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之真实────实有───┬三世实有┅┅┅┅┅上座系│ ┌┅┅┅┅┘┌┅┅┴现在实有┴┅┅┅┅大众系理智之真实────幻有┼───三世性空幻有┅┅┅性空唯名系└┅┅┬现在不空幻有┅┅┅虚妄唯识系│形而上之真实───妙有───┴三世不空妙有┅┅┅真常唯心系 [P305] 第十七章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第一节 秘密思想之滥觞 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於吠陀之咒术,信咒语有神秘之能力;藉表徵物与咒力,以利用神鬼精魅,俾达其目的。表徵物及密咒,乃至身体之动作,常若有神力於其间者。咒法之作用,分“息灾”、“咒诅”、“开运”,或加“幻术”为四类,此与秘密教之“息灾”、“调伏”、“增益”,大致相同。原印度文明以《梨俱吠陀》为本;次组织补充之,成为《沙磨》、《夜柔》二吠陀。是三者,虽崇事神权,而末流成“祭祀万能”,意象尚称高洁,总名之曰“三明”。别有《阿闼婆吠陀》,以咒术为中心,乃鬼魅幽灵之崇拜,用以适应低级趣味者。释尊出世,斥婆罗门“三明”,而犹略事含容。於咒法、幻术,则拒之唯恐不及。《 [P306] 杂阿含》云∶“幻术皆是诳法,令人堕地狱”。巴利藏之《小品》,《三明经》,《释塔尼波陀经》,并严禁之。其後,“阿含”、“毗奈耶”间有杂入,然见於现存经、律者,以治病为主。佛灭二百年,分别说系之法藏部,推尊目连,盛说鬼神,始传有“咒藏”之说。 大乘佛教与秘密,无必然之关系,然大乘佛教之兴起,则确予秘密思想以活跃之机。大乘仰望圣者功德之崇高,昔之世、出世善,并由自力以致之者,今则佛力无量,菩萨愿大,他力加持之思想乃勃兴。菩萨遍入六道,龙、鬼、夜叉中,自应有菩萨存在。而佛弟子之编集遗闻,融摄世俗,既以魔王及外道师宗多菩萨之示迹,又以天、龙、夜叉之护法,而谓传自夜叉或龙宫。魔王、外道、天、龙、夜叉与菩萨同化之倾向,日益显著。如梵童子之与文殊,因陀罗之与普贤,摩醯首罗天成佛之与大自在天,其显例也。其中,尤以夜叉为甚。夜叉本为达罗维荼民族之神群。佛世传有金刚力士护佛,《密迹经》即谓其为大菩萨,以护持千佛之佛法而示现夜叉者。说《十地经》之金刚藏,亦夜叉之一。《大智度论》 [P307] 谓夜叉语音隐密杂乱不易知,此与密咒之密有关。夜叉手执金刚杵,金刚乃常住不坏之宝物,因与真常论特相契合。自中印法难,安达罗王朝之文化大启,大乘由此而勃兴,夜叉即於此菩萨化。後之传密法者,谓龙树开南天竺铁塔,见金刚萨 而後传出;密典多以秘密主或金刚手为当机者,其间之关系,固显然可见也。大乘佛教之演化为密教,虽千头万绪,而菩萨与外道、龙、鬼、夜叉之合化,为一特要之因素也。 《般若》、《华严》之字门陀罗尼,亦予秘密法以有力之根据。大众部“苦言能助”,开音声佛事之始。至字门陀罗尼,则藉字母之含义,闻声思义,因之悟入一切法之实相。如“阿”字是“无”义,“不”义,闻唱阿字,即悟入一切法本不生性;此深受婆罗门声常住论之影响也。其初,犹以此闻声顾义为悟入实相之方便,继则以文字为真常之显现,以之表示佛德及真常之法性矣。以此,昔之密咒,用以为“息灾”、“调伏”、“增益”,後则以密咒为成佛之妙方便。“阿字本不生”,固为其重要理论之一。 [P308] 龙鬼神秘之思想,虽逐大乘道而渐盛,然初期大乘经中,助佛扬化及受化者,多为人身菩萨,犹以入世利生,深智悟真为本。此期之经典,密咒之成分渐多,然多用以护持佛法,未视为成佛之道。且此项密咒,亦多後代增附之。如《般若经》本无咒,虽说“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实以喻赞般若之特尊。後人集出“学观品”要成《般若心经》,则加以“即说咒曰”云云。《法华经》本无咒,而“嘱累品”以後之附编者,有“陀罗尼品”。《仁王经》、《理趣经》本无咒,唐译则有。凡此皆足以见初期大乘之犹未大滥也。 密教亦称瑜伽教,与瑜伽者之关切特深。详解脱之道,唯八正道,即三增上学。以正见、正思之慧学为眼目,以正语、正业、正命之戒学为足。必心怀明洁,行止无瑕,而後以勇猛精进心,因正念以入正定(定学)。止观相应,乃得断惑证真。断证有赖於禅定,而佛法不以禅定始,亦不以禅定为尚,取其摄心明净而已。否则,离戒、慧以入禅,未有不落魔外蹊径也。佛世言禅定,推二甘露门 [P309] ,此皆印度常行之禅法,而佛资以为摄心之门。初以不净观,厌心切者多自杀,乃教以安般念,即以调息为方便而系心入定。“风”、“脉”等瑜伽,即此安般之馀,而恋世心切者,末流乃与方士家言合辙。静居入禅,其戒行不净,慧眼不明,动机不正,或不善用心者,常有种种身心病生,有种种可喜可怖境界现前。正本清源,莫如戒、慧。或者不务本而逐末∶悬圣贤像,善神像,烧香散华以求护卫者有之。论宿曜吉凶,时日祥忌,山水利害,以求解免者有之。藉咒力、表徵物,请护法神以驱鬼魅者有之。禅病日深,神秘之风日炽。昔佛之世,弟子以不见佛为苦,夜行独居而有怖畏者,佛尝教以念佛、念天。念佛陀之智慧慈容;或念行善者必升天,我既行善,复何所畏!以此强其意志,慰其脆弱之心。禅者怖畏多,念佛乃为其要行,发为念佛三昧。不仅念佛之悲智,而多念佛之相好,住处之庄严(净土);求於此三昧中,佛为现身说法。所念者不仅佛陀,诸菩萨亦为观想之境。迨佛与天混融之势成,观想夜叉等为本尊而求成就之密法乃出。瑜伽师初出“虚妄唯识论”,又伴“真常唯心论”而大出密法。南北瑜伽者合流 [P310] ,三密瑜伽之教乃盛行矣! 第二节 秘密教之传布 秘密法虽逐大乘而起,然独立而成所谓 特罗乘,则远在其後。密乘学者欲托古以自厚,乃谓昔已有之,且大宏於龙树。於佛教名德,如提婆、无著辈,莫不引以为密乘大师。传说之纷杂,亦已极矣!西藏传密乘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部。