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3

永明寿禅师指出,故事典故出在《贤愚经》。很久以前,在弗沙佛的时代,到了末世。末世也就是地球、世界快要毁灭之时,发生了饥荒。当时也有位辟支佛,他的句字叫利吒,他在行乞,却“空钵无获”,到处化缘化不到一口饭吃,因为大家都穷苦,都没有饭吃。当时有一位穷人,非常地困苦,看到这位出家修道的人,端个碗,到处化不到食物,很难过。  世界上同情穷人的人往往是穷人,等到你有钱的时候不大会同情人。患难中的人,最会同情患难中的人;痛苦中的人容易同情痛苦的人。象我们现在没有痛苦,看到痛苦的人,“哎呀!好可怜”就一句话,是讲了,但不痛不痒。“好可怜”,就走了。人在穷苦中那一念发出来的动机,是至善的。有钱人如果施舍了一亿的黄金,不及那个没有钱的人布施一毛钱的这个念头。果报是这样,唯心的,不是讲外在形态。  在那时,这个穷人看到他,并不是尊重他有道,我来培养个功德,会得福报,那错了,你放心,不会得福报,这是作生意心理。他当时没有管这个人有道没有道,他只觉得这个修道人饿得这样扁了,很可怜!他就向他讲了:“胜士(就是有道的高人),我穷得很,你能不能吃米糠啊?米都没了,家里还些米糠。”这位修道的人说:“我可以吃。”他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米糠,“奉之”拿给他吃。那位得道的辟支佛吃了以后,故意现了神通给他看,现出了十八种变化,这不是“女大十八变”,可不要误会!但也有其道理。十八是个奇妙的数字,佛经上有许多跟十八有关的,例如准提佛母十依靠臂就代表十八空。  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还出。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  后来这位穷人,自己饿得很,没得吃,到外面去采那坏壳子的稻子。在拨草的时候,有只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变成了死人,“无伴得脱”,自己推不开,也找不到人帮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变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头,去换了钱用。“随生”,又生了个指头。“用脚还出”,砍了脚,又生出来了。因此他就发财了。  可是有个坏人晓得了这件事,到他家里抢,抢回来一看,是个死人的尸体嘛,又不是金人。因此,还给了他。到了他家,又变成了金人。  而其金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尽空器皿往送,发看百味具足。  他为何有这样的福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机;这动机是什么?  他是那么穷困饥饿,但看到别人没有饭吃,很痛苦的时候,却很真诚地发心出来:“我只有这一点米糠,请你拿去吃。”他还先问:“你肯不肯吃啊?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他是这样地诚心做了,所以“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永远富有。  又这一生,生下来以后,“家业丰溢”,家里自然就发财了,“日夜增益”,钞票滚滚而来。“父母欲试之”,父母也觉得奇怪,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从前没有钱,钱也来了,这钱来得也奇怪,所以父母“尽空器皿往送”,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个空的便当送给他。等拿到他手里,便当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有,“百味具足”。  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佛讲他这一生,还没有出家以前,“而其门下”,天天有一万二千人宾客,靠他生活的有那么多人。  由此看出,他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义。  “六千取债。六千还直”,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钱,就有六千人帮他赚了回来,就是那么怪。  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家以后,无论到哪里,大家见了他都很喜欢。这很难啊!这也是果报。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  同时他这一生“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出了家以后,他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果报之故。  听了这故事,是神话也好,是真实也好,上古的事无法考证。可是有一点,故事精神要知道。  佛经上也提到:“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人在富贵得意时,要学佛、修道、做学问,太不容易。