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身体不太好,据说在有一些年份中,他每个月都要向当地警察局询问死亡统计数字,以便估算自己的寿命。但是康德又不信任医生,就自己规定了很多古怪的守则,而且严格遵守。虽然这些守则有些非常怪,但事实证明康德是很成功的,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他活到了八十多岁。都有什么怪规矩呢?康德觉得吃药多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自己规定,无论医生怎么说,一天最多只吃两片药。为了避免伤风,他还规定在除了夏季之外的季节里,自己在散步的时候不和任何人说话。他讨厌出汗,一旦发现自己要出汗,就静静地站在阴影里,好像在那等人似的,直站到出汗的威胁消失。他还在一本小册子中介绍自己在睡觉的时候对抗鼻塞的招数:“紧闭双唇,迫使自己用鼻子呼吸。起初很吃力,但我不中止、不让步。后来鼻子完全通了,呼吸自由了,我也就很快睡着了。”对抗咳嗽呢,“方法如下:尽最大的力量将注意力转移一下,从而阻止气体喷出”。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有症状就硬憋着。这都叫什么治病方法呀。二十六、那个年轻人康德作息时间严格得出了名,但据说有一件事曾经让他主动打乱了自己的作息:读卢梭的《爱弥儿》。康德非常喜欢卢梭,而且还看到了在卢梭的影响下,彻底改变世界历史的那个事件:法国大革命。在康德65岁的时候,1789年7月14日,巴黎的百姓走上街头,推翻了皇室的统治。强调人民大众的权力,蔑视一切王权贵族,这在几百年来是破天荒的事。与法国大革命的民主精神相比,荷兰共和国根本就不算什么了。在革命刚爆发的那阵子,康德在他的蜗居里,怀着激动和赞许的心情时刻关注着遥远的巴黎。与此同时,在离康德并不遥远的德国城市图宾根的郊外,三个德国年轻人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起种下了一棵“自由之树”。这三个年轻人在未来全都成了名人。一个是大诗人荷尔德林,一个是康德的修补者谢林,另一个就是没给谢林和费希特出场机会的那个年轻人。他叫黑格尔。就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年里,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不久以后,他将像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皇室那样,去震撼整个哲学世界。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的上台为一个高潮。拿破仑既是独裁者和侵略者,也是革命的维护者。他不仅征服了法国人民,也征服了黑格尔。然而就在大加赞美拿破仑的时候,黑格尔没想到拿破仑的上台会跟他自己的《精神现象学》大有联系。法国大革命以后,康德继续他的哲学工作。康德想把他各部分的理论都统一起来,但是这项工作最终没有完成。1804年康德去世,留下了很多没完成的著作和笔记。几乎在同一时间,黑格尔开始了《精神现象学》的写作。在写作《精神现象学》的时候,黑格尔还只是个大学教员,经济非常紧张。虽然他有一个大靠山歌德,得到了不少帮助,但是因为黑格尔还年轻,资历浅,他的收入很微薄。但黑格尔有才啊。咱是搞哲学的,咱不能现学现卖、写本哲学书挣钱吗?于是黑格尔一边写《精神现象学》,一边跟出版商签了合约,就打算指着这本书吃饭了。但是呢,黑格尔有着和莱布尼兹、康德一样的毛病,认真、古板。他这《精神现象学》又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什么的,随便写写就完了,所以他坚决宁要质量不要速度,结果就拖稿了。那边书商已经把他前半部分的书印完了,就等着后面的稿子呢,左等右等也不来,一看都超过约定的日期了。书商也急了,威胁说你要再拖稿就不给你稿费了。多亏黑格尔有个朋友在里面周旋,还自己掏腰包把已经印的那部分买下来,好不容易延长了截稿日期。同时这朋友恳求黑格尔这回千万别再拖稿了。黑格尔也明白轻重缓急,紧赶慢赶把大部分稿子都写完寄出去了。就差最后几页稿子了,这时候反法联盟进攻拿破仑,战争爆发。结果拿破仑势如破竹,反攻进了德国,而且已经接近黑格尔所在的耶拿了。战争一来,邮局也关门了,黑格尔拿着稿子也没处寄。但是截稿时间迫在眉睫,就在必须寄稿子的最后一天,法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耶拿。这时黑格尔也顾不上稿子了,法国大兵在城市里到处晃悠,有的人冲进了黑格尔的家里,黑格尔连忙拿出酒菜招待这些士兵。结果士兵来了一拨又一拨,黑格尔一看受不了,跟房东一起收拾收拾东西躲出去,当然没有忘了带那最后几页稿子。晚上,黑格尔借着营地里的火光写完了《精神现象学》的最后几页。等法国军队离开耶拿以后,黑格尔回到家,发现他的家已经被洗劫一空。而且等邮局恢复工作以后,黑格尔的那几页稿子也过了截稿日期。然而结局却比较意外。首先,那出版商体谅黑格尔的特殊情况,把稿费如数给了。其次,黑格尔并没有因此厌恶拿破仑,反倒更加赞颂法国大革命,赞美他所看到的拿破仑军队。在黑格尔那里,拿破仑对历史的影响,是符合他的哲学观的。那黑格尔的哲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回想一下康德的理论都有什么问题。前面说了,其中一个问题出在物自体上。康德怎么能去讲述一个“人类不可能认识”的东西呢?照一般哲学家的思路,康德的问题出在哪,咱就解决哪。谢林和费希特等人就想办法怎么在理论中消除物自体,或者认为物自体是可以被认识的。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都不很令人满意。黑格尔则比他们要想得更加深刻①。我们想,物自体这概念出了这么多漏洞,为什么康德还非要用它呢?我们说了,是因为前面休谟和决定论出现的种种困境,关键在于康德想要通过物自体的概念,把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那么,非要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才能解决哲学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能力上。黑格尔就想,会不会是之前所有的哲学流派对形而上学的思考全都出了问题?你想,从笛卡尔到康德,为了讨论这点事这都多少年了,怎么讨论了半天还没解决。要说仅仅是之前的哲学家不够聪慧,这不太可能,那会不会是整个哲学思路全部都有问题?黑格尔发现了这个问题。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在研究形而上学的时候,都把真理和这世界当做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固定不变的事物去研究。说白了,这些哲学家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寻找就是了。这个问题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就留下了。所谓“我思故我在”就把“我”和世界分成了不同的两个部分。这种二元论的关键就是,我和世界是两回事。但这怎么可能呢?我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啊,我不仅在观察这世界、研究这世界,我也在影响这世界。假如承认这一点,那么,我对世界的一切行为——包括研究在内——都会对这世界造成影响。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对科幻小说感兴趣,大概想过这么一种情况:假如这个世界是决定论的,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机器,预测出未来的一切事情。假如一个科学家用计算机预测自己的未来,计算机预测到了:这个科学家在某天会出车祸死去。但与此同时,计算机又预测到,当科学家知道自己将要出车祸了,肯定会采取措施避免出车祸。那么因为科学家受到了预测结果的影响,一切计算的数据都会改变了,未来也跟着改变了,计算机又要重新计算。但是新的预测结果又会导致科学家新的反应,一切又要重新计算……黑格尔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情况。就是说,我们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对世界进行研究的同时已经在改变世界了。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世界,也是因为我的理论影响了其他人。那么当我改变了这世界以后,我要研究的世界也变了,我就得重新研究。我一重新研究,我就又改变世界了,就又得重新研究……好、好累呀……这就好比笛卡尔研究的是他之前的世界,而笛卡尔之后的哲学家研究的,是一个包含了笛卡尔和他理论的新的世界。如此反反复复无穷尽也。那么,如果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那还有真理吗?真理是什么呢?黑格尔说,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世界越变化到后面,我们就越接近真理。