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起源-2

这里我们又必须注意,伏羲、女娲以及黄帝、嫘祖,在神话来源上显然是同一的;他们的异名则表明后来确实发生了分化。我认为,伏羲、女娲应是颛顼系统中的日神和月神之名,而黄帝、嫘母则是帝喾系统中的日神和月神之名①。所以伏羲、女娲是风姓,而黄帝、嫘母则别有一姓。《方言》:“娥,,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语之。”“”音从赢,字又作“蜾”,即“嫘”。据《史记》,黄帝号有熊氏。熊、嬴二字古可通用②。所以“有熊”就是“有嬴”。蜗、螺,都可称作黾或嬴。这表明了信仰黄帝的那个部族属于嬴姓,与嫘母同姓③。《帝王世纪》中说: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感附宝而生黄帝于寿丘。④姬姓与姒姓为同姓,而姒、嬴乃一声之转。所以姬姓就是嬴姓。又,“附宝”即月亮(纬书:月名“灵附宝”)。在这一传说中,黄帝被表述成为月神与雷神交配而生的儿子。而此说与大多数史料不相证合,肯定产生较晚。月神名女娲,嫘祖别名雷祖,即雷神⑤。因此这一传说似乎又暗示了如下这样一种关系:黄帝的母亲与其妻家同姓,都属于“有嬴族”,而这也就是黄帝号有熊氏的来历。按,《帝王世纪》中又说:“黄帝母家有氏女,世与少典氏婚。”黄帝本族的氏号名叫“少典”。丁山曾论证“典”是太阳神⑥,而“有氏”,在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引古本写作“有娲氏”,并指出:“炎帝黄帝皆有娲氏之女。皇甫谧以为少典、有娲氏,皆国号。”今本《国语·晋语》记有娲氏作“有氏”。朱起凤《辞通》说:“娲字先讹作蜗,形与近,因此致讹。”这就证实了我们以上关于黄帝母家与妻家是同一部族——女娲族,所以号为“有嬴氏”即有熊氏的推测。还应当指出,女娲作为人类的高母早在甲骨文中已见诸记载。甲骨文所祭女神有神名“”①。郭沫若《卜辞通纂》从罗振玉说,释此字为娥,谓即是“帝俊之妻娥皇”。我认为此说可信。日本学者赤冢忠也曾指出“”即女娲②。女娲是月神。而在中国古代的占星术中,月亮是主管水旱之神,故可据月形占验气象:月初生小而形广大者,月有水灾。(《开元占经》卷十一引《荆州占》)月先行离于毕,则雨。(同上书引《春秋纬》)月晕辰星,在春大旱,在夏主死,在秋大水,在冬大丧。(同上书引《海中占》)月晕围辰星,所守之国有大水。(同上书引《帝览嬉》)月晕围心,人主有殃,又曰大旱。(同上书引《海中占》)月晕鬼,大旱。(《开元占经》卷十一引《海中占》)月神女娲在古宗教中也是一位主管水旱之神。《论衡·顺鼓》记汉代风俗说: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社”即桑社,是供祭高母之地(说见后文)。由此条记述可见,女娲正是主旱之神。又旱神别名“女魃”,或记作“女发”。《说文》:魃,旱鬼也。段玉裁说:“魃,旱神也。神、鬼统言之则一耳。《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石勾,有黄帝女发,本天女。黄帝下之,杀蚩尤,不得复上,所属不雨。女发即魃也。”按,《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后置之赤水之北。“应龙”即“龙”(实际是指鳄鱼神),在神话中与黄帝的关系一向十分密切(“黄帝即位见黄龙大”)。而这位能止雨的天女发,应就是汉代人止雨时所祭祀的旱神女娲(发、呙叠韵转音,字可通)。所谓系昆之山,典籍中仅此一见,疑系昆之山当作西昆之山,亦即黄帝妻嫘母的母家“西陵”之山: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女,谓之嫘祖氏。(《帝系》)引人注意的是,女娲——旱魃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故事,在古神话中后来又进一步发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形。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分作三类。在第一类中,蚩尤变形为黑龙。如《墨子》书所记“黄帝杀黑龙于北方”的故事。所谓“北方”,实际就是黄帝诛杀蚩尤的“冀州之野”。而在《淮南子·览冥训》中,此事却直接被归于女娲名下,变成了“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这显然正是上一说法的变形。《诸神的起源》 第一部分 《诸神的起源》 女娲与大禹故事的真相(3)在第二类传说中,女娲—旱魃—天女发又变名称作“玄女”,亦即后世道教中那位著名的“九天玄女”。例如《史记索隐》引《龙鱼河图》:“天遣玄女授黄帝兵符,伏蚩尤。”《广韵》符字注引《河图注》云:“玄女出兵符,授黄帝战蚩尤。”此所谓天神、玄女,显然就是女娲—天女发助黄帝攻蚩尤故事的变形。在第三类传说中,天女发助黄帝止雨战胜蚩尤的故事,则变形为天神赐符诀,赐天书河图、奇门遁甲给黄帝的故事。《云笈七签》引宋真宗御撰《黄帝本纪》说:“帝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衣,持符授帝。”《烟波钓叟歌》云:“轩辕皇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又云:“黄龙负图鳞成字,从河中出,付黄帝。”