人在富贵时,要发心是很难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做到,富贵发心,达摩祖师——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贵发心,这太难,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贫穷布施难”,穷人自顾不暇,的确是很难,这是就客观来说,然而就主观来说,只有穷人最了解人家的苦处,而肯施援手。你说我口袋有一佰块钱,布施十块,这不稀奇。所以穷人布施难,故难能可贵。菩萨道讲求“己未度而度人”,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是这种经文从“阿那律者”起,佛说他前生种种的果报,固然不可查证,但这一生,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义,就象中国孟尝君养门下三千客一样,广结善缘。宿世因缘,这一世他是如此,将来也必然显现这一世的果报。所以读书要多出一个眼睛来,才能把这种经文的两个要点看出来。我们平常人喜欢说:“我看得开”。其实,一点也看不开,而是“看进来”,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接下来这段是富贵中发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金色王供养辟支佛一餐饭。辟支佛现身时,不会告诉你:“我是辟支佛。”都是过后方知。那现身的样子,又穷又烂、又可怜。不会现身时,放光给你看,让你来供养,没这回事。他现身时,各种形态,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经时,若以为只有供养辟支佛才有这个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后来的果报充满阎浮提。“阎浮提”是佛学名词,我们这个世界总称阎浮提,范围大一点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为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会圆满,人生定会有缺陷。中国的《易经》也这么说。《易经》开始讲乾坤两卦,最后结论“水火未济”,“未济”就是缺陷,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别的宇宙不是这样。娑婆是堪忍,众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够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们这部分属于南方,称阎浮提。  因为这帝王发了一个大愿,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处。这里有个重点要注意,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责备贤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领导下面的风气,全体行善,全体都得大福报。  “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在他的国土中,七日内下雨,下的都是七宝,大家都发了。因此,当家长的,领导一家行善,一家得福报,做社会上一个小单位的主管,能够领导这个单位行善,这个单位整个得福报,依此类推,职务愈高的人,领导行善的责任也愈重,而产生的福报也愈大。  佛说,当知天上掉下来的七宝是怎么来的?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是因为这帝王、这领导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诚,由他供养心感应道交来的。有所感,就有所报应。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因为“因”“起自心中”,所以现生得到的“果”报,也就“不生异处”,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  有人说:“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我那么受罪啊?”只要有这句话,你的果报早就没有了。心不诚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关键就在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尸。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自作自受”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宝,坏人看了,却是死尸。看了这段传奇故事,想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怕,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有人要问:“那做恶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好?”我说,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将祸之,福而报”。