别者,依身份不同、依具体内容不同,各别各别守持,各别各别有开遮持犯。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规定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更加扼要的是菩萨的三聚净戒,它把一切的戒律统摄无遗,同时也把一切善法包括无遗。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是把戒律的具体条文浓缩到很少的文字里面,让我们在守持的时候,能够根据这三大原则来判断我们在生活中每一件事是否符合善法,是否符合戒律的要求,是否符合利益一切有情的根本精神。在修菩萨行时,并不是说这十重四十八轻戒就能把所有应作不应作的事情都包括进来。相反地,这三聚净戒,可以运用在一切时一切处,可以把戒律上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进去,也可以把戒律上没有讲到的内容涵括其中。所以三聚净戒是最高的戒律,是修菩萨行的人最高的觉悟和慈悲心的体现。根据三聚净戒来落实修行,落实止恶行善的根本精神,就能处处符合因果原则,符合因果规律。在深信因果前提下,要用精进持戒来保证自己的一切言行符合因果规律,顺于善法,顺于解脱。符合因果严持戒律,就能顺解脱。反此就不顺解脱,就是顺于生死。人生的去向两条路:逆生死就顺解脱,逆解脱就顺生死。生死与解脱就是我们学佛人每时每刻都在选择的根本问题。如果修行真正上路了、到家了,一切言行自然顺解脱。刚学佛的人,刚修行的人,刚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因果、什么是解脱的时候,那就要时时刻刻用智慧来抉择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只有深信根本,深信因果,严持戒律,才能够真正说得上修行在起步。佛法的修行,概括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我们学习佛法、修行佛法,离不开三学。以三学为基础,就会顺解脱;不以三学为基础,就顺生死。所谓了生死,就是要持戒、修定、证慧。我们平常总在说,我要修行,我要了生死,要升往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把理路搞清楚,就有盲修瞎练的可能;如果能够把理路搞清楚,就知道怎么修、修什么,那就会事半功倍,不断地在修行路上有所进步。佛教的修行,以信为基础,以解为先导,以行为落实,以证为圆满,是为信、解、行、证。没有信,不可能有正知正见的解;没有解,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行为,当然不会有正确的结果。结果就是证。证虽有浅深的不同,但它是实际经验的获得,实际经验的亲身体验。时时刻刻有体验,就会增加信心、巩固信心,就会使自己所理解的佛法在生命深处得到验证,就会更加精进地修行。由于更加精进地修行,又会引导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体验。所以信、解、行、证四者,虽然说起来有阶段性,实际做起来都是当下的,都是同时的。信了就解,解了就行,行了就有收获。并不是说今天信、明天解、后天行、大后天证。看起来有次第,落实起来没有次第。我的这个说法,可以在每天的打坐中去体验。如果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也还是有次第的。如果信心不具足,信了又疑,疑了又觉得可惜,总在疑信之间徘徊,不生解、不起行,那就很难进步。《心地观经?厌舍品》中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渡过烦恼的大海,要凭借戒的舟航,才能从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不过,此岸、彼岸、舟航,都只是比喻而已。真正使信、解、行、证在当下一念得到落实,那么此岸、彼岸与舟航,也都在当下一念完成了。此岸就是彼岸,生死就是涅槃,烦恼就是菩提,就是一念之间的转化,一切的任务都完成了。佛法的修行很不容易,真正落实了就不难,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所以说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就在这一念迷悟之间。我们在禅堂用功,是为了求觉悟。所谓断烦恼证菩提,菩提被烦恼障碍了,我们要把烦恼一点点地洗除干净。去掉一份烦恼,就增加一份觉悟,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坚信自己本来是佛,敢于直下承当。在直下承当的前提下,每一念都像佛那样有智慧,都像佛那样有慈悲,都像佛那样一点烦恼一点迷惑都没有。时时刻刻能够如此保持,当下成佛。如果信不及,不肯直下承当,佛永远都在西天。第六讲从容面对生死(1)(2005年11月21日)时间过得很快,第一个七马上就要结束了。用功有基础的人,在这六七天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坐得很安定,妄想比较少;有的还有一些体验。总的来说,今年禅七比起前两年有很大的进步。不但人数增加了,坐得比较安定,盘腿比较习惯,翻腿的情况也比较少,都很安详。每一年能够有一些进步,说明大家每一年都没有空过。每一年没有空过,那是因为每个月没有空过,每一天没有空过,才能够一年没有空过,都在于有分分秒秒的积累。虽然说可以顿悟成佛,但是分分秒秒的渐修、分分秒秒的觉照、分分秒秒的受用,才是大解脱、大自在的基础。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离开了分分秒秒的积累,还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奇迹。即使有突如其来的奇迹,那也是平时积累的飞跃。道在寻常日用中,不要等待奇迹。今天我一再强调,禅、智慧、慈悲,都是欢喜,都是微笑。所谓心如莲花不着污泥,心如莲花,就是我们这颗清净的心。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不从容面对,愁眉苦脸会增加解决生死问题的难度。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咐嘱正法眼藏之时,佛拈起一朵金莲花,百万人天罔措,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就说:呃,你行!你领会了我的意思是什么,我的这一佛法大事因缘就咐嘱给你。所谓正法眼藏,就是佛法的大事因缘。从那个时候开始,拈花微笑这段公案就成了禅的源头。我们每个学禅的人,都要以微笑来面对生死,以微笑来面对世间万事万物。慈悲是微笑,智慧是微笑,大解脱、大自在更是微笑。我们看到汉传佛教寺院里面供的佛菩萨像,几乎都是面带微笑,慈眉善目,使人看了生欢喜心、生恭敬心。见了佛像,从内心发起了欢喜心,在那一瞬间,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佛菩萨如是,那么作为学佛人本身,也应该像佛菩萨那样,时时刻刻面带微笑。以微笑迎来每一天,以微笑送走每一天,以微笑迎接每一个人,又以微笑送走每一个人。就在微笑当中,许多人感受到佛法的春风化雨。我们形容一位有学问的长者,他的谈吐令人多有启迪,就说是“如坐春风”。春风化雨能够化育万物,佛菩萨的微笑、和尚的微笑、一切学佛人的微笑,都能够起教化作用。愁眉苦脸是一天,微笑也是一天。与其愁眉苦脸一天不解决任何问题,不如微笑面对,化解一切问题,化解一切矛盾,化解人间的戾气。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和谐,提倡一团和气,这都是慈悲心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只有面带微笑,才能说得上是一团和气。只有彼此之间化解种种矛盾与猜疑,一团和气才有可能。今年我到三亚去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议,一下飞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快行驶,公路两边的标语写着:“家和万事兴,南海拜观音。”那种气氛,就像真的来到佛国净土。人们的许多烦恼、许多不愉快,甚至旅途的劳顿,在这幅标语面前立刻化解了,立刻就生起了欢喜心。所以说,微笑的面孔、和善的语言、礼貌的行为,就是在说法,就是在教化众生,就是在庄严三宝。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每一个修行的人,都要学习佛菩萨、学习禅宗的源头,拈花微笑。每天脸上有笑容,我们自然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安详。人人脸上有笑容,这个集体就非常祥和,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谅解、彼此尊重。在一个集体当中,彼此感恩、彼此包容、彼此成就,至关重要。第六讲从容面对生死(2)今年我提出一个感恩文化的理念。佛教是一个感恩的宗教,佛教的修行,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作为回报人间、回报社会的理念和行为。感恩文化就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从我们这么一个小集体来看,大家都在彼此成就。早上有人按时提醒我们,你该起床了,你该去打坐了。板响、钟鸣,禅堂里一切准备就绪,有人在照顾我们,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来到禅堂缓步经行。有人挂帘子,有人开门,又有人放帘子,又有人关门,我们就很安详、很自在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早上坐禅昏沉,有人拿着香板在前面走来走去警策我们,让我们不要懈怠、不要睡觉,要精进,要早成道业。如果我们以感恩的心面对这一切,我们会生活得非常自在惬意。如果我们以烦恼心来面对,就会想:你拿着个香板是干吗呢?是不是又想揍我了?这一念一起,多多少少有点与道不相应。我们拿香板的人,如果心里想:这个老太太又打瞌睡了,一定要揍她两下!这也与道不相应。你要这样想:哦!这位老居士这几天辛苦了,我要帮助她,轻轻地推一推,让她提起觉照继续用功。以感恩的心做这件事,以感恩的心来接受这件事,彼此之间就能增进道业、增进和谐、增进理解。坐了一个小时,叫香响了,开梆了,斋堂里碗筷摆好了,稀饭盛好了,馒头放好了,小菜盛上了,我们坐到那里就可以用餐,就可以不用付出任何劳动,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从寺院来说,这是应该提供的服务,常住要抱着感恩的心,各位居士、各位法师远道而来,常住淡薄,没有什么好供养,但是我们服务的心要到位,感恩的心要到位,供养的心要到位。从受用的人来说,常住在照顾我们,我要感恩。尽管饭菜不如家里的好,但是粒米同餐、平等受用。这种精神、这种氛围,非常值得回味,值得三思。彼此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件事,就能事事如意,事事和气,事事顺心。我今年说了四句话: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这四句话,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容易记,容易背诵,但不容易做到。我想,一个人做到这八个字,一生平安;一个家庭做到这八个字,全家和睦;整个社会做到这八个字,和谐团结;全国、全世界做到这八个字,那就真的是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这是佛法的思想,这是佛陀教义的现代诠释。它的根源在三藏教典中,不过是用现代的语言把它演绎出来。