《黄帝本纪》注云:“神龙负图文,遁其甲,故曰遁甲。”《说苑》云:“黄帝于中宫,凤乃蔽日来。”《武经总要》云:“风后演遁甲,究鬼神之奥。”(按,“风后”即风神,亦即凤鸟,在传说中是黄帝臣。)《史记·黄帝本纪》:“玄女教黄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十八局,名曰遁甲。”上引这些材料,实际上都是女发助黄帝止雨胜蚩尤神话的变形。它们显然具有相同的深层结构,即:黄帝攻蚩尤被困,女神用某种方式助黄帝战胜了蚩尤,只是在表层结构上,早期传说中的女发演变成了凤鸟、风后或神龙、赤鲤,而止雨之举则演变成了授符,授兵法、阵法以及神秘的河图洛书等等而已。综上所述,在中国古神话中,女娲—嫘祖乃是太阳神伏羲—黄帝的妻子,是人类的母神。而前已述及,嫘祖别号“西陵氏”,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其实西陵氏就是在《山海经》和汉代传说中赫赫有名的那位女神——西王母的原型。《北堂书钞》卷一三○所引《黄帝出军诀》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昔蚩尤无道,黄帝讨之于涿鹿之野,西王母遣道人以符授之。黄帝请祈之坛,亲自受符,视之乃昔者梦中所见也。即于是日擒蚩尤。显然,这个晚出的故事也是天女魃助黄帝擒蚩尤神话的又一变形。但它将女魃(女娲)说成与西王母是同一神,却保存了古义。我们可以就此再来讨论一下西王母的真实面目了。西王母一名始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披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注:司天之五厉及五残,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何按,请注意,对西王母形象的这一描绘,表明她实际具有鳄鱼的形态。)郝懿行疏:西王母主刑杀。①我们已经知道,女娲就是旱发,而旱发别名“死魃”②,也就是死神。由此看来,在中国古神话中,历来存在着一个辩证的观念:生神与死神——创造生命之神与刑杀生命的死神,乃是同一个神。在以后的探讨中——例如在泰山既是天堂之山,也是地狱之山的观念中,在昆仑山下生命之泉与死亡之泉的同源观念中,我们还将不止一次地遇到与此类似的辩证观念。前面讨论奔月故事时我们已指出,西王母还是掌握着不死药的神①。这里可注意的有如下两点:(1)嫦娥奔月的故事,不见于先秦古籍,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神话。(2)常娥—常羲—女和—嫘母—女娲—西王母本来只是同一个神的异名分化,但在奔月神话中,却发生了第二次的分化。月神常娥在这里成为了与女娲、西王母完全不同的第三个神。这是中国神话演化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中国的原始宗教,起源于崇拜太阳的原始一神教。而后来从太阳神中分化出了月亮神,又从一名的太阳神(羲),演化为多名的众多太阳神(羲和、伏羲、黄帝、帝等)。现在我们看到月亮神也发生了这种多元化的分化。实际上,由于名称的分化从而导致一神向多神的分化,这乃是中国神话演变的一个重要规律。所以我认为,就中国古代宗教现象的发展而论,恰恰是由一神教向多神教演变。再回到我们正在讨论的嫘母—西王母问题上来。嫘母、女娲是西王母,那么很自然地,她们的丈夫伏羲和黄帝,即太阳神,也就成为了东王公。《诸神的起源》 第一部分 《诸神的起源》 女娲与大禹故事的真相(4)在传为东方朔所撰的《神异经》中说:东荒之中有大石穴,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太平广记》引《列仙传拾遗》说: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所谓“木公”,当然就是伏羲。因为“东方,木也,其帝太昊……执规而治春”。太昊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②但这里应当指出,所谓“王父”、“王母”,并不是帝王的称号(像其字面意义那样,以及过去所解释的那样)。《尔雅·释亲》说: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妣为王母。郝氏疏:“王父母即祖父母之谓也。”实际上,在以日神、月神为王父、王母的这种观念中,所映射的乃是这样一种图腾性的观念(而不是政治性的观念),即把太阳、月亮看做人类的祖父母——始祖神。《史记·封禅书》记齐地所祭八神中有阳神、阴神。三国人谯周的《古史考》说:代(岱)俗以东、西,阳、阴所出入。宗其神,谓之王父、母。在这里,谯周非常确切地解释了古人以日月为图腾即所谓“王父”、“王母”——高父、高母的这种原始观念。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甲骨文中,殷商人称月神女娲为“我母”之神。《礼记·礼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别,夫妇之位也。中国古人知道一个宇宙黑洞的存在,称之为“阴间”、“玄牝”。月亮,被认为是太阴的象征。应当指出,由对太阳神的一元崇拜,发展为对太阳神加月亮神的二元崇拜,这也正是中国哲学中极为重要的阴阳二元观念的始源。