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2

男人之所以疏远是因为他有独立,自主的需要。分开一段时间后,他又会有爱和亲近的需要,那么他就会弹回来。  关系刚开始时,他的橡皮筋全部伸开着,他是强有力的。他希望接近她,打动她,满足她。他成功了,她也想接近他,她打开心扉,让他更近,更近一些。他们获得了亲密,他感觉奇妙无比。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橡皮筋,靠得太近了,没有了力量和弹性。即使这时他们的关系很好,他也不可避免地开始有一种独立的渴望。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女人的亲近使男人失去了自己。拉开与女人的距离会让他重新建立自己,从而满足他自主的需要。  当男人没有任何理由的疏远时,女人会很惊慌,害怕地跟在他后面。她害怕他永远不再回来,她以为他在期待着她去重新建立亲密。她以为她做错了什么,才使得他这样,但她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问他,他也没有一个清楚的回答,只是更加疏远。她感到如此地无力,无助。  她不知道,这只是亲密程度循环的一部分。不了解这个循环,男人和女人都很容易开始怀疑他们的爱。女人会以为他不再爱她,而男人由于没有机会疏远,失去亲近的愿望,也会以为他不再爱她。  在学会让男人有他的距离和空间后,女人会发现他确实会回来的。当他撤退时,她要让自己不再跟在他后面,相信一切都正常。每一次他都会回来的。同时不要在他回来后,因为他的疏远而惩罚他。那会阻止他的正常循环。  有的男人也许根本不知道他有疏远的需要。这种男人比较敏感,他们总是设法让女人高兴,为此压制了他们的男性自我。还有的男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如何亲近。这种男人对疏远没有问题,但他们却不敢回来,其内心深处是害怕自己不值得爱。  在了解到男人的这个秘密后,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聪明的男人,懂得自己的正常循环,在他疏远时向他的女人说一声,他仍对她感兴趣,仍关心她。聪明的女人,在她的男人疏远时,不追随他,不惩罚他,给他想要的空间,完全接受这时的他,她不轻易放弃,相信他会回来的。  女人的情绪像波。当她在波峰时,她给出许多爱,对得到的爱也心存感激。但她的情绪会突然一下子降到波谷,这时的她,内心空虚,需要用爱来充满,可是这时的她,也许没有能力感激得到的爱。不过,这种下降是暂时的。一旦击到谷底,她的感觉会开始变好,情绪会自动上升。  处于爱之中的女人,如阳光一样耀人。大多数男人天真地希望这种光耀持续永远。这是不现实的。生活里充满了节奏。男人有男人的循环,女人有女人的升降。  男人常以为,女人情绪的突然变化,是因为他的缘故。所以当她突然不高兴起来,而他又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时,他非常的迷惑不解。  男人要知道,当女人往谷底降时,这是她最需要他的时候,需要他给出无条件的爱。她需要他跟她一起朝下走,听她的絮叨,分担她的感情。她不需要他向她解释她不应该朝下落。他不要阻止她的下降,把她从半空中提起。她没有破碎,她只是需要他的爱,耐心和理解。  男人还要知道,即使他支持她,她并不一定会马上感觉好起来。她也许会感觉更糟。这实际上是她得到他的支持标志,他的支持帮助她一落到底。只要到底,她的感觉就会好起来,情绪开始上升。  女人上来后,她又变得可爱悦人。男人通常这时以为,使她下降的那些问题已得到解决。但当她的波又下降时,他发现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他有点不可思议,他觉得这些问题已被解决了。  是什么样的感觉打扰她呢?不安全感,焦虑,不满,困惑,疲倦,绝望,伤感,疑虑等等。如果男人以为他的一次爱的支持就会永久解决女人的这些问题,那他是太天真了。  男人要让女人感觉到她能安全地经历这种波动,否则她会假装一切都一直很好,而压抑自己的负面的感情。负面感情被压抑,正面的感情也同样受到压抑。避免争吵当然是好的,但不是以压抑感情为代价。而且压是压不住的,最终她还会落入谷底,并也许会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如果波谷和疏远同时出现怎么办?男人想要空间,女人想要相伴。这时男人可以从这三方面支持女人:首先,你要接受你自己,不能听时,别拭图听她的;其次,你要理解,这时她所需要的比你能给出的多,她的痛苦是合理的;最后,避免争执,告诉她,等你回来后你就能给她应得的支持和爱。  也许女人会说,他这样可以进入洞穴了,我怎么办?他得到了他的空间,我得到了什么?女人得到的是男人在这种时候能给予的最好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女人放弃谈话的需要,而是放弃任何时候她想说他都必须听的要求。男人疏远时,女人该从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如果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爱和支持的唯一源泉,那对他的压力太大了。她需要有其他支持的来源,否则,她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立无援。  5.爱的计分方法不同  男人认为,大事的分数要高些,小事的分数要低些。比如,为她买辆新车可能是三十分,帮她倒一次垃圾可能只有一分。基于这种方法,他将他的精力集中在为她做大事上,他相信这样他能最好地满足她。  而女人的计分方法是,不管爱的礼物的大小,都只有一分。一支玫瑰花和月房租的分数是相同的。  女人这种计分方法不只是一种偏爱,而是真正的需要。女人需要各种各样爱的表示。只有一两种爱,不管它们多重要,也不能满足她。  我们可以想像女人有个爱的桶,就跟汽油桶一样,它需要被一次一次地充满。做许多小事是充满女人的爱桶的秘诀。  正如男人要不断为女人做小事一样,女人要感激男人为她做的每件小事。一个微笑,一声谢谢,她就让他知道,他已经得了一分。男人需要这种感激和鼓励。  女人天生会感激男人为她做的小事,这是男人的福份。唯一的例外是,当她觉得分数很不平等时。这时女人不感到男人爱她,她有不满,她已经给了他多于他给出的。这种怨恨情绪妨碍了她感激小事情的能力。  当分数是四十比十时,女人会开始感到非常不满。下意识里,她把他的十分减掉,这下他们的比分是三十比零。数学上可以这么做,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她减掉他的分数,他变成只有零分,但他不是零,他没有什么都没做,他给出了十分。他回到家,她冰冷的眼光,冷漠的语气都表明他是零。  这当然不公平,但不平等的分数让她很难感激他做的十分。到这一步,男人由于得不到感激,失去了做更多的动力,他也感到不满。于是她有更多的不满,情况越来越糟。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从理解对方着手。他需要被感激,她需要被支持。这时女人要负主要责任。她给出太多,致使分数不平等。她应该歇一歇,别给出太多,给他个机会,让他给她一些。而男人这时要理解,她要得到一会儿才能给出,包括他应该得到的感激。如果他继续给出,不因她不感激他而停止给出,那么分数就会慢慢地扳回来。  男人很少故意地多得少给。那为什么结果总是男人给的少呢?那是因为绝对的公平是男人给出的模式。一个男人会认为他一天的工作,已经得了五十分。他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等着她给出她的五十。他不知道,以她的方法,他只得了一分。他不再给出是因为他认为他已经给出很多,他等她给出五十分的爱来持平。他认为这很公平,也是爱,而女人的给出模式是无条件的给。一个女人总是尽她可能地给出。往往只有当她空了,她才注意到她得到的太少。女人开始时不计分,不像男人。女人慷慨地给,并以为男人也做同样的事。  女人不断地给,男人天真地以为她在计着分数,他想他一定还有不少分。他想不到他已经给出的少了。因为按他的公平模式,如果分数已很不平衡,他不会还不断地给出。  如果这时女人向男人要求得到爱和支持,他会给出的。一旦他知道自己给出的少了,他会想方设法地给出的。相反,如果女人不要求,还不停地给,他便以为分数接近平等或者他给出的多些。  有时,男人会给罚分。比如说,女人已经多出十分,但一场争吵之后,他觉得受到伤害,他也许给她负二十,这样她反而少他十分。罚分对俩人的关系很有破坏性。在这种时候,男人要多想女人的好处,原谅她,而不是惩罚她。让她知道她已经伤害了你,给她一个祢补的机会,向她要求你想要的支持。你会发现,这样做,你的感觉会好得多。  6.情感需要的不同  大多数男人和女人不知道他们有不同的感情需要。男人给出男人想要的,女人给出女人想要的。结果,双方都感到不满足。事实是,他们双方都给出了爱,却都不是对方想要的那种。  男人和女人各有六种不同爱的需要。       女人需要     ︱   男人需要    ---------------------------------------------------        关心      ︱    信任        理解      ︱    接受        尊重      ︱    感激        专一      ︱    崇拜        认同      ︱    赞许        许诺      ︱    鼓励 六种爱中每一种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同等地重要。当然每个人最终都需要全部十二种爱,但只有这六种爱满足了,他或她才会感激其它种的爱。 了解对方有不同爱的需要是处理好相互关系一个最有力的秘密武器。比如,女人会以为向男人问很多问题是她关心他,是爱的表示。而他却觉得受到控制,是她不信任他。同样地,如果在女人生气时,男人尽量淡化她的问题,给她足够的空间让她自己去考虑,或让她进入洞穴。她会觉得他不关心她,不理解她。 更重要的是,这六种爱是一一对应,相涨相落的。比如,如果一个男人关心并理解一个女人,自然,她也更加信任他。当她信任他时,她就会敞开心胸,完全容纳接受他。其它几种亦然。好书推荐——《相约星期二》(死亡笔记)(2006-07-12 16:08:01) 分类:名家名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主要作品还包括在全球热销已达五百万册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对于他来说,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整个世界。本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  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一位体育专栏的主持人,莫里?施瓦茨是他在大学里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在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他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身患了绝症,而且来日无多,那是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相当熟悉《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所患疾病,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老人唯一的学生,他们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以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去上课,在这十四个星期里,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便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前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而这本书的出版本身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原先米奇·阿尔博姆并没有写这本书的打算,但莫里老教授在生命的最后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他的家属欠了很多的债,于是米奇决定写出这本书,所有的报酬都用来偿还老人遗留的债务。