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2

2. 科学研究:这时学者开始离开形而上学的辩论转而注重科技的应用。哲学家开始注重对自然的观察。运用归纳法,算术,机械等等来为自然科学找出许多的科学定律。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年)提出「太阳中心说」。盖柏莱(Kepler,1571-1630年)发现「行星三大运行律」。伽利略(Galileo,1564-1642年)指出「摆动规律」。牛顿(Newton,1643-1691年)发现了「地心吸力」,也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学说。法兰西.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提出「实验」法,然后以归纳法和分析法获得知识,又说「知识就是力量」。3. 社会自由:经过一千年死气沉沉的世代,文艺复兴带给社会一片清新的气息。人文主义开创了一个人文的社会。一切讲究人的重要。各人可选择自己的生活形式。摩尔(Thomas Moore,1480-1535年)写出「乌托邦」一书,启发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讲究。在社会方面,因为各国家的兴起,民族意识开始抬头。街上可见到不同国族的人,穿着各自民族的服装,强调国家的传统与文化。莎士比亚(1564-1616年)以英文写了许多戏剧来表达人的感受。宗教开始醒觉,马丁路德以德文翻译了圣经,人人皆可读。当然,配合以上的气象,学术,商业等等均一起的发展。火药和大炮的制造加速了科学的发展。航海和陆路的交通进展使到经济贸易一片繁荣。农民制度开始改进为资本商业制度。建筑屋也开始讲究辉煌的设计。宗教开始充满活力,这也引致了后来的「宗教改革」。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公元1561-1626年)  虽然培根不能真正算是一位哲学家,但是他影响深深地留在今日知识分子当中。他也被称为当代科学之父。  当文艺复兴在欧洲漫延开来以后,商业的活动也更加强劲。加上新航线的发现,英国的航海贸易有了很大的进展。经济社会也开始形成。  培根当时是英国资产和新贵族的发言人。父母都是贵族。他一生人大部分的时间均是在商场渡过。但是他的学说却受许多人的欣赏。一.反对封建制度:尤其是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这观念。认为王帝应该像个议会的主席;主席有议决权,但要善于收取不同的意见。这样的思想正反映了当时资产人仕和新贵族的理想。二.提倡科学技术:培根认为科学技术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在他的名著《新工具》一本中,一开始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口号。他指出,人类过去曾经历无穷的灾难是来自对自然界的无知。他说,这无知是因为过去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研究造成,不是方向不对就是方法不对,使自然界成为了一个不可理解的迷宫。他直接批判神学和经院哲学那种脱离现实,玩弄概念的研究。他提出人们应该把过去所有的认知从新试验一下。试验是决定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三.归纳法:培根认为,经院哲学那种无着边际空洞的争辩是因为误用了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法而引起。他强调「在事物本身中来研究事物」,而不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来研究事物。他提出了一个靠经验的认识方法-归纳法。这就是他所说的「新工具」。培根认为,要使用正确的归纳法,不能单单靠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收集,更主要的是要靠试验。B.理性主义现代哲学(年份介于 公元1600-1850年)现代哲学有以下四大特色:一.开始走出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的框框。哲学家开始应用新的方法,探讨新的问题,也提出新的答案。二.与科学(自然科学)关系密切。思想要求更精密,不再使用神学的系统来解释难题。三.脱离教会的控制。走出信心的范围,以人的理性与生活经验来探讨及创造哲学问题。四.强调民族文化意识。因为欧洲各国的独立使哲学思想更具民族的色彩。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指以理知(reason)来为一切事物作衡量。他们的共通点认为宇宙是有理性的(rational),可以以理知来了解。认为一切事物的真相可以以适当的理知(例如逻辑演绎法),配以合理的推论(例如数学),能给「事实」刻出一幅人人能了解的图案来。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早期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提出观念界(思想/概念)和感官界(物质世界)是分开的,但是理性主义却缩小这两个范围;只看重「心」和「物」。「心」是主体,而「物」是客体,就如「观念」与「感官」是二元的,是对立的。认定说如果主体(人)能把握住客体(物)的话,那就可以得到真知识(或真理)。如果要把握住客体,那最先要把握住主体的存在。怎样去肯定主体的存在呢?理性主义提出他们的意见。       主体 --------> 客体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笛卡儿(Rene Descartes,公元1596-1650年)因其理性主义思想的创新而被冠为「现代哲学之父」。借着祖父所留下来的财产,一生人保持着一个绅士式业余学者的生活。每天工作与阅读的时间都很短。多数时间都是用来静思默想。年轻时在耶稣会的学院受教育。学习科学,神学,哲学,数学等等。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宇宙动力的总和不变论,在医学方面他也发现人体血液的循环,在数学方面,他发明了著名的坐何几标学。但他真正的贡献还是哲学与神学。主要著作:《方法论》(Discourse on Method)及《沈思录》(Meditations)。一. 知识论:人所认识或所得到的知识都是由客体而来。要怎样肯定一个人对客体的知识是确定的呢﹖笛卡儿认为最重要是先肯定主体「我」的存在。因此,笛卡儿认为人们可以对任何东西怀疑,但是有一件事是不能怀疑的﹖就是那个人的「怀疑」。这「怀疑」成为了「我」的「存在」的最好证明。因此,我的怀疑肯定了「我」的存在,那我所认识的东西都是真确的了。「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I think therefore I am)也就是说当我在怀疑我是否存在的时候,「我的怀疑」就因此证明了我的存在,这口号开创了现代的理性主义。  一直以来,哲学都在寻找一个人怎样确定我所见所思的东西是真确的。从「我」这个主体,到「他/它」这个客体之间的关系实在太难确定了。要确定我所见所思的东西是真的,那就应该先确定「我」是真的(或真的存在)。怎样证明我是真的存在呢﹖在笛卡儿著名的《方法论》里有这样说:有一天笛卡儿在一个很寒冷的冬天,坐在一个很热的烘炉中默想如何找到真理。他说,当他从烘炉中出来的时候,他的哲学就熟了。在烘炉中,他发明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他也说,如果真理是真理的话,那应该是「清晰明了的」。就如 2 + 2 = 4 一样。他所说的「怀疑」就是「清晰明了的」。因此,用感官去认识的东西是最危险的,也是最不能确定的。当然,问说他是怎样知道他这「怀疑」,他提出了「直觉」(intuition)这观念。这「直觉」是与生俱来的。二. 证明神论:笛卡儿再提出「神实存论」(Ontological Argument)。上帝是「最完美的」。认为上帝不会欺骗我们。上帝是我们想象中最大最完好的。祂也是「最清晰明了」的观念。让我们来审查笛卡儿思想的真确性。「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否是正确的前题?换句话说:「我思故我在」其实就是「我在故我在」的重申而已,没有甚么可以彼此证明的。我们每一天所见的东西靠我们的知觉就足够其存在,又何必以怀疑来证明其存在而多此一举。或像英国汤朴威廉(William Temple)大主教被问起欧洲历史上最倒霉的一刻是几时﹖他回答:笛卡儿将自己关在烘炉的那一天。斯宾诺沙(Baruch Spinoza 公元1632-1677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因接纳理性主义,廿二岁就被教会赶出阿城。后来德国海德堡大学聘他为哲学教授。代表作是《伦理学》。神学著作有《神学政治论》。一. 知识论:他认为宇宙的一切活动是有理性的。而其中的真知识(真理)也可以靠理知推论出来。神是一切真理的保证者。他不接受笛卡儿的「知识二元论」,而认为「本质」(substance)是一切真理的基础。「本质」只有一个,是自生的,是不须依靠其他事物便可以形成的。「本质」又可称为「神」或「自然」。因为一切都在神内,没有神,任何事物都不能生出,亦不能存在。(我们称这理论为泛神论 )。二. 伦理学: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是「幸福」。「幸福」只有「人-神」在一起才可以得到。他认为人可以借着「爱」与神消融在一起,也能够保全自己,使自己不被消灭。于是人可以靠着与神的融合而保全自己,也靠着这保全而「存在」于万物中,也可借着这「存在」去认识这世界。按斯宾诺沙的形而上学,大自然、神、人是三位一体的。我们也称他的哲学是一种「自然-神-人」的哲学。莱不尼兹(C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公元1646-1716年)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十五岁就阅读形而上学课本。廿岁得博士学位,并开始讲授生涯。曾发明对数表 (Figure-table)。代表作是《单子论》(Manadologie 1714年)及《神义学》(Theodizee 1710年) 。莱不尼兹可算是最后一个理性主义的代表,也因此他结集了理性主义的学说大成。一. 