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一、讲经的因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本经不但文简义丰,易于诵念;还破色显空,令人开发智慧,揭开诸法虚伪的现象,照见诸法空性的本体。可以说:是建筑人类精神堡垒的上好原料,是发掘人生真谛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导航。经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欲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读诵此经;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证究竟涅槃,更要研究受持此经。事实上,此经非常受人欢迎。各地佛教道场,无论是日常课诵,或是大小佛事,无不皆诵念此经;甚至佛化家庭中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背诵此经。其弘传之盛,流行之广,远胜于其他一切大小乘经典。可惜诵念者众,而能够深解义趣的人甚少。尤甚的是有人,竟然以为这是一部‘多心经’。记得本会(香港佛教青年总会),按月在香港政府大会堂布教时,曾经多次有人问我,何谓:‘多心经’?甚么?多心经?何来一部多心经?后来始知道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误,真教人啼笑皆非。无奈当时限于时间,未能为之详细解答,不无遗憾。自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有机会和听众们,共同研究此经。现在,机会来了,因为学校开始放暑假,本会董事局议决,来一次连续性的暑期布教,并要求我负责主讲。因此,便欣然接受这项任务,同时选讲此经,以偿宿愿。虽然,个人所知有限,但弘法利生,毕竟是自己的职责,义不容辞呀!(备注:此讲义于一九六四年初版。当时作者是于公余课后写的。)二、经题的含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本经的名题。经题,是经的总纲,统摄全经的要义。我们欲想知道经的内容,非首先理解经题的含义不可。本经题目,共有八个字;可分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四段来讲。(一)真理的智慧般若,是翻字不翻音,与尊重故不翻。原来古的译经专家,在翻译佛经时,是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的。四例是: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音。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五不翻是: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自在等六义;又如阿罗汉,比丘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故不翻。二、秘密不翻:如佛经中的一切陀罗尼神咒,是诸佛菩萨于禅定中所发出的秘密语,一词含摄无量义,中文根本就没有适当的词句,可以表达其中所含的奥义,故不翻。三、尊重不翻:如般若,虽然可以译名智慧,但这种能够透视诸法实相,亲证人生真理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圣众的智慧,亦望尘莫及;为了显示般若的尊贵,避免人产生误会,所以只译其音,不译其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然可以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但古的译经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显示佛道的殊胜,令读者特别注意!所以后来译经的人,亦随顺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是印度当地的一种药果,形似槟榔,食之可驱风寒;其他地区没有,所以不翻。其实,庵摩罗,是清净无垢的意思,可译名:清净无垢果。般若二字,在四例五不翻中,是译字不译音,与尊重故不翻。由于译字不译音的缘故,所以般若,应该读作‘波惹’。由于尊重故不翻,所以佛经中每保留原音。其实般若二字,可以译为智慧,不过这种般若的智慧,的确是不同世间普通一般人的智慧。因为一般人的智慧,只是凭籍人类虚妄的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想像、猜测、与分析;或由人类世代相传,积累的经验所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只是主观的错觉,完全缺乏真理的依据;是无法理解宇宙人生的原理,更不可能断惑证真,觉悟成佛。孙中山先生说:‘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唯有科学知识,才是真知特识。’不错,‘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我同意这种说法。但‘唯有科学的知识,才是真知特识。’我是绝对不同意的。因为科学知识,果然是真知灼见的话,前人的发明,又怎会被时代淘汰,或为后人所推翻呢?大家都知道,公元二世纪时,天文地理学家托勒索的地球不动说,曾经被当时的人,奉为金科玉律;可是后来却被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所推翻。至于牛顿所发明的万有吸引力,又何尝不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翻呢!可见科学家的发明,只是依据物理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假设,不断的求证,又不断的推翻而已,其所得的知识,只是物理,似理、而非真理。至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以及其他关于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就不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所能解答了。所以,现代科学虽然极其昌明,仍然无法排除人们精神上的苦恼,更无法充实人们心灵的空虚;反而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精神上的困扰。可知科学知识,只是一种利害参半,或利少害多的世智辩聪而已,并非本经所诠般若真空的智慧。因此,古之译者,都保留其原音,不将般若译为智慧,以显示般若的尊贵,并非世间人的肤浅的智慧,可以同日而语。尊贵的般若,究竟是甚么呢?般若,是能够透视真理,明白真理,进而能够亲证真理,使人的智与理合一的智慧。这种理智合一的智慧,是依据本觉理体,所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智光,名始觉智;此始觉智所照见的真理,就是众生本具的本觉理。佛教的术语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理智一如。这种理智一如的智慧,如果给它一个代名词,可以说是:‘般若真空的智慧’这种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的般若真空智慧,是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超情离见,至精至微,至刚至大;万物同体,生佛无二的平等理性,亦即是众生人人本具的佛性。众生对于自己本具的佛性,无法理解,更无法提升;反而幻生一种不明不白的幻觉,那就是‘无明不觉’。众生由于无明不觉,令内在本具的真理智慧,失去灵明觉照的功能,发生愚痴的毛病;不止无法了解宇宙人生,反而不自觉地对外界幻妄不真的事物,发生贪恋与执著,进而欲据为己有;遂被物所转,为物所困,而游于物之内,不能超然物之外。因此,智慧隐没,心灵闭塞,胡作非为,随业流转,自取轮回;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无法自拔。如果我们接受佛的教导,或是善知识的启示,修学般若,启发观照般若的正智,外则明辨事物的真相,内则深究本具的佛性,就可以令内心本觉智光显现,促使佛性抬头,终于觉悟成佛。所以佛经所说的般若,绝非世间一般人的智慧,亦不是普通科学家研究物理所得的知识,而是一种真空的智慧。这种真空的智慧,依据其理体言,名实相般若;若论其功用,名观照般若;若就其相言,则是文字般若。实相般若,是宇宙的原理,万物的本体,亦是人的真性。人与物的现象,虽然有千差万别,幻变莫测;但人与物的本体,却是同一理性,不变不异。此不变不异的理性,是‘经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诸法原理,亦是众生内在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用此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亲证宇宙最高的原理,就是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根据实相般若的理体,所引发的始觉功能。这种功能,可以排除众生因主观虚妄意识的幻觉,可以洞悉宇宙万物的原理。对于万物能够观其所以,察其所由,明辨是非,分析邪正。不但令人去恶从善,舍邪归正,弃暗投明;还可以令人通达诸法空性。知道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法亦空;相空,性亦空;生死空,涅槃亦空;烦恼空,菩提亦空;空亦复空。总之:迷悟染净一切诸法都空。如是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扫荡众生的我执与法执,照见诸法空性,而深入诸法的实相理体,终于令人断惑证真,这就是观照般若。文字般若,是指佛陀的言教与身教,包括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语言文字的本身,虽然不是般若,但般若真空的哲理,却可以凭借语言文字得以显示;因为佛的语言,以及结集成经典的文字,都能够令人解惑,除疑,生信,启发智慧,明白真理,所以名为文字般若。学佛的人,由于文字般若的启示,而引发观照般若的功能;再由观照般若的功能,深达诸法的实相理体,而证得实相般若真空的哲理。文字般若,等如一般交通的工具;观照般若,如精明能干的技术驾驶员;实相般若,则是学佛者共同到达之目的地,属于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层次的境界。所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是发掘宇宙原理的探射灯,是斩除物欲束缚,开发人类智慧的利器,是弥补人类心灵空虚的无上圣药,亦是促进人性觉悟,令人反邪归正,转凡成圣,通往佛道的主要桥梁,以及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的唯一慈航。