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契生活-潘霍华

《团契生活》团契生活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133:1)以下我们要根据圣经,看看在上帝的话语的引导下怎样过团契的生活(编者按书原译为『共融』,依一般之译法,改为『团契』),和应该注意些什么指示和规则。信徒之得以和其他信徒一起过活,并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试想想,耶稣基督生活在仇敌中间,最后,祂所有的门徒都离开了祂。在十字架上,祂完全被孤立,周遭全是作恶者和嘲弄的人。然而祂来到世上,正是为了这些缘故,将平安带给敌挡上帝的人。既然如此,信徒不属于修道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乃要活在仇敌当中。他的使命在那里,他的工作也是在那里.“基督的统治该是在你的仇敌当中,谁不能忍受这一点,就不能归属祂的统治。他只是愿意和朋友在一起,生在玫瑰和百合花当中,不是和恶人,乃是和敬虔的人同在。啊,你们这些亵渎上帝和出卖基督的家伙!基督若是和你们所干的一样,有谁还能得救呢?”(路德)。『我必播散他们在列国中,他们必在远方记念我』(亚10:9)。照上帝的旨意,信徒是一群分散的人,像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28:25)的种子。这是他们所受的咒诅,也是他们所得的应许。上帝的子民必须分散到远方,活在不信者当中,但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要成为上帝国的种子。『我要……聚集他们;因我已经救赎他们……他们……且得归回』(亚10:8,9)。什么时候会有这事呢?这已经发生在耶稣基督身上了,因为祂一死,就『将上帝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11:52),并且在末期的日子,上帝的使者要将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24:31),使所有的人都可以看见。然而在这事之前,上帝的子民是分散的,他们惟独在耶稣基督里才能连结在一起;他们之所以合而为一,乃在于他们虽然播散在不信者当中,却在远方记念祂。所以,在基督之死和末日这段期间,信徒得以一起生活在有形的团契中,乃只是出于恩典,预先尝到末后之事罢了。教会在这个世界上得以有形有体地分享上帝的道和圣礼,正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其实不是所有的信徒都能尝到这份福气。比方坐牢的、有病的、分散在外的孤独者、在外邦人当中传佳美信息的人,都得独自生活。他们知道,有形的团契乃是恩典。所以他们像诗人一样,『怀念往日的时光……跟群众同往上帝的殿宇,带领着欢乐的朝圣者,一路欢呼颂赞上帝』(诗42:4,新译)。然而他们现在却是孑然一身,按照上帝的旨意,在远方成为播散的种子。他们既然尝不到这种有形的福气,便在信仰中更加渴望追求。因此,主的门徒,启示录的作者约翰,当他在拔摩岛上过着放逐的孤寂生活时,便在『灵里的主日』(启l:10,原意)和他的教会共守天上的礼拜。他看见七个灯台,那便是他的教会;七星,那便是教会的使者;在灯台中间,是人子耶稣基督,充满着复活主的荣耀。祂用话语坚固他、安慰他。这便是属天的团契,是被放逐者在主复活的日子得以分享的。信徒能够得到另外一位信徒的亲身同在,是种好得无比的喜乐和力量。正如被囚的使徒保罗在他极度想念中,『那因信……作……真儿子』的提摩太,在他生命结束前到狱中来,因为他想见他,希望他在身边。保罗没有忘记提摩太在上次分手时所流的眼泪(提后1:4)。此外,当保罗想起帖撒罗尼迦的教会时,他便『昼夜切切的祈求,要见你们的面』(帖前3:10);其实老约翰知道,除非他到信徒那里,与他们当面谈论,而不只是靠笔墨传达,不然他们的喜乐是无法满足的(约贰12) 。信徒渴望彼此相见,并不是羞耻的事,这也不表示过分看重肉体的需要。因为上帝造人,既是属灵又是属肉体的,而上帝的儿子也因为我们的缘故,在世上以肉身出现;祂肉身复活,也叫信祂的人,在圣餐中领受主基督的身体;将来死人复活,肯定要使上帝的造物,在灵性和肉体两方面部得享完全的团契。信徒因此为弟兄肉身的临在而赞美他们的创造主,复活和救赎的主,父、子和圣灵。坐牢的、有病的、分散在外的信徒都认识到,假若能有一个信徒弟兄在附近,那便是三一上帝肉身临在的一个恩典记号。访问者和被访者在孤寂中彼此看到基督的肉身临在;他们存着敬畏、谦卑和喜乐的心,彼此相见,彼此接待,就像遇到主一样。他们彼此领受祝福,就像领受主耶稣基督的赐福一样。如果弟兄间一次的接触,已有这么的大有福气,那么,按照上帝的旨意,每天得以和其他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其所得到的丰满和富足,又怎能数算得尽呢!当然,孤寂者认为是述说不尽的恩典,对每日都可以得到的人来说,却不觉得是那么宝贵,容易轻视它,甚至践踏它。人们容易忘记,与信徒弟兄过团契的生活,是上帝的恩赐,是我们每天都可以失去的恩典,以致孤寂的时刻,转瞬即将降临。因此,凡到今天仍然得以和其他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就该从心灵的深处赞美上帝的恩典,愿他跪下来感谢上帝说:我们今天仍然得以活在信徒弟兄的团契中,实在是恩典,纯然的恩典。  上帝如何恩赐有形的团契生活,情况各有不同。对一个分散在外的信徒来说,弟兄的简短探问、一起祷告或弟兄间的祝福,便是莫大的安慰;是的,就是一位弟兄的一封信也会增强他的力量。保罗在书信中,亲手写下的问安,显然是这类团契的标志。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所享有的是主日崇拜的团契。还有一些人是在家庭里过信徒的团契生活。从前,青年神学者在接受圣职之前,会同其他弟兄共同生活一段日子。今天,教会某些诚恳的信徒愈来愈感觉到,在他们工作之余,需要和其他信徒在上帝的话语引导下过团契的生活。今天的基督徒的确已经再次认识到团契生活是恩典,即基督徒生活中那分外的福气,是『玫瑰和百合花』(路德)。透过耶稣基督并在祂里面什么是团契?团契就是透过耶稣基督,并在耶稣基督里面那一种甜美和谐的生活。所谓的团契,不多不少,正是这样的生活。无论是短暂的、一次性的、经年累月的,还是每日都有的团契,都是这样:我们惟独透过耶稣基督,也是在耶稣基督里面,我们才彼此相属。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为了耶稣基督的缘故,信徒彼此需要和别的信徒共处。第二,信徒惟独透过耶稣基督才能到别的信徒那里。第三,我们从亘古就在耶稣基督里蒙选召;我们是在今世被接纳,却要永远连结在一起。现在再加以说明:第一,信徒不再在自己里面寻找救恩、释放、称义,这一切惟独在耶稣基督里找到。他知道,即使自己不感觉有罪,可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说的话已经宣判他有罪了;同时,即便他不觉得自己为义,可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说的话也已经称他为义,使他得以自由。因为信徒活着,不再是靠自己——靠自己的申诉和自己的义,而是出于上帝的申诉和上帝的称人为义了。他是完全要靠上帝的话而活,不管这话宣判他有罪或为义,他都得以凭着信心俯伏在上帝的裁判之下。信徒的生与死都不能取决于他自己,因为两者都是在上帝的话语当中,而这话语是从外面加于他身上的。宗教改革家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的义是外来的义,是从我们外面(extra nos)而来的。他们的意思是:信徒仰赖于上帝所说的话。换言之,他是以外面,以上帝对他所说的话为取向。他完全以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说的话而活,并以之为真理。若有人问他:你的救恩、你的福气、你的义在哪里?他就绝不会指向他自己,而是指向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说的话,因为他所得的救恩、福气和称义的应许,是从上帝的话而来的。只要有可能,他便留心这些话语。由于他每日饥渴慕义,所以就不断请求上帝的话解救他;而这些只能从外面进来的。至于在他自己里面,却是一片的贫瘠和缺乏生气,所以帮助必须从外面而来;而这帮助实在来了,因为在耶稣基督的话里,我们可以每日重新找到救赎、称义、无罪和福气。然而上帝却将这话放入人口中,叫我们向别人继续传扬。换言之,谁听了,就要说给别人听。上帝的旨意是,我们要在弟兄们的见证中,或在信徒的口中,去寻找祂永生之道。因此,信徒需要别的信徒向他讲述上帝的话。当我们感到气馁,犹疑不决,我们更需要别的信徒,因为我们自己不能帮助自己,只是徒然欺哄真理罢了。所以我们需要弟兄传讲上帝救恩之道。我们就是为了耶稣基督的缘故,也需要弟兄。因为我们自己心里的基督弱于弟兄口里的基督;在我们心里觉得是不明确的,在弟兄口里却是确实的。由此清楚可见,信徒所有的团契,目的就是:彼此传播救恩的信息。既是这样,上帝就让他们共聚一堂,赐给他们团契的生活。换言之,他们的团契惟独透过耶稣基督和"外来的义"才得以建立。我们因此只能说:信徒的团契是源于人的称义,是仰赖圣经及宗教改革的信息,同时,这也是信徒渴望彼此共聚的唯一依据。第二,信徒惟独透过耶稣基督才能到别的信徒那里。其实,人与人之间满有纷争不和。提到耶稣基督,保罗说『他是我们的和睦』(弗2:14),因为在祂里面,支离破碎的旧人,才能合而为一。没有基督,上帝和人既无和谐,人与人之间亦无和睦。基督为此成了中保,既与上帝和好,又为人类带来和平。如果没有基督,我们就不认识上帝,不能向祂呼求,也不能到他那里去。同样,没有基督,我们就不认识弟兄,不能到弟兄那里去。因为通道为自我阻塞了,而基督却将到上帝和到弟兄那里的道路打通了。现在信徒可以彼此和平共处,彼此相爱,互相服事,成为一体了。然而我们也只能够透过耶稣基督才能继续如此。因为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我们才能合而为一,只有透过祂,我们才能彼此相连。祂永远是唯一的中保。第三,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纯然是出于恩典,因为祂真真正正地,有形有体地取了我们原有的样式和本性,并接纳了我们。这是三位一体上帝永恒的天机。现在我们是在祂里面。无论祂在哪里,祂都披戴我们的肉体,也肩负着我们。无论它在哪里,或是在道成肉身中,或是在十字架上,或是在复活中,我们也是在那里。我们是属于祂的,因为我们是在祂里面。因此,圣经称我们是基督的身体。其实早在我们"知道"和表示"愿意"以前,我们已经和整个教会一同在耶稣基督里蒙拣选、蒙接纳了。