所以《大戴礼》中说: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礼记·乐记》中说:阴阳相摩,天地相荡……而百化兴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圆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圆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员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鸟铭(鸣)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合)益之(指日月交合即辰也)。这种二元交会的阴阳观念,以及由阴阳和阴阳交合的观念出发,用以解释天文地理人类的各种现象,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哲学观念之一。但另一方面还应看到,这种日、月的阳阴二元观念,又是参照着男女两性的交合模型而产生的(太阳——东公王,月亮——西王母,正印证了这一点)。这种两性交合的观念,转化为神话意象,也就是伏羲女娲的合体形象①。在相同的意义上,我们又可以注意到,在中国语言中,“乌—鸟”(即日神的象征)作为阳的符号,实际上从上古语言中开始,即已成为男性阳具的隐语(参看邢公畹《语言论集·释鸟》)。而“蟾蜍”、“癞蛤蟆”以及与月亮有关的另一种动物“兔子”,则又相反地成为女阴和娈童的隐语。《吕氏春秋·精通》说“日者阳精”,“月者群阴之本也”。《淮南子·地形训》说:“至阴生牝,至阳生牡。”《老子》书中称男阴为“”。闻一多指出“”别体作“睢”,字从“”或“隹”,都既与太阳鸟有关,又是指男性的性器官。《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所谓“谷神”,究竟何指?前人鲜有确解者。因此这一句话,两千年来,竟一直未得到达诂。今按,“谷”古音读“浴”②。浴、月一声之转,故相通。所以谷神其实就是月神③。月缺而能复圆,所以老子说“谷神不死”,这与月中有不死桂、不死药的传说正相印合。所谓“玄牝”,就是大阴,也就是“王母”。她在中国神话中,当然是“天地之根”。老子又说:“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易传》中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荀子·礼治》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交而变化起。”在这些话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范畴,实际上正是从男女分化和交合的观念中起源的。这一点,我们下面在讨论扶桑和社木时,还将作进一步的讨论。最后,在结束关于女娲的讨论之前,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著名的“补天”故事。这一故事见诸记载,是在《淮南子·览冥训》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乘雷车,服应龙,……导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参照《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交蛟龙……鬼神在后,腾虻伏地”,可以看出黄帝的辕驾仪仗,与女娲正可相配。由此可知,女娲所朝拜之“帝”,定是作为她夫君的黄帝(亦即伏羲)无疑。但是对于女娲补天的这一故事,后人多与《淮南子·天文训》中另一个共工触不周山,而导致天塌地陷的故事混作一谈:《诸神的起源》 第一部分 《诸神的起源》 女娲与大禹故事的真相(5)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其实此事与女娲补天之事并不相干。晋张华《博物志》中早就有考辨指出: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注焉。也就是说,女娲补天,事情发生在天地刚刚开辟,“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的时代。而共工与颛顼相争,怒触不周山以致天崩地裂的事情,却要晚得多,实际应是鲧和禹时代的事:禹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平通沟陆,流注东海。洪水通,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淮南子·本经训》)禹有功,辟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荀子·成相》)有禹攻共工国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共工臣名相繇……禹淹洪水,杀相繇。(《山海经·大荒北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山,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这些材料都可证明,女娲于开天辟地时因天地构造不圆满而补天,并且造人,实与大禹时代共工触不周山导致洪水横流的故事毫无关系。