可惜世人愚痴,不懂得寻求此般若真空的智慧,反而被妄想意识所迷惑,自作聪明,从迷积迷,追逐物欲,流连忘返,使自己沉沦苦海,实在可惜。今日世界之所以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人生苦恼,人性沉沦;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世界,缺乏般若真空的智慧。加以自作聪明的人太多,由于这些自作聪明的人,过于重视物质世界,而忽视精神生命;在他们的心目中,物质的享受与占有,远胜于精神的文明。于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们为了生存,更为了不被淘汰,不得不竭智积虑,标奇立异,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竟然忘却人类社会应有互助合作的德性,以及互爱互助,共存共荣的需要与责任。甚么崇拜真理、舍己为人的英雄豪杰,已经变成历史性的人物;至于人间高贵的同情心,正义感,现实社会再也无法找寻。有的只是处处陷阱,人与人间,彼此充满勾心斗角、互相欺骗、互相陷害;再加上经济利害的冲突,贫富贵贱的悬殊,资产家的骄奢淫逸,劳动者的饥渴辛劳;怎得不发生激烈的斗争,制造人间悲惨的厄运?尤甚的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思想各异,互相矛盾,互相冲击,往往为了个人思想之极端发展,而鼓励仇恨、歌颂战争、打倒正义、推翻道德、毁弃人伦、封锁自由、破坏和平。以强权为公理,以武器为力量,既不知天地有好生之德,更缺乏佛陀慈悲博爱的精神;于是乎战祸弥漫,社会不安。最惨的是天下人的智慧,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被遗失、被抛弃;天下人的觉性,也就一代一代的被摧残、被埋没。我们欲想抢救天下苍生,使之恢复人性、拾回觉性,必须凭借佛所亲证的般若智光,来揭示人们生命最善美的另一面;树立扫荡妖气的鲜明旗帜,建设克服愚痴迷妄的精神堡垒,以促进人类世界自性的觉悟,开拓全宇宙之荒芜。谋求刺激起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理性,重新建立人的希望;使全世界全人类都向著真理智慧之宫迈进,共同到达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彼岸。这才是佛出世说法教化众生的宗旨,亦是观世音菩萨特别为我们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目的。(二)此岸与彼岸梵语‘波罗蜜多’,译名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说。佛将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视为此岸,理想而善美的真理世界名彼岸。此岸是充满罪恶而苦恼的五浊恶世;彼岸则是极乐而宁静的佛国净土。因此,有志之士,谁不渴望由现实苦恼的此岸,到达理想而幸福的彼岸?但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手续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依照佛教文字般若的启示,运用观照般若的智光,去观照万物之真相;然后,凭籍观照般若的超能技巧,驾驶文字般若的超级慈航,冲破无明烦恼的惊涛骇浪,一定可以度生死苦海,安然到达实相般若的彼岸。正如我们运用高等的技术,驾驶超级的船只,自然可以冲波破浪,到达我们之目的地一样,因此,本经的别题是:‘般若波罗蜜多’。本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是六种波罗蜜多之一,亦是六种波罗蜜多的主脑。何谓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又名六度。度有自己独度,亦有与大众同度的不同;前者是小乘的行为,后者是大乘的实践。不管是甚么时代,甚么地方,甚么人物,都是讨厌自私自利汉,而喜欢接近与众同乐者。特别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教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故佛教的宗旨,是在于大乘的发展。大乘的菩萨们,无时无刻不是为大众的幸福而谋幸福,为大众的安全而谋安全。永远本著自他共济的初衷,人我共度的志愿,共乘由六波罗蜜超级的慈航,共渡生死苦海,脱离六蔽的陷阱,到达真理的彼岸,因此,名六波罗密多。六波罗密多是: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运心普周名‘布’,辍己惠人名‘施’。是一种仁慈的救济,亦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菩萨在强烈的慈悲心、正义感驱使下,一切皆以群众的福利为前提,凡是自己金钱、能力、精神与时间所许可的,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视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或施与金钱的救济,或施与物质的援助。对于贫病交迫者,施以医药的治疗;思想不正者,施以真理的指导:对于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者,施以无畏的保障。是以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大乘实践家,不但要以财施解救人生活的困厄,以法施解除人们精神的苦闷,更要以无畏施的精神来保障人类的安全。三者具足,还要三轮体空,外不见有受施的人,内不见有能施的我,于其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如金刚经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然后可以到达布施的彼岸,而度脱六蔽中悭贪烦恼的垢蔽。悭贪,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亦是世人的通病,芸芸众生,谁能无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国之富强,贪我家之幸福,贪我个人之享受。不但不顾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上;甚至得陇望蜀,不夺不餍。甲如是、乙如是、社会如是、国家如是,试问世界怎得不乱?人的生命财产又安能保?因此,人皆患得患失,惶恐终日。六波罗蜜经言:‘诸悭贪者,常怀忧恼;现在世中,诸苦根本。’在佛眼观之:贪求不已的人,简直是自寻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更不知道人命无常呼吸间,当死神降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那么,多贪所为何事?不如安贫守自己,乐善好施,以发扬人类互爱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岂不是更有意义?所以,佛特别以布施的美德,来改造人类悭贪的心理。梵网经说:‘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又六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当更发二种胜心:一者,所有资财,库藏诸物,知自性空,尤如阳焰,梦想幻化。二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若见贫穷,起怜愍心,发是心已,应正了知;于是财宝,不应悭吝,平等行施。设蓄财物,终不为己,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我们果能这样实行布施,自然可以激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培养互爱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那么,举世都是善长仁翁啦,社会何来强夺巧取,偷扼拐骗种种怪现象呢!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戒是戒条、或规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团有社团的纪律,社会有社会的秩序。这些都是用来控制人不轨的行为,锻炼人美好的人格,和培养人公共道德的观念。我们无论是在行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纪律的必要。中国古代,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道德纪律,来规范人情感盲目的冲动,的确是有助于人行为的改善。可惜,近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们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妄谈自由的呼声中,放浪形骸,无恶不作;于是道德破产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争权夺利可以自由、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为一己之利益,或私人仇恨,而残杀无辜亦可以自由。国家法律除了惩罚于已然外,还有甚么办法阻止呢?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来范畴人的心,使人防患于未然;更制定许多戒律来规范人的身,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与三聚戒;在家信众亦有五戒,八戒,及菩萨戒。在这些戒律严格规范下,既令人消极地禁止做恶,更令人积极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无不竭力以赴。使佛弟子们在这种严格规范训练下,不但身不犯罪、心亦不犯罪。行住坐卧,一举一动,皆如音律的节奏,吻合正义的轨则;一进一退,都如军队的步伐,契乎公理的正道。若然人皆信受佛法,奉持佛所制的戒律,那么,社会自然不治而安、不改而善;而人类也就可以跳出毁犯的陷阱,共同抵达真理至善的彼岸,故名尸罗波罗蜜。三、羼堤波罗蜜:羼提译忍辱,他人无故加恼为辱,于辱安受名忍。一个真正实践佛陀遗教的慈善长者,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横逆之来。特别是际此末法,众生刚强蛮横,毫不讲理,往往好心济人成怨恨。我们欲想完成弘法利生的责任,非容忍不可。故古人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或有人以为忍辱,是最吃亏的事;实则,忍辱是最明智之举呢!