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永远属于祂,并且活在祂的团契中,将来有一天也要在永恒的团契中和他在一起。所以凡看顾弟兄的都应该知道,他们之间已在耶稣基督里永远连结在一起了。信徒的团契是透过耶稣基督,也是在祂里面的团契。在圣经里,有关信徒怎样过团契生活的一切指示和规则,都是以这个前题为依归的。『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但我劝弟兄们要更加勉励』(帖前4:9、10)。上帝已亲自教导我们弟兄间要彼此相爱,我们在这里所能加添的,只是记着上帝的教导和劝勉,要在这事上更加完全。什么时候上帝对我们慈悲,对我们启示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弟兄,并藉着祂的爱,赢取我们的心,我们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习以爱心对待弟兄。所以上帝对我们慈悲,同时也是叫我们学习以慈悲对待我们的弟兄。我们领受的既然是赦免,不是审判,我们弟兄间,也该彼此饶恕。换言之,上帝在我们身上所作的,我们就行在弟兄的身上。我们领受愈多,我们也当付出更多;我们对弟兄的爱愈少,愈表示我们很少靠上帝的慈悲和爱心而活。因此上帝亲自教导我们彼此接纳,像上帝在基督里接纳我们一样。『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罗(15:7)。这样,我们这些被上帝安排要和别的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就从中明白互为弟兄的意义了。保罗称自己的教会为『主里的弟兄』(腓I:14)。我们只有透过耶稣基督才能成为别人的弟兄。换言之,我是别人的弟兄,是透过耶稣基督为我及在我身上所作的事;别人是我的弟兄,也是透过耶稣基督为他及在他身上所作的事。我们惟独透过耶稣基督才是弟兄,这一事实是具有无比意义的。据此,所谓弟兄,不是指最诚恳的,来到我面前要求弟兄友谊的、敬虔的、使我要和他过团契生活的人。所谓弟兄,乃是为基督所救赎、罪得赦免、蒙召信主,得享永生的人。我们的团契之得以建立,不是由于某人是信徒,满有属灵的生活及敬虔的表现。我们之成为弟兄,具决定性的,乃是由于我们是从基督来的。基督为我们行了大事,这是我们的团契成为可能的唯一基础。同时,不仅开始时是这样,就是在将来,一直到永恒的日子,都是一样,在时间的过程中,毋需为我们这个团契加添什么别的。我和别人得享团契,而且将继续享有,都是惟独透过耶稣基督。我们的团契愈真愈深,那么我们之间的其他一切就愈消逝,以致在我们当中,惟独耶稣基督及祂的工作显得生气勃勃,而且是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纯洁。只有透过基督,我们才互相拥有,是真正的拥有,完全的拥有,永远的拥有。如此一来,一切要求更多的糊涂思想从开始就应告退。因为无论是谁,如果想得到的,比基督在我们当中所赐下的还多,就是不想得到信徒的弟兄关系,他只不过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某些特殊的群体经验,因此到信徒弟兄中来,并将既糊涂又不单纯的愿望带进来罢了。就在这一点上,信徒的弟兄关系大多数从开始就得到最严重的危害,即在根本上受到毒害,因为这是将信徒的弟兄关系?混淆为某些宗教社团的梦想,将某些宗教心灵对社群的自然要求混淆为信徒弟兄在灵里的生活样式。对于信徒的弟兄关系,下述两点非要从开始就弄清楚不可:第一,信徒弟兄关系不是某种理想,乃是属上帝的实在。  第二,信徒弟兄关系是灵里的,不是属魂里的实在。(魂或作肉体,下同)  不是理想,乃是属上帝的实在多少时候,因为信徒的团契生活是出于某种梦想的缘故,以致整个团契垮了下来。尤其是认真的信徒,第一次置身于信徒生活的团契中,对怎样过好信徒的共同生活,往往有某些非常明确的想法,于是便把这想法带进来,更努力不懈地祈求实现。然而上帝的恩典却很快地把这—类的梦想粉碎。如果我们对别人、对一般的信徒,甚至对我们自己大大失望时,必然会催迫我们相信上帝定会带领我们认识何谓真正的信徒团契。上帝不会容许我们生活在梦想中,完全是由于祂的恩典的缘故,尽管那是短短的几个星期,它不容许我们委身于那种令人灵魂舒畅、飘飘欲仙的经验和心境,因为那有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梦。上帝不是刺激我们感官的上帝,乃是真理的上帝。一个团契除非遭遇到各种的不快和丑恶,因而陷入极大的失望中,就不知道在上帝面前该怎样行,但经历了这些事以后,便开始凭信心抓住上帝给与的应许。所以这些失望愈早临到个人和团契当中,就愈对两者有利。一个团契若不能忍受这样的失望,恐怕从此不能继续下去,换言之,若仍一味持守那早该打碎的梦想,就会在同一时间失去信徒团契的应许。因为这样的团契迟早都会崩溃。凡是属人的梦想,一旦带到信徒的团契中,必会阻碍真正的团契,因此必须对梦想加以粉碎,好让真正的团契能够活得出来。凡爱自己对团契的梦想多于团契本身的,无论其想法多么体贴、多么诚实、多么认真、多么自我牺牲,都是在破坏那个信徒团契。上帝不喜欢人作白日梦,因为这使人骄傲狂妄。谁在梦想作一个团契的蓝图,其实乃是在要求上帝,要求别人,要求自己予以实现。他在信徒团契中扮演着要求者的角色,设立自己的法律,并要按此审判弟兄和上帝。他铁石心肠,在弟兄的圈子中,永远是在责备其他的人。他以为自己所作的,是在创立信徒的团契,仿佛他的梦想才能把人们连结起来。一旦事情不如他的意思,他就称之为失败。一旦他的理想幻灭,他便以为团契破碎了。所以他首先指控弟兄,然后指控上帝,最后垂头丧气地指控自己。上帝早已为我们的团契生活立下了那唯一的根基,因为在我们和别的信徒过共同生活以先,上帝早已在耶稣基督里将我们这些人连结为一个身体了。因此我们和别的信徒过共同生活,不是想要求什么,乃是在感恩和领受之中。我们感谢上帝对我们所作的一切,我们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弟兄,使我们可以同蒙一个呼召,在祂的赦免和应许中一同生活。对上帝的不给与,我们不埋怨;我们却感谢上帝每日的赐与。我们获赐弟兄,以致无论是在罪恶或患难中,我们都得以在上帝恩典的赐福下共同度过,这难道还不够吗?难道上帝于任何一天,甚至是在那些最为困难艰苦的日子里,对信徒团契所赐的,会少于个人梦想所要求的吗?即使罪恶和误会困扰着共同的生活,然而犯罪的弟兄不还是我们的弟兄?不正和我一样,同是在基督的话语引导之下么?他的罪不正在提醒我,使我不断有机会感谢,因为我们两人都得以藉着耶稣基督,活在上帝赦罪的爱中。既然如此,我对弟兄产生极大失望的时刻,对我来说,不也正是要带来好得无比的益处么?因为这件事彻底地教导我,使我知道,我们两人从来都不能够靠自己的言行过活,只有仰赖耶稣基督那独一的言行,即罪得赦免,才能使我们俩在真理里面真正连结起来。一旦梦想的朝露消逝,信徒团契的旭日就升起来了。在信徒的团契中,像在信徒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感恩是少不了的。谁愿意为那微不足道的事感恩,也就会领受那更大的事。我们若不为日常的事物感恩,就阻挡上帝赐下祂预备好了的、那更大的属灵恩赐。我们老是想,我们所得到的属灵知识、经验和爱心,都是有限得很,不能令人满意,于是我们经常渴望那更大的恩赐。于是我们埋怨上帝,因为我们不像其他信徒一样,有那么大的确据、那么刚强的信心、那么丰富的经验;我们并且认为这样的诉苦是敬虔的表现。我们祈求那更大的事,却忘记了为那些日常的、小的(其实一点也不小!)恩赐献上感谢。我们既不存感恩的心,从上帝手中去领取那微不足道的事又怎能盼望他交托我们那更大的事呢?如果我们不为我们所置身的信徒团契,每日感恩,尽管那里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多经验,没有可见的丰富,反之却充满软弱、小信和困难;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地埋怨上帝,埋怨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可怜、微小,完全与我们所盼望的不相称,那么,我们就阻挡了上帝让我们的团契按照在耶稣基督里的尺度和丰满成长,而这其实是早已为我们所有人预备好了的。牧师和热心信徒对教会不时所发的怨言,尤其是属于这一类。牧师不该埋怨自己的会众,不独在人面前绝不应该,就是在上帝面前也不应该。牧师受托,管理教会,不是叫他在上帝和人的面前指控会众。凡对自己所置身的信徒团契感到迷惘,因而要提出控诉的,都该首先检查自己,看看麻烦是否只是根源于他自己的梦想,是不是上帝应该在此予以粉碎。若真是这样,他就该感谢上帝带领他到一个这样的困境中。假若不是,他就要小心提防,免得自己成为上帝教会的指控者。若要控诉,他宁愿埋怨自己的不信,祈求上帝让他明白自己的失误和特别的罪过,也祈求自己不要得罪弟兄。他这样为弟兄代求,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过犯。他这样做,是他受到委托,是应该这样做的,并为此而感谢上帝。信徒的团契像信徒的成圣工夫一样,都是上帝的恩赐,不是我们所能要求的。同时,我们的团契也像我们的成圣工夫一样,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也惟有上帝自己才知道。我们自己觉得软弱微小的,在上帝看来却可能是伟大而荣耀的。正如信徒并非要经常探测自己灵程的脉搏一样,所以上帝赐下信徒团契,也不是叫我们要不断地为它量度温度。我们每天对所领受的事愈感恩,我们的团契就必会按照上帝的美意,一天比一天更确实、更有规律地茁壮成长。  信徒弟兄关系不是某种理想,乃是上帝在基督里所创建的一种实在的关系,是我们得以参与的。我们愈明白团契生活的根基、力量和应许,惟独是出于耶稣基督,我们就会愈心平气和地思想我们的团契,并为此而祈求盼望。  是灵里的,不是魂里的实在由于信徒的团契惟独以耶稣基督为基础,所以是灵里的,不是魂里的实在。它和其他团契的区别就是在这一点上。圣经所谓灵,是指圣灵所创的一切事,同时,使我们心里承认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也是圣灵。至于魂,则是指出于人的自然冲动、力量和禀性。一切灵里实在的根基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那种清晰而明确的话语。一切魂里实在的根基是人心那种模糊而混浊的追求和妄想。灵里团契的根基是真理;魂里团契的根基是妄想。灵里团契的本质是光——『上帝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约壹1:5),『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约壹l:7)。