我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些理念的传播,越到后来,越会感到这八个字的重要性、这八个字的力量、这八个字的作用。今天大家非常有缘,在一起打七,在一起做佛事活动,有缘亲自来切磋这八个字,有缘亲自来分享这八个字的精神,我想这都不仅仅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应该是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种诸善根。我自己非常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殊胜因缘,感恩常住、感恩大众、感恩本老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才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所以我们常住大众要珍惜,我们每一位居士要珍惜,我们在此的与不在此的人,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佛法因缘。第七讲淡化我执(2005年11月22日)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苦,既是业报的感召,也是自然规律,人人都逃避不了。之所以说它是苦,就是说,这个果报业累之身,在遭遇这四种现象时,都有逼恼的感受现前,都是被动的,自己在生老病死苦面前有主动权的人太少了!即使是圣贤,这个业报之身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也并不是十分舒服的。这两天,由于长年在外边走来走去,骨节好像受了一点点损伤,走起路来不方便,有疼痛的感觉。特别是下台阶、上台阶,十分不方便。这次回四祖寺,和上次相比,明显感觉到体质在下降。十月上旬在四祖寺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上传法洞一次,都是拾级而上。虽然感到有点吃力,但是两条腿还有一点点气力。这次回来,就连上大殿到四祖殿的台阶都觉得吃力,两条腿就有点不听使唤。个人生命未来的时间不是很长,它已经发出了信息。因为人老首先是从腿开始。两只腿没有力了,这个人就老了。现在真的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老人,拄着棍子还觉得不行。原来觉得拄着拐杖是一种风雅,现在风雅已经不存在,而是必须依赖这根拐杖。这就是无常的道理。无常在告诉我:你,已经老了;你,再没有多少日子了。这种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现实,也十分无情。修行人就是要正确面对生老病死这种严酷的现实。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一种坦诚的态度,直面生老病死四大苦。谁人想逃脱,不可能;想避免,不可能。只有在修行上,努力地提起觉照,加强修行,不能麻痹。人在生老病死的面前,我在哪里?即使平常我执很深的人,到这个时候也只有认输!我,没有力量抵挡生老病死的痛苦。我并不存在,我仅仅是一个主观的执著而已。讲到我,每个人都不能忘怀,每个人都在用各种方式表达我的存在,表达我的主张、我的主义。实际上,真正在大限临头的时候,我在哪里呀?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平常一定要在智慧上好好起观照,在慈悲心上好好发挥,关怀他人胜过关怀自己的心量,逐步淡化我的执著。前不久我到江苏去参加一个活动。在法会上听到一位法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就是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指头。这五个指头伸出来,谁也不让谁,都想称老大。老大是什么呢?老大就是我。首先大拇指觉得自己最大,手一伸出来就是这个:老大。它对其他四个指头说:我最大,我最了不起,我第一。不管在任何场合,总是从我大拇指开始:一、二、三、四、五。第二个指头食指也发言了,它说:我最了不起。我是食指,民以食为天,我如果不勤奋地往口中进食,大家都会饿死。中指不服气,它说:我最大。五个指头伸出来,我最高。五个指头排起队来,我在中间。你们都要围绕我这个中心,没有谁能不围绕中心而存在。第四个指头是无名指。无名指本来很小,无名无姓,但是它也要充老大。它说:你们四个都不行,我最大,我最富有。青年男女订亲的时候,戒指总是戴在我的身上,珠光宝气,炫耀世人,你们有什么呢?最后剩下最小的指头,它也不甘落后。它说:你们四个说完了吧?现在该轮到我来说了。你们四个都不行,我才是最大。合掌的时候,我总是在前面,离佛菩萨最近,靠得最拢。合掌走路我在前头,拜佛时我最先见到佛,所以我最大。五个指头一比高低,都是“我”字当头,都说我第一。对不对呢?都对。进一步想一想,都不对。五个指头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一只手。缺了任何一个指头,工作不方便,手的作用就大大降低。手的五个指头,就像一个集体一样,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成就,才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完成应该完成的某项工作。这个小故事,我也曾经听台湾的法师讲过,也在台湾有些法师的开示上看到过,看起来是一个自编自演的故事,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首先一点,一个没有破除我执的人,总是“我”字当头,谁都不肯让步,谁都不肯做无名英雄,这就是凡夫的心态。这五个指头,如果能够相互成就,共同发挥优势,就能够做诸多利益众生的事业。这说明只有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够成就一件事,成就善法,也才能体现出团体的力量。一个小故事,包含了很多深奥的哲理。实际上,五个指头,各有所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当时在会上,我也说了一句话:我就是五个手指头最前面这一个小指头。我向佛合掌,我与佛最亲近;我向大众合掌,我与大众最亲近。时时刻刻不离佛,时时刻刻不离大众,这是我们学佛人应有的心态。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很受用,但是做起来十分不容易。我们人生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要把知道的、说得出来的付诸行动,逐步缩短知与行之间的距离。现在很多的问题,都是由于知与行之间的差距太大。知与行不能统一,我们说的话永远是说食数宝,无补实际。好像穷人数他人珍宝,自无半文钱。只有说到行到,那才是属于自己的,那才是一种体验、一种受用。信、解、行、证四者完全统一在当下一念的心态下,那才是真正的受用。我们打禅七的目的,就是要把平时所知道的佛法、所用过的方法、所积累的问题,通过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的专修,进行集中强化的训练,在道场的摄受下、在大众的摄受下,在诸佛菩萨加持下,在护法龙天的护持下,使我们的修行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获得较大的收获,为我们平常的修行打下良好基础。我们不可能一年到头都打七。出家人虽然是以内修外化为己任,说是这样说,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非常惭愧,出家人本来是以修行为己任,有时候忙于应酬,念头也会打失,觉照提不起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要求是这样要求,真正做起来,修行与生活还是会脱节。这是个大问题。作为在家居士,平常有家事之累,要做社会工作,要找饭吃,本来也是可以巧把尘劳为佛事,可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真正要做到在尘劳中做佛事,谈何容易!生活禅、禅生活,如果没有实际的体验,那它仅仅是一种理念而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只有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才能落实生活禅、禅生活的这种比较高的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两个七当中,把念头打成一片,把思想集中在方法上,专心致志,要见一个分晓,才不辜负这一期一会的大事因缘。第八讲开悟机缘与佛力加持(1)(2005年11月23日)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生的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一生之中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想起来很可怕。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觉得过了一天,自己会更成熟;过了一年,又长大了一岁。从另外一面看,过了一天就少掉一天,过了一年就少掉一年,所以说无情岁月增中减。每个人都要有这种生命无常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发起求道的心,发起了生脱死、成就众生、修行菩提的决心。打七期间,大家集中时间用功办道,时时刻刻在觉照自己,看得到自己生命的活动,感觉到眼前有一线光明,这就是我们在淡化烦恼的过程中,在心态安定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觉受。有这种觉受,会坚定我们修行的信心;有这种觉受,会使我们的烦恼逐步减少,信心逐步加强。所谓损之又损,就是要使烦恼损之又损,使清净心、菩提心益之又益。损就是减少,益就是增加。如果在用功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就是在损益之间用心。并不是有两个心,它是因果关系,妄念损之又损,净念就一定会益之又益,它是同时的。一因一果,因果同时。只有在自己静下心来用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心地上这种微细的变化。通过心地的微细变化,逐步改变自己,这就是渐修。在渐修的积累中,如果有机遇,就会有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飞跃与突破,那就是顿见,或者说顿悟,蓦然间明白一件事。这也是悟。小悟,小觉受。因为这种小的觉受,小的悟,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会经常出现。这种悟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祖师告诉我们,用功夫用到心无二念,真正达到“守一不移”的境界,就会突然出现前念与后念之间脱节的状态,即所谓“前后际断”。前念与后念之间出现一个断层,一个空白。一点妄想也没有,一个念头也不起。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因缘,就有可能打破漆桶,亲见本来。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禅堂打七的时候就出现这种境界。当他把茶杯伸出去,功夫还在用,行茶的人不小心把滚烫的茶水溅到他手上,这个时候碰到一个机遇,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声,前后际断,就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般,内心产生极大的震撼,打破漆桶,亲见本来。