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信-3

日晚上,欧洲没有一个天文学家睡觉的,无奈这颗著名的彗星并未出 现。其实给它575年的时间再出现,即使没有更大的把握,至少也比 较聪明些。一个叫做威尔斯顿的英国几何学家——虽是几何学家,却 也不失其为妄想家——曾经一本正经地肯定:在洪水泛滥的时候,乃是 一颗彗星使地球上的洪水泛滥的;他居然还因为人家讽刺他而吃惊。 古人的想法跟威尔斯顿的趣味差不多;他们相信彗星永远是地球上某些 大灾祸的先驱。恰好相反,牛顿疑心彗星对地球大有好处,从它们发 出来的烟可以用来援助行星,赋予生命力:在运行中,行星们吸收了太 阳从彗星分解出来的所有的小粒子。这个意见至少比另一个意见来得 可靠。还并不尽在于此。倘使这种重力及吸力作用于一切天上星球身上 的话,那么无疑地这种力量对于星球的各部分也能起作用;因为,假若 物体按照它们的体积相互吸引的话,那只能是按照它们各部分的数量, 倘使这种力量包含在整体中的话,肯定在半个中也有,在四分之一中, 在八分之一中,以至在无穷小之中也都会有。加之,倘使这种力量在 各部分不是相等的话,那就永远要星球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来得重:事 实上这种情况没有产生。所以,这种能力确实存在于一切物质中,存 在于物质的最小最小的粒子中。因此,可以看出引力是推动自然界的伟大的动力。[2]在证明了这个原则的存在以后,牛顿早就预见就凭引力这个名字, 人们也会反对的。在他的著作里,不止一处地预防他的读者攻击引力 的自身,他告诉读者不要将引力与古人所说的隐伏的质量混淆起来,只 要认识一种中心力量按着力学的不变规律,从宇宙的这一端到另一端, 对最近的物体和最远的物体起着作用。使人惊奇的乃是,在这位大哲学家庄严的抗议以后,沙朗先生和 德_封德耐勒先生——他们两位也值得我们称之为“大哲学家” 一~竟然毫不含糊地责备牛顿犯了逍遥学派幻想的毛病:沙朗先生就是在1709 年的学院论文中,封德耐勒先生就是在对牛顿先生的颂词本文中,责备 牛顿的。几乎所有的法国人,学者和其他的人,反复这样地责备他。到处 可以听到:“为什么牛顿不用大家都很懂的‘推动’这个词,却用了大 家都不懂的‘引力’这个术语? ”牛顿尽可这样回答那些批评:“第一,你们对‘推动’并不比对 ‘引力’更懂;加之,倘使你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物体导向另一个物体 的中心,你们也不会想象由于什么力量使一个物体能推动另一个物体。“第二,我不能承认‘推动’,因为,若要承认,我必须先发现果 真有一种推动行星的天际物质;然而,不但我不晓得这种物质,而且我 已证明它不存在。“第三,我用了 ‘引力’这个术语,只为了表达我在大自然中所发 现的一种作用,一种未知原则的确然而无可争论的作用,是物质固有的 属性,有待于比我聪明的人们,倘使他们办得到的话,去找出它的 原因。”“那么,您究竟教了我们些什么呢? ”有人还坚持地问着:“为什 么作了那么多的计算,却对我们说出您自己也不知道的东西? ”“我教过你们,”牛顿能够继续说:“中心力的机械作用使一切物 体有了和它们的物质相称的重量,只有这些中心力使行星和彗星在规定 的幅员内活动。我给你们证实了一切天体的重量和运动不可能有另外 一种原因;因为有重量的物体按照中心力的已证明了的比例向地面下 坠,而行星按照同一的比例完成它们的运行,倘使另有一种力量在这些 物体上起作用的话,它就要加强它们的速度,或改变它们的方向。可 是,在这些物体中,从来没有一个在它的动作、速度、决定中,有丝毫 没有被证实是中心力的效果的;因此,不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理。” 请准许我再让牛顿谈一回。他将不很受欢迎地说:“我所处的情 形和古人大不相同。譬如,古人看到了水在唧筒里上升,他们就说:‘水因怕空隙而上升。’但是我呢,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是我首先发现 了水在唧筒里上升,却让别人去费心解释水为什么上升。[3]解剖学家首 先告诉我们,手臂之所以能动,因为筋在收缩,他就告诉了我们一项无 可非议的真理;是不是因为他不懂为什么筋会收缩,我们对他就少感激 些昵?空气弹力的原因尚未发现,但是那位发现空气弹力的人却对物 理学有很大的贡献。我所发现的原动力更是隐秘,更是广泛,所以, 人们应该更感激我才对。我发现了一项物质的新属性,发现了造物主 的奥秘之一;我计算了它,我证明了它的诸般作用;人们对于我所给它 的名称,可以挑剔么? ”“人们可以称做一种潜伏的属性的是那些漩涡,因为人们从未证明 它们的存在。引力却恰恰相反是一种真实的事物,因为人们证明了它 的作用,并且计算了它的幅员。这个原因的原因却在上帝心中。”到此为止,不再向前。注释:[1]从开始直到“真实”为止,这一整段自1739年起由一段更长得多的论说所代替:我并不准备在这里对于人们所谓的引力或宇宙引力作一个数学上的解释:我专讲 物质的这种新属性的历史,这种属性是在牛顿以前被人推测了许久而为牛顿所发现 的;这是用某种方式讲述新发现的历史。哥白尼,这位天文学界的哥伦布,仅仅教了人们那久被歪曲的真正的宇宙秩序;他 仅仅指出了地球在广阔无垠的太空里公转和自转,所有的教会中的博士们就提出了仿 佛当年他们的前辈反对对踱点(即地球反对面)那样的异议。圣?奥古斯丁在否认对 腋点时曾说过什么!那么他们就要头朝下掉到天空中去了丨”学者们对哥白尼说: “要是地球自转的话,它就会四分五裂落到天空里去了。”哥白尼回答道地球肯定是 转动的,而它的各部分是飞不了的;所以必定有一种力量把地球各部分都引向地球的 中心;而且这种属性也可能存在于一切星球里,在太阳里,在月球里,在星群里;这是上 帝给物质的一种属性。”他就这样在他的第一本书《天体运行说》中表达他的意见的,没 有敢也或许没有能再前进一步。开普勒继哥白尼而起,改进了那个关于宇宙真实体系的令人惊叹的发现,进一步 接近了万有引力学说:我们看到,在他的火星论文中,那个牛顿从中取得了财富的宝藏 的矿脉还没有清清楚楚形成。开普勒不但承认万物倾向地心,也承认了星辰之间相互 倾向。他敢于推测并且敢于说倘若地球与月球不是被维系在它们的轨道里的话,便会 彼此接近而连在一起。他对于这一惊人真理的认识也是如在九里雾中错误百出的,以 致人家说他是凭着一种本能而推测出来的。可是,伟大的伽利略,从一个更机械的原则出发,考察了什么是物体向地面的下坠 (此处,17^9年的版本有详细的解释,1752年以后的通行本是这样节略的):怎么样下坠 以及按照什么比例加速;掌玺大臣培根要人们试验物体在可以到达的最高及最深的地 方下坠是否也是这样。很奇怪的是笛卡儿,这位当时最大的几何学家,在他自己建立的迷宫里没有利用这条线索。我们在他的著作里找不出这类真理的任何痕迹;所以也就无怪乎他有所彷他想要创造一个宇宙。他就像人家写一部小说一样地来创立一种哲学;一切都像 真的一样;却没有一点是真实的。他设想出了元素、大漩涡,这些似乎都给了自然界的 奥妙一种表面可以讲得通的理由。可是,在哲学上……人们可以很容易在这篇论文中找到第十二封信、第十四封信中及《路易十四的时代》 第三十一章(第十四封信注[9])的一些语句。伏尔泰毫无顾忌地剽窃了他自己的著作。[2]伏尔泰为性急的读者把主要的事实摘了下来。此外前面所说的一切学术上的证明, 是郎松清楚指出三种文献汇编中的研究结果:首先是邦贝东的著作《哲学家牛顿爵土一 瞥》(1728年),其次是封德耐勒的《牛顿颂辞》|最后是马贝都(1732年)的《论星辰 的种种姿态》。[3]伏尔泰很注意使引力学说摆脱形而上学的解释:引力这个词本身,可能在某些人的 眼光中看来多少含有神秘主义的意义,曾经长期被人们辩论过。牛顿的任务是一种纯科 学的任务:他研究自然界运转的规律,但是他不主张上溯到最初的原因。特别对照一下 牛顿哲学的第二部分第九章末尾。[4]“约伯记” (27)原文:你走到这里,不能再前进。伏尔泰在他那部《牛顿哲学原理》(1738年出版)第三部中用很长的篇幅重新论述了 引力理论,我们可以参考这十四章来补充第十五封信中的简略的报道。颇值得注意的是 他差不多在两方面采取了同一的计划,以下,事实上就是各章的简要次序:重量,笛卡儿 的大漩涡说,空间无空隙(第一、二章),宇宙引力,伽利略(第三章),对行星的影响 (第四章),幵普勒(第五章),由月球所得的证明(第六章)i “引力存在于物质的各 部分”(第七章);太阳,行星,地球(第八至第十章);涨潮与退潮(第十一章〉,月 球理论(第十二章〉,彗星(第十三章)|结论:“引力对万物的一切运动发生作用是物 体持久的原因。”(第十四章)开勒版《哲学辞典》里“牛顿与笛卡儿” 一文中,并没有发现第十五封信(以及第十 六封信与第十七封信的幵端> 的内容,这篇文字的第二节是一节新写的文章,发表于1756 年,参阅后面的第十七封信注[5]。第十六封信谈牛顿的光学一个新的世界被前一世纪的哲学家们发现了。这个新世界的存在是 我们意想不到的,所以它就更难于认识。认为人们可以推测到天体遵循 着什么规律来运行,光怎样发射,这在最聪明的人看来,是一种卤莽。伽利略在他的天文学的发现里,开普勒在他的数学里,笛卡儿至少 在他的折光学里以及牛顿在他全部著作里都谈到过宇宙的动力。在几 何学里有人计算无限量。