魂里团契的本质是黑暗——『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可7:21)。人类一切行动的根源,甚至是一些高贵而敬虔的冲动,都为深夜所覆盖。灵里的团契,是为基督所呼召的人的团契;魂里的团契,是所谓"敬虔"的人的团契。灵里的团契,迸发出弟兄彼此服事那种光明的爱——爱佳泊(Agape);而魂里的团契,充塞着善恶交织那种阴暗的爱——爱乐实(Eros)。前者是有规则的,是弟兄间的服事;后者是对享受所作的杂乱要求。前者是谦卑顺服弟兄;后者看似谦卑,其实是高傲地使弟兄屈从自己的欲望。灵里的团契,惟独上帝的话语掌权;魂里的团契,除了上帝的话语外,还加上人的特殊能力、经验和带有暗示及魔力的禀性。前者惟独上帝的话语有约束力;后者除此之外,人们还自己互相束缚。前者将所有权柄、荣耀和统治归给圣灵;后者则寻求和培植个人的势力和影响。不错,假如碰上『敬虔』的人,他们的意图可能是要事奉那至高至善者,可是,那不过是想取代圣灵的地位,将祂贬黜到虚无的远处罢了。因为在这里操作的,其实只是魂,即人的成分。所以在那里是灵在运行;在这里是人自己的技巧和方法。在那里是对弟兄伸出纯真的、非心理学的、非方法论的,爱的援手;在这里是人自己的分析和建造。在那里是谦卑地、单纯地事奉弟兄;在这里是对陌生者加以研究和估计。灵里和魂里实在之间的对比,也许在下列的事例中表达得最清楚:在灵里的团契中,人与人的关系从来不是、也绝不可能是『直接的』;在魂里的团契中,却呈现一种深沉的、原始的、属人的欲望,要和别人的心灵作直接的接触,像肉体渴望和别的肉体直接结合一样。不管是在爱的结合中,还是强迫别人纳入自己的权势和影响下,其实两者就是那么一回事,人心这种妄想正是要把这种『我和你』的关系彻底融合。如此一来,个中强者就得意了,他足以使弱者崇拜、爱慕、惧怕。属人的一切关系、影响和级别,在此都融为一炉,而且在魂里这个直接共融所反映的,是歪曲了的景象,将原本属于以基督为中保的那个团契,也惟独是那个团契所特有的一切,予以嘲弄和窜改。这是『魂里的』皈依。它具有真正皈依的一切外表形式。凡有意或无意滥用自己的余威,深深影响他人或整个团体就范的,就属此类。那是一个心灵直接操纵另一个心灵。那是强者要压倒弱者,令弱者在另一个人的影响下失去抵抗能力。弱者不错,是给制伏了,可是却不是为道理所折服。这是清楚不过的,因为一旦要求那人为这件事献身,只要这事与强者无关或可能和他冲突,在魂里皈依的人就不再从命。因此这样的皈依不是出于圣灵,而是受制于某一个人,也因为这个缘故,是不会长久的。在『魂里』对邻舍的爱也是一样。它有种激情,愿作出种种前所未闻的巨大牺牲。讲到热情的献身与可见的成果,表面上它往往远胜于真正的基督之爱。它所用的是基督的言语,富有辩才,动人心魄。然而,它正是使徒保罗所说的:『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换言之,即使我将爱心最高的表现加上最大的献身——『却没有爱(即基督的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3).魂里的爱是为了自己而爱别人;灵里的爱是为了基督而爱别人。因此,魂里的爱是寻求与别人作直接的接触;它所爱的不是自由的人,而是把别人加以约束。它要用各种方法赢取、征服并压制别人。它希望成为无敌;它希望统治别人。魂里的爱对真理并不重视。它将真理加以相对化,因为无论什么,甚至是真理,也不容置身于它和所爱的人中间,对它构成骚扰。魂里的爱妄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却不愿服事别人。不但这样,就是在它似乎需要施与的地方,它还在妄想要什么。灵里和魂里的爱之不同有二:魂的爱不会因为真正团契,而将那错谬的团契取消;魂里的爱也不能爱仇敌,不能爱那些认真而又顽强地反对自己的人。为什么?因为两者都出自同一的根源:魂里的爱按本质来说就是渴求,即渴求魂里的团契。所以只要它对这样的渴求还能有所满足,就不会予以取消,尽管是看到了真理,看到了对待别人要有真正的爱。可是一旦它对自己的渴求不再满足,便会走极端,化友为敌。于是它突然之间化为仇恨、蔑视和中伤。然而正是到了这样的地步,灵里的爱才开始。这种爱不是渴求,乃是服事。因此,魂里的爱,一旦遇上真正的、灵里的爱,就会痛恨自己。因为魂里的爱使自己成为自我目的,成为工作,成为自己膜拜的偶像,并使一切事情都屈从于这偶像之下。它刻意栽培,小心照顾,可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就不爱什么了。相反,灵里的爱,是从耶稣基督而来的,惟独事奉他。灵里的爱知道,它要往别人那里去,是没有直接通道的。那是因为基督站在我和别人之间。怎样爱别人?我若按爱的一般观念是不能预先知道的,因为那恐怕是出自我个人的欲望。若是这样,这一切在基督眼里都可能是仇恨,是最坏的自私自利。至于什么是爱,惟独基督在祂的话语里才能说明。和我自己所有的想法和确信相反,耶稣基督要告诉我,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弟兄。因此,灵里的爱惟独遵守耶稣基督的话语。若基督为了爱的缘故叫我持守团契,我就持守;若他的真理叫我为了爱的缘故而取消团契,我就取消,可不管我自己魂里的爱是多么不愿意。由于灵里的爱不是渴求,乃是服事,所以它爱仇敌如弟兄。它不是来自弟兄,也不是来自仇敌,乃是来自基督和他的话语。魂里的爱从来不能明白灵里的爱之意义;因为灵里的爱从上面而来,相对地上一切的爱来说,它是完全陌生的、崭新的、难明的。由于基督处于我和别人之间,我就不能要求和别人作直接的团契。正如惟有基督是这样对我说,才使我得到帮助一样,所以别人也惟有从基督那里才能得到帮助。换言之,我必须使别人得到自由,免除一切的试炼,不要用我的爱来规范、强迫和支配他。别人惟有生活在自己的自由中,免受我的羁绊,才是主所爱的人,因为基督道成肉身,死而复活,正是为这样的人,同时要为他赐下赦罪之恩,使他得以承受永生。由于基督在我能够有此行动之前,早就对我的弟兄作了具决定性的事,所以我理当让他毫无束缚地站在基督面前,而他在基督面前原来是怎样,也只能是那样地和我相见。我们说,我们只能藉着基督为中保和别人见面,就是这个意思了。可是魂里的爱对于别人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是按着自己个人的形像塑造。它要操控别人的生命。灵里的爱则从耶稣基督那里认识别人的形像,那是耶稣基督自己所塑造的,并且会继续塑造下去。所以灵里的爱之是否真实,就要看它对别人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事,是否都交托给基督。它不会藉着太过个人的、直接的影响,藉着对别人的生活横加干涉,而企图动摇别人的心灵。它不会因某些敬虔的、属人的过分热心和兴奋而高兴。反之,它要用上帝清晰的话语和别人相会,并且心甘情愿让这种话语长时间地单独和他相处,使他再次得到释放,使基督可以直接和他交往。它更要尊重别人的界线,因为我们交往是要透过基督的。惟有基督才能把我们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惟有在基督里才能有完全的团契。既然这样,灵里的爱是和基督在一起谈论弟兄,多于和弟兄一起谈论基督。它知道,到别人那里最直接的道路,永远是透过向基督祷告,同时对别人的爱完全是以在基督里的真理为依归。约翰对弟兄所说的,就是这样的爱:『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叁4)。魂里的爱得以存留,是靠一些不受控制也不可控制的模糊渴想;灵里的爱则活在清楚的服务中,以真理为规范。魂里的爱,导致人的被奴役、依赖和压抑;灵里的爱,为弟兄在上帝的话语中创造自由。魂里的爱,培植不自然的温室花朵;灵里的爱生出的果实是在上帝的穹苍之下,经历雨水,风暴和太阳而健康地成长,并且一切讨上帝的喜悦。对于信徒的共同生活来说,能不能及时分辨人的理想和上帝的实在,分辨灵和魂的团契,是生命的问题。因为能否尽早在这一点上保持头脑清醒,是可以决定信徒团契的生和死的。一言以蔽之:活在上帝的话语中的共同生活,若要健康,就不能使组织成为一个运动、修会、联会或敬虔社团(collegium Pietatis),乃必须明白自己是圣大公教会的一部分,既主动地,亦被动地分享整个教会一切的苦难、奋斗和应许。任何有关拣选的原则及任何与教会的分离,若并非完全实事求是地出于共同的工作,或当地的特殊情况,或家庭的关系所需,都会对信徒的团契带来极大的危险。因为一旦走上精神或灵性拣选的道路,魂的因素必然会悄悄地爬进来,使共融的团契失去对教会的灵力和实效,并迫使团契成为门户派系。我们若把弱小的、丑恶的和似乎无用的人排除在信徒生活团契之外,很可能就是把基督赶走,因为祂正在叩贫穷弟兄家里的门。因此,我们非万分留心不可。我们的视察若不够锐利,就会以为理想和现实、魂和灵之间的融合,最易发生在多层次的团契结构中,如婚姻,家庭、友谊等,因为魂的因素对这类关系之得以建立,早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而灵的因素只不过是附加在人的心智和肉体之上罢了。据此,混淆和融合这两个范畴的危险,只存在于这些关系中,而在纯粹属灵的团契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这个看法其实是个极大的错觉。根据经验,而且也显而易见,事情恰恰相反。婚姻、家庭、友谊都非常清楚认识到自己建立团契的能力有限。它们若是健康的话,都十分清楚魂的因素该在什么地方停止,而灵的因素也该在什么地方开始。它们也知道,属于人的心智和肉体的团契,和灵的团契是互相对立的。然而相反地,一个纯粹属灵的团契共处一堂,却极易犯这样的毛病,即将一切魂的东西顺着带进来,同这个团契混和在一起。同时,一个纯粹属灵的团契生活不独危险,更完全是不正常的现象。若在属灵的团契中找不到肉体的、家庭的关系,或严肃工作的团体,若工作的人没有日常生活那种种烦恼,那么我们就要特别小心和清醒了。无可讳言,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短期的退修会中,魂的因素最易散播。其实,没有什么要比短短几天的共同生活更易于激发对团契的陶醉。不过对于日常那个健康的、清醒的弟兄间的团契生活来说,也没有什么要比这样的事更加致命。也许,任何信徒在一生当中,都会尝到上帝赐下信徒团契那种真正蒙福的经验。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这类经验无非是信徒团契生活日常粮食之外的额外恩典罢了。我们没有要求这类经验的权利,而我们和其他信徒生活在一起,也不是为了这类经验的缘故。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不是信徒弟兄生活的经验,乃是对弟兄关系那种牢固的、确实的信仰。