我们也经常听到杯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听到叫香的声音,听到钟板响的声音,有的人听惯了,没有什么感觉;有的人功夫用到纯熟的地步,听到某种声音,他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有一种震撼。由于功夫不到家,可能有一点点觉受,但是开不了悟。那面镜子上的尘垢太厚了,只经过短时间的磨洗,尘垢洗除不尽,本有的光明显现不出来。我们在禅堂里打坐,不受外界一切干扰,守一不移地做本参功夫,非常非常重要。否则,心随境转、妄想纷飞,坐在禅堂里瞎打妄想,连自己的眼睛都守不住,六根都守不住,功夫怎么成片?要想功夫成片,首先是要收摄六根,把六根先管好,然后再管好自己的意识活动,才能够功夫成片。已经过了七天,第二个七又过了一天,剩下的时间还有两个七,实际上光阴会过得很快。锻炼了七八天,腿肯定不会那么疼了,心会更安定一点,坐下来昏沉会多一些,这是必然现象。听到维那师喊“打起精神来”,不要以为这句话太平常,而是要真正一下子竖起脊梁,瞪大眼睛,在要昏沉的时候攥紧拳头,有一点力度,才能够驱散昏、散二魔。修行必须驱散昏、散二魔的干扰,不驱走昏、散二魔,功夫不可能相应。不要说相应,连上路都上不了。昏、散二魔是修行路上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魔障,要认真对待。不认真对待,很难克服。即使是久修的人,也是如此。第八讲开悟机缘与佛力加持(2)因为我们是在打禅七,殿也不上,经也不念,甚至也没有礼拜。我觉得每一位早上起来,都要就近拜佛。住在下边的人,就近在大殿前,最少要礼佛三拜,求佛加持。晚上回去休息,也要在佛前礼佛三拜,忏悔业障,将今天一天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分享。住在上面的人,可以在四祖殿。当然,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都可以拜。拜佛,一方面是求加持,一方面是求忏悔,一方面是回向,同时是用不同的姿势锻炼自己的身体,也非常重要。再就是说,在每一坐上座、下座之前,要有一些观想和回向的内容。上座以后,根据每个人的修持,有的与观音菩萨有缘,有的与释迦牟尼佛有缘,有的与阿弥陀佛有缘,这时候你就要默默地称念三声佛号,然后再开始数呼吸,开始自己的本修功夫。开了静下座之前要回向,可以念“三愿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这些虽然都是些有形有相的活动,但是对于收摄我们的身心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使我们能够心心念念在三宝的加持下,在自己愿力的推动下,在修行路上不断取得进步。有些事可以讲出来,一个人的密修密行,往往他不讲。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密修密行的内容,长久地使用那种方法,长久地保持那种方法,一时用起来,它的作用很大,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这些东西,只可以自受用,不可以分享。因为每个人根机不同,法的因缘不同,千个师父千个法。有些是可以分享的,有些是不可以分享的。可以分享的就是他受用,不可以分享的就是自受用。有的老和尚几十年,他有那么一两招秘密法门,他不传人,那就是他的自受用。因为一传人,就显得他的法不珍贵。真正修行有素的人,都有那么一两招秘不示人的法门,所以往往在某些事情上,有世人莫测之处。比如说本老,人家说今天下雨,下午三四点钟水陆法会要送圣,怎么办哪?老和尚知道了,好像他就告诉老龙王,三四点你就不要下雨了。果不其然,到那个时候雨停了,大家很顺利地做佛事。佛事一做完,雨又下下来。像这种事情,在本老身上不止一次地重复过,那就是他老人家的密行。为什么会有这种灵验呢?他不会告诉你。因为这种东西,说破不值半文钱。不能说破,那就是秘密。凡是大修行人,都有这么一两招秘诀。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的弟子本老、佛源老和尚,都有那么一两招。我们居士能不能有这样的灵验呢?如果我们能至诚地专修一两个咒语,它也会有作用。所谓专修一两个咒语,并不是要你成天去念。一个是你要发心,一个是你要发愿。我之所以要获得这种功能,不是为自己,是为行菩萨行才这么做。也不要随便去用它,随便去用也会出问题。最好是用在自己身上,等你修个十年八年二十年,觉得在自己身上可以用了,你再随缘地、方便地为了救济一时困难,可以一用。但不能为名,不能为利,一为名利,就失效了。那些所谓的这个气功那个气功,一练要多少钱哪,大多是在那里糊弄人。因为一牵涉到名利,什么法都不灵了。牵涉名利法不灵,即使有什么法灵的话,那一定是邪法,不是正法,那一定是妖魔鬼怪附身才能有一点作用。有了那点效应以后,马上就会有副作用出现。这种副作用不仅是在自己身上,也会在对方身上出现。本来这些话都不该讲,因为兴之所至,随便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还是用本参功夫,破无明、断烦恼、见自性。第九讲用功的境界与心态(2005年11月24日)经过十天左右的用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体验。也有一些人在一起互相交流,谈到自己这几天修行的过程、体会以及心态。修行的功夫深入之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有哪些现象发生,应该怎么样对治,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经过几天的数息、观心或者念佛,心初步能静下来了,甚至有时可能出现无念的状态。对于用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态,如何判断它的正确与否,我自己也没什么深入的体验,只是就古人所说过的一些要点,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前天讲到: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前念与后念之间会出现一个空白。这种情况姑且把它叫做“前后际断”,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还到不了那样深的程度。要有相当深入的功夫,才会出现真正的前后际断。前念与后念之间出现空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仅仅是枯寂而已,并不是很明白、很清晰,或者说不是很清明;一种情况就是清明。清明就是清楚、明白,没有妄想。古人把清明的功夫叫做“历历孤明”。这个时候的心念是“不续前”——前面的念头、前面的观照过去了,不继续;“不引后”——对于下一念的观照不去牵引它,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空白,出现无念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历历孤明”,是明,又是孤,不与前念、后念相联系,是孤明,但又不只是一瞬间,所以是历历。所谓历历就是长时间的,连续的。平常我们不是也有一句话叫做“历历分明”吗?这就是说,所有的过程都能辨别清楚,又不是分别心在起作用,这个时候的精神境界、用功状态,是一种很深入的状态。“不续前,不引后,历历孤明,本自如如。”我们可以用祖师的这些语言来检查自己用功的心念,是不是符合祖师的言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关于前一种枯寂的情况。有时候我们的心念也达到一种无念的状态,可以孤立起来了,但是不明。没有前念,没有后念,中间也不立,但是不清明。这是无记。无记是一潭死水不藏龙。如果认为这一潭死水就是用功的目标,那就错了,那就永远开不了智慧。古人在这里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叫做“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所谓:“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妄想惺惺非。”惺惺寂寂是,又惺惺,心里很清楚;又寂寂,没有妄想。这种精神状态,就是用功所要求达到的境界。无记寂寂非,很安静,但是心不清明,这种状态不对。《六祖坛经》把“寂寂惺惺”称作“定慧等持”。等持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平等地保持。平等地保持着既孤又明的状态。所谓“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等持,定慧相资,这就是我们用功要保持的境界。第三点,当我们的心初步清净了,会见到内外的一些境界。内在的境界如见到内脏,乃至前生后世的事。这些境界并不清楚、并不明白,似是而非,偶尔出现一晃而过。外在的境界如见到山河大地,见到佛菩萨的形象,见到地狱、饿鬼、畜生。不管是内在的境界还是外在的境界,不管是祥瑞的境界还是不祥的境界,都是唯心所现,其性本空,不要理它。一理它就坏了。比如说见到佛菩萨心生欢喜,觉得自己用功到家了,你看佛菩萨都显现了!这就坏了。怎么呢?一种可能是得少为足,不思进取;其次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住内心的欢喜而走火入魔。看到恐怖的境界、不祥之兆,更要注意。见到境界,都要以“不理它”三个字去对待。古人说到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斩是什么呢?一刀两断,不去追求。不欢喜,也不恐怖,不动念,不动心。仍然按照自己原来的功夫,用自己原来的方法,保持如如不动的精神状态。在境界面前,我们的心就要像铜墙铁壁一样,任何东西都钻不进来。这里的心指什么呢?就是指的我们每一念历历孤明的觉照,历历孤明的明。它就是一道铜墙铁壁,一点空子不要留,这样才能使内外的境界没有活动的余地。第四点,用功到一定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过去看过的书、背过的书,会和你现在的心态结合起来,然后自己的思想一下子像捅开了泉眼一样,水拼命地往外涌出,你会有许多的话要说,甚至于会吟诗作对。对此千万要控制,不控制就会走偏,因为它并不是真东西。真东西是在大休大歇以后再说出话来,那就是地动山摇,颠扑不破。平时这点小境界,不过是妄想寻思的作用,不过是意识分别的作用,所以不要以为那是真的,那不是真的。在用功深入以后,从心态的保持、功夫的把握、境界的排除,大致上要注意这几点。能够注意这几点,我们就会很顺利地使功夫日有所进,不出偏差,不会停滞不前!第十讲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1)(2005年11月25日)参禅一法最终的目标是要开悟成佛。所以开悟是禅的本质,开悟是禅的根本任务。我们学习佛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开悟,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在皈依三宝时,“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体解大道”就是要开悟。悟后起修,才说得上是发无上心。开悟是成佛作祖的根本任务,因为成佛就是觉悟了,佛来到此世间建立佛教,就是要引导众生开悟。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把这件事弄得清楚明白,要在思想深处真正扎下根——我为什么要学佛?学佛做什么?时时刻刻要想到:佛者,觉也;觉者,悟也。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觉悟。所谓觉悟人生,开大智慧;奉献人生,发大慈悲。这是佛教的根本任务,修行的根本任务,成佛的根本目标。怎么悟呢?靠修。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持戒,要修定,才能开悟。