单子论:「单子论」认为事物必有一个中心单子,然后有很多围绕这中心单子的单子而构成宇宙。从这理论指出为什么单子与单子之间没有交往,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够站在感官世界去认识另一个感官世界,应该透过中心单子。每个单子本身是独立的,所以每个单子也自形成一个小宇宙,每个小宇宙也是整个宇宙的影像。因此,只要人们回归内心,在自己的内心里认识自己的话,这样也会看到整个宇宙的影像。每个单子有其独立的存在,但存在的根源在于中心单子,中心单子也是知识的源头。每个小单子也领受了中心单子的「精神」,中心单子的目的也决定了每一个单子的目的。从这「单子论」,莱不尼兹推出了他的神学。他认为只要世上有存在,就必需有最后的存在。即中心单子的存在,也就是神的存在。这神(中心单子)也预定了每个单子的目的。二. 伦理学:这中心单子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整个宇宙也是美好的。(他碰到了恶」的问题)。莱不尼兹提出「恶」的解释。把「恶」分为三种:  a. 形上的「恶」:这世界本身是十全十美的,但却是偶有的存在。这偶有的存在和那必须存在的上帝比较之下,就觉得世界本身并非十全十美而有缺陷,所以形上的「恶」是必须的,否则与那十全十美的上帝有所矛盾。  b. 物理的「恶」:自然界中的疾病,痛苦,天灾是由于物的有限与不完美,这不完美反映出「善」来,使人因此在有限的物理世界中去追求「善」。  c. 伦理的「恶」:他认为人们作恶或作坏事,目的根本不是作恶,而是使善人有机会追求善。如果世上没有恶人,又怎样证明善人是善人呢﹖因此他结论说:恶的存在是为了善,使善更清晰明了,使人们去追求它。C. 经验论主义经验主义注重感官经验。借着观察与归纳,认为人们的感官(Sences);耳、目、口、鼻、手、足所直接感受到的声、色、香、味、触这些感觉才是真实的。理性主义认为人们不但拥有与生俱来的认识能力,而且可以认识事物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清晰明了的观念,可是经验论主义认为没有任何的先天观念,所有人类的知识都是后天的。而且它的起源都是经过感官经验。洛 克(John Locke 1632-1704)在牛津大学读哲学、古典文学,教授希腊文及伦理学。后在医学院毕业,曾长期行医。《人类悟性论》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3年)是他的代表作。知识论:首先,他认为人类的悟性或心灵好像一块白板(Tabula rasa)。外面世界的影像可以透过感官这窗户在心灵印上一些印象和观念。接着人们的心灵就会起「反省」(Reflection)的作用去为这些观念加工,然后形成知识,由记忆把这些观念分开组合。借着这样的知识论,他认为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也是分别善恶的尺度,同时也是伦理的标准。柏克莱(George Berkeley 公元1685-1753年)爱尔兰人,在都柏林的神学院读神学,也读数学。任过七间大学的讲师,口才极佳,后任南爱尔兰主教。知识论:在《视觉新论》(Essay toward a new Theory of Vision,1709年)及《人类知识原理论》(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1710年)这两本着作内,他提出了他的知识论。他认为人们的视觉对外在世界的体认,开始的时候都是零星的,没有整体的架构,而整体的认识必须由人们的理知(人们的心灵)才可以得到。这种组织成体系的能力是因为人们心灵有“整体创造能力”。柏克莱认为所有感官世界所给予的资料,非要藉主体(人)的主观性(心灵)去统合不可。因此,他在经验主义中创造了一种观念论。他说,物体不可能是物的实体,而是心灵的实体。他提出认为主体存在就是「存在即知觉」(Essence is perception),所有的客观存在就属于「存在就是被知觉」(Essence is by perception)。 休 谟(David Hume 公元1711-1776年)苏格兰人。十二岁入爱丁堡大学。常在图书馆苦修,后谋职于图书馆并著书成名。代表作有《论人类悟性探微》(Enquiry Concerning Understanding1748年)、《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1779年)。一. 知识论:休谟的学说属于怀疑论,以怀疑经验作为学说的主流,也把英国的经验论引导至怀疑论的体系。他不承认有所谓实体的存在,一切东西都在感觉之内。他认为所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印象」(Impression).「印象」之外的,不管是笛卡儿的主体也好,洛克的感官世界也好,都是不清晰明了的,「印象」是由人们的「记忆」保留下来,然后才成为「观念」或「思想」。「观念」或「思想」是因为经过「记忆」的加工,观念可以一天天地壮大或一日日地磨损,因此有记忆深浅的原因。当「印象」被「记忆」加工时,必须经过三个步骤:1. 「类似」(Resemblance):如数学的原理,因为是纯思想的,可藉直觉而来。因此用不到还原到印象里面,所以属于「类似」的东西其可信度最高。2. 「延续」(Continuity):是时空的延续,适用于自然科学,比如「明天会出太阳」。它可能性极高,但有可能是错的。因此这类的知识较次之。3. 因果关系(Causality):因果是以人们的习惯作尺度通常只是盖然性罢了,因此可信度最低。二. 因果关系:这是休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说。他认为因果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通常人们把果放在因之后,因此说「在此之后」(Post hoc)。运用上却是「因此之故」(Propter hoc)。但是休谟认为这不可能是必然性,也不可能是绝对性的,可能会有例外。借着否定因果关系,他否定了神迹。D. 启 蒙 时 代启蒙时代(或称为「开明时代 」The Enlightenment)的口号就是「自由、平等」。另外,「科学」成为这时代的“偶像”。这时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主义给于人们的思想已在社会中定了形。当时的社会充满了一片清新的气象。人们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到处可以见到人们穿着各国彩色的衣服走在街上。建筑屋,艺术作品所用的颜色也比较鲜艳。许多新思潮,新学术在大学及学院中活跃起来。康德为“开明”定义说:「开明就是人类已经脱离了作茧自縳的不成熟阶段,亦既脱离了对外界权威的倚赖,与不肯用理性的情形。『开明』的座右铭就是:敢用自己的理性。」又说:「没有一个世代应受古旧的教条与规律所约朿,否则就是违反人性,因为人性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进步。」这样的“开明”定义使到后来的欧洲出现了史无前列的大浪潮 -- 浪漫主义、法国革命、人权宣言、英国工业革命、各国争相要求独立、人民要求更多的自由、达尔文的进化论、神学的圣经批判等等,使到后来十九世纪的社会呈现一片更新又混乱的情况。  有两个思潮是在这「开明时代」中称霸:一.自然神教:自然神教可以说是理性主义与经验论主义在神学圈子里的「副产品」。副产品通常只是昙花一现的东西。不过,自然神教幕后的支持者 -- 自然神学,到如今仍然流行。我们可从五个方面来了解自然神教:1. 自然神教认为这世界是神创造的。也认为上帝也是自然的。衪在这自然里放下了次序。万物也可以靠这自然规律来生存。人们也可以藉大自然来认识上帝。2. 人既然在这自然之中,因此,人也可以从自然之中去发明更多东西。人类也可因此而活得更幸福。人类也要负起管理及改造这世界的责任。3. 人从自然界的启示中 -- 透过神给人的「直觉」(Intuition)或「普遍的观念」(Common Notion) -- 而相信有神。也因此拥有敬畏崇拜的心理。宗教也因此而产生。4. 从自然界中的井井有条有紊的运行中,可以证明神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在这有条紊的世界中用理性来思考。违反理性就是违反神的规律,也因此违反神。5. 不接纳神迹奇事,或属灵的事。任何所发生的奇事,都要用自然来解释。当时有许多科学家如牛顿,以自然神教作他们的信仰基础,而自然神教也因此能风行一时。后来,自然神教被人攻击得焦头烂面时,世人就以为基督教完了。今天我们仍然可见这样的感觉存在人们心里。我们说是休谟在其论自然宗教(第十二课)给自然神教封了棺盖的。二.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只是一个概括性的名词应用在那些凡对知识的真确性产生怀疑的人。十八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论主义相争不下,加上康德的「开明」定义,自然而然在这「开明时代」中制造出许多怀疑主义者。E. 康德与唯心论康德(1724-1804年)可算是现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也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他刚好介于传统哲学(现代)及近代哲学之间。他的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论的高峰,也是一个总结。出生于德国的科尼士堡(Konigsberg)一个虔诚基督家庭。长大后不太满意制度教会而离开。终身未娶。献身学术。终身也未出远门,只靠勤奋阅读与思考。他的实践「道德命令」(Moral imperative)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实践思想极相似,因此,尼采讽刺称他为「科尼士堡的中国人」。他所着的三本批判书使他名气大操:《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关于道德的有:《道德形上学基础》、《道德形上学》、《实践观之人类学》。关于神学的书有:《神存在证明之唯一可能基础》。学说:康德哲学的出发点主要是在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知识论中。他首先批判经验论主义,认为经验论太过于相信感官,以为看得见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因此对于形而上的事物都无法撑握,成为感官主义。