把女娲补天与大禹治水混为一谈的谬误,可以以唐代司马贞为代表。他曾明显地误认共工洪水事发生在“女娲末年”。但从晋代张华起已认为有必要区别这两件事看,至少在晋代,误解已经发生了。后人承此误,以致有人干脆把女娲说成大禹的妻子,就更是讹中之讹了。在上表中,将古传说中女娲和禹的事迹作了几点比较,从而可以明显地看出二者相窜混的一些痕迹。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顺便再讨论一下大禹治水故事的真相。《淮南子·天文训》说: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这个故事极富有浪漫色彩,乍看起来,共工与颛顼一样,都是天神(颛顼在五方帝系统中是北方神,是黑帝)。他一怒冲冠,即撞倒了天柱之一的不周山,致使大地上洪水泛滥。但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故事在本质上其实毫无神秘意味,只不过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自然现象被人格化后的产物。所谓“共工”难道真是神吗?否!按,“共”字与“洪”字相通,而“工”字又与“江”字相通。共工其实就是“洪江”。洪江之水怒发的原因,尽可由人去自由想象,而根本不必拘泥于是否确实为了与颛顼或别的什么神(如祝融)争帝。但洪江之水一旦怒发暴涨,其势必可崩山,或导致山崖的大面积滑坡,应当是毫不足奇之事,仅从三峡一带的地方志中就可以看出,自有记载以来,长江水道由于江洪或地震,而引致滑坡、山崩,乃是史不绝书的事。滑坡或山崩以后,江水旧道被堵塞,从而导致江水改道,因此又造成大地洪水泛滥,这更是顺理成章的极自然之事。这种自然现象实际上正是共工触山这一神话的深层结构,而其表层结构,却转化为这种自然灾害的人格化形象——洪江被变名为叫共工的天神。而由此我们也就可以解释禹的父亲盗“息壤”治水为什么失败的故事。他为什么会失败呢?一个最可能的原因是,在他企图障堵水路的地方(在传说中鲧是一位善于筑城造堤的巧匠①),由于对水势的失察,而导致了水路发生新的障塞,从而再导致新的山崩、滑坡(这应就是这个神话表层结构中所说的擅自盗上帝“息壤”以掩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山海经·海内经》)“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郭璞注《山海经》)试问,这种能自长自息的土壤,不是山崩或滑坡所造成的土石自行移动,又是什么呢?而其结果当然会导致水势更加恶性的泛滥和灾害。所以鲧失败是必然的。而他的儿子禹则不同,他聪明地采用了新的办法: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水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何按,即洪水,亦即共工)。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吕氏春秋·爱类》)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淮南子·人间训》)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禹贡》)由此可见,禹治水的主要办法是疏导。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也仍然筑堤堆高: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训》)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记载毫无神话意味,而完全可以看做信史。它还说明了洪江(共工)泛滥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下大雨。又: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淮南子·地形训》)禹堙洪水十三年。(《汉书·沟洫志》注引《夏书》)综上所述,我们已可以完整地清理出大禹治水事迹的真相。其表层结构虽然呈现为一系列的神话,而其深层结构却完全可以看做可信度很高的历史。在上古时代的某一时期,由于天降大雨,导致江河暴涨。洪水引发了地震、山崩以及山崖的大规模滑坡,致使许多江河故道堵塞而洪水泛滥。鲧奉命治水,他单纯采用筑堤防水的办法,结果使水路不通,引致了新的山崩或滑坡,使得洪水灾害更加严重。鲧因治水失败而死。死后其子禹继承了他的事业。禹以十三年的时间,考察水路,疏浚水道,修筑堤坝,终于排干了许多地方的积水,引导开挖了使长江黄河顺利东行的新水道。这个故事,应当就是大禹治水事迹的真相。《诸神的起源》 第一部分 《诸神的起源》 女娲与大禹故事的真相(6)①《淮南子·览冥训》高注引《说文》。②《风俗通义》。③《帝王世纪辑存》。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辑。有黄又名游光,星名。②《文选》“祭颜光禄文”注所引。