上帝已经在我们身上工作,并且愿意作在每个人身上这种事实,我们凭信心领受,作为是上帝赐给我们最大的礼物,这令我们心里快乐和感到幸福,但也叫我们准备好,即或有时候上帝不将这类经验赐与我们,我们仍然处之泰然。『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133:1),这是圣经对在上帝的话语下过共同生活所作的赞歌。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和睦"两字:『若弟兄藉着基督同居』,因为惟独耶稣基督才是『我们的和睦』(弗2:14)。惟有藉着它,我们才彼此沟通,彼此有快乐,彼此团契。共同的日子2上帝啊,在清晨我们赞美你,在晚上我们也向你祈求。我们用单纯的诗歌颂扬你,从现在,直到永永远远。--------安波罗修(路德改作)一天的开始『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3:16)。在旧约时代,每一天是从黄昏开始,又以次日之日落结束。但在新约时代的教育,每天是从太阳上升的清晨开始,而以次晨的破晓作结束。这是应验的时候,是主复活的时候。基督是在晚上将生,是黑暗中的光明,所以当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死去,中午都变为黑夜;然而在复活节的清晨,基督却从坟墓里出来,胜过死亡黑暗。清晨太阳正上升,我救主基督复活,将黑夜罪恶驱除,光明、救恩、生命重临。哈利路亚!这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教会所唱的赞美诗。基督是『公义的日头』,要向等候它的会众出现(玛4:2),并且叫爱他的人『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士5:31)。清晨属于复活基督的教会。在破晓的时刻,他们想到晨曦,因为在那个时候,死亡、魔鬼和罪恶都被制伏在地,而人类也就获得新生和救恩。我们今天的人对黑夜并不害怕,也不懂得敬畏,又岂能明白先辈们及初期教会对每日重获光明那种大喜的心情呢?我们也许要重新学习在清晨对三位一体上帝的颂扬和赞美。我们赞美父上帝,我们的创造者,因为祂在黑夜保守了我们的性命,并唤醒我们进入新的一天。我们赞美子,世界的救主,因为祂为我们战胜坟墓和地狱,并以胜利者身分住在我们中间。我们赞美圣灵,因为祂在清晨把上帝的话语像一道白光射进我们的心窝,为我们驱除一切的黑暗和罪恶,又教导我们正确地祷告。如果我们这样,我们也许能够多少领会一下,这些和睦同居的弟兄在经过黑夜之后,第二天清晨又再聚集在一起,一同赞美上帝,一同聆听上帝的话语,一同祷告,是何等的快乐!早晨不属于个人,乃属于三一上帝的教会,属于信徒的家庭团契,属于众弟兄。以前的教会为了在清晨共同颂扬上帝,编写了无数的歌曲。波希米亚弟兄每当破晓就唱:白天赶走黑暗夜;亲爱信徒,要欢乐,要警醒,同心赞美主上帝。要记住,你的主上帝按祂的形像造了你,叫你认识他。天将破晓,鱼肚大白,主上帝啊,我们赞美你!我们感谢你,至善的主,因为你夜里保守了我们。我们祈求你,今日再保守,可怜我们这些软弱的朝圣者,扶持、帮助、看顾我众人,好叫我们得以脱离凶恶。如今又是天破晓,弟兄们,当感谢慈悲上帝的保守,让我们夜里平安。主上帝,我们交托,身心言行无保留,完全遵照你旨意,以致所行蒙悦纳。在上帝话语底下所过的共同生活,是在清晨以共同崇拜作开始的。家庭团契聚集在一起,共同颂扬和感谢,读经和祷告。清晨的宁静首先为会众的祷告和歌声所打破。经过黑夜的静寂之后,歌声和上帝的话语在晨曦中特别清晰可间。圣经告诉我们,每日最先的思想和言语要归给上帝:『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诗5:3),『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诗88:13),『我心坚定,我心坚定;我要唱诗,我要歌颂。我的灵啊,你当醒起,琴瑟啊,你们当醒起!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诗57:7,8)。趁着曙光初露,信徒渴求上帝:『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语』(诗119:147)。『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一早切切的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诗63:l,另译)。所罗门智慧书要我们『知道,在日出之前,我们当感谢你;在破晓时分,向你祷告』(16:28),而传道经特别提到文士,说他『清早起来寻求主、他的创造者,并在至高者面前祷告』(39:5)。同样地,圣经也说清晨是上帝特别赐福的时刻。说到上帝的城,那是『天一亮,上帝的救援就要临到』(诗46:5,现代译本)。又,祂的好处『像晨曦那样清新』(哀3:23,现代译本)。对基督徒来说,一日之始不该为每日的杂务所烦扰和催迫。须知道每一天都是主所创造的,祂是每一清晨的主。夜里种种黑暗,混乱和恶梦,在耶稣基督明亮的光线和叫人苏醒的话语前,都只能退却。一切的不安和不洁,一切的忧伤和焦虑,都要在祂面前飞逝。但愿各种胡思乱想,诸多无益的话,在破晓的时分都能安静下来,让我们每日最先的思想,最先所说的话,惟独献给我们整个生命的主。『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弗5:14)o令人注意的是,圣经时时提醒我们,上帝的仆人都是一早起来寻找上帝和遵行他的命令的,如亚伯拉罕、雅各、摩西和约书亚(参创19:27,22:3;出8:16,9:13,24:4;书3:1,6:12等等)。福音书提到耶稣,也没有说多余的话:『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l:35)。有人由于不安和忧虑而早起,但圣经说那是无益的:『你们清晨早起……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诗127:2)。但也有人早起是由于对上帝的爱,那是喜爱圣经之人的习惯。清晨共同灵修包括读经、唱诗和祷告。不同的团契有不同的晨更方法。那是理所当然的。家庭聚会有孩子参加,灵修方式自然就和神学家的聚会不同。因此,团契之间一律用同一的灵修方式,不能说是健康的。很明显,神学家的弟兄聚会就不适合有小孩的家庭。但无论怎样,每一个灵修的方式都包括圣经的话语,教会的诗歌,团契的祷告。现在我们要逐一谈谈这几项。诗篇的秘密『当用诗章……彼此对说』(弗5:19)。『用诗章……彼此教导,互相劝戒』(西3:16)。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教会就对共同使用诗篇赋以特别的意义。直至今天,不少教会在灵修之始都唱诗篇。可惜这种习惯已经大大失落了。我们必须重新投入诗篇的祷告中。诗篇在整本圣经中确实具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它是上帝的话语,同时,除了少数例子之外,它也是人的祷告。这是什么意思呢?上帝的话语怎样同时是对上帝的祷告呢?对于这个问题,凡是开始用诗篇祷告的人都有一个体验。那就是开始的时候他尝试跟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作为自己的祷告。可是很快他就会碰到有些句子,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是他自己能够说得出来的。我们想到的,比方无辜者的诗篇,怨恨的咒诅诗篇,及部分受苦的诗篇。尽管这样,这些祷告仍然是圣经的话语,是信徒不能视之为过时、陈旧或"宗教的初阶"而轻易地予以扬弃的。因此,他也许不愿意挑剔圣经的话语,然而他却认识到他自己不能用这些话祷告。他可以视之为别人的祷告而阅读、聆听,表示惊讶或感到冒犯,可是他自己却不能这样祷告,也不能将之逐到圣经的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可行的办法是,每个人首先持守自己所明白和所能够祷告的诗篇。对于圣经中不明白的、困难的地方,干脆放下不管好了。我们可以不断回到那些显浅易明的章节中去。不过,这些困难的祷告,其实正是让我们可以首先窥探诗篇秘密的孔道。这些我们的嘴巴不愿说的祷告,叫我们停滞不前,令我们惶恐,同时也给我们有某种预感,使我们知道这里祷告的不是我们自己,乃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在这里极力证明自己的无辜,祈求上帝的审判,又陷入无穷尽的痛苦中,除了耶稣基督自己,还有谁呢?是的,祂在这里祷告,而且不仅是在这里,更在全部的诗篇中。这是新约和教会早就知道的事,也为此作了见证。耶稣基督这个人饱历困苦和悲伤,却完全是无辜的、公义的。祂要在诗篇中藉着会众的嘴巴祷告。所以说,诗篇是耶稣基督真真正正的祷告书。祂在诗篇祷告,而诗篇也因此成为祂的祷告,万世不绝。为什么诗篇是向上帝的祷告,却同时是上帝自己的话语,现在可明白了么?这正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碰到的,是基督自己在祷告。耶稣基督在自己的教会中用诗篇祷告。他的教会也祷告,甚至是会众当中的个人。不过在这里,个人不是出于自己,乃是奉耶稣基督的名字祷告,因为就整件事来说,是基督在祂里面祷告。祂祷告,不是出于自己心里的自然渴望,乃是由于基督成了人,他于是按照耶稣基督这个人的祷告而祷告。事情既是这样,他的祷告就得到必蒙垂听的应许。因为基督在上帝的宝座前,同个人及会众一起用诗篇祷告;或者说,因为祷告的人在这里一齐加入耶稣基督的祷告行列中,使他们的祷告声直达上帝的耳朵。基督于是成为他们的代求者。诗篇是基督为教会所作的代祷。现在,由于基督是在父那里,基督的新人,基督在地上的身体,就继续祂的祷告,直到末日。这个祷告不属于个别的肢体,不,这是属于基督的整个身体的。诗篇所说的一切,只有在整个身体上才见活现,所以个别的人从来不会完全明白,也不能称之为自己的祷告。既然如此,诗篇特别是属于共融的团契生活。若诗篇的某一节或某一篇不是我自己的祷告,那么,它必然是团契生活中另一个人的祷告,所以它必然是真人(wahren Menschen,英译为the true man)耶稣基督和祂在地上的身体的祷告。在诗篇中,我们按照基督的祷告而学习祷告。可以说,诗篇是学习祷告的伟大学校。在这里,我们首先学习什么是祷告:我们是按照上帝的话语,根据应许而祷告。信徒的祷告有启示的话语作为牢固的根基,和模糊不清、自私自利的渴想毫无关系。因为我们仍是按照真人耶稣基督的祷告而祷告。圣经上说,圣灵在我们里面为我们祈求,就是这个意思。基督为我们祈求,而我们也只能奉耶稣基督的名才能真正向上帝祷告。其次,我们从诗篇学习该怎样祷告。无可讳言,诗篇祷告的范围远远超出个人经验之外。尽管这样,个人仍然可以凭信心用基督整个的祷告来祷告,因为我们知道他曾经成为真正的人,而且也惟有它才完完全全懂得这个祷告所说的一切。