关于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植物体内的汁液 流通的知识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然的看法。在抽气机里出现了物体存在 的新方式。用望远镜可以使目标接近我们的眼睛。最后,在许多新鲜 事物发现之后,牛顿关于光的发现是人类好奇心所能期待的一切新发现 中的最大胆的发现了。直到安多尼阿?德?多米尼斯的时代,虹一直似乎是一个不可解的 谜。这位哲学家猜测到虹是雨水和阳光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笛卡儿由 于用数学来解释这个非常自然的现象而名垂不朽,他计算了雨点的反光 作用。这种聪明的计算在当时可说是很神奇的了。但是倘若有人告诉他,说他把光的性质弄错了;说他没有任何理由 相信光是一种球形物体;说并非是这种物质弥漫宇宙,并非是只要太阳 推动它,就可以动起来,就如同一根长棍从一端推动,另一端也会动一 样;说光倒是太阳放射出来的,并且说,光从太阳传到地球只要七分 钟,可是一个炮弹永久保持它的最初速度,至少也要二十五年才能跑完 这段路程。笛卡儿又会说什么呢?倘若当时有人对他说:“光的直接反射作用并非是它碰上物体坚硬 部分而跳回来;物体透明也并非是它有大孔眼;将来会有人来证明这些 谬论都是错误的,他将会分析一道光线比一个灵巧的艺术家分析人体更 灵敏。”他又该如何地惊讶!⑴这个人已出世了。牛顿只用一只三棱镜就给肉眼证明光是一束 彩色光线,混合起来就呈白色。一道光线被他用三棱镜分成七道,这 七道光依次映到一块白布或一张白纸上,一道挨一道,宽窄不等。第 一道是赤色;第二道是橙色;第三道是黄色;第四道是绿色;第五道是 青色;第六道是蓝色丨第七道是紫色。这些光线,每一道就是再通过 一百只三棱镜,也决不改变它所有的颜色,犹如真金不怕火炼。并且 为了尽量证明每道光线所带的颜色就是我们肉眼所看见的颜色,可取一 小块黄色木头,把它放在赤色光线下,这块木头立刻染上赤色;放在绿 色光线下,立刻又呈绿色;如此类推,都是一样。那么在自然界中,颜色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不外是物体反 射某一种光线而又吸收其他光线的这种性质罢了。这种奥妙的性质又 是什么呢?牛顿证明说,这只是构成物体的各个细小部分的厚薄程度 罢了。这种反射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有人曾经以为是因为光线像颗 子弹一样射在坚固的物体表面上又跳回来。绝对不是这么回事。牛 顿告诉那些少见多怪的哲学家说,物体不透明只是因为它的孔眼大, 光是从物体内部反射到我们眼里的。物体孔眼越小,也就越显得透 明:所以纸在干燥的时候就反光,涂上油就透光了,因为油充塞孔 眼,使孔眼更显得小了。就是在这一点上,他考查物质极度粗松的状态,每一部分都有孔 眼,每一部分的各个部分又有各个部分的孔眼;他指出在宇宙中没有一 方寸紧密的物质;我们的意识距离了解物质的究竟,可有多么远哪! 他这样分析了光并且把他敏锐的发现一直向前推进,指出用原始色 来识别合成色的方法,指出这些基本光线,用三棱镜分开,能按照次序 排列,只是由于这些光线是按照这种次序屈折反射的原故。光按照这种比例分裂的性质,在他以前还没有人知道。光的这种不均等折射, 赤色比橙色屈折得更小一点的这种性能等等,他名之为折光度。最有反射性的光就是最能屈折的光。从这一点,他又指出折光和 反光的原因都是这同一种性能。这么多的奇异的发现,还只是他的发现的开端。他找到了观察光 的颤动和震荡的奥妙。这种光线的颤动,往返不停地摆动着,并且随 着它所遇到的物体各部分厚薄不同而透过或反射光线。他居然有勇气 计算在一块平面透镜和一块凸面透镜叠合在一起的时候,为产生某种透 光作用或某种反光作用,为显现某种颜色,在镜与镜之间所必需的空气 空隙的厚度。从所有这些试验中,他发现了光影响物体、物体影响光各到什么 程度。他很了解光,能够确定用望远镜加强光度和助长我们视力的技术所 受到的限制。〖2]笛卡儿,以一种很可原谅的真诚态度,热衷于这种几乎是他亲自 发明的新兴技术,他也许希望用望远镜能够窥见星球上的小东西,这些 东西跟我们在地球上所能分辨的一样小。牛顿证明过我们不能再进一步改善望远镜,因为这种折光和折光 度本身,在使物体接近我们的时候,离开原来的基本光线太远了;他 在这类透镜里计算了红光和蓝光折光度相差的比例;他用我们意想不 到的东西来做实验,研究镜面的形状所造成的不均状态和折光度所造 成的不均状态。他发现望远镜头,一面凸,一面平,倘若平面朝向目 标,由镜头位置和构造所产生的差度只是由折光度所产生的差度的五 千分之一;所以并非镜面的形状使我们不能改善望远镜,而是由于光 本身性质的原故。这就是为什么他发明一种用反射而不用折光来显示目标的反光望 远镜的原故。[3]这种新式的望远镜很难制造,也不大好使用,但是在 英国,有人说一只五尺长的反光望远镜的效果足以抵得过一只百尺长的折光望远镜。注释:[1]在1752年的版本里,以下6段被删除。“通行本”里没有这封信,前一封信也没 有,因为开勒版没有把这两封信印出来。是伯休按照1752年版的原文整理出来的,后继 者都仿效他。[2]1742年的一个版本,从这里起,改变了这封信的全部结尾。玆仅录其首段如下:把一些错误归罪于一些发现真理的人是很自然的事。这类真理里最令人惊疑反 对的就是太阳和星球在宇宙中辐射的光线的速度;这种急速的奔驰激怒了那些哲学 家,他们把一切都建立在笛卡儿所说的那种细微的物质上。这些哲学家说在七分半钟 怎么走完3 300万里的路程呢?但是只在想象上搞不通,在智能上却是应该接受的。[3]1752年版本信尾是:■当他获得这一发现时,在欧洲还不大为人所知。我见过一本小书,大约就是在那 个时候写的,里边提到牛顿的望远镜时,把牛顿当作眼镜匠了 某个叫做牛顿的英国 工匠”。后代人巳替牛顿辩明白了。我们在《牛顿哲学原理》第二篇“牛顿的物理学”题目下,看到共有十三章讨论第十 六封英国通信所谈的同样问题。以下就是这十三章的目录:光的研究,笛卡儿,罗美尔(I),马勒伯朗士(n),反射与折光(m,iv)(眼睛,镜子(V,vi),远近大小的 知觉(vu,m),折光与引力(K),颜色,虹(x,xi);颜色与物体厚度(xn),结论(1): “这些发现至少应该使我们在对自然和事物本质作决定时极端慎重。对我说 来,我坦白承认:我越想越奇怪人们为什么竟害怕承认物质的新原理和新属性。物质可 能有无限的原理和属性呢。”第十七封信谈无限和纪年复杂深邃的无限问题也是牛顿所走过的一条新的道路,他给我们指 出一条指导线索来。在这项惊人的新发现中,笛卡儿依然是牛顿的先驱;笛卡儿在几何 学方面曾经大踏步向前迈进,直向无限,但是他进到边缘就止步不前 了。华里斯先生,在前一世纪中叶,是用一种循环除法把一个分数变 成无限极数的第一人。布兰克尔爵士用这一无限极数来求双曲线的平方。麦卡托公布了这个求积法的证明式。大约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牛 顿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发明了一个通用的方法,把人们刚刚试用在双曲 线上的求积法应用在种种曲线上。所谓微分,或微系数和积分,就是把无限处处代入代数式的方法。 这是用数目精确计算和度量一种数量的技术,这种数量,我们甚至不能 理解它的存在。当有人对您说有些无限大的线形成一个无限小的角;说一条直线在 它是有限的时候是直线,若无止境地微微变更方向,便成为无限的曲 线;一条曲线无止境地延长就能够变成直线,事实上您不会以为是有人 在跟您开玩笑吗?当有人跟您说有些二度无限,三度无限,无限度无限,三度无限比 无限的无限就等于零,您不是也会以为有人在跟您闹着玩吗?所有这一切,初看起来,像是极其没有道理,实际上却是人类思想最细致最广泛的努力的结果,也是发现一些直到当时尚属未知的真理的 方法。这种如此大胆的创作也还是建立在一些简单的观念上的。这和量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求得一种曲线的面积,求出一个普通算术里没有 的数的立方根,都是有关系的。并且,就是这么多种类的无限,到底也不至于比那个很出名的命 题一一在圆与切线之间可以通过若干曲线,或是另外一个命题一物质 永远可分,更难想象吧。这两条真理早已经人证明,而且也并不比其 他真理更可理解。有人为这一著名的发现跟牛顿争论了很久。莱布尼茨先生在德国 曾经被人看作是牛顿名之为微系数的微分学的发明人,贝努里也以积分 学的创始人自居;但是首先发明的荣誉仍旧归于牛顿,别人只有能够跟 牛顿争名的光彩。有人也曾这样否认过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现象;否认佩罗发现汁液流 通现象。哈梭克和利汶柯克首先发现那种发展成人的小虫儿>。也就 是这位哈梭克与惠更斯争夺计算一颗恒星距离的新方法的发明。我们 还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位哲学家发现了转迹线问题。无论如何,牛顿总算由于这种无限几何学达到了知识的最高峰。⑴我还得给您谈谈另外一本比较更接近人类理解的著作。但是它依然 带着牛顿在他种种研究中所有的那种创造精神;这是一种崭新的纪年学, 因为在他所进行的一切研究中,他必然要改变别人已经接受的观念。