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第666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①“女娲,伏希之妹。”(《路史后纪》卷二引《风俗通义》)“合位娲后,同称伏羲。”(《唐书·乐志》)②“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包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①“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妻雷祖。”(《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史记索隐》引《帝王世纪》)②蜗、螺在上古乃是一切水中甲介类的通称,包括蜗牛、螺蛳、蛤蜃等,参看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一。③《尔雅·释音》:“委也,累也。”委读wō。“青要之山,实为帝之密都……是多什累。”(《山海经·中山经》)郭璞注:“什累(螺),蜗牛也。”①按,本章所考证的古语言的通转情况,基本可信。但我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月亮女神——西王母的真相实际是鳄鱼。鳄鱼古名“鼍”,蟾蜍实即鼍的转语。详证见拙著《龙:神话与真相》一书。①而《大戴礼·帝系》中记:“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氏。”实际上,即嬴也。又以声近变作女英。在汉代刘向的《列女传》中,女娲变作娥皇,遂与女嬴()分化为两个人:“有虞氏有二妃,帝尧之二女也。长曰娥皇,次曰女英。”②《春秋》宣公八年:“夫人嬴氏薨”,《公羊》、《谷梁》中记作“熊氏”。又嬴、熊通用之例,在刘节《古史考存·释嬴》篇内列举甚多。顾炎武《唐韵正》则指出:“熊,古音羽陵反。古人读雄与熊皆于陵反。所以熊、嬴古音同。”③又螺音从累,与雷声近相通。史载伏羲女娲事迹多与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望有关。雷泽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大辰之虚”。“大昊帝包牺氏,风姓也,……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胥,通须,巫也。《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渝济漯,而注之海。”)所说的漯,或即与雷泽有关,录此备考。④《初学记》卷九引。⑤雷神、雷祖都是鳄鱼。⑥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说:典古文作,释作“日”主。因此小典即小日主,亦即少昊。①《卜辞通纂·世系》第360片。②日本《甲骨学》1961年8月第9号,第39页。①《山海经》郝笺引文有“大陵主厉鬼”一章。嫘母号西陵氏,亦可称“大陵”。所以嫘母—西陵—大陵其实就是西王母。②说见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大荒北经”条。①甘肃酒泉嘉峪关石墓壁画有东王公坐扶桑树上,头顶红日,内绘金乌。西王母坐桂树上,头顶盈月,内有蟾蜍。(《文物》1979年第6期)桂树于秋季开花,与月圆之期暗合,所以成为月亮树。②《吕氏春秋·月令》及高诱注。①月神玉兔(白虎)的杵臼捣药,则亦象征性交。②马王堆帛书本《老子》,“谷神”正作“浴神”。又“常仪浴月”。浴神正是常仪。③《老子》中又有“谷得一以盈”之句。旧亦多妄释者。按,谷即月,月得道则充盈,与此句前的两句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训贮,深厚也)”,正相印合。①《吕氏春秋·君守》:“夏鲧作城。”《吴越春秋》:“鲧作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伯鲧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诸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诸神的起源》 漫说龙凤(1)由上述,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在中国神话和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种神秘生物——龙和凤的起源问题。依据传统的看法,龙和凤乃是上古某些族团所崇拜的两种生物图腾。这两种生物的现实实体,对于龙来说主要是蛇(或其他爬行类),而对于凤来说,是玄鸟——燕子。这种看法并不全错,但离事情的真相相去却甚远。龙的实体绝不是蛇。正因为如此,目前所知最早的龙形器不是发现于我国南部,而是在产蛇较少的东北地区(即1971年发现于内蒙古三星他拉地区的玉龙)。这个龙形器年代属于北方的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千年①。其形头部如猪,身卷曲如钩,但无鳞,表明它与蛇类并无关系(见图45)。