开悟就是开般若知见,就是教下的大开圆解,禅宗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历代以来的禅师,说有一千七百则公案,语录一部一部地出版流通。现有一套《禅宗全书》,把这些有名的禅宗大德的语录、开示、传灯录集中在一起,有一百部之多。而且还是小字印成,不是像过去的木刻本那样字很大,一本书只有两三万字。现在的一部书,最少也有五十万字。大家计算一下,一部书五十万字,一百部多少万字?这些书说佛怎么开悟,祖师怎么开悟,大家怎么开悟。为什么为这件事说那么多的话呢?每个人各有所见、各有经验、各有方法、各有不同的经历,都是在描述这件事。有的是间接描述,有的是直接描述,有的是拐弯抹角地描述。描述来描述去,把这件事描述得玄之又玄,离我们人生远之又远。我们要回过头来,回到最古老的禅宗典籍上来。六代祖师集其大成者,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他的一部《六祖坛经》就把从释迦牟尼佛一直到他本人开悟是怎么回事,开了悟又做什么都说清楚了。所以我这十几年来,一直提倡大家读诵《六祖坛经》,以此来指导修行,指导开悟,指导我们开悟之后做什么。我本人年年打禅七,年年在这里胡说八道,讲老实话那都是废话。真正要学禅,那就要学习《六祖坛经》,学习古代禅师的开示。我自己既没有修行,也没有开悟,讲来讲去都是隔靴搔痒,搔不到痒处。只有那些过来人讲的话,是讲他的亲身经历,讲他自己心地的体验和受用,才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本来对于打禅七这件事,我们也只是提倡提倡而已,哪里能够指导大家开悟啊!很惭愧!在这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占着这个位置,不说几句话就辜负大家了,但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还是在祖师那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的开示。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的……这是非常有名的几句话: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八句话讲四个内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是讲开悟当下的境界。昨天我讲到“历历孤明”,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灵光就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真如佛性,我们的觉性。这一点灵光是独耀,不是分散的,它不是分散在六根门头,它与前后左右、四维上下都不相联系,所以是独耀。“迥脱根尘”,根就是六根,尘就是六尘,这一点灵光与六根六尘都不相联系。这时候的境界,就像晴天霹雳从顶门轰下来,你根本一点准备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忽然桶底打破了,就是“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个时候就像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讲的那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天下就只有这一点灵光,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这就是开悟那一刻的境界。第十讲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2)“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你的法身本体和盘托出,显露在觉照之下,就像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无法描述,所以说不拘文字,文字描述不出来。这个时候完全是自受用,是不共的。“体露真常”,真常就是法身,就是真如,就是自己的涅槃妙心,描述不出来,“不拘文字”。一切能够描述出来的都不是真如本身,都是分别,都是妄想,真正的那种体验和受用是描述不出来的。所以禅宗这一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际上,一切佛法的体验,一切最高的精神体验、哲学体验、宗教体验,都是无法描述的,都是不立文字的。虽然说不立文字,说不出来,还得要说。为什么呢?佛成道以后,他也觉得语言文字苍白无力,觉得自己所体验的这点东西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了,世人也不相信。所以他成佛以后,就想不说法,马上就涅槃。护法的天神劝请释迦牟尼佛:您不能就这样把我们扔下了!您要把您的受用与我们大家来分享,您要说法,要度众生!在护法天神的一再祈请下,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他还是只有一句话:“我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说出来的都不是那件事本身。真正每个人的心性是什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去体验,所以说“体露真常,不拘文字”。虽然自己现在开悟了,但是所悟到的东西并不是外来的,所有的尘劳其性本空,法身觉了无一物。所以心性本来是没有污染的,河沙妙德,本自圆成。所证得的,所体验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并没有多出来什么,只是在把自己多生多劫以来埋在尘垢中的珍宝挖掘出来,打磨干净,重现光明而已。所以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一切都是本有的,都是本来面目。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就要好好地保任。“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保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任务,也没有什么难做到、很复杂的事情。“但离妄缘”,一切妄想,或者说一切能够引起妄想的种种逆缘都要远离,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佛。照这样看起来,开悟不难,成佛也不难。“但离妄缘”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极为不易。每一个字多重呢?十万八千斤,搬都搬不动。这个妄缘,你想要离它,它每一个字都像泰山一样推都推不倒。因为我们觉照不够,力量不够,离不了。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就是想学着试着远离妄缘。但是在想远离的过程中往往自己又去找,妄缘不找你,你要去找妄缘。一切尘劳、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烦恼不来自己找。如果能够远离妄缘,当下就是如如佛。这两个如字大有文章,这两个如字,三藏十二部都在讲它。第一个如字,可以做动词解,也可以做形容词解;第二个如字做名词解。所谓做名词解是指什么呢?第二个如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真实,就是佛性。第一个如字如果做动词解,就是指的怎样去修;做形容词,就是指我们当下的心态要与真理冥符,和真理一个样。如果用《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来解释“如如”两个字,第一个“如”是不空如来藏,第二个“如”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要通过修行,积累功德,发挥作用;空如来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说空如来藏是体,不空如来藏是用。第一个“如”是指怎么样通过修行达到与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说“与理冥符”,不走样,用现代语言来说叫保持一致。如如两个字我们经常用,这两个字很讲究,这两个字是中国古代的翻译家所创造的相当深奥的哲学概念,用以描述相当深奥的修行体验,指示非常深奥、无法描述的境界和受用。我们每个修行人、学佛人,千万不要轻易说这两个字,也不要轻易放过这两个字。不轻易放过这两个字就是看我们每时每刻能不能做到如如,我们的一切言行能不能够与真理冥符。回过头来说,不通过“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这一系列悟与修的过程,要想达到如如的境界,不可能。所以我们要以如如的心态,修如如之行,证如如之理,成如如之佛。第十一讲什么是平常心(2005年11月26日)此地是四祖道场,我们打坐的地方叫选佛场。我们在这里的活动叫修道、行道,并且希望能够见道;释迦牟尼开悟的那一刻叫成道。道是何物呢?讨论起来学问大得很,真正明白了,按照祖师的话来说,不值半文钱。因为它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用任何东西相比拟。说它贵重,贵重得不得了;说它平常,也平常得不得了。所谓触目菩提,菩提者道也。道究竟是什么呢?祖师说,就在扬眉瞬目之间。何其容易呀!我们一天到晚眼睛眨个不停,道是有道,就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天天在接触它,天天在与道同行,同起、同坐、同睡、同吃,却不能真正进入其中,真正去体会。如果真的就把扬眉瞬目之间这件事认清楚了,肯承担,这就是道!实际上,开悟也好,见性也好,极其简单。打开古代祖师的语录一看,你一拳、我一脚,你一言、我一语,你眨下眼睛,他拍个巴掌,彼此心照不宣,老师可以印证你了。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人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因为我们把道看得太奇特,不敢去承当。你越是觉得道很奇特,你距离道就越远。所以古人说,道就在平常日用中。平常日用事,头头是道,处处是道。道不远人人自远。人总远离着道,把道看得太奇特。马祖开示说:道不用修。道是不用修的,因为它是一切现成的。祖师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在马祖来讲,是悟后的境界。我们没有见性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去体会道呢?完全可以。如果不可以的话,道就距离我们很远。马祖说:“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把一切对立的执著都扫除干净了,就是平常心。上面所举的六个无,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心态上的执著。这六件事,在我们凡夫看来,都是实实在在的。你越是把这些本来不应该执著的东西坚执不放,你离道就越远。何谓造作心?一切的构想,一切刻意的追求,不是纯任自然的心态和做法,都是造作。何谓无是非?认为道在神龛上,道在经书里,道不在生活中,道不在言谈举止中,把道完全看作是圣洁的,就有是、有非。这样来认识道,道就有了局限性。实际上,道无处不在,没有局限性,没有是与不是的分别,所以叫无是非。何谓无取舍?取一样,舍一样。实际上取舍之心离开道已经有很大的距离,也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何谓无断常?断就是断见,常就是常见。我们的法身、真如、佛性,离四句绝百非。