如古之布袋和尚,五代梁时人,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常持布袋,寝卧随处,出语无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骂,不以为逆。反而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让它自干了;我自省气力,他亦无烦恼。’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可惜世人多颠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往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吗?做错了也是对的。憎吗?做了好事,也要说他的坏话;这就是众生的颠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唱唱诗,幽默忍辱外,还暗自觉得好笑呢!忍辱能治嗔恚,六波罗蜜经言:‘譬喻世间阿伽陀药,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萨亦尔,忍伽陀药,能治自他,一切嗔恚,烦恼毒病。’嗔恚,是众生的心理病态。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世间的一切斗争与罪恶;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亲眷属的不和,人与人间彼此的残害,无一不是导源于嗔心。我们为了建立友谊与和平,为了消弭人间的战争与灾难,诚应运用忍辱波罗蜜来对治嗔心。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我们不但要守护嗔心,不许妄动;同时也要控制喜悦的情绪。因为喜与嗔,同是人类的心理病态,能令人内心无法平衡与宁静。所以学佛的人,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这就是最好的忍辱方法。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道德的实践,佛法的进修,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皆以精进为本;否则,一曝十寒,实难收预期之效。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于今尤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种类很多,所谓天魔、烦恼魔、生死魔、五阴魔;吾人处身于魔影幢幢的现实环境中,欲想成就道业,非勇猛精进,不屈不挠不可。可惜,好逸恶劳,人之常情,谁不喜欢舒适安闲地过著自我陶醉的生活?谁愿意整天奔波,苦心劳形地为他人服务?特别是都市里的人,早已失却昔日的勤俭纯朴,而趋向于奢侈放纵,淫逸苟安。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不是苟且偷安,而是勤劳与服务;人生生存之目的,不是消耗与享受,而是创造与贡献。是以大都抱著「独善其身’的主义,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得欢乐处且欢乐’的态度。每耽恋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场所,流连忘返,对于甚么公益、甚么慈善,都忘记了。结果:不但个人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国家与社会,亦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佛教为了推行利己利人的慈悲主义,鼓励我们实行四种精进,那就是:‘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巳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如是勇于改过,勤于修善,披精进甲,乘大愿船,朝向真理之邦急进,谋求增长善根,成就道业。佛又教导我们:‘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令一切众生,安稳快乐。’可知佛教对自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积极与热诚。学佛的人,自当激发精进的恒心,以克服懈怠的魔障,努力断恶修善,利人利己,以取消内心懈怠的积垢。五、禅那波罗蜜:禅那亦名三昧,译名静虑,亦名正定。是教人将自己散漫杂乱的心,集中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都是妄想纷飞,所谓:‘心猿意马’,无法控制;致使在妄想识心操纵下的人生,有时成为仁慈的天使,有时又变为残暴不仁的魔鬼。故佛陀特别教我们,修习禅定,控制妄想,正念真如,澄清杂念,止息邪念,以恢复身心的宁静。但这不是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储精蓄锐,作为积极承办一切福利事业的原动力。或有人说:在这尘嚣的都市,欲修禅定,谈何容易?不过,有修养的人,是不会为外境所动的。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多么到家的工夫?我们果能像古人那样,‘运水搬柴,不离三昧’,那怕环境的嘈杂呢?禅,是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一,属于学佛必修的课程。但禅的种类很多,有世间禅,也有出世间禅;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有二乘禅,也有菩萨禅;还有最上乘的如来禅,以及祖师禅等不同的名称,都是根据修习禅定境界的浅深而定。凡是厌弃人间苦恼,欲生天国享福的人,修习世间的四禅八定,而得生天国的,是凡夫禅。若畏生死苦,急求解脱乐,而修习九次第定,经历观、炼、熏、修等位次,最后引生无漏智,断除见思烦恼的束缚,悟证我空真如理,直取清净涅槃的,是二乘禅。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本,依一乘教,修习一心三观,直至二障齐断(烦恼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济度众生的,是菩萨禅。此外,还有诸佛所证的如来禅,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祖师禅是直接传授于释尊,据佛经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法会大众,悉皆罔然。惟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说:‘善哉!善哉!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故迦叶尊者成为禅宗初祖。后来,迦叶传阿难,阿难传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传,直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达摩祖师,因观中国大乘根性成熟,特别航海东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在梁武帝时来中国,由广州至金陵,因与武帝问答不契机,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遇志切求道,立雪断臂的慧可,始传衣钵。之后,慧可传僧灿,僧灿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传说弘忍传慧能禅师的心法,是付金刚经,并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故中国禅宗祖师,传至慧能为止。虽然,但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甚巨,唐宋以下的学者,皆混合禅宗思想于其学说。六、般若波罗蜜:般若,就是真理的智慧,在般若之后,加上波罗蜜三个字,是表示此真理的智慧,已经到达真理的彼岸,是智慧的至极,当然不是指二乘圣人偏于真空的一切智,或是菩萨末圆满的道种智,而是佛道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此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就是法华经所说:‘诸佛的智慧’,包括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是诸佛的实智,能证知众生与万物缘起性空的真理,亦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理。后得智,是诸佛的权智,诸佛亲证宇宙原理之后,所得的智慧;能够辨别众生不同的个性,及其不同的思想与欲望,而投以适合的法药,拔除众生的苦恼,给与众生的快乐。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真理如何,就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证真理而发挥,不违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能本乎这种智慧去利益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实的慈悲。智慧可以度脱愚痴,一般人以为愚痴,是指那些没有学识的文盲。其实,即使是满腹经论的人,又何尝不是愚痴的众生?因为不管世间人的学问,如何渊博充实,亦很少有能够通达宇宙万物的真理,而获得真知灼见者;因为世人每于主观偏见支配下,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这种错觉,是无法通达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别是非曲直与邪正,更不知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则,所以佛教名之为愚痴。在愚痴统治下的人生,不明真理,不识因果,不辨邪正胡作妄为,往往自误误人,自害害人,作诸恶业,沉沦生死,求出无由。故佛陀教人修习禅定,发掘内在的原始智慧,使本具的般若智光显现,佛性抬头,解脱烦恼生死的束缚,到达真理的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以上六种波罗蜜多,可以度脱众生内心的悭贪,毁犯,嗔恨,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使人跳出六蔽的陷阱,驾驶六度的慈航,横度生死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回归真理的故乡,享受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以结束多生多世流浪六道生死的苦恼生活,故名六波罗蜜。