考古学家认为,这条玉龙制作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豕首很有些像《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之子韩流,“人面,豕喙,麟身,渠(曲)股,豚趾”。而属于同期、同型文化(红山文化)的另一块兽形玉,头部如犬或狐类,身亦卷曲如钩,无鳞,表明它与蛇类更无关系。就目前所能看到的考古实物而言,龙转化为蛇状鳞身,至早不会早于商代中期①。那么,龙的实体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第一是功能的角度,第二是生物的角度。从人类神话的构创过程看,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规律,这就是许多神灵的起源,都是由对自然界作功能性解释的需要出发,而后被人格化为实体。就龙来说,云,以及云和雨的功能性关系(云产生雨),就是产生龙的意象的基础。古代典籍中说:云从龙。召云者龙。②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3}在上引文中,龙与云的关系是十分清楚的。分析一下即可看出,在古人看来,所谓“龙”,乃是形成两种事物的本体,一是水,二是云。龙体入地形成泉水,泉水之气(埃)上天即成为云。这实际上是以神话意象的形式而出现的一种自然本体论。这种本体论以“龙”这种生物为意象,概括和解释了自然界中泉水和天云的生成原因。《说文》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洪范·五行纬》:龙,虫之生于渊,行无形,游于天者也。《淮南子·天文训》:龙举而景云属。《管子·水地》:欲小则化为虫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通卦验》:云气多黑润者其下有蟠龙。关于龙的这些传说,如果剔除其被神话了的意象,即不难看出,这描写的乃是如下一些特征:1.大小不定,长短无形;2.春以后见于天,秋以后隐其形;3.可以发光(景云),可以变黑(乌云);4.来之于水泉。而所有上述这些特征,不正是“云”所具有的特征吗?所以我的看法是,“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而这也正是中国神话中,云、雨、雷神名叫“丰隆”(隆、龙古字相通)的原因①。《诸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诸神的起源》 漫说龙凤(2)在本书关于扶桑树的讨论中我们将证明,黄帝族与“云”具有极密切的关系。《左传》中曾说:“黄帝氏以云纪,是为云师而云名。”而非常有趣的是,黄帝与龙也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体。”《吕氏春秋·古乐》记黄帝:“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名曰承云。”按,“承云”是黄帝之乐。“飞龙”,亦即云神丰隆(飞、丰一声之转)。故其所成音乐名叫“承云”。《古今注》:“皇(黄)帝乘龙上天。”《封禅书》集解:“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兽黄龙。”《开元占经》引《春秋合诚图》:“黄帝将亡则黄龙坠。”凡此,都证明了以云为纪的黄帝与龙有极其特殊的关系。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龙与云的关系。我们还曾指出,太昊伏羲与黄帝实际是同一个神——太阳神。而《左传》上说:太昊氏以龙纪,而黄帝以云纪。这实际上表明,云与龙的分化与太昊、黄帝的分化是同构的。在现实的自然界中,太阳与云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极为密切的。云可掩日(所以云神别名“屏翳”,见《吕氏春秋》),也可以与日辉映成华霞。《山海经》中多次提到一种叫“员神”的神,旧无释者。陆德明《经典释文》指出,经传中“员”、“云”二字古音通用。所以“员神”实际就是“云神”。又《山海经·西山经》中说:又西二百里,曰长流之山……实唯员(云)神魄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又西二百九十里,曰山……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云)神红光之所司也。按,上引文中,讹字颇多。“魄”当作“魂”。《说文》说:“魂,阳气也。”阳气即云。“山”即“幽山”,亦即日落之山(幽暗)。这两条记述的内容正相一致,说云神名叫魂氏,亦叫红光,主司日落之霞光(反景、红光)。而这又正好反映了云神与日神的密切关系。以上我们已证明了上古神话中的所谓“龙”,其实是对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自然现象——水、云、雨、太阳所作出的功能性解释,这种功能性的解释被本体化为一种有生命的灵物,这就是“龙”。而龙有原始意象,又是来自云的形象,请看以上这张“黄帝巡天图”,御者是羲和,乘者是黄帝,而云则是他们的车轮。此图中以云为帝车。《五帝德》:“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黼黻衣,执中而获天下。”又《吕氏春秋·占乐》:“帝喾命咸黑作为声。”帛书《十六经》:“黄帝令力黑。”由此看来,帝喾、黄帝是同一人。而应注意的是,龙为云象,马也可为云象。