四句是有句、无句、亦有亦无句、非有非无句。真如佛性不是常,更不是断。以为从这一生到那一生,这就是我的佛性。这一辈子完了,下一辈子没有了。佛性是生灭法当中的不生灭。太虚大师曾经说过:“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中,无生亦无灭。”生灭中的不生灭就是道。生灭与断常是同一个意思,不过就对法诠释的角度不同,有时说断常,有时说生灭。那就是道,要在这个地方好好体会。所谓见道,就是要见因缘生灭当下的无生亦无灭。见不到生灭当下的不生灭,不叫见道。无凡无圣。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圣平等,不要有圣凡之心,认为这件事只有圣人做得到,我等凡夫无分,这本身就是一种下劣之心。存在这种下劣之心,要想见道,永远没门。我们经常讲平常心,实际上平常心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统一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第十二讲见性是禅的生命(2005年11月27日)关于修行成佛,教下说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由信生解,由解起行,由行得证。宗门下一般是分为见地与功夫两个阶段,或者说开悟与保任,或者说见性与成佛。从教下的次第来看,它把“解”放在很前面,“信”了以后就要“解”。“解”实际上相当于开悟。“解”并非简单的理解,佛教的“解”是叫慧解、解悟。“解”了以后就能了脱,所以说解脱。也就是说,悟了以后就能够了生脱死。真正解悟了,悟解了,再起行,在解的指导下修行得证;同时也在修行得证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真理的进一步领悟。这四个阶段,在最初信的阶段,有一个初步入门的过程,真正“信”得深入了,才进入到“解”的阶段,这四个字,这四种功夫,或者说这四个法门是在一念之间同时具足的。从宗门来说,见地与功夫两者,古代禅宗特别强调见地。所谓:“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地就是开悟,见地就是见心地法门,就是见性。我们看六祖修行的过程,他从岭南听到一位客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他就了然会意,就想到一定要到讲这部经的老师面前去学习。能够讲这部经,能够按照这部经来修行的人,那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所以六祖以一介樵夫,从没有出过门的人,日夜兼程来到黄梅五祖座下,仅仅八个月的时间,就能悟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且在再一次聆听五祖为他诵《金刚经》的时候,进一步加深了悟的境界,一口气说出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对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样一个既深刻又平凡的道理了然于心。然后离开五祖座下南归岭南,在怀会之间,隐于猎人队中。他在那里保养圣胎,作保任功夫。见到了,不一定马上行到了,见与佛齐了,但不一定马上就是佛,还有习气。要把习气断尽,才能够真正证悟一体,才能够真正把一切万法会归自性,融入本体。这个时候才能够从体起用,出来说法度生。六祖开悟与修行的过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就要求得一个真实的见地。把这件事真正明白了,真正见到了,才明白怎么样去保养、保任。见都没见到,修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修行人,往往把开悟这件事看得与自己无分。如果我们把开悟看成与自己无分,觉得开悟这件事完全不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所有的修,说句不客气的话,都是盲修瞎练。连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就拼命地赶路,走到哪里去?前面是沟还是坎,是火坑还是陷阱,都不知道。你要向前走,一定要把地图看得清清楚楚,把路标看得清清楚楚,你才可以一往直前地朝着目标努力向前。所以宗门一开始的功夫,就是问学人自己是谁,佛性在什么地方,临济禅师把开悟叫做“知有”。临济禅师说法,只对那些“知有”的人说,对那些“不知有”的人,他觉得说得没有价值。所以了解自己是谁这件事,是禅的生命,是修行的宗旨,既可以说是我们学佛人最高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最低的目标,起码要了解自己是谁。当然,自己是谁?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我还不了解自己是谁吗?你打我一下,我拼命地叫,我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你说我一句不开心的话,我无明火冒三丈,我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你真的就从此处契入,也可以。你知道有人打你,再问一句:没人打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你就知道挨打的那个就是你呢?就这么追问下去,追到山穷水尽,也许就能真正找到你是谁。“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烦恼、佛性、法身,没有离开每个人的当下一念,离开当下这一念,就什么也没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们就是要在心生心灭之间,体会那不生不灭的佛性!第十三讲临济四料简(1)(2005年11月28日)今年的禅七与过去两次禅七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人数多一些,禅堂安静一些,大家投入的精神集中一些,更重要的是,真正有一些很用功、很用心的人,而且还有人到丈室里问话,问的话有相当的分量,有一定的尖锐性,这都是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所有问话的人,对和尚讲的话都只是一片赞扬,那就说明问话的人没有用心,没有用功,不是说的心里话。问话的人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那就说明问话的人是在用心,是在真正地用功,是真正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打开古代禅师的语录一看,许多的大禅师都是在非常尖锐的提问面前,能够开发自己的智慧,启发自己的智慧。我自己无法同古人相比,有人尖锐地提问,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消化曾经学习过的东西,推动我在修行上更加努力。这种现象、这种事情,值得鼓励,也值得常住庆幸。因为这不仅是四祖寺这一期禅七的收获之一,如果说这些用功的人、有问题的人,能够开发智慧,解决问题,将来对于佛法的兴旺,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佛法的希望。古人有所谓法战,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一个问题,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我不让你,你不让我,各持己见,这就是所谓的法战。这种传统在藏地还有,即所谓“辩经”,在汉地很少见到。如果有的话,多半成为意气用事。法战要完全抛开意气用事,完全从佛法出发。这本来是佛教内部辨明是非的优良传统,可惜这个传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这些问话中,牵涉到一个问题,即临济禅师提出的“四料简”。临济禅师有一天开示大众说:“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当时就有学人问临济禅师“如何是夺人不夺境”乃至“人境俱不夺”,临济禅师对每一问题都用两句诗来回答。什么是“夺人不夺境”?临济禅师说:“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什么是“夺境不夺人”?临济禅师说:“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尘烟。”什么是“人境俱夺”?临济禅师说:“并汾绝信,各处一方。”什么是“人境俱不夺”?临济禅师说:“王登宝殿,野老讴歌。”临济禅师是一位非常有文采的禅师,也是六祖以后最杰出的禅师之一。为什么叫“四料简”呢?所谓“料简”,料就是要处理的问题,简就是选择何种方法处理问题。四料简就是处理问题,辨别是非,开示学人的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与所谓的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夺人不夺境”,夺者,扫除、破除。人指我执,境指法执;或者说人是指主观意识,境是指客观环境。我们众生在每一件事情上可能有种种不同的烦恼和执著,但是总的来说,不出两个方面。一者我执(人我执),二者法执(法我执)。禅师在接引学人的时候,应该根据学人执著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来请法的学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得出来他的我执比较重、法执比较轻,那么禅师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破除他的我执,用“夺人不夺境”的方法加以接引。两句诗的意思,实际上只能是仿佛而已。它是借用世俗的文学语言来形容我执重的情况。“煦日发生铺地锦”,早上初升起的太阳,光芒万丈照耀大地,好像一片锦绣一般。“婴孩垂发白如丝”,初生的小孩头发却长得很长,而且已经白了,就像一根根的银丝一般,我执严重的人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因为处处从我出发,就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等闲白了少年头。透过这些优美的文学语言,我们就能认识到我执是多么顽固难调。第十三讲临济四料简(2)“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尘烟。”这是借用军事语言来形容法执重、我执轻的情况。所谓“王令已行天下遍”,就是说我们对已有的外在事物坚执不放,这就是法执比较重的情况。“将军塞外绝尘烟”,将领在塞外作战,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军之令可以不再行使了。那就是我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这也就是“夺境不夺人”的境界。如何是“人境俱夺”?我执也重,法执也重,自己无法控制由我执、法执产生的烦恼。“并汾绝信,各处一方。”“并”就是并州(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汾”就是汾州(汾州治西河,今山西汾阳县)。在唐末,地处山西的并汾二州,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局面,那里的节度使各自为政。“中央”代表我们的觉照。觉照对人我执、法我执都没有办法克服,就像国家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无法调遣一样。所以要“人境俱夺”,这个时候既要收复失地,又要把准备叛逆的将领加以调服,所以叫人境俱夺。