于是我们今天便看到了这本很独特的《相约星期二》。而这本书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曾经连续四十周被列入图书销售排行榜。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的探求却寥落至此?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但是,谁都想听听。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于印证,联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等啊等,发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得很具体,全部沉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迸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竟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凡此种种,都是遗憾。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大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他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的期待契合。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的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看来,像我一样期待着的人实在不少,而且不分国籍。二翻阅这份听课笔记时我还留有一点担心,生怕这位叫莫里的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出现一种装扮。病危老人的任何装扮,不管是稍稍夸张了危急还是稍稍夸张了乐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最容易让人不安。莫里老人没有掩饰自己的衰弱和病况。学生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起拍打他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病危老师裸露的背,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被砸的老师喘着气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学生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放心了。莫里老人的心态太健康了,最后的课程正是这种健康心态的产物。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然而莫里老人是怎样面对的呢?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他觉得也终于有了一次充分感受身体的机会,而以前却一直没有这么做。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他觉得不便,特别是那种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的暴露和照顾,但很快又释然了,说: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然而作为教师,他又必须把这种化解上升为课程。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此结论: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子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这真是一门深刻的大课了。环顾我们四周,有的青年人或漠视青春,或炫耀强壮;有的中年人或揽镜自悲,或扮演老成;有的老年人或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实在都有点可怜,都应该来听听莫里老人的最后课程。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莫里老人虽然参透了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恭恭敬敬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备课。体验什么呢?体验死亡的来临。他知道这是人生课程中躲避不开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前却无法预先备课。就在临终前的几天,他告诉学生,做了一个梦,在过一座桥,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当然能理解,学生安慰性地点头,但老人知道学生一定理解不深,因为还缺少体验,于是接下来的话又是醍醐灌顶: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与生活讲和。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莫里老人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莫里的境界时时让人家喜悦。那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眼静躺,学生来了,老师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三描画至此,我想人们已可想象这门最后课程的主要内容。莫里老人在乐滋滋地体验死亡的时候,更觉得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告诉学生和社会。他不希望把最后发现的“重大问题”留给只听不说的静宁墓地。这个重大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对人类文化的告别性反思。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应该引起人们注意。什么误导呢?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演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官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莫里老人认为这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主要弊病。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觉得弊病比他们轻。在过去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人们想拥有物质而不可能,在权位和虚名的追逐上也是越多越好,毫不餍足,其后果比物质追求更坏,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等到经济生活逐步展开,原先的追求并不减退,又快速补上物质的追求,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这也是大家都看到了的。莫里老人想呼吁人们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他认为躲避这种文化灌输不是办法,实际上也躲不开。躲不开还在躲,那就是虚伪。唯一的办法是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莫里老人很温和,不想成为破旧立新的闯将。他说,在文化的一般性生活准则上,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早已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必要去突破;但对于真正的大问题,例如疏离盲目的物质追逐、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判断,不允许任何能言善辩的旁人和从者如云的诱惑,来代替自己的选择,简言之,不要落入“他人的闹剧”。临终前几天,他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他与学生讨论,如果他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什么。他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是这样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学生听了很惊讶,连忙问:“就这些?”老人回答:“就这些。”不可能再有的一天,梦幻中的二十四小时,居然不是与意大利总统共进午餐,或去海边享受奇异和奢侈!但再一想,学生明白了:这里有一切问题的答案。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一切确实不会大多,甜面包卷和茶,最多是喜欢吃鸭子,如此而已。意大利总统的午餐,奇异和奢侈,全是个人实际需要之外的事。于是,在无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因无聊而受到嘲弄;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寻的中心。在莫里看来,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就会走向关爱和奉献,他在最后的课程中一遍遍重申: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我忍不住摘录了莫里老人的这么多话,我想人们如果联想到这些话字字句句出自一个靠着重力敲打才能呼吸的老人的口,一定也会同样珍惜。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学生米奇听的,米奇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目的是为了不让老人看到自己的眼睛。米奇的眼神一定有点慌乱,因为他毕业后狠命追求的东西正是老人宣布要摈弃的,而老人在努力呼吁的东西,自己却一直漠然。老人发现了学生的神情,因此讲课变成了劝告: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看了学生一眼,问:“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本质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因此,学生懂了:老人的健康心态不仅仅是心理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床边的人在为他的病痛难过,他却因此想到了世界上比自己更痛苦的人,结果全部自身煎熬都转化成了关爱;学生不止一次发现,原来为了分散他的病痛而让他看新闻,而他却突然扭过头去,为新闻中半个地球之外的人在悄悄流泪。