有时候一个坏人,是上天帮忙他得意,因为他得意了,就会快造恶业,快受恶报。你慢慢会看到的,这是很严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只有使他快一点疯狂。忘了自己是什么,才会招致毁灭的果报,这也就是“天将祸之,福以报”的道理。  接着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着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象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未开空器”时,“甘露本无”,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象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象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饿思道”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恶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变。  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万法唯心”。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精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次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次论诸佛因果者”,学佛、出世间的因果,据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种因果。第一种“亡言绝行”,浅显地说,就是我们修持佛法,打起坐来,没得妄想,平常也没有妄念。“亡言”就是无话可说,不可思议,心念也没有起来。  所以古代禅师有两句诗: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当然,修行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是相当高了。这也是经论所讲“亡言绝行”的境界。  一切妄想不起,心性不动,念头不动,就是达到一般所谓真正的空。到了这个境界,只能说达到初步独觉佛的境界。可千万不可小看这初步,我们一般人还真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有一个“空”的境界,就已经不是了。  如果自然达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一点功都不要用了,几乎类似道家的“无为”。当然,这其中是有层次的,真正达到“无修无证”,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假使真做到了“亡言绝行”,只能说是明白了法身,只悟到了法身。所谓成佛有三身,也就是道的体、相、用三个层面。有趣的是,中国的《易经》八卦,基本上也是三爻推演而成。  所以“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这个法身到达无作果,不造作了,不需要修持。当然,什么是不造作的情形呢?就是这个境界“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这是第一种,属于小乘的基础。  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  第二种不是说光坐在那里把念头空了,绝不是这样的,而是要从行上、事上去磨炼、去修持。所谓“心行”,就是有此心,更重要的是有此行。譬如说,佛法讲慈悲,如果我心里好慈悲,那没有用。心里想只是因地,不是果地,慈悲的事情没有做出来。又譬如说,一个人生疮了,我们学佛的人看了说:“好可怜,好臭哦!”那已经不慈悲。心里还是可怜他,是很慈悲,不过好臭哦!心想走开一点。或者为人治疗敷药时,怕自己传染到。当然防止传染是应该的,并不是说戴个口罩就不慈悲了。  所以“心行”是很微妙的。比如自己最心爱的儿女生个烂疮会传染,有时当父母的不会顾虑,(但是子女对父母就不一样啦!)心里还是会怕传染,但对自己儿女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所以说“孝子”,应该倒过来说“子孝”,对子女就不同了。要以那一种爱心,对一切的人,这就行了。  行是多方面的,所谓“行”八万四千,这是个笼统的数。这个数不是这样算的,就是我们人一念间(一呼一吸叫一念),有八万四千差别的烦恼念头。所以我们在修行上八万四千都要做到至善的行,而不是只做一样。  “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要积功累德,就必须从行上去积修。修行不是拿一生来计数,而是多生多世的成果,要经历多劫才能功行圆满,这是论“诸佛因果”的第二种,属于中乘。  三创发心时,十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  第三种是大乘菩萨的初果,上乘到成佛之路。“创”就是开初,就是你开始这一秒钟说我要学佛,最初发心的时候。要发心修大乘行,经过五十二个程序。