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对于那些我执烦恼和法执烦恼都比较轻的人,怎么去接引他?他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王登宝殿”,我执得到了调伏,就像国王登上了宝殿,能够安守本分,不再恣意妄为,做应作之事;“野老讴歌”,表示法执也得到了调伏,乡下那些“王法于我何有哉”的老汉,也能够规规矩矩、安守本分,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开心快乐地唱歌。实际上,人我执、法我执天天在“造反”,弄得心地不得安宁。临济禅师用文学语言来描述我们的我执和法执,这是古人接引学人的一种方法。这个时候的禅风,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逐渐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随缘引导的阶段,向公式化的阶段过渡,禅宗的参学逐渐有了一定的模式,可以从思维上加以琢磨,可以运用一些固有的方法来处理烦恼障和所知障。也就是说,这时祖师禅逐渐过渡到文字禅,从不立文字逐渐过渡到不离文字。可见禅宗这一法,越古老越直接,越到各家宗派形成之后,越公式化。一公式化了,作为学人就觉得有个路数可以来模仿。看古代祖师的语录,六祖、马祖、百丈,这些早期禅师的语录比较平实。自五家宗派形成以后乃至五家宗派形成的过程当中,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些模式。正因为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所以才有了不同的宗派。如果没有这些不同的模式,宗派、宗风就形成不了。模式,有它有利的一面,可以形成一宗一派的特色与优势;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公式化。任何事物如果走到公式化了,它就变得死板,成为教条。禅宗本来是活泼的,公式化、模式化后,就会退化,直指人心的开悟,就变成可以思维的知识。第十四讲千岁宝掌和尚与老祖寺(2005年11月29日)黄梅这个地方,在古代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福地。在同一个县城,出了四祖、五祖、六祖三位祖师,而且都不是一般的祖师,“六代传灯”黄梅占了一半。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非常重大的。自古以来,就有“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不仅如此,黄梅还有一位罕为人知的千岁宝掌和尚。宝掌和尚是印度人,他生下来之后,两只手紧握拳头不能伸开,几岁之后父母带他到寺院拜佛,手掌就自然打开,因此得名为“宝掌”。宝掌和尚六百多岁时来到中国,正值东晋时期。他在中国游历,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他的遗迹。宝掌和尚曾经见过菩提达摩,并在菩提达摩的开导下开悟,然后同四祖、五祖同时在黄梅弘法,并且同四祖同年圆寂,当时他已经1072岁。宝掌和尚在距离四祖寺大约50公里的紫云山,开辟了黄梅的第一个佛教道场。当时四祖、五祖比他年龄小,就尊称他为老祖,所以那个寺院就叫老祖寺。黄梅素以四祖、五祖、老祖三位祖师并称。过去有人写诗称颂黄梅的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就说:“四祖黄梅县,黄梅选佛场。千年开宝掌,五叶渡慈航。”这是清朝的一位黄梅知县写的诗,他也是以黄梅是选佛场,黄梅有四祖、五祖,有千岁宝掌和尚而感到自豪。今天下午,我大概是第五次到老祖寺去。当地人士与有关领导一再希望恢复老祖寺这个千年古道场,我也是在各位领导的诚心感召下,牵一个头,来做这件事。非常有幸,有人愿意发心来做,所以我也非常高兴,到那里实地考察多次,并且也在今年的10月5日举行了奠基仪式,近期就要正式动工。因为政府正在修筑通往老祖寺的公路,路上满是石头,车不能前进,我们只能步行走到老祖寺。步行三公里半,等于来回走了十几里路。我们一到那里,当地老百姓就告诉我们,说在三天前,老祖寺在晚上七点钟的时候大放光明,而且一连三天,每次放光都延续三四个小时,所显现的光明,使那个深山之地,晚上如同白昼一般。那个地方只有八户人家,八户人家都看到了光明,而且去年下半年也发生过同样的事。同我们一起去的,有几位是政府的负责人,他们听说这件事,也感到稀有难得、不可思议。他们说:宇宙间,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微不足道,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这就是知的有限性和宇宙万事万物的无限性。这件事我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件事并不是由和尚说出来,而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说出来。如果是和尚说出来的,外边的人听到可能会说是和尚作怪。当地老百姓说出这件事,说明这件事的确是真实可信的。佛法的因缘往往和放光有直接关系。佛说法,放光动地;佛涅槃,放光动地。我记得柏林寺开始修复的时候,经常有种种祥瑞显现。佛自动、铃自鸣、塔放光,一年有好几次。这都是许多人共知共见的事。此次老祖寺在兴复之始就有这种祥瑞显示出来,说明这个道场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修行开悟的殊胜之地,因为这个道场就是作为禅宗专修道场而进行规划修复的。黄梅的人对老祖寺那个地方很熟悉,我们这些外来的人并不十分了解。老祖寺所在的地区叫紫云山,群山环抱,中间有一块百余亩大小的盆地。当地群众把它叫做莲花山,盆地就在莲花瓣中间,水从左向右流,也就是水向西流。凡是水向西流的地方,都非常主贵。广东曹溪南华寺水从左向右流,水向西流;当阳玉泉寺水从左向右流,也是水向西流;天台山国清寺门前有一块碑,上面写着:“一行到此水西流。”黄梅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有山皆北向,无水不西流”。所以它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处。讲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佛教是说“依正不二”。人是正报,环境是依报,这两者相依共存。虽然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良好的环境仍然是修行的重要条件。修行要选择安静的地方,也就是“阿兰若处”。阿兰若是梵语,翻成汉语就是“寂静处”。环境寂静,心就更容易寂静下来。我们坐在禅堂打坐修行容易上路,如果是在比较喧闹的地方打坐,由于自己功夫不够,往往很难静下来,而且越坐越烦。当然,对于用功上了路的人,十字街头好修行。但这毕竟不是一般情况,必须是特定的人才能有那种境界。静修、静修,安静更有利于修行。所以过去的寺院,大多选择建在深山老林当中。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宝掌和尚选择紫云山作为修行之所,的确是眼光独到。我们今天坐车到那里去,翻了一座又一座山,转了一个又一个弯,确实是人迹罕至。古代那里是否有人烟我们不知道。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周围几十里地,也只有八户人家,那个村庄就叫“八户”。那个自然村,同时也是一个行政村,这可能是全国最小的一个行政村。可见那个地方确实是地处深山老林之中,自然生态环境特别好,有山有水,苍松翠竹,真正叫做“潺潺流水,满目青山”。人在那里一坐,自然心地清凉。我想,再过两年,我们也许可以在那里打禅七,可以在那里举办名副其实的夏令营。因为那个地方,即使是夏天也用不着电风扇,晚上睡觉还得盖上一条毯子。它的平均温度,比山下要低6到8度。我们今天在山下还觉得挺暖和,一进到山里边,就觉得寒气袭人。今天向大家报告这样一个消息,希望大家共同发愿,愿这个道场早日成就,愿这个道场成就以后多出开悟的人,多出修行的人,多出能够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第十五讲延续慧命的严肃性(2005年11月30日)禅堂里维那师的桌子上有一块“慧命牌”,上面写着一行字:“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这一行字,从古到今,天下的禅堂都是这个样。慧命牌前面有一个香炉,里面烧着一支香。古代禅堂里面打坐,是用香来计时,一支香烧多长时间,就坐多久,所以叫做坐香。我们现在烧香只是取这一种形式,并不是用来计时,因为用钟表计时更加准确。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禅堂的一切、寺院的一切,都是以大众慧命作为第一要务,以开发大众慧命,培养大众慧命,作为一个寺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此以外,寺院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寺院就是延续佛法慧命的地方,延续禅宗慧命的地方,传承佛法慧命的地方,传承佛教文化慧命的地方,责任重大而严肃。常住的住持、班首、职事,每时每刻都在想这件事,每时每刻都在做这件事,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件事来展开。能如此,寺院就有了生命,佛教就有了生命,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有了真正的意义,党和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有了真正的意义。这件事落实好了,确确实实能够利国利民;这件事落实不好,寺院存在有何意义呢?一群白吃白喝的人呆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只会给社会添乱。只要有佛法,才有办法。佛法的根本在于佛法的慧命。慧命不是死东西,慧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从古到今一直活生生地延续下来。之所以要重视佛教工作,护持佛教事业,就是为了佛教慧命的延续,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严肃禅堂的规矩非常重要。今天使一位师父离开了常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确确实实是从维护禅堂纪律的严肃性、维护大众修行这件事的严肃性出发。这么多人在这里培养慧命,都在想要开悟,都在想要找到本来面目,岂可有人随便打闲岔呢?如果对这件事都不重视,其人不知其可也。实际上叫他走了,我还是眼泪往里流。可怜在这样好的环境下,不能继续修行下去,错过了这样好的机会。其次想到:寒冬腊月的,一个和尚往哪儿走呢?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他往哪里去,令人担忧。我只好让当家师送几百元钱给他做路费。横眉怒目是菩萨的精神,慈眉善目也是菩萨的精神,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如果对这件事不采取得力的措施来处理,有这么多出家人在这里,有这么多居士在这里,明白的人、不明白的人都有,会觉得寺院没有规矩,乱糟糟的,连止静都止不下来,那对大众是一种辜负,对大众集体共修这件事是一种玷污。所以只有毅然决然,自己来背这个因果,自己来做这个恶人。剩下六天时间,希望大家在这六天当中,在已经取得一些进步的基础上好好用功夫。接下来这六天,身心比较调柔了,腿不会那么疼,妄想不会那么多,昏沉不会那么多,是正好用功的时候。不过要特别注意,到了第三周,取得好成绩,继续进步在这个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这个时候。