四老人的这种胸怀,是宣讲性的,又是建设性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建设。因此,请原谅他把最后的课程延宕到如此危急的时分,他的有些感受,是刚刚才获得的。譬如他此刻又流泪了,是为自己没有原谅一位老友而后悔。老友曾让自己伤心,但现在他死了,死前曾多次要求和解,均遭自己拒绝。现在莫里一回想,无声地哭泣起来,泪水流过面颊,淌到了嘴唇,但他立即又意识到,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这是一种身心的自我洗涤,洗去一切原先自认为合理却不符合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原则的各种污浊,哪怕这种污浊隐藏在最后一道人生缝隙里。他把:己当作了课堂上的标本,边洗涤、边解剖、边讲解,最后的感受就是最后一课,作为教师,他明白放弃最后一课意味着什么。由此想到天下一切教师,他们在专业教育上的最后一课都有案可查,而在人生课程上,最后一课一定也会推延到弥留之际,可惜那时他找不到学生了,缥缈的教室空无一人,最重要的话语还没有吐出,就听到了下课铃声。毕竟莫里厉害,他不相信一个教师张罗不出一个课堂,哪怕已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分。果然他张罗起来了,允许电视镜头拍下自己的衰容,然后终于招来学生,最后,他知道,这门课程的听讲者将会遍布各地。既能在任何时候准备讲课内容,又能在任何情况下设计讲课环境,这才是真正合格的教师,瘦小的莫里当之无愧。一天,他对米奇说,他已经拟定自己墓碑的碑文。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十分收敛,又毫不谦虚。他以最后的课程,表明了这一头衔的重量。现在,他己在这个碑文下休息,却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变越大,眼看已经延伸到我们中国来了。我写这篇文章,是站在课堂门口,先向中国的听课者们招呼几声。课,每人自己慢慢去听。正要搁笔,脑海中怎么也挥不去远方老人的身影。他在调皮地眨眼,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那么,我们真的不要在另一个意义上把他“烧过了头”,即便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课程。是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讲了一辈子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一九九八年十月,成都府南河畔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正确的。”摘要: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时间很有限,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关于如何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关于爱和损失,关于死亡,乔布斯如是说——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我在里德学院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但是在十八个月以后——我真正的作出退学决定之前,我还经常去学校。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从我出生的时候讲起。我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年轻的,没有结婚的大学毕业生。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十分想让我被大学毕业生收养。但是我亲生母亲随后发现,我的养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我的养父甚至从没有读过高中。她拒绝签这个收养合同。只是在几个月以后,我的养父母答应她一定要让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她才同意。  在十七岁那年,我愚蠢的选择了一所几乎和你们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我父母还处于蓝领阶层,他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的学费上面。在六个月后,我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但是在这里,我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的害怕,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罗曼蒂克。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面睡觉,我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过这个城市,只是为了能吃上饭——这个星期唯一一顿好一点的饭。但是我喜欢这样。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  里德学院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我决定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  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那么现在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从前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  我非常幸运,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我钟爱的东西。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十年之后,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光蛋发展到了超过四千名的雇员、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那就是Macintosh。  我也快要到三十岁了。在那一年,我被炒了鱿鱼。你怎么可能被你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呢?嗯,在苹果快速成长的时候,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董事会站在了他的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我觉得自己让与我一同创业的人都很沮丧。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我当时没有觉察,但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极乐感觉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公司,还有一个叫Pixar的公司,然后和一个后来成为我妻子的优雅女人相识。Pixar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脑制作工作室。在后来的一系列运转中,苹果收购了NeXT,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在苹果的复兴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还和Laurence一起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 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大概一年以前,我的一次体检结果清楚的显示在我的胰腺有一个肿瘤。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然后整理好我的一切,那就是医生准备死亡的程序。那意味着你将要把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那意味着把每件事情都搞定,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的生活;那意味着你要说“再见了”。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后来有一天早上医生将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咙伸进去,通过我的胃,然后进入我的肠子,用一根针在我的胰腺上的肿瘤上取了几个细胞。我当时很镇静,因为我被注射了镇定剂。但是我的妻子在那里,后来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地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细胞。我做了这个手术,现在我痊愈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还希望这也是以后的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从死亡线上又活了过来,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有用但是纯粹是知识上的概念的时候,我可以更肯定一点地对你们说: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我很抱歉这很具有戏剧性,但是这十分的真实。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叫做“整个地球的目录”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它是一个叫Stewart Brand的家伙神奇地将这本书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是六十年代后期,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剪刀还有偏光镜制作的。  Stewart和他的伙伴出版了几期的“整个地球的目录”,当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时候,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期的目录。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你们的时代。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乡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可以自己找到这条路的),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是他们停止了发刊的告别语。