强调世界是变化的,这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黑格尔哲学观的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的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因为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代替旧的理论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辩证法。庸俗点说就是,理论是怎么进化的呢?只要有理论,也就会存在一个反对它的理论。这两个理论互相冲突,在冲突中最后会共同形成一个更高级的、新的理论。这个新的理论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反对它的理论,继续冲突,继续产生新的理论。那么这些理论就是在朝着更高级的、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这就是所谓“正题产生反题、正题和反题一同产生合题、合题又产生新的反题”,“正—反—合”的辩证过程。这是人们对辩证法的惯常理解。而且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只存在于理论的发展中,而是存在于世间万物。大到整个人类历史、自然界的历史,是这么发展的。小到一个人自己的历史,也是这样。对于历史问题,比如我们过去讲历史常讲,先是有政权(正题),然后有反对政权的反抗者(反题),最后经过斗争,形成了新的政权(合题)。对于个人问题,比如我们人怎么成长的呢?我们先有一个原有的思想(正题),然后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思想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题)才会引得我们思考,这个思考的结果不可能说最后完全不顾以前的旧想法了(正题)对吧,最后的新思想(合题)肯定是结合了正题和反题。这就代表着我们更成熟了。我们先不忙着质疑黑格尔。实际上黑格尔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说法不靠谱,我们先看看黑格尔的世界观会导致什么结论。首先一个挺好奇,既然世界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那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黑格尔说,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朝着世界自我认识的方向发展。发展到最后,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展现出来了,形而上学的发展就完成了,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了。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这也意味着世界自我认识了,就万物归一了,就天下大同了。过去的哲学家觉得,真理是个静止的东西,被动地等我们去了解。而在黑格尔这里,哲学是自己发展的,在发展中自己了解自己,展示自己。而背后控制这个发展的力量叫做“绝对精神”。所以黑格尔也是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世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绝对精神成全它自己。其次,假如这世界是按照一个固定方向发展的,这个说法很像是决定论啊。这么说我们人类岂不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棋子?人类岂不是没有能力去创造历史了?黑格尔说,没错。历史有自己的进程,历史不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也不是一次次个别事件的堆砌,历史就是辩证法的实践者。我们人类只是历史的工具。当然,在世界自己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人类属于比较高级的阶段,因为我们有理性。世界的进化是符合理性的,世界就是要通过人类来认识它自己。具体说来,那个被绝对精神决定了的,借以认识世界、实现绝对精神的人是谁呢?黑格尔说:就是我!就是爷本人!黑格尔认为自己揭示了整个世界、整个绝对精神进步的规律,他已经说明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完成了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任务。而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为了黑格尔一个人作准备的。黑格尔说,他的哲学就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发展到他这里到头了。这太狂了吧……也不怪后来的哲学家都看黑格尔不顺眼了。插一句嘴,如果前面这一大段让你感到头晕,这很正常。我们说过康德的著作难懂,但要比起来,黑格尔的著作更难懂。当他去柏林大学就职的时候,负责管理他的官员问他说,他讲的课是否依然“晦涩难懂、乱七八糟、神经兮兮、混乱不堪”?诗人海涅说黑格尔的书:“说实话,我很少看懂……以至于我相信他是真的不想让人懂。”这可不是别人对黑格尔的偏见,因为黑格尔自己都抱怨过,说他的学生无法了解他的思想。在黑格尔的学生中有一个骑兵上尉。他很崇拜黑格尔,跑去听黑格尔的课,黑格尔还专门见了他,搞得这哥们兴致很高,专门到书店买了黑格尔的著作读。结果发现,看了半天一句都看不懂。然后他去上黑格尔的课,几堂课下来发现,他连自己记的笔记都看不懂。那么,黑格尔说了这一大套,有什么用呢?有那么几条可以说的。首先,黑格尔的说法有个非常大胆的地方。我们在之前的哲学讨论里,要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事物是不能自我矛盾的。一个事物内部有矛盾就意味着这个事物有问题,一个理论内部有矛盾就意味着这个理论错了。然而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的内部都是有矛盾的。万事万物都是合题嘛,都是从一个正题和反题之间的矛盾过来的。所以矛盾到处存在,而且还是万物不断发展的动力。其次,黑格尔认为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个想法影响了后面的很多哲学家。再次,黑格尔强调真理是整个世界变化的过程,所以他认为,研究人类必需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研究哲学就必须研究哲学史。整个哲学历史代表了人类的哲学知识,你不能给割裂开。所以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史演讲录》,讲的是哲学史。今天我们学西方哲学的时候,公认最好的办法是先学本《西方哲学史》再谈别的。虽然今天哲学老师这么做的动机未必和黑格尔的相同,但是研究哲学要先研究哲学史的风气,是从黑格尔开始的。最后,黑格尔还有个非常有趣的辩证法。辩证法也是个争议很大的东西。有些人觉得辩证法完全是在玩文字游戏,正着说也是你,反着说也是你,它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讨论辩证法在今天的情形了,只说黑格尔自己的辩证法。他为了把万事万物都囊括在他的辩证法下,的确有不少牵强的解释。但是黑格尔提醒我们一件事:很多事情都必须和它的矛盾面同时存在。这要多亏了我们国家多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让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一点。这个观念确实比静止地看待事物要先进多了。比如我们以前的书上常说,反革命越猖狂地镇压革命者,越说明了它害怕,它快要灭亡了。小资情调的文章会说,男女之间最悲凉的关系不是憎恨,而是淡漠。因为如果你恨,就意味着你对他(她)还有很深的感情。再比如,我们后面会说到(想必你也会同意),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有钱有权有一大堆美女围着,并不是肉体享乐。我们去看哲学史,也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认为纵欲是快乐之道。连古希腊的享乐主义者,追求的也不是肉欲的极限,而是适度的享乐、劳逸结合的生活。这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肉欲快乐固然很好,但是纵欲和痛苦总是紧连在一起。并不存在某种只给人快乐、不带来痛苦的享乐。这正符合了辩证法的观点。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不可能是纵欲,而是内心的平静。这一点我们后面会着重讲。二十七、傲慢与偏见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史上最完善、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世界。康德就搞出了一个不错的世界,结果黑格尔完全不从他的路子上走,自己另来,然后搞得比康德还好。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在生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话说在黑格尔50岁的时候,他正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不久以后,他就会成为柏林大学的校长,他的学说将被钦定为国家的官方学说。