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斯鲁厄,1927 年德文版;参阅 H.乔丹《法国函件》(《世界观理论问题》, 载于《赖歇尔哲学年鉴》卷四,1927 年)。D. 马森《近代英国哲学》(Recent English Philosophy),1877 年, 伦敦,英文第三版。L. 利 拉 尔 《 当 代 英 国 逻 辑 学 家 》 ( Les Logiciens Anglais Contemporains),巴黎,1878 年法文版。Th. 里 博 《 现 代 英 国 心 理 学 》 ( La Psychologie Anglaise Contemporaine),巴黎,1870 年法文版。H. 霍 夫 丁 《 当 代 英 国 哲 学 入 门 》 ( Einleitung in die englische philosophie der Gegenwart),莱比锡,1890 年德文版。J.H. 米尔黑德《当代英国哲学》(Contemporary British Philosophy), 伦敦,1926 年英文版。R.J.沃德尔《当代哲学》(Contemporary Philosophy),伦敦,1923 年英文版。A.K. 罗杰斯《1800 年后英美哲学》(English and American philosophy Since 1800),纽约,1873 年英文版。H. 斯洛克沃尔《美国哲学》(Die Philosophie in der Vereinigten Staaten)(《世界观理论问题》,载于《赖歇尔哲学年鉴》卷四,1927 年)。L. 费里《论十九世纪意大利哲学史》(Essai Sur l’histoire de lahilosophie en Italie au 19e si鑓le), 巴黎,1869 年法文版。K. 沃纳《十儿世纪意大利哲学》(Die italienische Philosophie des l9.Jahrhunderts),五卷集,维也纳, 1884 年起,德文版。G. 金泰尔《1850 年后意大利哲学》(La filosofia in Italia dopo il 1850),克里蒂卡,1908 年意大利文版。W. 文德尔班《十九世纪德国精神生活哲学》(Die Philosophie im deutschen Geistesleben des l9Jahrhunderts),1927 年德文第三版。Ch.安德勒尔等《十九世纪德国哲学》(La philosophie allemande au XIXe si鑓le), 巴黎,1912 年法文版。M. 埃廷格《从浪漫派到现代的哲学史》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von der Romantik bis zur Gegenwart), 1924 年德文版。W. 穆格《二十世纪德国哲学》(Die deutsche Philosophie des 20 Jahrhunderts), 1922 年德文版。A. 梅 塞 《 当 代 德 国 价 值 哲 学 》( Deutsche Wertphilosophie der Gegenwart),1926 年德文版。K. 乔尔《当代哲学危机》(Die philosophische Krisis der Gegenwart), 1922 年德文第三版。K. 奥斯特赖克改编字伯威格《哲学史概论》第四部分《十九世纪和当代 德国哲学》,1923 年德丈第十二版。二十世纪初哲学——见《库诺贩严6湍钗募罚?W. 文德尔班编 辑出版,海德尔堡,1908 年德文版。《哲学年鉴,批判地概论当代哲学》,由 M. 弗里沙森—凯勒编辑出版, 1913 537 年起,德文版。《赖歇尔哲学年鉴》以年鉴形式出版四卷集,由 E. 罗特纳克尔编辑。 《当代德国哲学自述》(Die deutsche Philosophie der Gegenwart in Selbst-----------------------------------------------darstellungen),六卷集,1921 年起。-----------------------------------------------导言哲学原则的历史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转折处以德国哲学体系的发展而 告终。综观贯穿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承前启后的发展,文学一历史的兴趣远 远胜过真正的哲学兴趣。以后并未出现过在本质上和价值上崭新的东西。十 九世纪决不是一个哲学的世纪。在这一方面,也许可以同纪元前第三、第二 世纪或纪元后第十四、第十五世纪相比较。我们可以用黑格尔的话说,这个 时代的世界精神忙于尘世的具体事务,面向外界,而不面向内心世界,不向 自身,不在自己独有的家园里自我享受 ① 。十九世纪哲学文献的确内容广泛, 五彩缤纷。从过去百花盛开的精神生活的园地里飘送来的理念的种子洒遍科 学、社会生活、诗歌和艺术的原野,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历 史上种种思想萌芽,以几乎无法估量的丰富的变化,融合成众多的感人深刻 具有特色的结构。但是即使像哈密尔顿、孔德、罗斯米尼和洛采那样的哲学 家,他们的重要性最终也只在于精力充沛和才思敏捷;他们以此概括了历史 上的典型思想形式并使之适应于新生活的生气蓬勃。十九世纪的中心问题和 概念结构所呈现出的总的发展路线 ② 沿着矛盾的道路前进,这些矛盾是通过历 史传给我们的,只不过在经验中表现出新的形式而已。在十九世纪的哲学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无疑是关于现象界的自然科 学概念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应有多大意义的问题。这种特殊科学曾经对 哲学和整个精神生活取得了胜利,其影响在十九世纪初受到阻碍和压抑,但 尔后又以更强大的力量发展起来。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以后十八世纪的启 蒙运动主要受到自然科学思想的支配。关于现实世界普遍符合规律的观点, 对于宇宙变化最简单因素和形式的探索,对于整个变化基础中的不变的必然 性的洞察——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理论研究,从而决定了判断一切特殊事物 的观点:特殊事物的价值要以“自然的事物”作 538 为标准来衡量。这种机 械世界观的传播遭遇到德国哲学的抗拒;德国哲学的基本思想是:用此方法 所取得的一切知识只不过是现象形式,只不过是内心世界自身符合目的地向 前发展的工具;此外,对特殊事物的真正理解势必要决定该事物在符合目的 的生活联系的整体中的意义。历史世界观是“理性体系”在脑力劳动中积极 探索的成果。这两股力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中相互争斗。在这场斗争中所有 论证和证据都来自哲学史的以往各个时期,其组合形式虽然花样翻新,但从 本质上说引入这个领域的并无任何新的原则。如果说,胜利似乎暂时倾向于 德谟克利特的原则的这一边,那么可以说在十九世纪主要有两个动因对于德 谟克利特原则有利。第一个动因基本上是属于理智性的,在过去若干世纪的 精神生活时期起积极作用的也是这同样的东西:那就是直观的朴素性和清晰 性,自然科学知识的确实性和规定性。在数学制定公式时,任何时候在经验 中寻求论证时,这种确实性和规定性可望保证排除一切怀疑、偏见,以及任 何对思想曲解的干扰。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起着更大作用的是自然科学明① 黑格尔《柏林大学就职演说》( BerlinerAntrittsrede),《全集》卷六、卷三十五。② 这个领域的文学—历史兴趣由于它的多样性很难把握,笔者为此献出了多年的心血。由此而获得的成果 笔者希望在他的著作《近代哲学史》第三卷(莱比锡, 1919 年第六版)中发表。在那本书里将详细阐述和 证明在此只能概括叙述的东西[ 1912 年] 。-----------------------------------------------显的功利。在我们眼前急速发展的种种外部生活关系的巨大转变使普通人的 理智不可抗拒地屈就于如此伟大事物所赖以存在的思想形式的控制;因此就 这一点而言,我们是生活在培根主义(见前面第三十节,2)的旗帜之下。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高度的文化意识使得所有关于社会历史对于个人 生活的价值问题活跃起来,生气勃勃。当欧洲人的政治一社会生活更加向着 群众影响不断增长的时期发展时,当集体对于个人的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在 精神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时,在哲学思想方面个人反抗社会的至高地位的 斗争也就更加猛烈了。分别来自历史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世界观和不同人生观 之间的斗争进行得最猛烈的地方是在最后要决定下述问题的时候:个人的生 活的价值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他本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整个环境的影 响。正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共性(普遍性)与个性又一次激烈地冲突起 来了。如果我们要从十九世纪哲学文献中扼要地揭示上述独特的矛盾表现得最 突出的那些运动发展,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处理这样的问题:精神生活在什么 意义下、在何等范围内从属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因为与此有关的首先是 要解决关于这些思想形式要求在 539 哲学中的绝对统治权利的问题。因此, 有关心理学的任务、方法、体系意义等问题从来也没有像十九世纪那样激烈 地争论过;最后将这门科学局限于纯粹的经验研究似乎是解除困难的唯一可 能的出路。这样一来,心理学作为最新的特殊学科之一,至少在问题和方法 的基本原则上完全与哲学脱离了。然而这一发展过程包含着更普遍的假定。在反对德国哲学高度发展的唯 心主义的斗争中,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浩荡洪流贯穿了十九世纪,这种世界观 显露头角是在这段时期的中途,尽管没有新的论据或知识,但是却被强调得 更加热情激烈。自从那时起,这种世界观便放弃了更严肃的自然科学的研究, 在对于科学价值的要求上变得比从前谦逊谨慎得多,从而希望在怀疑的和实 证主义的谨小慎微的外衣下谋求更加有效的作用。毋庸置疑,要想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考虑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和精神生 活的一般关系的企图也是上述思想路线最有意义的分支之一。这一思潮在社 会学这一不太适当的名称指引下,曾力图发展一门特殊的历史哲学,其目的 是想在更广阔的现实基础上传播启蒙运动哲学结尾时所提出的种种思想(见 前面第三十七节,5)。但是在另一方面,历史世界观也不失时机地施其强大影响于自然科学。 自然哲学所假设的关于有机世界的历史观在经验研究中得到实现,给人印象 极其深刻。曾经导致自然哲学的方法原则,好像自发似地传播到其它领域; 在进化论中历史世界观和科学世界观显得彼此尽可能地接近但又缺乏一种可 供联接两者的新的哲学观念。最后,从个人这一方面看来,潜存干十八世纪文化问题中的启示使有关 人生价值的问题暂时成为哲学兴趣的中心。为了从这些讨论中要解决有关一 般的价值本质和价值内容的更深刻更明显的问题,悲观情绪必须克服。所以, 哲学虽然走过一条极共崎岖不平的弯路,但终于能够回到康德关于普遍有效 的价值的基本问题上来。但是康德主义的革新却经历了这样的命运,即首先自然科学思想的兴趣 使之局限于认识论范围:认识论公开的经验主义的极端化一方面导致实证主 义的改造,另方面导致取消了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因此,和在康德以前一-----------------------------------------------样,长达数十年之久,特别是在德国大学里,腐朽的心理学至上论的优势扩 展开来。首先,激荡的 540 生活状态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生活状态导 致在整体上对康德学说进行深入地理解并从而开创了现代哲学运动,而现代 哲学运动又导致今回德国唯心主义的其它理论对文化问题进行哲学的彻底钻 研。从十九世纪哲学文献中可以强调的主要之点如下: 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学(见前面第三十三节,第 6 页至第 7 页)分 为两支,一支是生理学更多一些,另一支是心理学更多一些。在卡班里斯这 条线上活跃着的主要有巴黎的医生们,如 Ph.皮内尔(1737—1826 年;《哲 学疾病分类》1798 年法文版);F.J.V.布鲁萨斯(1772—1838 年;《论生理 学》,1822 年至 1823 年,法文版;《论刺激和精神病》,1828 年,法文版); 颅相学的奠基人 Fr.Jos.加尔(1758—1828 年;《神经系统的一般研究和大 脑系统的特殊研究》,责任编辑中有施普尔海姆,1809 年法文版)。——在 生理学上形成对立面的是蒙彼利埃学派:巴尔泰斯(1734—1806 年;《人类 科学的新因素》,1806 年怯文第二版)。同此学派联结在一起的有 M.F.X. 比夏(1771—1802 年;《生与死的生理学研究》,1800 年法文版),贝特朗 (1795—1831 年;《论梦游症》,1823 年法文版)和比松(1766—1805 年; 《论生理现象最合乎情理的分类》,1802 年法文版)。与此对应的是观念学 的发展,这方面有多贝(《论观念学》,1803 年法文版),特别有皮埃尔防?罗米吉埃尔(1756—1847 年;《哲学教程》,1815—1818 年,法文版),以 及他的学生 Fr.蒂罗(1768—1832 年;《论知性和理性》,1830 年法文版) 和 J.J.卡尔代拉克(1766—1845 年;《哲学初探》,1830 年)。——参阅 皮卡维《论观念学》,巴黎,1891 年法文版。一条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更深刻的心理学路线由 M. J. 德热朗多(1772— 1842 年;《论人类认识的产生》,柏林,1802 年法文版!《哲学体系比较史》, 1804 年法文版)肇始,其领袖是 Fr.P. 贡蒂埃访防辗德繁壤剩?766—1824 年;《论思维剖析》,1805 年法文版;《人的肉体与人的精神的关系》,1834 年法文版;《论心理学基础》,1812 年法文版;《哲学著作集》,由 V. 库 辛编辑,1841 年法文版;《未出版过的著作集》,由纳维尔编辑,1859 年法 文版;《未发表过的新著作集》,由贝特朗编辑,1887 年法文版;《文集》, 由蒂斯朗编辑,巴黎,1926 年起,法文版。参阅 A. 兰对他的论述,科隆, 1901 年;A. 屈尔曼,不来梅,1901 年)。苏格兰哲学和德国哲学对这条(也 由 A.M. 昂佩尔所代表的)路线所施予的影响是通过 P.普雷沃斯特(1751— 1839 年),安西朗(1766—1837 年),罗耶一科勒德(1763—1345 年), 朱夫罗伊(1796—1842 年),特别是维克托房庑粒?792—1867 年;《哲学 通史导论》,1872 年法文第七版;《论真善美》,1845 法文版;《全集》, 巴黎,1846 年起;参阅 E. 富克斯《库辛哲学》,柏林,1847 年德文版:J.E. 阿洛《论库辛哲学》,巴黎,1864 年德文版;P. 雅内《库辛和他的著作》, 巴黎,1885 年法文版!巴泰勒米—圣伊莱尔《维克托房庑痢罚砑?黎,1885 年法文版)。这个由库辛创建的人数众多的学派以其史学工作而闻 名。它通常被称作唯灵主义学派或折中主义学派。七月革命后,它成为官方 哲学,迄今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如此。它的追随者活跃在历史领域里,工作颇 有成就,细致认真,富有文学修养,其中有 ph.达米隆,Jul.西蒙,E. 瓦谢-----------------------------------------------罗,Ch.塞克雷坦,H. 马丁,A.夏格内,Ad.弗朗克,B. 奥雷奥,Ch.巴托尔 梅斯,E. 赛塞,P. 雅内,E.卡罗等。从这个学派中出现了 F. 拉韦松(《伦 理学和形而上学》,载于 1393 年《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杂志》)。这派的主要对手是教会派哲学家们,他们的理论通常被称作传统主义。 居于领导地位的除夏托布里昂(《基督教天才》,1802 年法文版:参阅布伦 纳哈西夫人《夏托布里昂》,美因茨. 1903 年),梅斯特雷(1753—1821 年;《论政体的发生原则》,1810 年法文版;《圣彼得堡之夜》,1821 年法 文版;《论罗马教皇》,1829 年法文版,由 J.伯恩哈特译成德文并加导论, 慕尼黑,1923 年版;对于他的论述,参阅 Fr. 波让,巴黎,1893 年)和 J. 弗雷西努斯(1775—1841 年;《捍卫基督教》, 1823 年法文版)以外,还 有博纳尔(1753—1841 年;《政权和神权理论》,1796 年法文版;《论社会 秩序的自然法则分析》,1800 年法文版;《论离婚》,1801 年法文版;《论 十八世纪政治伦理哲学》;《全集》,十五卷集,巴黎法文版,1816 年起)。P. S. 巴兰谢的传统主义是以稀奇古怪的方式陈述的(1776—1847 年;《论 社会制度》,1817 年法文版;《论社会轮回》;《全集》,五卷集,巴黎 1883 年法文版)。开始时 H. F.R. 德防纺伤乖谒闹鳌蹲诮淌抵饰薏畋鹇邸?(1817 年法文版)中拥护这条路线,但后来他与玫会决裂(《一个信徒的话》, 1834 年法文版),在他的著作(《一门哲学的雏 541 形》,四卷集,1841— 1846 年,法文版)中阐述了全面的哲学体系;其原型,部分出于谢林的“同 一体系”,部分出于意大利的唯本体论主义(ontologismus,见后面第四十 六节,注释)。社会主义在哲学方面的支持者(见 L. 施泰因《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史》, 莱比锡,1849 年起,德文版;Fr.穆克勒《十九世纪社会主义观念史》,1919 年德文第三版)中最重要的是圣西门(1760—1825 年;《十九世纪学术著作 导论》,1807 年法文版;《欧洲社会改组》,1814 年法文版;《论工业制度》, 1821—1822 年,法文版;《新基督教》,1825 年;《选集》,三卷集,1859 年;对他和他的学派的论述见 G. 韦伊,巴黎,1894 年和 1896 年,和 Fr. 穆 克勒,耶拿,1908 年)。他的继承人中可以提到的有:巴扎尔(《圣西门学 说》1829 年法文版;对他的论述见 W. 施平勒尔《圣西门主义》,1926 年法 文版),B. 昂凡廷(1796—1864 年;《圣西门的宗教》,1831 年法文版), 皮埃尔防章常?798—1871 年;《驳折中主义》,1839 年法文版;《论人性》, 1840 年法文版),J.雷诺(1806—1863 年;《天堂与人间》,1854 年法文 版),Ph.比谢(1796—1866 年;《按照天主教和进步观点的哲学全论》, 1840 年法文版)。