“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现在,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也希望你们能做到这样: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来源:《环球企业家》2005年4月苏珊的故事  苏珊近来很不顺,先是因为工作安排与公司老板暴吵一顿,一气之下愤然辞职,后是发现温吞水般的丈夫小开竟然在外还有一个相交至深的红颜知己。从小个性倔强、自信、行事果敢的苏珊本想给丈夫一些厉害吃吃,让他知道马王爷爷到底有几只眼,不曾料想,小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他已经忍让苏珊太多,不想再退让什么。苏珊不得以启用最后通牒,那男人立马拿着自家的东西就搬出去了,苏珊刚得意两天就觉得这事不妥,反过来央求丈夫屈尊回来,这下轮着丈夫不肯。  苏珊慢慢地变得很沮丧,每天躲在家里吃很多的东西,有时肚胀得不得不去呕吐,如果不吃东西,她会有莫名的恐惧,觉得自己要么会发疯,要么会心肌梗塞。苏珊没有太多的朋友,况且这样的事也难以启齿与别人谈,要知道苏珊是个很要强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结婚五年来,公公婆婆对儿子的婚姻一直不认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了异心,不往坏处使劲就算是菩萨保佑了。  苏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苏珊有记忆开始,这两人就没有好好的过一天,连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会给她什么好建议呢?苏珊有个大她三岁的哥哥,留学在美国,她在E-mail中跟哥哥诉苦,哥哥嫂嫂回信却把她数落一通,说她向来都是自我中心,从不考虑小开的感觉,公开替小开抱不平,还说:"小开能忍你五年已经算得上是圣人",气得苏珊差点砸了电脑。  苏珊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过运动来分散自己对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长的体重,有几天她似乎已经找回了那种自控的感觉,但很快被她难以控制的易怒情绪破坏了。她看不惯别人,有时莫名其妙的讥笑讽刺别人,别人自然也看不惯她,孤立她。她放弃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里,拼命地吃东西。  一次,她偶然给市妇女热线打电话,遇到个老大姐似的咨询员,温柔关切的话语一下就赢得了苏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亲,许多的眼泪、委屈、愤怒与抱怨像长河缺堤般喷涌而出,那母亲般的咨询员就在这种疾风暴雨般的倾诉中顽强的坚持着,用她的理解,同情和无条件支持来安抚她。拿着电话的时候,苏珊觉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听筒去面对空空荡荡的家,没有声息的空气像是有无穷的压力。  刚开始,她还能克制,后来她一打就是几小时,她觉得那是一条生命线,没有它她会去死。后来,那可爱的咨询员自己受不了,她明白这样的电话咨询只是鼓励了苏珊的一种成瘾性行为,鼓励了苏珊的人格退行,依赖和对自己的无力感。她建议苏珊去找一个心理医生,说已经不能给苏珊提供什么帮助了。苏珊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第二次被亲人抛弃,她非常地孤独、愤怒与恐慌,她不停地打电话,要求那位大姐继续接听她的电话,但热线变成另外一个对她来说非常陌生的声音,她绝望了,她觉得都是自己不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关系总是不能维持呢。在卧室里,苏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觉到疼,看到殷红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单上,苏珊有种解脱感,好像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会乾这样的事,找来碘酒和纱布,处理好伤口,心满意足的睡着了。  早上醒来,苏珊觉得是该去找找心理医生了,可是她去那儿找心理医生呢?苏珊对心理医生的想象都是来源于好莱坞的电影,像英格丽.褒曼(电影《爱德华大夫》)极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师或像布鲁斯.威利斯(电影《第六感》)包含灵性灵感的男治疗师,在宽大的房间里,填充着奇妙的鲜花,松软的沙发和神秘的气氛。苏珊去了全市六个咨询中心和四家医院,她始终找不到那种熟悉的内心感觉,大多数心理医生看起来很普通,智商不那么高,有的还有些庸俗,个别的医生甚至其貌不扬。苏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觉,她看心理医生就像谈爱情,不想遇到没有品味的人。  苏珊找心理医生就像《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少则一次,多则三次,总是不能完整的结束一个疗程。不过,让她很惊讶的是,每一个医生给她的印象都有明显的不同。第一个医生认为她患有抑郁症,并有自杀的危险,强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郁药,遭到她拒绝后,草草将她打发走了。第二个医生说她是适应性障碍,失业、丈夫的离去给她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建议她用渐进性放松训练来控制焦虑。苏珊觉得这个医生什么都不想承担,只让她做这做那,再来评判她做对没有。 第三个医生诊断她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冲动、依赖、低自尊、对焦虑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认同的能力。苏珊反感这种说法,她觉得这个医生在卖弄自己的学识,不是真正想关心人。第四个医生认为她的体重增加和贪食与狄奥浦斯情结(恋父恋母)有关,需要接受长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关系人分析,但苏珊觉得每周三次,连续半年的分析治疗,一是她经济承受不起,二是时间也不可能保证。 然后是第五个医生,他坚信苏珊的婚姻困境是来源于父母婚姻模式的潜在影响,让她接受婚姻指导。苏珊觉得医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与事无补。如果换着她给别人说说婚姻的道理,自己没准比医生强。第六个医生告诉苏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实的,她无意识在扮演一种受害者的角色,放弃这种角色才是好转的开始。苏珊无奈地想,要能放弃我早放弃了,还等现在。第七个医生努力探索苏珊内心的对立化与冲突主题,他认为苏珊内心潜藏着许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无法表达的悲伤、孤独、被遗弃感、罪恶感与愤怒,他试图用空椅技术来让苏珊对自己冲突的内在有所觉察。苏珊觉得诊室里发生的事过于游戏,她讨厌让自己的屁股在两条椅子间动来动去。 第八个医生建议苏珊接受催眠治疗,当灯光减弱,苏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医生用一种拉长了的,怪怪的声音让她数数。开始的时候苏珊跟随医生努力放松,但医生的声调让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发笑,这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医生尽职地顽固地重复一些诱导语,好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苏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结束。当第二次按约去催眠的时候,医生告诉她催眠对她是不适合的,最好寻找别的途径。第九个医生相信苏珊需要合理情绪治疗(REBT),他觉得苏珊有三大自贬情绪,抑郁:使她与正常的生活环境隔离;焦虑:导致她体重增加和睡眠困难;愤怒:使她失去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医生分析了苏珊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找出每种认知、情绪与行为的人格脚本,这把苏珊搞得很糊涂,难道真真实实体验到的东西只是内心的幻觉。 第十个心理医生很难承认他是心理医生,因为他竟然说苏珊是在逛"医生商店",只看不买。他快乐地把苏珊称为"医生杀手",是"训练心理医生的医生"。这让苏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着对苏珊说:"你知道你在乾什么吗,通过对心理医生的挫败来释放压抑的愤怒。"这让苏珊有些委屈。医生又说:"你来这里就是要为自己寻找问题,但我不会满足你,我甚至觉得你的烦恼对你很重要,不要放弃它。"苏珊实在气不过,忍不住就大声地哭了,哭得让那个医生的脸有些挂不住,让外面候诊的人都以为她遭到了医生的欺负。但哭过以后,她突然对自己有了一些觉察,她需要放弃依赖什么,包括心理医生,鼓起勇气自己接受现实,寻找一种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寻找合格的心理医生  苏珊找心理医生的经历真的那么曲折吗?我似乎感觉到读者们不相信,但我要告诉你们,事实上,苏珊还要算是幸运的。当今这个社会,无论你去那个城市随便地一找,就能发现许多自称的张洛伊德、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个医生口里都会挂一些伟人招牌: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罗洛梅,卡尔罗杰斯,培尔斯,史金纳等……。你休想质疑他,质疑他似乎就是跟整个心理学作对。在我看来,前九个医生,其实也是对的,只是成熟的心理医生会先和当事人讨论形成一种双方认可的关系,还没有结成彼此信赖的、开放、坦诚的治疗关系,就忙着去帮助当事人,起码要算缺乏专业经验与能力。那么第十个医生对不对呢?他一开始就敏感到苏珊不能从心理医生那儿获益,可能是害怕获得一种"亲密关系"后,又会重复体验被抛弃。指出她的防御方式是"蜻蜓点水般的接触,并快速脱离",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困境。当然,医生以幽默的"反向攻击"来帮助苏珊领悟尽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却值得商榷。  那么,你们一定会问,如何能找到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这可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我想说点个人的经验,一,当你觉得要看某个心理医生时,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寻医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医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从网上得到。比如,医生的职业背景,有那些执业资格,受过何种训练,写过什么东西,咨询经历有多长等等。当然,也不能说网上没有"打榜"的心理医生就不能信任,这只是一个资源途径。二,注意心理医生的口碑,好的医生总会被朋友提及和推荐。在候诊的时候,求询者往往会交流对医生的看法,尤其要关注那些与医生保持很长的关系没有脱离的咨客,他们对医生的感觉要到位一些。