可是,我们是否可用咒诅的诗篇呢?想到我们自己是罪人,若是用复仇的祷告来表达恶念,那当然是不可以。但是想到基督将上帝的一切愤怒放在自己的身上,代替我们去承受上帝的咒诅,如果因为上帝的愤怒的缘故,祂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这样承受咒诅才能饶恕敌人,即自己经历咒诅,以使敌人得到释放,那么我们作为这位耶稣基督的肢体,也是可以用这些诗篇祷告的,当然我们这样做是透过耶稣基督,并以祂的心为心。除此之外,我们能否像诗人一样,称自己为无罪、敬虔、正直呢?如果那是出于我们自己,便不可以。那不该是我们歪曲悖逆心肠的祷告。然而若是出于耶稣基督的心,因祂是无罪的、纯洁的,而我们也因着信,分享了他的无辜,那么我们就不但可以,更应该这样做。换言之,由于"基督的血和公义"已经成为我们的"饰物和华美的衣服",我们可以(也应当)用无辜者的诗篇祷告。我们这样做,是因为那是基督替我们所作的祷告也是因为那是祂赐给我们的礼物。藉着他这些诗篇才成为属于我们的诗篇。至于那些有说不尽辛酸和苦难的诗篇,其中的意义远非我们所能够臆测,我们又怎能够祷告呢?不是要强迫我们的心灵进入自己经验以外的领域,不是要我们埋怨自己,乃是因为这一切的苦难真真正正地发生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因为耶稣基督这个人忍受了痛苦、耻辱和死亡,因为在祂的苦难和死亡中,所有血肉之躯都一同受苦,一同死了,所以我们可以,也应该用受苦的诗篇祷告。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是使我们的老旧人死去,同时自我们领洗以后,其结果是我们肉身的日渐衰亡,这都使我们有权用这些祷告。藉著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这些诗篇赐给了祂在地上的身体,成为发自祂内心的祷告。在这里我们不能够再详述了。总之,我们要把诗篇当作基督的祷告来领会。我们也只能从地上的生活体验中慢慢加深我们对诗篇的了解。第三,诗篇教导我们如何在团契生活中祷告。整个基督的身体都在祷告,而我,作为个人,我的祷告不过是会众整个祷告中一个最细微的部分罢了。我学习和基督的身体一同祷告。这使我升华在个人愿望之外,让我可以作无私的祷告。在旧约时代中,许多诗篇极有可能是彼此交替着祷告的。比方平行体的诗篇——即在同一节的第二句用不同的字眼显著地重复同样的事,就不仅仅是文学形式的问题,更在教会和神学上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对此若加以详细的研究,是会有所助益的。一个清楚的例子是诗篇第五篇。这里经常出现两个声音,用不同的字眼把同样愿望带到上帝的面前。这岂不暗示祷告者并不是单独祷告,而是经常有第二个人、有另外一人、会友、基督的肢体,甚至是耶稣基督亲自陪同他祷告,以致个人的祷告也得以成为真正合宜的祷告么?诗篇这种重复同一事项的祷告,到了119篇,就达到似是永不愿意停止,单纯得几乎是不可接受、不能解释的地步。这岂不正正指出,祷告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深入心灵的深处,而这只能在不停的重复过程中才能达到么?(最后甚至是这样也不行!)这岂不指出祷告并不是将心中的忧愁或喜乐一次过全然倾出,乃是在耶稣基督里,不停地、恒常地学习上帝的旨意,并将之据为己有,铭记心中么?俄亭格(Oetinger)在其所著之诗篇的解释中,将全部诗篇按着主祷文的七项祈求分类,为我们带来了可贵的真理。他这样做,目的是说,尽管诗篇浩如瀚海,但里面所表达的,不多不少正是主祷文概括所求的事。我们所求的一切,永远只是耶稣基督所求的,因为惟有祂的祷告才蒙应许,才能叫我们脱离外邦人那种胡言乱语。我们愈深入在诗篇里生长,就愈会经常把它作为自己的祷告,而我们的祷告也就愈来愈纯净,愈来愈丰富了。读经在家庭聚会中,用诗篇祷告之后,会唱一首诗,跟着便是读经。『你要在宣读圣经……』(提前4:13,现代译本)。在这里,在我们能够一起正确读经之前,我们也要首先克服很多有害的偏见。我们差不多一直受这样的看法所影响,即读经的意义只在于聆听上帝今天要说的话。因此对许多人来说,读经便是选读一些简短的章节,以便掌握这一天的金句。无怪乎像莫拉维亚弟兄会所出版的每日箴言,凡使用的人,到今天还觉得那是种真正的福气了。尤其是教会陷于奋战期间,许多人对于这些箴言都感到极大的惊喜,并且深深感谢。然而我们也同样知道,这些简短的金句或箴言,绝不能,也不该替代全部圣经的位置。圣经是经历万世直至末日都不消灭的,而这些每日的箴言可还不是全部的圣经。换言之,圣经超过箴言,也超过"每日灵粮" o它是上帝对所有人,所有世代的启示。它不是由个别的格言所组成。它乃是一个整体,并要在整体中才发挥它本来的作用。就整体来说,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话语。惟有在它那无穷尽的内在关系中,在新旧两约、应许和应验、献祭和律法,律法和福音、十架和复活。信心和顺服、现有和盼望等等脉络中,我们才能领会主耶稣基督之完全的见证。因此,在共同的灵修中,除了诗篇的祷告以外,还需要读一段较长的新旧约经文。一个信徒的家庭聚会,早晚都该可以各读一章旧约,及最少各读半章新约。自然在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甚至是这么少的分量已经是过分了,以致产生反感的情绪。有人甚至反对说,我们不能真正阅读和吸收那么多的思想和其中的关连,或者说,我们所阅读的,若超出我们的消化能力,就是藐视上帝的话语。既然有这样的反对,我们很容易便又会以读金句为满足了。然而,这里隐藏着一个严重的过失。如果我们这些成人的信徒,连读一整章的旧约都有困难,则我们自己不能不感到满面羞惭。因为这表露了我们的圣经知识及我们整个读经方法,多么的糟糕。因为如果我们对所读的内容有所认识,则我们自不难听得懂所朗读的一章,特别是因为我们可以打开圣经,跟着去读的。如果真的不懂,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对于大部分圣经仍然是不认识的。我们既然不认识上帝的话语,那么为了匡正这种过失,我们除了认认真真地去补回所疏忽的事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而牧师们在这里岂不该首先着手帮忙吗?人们大概不会反对,共同灵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认识圣经,因此有人认为这样太过属世,所以必须在灵修之外完成。若是这样,便是对灵修完全误解了。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的方式,自己了解的程度聆听上帝的话语。小孩子在灵修中,首先是聆听和学习圣经的故事;成人信徒不断重新学习,也不断有新的亮光,而且靠自己的阅读和聆听,是怎样也学不完的。然而不仅是未成年的,甚至是成年的信徒都会埋怨,认为所读的经文往往太长,并且里面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指出,正是成熟的信徒才会觉得每次读经都"太长",即使那是最短的经文。那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圣经是一个整体,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和这个整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致我们不能窥其全貌,经常以偏概全。既然这样,无论是圣经的全部或是其中的一句话,很显然都远远超出我们的了解之外。我们若每天都不忘记这个事实,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真是自知不足,就会归向耶稣基督,深信『一切智慧知识,都在祂里面藏着』(西2:3)o我们或者可以放胆说,每次读经都必须有"太长"的情形出现,因为我们所读的圣经不是人生的格言或智慧,乃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启示的话语。因为圣经是一个整体(corpus)),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所以在家庭聚会里读经,首选的是连续的经课(lectio continua).于是历史书、先知、福音、书信和启示录便在上帝话语的脉络中为大家所选读,并且一起聆听。于是听道的会众得以进入以色列民奇妙的启示世界中,和他们的先知、士师、君王及祭司,也和他们的战争、节期、献祭及苦难连结在一起。于是信道的会众得以亲历耶稣基督的诞生和洗礼,看见祂所行的神迹,听见祂所说的话,也参与祂的受苦、死亡和复活。他们分享了在这个世界上那个使万人得救的事迹,并因此而在耶稣基督里亲尝救恩的滋味。对圣经各卷作连续的阅读,迫使每一个愿意听的人,来到上帝为人类只一次作成的救恩面前,或者说,在救恩里被寻回。所以正是在崇拜读经的时候,圣经上的历史记载带我们到一个全新的境地。我们参与了从前的拯救事项;浑然忘我地设身处地参与其中:我们走过红海,穿过旷野,越过约但河而进入应许之地;我们也和以色列一样陷入怀疑和不信,同时在经历过惩戒和悔改之后,又得到上帝的帮助和体验祂的信实。这一切都不是梦幻,乃是神圣的实在。我们要从自我的存在中被提出来,转移到上帝在地上的圣史中。在那里上帝曾经和我们相交,直至今天还是在那里和我们相会,要在祂的愤怒和恩典中对待我们的苦难和罪过。重要的,不是因为上帝是我们今天生命的旁观者和参与者,而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圣洁的历史中,是敬虔的听命者,得以参与上帝的作为,参与基督在地上的历史。而且只有我们在那里有分,然后上帝今天才会与我们同在。在这里产生一种完全相反的事实:上帝的帮助和临在,不是首先要在我们的生命中得到证明,而是在耶稣基督的生命中已经为我们证明了。其实,对我们来说,知道上帝对以色列,对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所作的,比我们去探求上帝今天怎样对待我,重要得多。同样地,耶稣基督的死比我们重要,而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也是我的盼望的唯一根源,使我知道我也将要在末日复活。所以我们的救恩是"在我们自己以外"(extra nos),不是在我自己的生命史中,乃惟独是在耶稣基督的历史里。惟有在耶稣基督里,在祂道成肉身中,在祂的十字架上,在祂的复活中找到自己的,才会与上帝同在,而上帝也与祂同在。从此,我们在灵修中的整个读经,对我们来说,就一天一天地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益处了。