奥古斯特房椎抡季葑钣腥さ奶厥獾匚弧?798 年他出生于蒙波利埃,1857 年在巴黎孤孤单单地死去:《实证哲学教程》(六卷集,巴黎,1840—1842 年,法文版);《实证政治学体系》(巴黎,1851—1854 年,法文版),此 书的开头刊登了他的青年时代的独特的著作,特别是《重新组织社会所必需 的科学工作计划》(1824 年法丈版);《实证主义问答》(1853 年法文版); 参阅利特雷《孔德和实证哲学》,巴黎,1888 年法文版;J.圣未尔《孔德和 实证主义》,伦敦,1865 年英文版;J.里格《孔德实证哲学概论》,巴黎, 1881 年法文版;E.凯尔德《社会哲学和孔德的宗教》,格拉斯哥,1885 年英 文版;柴谢赖《哲学研究》,海德尔堡,1899 年德文版,译自俄文版;莱维 —布律耳《孔德的哲学》(巴黎 1900 年法文版,由英伦纳尔译成德文,莱比-----------------------------------------------锡 1902 年);G. 米希《法国实证主义的兴起》(载于《哲学史文库》第十 四卷,1901 年);G. 康泰科尔《实证主义》(巴黎,1904 年法文版)嗣后一段时间,孔德的地位变得越来越有影响,甚至达到某种压倒一切 的优势。E. 利特雷(1801—1881 年;《从哲学观点看科学》,巴黎,1373 年法文版)系统地捍卫了他的实证主义。有些重要作家采用更自由的方式吸 取了实证主义,如 H. 泰纳(1828—1893 年;《艺术哲学》,1865 年法文版; 《智力论》,1870 年法文版;关于论述他的文章,参阅 G. 巴泽洛蒂,罗马 1895 年),Ern. 勒南(1823—1892 年;《当代的问题》,1868 年法文版; 《哲学前景》,1890 年法文版)。经验的心理学或所谓“实验的”心理学也 同样是在孔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哲学评论》杂志的编辑 Th. 里博应该 是这一方面的领袖;应予重视的除他的关于英国心理学和德国心理学的著作 外,还有关于记忆、意志和性格等等的病态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学也 受到孔德的影响,如 R. 沃尔姆所,G. 塔尔德,E.杜尔克姆等竭尽全力发展 社会学(见 1894 年后出版的《社会学年鉴》)。还有进化论也属于这方面, 此理论主要由 J.M. 居伊约所阐述(1854—1883 年;《伦理学大纲》,1885 年法文版;《未来无宗教论》,1887 年法文版;《从社会学观点看艺术》, 1889 年法文版;对他的论述见 A. 宫耶,巴黎 1889 年;还有 E. 伯格曼,他 出版了居伊约哲学作品选集)。后来在法国哲学的代表人物中最重要的是雷诺维叶(1818—1903 年;《一 般批判论文》,1875—1896 年,法丈第二版;《哲学学说系统分类纲要》, 1885—1886 年,法文版;《历史的分析哲学》,1896 年法文版;《新单子论》, 1899 年法文版;《形而上学的二难推论》,1901 年法文版;《人格主义》, 1902 年法文版;参阅 G.塞埃勒斯《雷诺维叶哲学》,巴黎,1905 年法文版)。 他力图综合康德和孔德的学说,其文献资料见《哲学年鉴》(1889 年后出版)。 在当代法国哲学代表人物中同他有关系的有 J.拉舍刊埃和他的弟子 E. 布特 鲁(《论自然规律的偶然性》,巴黎,1895 年法文版)。在法国现代哲学家 中最有独创性、最重要的人物是亨利钒馗裆凰闹饔校骸堵垡馐兜闹?接论据》,《物质与记忆》,《形而上学序论》,《创化论》;此等著作均 系德文版,耶拿,1908 年起。参阅 A. 施特伯尔格(1909 年),W. 梅考尔 (1914 年),R. 英加尔登(《胡塞尔年鉴》,卷五,1922 年)。在英国,联想心理学通过托马斯凡祭蚀庋恍┤耍缤新硭狗贝 尔沙姆(1750—1829 年;《人类心灵的哲学要素》,1801 年英文版),约翰贩?恩(《人类心灵的基本准则》,1820 年英文版),以及许多其他的人。联想 心理学和颅相学中也找到支持者,如 G. 库姆(《颅相学体系》,爱丁堡, 1825 年英文版),S.贝利(《真理探索论文》,1829 年英文版;《论推断》, 1851 年英文版;《关于心灵哲学的通信》,1855 年英文版)和哈里特仿淼?诺(《关于人性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通信》,1851 年英文版)。联想心理 学通过下述人物 542 达到充分的发展:詹姆士纺吕眨ā度死嘈牧橄窒蠓治觥罚?1829 年英文版;对他的论述参阅 A. 贝恩,伦敦,1882 年)和他的儿子约翰匪?图亚特纺吕眨?806—1873 年;《推论的和归纳的逻辑体系》,1843 年英文 版:《功利主义》,1863 年英丈版;《哈密尔顿爵士的哲学研究》,1865 年英文版;去世后出版的《论宗教论文》,1874 年英文版;伦理学著作残篇 由 Ch.道格尔斯编辑,1897 年出版。参阅 A. 泰纳《英国实证主义》,巴黎, 1864 年法文版;L. 考特尼《穆勒的生平》,伦敦,1889 年英文版;Ch.道格-----------------------------------------------拉斯《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爱丁堡和伦敦,1895 年英文版:S.萨恩格 尔《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斯图加特,1901 年)。与这条思想路线有密 切关系的有 A.贝恩(《感官与理智》,1856 年英丈版;《精神科学和道德科 学》,1868 年英文版;《情绪与意志》,1859 年英文版)。与此有关的功利 主义的代表人物是:T.科根(关于激情的哲学论文》,1802 年英丈版;《伦 理问题》,1817 年英文版),约翰钒滤雇。?790—1859 年;《成文法哲学》, 1832 年英丈版),G,康韦尔妨跻姿梗ā堵壅窝е械墓鄄旆ê屯评矸ā罚?1852 年英文版)。参阅菜斯利匪沟俜摇队⒐饕濉罚锥兀?900 年英 丈版)。亨利肺骷就耍?833—1900 年;《伦理学方法》,1875 年英文第 一版;《实践伦理学》,伦敦,1898 年英文版)宣扬一种改头换面的功利主 义。与此思想路线接近的还有著名的历史学家 G.格罗特。苏相兰哲学(参阅安德鲁啡迹”ぃ?890 年),继杜格尔德匪?图尔特和詹姆斯仿蠼鹜惺玻?764—1832 年;《论伦理哲学的发展》,1830 年英文版)之后,最初还有些不重要的代言人,如艾伯克龙比(1781—1846 年;《理智能力探索》,1830 年英文版;《关于宗教感情的哲学》,1833 年英文版)和查默斯(1780—1847 年)。一些受哈密尔顿的影响的哲学家们 将苏格兰哲学特别当作学术的信条使之与库辛的折衷主义接近:亨利凡槟?斯(《论无限的哲学》,1854 年英文版),J.D. 莫舀尔(《十九世纪欧洲 思辨哲学的历史观和批判观》,1846 年英文版),还有 H. 韦奇五德(《论 理智的发展》,1848 年英文版)。[英国思想的] 视野通过与德国文学的交往而更加开阔和充实了。对此做 出贡献的有塞缨尔诽├辗科尔里奇(1772—1834 年)和威廉坊然梗?770 —1850 年),特别是托马斯房ɡ扯?795—1881 年;《过去与现在》,1843 年英文版;参阅:舒尔策—加弗尼茨《卡莱尔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德累斯 顿,1893 年德文版;P. 亨塞尔《托马斯房ɡ扯罚雇技犹兀?900 年德 文第二版)。在哲学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康德表现出来,康德的认识论影 响了 J.赫谢尔(《论自然哲学的研究》,1830 年英文版),特别是 w.惠威 尔(《归纳科学的哲学》,1840 年英文版)。苏格兰哲学对这种影响的反应是明智的,通过威廉饭芏倬羰浚?788 —1856 年;《关于哲学和文学的探讨》,1852 年英文版;《论真理和谬误》, 1856 年英文版:《形而上学和逻辑学讲演录》,1859 年英丈版;《关于里德 和斯图尔特的著作的版本》;参阅 M. 维奇《哈密尔顿其人及其哲学》,爱 丁堡和伦敦,1883 年英文版)之手苏格兰哲学经历着有价值的改造。在他的 学派里,主要由 M. L. 曼塞尔(1820—1871 年;《形而上学或意识哲学》, 1860 年英文版)支持的严格意义上的不可知论同倾向于折衷主义的形而上学 思潮分道扬镀,后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有:J.M。维奇,R. 朗兹(《关于原初 教义的哲学导论》,1865 年英文版),利奇曼,麦科什等人。另一思潮兴起了,来源于哈密尔顿的一种特殊启示,这种思潮力图将形 式逻辑发展成为一种符号演算。从属于这种思潮的有:G。布尔(《逻辑的数 学分析》,1847 年英文版;《思维规律分析》,1854 年英文版),德纺Ω?(《形式逻辑》,1847 年英文版),托马斯匪贡鋈贝恩斯(《逻辑形式 新分析论》,1850 年英文版),w. 斯坦利方芪乃梗ā洞柯呒罚?864 年 英文版;《科学原则》,1874 年英文版),J. 维恩(《符号逻辑》,1881 年英文版;《概率逻辑》,1876 年英丈版;《逻辑原则》,1889 年英丈版)。-----------------------------------------------关于这方面,参阅 A. 里尔(《科学的哲学季刊》,1877 年德丈版)和 L. 利 阿特(《近代英国逻辑》,由伊默曼译成德文,柏林,1830 年)。宗教哲学家詹姆斯仿淼倥凳艿讲糠掷醋钥档隆⒉糠掷醋缘鹿笃谟猩?论的影响;类似的有 w. 纽曼,A. C. 弗雷泽等。自从哈钦森匪固萘郑ā逗?格尔的秘密》,1865 年英文版)之后,德国唯心主义在它整个发展过程中, 在它构建形而上学的形态中,特别在它的黑格尔形式中,掀起了一种生气蓬 勃的唯心主义运动,运动领导人是托马斯废6柏林(1882 年逝世:《休 谟哲学导论》,1875 年英文版;《伦理学绪论》,1883 年英文版);此外, 应算人此类的还有 F.H. 布莱德里(《现象与实在》,1897 年英文第二版,w. 华莱士,Th.H. 霍奇森,E. 凯尔德等等。 上述种种改革都从属于进化这一原理下:这同一原理运用在有机的自然 界上,通过查尔斯反锒模ā陡葑匀谎≡竦奈镏制鹪础罚?859 年英文版; 《人类由来》,1871 年英文版)变成具有权威性的原理了。这同一原理由赫 伯特匪贡鋈?820—1903 年;《第一原理》,1862 年英文版;《生物学原 理》,1864—1867 年,英文版;《心理学原理》,1870—1872 年,英文版; 《社会学原理》,1876—1896 年,英文版;《道德原理》,1879—1893 年; 对他的论述见 O. 高普,斯图加特,1923 年第五版)用更带普遍性的语言表 述出来并使之成为 543 全面性的“综合哲学体系”的基础。从属于这种思潮 的主要还有华莱士,G. H. 刘易士,G. J.罗马层斯等等。在这方面西季威克 (见前面)也可计算在内。此外,多数英国实证主义者与这条路线很接近, 如 H. 赫胥黎(《进化与伦理学》,1893 年英文版),J.廷德尔,J.C. 马克 斯韦尔,H. 梅因等等。认识论观点与进化史的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连接在一起;在英美文学中 认识论观点在实用主义的名称下激起一种汹涌的浪潮,其主要特征通过下列 人物显露出来:c.S.皮尔斯(《什么是实用主义》,载于《一元论》,1907 年),威廉氛材匪梗ā妒涤弥饕濉罚?905 年英文版,由耶路撒冷版本译成 德丈,1908 年)和 F. 席勒(《人本主义》,1903 年英文版,1911 年德丈版)。 参阅 w. 文德尔班《趋向真理的意志》(海德尔堡,1910 年德文版)。与实 用主义理论接近的有 H. 法伊欣格尔《仿佛哲学》(1911 年德文初版,1920 年德文第四版)。十九世纪意大利哲学长期以来比法回哲学更受政治因素的决定性的影 响:因此在改造过的思想内容上意大利哲学有的依赖于法国哲学,有的依赖 于德国哲学。开始时占统治地位的是百科全书学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世界 观,如乔亚(1766—1829 年)或他的朋友罗马格诺辛(1761—1835 年),而 在帕斯奎尔犯锹迤ぃ?771—1864 年;《关于人类认识批判的哲学论文》, 1820 年起,意大利文版;《论意志哲学》,f832 年起)那里,康德的影响却 早已显露出来,——当然是在莱布尼茨的潜在先天性的心理学至上论的形式 下显露出来的。在后一时期,主要由牧师们发展起来的哲学,从本质上说受到罗马教皇 同民主自由主义的政治联盟的影响,因为唯理主义极盼与天启教信仰联合起 来。这种倾向的最有特色、为人最和蔼可亲的代表人物是安东尼奥仿匏姑?尼一塞巴蒂(1796—1855 年;《观念起源新论》,1830 年意大利文版;《道 德科学原理》,1831 年意大利文版;去世后出版的《通神论》,1859 年起, 意大利文版;《关于范畴和辩证法的历史批判》,1884 年意大利文版;对他-----------------------------------------------的论述,见 F. X.克劳斯《德意志评论》,1865 年)。柏拉图、笛卡儿、谢 林诸学派的观念的结合更加明显地发展为唯本体(论)主义,即先无的存在 论,这一理论体现于文森佐饭尾伲?801—1852 年;《论罗斯米尼的哲学 谬误》,1842 年意大利文版;《哲学概论》,1840 年意大利文版;《物种原 记》,1857 年意大利文版:参阅斯帕文塔《乔伯蒂哲学》,1863 年意大利文 版)的学说中。经历过这整个发展过程的是特伦佐仿砻装⒛幔?800—1885 年;《一位形而上学家的自白》,1865 年意大利文版),走这条路线的还有 卢吉贩研牵?826—1895 年),拉班卡,博纳特里等,尽管仍不免受到德国 和法国的哲学观点的影响。这种思潮的敌手一方面是严格的正统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文图拉(1782 —1861 年),塔帕雷里和利伯拉托雷(《论理智认识》,1865 年意大利文版), 另一方面是政治上激进的怀疑主义,其代表人物为吉斯帕贩牙铮?811— 1866 年;《革命哲学》,11851 年意大利文版)和安东尼奥犯ダ士耍ā妒?九世纪的宗教》,1853 年意大利文版)。介绍康德哲学的是 A. 特斯塔(1784 —1860 年;《纯粹理性批判》,1849 年起,意大利文版),更成功的是 C. 坎 顿尼(1840—1906 年;见前面第 456 页),E.托科,S.特比格尼奥等。介绍 黑格尔哲学的是 A. 维拉(1813—1885 年),B. 斯帕文塔(1817—1883 年)。 介绍孔德的实证主义的是坎坦尼奥,阿迪戈,拉布里奥拉。本尼德托房寺?齐(1866 一 1952 年)从黑格尔主义的观点出发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唯心主义; 他的规模宏大、思想深邃的精神哲学(Filosofladellospitito)现以三卷集 出版:《美学》(由 K. 费德译成德文,1905 年第三版),《逻辑学》(第 二版),《实践哲学》(巴里,1909 年)。在德国,各伟大哲学学派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首先传播开来(见)J.E。厄尔德曼《哲学史纲》卷二,《附录》,第 331 节起;(特别是由 B. 厄 尔德曼编辑的第四版,第 728 页起)。赫尔巴特的信徒们表现得最全面最坚 决,其中表现突出的有:M, 德罗比施(1802—1896 年;《宗教哲学》,1840 年德文版;《心理学》,1842 年德文版;《道德统计学和人类意志自由》, 1867 年德文版),R. 齐默尔曼(《美学》,维也纳,1865 年德文版),L. 施 特于佩尔(《形而上学要旨》,1840 年德文版;《哲学人门》,1886 年德文 版),T. 齐勒(《普通教育学入门》,1856 年德文版)。这个学派的一个 特殊分支形成所谓的民族心理学。创始人有 M. 拉扎鲁斯(《心灵的生活》, 1856—1857 年,德文版)和 H. 施泰因塔尔(《语言学概论》卷一,《心理 学与语言学入门》,1871 年德文版)。见其共同纲领,载于《民族心理学和 语言学杂志》卷一。与此路线有密切关系的是 A. 施皮尔的学说(1337—1890 年;《思想与现实》,菜比锡,1873 年德文版;《全集》,莱比锡,1883— 1885 年,1910 年新版;对他的论述见 H. 克拉帕雷德,巴黎,1899 年)。黑格尔学派本身就有丰富的辩证法的成果。在三十年代,由于宗教上的 544 矛盾,此学派内部分化了。重要的哲学史家,泽勒和音朗特尔,厄尔德 曼和库诺贩严6直鹱吒髯缘穆罚皇芡饨缬跋欤舴蚵犊馀捣费希 尔》,1924 年)。在两派之间具有极大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是 K. 罗森克兰茨 (1805—1879 年;《逻辑观念的科学》,1858—1859 年)和 F. T. 菲舍尔 (1807—1887 年;《美学》,1846—1858 年德文版,1923 年新版;《也是 一个人》,1879 年德文版)。参阅:H. 格洛克勒《菲舍尔的美学与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的关系》,1920 年德文版;0. 赫斯纳德《F. T. 菲舍尔》(巴-----------------------------------------------黎,1921 年)。黑格尔学派的“右翼”遏止泛神论观点的传播,强调人格的形而上学意 义,吸引了那些与黑格尔关系不那么密切而又坚持费希特和菜布尼茨的因素 的思想家。这些人是,J. H. 费希特(1797—1879 年,知识学创始人的儿子; 《关于近代哲学特征的论文集》,1829 年德丈版;《伦理学》,1850 年起德 文版;《人类学》,1856 年德文版),C. 福特拉格(1806—1881 年;《心 理学体系》,1855 年德文版),Chr.魏塞(1801—1866 年;《美学体系》, 1830 年和 1871 年,德文版;《形而上学基本特征》,1835 年德文版;《当 代哲学问题》1842 年德文版:《基督教哲学》,1355 年起,德文版),H. 乌 尔星齐(1806—1884 年;《哲学基本原理》,1845—1846 年,德文版;《上 帝与自然》,1861 年德文版;《上帝与人》,1866 年德文版),E. 特兰多 尔夫(1782—1863 年),卡里埃(1817—1895 年)等。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 一方面有 R. 罗恩(1797—1867 年;《神学的伦理学》,德文第二版,1867 —1871 年;对他的思辨体系的论述,见 H. 霍尔茨曼,1899 年),他把唯心 主义发展中许多启示交织成为原始的神秘主义;在另一方面,A.特伦德伦堡 将“运动”概念代替黑格尔的辩证法原则,从而想借此匠对黑格尔哲学;但 是他的功绩在于他对亚里士多德研究提供的促进因素(1802—1872 年;《逻 辑学研究》,184O 年德文版;《自然法》,1860 年德文版;对他的论述,见R. 奥伊肯,1902 年,和 P. 彼得森,1913 年)。 归于黑格尔学派“左翼”的是阿诺德仿掣瘢?802—1880 年;与埃克特 麦耶合编《哈雷年鉴》,1838—184O 年,和《德国年鉴》,1841—1842 年; 《全集》,十卷集,曼海姆,1846 年起),路德维希贩讯凸?804—1872 年;《论死亡与不朽》,1830 年德文版;《哲学与基督教》,1839 年德文版; 《基督教的本质》,1841 年德文版;《宗教的本质》,1845 年德丈版;《神 统学》,1857 年德文版;《全集》,十卷集,莱比锡 1846 年起;由博休和 约德尔编辑新版,斯图加特,1905 年起。参阅:K. 格林《论费尔巴哈》, 莱比锡,1784 年德文版;Fr. 