不过,现在是心理医生供不应求,再糗的医生门口没准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三,对医生的感觉,感觉可靠吗?对你来说,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但对其他人来说,你的感觉中包含着你的价值观、经验,你的防御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医生有一种很强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他不说不笑,眼睛看着你也会给你许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觉到安全、舒适、被爱、被尊重、被接纳与认同,你很放松,不用忌讳什么。他会引发你倾诉的欲望,却又引导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节制。他从不提弗洛伊德,荣格什么的,也不轻易下结论,却非常在意你的感觉,总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贴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评价你、指导你。好的心理医生一点都不复杂,不权威,不深奥,像水一样随你流动,像玻璃一样透明,把你的防御和阻抗都化解于无形。当你抱怨别人的时候,他会沉默,不扇阴风也不点鬼火,当你反思自己的时候,他的眼睛会闪射出愉悦的光辉。他听得很多,说话很少,但每句话可能都是一种新视觉,给你一种新体验,让你感觉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应该考虑的因素  以下一些东西可以参考,但并不可靠:1,机构对医生的介绍,往往机构只是鉴定医生的行医资格,无法鉴定他的人品和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2,医生的受教育背景和专业受训背景,一般要求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中级职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很多心理医生提供的专业受训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训练班,这没有用。长期的严格的专业训练,就目前培训结束的只有德中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三年),分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家庭治疗三个治疗学派与技术。3,专业许可或心理医生执照,有的医生会说他有某国外机构给予的专业资格或执照,这并不可靠,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认证机构,你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伪。就我所知,在北美、欧洲持有心理医生执照的人是有明确的专业范围、区域、人群等限制,并要时时接受监督和资格再认,离开所限环境,资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说那个医生曾经获得过国外的执业资格。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99年颁发过一次心理医生资格证,由于范围小,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4,心理医生自我体验的时间,接受督导的分析是心理医生执业前的必经之路,一个医生分析当事人的深度不会超过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国外,一个精神分析师要接受不低于八百小时的自我分析。心理医生的含金量由三个部分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与学习心理理论,三分之一是接受专业培训,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体验。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这对当事人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觉察,帮助咨客觉察自己就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当然,中国的心理医生有个变通的做法,由十几个医生结成自我分析小组,彼此督导,以此来促使自己成长(在北京有心灵绿洲小组,精神分析小组、家庭治疗小组等)。当然,肯定会有医生说他在国外接受了多少小时的督导,我们可以相信他吗?我不敢说,因为督导费用是非常昂贵的,一小时的督导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5,专业年限,一般来说,从业越久的人,专业水平会越高,但不尽然,做心理医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经见到过从事了十七年心理咨询的医生,连一些咨询技术中的基本方法还没有弄懂,我觉得他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这是说明他们在某些学识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专业就在行。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别人该他的,过高地估价自己。当然,收费很低的医生也不要去看,他会无意识的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自己。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有些人回国来,以为国内的都是乡巴佬,随他们怎么摆布。我就遇到几个自觉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来做一次个案督导或讲讲课,才发现是牛头不对马嘴。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十本中国医生写的东西,九本都没法看,让好人也会看出满身的毛病来。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难不僵化,自以为自己吃的盐多,也很难克制得住不去教育人。  这些信息对你是重要的  客观地说,要获得医生完整的背景资料并不容易,求询者基本上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那么,在中国有没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如果以国情为标准,当然还是有的。中国真正缺乏的是心理医生的执业环境,第一,权威的资格认定机构与认证制度,主要监督心理医生的受训背景、自我体验、完整的个案与研究、治疗技术、处理个案的能力等。第二,心理工作的伦理条例,涉及医生的责任、义务,如何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守密的问题,危机乾预,医生的不当获益和医生的自我健康与自我保护等。第三,当事人的投诉与应诉机构与对医生的惩罚制度,应该有个机构来告诉当事人的权利和什么是医生的越界行为与违法行为,不然投诉就无从谈及。医生需要知道违反了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处罚,不然,医生就会胡作非为。前不久,劳动人事部颁发咨询师资格考试,看起来是好的,实际上却是在鼓励人们自学成才。什么都可以自学成才,医学却不行,因为医学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训练和操作技术,心理医生还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术。 心理医生的那些行为要算越界呢?国际上有一个专门诊断医生的治疗关系敏感指数(EI指数),一共是三十多个条目,这些条目告诉医生如何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关系。以下的一些行为要算越界行为:替熟人看病,私下与当事人接触或成为朋友(双重关系),在当事人面前宣扬自己,希望得到当事人的欣赏(表现欲),对异性当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励对方过度移情(色情),过分担心当事人的愤怒,不敢挑战或质疑当事人(无力感),为了讨好当事人而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增加复诊次数,或在休息时间接待当事人(让权),通过控制和支配当事人获得快感,强迫推销忠告(权利欲),收取当事人的财物,陪当事人吃饭,或利用当事人得到利益(贪欲)……。当然,出现上述现象,还不能说心理医生就违反了职业规则,只能说治疗关系有问题。那么,出了那些事情我们可以投诉他呢?一,与当事人产生情感接触与性接触,包括不当的身体接触,性挑逗和要求当事人叙述性和身体方面的细节。二,与当事人产生生意行为,如转介当事人而收取介绍费,跟当事人做生意,向当事人借钱。三,泄密行为,如泄露当事人的资料,与朋友讨论当事人,改头换面用当事人的故事写文章和书籍。  我们都习惯了讨好医生,以为我们对医生好,医生才会尽心关照我们。但对心理医生却不同,心理医生要求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这就需要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距离,在咨询与治疗中,医生与当事人间有一种高度亲密与信任,离开诊室,这种关系立即消失,医生也会迅速的遗忘掉你(自我保护)。所以,你与心理医生的关系越简单,心理医生就越能发挥他的技术,当你和心理医生走得很近时,他对你就失去了意义,对你的问题他就变得非常地弱智。由于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绪卷入,侵袭,最后心身憔悴。当你喜欢和一个心理医生交往时,一个成熟的心理医生会让你选择:"你愿意得到一个好朋友,还是愿意继续拥有一个好医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这个道理,这里水就是咨客群体,船就是职业心理医生。有一个故事我讲过很多遍,希望人们有所领悟。有一个十八岁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丧极了,觉得尿床简直是要了他的命。因为它,他没有勇气去社交,没有心思去学习。他找了许多专家于医生,吃药打针,但无济于事。终于,他决定要自杀。他的一个朋友劝告他说:"你不能绝望,应该去找心理医生。"他想:"专家都不行,心理医生都能怎样呢?"但他还是去了。几周以后,他又见到他的朋友,看到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朋友问:你看过心理医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还在尿床,但我觉得这已经非常不重要了。"心理医生并没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却让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并不妨碍他对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总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个问题,我需要心理医生的意见,或者我有一个烦恼,我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解决。