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袁了凡-了凡四训-7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①,以布施为先②。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③,外舍六尘④,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⑤,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注释】①行:佛教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②布施:以福利施与人。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③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是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④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是染污之义,就是说其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⑤悭(qiān):吝啬。【译文】什么叫舍财作福?佛门千千万万的善行之中,以布施财物最为重要。所谓布施,其实就只是一个“舍”字。通达的人内可以舍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可以舍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有的一切,没有舍不得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先从布施财物上做起。世人靠衣食维持生命,所以将财物看得最重。我却将财物舍掉,内可以破除我的吝啬之心,外可以救人于危急。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勉为其难,最终则会泰然处之,这样最有助于洗涤自己的私心,去除执着贪吝之念。【点评】什么叫做舍财作福?佛门的诸多善行中,以布施最为重要。佛教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是一种把福利施于他人、累积功德以求个人解脱的修行方法。小乘佛教将“布施”分作“财施”、“法施”两种。“财施”指将各种财物布施予人,目的在破除个人的吝啬和贪心,以免除未来世的贫困;“法施”指向人说法传教,目的使人成就解脱之智。大乘佛教将“布施”与大慈大悲的教义相联系,用于普度众生,故“布施”的对象遍及一切有情,并把它纳入大乘佛教的修习方法“六度”之中。“六度”,意为使人们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所谓布施,就只是一个“舍”字。明白通达的人内可以舍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可以舍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有的一切,没有舍不得的。外无所攀缘的万法,内心又无一识生起。庄子亦有“吾丧我”的观念,出自《庄子·齐物论》。“吾”是我,真我;“丧”为忘,忘我为去除自我偏见或意识。指忘记自我,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的境界。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先从布施财物上做起。世人靠衣食维持生存,所以将财物看得最重。我却将财物舍掉,内可以破除我的吝啬之心,外可以救人于危急。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勉为其难,最终则会泰然处之。这样最有助于洗涤干净自己的私心,去除执着贪吝的念想。※※※※※※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①?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②?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注释】①参赞:参与并协助。②出世:超脱人世,脱离世间束缚。又作“出世间”,佛教认为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具体说来,苦集二谛为世间,灭道二谛为出世间。前者说生来即苦,说明人生缘起之理,表明人生的逼迫性和招感性;后者说灭寂、解脱才是佛教的追求,指出解脱的途径和方法,表明人生的可证性和可修性。【译文】什么叫护持正法?所谓的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没有正法,拿什么去参与谋划天地的造化?拿什么去分别万物?拿什么来挣脱尘世的束缚?拿什么来经理世务以达到出世的境界?所以凡是看到圣贤和佛家的像、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并加以修缮整理。至于弘扬正法,报答佛祖超度的洪恩,尤其应当劝勉鼓励。【点评】本段主要解释什么叫做护持正法。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没有正法,怎么可以去参与天地的造化?怎么可以使天地万物有序地化育生长?怎么可以挣脱尘世的束缚?怎么可以经理世务,超脱虚幻的世间束缚?所以凡是看到圣贤的庙宇形象、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而加以修缮整理。至于弘扬正法,报答佛祖超度的恩德,尤其应当劝勉鼓励。※※※※※※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①,柔声下气,习以成性②,便是和气格天之本③。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④。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⑤,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注释】①婉容: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②习以成性:养成习惯,即成本性。③格天:感通于天。④自恣:放纵自己,不受约束。⑤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译文】什么叫敬重尊长?