约德尔《费尔巴哈》,斯图加特,1904 年德文 版),大卫犯ダ锏吕锵7施特劳斯(1808—1874 年;《耶稣传》,1835 年德文版;《基督教义学》,1840—1841 年德文版;《新旧信仰》1872 年德 文版;《全集》,十二卷集,柏林 1876 年起德文版。参阅 A. 豪斯拉特《施 特劳斯及当时的神学》,海德尔堡,1876 年和 1878 年,德文版;S.埃克《施 特劳斯》,斯图加特,1899 年德文版;Th.齐格勒《施特劳斯》,两卷集, 施特拉斯堡,1908 年德文版;H. 迈尔《哲学的界限》,1909 年德文版)。[德国思辨哲学又传进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方。瑞典人 C.J.博施特罗姆 (1797—1866 年)的哲学体系可在《哲学丛书》中找到(第 30 卷)。在丹 麦,泽伦坊甓?813—1855 年)在同黑格尔(哲学)的出自内心的 争 971 辩中表现出强烈的激情,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发展到相反的极端 个人主义的顶点(《全集》,十二卷集,耶拿,1922 年起)。在哈拉尔德泛?夫丁(1843 年去世)的著作中德国和意大利的思想与法国和英国的实征主义 的强大影响相互交融。]关于唯物主义辩论必须提到的有:K. 摩莱消特(《生命的循环》,1852 年德文版),鲁道夫吠吒衲桑ā堵偃鲜逗托叛觥罚?854 年德丈版;《关于 灵魂之争论》,1857 年德丈版),C. 福格特(《轻信与科学》,1854 年德 文版;《关于人类的讲演录》,1863 年德文版),L. 毕希纳(《力与物资》,-----------------------------------------------1855 年德文版)。与这种唯物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是极端的感觉主义,形成此 种思想的有 H.裘尔伯(1819—1873 年;《感觉主义新论》,1855 年德文版; 《客观现实的认识论的基本特征》,1875 年德文版),还有字伯威格(1826 —1871 年),他原本与贝内克有更密切的关系(参阅 A. 兰格《唯物主义史》,II.2,4)。有同样关系的是所谓的一元论,E. 海克尔(去世于 1834 年;《自 然宇宙创造史》,1868 年德文版;《宇宙之谜》,1899 年德文版;参阅卢夫 斯《反海克尔》,1900 年德文版;Fr.保尔森《哲学家海克尔》,载于 1900 年《普鲁士年鉴》)力图借助于“物种选择学说”发展这种一元论。最后是 社会主义的历史哲学,它的奠基人是 Fr.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1888 年德文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 年德文 版)和 K. 马克思(《资本论》,1867 年起,德文版);对恩格斯和马克思 的论述见 R。施但勒尔《经济与权利》,1896 年德丈版;C。马萨里克《马克 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学的基础\1899 年德文版;L。沃尔特曼《历史唯物主 义》,1900 年德文版;H. 施瓦茨《现代唯物主义》,1904 年德文版;K. 福 尔莱德尔《康德和马克思》,1911 年德文版;J.普伦吉《马克思和黑格尔》, 1911 年德文版。在德国哲学的继承者中最重要的人物要算 R. H. 洛采(1817—1881 年; 《形而上学》,1841 年;《逻辑学》,1842 年;《医疗心理学》,1842 年; 《小字 545 宙》,1856 年起;《哲学体系》,第一卷《逻辑学》1874 年,第 二卷《形而上学》1879 年,新版载于《哲学丛书~参阅 0,萨斯伯里《洛采 对德国哲学的态度》,1883 年德文版:E. V .哈特曼《洛采哲学》,柏林, 1888 年德文版:H. 舍恩《洛采的形而上学》,巴黎,l902 年法丈版;文特 舍尔《洛采》,卷一,1913 年;G,米西《逻辑学新版导论》,莱比锡,1912 年德文版),K. 斯顿夫(《康德研究》,1922 年),F. 班伯格(《十九世 纪哲学中价值问题的起源研究》,卷一《洛采》,哈雷,1924 年德文版)。有趣的次要人物是:G,Th.费希纳(1801—1887 年;《南娜》,1848 年德文版;《物理原子论和哲学原子论》,1855 年德文版;《心理物理学原 理》,1860 年德文版;《信仰的三个动机》,1863 年德丈版;《美学人门》, 1876 年德文版;《白昼观察与黑夜观察的对比》,1879 年德文版;对他的论 述见 K. 拉斯韦茨,斯图加特,1896 年;w. 冯特,莱比锡,1901 年;w. 文 德尔班,1909 年),欧根范帕郑ㄓ?1833 年去世;《自然辩证法》,1865 年德文版;《生命的价值》,1865 年德文版;《哲学教程》,1875 年和 1894 年起,德文版;《逻辑学和知识学》,1878 年德文版;《宗教替代品》,1883 年德文版)。天主教方面参与哲学发展的有:Fr.赫姆斯(1775—1831 年; 《基督一天主教神学导论》,1819 年德文版),B. 博尔札诺(1781 于—1848 年;《知识学》,1837 年德文版,1915 年新版;参阅 M. 帕拉格耶《康德和 博尔札诺》,哈雷,1902 年德文版;H. 柏格曼《博尔札诺的哲学著作》, 哈雷,1909 年德文版),A. 京特(1785—1863 年;《全集》,维也纳,1881 年德文版;P. 努特《论 A. 京特》,维也纳,1881 年德文版);咸廉仿奚?京兰茨(1821—1874 年;《认识的科学》,1866 年德文版)。在德国大约十九世纪中叶,哲学兴趣大大下降,后由于对康德的研究和 自然科学的需求结合起来,又迅速地恢复了。康德研究通过库诺贩严6?作品被激励起来了(1860 年),掀起以色彩多样、差别细微著称的新康德主 义思潮。属于此学派的主要有:A. 朗格(1828—1875 年;《唯物主义史》,-----------------------------------------------1866 年德文初版,1908 年第一版),0. 李普曼(1840—1912 年:《关于现 实的分析》,1911 年德文第四版;《思想与事实》,两卷集,1882—1901 年德文版);H. 柯亨(1842—1917 年:《哲学体系》,1902 年起德文版; 参阅那托尔卜《柯亨的哲学功绩》,1918 年德文版;w。金克尔《柯亨的生 乎和著作》,1924 年德文版),P. 那托尔卜(1854—1925 年;《社会教育 学》,1922 年德文第五版:《柏拉图理念论》,1922 年德文第二版;《精密 科学的逻辑基础》,1910 年德文版;《普通心理学》,卷一,1912 年德文版; 《社会唯心主义》,1920 年德文版;《实践哲学讲演录》,1925 年德丈版),E. 卡西勒(《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1910 年德文版;《象征形式哲学》, 三卷集,1923 年起,德丈版),N. 哈特曼(《知识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 1921 年德文版;《伦理学》,1926 年德文版)。在神学领域,代表者是 Alb. 里彻尔(《神学与形而上学》,1881 年德文版)及其传播很广的学派,但在 法律领域代表者是 R.施培姆列尔。在新康德主义的基础上,德国西南学派发展了一种价值哲学。W.文德尔 班《序曲》,1921 年德文第七、第八版;《逻辑学原则》,1913 年德文版; 《哲学概论》,1914 年初版,1920 年德文第二版;参阅 H.李凯尔特《威廉肺?德尔班》。H.李觊尔特《认识的对象》,1892 年,1921 年德文第五版;《自 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 年起,1921 年德文第四版;《哲学体系》, 卷一,1921 年德文版;《人生哲学》,1922 年德文第二版:《现代文化哲学 家康德》,1924 年德文版。参阅 A.福斯托《李凯尔特及其在德国当代哲学中 的地位》,1927 年德文版。E.拉斯克《哲学的逻辑学》,1911 年德文版;《判 断论》1912 年德文版;《全集》,1923 年。同李凯尔特一样,继承费希特的 有 H.闵斯特贝尔格。他的著作有:《哲学的基本特征》,1900 年德文版;《价 值哲学》,1908 年德文版。理论物理之成为对哲学很有意义主要通过 R.迈尔(《对于无生命的自然 力量的评论》,1845 年德文版;《论机械的热当量》,1850 年德文版;对他 的论述见黎尔载于《西格瓦尔特——论文集》的文章,1900 年),H.赫尔姆 霍茨(《生理光学》,1886 年德文版;《知觉中的事实》,1879 年德文版,L.戈德施米特《康德和赫尔姆霍茨》,汉堡,1898 年德文版;L.柯尼斯伯格 尔《赫尔姆霍茨》,三卷集,不伦瑞克,1902 年或 1903 年;Fr.科纳特《赫 尔姆霍茨的心理学观点》,哈雷,1904 年德文版),W.马赫(《感觉的分析》, 1900 年,耶拿德文第二版;对他的论述见 R. 柯尼希瓦尔特,柏林,1903 年),H. 赫茨(《力学原则》,莱比锡,1894 年德文版,1910 年新版)。W. 玛特(出生于 1837 年)从生理学开始逐步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哲学体 系;在他为数众多的著作中可以提到的有:《生理心理学要义》,1873—1874 年德文版;《逻辑学》,1880—1881 年德文版;《伦理学》,1886 年德文版; 《哲学体系》,1889 年德文版;《心理学导论》,1897 年德文版:《民族心 理学》,1900 年起德文版。参阅 P. 彼得森(1924 年)。康德主义的认识论受阻于 J.V. 基尔希呈(《知识哲学》,1864 年德文 版)的唯实论和戈林(《批判哲学体系》,1874—1875 年德文版)与 E. 拉 斯(《唯心论和实证论》,1879 年起德文版)的实证主义,有些地万还受阻 于 A.黎尔 546(《哲学批判主义》,1876 年起,新版 1924 年起;《哲学研 究》,1925 年德文版)。R. 阿劳那留斯在经验批判主义的名义下遵循着与 此类似的路线(《纯粹经验批判》,1888—1890 年德文版;《人的世界概念》,-----------------------------------------------1801 年;参阅 O. 埃瓦尔德,柏林,1905 年)。与此类似的还有 W.舒佩(《认 识论的逻辑学》,波恩,1878 年德文版)和 J.雷姆克(《作为基础科学的哲 学》,1910 年德文版;《逻辑学或作为知识学的哲学》,1918 年德文版)的 所谓内在论哲学的观点。正如在上述哲学家那里自然科学概念具有权威性的作用一样,另一方面 在下述哲学家那里,历史的世界观的兴趣却具有规范性的价值;如 R.奥伊肯 (《精神生活的统一性》,1888 年德文版:《为精神生活的内容而奋斗》, 1896 年德文版;《宗教的真理内涵》,1901 年德文版;《论文集》,1903 年德文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908 年德文版;《认识与人生》,1912 年德文版;《人与世界》,1918 年德文版),H. 格洛高(《哲学的基础科 学概论》,1880 年德文版),W. 狄尔泰(1833—1911 年;《人文科学入门》, 卷一,1883 年德文版;《人文科学中历史领域的发展》,卷一,1910 年德文 版;《全集》,1914 年起德文版;参阅 G. 来施《全集卷五导言》和 A. 施 泰因《狄尔泰的认识概念》(1926 年)及其学派,G. 西默尔(《伦理学概 论》,1892 年德文版;《历史哲学问题》,1892 年德文版;《货币哲学》, 1900 年德文版;《康德》,1903 年德文版;《社会学》,1908 年德文版; 《哲学修养》,1911 年德文版;《歌德》,1913 年德文版;《人生观》,1918 年德文版)和 E.特勒尔奇(1865—1923 年;《全集》,1912 年起德文版)。 站在中间立场,继续发扬施莱尔马歇的思想的是 C. 西格瓦尔特(1830—1904 年;《逻辑学》,1911 年德文第四版)。与他的立场接近的有 H. 梅尔,其 著作有:《情感思维的心理学》(1908 年德文版);《真理与现实》卷一(1926 年德文版)。保持着与经院哲学传统的联系、特别是保持着与熔有实证主义观念的传 统的联系的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弗朗兹凡悸厶古担?838—1917 年;《从 经验角度看心理学》,1874 年德文版;《道德认识起源》,1889 年德文版;A. 卡斯蒂尔《试论遗著中的认识》,1925 年;主要著作新版载于《哲学丛 书》;O. 克劳斯《论弗朗兹凡悸滋古怠罚?919 年初版,1921 年新版)。 出于此学派的有 C. 施图姆普夫,A. V. 迈农(《文集》1913 年起),A,马 尔提(《全集》1916 年起),还有现象学的奠基人 E. 胡塞尔(《逻辑研究》, 1913 年起德文第二版;《纯粹现象学观念》,卷一,1913 年德丈版),A. 普凡德尔(《逻辑学》,1921 年德文版),M.舍勒(《伦理学的形式主义》, 1927 年德文第三版;《关于价值的彻底改革》,1919 年德文版;《关于人类 的永生》,卷一,1921 年德文版;《知识形态和社会》,1926 年德文版),M.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卷一,1929 年德文版)。 与一般文学有更密切关系的个别人物中必须提到的有两个作家:E.v. 哈 特曼(1842—1906 年)由于他的《无意识的哲学》(1869 年)引起很大的轰 动;后来他又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无意 识》,1872 年德文版;《道德意识的现象学,1879 年德文版;《精神宗教》, 1882 年德文版;《美学》,1887—1888 年德丈版;《范畴论》,1897 年德 文版,1923 年新版;《形而上学史》,1900 年德文版;《现代物理学的世界 观》,1902 年德文版;《哲学体系大纲》,遗著,1909 年德文版。这些著作 代表一种益发完整的科学观点。对他的论述见 A. 德鲁斯,1902 年;L. 齐格 勒,1910—1911 年;J. v. 林特伦《现代悲观主义的宗教哲学》,1924 年。 与此同时他激起了一种又悲观又神秘的通俗哲学,可算作这一哲学的代表人-----------------------------------------------物的一方面有梅因勒德尔(《拯救哲学》,1874—1875 年,德文版),另方 面有杜普雷尔(《神秘主义哲学》,1884—1885 年德文版)。F. w. 尼采(1844—1900 年)的著作卷帙浩繁(《全集》,莱比锡,1895 年起德文版),从其中选出下列各书以表现他激情动荡的思想发展在各不同 阶段的特色:《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或《悲剧的诞生》),1872 年德文 版;《不合时代潮流的观点》,1873—1876 年德文版:《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博爱者》,1876—1880 年德文版;《扎拉图斯拉如是说》,1883—1884 年德 文版;《善与恶的彼岸》,1886 年德文版;《道德的世系》,1887 年德文版; 《日暮途穷的倡像》,1889 年。对他的论述见 A. 里尔,斯图加特,1897 年 第二版;R. 里希特《尼采的生平和著作》,莱比锡,1903 年德文版,0. 埃 瓦尔德《尼采学说的基本概念》,柏林,1903 年德文版;A. 德鲁斯《尼采 哲学》,海德尔堡,1904 年德文版;K. 乔尔《尼采和浪漫主义》,耶拿, 1904 年德文版;E.塞耶《阿波罗或狄俄尼索》,巴黎,1905 年法文版;G. 西 默尔《叔本华和尼采》,莱比锡,l907 年德丈版;E.伯特伦《尼采》,1920 年德文版;C. 安德勒《尼采的生平和思想》,六卷集,巴黎,1921 年法丈 版:N. v. 布布诺夫《尼采——文化哲学》,1924 年德文版;K. 希尔德布 兰特《瓦格纳和尼采》,1924 年德文版;L. 克拉格斯《尼采在心理学上的 成就》,1926 年德文版;《尼采学会阿利阿德尼年鉴》,1925 年起。-----------------------------------------------第四十四节 关于灵魂之争 547H.闵斯特贝尔格《心理学基本特征》(Grundz黦edePsychologie ), 卷一《原理》(DiePrinzipien),莱比锡,1900 年德文版。E. v. 哈特曼《现代心理学》(Die Moderne psychlogie),莱比锡, 1901 年德文版。G. 维拉《当代心理学人门》(Einleitungindiepsycholgie derGegen wari),莱比锡,1902 年,由普劳姆译成德文。在十九世纪一般的科学关系中别具特色的变化是心理学从哲学中解脱出 来①,这种解脱不断向前发展,迄今在原则上已告完成。这种解脱源于形而上 学的兴趣和形而上学的成就迅速下降;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德国,表现为对 于思辨思维高度紧张而产生的自然反应。心理学就这样便被剥夺了更普遍的 依靠基础。因此在它力图为自己建立纯粹经验科学的立足点时,一开始便无 力抵御科学方法的入侵;根据科学方法,心理学应该被当作生理学或普通生 物学中的一门专门学科。围绕这一问题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活动。1.十九世纪初,法国的观念学与英国早已分化为联想心理学和常识学的 启蒙运动哲学的后期发展之间产生了活跃的相互交替的现象。在这交替现象 中法国居于主导地位。在法国从一开始,早已存在于孔狄亚克和邦尼特之间 的对立(见第三十三节,7)便愈益尖锐地显露出来了,在德士杜特返路特 雷西那里,甚至在拉罗米吉埃尔那里,均尚未达到明确的决断。另一方面, 唯物主义路线的领袖卡班里斯关于人类的肉体本质和灵魂(道德)本质的关 联在考虑年龄、性别、性格、气候等影响之后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何处, 心灵生活被决定于肉体和肉体的心理关系。因此,当有机体功能至少原则上 只还原为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时,灵魂作为生命力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了,从 而灵魂作为意识的支柱变得过时、不中用了。在阐述这些观点时,其他医生们,比如布鲁萨斯,提出唯物主义的更加 明确的表达式:理智活动不过是脑髓功能的“结果之一”。因此人们迫不及 待地抓住颅相学这一奇怪的假说,加尔以此声称他已经找出经验心理学直到 当时为止所提出的特殊“机能”(见前面第四十一节,3)在脑髓中的确定部 位。当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中听到这样的言论:心灵特殊才能或多或少的激烈 发展可以在头盖骨中被认识,这不仅是一件趣闻,而且与此相连,特别是在 医生中,产生这样的观点——所谓灵魂生活的物质性无疑地已经被发现 548 了。特别在英国,正如库姆著作成功地表现出来的一样,颅相学的迷信引起 巨大的兴趣并在科学上促进了哈特利思想路线上的纯粹生理学的心理学的发 展。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步其父后尘①,在观念和经验论上将其同胞带回体 谟的联想心理学的观点。人们用不着去追问物质本身和心灵本身究竟是什 么,相反应该从这样的事实出发:物质状态和心理状态呈现为两种完全不能① 参阅 w. 文德尔班《论心理学研究的当前状况》(( bergegenw(rtigenStandder psychlogischen, Forschung), 莱比锡, 1876 年德文版。① 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系詹姆斯纺吕罩樱笳呶秤⒐闪斓既耍⒐胄睦镅Ъ摇!?