我国旧传之密乘而流入日本者,有“胎藏”、“金刚”二大部,此二与“行部”、“瑜伽部”相当。“无上瑜伽部”後出,始宏於波罗王朝,赵宋曾译出数部,间有被禁不行者。“事部”则与日本所谓二大部外之“杂密”者大同。自理论言之,“胎藏界”明本具之真常心性;“金刚界”则详於真常本净性之修显,并与“真常唯心论”之大义合。“杂密”则罕言理性,其修无相瑜伽,亦即妄以明空,不与天色身观相合,真常之色彩不深。言组织,“杂密”常聚佛、菩萨、鬼神於一堂,未若“胎藏界”等组织严密 [P311] ,秩然有序。其行法中,结坛场,重供设,诵咒、结印,详於事相而略观想。其观想本尊,则召请一外来之本尊而观之,修毕则送之还,未直观自身即佛也(大都如此)。於秘密教之发展中,“事部”乃其未臻圆熟之初型,其流出实先於“真常唯心论”之盛行。佛元七世纪之末(晋永嘉中),帛尸梨密多罗即以善持咒术称,来华译出《孔雀明王》、《灌顶神咒经》矣。初期之“杂密”,与北印之瑜伽师有关。《西域记》谓北印乌仗那人,“特闲咒术”;秣底补罗亦以深闲咒术著称。西藏传僧护以前,秘密法不无流行,乌仗那人多有得持明位者。初期来华传译密典与精闲咒术者,多北印及西域之龟 人。龟 之帛尸梨密多罗,善持咒术,无论已。佛图澄姓帛,再到 宾,亦“善诵咒术,能役使鬼神”。馀如北印菩提流支之兼工咒术,乌场(即乌仗那)之那连提耶舍,健陀罗之 那崛多,且於隋世广出咒典。沿雪山而住之瑜伽师,内有所见於定境,外有所取於民俗之咒术,以之自护,以之教他,“事部”乃渐行。 密乘之流布,常途多托始於龙树,其初指《大日经》而言,请一论龙树师资 [P312] 之传承。什公来华,惟传龙树、提婆,青目等之传承不明。《付法藏传》谓提婆弟子罗!7罗;真谛传罗!7罗以常、乐、我、净释八不,性空者之转入真常,可考见者,自此人始。西藏传罗!7罗弟子有龙友,龙友弟子僧护。龙友之与龙树,传说颇为紊乱。龙友之师为罗!7罗(跋陀罗),俗乃传龙树之师亦为罗!7罗,其讹传盖可想见。又传说与提婆同时,有本名如来贤而称为龙叫(即《楞伽经》中之龙猛)者,弘传唯识中道。龙友、龙叫与龙树之传说相杂,而後有龙树传密之说。以各种记载观之,龙友弟子僧护时,“行部”始显然流行於世。有龙智者,传为龙树弟子。或言玄奘於北印砾迦国所见之长寿婆罗门,即龙智其人。略後,胜天弟子毗流波,月称弟子护足,亦从龙智学。唐开元来华之三大士,并自称受学於龙智。密学之盛,与此老关系之深,可以见矣!龙智年寿极长,传出龙树,殆即龙友或龙叫弟子欤!“事部”乃咒法发展之雏形,其融摄真常之深理,以三密为行法,组成事理圆具之密典,疑即龙叫、龙智其人。 “行部”之《大日经》流行较早,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以方便而 [P313] 至究竟”三句义为大本。明十缘生句,颇类於《般若》之说。然菩提心指自心本具真常性德,方便则多明随机适化之行,可谓真常化之《般若》也。“瑜伽部”之《金刚顶经》,明五智成身,盖後於“唯心论”之盛行。“行部”、“瑜伽部”之流行,已渐自北印而移入南中。後期之性空者,佛护、清辨宏法於南印,并转入密乘。《西域记》谓清辨入那罗延窟,实即学密之谓。中印之月称、智藏,下至静命、莲华戒,亦无不学密。无著学系之游化南中者,如陈那、护法、法称辈,西藏并传其与密有缘。唐代来华之传译密典者,亦以南印,尤以中印度为多。盖时秘密之思潮,立本於真常、唯心、圆融、秘密、他力、顿成,融“性空”与“唯识”之学而无所不可。空、有之交诤,仅供秘密者之庄严而已。初无所偏於二家,其力崇中观,则以龙智而下,性空者多入密有以致之。 “行部”与“瑜伽部”之成立,在融摄世俗边,可谓佛梵之综合,此於“胎藏界”、“金刚界”之曼陀罗可知。惟其中有可注目者,即以在家菩萨(天人)形之大日如来为中心,以金刚手等护翼之,释迦及阿罗汉等,则退列於外围。盖 [P314] 以密者之见,印度之群神,自其本地言之,并佛、菩萨之示现,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大眷属。应化身之释迦及其眷属,转望尘而莫及。以在家菩萨为中心,本大乘佛教必至之势。显教之文殊、净名,以及诸大菩萨,无不有越出家声闻众而上之之概。惟秘密者以在家佛教之立场,不能发为入世济众之行,而融合世俗之神教,犹敢轻究竟之解脱道,唱释迦不得成就,请教於天上之大日如来而後能证入之说,不能无感於尊卑之倒置耳!旧传罗!7罗跋陀罗,即婆罗门学者娑诃罗,而龙智亦一长寿婆罗门。此时之佛教,常以佛化之婆罗门学者为其先导,其精神固已非僧非俗,亦佛亦梵矣! 虽然,“行部”与“瑜伽部”,犹以人形之大日如来为中心也。次以密乘行者,於“胎”、“金”之圆融大法界中,特契於金刚明王。以大贪乐为摄引,大忿怒为折伏;大贪、大嗔、而大慢,观自身即本尊而修之。其中心之崇拜,为罗刹、夜叉,求其如大日如来之人形,亦不易得矣。於此,吾人於古人之心境,似应有所谅解也。印度为神之世界,一切在神秘氛围中。初以佛教之行而少衰,中 [P315] 印法难後,又渐复其繁荣。佛教以大乘入世之融摄,多少倾向於他力。迨笈多王朝兴,印度教学者以梵我论为本,予人格神以论理之根据,增强湿婆、毗纽、梵天之信仰;下至一切世俗迷信,无不兼收并蓄,蔚成时代潮流。以反吠陀而兴之佛教,对此能无切身之感乎!声闻之解脱行,不足以应群机,亦不足以畅佛怀。入世之菩萨行,虽理论已极於性空缘起,而菩萨僧之不立,政教形势之限制,亦难以成入众利济之行。大乘唯有趋於随机适应,专精禅思发通以济众之途。自性空以入形而上之妙有,自力以入他力,缘起以入唯心,无神而入有神,固有意无意而开始转变者。驯致形成梵佛之综合,一反根本佛教之精神。然创始转化者,似未尝不知之。《深密经》明说为五事不具之钝根,说依他自相有。《楞伽》明真常唯心,而谓∶“若说真实者,心即无真实。言心起众相,为化诸愚夫”。《大日经》明秘密法,而谓∶“劣慧不能堪,且存有相说”。