善根深厚的人,功夫用上路的人,会继续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个别人往昔业障比较重,各种负面因素比较多,现在发心求解脱,过去的冤家债主往往会找上头来,怕你逃掉了,怕你不还账了,所以会产生种种问题。身体不好那是比较轻微的,如果出了偏差,问题就大了。所以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勤修忏悔最重要。我在第一七时就讲到,每天早晚一定要到佛前礼拜,忏悔业障,求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加持,使我们的修行能够顺利,在未来的几天不会出现对自己身心不利的任何情况。早上要礼拜,晚上要礼拜,有时候中午也要礼拜。礼拜、忏悔这种加行最有效,而且也最能够专心致志,能够使业障得到消除,使宿世的善根得到培养、增长。礼拜的时候也不要太执著,太执著了也会成为一种病。你就一心一意称念佛菩萨名号,并念那四句话:“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或者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每拜一拜念四句,最好是拜三拜、九拜或者十二拜。因为现在是以打坐为主,不宜拜得时间太长,不要影响休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欲得佛法利益,当从恭敬中求。恭敬、供养、礼拜、忏悔、回向,这是我们消除业障、培植善根最有效的修行法门,是我们求得明心见性最有效的加行和辅助。禅宗门下虽然以坐为主,不着一切相,远离一切相,也还是强调要在远离一切相当中做一切应该做的事。远离一切相不等于是不求福、不修慧。既要求福、修慧,又要不着相。不着相就能扩大心量,不着相就能出离有漏、达到无漏。着相就是以有漏心修福慧,不着相就是以无漏心修福慧。只有无漏的福慧,才是我们出三界、了生死的真正功夫与见地。《金刚经》所讲的,就是要远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只有离相修六度才能到达彼岸,只要一着相,就与六度不相应。因为“度”就是由此岸渡向彼岸。彼岸是无漏慧,是无漏的境界,是三界外的事。是三界内还是三界外,就看你是着相还是不着相,是有漏还是无漏。同是做一件事,可能是成就有漏的福慧,也可能是成就无漏的福慧,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着相还是离相。佛是离相佛,着相而求,越求越远;法是离相法,悟是离相悟,着相而求,越求越远。希望各位在今后六天当中努力再努力,在修行的路上求得一个分晓。第十六讲禅宗是无相法门(2005年12月1日)禅宗一法,有时又叫无相法门。禅宗主张修行要离相,只有离相才能真正与诸佛心心相印,与真理冥符。整个佛教的思想也是这样,也是认为有情众生之所以不能开悟,不能见真理、见真如,就是由于一切在相上求,在相上分别。要真正懂得真理,只有空掉一切,连空都空掉。所谓空,就是离相,就是不执著一切相。有相就有局限,有相就有障碍。我们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的限制下,使我们见不到光明。修行的目的,要破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障即是相。因为有相之物,总在局限于某一点,不能无拘无束。一切有对立面的事物皆有相,一切有相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只有真正打破对立,才能破相。六祖大师的法门有“三无”:无念、无相、无住。赵州和尚的法门,最后由后人总结成为“无”字法门,无字法门就是破除一切相的法门。破除了一切相的境界就像是万里无云的天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够见到真理的圆满性、无限性。有相就是有限,无相才能无限。我们人生就是因为一切都在有相中生存,都在相对中生存,所以一切处皆有烦恼,处处感到不自在。不自在从相而来。相就在我们心里。我们心里着相才有相,不着相就没有相。今天觉得张三对我有笑容,心里有好感,这就是相。有了这个相,就被这个相所局限,因此产生一个分别心,然后你在一切地方,会对张三也同样有好感。明天看到李四脸上有点不对劲,就觉得李四对我有意见,又生起一个相,烦恼了。你觉得他对你有烦恼,你对他也就同样没有好感,这样彼此之间,由于某一方的误会,最后产生种种矛盾。实际上,这些矛盾就是由于莫须有的误会造作而成。所谓造作的,就是虚构的,并不是真正有那回事。真理是大光明藏,是一片晴空,我们只有将内心的一切障碍、一切局限扫除干净,才能与万里无云的晴空相契合;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布满乌云,就会觉得一切对你都不公平。实际上,一切不公平的想法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所以平常心要无造作,就是不要自己去找烦恼。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外在的世界太平无事,真正的战争和矛盾是在我们内心。所以禅宗主张“空心不空境,空事不空理”。只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寻找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自己内心扫清了障碍,就能突破局限,达到一切无碍。一切无碍就是如如,就是与真如相一致。障碍我们的相有哪些呢?细分有八万四千烦恼相,总起来不过人我执、法我执两种障碍。人我执由烦恼、五欲而产生;法我执由知识、由观点而产生。烦恼障使我们对自我不能有清晰的认识;法我执使我们对真理不能有如实的认知。这两种障碍不能突破,我们就没有了生死的份。所以说,我们要断障、破执,然后证得真实、真理。了生死,就是要打破生死的局限性,就是要打破生死的相,在生死中了生死。有相之身是生灭法,终归要消失。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不生不灭是为寂灭。寂灭是什么境界?寂灭就是如如不动,寂灭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大寂灭场。大寂灭场就是不生不灭的菩提道场。菩提道场在什么地方呢?有人说在极乐世界,有人说兜率天,有人说有东方阿佛的世界,有北方成就佛的世界,有南方宝生佛的世界,有中央毗卢遮那佛的世界。这些世界,着相而求,何止十万八千?如果真正做到了无相,扫除了一切相,真正达到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一切佛土都在当下,都在你坐的这个地方,都在你一念当中。所以修禅宗这一法,要有大胆勇猛精进的精神,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有无所畏惧、敢于承担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怕无相以后没有着落了、没有把凭,就不能与禅宗一法相应。因为想要有把凭那是相,还是在局限中,还是在生死中。所以,一定要鼓起勇气,好好学习禅宗祖师那种榜样,学习祖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扫除一切障碍的那种榜样。不学习那种榜样,不扫除一切障碍,想得到大解脱、大自在,那永远是不可能的。因为着相而求,充其量得到人天福报而已。人天福报是有尽的,是有局限性的,只有真正证得光明无量、寿命无量,那才是大寂灭场!第十七讲破除四相(1)(2005年12月2日)我们讲到禅宗是无相法门,实际上整个佛教都是无相法门,只不过禅宗契入无相的方法更直接,即所谓的顿悟无相。一切相不外乎四相,四相有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一般是指《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这四相,是我们经常会有的执著,所以讲得比较多。这四相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种种烦恼。因此《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非相,就是离一切相。着一切相即众生,离一切相即佛。着相即迷,离相即悟。反过来说,悟要离相,离相才能悟。不离相,天天着相,无法开悟。第一,我相。我有钱,我有学问,我有地位,我的家庭比较富裕,我的子女比较多。我的子女都是大学生,都是当官的,都是挣大钱的,这叫我相。我相是非常深厚的烦恼。我相的负面作用是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以虚荣的东西装饰自己,使自己不能够真正认识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外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是我们内在的智慧。内在的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学问,它是从开悟得来,从破执显理得来。在我们破执显理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修,真修才有实证。第二,人相。在真修实证的过程中,又可能产生人相。我在修行,我在持戒,我在打坐,我在念佛,以此与他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对立。怎么消除呢?既要看到自己有某些长处,同时也要看到所有的人都有长处。一个人撑不住天,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就一件事。不要以为自己就比别人强,要破除人相。第三,众生相。在修行的过程中,欣厌之心太强烈,求生天堂,没有真正的出离心。因为求生天堂可以脱离三恶道,于是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优势。凡是觉得自己有优势的,那都是相,都会有局限。只有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相逐步扫除,才能扩大心量、增长智慧。第四,寿者相。寿者相就是执著于长寿。人生苦短,几十年的光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长寿之人,往往他的那种执著相当突出,把长寿也看作是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实际上,长寿天是“八难”之一。因为生到长寿天,没有机会修集福慧资粮。破除了四相,是不是就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呢?这四相都还存在,只是不在四相上起执著,假相还是有,即所谓“非相”。非相就是在相上离开执著,即所谓“无相”。无相者,即相而离相。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非常玄,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以无心无念的心态对待一切,不要起分别执著之心,以觉照来处理一切事。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就是在一切相上不起执著;“即见如来”,见如来者就是见佛、就是见法。如来者,从真如而来,真如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法。所以说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烦恼障断起来不容易,所知障一断永断。“断所知障如破石,一破两开;断烦恼障如断藕,藕断丝连。”