他惯于清乱理繁,并且至少想弄清那些跟历史混淆的古代传说,于 是确定一种不确切的纪年。的确,所有的家族、城市和民族都是想尽 方法提早他们的起源的;而且,最初的历史学家也都是最忽略记载年代 的;古书的流通较之今日差上千倍,因而受到批评的机会自然也就少, 人们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欺骗世人了;既然有人明确地设想了一些事*指精虫。实,也就很可能设想年代日期。大体说来,牛顿觉得世界比纪年学者们所谈的要年轻五百年;他这 种思想是根据自然界日常川流不息的现象和天文观察而来的。我们这里说的自然界川流不息的现象,指的就是人类世世代代所经 过的时间。埃及人最初使用了那种不大确切的计算法。当他们想要写 他们最初的历史的时候,从美尼斯到塞东,他们计算为341代;他们又 没有确定的时期,只约略估计每经三代就是一百年。所以,他们计算 从美尼斯王朝到塞东王朝有11 340年。希腊人,在奥林匹亚纪年法以前,照着埃及人的方法计算,甚至把 各代年限稍微延长,把每一代的年数加到四十。然而在这上面,埃及人和希腊人都算错了。按照自然界川流不息 的现象说来,的确是每三代约合一百到一百二十年。但是必须有三个 朝代才有这么多年数。显然,通常人活的时间总比国王在位的时间长 久一点。所以,一个人要想写历史而又不知道确切的年代,他所知道 的是,一个国家有九位国王,倘若他计算出九位国王有三百年就大错特 错了。每一代人约计有三十六岁,每一朝代约计有二十年,一朝接着 一朝。拿英国的三十位英王、从征服者威廉到乔治一世来说吧,他们 一共在位648年,分配给三十位国王,每位在位二十一年半。六十三 位法国国王,一位接着一位,每人大约在位二十年。这就是自然界川 流不息的现象。所以古人弄错了,一般把每一朝代的经过时期跟每一 代人的经过时间等量齐观,所以说他们把年代计算太长了 i因此应当从 他们所计算的数目里略微减少一点才合适。天文学的观察似乎大大帮助了我们的哲学家;他在他自己的本行内 好像是更有权力。您知道,先生,地球除开它每年从西往东绕日运转以外,还有一种 特别的运转,直到最近还没有人知道,[2】它的两极有一种很慢的从东往 西的逆向运动,使它每天的位置不能对准天体同一方位。这种差度, -一年中感觉不到,时间一久,差度可就大了。到了七十二个年头上,我们就发现差了一度,也就是说差了天体全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所 以每经过七十二年,春分时的二分线经过一颗恒星,与另外一颗恒星遥 遥相对。因此,太阳不在白羊宫,于希帕尔格#时代所在的天体方位, 而与金牛宫原来的方位相对,双女宫便在金牛宫原来的方位。各个宫 都变动了位置,可是我们却老是保持古人的说法;我们说春天太阳在白 羊宫的方位,同我们说日出日落一样,都是一种迁就习惯的说法。希帕尔格是第一个把星座和春分秋分线比较,发现星座起了某些变 化的希腊人;或者宁可说希帕尔格这种见解是从埃及人那里获得的。哲 学家们把这种运动归之于各个星球,因为当时人们还远不能想象在地球 上还有这样的转动,还以为地球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不变动的。他们便倡 说一种天体,以为各个星球都依附在那上边,并且以为这一天体有一种 特殊运动,使它本身向着东方移动,因此,各个星球就好像每天都从东 往西移动一样。在这一错误上,他们又添上了第二个更严重的错误,以 为他们所设想的天体、星球不动,每隔一百年,这个天体便向东移动一 度。所以,他们在天文计算上跟在物理学说上都弄错了。例如当时有 一位天文学家就说过:“在某一位观察家的时代,春分线曾经在某一星 座、某一星球的方位上;从这位观察家的时代直到我们的时代,春分线 移动了两度;那么两度就相当于两百年,所以这位观察家生在我们两百 年以前。”这样推论的这位天文学家一定是弄错了整整54年。这也就是 为什么古人犯了双重的错误,把宇宙漫长的年代,也就是说,整个天体 运转的年代,估计成36000年。但是近代人知道,满天星斗的天体的这 种假想的运转,不外是地球两极的运转,运转了 25 900年。这里应当顺 便注意牛顿确定了地球形状的同时也很幸运地解释了这种运转的理由。在这一切都提出来之后,为了确定纪年,我们还得看一看现今二分 线在什么星球位置上在春季与黄道相切,还需要知道有没有哪一位古人*希帕尔格(纪元前190—前125年)是古代最有名的天文学家,生于俾斯尼亚的尼喜阿 斯(在小亚细亚)。他曾发现昼夜平分点的变移岁差。曾经告诉我们在他那个时代黄道跟这道二分线在哪一点上相切。克莱蒙?亚历山得勒说参加阿耳戈诺特远征#的希隆曾经观察过这 次著名远征的时代的星座,把春分确定在白羊宫中央;秋分,在天秤宫 中央;夏至,在巨蟹宫中央;冬至,在摩羯宫中央。在阿耳戈诺特远征以后很久,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一年,梅东观 察到夏至点经过巨蟹宫的第八度。那么,黄道带十二宫每宫都有三十度。希隆时代,至点都在宫的 中央,也就是在第十五度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一年,至点在第八度 上:所以迟了七度。一度相当于72年,所以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端到 阿耳戈诺特远征,只有72年的七倍,合504年,并不像希腊人说的700 年。所以拿现今的天体情况与阿耳戈诺特时代的来比较,我们看出阿 耳戈诺特远征应该是在耶稣纪元前九百来年而并非是一千四百年左右; 因此,世界比人们所设想的年代少五百来年的样子。因此各个时代都 往近推移了,一切都比人们所说的发生得晚。我不知道这一奥妙的学 说是否能受人欢迎,[3]人们是否肯下决心根据这类观念来调整世界纪 年,也许学者们会以为把同时改善了物理学、几何学和历史学的荣誉都 归之于牛顿一人身上,未免推崇过甚:也许这种世界最高权威的地位伤 害了别人的自尊心。[4]所以在那时候,有些很大的哲学家纷纷攻击万有 引力,别的人又打击他的纪年学说。本来时间可以令人明白胜利究将 属谁,可是时间也许会使得争论更为模糊不定。[5]注释:[1]这封信的双重题目给它自己带来了特殊的命运。第一部分,关于“无限”,没有收 在开勒版和其他各种版本(1739—1751年)里,都被讨论同一题目的旁的文字代替了,我们?古希腊传说,希腊英雄弗立克佐斯跟他的弟弟亥莱同骑一只金毛绵羊渡海逃往科尔 希达^这只羊^金毛由一条龙看守在那里。后来希腊英雄亚逊率领五十多位英雄同乘阿 耳戈号船渡海远征,前往科尔希达取金毛。这就是阿耳戈诺特远征的故事。因为这些英 雄乘的船名阿耳戈号,所以就被人们称做阿耳戈诺特。o纪元前431—前404年'斯巴达与雅典两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作战,雅典被毁。可以在郎松版第2卷第67—71页上找到,伯休把这段文字收入《哲学辞典》(参阅莫郎 版,第19卷第459—462页)作为“无限” 一条的第二节。至于第二部分(谈“纪年学”)在 幵勒版的《哲学辞典》里,构成“牛顿与笛卡儿”的第三节。[2]通行本:“与其说为人所知,不如说为人所推测。”[3]通行本:“这一学说似乎是真实的,我不知它是否会受人欢迎。”[4]通行本的末尾是:所以,在赞成漩涡说和管柱形物质说的人攻击巳证实的引力说的时代,苏西埃神 父和弗莱莱先生在牛顿的“纪年学”尚未印行之前就写文章反对它。[5]从1739—1752年,《哲学通信》各版都在此处增加了一段。该段见代替第十五一第 卜七封信的文字第一段。实际上从1756年起,第十五、第十六和第十七封信的第一部分都不见了,在原处有 下列几段文字,这几段文字经开勒版发行人收入《哲学辞典》作为“牛顿与笛卡儿” 一条 的第二节(从伯休起,他把第二节作为本条的全文,因为第一节和第三节已收入“英国通 信”,作为第十六封信和第十七封信的第二部分了):最初牛顿准备进教会工作的。他先做神学家,在他一生中都留下了这段生活的痕 迹。他认真赞成阿里乌,反对亚他纳修;他甚至比阿里乌更进一步,像一切的苏西尼主 义者那样。现今在欧洲有许多学者都有这种见解;我不说都是这一宗派的,因为他们 没有组成集团;他们甚至意见还很不一致,其中许多人压缩自己的学说,归入与基督精 神调和的纯粹的自然神论。牛顿却和这些人不同;他与英国圣公会只在同性同体这一 点上意见不同,英国圣公会其余的说法他都相信。他曾解释过《启示录》这部书,就是他善意的表现。他在那部书里很明晰地发觉教 皇是反基督的,此外,他解释这部书,和其他从事于这项工作的人一样。从表面上看 来,他想通过这种解释,用他超人的优越,来安慰人类。曾经读过他放在他所著的《数学原理》那部书后面一点形而上学的许多人们,在那 里发觉到有些东西也和《启示录》同样晦涩。形而上学的学者们和神学家们十分像蒙 眼角斗者。但是当牛顿研究数学时,眼睛是睁开的,他的目光直达世界边缘。他曾经发明人们称之为“无限”的计算法;他曾经发现并证明整个天体运行的一种 新原理。在他以前,人家绝不认识光是什么;人只晓得关于光的一些模糊而谬误的观 念。他曾经说光应该为人所认识!”果真它被认识了。反射望远镜是他发明的。第一只反射望远镜就是他亲手制造的;他也指出了为什 么没法增加普通望远镜的强度和远度。