古人非不知之,特欲以此为方便,摄世俗以向佛耳。其如始简终钜,真常、唯心、神秘之说,与生死心积习相应,乃一发而不可收拾也。 [P316] 前三部之流行,笈多朝以来三百馀年事也。若“无上瑜伽”,则後弘於波罗王朝。自伐弹那王朝倾覆,中印大乱,佛教之势转衰。有波罗王朝兴,佛教乃赖以偏安五百年,而成一异样之繁荣。东方有瞿波罗王,起而统一藩伽罗国,西取摩竭陀等地,创波罗王朝。王朝相承,凡十八世。夜叉波罗王为大臣罗婆斯那所篡,王朝遂亡。此十八世、五百年间,崇信佛法,历世不替。其尤竭诚护持者,凡七世,称“波罗七代”。七代中,第四世达摩波罗王时,国力最盛,曾扩展至曲女城,於佛教之护持亦最力。王於那烂陀寺附近,建欧丹富多梨寺。又於北近建毗玖摩罗尸罗,即有名之超岩寺。道场百八,规模宏大,视那烂陀之八院三百房而过之,遂夺那烂陀之席,而超岩成最高之学府矣。於此波罗王朝,一类“无上瑜伽”,初非人间所有者,始由密乘学者次第传出。初有毗流波者,出那烂陀座主胜天之门,後从龙智学而得悉地。自後,昙毗醯流迦,婆日罗犍陀等,相继得道。又有婆婆波、婆罗波、俱俱棉罗 、喜金刚等出,并宏“瑜伽”及“无上瑜伽”五部。如《集密》、《欢喜金刚》、《明点》、《幻化母》、《阎摩德迦 [P317] 》等,均先後流布。及喜金刚弟子檀毗醯卢迦,又传来《佛顶轮》、《救度母轮》等,“无上瑜伽”已大体备矣。佛元十二世纪後期,达磨波罗王在位,建超岩寺,密乘之势益盛。王於《现观庄严》派之师子贤,弟子智足,特加钦崇,而密乘与“随瑜伽行”之中观师,相涉乃益深。智足遍宏前三部,及五种内道 特罗,於《集密》之解释尤工。然与护足之旧传有异,《集密》因有所谓“龙猛传”及“智足传”之两大流也。继智足而为超岩寺主者,有然灯贤等十一人,通称“调伏法 特罗阿 梨”。盖皆维持智足之统,专宏《胜乐》、《阎摩》、《明点》、《欢喜金刚》、《集密》等无上瑜伽者。超岩外之密乘学者亦不少,如寂友之通前三部,觉密、觉寂之通前三部而特精“瑜伽部”,皆其著者。第七世摩醯波罗王时,毗睹波始传来《时轮金刚》,其徒时轮足宏之。密乘之学,发展乃至矣尽矣。十一世荼那迦王之时,名德济济,超岩极一时之盛,有“六贤门”出。六贤门者,东则宝作寂;南则智生慧;西则自在语称;北则那露波,次以觉贤;中则宝金刚及智吉祥友。六贤皆博晓五明,专宏密乘,於无上瑜伽之《胜乐》, [P318] 尤所致意。其後座主之佼佼者,有阿提峡师资,那露波师资等,以十七世罗摩波罗王朝之无畏现护为斯学之殿军。王朝多故,教界落寞,馀势已奄奄欲息矣! 综观密教发展之势,即鬼神崇拜而达於究竟。“事部”本为次第错杂之传出,後人尝董理而统摄之,分“佛部”(上)、“莲华部”(中)、“金刚部”(下)之三部。“佛部”以释迦为部尊,文殊为部主;“莲华部”以阿弥陀为部尊,观世音为部主;“金刚部”以不动为部尊,金刚手为部主。虽意在融摄鬼神,而尊卑之势犹存。此三部,就其所重而言之,则佛部为解脱相之佛;莲华部为慈悲相之菩萨,金刚部为忿怒相之鬼神。世人之所崇事,唯此三类而已。此亦即以释迦文殊之大乘深智,融西(北)方弥陀、观音之慈悲柔和,东(南)方不动、金刚手之方便雄猛也。“行部”承之,综合为三部,然“佛部”之释迦,转化为在家菩萨(天人)相之大日如来,秘密教为之一变。化出家佛为在家佛,以为重人可,以之为重天尤当。其曼陀罗中台作八叶莲华形以象心,中为大日如来,四方为四佛。“瑜伽部”即五方五佛说而开为五部──“如来”、“宝”、“莲华 [P319] ”、“业”、“金刚”。其曼陀罗依月轮心中五智成五佛,一一出三轮身。即以大日(中)、不动(东)、宝生(南)、弥陀(西)、不空(北)──五佛为自性轮身。普贤、文殊、虚空藏、观自在、金刚业──五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金刚、降三世、军荼利、六足(即阎摩德迦)、大夜叉金刚──五大明王为教令轮身。“行部”以三而启五,“瑜伽部”明五以含三。以如来部为最胜,而如来为在家菩萨形,僧俗之形虽倒,人鬼之叙未失也。嗣以学者特重金刚之调伏,乃流出《集密》、《胜乐》、《阎摩》等无上瑜伽。然诸部独立,颇有无统之感。或谓五部统以金刚持之第六部,即以金刚持为最胜;亦即离去天人相之菩萨,而以鬼神夜叉之忿怒身为所崇,秘密教又一变。或谓波罗王朝时,国难、教难相逼俱来,故特重金刚之雄猛法以制之。教法当机,义或近之。虽然,国难、教难,五大金刚其能救之乎! [P320]事部─────解脱之佛陀主,摄外┅┅┅┅┐行部───┐ │瑜伽部──┴─悲和之菩萨主,融外┅┅┅┅┼─鬼神崇拜之密教无上瑜伽部──贪嗔之鬼神主,同外┅┅┅┅┘ 第三节 秘密教之特色 密教多特色,承固有之倾向而流於极端者有之,融摄外道者有之。若以一言而罄无不尽者,则以“世间心为解脱”是已。信师长达於极端,即自身妻女亦奉献而不疑。师命之杀,不敢不杀;命之淫不敢不淫,此婆罗门所固有(读《央掘魔罗经》可知),後期佛教所取用者也。佛斥外道之事火,而教以事根本火(供养父母)、居家火(供养家属)等。密乘学者又转而事火(护摩)∶求子、求财、求寿、求官,一切无不於火中求之,而酥、蜜、衣服、珍物,悉举以供火之一炬,将以求其大欲也。佛世以依教奉行为最胜之供养,佛後亦供以灯明、香、华 [P321] 等而已。密教以崇拜者为鬼神相,其供品乃有酒、肉。有所谓“五甘露”者,则尿、屎、骨髓、男精、女血也。更有“五肉”者,则狗肉、牛、马、象及人肉也。以此等为供品而求本尊之呵护,亦可异矣! 且置此等琐屑事,试一言其要义。一、心馀力绌之天慢∶密教以修天色身为唯一要行,念佛三昧之遗意也。自佛天合化,佛菩萨既示现天神身,龙鬼、夜叉亦多天而实佛、菩萨之示现。观此天等之相好庄严,此自世俗假观而来。“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己身、天(即佛之示现)身之实性,此自胜义空观来。此二观,初或相离而终复合一,以身、语、意三密修之,即手结印契,口诵真言,意观本尊之三昧耶,或种子,或本尊之相好,求佛天加持而有所成就。