然后他批判理性主义的偏狭,无论什么事物都要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去秤。因此,以上两个主义走在知识的极端,也逃不出「知」的约束。借着这些批判,康德认为主体「我」如果要超越出这「知」的范围,必须以以道德实践去「行」。知识论:康德的知识观是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结合。他认为不应该像经验论那样问「我知道些什么」这知识的内容,而是认为「知」是形而上的,而是应该问「我能知道些什么」这知识的形式。进而他说,要知道知识的形式,那是感官不能达到的范围,而是需要利用主体「我」的另一种先天能力 -- 直觉默想(intuitive meditation)。在「纯理性批判」一书中,他认为这「直觉的默想」有二种形式出现:一.「先验感性」(Transcendental Aesthetic),说明人天生来就有拥有欣赏感官能力与功用。这超越了经验论所提出的后天感官能力。二.「先验分析」(Transcendental Analytic),说明人具生有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别出「时间」与「空间」。超越了理性主义所认为人的理知是无法把握住「无限」。三.「先验统觉」(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说明人拥有综合的能力。对于以下的各元素可以作出判断:1. 「量」(Quantity): 单元(unity),复数(Purality),「整体 」(Totality),2. 「质」(Quality): 真实 (Reality),否定(Negation),「限度」(Limitation),3. 「关系」(Relation): 依赖与独立(Inherence & subsistence), 因果性(Causality),共有性(Commonity),4. 「情况」(Modality): 可能与不可能(Possibility & Impossibility),存在与不存在(Existence & Non-existence),必然与偶然(Necessity &contingency)。这些先验能力(Transcendent abilities)可以使我们所得到的知识「形式」更加的接近「内容」。但是,怎样能使这些「形式」落实呢 ?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认为人除了知性以外还有实行的能力:理性达不到的,实践理性就有达到的可能。因此,人藉「实践」能力,就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道德观康德认为人生下来自然会去“追求”三件事:就是自由、神的存在、灵魂不死。这样的追求是天生的,是人良知的呼声。这心中的呼声是「道德命令」(Moral imperative)。也认为道德是神放在人内心的。人的良心常会发出「道德命令」,人就因此会遵守道德律。康德认为有了道德就不需要宗教,但是道德却指向宗教,因为道德引导人进入「一个至善的观念」。证明神论对「神实存论」来说,康德认为「神是我们想象中最大至善的」。对「创造论」来说,康德认为从创造可以推论至一位创者,但这创造者仍是一个谜,因此,这证明法不能证明神的存在。对于「本源论」,康德认为「因果」论并不是绝对的(休谟已经如此证明),而且因果关系的效力也只能发生在物质世界内,因此,不能应用来证明超物质的神。唯 心 论唯心论(Idealism)认为精神(或属灵)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唯心论主义的范围较广,凡是讲究精神,心理,的思想均属在内,宗教也属于唯心论。我们必须从不同的哲学家的思想来认识唯心论。一.伯克莱(Berkeley)称自己的哲学为「非唯物论」(immaterialism)。他认为除了人脑中的观念以外,人无法知晓任何事物存在。物质的东西如树木花草只是头脑中的观念。二.莱布尼兹(Leibniz)认为人利用感觉就如盲人利用他的杖一样。所以物质是不可能知道的(因为变化),只有在「精神」(Mind)里的观念才是不变的。三.康德称自己的哲学为「超唯心论」(Transcendental Idealism)。他认为知识不可以只靠理性而来,也不可只靠经验。因为没有了理智(理性的),感觉(经验的)就是盲目的。人必须「超出自我」,离开纯物质,在空间,时间,和分类(这些都是精神的)领域中去感觉经验事物。四.费特(Fichte),薛苓(Schelling)和黑格尔(Hegel)都是「绝对唯心论」者。费特认为在人之上有一精神或道德的主使力,人人可以靠着自由及灵性的「自我」(ego)来过活。薛苓认为这「自我」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整个宇宙就是这自我的表现。黑格尔说所有的现实(reality),不管是自然、历史、或思想的现实,全是发源于「精神」(mind & spirit)。人类全部的知识不过是那「绝对的精神」(人类的头脑)想出来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历史、自然、思想,都是那「绝对的精神」踏上自知自觉的地步。他认为宗教也是「精神」的一个表现。神借着人的「精神」活动,进入人的自觉中,因此,这「精神」也是神。结论:唯心论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证据。唯心论哲学家的理论虽然长篇大论,却无法实地示范出来。十八世纪尾及十九世纪初时,因为宗教历史批判学的兴起,许多无法证实圣经中历史的神学家更抓着唯心论。以为它可以给基督教一个理性的解释。后来看见唯物论者就把宗教与唯心论合起来批判。V.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哲学 (近 代 哲 学)A. 唯物论 (Materialism)西方的近代哲学可以由1831年黑格尔死的那一天算起,然后从1970年人类登陆太空为止。唯物论或出自唯物论的哲学;如德国的唯物论(无神论、进化论、共产主义),法国的实证主义,英国的功利主义,美国的实用主义,及各种唯物人文的科学,心理学,社会学,都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潮。唯物论重物质轻精神。绝对唯物论者,一方面是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另一方面相信真正的世界只有物质。先来看德国的唯物论,可把它分为两种:辩证唯物论、自然科学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邬昆如这样形容说(《现代哲学趣谈》,页72) :「辩证唯物论其实就是黑格尔左派的意见和学说,他们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攻击黑格尔的唯心论。这些人通常先念哲学,然后进入神学的领域,设法用哲学的理论来反对宗教神学的基础,最主要的是证明上帝不存在,否则用谩骂、讽刺的方式,说明上帝存在的荒谬....设法指出人生的目的只是在此生此世。」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 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年)他先在海德堡大学念神学,后到柏林拜黑格尔为师得哲学博士。著书有 : 《基督教本质》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1841年) 《宗教本质》 (The Essence of Religion,1845年) 等。他说写这些书是要揭穿宗教的本来面目。当时黑格尔的哲学极流行,连全国小学的课本都有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认为「本质」是“正”,「现象」为“反”,他们的“合”才是「真像」。然后「真像」又成“正”,而这反面是超越真像的「绝对」“反”,两者的“合”就成了「绝对真像」的“合”。这「绝对真像」就是「概念」。「概念」好比「心」,而「自然」则似「物」,两个相“合”就是「精神」。「精神」的本来面目是“正”,是「主观的」,但是当「客观精神」的出现和过分高举,就成了“反”,要统一这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唯有那「绝对精神」的“合”---->「绝对唯心论」。费尔巴哈认为「绝对」一词毫无意义,「绝对精神」这一名词更无意义。他认为这「绝对精神」仍然是唯「心」的“正”,它没有真正“合”的出现。他认为真正的“合”是「存在」和「思想」的“合”,也就是「现世」。他认为「精神」只是人的天性(nature),而宗教就是人将自己的天性客观化,投影在宗教信仰中。他认为人是由物质进化而来,神也是物质进化的东西。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年)本是犹太人。后进入信义会。先读法律,后到柏林读哲学与历史。开始以记者为业,后遇恩格斯把他带到伦敦去。他先受黑格尔的影响,后接纳费尔巴哈的哲学。他与恩格斯在1848年在比利时发表了共产宣言。最主要的著作是《资本论》(Das kapital, 1867年)。在《资本论》中,他提出了物质是生活的条件,而利用物质就是经济。人类的活动,社会及文化的发展都依靠经济。在经济的进展中,资本家(正)将与劳工阶级(反)对立。要消解这种对立,唯一的方法是工人起来革命。共产社会就是“合”。也只有取得了政治的权力才可以保持这“合”的生存。马克思的哲学仍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作为问题的中心,把经济的关系作为社会的发展和哲学的中心。对于宗教,他首先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人类前进的死敌。只有除去宗教,人才会为自己打算,才有能力参加阶级争斗。」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辩证(绝对)唯物论」-是由英国商人恩格斯出钱出力来发展。自然科学唯物论当时唯物论在全世界普及,自然科学被高举使到西方的学生接纳唯物论。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22年)及赫胥黎(Thomas Huxley 1825-1895年)是当时出名的科学家。达尔文本是爱丁堡的医学生,后到剑桥大学念神学,毕业后被按立为牧师。经过多年的生物进化考察,写出成名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认为生物先由一个单一的原细胞(a single prototype cell),经过特别的蜕变而来。