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然后到了十地,已经要无数劫了。这之间要“体用随缘”,明了空的体,起善行的用,随缘而修行。  有些人非要躲开人世间,找个清净的地方修行不可,那不是随缘行。随缘行,是没有清净的环境,热闹中也可以修。即使是厕所那样的环境也可以打坐,也可当禅堂,但却不要以为打坐就是道。行是到处都可以修,要随缘而行,而且不限于这一生,要多生累劫地精进修行。以上是学佛的因果  初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槃、无行等经。是隐身不现,万事休息。  从最初开始“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这是《涅槃》等几部大乘经典大概的宗旨,是就偏重的路线而言,但不是全都这样。  永明寿禅师用中国文字来说明,即“隐身不现”,包括有两重意义。活着时,做隐士,不求名,不求利。譬如现代人特别感兴趣的寒山、拾得这一类,以他们外表所现行履而言,就是小乘果。有些以寒山、拾得相标榜,其实却求名又求利,相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还有一到涅槃果位时,不想再到世间来,这是罗汉果。在教理上是做得到的,但却是暂时的。教理上称之为有余依涅槃,古代又叫做有为涅槃。  什么叫“有余依”呢?依空的境界。以为空的境界,什么都不动念,“万事休息”,这个就是佛法。实际上,以为清净就是空,那么这清净就是习气。爱空、爱清净就是一大习气。如果认为清净不是习气的话,那你错解了佛法。不过佛法并不反对清净,暂时贪恋可以。  在有余依涅槃里,这个生命好像暂时不来了。实际上,八万四千劫以后,还非来不可,这是大问题,大家要去研究。为什么大阿罗汉入空,到了最高境界,念空了,却最多只证到八万四千劫,最后还是非出空不可?没办法不出来,出来以后,还要回转小乘的心,再发大乘的愿,行道才能成功。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我们看阿罗汉入空八万四千劫,就算我们把牙齿等老也等不及,我们再投几百千个娘胎来,他的劫数还没到,这八万四千劫好长。可是在入空的人,八万四千劫是一刹那之间就过了!道理在哪里?大家知道吗?  我们睡觉六个钟头,睡醒时也只觉得是一会儿,当然这不是入空。白天的时候,要打坐四、五个钟头,蛮难受的,晚上睡觉几个钟头,为什么只觉得一下就过去了?这是凡夫、普通人的境界。我们讲大阿罗汉入定,最高定证到八万四千劫,在他们定境中的人,只觉得是眼睛闭一下就出定了,也是很短暂。这两个都要去研究。为什么情况会如此,为什么经八万四千大劫非出定不可?第二个情况已经跟大家讲明了。  所以说“隐身不现”包含两种意义。这一类的人在世的时候,走绝对清高的路子,当隐士。到涅槃时候,以为住空,不来了。“万事休息”,一切放下。  不过讲老实话,我们想学佛的,初步先要到这里。在教理上,我们要看得起这小乘的境界。事实上,这是最难达到的,我们就做不到万事休息,做不到万缘放下。  又云:罗刹为雪山童子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无作果,不具行故。  此段再解释第一项。“又云”,指经文再说。我们看到“罗刹”以为是鬼,不是的。罗刹、夜叉同一类,属非人,与我们的生命不同,有些罗刹是护法神,也听过佛法;所以他再告诉雪山童子,佛当时说过的话,真正的佛法,小乘的基本精神:“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切行,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生灭,后念不生,当体则空,停留在这里,“生灭灭已”。这个境界,姑且把它当寂灭。真正学佛的人,初步做到这样,“是无作果”,初步的罗汉境界。“不具行故”,担板汉,背着一个板子走路,看到这一面,另一面看不见。不具足菩萨行,行上没完全做到。修行、修行,行上一点都没有做到,怎能叫修行!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没事打打坐是修行,这不是修行,充其量叫“修心”,修修心而已。这要注意的,佛法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大家要反省自己啦。学佛的朋友们,你念念如此,就得如此的小乘果。  行一切善  二从行积修,行满多劫,方明果者,即权教之中说“从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满所成佛果”是也。  第二种所讲的是从修行来的,从功德来的。从行为上修起,要经过多生累劫修持,才得证果。这还不是彻底的佛法的了义教,是权教、权变、方便的说法。权,是姑且这么讲,教,是教导的方法。从行为起修,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不能以地球的成住坏灭来计算。三大阿僧祇劫古代翻成“尘沙劫”,一个劫数拿一个灰尘来计算。你看世界上有多少灰尘、沙子!所以阿僧祇劫是算不清的劫数,三大阿僧祇劫更是无法计数。  “尘沙劫”这个词,翻得很好。要尘沙劫来修行,生生世世做好人、起好心、动好念、做好事。不是只这一生,不是昨天做了好人,今天做一下坏事没关系。念念是好念,修行才能成佛。  此以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  为什么权教里,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呢?诸位研究佛学,要认清楚佛法讲修持的目标,在此已经归纳性地说明很清楚,所以要特别注意。