若直观佛相,观成而佛为现身说法,显教大乘亦偶有之。然秘密者意不在此,虽或前起本尊,而要在信自己为本尊,观己身为本尊,本尊入我中,我入本尊中,相融相即而得成就。天慢者,即以佛、菩萨自居。此由他力念佛之渴望救护,自力念佛之我佛平等,极卑、极慢之综合,而以三密行出之。一切法真常本净,不应妄自菲 [P322] 薄,应有坚强之天慢。自身即佛,而未尝不自感其无能,乃唯求本尊之三密加持。质言之,信得自身即佛,而求诸佛三密加持力以实现之。此与初期大乘经论,信有成佛之可能,而但可於智深悲切之大行中得之,精神之相去远矣!秘密者修天慢而即身成佛,如乞儿以富有自居,衣食不给,乃卑辞厚颜以求富翁之赐予,俾与富人共乐耳!何慢之有?二、厌苦求乐之妙乐∶出家声闻弟子,视五欲如怨毒,以“淫欲为障道法”,固非在家弟子所必行。然以性交为成佛之妙方便,则唯密乘有之。“先以欲钩牵,後令入佛智”,大乘摄化之方便。方便云者,且以此引摄之,非究竟,亦非漫无标准也。或者谬解“以乐得乐”,乃一反佛教之谨严朴质,欲於充满欲乐中,成就究竟佛果之常乐。欲界欲乐中,淫乐最重,或者乃以此为方便,且视为无上之方便。惟是淫欲为道,密宗之旧传我国而流入日本者,犹未尝显说,故每斥“无上瑜伽”之双身法为左道密教。然特宏“无上瑜伽”之西藏喇嘛,则矜矜以妙法独备於我已。平心论之,此即“欲为方便”之极端,固於前三部见其绪矣。所崇事者,天身之佛。天有明妃(天后),佛亦仿之而 [P323] 有“佛母”、“明妃”,此即与“方便(悲行)为父,般若(智慧)为母”之大乘义相杂。金刚以表雄猛折伏,莲华以表慈和摄引,亦一转而为生殖器之别名。密教所崇事之本尊,无不有明妃。“事部”则彼此相顾而心悦,“行部”则握手,“瑜伽部”则相拥抱,“无上瑜伽”则交合∶此固顺欲界欲事之次第而成立者。前三部虽有相视、相抱事,而行者每以表悲智和合等解之,然无上瑜伽则付之实行。衡以密者之说,则“三昧耶”为表象,“法”为观想,“业”为实行,固表象独是而观想、实行之非耶?以秘密教之发展观之,固不达此不止。吾人以秘密教为佛之梵化、神化则可,尊信前三部而不信“无上瑜伽”则不可。何有智者,誉病入膏肓为健康,而归死亡之责於临终一念也!“无上瑜伽”者,以欲乐为妙道,既以金刚、莲华美生殖器,又以女子为明妃,女阴为婆伽曼陀罗,以性交为入定,以男精、女血为赤、白二菩提心,以精且出而久持不出所生之乐触为大乐。外眩佛教之名,内实与御女术同。凡学密者必先经灌顶,其中有“密灌顶”、“慧灌顶”,即授受此法者也。其法,为弟子者,先得一清净之明妃,引至坛 [P324] 场,弟子以布遮目,以裸体明妃供养於师长。师偕明妃至幕後,实行和合之大定,弟子在外静听之。毕,上师偕明妃至幕前,以男精、女血(甘露)即所谓“菩提心”者,置弟子舌端。据谓弟子此时,触舌舌乐,及喉喉乐,能引生大乐云。以尝师长授予之秘密甘露,名“密灌顶”。尝甘露味已,去弟子之遮目布。为师者以明妃赐予弟子,指明妃之“婆伽”而训弟子曰∶此汝成佛之道场,成佛应於此中求之。并剀切诲以一切,令其与明妃(智慧)入定,引生大乐,此即“慧灌顶”。《欢喜金刚》云∶“智慧满十六,以手相抱持,铃、杵正和合,阿 黎灌顶”,即此也。经此灌顶已,弟子乃得修“无上瑜伽”,其明妃可多至九人云。西藏宗喀巴似有感於此道难行,故於“无上瑜伽”之双身法,自灌顶以至修行,多以智印,即以观想行之,然馀风犹未尽也。解脱是所求,欲乐不欲弃,厌苦求乐而不知乐之即苦,乃达於淫欲为道。或云∶印度有遍行外道,於性交为神秘之崇拜,佛教之有此,欲用以摄此外道也。三、色厉内荏之忿怒∶应折伏者,则折伏之,菩萨之行也。密乘行者,特於“无上瑜伽”,其崇事之本尊,无不多首、 [P325] 多手、多角,脚踹口咬,烈焰炽然,兵戈在握,虽善画鬼者,亦难设想其可畏也。然以予视之,大丈夫一怒而安天下,犹非面目狰狞之谓,而况菩萨之雄猛乎!龙树菩萨引偈云∶“若彩画像及泥像,闻经中天及赞天,如是四种诸天等,各各手执诸兵仗。若力不如畏於他,若心不善恐怖他,是天一切常怖畏,是故智者不属天”。力不如则失雄威,心不善则失慈悲,其不堪崇事,固明甚也。密乘者以学出龙树自居,而以狰狞之天形为所崇,不亦可以已乎!总之,秘密者以天化之佛、菩萨为崇事之本,以欲乐为摄引,以狰狞为折伏,大嗔、大贪、大慢之总和。而世人有信之者,则以艰奥之理论为其代辩,以师承之热信而麻醉之,顺众生之欲而引摄之耳。察其思想所自来,动机之所出,价值之所在,痼疾其可愈乎! 第四节 印度佛教之衰亡 佛元八世纪以来,佛教外以印度教之复兴,於具有反吠陀传统之佛教,予以甚大之逼迫。内以“唯心”、“真常”、“圆融”、“他力”、“神秘”、“欲 [P326] 乐”、“顿证”思想之泛滥,日与梵神同化。幸得波罗王朝之覆育,乃得一长期之偏安。然此末期之佛教,论理务琐屑玄谈,供少数者之玩索;实行则迷信淫秽,鄙劣不堪!可谓无益於身心,无益於国族。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佛教者!闻当时王舍城外之尸林中,密者於中修起尸法(可以害人)者,即为数不少。佛教已奄奄一息,而又有强暴之敌人来。佛元十四世纪初,阿富汗王摩诃末,率军侵略印度,占高附而都之,回教渐渗入印度内地。相传侵入者,凡十七次,每侵入,必举异教之寺院而悉火之。佛教所受之损害,可想见也。於是恒河、阎浮河两岸,西至摩腊婆,各地之佛徒,改信回教者日众。其佛教仅存之化区,惟摩竭陀迤东耳。迨波罗王朝覆亡,回教之侵入益深,渐达东印,金刚上师星散。不久,王室改宗,欧丹富多梨寺及超岩寺,先後被毁;即仅存之那烂陀寺,亦仅馀七十馀人。佛教灭迹於印度大陆,时为佛元十六世纪。佛教兴於东方,渐达於全印,次又日渐萎缩而终衰亡於东方。吾人为印度佛教惜,然於後期之佛教,未尝不感其有可亡之道也! [P327] 第十八章 印度佛教之回顾 千六百年之印度佛教,师弦中绝,寂寞无闻;披陈简而怀往事,未尝不感慨系之。