然后再经过进化,开始由简单的生物,经过几千万年而成猿猴,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成。在这几千万年的进化中,一切生物皆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自然定律来决定其生存。B.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可以说二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多沉浸在理想的层次,忽略了人性具体的生活,忽略了现实的生活。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发达,人类生活在工业社会,产品与经济开始成为衡量价值的东西,因此,人不得不思考究竟生存在这世上有何意义,个人在群体之中又有甚么价值....存在主义就是要在这样的世界中寻找人(个人)「存在」这世界中的意义、价值、出路。我们无法为「存在主义」作一个具体的定义,也无法把「存在主义」的哲学很系统性的勾画出来。因为每一个存在主义者皆对存在主义皆有不同的表达。唯一了解「存在主义」的方法就是详细去认识和感受每一个存在主义者的“生活与哲学”。如果要真正完全了解存在主义,只好亲自去过一个存在主义者的生活。存在主义虽然在廿世纪中流行,但我们不难在古老的历史中找到它的踪迹。旧约的希伯来民族关心自己的民族生存的问题。保罗的神学,奥古斯丁的哲学都希望个人在上帝及世界中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廿世纪的存在主义可说是发源在丹麦(齐克果),在德国发展(尼采、海德格、雅士培),在法国流行(马色尔、沙特、卡缪),然后波及美洲及亚洲。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存在主义到了英语或华语的世界后,就产生了许多误解,把它看成是消极的。齐克果 (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年)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个基督教家庭。他是父亲强暴下女而生的。母亲早逝。在大学念神学与哲学。见教会腐败而不愿被按立为牧师。从事记者,写专栏批评当时的教会、社会、教育等制度。订婚但后解除婚约。死时仅四十二岁。著作有 :《日记》(The Journals)、《哲学片断》(Philosophical Fragments)、《恐惧与战争》(Fear and Trembling)、《对基督教的抨击》(Attack up on Christendom)等。思想与生活他最先体验到他的存在; 他是「例外」与「孤独」的人,进而陷入「恐惧」和「绝望」中。他找不到倾吐的对象,十七岁的未婚妻不能了解他的倾吐,因此解除婚约。但他没有灰心放弃,要继续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他发现到「存在」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可以「跳跃」(leap)的。不必经过感官的层次,跳跃到伦理的层次或跳跃到宗教的层次当中。他认为虽然环境是命定的,但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每「个人」可以为未来设计,超越这一切。人必须不断地在环境中作出自己的「抉择」。「存在」就是在时间中的努力,就是一种冒险(Venture)。「个人」的「存在」虽然时时被「恐惧」感所包围,但「恐惧」感乃是鼓励「个人」进行自我「奋斗」的力量,这是一种内在动力。他抨击黑格尔的宗教观,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使宗教理性化了。因此「个人」不能与上帝发生「个人」关系。他认为人不能用思考去理解和认识上帝,必须绝对服从,就如亚伯拉罕献子一样。因此,人要信仰上帝就要准备冒险,凭「信心的跳跃」(leap of faith),把自己孤注一掷,将自己委身在于那似乎是荒谬的事情上。这样「冒险」的赌注,使「个人」的信心与「灵」发生关系。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年)生于德国一小村,父亲之辈均为信义会牧师。但父亲早逝,母亲过于虔诚,使尼采对宗教反感,虽小时在学校人称他为「小牧师」。在大学里修古典文学、神学与哲学。特别欣赏叔本华所着《世界就是意志和想象》的思想。十分欣赏华格纳的音乐(后华格纳信基督而与他绝交)。他个子廋小,在军训时从马上跌下,受伤长期头痛。廿四岁时不必交征文而当巴色尔(Basel)大学古典文学教授。一生人痛恨教会,谩骂女性。1889年发疯,入住教会的精神病院,爱主妹妹牺牲了终生幸福,陪伴疯癫的哥哥十年。着有 : 《悲剧的产生》(The Birth of Tragedy)、《人性、太人性》(Human, All-too-Human)、《快乐的智慧》(The Joyful Wisdom)、《超越善恶》(Beyond Good and Evil)、《敌基督》(Antichrist)、《查拉特斯他拉的格言》(Thus Spoke Zarathustra)等。思想与生活尼采的生命一开始就觉得是一个「悲剧」:人的命运、人的环境好像决定了人的前途。因此他不甘心受这样的支配,因此感受到自身「存在」内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力量;一种是自身生来的生命冲力,另一种是传统文化伦理的缚束力量。他选择了这生命冲力,就是「权力意志」去决定人生,创造自己新的、唯一的、无以伦比的人--「超人」。伦理只是后来加上去的,是一些懦弱的人打不过别人,所以发明了伦理说不可打架。所以不需顾虑到伦理的「应该」,这使人没有「自由」,而人必须去争取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他说现世(环境所定的)与理想的世人(人所想要的)中间有一道鸿沟。人要凭着「权力意志」(The Will of Power)走过去(Cross-over)成为 Overman「超人」(Uber-mansch)。「超人」就是敢冒险「走过去的人」; 敢为自己未来下赌注的人。敢为自己「悲剧」的生命「奋斗」的人。「超人」才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存在」的人。为了要使我们有更大的「权力意志」,就要使我们脱离伦理的束缚,怎样才可以帮助人解除这束缚呢?Zurathustra 从山上下凡向世人宣告说「上帝死了」。脱离了这伦理道德的人,就是「赤裸的存在」,就是真正的存在。(注:Zuruthustra 就是尼采的化身)。雅士培 (Karl Jaspers 1883-1969年)生于德国奥登堡(Oldenburg),自幼患小儿痲痹症。感受孤独生命,但发奋立大志。在医学院专攻小儿痲痹科。行医时发现小儿痲痹病人的病症不是在于生理缺陷,而是心理不正常; 后研究心理,成为心理学家。但心理学还是不足够解决病患问题,后研究哲学,创「存在哲学」一辞,后任海德堡大学教授。着有 : 《宇宙观之心理学》、《理性与存在》、《存在哲学》等。思想与生命自幼的生理缺陷,使他活在「孤独」、「痛苦」、「死亡」的恐惧中。当绝望来到时,人必须「超越」自己,也只有在「奋斗」之中,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创造自己存在的价值。他认为人不只要争取「存在」,也要实现存在。这可以在人与人「交往」之间实现。人也借着「交往」可以反省自身的「存在」与所作的「选择」。因此可以认清我真正的存在是怎样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生于南德巴登(Baden)市。在耶稣会学院毕业; 在神父和哲学的选择中,他选了入大学作胡塞尔的学生,后接继胡塞尔的教席。退休时隐居德西南黑森林。世界学者常欲拜访一睹风采,但开门的女人总是先答说 : 「请你不要吵我的先生,他在思想。」最著名的作品有 : 《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附 : 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95-1938),为现象学大师。认为如果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要把我们所见到现象的知识解除掉,然后用「我自己」去认识那「赤裸」的事物。因为事物的存在是由「我自己」发出的「意向」(intention)的产物。海德格及沙特都是胡塞尔的得意门徒。)思想《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是论述「存在」之为「存在」以及「存在」为何「存在」的书。首先他认为要研究「存在」必须从「存在的看守者」---「人」开始。人的「存在」就是「我在」,但「我在」是在「时间」中出现。「我在」是「我的」,你的「我在」是「你的」。所以「我在」是「各人唯一性」的。但每一个「各人唯一性」的「我在」必须「存在于世界」(In-the-World Being),因此「我在」必然与世界发生关系,但这世界常常要并吞我的「我在」。因此产生「担忧」。「恐惧」也出自「担忧」。世界有其他的「我在」。我的「我在」与他人的「我在」发生关系时就产生「并在」。在「并在」中,我的「我在」常常会被逼成「失落」。因此,要常常保持「自由」的「我在」就要认清我的「并在」,去争取,作抉择时常保持我的「我在」。只要我是「自由」: 良心不依靠上帝、不靠他人,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我在」,那我就是「存在」的。  德国的存在主义可说是太注重于「思想」的谈论,但来到法国的时候,因为法文的方便,又加上法国比较注重「表达」,因此,存在主义在法国借着小说与戏剧来「表达」了人生的经历 : 痛苦、悲哀、无奈、荒谬...。马色尔(Gabriel Marcel 1889-1973年)生于巴黎。父亲是出名政治家又是出名学者,四岁丧母。常怀念母亲,感到看不见的世界比看得见的世界好。在日记中常记载说自己缺乏兄弟姐妹。在虔诚的宗教家庭长大。廿岁毕业巴黎大学。后在著名中学教书。大部分时间写作文艺批评、戏剧、哲学。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时,担任红十字会负责调查战争失落者的工作。戏剧所作剧本有廿多本。在「上帝的人」一书中的主角为一牧师。这位牧师宽恕了与人通奸的妻子。过了廿年,这位牧师发觉自己并非因仁爱而宽恕妻子,而是因怕丑事外扬,又怕孤独才宽恕妻子。