波罗蜜多既然有六种,何以本经只说‘般苦波罗蜜多’呢?理由是:般若是正行,布施等前五度是助行;般若如人的眼睛,前五度如人的双足;般若是修慧,前五度是修福。人必需要有眼睛,然后可以远行;目足相资,始可以到达目的地。同样,人必需要有智慧,然后懂得修福;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圆满,二利究竟,始可以完成佛道。如果缺乏般若,肓目进修,即使不致误入岐途,所得的果报,亦仅限于人天小果,无法进入菩提觉道,不得名为波罗蜜多。本经特别显示般若的本体,以及说明般若真空智慧的功能,使修学佛法的人,明白般若的重要性,然后运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来驾驶前五度的船只,驶向真理的彼岸。所以本经虽然只言般若,其实已经概括布施,持戒,忍寻,精进,禅定等五度在内。(三)佛法的核心心经的心字,含有二种意义:一是譬喻,意思是说:此经是诠诸佛的心要,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不但展示了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同时阐明般若真空的妙理,可以说是:‘般若的核心’。譬喻人体的心脏,为人四肢百骸的核心,因此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二是真心:此真心,是万法之始,众义之宗;亦是诸佛所证,众生所迷。法华经所诠的诸法实相理,楞严经所显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维摩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以及涅槃经所说的佛性,无一不是显示此真心。就是大般若经所诠的毕竟空,以及本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亦皆是显示此真心。然而,此真心究竟是怎样的呢?此真心究竟在那里?此真心之为物,是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说是有吗?但无形无相;说是空吗?它却能随缘创造万有,支配一切;而且是那么的广大,体包太虚,量周沙界,弥满十方,充塞天地。所谓:‘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经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在纵的时间方面说:此真心之体,能够穷尽三际;在横的空间方面论:此真心之量,能含吐十虚,而无方所,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但却像太阳之在空,普临大地,照耀万有;如水之在地,无所不周,滋养万物。故古人说:‘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又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中,不隔一条线。’可知真心,无时不昭昭于吾人心目之间,无刻不晃晃于色尘之内。可惜众生,虽然与此真心,衣食与共,寝寤与俱,而不自觉;反而执著真心之影子(见相二分),以为是实我实法。遂由:‘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自此,恒被虚妄意识的牵制,整天攀缘于六尘境界,分别取舍,执我执法,胡作非为。今日世界之所以大乱,实是人们偏激而盲目的意识所闯下的大祸。因为妄想识心,既可以令人上天堂、亦以可使人入地狱。既可以令人雄心万丈,精神奋振;亦可以使人万念俱灰,兴趣索然。既可使人成为仁慈的天使;亦可使人变为凶恶的魔鬼。这么一来,众生本具的真心,就被蒙上重重的阴影,披上厚厚的黑幕。本来的智慧光明,便日趋于暗淡,甚至被埋没。人们所见到的,只是意识黑暗的世界,而遮蔽了真心的智慧光明;人们所接触的、所体会的,亦只是虚伪的妄心,而非尊严的人性。于是乎世界越来越凌乱,社会越来越复杂,人生越来越痛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无了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又说:‘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流,是故如来,名可怜愍。’(见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因为怜愍众生的无知,迷失真心,反而被虚伪的妄想识心所操纵,作诸恶业,轮回生死,枉受一切苦厄。因此,特别请示释尊允许,为我们演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心’的法门,目的是欲令我们舍妄趣真,向内寻求,令内心世界真理智慧的种子,重新萌智慧芽,开智慧花,结智慧果,觉悟此迷失已久的真心,恢复人性的尊严,成为宇宙的大觉。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宣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而离四相,破我执;又能运用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无所住著的心,修诸波罗密,即可以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证得此本来具足的清净真心,成就佛果无上菩提,故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字是独立的,般若波罗蜜多是能照、能显;心为所照、所显。其中多字,只是梵文的一种语尾词,在金刚经只言:‘波罗蜜’,本经则在‘波罗蜜’之后,加上一个多字,只是属于助语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与作用。但若将之冠在心字之前,名‘多心经’,那就差之毫厘,错之千里了,千万不可!(四)经字的解释经字梵语是:修多罗,或素怛缆,译名契经,简言为经。契经的意思是说:佛所说的经典,既能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又能下契众生的根机。以其能契理故,可以传诵万世;作为人生的正轨,而取消人世间,种种邪倒错谬的知见。以其能契机故,可以垂范天下,能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而令各行各业的人士,喜欢信解受持;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品,灵性食粮。所以被称为‘契经’。在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卷中,解释经字,含有五种不同意义:一、出生义:佛经能够出生一切义理,出生一切功德;若然依之修行,不止可以出生甚深智慧,令人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还可以出生佛果菩提。二、泉涌义:泉是水的源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丰富,犹如泉水之滔滔不绝,无穷无尽。随人智慧之深浅,理解力之强弱,吸收多少,无不称心如意。三、显示义:佛所说的经典,不但显示世间法的意义;同时显示出世间法的修证。既显示俗谛理之有;又显示真谛理之空。既显示权教的种种方便;又显示实教一佛乘的真理智慧。总之:佛经能够对于十法界圣凡的依正因果,一切诸法所含的义理,逐一阐明无遗,穷幽显秘,生人慧解,所以经是显示义。四、绳墨义:绳墨,是古之木匠所用的墨斗,能定曲直,以助作业。譬喻佛经,可以辨别邪正、分析是非、能定真伪;令修行人明是非,知邪正,辨真伪,而知趣向佛果菩提,不致堕落邪魔外道。五、鬘结义:鬘结,是用线穿起的花朵,使之连贯不乱,作为装饰品。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能贯穿佛所说的五乘教法,令大小乘的义理,有序不乱,不致散失。此外,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一代时教,如线贯珠,令不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不堕落。还有,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放诸四海而皆准,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不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所以佛教的经典,二千多年来,无论中外古今,不分国籍与种族,不限地理与环境,一直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崇拜、所景仰,的确是异于世间的一般书籍,因此不名为佛书,而被称为佛经。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等七字是别题,别限于本经;通别合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本经的翻译(一)不同的译本佛陀诞生于印度,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竟然有机会阅读佛陀丰富的遗产——佛经,全拜古代译经大师们之所赐。同时,我们要考核任何一部佛经的真伪,固然要从全经所诠的真理和宗旨去衡量;但另一方面,亦要从翻译时代和译者的学识与声誉各方面去考察。所以译题,是非常重要的。本经前后共有十多种译本,现在收藏于大藏经中,只有七种,译名固然有出入,内文繁略亦异。七种译本是:1.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玄奘译3.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阙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智慧轮译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成译7.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西天三藏施护译以上七种译本,虽然经题不同,内文亦详略互异,但其要旨则一。中国民间流传诵念最广的,应推玄奘法师的译本。现在我们所讲解的,就是以玄奘法师之译本为依据,故本经的译题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译经的时代唐朝,是此经翻译的时代,唐高祖李渊,自隋恭帝禅位后,即建都长安,国号曰唐,改元武德。武德九年,传位于世民。世民即位,号太宗,改元贞观,励精图治,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导致唐朝鼎盛。