于是我们知道,我们称之为生命、苦难和过失的,完全不具真实的意义,因为在圣经里面的,才是我们的生命、困难、过失和拯救。由于上帝喜欢在那里和我们相处,我们也惟有在那里才能得到帮助。只有在圣经里我们才明白自己的历史。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是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也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必须再一次重新认识圣经,像宗教改革家和我们的先辈当时所作的一样。我们不要怕花时间和工夫。我们要认识圣经,最重要的理由当然是为了我们的救赎。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足够的理由,叫我们非要立刻满足这个要求不可的。比方,如果我们不是站立在牢固的圣经基础上,我们对个人的行动和教会活动又怎能深信不移呢?要知道,决定我们的道路的,不是我们的心思意念,而是上帝的话语。然而在今天,还有谁那么坚信必须要有圣经的确据呢?人们往往"从生活","从经验"中找出无数的例证来作最重要的决定。圣经的确据是不被考虑在内的。也许圣经正是要指出相反的方向呢?自然,凡企图给圣经带来不名誉的,自己就不认真地去阅读、研究圣经,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然而谁不愿意学习,不懂得独自看圣经,也就不是一个福音派的信徒。我们可以继续问:如果不是用上帝自己的话语,我们又怎能真正帮助有困难或受试探的信徒弟兄呢?我们自己的一切话很快会不灵光。然而谁像一个『好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13:52),谁从上帝话语的丰满中,从圣经丰富的指示、勉励、安慰中,说出该说的话,谁就能用上帝的话赶鬼,帮助弟兄了。因为『你是从小明白圣经……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我们怎样读经呢?在家庭聚会中,连续的经课最好是由每一个聚会的人轮流读。我们这样做,很快便会发觉朗读经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内心的态度对所读的材料愈不做作、愈客观、愈谦卑,我们所读的就愈符合主题。在读经的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信徒和一个新手之间,往往有明显的分别。要正确读经,也许我们要注意下述一点,即朗读者绝不应将自己当作在圣经里说话的人。因为愤怒的不是我,乃是上帝;安慰人的不是我,乃是上帝;劝勉的不是我,乃是上帝在圣经里的话。当然,我可以表达出上帝在愤怒、在安慰、在劝勉,我不能以单调得无动于衷的语气去表达。不,我只能深深的参与,因为我知道这些话也是对着我说的。然而我不能将自己当作上帝,-我乃是要十分直率地服事祂,而这正是正确和错误读经的最大分别。读经不正确,我就变得刻意求工、浮夸、煽情或强制。换言之,我吸引听者注意我,而不是注意上帝的话。若是这样,我们就犯了读经的大忌。打个比方,读经好像对别人读朋友的来信一样。我读信,不会将自己当作写信的人。这种分别,应该在读经的时候,可以清楚地听出来的。另一方面,我读朋友的信,当然不能假装与自己无关,因为这确实牵涉到个人的关系,叫自己不能不投入。正确的读经方法,不是可以慢慢学习得来的技巧。此乃与自己的灵性高低大有关系。有时候,许多在灵里老成而有经验的信徒,读得虽然拙口笨舌、慢吞吞的,却往往远胜于牧师那种完美无瑕的铿锵声。在信徒的家庭聚会中,大家也可以在这方面彼此帮助和互勉。除了连续经课,我们也不必忘记每日的箴言。这些金句可以作为每周的格言,或者在灵修开始及其他场合作为当日的箴言。唱新歌诗篇祷告及读经之后,接着便是会众唱诗。这是教会赞美、感谢和祈求的声音。『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诗98:1).诗篇的作者正在不断地呼唤我们。家庭聚会在每天清晨所唱的是基督的新歌。这是上帝在地上和天上整个教会所唱的新歌,而作为教会的肢体,我们也被召要一同高唱。上帝早已在亘古预备了一首伟大无比的赞美诗,并叫凡加入教会作肢体的,都要一同歌唱。那是在创世之先『晨星的赞美,上帝众子的欢呼』(伯38:7,新译)。那是以色列民过了红海之后的胜利歌曲,是马利亚听了天使报信之后的尊主颂,是保罗和西拉在牢房夜里的赞美歌,是站在玻璃海上的人所唱的歌,是『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启15:3)。一言以蔽之,那是天上教会的新歌。在每日的早晨,地上的教会同声唱这歌;到了晚上,也是以这歌作结束。因为我们在这里要赞美三一的真神和祂的工作。在地上和天上,这首歌有着不同的音响。在地上,这是信徒的歌;在天上,这是观看者的歌;在地上,人们用自己贫乏的话唱出来;在天上则是『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的言语』(林后12:4,新译),是『除了……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的"新歌"(启14:3),而且是要用『上帝的琴』(启15:2)演奏的。我们对于那首新歌和上帝的琴知道多少呢?我们的新歌是一首地上的歌,一首朝圣者和过路客的歌。由于他们认识了上帝的话,因此也在路途中得蒙光照。我们这首地上的歌,连于上帝在耶稣基督所启示的话语中。此乃这个世界上那些蒙召成为上帝的儿女的一首简单的歌。他们蒙召可不魂游象外,也不疯疯癫癫,乃是清醒的、感恩的、敬虔的,一心以上帝向他们所启示的话语作为依归。『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弗5:19)。这首新歌要首先在心里唱。不然的话就完全唱不出来。心里能唱,因为它已为基督所充满。因此会众的一切歌唱都是属灵的事。所有会众唱诗的先决条件,就是全心信靠上帝的话语,依次归入团契的生活中,谦谦卑卑,规规矩矩。如果我们的心不跟着唱,就只有是人人自夸那种乱七八糟的可怕杂音。因为我们若不是对主歌唱,就会为自己或音乐而歌唱。这样一来,新歌会变为偶像之歌了。『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弗5:19)。我们在地上的歌是说话。这是唱出来的话。信徒在一起,为什么要歌唱呢?首先,非常简单,因为他们于一起歌唱中,可以同时说同样的话,也用同样的话祷告。换言之,为了在话语中合而为一。所有的灵修,所有的聚会,都是为了在诗歌中的话语。我们之所以不一同说话,而是一同歌唱,只是表达了这个事实,即我们所说的话不足以说出我们所要说的,同时也表达了一样事,即我们歌唱的内容远远超出人类一切话语之外。尽管这样,我们不结结巴巴说话,乃是歌唱赞美上帝、感恩、认信、祷告的话。所以我们的音乐,完全是用来服务上帝的话语。歌唱阐明了上帝话语的奥秘。由于教会——尤其是家庭聚会——崇拜所唱的歌,完全是连结在上帝的话语中,所以最要紧的应该是齐声同唱。在这里话语和声音的结合非比寻常。会众齐唱所发出的高昂歌声,惟独以上帝的话语为主要的内容,故此不必用其他的乐音来作支持。『今日我们异口同声唱,和睦相处,口唱心和。』这是波希米亚弟兄会的一首歌。圣经上也说:『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罗15:6)。齐声同唱的纯洁,不为音乐铺张手法所影响;它简单明了,亦不会让音乐夺去上帝的话语在诗歌中所拥有的主权;它质朴无华;它合乎人性,也带来温暖,这一切一切正是地上教会歌唱的特质。其实我们的耳朵经过练习,透过缓慢的、耐心的练习,才能明白过来。会众是否能达到真正的齐声同唱,就要看自己的灵性判断能力。这需要从心里唱出来,要唱给主听,要唱出上帝的话语,要同心合意地歌唱。团契生活中有些是齐声同唱的敌人,是我们非严格对付不可的。因为在崇拜中,没有什么比歌唱更易招惹虚华和坏的品味。首先,当大家应该齐声同唱的时候,我们几乎到处碰到有人唱即兴的二音。这种声音想给大众所唱那种平静而合一的歌声加上必需的衬托,要填充当中所失去的丰满,殊不知因此而把话语和歌声一同抹杀了。又有唱低音的,他想使同唱的人注意到他有多么令人惊讶的音域,所以唱每一首歌都要唱低八度。至于独唱的人,声音雄壮,抑扬顿挫,颤声而歌,一张口便掩盖其余各人,叫大家都羡慕他那美好的歌喉。此外,齐唱还有一些危险度较轻的敌人,即那些不会唱歌的人,不过事实上他们的数目比人们所说的少得多。最后,常常有人因为心情不好而不愿一同唱的,这也会干扰团契的生活。齐声同唱虽然困难,却是个灵性的问题,并不那么属于音乐技巧的问题。如果团契生活中的每一位都有崇拜的心志,愿意守纪律,就算大家在音乐造诣上非常不足够,齐声同唱还是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因为这是这种歌唱所特有的事。要练习齐声同唱,首选的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诗歌,然后是波希米亚弟兄会的歌曲和古教会的作品。从这里开始,我们就会非常本能地作出判断,看看在我们的诗歌本中,哪些诗歌适于齐唱,那些却是不大合宜。在这方面,今天所常见的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都是有害的。我们只能逐一决定,千万不要像那些反对图像敬拜者那样疯狂。家庭聚会的人,当设法尽量背诵诗歌。比方在每次灵修中,除一首自由挑选的诗歌外,还加上几首固定的诗歌,让大家在读经前后反覆唱出,目标就容易达到了。不过我们不仅在灵修中,就是每一日、每一周也该规定时间唱歌。我们愈唱得多,就愈快乐。尤其要紧的,我们唱歌的时候愈团结、愈有纪律、愈快乐,我们所得的福气就愈多,同时这种福气也要从我们的共同歌唱中,流遍整个团契的生活里面。在共同歌唱中所听到的,是教会的声音。唱歌的不是我,乃是教会,我不过是教会的一个肢体,得蒙参与罢了。所以一切共同歌唱若是得宜,就必开拓我们在灵性上的视野,叫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那个小小的团契不过是世上大教会的一个肢体,同时我们也愿意,而且快乐地把我们或好或差的歌声归纳到教会的颂赞里面。共同祷告上帝的话语,教会的声音和我们的祷告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必须说到共同祷告。『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18:19)。然而在共同的灵修中,没有哪一部分要比共同祷告更令我们感到困难和焦急的,因为在这里我们必须亲自说话。到此,我们听了上帝的话语,唱过教会的歌,就要以团契肢体的身分向上帝祷告了,而且这个祷告必须真正是我们的祷告,是我们对这一天、对自己的工作、对团契的祷告,特别是为那压抑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难处和罪过,以及那些交托给我们的人。