此时的他虽然还没到被举国崇拜的地步,名气也已经很大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黑格尔破口大骂。而且骂得超级狠。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说黑格尔的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等等。这人还打听到黑格尔小时候喜欢看无聊的市井小说,于是他就笑话黑格尔说,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古希腊著作,黑格尔却看那么烂的书,什么品位啊。对了,不光是黑格尔,这人连谢林和费希特都骂上了,说那两个人是吹牛大王。不过这人这么跳脚骂,黑格尔也没搭理他。是因为黑格尔非常大度吗?也不一定。讲个故事。好多年后,当黑格尔挺有名的时候,有个德国自然科学家来柏林演讲。这个科学家比黑格尔还有名,国王都来听他的演讲,每年还给他一大笔钱和假期。结果这个人的第六讲讲到哲学的时候,不点名地骂了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当时没去听,后来一听这事就急了,托人给这个科学家带话说,你什么意思,你要是骂我就痛痛快快跟我说明白了。那个科学家呢,不想把这事搞大,一想反正黑格尔也没来听讲,就想出一计。他不是第六讲骂的黑格尔吗?他把第五讲的讲稿托人给黑格尔带去了。黑格尔拿过来一看,没骂自己的地方啊,以为他误会那科学家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所以说,黑格尔对于自己的论敌也不会毫不介意。但是对于这个骂他的年轻人,黑格尔似乎没怎么着他。或许是因为这个家伙名气太低了,因为当他来到黑格尔任教的柏林大学的时候,黑格尔的同事们也基本没听说过他。那他来柏林大学干吗来了呢?踢黑格尔的馆。这孩子疯了。估计当时有不少人都这么想。大伙就打听,这人到底是谁啊?这兄弟是有背景啊,还是有靠山啊?结果打听出来了,说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柏林大学是请他来当教授不错,不过是编外的,没薪水。结果叔本华一来就提出一条件:我要跟黑格尔同一个时间开课。看看是他的学生多,还是我的学生多!同事们一听,全都同情地看着这个青年: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嘛,小同志,何必这么想不开呢?这回轮到叔本华笑了。家里有困难?他家要是算有困难,那你们这些教授都可以申请低保了。爷是有钱人!了解一下叔本华的家史,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跟泼妇似的对黑格尔等人破口大骂了。叔本华的父亲是个大商人,祖上几代都非常有钱。他父亲娶了个年轻的老婆,这老婆也是个名门闺秀,但比丈夫小了有20岁。后来就生下了叔本华。我以为,叔本华的独特性格,关键就在他父母的年龄问题上了。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他的父母之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叔本华的妈妈年轻,喜欢玩,喜欢社交,但是叔本华的父亲很古板,让叔本华母子常年生活在僻静的乡下,很久才来看一趟。叔本华的妈妈独守空闺非常郁闷,就迁怒到叔本华的身上。大概在叔本华17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很可能是自杀的。这对于叔本华的妈妈却是个好消息,她终于可以摆脱丈夫的束缚了,而且继承了丈夫的大笔遗产,成了个富足又年轻的寡妇。很快,母子搬到了城里的大房子里。叔本华的母亲开始频频出入社交场合,搞沙龙、开party,结交各种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跟黑格尔关系很好的大诗人歌德,还有写童话的格林兄弟。歌德的妻子出身低微,上流社会都瞧不起她。而叔本华的母亲却愿意接待她,这一点让歌德很高兴。终于,成为社交名媛的梦想实现了。叔本华的母亲本人对文艺非常感兴趣,在写作上也算小有成就,大作曲家舒伯特甚至给她的诗谱过曲。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叔本华在其中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对于热衷于社交的年轻寡妇来说,叔本华无异于一个讨厌的累赘。可能歌德对叔本华的赞颂还引起了他母亲的嫉妒。另一方面,叔本华也不满母亲在父亲死后忙于寻欢作乐,更不满母亲猛花本该属于他的遗产。叔本华还指责他妈妈找了她的一个房客当情人。后来这个房客还在叔本华母亲的怂恿下,向叔本华的妹妹求了婚……我不知道叔本华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我,肯定会气疯了。但是叔本华父亲的去世对叔本华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不听父亲的命令从商,而是研究自己喜欢的哲学了。叔本华25岁的时候,写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写完之后他给母亲寄了一份。他母亲也特损,评价说:这一本标题怪怪的书一定是为药剂师写的。叔本华立刻反唇相讥:我的书肯定会在你的破书被人遗忘的时候继续流行。总之,母子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坏。叔本华还对他母亲说过,将来她只可能因为他而留名百世。现在我们知道,叔本华是做到了。因为岁数的增长,叔本华终于得到了一部分遗产,从此终生吃着这份遗产,衣食无忧。在写完《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第二年,叔本华就离开了他的母亲。从此以后,直到他母亲去世的20多年里,叔本华几乎再没有看望过她。此时的叔本华不仅在生活上独立了,在哲学的道路上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就像我前面说的,觉得黑格尔等人全是欺世盗名的骗子。但是骂归骂,没人理他啊。终于到了30岁的时候,叔本华最重要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了。叔本华老激动了,觉得自己这本书太了不起了,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跟黑格尔一样)。出书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信任出版商,非常不客气地对人家提出无理要求。结果把那个正直的出版商气坏了,写信骂叔本华说,你得意什么啊你,我怕你那书印出来就是一堆废纸你知道吗?叔本华根本不信,哥都终结整个哲学了还废纸呢,你懂个屁。书一写完,叔本华就潇洒地去意大利旅游。第二年回国的时候,一路上琢磨着该怎么迎接潮水般的喝彩。然而一下车他就困惑了:咦,迎接我的彩带呢?围追我的记者呢?追着我签名的学生呢?怎么一个都没有呀?等回家一打听,他那书啊,一本儿都没卖出去!后来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本书总共卖了不到一百本。文化圈也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歌德给捧了捧场。我们还记得类似的情况休谟也遇到过。结果休谟因此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而叔本华可不会。叔本华为此写了一大堆文字,说自己如何超越了这个时代,说自己是伟大的音乐家,其他人都是聋子。总之狂自信,认为自己的学说不被接受全是世人的错。就在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他还赞美自己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当然,也忘不了加紧骂黑格尔。又过了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被柏林大学聘用(没薪水)。正像我们前面说的,叔本华终于可以和自己的仇敌当面对决了,于是他要求校方把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前面说过,连黑格尔自己都抱怨学生们听不懂他的课,所以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300来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基本不超过5个。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太丢人了。当然,我猜想,叔本华肯定会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自己太超前了、学生太笨了之类,他才不会认为教不好是他自己的原因呢。反正也有钱,不愁吃喝,从此以后叔本华的哲学事业就只能通过自己写书来完成了。他丝毫没减少对名声的关注。34岁的时候,叔本华打算去意大利旅行,去之前还专门托朋友查一查当地书报提到他的情况。结果呢,自然没查到多少。大约在快40岁的时候,叔本华眼瞧着自己在哲学界没什么希望了,决定改行当翻译家。结果他翻译的作品也屡次被出版社拒绝。