佛教自秦汉之间传入中国后,经两晋及南北朝的传授演绎,至隋唐之际,不仅思想成熟,教义精密;且派别竞起,宗门林立。而其宗派及教义,又为我国佛教之精华,是以隋唐两朝,实为中国佛教之全盛时期。尤其是最令人兴奋而永志不忘的,乃于隋未唐初,我国古都洛阳猴氏县之东郊陈堡谷,诞生了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第一功臣,以及我国佛教新译时代权威的玄奘法师。其所翻译的佛经,内容丰富,词藻纯洁,体裁自然,而且文学色彩浓厚,文字组织精密,以及偈颂歌赞的谨严格调,文法字句的精警老炼,不但给予我国文学极大影响,和对唐代文艺复兴有莫大贡献;兼且成为当时思潮的主流。可见唐代之佛学隆盛,已臻极点;但促进其如此隆盛的原因,该是玄奘法师的功劳。本经就是在中国文化鼎盛之唐朝,由负有盛名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三)译者的德号三藏法师,是译者的德号。三藏:指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明心诠性,为定学所摄;律藏规范三业,为戒学所摄;论藏分别邪正,为慧学所慑;戒定慧三无漏学,是整个佛法的总纲。所以,举三藏二字,便包括整个佛法的要义。法师二字,含有三种不同的意义:一从字义解释:法是轨则义,师是训匠义。事有轨则为规范,必合于情理;物经训匠提炼雕刻,必臻于美善。同样,凡能以佛法的规则,来指导自他的行为,使之合乎正轨;用佛法的慧剑,来雕刻自他的人格,使之同臻完善的人,皆可称之为法师。二从佛法解释:法是佛法,师是师范。能精通三藏佛法,堪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均可称之为法师。三从自利利他解释:若以三藏教法自奉为师,依之修持的人,名自利的法师;能够对众演说三藏教法,化导众生,为人师范的出家者,是利他的法师。现在,这位译师,不但是精通三藏,自奉佛法为师的法师,亦是以三藏佛法,规范自他行为,雕刻自他人格,堪为人天师表的自利兼他的法师,故名三藏法师。这位三藏法师是谁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译师虽多,但被荣称三藏法师的却甚少,其中,最负盛名的不外是罗什、觉贤、玄奘、不空等,史家称为四大翻译家。在四大译师中,尤以玄奘、罗什为首屈一指的尖锐人物。凡罗什、玄奘译的佛经,其译题俱冠以三藏法师四字。因为这两位译师,是中国佛经翻译界的两钜子;罗什为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为新译时代的权威者。奘译之卷陕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印度大乘佛教,不外中观与瑜伽。罗什所弘为中观法门,开我国天台、贤首二宗之先河;而玄奘所传,则为瑜伽法门,为我国法相唯识宗的始祖。所以二师势均力敌,智等誉齐,实为瓜分中国佛教史天下的杰出人物。现此译题,在译者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师四字,正显示此译者,并非平平凡凡的人,而是一位划时代性的翻译家。(四)译者的故事玄奘,是译者的法号,俗姓陈,名纬,河南洛阳人,母早逝,父陈惠,本是清康的地方官;后因厌倦官宦之角逐生涯,便弃官隐居,专心学问。师刚年满十岁,即蒙慈父见背之痛,成为人间的孤儿;因此,前往洛阳净士寺,投靠其兄长捷法师。长捷法师,不特学丰德长,且为当时负有盛名的人物;每设法会,弘经布教。奘师因得闻佛理,并对佛教发生浓厚兴趣,遂立志出家。但当时的人欲想出家,并不容易,必须经过国家考试,在思想、学问、品德、年龄各方面都合格了,还要获得皇帝赐给度牒,始可出家。所以,当时出家不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最有意义,最荣耀的事。隋汤帝大业四年,皇上劾令度僧廿七名出家。这道圣旨一经颁布,那些有意出家的秀才、学士们,都从远途赶来参加选度考试。可是住在洛阳的玄奘,反而不敢报名参加,因为他那时年仅十三,还未足够二十岁出家的年龄。考试那天,来自四方的秀才、学士们都齐集试场,紧张而肃静地恭候主考官的降临。可怜,年纪小小而又极端渴望出家的玄奘,只抱著幽怨而羡慕的心情,在试场门外踱来踱去,徘徊不已。主考官来了,他惊奇地瞧了玄奘一眼,便差使下属把玄奘带到他的跟前。原来,这位主考官姓郑名善果,不但是一位佛教徒,同时对于相术也有深刻的研究。他看见玄奘相貌端庄,举止不凡,知道他的前途一定很远大。于是查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跑到试场来做什么?玄奘经他一问,就壮著胆子把自己的身世、年龄、志愿、以及到试场来的希望,通通告诉他。这位主考官真想不到他小小的年纪,竟有这么伟大的志愿,不但非常钦佩,并且特别替他写了一本奏章,向皇上请愿。结果:获得皇上的例外核准。因此,他便在净士寺出家,改名为玄奘。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认为出家人大都是消极、悲观;他们的生活,是那么消沉、枯燥、无聊,但事实上并不是。尤其是隋唐出家人的生活,都是那么积极、向上,他们不但了解人生是甚么,还懂得人生应该做些甚么!不独希望自己解脱人生的痛苦,获得生命永恒的快乐;同时,也希望一切人都能够离苦得乐。他们永远永远点亮生命的火把,执持真理的慧炬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救济自己,也救济他人。玄奘法师的哥哥长捷法师,就是这么一位博学多才,精通儒释,而恒以真理的慧炬,照耀自己和他人的佛学专家。玄奘法师自从出家做了小沙弥之后,便与哥哥长捷法师住在一起,专心研究佛学,绝不肯把时光空过,蹉跎岁月。直至年满二十,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后,才离开兄长,到处游学;又随法常、僧辩两位法师,研究俱舍论。二师不但称赞玄奘为佛门千里名驹,并鼓励他游学印度。而其本人,亦因当时宗派大多,传授各异,深感困惑,于是便决心前往印度求学。武德九年,唐高祖传位给第二太子世民,改元贞观。玄奘和几位同志,联同上表,请奏皇上准予他们前往印度留学。但那时唐朝开国未几,西突厥雄踞中亚,新疆以及阿富汗一带小国,都仰突厥鼻息;唐朝政府为了国防关系,严禁人民出国。因此,玄奘们上表被退回,虽再度上表,亦未获准奏,始终拿不到出国护照。但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反而更积极地筹谋出国留学的计划。结果:于贞观三年,偷度玉门关,冒禁孤征。一路颇多艰险,曾渡沙漠八百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粮食既缺,水草亦无。且单骑独行,常遇诸恶鬼怪,奇形异状,法师心诵心经,身向前行,毫无畏惧。结果:千辛万苦,终于贞观五年进入印度,遍历诸国,广学圣教,通达各种言语文字,到处受人欢迎和优待。后到那烂陀寺,从当时负有盛誉的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学习唯识,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大乘经典;又多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均获胜利。自此,声望日隆,进升为那栏陀寺的副主讲,成为全印度佛学界的名学者,受到当时知识份子的热烈欢迎。不遭人妒是庸才,以玄奘法师这样超卓的成就,也就难免谗妒者的麻烦了。特别是在公元六世纪的印度,佛学异常发达,可惜宗派也特别多,尤其小乘与大乘之争更烈。那斓陀大学,是一向研究大乘的最高学府,自玄奘法师荣任副主讲之后,大乘的趋向更加显著了。因此,常有许多小乘学者,跑来那烂陀寺与玄奘法师拗辩。但没有一个不被玄奘法师犀利的词锋,和正确的理论所击退。于是那些小乘学者对大乘的毁谤与攻击,更加激烈,而嫉妒与反对玄奘法师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当时玄奘法师,最受戒日王的敬崇。戒日王为了主持公理,和寻求和平解决大小乘间的纠纷,而于贞观十六年,在曲女城召开特别的宗教大会,邀请五印度各国的国王,大小乘的名僧,以及婆罗门教徒来参加。大会开始那天,到会者有来自十八国的国王,和三千多名的佛学专家,以及那栏陀大学本身的一千多名学生,数百位教授,此外,还有异教徒二千多人。戒日王也亲自率领全部侍卫、妃嫔、宫女、以及文武百官,赶来主持大会,同时恳请玄奘法师,为这次盛大宗教辩论会的主讲。玄奘法师接受了这项重大的任务后,首先把称扬大乘的讲稿‘真唯识颂’写好,然后站在高高的讲坛上,当众高声朗诵,并对在会大众宣誓:如果有谁能够驳倒讲词中的任何一字一句,他情愿斩首谢众。结果:一连讲了十八天,始终没有谁敢出来应战,反而侧耳倾听,心诚悦服。于是,玄奘法师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结束了他的演讲,接受了在会大众赐给他‘全印度第一位佛教权威学者’的荣誉。十八位国王,纷纷把名贵的礼物献上,并向玄奘法师道贺,但都被奘师婉谢拒受。戒日王只好选一匹大象给法师坐骑,游行全城,给全国学生与民众瞻仰膜拜,并告谕他们:‘这位中国和尚留学生,是全印度第一位的佛学专家。他在大会上讲了十八天,也等了十八天,始终没有一人敢发言与他驳辩。’玄奘法师在戒日王和文武百官陪伴下的壮烈队伍中游行,沿途接受观众们的欢呼和散花致敬,真是荣耀极了;但这光荣并不是偶然或侥幸所得,而是他自己在十几年来辛勤的收获,和在大会上拿性命赌博换取得来的。玄奘法师的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简直是中国民族的光荣,中国留学生的光荣,以及中国佛教界的光荣。因为在我们中国,竟然诞生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的伟大,不仅是他的思想、人格、天才、和意志;而且是他具有进取的雄心,坚毅的魄力,果敢的精神,以及学业的成就,和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有人曾经这样歌颂玄奘法师:‘在宗教界,玄奘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家;在哲学界,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史地界,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在留学史上,他是我国最伟大的留学生。用今天翻译的眼光来看,他是我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翻译家。’真的,玄奘法师不但是一位崇高的宗教家、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最有成就的留学生;而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因为他的一生为了真理而奋斗的过程,足以代表我国民族的个性。他仅仅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便奋不顾身地冒险出关,单骑匹马向著四顾茫茫的沙漠迈进。