或者说,我们的确不该为自己祷告什么;渴望用自己的嘴巴和言语来作共同的祷告,岂真是不能允许的事?无论人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对我们来说,事情是够简单的,因为信徒既愿意靠上帝的话语一同生活,就也该可以一同用自己的话向上帝祷告。他们要把共同的祈求、共同的感谢、共同的代祷带到上帝面前,而且他们这样做,应该满有喜乐,信心十足才是。当弟兄中有人用质朴端庄的言语把弟兄们的共同祷告带到上帝的面前时,彼此间的畏惧,在人面前羞于启齿的尴尬,都该一一冰消瓦解。同样地,奉耶稣基督名字所作的祷告,不管是多么的结结巴巴,我们都不该评头品足,议论纷纷。其实,信徒共同生活就共同祷告,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尽管为了让我们的祷告纯洁和合乎圣经,某些心理上的抑制是良好和有益的,不过却绝不能用以窒息自由祷告,因为这里有耶稣基督大大的应许。灵修结束时的自由祷告要由家长代说,无论如何,也该经常请同一位弟兄作结。这会使这位弟兄负上完全想像不到的责任。不过为了使这个祷告不致流于错误的挑剔和过分的个人化,应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让弟兄一个接一个地为众人祷告。个人之所以能够为整个团契祷告,首先的条件是其余各人都用祷告托住他和他的祷告。若不是整个团契予以保守和支持,个人又怎能为众人祷告呢?所以特别是在这个地方,每一句批评的话都必须转化为真诚的代祷,成为弟兄间彼此的帮助。不然的话,团契生活就很容易在这一关节上瓦解了!共同灵修的自由祷告应该是整个团契而不是个人的祷告。个人的任务正是为团契祷告。因此他必须每日经历团契共融的生活,必须清楚知道团契的忧虑和需要,快乐和感恩、祈求和盼望。团契的工作及一切与之有关的事,他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他祷告,乃是因为他是众弟兄当中的一个弟兄。如果他要避免混淆自己和团契的心愿,如果他真的希望自己的任务惟独是为团契祷告,那是需要经过考验,也需要警醒的。为了这个缘故,受托祷告的人最好经常从团契的圈子中得到建议和搜集代祷事项,以便为各人的需要和工作祈求。如此一来,这个祷告就愈来愈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祷告了。尽管是自由祷告,也可以用某些内部的次序予以规定。无论如何,这不是个人杂乱无章的发泄,而是一个本身井然有序的团契的祷告。某些祷告事项会每日重复出现(尽管形式可能不一样),那是免不了的。对于这些每日出现的重复代祷事项,团契开始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单调,但以后肯定会找到不太个人化的方式。如果能够在每日重复的代求中增添什么的话,就可以尝试编制一个一周祷告表。就算这在共同的灵修中不方便,在个人祷告的时间里也必然会有帮助。为了使自由祷告避免个人的主观,可以和所读的一处经文接上。这样,团契的祷告就有稳固的内容和根基了。另一方面,我们会不断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受托为团契祷告的人,往往感觉到灵力不足,不愿祷告,于是设法把当天的任务转交别人。然而这是不足为法的,不然的话,团契的祷告就太轻易为心情所左右了,心情是不能左右灵命的。情形恰恰相反,如果有人因为内心空虚和疲乏,或者是为个人的罪愆所缠扰,因而希望躲避自己的任务,就该学习什么叫做为团契尽力。这时候,众弟兄也当在他的软弱中托住他,使他在不能祷告的当儿有力祷告。在这里,也许保罗的话大有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其中主要的关键在于整个团契明白到这个弟兄的祷告,便是全体的祷告,于是托住他,和他一起祷告。在某些情况下,小的家庭聚会也可以用规定的祷文。不过这往往只是逃避真正祷告的藉口。在教会丰富的仪式和思想的掩盖下,我们很容易欺骗自己不做自己的祷告。不错,那些祷文是美好的,也意义深远,只不过不是真正我自己的。所以尽管教会的祷告传统很能帮助我们学习祷告,却如何也不能代替我今天要向上帝所做的祷告。因为就算是极糟糕的口吃,也胜于词句优美的祷文。自然在公开的大礼拜中,情况与每天的家庭聚会不一样,这是无庸赘言的。在信徒的生活团契中,除了共同灵修的每日祷告外,往往有人盼望成立特别的祷告小组。这种事情也许没有固定的规则。不过如果真正举行,就要看这是否是共同的愿望,同时大家是否确实知道,在某一规定时间,大家可以一齐参加祷告。如果那只是某一个人的单独意图,就很容易播下破坏团契生活的种子。在这方面我们尤其需要事实证明,刚强者要扶持软弱者,而软弱者并不审判刚强者。新约教导我们,自由组合的祷告团契是最自然不过的事,那是不必多疑的。然而若有人猜疑或不安,那就要彼此忍耐了。在这样的事情上,千万不要勉强,凡事都要行在自由和爱中。席上团契我们介绍了信徒生活团契的晨更程序——用上帝的话语、教会的诗歌和会众的祷告,做为一天的开始。团契首先领受永生之道,加强灵力,然后坐在一起,从上帝那里领取每日的饮食。家庭聚会为此满心感谢,并求上帝继续赐福。自从耶稣基督和门徒一同坐席以来,信徒的席上团契就一直因祂的临在而蒙福。『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路24:30,31)。圣经提到三种席上团契,是耶稣亲身参与的:每日的席上团契,圣餐的席上团契,和最后在上帝国里的席上团契。在这三种团契中,重要的是席上的人,:『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认出祂来』。在这些恩赐中认识耶稣基督,那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认识祂是一切恩赐的赐与者,是主与天父和圣灵创造了这个世界。在德国,大家是这样谢饭的:『求你祝福所赐下的一切』。席上团契是要承认耶稣基督有永恒的神性。其次,团契承认得到了这一切世上的恩赐,完全是因为基督的缘故,正如这整个世界得以存活,也只是因为耶稣基督、祂的话、祂所讲的道理的缘故。祂是生命的真粮。祂不仅是赐与者,祂本身就是一份礼物。世上之所以有各种恩赐,正因为祂是这两者的缘故。上帝在祂百般的忍耐中,用美善的恩赐扶持我们,只因耶稣基督的福音仍要传开去,仍要人相信,也因为我们的信心还未全备。因此信徒的席上团契用路德的话祷告说:"主上帝,亲爱的天父,赐福给我们,也祝福你赐下的这些礼物,就是我们从祢温柔慈爱的手中领受的,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由是,团契承认耶稣基督是神圣的中保和救主。第三,团契相信,他们祈求耶稣降临,他们的主就愿意降临。因此他们祷告说:『主耶稣,求你作我们的客人』——由是,承认满有恩慈的耶稣基督是无所不在的。信徒每一次席上团契都使他们对与他们同在的主上帝、耶稣基督充满着感谢。他们在席上,可不是追求将地上的礼物加以病态式的灵性化,相反的,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得到这些美好礼物,心里充满喜乐,并在喜乐中,认识到他们的主是这一切美好礼物的真正赐与者。此外,祂本身更是真正的礼物,是真正的生命之粮,是呼召他们在上帝国里得享快乐的筵席的那一位。所以,每日的席上团契把信徒和他们的主及他们彼此之间,用特殊的方法连结起来。在席上,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主是为他们擘饼的那一位;他们信心的眼睛睁开了。席上团契是值得庆贺的事。在我们每日的工作当中,它经常提醒我们,上帝在工作之后的安息,提醒我们每一星期及其中的辛劳,乃只有在安息日中找到其意义和目的。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辛劳和工作罢了,这也叫我们因上帝的美善而得到复苏和喜乐。我们不错,是在工作,不过上帝却养育和保守我们。这便是庆祝的根基。人吃饭不该忧愁(诗127:2),乃要『高高兴兴地去吃饭』(传9:7,现代中文译本),所以『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传8:15)。然而,『要不是出于上帝,谁能吃喝?谁能享受?』(传2:25,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提到和摩西、亚伦一同上西乃山的七十位以色列长老,是这样说的:『他们既看见了上帝,就又吃又喝』(出24:ll,新译)。我们吃饭的时候,假如是唉声叹气,或佯作无事忙,或甚至感到羞惭,那么,上帝对我们的愁眉苦脸是不能容忍的。藉着每天的饮食,祂呼召我们要喜乐,并在工作中得享安息。信徒的席上团契表示责任。我们吃的是我们的日用饮食,不光是我自己的。我们要分享我们的饮食。因此我们不仅是在灵里,更在我们的整个肉身上彼此牢固地连结在一起的。上帝赐给我们团契生活的一个饼,已将我们融化在一个牢固的约中。从今以后,只要有人有饼,就谁都不许挨饿,而且谁要是破坏这个肉身生活的团契,也就同时破坏那个灵里的团契。两者之间已经再也分不开来了。『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赛58:了)。『不要轻看饥饿的人』(传道经4:2);『因为主耶稣要在饥饿的人当中与我们相遇』(太25:37)。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雅2:15,16)。只要我们一同吃饭,就是有—点点,也是足够的。然而一旦有人留起自己的一份,饥饿就产生了。这是上帝—条奇怪的法律。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奇妙故事有许多的含意,但不也包括这种意义么?席上团契教训信徒,他们在地上作客旅,还得要吃能朽坏的饼。然而只要他们彼此分享这个饼,他们日后在父家也要彼此分享那个永不朽坏的饼。看哪『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路14:15)。白天工作晨更以后直到晚上,这一整天便属于工作的时间了。『人出去工作,劳碌直到晚上』(诗104:23)。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信徒的家庭团契都会因工作而暂时分开。祷告和工作是两回事。祷告不应受到工作的阻碍,反之亦然。正如按照上帝的旨意,人工作六天,第七天就要在上帝面前休息,定为圣日。所以基督徒的每一天都以祷告和工作作为双重标记,这也是上帝的旨意。祷告固然需要时间,然而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属于工作的。