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这期间叔本华还有过一段情史。33岁的时候,叔本华喜欢上一个19岁的年轻女演员,后来两个人大概也上了床。但是那个女演员是个很会在男人中周旋的人。她怀过几次孕,还有私生子,但孩子的父亲不是叔本华,这让叔本华非常嫉妒。但即便如此,叔本华还是很喜欢她,一度考虑和她结婚。然而10年以后,爆发了一场遍及全欧洲的大霍乱。当时对于霍乱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死亡。当霍乱来到柏林的时候,叔本华决定逃跑。他也想带着那个女演员一起逃,但他提了一个条件,要女演员把那个孩子留下来。作为一个有正常人性的母亲,女演员当然拒绝了他的要求。结果叔本华也不含糊,毅然抛下了这对母子独自逃跑。从此以后他们就断绝了联系。不过结局还算不错。到了晚年,那女演员在报纸上看到了庆祝叔本华生日的新闻,两个人又恢复通信,后来叔本华在遗嘱中还给她留下了一笔财产。虽然叔本华独自逃跑这事不太仗义,但逃跑的决定还是挺明智的。因为正是这场霍乱要了他的宿敌黑格尔的命。从黑格尔的经历上看,传染病似乎是他的命中克星。黑格尔6岁的时候曾经得过天花,差点因此丧命。11岁的时候,全家又感染了瘟疫,黑格尔的母亲就在这场瘟疫里去世。然后就是这场欧洲大霍乱,在霍乱刚开始的时候,黑格尔就染病去世了(也有一说是因为胃病)。黑格尔的时代结束了,不过叔本华的时代还要迟一些才能到来。叔本华仍旧一天到晚混着。年轻女演员是没了,43岁的时候,他又喜欢上一个17岁的姑娘(跟他爸爸一样,喜欢小姑娘)。叔本华送给那姑娘一串白葡萄,结果那个女孩儿在日记中写道:“我并不想要这串葡萄,因为老叔本华接触过它,我感到恶心。”当然叔本华还在继续他的哲学事业。56岁的时候,《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出了,结果只卖了不到300本。等到他63岁的时候,他出了一本《附录与补遗》。这本书以格言体写成——仿佛我们今天的人生小感悟,里面都是诸如什么《论人生》啊、《论女人》啊这种小文章。这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容易读的一本,结果他得到的全部报酬就是免费拿了十本书。不过,还是人生小感悟的力量比较大。过了一段时间,这本《附录与补遗》终于让人们接受了他。65岁的时候,叔本华出了名,慕名者越来越多,人们争相给他写信、拜访他。大画家主动免费给叔本华画像,有人声称要专门为这幅画造一间房子来收藏它。渴望名声的叔本华终于出了名,虽然对他来说晚了一点,但总比没赶上的好。他引用诗人彼得拉克的话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二十八、悲观主义我们来讲讲为什么叔本华这么有底气骂黑格尔,以及为什么他最后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叔本华骂黑格尔,自然也不会喜欢黑格尔的哲学。叔本华是康德的继承者。我们曾经说过,很多人都对康德的物自体不满意。叔本华对康德理论的改造也主要在物自体上。叔本华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这里我们要说一个别的事。因为哲学研究的东西很抽象,每个哲学理论之间的差别又很大,这就使得哲学有一个特点:每个流派都有很多自己专属的名词,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有些词像“物自体”,是哲学家自己创造出来的,含义比较独特,各派哲学家对它的定义都差不多,我们随便用没什么问题。但是“生命意志”这个词呢,在叔本华的理论中有专门的意思,跟我们平时聊天时的含义不同。我们在谈叔本华哲学的时候,大多就直接写“生命意志”或者“意志”,但请记住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要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除了“生命意志”,后面尼采的“权力意志”啊,存在主义的“存在”啊,等等术语,大都类似。那么生命意志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地说,就是求生的欲望。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欲望。但这个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欲望更宽泛,在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不难理解,生命意志肯定属于物自体。我们想,在康德那里,人的意志不就属于物自体吗,所以才有自由意志。同样的道理,叔本华这里的生命意志也包括人的求生意志,也属于物自体。我们可以抛开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把他的哲学理解成这么个东西,就是对于所有的生物和物质,求生意志是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是决定一切的。庸俗地说就是,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说男人喜欢姑娘有生理冲动的成分,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难以承认理性一点用处都没有。难道我们不能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吗?有的人就可以把感情压抑住,把精力放在恋爱之外的事情上呀。但是在叔本华看来,理性和意志全处于劣势。因为理性是短暂的、软弱的。人类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保持理性。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无梦的睡眠里,理性是停止的,但是生命意志却持续不断,一直影响着人类。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脑力衰弱,人的理智还会变得衰弱乃至终止,生命意志却不会。当然叔本华不会认为理性一点儿用也没有,他的形而上学就是理性的产物呢!那他认为生命意志和理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打个比喻。意志是个充满欲望的君王,但是它头脑糊涂,只知道发布命令,不知道该怎么去更好地达到目的。理性是个头脑清醒的老臣,他虽然对君王的命令有意见,但是因为身份高低,偶尔会劝谏君王,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君王的欲望。话说到这里其实还没什么新意,叔本华的理论吸引人的地方不是他的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推论:悲观主义。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物自体。康德论证过物自体是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都在先天认识形式里呢),所以在叔本华这里,全宇宙的生命意志只有一个,也没有时间性。这让人想到了斯宾诺莎的实体论。斯宾诺莎说,全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属于同一个实体。但是斯宾诺莎的理论里,实体是完满至善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因此得到了幸福。而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叔本华为什么这么说呢?满足欲望会带来快乐,这没错。但是叔本华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叔本华引用了一句法国谚语,是人们面对无止境欲望的最好注解:“更好是好的敌人。”然而,就算没产生新的欲望,人还是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这种情景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而且生命意志还是盲目的、永不疲倦的。可想而知,人类被这么一个没法打败、又只能带来痛苦的东西控制,那人生自然是一个悲剧。叔本华证明人生悲观的一个证据是:如果生活是一种享受,那么人人都会不情愿进入无知觉的睡眠状态,而会欣然再醒来。但是事实正相反,人人都愿长睡不愿醒。(但我要插一句嘴,现在要反驳他这句话很容易,只要带他到网吧里看看那些通宵打游戏的人就可以了。)欲望除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会带来自私和竞争。生命意志就是为了让自身生存不顾一切的意志。因为生命意志的驱使,每一个生物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抢,去互相伤害。因此,利己主义是人类的天性。人和人之间会因为利己而互相伤害。物种间也是这样,比如一个物种吃另一个物种。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学说大致如此,你或许会觉得有一些可疑的地方。别着急,待会我会和你一起反驳它。我们先接受叔本华的说法,看看在他看来,我们该怎么摆脱生命意志带来的痛苦。首先,世俗的成功没有用。不仅没用,还会助长生命意志。