一家的父亲、兄长,一国的君主、长官,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内本之于深爱,外表和颜悦色,时间久了便成为本性,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的根本。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惩罚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要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是古人的格言。而这些方面与人的阴德最有关联。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绝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点评】什么叫做敬重尊长?家庭中的父兄,国家的君长,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古代社会家国同构,家庭与国家、社会的结构是相同的。君、臣、民是古代传统的社会结构,它不过是放大了的家庭结构。“君主”相当于社会中的“家长”,居统治地位,负责发号施令;“臣”为社会里的“家属”,负责执行君主的命令、管理人民;“民”则为社会中的“家奴”,为社会的最底层。“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身修养好了,家政治理好了,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所以服侍好父母才能事奉好君主。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养成习惯,以成本性,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刑讯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而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方面与人的阴德关联最为密切。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断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古代中国深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三纲五常”来源于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董仲舒为论证其合理性和永恒性,用“天人感应论”给“三纲五常”披上了神学外衣。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取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天之道就是阳尊阴卑,阳贵阴贱,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阴永远处于从属地位。臣侍君、子侍父、妻侍夫是天经地义。因为“君为臣纲”是第一纲,君主秉天意而行事,所以,君主依天意而行事谁也不能违背。事君如事天,否则,上违天意,下抗君主,违背“五常”,必遭惩罚。董仲舒宣布: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三纲五常”依据天意永远也不能改变,这就使“三纲五常”固定化,系统化,神学化了。“三纲五常”学说是儒家宗法等级思想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①;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②。”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注释】①恻隐:怜悯,不忍,同情。②牝(pìn):雌性的兽类,也泛指雌性。《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译文】什么叫爱惜物命?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罢了。追求仁的人就是要求这个,积累德行的人也是要积这个。《周礼》说:“早春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不要用母的。”孟子说,君子应当远离厨房,这就是为了要保全我们的恻隐之心。所以前辈就有“四不食”的禁忌,是说听到宰杀声音的不吃,看到宰杀场面的不吃,自己喂养的不吃,专门为我宰杀的不吃。人们无法完全断绝吃肉,就应当先从这几条来戒。【点评】人之所以算作是人,就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求仁的就是要求这些,积德的也是要积这些。恻隐之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道德起源论和人性论。孟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中,就有善的因素。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他看来,人性本身是善的,这是一种天生的本性,恻隐之心人人具有。孟子还进一步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义”的开始,他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叫做“四端”。“四端”如能发展起来,就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德”。“四德”是“四端”的发展。有了“四德”人就具有了善心。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不仅不善,反而凶狠残暴?他认为那是因为这些人不注意善的方面,不注意培养和扩大善的结果,也就是没有发扬恻隐之心的结果。《周礼》上说:“早春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不要用母的。”孟子说,君子应当远离厨房,这就是为了要保全我们的恻隐之心。所以前辈就有“四不食”的禁忌,说的是听到宰杀的声音不食,看到宰杀的场面不食,自己喂养的不食,专门为我而宰杀的不食。后来的人们无法断绝吃肉,不妨先从这几条开始禁戒做起。※※※※※※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①,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②,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注释】①蠢动含灵:犹指一切众生。