但可恶的心理医生要不含糊其词,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我曾经接待过数不清的人,他(她)们来抱怨,抱怨爱人情人,亲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医生只能做一个耳朵,他(她)们以为心理医生会对他(她)们的故事感兴趣,其实,心理医生是在听,但却是用眼睛在听,观察咨客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那些内容是他(她)的解释,那些是他(她)的赋义。好的心理医生总是在激发咨客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从一个受害人变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对问题的看法与感觉。比如你想吃到鱼,心理医生会诱导你去讨论鱼网,讨论如何织网,如何找到织网的材料,然后讨论如何去捕鱼等,而不是赶紧送你二斤鲜鱼。 > 在我们传统意识中,医生就是一种权威,很多咨客到处找权威,以为找到一个很权威的心理医生,一切问题都可以搞定。这样的意识带到心理咨询中就有问题,在咨询中有权威欲和表现欲的心理医生恰巧是很糟糕的医生,他们习惯培训当事人,拿心理学理论(大棒)来教导你。这是心理医生的防御,是专业能力不够的表现。其实,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咨客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和咨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经验的医生总是在评估当事人的领悟能力,自我改变的动力和对问题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说过:"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一种工具,只是提供一种环境,帮助你对自己觉察与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医生就有点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只想倾诉最节约的办法是打免费热线电话,热线咨询人员接受的训练就是倾听,共情与提供人性关怀。可笑的是,我们的媒体和大众对心理医生的理解也只到这样的水平,所以,很多有爱心的人,接受一点点心理学培训,看一点点心理学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到处自称心理医生。也有很多用咨询骗人钱财的"医生",其实就只有当当热线人员的水平,再卖弄一些理论来唬人。这种习惯认知跟心理学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许多有自我觉察能力,有经济能力,可以通过咨询让自己对生命、生活增加更高体验的人,对心理咨询不屑一顾。许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却以为心理医生能帮助他们,结果是昂贵的咨询收费让他们得不偿失,雪上加霜。心理学只能改变人们精神世界,情感领域的痛苦,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一筹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  另外要说明的,心理治疗不像普通的医学,它并不那么在意诊断,也不是看一次病,处一次方你的问题就好得了的。这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时间准备,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钟。二是经济准备,目前心理收费很乱,但只要在医院,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一块钱。在社会咨询机构,可能会高一些,大多一小时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费,二百到三百元次。当然,如果你咨询的次数多,就可以谈,让对方把价钱减低一点。也有个别医生要价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医疗机构,一般一小时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黄盖,打的愿打,挨的愿挨的事。还有,成熟的心理医生会选择当事人,心理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考虑是否接受你并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疗关系,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会对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疗和咨询,不想去触动你深层的东西。如果他接受你,会主动与你讨论复诊时间,给你预约和讨论费用等问题。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不是等待心理医生对你做什么,而是你要主动的坦诚你的困惑与问题。如果你不投入,心理医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动的,从属的。一般的情况是医生会和你商讨交谈那些层面的问题,会鼓励你联想或回忆,从中提取咨询的素材。在咨询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医生的关系。我见过不少当事人,在咨询的进程中产生了对医生的意见,认为医生不够关心他(她),或者对医生有愤怒,但他(她)们不敢暴露,怕得罪人。这样一来,咨询就缺乏坦诚,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当事人因此自动脱离。其实,这些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随时让医生知道,以此来调整治疗关系和帮助医生发现当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个方面是:一旦你决定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学的帮助,你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视觉。这些工作不仅是在诊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医生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视觉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心理医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正如走崎岖的山路,我们有时会借助一根拐杖,让自己走的平稳一些。当你走得很稳健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医生。  不同的咨询机构  在理想的社会里,心理学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社会救助机构下的热线和咨询服务中心,这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身处困境的人可以免费得到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不仅要关注你的情绪,危机,还要关注你的生存与衣食。这里的心理从业人员大多是社会工作者,她们只接受短期的心理咨询技术的训练和人格的训练,并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与指导她们。第二类,个人开业的咨询所,他们是收费的,费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问题,儿童发展,社会适应,个人能力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也包括职业咨询等等。从业人员大多是心理专业的学者,受过某些专门的训练,有对某种技术的行使资格或心理学会颁发的执照。第三是医院或心理培训机构开设的心理中心,从业人员要有严格的医生资格,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背景,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并获得心理医生资格。一般收费较贵,接受的咨客问题也比较麻烦,很多存在躯体障碍或精神问题。 > 在我国,热线有几条,大多生存困难,比如,北京的妇女热线还是国外的福特基金在赞助,国家没有资金给予扶持。当然,在很多外企,有员工的EAP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福利,为员工提供免费心理服务。个人开业在北京已经悄然升温,但还没有形成气候,大多数开业者由于缺乏专门的申请机构,一般都是注册的某某咨询公司。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在机构不太忙的时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体,医生的技术才不会慢慢枯竭。心理中心,在我国分两种,一是大学,研究所,社区办的心理咨询中心,二是医院开设的心理门诊。前者大多是心理学专家,后者大多数是医学出身,各有利弊。医院的心理咨询在缺乏专业培训下,很容易陷入医学模式,而没有了心理学的味道,再加上药物的滥用,使医院心理门诊的声誉并不太好。加强对医院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专业培训、督导与管理可能是我国心理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岳晓东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但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声明:本人转载该文目的是为心理学爱好者提供研究文本,著作权归岳晓东博士。作者若有意见,请告知。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一:拿破仑——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拿破仑是法国人的骄傲,也是法国历史的悲哀。他一生大小征战百余次,大多攻无不破,战无不胜。他曾说:"在我的字典当中是没有'不'字的。"可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此。自信使拿破仑不断挑战命运拿破仑从小就好强善斗。小孩子时,他时常揍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却先到母亲那里去告状,使约瑟夫再受母亲的一顿训斥。由于拿破仑的好斗勇猛,他父亲在他10岁时将他送到军官学校学习。拿破仑初到军校时,备受歧视,他没有别的办法对待他们,只有与他们打架。他虽身才矮小,势单力薄,却从不屈服,最后打出了同学们对他的敬畏。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积极投入这场革命。1793年,面对王党分子的疯狂反扑,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在这当中,他巧用炮兵,身先士卒,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勇气。