者-----------------------------------------------比较的经验领域,心理学作为心灵主活规律的科学必须研究心灵所构成的事 实本身而不可将这些事实归因于另一种存在领域的规律。亚历山大繁炊鞲?据穆勒这个观点进一步发扬了联想心理学;因为他特别指出了肌肉感觉的重 要性,与本能的肉体活动相对应的心灵生活的基本事实即应莅此肌肉感觉中 找到。因此,这种联想心理学彻底不理解心灵状态的物质性①;不过它承认了 观念和冲动的机械作用是解释心灵变化的唯一原则:它的认识论基础简直是 彻底地实证主义的。2.在强调意识活动为统一体的思想路线上更加明显地出现了对于唯物主 义心理学的对抗。拉罗米吉埃尔的观念学仿效特雷西的范例仔细地区分纯然 是肉体刺激引起的“变体”与灵魂的“活动”,灵魂在这些活动中证明其自 身(即使在知觉中)的独立存在,在蒙特伯里埃的学派中,他们仍然相信“生 命力”。巴尔泰斯固然认为生命力是与内体和灵魂分离的东西,完全不为人 所知,但是比夏用自发的“反应”的特征把“动物”从“有机”物中区别出 来。自发的或本能的反应这一心理学因素通过梅勒返路比朗得到充分的发 展,他坚持不懈地用不断更新的手法着手划分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界限。这位 哲学家敏锐而细致的思想从英国哲学和德国哲学接受了不少的启示和倡议。 关于这方面,必须强调的是②,他结识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学说(虽然只是肤浅 的),结识了在巴黎人们经常乐道的布特韦克的德性主义。梅勒返路比朗 的理论(后称为唯灵主义)所依据的基本事实是,在意志中我们直接体验到 的既有我们自己的活动又有“Non-Moi”[非我]的(主要是我们自己肉体的) 反抗。人格(人的存在)在他自身的上述活动中的反映形成整个哲学的出发 点:对此认识的内在经验呈现为形式;对抗的经验呈现为物质。从这一基本 事实出发展现出种种概念:力,实体,原因,统一,同:一,自由,必然性 等等。就这样,梅勒返路比朗在心理学的 549 基础上建立起他的形而上学 体系;他的形而上学体系往往使我们回想起笛十儿和马勒伯朗士,只不过他 用 volo ergo sum [ 我愿故我在]代替了 cogito ergo sum [ 我思故我在];正 为此之故,他竭尽全力图谋划定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界限,特别是将内在经验 (sensintime)的概念展示为整个精神科学的清晰自明的基础;他将有意志 的人格的自我意识视作精神科学的基本原则。这些意义深刻的思想旨在反对 十八世纪自然主义的片面性。梅勒返路比朗为了他自己的信念,特别是在 他晚年,利用了一种神秘的手法充实了这些思想,找到人的存在消失和溶化 于上帝的爱中的最高级的生活形式。另一方面,他的科学理论通过他的朋友 们,如昂佩尔、朱夫罗伊和库辛,得到与外界更进一步的接触的机会,有时 与苏格兰哲学接触,有时与德国哲学接触,在这些接触过程中,由于对资料 折衷吸收的结果,许多原来固有的特点都丧失了。此事从外表上看来表现在 这一事实上:他这样改造后的观点,特别是他从库辛那里吸取来的教育方式, 被人随意称作唯灵主义,而事实上他的理论的原始特质最好应称作唯意志 论,他的理论之得到改造是由于库辛从德国同一哲学那里带来了唯理智主义 的补充。后来拉韦松在同样意义上,雷诺维叶以一种更独立的、与康德批判① 因此,这种联恕心理学与灵魂的唯物主义观点毫无共同之处。——英译本② 这些通道在这里不仅是在学术上(维勒惭,德热朗多等)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在私人关系上。其中有重大 意义的是施勒格耳兄弟在巴黎的出现,特别是弗里德利克肥├章宥慕惭荨T诎屠璞旧恚峦幸炼?起了很大作用,瑞士大使施塔普芬,一个出色的居间人物也参加了这个学社。-----------------------------------------------主义更密切的方式,力图从拆衷主义沿循原路回到梅勒返路比朗,甚至有 些地方回到了莱布尼茨①:此外,特别是雷诺维叶走向极端,不仅在认识论中 而且在形而上学和历史哲学的关系上将批判原则彻底地二元化了,因为他在 所有领域里强调了绝不可能完全统一的矛盾,在一切现实中又强调了反理性 的偶然事物。他为了着手贯彻这条原则在异想天开的结构里渗透着日益新鲜 的词语。通过柏格森,唯灵主义形而上学又重新取得了强劲的和创造性的突飞猛 进。他从批判自然科学世界观出发证明:在生物学上,脑髓只具备一种对运 动机能起敏感反应的功能,与此相同,从感性发展而来的抽象的概念形式所 具备的涵义,只不过是为行为服务的工具,因此它们只是为了预测的合乎规 律的稳定性的理论。与此相反,柏格森从自我经验的直接现实中创立一种人 格、自由和创造发展的形而上学 ② 。3.总的说来,唯意志论也许是十九世纪具有最鲜明特色的心理学思潮。 [它是经验科学采取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观点从理论理性转向实践理性的 形式。]在德国,在这方面的主要影响来自费希特和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根据 他们二人,人的本性基于意志;550 这种观点赋予整个世界观的色彩只有通 过我们这一世纪的德国历史发展过程和与此相联的群众意识的改造才可能得 到加深。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已提到最高限度)和(不是不带危险性的)理 论的受压抑两者越来越呈现为这一时代的独特的特征。这种思潮早在贝内克 那里就以科学形式表现出来了;贝内克[尽管他有些地方依赖于英国哲学,有 些地方依赖于赫尔巴特,但 ]用一种独特的笔法阐述他的联想心理学(见前面 第四十一节,8),他认为灵魂生活的因素(他称为“原始能力”)是主动过 程或冲动,这些冲动最初受到刺激进人行动,并通过保持其内容(作为“遗 迹”),通过对不断产生的新的力量的相互调整,来实现灵魂本性表面上的 实质统一。据此,灵魂不是像休谟所说的那样是一束观念,而是一束冲动、 力量和“能力”;而在另一方面,按照从前灵魂活动的分类,这些“能力” 的现实意义又被否定了(见前面第四十一节,3)。贝内克认为,通过对内在 知觉的事实进行有计划的改造,从而归纳地创立这种学说,这是逻辑学、伦 理学、形而上学、宗教哲学等哲学学科唯一可能的先决条件。在这过程中, 他的目的在于创建价值论,价值由于冲动的增加或减少从属于刺激(所谓“事 物”)。福特拉格通过将贝内克心理学至上论融合于费希特的知识学中,赋予它 以形而上学的形式。他又认为灵魂和处于相互关联中的万物是冲动或力的系 统,也许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鲜明地贯彻这样的概念:实体存在的源泉是意 志的活动——一种缺乏任何基质的活动 ① 。他认为灵魂活动过程的本质基于: 从原始机能中通过综合的紧密结合便反映出持久的内容,[内容固定下来了, 从而产生心理现实的种种形式]。他因此又一次指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形而上学只有走这条道路才可能从物质变化过程被认为是不可变的实体 (如原子)的运动这一模式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在这些理论中还存在① 在意大利盖洛皮采取了同一立场。在他作为哲学基础的诸多“意识事实”中,他视道德意志的自主性为 决定性因素,而罗斯米尼则仍坚持较旧的唯理智主义。② 参阅《物质与记忆》的德文版,载有文德尔班《导言》,耶拿, 1908 年。① 参阅 C. 福特拉格《心理学论文集》,第 40 页,莱比锡, 1875 年德文版。见前面第 512 页注释。-----------------------------------------------着这样的观点的萌芽:观念化、注意、判断、评价等运动过程必须被视作“冲 动”的机能,冲动导致怀疑、同意或否认。无庸置疑,在后一发展过程中思 维过程的心理分析甚至深入到逻辑领域,但又往往避而不正视这门学科的真 正问题。特别在最近几十年中与十八世纪完全相似,心理学至上论取得了蓬 勃发展,在其退化时期又表现为当时最肤浅的大众哲学。4吩谟⒐惨谎车男睦硌е辽下圩芗绦劳持蔚匚弧I睹芏僭?德国哲学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康德的影响下,曾对苏格兰学说进行过改造, 但这种改造也还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上述优势。551 他同样捍卫内在经验的观 点并视之为所有哲学学科的标准。必然性和普遍性只有在日常的、直接为人 理解的、出现在每个人心中的意识事实中才能找到。但是在这些事实中(属 于这类事实的还有各人对于外部事物的知觉)我们得以认识的又只是有限关 系和有限条件中的有限事物。正是在这意义上(因而不涉及康德的现象性概 念)哈密尔顿认为人类知识局限于对有限事物的经验。关于无限和绝对即关 于上帝,人类只有道德的信仰确实性。与此相反,科学不能认识这“无条件 者”,因为科学作为“处于关系中的”、“具有条件的”活动只能思考这样 的问题:事物之间彼此的关系和彼此的区分(康德关于综合的概念)。后来 曼塞尔利用此“不可知论”为他的天启神学服务,对于运用康德认识论持愈 益怀疑的态度。他证明:宗教教义绝不可能为人类理性所理解,并坚持,正 因为这一缘故,宗教教义是无懈可击的。“绝对”或“无限”的不可知性, 正如哈密尔顿所表明的,在英国另外的哲学思潮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例如 在 H.斯宾塞的体系中,在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拥护者那里。心理学只处理意识事实;与心理学相反,哈密尔顿将(与三类心理现象 相对应的)逻辑学、美学和伦理学当作事实所依存的规律的学说。然而,他 对于制定这些规律的规范的性质并未达到充分的明晰性,因此在这方面从原 则上说来种种哲学学科仍然纠缠于心理学至上论中。哈密尔顿在阐述他的体 系的过程中,他的逻辑学说发展成为形式逻辑轮廓最鲜明突出的产物之一。 在他看来,逻辑问题要处理的只是系统地阐述存在于概念之间的关系,他又 将整个研究局限于量的关系,完全超出了亚里士多德分析篇的原则(见前面 第十二节,3)。每一判断必须被认作一个(纯粹可逆的)方程式,陈述两个 概念范围彼此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从属判断(如“玫瑰是一朵花”)必然 采取这个形式:“所有的 S=有些 P”,“所有的玫瑰花=一些花”。这个形 式的特点是:宾词被“定量了”;而以前的逻辑学往往只有主同是定量的。 如果所有判断都这样简化为概念范围之间的方程式,那么推理和结论都表现 为已知量的运算程序,这似乎完全贯彻了唯名论的逻辑原则,有如奥卡姆(见 前面第二十七节,4),霍布斯(第三十一节,2)和孔狄亚克(第三十四节, 8)所表述的。因此,自哈密尔顿以后,“新分析”或“演算逻辑”传播开来 了,成为精巧机智而又无结果的智力游戏的广阔场地。因为很清楚,这种逻 辑的出发点只是可能存在于概念之间而又成为判断对象的无数关系之一,甚 至还是最不重要的关系之一;552 而逻辑思维最有价值的关系却恰恰是那些 被此种分析所遗失的东西。然而这种逻辑用以发展其规律体系的数字精确性 却吸引着成群的有才华的研究者,这种情况不仅在英国是如此。不过,他们 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人类活生生的实际思想与这一整套精心制作的形式结构 毫不相干。5.在法国和英国争论这些问题中很自然地往往渗透着关于灵魂实体概念-----------------------------------------------的宗教的或神学的兴趣,在异常激烈的争论中这种兴趣占据中心地位,在德 国这些争论导致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这些争论基本上围绕着神的人格和灵魂 不朽来进行。黑格尔主义不能作为“普鲁士官方哲学”而继续存在了,除非 它主张“哲学与宗教的同一”。这位大师对这些问题没有直接的兴趣,他在 辩证的形式主义中所运用的意义含混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关于他的学说的正统 性的争论。事实上,所谓黑格尔学派的“右翼”竭力保存这种正统性,有些 卓越的神学家,如加布勒,戈舍尔和海因里希斯,便属于这一翼。但如果它 还迟疑不定,还在怀疑“理念回复到它自身”在何等程度上始可被解释为上 帝的人格,那么在另方面非常清楚的是,在永恒变化的体系中,在一切形式 相互辩证地转化中,有限的人格对于“实体”品格,对于宗教意义上的灵魂 不朽几乎无权提出似乎有理由的要求。这种动因迫使一些哲学家脱离黑格尔学派而走向“有神论的”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与梅勒返路比朗的世界观类似)将人格概念作为中心,而关 于有限人格则使其接近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小费希特(即 J.H.费希特)将 这些精神实体命名为 Urpositionen[原位]。对于这种思想最有意义的阐述莫 过于 C.魏塞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在本体论上将“可能”的概念置于存 在概念之上,所有存在来源于自由,有如人格的自我生产(费希特)。在这 里, 在 可 能 的 东 西 与 现 实 的 东 西 的 关 系 中 重 现 了 莱 布 尼 茨 关 于 v閞it閟閠ernelles[永恒真理]与 v閞it閟defait[ 事实真理]之间的对立,同样也 重现了康德结合于“自然的特殊化”概念中的问题(见前面第四十节,7)。 在经过熟思而仍不能去掉的种种“可能事物”中,最后成为现实的东西总是 那些可以思考为他物的东西;那就是说,现实的东西不是可以推导出来的, 而必须被视作通过自由而被给予的。规律和事实是不能相互转化的。乌尔里 齐用较多的心理学原理阐述这种观点;他假定自我为“辨别”活动,他以此 识别整个意识并据此发展他的逻辑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6.在复辟时期,正统观念日益得势,扬扬得意,在此时却遭到 553 反对 派以黑格尔主义为武器的猛烈攻击;在这场斗争中鲁格充当了公开支持宗教 和政治的自由主义的领袖。这一翼如何从泛神论和莱布尼茨主义的观点来理 解唯心主义体系,最好去看费尔巴哈的《论死亡与不朽》一书,在这本书里 神的无限被颂扬为人类最后的生活归宿,人溶化于神的无限中,被赞美为真 正的不朽和福祉。费尔巴哈从这种理想的泛神论出发通过各种不同的、愈益 激烈的发展阶段很迅速地达到他的理论的最彻底的改变。他感觉到,泛逻辑 主义体系不能懈释自然界具体事物,尽管黑格尔曾声称自然是不可能使概念 保持纯粹的偶然性的领域,费尔巴哈认为,这种无能实际上已潜存于人为他 本身而制作的关于事物的概念中。毋庸置疑,哲学用以思维的一般概念是不 可能理解个别事物的真正本性的。据此,费尔巴哈将黑格尔体系头足倒置, 结果出现了唯名论的唯物主义。现实的东西是为感官所认识的个体;所有普 遍的东西,所有思想的或精神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个体的幻觉。心灵或精神是 “在本身异在中的自然”。费尔已哈以此方式提出对宗教的人类学解释:人 将他自身的类本质(正如他自身所愿的)当作上帝。此“愿望论”以与伊壁 鸠鲁同样的方式(见第十五节,7)将人类从迷信及其恶果中解脱出来。这种 “未来哲学”的认识论只能是感觉主义;感觉主义的伦理学只能是幸福主义: 幸福的冲动即是道德的原则;与人同乐,对他人幸福的同情的参与,是基本 的道德感。-----------------------------------------------在唯物主义显示出如此显赫的形而上学血统之后,人们采用了有利于唯 物主义的人类学的论证方式;自拉美特利以来在法国学术界这种方式一直为 人所利用,而且这种方式通过生物学的发展显得愈益强劲有力。费尔巴哈教 导道: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就这样,人们又一次把灵魂依赖肉体解释为灵 魂活动的物质性;思维和意志被视作大脑的“分泌物”,正如其它的东西是 其它器官的分泌物一样。这种观点的同盟者以纯粹的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外观 表现出来,如像裘尔伯摆脱形而上学的假定而发展了这种认识论,后来裘尔 伯本人达到了接近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为在他看来,知识只可能表现为 现实的摹本,所以他最终将空间的广袤归之于观念本身,并且总的说来,他 将空间视作所有属性的支持者,给它以斯宾诺莎的实体的地位。所以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开始在德国的医生和自然科学家中传播开来; 此事在 1854 年在哥廷根召开的自然科学家会议上便昭然若揭了。自然科学的 论断与“情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成为继续存在于学术界热烈争论的主题,卡 尔犯8裉卦诖苏壑泻次阑档氖澜绻鄣木匀ㄍ车婪蚍瓦格纳则 相反,他公开承认要在人类知识的边界上获取拯救灵魂和灵魂不朽的信仰的 可能性。这 554 一企图被人很不恰当地命名为“复式簿记”①,后来(有如英 国人的不可知论)起到过主要作用:在识破了唯物主义的片面性而又不熟悉 唯心主义的目的论的自然科学家中引起对于康德日益增长的爱好,他们认为 心灵的需求可被容许避入康德的物自体之中。于是,在 1860 年当康诺贩严?尔对于批判哲学的光辉阐述问世的时候“回到康德去”的运动便开始了;此 事后来注定退化为文学一历史的显微学。A.朗格的《唯物主义史》曾阐述过 产生显微学的自然科学气氛。毫无疑问,在这过程中产生不少误解,即使伟 大的自然科学家,如像赫尔姆霍茨②,也混淆了先验唯心主义与洛克的符号论 和关于第一、第二性质的理论。而稍晚一些,又出现了另一种误解,在里彻 尔的领导下,一个著名的神学学派采取了“物自体”学说,所用方式类似于 英国的不可知论。特别是自从奥防钇章氖谷擞∠笊羁痰氖椤犊档潞湍7抡摺?865 年出 版以后,康德主义在哲学上的复活贯穿着十九世纪整个后半叶,呈现出五彩 缤纷的图景,各种对立的意见以所有不同的色调相互交映;自康德学说出现 以来第一次有如此绚丽的景象。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点又重新相互争 斗,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在体系上的调和成为实用主义必然的最后根据,从而 逐步发展归总于费希特。此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又在成形的过程中,我们可 以认为鲁钒乱量鲜瞧渲饕拇砣宋铩?然而在所有这些形式中,这一新康德主义运动认真钻研认识论问题卓有 成效,即认清了唯物主义肤浅的形而上学的缺陷和不可能性而予以否定。即 使在康德学说转向完全经验主义甚至实证主义的方向的地方,或者即使陷入 所谓“唯我论”的种种荒诞的推理中,那种视意识为物质的附属机能的思想 都被视为谬论而遭到摈弃。更确切他说,一种相反的片面观点显露出来了: 第一现实性只应归于与外部知觉相对立的内在知觉 ① 。最重要的事是:十九世① 不无兴趣的是,我们注意到这一动因与法国唯物主义者很接近。关于卡班里斯和布鲁萨斯,在他们的晚 年的表述中便含有这种涵义,甚至带有神秘的倾向。② 参阅 H. 赫尔姆霍茨《生活光学》,第 25 节;特别是《知觉中的事实》(柏林, 1879 年德文版)。