②暴殄(tiǎn):糟踏毁坏。杜甫《又观打鱼》:“吾徒何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译文】循序渐进,慈悲之心不断增长。不只是应当戒除杀生,那些蠢动的动物其实也都有灵性,也都是有生命的。抽取蚕丝时要煮茧,锄地的时候要杀死虫子,想想我们衣食的由来,都是以杀害别的生命来养活自己。所以糟踏浪费衣食的罪孽,应当与杀生等同。至于手下误伤的,脚下误踩的,不知道有多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去防止。古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多么仁慈啊!【点评】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慈悲心不断增长。不只是应当禁戒杀生,包括低等生物等一切众生都是有生命的,都应当爱惜。抽取蚕丝时要煮茧,锄草耕地时要杀死虫子,想想我们衣食的由来,都是以杀害别的生命来存活自己。所以糟踏、毁坏衣食的罪孽,实在是与杀生相等同。至于手下误伤的,脚下误踩的,不知道有多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仔细提防。古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多么仁慈啊!人要以慈悲为怀,与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和谐相处,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肆意攫取自然资源。※※※※※※善行无穷,不能殚述①;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注释】①殚(dān):尽,竭尽。【译文】善行是无穷无尽的,无法仔细罗列陈述;由这十件事推而广之,那么各种德行就都可以完备了。【点评】善行无穷无尽,一时难以说尽,由这十个方面推衍开来,那么各种德行就都完备了。善事善行难以详述殆尽,即使举例十分完备,仍难将全部都网罗进去。挂一漏万,也就在所难免。惟有提纲挈领地列出几个条目,方免顾此失彼之虞。第四篇 谦德之效《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①,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②,六爻皆吉③。《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④,必有一段谦光可掬。【注释】①流:流布,充实。②卦:《易经》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由以一长划表示的阳爻和两短划表示的阴爻配合而成。古时用以占验吉凶。③爻:构成《易经》之卦的基本卦画,作为符号,爻是指代表阳和阴的爻画。其哲理内涵,有交错和变易等义。④寒士:原指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其社会地位低下。《晋书·儒林传·范弘之》载:“下官轻微寒士,谬得厕在俎豆,实惧辱累清流,惟尘圣世。”在门阀士族制度高度发展的魏晋南北朝,寒士难于担任高官。《南史·袁粲传》载:“袁濯儿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于寒士遇物。”后泛指贫苦的读书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译文】《易经》说:“上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而增益谦虚的,地的规律是改变满盈而流向谦下的,鬼神是损害盈满而福佑谦让的,人的心理是厌恶盈满而爱好谦虚的。”所以谦卦中的六爻都是吉利的。《尚书》说:“盈满会招来亏损,谦虚会收获益处。”我多次同大家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每次见到有贫寒的士子将要发达,就必定会先有一段谦虚的光彩流露出来。【点评】了凡先生征引古书,以说明谦虚之德的重要。《易经》说:“天道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而增益谦虚的,地道的规律是改变盈满而流向谦下的,鬼神是损害盈满而福佑谦让的,人的心理是厌恶盈满而爱好谦虚的。”此举“天道”、“地道”、“鬼神”、“人道”为例,说明宇宙间的事理无不抑满扶谦。《道德经》将道、天、地、人称之为宇宙的“四大”。并且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阴符经》也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人同构”,人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与天地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人只要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效法自然,修身养性,就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谦卦中的六爻都是吉利的。《尚书》中说:“盈满必定招来亏损,谦虚谨慎就会获益。”也就是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德经》中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主张柔弱处下,虚己待物,不可利令智昏。越是在有利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三国演义》中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之后,又挥师南下,打算统一全国。曹操自以为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根本不把孙权和刘备放在眼里。但曹军不习水战,且远道而来,长期连续作战,士卒筋疲力尽,如强弩之末。孙刘联军适时抓住战机,根据曹军战船连在一起易受火攻的弱点,火烧曹军战船,一时间“樯橹灰飞烟灭”,大火一直延烧到岸上的军营,曹军被烧死和溺水而亡者甚多。最终曹操大败。另外,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也野心勃勃地向江南扩张,决定渡江攻伐东晋。其臣下纷纷劝谏,苻坚不听,狂傲地认为东晋虽有长江为屏,但难以固守。前秦军队众多,每人将马鞭投入长江,就可以截断江流。这也是成语“投鞭断流”的由来。