就是在他的新望远镜出现的时候,一个德国的 耶稣会修士把牛顿当作一个制造望远镜的工匠,在一本小书里,他说:“一个名叫牛顿 的工匠”。后代已经为他剖白了。在法国,人们对待他更不公平,人们把他当作一个弄错了的搞实验者;又因为马里奥特用了不好的三棱镜,人们就连牛顿的一切发明都拋 弃了。从他开始著述和演算时起,他就被他的同胞们所赞赏。但在法国为人所共知,却 在四十年之后。相反地在我们这里却曾有笛卡儿的管柱形物质和繁枝形物质,有马勒伯朗士神父的微弱没劲的小猶涡,以及勃利瓦?德_莫里哀先生的学说,然而这一位勃利瓦?德?莫里哀远不及卜克林?德?莫里哀呢。*从那些稍稍和波里涅克红衣主教先生在一起生活过的人们之中,没有人不听过他 说牛顿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派的人,也没有不听他说牛顿的热的辐射,特别是他的万有 引力,嗅到浓厚的无神论的气息。波里涅克红衣主教把一种非常伟大的辩才结合到他 的独厚的天赋上去;他写起拉丁文的诗来一挥而就,令人吃惊;但是他只懂得笛卡儿的 哲学,而且他死记住他的那些论证正如人家记住日期一样。他丝毫没有成为几何学 家,他也不是天生的哲学家。他能够评论西塞罗的“反对加狄里那的演说词”和维琪尔 的“埃奈歌”,但不能评论牛顿和洛克。当我们估计着倘若牛顿、洛克、克拉尔克、莱布尼茨,是在法国,就要被迫害;在罗 马,就要被拘禁;在里斯本,可能被烧死。如此说来,对人类理性该作何想呢?这个理"后面这位莫里哀是法国伟大的喜剧家,他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把民间的滑稽剧改 变为批判贵族文化和资产阶级风习的社会风俗喜剧。前边那个莫里哀当然不能和他 相比。性却在这个世纪里诞生于英国。在玛丽女王的时代,英国曾经对用希腊文拼音的人进 行相当严厉的迫害,而实际上,迫害者自己弄错了。那些惩罚伽利略的人们自己错误 得更多&只要看到哥白尼的浑天仪,则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官就应该惭愧到灵魂深处。 但是,倘使牛顿生于葡萄牙,倘使一个多敏我会修士在距离平方的反比中看出是一种 异端,那么,就应该把伊萨克?牛顿穿上黄色大袖的囚衣押赴刑场活活烧死。人们要问,为什么政府要求成为学者和宽宏大董的那批人,偏偏是愚昧无知和残 酷无情的呢?他们之所以是愚昧无知,正因为他们曾经长期学习,他们之所以残酷无 情,正因为他们懂得他们的那些恶劣的课业将为贤者所轻视。无疑地宗教裁判所的审 判官们曾经无耻地惩罚哥白尼的学说,不仅是看成邪说异端,而且认为错误百出,而实 际上他们用不着害怕这种学说。尽管地球和其他行星那样,围绕着太阳运行,他们决 不会因此而损失他们的收入和荣誉。除非哲学家们攻击教理,教理原可高枕无忧:世 上所有的学院,丝毫改动不了人民的宗教信仰。那么,阿尼都斯派这么多次地疯狂反 对苏格拉底派,其道理何在呢?那因为阿尼都斯派心中自思苏格拉底派瞧不起 我们。”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相信牛顿由于他的特殊功勋巳经交了好运。我以为朝廷和 伦敦市巳经大吹大擂地任命他为英国皇家的财政大臣。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伊萨 克_牛顿有一个相当可爱的侄女,名叫龚居易夫人;她很讨得掌库大臣哈里法克斯的 欢心。对于牛顿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美丽的侄女,那么微积分学和万有引力就全无 用处。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的行文和结构比较接近于《哲学辞典》,而不大像是属于“英 国通信”的,可是在伏尔泰死后才被收入《哲学辞典》里。所以伏尔泰很崇拜牛顿,只是对于牛顿的宗教信仰有少许保留的意见,我们看他觉得 遗憾的是不能把牛顿列为他所重视的苏西尼主义者。以下有两处文字可以证明这种崇拜的思想,时期不同,在《路易十四的时代》(第三 十四章)里有两小段:牛顿是首i发现和证实万有引力的伟大自然规律的人,一切星球都是遵循这一规 律在运行中维系着的。他首先实际上了解了光,在他以前没有人认识光。他的那些数学原理——其中统治着一种完全新颖完全真实的物理,都是奠基在人 们不恰当地名之为“无限”的计算的发明之上的。这一发明是几何学最新的成就,是他 在二十四岁时完成的。这曾使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位科学家亚雷称赞道:‘‘人不能再 比这个更接近于神明了”。1778年,在发表在《伊莱娜》卷首的“致法兰西学院书”里有这么一段:现在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我们感谢他独自发现和证实宇宙的真实体系,感谢他 独自教导人类理解光;我们原谅他解释了《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第十八封信谈悲剧当法国人还只有露天剧场的时候,英国人跟西班牙人一样,就已经 有了剧院。被看成是英国高乃依的莎士比亚,⑴差不多是在洛泼? 德?维加"时代盛开的花朵。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戏剧。他具有充沛的 活力和自然而卓绝的天才,但毫无高尚的趣味,也丝毫不懂戏剧艺术的 规律。我可以告诉您一件偶然巧合的事情,但这是真实的:那就是这 位作家的功绩断送了英国的戏剧;[2]他那些通常被人们称为悲剧的怪异 笑剧,穿插了一些美丽的场面和伟大而恐怖的片断,从而使这些剧本在 演出中总是获得很大的成功。时间是人们声誉的惟一制造者,而最后 竟把他们的缺点也变为可敬的了。两百年来,[3]这位作家的绝大部分 的奇异而非常的思想,有权被认为卓绝的了;近代的许多作家,几乎完 全抄袭了他;但是在莎士比亚作品里获得成功的地方,却在他们的作品 中被喝倒彩,于是您就会想象到人们越是看不起近代人,对于这位古人 就越发崇敬。人们没有想到不应当模仿他,那些抄袭者的恶劣成绩才 使人明白他是不可摹拟的。您知道在极为动人的悲剧《威尼斯的摩尔人》H里,有个丈夫在台 上扼杀他的妻子,当可怜的妇人被扼杀的时候,她还大声地叫着她是死 得极冤枉的。您也不会不知道在《哈姆雷特》中的那些掘墓人吧,在 掘墓穴的时候还饮着酒,唱着小调,对他们偶尔见到的骷髅,开着适合^洛泼.德■维加(1562—1635年),西班牙诗人。x原名:A Moor of Venice,是莎士比亚写的悲剧(1604年),就是《奥赛罗》 (Othello)。他们那一行业的玩笑。但将会使您觉得惊异的,是人们就在査理二世 在位的时候摹拟这些胡闹的言行,而查理二世朝代正是提倡礼仪和艺术 的黄金时代。奥特韦,在他的《被救的威尼斯》中,把安东尼乌上议员和纳基娼 妓插进培特麦尔侯爵的可怕的阴谋里去。老上议员安东尼乌,在他的 情妇身边,出尽了一个阳瘘而丧尽廉耻的老急色鬼的种种丑态;他装作 公牛和雄狗的样子,咬他情妇的大腿,她蹴他又鞭打他。人们从奥特 韦的剧本里把这些做给最下流的流氓看的玩意儿删去了,但是在莎士比 亚的〈碟力斯_恺撒》一剧中,人们却保留下了用勃鲁脱斯和凯歇斯" 两个角色带入剧中的罗马鞋匠和皮匠的玩笑。这是因为奥特韦戏剧中 的胡闹是属于现代人的,而莎士比亚的是古老的。[4]您一定会抱怨,直到现在,那些和您谈到英国戏剧尤其是著名的莎 士比亚悲剧的人们,还只对您指出了他的错误,却从没有人译过那些足 以掩盖他的短处的动人章节的任何一段。我可以回答您说,很容易把 诗人的一些谬误用散文报道出来,却是很难译出他那些优美的诗篇。 一切低能的文人,自称著名作家的批评者,都纂辑了整本整本的书;我 宁可喜欢读两页可能使我们感到优美的某些作品,[5】因为我和那些趣味 高尚的人,总是坚持在荷马和维吉尔""的十二行诗里面,比在人们对这 两位大诗人所作过的一切评论中,有更多教益的地方。我已大胆的翻译了几段英国最好的诗人的作品,其中之一就是莎士 比亚的悲剧。请您看在原著的份上原谅复制品吧,当您看到了一篇译 品的时候,请您永远想着您看的只是一张美丽图画的平庸的翻版罢了。这里我已选择了大家都知道的《哈姆雷特》悲剧中的独白,它是从 这句诗开始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以下就是丹麦太子哈姆雷特说的话:*恺撒就是被勃鲁脱斯和凯歇斯两人刺杀的。絲维吉尔(纪元前70—前19年),古罗马诗人。主要作品是叙事长诗《伊利亚特》。且住;从生活到死亡,从存在到乌有 只在一剎那间惊过,就应该要好好地选择。残酷的神道!如果这样,那就请你们鼓起我的勇气。应否——屈服在凌辱着我的手下而衰老,忍受或是结束了我的不幸和命运?我是谁?谁留我?死亡又是什么?这是我痛苦的终结,也是我惟一的隐遁所在;在一阵狂乱之后,随即是安静的睡眠;人们在长眠,一切是死气沉沉。但可怕的清醒是酣睡可能的接替。有人在威胁我们,说什么永恒的苦恼 将紧跟着短促的生命。哦!死亡!没法躲避的难关!可怕的无穷尽!一切的心只须听到你的名字就沮丧,就震惊!唉!没有你,怎样能忍受这条生命,怎样能祝福撒谎的教士们的伪善,怎样能阿谀一个无耻情妇的淫荡,怎样能俯伏在权贵之前,崇拜他的傲慢,怎样能对那批掉头不顾的忘恩负义的朋友 表示他的颓唐灵魂的憔悴?在这些极端的苦难中死亡是多么温柔啊;然而怀疑心讲话了,它向我们大喝一声:“停住!”