① 这主要出现在所谓的内在论哲学中,其代表人物除 w. 舒佩外,还可特别提到冯肥娌匾凰鞫露鳌?-----------------------------------------------纪结束时仅由自然科学的概念和假说所决定的世界观相当迅速地崩溃了;自 然哲学又重新恢复了名誉。从这点开始,在“唯能论”学说中,酝酿着对自 然进行哲学理解的新形式 ② 。555 就这样,唯物主义在科学中被克服了;它只存在于通俗的阐述中, 如毕希纳的《力与物质》或在施特劳斯的《新旧信仰》的较精致的形式中③; 不过它也作为人生观存在于那些乐于享受出于助人为乐者之手的“科学成 果”的圈子里。唯物主义的这种浅薄知识在海克尔的著作中和在他的所谓“一 元论”中找到自己最典型的阐述。对于作为科学的心理学而言,根据批判的认识论,它必须放弃把灵魂实 体概念当作基础以及当作研究的对象;心理学作为心灵生活的规律的科学只 应基于内部经验或外部经验,或者二者兼有。这样,我们得到了“无灵魂的 心理学”,它完全摆脱了一切形而上学假说——或者看起来是如此。7.洛采从德国唯心主义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对上述矛盾更深一层的调 和。构成整个现实世界的精神本质的生动的和造形的活动以善为其目的,而 自然的机械作用是这种活动实现其目的的有规律的形式。无疑,自然只具有 机械的因果关系的原则,并无其它原则,这一原则也被应用于有机体;但是 形而上学的本原同逻辑学的本原一样,只存在于伦理学中。在阐述这种目的 论的唯心主义中,来自所有伟大的德国哲学体系的动因产生共鸣,造就一种 新的谐和的形象;每一现实个体只在它同其它个体所处的活生生的关系中才 具有它自身的本质;只有在下述条件下这些构成宇宙关联整体的关系才有可 能:整个存在着的东西作为部分的实在植根于实体的统一中;此外,在个体 之间发生的一切东西必须被理解为公共生活目标的合目的的实现。洛采为了 充分阐述这种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他利用了作用极大的普遍性,他用这种 普遍性掌握了现实材料和所有特殊学科中科学活动的种种形式;在这方面他 的人格和他的学说配得上接续上一个时代。他自己的立场的特色最好用他的 认识观点刻画为灵魂与其它“实体”之间的活生生的合目的的相互作用。当 来自“事物”的刺激与灵魂的“反作用”结合起来时,一方面灵魂在直观形 象中、在普遍真理(凭借事物的刺激以 556 直接的明确性表现出来)中发展 自身的本性,另方面主体的参与使观念世界实际上成为现象,不过这种“现 象”作为合目的的内在生活绝不是纯然的幻觉,而是一种善在其中实现的价 值领域。这种意识世界的变成现实是实体相互作用的最有价值的结果,是世 界过程最后的,最独特的涵义。洛采在他的《逻辑学》一书中从这基 本思想 出发将一系列思想形式考虑为一系统的整体,思想问题或任务即从其中发展 而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他造就和规定了他的目的论的唯心主义的世界 观,阐述概念时细致、机敏,考虑问题时审慎、全面,遗憾的是,他的体系 的第三部分伦理学并没有用这样严格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代替品他的《小 宇宙》描述优雅深沉,我们看出这位哲学家的信念和他成熟的对于人生和历 史的理解。8.另外一条途径,避免用自然科学处理心灵生活时的困难,被费希纳选 定了。他宁愿将肉体和灵魂视作同一未知现实的表象方式,——性质完全分② 参阅 w. 奥斯特瓦尔德《自然哲学讲演录》(莱比锡, 1903 年德文版)。③ 在唯物主义所能找到的最机灵的形式中(此外,也许还要提一下 L. 纳普的《法哲学》, 1857 年出版)又 显露出来自黑格尔辩证法的渊源,其表现在:一切较高级的精神生活方式都被认为是自然力图超越自身。-----------------------------------------------离完全不同,但又永远相互对应;他从此思想出发沿着这样的方向前进:每 一肉体的关联均有一与之对应的精神的关联,尽管后者只是通过我们自身的 知觉才得以认识。正如与神经系统的特殊部位的刺激相对应的感觉本身呈现 为我们个别意识的总体波的表层波,同样我们可以想像个人的意识又只不过 是更普遍意识的表层波,——有些像行星精神的表层波。如果我们沿着这条 路线前进,我们最终会得到与原子普遍的因果关联相对应的上帝普遍的总意 识的臆测。此外,根据费希纳,我们意识中的内外经验的关联使研究这种对 应关系的规律成为可能。关于此事的科学叫作心物学。这问科学的第一任务 是找出测定心理量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获得用数学表达的规律。费希纳主要 提出了恰可觉察的差别的方法,这方法规定感觉强度之间可觉察的最小的差 别为计量单位并假定此最小差别无论何种情况都是相等的。这一假定确实是 武断的,在这假定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出现所谓“韦伯—费希纳定律”,根据 这个定律,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费希纳以此唤起这样的希望: 通过间接测量心理量值就有可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从数学上表达心物规律或 者甚至心理规律,这一希望尽管遭到无数严肃的抗议,但却获得巨大成功, 过去几十年来在为此目的而创建的许多实验室中促进了实验研究;但是我 557 们还不能说,对于心灵生活的更深的新的理解所取得的成果就已经同实 验的活动并驾齐驱了 ① 。斯宾诺莎的平行论的复活也同样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费希纳那里, 该平行论是用独断的方式处理的,因为他要求感觉知觉的内容有完全的形而 上学实在性的权利。他称这种观点为“白昼观”,并将它与在自然科学和哲 学中的现象论的“黑夜观”相对立。这一独断观点后来依据能量守恒原则最 牢固地树立起来了,这一原则排除了每一物理运动是由另外的物理运动所引 起的。与此相反,另外的人用更批判的方式来考虑平行论,因为他们假定灵 魂和肉体连同其所有状态和活动都只不过是同一实在统一体的不同表象方 式。但是,经过这个问题所引起的热烈争辩之后②,问题变得愈来愈明显了, 这样的平行论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行不通的。最 有意义的实质性的反证仍然是灵魂生活的不连续性和企图按因果关系充分利 用“无意识的观念”来理解从知觉发展到知觉的完全不可能性。此事也在这样一位科学家那里显示出来,他曾非常积极地从事于传播心 理学知识,他就是成廉贩胩亍K幼约旱摹吧硇睦硌А背龇⒅鸾バ纬梢?种“哲学体系”,认为世界是一种意志个性的活跃的关联整体。他在他的形 而上学中利用了费希侍—福特拉格关于无基质的行为的概念,并将实体概念 的应用局限于自然科学理论。这些意志活动的相互作用在有机物中产生高级 的意志统一体,并从而产生中心意志的不同阶段。但是,根据我们思想的调 节原则,从这些前提中所产生的绝对宇宙意志和宇宙意识的理念存在于人类 认识能力的界限之外。① 关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最简单的莫过于参阅费希纳本人的著作《心物学要旨修正》( RevisionderHauptpunkte der Psychophysik),莱比锡, 1882 年德文版。此外,特别可以参阅 H. 闵斯特贝尔格《论心理学的任务和 方法》( Uber AufgabenundMethoden der Psychologie),莱比锡, 1891 年德文版。② E. 布塞在《纪念西格尔特七十诞辰哲学论文集》( Philos.Abhandlungen zur Sigwart’s 70.Geburtstag, 蒂宾 根, 1900 年德文版)中提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的 批判的综合评述。特别参阅在同一书中 H. 李凯尔特 的研究成果。-----------------------------------------------9.唯意志论特别在更一般的观点和文学中日益壮大成长,它反对在德国 新人文主义黄金时代具有典型特征的唯理智论;这一冲突的结果,经院哲学 家们的辩证的洞察力所热烈讨论过的关于意志和理智何者优先的问题(见前 面二十六节)便向前发展了。爱贩敕哈特曼最清楚地看清了:这一问题实 际上产生于唯心主义体 558 系内部的对抗性的发展。他的《无意识的哲学》 一方面来自对黑格尔的总结,另方面来自叔本华和谢林的后期思想,其目的 是再一次把唯心主义的理性路线和非理性路线结合起来。他力图用此方法把 意志和观念(“非逻辑”和“逻辑的”因素)作为平行的相互作用的属性归 因于统一的宇宙精神。当哈特曼称绝对精神为“无意识”时,他的意识概念 类似于叔本华的意志概念,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因为“无意识”的活动是 意志和观念的功能,这些功能实际上不存在于经验的意识中,但如果我们要 对它们进行思考,那就需要假定某种另外的意识。这更高一级的意识,名叫 无意识,形成一切有意识的个体的生命的共同基础。哈特曼力图证明此高级 意识为自然生活和灵魂生活的所有过程中的积极本质,代替了叔本华和谢林 在自然中的意志,同样代替了过去心理学的生命力和发展体系中的“隐德来 希”。总之,无意识在有机生命的合目的的相互关系中发展起来。在这方面, 哈特曼很有成效地攻击了唯物主义,因为他的学说无论何处都指出了事物统 一的精神的生命基础。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利用了大量的丰富的自然科学知 识;虽然他认为他“利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法”收到了“纯理论的成效”—— 这纯属自我欺骗,但他毕竟采取了最有利的方法。不管怎样,他取自自然科 学的力量与他动人的有时甚至是才气焕发的阐述结合起来大大有助于“无意 识哲学”取得异常巨大的、尽管是昙花一现的成功。无意识哲学的主要魅力 固然存在于对悲观主义的阐述(见后面第四十六节),但在这条路线上却惹 起一连串大多是质量低劣的世俗哲学的文学。哈特曼本人广泛利用历史知识将其形而上学基本思想扩展到伦理学、美 学和宗教哲学的领域,以后他进而在他的《范畴论》中制定出他的严格的辩 证法体系。这是德国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概念建筑学的最完整的作品,这部作 品在他的《形而上学史》一书中在历史和批判的基础上得到补充。《范畴论》 无疑是他的主要的科学著作。这部著作以各种组织形式,通过(认识论的) 主观理想的领域、(自然哲学的)客观现实的领域以及形而上学领域,探索 着无论直观的还是推理的所有理智的关系形式;它想借此力图获得各门哲学 学科的共同的形式基础。它以其精巧的辩证关系和对于具体现实丰富的有趣 的观点表现出它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独一无二的匹配物。正如黑格尔辩证 地发展了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理念转化为自然,概念“离弃”自身而“异 在”,同样,哈将曼揭示了在每一具体范畴中的转化,现实的“逻辑”因素 通过与来源干意志的“非逻 559 辑”因素的关系经历着这种转化。在这里, 世界又表现为由于理性反抗意志而产生的内部的分裂。-----------------------------------------------第四十五节 自然和历史康德世界观的二元论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独特的紧张关系反 映在十九世纪的科学中。过去控制伟大的唯心主义体系的这种对立从来没有 像我们这个时代在实质意义上和方法上这样风靡一时,从这种情况便产生了 无数充满希望的新的转变。如果我们把有争议的心理学领域从社会科学领域 中除掉,那么我们得到与“自然”相对立的更符合康德思想的东西——整个 范围内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自然科学思想以囊括一切的强大 力量向前突飞猛进,它根据事物的本性很容易在社会现象中(像过去在心理 现象中一样)找到可以使它的思维方式发生作用的关键地方,致使在这个领 域里必然发生类似于过去由于灵魂问题而引起的一场争斗。就这样,过去的 对立在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之间发展到最高峰。1.在自然科学与历史世界观之间进行搏斗的第一个形式是法国传统主义 成功地驳斥了革命哲学。在圣马丁和德访匪固乩滋岢龈锩巧系鄱圆恍派?的人类的惩罚之后,德凡├媒袒嵋徽惩跞ǖ母幢偈逼?① 的理论 来反对十八世纪的社会学说,他又认为这些社会学说应对恐怖时代 ② 的残暴行 为负责。尽管他在抽象思维方面没有修养,特别在对词源学偏爱方面显得浅 薄无学,但由于他阐述时的热情、由于他所捍卫的份量,他是有影响的。他 宣讲道,启蒙时期的错误在于假定了理性从它自身即可找到真理和组织社 会,在于将社会生活的构成付诸个人的喜爱。然而事实上,所有人类的精神 生活是历史传统的产物,因为它扎根于语言中;而语言又是(孔狄亚克主义 即在这里遭到极猛烈的攻击)上帝赐予人类的第一次启示;上帝之“言”(《圣 经》)是所有真理的源泉。人的知识永远只是对此真理的参与,它产生于良 心,我们从中将普遍有效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但是上帝之言的传统的支 柱是教会:教会的教义是上帝所赐,是普遍理性,是经历若干世纪繁殖下来 的大树,所有人类知识真正的果实在这棵大树上成熟。因此,只有这一启示 是社会唯一可能的基础。反叛社会的个人,其 560 嚣张气焰已经在社会的瓦 解中得到惩罚。现在是时候了,应在这永恒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社会来。这 也是把巴兰谢朦胧而奇特的幻想松散地揉和在一起的思想。2.这种教会政治学说的哲学因素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自我实现的普遍 理性(Gattungsvernunft[种属理性]①)被认作个人精神生活的基础。如果人 们从这种传统主义中抽去了神学观点,那么人们便会发现自己紧紧靠近黑格 尔的关于客观精神的概念。因此,极为滑槽的是,当维克多房庑燎∏≡谡?方面吸收了德国哲学的时候,他几乎抽走了教皇极权主义者的精华。折衷主 义也在宣扬普遍理性,不见得不乐于在其中看见与苏格兰的“常识”相类似 的东西,它根据谢林和黑格尔的思想并不否认“常识”具有形而上学的基础。 因此,拉梅耐(他原本是一位传统主义者,后又接受过德国哲学的教育)在 他的《一门哲学的雏形》一书中阐述了理念论,此时他完全保留了上述良心 学说的实质内容。客观精神论,如果纯粹从心理学和经验论的观点来理解,呈现出另一种① 法国王朝复辟时期( 1814—1830 年)。——译者② 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从 1793 年 5 月到 1794 年 7 月这一阶段。——译者① 指属于全人类的理性。——译者-----------------------------------------------完全不同的形式。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进行着无数的过程,这些过程只不过 依存于这样的事实:个体只作为心灵互相联系的整体的一个成员而存在;每 一个人习惯于在此相互作用的关联中生活,他之为他正在于此;此相互作用 的关联生活不是按照自然规律如像心理变化过程的一般形式那样来显现自 己,而是按照历史的确实性来显示自己。作为个人生活基础的一般精神客观 地自我表现于语言、风俗、道德和公共机构中。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考察钻研, 个人心理学必定扩大到社会心理学。这个原则已由拉扎鲁斯和施泰因塔尔创 立了。他们利用另一不大合适的名称民族心理学(V鰈kerpsychologie[人民 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来阐述此原则必须具备的显著的历史品格。与此相 反,在此历史品格被摈弃的地方,人们力求使社会心理学和整个社会学成为 自然科学,将大众的灵魂生活的永恒的规律性作为自身研究的对象;这种倾 向特别是在法国文学界得到塔尔德等人的坚决支持 ① 。在德国 G.西默尔把社 会学带入与此完全不同的思潮中,他把一种社会存在形式的哲学学说连同在 富有成果的关联中的文化价值问题当作社会学 ② 。3.为了要理解与十八世纪的种种社会政治理论相对立的、自 561 从圣西 门以来成为法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宗教色彩,就应该考虑传统主义的基本社会 思想。圣西门学说不仅处于日益成为新的社会政治力量的宗教热忱的压力之 下,而且处于与德国哲学及其辩证法的亲密的关系之中。所有这一切都传给 了他的弟子奥古斯丁房椎拢椎碌乃枷敕⒄褂志乓恢旨涮厥獾拿?运。他的目标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人类社会的彻底改造上。在他看来明显的结 论是:革命的原因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连同革命一起垮台了。像传统主义 一样,他认为应对此负责的是个人的独立,是自由研究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方 式,因为它们导致意见紊乱,导致公共生活的无政府状态。拯救社会的方法 只有在科学知识的统治中去寻找。我们沿着较可靠的道路前进,发现一切生 活活动都屈从于普遍有效的原则,这种从属关系早在中世纪辉煌而早熟的天 主教哲学体系中就几乎实现了。我们一定要用实证科学来代替神学,正如过 去中世纪不容忍信仰自由一样,实证科学也不容忍信仰自由。这种浪漫主义 因素彻头彻尾浸透着孔德学说。这一点不仅通过他对中世纪社会制度充满热 情的描述表现在他的历史哲学中,不仅表现在他所设计的“人道宗教”及其 礼仪中,而且还特别表现在他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要求一种精神和世俗权 威的共存中。这种社会秩序的新形式必须来自 Pouvoir Spirituel[教权] 的创造性活 动;为此目的,孔德为创建他的“西方委员会”,作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努 力。正如他自封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一样,他以创建这种新的学说为己任。 然而建立这一新的社会秩序所必须依据的实证哲学只不过是实证科学本身有 秩序的体系。首先孔德设计的实证科学体系将休谟和孔狄亚克的观点推向极端。不仅 人类知识被规定只限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绝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东 西,那个东西似乎为现象的基础,但不为人所知。唯一的绝对原则是,一切① 关于这一点,请参阅基斯塔科夫斯基《社会与个体》( Gesellschaft und Einzel-wesen), 柏林, 1899 年德 文版。② G. 西默尔《社会学》,莱比锡, 1908 年德文版。-----------------------------------------------都是相对的。谈论事物的第一因或事物的终极目的是没有理性意义的。