衰亡以来,七百年於 ,佛教犹遍行於亚洲之黄色民族间,不失为黄族共信之宗教,佛弟子亦可以自慰矣!今之世,世局混乱,东方民族复苏之秋也。於此黄族文明之重镇,其不容漠视,当不仅佛弟子已也。为印度佛教之观察者,不仅知之,而尤要於知其所以兴替者。不为其所蒙,不阿其所好,知其本而识其变。必如是,而後信解之可,批评之无不可。否则信者认贼为父,实不足以言信佛;批评者逐影狂吠,亦徒乱视听而已! 佛教之兴衰,自其传布於印度者言之,则以孔雀王朝为极盛。虽教化初及於南北,未足以言深入,然一跃而为印度之国教,导达群方,五印一家,实佛教从来所未有!中印法难後,已不足言此矣。就其思想之发展言之,则初以大乘入世倾向之开展,而演为学派之分流;分流又综合,大乘佛教乃确立。虽以婆罗门学 [P328] 者之治佛法者多,内蕴神化之机;为现实政教所限,大乘无僧;然大体言之,不失为达磨正常之开发也。笈多朝兴,真常、唯心之说盛,已不足言此矣!佛教之盛极而衰,渐失淳源而变质,外来之教难,为其一因。佛教适应反吠陀之潮流而创立者,颇为吠陀文化之雅利安人所不满,酝酿为熏迦王朝之毁佛。自尔以来,印度教凭其千百年来雄厚之潜力,在在与佛教争。理论之辩难而外,常利用外族入寇之政治形势以排佛。其甚者,戒日王信佛,婆罗门出之以行刺。佛坐菩提树下成佛,於拘尸那入涅盘,设赏迦王竟伐菩提树而毁拘尸那为空墟。佛教所受之损害,实不堪回首!匈奴族之毁佛,动机为寺院财产之掠夺。以思想之冲突,兼货利之劫掠者,则回军之入寇是矣。历受无限之摧残,佛弟子之心境,间失其中道之常轨,佛教於是大变矣。 敌者之摧残,不足为佛教害,受吠陀文化之熏染,则佛教致命伤也。传说魔王面佛时,宣布其反佛教之决心,历举种种方法,佛答以不能损正法之一毫。魔末谓∶吾将衣汝衣,食汝食,入佛教而行我旧法,佛为之瞿然而惊。受反佛教精 [P329] 神之熏染,外若佛教,而实非法非律。“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虽以师子之雄猛,亦且无如之何!印人薄於史地之观念,故思辨深入而事多疏失,佛教宏布其间,亦未能免此。初以释尊根本圣典之赅摄未尽,又博采而补苴之。然以事凭传说,乏精密之考订,故於是否佛说,仅能以“法印”辨别之。由是而天、龙、夜叉宫中之佛法,源源而来;非之则颇有符合佛说者在,是之则又多少异。後後承於前前,积小异为大异,驯致以“真常”、“大我”,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恒常妙乐,代“涅盘寂静”;以怖畏之天神,代和蔼之佛矣。即今日而欲为之指证真伪,亦几乎难能!唯可以初出者为本而研究之,窥其基本之思想,而後以之衡一切耳! 印人之思想多偏激,偏激非如实彻底之谓,强调、夸大而达於极端是也。见之於行为,淡泊自励者,流於残酷之苦行;声色自娱者,流於纵欲之狂逸。见之於神格,《吠陀》之赞诗,辄以尽善尽美以赞一神,又即以此赞别神,以是杂乱无系,成所谓“交换神教”。极端思想之演化,即随举一神而崇事之,即等於一 [P330] 切。自生主、造一切者、祈祷主、原人等,演化为生主、为梵、为我,而其根本仍大同。释尊出世,反极端而唱中道,宜可以日有起色矣!惜释尊灭後,佛弟子即受其熏染而失中道∶重律者,日务琐细而拘滞莫通;重法者一切随宜,薄律制为事相。禅师昧教,浸假而不立文字;经师重说,日失其笃行之精神。其偏激之思想,泛溢於大乘佛教者尤多∶无一大乘经而不以为究竟,无一修行法而不贯彻一切。偏激思想之交流,形成无可无不可,无是无非之圆融。於是乎佛天同化,邪正杂滥。馀风及中国,禅者一棒一喝,罄无不尽;念佛者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是一味阿伽陀药,无病不治。偏激夸大极,而无不自以为圆融也!请以人身喻之,人之所以为人,以其有五官、四肢、百骸之全也,必各当其分,各司其职,而後为健康,否则即残废毁灭耳!若自偏激而圆融之,则言目者,人非目不见,眼大於头,举人身之全而唯一眼可也。重手者,人非手不成,不妨手多於毛发,举全身而手之可也。举七尺之身,无一而非眼也,无一而非手也,即眼即手,无手不眼,圆融极而不自知其为偏激夸大也。一切因缘和合生,毕竟无自性, [P331] 而缘起秩然不可乱,缘异则变,因异则灭,圆融者殆未之思也。以此为圣者境,为吾人所能达,悬为理想以求之犹可也;而拟议圣境之圆融论者,忘其自身为凡愚,不於悲心利他中求之,乃欲於“唯心”“他力”“神秘”“欲乐”中求之。凡於平日之行事,无不好大急功,流於观望取巧也。彼必曰∶“条条大路通长安”,“无一物而非药”也。孰知面墙而立者,昼梦冥游者,未足以语此。有居渝都而赴南岸午餐之约者,沿嘉陵江北上,出秦陇,绕道西伯利亚,过欧洲,经红海,历印度而至南岸,虽条条是路,其奈此路行不得何!无一物非药,其如屎尿不可以应万病何!圆融之病,深入佛教,或者以此为佛教光,而吾则耻之。或者以此为不执者,则又谤佛之甚者! 基於传说之纷歧,偏激之圆融,无可不可而“方便”之义大滥。释尊之创教,内具特有之深见,然以非适应时代根性,正法莫得而宏阐,乃於适应时代根性之方便中,唱中道之行,如实之理。於印度固有之一切,善者从之;犹无大害者,则姑存之,而予以新解释(如《杂含经》帝释与阿修罗之争)。藉方便而畅真 [P332] 实,然未尝无是非之辨也。方便,以时地之适应而需要,时移境易,则昔之为妙方便者,今则转为佛法之障。方便仅为导入真实之方式,偏赞方便,每陷於喧宾夺主之势。方便或有适应特殊而偶用之者,迨夸大而普遍之,无不成为反佛教者。大乘初兴,犹知“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而後起者,惑於菩萨方便之胜於二乘,举一切而融摄之。不知时空之适应,不知主客之势,不知常轨与变例。彼“方便究竟”者,且举淫秽邪鄙为无上方便,遑论其馀?佛教有谚云∶“方便出下流”,吾於佛教之梵化,有同感也。嗟乎!过去之印度佛教已矣,今流行於黄族间之佛教又如何?