只有两者各自得到自己不可割让的一部分,然后才可以清楚显示两者是融合不可分的。没有日间的重担和劳碌,祷告就不是祷告,而工作若没有了祷告也不是工作。这只有信徒才清楚。所以两者的合一,正显明在两者清楚的区别中。工作把人放入事物的世界中。它要求人有所成。于是信徒走出弟兄相会的世界而进入不具人格之物——『它』的世界中。这种新的遭遇使他获得释放,可以坦然面对客观的现实,因为"它"的世界不过是上帝手上的工具,使信徒得以洁净一己的私心和私欲罢了。人除非能够忘记自己,在事业上、现实中、任务上、"它"之中,令自我消失,否则在世界上是难有所成的。在工作中,信徒学习怎样使自己受到工作的约束,所以工作也就成为他抗拒肉体懒散和追求安舒的良药。工作能治死邪情私欲。然而要这样的事情发生,信徒必须突破"它"而进入"你",即上帝之中,因为使信徒作工和成事的是上帝,惟有祂才可以使信徒获得释放,不再为自己而活。即使这样,工作也不会只停留在"为工作而工作"上。一个知道工作对自己是何等重要的人,对工作的严厉和无情,会更加的一无所惧。这期间,同"它"的争战将会继续进行。但同时会有突破一—祷告和工作的合—,白天的合—得以实现。因为在一天劳碌的"它"之背后隐藏着的便是"你"一—上帝,亦即系保罗所说的『不住的祷告』(帖前5:17)。因此,信徒的祷告也就超越所规定的时间之外而进入到工作当中。它包括整日,但并不因此而阻碍工作,且能推进工作,确定工作,使工作富有意义,工作亦给人带来快乐。既是这样,信徒的每一句话、每一工作、每一辛劳都变为祷告,而且不是妄求要经常摆脱所担负的任务,乃是实实在在地突破僵硬的"它"而进入满有恩慈的『你』之中。换言之,『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西3:17)。白天既获合一,那么整日便有次序和纪律。这是必须要在晨更的祷告里寻找的,找到了便在工作中予以持守。清晨的祷告决定白天的生活。我们惭愧自己浪费了时间,陷入各样的试探,工作无精打采,而且无论思想上或与人往来都显得杂乱无章、粗暴无礼,究其原因,往往正是因为祷告的结果,我们对时间的组织和分配,就会紧凑得多。我们在工作时候所遇到的试探,就在我们突破到上帝面前的当儿得到克服。至于对工作所要作的决定,若是不必迁就人意,而单独看上帝的旨意,那当然会轻省和容易得多了。『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甚至是机械式的工作,只要我们知道那是出于上帝,并有祂的吩咐,我们作起来也会更加忍耐。我们若求上帝赐给我们今天工作的力量,我们作工的力量就会增加。中午和黄昏若有可能的话,信徒家庭团契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稍聚片刻。半日过去了,信众感谢上帝,求祂保守直至晚上他们领受饮食。用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一首赞美诗祷告:"父啊,我们都是你的儿女,求你喂养我们,安慰我们这些受痛苦的罪人。"上帝必定养育我们。我们不过是可怜的罪人,是不配得的,所以既不能也不敢认为得食是理所当然的。既是这样,上帝供给我们的饮食便是对忧伤者的安慰,因为这是上帝用恩典和信实支持和带领祂的儿女的明证。诚然如圣经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那似乎是将吃饭问题和所作的工紧密连在——起。不过圣经所说的,并不表示作工的人在上帝面前一定有权要求得吃。不错,我们理当工作,只是饮食却是祂白白的、仁慈的赐与。我们作工得吃,不是理所当然的,乃出于上帝的恩典。白天惟独属于祂。到了中午,信众集合,接受上帝的邀请共进午餐。中午是教会和诗篇赞美者七个祷告时刻之一。在日正当中的时候,教会向三位一体的上帝发声,赞美祂的大能,祈求祂的帮助,希望很快得到救赎。正午时分,耶稣十架上面的天空黑了。复和的工作趋向完成。信徒的家庭团契在这个时候若能稍聚片刻,歌唱或祷告,都不会是徒然的。白天的工作结束了。假如遇到艰辛和劳累,那么信徒要了解格尔哈德(Paul Gerhardt)在赞美诗中所说的:我们的头、脚和手都快乐了,因为现在工作已经结束;我的心哪,你要快乐,你当脱离世上的苦痛,挣开罪恶的作为。为了持守所信,一天已经是够长了,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信徒的家庭团契又再聚会了。他们在晚上的席上团契和最后的灵修中会合。他们要与以马忤斯的门徒作同样的祷告:『主啊,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路24:29)。如果晚祷能在一天终结时举行,并能在睡前听到上帝的话,那是好得无比的。黑夜来临,上帝话语的真光把信众照得更明亮。像一天的开始一样,结束时也是用诗篇祷告,读经、唱赞美诗和一同祈祷。对于晚上的祷告,我们还有些话要说。这是彼此代祷的适当时刻。一日的工作结束后,我们祈求上帝的保守,赐下福气和平安给普世的信徒、我们自己的教会、在圣工上的牧者、所有贫穷、可怜和孤独的人,病者和垂死的人、我们的邻居、家里的人和过团契生活的同伴。有什么会比我们把工作放手而交托在上帝可靠的双手中,更使我们体会到祂的力量和作为的呢?有什么会比我们的活动到了尽头时,更令我们愿意祈求上帝的祝福、平安和保守的呢?我们疲乏了,上帝便作工。『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121:4)。再者,信徒的家庭团契在晚祷中也当特别祈求赦免一切的不义,无论是得罪上帝或得罪弟兄的;祈求上帝和弟兄的饶恕;祈求我们自己有力量愿意饶恕别人所加诸我们的不义。修道院有个古老传统,就是在晚祷的时候,院长按照规定的仪式,恳求弟兄先饶恕他对他们所犯的一切疏忽和过失,同时在弟兄们说过饶恕之后,他们也求院长饶恕他们所犯的疏忽和过失,接受他的饶恕。『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对于每一个信徒团契来说,白天所引起的不和,到了晚上就必须和好,那是个断然的规则。信徒带著一颗愤愤不平的心去睡觉,是最危险不过的了。因此,在晚上最后的祷告中,如果能够特别祈求弟兄间的饶恕,以便彼此修和,重建团契的生活,自然是良好的习惯。最后,在所有古代的晚祷中,我们注意到他们经常祈求上帝在夜间保护他们,以避免魔鬼、恐慌的侵袭,或突然遭遇不幸的死亡。古人认识到入睡着了是无能为力的,他们知道熟睡和死亡的关系,看出魔鬼的诡计,因为谁一旦不加设防就会跌倒了。所以他们祈求圣天使用金武器来支援他们,当撒但的权势威慑他们的时候,天军可以在他们左右保护他们。在古教会的祈求中,最令人注意而意义深长的,是他们盼望闭目睡觉的时候,心仍然可以清醒向着上帝。这个祷告所求的是:即使我们不察觉到什么,不知道什么,却仍求上帝住在我们当中,住在我们的心里;尽管夜里有什么的忧伤和试探,我们的心仍得以保存纯全和圣洁;叫我们随时准备好去听祂的呼召,就像童子撒母耳在晚上也能回答一样:『主啊,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9)。即使是在睡眠之中,我们仍然是在上帝的手上,不然就是在那恶者的权势下。即使是在睡眠中,上帝仍然能够在我们身上行神迹,不然的话,那恶者就会在我们身上加以诸多的破坏。所以我们在晚上这样祷告说:我们如今闭上双目睡觉,求祢让我们的心清醒向祢;求祢用右手护庇我们,救我们脱离罪恶的缠绕。——路德然而不管是早晨或是晚上,诗人的话巍然独立:『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诗74:16)。独处的日子3『上帝啊,锡安的人在静默中赞美你』(诗65:1,新译)。许多人寻找团契的生活,是因为害怕孤单寂寞。由于他们忍受不了独处,所以被迫要进入人群中。也有一些信徒不知道该如何独处,或因自己有过不愉快的经验,于是盼望在和他人共处中得到帮助。若是这样,他们大多数会失望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便责备团契的生活,却不知道该归咎的正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基督徒的团契不是灵性的疗养院。谁要逃避自己而进入团契生活的,就是误用团契,将之变为唠叨和消遣的场所,也不管这些唠叨和消遣看起来是多么的属灵。说实话,这样的人所寻找的,完全不是团契的生活,乃是麻醉,使自己可以暂时忘记孤独,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却带来致命的孤单。说话之所以变得无效,一切真挚的属灵经验之所以失灵,最后更自暴自弃,以致灵性上像死去一般,都是这类『疗养』方法的结果。独处和静默凡不能独处的,就当小心团契生活。这样的人只会伤害自己和团契。要记得,上帝呼召你的时候,你是单独站在祂的面前。你必须单独跟从祂的呼召,单独背起你的十字架,单独争战和祷告;你也要单独死去,单独向上帝交账。你不能躲避自己,因为上帝亲自拣选了你。如果你不愿意单独负责,你就是拒绝基督的呼召,因此与蒙召者的团契无分。『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死亡,没有谁能替别人死,而是每一个人都要独自与死亡争战……我到时不会在你身边,你亦不会在我身边』(路德)。然而这句话的反面也是真的:凡不能在团契中生活的,就当小心独处。你蒙召是在信众当中,然而这个呼召却不是单独对你。你乃是在蒙召者的信众中背起十字架、争战和祷告。你不是单独的。即使是在死亡和末日,你也不过是耶稣基督那个大教会的一个肢体罢了。你若轻看弟兄的团契生活,就是拒绝耶稣基督的呼召,而你的独处也只能给你带来不幸。『我若死了,我也不会单独在死亡当中;我若受苦,他们(教会)也和我一同受苦』(路德)。由此可知:只有活在团契中,我们方能独处;只有独处的人才能活在团契中。两者是连结在一起的。只有在团契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学习独处,也只有在独处中我们才能真正学习团契。两者之间没有先后的关系,因为两者是同时开始的,即因响应耶稣基督的呼召而生。无论何者若是单独存在,不免是满布深渊和危险。凡要团契而不想独处的,言语和感情都变得空虚;凡想独处而不要团契的,就毁于虚荣、自恋狂和绝望的深渊中。凡不能独处的,就当小心团契生活。凡不能在团契中生活的,就当小心独处。信徒家庭团契的共同生活是由每一个人的独处日子陪伴着的,这是理所当然的。共同的生活若缺少了独处的日子,则无论是对团契还是对个人,都没有好结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团契生活-潘霍华
团契生活-潘霍华-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团契生活
团契生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