但是 这种相对论(后或称“相互关系论”)立即受到数学一自然科学思想的普遍 要求的制约和影响,此时科学被宣布承担根据以下观点解释所有这些关系的 任务:除具体事实以外,我们也必须发现和建立这些事实在时空中一再重现 时的秩序。这种秩序我们可称之为“一般事实”,不能超过这一点。因此, 实证主义利用“规律”(这是孔德给一般事实所取的惯用名称)不是为了解 释特殊事实,而只是为了建立上述重现事实。从这里便产生对未来的预见, 即科学的实践成果——savoir pourprevoir[为预见而认识](显然,在这些 前提下这种预见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合理的)。孔德的这一观点不仅取 得像 C.戈林这一类哲学家的支持,戈林特别为他的因果论吸取了这一观点, 而且在 562 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家特别是机械学的代表人物如像 基希霍夫和马赫等人的赞同。他的倾向是将效果概念排除于科学的自然观之 外,并在单纯“描述”或发现最恰当的“形象”的基础上达到消灭“力”的 目的。赫茨在他的《机械学原理》一书中曾力图证明此事。理查德钒⒎夷?留斯曾利用抽象辩证法的一般结论把与此类似的思想编织成他的“经验批判 论”的不可言状的今人讨厌的词汇术语,力图证明世界上一切哲学概念都是 一种“纯经验”的原始的世界概念的不必要的变体。4.孔德宣扬道:有些现象是简单的,有些现象又是多少有些复杂的,无 论个别的或一般的都是如此。较简单的知识必然先于较复杂的知识。为此, 他把科学排列成一个“等级系绞”,从简单的逐步发展到复杂的。数学之后 是天文学,之后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心理学),最后是“社会学”。 不过这种关系从原则上说,不要认为好像是每下一门学科都是从上一门学科 或上几门学科推导而来;它的涵义只不过假定更复杂的事实内部包含更基本 的事实;完全新的事实是在更基本的事实之上再加上其自身独特的组合和性 质。所以,比如,生物学预先假定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但生命这一事实是 某一种完全崭新的东西,不能从这些过程推导而来;它是一个必须用生物学 的观察来确证的事实。社会学对于在它前面的五门科学的关系也是如此。依 照这个原则,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特别强调它反对(像在启蒙运动哲学中所发 生的那样)社会性是从个体推导而来。社会性是一原始事实,最初的社会现 象是家庭。另一方面,还更独立的是社会动力学,它放弃了心理学解释,给 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发现社会历史的自然规律。孔德在社会必须经历的三个阶 段的原则中找到了这一规律——这一 apercu[臆测]早在达朗贝和杜尔哥以 及黑格尔和库辛那里已有典范模型。从理智上说,人类从神学阶段开始,经 过形而上学阶段,进入实证阶段。人类解释现象在第一阶段利用的是假借神 人同形同性所想像的超自然的力量,在第二阶段利用的是人类自己构建的作 为在现象后面起作用的本质的一般概念;而在实证阶段,人类只有与实际上 有据可查的条件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具体事物,依据这些条件遵循在实验中可 证实的规律便能得到这些具体事物。心灵生活的普遍规律分裂为特殊过程, 所有这些特殊过程以及人类历史整个运动又都服从于心灵生活这一普遍规 律。再者,理智过程伴随着对应的社会外部组织的发展过程,从神甫一军事 的状态开始,通过法学家统治达到“工业”阶段。孔德在此阐述的历史哲学, 详尽而烦琐,在细节上虽然有趣,但在整体上完全是独断的,而且往往被无 知与偏见所歪曲,它只不过被人评价为达到他自己的改革目的而虚构的产 563 物。实证主义世界观的胜利、从而也是工业的生活秩序的胜利,是欧洲-----------------------------------------------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上,“这一伟大的思想(即实证哲学) 将与伟大的力量(即无产阶级)结成伴侣” ① 。可是,好像三个阶段的循环规律应该首先由其创始人来证实一样,孔德 在他思想的最后(“主观的”)时期重新陷入了神学阶段,因为他将人道当 作 Grand-etre[伟大的存在],宗教崇拜的对象;作为它的高级牧师,他用实 证主义的改造形式复制出圣人崇拜的整套机构。在这些异想天开的幻想中哲 学史最多只能考虑引导孔德后期思想路线的动机。这一动机在他的《实证主 义概论》一文中得到最好不过的阐述(此文重刊于《实证政治》第一卷中)。 此文表明他放弃了过去表现在他信念中的公开的唯理智论;这信念是,实证 科学本身就足以导致社会的改革。他现在看出来了,实证哲学尽管能说出事 物的新秩序是如何出现的,但是要实现这一新秩序只能凭借“情绪原则”— —感情才能办到。然而从前他教导说,人独具的特点正如它在历史中所发展 那样,只有在理智克服感情中去寻找,而现在他盼望从心灵胜过理智的优势 中满足他的希望,他将此化为公式:L’amour pour principe,L’ordre pour base,le progres pourbui[以爱为原则,以秩序为基础,以进步为目的]。 因为加尔曾经指出心灵战胜理智是女人大脑的基本特色,孔德便以此作为他 狂热崇拜女人的根据,他极愿使此崇拜成为人道宗教的基本组成部分。他开 始时骄傲地要求实证主义的教皇制度,最后又向无产阶级呼吁、为妇女解放 而呼吁。5.与孔德所追求的实践目的即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的是,在他看来,在 历 史 中 一 般 事 实 或 规 律 比 特 殊 事 实 更 重 要 。 他 相 信 在 历 史 领 域 里 prevoyance[预见]指导行动。然而除此之外,尽管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 所受的教育具有片面性,但是他心襟开阔,足以理解和保持各门学科不同的 特性。正如他过去曾经力图保证生物学独特的方法一样,他公开为社会学要 求“历史的方法”。在生物学领域里,动物物种中的现象系列只是一种外部 演进,不能改变和影响这种物种(因此孔德完全是拉马克物种起源论的反对 者);但在社会学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人类实际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通过代代 相传的不断变化的兴衰和一定生活过程持续不断的积累造成 564 的。“历史 的方法”必然本质上依赖于一般事实,因此“观察由理论所指导”;所以历 史研究产生的只是基于历史哲学的结构。也许这不一定全是孔德的用意,但 是从他的学说产生的后果是:这种努力处处发生效力,即“将历史提高到自 然科学的水平”。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在他的方法论中特别引起人们注意 此事。不过叔本华曾否认历史具有科学性,因为历史讲述的只是特殊的东西 而不是普遍的东西。这一缺点现在似乎得到了弥补,因为人们力图超越对特 殊事件的描述而达到一般事实。作此事使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德的英国学生 托马斯钒涂硕K凇队⒐幕贰芬皇橹泄娑ɡ房蒲У娜挝裰皇翘剿?一个民族生活的自然规律。为此目的,巴克尔从统计研究的数字所呈现出来 的社会状态的缓慢的转变中找到了比在对特殊事件的描述(过去以编年史形 式出现的历史著作就局限于这种描述)中更有用得多、更准确得多的资料。 在这里显露出矛盾的本来意义。一方是群众生活,变化按照一般规律发生; 另一方是仅仅一次性地自我呈现和自我规定的形态的独立价值。在这方面,① 在最近论孔德的作品中,参阅奇谢林《哲学研究》( Philosophische For- schungen),译自俄文版(海德 尔堡, 1899 年德文版)。——英译本-----------------------------------------------历史观的本质没有一个人像卡莱尔理解得那样深刻,描述得那样有力、那样 热情。卡莱尔借助于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费希特的唯心主义,才使他自己 摆脱启蒙运动哲学的影响;他孜孜不倦地为肯定典范的宫于创造性的历史人 物,为理解和崇敬“英雄们”而辛勤劳动。在这两个极端中重新呈现出早已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观中的矛 盾,不过在那时这些矛盾还未如此清楚鲜明地表现出来。在那个时期,从传 统的冲突中出现的新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最有价值的成果,我们要在这个意 义上来辨别历史世纪与自然科学的世纪(见第四篇)。从自然科学思想的胜 利中产生了伟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接着发生的是作为启蒙运动的特征的非历 史的思维方式;而德国哲学又以它的历史的世界观与之对立。必须重视的是, 与此矛盾几乎完全酷似的东西可以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唯理智论与唯意志论之 间的矛盾中找到。因此,过去十年企图将所谓的科学方法应用于历史,这是 不符合于十九世纪心理学的发展的。无疑,犯此错误者并不是伟大的历史学 家,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是不够坚强抵不住当时的时髦口号,就是 为了群众影响而利用这些口号。在这所谓科学地处理历史结构和历史过程 中,滥用对比和类比,特别今人感到不愉快——称呼社会为有机体或者称呼 民族之 565 间的相互影响为内渗和外渗,好像是一真正的洞见。自然科学的思想方式浸入历史领域还不只限于用这种方法论上的基本原 理去探索历史过程的“规律”,而且还影响到实质性的内容涵义。当从黑格 尔的辩证法蜕变而来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见前面第四十四节,6)还很兴旺 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哲学,黑格尔和孔德的 因素以其独特的方式交错于其中。他们又发现历史的涵义存于“社会生活的 过程”中。不过,这种集体生活基本上是经济性质的。在所有社会形态中起 决定性力量的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形成一切活动的最终极动因。经济关系 的变化和发展是限制社会生活和政治的唯一的力量,同样也是限制科学和宗 教的唯一的力量。因此所有不同的文化活动都是经济生活的派生物,整个历 史应该是经济史。6.如果说历史曾经为了避免同科学的界限混淆不清而不得不保卫自身的 自主性,那么与此相反,在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中一种显著的历史因素即进 化因素却达到统治一切的地位。事实上,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既具有自身的 一般理论,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探讨和研究,这两者表面上虽然彼此对立而实 际上却都被决定于两大原则,即能量守恒原则 ① 和进化原则。能量守恒原则发现者是 R.迈尔、焦尔和赫尔姆霍茨等人。此原则是今天 的物理学运用因果律原理的唯一的可适用的著名的形式。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即自然界没有新的东西,每一后现象不过是前一现象的变形)被笛卡儿规 定为运动守恒定律(见前面第三十一节,6),被莱布尼茨规定为力量守恒定 律(第三十一节,10),被康德规定为实体守恒定律(第三十八节,7)。机 械的热当量的发现,动能与位能的区分,形成这样的公式:自然界力的总和 在量上不变,只在质上变;在每一封闭而完整的物质体系里,动能和位能的 空间分配和方向无论何时都绝对地由上述规律所决定。不可忽视,在此陈述 中,比起笛卡儿来,更加鲜明得多的是用以解释自然的只有物质力量,除物① 参阅 A.E. 哈斯《关于力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 DieEntwicklungsgeschi- chtedesSatzesvonderErhaltungder Kraft),维也纳, 1909 年德文版。-----------------------------------------------质力量外一切都被排除于此种自然解释之外。然而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 迹象表明又开始回到了物质的动力学概念,这一概念正是莱布尼茨、康德和 谢林所要求的(见前面第三十八节,7)。7.近代思想中在许多方面为进化原则准备了条件。在哲学 566 形式方 面,莱布尼茨和谢林曾经设计过这一原则,虽然只作为概念之间的关系而不 是时间内发生的过程(如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见第十三节)。在谢林的弟 子中,是奥肯,他开始认为在有机物领域里种和属的上升系列是时间里发生 的过程。借助于比较形态学(歌德的学术研究也曾对此作出贡献),他敢于 承担康德曾经谈到过的“自然考古学”的“风险”(见前面第四十节,6)。 所有有机体都是由“原生素”构成的各种不同的形式,高一级的有机体是从 更低一级的有机体通过不断增加原生质泡囊而长成的。与此同时(1809 年), 拉马克在他的《动物哲学》一书中第一次对物种起源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 用有机体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原始形态演化而来的说法解释有机体之间的亲缘 关系;他还解释了有机体之间的差异:此差异来自为适应环境而引起的多用 一些器官或少用一些器官的结果。[这种对器官的使用改变了有机体的组织结 构,组织结构的改变被遗传下来。]他通过遗传和适应的交错影响来解释变得 稳定的生物种的变异现象。除这些解释因素外,查尔斯反锒挠旨由暇龆?性的因素——自然选择。由于有机体的繁殖,增加量与可利用的食物量之间 的彻底的不协调,这就使有机体“为生存而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变异对 自身有利的(即合目的的)那些有机体就会活下去。因此这个理论的前提除 了遗传原则以外还有变异性原则。此外还有另一因素:通过同时代的地质学 研究得到一个有可能性的臆测——在无数世纪的时间内积累了无限多的细微 差异。这一生物学假说立刻获得更普遍的意义;可望得到一种用纯粹的机械论 解释构成有机物的适应性变化或合目的性因素;人们从而相信自己理解了自 然逐步进展到“越来越高”的形式的必然性。“合目的性”在“有生存能力” (即可保存和繁殖自身)这一意义上被人机械地解释了。此时人们相信这同 一解释可以运用到在其它关系中出现的每一合乎目的性的东西,特别是运用 到规范性的关系上。因此,在达尔文的启发之后物种选择学说在许多方面运 用到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而且波许多热忱的拥护者推崇为唯 一的科学方法。几乎无人懂得,自然因而被置于历史范畴之下,也无人懂得 这一历史范畴经这一运用便遭受到一次本质的改变。因为自然科学的进化 论,包括自然选择论在内,尽管能解释变化,但不能解释进步,不能提出理 论基础来解释发展的结果是“更高一级的”即更有价值的形式。8.在达尔文之前,他的同胞赫伯特匪贡鋈谧钇毡榈姆?567 围内宣 扬过进化原则,并将之作为自己的综合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英国哲学诸多 路线即荟萃其中。他从不可知论(见第四十四节,4)出发,把绝对者、无条 件者和他现在乐于称作力的统一存在宣布为不可知者。在我们看来此概念是 不可能确定的,宗教和哲学千辛万苦想要用确定的概念去理解它,却徒劳无 益。人类认识局限于对现象的理解,即局限于对不可知者的表象的解释。哲 学的任务只是将特殊科学的结论一般化,并将这些最一般化的结论尽可能地 合并成为简单的、最完整的整体。现象中的基本差别被斯宾塞指定为不可知者的“鲜明的”表象与“模糊 的”表象(即印象与观念)之间的差别。这是不大恰当地仿效休谟(见前面-----------------------------------------------第三十三节,4)。以此为出发点,尽管斯宾塞正确地反驳了唯物主义的责难, 但是他还是对他的世界观作了些改变,将主要的兴趣集中在物理现象的性质 上。因为对所有特殊科学的检验应当产生这样的结果——绝对表现自身的基 本形式是进化。所谓进化,斯宾塞的意思是,(遵循自然科学家冯繁炊?启发)所有自然结构的倾向是从同质向异质过渡。永恒活动着的力以这一活 跃的变异表现自己,这种变异基于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斯宾塞取名为分化 和集中,它们彼此合作,构成进化。一方面,由于每一原因所产生的多种结 果,简单的东西变成一种多样化的东西,它自身分化,自身个体化,由于它 所处的大量关系它分解自身并决定自身。另一方面,这样分离的个别现象又 集中起来形成稳固的合成物和机能体系;通过这样的集中便产生了新的统一 体,比起原初物来,更高、更丰富,机体组织更加精细。所以动物机体是比 细胞更高的统一体,社会是一个比个人更高的“个体”。这一模式此时又被斯宾塞运用于物质的和精神的过程。他孜 孜不倦地力 图将此模式强制贯彻在所有特殊学科的事实上。物理和化学是难以处理的, 它们受制于能量守恒原则。但是天体物理学证明了,原初气体分化为太阳和 带卫星的边缘结构,同样也证明了所有这些物体的全部运动都相应地集中成 为环节分明、秩序井然的体系。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中这一体系很自然地得到 充分的展开。斯宾塞认为生命一般说来是内在关系不断适应于外在关系。据 此,单个有机体个性化的成长得到了解释;从这些必然的变异出发根据自然 选择学说的方法就可解释物种的变化。同样,社会生活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 程中不过是人类不断适应于自身的自然环境 568 和生活环境。种族基于不适 应的机能的衰退和适应的机能的留存从而获得完善。斯宾塞从这理论出发既 在逻辑领域里又在伦理领域里寻求解决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端。与联想 心理学相对比,他承认,对于个体来说,存在着直接明显的原则,存在着先 天(在不可能用个人经验去解释这个意义上)的真理。但是这些判断(原则 和真理)坚持自身的权利致使意识无法否定,其所具力量在于它们是种族所 获得的理智习惯和情感习惯;而这些习惯是在经验中经受过考验,证明自身 能促进种族发展才保留下来的。这种先天的东西无处不是遗传的进化产物。 所以特别是,对于道德说来在自然感觉和意志形式方面,所有适宜于促进个 人、社会、种族的自我保持和发展的东西都存留下来了 ① 。最后,每一特殊发展在取得平衡状态时便达到自身的天然目的,在这平 衡状态中内在关系处处适应于外在关系,因而耗尽了进一步接合和变化的能 力。因此,只有通过外部影响,这样的体系才可能被伤损、被摧毁,而使自 身的个别部分进入新的演化过程。与此相反,斯宾塞尽量反对这样的臆测的 可能性,即整个宇宙连同它所包含的特殊体系能够达到完善的从而永恒的平 衡状态。因此他反对那些自然科学家,他们认为排除一切变化的能量分配在 原则上是可能的。