因为叔本华认为,追求成功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人越成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意志越强烈,从而也就意味着人生越痛苦。那么学习有用吗?叔本华说,没用,知识越多反而越痛苦。比如植物就没什么痛苦,而越高级的生物痛苦就越多。(我想说的是,这段论述着实没什么道理。)可能有人会说,既然生命意志是求生的意志,那么我克服生命意志,自杀怎么样?叔本华说,自杀也没有用。因为按照他的形而上学,我们的身体只是意志的表象而已。真正的生命意志遍布所有事物背后,是不可能通过自杀消灭的。所以自杀不会消灭意志,反而是你对抗拒生命意志失去了信心,是屈服的表现。那么什么办法管用呢?叔本华认为是道德,是通过提高道德、理性和毅力去苦修、去克制我们的欲望。所有需要克制的欲望中,最重要的就是性欲。我们的很多行为受到性欲的驱使,性欲满足的目的是为了诞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就意味着新的痛苦历程。所以叔本华认为,生殖行为就好像人和生命意志签订的卖身契一样。所以在人类社会里性行为总和羞耻相连。(我想社会学家不会同意这句话。)那么该怎么控制种种欲望呢?叔本华认为,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当然是去认识叔本华所理解的那个世界),把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上升为全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就可以消除个人的欲望。更进一步,我们要强迫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反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抛弃一切现实的理想,像苦行僧一样修行,通过苦行来抑制意志。不反对别人损害自己,欣然接受任何损失,把这当做考验自己不再肯定意志的机会,最终欣然接受死亡。当我们实现了这一切以后,最终就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降服意志了。除了苦修禁欲之外,叔本华还给出了别的解决方法——欣赏艺术。这是因为,我们在欣赏真正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的、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所以虽然欣赏艺术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可以让我们获得暂时的解脱。顺便一说,咱们有的网民把日本限制级片子里的女演员戏称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但是在叔本华看来,限制级影片不仅称不上是艺术,反倒是让人对生命意志屈服的坏东西。最后还可以一提的是,叔本华按照他的哲学观点对宗教的评价比较有趣。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就是生命意志,基督教鼓励的赎罪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去克服生命意志。所以基督教比欧洲其他宗教更受欢迎,是因为它认识到了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精神,而其他宗教都是乐观主义的。相比基督教,佛教更好,这是因为佛教把生命意志的毁灭当做目标,要求六根清净无欲无求,更符合叔本华的哲学观。二十九、评价叔本华我们赶集似的把叔本华的理论一股脑说完了,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因为叔本华讲得比较简单,就是把欲望放到了很高的地位。然后呢,你大概也感觉到了,他的理论中,独断的、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我觉得连一一反驳的必要都没有了。从刚才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叔本华的学说和佛教很像。佛教也认为,欲望会限制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想得到真正的真理,就要先摒弃自己的欲望。事实上,叔本华确实受到了佛教——不是咱们的汉传佛教,而是印度佛教的影响。然而在熟悉佛教的咱们看来,他的理论很古怪。说白了,叔本华的哲学一半是康德的形而上学,一半是佛教的禁欲观,他把这两者糅合在了一起。但为什么要这么结合,其实也没说出什么特别的道理。叔本华强调欲望比理性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和后来的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观点很像。然而一般的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就算很厉害,但影响力还达不到那么高。另外,叔本华的理论和进化论很像,都强调物种的生存本能。但我们后面会讲到进化论,实际上进化论的很多结论是可以用来反驳叔本华的。总之,固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点道理,可以当做人生小感悟参考一下,却不能当成对这个世界的终极解释。而且叔本华认为欲望是人类理性不可控制的,这未免有些武断。这让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在论证资本主义危机的时候,提到的理由之一是资本家们无法克制的贪婪。马克思的论证确实雄辩,但以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来看,资本家固然贪婪依旧,却也具备控制自己理性的能力。贪婪是人的本性,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但是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会了用很多方法去克制个人贪欲。比如通过宗教的约束,比如通过立法的形式,遏制垄断企业(可怜的微软),遏制不正当和不道德的竞争,给工人更多的福利。特别是立法这一点。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那么资本家有钱又有势,议员背后都有大财团,他们怎么能允许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发生呢?我想,这就应该归功于人的理性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危机的预言并不是不准确,资本家们发现马克思说得对,如果一味追逐利益,压榨工人,就会生出种种恶果。于是资本家的理性克制住了贪欲,他们宁愿自己少享乐一点,少赚一点钱,以便缓和危机,换取社会的稳定。同样的道理,人类今天为什么要花大笔的钱去做环保?环保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立即的好处。人类愿意牺牲此时的利益而为了未来去做环保,这就是理性能战胜欲望的证明。全球裁军、销毁核武器、冷战的和平结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欲望固然会给人类带来种种痛苦,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悲观是人生的主题。这只是世界的一面罢了。不过,悲观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仍旧有现实意义。一般人大概都会排斥悲观主义。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干吗要故意悲观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此,文摘杂志上的励志小故事也是如此。其实,悲观主义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安慰作用。悲观主义让我们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个很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必对这世界期待太多。当这世界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感到不公,或者觉得失望。同时,我们对这世界的期待少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压力也就小了。因为人生再怎么折腾也是悲观的,那么我们何必要去奋斗?比如,如果相信叔本华的理论,你会觉得,无论挣再多的钱、获取再高的社会地位,得到的仍旧是不能满足的欲望和空虚,不比混吃等死好到哪去,反而还会因为追名逐利而放纵了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更加痛苦。这么一想,也就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了。悲观主义的另一个好处是,他能让你意识到世界上的其他人和你一样注定痛苦,无论那人多么有钱多么风光也是一样。那么相比之下,自己的痛苦也就会好受一点。而且嫉妒和憎恨是一般人难以摆脱的痛苦之源,当你意识到你所嫉妒或者憎恨的人也注定摆脱不了悲观世界的时候,心里也会好受多了。