翻峻岭、越雪山、渡险津、拒爵禄……无一不表现他那种不屈不挠,不畏难,不退缩的英雄气概;甚至在宗教辩论大会上,为了真理的建立,不惜把宝贵的性命,来作孤注一掷。像这样‘头可断,身可亡,而志不可夺’的学者,还有谁能够否认他的伟大呢?还有更伟大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佛教的贡献;假如没有他的出现,唐朝的史实也许要改观。因为我国唐代学风之盛,而且佛教思想荣登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实拜玄奘法师所赐。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十余载,先后游历三十多国,巡礼佛迹,遍访名师,所获梵本共六百五十七部。于贞观十九年饮誉归来,谒太宗于洛阳宫,备受朝廷之礼待。因为太宗皇帝敕令住于弘福寺,专事翻译,于是奘师便奉诏召集,全国富有学问修养的高僧,共同展开史无前例的译经伟业,成为我国佛经新译时代最权威者。玄奘法师先后所译出的佛经,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本经是七十五部经中,文字最简短,义理最精警的一部。而六百卷大般若经,却是他翻译事业中最巨大的杰作,也是用尽他毕生精力的最后一部译本。当他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最后一首颂文写完,放下笔杆时,便合掌庄重地对助译的法师们说:‘这部经是镇国大宝。我迁居玉华寺,也是为了要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我感谢佛陀,这部镇国之宝,已翻译完成,我的责任也完成了。万一无常到来,我的葬礼千万不要铺张,简约从事就行了。’说完,便派他的高足窥基法师,去都城奏禀皇上,报告大般若经之翻译完成,而请求皇上赐写序文。同时,在院中设宴庆祝大功告成。玄奘法师的话真灵验,在高宗麟德元年正月,助译的法师正盼望他开始著手翻译大宝积经。可是他已经精疲力竭,不堪胜任;而他的译经事业,也自此结束,一代圣僧,也就与世长辞了!难怪高宗皇帝获知其圆寂消息,亦认为是痛失国宝,哀恸不已!真的,能够像他这样毕生献身于翻译工作,为佛教文化事业鞠躬尽瘁的人,能有几人?他岂独是国家之宝,抑亦是佛教之宝,也是中国文化界之宝。他的著作,他的学术思想与言论,不但在唐代放射出无比的光芒,照耀当时整个文坛;而且一直照耀到现在,甚至未来。梁启超曾赞誉他为:‘中国佛教第一功臣,千古学者的模范。’中国张其昀教育部长亦赞叹他:‘诚为我国留学生的圣人’。但本人认为:‘玄奘法师,不但是一个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的伟大留学生,亦是一位‘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的伟大圣哲。他不但立了功,而且德足以光日月,功足以壮山河,言足以为天下法。所以,玄奘法师虽然圆寂了,但他那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为佛教为国家而努力的功勋,仍然存在人间,永垂不朽。我们面对著这本由一代圣哲亲译出来的经典,能不怀念古人,悠然神往?倘若我们不好好的研究,好好的传诵,以及发扬光大其真义,对得起玄奘法师昔日之努力吗?四、主讲的菩萨(一)主讲的菩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讲解经文,不过本经的经文,不像其他经典一样,先有‘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的序分,叙述本经的缘起,后面也没有流通分的总结。一开始就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究竟是谁?是主讲此经的菩萨?抑或是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又观自在菩萨,是现于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呢?抑或是另有其人?有人说:观自在菩萨,是指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凡是修习般若法门,由观照般若之功,深入法性,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之时,而心得自在的修行人,都可以被称为观自在菩萨。笔者认为在理论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在这里,观自在菩萨,应该是指主讲此经的观世音菩萨。因为,本经在藏经中,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共有七种译本,其中五种,都有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而于序分与流通分中,都说明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观自在菩萨,亦即是观世音菩萨。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实则同是一人。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不是一开始就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吗?至于智慧轮三藏法师的译本,则说观世音自在。并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很明显的说:‘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因此,观世音菩萨,为舍利子而说此经。最后,流通分的经文是:‘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至于法月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详述本经的缘起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座。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而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祥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是很明显的说,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吗?般若共利言的译本,亦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说:‘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是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五蕴性空,……。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说是语已,即是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还有,法成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则说;‘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于是观音菩萨为其说此心经。最后佛亦从定起,赞叹善哉,并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施护三藏法师的译本,虽然经题是‘佛说佛毋般若波罗蜜多经’,但于序分中却说:‘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己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以上五种译本的序分,除了法月法师的译本,说观世音菩萨在说此经前,特别请佛允许之后而说之外,其余四种译本,都是说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子的请示而说此经的。又于流通分中说:释尊出定后,曾经赞许及加以印证。那么,玄奘法师与罗什法师的译本,可能是为了便于诵念,略去前后的序分与流通分。但有人却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又说:‘至于法月等译本,完备的具有三分,这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并不是心经本来的形态。’亦有人说:大般若经观照品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又说:本经最后的咒语,也与大般若经功德品所说:‘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一样。又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有‘多侄多,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谛,菩提莎诃’这几句咒语。因此怀疑此经,是密教想把此经当为自己的经典,所以将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还有人说:‘考观世音,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也。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也。’关于以上三种猜想的说法,笔者都不敢赞同,理由有以下几点:一、五蕴诸法,缘起性空,既然是不可磨灭的真理,而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等威力,也是铁一般的事实;那么,不管是谁说,都应该是一样。等如佛在一切大乘经典中,说及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位次、修学法门时,内容都相似一样。即使是历代弘宗演教的大德,无论其辩才多好,其说法的方式又是何等的巧妙;但当其说及十力、四无所畏等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所经历的位次,所修学的六度、四摄等法门时,其内容一定要与其他法师所说的类似。否则,他所说的不是佛经,而是说他自己的经了。然则,佛在般若会上,与诸大弟子广谈般若空义,观音菩萨在此经所说的,也是般若真空妙理,其名词语句,当然亦应该有相类似的共同点,怎可以因为大般若经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就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摘录出来的呢!二、此经果然真的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那究竟是谁摘录出来的呢?