归根结底,此事的根源是:斯宾塞认为不可知者是永恒自 我表现的力,又认为进化本身是体现不可知者最普遍的规律。9.从总体上看,斯宾塞进化论的发展是彻底属于宇宙论性质的;恰恰在① 尽管心理学上承认了“先天的”东西,但进化论的解释显然会导致相对论。最近十年来依赖于斯宾塞学 说的实用主义在英美学术界传播开来;通过实用主义认识论,先验性最清楚不过地表现了出来。实用主义 将功利主义的效果伦理学与效果逻辑学等同起来。追求真理同实践中运用真理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紧 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必然在抽象的概念中获得新的解释:真理绝非他物,只是观念的适-----------------------------------------------这里表现出这一统治原则的变化本身是由十九世纪自 569 然科学的优势所造 成的。从比较黑格尔和斯宾塞中,这一过程最清楚不过地显露出来了。在黑 格尔那里进化是精神自我显示的本性;而在斯宾塞那里,进化是一不可知的 力接续表现的规律。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见前面第四十二节,10),主体又 变成实体。事实上斯宾塞的“不可知者”与谢林命名为绝对的“现实与理想 无差别”最相类似。这一类比会引导我们期待:进化原则的宇宙论形式不是 最后的形式;作为这一原则的真正发源地的历史观点和方法将决用性。因此 实用主义也完全可以自称作工具主义。当实用主义在概念是“真实的”这个 意义上把重点放在科学的适用性上,而概念又证明自身是观念和理智达到最 良好的协调一致时,实用主义就乐于自称为因袭主义。当实用主义强调整个 人类生活目的的文化适用性时,它就自称为人本主义——为了避免术语上的 不利,应称为人性主义更好一些。在所有这些细微差别中无可置疑存在着值 得重视的因素;但是这个总纲是如此目光短浅,如此明显地愚昧,如果不与 近代生活和思想的唯意志论因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见前面第 549 页),其 命题便难以理解。参阅乔仿抟了埂洞咏谡劭凑胬砦侍狻罚?The Problem of Truth in Light of Recent Dicussion);《关于第三次国际哲学大会报 告》(海德尔堡,1909 年),第 62 页起。定在哲学中贯彻此原则的永恒形式。在英国(在美国尤其如此),自从 哈匪固亓至钊擞∠笊羁痰氖楹突呈恳龊诟穸呒挠判愕氖槲适酪?后,引人注目的是对黑格尔的决定性的转变。但在德国,一年一年地明显地 开始了消除迄今妨碍正确估价黑格尔的偏见,并通过摆脱我们难以理解的术 语,这一伟大的发展体系必将最终重新发挥它的历史作用 ① 。这同一倾向(企图恢复进化思想在历史上的形式)我们又在逻辑和认识 论的意图中发现了,这些逻辑和认识论的奋斗的目标是狄尔泰曾以出色的词 语所表达的“历史理性批判”。其目的是想突破逻辑学在希腊发源以来即存 在于逻辑学中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把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见前面第十二节) 规定为逻辑规律在形式方面的目的和准则,并将自然知识规定为这些规律的 内容。在这些假设下,不仅存在着数理逻辑的极端路线(见前面第四十四节, 4),而且存在着约翰匪雇佳翘胤穆勒和斯坦利方芪乃沟囊庖迳钤兜闹鳎?这些著作的特色本质上应该是自然科学的逻辑学。与此相比,洛来和西格瓦 尔特对逻辑科学的探讨(特别是后者的第二版本)表明了一种还要普遍得多 的特征,与依赖于费希特世界观的历史性的唯心主义联在一起,开辟出一条 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科学的逻辑形式的道路,正如在李凯尔特对于“自然科学 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1902 年,1921 年第三版)的研究中所预示的那样。① 参阅威廉肺牡露唷逗诟穸饕宓母镄隆罚?DieErneuerungdes Hegeli-nismus), 海德尔堡, 1910 年德文 版(《海德尔堡科学院哲学历史所会议报告》, 1910 年第 10 期);现载于《序曲》第七、第八版(蒂宾 根, 1921 年),卷一,第 260 页起。-----------------------------------------------第四十六节 价值问题威廉肺牡露摺缎蚯罚╬raludien),1921 年德文第七、第八版。 《哲学概论》(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1914 年初版,1920 年 德文第二版。海因里希防羁亍墩苎逑怠罚⊿ystem der Philosophie), 卷一,1921 年德文版。如果说在新世纪开始时我们仍处于历史准则与自然科学准则尚未平息的 争斗中,那么正在这遗留或继承下来的矛盾的延续中 570 我们发现十九世纪 哲学在原则上可能取得的真正的进步是多么少啊!十九世纪哲学更多的是在 自身的周围和边缘进行多方面的紧张的工作,并调整同特殊科学的关系;而 它自身的中心任务的进展却陷入了泥坑,停滞不前;从历史角度看这种停滞 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必须承认。形而上学的精力的消耗殆尽和经验兴趣的蓬 勃高涨,这两点就足以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十 九世纪哲学在其边缘领域得到充分发展,接触到种种经验学科,如像心理学, 自然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和宗教哲学等等;但与此相反,在基 础学科方面,它给人的印象却是一种折衷的和依赖的态度。的确如此,这是 难以避免的结局;它处于沉重的传统压力下,这种传统内容丰富并已达到充 分的历史意识。与此一致的是,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没有这个时代那样在历史 哲学研究方面发展得如此兴旺、如此硕果累累。但是如果哲学必须满足最近 时期由一般意识和特殊科学再一次提出来需要解决问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 一种重要的重新布局 ① 。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一方面取决于从心理学扩 展到一般形而上学理论的唯意志论的优势地位(第四十四节),另方面取决 于这样的情况:进化原则的两种形式(第四十五节),即历史的形式和自然 科学的形式,由于它们对于价值规定的态度不同而相互区分。再者,欧洲人 在这一世纪所经历的生活条件的巨大骤变既毁灭性地又建设性地影响了一般 信念。文化在卷入蓬勃高涨、迅速扩展的高潮中要求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这 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化问题(见前面第三十 七节)发展成为一种运动,而“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估价”则成为这一运动 的口号。1.在这里存在一种具有特色的特征,即在所有伦理思想中比 571 以往更 自觉得多、更鲜明得多地突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论从正面的形式——① 天主教曾力图利用托马斯主义的复活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此无需进一步阐述了。 在这问题上也无需再引证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许多托马斯主义者(多数是耶稣会会士) 的言词。在理论上他们并不代表任何新原则,他们最乡不过在细节上探索着进一步发展旧理论的途径,以 便以某种方式适应近代的知识,特别是适应近代的自然科学。但是通常人们称之为唯本体论主义的天主教 哲学的更自由的倾向并未创造出新的有成果的东西。它们大部分依附于马勒伯朗士的柏拉图主义,因而又 回到奥古斯丁;这样一来,我们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观察到的对抗又重新出现了(见前面第二十八节, 6;第三十一节, 8)。对唯本体论主义最细致的阐述在意大利人罗斯米尼和乔伯尔蒂那里可以找到,前者 提出了一种心理学基础,后者提出纯粹的形而上学形式(“ L’entecreaL’esistenfe”[ 本体创造生存的事物])。 在德国,京特引进唯本体论主义一些唯心主义思辨因素,特别是费希特学说的因素;在法国,格拉特里从 这同样观点出发特别反对库辛的折衷主义,在这种折衷主义中地反对黑格尔主义和两者中均存在的“泛神 论”(见《现代诡辩学派探讨》,《致 M. 瓦歇罗》,巴黎, 1851 年)。-----------------------------------------------个人从属于社会被陈述为一切估价的准则和基础,还是从反面的形式——个 人反抗种族沉重的压力证明是合理的、备受赞赏的。第一种形式是人们从革命哲学、功利主义,特别是从边沁赋予功利主义 的形态中遗传下来的(见前面第三十七节,2)。这种功利主义如一浩浩荡荡 的洪流淌过十九世纪的大众文学,在其中公众福利被当作理所当然的标准而 不深入分析其意义。这种功利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将其“对绝大多数人的 最大幸福”的关注局限于人类的尘世福利。精神财富虽然不予拒绝,但是衡 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却存在于一个物体、一种关系、一次行为、一个意念可能 引起的快乐或痛苦的程度中。从理论上说,这一学说基于联想心理学令人遗 憾的推论:因为得到满足的每一欲望总伴随着快乐,因此对快乐的期待便是 一切愿望的最后动机,每一特殊对象都被当作取得这种快乐的工具来期盼、 来评价。以往这种形式的幸福主义被迫不得不或者将利他主义的冲动与利己 主义的冲动当作同样根本性的东西,或者认为利他主义的冲动是从利己主义 的冲动通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发展而来。与此相比,功利主义在最近 时期所经历的出色的改造基于功利主义与进化原则的结合,正如斯宾塞的理 论已经阐述的那样(第四十五节,7)。根据这一新观点,从社会伦理学的观 点来评价利他主义,则表现为进化过程的结果,那是因为那些其成员在相当 高的程度上具有利他主义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集团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了下来①。道德史是关于[不同] 价值或[不同]“理想”的斗争,我们据此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解释历史的道德体系的相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些体系逐渐 集中于普遍的人道伦理学的这一发展过程。进化伦理学的这些基本思想在许 多论文中已得到详细的阐述;其代表人物可以提到的在法国有富耶;在德国 有保尔防装"伲牧夹慕墼欢攘钊俗⒛浚换褂?C.H.施奈德 ② 。2.这种与功利主义的社会伦理学相对应的人生观对世界是 572 彻底的乐 观主义的肯定。人生作为发展过程是所有财富的整体。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前 进是现实世界的天然的必然性。加强生活扩大生活既是道德规律又是自然规 律。居伊约曾以极细腻的笔法、最大的热情但不免带着宗教的色彩阐述过这 一结论。他自觉地与社会生活在一起,并超越社会进而与全人类生活在一起; 在其中他找到个人存在的最高涵义和最大享受。然而即使还没有补充进化的理论,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也已经坚决维护 了它们的充满生活乐趣的乐观主义,并集中力量反对各种逃避世界和否定世 界的道德观,特别是反对这些道德观的宗教形式。在费尔巴哈那里,这一点 已经表现出来了。费尔巴哈规定他的哲学任务是把人培养成为“自由的、自 觉的世界公民” ③ 。在他看来,意志等同于幸福的冲动,而幸福并非他物,只 是“没有缺陷的、健全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幸福冲动是道德的基础,① 在这过程中,本杰明坊拢ā堵凵缁峤罚锥兀?1895 年英文版)借助于超自然的观念力求从社会 学观点来规定宗教的本质——地道的英国式的行为。① 《道德情感的起源》( Ursprung der moralischen Empfindungen),克姆尼茨, 1877 年德文版;《良心的由 来》( EntstehungdesGewissens),柏林, 1883 年德文版。② 《从现代进化论观点看人类意志》( DermenschlicheWillevomStandpunktderneuerenEntwicklungstheorien), 柏林, 1882 年德文版。③ 特别参阅 K. 格林出版的残篇《费尔巴哈的通信和遗著》( L.Feuerbach in seinemBriefwechselundNachlass), 卷二,第 253 页起;其中费尔巴哈特别阐明他与叔本华不同的立场。-----------------------------------------------而道德目标又基于追求个人幸福与追求他人幸福的生动活泼的两相结合。在 对别人幸福的正面的愿望中还存在着同情的根源。与德行处于矛盾地位的只 是那种牺牲别人谋求个人幸福的形式。但是在另一方面,德行又以某种程度 的幸福为前提,因为需要的压力迫使幸福冲动不可抗拒地片面地倾向利己主 义一边。正因为如此,人类道德只有通过改善人类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发展, ——费尔巴哈从这一思想发展到意义极其深远的社会要求。他的道德的感觉 主义受到一种坚定的信念的支持——历史沿着他的基本原理的路线发展;他 将他对于现世的所有悲观主义的、往往痛苦的评判与寄强烈希望于未来的乐 观主义结合起来。在他看来,人作为具有感官感觉和意志的肉体的人格是唯 一的真理。与此真理相对立,所有哲学学说,即使与神学的声音共鸣,也都 化为乌有。另一位乐观主义的唯物主义者是欧根范帕郑丛炝艘恢侄捞氐摹跋?实哲学”作为他对“人生价值”的估价的基础。这种肯定世界的反宗教性在 这里比在费尔巴哈那里表现得还更清楚得多。他曾以辛辣的冷酷无情反对过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悲观主义,他从中看出基督教和佛教的厌世 情绪在浪漫主义方面的延续。他认为,对“彼岸”的“迷信”观念是对现实 世界缺乏好感的真正原因。只有当“对超自然物的迷信”全部被消除的时候, 才能充分享受真正的内在的人生价值。真正的知识理解现实恰如其分,有如 现实直接呈现在人类经验之前;在此现实之后另找现实,573 纯属妄想。关 于知识如此,关于价值也一样,价值也必须在既有(Gegeben)中去寻找。唯 一合理的东西就是现实本身。杜林已经在无限概念中觉察到(并不太错!) 超越既有的东西。因此,在他看来,现实世界在大小和数量上是有限的,不 过现实本身内部拥有自我满足的幸福的所有条件。杜林虽然并不敌视物种起 源论和进化论,但他极力反对达尔文据以创立他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理 论的观点,即[人类]缺乏足够的生活资料。杜林根据这些“有限论的” ① 观点 力图通过这样的论证来反驳悲观主义:败坏人对人生的享受的只是来源于超 自然观念的、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和恶劣的风俗习惯。唯有现实哲学的使命是 从健康的思想中产生出健康的生活,并创造出一种基于高尚的人道的思想品 质的自我满足;此种自我满足的气质已由自然本身提供于“同情感”中。因 此,尽管杜林激烈而愤怒地攻击现行社会制度,但他仍然起劲地为整个现实 世界的合理性而辩护。正如他在理论上坚持人类知觉形式和思想形式与现实 规律的同一,同样他坚信,这同一现实包含最后实现理性意识的价值规定的 所有条件。因为我们这种理性意识归根结底不过是自然生命的最高形式。3.所有这些各式各样的实证主义的乐观主义在黑格尔关于现实性与合理 性同一的原则(见前面第四十二节,10)中以最有启发意义的方式起着变化。 此外,这些乐观主义形式都显示出卢棱对于自然善意的信仰特征;它们都希 望人类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一希望中它们很容易给关于人类有不断完善 自身的无限能力的思想打上进化论的烙印,而这一思想法国革命哲学早已创 造出来了(见前面第三十七节,4)。还更有特色的是,这最后的因素使对立 的观点即悲观主义在形式上得到根本的改变。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作为享乐主义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中究竟是快乐Finitismus(有限论)指这样一种理论或信仰:认为一个特定的实体或领域(如世界,上帝或知识)是有 限的。——译者①-----------------------------------------------多还是痛苦多)的答案,它们本身都同样是不健全的现象;尤其当它们表现 为一般文学的因素时更是如此。对于科学来说,这一问题是没有必要提出来 的,正如它是不可能回答的一样。这一争论之具有哲学意义,只是因为这一 问题与另一个问题,即世界本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联系起来了。这后 一问题曾由莱布尼茨从一条路线上提出来,而叔本华又从另一条路线上提出 来。然而在两种情况下都完全不可能妄图通过对这问题的享乐主义的根源进 行形而上学的改造就可以使之消失。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第一个十年中在德国流行一时的悲观主义情调在政 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有其普遍的基础,而叔本华学说 574 由于作者卓越的品 质常受到人们热切的欢迎,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更引人注目、更严重的是, 这一情调延续到 1870 年以后,而且在尔后的十年中这一情调竟以通俗哲学的 长篇空论潮水般地倾泄开来,曾一时完全控制了整个文学界。从文化史的角 度来考虑,这一事实可认为是一种松弛和过度的表现。哲学史在这个运动中 的兴趣与“无意识哲学”的耀眼迷人的现象联结在一起。爱贩敕啥特曼的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本原是“非逻辑的”意志同“逻辑的”意识的复合体(见 前面第四十四节,9),他在这种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找到了莱布尼茨同叔本华 之间有趣的综合。这一综合是,这个世界虽然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但是它还是很坏的,因为如果世界根本不存在也许还比存在这个世界好一 些。在哈特曼这里,早由谢林传给叔本华的(见前面第四十三节,2)目的论 的自然观同反目的论的自然观的混合体呈现在荒诞的幻想的畸形中。