总觉得叔本华的理论不是特别有意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点好玩的事。叔本华的理论最后不是告诉人要禁欲、要苦修吗?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叔本华完全没能以身作则。通过前面的故事大家也能发现,叔本华很自负,关心名声,特喜欢骂人,脾气也不怎么好。或许是因为叔本华的言行不一,各类哲学史都特别喜欢收集他的负面故事。不好说这是不是后来人的偏见。我们把这些段子收集一些,大家只当猎奇吧。首先是叔本华非常谨慎胆小,这点倒挺像康德的。叔本华担心各种可能损害他的事,简直事无巨细。比如他的住房必须在底层,以便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迅速逃离。睡觉的时候,床边总是藏着上了子弹的手枪。他还故意给自己的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强!)他还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外出的时候,不管到哪都自己带水,以免喝到不干净的水。他还害怕自己还没真的死亡,就被人粗心地埋起来,因此特别嘱咐说,当他死后,在他的死亡确认无疑之前,装他的棺材不能盖盖儿。他怕人骗他,他是德国人嘛,记账就使用英文,后来又改用更生僻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也不信任银行,要求银行职员把他财产的利息每个星期送到他家里,让他亲自数一数。1848年,法国爆发革命,叔本华欢迎政府军进入他的房间射击示威群众,因为革命威胁到了他的财产。叔本华宣扬禁欲,但他本人却很会享受。他经常去上等饭馆吃饭。在西方,人们习惯吃完饭把小费放到桌子上。而叔本华呢?他每次吃饭前,先把一枚金币放到餐桌上。注意,是金币哦,看得侍者们满眼发光。但每顿饭吃完以后,这位大哥又把金币放回到自己口袋里了。有一次,有个侍者实在崩溃了,问叔本华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叔本华朝他一白眼,说:这是我自己跟自己打的赌,一旦有一天在这里吃饭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别的东西,我就把这枚金币捐到慈善箱里去。叔本华对如日中天的黑格尔都敢臭骂,我们可以想象他平时也会多少有些刻薄。有记录说,有一次叔本华要开除他的女佣,只是因为那女佣违背了不许给书房的佛像掸灰尘的命令。叔本华对看戏时的各种脚步声、咳嗽声非常愤怒。这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写信给当局要求采取严格措施制止。说到他的刻薄,还是以下面这件事最有名。1821年8月,叔本华的女邻居,一个47岁的女裁缝在叔本华的房间外,一连几天和朋友聚会聊天,叔本华嫌她太吵闹。两个人在争执中,叔本华一把将她扔下楼梯,造成她终身残废。——在整个哲学史上,这是很少见的暴力事件。扔了人之后,叔本华拒绝承认是他干的。官司打了五年,最终叔本华被判每个季度向受害人支付一定的金钱。对于叔本华来说,这完全是一笔小钱。但是可以想象叔本华对此有多恼火。1852年女裁缝去世后,他用押韵、对称的文字写道:“老妇死,重负释。”(Obit anus, abit onus.)这段故事因为被罗素写在了《西方哲学史》里,所以被引用的次数也特别多。不过也有同情叔本华的人认为,是这位女邻居趁机敲诈,没病装病。三十、阴影中的危险康德是靠设计了一个新的形而上学成功的,黑格尔也是如此。而叔本华呢?我们看叔本华的学说,他的形而上学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康德的修补版。叔本华之所以能够在哲学史上有自己的地位,不是因为形而上学,而是因为他的悲观主义。换句话说,是因为写人生小感悟出名的。这不是偶然。叔本华的成功揭示了哲学的一个巨大危机,这危机就隐藏在叔本华的形而上学里。什么危机呢?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攻击理性?这真是之前想也没想过的事。我们先想想,理性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就是讲客观事实,讲逻辑,讲道理。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分子们都特别崇拜理性。因为理性能带来科学,很多人认为,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理性。或许你会说:我不信这些书呆子们的说教!我不觉得理性有什么特别好的,我就是性情中人!我就喜欢感情用事。最起码感情和理性一样重要,这有问题吗?咱讨论一下。前面说了,我研究哲学的动机挺自私的,是为了追问“我”的人生意义,是为了追求“我”的幸福。一切全都是为我自己着想。问题是,“我”是什么?假如我们失忆了,我还是我吗?假如我变成神经病了呢?这问题不太好回答,我们回答另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有一天,我喝酒喝醉了,晕晕乎乎的。这时候我时而能控制自己,时而不能控制自己。正好对面有一个我暗恋很久的漂亮姑娘。我平时对姑娘都挺尊重的,结果这天在酒精作用下,忘了种种清规戒律了,光看见那胳膊好看,一冲动,把姑娘胳膊给摸了。结果第二天醒酒了,兄弟来电话说:“你昨天疯了?人家姑娘说你是个流氓,特生气。”我这个后悔啊,我怎么干出这种事儿了,我不是这种人呀!我们想,从物理学上,从医学上,乃至从法律上,昨天的我都还是我。然而我自己却不这么觉得。我此时回想起来,觉得昨天的我没受自己的控制,就不是真正的我。从我自己的意愿上说,我再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再也不希望自己失去控制。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这个概念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在于我能控制自己。什么叫控制?靠什么控制?理性呀。摸姑娘胳膊是因为欲望驱使,不摸胳膊靠的是理性控制。假设我们没有理性,我们就不能控制自己,我们便谈不上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法学习,没法思考,可能连自我都意识不到。那就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什么哲学啊追求幸福啊,就都谈不到了。再者,生而为人,必须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当我们去改造世界、去预测世界的时候——比如我们从事劳动生产的时候——唯有理性才能最有效地帮我们的忙。这在醉酒的时候感受最明显。当你喝醉以后,想要控制自己上厕所啊、回家啊,一想到这事你就会强迫自己集中理智,想明白自己在哪,该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要是没有理性,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关于理性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概括。我假设大家都很怕死,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生命有限,才会去追问人生意义,抓紧时间追求个人幸福。那么,假如有一个神灵愿意给你永远的生命,愿意让你的意识永存。这当然太棒了,有了永远的生命,对于个人来说哲学的大部分问题都不用解决了,慢慢活着就行了。但是神灵有一个条件,必须要以你失去理性为代价,要求你永远发疯,那你会同意吗?不会吧。你会觉得,失去了理性,就算能永生,那也跟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意义了,不是吗?失去了理性不就和死亡一样了吗?那么,当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高过了理性的时候,当叔本华是靠人生小感悟而不是形而上学出名的时候,他给哲学带来了新的危机,一个威胁着理性的危机。会有人救理性于危难中吗?叔本华去世五年后,他的思想随着他的作品遍布欧洲大陆。在莱比锡市的一家旧书店里,一个青年鬼使神差地拿起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这一刻,那些躺在文字中的思想又重新复活了。这人是来拯救理性的吗?不,他是来落井下石的。三十一、瞧!这个人这个年轻人叫做尼采,在莱比锡市的旧书店里遇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时候,他才21岁。尼采回忆说,当那天他无意间拿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拿起来吧,拿回去读吧!”于是他买下这本书跑回家读,很快就对叔本华的学说着迷,甚至于崇拜叔本华本人,模仿叔本华那极有规律的生活。一年以后尼采参军,他把一张叔本华的照片放到自己的桌前,一遇到困难就大叫:“叔本华,救救我!”毫无疑问,在哲学上,他是站在叔本华那边儿的。我们前面讲叔本华的时候说,叔本华的亮点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一些类似人生感悟式的生活观,而且有独断论之嫌。所以我们只是把他的观点罗列出来介绍介绍就算了。而尼采呢,比叔本华有过之而无不及。