殷鉴不远,勿谓圆融神秘而可以住持正法也! [P333] 附录印度佛教大事年表┌──────┬──────┬──────┬─────────┬──────────┐│佛 元 │西 元 中国历朝年代 │ 印 度 王 朝 年 代│印 度 佛 教 史 实 │├──────┼──────┼──────┼─────────┼──────────┤│ │ │ │ │ ││第一世纪 │前四世纪 │周 │摩竭陀悉苏那伽王朝│ ││ 元年第四月│ 三八八年 │安王十四年 │阿 世王即位第八年│王舍城第一结集。 ││ │前三世纪 │ │摩竭陀孔雀王朝 │ ││ │ │ │(佛元六七─二0四│ ││ │ │ │ 年) │ ││ 一00年顷│二九0年顷 │赧王在位时 │宾头沙罗王在位时 │毗舍离第二结集,佛教││ │ │ │ │初分大众、上座二部。││第二世纪 │ │ │ │ ││ 一二八年 │二六0年 │五十五年 │阿恕迦王灌顶第九年│迦王归依佛教。 ││ ── │ ── │ ── │ ── │华氏城比丘争五事,佛││ │ │ │ │教分成四派。 ││ ── │ ── │秦始皇帝在位│ ── │王遣传教师布佛教於四││ │ │时 │ │方。 ││第三世纪 │前二世纪 │汉 │摩竭陀熏迦王朝 │ ││ │ │ │(佛元二0四─三0│ ││ │ │ │六) │ │[P334]│ 二0四年 │ 一八四 │吕后四年 │补砂蜜多罗王初年 │中印法难起,南北佛教││ │ │ │ │转盛。 ││ 二二0年顷 │ 一六0年顷│文帝在位时 │ ── │龙军比丘为北印弥兰王││ │ │ │ │说法。 ││ ── │ ── │ ── │ ── │迦旃延尼子作发智论,││ │ │ │ │妙音作甘露味毗昙,鸠││ │ │ │ │摩罗陀作喻 论,西北││ │ │ │ │印佛教分化。 ││第四世纪 │前一世纪 │ │ │ ││ 三0一年 │ 八七年 │武帝後元二年│ ── │师子国大寺与无畏山寺││ │ │ │ │共诤,大寺始以巴利语││ │ │ │ 南 │写经。 ││ │ │ │安达罗王朝 │ ││ │ │ │(佛元三六一─六二│ ││ │ │ │三) │ ││ ── │ ── │ ── │ ── │南中大乘佛教日盛。 ││ │ │ │ 北 │ ││ │ │ │贵霜王朝 │ ││ │ │ │(佛元三六一─七0│ ││ │ │ │0顷) │ ││第五世纪 │第一世纪 │ │ │ │[P335]│ ── │ ── │ ── │ ── │马鸣菩萨宏法中印,著││ │ │ │ │赖吒和罗曲等。 ││第六世纪 │第二世纪 │ │ │ ││ 五三0年顷│ 一四0年顷│顺帝在位时 │迦腻色迦王在位时 │王信佛教,马鸣来北印││ │ │ │ │,北方大乘渐盛。 ││ │ │ │ │ ││ ── │ ── │ ── │ ── │迦湿弥罗论师编大毗婆││ │ │ │ │娑论,一切有说大成。││ │ │ │ │ ││ ── │ ── │ ── │ ── │龙树菩萨著中论、智论││ │ │ │ │,宏性空大乘。 ││第七世纪 │第三世纪 │魏 │ │ ││ ── │ ── │ ── │ ── │提婆菩萨著百论,广破││ │ │ │ │外道。 ││ │ │ │ │ ││ ── │ ── │ ── │ ── │达磨多罗贯通有部东西││ │ │ │ │二系,著杂心论。 ││ │ │ │ │ ││ ── │ ── │ ── │ ── │诃梨跋摩集譬喻及大众││ │ │ │ │分别说义,著成实论。││第八世纪 │第四世纪 │晋 │笈多王朝 │ ││ │ │ │(佛元七0八─九二│ ││ │ │ │八) │ │[P336]│ ── │ ── │ ── │ ── │室利逻多著经部毗婆沙││ │ │ │ │。 ││ ── │ ── │ ── │ ── │无著承弥勒学,出瑜伽││ │ │ │ │论等,於西方宏虚妄唯││ │ │ │ │识论。 ││ │ │ │ │ ││ 七四0年顷│ 三五0年顷│ ── │ ── │罗什游学 宾。 ││ │ │ │ │ ││ ── │ ── │ ── │ ── │世亲折中说一切有系,││ │ │ │ │作俱舍论。 ││ │ │ │ │ ││ ── │ ── │ ── │ ── │世亲归大,作十地论等││ │ │ │ │。 ││ ── │ ── │ ── │ ── │众贤作顺正理论,破俱││ │ │ │ │舍以救婆沙。 ││ │ │ │ │ ││ ── │ ── │ ── │ ── │坚慧著宝性论,於东方││ │ │ │ │弘真常唯心论。 ││ │ │ │ │ ││ ── │ ── │ ── │ ── │增建那烂陀寺,渐为大││ │ │ │ │乘中心。 ││ │ │ │ │ ││ ── │ ── │ ── │ ── │秘密教渐行。 ││ │ │ │ │ ││ ── │ ── │ ── │ ── │觉音赴 兰,铜 部由││ │ │ │ │此转盛。 ││ │第五世纪 │ │ │ │[P337]│ 七九三年 │ 四0五年 │安帝义熙元年│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晋法显至。 ││ │ │ │时 │ ││第九世纪 │ │宋、齐 │ │ ││ ── │ ── │ ── │ ── │安慧作中论释,启空有││ │ │ │ │之争。 ││ │ │ │ │ ││ ── │ ── │ ── │ ── │陈那著因明七论,因明││ │ │ │ │大成。 ││ │ │ │ │ ││ ── │ ── │ ── │ ── │清辨宏性空於南印,著││ │ │ │ │掌珍论等,空有之争始││ │ │ │ │烈。 ││ │第六世纪 │梁 │ │ ││ 八九七年顷│ 五0九年顷│武帝天监年 │那罗新哈笈多在位时│匈奴王密希拉古拉摧残││ │ │ │ │西北印佛教。 ││第十世纪 │ │ │ │ ││ ── │ ── │ ── │ ── │护法著三十唯识论释。