第二种修行的方向应该是对了,但是有一个毛病,“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  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平常研究十二因缘,应该写成圈圈,怎么写呢?如果学过阴阳五行,把十二地支配起来写。无明是亥,行是子,识是丑……如此配合起来研究。因为无明是一塌糊涂,阴极。又阴中已经生阳,非动不可,所以行就来了。以此类推,这又是一个研究专题。  有时候打坐,腿容易发麻,老实讲,是你那个心姑息自己身体,爱得很哪!真要你命的进修,就坐得住了,当然那是强迫的,可是虽然是强迫,你却可以做到。所以我们愈静的时候,愈动。无明极了,阴极了,就行动了。十二因缘一般的认识是这样了。但是真正能进一步认识十二因缘,以“有”来讲(“老”、“死”先不要谈),才知道它本来就是“法身智慧”。  不明此理的人“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以为十二因缘的轮转都是生灭法,靠不住,因此尽量地、慢慢地,在行为上折磨,把自己修持,把十二因缘每一个行,都解脱了,变成清净的空观,使现行的烦恼不起,“忻别净门”,向往另一种清净的生命境界。比如人在世间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能够当下做好事,心中一点都没有烦恼,行一切善行,这就是心中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修好了以后,东方有琉璃世界净土,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净土,只有我们娑婆世界最脏了,所以要脱离这里。因为唯心净土的关系,两个互相交感,自然就往生净土。  永明寿禅师说这是权教的说法,还不是实在的。佛学上有个名词,“开权显实”,只有《法华经》这一部经打开了权教的大门,把权教临时搭的房子都拆掉,最后告诉我们,真实的佛法在哪里。现在是说明权教第二种修法。  “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因为他的动机是出于怕烦恼,因而把现行烦恼折服了,转化了,第一项把念头空了,与在行中不起烦恼,也就是在十二因缘一样的轮转中不动心的第二项的这个空,两样喔!后面的境界要大的多了。这须用心再研究,不多讨论。  三从凡十信初心创证随缘运用所成果者,即《华严经》是也。  第三种成佛道路,非常推崇《华严经》的境界,是大乘菩萨行。换句话说,也是引发后世唯识法相的修持学理。从凡夫开始起修,经过菩萨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等。由初发心开创、证道、随缘运用,以至成就果位。  比如“万事随缘过”,具大小乘二解。大乘菩萨的“万事随缘过”,不是不了了之,“过”不是过去的“过”,而在随缘过当中修功德,修善行,乃至一念,说一句话,一行、一个思想,如实为善去恶。不但是积极地在去恶,而且积极地在行善、利他。是这样地“随缘运用”自在。这是《华严经》的境界。  《华严经》有两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大家在文学上都运用得很熟。谈到行上就用不到了。当一个你不愿看的人,那就变成了:一看一烦恼,一理一麻烦。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学大乘菩萨道就要反省,检查自己的心地,不要把这话看容易了。  依《华严经》的境界来说,好的是佛法,坏的也是佛法,光明面是、黑暗面也是,善的菩萨面是,那凶恶的夜叉面也是;这是蛮困难的,由此看出《华严经》的伟大。《华严经》没有分世法、出世法,出世法就在世法中,世法本也没有离开出世法。  世界上许多文化、宗教、哲学差不多看世界都是悲惨的,看人生是悲哀的。佛教也离不开这样。但是佛教真到华严境界就不是这样。《华严经》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人生是至善、至美、至真。无处不善、无一不善,所以这是《华严经》的伟大。以华严境界看人生、看宇宙万有,无一不净,不垢不净是纯净。这也点出来,真正的佛的胸襟、佛的境界、佛的成果是这样。  道在方便中  十信终心,即以方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  所以说由“十信位”至最后成佛,处处都有方便方法,依《华严经》的境界是什么方便方法?为他好或为我好?重点在先为他好,给人方便,后谈到为我好。由此整个过程在通达十二因缘,贯穿宇宙人生的一切变化,成就了理智的大悲心。理是体、智是用,体用成就而起大慈大悲之心,就是所谓等妙二觉的境界。  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等觉、妙觉的境界。请注意,这一段是讲“方便三昧”的运用。方便三昧成就了,便能成就佛果。学佛法的人,如果修持或做人处事不懂得方法,不懂方便,总是拿一个模子来印天下人,那就是笑话,根本连佛法都没有入门。  佛法处处方便,所以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即代表方便法门。他(她)的手、眼特别多,看法、方法也就特别多,所以方便很重要。  普通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严格说来应是十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波罗蜜。  