叔本华的理论好歹是建立在自己的形而上学之上,而尼采根本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他的学说完全是散文式的断言。所以我们与其说尼采是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思想家。所以,我们用和对待叔本华一样的办法对待尼采: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他理论中有趣的地方,再了解了解他的影响。这里面没什么需要记的,我们可以看得很轻松。尼采和叔本华有些地方很像,比如他们都幼年丧父。但和叔本华不同的是,尼采一直都生活在母亲、妹妹等一群女人中间。尼采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喜欢音乐,喜欢爬山,崇拜瓦格纳,他喊“上帝死了”,他自比是太阳。但是与激情的理论相对的,是他温厚的性格。这或许和他从小生活在女人中有关系。由于朴素的生活、温厚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尼采一生中经常被身边的人称为“圣人”。这是两个常被误解的人。叔本华,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尼采,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尼采一生只当过短暂时间的教授,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旅行或者陪伴朋友中度过的。早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尼采认识瓦格纳的时候,瓦格纳早已经如日中天,而尼采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他非常崇拜瓦格纳,跟瓦格纳的见面让他激动异常,据说还为瓦格纳跑腿买过丝质内衣。正好瓦格纳和尼采一样喜欢叔本华,瓦格纳的人生和创作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两个人找到了共同点,因此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还是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尼采总和瓦格纳以及瓦格纳的妻子科西玛一起游玩。顺便一说,这个科西玛的身世也很神,她是大音乐家李斯特和指挥家彪罗前妻出轨生的私生女。在共处的时候,瓦格纳经常劝尼采结婚,但是尼采一直没有答应。实际上,尼采暗恋的正是科西玛。尼采还给科西玛递过条子表白,但是对方没有理睬他。后来由于理念不同,尼采和瓦格纳分道扬镳。38岁的时候,尼采找到了新的伙伴。他经常和一个叫露?莎乐美的女孩以及好友保罗一起游玩。尼采爱上了露?莎乐美。然而尼采不知道,保罗曾经向露?莎乐美求过婚,但是被她拒绝了。保罗知道尼采的爱意,便向露?莎乐美告状说尼采没有诚意,只是想占她的便宜。进谗言的人还不止一个。尼采的妹妹出于嫉妒,对尼采说露?莎乐美是个荡妇。露?莎乐美本人大概也看不上尼采,最终这段感情没有了结果。而这位露?莎乐美也是个悍女。三个人散了以后,露?莎乐美和另一个男人结婚,却一直都没有同房。但是露?莎乐美怀上了一个情夫的孩子。她的丈夫死后,露?莎乐美沉迷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基本上,富于激情的尼采度过的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之后,别说卖了,送只送出去七本。在他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中,他前后花了五百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而没拿半分稿费。就在尼采2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有一次他在科隆游玩,无意中闯进了妓院。据尼采自己说,他在妓院中慌慌张张地弹了一首钢琴曲就出来了。但是很多人认为,尼采就是在这个时期染上梅毒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尼采的身体越来越差,不断显示出类似梅毒的症状①。当年尼采没有听从瓦格纳的建议去结婚,有人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患有梅毒。在他快45岁的时候,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看见一个马夫在虐待他的马。尼采跑过去抱住马的脖子,昏了过去。从此以后,尼采疯了。他受到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但很少恢复过理智。然而,这对于一个曾经充满了激情和绝望的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幸福。据说有一天,尼采的妹妹坐在他身边,看着发疯的哥哥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尼采望着他妹妹,大惑不解地说:“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讽刺的是,在尼采疯了以后,财富和荣誉接踵而来。他出了名,人们像对待圣人一样崇拜他,王公贵族争相拜见,就好像只要看一眼这位已经失去了神志的可怜人,就可以沾上一点哲人的仙气一样。在这个时期,尼采的妹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尼采发疯以前,他曾经哀求过妹妹:“请答应我,我死后,只有我的朋友才准站在我棺材的周围,不允许好奇的人们围观。”然而他妹妹却故意把疯了以后的尼采打扮成展览品,让尼采穿上白色的袍子。尼采原本就有一把浓密的胡子,这下他更像是神话传说里的先知了。大概有不少人听说过,尼采的超人理论后来被希特勒利用,成为了纳粹理论的一部分。然而实际上,尼采非常憎恨反犹主义者。当年尼采的妹妹和一位反犹主义者结婚,受到了尼采的强烈抵制。尼采甚至称他的妹妹是“心怀仇恨的反犹母鹅”。在尼采发疯以后,他的妹妹利用整理尼采著作的权力,任意增删、篡改尼采的作品、信函,编成了适合她自己口味的《权力意志》。她把尼采的学说变成了种族歧视的武器,也让希特勒成为了这个学说的信徒。1934年,希特勒到尼采纪念馆参观,尼采的妹妹和这位弟子见了面,两位反犹主义狂人一通握手言欢。在他们的背后,尼采的画像冷冷地注视着他们。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提到尼采,他用戏谑的语气说道:“历史上有一个人叫尼采,他认为自己是太阳。”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人,学生们惊讶是谁会有这么狂妄的想法。那老师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抖包袱说:“结果他疯了。”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为自己的幽默扬扬得意,再也不提尼采继续讲他的课。我想,对于不少人来说,自大狂、神经病——这便成了他们对于尼采的全部印象,他们这辈子或许不会多了解这人一丝一毫了。是啊,人生中有太多比了解一个已死的疯子更重要的事。所以,凡是我们不理解的人都是神经病算了:唯心主义是神经病,怀疑主义是神经病,尼采是神经病,一切哲学家都是神经病。在书店里,眼睛扫过那些看不懂书名的书脊,心中默想:他们肯定都是故弄玄虚的骗子,自找麻烦的呆子,他们的书既看不懂也没有用。这样的世界才简单,才可爱嘛。三十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一个思想家,尼采的作品大气磅礴,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观点都是断言式的。虽然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哲学只是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是建设。因而我们只在他的观点中摘抄一些有趣的东西,大略讲讲。叔本华讲的是生命意志,尼采讲的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对于弱者来说,权力意志就是争取自由。对于强者,则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勇于征服、善于创造以及追求权力。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尼采不同意。他认为,同情弱者这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打个比方,强者看待弱者,就跟人类看待猿猴一样。猿猴对人类有用吗?如果不关在笼子里而和人类混居,那一定会给人类添乱。强者眼中的弱者也是一样。对弱者不应该光是怜悯,还应该限制他们的能力,免得他们给强者捣乱。