烦恼障是三界内的障碍,所知障是三界外的障碍。所知障是小乘人对于所修成果的执著,一般人还谈不上。小乘人住于无为法中,因此不能生起大悲心,不能到三界来度众生。长久地住在无为法中,佛法中称之为堕入无为深坑,虽然断尽了生死,却不能成佛。第十七讲破除四相(2)作为行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人,真正证得初地以上果位的菩萨,他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呢?“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法有造作,无为法无造作;有为法有漏,无为法无漏。菩萨“不尽有为”,不完全离开有漏法;“不住无为”,不完全住在无漏法中。为什么呢?他还要来三界度众生。像地藏菩萨一样,“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来度众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胎做人;一种是意生身、变化身,由意念而变化出来的身形即是意生身。菩萨投生到三界六道之中度化众生,和以意生身度化众生,这两种情况在佛典上都有记载。一念之间**尘刹,那就是意生身;如果是入胎、出胎,在人间教化利益众生,那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分段生死。不过,菩萨即使是倒驾慈航,回到分段生死,那也是愿力的支持,不是随业迁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才是大乘菩萨的真正境界。所知障有两种,除了三界外的无明,还有一种是叫邪见,也就是五利使:身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五种邪见是三界内的见惑,并不是一般人都具有这些不正确的见解,它是外道的知见。虽说改变外道的邪见并不容易,不过,如果他一旦觉悟了,就能非常快地放弃那些邪见。佛的好几位大弟子,就是从外道转变过来,最后都成了帮助佛陀宣扬教化的得力助手。比如说迦叶尊者,他原先就是一位苦行外道,后来从佛出家。我们读了佛陀弟子传记以后,就可以知道,外道一旦放弃邪见,信奉佛法,树立正见,往往会在佛法当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佛陀时代如此,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同样如此。明朝有名的蕅益大师,他在家时就是一个非常反对佛教的人,也曾经写过文章批判佛教。但是后来他发现佛教的观点批不倒,佛教讲的都是真理,于是放弃邪见,皈依佛教出家,成为一代大师。在佛教当中,一个正确的见地极为重要。生活禅有四大纲宗,即“菩提心、般若见、息道观、生活禅”,它是修学生活禅的基本次第。实际上修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次第,“见”非常重要。所谓见地与功夫,两者比较而言,见地更加重要。在正见的指导下好好用功夫来得快,事半功倍,一日千里。见从哪里来?从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法修行而来。也就是说,正见从三个方面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从闻、思、修而来。闻即文字般若,思即观照般若,修即实相般若。离开这三个途径,正见无从获得。千经万论都教导我们“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样才能了脱生死,证大菩提!第十八讲知见的厘清和建立(2005年12月3日)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和建立非常重要。邪见有多种多样,总而言之,不出断、常二见。断见与常见,二者都是对业果因缘的错误认识。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发生过一次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这种争论延续了很长时间。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也同样如此。有的人认为生命是一次性的,这就是所说的断见;有的人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由过去注定的,不可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常见。常见就是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生中决定了的,任何努力都不起作用。断见就是断灭论,拨无因果,即否认因果,不相信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可磨灭。佛法的见解是说,断见固然不对,常见也是错误的。佛法认为生命不常不断。常不对,断也不对,非常非断。如果说是常,一切都是过去生中规定了的,那么我们现在的修行、努力,就没有任何作用与意义。如果说是断,人的努力同样没有任何意义。善恶报应的积累既然都是断灭的、都是一世的,人生的努力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佛教主张:众生的生命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生命的轮回与净化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前提下的。无论是生命的轮回,还是生命的净化,都没有一个自我从这一辈子走到下一辈子,从前世走到今生,所以叫无我。虽然没有我,三世因果依然建立,众生生命依然延续,所修积的功德依然不失不坏,所做的一切罪业依然不失不坏。无我的理论,既不同于断灭见,也不同于宿命论,所以往往很难理解。无我的理论与三世因果同样重要,无我的理论与业果不失并不矛盾。首先说无我。“我”从思想上来讲,它有一定的哲学定义。“我”有三个含义:独立、自在、永恒。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对于“我”的理解,大致不出这三个含义。佛法认为这样的“我”不存在,但是“假我”还是有的。如果说“我”是自在的,我总想好事得不到;如果说“我”是永恒的,活上几十年这个色壳子就回到大地了。可见永恒、自在、不变的“我”并不存在,所以说“无我”。然后说建立在无我基础上的“假我”。从过去生到今生,从今生到尽未来际生,这个无量劫以来业果的责任者,佛法是用四个字来表述它:“相似相续。”业果的责任者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来生,它是相续不断的,中间没有断层,所以它不需要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也不需要一个永恒自在的我。因为它的中间根本没有一秒钟的间断,它是相续的。虽然前一念业果的责任者和后一念业果的责任者是相续的,但又是不同的,它总在改变,“一切法无常”,只是相似而已。也就是说,前一念的假我和后一念的假我不完全一样,因为它受到我们行为的影响。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三恶道,假我也就随着在三恶道;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四圣,假我也就在四圣之中。它随着众生行为的影响,时时刻刻在转变,所以它是相似相续的。关于这一点,从人的一辈子,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答案。一岁的张三和六十岁的张三不一样,又是一样。一个人从他出生一直到死亡,都保存了作为他本人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一岁和六十岁毕竟又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他是张三又不是张三,他不是张三又是张三。从人的一期生命来看,是在相似相续中逐渐推移。一岁与六十岁之间的距离毕竟很长,即使是当下这一念,也是在相似相续。如果说每一念都是一个样的,那就成了宿命论,人的一切不可改变;如果说不一样,那又成了断灭论,做一切事情没有后果,业果的责任者不存在。佛教无我观的建立,以及如何学习、领会无我的道理,实在非常重要。搞得不好,就成了宿命论、断灭论或者神我论。从我们一般人来说,对于无我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晰。实际上,很多人是把真如、佛性、法身看成和灵魂一样了,这就和佛教的本意完全相违背。佛性只是成佛的可能性;法身是理,是我们要认识的真理。诸佛与众生同一法身,并不是每个人各有一个单体独立的法身,而是指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皆以法界性为身。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都在法界之中,都在真如佛性之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业力因缘,与法身、佛性相联系,共同禀此一性。达摩祖师说:“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我们能够与真理达到一致、同一了,妄想、烦恼就消除了。所谓“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说众生与诸佛成为一体,回归法界。同真理成为一体了,也就把一切障碍和局限统统打破了。破无明、断烦恼,就是要打破众生与佛之间的这道墙壁,真正融入真理之中,融入法身之中,融入诸佛的无上菩提之中。如何理解佛法最深层次的无我道理,不开悟,不对佛法作最深入的学习和领会,往往在见地上会有许多误区和盲点。修来修去,都是那些外道见在指导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无我的知见、空的知见、般若的知见。禅宗所谓“一法不立”,就是般若的知见、空的知见。我们往往听到“一法不立”,就觉得:完了,我修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了!所谓破法执,就是连你修的这些功德的相也要破掉。因为你有功德之相,就有局限性,就与佛的法身不一致,就不能融入法界之中,不能融入诸佛之中。所以要破掉一切相,扫除一切见,所谓“不见一法名佛见”,见有一法就不是佛见。做一切事情不要从我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功德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东西的积累出发。做一切事直接去做,不要想那些。拿了一块钱出去,你想了半天自己做了多少功德,这等于在思想上又背了个大包袱。背了这个包袱以后,天天就躺在这个包袱上,不想再往前走一步了。我们一定要放下一切包袱,扫除佛见、法见,然后才能和诸佛的本体一致。学习佛法讲到“不立一法”,讲到这个最深的地方,我们往往都觉得有些害怕。禅宗一法,是叫我们不要背任何包袱,要把一切包袱都放下,把一切的佛见、法见、僧见全部都放下,能放下都放下。放下的当下就与佛的法身相契无间了。第十九讲佛法住持世间的因缘(2005年12月4日)佛法住持在世间有多种多样的因缘。佛法有几种称呼,从知识层面叫佛学;从真理的层面叫佛法;从教团实体来说称作佛教。称佛教的时候比较多。佛教,顾名思义就是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教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佛陀教法本身,然后就是佛法教化的对象。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