《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疏:“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再请看图47。这正如龙是云的生物化意象一样,作为神鸟的“凤凰”,就其初义而言,也是一种自然物的生命化意象。首先应当指出,凤和凰在神话中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神鸟。后世通常将凤和凰解释成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说文》说: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许慎对凤的这一解释,可谓集汉代以前古人关于凤传说的大成。其文中所极可注意者有如下几点:1.仅言凤而不言及凰。2.认为凤是神鸟。3.凤所在地为“空穴”。4.凤是东方之鸟,“出于君子之国”。按,君子之国者,东夷也。(《说文》:“夷俗仁。”)实际上,凤字就是“风”字。甲骨文中此二字同音、同义、同字、通用,这是王国维论证此点以后,甲骨学者人所共知的基本知识。因此凤鸟也就是“风神”①。《禽经》说:“凤禽,鸢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凤鸟就是“风伯”,古人已很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凤是风鸟。凰是什么?凰本字作“皇”(凤凰本字记作风皇)。皇、光古音相通(前已论证)。所以皇鸟实际上就是“光鸟”,亦即“太阳鸟”。非常幸运的是,在古代艺术中,至今仍为我们保留了这种神奇的太阳鸟——皇鸟的完整图形(见图47)。《初学记》卷三十引纬书《孔演图》说:“凤,火精。”(按,此“凤”字当作“皇”。凤凰初义不同,但汉代以后则混为一谈了。)《冠子·度万》第八:凤凰者,纯火之禽,阳之精也。如上所述,凤与凰分别是两种自然事物的生物化意象。凤是风神。而皇则是太阳鸟亦即所谓“火精”,是太阳的生命意象。太阳每天像鸟一样运行不止,所以先民把它看做有生命的神鸟。《山海经·南次山经》说:《诸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诸神的起源》 漫说龙凤(3)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丹穴”在什么地方?《尔雅·释地》中作了解释:“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丹穴其实就是“太阳山”。又前已指出,太阳别名“丹朱”。丹朱乃是太阳之色。而丹穴也就是“丹朱之穴”——太阳之家。那么说凤凰出于丹穴,不正是说太阳就是凤凰吗?实际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凤凰形象,似乎也是古人对于太阳的一种浪漫化想象。而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文》等书中说凤凰是鸟王,“凤飞,群鸟从以万计”。这其实正是早晨日出时极常见的自然景象。在这里也被转化成了一种神话性的意象——日出之后,随着太阳鸟的飞起,有成千上万的鸟类经过一夜的休憩之后复苏和鸣唱,并且纷纷腾飞。由此,我们又可以知道,为什么凤鸟被看做“历正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因为太阳正是古人用以制订历法的主要天文参照物。又,《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鸣曰鸣鸟。爰有百乐歌舞之风。……有五采之鸟,相向弄沙……唯帝俊下友。……帝下两坛,彩鸟是司。“沙”,古语中“羽毛”称沙。“弄沙”即“弄羽”。《魏文帝杂占》:“黄帝祥图,五龙舞沙。”《诗经·鲁颂·宫》:“牺尊将将。”毛注:“牺尊,是沙饰也。”《周礼·春官》郑注引郑众:“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可知“沙饰”即“莎羽翡翠”之属也。孔颖达《礼记·明堂位》疏:“牺尊以沙羽为画饰。”别本“沙”作“莎”。据此,弄沙即舞动羽毛也①。“五采鸟”是什么?《山海经》说:“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山海经·大荒西经》)原来五采鸟仍然是凤凰。应当指出,在中国古神话中,凤凰历来被看做一种音乐鸟。其原因就在于凤鸟是风神。而风又是天然音乐的创作者。《吕氏春秋·古乐》中说:“唯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古人在这里指出,中国音乐起源于风鸣之声,亦即所谓“乐效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古乐》又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6
正序
倒序
诸神的起源
诸神的起源-2
诸神的起源-3
诸神的起源-4
诸神的起源-5
诸神的起源-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诸神的起源
诸神的起源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