它禁止我们的手去进行一死百了的杀害,而把一个战争英雄化作一个胆怯的基督教徒,[6]……请您千万不要以为在这里我已把英语的原意逐字逐句译了出来,那 些搞直译的倒霉鬼,于直译时,削弱了原意!在我这里人家可以说: 字句虽与原文不符,而精神却能使文章生气蓬勃。这里还有一段著名的英国悲剧,作者是査理二世时代的诗人德莱顿,他是一个作品多产而并不精练的作家,如果他只写了他作品的十分之一,那他 可能会有极大的声誉,而其中的最大缺点是想要把什么都包含进去。m这一片断是这样开始的:当我想到生活,一切都是欺骗,但是受了希望的愚弄,人们还喜欢这种骗局。从策划到懊丧,从放荡到欲望,愚笨的人类总是在狂妄中徘徊。我们从未在现时的不幸中和快乐的希望中过活,我们只期待着生活。据说明天,明天,将会称心如意;明天一到而是使我们更加苦恼。唉!这又是何等的荒谬,让忧虑吞噬了我们?没有人再愿重复它的课程:我们诅咒最初的黎明,却期待着莅临的黑夜给予我们 最美好的曰子所空许我们的幸福……正是在这些摘取的片段里,英国的悲剧作家们有所见长,直到此刻, 他们的剧本几乎全是野蛮的,缺乏节度,缺乏条理,缺乏逼真,却在黑夜 之中射出惊人的光芒。文笔太铺张,太欠自然,过度抄袭了希伯来作家们 充塞着亚洲式的夸大;但也应该承认那种引申文笔的铺张堆砌一英国 语言正以此为矫饰一却十分提高了精神,虽则进度不是规律的。岡第一个英国人写的合情合理的、自始至终都是非常优雅的剧本是著 名的艾迪生"先生的创作。他笔下的《禹狄克的卡托》就语调和诗句 的优美方面来看都可算得上是部杰作。卡托这一角色,我以为确实高 出高乃依0在《庞贝之死》悲剧中的高乃里;因为卡托是伟大而不夸张^艾迪生,约瑟夫(1672—1719年),英国著名作家。^高乃依,彼尔(1606—1684年),法国著名剧作家,17世纪古典主义剧作的创始者。的,而高乃里,他并非一个必要的人物,有些时候,还致力于暧昧的行 为。艾迪生先生笔下的卡托,无论在任何的戏剧场合,我觉得他是最 最美丽的人物,但剧本中其余的角色却很不相称,而这样优美的著作就 由于描写一段平淡的爱情情节而变了样,这段情节使剧本冗长无生气, 因而毁灭了它。[9]大约在1660年前后,在许多悲剧的创作里面,胡乱地插入爱情的 习气,伴随着我们的缎带和假发一起,从巴黎流传到伦敦。正如这里 一样,妇女们是剧场的装饰品,她们除了听谈情说爱之外,再也不愿听 其他的东西。聪明的艾迪生先生具有女人似的殷勤,使他的严肃性格 服从了时代的风尚,于是为要取得欢心而贬损了杰作。自他之后,许多剧本都变成比较正常,不过于去迁就群众了,许多 作家也更加规矩而比较的不放肆了。我看到不少的新剧本都非常小心 谨慎,然而是冷淡而无生气的。直到现今,好像英国人只是为了产生 一些不正常的美而生的。无上光辉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怪异人物,较 之现代人的贤智更千百倍的令人喜爱。直到现在,许多天才的英国诗 人就像一棵茂盛的树,野生着,而偶然地发射出千百枝嫩枝,有力地不 平衡地生长着;如果您想强制它自然的生长,而像马尔里*花园中的树 木那样去修剪它,它就非死不可。[1G]注释:[1]通行本:“英国人把莎士比亚看成索福克勒斯[2]在我的“伏尔泰的舜好”研究中,我想已可证实这就是伏尔泰一派人评论莎士比亚 的有力理由:这位英国诗人有过很大的“功绩”,这就是为什么说他的典范是危险的,由 于他的美丽掩盖了他的缺点,于是一些摹拟者就只专事摹拟他的一些缺点。请阅接续下 去的全段。[3]通行本:“一百五十年来。”[4]通行本略去了这最后的一句。[5]在这封信里,伏尔泰的赞许目的是为了要使人们认识一些英国诗人的美,这里陈述 他们的许多弱点不及显示他们的伟大那样重要。这一阐释继续存在在伏尔泰的评论里一*法国的城名,路易十四在那里造了一座优美的行宮。#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L405年),希腊著名的悲剧诗人。直要到1765年t后世之所以推翻了这种论点,那是因为现代不再需要传授这些美丽,而 相反的必须逐渐地忘记这些痕迹。[6]通行本在这里引用了这一篇直译文插在开勒版本的“通信”里面,这篇直译文其实 是构成“向所有的民族召唤”的一部分(V761年),而在“召唤”里伏尔泰的译文是用诗体 写的,他把这篇诗体译文紧接在这一补充的后面。[7]通行本把这句话删去了(11个字[8]1756年的通行本增补的篇輻中,插进了如下的内容:似乎在某些时候人性在英国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就是这位德莱顿,在被他称为 悲剧的《葡萄牙王,唐_色拔斯蒂思》的滑稽剧里,曾使一个军官对他的君主作了如下 的对话:_ # 期1 # f、王.叛徒,无‘的人,你不认识我了?阿兰闸:谁,我?对你,我熟识极了,但决不会把你看成是我的皇上。你不再在里斯本,那里你的可蔑视的朝廷 滋长了你的不堪耐的骄傲的心灵。一伙箸名的笨蛋和一些有头衔的骗子手,还有许多外貌和善的卑鄙小人和矫饰的奴隶们,阿谀着你的耳朵,迷惑着你的眼睛;人们团团地围绕着你,就像一座雕像&当你讲一句话,每个人都伸长了颈项,还没有听洧什么,就赶紧鼓掌;于是这卑鄙的一群仆从靜靜地叹赏着 你的最大的愚蠢和极度的傲慢:但是在这里只配这样地对待你……这种说法是有一些英国味的?,而且剧本也是使人可笑的。所以我们的评论家会 说,这样的可笑而又这样的理智,这样的卑鄙而又这样的高尚卓绝,这又如何能相称? 其实是再也没有什么更容易使人意会的了;应该想象这都是人们写成的作品^西班牙 人的剧本有着英国人剧本的所有缺点,却可能没有英国人剧本的许多美丽的地方。于 是,出于真诚地,人们不禁要问:希腊人的又是怎样呢?欧里秘特*在同一剧本中是怎 样地描画出一幅如是动人而又高责的图画?——阿尔色斯突为丈夫牺牲,而在阿特美 突和他父亲的口中却是这样地幼稚无知,粗野到就连评注者也感到有些为难。为了使 人不感到荷马笔下的梦有时稍长了一些和这种睡梦的相当没有兴趣,难道就不应当大 胆一些?的确,要使这种爱好得到矫正还需要很多的世纪。罗马人中之维吉尔,法国 人中之拉辛,在那些伟大的著作中,他们都是能够经常保持纯洁爱好的前驱者。可以看到还在1756年的时候,伏尔泰已把问题推到顶点直至有关“爱好”的总的难 题上面,这种“爱好”问题是关系到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_的。请参阅我在《伏尔泰的 爱好》中曾接触到这两种论点的那两章(第295—345页)。[9]1751年以后,在通行本中,这一段为如下的文字所代替:艾迪生先生是第一个英国人创作了理性悲剧的。要是在剧本里只有理智的话,那 我也是会可怜他的。“卡托”这一悲剧,自始至终都用雄健而高雅的笔调写成,这种雄 健而高雅的笔调,在我们这里,高乃依是第一个人用它来在他的变化多端的风格里创 造优美典型的。似乎这一剧本是为了稍有哲学修养而很民主的观众写的我怀疑我 们的青年男女会軎爱卡托穿着睡衣一边在念着柏拉图的对话,一边在思索灵i的不 死。但是所有这些越出他们民族的习惯、成见和缺点之外的人,所有这些不管在任何 时候,任何地方都会更爱伟大哲学甚于谈情说爱的人,他们都将会很满意地在这里找 到一种翻版,尽管这一卓绝的翻版还是不完善的。在卡托的这种美丽的独白中,似乎*欧里秘特(公元前480—406年),希腊的悲剧诗人,名著《阿尔色斯突》的作者。艾迪生是想要反对莎士比亚。我要翻译的一段正如另外的一段一样,就是说要运用自 由,倘使没有这种自由,那就要为了忠实于原文,反而远离原文了。主题很忠实;我在 那上面稍稍地添加了些细节,我是润饰过它,必然不能和它一模一样。是的,柏拉图,你说得对,我们的灵魂是不死的;这是上帝在使他讲话,也是上帝在他身上的活现。唉!这伟大的预感要是没有上帝将从何而来,伪善的厌恶,虚无的嫌怨?我感到这是你在诱导我走向这无穷尽的世纪。我要去粉碎人世间的和我的感官的锁链,离开在卑污中禁锢着的躯体,打开生和死的门户。死!多么可慰而又可怕的字眼!呵!光明!呵,乌云!呵,可怕的深渊!我是谁?我又在哪里?我将投向哪里?我又是从哪里来?在哪个新的水土,在哪个不认识的世界,死亡的最后时刻是否将要浸没我的存在?魂归何处,魂归何处?你们又将给我怎样安排,黑暗的深渊?我们且看,假定真是有个上帝,卡托应该幸福。无疑是有一个上帝,而我就是他的作品。在正直的心中铭刻了他自己的肖像。上帝应该严明,并惩罚恶人。但是这又将如何?在什么时候和什么世界?这里-道德在哭泣,而大胆也在压迫着它;天真在跪向罪恶引颈待割;命运也在控制它,一切都追随它的车辙。这不幸的地球是为了恺撒而造的。我们要赶快从悲惨的牢狱里跳出来;呵,真理,我却看不到你的影子,在长梦漫漫中你总是躲避着我们;人生似梦,而死亡才算是清醒。在这一哲学家而又是爱国者的悲剧中,据我看来,卡托这个角色是任何戏剧中最 优美的人物之一.艾迪生的卡托,我认为着实高出高乃依的高乃里。因为他始终是伟 大而不夸张的。至于高乃里这一角色,倒不是一个必要的人物,在某些地方还会使人 感到太多的空话。她老是想要表现自己是个女杰,而卡托却一直不觉得他自己是英雄。很可惜的是有那么好的某些事物却没有被写成好的悲剧。在不连贯的场面中,常 让舞台空着,有不少的“独白”太长而缺乏艺术,许多生硬而毫无趣味的爱情,一种不必 要的阴谋插在情节里面,伪装某一住在燊泼何尼玉斯*贫民窟里的穷人被杀死在舞台 上,所有那些构成卡托这一著名悲剧的这出戏,我们的喜剧演员怕就从来没有人敢于 排演,即使我们想到像罗马人的或英国人的那种戏剧。