││ │ │陈、隋 │伐弹那王朝 │ ││ │ │ (佛元?─一0三四)│ ││ │ │ │ │ ││ ── │ ── │ ── │ ── │龙智盛弘秘密教。 ││ │ │ │ │ ││ ── │ ── │ ── │ ── │月称於中印大弘空宗。│[P338]│ 九八0年顷│ 五九0年顷│文帝开皇年 │波罗羯罗伐弹那王在│设赏迦王西侵,排斥中││ │ │ │位时 │印佛教。 ││ │第七世纪 │ │ │ ││ 一千年顷 │ 六一0年顷│炀帝大业年 │曷利沙伐弹那王时(│中印佛教复兴,戒贤於││ │ │ │戒日) │那烂陀寺弘瑜伽论。 ││第十一世纪 │ │唐 │ │ ││ 一0一九年│ 六三一年 │太宗贞观五年│ │唐玄奘至。 ││ │ │ │ │ ││ ── │ ── │ ── │ ── │法称再兴因明。 ││ │ │ │ │ ││ │ │ │波罗王朝 │ ││ │ │ │(佛元一0四八─一│ ││ │ │ │五二七) │ ││ ── │ ── │ ── │ ── │南北佛教并衰。秘密教││ │ │ │ │盛行。 ││ │ │ │ │ ││一0五0年顷│ 六六0年顷│高宗在位时 │瞿波罗王在位时 │唐义净至。 ││第十二世纪 │第八世纪 │ │ │ ││ │ │ │ │ ││ ── │ ── │ ── │达磨波罗王在位时 │始建超岩寺,为秘密教││ │ │ │ │中心道场。 ││ │ │ │ │ ││ ── │ ── │ ── │ ── │师子贤弘现观庄严论。││ │ │ │ │ ││第十三世纪 │第九世纪 │ │ │ │[P339]│ │ │ │ │ ││ ── │ ── │ ── │摩醯波罗王时 │毗!9波传出时轮金刚,││ │ │ │ │密教乃备。 ││第十四世纪 │第十世纪 │宋 │ │ ││ │ │ │ │ ││ ── │ ── │太祖在位时 │荼那迦王在位时 │超岩寺六贤门出。 ││ │ │ │ │ ││第十五世纪 │第十一世纪 │ │ │ ││第十六世纪 │第十二世纪 │ │斯那王朝 │ ││ │ │ │(佛元一五二七─一│ ││ │ │ │六00年顷) │ ││ ── │ ── │宁宗在位时 │ ── │回教侵入东方,王朝覆││ │ │ │ │亡,佛教受毁,未几而││ │ │ │ │亡。 │└──────┴──────┴──────┴─────────┴──────────┘ [读取下页]《印度之佛教》 重版後记 《印度之佛教》,是民国三十一年写作的,也是我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四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再版,这是多少使人感到有点意外的,其实也只是因缘而已。 这部书在重庆出版。那时的抗战後方,一般印书是不容易得到白报纸的。生报纸薄而脆,容易碎裂;熟报纸要坚韧些,但又粗又厚,也不理想,当时就是用这两种纸印的。抗战胜利了,觉得这种纸张的书,不会受人尊重,所以三十五年春,只带了二十册熟报纸本离川。经历了西安、开封、武昌,回到上海、杭州、宁波,这二十本书也就差不多了。从香港到台湾,连自己仅有的一册,也不知给谁借去而失了踪。在香港时,一直在出版新的作品,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再版。来台湾以後,一直忙著讲经,出国,建道场,还有疾病;“在佛法的进修来说,这是最松弛的十二年”。没有有分量的新的作品,也就没有想到连自己都没有保存了的《印度之佛教》。所以这一期间,很少有人知道我曾写过这部书的。 民国五十五年,为了写《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想参考这本书,知道道安老法师有一本,特地向他借来参考。也就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序文中,说到了这部《印度之佛教》∶“这部书,是用文言写的,多叙述而少引证,对佛教史来说,体裁是很不适合的。而且,空疏与错误的也不少。┅┅我要用语体的,引证的,重写一部”。这是当时(闭关以後)的决定,觉得文言文写的,对现代一般读者,未免困难了一点。这是印度佛教史,著重於佛法流变的思想史,只说这样那样,很少引证,引证的也没有注明出处,这是不能为现代学者所能接受的,所以决定重写,并且分写为多少部。还有,在大乘佛法中,本书分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三系。前二者,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中观”与“瑜伽”,都重於论义。古代的论师,有思想上的传承∶对於众多的经文,有整理与抉择,有批评也有融会。但在传统的信仰中,又都表示是依经而造论的。这点,在《空有之间》──答复王恩洋居士对本书的批评时,已说明了依经立论。但在本书,对於前二系论义,显然的没有注重到经典。第三“真常唯心”,在经典中,本重於“胜义自性”──真如、法界,佛身常住,而在众生位上,点出真常本有;与自性清净心合一。起初,都是经说(有些是论式的经),仅有的《宝性论》,也重於自性清净的转依为离垢清净。这一真常心的经义,虚妄唯识者早就有了接触,而多少修正他。但在流行中,真常心与虚妄识相关联,而有“如来藏藏识心”──《楞伽》、《密严》等集出。本书称之为“真常唯心论”,其实还是尊重“虚妄唯识”者的部分内容(所以《成唯识论》也还引《楞伽》、《密严》为经证)。真常心的特质是真常我,在佛法的演化中,达到众生本来是佛,众生即佛。末了是意解为“本初佛”,有本为一佛,一切为佛所显现的意义,这是更梵我化了!对这些,还没有能明确的表示。所以不想重版,想分别的写为多少部,而对本书有所修正,有所补充。