牧师因此想「自杀」,但许多会友信任他,需要他的「存在」。但牧师知道会友信任他是因为把他当着是「圣者」。因此他自感自欺又欺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上帝求告。马色尔认为,人是不可认识的,只有上帝才可认识人,也因此只有回去上帝那里才可找到自己真正的「存在」。哲学在「是与有」(Being & Having)指出个人的存在是「是」而不是「有」;不是占有,占有只是外在于「我」的东西,并不属于「我」。「我」的占有物只是「我」之外的一个「对象」。当我把「我」之外的「对象」变为我所有时,我自己也被「占有欲」所占有。因此,「我」也是「占有欲」的「对象」。换句话说,当「我」自私(占有),「我」自己也成了自欺,也使「我」自己「孤独」起来。人在工业社会中,人人在为自己掩饰,人人出卖人人,人人也在利用上帝,因此,人人把自己「对象」化了,人人在欺骗自己。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对自己「信实」。他认为人要为自己「立约」,然后对自己的「立约」「信实」。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对他人「立约」,对他人「信实」。在「旅途之人」一书中是以希望为主题,认为这世界不是我们的终站,我们有永恒的世界,也只有通过超越的信仰和希望去达到。人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上帝身上,但要相信上帝是个「绝对你」,这样我们就是个「个别」的主体而不沦为「对象」。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年)生于巴黎。两岁父亲阵亡,八岁时母亲带着他改嫁。幼年心灵因此常受打击。在学校被人称“野生仔”。母亲与她一班朋友是虔诚宗教徒,但这班人常欺负他。在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得哲学博士。后一直在中学任教师,与另一位女教师终生同居(先订两年,后延长卅年)。同居女教师名西蒙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年)为一位著名女存在主义作家。同居方式是两人各租房间于同一旅馆。曾拜师胡塞尔(Husserl)与海德格是同学。一生编写许多小说与戏剧,从事社会政治活动。住宅曾两次被炸。一九六四年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不去领奖。著名作品有 :《墙》(Le Mur)、《呕吐》(Nursea)、《苍蝇》(The Fries)、《想象力》(L'Imagination)、《存在与虚无》(Being & Nothingness)、《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思想与人生观在《呕吐》一书中,讲述主角洛根丁(Roguentin)寻找人生的过程。他在经历长途旅游之后安居于一小镇旅馆。他所见到小镇上进出的人都是那么的冷淡、空洞、过着「虚无」意义的生活。他发觉到他的人生正在一点一滴地丧失在自己的过往历史,日复一日地陷入在不清不楚的“现在”。他以为自己是过着浪漫的冒险生活,但如今他意识到并不存在甚么“冒险史”,有的只是一些“历史”罢了,于是他感觉到他周围的墙、花园、咖啡馆,都骤然地令人作呕,一切都那么的「虚无」。沙特认为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存在」并无本质,存在之为存在,乃是因为它本身是「无」。「无」通过「存在」表现在人生之中。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只看到“存在”的虚幻表象,自以为生活得好,满足于「虚无」飘渺的“现实生活”,殊不知到头来,这一切都以「虚无」为根基。(我们见到 Roguentin 就是沙特的化身,世界也抛起「虚无主义」运动。)沙特认为「存在」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虚无」才能超越「存在」。一个存在者必须认识到「存在」的「虚无」性。必须经历「呕吐」的反省阶段。然后利用自己的「自由」; 自由的思想、自由的「选择」,去完成或达到最理想的「存在」生活。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一书中,把「存在主义」的重点放在人的反应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之上。也认为「存在」不应先受环境的设定,而是我们要自己去决定我们的环境。沙特说 :「存在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使每个人自己来掌握自己,同时,要把每个人存在的全部责任直接地放在他自己的双肩上来承担」。卡缪 (Albert Camus 1913-1960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当时是法国属民地)。二岁丧父。大学哲学系毕业。一生任记者与编辑。多在巴黎生活,与沙特是好友。著作有 : 《西薛弗斯的神话》(Myth of Sisyphus)、《异乡人》(Stranger)、《鼠疫》(The Plague)。思想卡缪的中心概念是「荒谬」(absurd)。「荒谬」是「理性的人」遭遇到「毫无道理的世界」之后所产生出来的。对付「荒谬」的态度就是「反叛」: 就是视一切理性的秩序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所要走的路。卡缪说:「我反叛,因此我存在」。田立克 (Paul Tillich 1886-1965年)德籍美国人。父亲是牧师。神学博士毕业。后任牧师。在马尔堡(Marburg)大学当神学教授。当时海德格是该大学的哲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移居美国。1933-1956年间当纽约协和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后任教哈佛及芝加哥大学。著作有十七大套,荣获过十五个博士学位,自称为「最后一位自由派神学家」。  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也受到不同思想的熏陶,他称自己一生的生命是「活在边缘上」(boundary man)的人。存在主义式的神学他竭力在神学及哲学的领域里追求人生存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在有限中生存,然是「生存」但却郄日夕受「死亡」的威胁(死亡就是恐惧)。这种威胁使人活在「焦虑」(Anxiety)之中。人的「焦虑」说明了两种现象 : (一) 有限的人无法挣脱他的有限。虽然人有自由权、选择权去实现自我的爱好,但却又无法超越有限的范畴。(二) 有限的人与无限的神隔绝。人本来是「存在的」,但因为罪恶和焦虑,使人与他的「存在根源」(神)隔绝了,于是产生「不存在」(Non-being)的可怕。但「新造的人」(林后5:17)说明耶稣基督的赦免和救赎,人可以凭一个「做人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 ),再望向那「最终的关心」(Ultimate Concern)(神),就可成为「新造的人」 = 「新存在」(New Being)。「新存在」是一种和好(reconciliation),是一种联合(reunion),是一种复活(resurrection)。C. 实证主义(Positivism)实证主义是最近代的一门哲学思想(五十与六十年代),它与存在主义一起霸占了整个欧洲。实证主义与科学和语言最有关系。最近因为与逻辑学混在一起,所以也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又因为它是十八世纪经验论的「再投生」,所以有时也被称为逻辑实证经验论。起源十八世纪的经验论者如休谟认为知识是凭经验(感觉)而来。一切真知识是经过感觉来试验的。因此,学者喜欢把知识带到试验室去评定。十九世纪的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最完整的知识可用感觉经验描述的。他用进化论把人类知识的进展分为三大阶段 :「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的或抽象的阶段」和「科学的或实证的阶段」。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也协助实证主义反对形而上或唯心论的知识。廿世纪初一些「经验主义」的数学家从「维也纳学团」(Vienna Circle)搬到剑桥,以维根斯坦(Wittgenstein)在英国成立了一个阵营。英国人是很讲究语言的,因此,数学家把「逻辑学」带进了实证主义,又以逻辑实证主义应用在「语言分析」里。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主要武器:证实原则(Verification Principle)每个陈述(proposition)是一个句子。每个句子是由语言文字砌成。每个陈述也可分为「综合性陈述」(Synthetic proposition)和「分析性陈述」(Analytic Proposition)。例如 : 母鸡都是雌的」为分析性陈述。(从母性就是雌性的分析而来)   「剑桥里有许多书」为综合性陈述。(综合每所大学都有许多书而来)。证实原则(V.P.)是用来试验一切陈述的真假。一个可以证实的陈述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重复语是假陈述。「神就是爱」,「女巫对公主说」是没法用实验证明出来的;所以「神就是爱」属于重复语(tautology),所以是假的。「女巫对公主说」是恒常不变的假设,所以是假陈述(pseudo-proposition)。「天上有天堂」、「基督徒有圣灵」、「圣经是神的话」、「天使帮助他」、「耶稣是圣灵成孕的」都是没法用实验证明出来的陈述。「可以证实」的陈述也可分为「事实上可以证实」(practical verifiability)和「原则上可以证实」(verifiability in principle)之分。例如 :「会飞的鸟有翅膀」是「事实上可以证实」的陈述。   「月球的另一面有山」是「原则上可以证实」的;因为有一天,科学或许进步到一个程度,以致这陈述可以用实验证明出来。(注:这陈述已在七十年代证实了是真的。)宗教对「证实原则」的反应和批判这时候一些神学家又再搬出阿奎那的「类推论」来讨论; 认为宗教语言的意义不是字面上的,而是形容性的,与比喻十分相似,是以地上的词语表达更高一层的意义。