第七个就是方便波罗蜜。比如大家念佛没有得效果,那是因为心力没有形成。大家明白心物一元,心能造物。念头能不能造得出来?比如心里想有只鸟儿在飞,等你心理定力到达了,就会有印象出来,称作力波罗蜜。所以力波罗蜜最难了。又比如我们大家练武功、练拳的人,为什么练久会有功夫呢?实际上是心理造成的,就是力波罗蜜的道理,最后就是大智的成就,智波罗蜜。所以方便波罗蜜三昧有这样重要。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经三僧祇中。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  佛在说《华严经》时,尤其说菩萨戒律如《梵网经》时,据说不在人间说,超越了人间,在宇宙之顶,色界的中层说法,呈现卢舍那佛的境界。依据佛教一般说法,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  真正的佛身,是由父母所生的肉身经由修行,转化成殊胜的报身,那就是报身成就。《华严经》说一切佛,皆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一切众生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我们也是化佛之一,不过现在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从开始发心学佛,一直到成果,“定经三僧祇中”,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有功德之圆满,皆从修行来。从心地,处处念念为善,孜孜为道。“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一切为了开拓生命,完成生命的庄严。  (编案:佛之三身,各种经论开演多途。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品之功德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行为报身,以化弥猴鹿等为化身。若就大乘来说,则天台宗有法、报、应,法相宗有自性、受用、变化三身之说等等,分别详见各种经论。)  燃灯得光明,不杀得长寿。布施得资财。忍辱得端正。  点灯,转生的地方不会常处在黑暗中,有些众生还非在黑暗中过呢!这都是果报。供灯,不是一定供养佛,燃灯给众生,给世界上光明,他生来世果报永远有光明。  多灾多难,一生在病痛中,是多生累劫杀业多。吃荤的人一定带杀业的,不杀就得长寿,少病痛,此生健康。此生多病痛,那是前生因果带来,当然有方法去医治,但要明白这是业报。这一生很穷,因为多生累劫不肯布施。能够忍辱,他生来世相貌自然端正。这皆是果报。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一一因果属对,相似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  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举凡生理、心理、环境、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等等都有其因果关系,形成我们现在的报应。  这些因果都有“属对”,也就是有它的来由,我经常体会到的很多例子,有些年青朋友说笑:“这人那么内向,当是前生给仇人杀了,今生再投胎,看到什么都怕得那个样子。”虽是笑话,但何尝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所以因、果之间,有相对配属的关系。  我们现有的佛教经典是古人翻译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古代的。要把它变作现代的方式,依我个人的构想,现代的青年应该朝这一方面努力,由心理学到各种的科学配合起来,整合为一个非常高深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当然,其中尤其要寻找出心理、生理、医理及佛法修证之间的关系来。  现在言归正传。修行人要经常体会自己的行为,有时心里头一念动错了,很快,事情马上就会摆脸色给你看。只是我们在做人做事上,没有在这方面自我观察,所以往往怨天尤人,“怎么我会遭遇到这种事呢?”真要好好观察自己,以后就绝不会骂人。清醒,就会发现自己真有过错。“相似具足”,在我们修行的时候,好像做了善行,不是彻底的,是相似的善行,但是能够做到相似的善行,并且时时警觉自己的心性,一有不对的起心动念,马上用佛法种种对治法门来修正。这样修行不息,行为的善真正圆满了,才能够真正地明心见性。  慈悲与解脱华严  不是说你把一念空了,坐在那里,然后飘飘然:“哎呀!四面八方都是空,我两脚踩在虚空中。哈!悟了。”不是的,那是非常初步。但是,要真正起修,也必须要先有那个境界。归纳起来,这三节说明了:小乘境界的那个求空是不对的。  事实上,这三节是连起来的。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先要求到“亡言绝行”,这一点境界证到了,即所谓初悟。这三节等于禅宗的三关;所讲的“亡言绝行”,见一点空,是初关;起方便之行,是重关;最后圆满成佛,破末后牢关。所以禅宗讲“悟后起修”,也就是说,达到了“亡言绝行”的境界,这个时候正好开始修行。  谈到禅宗,马祖有一个公案,现在顺便给大家讲进。你们年轻人现在喜欢搞禅,“馋”得很。