伦敦戏剧的矿野和不规则性, 显示了艾迪生的贤明。似乎我看到了俄皇彼得在改造俄国人的同时,还得掌握囯家教 育和风俗的某些方面。no]倘使我们要深刻了解伏尔泰的爱好所在,那么这最后一句是很重要的,他的爱好很 固定,也很理想,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承认一这点是次要的——伏尔泰的天才是蓬勃 的,却非始终等同的,有时髙些,有时低些。试把公布在P61年的“向所有的民族召唤”里面的原文和这几行对照,这几行是跟 在哈姆雷特独白的直译后面的,这些独白我们在前面已讲到过(参阅注[6])。"桑泼何尼玉斯是古罗马的贫民窟。在这种晦涩难慊而又细心谨慎的翻译中,虽还不能用法语的字义表达出英语的字 义来,然而却很容易发现英语的特点;它的天真自然既不怕卑鄙的意见,也不怕最崇高 的思想;它坚强而有力,使别的许多民族会想到它的刻薄无情;它奔放恣肆,对很少习 惯于外语语调的人看来,就会把它看作是支离破碎的胡说。但是就在这些幕罩下面, 却可发现真理、深思,我真不知道如何地去说明它的可爱和感人之处,因此几乎在英国 没有人不会背诵这一独白。这是一颗有微疵但又是含真抱璞而闪闪发光的宝石;如果 人们去加以雕琢,那么就要丧失他的分量。伏尔泰对英国悲剧的评论,特别是对莎士比亚的评论是不可胜数的;这里我们只能引 证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莎士比亚悲剧,我们选了在不同时期的三篇原文,其中有一篇是从《论悲剧》里 面抽出来的,刊载在《斯米拉米斯》的头页上(1748年):由于这些粗野的不规则的戏剧作品,使今天的英国戏剧还是保持着这样的犷野, 这样地缺乏理性,一种更难思议之谜,是人们在《哈姆雷特》剧本里,发现到最伟大天才 的那些卓绝和确当的笔调。似乎在莎士比亚的头脑里包罗万象,人们可以想象更有力 和更伟大的一切,以及所有毫无机智的犷野,可能是更卑鄙和更讨厌的。这里还有另外的一段,是从对高乃依的评论中节选来的(《贺拉西》味,第三章,第四我承认在所有悲剧作家中,莎士比亚是令人觉得在剧中最少使用全部说白的一位 作家。在他的每一出戏的场面中,几乎总是有着新的内容;其实,这是有损于规律,不 合乎礼仪,而又欠率真的;这是汇集了二十年的一件接着一件的重大事件的;这是羼杂 了可怕的滑稽人物在内的;这也是从酒店到战场而又从坟墓到皇位的;但是结果它总 是感动人的。艺术总是使人感动而又总是攫住人们的情感,没有任何不规则和庸俗的 方法会那么多地用在英国和西班牙的戏剧上面。最后,这里有给沃波尔的一封信的节略(1768年7月15日):您曾几乎使您的国家妄信我蔑视了莎士比亚……我曾说过他的天才是属于他的, 而他的许多错误是该归于他的时代的。这是一种很美的本性,只是很粗野;毫不正规, 毫不合乎礼仪,毫无艺术,卑鄙同时又是伟大,滑稽讽刺同时又是可怕;这是悲剧的混 沌,就在那里却有无限的光芒。德莱顿的抒情天才,尤其为伏尔泰所赞赏(参阅《哲学辞典》“感兴章”),并且,还 转涉到德莱顿的戏剧。这里是在m易十四的时代》(第三十四章)上对他的评论。〔……〕著名的德莱顿在他的所有的韵诗里面都表现得很突出,他的许多著作都充 满了自然而细致的叙述,同时也是光辉、奋发、有力、大胆而动人的,他的功绩在他们的 国家里没有任何诗人可与匹敌,也没有任何古诗人能超越他的。奥特韦的正相反,常因为他的剧本的不率真和不成熟为伏尔泰所嘲笑(参阅《向所有 的民族召唤》,在这里伏尔泰详尽而又尖刻地分析了他的《中国孤儿》)。至于讲到艾迪生,伏尔泰曾多次这样地引用了他的“卡托”,说是“写得雅致而又始 终高尚无瑕的惟一的英国悲剧”(和《路易十四的时代》里的说法相同),他总认为它的冷 酷不能等于莎士比亚的放肆:“许多诗句全是美丽的,格言全是髙贵而正确的,无如剧本 缺乏热情,人们对它几乎只感觉到冷淡。〔……〕人们赶快地回复到那些犷野不规则但 又是感人很深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吧。”(《哲学辞典》中“戏剧的艺术” 一条*贺拉西是罗马战士三兄弟。这里,是指髙乃依在1640年用韵文写成的五幕悲剧。第十九封信谈喜剧我们读过德_缪哈特先生谈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通信,我不懂像他 那样的多才多艺的人,当他在通信里谈到喜剧的时候,怎么只批评了一 个叫做沙德威尔的喜剧作家。这位作家是被他同时代的人所不大看得 起的I他绝不是正派人心目中的诗人;当他的剧本几次演出的时候也曾 被民众欣赏过,但却被一般兴趣高尚的人所轻视。他的这些剧本好像 我在法国所看过的那么多的剧本一样,吸引了观众而使读者们不满意, 我们可以说那些剧本是:它们是全巴黎所指摘的,而它们又是全巴黎所爱看的。照这样说,缪哈特先生就应该给我们谈谈当时还活着的一位杰出的 作家:这就是卫契尔莱先生,他老早已被认定是査理二世的最出名的情 妇的情人。这个人曾在最上层的社会里混了一生,完全了解这个最上 层社会的恶习和笑话,便使用最锋利的文笔和最逼真的色彩来描绘 它们。他曾经写了一本《愤世者》,是他模仿了莫里哀的那本《愤世者》 而写的。卫契尔莱先生的一切笔调在这本书里都表现得更锋利和更大 胆,超过我们的《愤世者》原著⑴的一切笔调》但是卫契尔莱先生的笔 调却又缺少细致和确切。这位英国作家改正了存在于莫里哀剧本里的 惟一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缺少曲折变幻和趣味。英国的剧本是有趣 味的,它的曲折变幻是巧妙的,它对于我们的风俗来说,无疑地是太大 胆了些。有一位充满勇气、直爽而无知人之明的舰长,他怀疑一个有理智的和诚实的朋友,他被一个情妇亲切地爱恋着而他却不屑于看她一 眼,相反地,他把他所有的信任给了一个虚伪的朋友,这是一个最卑鄙 的人,他又把他的心交给了一切女人中最妖媚的和最无信的一个女人I 他还深信这个女人是一位希腊贞洁的珀涅罗珀,而这个虚伪的朋友是一 位坚持谨严原则的卡托。当他动身去和荷兰人打仗的时候,把他的全 部金钱、珠宝和他所有的一切东西都交给这个善良的女人,又把这个女 人托付给这个忠实的朋友,他认为这个朋友是非常可靠的。但是,那 被他不信任的一个真正诚实的人却和他同船出发;他所不屑于一看的情 妇却乔装成一个随员而跟着出征,在整个的战役中,这位舰长竟然没有 发觉到“他”是一个女性。这位舰长,在他的战舰在一次战役中被炸毁以后,就偕同他的随员 和他的朋友回到伦敦,没有援助,没有军舰,又没有钱,他既不认识这 一位的友谊,又不认识那一位的爱情。他一直跑到那个最可爱的女人 家里去,打算重获他的财宝和她的忠贞:他发觉她巳经和他所信任的假 装正经的那个骗子结了婚,那个骗子没有为他保留着他的财产和其余的 一切。这位先生无论如何绝难相信像这样一个善良的女人居然能够做 出这种圈套来I但是,为了更好地使这位先生信服,这个假正经的太太 爱上了年轻的随员,硬要和他发生关系。但是,正因为正义必须伸 张,又因为在一个剧本里必须有善必赏,有恶必罚,所以到了最后,产 生了这样的事情,舰长代替了年轻的随员,同他的不忠实的女人睡觉, 给他那背信弃义的朋友戴上一顶绿帽子,并一剑戳穿了他朋友的胸膛, 收回了他的百宝箱,又和他的随员结了婚。在这个剧本里,您会注意 到穿插了一个庞伯西伯爵夫人,船长的亲戚,一位爱好争讼的妇人,却 道地是舞台上一个最有趣的人物,又是最好的脾气。卫契尔莱摹拟莫里哀的另一剧本,是同样稀奇也是同样大胆的剧 本:《妇人学堂》。剧本的主要角色是一个好色的浪人,伦敦丈夫们的恐怖者,为了使 他的行动更有把握,他自己到处宣传说在他最近的一次生病时外科医生认为有必要把他像太监那样阉割了。当这样好的名声宣扬出去时,所 有的丈夫都把他们的太太领到他那里来,这个可怜的人不知挑选哪一个 好;他特别喜爱一个年轻的乡下女人,天真而风骚,而且她给她的丈夫 戴上绿帽子是出于善意,比那些最老练的太太们所用的奸计还要好得 多。如果你要说,这种剧本不属于改良风化的一派,但,实际上这是 富有机智的又富有戏剧性的一派。一位骑士范布勒也曾经写了一些更有趣的喜剧,但是技巧稍差一 点。这位骑士是一个放荡的人;除此以外,他又是诗人和建筑工程 师:人们认为他的写作也同他的建筑一样,稍为粗俗一些。是他曾经 建筑了著名的布林亨邸宅,我们不幸的“荷奇斯戴特之战” >的一个沉 重而永久的纪念物。要是房间的宽度和城墙的厚度是相同的话,这座 邸宅也许是相当合适的。人们曾经在范布勒的墓碑上写道:“我们希望绝不要让他感到泥土 轻松了,因为他活着的时候,曾经那样不人道地使大地负载了重荷。”这位骑士在noi年的战争以前曾去法国一趟,被关到巴士底监狱 里去了,并在那里住了一些时候,毫不知道他怎么会引起我们政府对他 的这种待遇。他在巴士底监狱里写成一本喜剧;在我想来这是非常奇 怪的:他在这个剧本里没有任何一点笔调反对他曾在那里吃过苦头的 国家。已故的康格里夫先生是所有英国剧作家中把喜剧的荣誉提得最高的 一人。他写出来的剧本很少,但是所有的剧本都是顶好的剧本。在他 的剧本里,戏剧的规律是严格地被遵守着的;这些剧本就是用一种极细 致的笔调充分描绘各别的性格;人们在那里没有受到最微小的恶谑;你 在那里处处都看到讲的是正派人的话,做的却是骗子的行为:这就证明 了他很能认清他的社会环境,又证明了他生活在人们所称为的上流社会^荷奇斯戴特(Kichstadt)是德国的一个地名,位于多瑙河左岸。