写了《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又写了《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十年夏,我将过去的一般作品(或记录),编为《妙云集》。将《印度之佛教》的第一章“印度佛教流变概观”,第十七章“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分别编入《妙云集》的《佛教史地考论》,《以佛法研究佛法》。大概从此以後,《印度之佛教》这部书,知道的人渐渐多了,但书是没有流通的,连我自己也没有。 决定不再出版,怎麽又要重版呢?第一,想分写为多少部,而二十年来,在说到过的两部以外,只写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如来藏之研究》,《空之探究》。体力越来越差,怕难有大部的写作。想到《印度之佛教》,到底是始终条理,表示了印度佛教的演变过程,指出了抉择取舍的明确标准。在我的其他作品中,还没有足以代替的。虽然文字、体裁、内容,不完全理想,还是有值得重印的意义。第二,有些人要读。约在六十三、四年,蓝吉富居士在佛光山,油印多少部给同学们参考,原书可能是常觉法师提贡的。六十七年春,台北研究佛学的青年缁素,重版了一次。今年,圆光佛学院的同学,又重版一次。他们的重版,当然是分赠有缘而不是销售的。六十七年重版时,不知那一位写的《重版前言》这样说∶ 《印度之佛教》为 印顺老法师早年於大陆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时值动乱,故流传不广;来台之後,始终未尝再版,故鲜为後学者所知。近年,有得旧本而抄之者,时有托借复印,展转传告,求托复印者日众,而原作者无意再版,奈何! 本书予吾人对印度佛法流传之递变以提纲挈领之认识,出吾人於摸索附会之深坑,示吾人学佛之正途,免学者之枉劳,可谓开吾人眼目者,较诸一般,究非凡响。而求者日众,必难以任其湮灭,故有私下重版之议。 “本书未必普遍为人信受”,但抄写的,复印的,私下重版的,看来是终究非出版不可的。这部书在重庆初版,脱落、错误、前後颠倒的就不少。再经抄写、重印,也难免有误。有些错误,连我自己都想不出原文是什麽。那不如自己来重加校正一下;表式排得不理想的,也加以改善。既有人要读,总得校印一部比较好的本子,使读者读起来方便些。这样,就决定重版流通。 在文字的改正,表式的改善以外,在本书的某些章节中,加上附注。这因为,本书是叙述而少引证,引证也没有说明出处。所以加上附注,这一节、这一段,可参阅我所作的其他作品。这些作品,对某些论题,都引证而注明出处。这样,可以补足本书的部分缺点。还有,本书是四十多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有些是应该修正的,如十二分教;阿含经的集出;有部内在的三系等。注明参阅某书,凡所说而与本书不同的,就应该依据这些後出的作品来改正。这样,也可以减少因读本书而引起不完善的见解。 本书“自序”中说∶“僻处空山,参考苦少,直探於译典者多,於时贤之作,惟内院出版之数种,商务本《印度佛教史略》、《印度宗教哲学史》而已”。我想在这里补充几句∶“译典”是清刻的“大藏经”;法尊法师从藏文译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入中论》。与支那内学院有关的,是吕澄的《杂阿含经刊定记》(《内学》第一辑),《阿毗达磨泛论》(《内学》第二辑),《西藏佛学原论》(商务本);何载阳的《南传小乘部执》(《内学》第二辑);刘定权的《经部义》(“内学”第二辑);吕澄等合编的《诸家戒本通论》(《内学》第三辑)。还有日人寺本婉雅译注的Ta^rana^tha《印度佛教史》》,这是西藏传说的,特别是後期的印度佛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本书是留日学僧墨禅法师的。抗战军兴,墨师到武昌来,我向他借了这本书。不久,他去了香港。等到抗战胜利回来,知道墨师已在上海去世。这本书,就这样的“久借无归”,成为我的书了。 沈隐了四十年的《印度之佛教》,忽而重版,多少有点意外。其实,意外的事多著呢!《印度之佛教》初版时,也曾有过非常的意外。当时,我住在合江深山的法王寺,由住在重庆的蒙君仁慈,负责出版事宜。他与出版商谈妥了,预付一笔印刷费,开始排版、校对。消息传到山上,大家非常欢喜。半个月以後,送稿校对的事停止了。蒙君怎麽催,也没有效果,後来竟渺茫到原稿也不知在那里了!消息传来,说不出的著急,著急也没有用,只有一再写信给蒙君,急急的追索了。沈闷了一个多月,好消息忽然传来,有人负责承印,并已开始送稿。後来才知道∶蒙君接洽的出版商,自己没有印刷厂,转交另一印刷厂承印,当然他要取得一分利益。那时(三十二年),通货膨胀加速,负责排印的工厂,觉得没有利润可得,所以排了多少版(与他收到的款项相当)就停止了,也就是不想做这笔生意了!後来,非常意外的(我想,可能是承包商将原稿到处去接洽),这份原稿落在属於军部的一个印刷厂主管的手里。这位主管,曾经出家,在国民革命期间,参加了革命行列。他见到这份原稿,觉得有不同平常的内容,凭他对佛法的一分信心,决意由他来负责完成这部书的出版。价钱依旧,可说为佛法服务,工厂是没有利润可得的。就这样,《印度之佛教》终於出版了。三十三年夏,我回缟云山,路过重庆,特地约这位主管见面,表示我对他深深的谢意。意外的事,我说是不可思议的因缘,在这意外的重版时刻,顺便记下了这一段因缘。希望读者有这样的感觉,《印度之佛教》能与大家见面,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有点意外的!七十四年七月五日,印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