拿破仑由此不断受到提拔,并一再创造军事上的辉煌。他曾先后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绩。拿破仑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胜过信上帝。在短短的五年内,他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炮兵上尉跃升为一个率领十数万大军的将领,靠的全是自己的战功,而不是任何人的提携。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解散了共和国的督政府,把权力交给自己为首的三位临时执政。拿破仑对国内加强中央集权,修订法律,控制与论,扩充军备,并坚厉打击王党分子和雅各实派;对外征战不断,扩张领土。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1800年英、俄、奥等国组成反法同盟,但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奇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一举击溃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驻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奥地利的战败与沙俄的退出,使英国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于1802年3月25日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这一系列胜利使拿破仑在国内的声望升到了极点,他被推举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自信使拿破仑梦想统治世界但拿破仑的梦想是成为法国的始皇,结果法国元老院又于1804年5月18日正式授于拿破仑"上承天佑共和国法律制定的法国人的皇帝"称号,并于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盛典。当教皇庇护七世拿起皇冠准备戴在拿破仑头上时,他突然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这一举动震惊了人。拿破仑胆敢在加冤时自戴皇冠,打破君权神授的传说。他到底什么时候知足?对这一点他自己也不清楚。用他的话来讲:"我不知道有什么极限,""只响往一个世界帝国,世界要求我来统治它。"拿破仑的野心膨胀使他不满足于登上法国皇帝的宝座,他还不大肆瓜分欧洲领土,把自己的兄弟与近臣分封到这些地方去做国王、大公。到1810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又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它附庸国的太上皇。而对于拿破仑的侵略行径,欧洲列强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从1806年到1810年,共有三次反法同盟组成,随均告瓦解,但反抗总是不断。1812年6月,拿破仑又率六十万大军征讨俄罗斯。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元帅对拿破仑大军采取了主动撤退,坚壁清野的策略,并在拿破仑逼进莫斯科时焚城三日。这使拿破仑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结果拿破仑的60万大军在天寒地冻及俄国正规军与游击队不断骚扰下彻底瓦解了,他只率2万7千残兵败将退回巴黎。在归途中,他说了一句深刻的名言:"伟大和荒谬之间就差一步"。可惜拿破仑无限膨胀的自信早使他变成了一个荒谬的人物。拿破仑征战俄罗斯大败而归,敲响了命运的丧钟。1813年春,俄、英、普、奥、瑞典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4年4月6日,在众叛亲离、大势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签署了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之后一年,他虽潜回巴黎,再登皇位,与联军作战,但这只留下"滑铁卢"的败绩。之后他被遣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他的余生。在那里,他在那里过了六年无聊至极的日子。据说还有人送了他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看得他大为惊叹,悔憾没有早得到这本书。拿破仑自恋人格的心理分析拿破仑成也自信,败也自信。他一生的兴衰告诉人们:过分自信会导致自恋。而自恋可使人分不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梦想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拿破仑的自恋使他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潭,过高估计自我重要性及个人能力,贪焚得不知天高地厚。拿破仑是一个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他不明白成功可以使人变得自信,也可以使人变得自负,而众望所归随时都可以变成众的放矢。所以,对于自己的屡屡得手,拿破仑没有危机意识,有的只是冲击意识。结果他战胜别人的次数越多,输给自我的机会就越大。拿破仑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打了太多的胜仗了,这使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战争赌徒。拿破仑虽曾建立过赫赫战功,可他在历史的最后记忆却是他的"滑铁卢"败绩。这都是因为他太自恋了!拿破仑真正应该读的书不是《孙子兵法》,而是《道德经》。阅读(433)|评论(8)|收藏(0)|打印|举报前一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后一篇:心灵自由之路(克里希那穆提)——序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发评论]尾生:2006-04-18 09:03:42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二:恺撒——被自我陶醉毁灭的人拿破仑曾说:“我一生只佩服凯撒,如果一个军官不知道凯撒,就不佩拿枪,更不佩拿指挥刀!但恺撒终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在于他太自我陶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朱理亚,恺撒于公元前101年诞生在罗马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父亲曾出任过罗马大法官,叔父曾出任过罗马执政官,母亲则出自于另一个罗马执政官的家族。少年时期,恺撒就抱有远大的志向。他特别爱看亚历山大远征记,梦幻能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19岁时,恺撒与贵族之女克妮莉亚订婚。当时罗马的权贵苏拉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想提拔恺撒作为青年贵族的代表,故为他另准备了一桩婚事。但恺撒不顾他的利诱与威胁,坚持与克妮莉亚完婚,结果被迫出逃,连个人的财产和妻子的嫁妆都被没收。恺撒这种为维护个人信誉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给他带来了相当的美誉。20岁时,恺撒投身军旅,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戎马生涯。这不仅增长了他的军事才干,也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坚毅斗志。30岁时,恺撒退出军旅,投身政治。他以高贵的出身,英俊的外表,丰富的社会阅历及巧言善辩的口才而很快赢得社会各界的重视,他还经常利用借来的金钱,大肆宴请对他有用的人,并很快赢得了慷慨大方的名声,这益增加了恺撒的自负感。40岁,恺撒出任西班牙总督。在当时的罗马政坛,有两个著名人物,庞培和克拉苏。他们为了各其利益勾心斗角,并争向拉拢恺撒以为己用。后来恺撒与庞培和克拉苏达成秘密协议,规定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单独执掌政权,而要三方协作。这样,恺撒正式跻身罗马政坛三雄之列。42岁时,恺撒当选为执政官。任满后他出任高卢总督。在任内,他利用高卢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与不和,积极进行分化拉拢,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活动,10年中征服了大半个高卢及附近一些地区,掠得了数不清的战利品和几十万的战俘,他把这些战利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罗马,使元老院的贵族们大喜过望。而在元老院发来的一封又一封贺表中,恺撒对自我的陶醉也在膨胀,他已不再满足于跻身于“罗马三强”之列,他要向亚历山大大帝看齐。恺撒48岁时,克拉苏对帕提亚作战,不料一败涂地,克拉苏本人也阵亡。由此,恺撒的对手仅剩庞培一人了。公元前52年,庞培的亲信迈罗杀害了深受平民拥护并同情恺撒的保民官克罗狄,引发平民和被释奴隶的暴动。元老院的贵族们惊恐万状,连忙任命庞培为独一无二的执政官。庞培上台后,一方面残酷镇压暴动,另一方面也打压恺撒的势力。恺撒没有示弱,他亲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罗马。庞培虽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却对恺撒的神速进军估计不足,结果不得不带领着一把元老院的贵族们逃往希腊。就这样,恺撒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罗马。之后两年,恺撒又转战西班牙,希腊等地,剿灭庞培的势力。恺撒在用兵中,很注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特别是在法萨卢战役中,恺撒的兵力虽只有23,000人,却能一举击溃54,000人的庞培军团。庞培兵败后逃亡埃及。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怕招惹是非即将庞培杀死,把其人头献给恺撒。至此,恺撒终于成了罗马的最高主宰。自我陶醉的代价56岁时,恺撒返回罗马,受到人们空前的欢迎。他被推举为终身保民官,并被冠以“祖国之父”的称号。恺撒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恺撒成了一个空前大国的无冕之王。他的名字成了尊严和权力的象征,他的雕像出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他的亲信遍布帝国各级政府机构中,他的事迹被人们广泛地传诵着。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一跃成为全罗马帝国最有权力的人物,功名已超过了他唯一的崇拜对象----亚历山大国王。他听惯了别人对他的颂扬之声,开始像帝王那样的发号施令。恺撒的自我陶醉达到了顶点!可他不知道,就在他最陶醉的时刻,危险也正向他逼来。元老院的贵族们对他日益不满,暗中串联,阴谋刺杀恺撒,其中狄西摩斯.布鲁图还是恺撒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致认为恺撒的存在已成为共和国的最大威胁,并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邀恺撒来元老院大厅议事,然后加以刺杀。