所以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核心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总而言之就是想尽办法限制强者的能力,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做是危险人物,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可以叫做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个,不许人们做那个;而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普遍化,把奴隶道德加于强者的身上。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督教。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伪善的信仰,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而且弱者出于恐惧,总想把奴隶道德普遍化,用来驯服强者。或许,尼采对平等思想的反对和法国大革命有关。在法国大革命中,以民主为名的雅各宾派进行了恐怖统治和血腥屠杀,这让很多欧洲思想家看到了“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就像柏拉图因为看到雅典的民主制处死了苏格拉底,因而在《理想国》中推崇精英政治一样,可能尼采也因为法国大革命而推崇贵族道德。因为对强者的推崇,尼采便提出了“超人”这个概念。“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能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说这人能实现贵族道德,超越奴隶道德。尼采和叔本华一样,认为这世界是悲观的。但他的解决方法和叔本华不同。他认为叔本华的禁欲是胆小者的逃避。他觉得人不应该像叔本华宣扬的那样避免痛苦,而是应该承认痛苦,迎战痛苦。简而言之,尼采推崇的是一种精英道德。尼采的真理观也比较有意思。不复杂,我们可以看得稍微认真一点。尼采说,真实的世界是流动的,但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把世界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去研究,这是错误的。人研究世界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去控制世界,这是人的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研究世界就要给世界下定义,而这定义是人强加给这世界的,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世界的真实面貌是流动的,而人们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得到的结论都是谬误。那人们为什么还追求真理呢,因为人们需要真理,没有那些所谓的真理人们就没法生活。所以尼采说:真理就是一种如果离开它某种生物便不能活的错误。换句话说,所谓的真理和错误都是不存在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真理有用,而错误没用,甚至有害。比如因果律的问题,尼采的解释是,根本就没有因果律,相信因果律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就没法生活。尼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永恒轮回说。大意是说,假如我们这个世界中的各个元素都是有限的,假如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有限元素能够组合出的世界肯定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未来无限次的重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此时此刻体验到的一切东西,我们在未来还会体验到无数遍。我们的此刻,就是永恒!在过去的哲学里,我们一直以为幸福之路在前方。然而要是接受了永恒轮回说,那就意味我们此时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永恒,我们用不着去追求什么未来的幸福,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活好。因为你以后还会无数次地重复到它。但是,就像你想到的那样,这个学说有些古怪。它有两个前提:时间是无限的——这个我们不能肯定;宇宙中的元素是有限的——这个我们也不能肯定。而且这个理论的前提是,世界必须是必然的。因为如果世界的元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话,那么比如一个吃大餐的场景可以存在,那眼前的大餐换成毒药也可以存在,换成别的什么恶心的东西也可以存在,那这学说还有什么意义?这世界绝大部分时刻也应该是一片混沌吧。实际上尼采的永恒轮回,说的就不光是某一瞬的轮回,而是整个历史、整个人生的轮回。然而,这不就又回到机械论和决定论的境地了吗,自然也没必要去努力当什么“超人”了。所以同时呢,尼采也反对机械论,这里他就很难自圆其说了。不过,这个学说倒可以在科学界找到兄弟。科学界有个说法,说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元素是有限的,只要宇宙足够大,就有概率出现和我们一模一样、或者只有细节稍许不同的世界。还有人计算出来了,说按概率来说,宇宙中有多少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模一样,此时也有一个你,也在看我这本书。这假说固然有趣,不过也不那么靠谱,细节我们就不说了。虽然不靠谱,但这个永世轮回学说的意义却很大。一瞬都是永恒。人再渺小,一瞬再短暂,都会在这宇宙中永远永远地存在下去,都有无限大的意义,那么它可以完全战胜虚无主义。最后,尼采还可以和叔本华找到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极端鄙视女性。其实,歧视女性是那个时代普遍的现象,同时代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对女性有偏见(比如康德特瞧不起他妹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妇女在那个时代被歧视在先,因而普遍缺少教育,这点反倒又成了性别歧视的依据。只不过在众多性别歧视者中,叔本华和尼采骂得尤其狠。叔本华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髋骨、短腿的性别。”“女人最适于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既愚蠢又浅见……她们的思想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叔本华还觉得女人虚伪、善妒、不懂得欣赏艺术,认为“女人缺少任何高等的能力”这话,“除了少数的例外,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尼采则说妇女是猫、鸟、母牛,他认为“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叔本华对女性的偏见从他和母亲的关系中可以找到些许原因,但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性欲是生命意志的代表。叔本华是男人,那么他或许把女人当做了生殖和性欲的象征,当做了生命意志的帮凶。他说:“女性的美实际上只存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假如真是如此,那他就很像中国古代的男人了,搞砸了国家把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君王不早朝全怪女人长得漂亮。而尼采呢,歧视女人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女人不会成为强者吧。不过这么说也够亏心的,他一生全赖女人的照料呢。最后,叔本华也承认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女人,但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她们愿意和我交往的话。”我们联想起他的恋爱史可以确定:那是没戏了。三十三、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在讲叔本华的时候我们说到,叔本华强调欲望轻视理性。在尼采这里,同样强调的是非理性的权力意志,而且认为理性连真理都追求不到,根本就不存在真理。或许有人会问,我们前面讲形而上学讲得好好的,一路这么严谨地推导下来,怎么到了叔本华和尼采这里,改成了反理性,改成独断论了呢?为什么我们要介绍叔本华和尼采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叔本华和尼采很有名。虽然这两个人对哲学史的影响很大,但其实我们如果跳过去,直接讲后面的理论也可以。介绍叔本华和尼采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又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给大家交代交代。第二个原因是,形而上学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