这一矛 盾应通过下述理论得到解决:在无理性的意志一度失足将自身表现为生命和 现实存在之后,这一生命过程便具有理性的内容而进入不断的发展中,这一 发展的最成熟的成果是看透“生存意志”的无理性,在生命过程中理性因素 即基于否定那种无理性,追溯世界起源,将意志从自身不幸的自我实现中拯 救出来。因此,哈特曼在看破“幻觉”中找到“理性的”意识的本质;意志的无 理性的压力以此幻觉产生使意志必然不幸的东西;他从这一关系出发阐发了 道德的职责,即每一个人应该合作谋求通过扬弃幻觉以达到世界意志的自我 拯救。他又阐发了历史哲学的基本思想:整个文化工作应以这种拯救为其目 标。此外,他的宗教哲学看出救世宗教的最深刻的本质在于:通过世界过程 上帝将使他自己摆脱他的本质的“非逻辑的”因素。这种无理性的意志的发 展应以消灭这种意志为其理性的目标。因此,哈特曼肯定所有文化工作,因 为文化工作的最后目的是消灭生命,并将意志从存在的厄运中解救出来。在 这方面,他与梅因勒德尔进行接触,后者同他一起并仿效他将叔本华的理论 发展成为苦行主义的“救世哲学”。但是在哈特曼那里这些思想抹上进化论 的乐观主义的色彩,这种乐观主义表现出比我们在叔本华那里可以找到的对 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丰富性还要深刻得多的理解。正如爱贩敕哈特曼从 “物种起源论”的观点出发,不署名地对他的“无意识哲学”提出了最好的 批评,同样在他自己的思想的发展中,悲观主义的外壳也逐步被剥掉了,而 积极的进化原则作为本质的东西显露了出来。在他那里,黑 575 格尔又战胜 了叔本华。4.所有这些人生观的典型极端在此交相辉映,尽管对个别价值和意志目 的的认识和划分等级各有不同,但是在总体上承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习俗, 特别是承认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他主义,在这一点上它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与其说涉及到道德本身,不如说涉及到一般的系统阐述,或 道德制裁,或道德动机。即使更激烈的倾向也不过只追求把真正的人伦从在 历史上的人生学说或其遗风或其影响中所遭到的歪曲和误解中解脱出来。通 过所有上述理论,流行着一种强烈的民主思潮,将全民福利置于一切之上, 将个人的内在价值估计得比在德国哲学的伟大时期更低得多。类似卡莱尔“英 雄崇拜”的倾向(见前面第四十五节,5)在十九世纪便很少很少听见了。远 远流行得多的是泰纳为思想史而使之流传起来的环境(Milieu)论,环境论 倾向于将个人在历史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与群众影响相比缩小到最低限度。当我们越来越认清这样一些理论完全对应于某些政治、社会、文学和艺 术的形势和近代明显的生活现象的时候,我们也就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到处 都出现个人主义的反动,而且还以一种特别激昂的方式出现。首先我们必须 着重指出,与随波逐流的追逐个人名利相反,被人随意贬低为浪漫主义的那 一伟大时代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观念而今并未完全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已经完 全消失了。它还继续留存在许多有高度修养的人物身上,这些人认为没有必 要把它在文学中表现出来,因为有关这一理论的理想已在费希特、席勒和施 莱尔马歇那里表现出来了。正因为如此,它与极端的个人主义偶尔展示的矫 揉造作的悖论毫无共同之处。这些悖论中最显著的范例来自黑格尔“左翼”,出现在麦肥┑倌桑?斯帕肥┟滋氐谋拭?806—1856 年)一部奇异的书:《唯一者及其所有物》①(1844 年)。施蒂纳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犹如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关系:他 推出与前提完全颠倒的结论。费尔已哈曾视“精神”或“理念”为“自然的 他物”,为抽象的和不现实的东西,为“神学的幽灵”。他曾宣称唯一的现 实是人,活着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但是他的伦理学指向人性,对人类积 极的爱。可是施蒂纳发问:什么是人类呢?一个类概念,一个抽象名词—— 在费尔巴哈体系中行走的古老的幽灵的最后影子。真正的具体的现实是个人 ——一个自负独断的人物。这个人物用他的观念和意志创造出这个世界;因 此他的所有物扩大到他愿意扩大的地方。他不承认超过他自身的一切;除了 他自身的福利以外他不承认任何福利;他不为他人的规律、他人的意志服务。 因为在他看来除他自身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就这样,施蒂纳通过歪曲费希特 关于“普遍的自我”的学说以达到现在理论意义上又在实践意义上的“利己 主 576 义”。他扮演“唯我主义者”②,宣扬肆无忌惮的自我追求,——“我 无所顾忌” ③ 。所有这一切听起来像是一种矫揉造作的犬儒哲学;还值得怀疑 的是,这本书是否值得严肃对待。无论如何,它很快就丧失了它曾一度引起 的兴趣,而且湮没无闻,只是到了最近才把它发掘出来。然而现在当我们很 容易在其中听出受群众压抑的个人的痛苦的呼救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忽 视:在这里挣扎着谋求从社会中解救自己的这个“唯一者”(个人)并没有 任何迹象表现出在这样的解救活动中可为他辩护的特殊的价值。他的唯一的 特创性基于悖论的胆识。① Der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 .② 参阅前面第三十四节, 2 。③ 施蒂纳的立场被一本奇异的不署名的书《理智与个人》(莱比锡, 1846 年)[ 以有意或无意的讽刺画的方 式战胜了:“我就是我自己一个人”] 。?920?-----------------------------------------------5.另一别具一格的个人主义形式是由朱利叶斯钒嗌?① 从叔本华的意志形 而上学发展而来。在这里,极其严肃地对待意志的“非理性”,但是摘掉了 “唯一的意志”的泛神论帽子。我们只认识有意志的个人,因此班森在个人 身上看出现实的独立的原始能力,在此之外更高的原则便不存在了。有限人 格(班森又称之为“Henaden”[ 单一]) 的独立自足的存在从来没有像在这 种无神论的意志原子论中这样鲜明地表达出来过。此外,这些“意志”每一 个内部都一分为二,其中包含它的非理性和不幸。这一矛盾属于意志的本质。 意志是“严肃的矛盾”;这是真正的辩证法,“现实的辩证法”。然而这种 矛盾不可能为逻辑思维所把握;因此意志企图认识世界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的。排除矛盾的逻辑思维不可能理解由内在的矛盾的意志所组成的世界。这 种世界与理智之间的矛盾甚至使叔本华所承认的部分解脱(见前面第四十三 节,4)也成为不可能;因此不可毁灭的个人意志必将永远在不断更新的存在 中忍受自我摧残的痛苦。形而上学的尊严花费的代价太高了,在这里人洛承 认此尊严是“思维的品格”。这一思维品格的充分发扬,尽管实际上无目的、 无效果,却形成一切价值的原则。因为这一“现实的辩证法”的认识论主张在逻辑思维与充满矛盾的现实 之间没有共同的尺皮,所以这种“悲惨论”的幻想并不要求自己有科学有效 性的权利。这些幻想只表现了陷于自我意志矛盾的个人的忧郁情绪。这些幻 想恰好与[ 施蒂纳的]“唯一者”(个人)相匹对,前者抑郁而忧伤,后者粗 鲁而轻佻。两者都证明:如果“哲学”将形成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特性的情 绪当作教材内容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5776.此事更明显地表现在诗人弗里德里克纺岵山昀词┯谌松奂?其文学表现的巨大影响上。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形成这一影响:令人着迷的语 言美,——即使在内容转入神秘难解的含沙射影的地方,也诱惑人,使人陶 醉;神秘的象征主义,——特别在《扎拉图斯拉如是说》一书中作者沉迷在 晦暗和摇晃不定中;箴言警句的表现形式,——此形式决不要求读者进行前 后一贯的抽象思维,而是让读者沉湎于风趣横生的兴奋中,任便自己作出抉 择,指望能从中享受到今人惊异的意念,卓越的阐述,巧妙的比喻,反常的 联想。但是比起作者的人格给人的直接印象,所有这些因素都不足为奇。我 们碰见的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的人,有彻底的独创性,他历尽时代艰辛,他 遭遇到与时代本身所遭遇的同样的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他的语言引起了 共鸣;然而也因此引起由他的影响而招致的灾祸,他的影响不但未能治好反 而加重了时代的疾病。在他自己本性中内在对抗的两个因素他本人称之为“狄俄尼索斯” ① 和“阿 波罗” ② 。那是唯意志论与唯理智论之间的对立,叔本华的意志与黑格尔的理 念之间的对立。在此,对立表现在一位具有最高理智修养和审美创造力的人 身上,他能以不可名状的敏感在思想上领悟历史和人生,并能以同样细腻的 感情用诗歌再现历史和人生。然而科学和艺术都未曾将此人从黑暗的“生存 意志”中拯救出来;在他心灵深处惹起一种狂热的冲动,渴望野蛮行动,渴① 《性格学文集》( Beitr(ge zurCharacterlogie), 1867 年:《认识中的矛盾与世界本质》( Der Widerspruch im Wissen und Wesen der Welt), 1881 年/1882 年。?921?①Dionysos:酒神,——译者②Apollo:太阳神。——译者 ?22?-----------------------------------------------望掌权和用权。他是一位神经质的教授,他极愿做一位狂荡暴君;他在两边 来回摇摆,一边是静静地享受高度文明的财富,另一边是对于激情生活的神 秘的、炽热的追求。时而他沉迷在审美静观和艺术创作的安谧的幸福中,时 而他又抛弃所有这一切而发泄他的冲动、本能和激情。情欲本身对他来说毫 无价值,——这显示出他的本质的高尚和纯洁。他追求的享受不是知识本身 就是权力本身。在这两音之间的斗争中他被摧毁了——他成了时代的牺牲 品,他的那个时代已不再满足干理智、审美和道德的文明的非个人的和超人 的价值,而渴求不受限制的个人行为的放纵:他的时代陷入在从过去继承来 的理性与渴望未来的热情之间的斗争中,连同它所具有的整个价值,被撕裂、 被压成粉碎。用艺术表现这样被撕裂被压碎的状态正是尼采著作的魅力之所 在。在第一时期,尼采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这期间两种因素间的冲突尚未 显露;相反,我们发现他将叔本华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希腊悲剧的起源和理查 德吠吒窭母杈纾佣帐醣硐治跬岩?578 志的桎梏的源泉。然而甚 至在这一时期他也认为从这一悲剧情调中必然产生崭新的、高尚的文化,必 然出现一种更高傲的民族,它具有勇敢的、大胆追求的意志,这意志会胜利 地炸破目前理智和精神生活的镣铐,而且甚至在这一时期这种追求创造力、 追求独断专横的倾向也已将历史重担抛诸脑后。没有传统没有权威能压制这 种艺术文化;审美自由既不能被知识也不能被生活所束缚。不难理解,当这些思想开始澄清的时候,这位哲学诗人曾一度沿着唯理 智主义的道路前进。科学是挣脱一切枷锁而且不承认超过自身的任何东西的 自由精神;但是科学只有当它解放了“现实的”人,使“现实的”人能不依 赖于超感官或非感官的任何东西站起来时,才是如此。这样的科学在尼采看 来,具有文化的本质,是实证科学,不是形而上学,甚至不是意志的形而上 学。因此他为怀念伏尔泰而写了“为自由的灵魂”的书,这就使他自己更接 近于费尔巴哈的人生哲学。他与保尔防装5墓饕迓桌硌饕恢拢凰?确信纯粹科学文化的可能性。他甚至在知识中看出最高、最好的人生目的。 在他看来,知识是真正的欢乐;在■[静观] 中我们获得赞扬世界和人生的欢 乐,沉浸在这欢乐中的整个清新之感乃是对现实世界的享受,这种享受既是 审美的又是理论的——这是这一时期的基调,这一时期是他最幸运的时期。后来,狄俄尼索斯的(即狂热的)激情表现为一种无法控制的渴望,渴 望尽情放纵强有力的、统治一切的、毫无怜悯心的人性,彻底消灭敢于挡路 的一切。人类最强大的本能是权力意志:必须肯定的正是这种权力意志。然 而这无条件的肯定打破了我们的文明迄今囿于其间的正规的价值体系;在这 一意义上新的理想是“超然于善恶之外”。权力意志不承认任何“被容许” 的界限:对于它说来,一切来源于权力和提高权力的东西都是善;一切来源 于虚弱和削弱权力的东西都是恶。因此,在我们的判断中,在认识和信念中, 重要的事不在于它们是否是“真实的”,而在于它们是否帮助我们,是否改 善我们的生活,是否提高我们的权力。它们之所以有价值只是因为它们使我 们强大 ① 。因此,在变化不定的生活发展中,信念可能而且也必然随之变化(正 如尼采本人有时也的确如此)。人们选择他们需要的东西。知识的价值超然① 在此尼采以天才的自负顶先认识到在贫困庸俗中或在虔诚的渴望拯救中什么东西构成了今天的实用主义 的思想内容。-----------------------------------------------于真伪之外。“无一物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因此在这里开始 了“价值的重新估价”——在这一点上这位“哲学家”变成了一位道德的改 革家,立法者,新文化的创造者。在尼采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他满怀这一 任务的意识。从这观点出发,与随大流的平常的庸人相对立,他建立起 579“超人” 的理想。权力意志是统治意志,而最主要的统治权是人统治人。黑格尔曾经 说过,世界史表现出所有重大事物中最重大的是一个自由意志统治另外的自 由意志。当尼采从“统治者的道德”与“奴隶的道德”之间的对立出发发挥 他的新的文化观念的时候,我们就回忆起这句格言来。践踏一切挡路者所表 现出的残忍,对原始人类兽性的解放,在这里都表现为强者的权利和职责。 强者发展和保卫生活的精力以反对忍让牺牲和谦卑屈从的贫困和虚弱。因 此,奴隶道德基本上与尼采从前反对过的超自然主义的遁世本性一致。过渡 时期与他的第三阶段的积极联系就在于对征服世界的生活渴望的“欢乐”的 肯定。不过,“超人”的理想仍然蒙上一层诗意的朦胧面纱。根据最初的倾向, 超人是个伟大人物,他施展天赋权威,驾凌群众之上。“芸芸”群氓之存在 只是为了从中可能出现罕见的奇迹——出现超人。这些超人,代代相传,脉 脉相通,认为在这熙熙攘攘相互追逐的尘世中唯有他们拥有整个意义和价 值。天才是历史的目的;这就是天才有统治庸人的权利的根源。然而根据另 一倾向,“超人”表现为更高的人类的典型,他应该作为强壮的种型受到教 育和训练,他摆脱奴隶道德的限制和自我干扰,享受着在强烈的生活放纵中 的统治力量。在两种情况中,尼采超人的理想既是贵族的又是高雅的。他反 对“奴隶道德”,反对奴隶道德的超自然基础,这使他恰恰受到这样一些人 的欢迎,这些人渴望最先斩掉高出“芸芸众生”的超人的头,——这对于他 的箴言警句的诗意朦胧和象征性的含混多义无异是一种严重的惩处。在“超人”的理想所发展的两条路线之间,这位作者还未达到明确的抉 择。扎拉图斯拉将这两条路线同五光十色、熠熠闪光的过渡路线混淆起来了。 很清楚,一种形式带有浪漫主义的天才创造观的味道(见前面第四十二节, 5),而另一种形式带有社会学的进化论的味道。但是关于人类典型通过哲学 而提高的思想使我们一方面回忆起法国革命及其理论(孔多塞),另一方面 回忆起德国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补充说明一下下述事实是完全正确 的:从超人论的观点出发,走向费希特就不远了,尼采并未走出这一步是因 为在他的本性中存征着太多的施勒格耳的讽刺的“天才创造观”。这一点使 他不能找到从个人的权力意志走向“普遍的自我”的道路——走向肯定“价 值有效性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点。7.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的反抗发展到最高峰,主张一切价值 580 都是相 对的。只有超人的权力意志作为绝对价值而继续存在并审理每一为之服务的 手段。在“高等”人看来,不复存在任何形式或标准,无论是逻辑的还是伦 理的。起人的独断意志顶替了“理性的自主性”,——这就是十九世纪所描 述的从康德到尼采的道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未来的问题。相对论是哲学的解体和死亡。哲学只有 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哲学不能再跻身于特殊科学的活 动中(心理学现在还属于特殊科学的范围)。哲学既没有雄心根据自己的观 点对特殊科学进行再认识,也没有编纂的兴趣去修补从特殊学科的“普遍成-----------------------------------------------果”中得出的最一般的结构。哲学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关于永恒的、本身 有效的那些价值问题,那些价值是一切文化职能和一切特殊生活价值的组织 原则。但是哲学描述和阐述这些价值只是为了说明它们的有效性。哲学并不 把这些价值当作事实而是当作规范来看待。因此哲学必须把自己的使命当作 “立法”来发扬——但这立法之法不是哲学可随意指令之法,而是哲学所发 现和理解的理性之法。沿着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目前的、内部往往意见分歧的运动,其目的 似乎是要夺回德国哲学伟大时期的重大成果。由于洛采果断地提高价值观的 地位,甚至将它置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伦理学] 之顶端,激起了许多对 于“价值论”(哲学中一门新基础科学)的种种倡议。只要还没有忘记,在 确证事实和阐述发生发展时,我们所获得的只是哲学本身必须据以完成其批 判任务的材料;这些倡议首先应按照前一世纪的思想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局限 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范围内;如果这样作,不会有什么害处。然而对于哲学这一中心工作来说,哲学史作为其基础,价值并不更低; 在这意义上黑格尔首先认识到哲学史必须被视作哲学本身的组成部分。因为 哲学史(见前面第二节,2)描述了欧洲人用科学的概念表现他们的世界观和 人生判断所形成的过程;哲学史从而恰恰表现了:在这过程中文化价值意识 如何以特殊经验提供的条件为诱因,以特殊的知识问题为工具,以越来越清 晰越来越确实的意识,一步一步地前进;而这些文化价值的普遍有效性便是 哲学的对象。人性之屹立于崇高而广阔的理性世界中不在于合乎心理规律的 形式的必然性,而在于从历史的生活共同体到意识形态所显露出来的有价值 的内容。作为拥有理性的人不是自然给予的,而是历史决定的。然而人在文 化价值创造活动的具体产物中所获 581 得的一切,通过科学,最后通过哲学, 达到概念的清晰性和纯洁性。不过哲学成就所拥有的有效性不存在于历史的 真实性和可理解性,而必须一再努力追求的是,以批判的改造将哲学成就归 因于永恒的法根据,哲学成就以此根据扎根于理性之中。因此哲学史是哲学 真正的工具,而不是哲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