人们必须借着这些形容语句去类比和认识上帝。批判「证实原则」无法应用在历史性的陈述。因为人们无法以实验来重演历史以证其虚实。「证实原则」只可以应用在物质界里。「证实原则」是否已被「证实」过呢?显然,「证实原则」是出自经验论主义、实证主义遁呢?和无神论主义者的方法论。V. 当 代 哲 学A. 现象学与符号结构主义现象学现象学(Phenomenology)就是对人所得见的“现象”(phenomena 或“表象”)的研究学问。现象学就是要研究一个人是怎样从现象得到这“表象”的观念。包括人所得到的“观念”是如何受到人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现象学作为哲学是由胡塞尔(E.Husserl)首创。胡塞尔的现象学事实上是要透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是要求人回到自己的纯意识之中来认识所得到的现象的本质。首先,他提出人是有能力透过感官认识外在世界的事物,也拥有一种积极的能力透过自己的意识去为现象创造。因此,现象学不是讨论现象的学问,而是讨论本质的学问。我略略的把现象学的理论编排如下:一. 现象就是本质,客观世界就在主观世界之内。胡塞尔所谓的现象,就是已经存在人观念中的“现象”,也因此是本质。这现象是由人的认知能力而来,也同时是人的创造力的综合体。在客体上而言,它确实是存在我们的客观世界内,可是它也是藉人这“主体”的主观能力所创造而成,因此,这客体现象也在主观之内。二. “意识”是知识行为的活动中心。在知识的探讨中,现象的获得事实上只是在理念界,也只是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因为外在世界所有存在的东西,是经由我们的感官变成本质以后,走入了我们的理念界,就变成了现象。因此,我们所得到的现象都是受我们的意识所创造而成。他称这人的意识为“主观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着控制和决定人的整个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重要作用。在现象学看来,人对“对象”(现象)的“理解”无非是受着人的意识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经常为各种次要的因素所干扰。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各种来自社会、历史或个人经验的传统性的偏见往往不知不觉地袭击着人的主观意识的活动方向、方式及内容。因此,这些外来因素却为我们的理解作“引错作用”。三. “还原”。“还原”的意思是回到事物的本质去,回到事物最原始的意义之中,尤其是回到意识还没有起任何作用以前。胡塞尔把这么一个最原始的表象叫着“现象”。这“现象”才是真正的本质。胡塞尔奉劝当人们寻找真像时,必须先排除心里内的各种外在杂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在现象学中,这种意识的纯粹化过程被称为“本相还原”。结论:现象学把西方过去对知识的探讨范围:主观和客观、感官和概念、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意识等等理念都统合起来回答。符号结构主义多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对探求知识的确定都受困于“历史”及“存在”(“我”这主体)。历史的注重引起对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客观事情的讨论,存在使到人过分探究“我”这主观的主体。符号结构主义就是要反对以上的系统,要把意义的探究转移到“文本”(摆在人面前的文件)去。盼望经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字(修辞)之间组成的关系,然后从这些关系中找出文本的意义。结构主义是一门极广泛的哲学,可应用于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释经学,哲学里。理 论一. 语言学家索绪尔(F. Saussure),也是结构主义之父,首先把语言(也就是文本中的文字)分成“语言”(langua)(按文法及修辞系统所写成的文本)和“谈话”(parole)(就是由文字而出的信息)。再按着语言中的“二元论”(binary theory)把“谈话”中的文字分成“符号”(signs/codes)。认为在“谈话”中,每个文字都包含两个/双重的“符号”;称为“意指”(signifier,外在的意义)和“所指”(signified,内在的含意)。例如,鲁迅所着《阿Q正传》中的“阿Q”,外在的意义(“阿Q”的意指)只是故事中的一位人物,内在的含意(“阿Q”这符号的所指)却超越出这人物而是指所有受压迫的人。可见“意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定性”的(arbitrary)。每一个“符号”的意义皆由文本中找到,也受文本中的是关系所组成的系统来决定。  今日的广告大大的利用了“符号”的力量,在市场制造需要。例如,一个香烟广告封面是一架飞行着的飞机和一个在美丽海滩滑帆的人。这符号原本与香烟无关。飞翔的飞机的外在意义只是飞行,滑帆也是普遍不过。但是广告有意带给吸烟者一个内在的含意:当你吸这牌子香烟时,你就如置身在飞机上或是在美丽的海滩滑帆这么写意、浪漫、享受、高尚。二. 后来结构主义学发展到人类社会学方面。引证出文本的意义是深藏在符号所组成的结构的下面,不是显而易见的。就如一个社会,社会就是一个结构:有各形各类的人,各种的活动,部门,建筑屋等等。这些只是明显的“符号”,肉眼所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架构,这架构的意义却是深藏在底层。三. 每一个“符号”的意义都由“符号”所组成的架构来决定。因此,每个“符号”都不必考虑到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说“非时间性的”synchronic)。意义学/诠释学意义学(The Philosophy of Meaning)(注一)或诠释学(Hermeneutics)是当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体系,也是哲学发展史以来最深奥的哲学。意义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从一个现象中或一个文本中)确定真正的意义或真理。意义学的前身就是诠释学(Hermeneutics)。虽然过去的知识论(Epistemology)也是研究真知识的学问。诠释学在西方哲学的讨论中一直以来少受注重。讨论多数被限定于神学界。诠释学的哲学化是当代哲学改造的一个成果。成为了一门最深奥及复杂的哲学。使它从传统哲学中分别出来。当代最突出的诠释学家首推四位:即西德的伽达默(H. G. Gadamer),法国的德里达(J. Derrida)和保罗.利科尔(Paul Ricoeur),以及美国的丹多(A. C. Danto)。当然,之前的康德,胡塞尔,施莱马赫,海德格,狄尔泰等为诠释学产生决定性的影晌。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可略略的分为四个时期:一. 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海德格主义和现象论的诠释学的孕育时期。二.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诠释学在欧洲大陆传统哲学的温床的两翼,即法国和德国(德国的德里达、法国的利科尔为主要代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三.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诠释学在美国与分析哲学相汇合,在法国却越出海德格和尼采哲学的范围而同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相遇,在西德则同新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哲学派”相“对话”。四. 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诠释学突破了其原有的形态而进入了更成熟的理论健全阶段,同时地在现代科技、语言、人类理性及行为的复杂关系中深入寻求哲学理论的新发展领域。诠释学之所以成立,是基于它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基本认识:“人”作为人,与其说是肉体,不如说是灵魂或意识;与其说是意识,不如说是思想;与其说是思想,不如说是直觉的、不断进取的、向外和向内的“超越”者。人之可贵,在于其不停顿的、永久的自我反思过程。“诠释”之丰富性及无止境性之奥秘,就在于此。现代诠释学的理论其渊源诠释学的理论经历了好个世纪的漫长的酝酿过程。这一酝酿过程,就如高宣扬所说:『一方面指哲学史上各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对于“诠释”和“理解”的基本概念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也指基督教神学史上对于“诠释”和“理解”的特殊研究过程。』(注二)以下我将按着次序的把解释学理论的历史渊源从简列出:一. 斯宾诺莎(B. Spinoza)可算是为解释学原则发表独创见解的一位哲学家。在其《神学政治论》一书中深刻地指出,只有全面了解圣经及其作者的历史,才能真正地把握圣经的原意。他把经文的写作背景、历史及作者意图的研究,与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的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来包姆加登(A.G.Baumgarten),这位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注重“美的思维”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他认为人所得到的解释都是由这种主观“美的思维”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也说明鉴赏者有自由依据原作者所提供的思维来进行再创造,领会出由原作者所可能未曾想象过的、更为具体的、崭新的意境来。