1704年,厄日纳亲王 在这里打败了法国军队。里。[3]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衰老而差不多快要死了;他有一个缺 点,就是不大尊重他的著作家的这一最好的职业,而这是曾经使他成名 致富的职业。他对我谈到他的那些著作好像是和他身份不相称的琐 事,在第一次交谈中,他就对我说,只能按照生活平常的绅士身份去看 他,我回答他说,他要是不幸只是像其他一位绅士一样的话,我就永远 不会来看他的,而且我非常反对如此不适合的虚荣。他的那些剧本都是最敏锐的和最真切的;范布勒的剧本是最愉快 的,而卫契尔莱的剧本是最有力的。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些聪明窨智的人中没有任何一人说到莫里哀 的不好。只有那些不好的英国作家们才说到这位伟大人物的坏话。[4] 正是意大利的那些不好的音乐家才看不起吕律",但是,博尔奇尼""却 尊敬他,并为他主持公道,也正同米德却看重一个爱尔维修和一个 锡儿瓦—样。英国也有好些有名望的剧作家、诗人,如骑士斯梯儿和西伯尔先 生,西伯尔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喜剧家而且又是国王的诗人,这种官衔虽 似乎是可笑的,却少不了要付出一千银币的年金和其他许多特权。我 们伟大的高乃依还不曾享受过这许多特权呢。再说,请您既不用要求我在这里深入到我所非常赞许的英国剧本屮 的细枝末节,[5]也不用要求我向你们陈述卫契尔莱的和康格里夫的一个 妙语或一句笑话;在一篇译文中人们绝不会发笑的。要是您想了解英 国的喜剧,那是没有其他的方法,只好去到伦敦,在那里住上三年,好 好地学习英语,并且要天天去看喜剧。我不大欢喜读卜罗特和阿里斯 多芬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我既不是希腊人又不是罗马人。那些词 句的微妙,讽刺的含义,适时的隽语,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外国人来*吕律,意大利人(1632—1687年),路易十四时代的作曲家。 料博尔奇尼,意大利人(1668—1758年),作曲家。爱尔维修(1715—1771年),法国文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 锡儿瓦(1705 —1739年),葡萄牙的剧作家。07说,都失去了意义。在悲剧里就大不相同了,在悲剧里所写的只是巨大的苦难和由于历 史或寓言的陈腐谬见所遗留下来的英勇的粗暴气概。《厄第普》、 《伊勒克特》是属于西班牙人的,属于英国人的,也属于我们的,正如 他们是属于希腊人的一样。但是好的喜剧是一个国家的滑稽事件的有 声的绘画,要是你们不深人了解那个国家,你们绝不能评论那幅 绘画o [6]注释:[1]从1751年起,在通行本里,这信的开端为下文所代替。要是在大部分的英国悲剧中把男主角描绘得太夸张并把女主角描绘得太狂妄的 话,反过来,在喜剧里描绘的笔调倒自然得多了。但是从我们看来,这个“自然”似乎往 往是荒淫的自然,而不是正经的自然;在那儿,讲话都是赤裸裸直呼其名的。一个妇人 不满于他的情夫,就咒他粗壮得像……在一个天天演出的剧本里,一个酒鬼假装牧师, 吃醉了闹事,被巡夜的人捉住了。他自称牧师;人们问他可有一个牧师的住宅,他回答 道:有倒有一个,最宜于医治骚货*……最端正的軎剧之一,剧名是《疏忽的丈夫》,首 先表演一个丈夫使一个女仆坐在他身旁替他搔头。他的太太撞见了,就大嚷大叫臭 婊子胆敢这样放肆?”有些犬儒派的人惯用这些粗俗的谈吐f他们以贺拉西的例子作为 根据,贺拉西对人身的各部分都直呼其名,也不隐讳这些部分所给我们的快感。在我 们这里,这些景象还是掩饰得好。但是贺拉西这个人,似乎在下流社会里和在官廷里 都过得来,也完全慊得这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习惯,当他谈到一个正经人在肉体需要中 向一个少女或一个美少年所能干的事,和他谈起一次散步或一顿晚餐时同样坦白;人 家还说: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人和巴黎人同样的文雅,而这一位贺拉西,曾经称赞过奥 古斯都皇帝的移风易俗,自己却按照他的世纪的习惯(它准许直谈少女、少男和专名)而 不自以为耻。这是咄咄怪事(倘使诚然有怪事的话):常用淫秽词汇的贺拉西却成了 一 位移风易俗者的宠臣,而峨维德谈吐风雅,却被一个淫棍、奸贼、一个叫做奥克达英的 杀人犯所放逐,奥克达英犯了无数不赦的大罪而篡夺了皇位。不管怎样,贝尔主张词是无关紧要的,在这点上他和犬儒派以及斯多噶派的学者 们似乎都弄错了;因为每件事物都有不同的名词,在不同的情况下,用它们来描绘那些 事物并且用那些名词来表达从那件事物发生出来的种种十分不同的意义。例如官 吏”和“法官”,“绅士’’和“穷绅士”,“士官”和“骗子信徒”和“修士”的意义是不相同 的。婚姻的结果以及为此大事所服务的一切,将为牧师、丈夫、医生、钟情少年用不同 的方式表达出来。钟情少年所用的词汇能激动肉欲的快感;医生所用的词汇却是表达 解剖学上的形象;丈夫则含蓄地用隐讳的词藻来令人意会,而年轻的冒失鬼就想大胆 直说;至于牧师,便要设法引到结婚仪式上面去了。既然没有同义的词,所以词并非无 关紧要的。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倘使罗马人准许在少数人读的讽刺诗中用些粗俗的辞藻,他 们却不准许在戏剧中出现无廉耻的字句。因为,正如拉?封登所说:耳朵是玉洁冰清的,虽则眼睛是狡猾的。筒括一句,在大庭广众之间,我们不应当说出一句为一个庄重女子所说不出口* Cure是牧师的住宅又作“治疗”解。酒鬼故意把两字混淆作答。的话。英国人曾经采取、改装、搞糟了莫里哀的大部分的剧本。他们想写一部《伪君 子》#。然而这样的主题在伦敦是不能成功的:理由是,人家对自己所不认识的人的描 绘不感多大兴趣。英国最大优点之一便是在他们那儿没有伪君子。倘使在那儿有伪 虔诚者,那必须先有真正的虔诚者。在英国,几乎不知道有“虔诚者”这个名字,可是 “正经人”这个名字却很多。在英国看不到有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别人的手里的笨家伙, 也没有那些小野心家,他们在城市的一区,建立着一个专制的王国,统治着几个从良的 荡妇、老是软弱的女子,以及一些比她们更软弱、更卑鄙的男子。哲学,自由,气氛,都 引导到厌世上面去。伦教,一个伪君子也没有,蒂蒙M却车载斗量。因此《愤世者》或 《老实人》是伦敦最好的喜剧之一:这个剧本是在查理二世和他昌盛的朝廷设法扫除全 国忧郁病的时候写成的。卫契尔莱,这个剧本的作者,却是克里夫郎公爵夫人的公开 情人,而这位公爵夫人又是国王的情妇。这个人在上等社会里混了一生,他用最热烈 的色调描绘这个社会的笑柄和缺点。卫契尔莱剧本中的讽刺比莫里哀笔下的讽刺还 来得胆大[2]通行本:“人们认为他用细致和美妙的笔调去写作和他粗糙地建筑同样的好。”[3]通行本删去整个这一段的末尾。[4]在通行本里这一段的末尾和下面一段全被删去。[5]在我们参与了猥亵淫词的大批陈列之后,忽然来一个这样清楚的声明,确能使人吃 惊。这是因为伏尔泰并不谴责粗俗滑稽剧的本身,他只要避免它侵入髙等喜剧,尤其侵 入悲剧,但是他对于这个英国的生硬又直接的“自然”素有偏爱,在“苏格兰妇人”中, 他曾尝试使法国人习惯于这种“自然”。[6]从这上面可以看到“一般的趣味”和“个别的趣味”的两重意义,这就是伏尔泰所有 的文学评论的一把钥匙。通行本,从1752年起,增补下面两段。人们责备英国人,说他们的舞台往往鲜血淋漓和死尸横陈;人们责备他们的角斗 者,说在少女面前半裸着角斗,而当角斗者回向后台,有时会少了 一个鼻子或半个脸。 他们提出他们的理由:在悲剧的艺术上,英国人摹仿了希腊人;在削鼻子的技巧上,英 国人摹仿了罗马人。然而他们的戏剧,离开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秘特的戏剧还未免远了 一些;而对于罗马人来说,比起斗兽场中,为了要向罗马贵妇们谄媚,无数牺牲者互相 杀害起来;英国戏剧中削去一个鼻子或半个脸,真算不得什么。在英国人的喜剧里,有时插入舞蹈,而这些舞蹈是些趣味古怪的寓意。在1709年, 专制的权力和民主政体由一支完全优美的舞蹈表演出来。人家首先看到一个国王,在 跳过两脚交叉舞之后,向他的首相兜屁股猛踢一脚;首相向第二个人猛踢一脚,以资报 复;第二个人向第三个人猛踢;最后,受到末一脚的人是老百姓,他却无人可施报复;这 一切都是在节奏中完成的。民主政府用一种环舞来表演,在这个环舞里,每个人同样 地给予和同样地接受。然而这个国家是曾经诞生艾迪生、蒲柏、洛克和牛顿的国家啊。 伏尔泰很少再谈到英国的喜剧,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这种同样的意见:他赞扬康格里 夫的规律性和纯洁性(参看后面第二十四封信),卫契尔莱有更多的粗俗地方,但也有更多 的创见和力量。这下面是伏尔泰在《假贞节妇人》的“卷首语”(1744年)那里所说的“老 实人”,另外,他在这卷首语里有意摹绘这个英国作家的样子:这个剧本在英国仍享有一种荣誉和《愤世者》在法国所享有的荣誉相等。