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3

她在美国学校里的情况并不好,因为她拼写有困难,而且这里的算术教学方式也与德国不同。教师并不总能照顾到学生的这些问题。母亲溺爱她,她也非常依恋母亲。她对父母亲的喜欢是一样的。如果你问孩子“你最喜欢谁,母亲还是父亲?”,他们一般会回答说“我都喜欢!”他们被教育作如此回答。有许多方法可以测试这种回答的真实性。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间,我们和父母说话,这时孩子会转向她最喜欢的人。同样,当孩子走进父母的房间时,她会走向她最喜欢的人的身边。她有一些同龄的女朋友,但并不很多。她最早的记忆是,她8岁在德国和父母住在乡下,那时她经常在草地上和小狗玩耍。她家那时还有一辆马车。她仍然记得她曾经的富裕生活、草地、小狗和马车。这就像一个破败的富人,总是回首她曾经拥有的汽车、马匹、漂亮的房子和佣人,等等。我们可以理解,她对目前的状况感到并不满意。她常常梦到圣诞节,梦到圣诞老人给她的礼物。她在梦里所表达的愿望和现实中的一样。她总是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她感到自己被剥夺了很多,因为她想重新获得她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她常常依偎这母亲。这是一种丧失勇气和在学校遭遇到困难的迹象,我们向她解释说,虽然她比其他孩子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不过,她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和勇气获得学习的进步。她再来诊所时,是一个人来的,妈妈没有陪着。她的学习有所进步,在家里,她独自做自己的事情。我们曾经建议她争取独立,不要依赖她母亲,要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她为她父亲做早餐。这是培养合作感的一个迹象。她认为她更有勇气了。她和我们谈话时似乎也更自在、从容了。我们要求她回去把她母亲带来。她母亲和她一道来了,这是她第一次来诊所。母亲一直工作很忙,之前脱不开身。她对我们说,这女孩是个养女,是在两岁时收养的。女孩不知道自己是养女。在出生的头两年,她先后被转送了6处人家。孩子的过去生活并不美好。她似乎在生命的头两年遭受很多苦难。因此,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曾遭人唾弃、忽视而后来又受到很好照顾的女孩。她很想紧紧抓住目前这种良好的处境,这是因为她对早年痛苦生活的无意识的印象。她对那两年的印象也许太深刻了。当这位母亲领养女孩的时候,有人建议她要对女孩严格管教,因为女孩出自一个不好的家庭。给出这个建议的人对于遗传说中毒太深。如果她对孩子严厉管教了,而孩子仍出现了问题,这人就会说,“你看,还是我对吧!”殊不知孩子成为问题儿童,也有他的一份责任。孩子亲生母亲是个坏女人,这使得养母感到自己对于这个女孩责任重大,因为她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养母有时还体罚孩子。对女孩来说,现在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养母对她的溺爱态度有时会突然中止,而代之以严厉惩罚。养父溺爱这个孩子,满足她一切需求。如果她想要什么,她不是说“请求您了”或“谢谢”,而是说“你不是我妈妈”。孩子要么知道事情的真相,要么是碰巧说了这么一句击中要害的话。曾有一个20岁的男青年认为他的妈妈不是自己亲生母亲,而他的养父母发誓说,这孩子肯定不知道真相。显然,这青年获得了这种感觉。孩子能从很小的事情上得出结论。本案例中孩子的养母认为“孩子不可能知道她是收养的”。不过,孩子自己可能已经感受到这一点了。不过,这女孩只对妈妈而不是爸爸说这样的话。因为她没有机会攻击爸爸,因为爸爸满足了她一切的要求。她妈妈不能理解孩子在新学校的行为变化。孩子现在成绩不佳,她便体罚孩子。成绩不佳,已使可怜的孩子感到蒙羞和自卑,回家又受到母亲的责罚。这太过分了。甚至成绩不佳和母亲责罚,其中之一就已经过分了。这一点值得教师深思。他们应该认识到,一旦他们给出不佳的成绩单,那么这就是孩子在家里得到更多惩罚的开始。明智的教师应该避免给予学生这样的成绩单。这孩子说她有时会忘记控制自己,突然发脾气。她在学校情绪激动亢奋,扰乱课堂。她认为自己必须永远第一。对于这种欲望,我们表示理解。因为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并习惯了从爸爸那里获得她想要的一切。我们也很能理解她喜欢成为第一。我们知道,她过去拥有乡村的草地,等等,现在却感到被剥夺了过去的一切优势。因此,她现在更为强烈地追求优越感。不过,她没有找到正确的表达渠道,便忘乎所以,制造麻烦。我们向她解释,她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她的激动亢奋是为了成为关注的焦点;她发脾气也是为了让每个人看着她。她妈妈向她发怒。为了对抗她妈妈,她便不努力学习。她做梦的时候,圣诞老人给了她很多东西,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她总想唤起一种曾经拥有一切而“醒来时却一无所有”的情绪。我们不要忽视这其中隐藏着的危险。如果我们在梦中唤起这种情绪,而醒来时却发现一无所有,那么,我们自然会感到失望。不过,梦中的情绪和醒来时的情绪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梦中唤起的情绪的目的不是为了唤起一种坐拥一切的辉煌感,而恰恰是为了唤起一种失望感。她做梦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即体验一种失望感。很多抑郁的人都做着类似的辉煌的梦,醒来时却发现一切与梦境相反。我们理解,这女孩为什么喜欢一种失望感。她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就想把一切归咎于自己的母亲。她感到自己一无所有,而她的母亲什么也不给她。“她还打我屁股,只有爸爸才满足我的要求。”下面对这个案例作个总结。女孩总是追求一种失望感,从而把这种情绪归咎于自己的妈妈。她这是在和妈妈抗争。如果我们想停止这种抗争,我们就必须使她相信,她在家里、梦中和学校的行为都是基于完全相同的错误模式。她错误的生活风格主要是由于她来美国时间太短、因而不能熟练掌握英语造成的。我们要使她相信,这些困难本来很容易克服,而她却故意利用它们作为对付妈妈的武器。我们也必须说服妈妈停止责罚孩子,这样就不会给她一种抗争的借口。我们还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我之所以精神不集中、控制不住自己,并发脾气,就是因为我想给妈妈制造麻烦。”如果她认识到这点,那么她就会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她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家里、学校和梦境之中的所有经验和印象的含义之前,要改变她的性格自然是绝无可能。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就是试图了解一个人如何使用他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换句话说,心理学就是要尝试了解孩子用来行动和对刺激做出反映的感知图式,尝试了解他如何看待刺激、如何对刺激做出反应和如何运用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2
儿童的人格教育-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