-------------注一:这课的资料多摘录自,高宣扬,《解释学简论》。(香港: 三联,1988)一书。注二:同上书,页1。二. 施莱马赫(F. Schleiermacher)是第一个为解释学奠定系统原则和方法论的思想家。他认为“理解”(Verstehen)并不单纯是对“文本”(Text)的“语法上的认识”。“理解”也不是一种“解释的技术”。而是关连人的整体意识活动,也是一种极复杂的思维过程。对施莱马赫来说,“说明”(Erklarung)与“解释”(Auslegung)不一样。“说明”只是“说明者”对“对象”主观自我认识的表白过程。它不必顾及说明对象的责任与忠实性。与“说明”不同的,“解释”是一个“总体性”。“解释”所要考虑的,不只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即是“文本”)的总关系,而且还要考虑由“解释”所可能产生的 一切后果,要考虑“解释”之前的一切历史性因素,又要考虑环绕着这一“解释”的周在的现实的及潜在的条件。后来他提出“直觉”(Intuition)意识在“解释”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直觉能力,解释者要尽可能使自己的“解释”与“经验”相符合 --- 与“经验”相符合,就是同“对象”相协调。三. 狄尔泰(W. Dilthey)将解释学的范畴扩大到人文科学领域中。他突出了“理解”概念,把它看作是比“说明”更重要的步骤。以下是他几个的重要思想:a. “解释”和“理解”乃是人的历史性发展,或更正确的说,是人的精神的历史性展现。b. “解释”和“理解”即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内人类内在精神活动能力的表现,也是持续不断发展的。c. “解释”和“理解”永远是暂时的和有限的,是有待后人加以丰富的。“解释”在任时历史中就如是一个“没有说完的话”。人们一代接一代地“解释”着前人的认识成果,并由此出发,对经验、历史和自然引伸出新的知识。狄尔泰常强调说:“理解”是“我”在“你”中的重新发现。四. 胡塞尔(E. Husserl)以其现象学再次肯定了解释学的主观成份。他强调人的“主观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着控制和决定人的整个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重要作用。在现象学看来,人对“对象”(现象)的“理解”无非是受着人的意识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经常为各种次要的因素所干扰。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各种来自社会、历史或个人经验的传统性的偏见往往不知不觉地袭击着人的主观意识的活动方向、方式及内容。因此,这些外来因素却为我们的理解作“引错作用”。胡塞尔奉劝人们说要得着真现象必须先排除心里内的各种外来杂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在现象学中,这种意识的纯粹化过程被称为本相还原”。五. 海德格(M. Heidegger)继续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不过却发展他独特的存在哲学。尤其研究人的意识对他自身的存在的“理解”。他把人的“自我”的“我在”(Dasein)视为“解释学的总体性”。这个“我在”是一个存在并且不断地自我创造活生生的存在。这“我在”拥有生命力,有超越自身存在的本领。这“我在”每一时刻都力图存在着、并为超越自己的现在继续创造,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担心着自己存在的趋势和未来。当人为自己的“我在”揭示,就是“解释”。六. 伽达默(H. G. Gadamer)说:「我们日常生活就是由过去和将来的同时性而造成的一个持续不断地进步,能够这样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为“精神”的东西。」他又说:「生活对它自身作注释;生活有它自身的一种解释学的结构。」这就是伽达默解释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在他1960年所发表《真理与方法》一书,正是与当代只崇拜科学方法、并坚信唯有科学方法才能提供“真理的经验”的立场和观点相反,主张哲学应该在科学以外的领域内,特别是在艺术的经验中,考察真理的问题。认为人可以通过同文艺作品的“对话”不断地修正自己。这“对话”受所谓艺术的“历史意识性”的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反思意识”。他也认为人对于以往的、历史的作品和资料的解释行为,都是通过语言这“中介性因素”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反思。人们唯有通过语言这个活生生的、不断更新的中介物,才能领会和认识和历史和艺术作品。因此,“解释”就是在历史中用语言不断地“对话”。新的意义也在这不断地“对话”中产生。人类也因此不断地发现新的历史意义,不断地揭示事物的真理的本质。因此人的精神进行新的创造,作出新的发现。七. 保罗.利科尔(P. Ricoeur)的解释学是在狄尔泰,海德格,伽达默以及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的方法就是对以上各学科进行“反思 ”。他认为“言谈”(discourse)和“叙述”(narrative)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意识形态”在人类行为中的地位。他首先批判胡塞尔在解释学理论上的唯心主义。不接纳现象学就是等于解释学。他以科学和语言学来发展解释学的理论。他认为“文本”(Text)是由文字固定下来的言谈。这“文本”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特殊场所;它也是在交往中“间隔”(在距离中)的“范例”(换句话说,媒介)。正因为这样,“文本”所揭示的,乃是人类经验历史性的基本性质 --- 因此,文本是在间隔中,并通过间隔本身而完成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从我们这个时代较近的“文本”到较远的“文本”,实际上是把现时的人类同以往的人类相联系,并从而实现两者的“对话”。  利科尔也承认“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不过提出意识形态也具有间隔的功能,并且它也在特定时期之外成为一种长久的精神力量。例如,历史人物如希特拉,拿破仑,毛泽东等,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所创造的“意识形态”可以在社会记忆中储存下来,并在历的“间隔”的时间中保存其自身的力量。一旦些意识形态得到新的“解释”,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重新发挥其作用。C. 世俗化主义 与 文化现象世俗化主义世俗化主义(Secularism)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切脱离了“教会”规范以外的活动,也指明宗教停止有效地影响社会和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宗教(基督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日见微小,整个西方社会走向“世俗化”。这在宗教圈子里兴起许多教会与世界、神学与世俗的讨论课题。天主教会及基督教协进会在六十年代把世俗化主义列为基督教的头一号敌人。许多神学思想倾向世俗而被称为「社会福音神学」。世俗化主义也在六十年代尾结晶出「神死神学」。世俗化主义的主题不外是高举自然科学,人的自由及创造性,道德的解放,世界趋向更美好等等思想。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科技的兴起使世人不再谈论世俗化主义;不是消灭了,而是完全接纳了它。文 化 现 象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发展,加上世俗化的兴起,许多哲学家,尤其是人文社会的哲学家,开始把注意力从思想、经济、技术转向人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可以说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存在于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切环节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各种不同关系和联系。文化的实体要素有:一.精神生产的文化财富,即具有认识、美学、伦理道德价值的科学、文学、艺术作品及其活动,二. 物质生产的文化财富,如各种文物、工具、生活用品、建筑、交通,工艺技能,三. 文化规范,即反映社会关系并调节社会活动的法律典章、道德准则、纪律规约和行为标准,四. 文化习俗,即反映一个民族或种族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传统的风俗惯、宗教礼仪和生活方式。文化形式的分类按照现今社会科学的分析,文化的形式约可分为三大类:就是「主流文化」(或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或是潮流文化)及「抗衡文化」。西方的文化学者一般上是按人的「意识形态」(ideology)来把文化形式分类。一. 主 流 文 化  「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有时也称为「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或是「上流文化」甚至「杰出人物文化」。按意识形态来看,「主流文化」可以说是泛指民族文化中比较精粹的部分。它也是民族中最传统的文化,含有最崇高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伦理,艺术,生活理想,法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风俗习惯等等。  「精英文化」的理论背景可查考叔本华,尼采,施本格勒等。