于是苻坚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军东晋。后来双方在淝水边展开大战。苻坚站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误以为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颇为惊慌。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晋军施计,以摆开战场决一死战为名,让秦军后撤。但是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晋军趁机大举追击,秦兵大败溃逃,沿途也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人马相踏而死者,满山遍野。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狼狈逃回洛阳。※※※※※※辛未计偕①,我嘉善同袍凡十人②,惟丁敬宇宾③,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④,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⑤,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⑥。【注释】①辛未:指1571年。计偕:举人赴京会试。②同袍: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唐·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③丁敬宇宾:即丁宾(1543—1633),字敬宇,又字礼原,号改亭,嘉善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任句容知县,后任御史,迁南京右佥都御史兼提督操江、南京工部尚书,后累加至太子太保,卒谥清惠,著有《丁清惠公遗集》。④恂恂:温和恭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款款:诚恳忠实的样子。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⑤顺承:顺从承受。⑥中式:科举考试被录取称为中式。《说文》:“式,法也。”中式即符合录取的法定手续。《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译文】辛未年举人们赴京会试,我们嘉善的同学共有十人,其中只有丁宾字敬宇的,年纪最轻,为人非常谦虚。我告诉费锦坡兄说:“这位丁兄今年一定能考上。”费锦坡问:“何以见得呢?”我说:“只有谦虚才能受到福报。费兄你看看这十人中间,有像敬宇兄那样温和而诚恳、不敢在人之先的人吗?有像敬宇兄那样对人恭恭敬敬、小心谨慎就像畏惧一样的人吗?有像敬宇兄那样受到侮辱也不反驳、听到毁谤也不辩解的人吗?人能做到这些,就是天地鬼神,也会保佑他的,还能不发达吗?”等到名单公布,丁宾果然考中了。【点评】辛未年,了凡先生与来自嘉善的同学,共有十人,参加京城举行的会试。按照明代科举取士制度,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皆可应试。考试地点在礼部。因汉代应举之人均用公家车马接送,所以古人也以“公车”代称会试的举人。清末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运动就是发生在举人赴京参加会试期间。当时正值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参加会试的康有为集各省举人在今北京宣武门外的松筠庵起草上光绪帝书,提出迁都、变法、练兵、拒和等主张,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与了凡先生一同应试的人中有一个名叫丁宾,号敬宇的,年纪最轻,为人非常谦虚。结合上面“人道恶盈而好谦”的理论,了凡先生认为“谦光可掬”的丁敬宇必将发达,于是对同行的费锦坡说:“这位仁兄今年一定考中。”费锦坡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了凡先生就说:“只有谦虚的人才有福气。你看我们这十人当中,有谁能像丁敬宇那样温和恭顺、诚恳忠实、不为人先?有谁像丁敬宇那样毕恭毕敬、谨小慎微?有谁像丁敬宇那样受到侮辱、听到有人诽谤也不开口辩解?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哪有不飞黄腾达的道理?”了凡先生全面阐述了丁敬宇谦让不争的品德。这也是道家所极力提倡的优秀品质。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所提倡的道德原则总结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指谦让不争,柔顺处下。等到发榜,不出所料,丁敬宇果然考中进士。※※※※※※丁丑在京①,与冯开之同处②,见其虚己敛容③,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④,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注释】①丁丑:指1577年。②冯开之:名梦祯,字开之,嘉兴府秀水县(今属浙江)人。明神宗万历年间,高中会试第一名会元。官至翰林院编修。③敛容:正容,显出严肃的神色。④直谅:正直诚信。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文】丁丑年在京师,我与冯梦祯先生住在一起,看到他虚怀若谷,神情庄重,完全改变了幼年时的习性。李霁岩先生是他正直诚信的诤友,时常当面指摘他的错误,只见他心平气和地虚心接受,不曾回报一句气话。我告诉他:“福有福的根源,祸有祸的先兆。心中果然谦虚,上天一定会相助的。老兄今年一定会考中的。”后来果然考中了。【点评】丁丑年,在京师,了凡先生与冯开之住在一起,看到他虚怀若谷,神情庄重,完全改变了幼年时的习性。想来冯开之幼年之时必是年轻气盛,狂傲不羁,锋芒毕露。他的好友李霁岩正直诚实,心直口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颜面,时常当面指摘他的过失,只见他心平气和地虚心接受,不曾回报一句气话。“直谅”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于良友、益友的品质的论述。孔子认为和正直、诚实以及见识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而和逢迎谄媚、花言巧语以及当面奉承背后毁谤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和“直谅”之友相交,可以互相学习,相互提携进步。