若果说:是罗什与玄奘两位译者本人,从大经摘录出来的,但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物,一个是旧译时代的泰斗,一个是新译时代的权威,彼此相距二百多年。旧译时代,六百卷大般若经,还未译传中国;那么,鸠摩罗什法师,是从梵本那里特别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吗?根据历史记载,玄奘法师译完六百卷大般若经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不久就圆寂了。然则,此心经是他在未完成大般经之前,就摘录出来单行流通?抑或是在完成大般若经之后,圆寂之前,赶紧在大般若经中摘录出来?据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在去印度的途中,观世音菩萨已经教他诵念此心经了,还需要等待十多年后,从印度回来,译出大般若经时,再摘录出来单行流通?三、至于说:其余五种译本的序分与流通分,‘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这个‘后人’,究竟是谁?是指五种不同译本的译者?但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怎会不约而同的都在此经,加上除了文字有少许出入外,内容都是相同的序分与流通分?还有,一个译者应有的道德观念,就是要忠于原本。他们也是当时杰出的高僧,负有盛誉的翻译家,怎可能故意在此经加上序分与流通分,强将佛说的经典,变成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加上佛赞‘善哉’,印证‘如是如是’等文字,岂不是犯了大妄语,为的是甚么?究竟目的何在?四、如果说‘后人’,是五位译者以外的人,那么又是谁呢?同是一人,或是五个不同的人?若然同是一个人干的,究竟是谁这么大胆,敢修改佛经?又这么能干,可以在五种不同时代的译本中,随便加上自己的意见?有可能吗?或者说:是五个不同的人干的,真的这么巧,秦、唐、宋每一个朝代,都出现改经的人?而且修改的都只是这部经,内容又大同小异,不可能吧?五、或说:是梵本被后人修改,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的。但在罗什法师所译的心经,已经有‘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及咒语了,是否有人在姚秦时代,就要将般若密化,加上密教真言,又在数百年后,再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特别奉请观自在菩萨为说法主?六、至于说:观世音菩萨,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所以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这种说法,更令人无法接受。因为‘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所修的正是首楞严王大定。修此定者,必然三观圆修,三观圆证;岂独没有般若空慧?如果不修般若,怎可以证得奢摩它空观?再说:观世音菩萨,早已圆成佛道,当然具足佛道无量三昧,无边功德;今来此娑婆世界,协助释尊教化,就不懂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七、在台湾新文丰出版的大藏经,第八册,八五一页中,有一部题名为‘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的经,同时注明是‘西京大兴善寺石壁上录出慈恩和尚奉昭述序’。其中大意是说:梵本般若多心经,大唐三藏之所译。因为唐三藏法师,(指玄奘)志游天竺,路经益州,投宿空惠寺,遇见一位梵僧,问他要去那里?奘师告诉他,欲往印度学习佛法。梵僧赞叹奘师不辞辛劳,为法忘躯,甚为希有;可惜路远,艰险重重,他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如能受持,可保旅途平安,随即口受此心经给玄奘法师。奘师次晨起来,此僧竟然失其所踪。后来玄奘法师长途跋涉,每次遇险,即默诵此心经,皆可以化险为夷。或当迷失方向时,默诵心经四十九遍,即有化人出现,指导方向;或于上无飞鸟,下无水草的困境中,饥渴交逼之际,默诵心经,就会发现可食之物以充饥,一路上凡有所求,皆获灵验,终于平安抵达印度。及至那烂陀寺时,又见以前传授心经的僧人出现,并对他说:‘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遂满尔心愿,我是观世音菩萨。’说完,立即冲天而去。据此,不仅证明此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可以想像得到,玄奘法师翻译此经,一定是在大般若经之前,所以,不应该说此经是从大般若经摘录出来的。西方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每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持相反的意见。有人问他,为甚么不尊师重道,要时常与老师辩论?他说:‘吾爱吾师,吾爱真理。’同样道理,笔者对于说此经,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几位知名度很高的大德,非常尊敬;因为他们都是近代佛学界权威,他们著作之丰,说理之精,的确令人敬佩,唯独这点,笔者不敢赞同。因为有前面的理由,我仍然坚信,法月等五位三藏法师的译本所说:此经是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弗的请示而说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是在佛前说此经的,说完之后,佛又加以印证,所以此经,亦等于是佛说的了。(二)主讲者圣号‘观自在’,梵语是:阿缚卢枳伊湿伐罗。阿缚卢枳,译言观;伊湿伐罗,译言自在。意思是说:这位菩萨能够自由自在的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人间之苦难,故名观自在。在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自在:一、命自在:命是生命、寿命,人的寿命长短,皆由各人的宿业而定。寿命已尽,则欲生不得;寿命未尽,又欲死不能。是以人的生死,绝对不可能由自己来决定。但地上菩萨,已经分证佛的法身慧命,可以随意安排自己寿命的长短,为度众生,万劫不长,机缘既尽,一日亦不短。生死自由,来去自在,是命自在。二、心自在:众生的心念,妄想杂乱,心猿意马,最难控制。地上菩萨,已除诸烦恼缚结,分断无明,故能善自调伏其心,收摄妄念,入定出定,如意自在。三、财自在:人的财富,是由宿世福业报得,不可强求。可惜迷途众生,不明因果,不知修福,反而终日营营役役,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每贪多务得,甚至为了增益个人的财富,不择手段,损人利自己,作诸恶业,自食其果,而不自觉。地上菩萨,由于多劫修福,积聚功德,因行既深,果报亦胜,资生财物,无须营求,自然丰富满足,不仅拥有无量珍宝严饰自己,如意享用,亦以无量珍宝,救济穷苦群众,如意自在。四、业自在:一般众生,日常身口意三业的造作,非善则恶,由于或善或恶的的行为,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决定自己受报好丑的命运,绝对没有选择的自由。地上菩萨,断诸烦恼,具足善行,故一切利生事业,皆可以自由操作,或现神通,或演说妙法,一切畅通无阻,皆得自在。五、受生自在:众生轮回生死,被宿业所牵,或上生天界,或堕落地狱,六道升沉,不由自己。地上菩萨,断诸业缚,故能随心所欲,乘愿受生,或往生十方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或示现天上受生,教化天人,但天宫非乐;虽入地狱,救济众生,而地狱也不苦,故能受种种生,随缘教化,自由自在。六、解自在:一般众生知见不正,对于事物的理解,彼此互异,而又我执坚固,自是非他,遂启发争端,导致思想冲突,无法和平共处。地上菩萨,惑将尽,智将圆,胜解现前,助佛教化,心得自在。七、愿自在:愿是一种意志的力量,众生意志薄弱,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埸,往往被境所转。地上菩萨,愿力弘深,既能以愿导行,以行满愿,愿行一致,又能随愿往生,随愿度生,随愿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无往而不利,自由自在。八、神力自在:六道众生,有时亦可以报得神通,但只是短暂而非永恒,二乘圣人的神通,虽是永恒但非无限。地上菩萨的神通妙力,无尽又无限。威力难思,随意变化,游戏人间,无所障碍。九、法自在:法是佛法,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地上菩萨,分证佛的功德,通达佛法秘藏,得大辩才,善说法要,能观机设教,为诸众生,演说无量法门,自在无碍。十、智自在:地上菩萨,以始觉智,照本觉理,如楞严经所说:‘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得一切种智,能与佛妙觉,融会贯通,于一念中,能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无所障碍,自由自在。此经所说的观自在,除了具足以上所说:十种自在之外,还含有以下三种意义:一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能不假分别,不假思索,直接彻底的照见五蕴皆空,亲证实相理,明明了了,没有丝毫的间阂与障碍,故名自在。二、观境自在:当菩萨修习般若的观智,到达至深至圆的境界时,便能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照彻真理的本体;而深达实相,究竟了知此实相理,充塞宇宙,无所不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皆本乎此理,理外无物,物外无理,事理圆融,通达无碍,故名自在。三、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究尽实相,洞悉真谛,而证得法身理体。继之从体起用,随缘赴感,观机设教,恒常往返于生死涅槃之间,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神妙作用,深入世间,寻声救苦,无所障碍,故说曰自在。由于菩萨能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洞悉事物之真相,通达诸法实相理,亲证法身;继而从体起用,济物利生,广度有情。若自利,若利他,无不自由自在,不受环境所牵制,不为人事所困扰,所向无敌,无往不利,俱得自在。新译时代的译经法师,根据菩萨的实际功德,故译名观自在。