剧本的 主要情节比起法国剧本来,要错综复杂和有趣味得多,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 这个剧本里讽刺也是更尖锐的和更轻侮人的;在这个剧本里所描写的风俗是那么放 肆,简直像在妓女窝里,可以等待风纪警察来捕捉。这似乎是英国人太自由了,而法国 人却不够自由。在开勒版《哲学辞典》中,这一封信和上一封信被列入“文艺杂著”条目中,加上两 个副题:“谈英国悲剧”、“谈英国喜剧”。^《伪君子》是莫里哀剧作之一,剧中主角泰笃夫这个名字,成为“伪善者”的同 义词。**蒂蒙(公元前320—前230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第二十封信谈研究文学的老爷们在法国曾经有一个时期,美术为国内第一流人物所研究。尤其是 廷臣们,他们虽然生活浪漫,趣味不高,热爱阴谋,崇拜偶像,但也都 混进了文艺界。我觉得现在朝廷上的人物另有一种趣味和文学趣味不同。也许不 久以后思想的方式会转回来的:一个国王要怎样就怎样;人要把这个国 家怎样办就怎样办。在英国,人们通常地想,文学在那里比在法国更 受到尊重。这种优越的情况就是他们政府组织形式的一种必然结果。 在伦敦差不多有八百多人有权公开发言,主持国家的利益,差不多有五 六千人希望轮到他们来分享同样的荣耀;其他一切人自称为这些人的评 判者,每人都可以发表印刷文件说明他对于公共事业的想法。因此, 整个国家都感到学习的必要,所听到的就是雅典的和罗马的政府,不管 怎样也要诵读那些研究雅典和罗马政府的著作,这种研究自然而然地就 引导到文学上去。一般说来,人们都有他们国家的精神。为什么我们 的官吏、律师、医师以及许多神职人员通常地具有更多的文学修养、高 尚趣味和智慧,而其他行业就不能这样呢?的确,他们的地位是需要有这种修养,正如商人要懂得生意经那 样。⑴不久以前一位年轻的英国老爷[2]从意大利回来,到巴黎来看我; 他曾经写过一些诗来描绘那个国家,文笔谨严,差不多和罗彻斯特伯 爵、舒里欧、萨拉散和沙拜尔所写的诗同样漂亮。我所翻译的这首诗很难达到原文的有力和巧妙的诙谐,因此,我不第二十封信谈研究文学的老爷们得不诚恳地请求作者和那些懂得英语的人们多多原谅;可是,我没有其 他的方法使人们理解这位英国爵士……的诗,下面就是我的译文:那么,我在意大利看到什么呢?骄傲,欺诈和贫困,请安问好一大套,却少善意,繁文缛礼不知有多少;这是一幕荒诞的滑稽剧。[3]而古代的宗教裁判所常常 要我们称它为宗教,但是我们这里叫它做疯狂。大自然,徒然怀着美意,要把这些可爱的地方装点得更美丽;牧师们伸出破坏的毒手 扼杀了它的美好的礼物。那些主教们,自称大人,独个儿住在他们的壮丽的宫殿里,他们在那里是一些出名的懒汉,没有金钱,也没有仆从。对于那些弱小者,没有自由,羁勒的苦难控制着他们,他们许下了愿,无所事事地祈求着上帝,而常常忍饥受饿地守着大斋。这些美好的地方,由于教皇祝福,似乎都被恶魔们霸占了,可怜的居民们 都被赶到天堂里去。[4]也许有人要说,这些诗是出于一个异端者之手,但是有人天天翻 译贺拉西的和尤维纳利斯的诗,虽然译得相当不好,不幸他们都是外教 人。你们深深地知道,一个翻译者可以不必对原著者的情感负责;他 所能做的就是祈求上帝改变他的信仰,而为了这位英国爵士的信仰的改 变我不会不这样做。注释:[1]我们在这一段里看到从伏尔泰眼光中所描绘的一个相当完整的最美好的社会的图 画:在也能够自己学习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群众之上,有一个幵明的上流社会,自由地专 心研究文艺和哲学,并充当有权公幵发言和主持国家公益的一个小集团。[2]这是指约翰*海尔威,但是当伏尔泰写这封信的时候,他已有三十多岁了。[3]这儿,他大概指某些布道者在公共广场所演出的滑稽戏。[4]通行本用下面这几行来代替这封信的结尾:我不同意这位海尔威爵士的意见。在意大利有些地方是很穷苦的,因为长期以 来,有些外国人在那里互相争夺统治权?,但是那里的人们既不像海尔威所说的那样穷, 也不像他所说的那样蠢。这第二十封信好像打断了对于英国作家们的发挥,其实,信的目标是很显明的:恢复 英国达官要人并未轻视的文人职业的荣誉。逻辑的继续性并未中断:只须看看下面一封 信的最后一节,它重论同一的主题,而且起了联系作用。在开勒的版本里,第二十封信变成了《哲学辞典》中“御用文臣”这一条目。第二十一封信谈罗彻斯特伯爵和韦勒先生人人都知道罗彻斯特伯爵的大名。圣?代甫尔孟先生常常谈到 他;可是,他所介绍给我们的这位鼎鼎大名的罗彻斯特,乃是一个乐 天的人,一个艳福不浅的人;而我所要介绍的,乃是一位天才,一位 大诗人。许多著作之中,他曾经写过几篇讽刺诗,和我们著名的戴卜莱 欧所选的诗题是相同的。除了把这两位伟大的天才对相同的诗题所 表达的手法作一个比较外,我就绝对不知道有更好的方法来提高趣 味了。⑴下面是戴卜莱欧在他对人类的讽刺诗里怎样反对人类的理性:但是,看他充满了飘渺的妄想,他自己就摇摆于他本身的妄想之中,只有他才是大自然的基础和支柱,第十重天只为他而转。他在这里是所有动物的主人;谁能否认他?你继续问。我啊,也许是:这位自封的主人给动物群制定一些法律,是动物群的君王,君王究竟有多少?下面差不多是罗彻斯特伯爵在他对人类的讽刺诗里,所表达的话; 然而读者必须永远想到这儿是英诗的意译,而我们诗律的束缚和我国语 言的精微谨严没法使我的译文和感情充沛的原文完全相同:我所憎恨的这种精神,是完全错误的精神,这倒不是我的理论,乃是,博士,你的理论,这是你的轻佻的、心神不定的、傲慢自大的理论;是一些明智人群中的傲慢的敌人,它相信在人群与天使之间占-个中间地位,想在人世间做它的上帝的偶像,它相信,怀疑,争辩那烦琐讨厌而微不足道的问题,趴下,站起,跌倒,又仍然否认它的失败;它对我们说我是自由的”,却给我们露出它的镣铐,它那蒙昽昏花的眼睛以为是看穿了太空,去罢,可敬的狂人,福佑的狂信者!好好地去编纂你那一大堆烦琐哲学的无价值的东西罢!幻想和神圣谜语的始祖,使你自己迷失的,迷宫的创造者,去糊里糊涂地解说你的神秘,跑到经院派里去热爱你的妄想罢!另外有些荒谬:是关于这些虔诚的信徒们,他们自己寻找清净无为的烦恼。这个被幽闭的神秘者,却以他的懒惰来骄人,安安静静躺在上帝的怀抱里,干什么?他在想。不是的,你绝不是在想,无赖汉,你在睡觉,对于人世毫无用处,排到死人行列罢;你的萎靡不振的精神沉溺于懒惰之中;醒醒吧,好好地做人,跳出你的迷梦罢。人是生来要行动的,而你却要想!不管这些思想是真实的或是虚妄的,倒的确是用锋利的笔力把那些 意思表达出来,而这种笔力就使作者成为诗人。 我极力避免用哲学家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也极力避免在这里放下笔而去用两脚规。在这封信里,我的惟一的目的在使人认识英国诗人们 的天才,所以我仍然继续用这种笔调来谈。我们在法国常常听人谈到鼎鼎大名的韦勒。拉?封登、圣_代甫 尔孟和培尔几位先生都称赞他;但是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他在伦敦 所享有的盛誉差不多和瓦蒂尔在巴黎所享有的盛誉一样,我认为他更应 该享有那样的盛誉。瓦蒂尔是生于人们刚刚脱离野蛮时期,那时人们 还在蒙昧无知的时代。人们希望掌握智能,而实际上人们还不能够掌 握。人们不去研究思想而研究语调:假的金刚石要比真宝石更容易 找。瓦蒂尔生成是一个才情平凡的人,而在法国文学黎明时期却是第 一个显露光芒的人;要是他生在路易十四时代那些著名的伟大文豪之后 的话,⑺那么,可能他不会出名,也可能人们带着轻蔑的语气来谈论 他,也可能他自己要改变他的笔调。戴卜莱欧先生赞扬他,但这是对他 初期发表的讽刺诗;是在戴卜莱欧的趣味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他还年 轻,在他那样年龄只知道从人的声誉上去评论人,还不知道从人的本身 上去评论人。再说,戴卜莱欧在他的赞词和贬词里面常常有很不正确的 看法。?他赞扬赛葛莱,但没有人读他的东西;他辱骂奎诺特,但人人背 得出他的著作;而他简直没有提到拉_封登。[4]韦勒比瓦蒂尔高明些, 却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的那些抒情作品倒是很有风致的;但是文笔的 粗疏令人感到它们冗长,而且他的那些错误思想常常改变了作品的面 貌。在他那时候,英国人还没有能力正确无误地写作。他的重要著作 充满着一股生气,是不能在他的其他软弱作品里所看到的。他写了一篇 祭克伦威尔的祭文,虽有许多缺点,却被看成是一个杰作。要懂得这篇 作品,就应该知道克伦威尔是在异乎寻常的狂风暴雨那一天死去的。这一段是这样开始的:他死去了 ;这就完了;我们服从命运吧:这一天,上天是用暴风雨来警告的,在我们顶上爆裂的霹雳,报告他的死讯。他用最后的叹息震撼了这个岛,多少次他的铁臂使此岛战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6
正序
倒序
哲学通信
哲学通信-2
哲学通信-3
哲学通信-4
哲学通信-5
哲学通信-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哲学通信
哲学通信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