这是相对于择友而言,而如果是君臣之间,如此当面指责帝王,则难免会惹来杀身之祸。人们常以触动“逆鳞”,来比喻因劝谏而惹怒帝王。“逆鳞”语出《韩非子·说难》,据传龙喉下有逆向生长的鳞片,如果有人触动逆鳞,则必定会激怒龙而惹来杀身之祸。夏桀时,大夫关龙逄辅政,直言敢谏。桀作酒池,淫逸放荡,荒于政事,关龙逄竭力劝阻,桀拒不纳谏,并且将其杀掉。所以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臣,也会考虑进谏的艺术,曲折委婉地将意思表达出来。如《战国策·齐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都是很好的例证。了凡先生见冯开之虚己待人,就告诉他:“福有福的根源,祸有祸的先兆。心中果然谦虚,上天一定会相助的。老兄今年一定会考中及第的。”在事物萌生的前期,必有征兆显露。了凡先生将谦逊的品质作为考中及第的征兆来看待。而后来冯开之也果然考中了。※※※※※※赵裕峰光远①,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②,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注释】①赵裕峰光远:即赵光远,字裕峰,山东冠县今人,中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②三尹:明朝编制,知县称大尹,县丞称二尹,主簿称三尹,又称少尹。【译文】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冠县人,不满二十岁就考中举人,此后却多年未考中进士。他父亲任职嘉善三尹,他跟随父亲到任。他仰慕当地饱学之士钱明吾,就带着自己的文章去请教。钱明吾把他的文章全部否定了,赵裕峰不但不生气,而且心悦诚服地迅速改正自己的文章。第二年,赵裕峰考中了进士。【点评】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冠县人,还不满二十岁就考中举人,以后参加会试,却多年都没考中进士。科举进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越到后来竞争也就越激烈。他的父亲任职为嘉善县的主簿,他跟随父亲到任。他很仰慕当地饱学之士钱明吾的才学,便带着自己的文章去请教。钱明吾把他的文章全部否定,他不但不生气,而且心悦诚服,虚心接受,并迅速改正自己的文章。诗人白居易作诗后,常常先念与老妇听,并听取她们的意见,然后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唐太宗李世民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谦虚使人进步,此言不虚。赵裕峰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后,果然在第二年就进士及第了。※※※※※※壬辰岁①,予入觐②,晤夏建所③,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④,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注释】①壬辰:指1592年。②入觐(jìn):指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③夏建所:即夏九鼎,字玉铉,又字建所,号璞斋,嘉善人。受业顾宪成,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浮梁知县,改衢州府学教授,卒于途。④温良:温和善良。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译文】壬辰年,我入京觐见皇帝,遇到了夏建所,见此人虚己待人,谦虚之光逼人。我回去后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个人发达的时候,在降福给他之前,先开启他的智慧。这个智慧一经启发,则浮躁的人自然变得沉稳,放肆的人自然会有所收敛。夏建所这样的温和善良,一定是上天启发了他。”等到发榜,他果然中了进士。【点评】壬辰年,了凡先生到京城觐见皇帝。先秦时代诸侯朝天子称“觐”,后世之王公百官、外国使节等进谒皇帝,称“觐见”。了凡先生在京城遇见了夏建所,见他神情谦逊,谦光逼人。了凡先生回去后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个人发达的时候,在降福给他之前,先开启他的智慧。这个智慧一经启发,则浮躁的人自然变得沉稳,放肆的人自然会有所收敛。夏建所这样的温和善良,一定是上天启发了他。”等到发榜,夏建所果然中了进士。了凡先生认为,只要是有才智之人,一定会谦虚沉稳。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恃才放旷、锋芒毕露之人常会惹来灾祸,如三国时的杨修,聪敏过人,最能揣度曹操心思,恃才自傲,结果到最后被曹操伺机寻找借口杀掉了。※※※※※※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①,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②。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③。”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注释】①甲午:指1594年。②遽(jù):立刻,马上。③相公:旧时称读书人为相公。明、清科举考试进学成秀才的人,也被称为相公。【译文】江苏江阴的张畏岩,积累学识工于文章,在读书人中小有名气。甲午年,参加南京的乡试,他借住在一个寺院中,等到揭榜,他却榜上无名,于是破口大骂考官有眼无珠。当时有一位道人在旁边微笑,张畏岩马上又迁怒于这位道人。道人说:“相公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张畏岩更加生气地说:“你又没有见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道人说:“听说写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你这样怒骂,心情不平和得厉害,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张畏岩不由得心服了,于是便向这位道人请教。【点评】江苏江阴的张畏岩,下功夫做学问,文章也写得很好,在读书人中小有名气。甲午年,参加南京的乡试,他借住在一个寺院中,等到揭榜,他却榜上无名,于是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考官有眼无珠,以发泄心中憋闷。