叔本华把「碌碌无为的芸芸众生」看作「枯燥乏味的实用主义世界」,其中只有「天才人物」才是摆脱常规的人。他认为大众并不能理解天才的作品。尼采认为文化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来源自人的“权力意志”能力。这“权力意志”给社会上的“超人阶层”“显贵”“统治者”创造文化的生命力。而另外一群人,“群众”“乌合之众”“贱民”是没有创造文化的能力。社会和历史学家认为西方的没落是因为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所侵犯。二. 大 众 文 化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称为「潮流文化」(pop/popular culture)或「普及文化」,是指人民大众容易理解或掌握的较低层次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形式及形成比较复杂。这种文化类型本是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而壮大的。追随的人多是中下阶层人士及青少年人。  「大众文化」的发展是现今社会中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尤其是在工商业的社会。大众文化借着多个方面得到发展;许有通俗音乐,通俗艺术,通俗文学等等。“普及”的人可以说不分年龄,社会,地区,从看连环图的幼儿到看电视的老人,从办公室至家庭主妇,它总是不断地、系统地、每日每时地起著作用。大众文化的普及方式计有: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二.资本家利用传媒使他成为操纵群众意识和情绪的有力手段,三. 成为或被利用为普通劳动人民在精神上的一种“补偿”。  今天大众文化开始被文化学家视为是一个“不正常”的文化现象。它在破坏良好的社会结构;因其低级的价值制造了许多的“平面人”(受群众意识影响的人),因为他标榜不实际的价值观并且培养出了许多社会的“边缘人”。三. 抗 衡 文 化  抗衡文化(Counter culture)的前身为「反主流文化」。当时反主流文化的出现是因为许多青年在西方对现在的工业社会强烈不满,在无政府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和某些神秘宗教的影晌下,形成七十年代中许多的文化怪现象。例如,嬉皮士运动,性解放运动,神秘宗教活动,大学生骚乱,绿色和平运动等等。  今天所说的抗衡文化与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不相同。这次抗衡文化的再复兴是由主流文化的人物来发展和推动。因为大家见潮流文化在社会中的破坏性而提出许多“传统”及健康”文化活动,为了要阻止潮流文化对社会的侵犯。未来文化现象正当西的文化向前迈进时,「文化未来学」的研究逐渐兴旺起来,这是对于人类文化未来的反思结果。八十年代的时期,许多未来学家著书预测西方的未来,计有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托夫勒的《第三波》、布热津斯基的《电子技术时代》等等。未来学的观点一般上走向两个方向:乐观的和悲观的未来。一. 乐观的未来:一般的西方未来学者抱乐观的较多。八十年代以后他们对未来人的出现充满希望。按照这些未来学家的设想,将有一批“成熟的公民”担当起“未来的艰巨任务”,他们具有“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敢于幻想”,“具有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积极性”。社会学家把“文化进步时代”的理想的人分为五种类:一. 自觉的人: 能够使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现象和社会现象; 二. 成熟的人: 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縳,在生活中有独立的追求; 三. 有创造精神的人(Homofaber): 相信世界是由人创造,或至少是由人来促其形成; 四. 能掌握技术的人; 五.有动力的人: 即不受生活、乡土、宗教、社会阶级的局限,能够按个人能力、爱好和机遇积极地活动的人。还有许多乐观的未来学家认为按教育制度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进展,农业的科学代,城市的现代化,家庭结构演变的定形化,政治的全面化,物质享受的普及化,宗教精神的平衡,生态受控制...这些“多样性”的文化现象会带给全人类幸福的生活。二. 贝尔的「三领域分立说」:说明未来的文化趋向将朝向三个领域分鼎而立,就是经济领域(经济与技术),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宗教、哲学和艺术)。他说:「这三个领域各受不同的轴心原则支配,彼此经常发生对抗。如现代西方社会,支配经济领域的轴心原则是高效率、专门化和快速增长」。然后他推测说,经济的胜利和政治的胜利也是不牢靠的,不完备的,它们会使文明的发展终止。可见贝尔是一位悲观未来学者。后现代主义(The 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究意是什么?这个像迷一样令人极其困扰的概念,被用来定义二十世纪末期的文化状况。后现代主义宣称:「现代性」 - 从「启蒙运动」成长,经历「工业革命」到马克思主义 - 已经崩溃。我们现今是活在一种无止尽的「当代」(now)文化中,周围的现象和意义不时在变动,等待「第三纪元」(Third Millennium)文化的到来。一般上,「后」(post)是指一种继续富创造力的时代而起的消极(negative)感,也可进一步的指一种超越否定性意识形态的积极(positive)感。可见后现代主义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那,所谓「后现代」是什么意思?它是现代主义的结果?或余波?或遗腹子?或伸展?或否定?肯定的是,后现代是一部分或全部分这些意义的混合搭配。要正规的认识后现代主义,可以从理论、艺术,及经济方面去着手。理论-否定辩证法(negative dialectics)和解构(deconstruction)  早在十八世纪,黑格尔就提出辩证法(dialectic)这种认识和解释历史的办法。后来被马克思用来批判当时的工业社会,提出共产主义才是解决工业社会问题(不公平,腐败等等)的方法。因此,借着否定辩证法引证出来的共产主义被说成是后工业社会的主义。如今,眼见工业社会继续发展龚固,许多批判社会学者提出以解构理论(类似否定辩证法)来认识和批判工业及现在的社会。解构理论是一种看事情的态度,从现在或不能确定的现在(uncertain now)去寻找新的意义。借着解构,自由地与不能确定或还未确定的现在对话,目的是要拆毁(deconstructing)而非为了建设(construction)。  解构理论可算是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ralism)的一个产品,一种对传统社会的新态度。一种对传统,对规矩的反抗或否定。解构最大的动作是认为意义并不是去发掘原有的世界,并不是要把原初的意义显明出来,而是认为这世界是向「我」这读者/观察者展开的,要求「我」有新创意的意义。解构使「我」对这世界的认识有更多的空间,更扩大的视野(horizon)去创新意义。也让「我」不必理会过去的意义,不需向传统负责,最重要的是我得到新的意义。米格福柯(Michel Foucault)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当代两位最特出的解构理论学者。他们的理论提出,当我们发现现象中许多无法解释或矛盾的看见时(unresolvable contradiction),这说明这现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思(a unified meaning)。我们就必须观察它的“不定性”(undecidability),从中找出威胁及推毁(threatens to collapse the system)的解构意义。    简单的说,解构就如把过去一却「倒转过来」看:例如,把教育人的学校解释为教坏人的学校。后现代艺术什么是后现代艺术呢?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它可以是美,或丑,可以是古典,也可以是混杂或折衷,最后它可以「无厘头」。镜像论(mirror theory)基本上主张心灵乃现实的镜子。把存在于心灵(感知)的物体,以真实的方式再现,例如毕卡索的「阿维农的故娘」,这些瘦削的变形人体和带假面具的娼妓,表达出毕卡索自己对梅毒的恐惧。最重要的,宣告了一种反再现的(anti-representational)(去)形相(化)((de)FORM(ation))。后现代觉得艺术不必再躲藏,把心中的意念表达出来,即使是丑陋的,病态的,甚至不切实际的。例如,把一间破烂的所和一个尊贵崇高的名女人画在一起。后现代的生活艺术可以是折衷的(eclectic)或者说无用物杂凑的(junk)。折衷主义是当代一般文化的零度(degree zero):一个人喜欢听摇滚音乐,看粤剧,中午吃麦当劳,晚上吃中餐,在东京喷巴黎香水,在北京穿西装,回去纽约的偶所穿日本和服睡觉。反正什么东西都可以,都无所谓(anything goes)。没有任何审美的标准,所有品味,都可以按市场和当时的所好来决定,或不决定。可复制性的艺术和渴望拥有原作。现代大众消费主义把艺术带进一个两难的境地 - 大量复制使人更渴望拥有原作。在拍卖会中一个原作品可以叫价数千万元,只要越多的复制出现叫价就更高。梵谷的「向日葵」越是成为印刷物上的常客,你就得为原作付出越多的钱。复制也把后现代的消费者带进了想象消费主义(image consumerism)。床头的自由女神台灯只值半个小时的工资,王帝用的餐具每晚都出现在我的晚餐中,要去美国旅行吗?打开国际电脑网络,配合清澈的影幕和动人的音乐,使人如身历其境的美国豪华团,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观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哲学概论
哲学概论-2
哲学概论-3
哲学概论-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哲学概论
哲学概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