恺撒没有死在对外征战中,也没有死在与两巨头的角斗中,而是死在一批朋友手中,这是他料所未及的。恺撒自负人格的心理分析从心理学上讲,恺撒之死与其自负人格甚有关系。这突出表现为:待人轻信,自以为是,喜欢听恭维之辞,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过分宽容。恺撒在早年处事还十分谨慎,但随着他功业的不断扩大及地位的不断提高,他越来越丧失了对潜在敌人的警惕性而变得越来越自负。由于他的自负,恺撒只要自己对人宽容,别人就一定会作出善意的回报。但他没有想到,在政治斗争中,宽恕并非环环相报。恺撒也太相信个人的魅力与感召力了。他以为凭借他当时的权势,没有人敢挑战他的统治。可他没有想到,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恺撒一生在对敌斗争绝少失算,这是他屈指可数的一次失算,可这次小小的失算却使他永久成为历史人物。恺撒太沉醉于自己的功名了,而这份自我陶醉使他放松了对政敌们的警惕。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荣升到罗马最高统帅,用了整整38年。可他从罗马最高统帅到被刺,用了不到一年。恺撒一生发表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演讲,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怎么,还有你,布鲁图。”恺撒之死,给人留下太多太多的遐想了。博主回复:尾生:2006-04-18 09:04:19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三:贝多芬——自我激励的奇迹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 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物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17岁时,贝多芬云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物,受到热情的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19岁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失诧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业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信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延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贝多芬从32岁起开台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贝多芬只有一个1809年10月,法军占领信也纳,趋炎附势的奥地种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贝多芬54岁,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的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博主回复:尾生:2006-04-18 09:04:48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四:林肯——乐观人格的典范林肯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迷:他出身贫贱,却成为美国历史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长像丑陋,却迷倒了千百万美国人;他因废除奴隶制而与南方作战,而他遇刺后南北双方都在悼念他。是什么力量使林肯享有这样的感召力?林肯的传奇人生1809年2月12日,林肯诞生在肯塔基州哈丁镇荒郊一间泥土小屋中。他5岁时就开始帮助家里做活,9岁时生母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林肯上学时,读的书以圣经为主,用华盛顿与杰佛逊的字迹作为自己的练字模板,先后只接受了一年的正规教育,凭不断自学成才。长大之后,林肯梦想成为一名律师。他自学法律的知识,细心观察律师的辩论。有时候法庭开会,林肯会徒步走上十五、二十哩的路程,去听律师的辩论。为增强他讲话时的感召力,他还去教堂观察牧师说话时的口气与姿势。并田间干活时对着空地操练演讲技巧,直至最后成为一个称职的律师。林肯24岁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安妮。拉特利奇的女孩。她是林肯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姑娘。可惜她后来得了斑疹伤寒,临死前还呼着林肯的名字。林肯为安妮的死悲痛万分,几欲自杀。这也使林肯开始情绪抑郁,并与此苦斗了三十余年!林肯31岁时,与出身名门的玛丽。托德结婚。玛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总统夫人。但在婚姻生活中,玛丽总是在挑林肯的毛病,斥责他的不是,搞得林肯情绪很压抑,可玛丽却帮助林肯当选了美国总统。对此,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曾评论:“如果林肯当初娶了安妮为妻,他会十分幸福的,但他不会成为 美国总统的:而林肯娶了玛丽为妻,虽婚姻很不愉快,却成为了美国总统。”朋友,如果你是林肯,你会选择哪条命运?林肯从1834年竞选公职以来,输掉了每次重大的竞选。特别是1854年与1858年竞选伊利诺期州参议员时,都是以相当近的比差输给自己的竞选对手。1860年林肯转而竞争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结果获胜,并在同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有趣的是,林肯的反奴隶制立场受到他父亲的全部亲戚,他母系和太太家系大多数人的反对。而南北战争爆发之后,他的大小舅子们全在南军服役。林肯就任总统期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付南军的反叛,结果北军在战场中一再失手,直到后来林肯提拔格兰特将军才迫使南军彻底投降。四年的内战终于结束,奴隶制也被正式废除。然而,就在林肯可以松一口气时,他却在福特剧院观看演出时被人刺杀,时年56岁。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的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人的大敌。但他还是挺过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肯的可爱之处林肯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他从来不遮掩自己,当有人笑话他的父亲曾是个鞋匠,林肯笑笑说:“不错,我父亲是个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国能像我父亲做鞋那样地娴熟高超。”林肯善于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他被人最常引用名言是:“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愚弄某些人,也可以有时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总是愚弄所有的人。”林肯虽生活坎坷,饱经挫折,却仍乐观地等待明天。纵观林肯的一生,他欢乐的时刻要远远少于悲痛与烦恼的时分,但他还在坚持不懈地拚搏。这一点就连他的对手都对手都对他敬佩不已。斯蒂芬,道格拉斯这个两次击败过林肯的竞选对手在评价老对手时说:“他是他党内强有力的人物,才智超群,阅历丰富;因为他那副滑稽可笑和说笑话不动声色的模样,他是西部最优秀的竞选演说家。”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也曾言:“林肯是他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尽管他们的政见不同”。林肯的可爱还在于他虽在政界混打了多年,却不改其朴实无华的本色。林肯不是一个完人,有着许多毛病,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顽强的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林肯入主白宫时,想的只是要推翻奴隶制,他没想到这竞会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当时,他曾十分耽心这样做会导致国家的分裂,但他不惜国家分裂也要推翻奴隶制,因为他坚信《独立宣言》的开场白:人生来平等。尽管林肯的个人生活很不幸,但他却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获得了幸福。林肯乐观人格的心理分析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曾评论林肯说,“他是一个没有假日的总统,一个没有睛日的水手。”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林肯顽强地活了下来?从心理学上讲,是林肯的乐观人格使他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直至获得最后的成功。林肯的乐观态度使他不因为自己出身卑贱就感到自卑,反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一个木匠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成为美国总统。他的乐观精神还使他不因生活坎坷就自暴自弃,相反他在挫折中不断地吸取教训,以变得更加成熟聪明。更重要的是,林肯的乐观人格使他养就了那发自内心的幽默感,这不仅是他自我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他招人喜欢的有利武器。林肯在生活能力上虽是一个低能者,但在乐观态度上是个优胜者。林肯是乐观人格的典范,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五句话是:“上帝一定很喜欢平发,不然他不会造就出这么多平民来。”博主回复:尾生:2006-04-18 09:05:12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五: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一、效忠以死情结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白帝城托弧是中国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人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扣上 “效忠以死情结”。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现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这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