在旧译时代,则译名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号称观世音,在悲华经、楞严经、以及法华经的记载,其原因有三:一、宿世悲愿:悲华经说: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之前,有佛出世名宝藏如来。当时有位转轮圣王的太子名不询,信佛甚笃。有一次:恳请宝藏如来到宫中受供养,于三个月中,殷劝侍奉,一粥一饭,一茶一水,太子必恭必敬,无不亲自奉上,不曾假手于他人。最后,宝藏如来问不询太子,欲何酬报?太子说:‘世尊,世间无常,物质虚伪,不堪留恋。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未来际,救度众生,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愿世间所有苦恼的众生,当其在苦恼煎熬中,能够称念我的名号,我就立即寻声救苦,协助众生脱离灾难,获得快乐。慈悲的佛陀,这就是我的愿望,你能鉴我愚诚,满我所愿吗?’宝藏如来,非常嘉奖太子的伟愿;即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并鼓励他,尽未来际,深入人间,‘观’察‘世’人求救之‘音’声,而施予救济;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当时的不询太子,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菩萨曾在宝藏如来的面前,立下寻声救苦救的悲愿,所以宝藏如来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二、因中自利: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亲对佛说:世尊,在过去很久以前,我曾供养一位观世音如来;承观音如来,教授给我一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修行方法,因而启发了我内在的智慧光明。同时在强烈的智光照耀中,超越世出世间,再不为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我认识了宇宙,也认识了自己,而获得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殊胜功德。于是启发了我内在的仁慈本性,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不期然而然地产生无限的悲悯与同情。自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步著十方如来的后尘,常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种种方法,来深入世间,寻声救苦,利乐有情。当时的观世音如来,非常赞许我善得圆通法门,即于大会中,赐给我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照耳根,听觉之性圆照法界,十方众生,凡称念我的名号,无不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平等拔苦与乐,因此,我‘观世音’的名号,便遍十方世界,遐迩俱闻了。根据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的自述,其所以号称观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的时候,以一心三观之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观空不著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圆融,获得听觉圆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功能,所以古之观音如来,赐给‘观世音’的名号。三、果上利他: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由消极跨进积极,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实践家; 亦是冷暖人间的褓母,茫茫苦海的慈航。他‘观世音’圣号的建立,不但是基于宿世的本愿,和因中克己修证的自利工夫; 亦是基于果上积极利他的功德。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是证知,观世音的圣号,也是基于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而建立。综上可知,菩萨圣号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萨在自利时,不忘利他;而利他时,亦不失自利。因为菩萨之所以克己修证,原因是要达到利他的愿望;而在积极利他的行动中,又能庄严佛道功德。不过,据自利方面解释:观世音三个字,则‘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这能观之智,包括一心三观;所观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恶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谛。菩萨以一心三观的智慧,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圆三观于一心;三观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圆观圆证,故名观世音。若据利他方面解释:则‘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是指菩萨寻声救苦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机是指九法界众生,称念圣号哀恳求救之声音。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九法界众生称念的音声,而来援助,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无乐不与,故名观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观世音的含义,是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思。(三)菩萨的意义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言为:‘觉有情’。若据自利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觉悟之心,有情,是指菩萨自己;因为凡是具足知情意之精神活动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萨不是指泥塑、木雕,玉琢的偶像,而是综合知情意于一体的生命。虽然,但菩萨并不是一般迷情的众生,而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因为菩萨是人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他不仅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对于佛陀的无上觉道,由景仰,而进修;因进修,而获证。当其分证佛的无上觉道,处于自受用三昧中时,自见内心朗然大觉,与佛无异,故名觉。但尚有微惑未尽,于出定后,就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故名有情。总之,在自利方面说:菩萨,该是一位头脑清醒,理解力强,既能觉悟人生真理,又能深达宇宙万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认识,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若约利他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指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即是说:菩萨的为人,不止自觉、自利,又能觉他、利他。既能积极扩展利他的同情心,慈悲心,去拔苦与乐,给予人间无限的温暖;又秉承无边的愿力,将自己所证的觉道,去觉悟一切众生,所谓:‘以斯道,觉斯民’。使一切有情,都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同到彼岸,共同离苦得乐,因名觉有情。再约自利利他双方面解释:则‘觉’是菩萨‘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萨下化众生的利他事业。菩萨一方面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另一方面又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觉,利他是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觉他,悲智双运,是名觉有情。根据菩萨的意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非指那些代表菩萨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祸福,或三头六臂的神祗;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广度的观察力,以及具有无限的同情、无量的悲心、无边的弘愿的救世者。他既能勇猛精进勤修与体证佛的觉道,又能以慈悲普济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类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以世界人类的忧患为自己的忧患。一举一动,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出发,一进化退,都以救济苍生为准的,所以被称为菩萨。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我们就是菩萨。现在,观世音菩萨,就是能够以精深的觉智,观察诸法实相理,得大自在;又以高度的悲心,观众生苦,施以救济。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不止自利,而且利他,自利兼他,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早已圆满究竟证得佛道的大觉圣者,不过迹门示现菩萨身,助佛教化而已。所以被称名: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五、五蕴皆空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