当时有一位道人在旁边微笑,却无端招惹了他,于是他马上又迁怒于这位道人。道人说:“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张畏岩更加生气地说:“你又没有见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道人说:“听说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你这样怒骂,心情十分不平和,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做文如做人,观人言谈举止、品质性格,也能判断一个人的学问做得究竟如何。张畏岩不由得心服了,于是便向这位道人请教。※※※※※※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①。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张曰:“我贫士,何能为?”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②。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注释】①立命: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终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②心造:佛教语,谓为心所生。【译文】道人说:“考中与否全在于命运;命里不该中的,就算是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自己做个转变。”张畏岩问:“既然是命中注定的,又怎么能够改变呢?”道人说:“造命的是上天,但立命却在我。只要努力多做善事,广积阴德,什么福报求不到呢?”张畏岩说:“我只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又能做些什么呢?”道人说:“善事和阴德,都是由人的内心所决定的。只要常存此善心,就会有无量的功德。况且就像谦虚的品质,并不需要花费钱财。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却大骂考官呢?”【点评】道人说:“考中与否全在于命运,命里不该中的,就算是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自己做个转变。”古人多信奉“命由天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于功名等身外之物强取不得,宜采取豁达的态度。而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可以扭转乾坤。所以这里道人就劝张畏岩要自己做个转变。张畏岩不解地问道:“既然是命中注定的,又怎么能够改变呢。”道人说:“造命的是天,而立命在我。只要努力多做善事,广积阴德,什么福泽求不到呢?”张畏岩问:“我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又能做些什么呢?”言下之意是,行善积德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殊不知,万事都是从基础做起,只要心存善念,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在积功累德。道人又说道:“善事和阴德,都是由人的内心所决定的。只要常存此善心,就会功德无量。况且谦虚这一方面,并不需要花费钱财,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却大骂考官呢?”※※※※※※张由此折节自持①,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②,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③。”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注释】①折节:改变从前的志向或行为。②丁酉:指1597年。③薄行:品行轻薄。【译文】张畏岩从此改变自己的态度而自我修持,每天都行善事,功德也每天在加厚。丁酉年,他梦见自己来到一座高大的房子内,看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中间有不少行是空缺的。就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答道:“这是今年考取者的名录。”张畏岩问:“为什么缺了许多名字?”那人回答说:“阴间对于读书人每三年考察一次,必须是积功累德、没有过错的人才能在这个册子上列名。像册子前面所缺少的,都是原先预定应该考中的,因为新近有不端的行为,所以被除名了。”后来又指着一行说:“你这三年以来,行事谨慎,或许应当补到这里,希望你自重自爱。”这一科,他果然以第一百零五名中举。【点评】听到道人的指点,张畏岩从此一改往日的作风,每日行善,功德日增。丁酉年,梦见自己来到一座高大的房子内,看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中间有不少行是空缺的。于是他就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答道:“这是今年考取者的名册。”张畏岩又问道:“为什么中间缺少许多名字?”旁边的人答道:“对于那些读书人,阴间每三年考察一次,必须是积功累德,没有过咎的人才能在这个册子上列名。像册子前面所缺少的,都是原定应该考中的,因为新近有不端行为,所以被除名了。”后来又指着一行说:“你这三年以来,行事谨慎,或许应当补到这里,希望你自重自爱。”这一科,他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举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8
正序
倒序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2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3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4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5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6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7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