有一天晚上,马祖带领了三位大弟子:西堂、百丈、南泉,一齐赏月,马祖指着月亮要他们说说看,西堂就讲:“正好供养。”百丈说:“正好修行。”南泉却拂袖而去,话都不讲。  马祖就笑了,讲禅就归到百丈,讲修行归到西堂,“正好供养”的这位就是修行。南泉的佛袖而去是解脱。解脱是对,不是说他不对。各有所偏,不全。  (编案:《指月录》原文为:‘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即马祖)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佛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西堂即智藏,百丈即是怀海,南泉即是普愿’)  再讲第二个公案。有两个徒弟都悟了道,在路上走,看到路上一个死人,一位马上口念“阿弥陀佛,好惨!没有人埋。”赶快挖地要把他埋了。另一位看到死人,眼睛看都不看,一直走,头都不回。两位师兄弟有不同的表现。人家来问他们师父:“您两个徒弟都悟了,究竟哪个对呢?”“都对!”“怎么都对?”师父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说的也是!那个骨头埋与不埋都要烂的,差不多嘛!但是要注意!真正地学佛,诸行慈悲。在修行上,埋的是对的。解脱是解脱,有时候解脱是不对的,特别要注意!  所以,好像我经常在批驳“禅”,因为“禅”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更大流弊,满街是“禅”,不得了!这个禅已经弄得莫名其妙,与佛教正法的形象,差距太远了,非常可怕。怪不得,王阳明的王学,流行到了明朝末年,“满街贤人都如狗”。那个时代真是可怕,民族文化的风气受害很大。大家学佛的人更要注意。甚至我感觉到,现在佛法越昌盛,这个行愿就越糟糕。希望年轻同学特别注意。  这三节是连起来的,所以真正见到空以后,正好供养,正好起修狂不得呀!这一狂,非落因果不可啊!现在因果可是电脑时代,小心呀!不要随便错喔!  有个朋友讲得很有意思!他说:“老师您这样一讲,对了。我们小时候觉得,要看因果要等两三代,要孙子死了,才算受报。现在好像看到自己就受报了啊!”我说:“那你还看到了,现在不但看到自己受报,而且时间更快,算不得个把月就报了,甚至过几天就报了,电脑时代呀!”电脑的输入(因)与输出(果)之间跑起来快得很,千万要注意!  这说明修行的三节,处处跟着因果走。不要以为成了佛,就脱开了因果,佛更注意因果,更重视因果。越是圣人,越是小心。下面提到:  法界观行的重要  如《华严经》即不然,一念顿证法界法门,身心性相,本唯法体。施为运用,动寂皆平,任无作智,即是佛也。  最后境界,成佛的境界,要参考《华严经》。华严所标榜的理不同哦!修行行门也不同。一念之间,顿证法界法门,空有双方面都具足了。  一念空,这是佛法的小乘法门,不是法界的圆满。一念有也不然,这是凡夫的境界,而且有些外道境界也是一念有,也不对。  我经常说:“华严法界观行几乎失传了。”这个观行是“一念顿证法界法门”,空有双圆,一切具备。  下面要注意这几个字。“身心”,换句话说就是“性相”,心就是性,身就是相。“身心性相,本唯法体”,这个身心性相的根本,整个是法体的大用。所以你身体生病了,心也病了;身体病好的时候,心也不病了。而且,生理上只要有一点不舒服,你那个心理的病早有了;的之亦然。身心两个互为因果,是很快的。  “施为运用,动寂皆平”,这是讲功用、讲修行。施为就是现在所讲的作为,包括一切的行为、作为、应用、作用。  “动寂皆平”,动也是道,静也是道。动也是佛,静也是佛。不垢不净,干净的是佛,污垢的也是佛,这就是华严境界。所以把华严的理搞通了,就在一念之间,都具足了。就是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动静皆平,道都是一样,都是平等,没有差别。  “任无作智”,最后悟道了,佛到哪里去了?佛都再来一切的世间,普渡众生,这叫无作智。作而不作,为而不为,现在就是佛境界。  你能这样修持,现在就在华严境界。当然打坐可以练习,但不是主要,行才是主要,不过打坐是练习行之一。如果连盘腿都盘不起来,那更不用谈到行了。所以佛法不是那么呆板的,要晓得所谓“善巧方便。”  我们往往拿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法门来确定佛法就是这样,这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没有到圆顿法门,都是偏见来看的。拿一个模子印一切,就不行哦!  要真正讲禅宗,不离唯识、不离华严,这是真正的禅。千万不要象现在一般的年轻人,一动就是狂禅。禅是讲求行的,达摩祖师就特别吩咐,禅是从行入的。  为一切佛法应如是无长无短,始终毕竟法皆如是。于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无别对治。  这一段总论理由。一切佛法应该是这样明白的“无长无短”,,这是理由,要证到,不是理论。  口头说:“无长无短”。我们做到没有?学佛、学打坐,说:“我无坐无不坐。”做到没有?坐与不坐两样,都是没有做到。真做到了,一切平等,盘腿与不盘腿,清净地方与不清净地方一样。这句长短是形容词,始终就是毕竟,开头与结果,法皆如是,一切平等。  《华严经》告诉我们一个名词“一真法界”。一切万有就是一个东西,体也是,相也是。这个东西至真、至善、至美,这个是道,所以叫“一真法界”。  “法界”这两个字是中国佛学翻译出来的专有名词。法界不是宇宙。现在普通所讲“国际”这个观念是包含在“世界”里;“世界”这个观念又包含在“宇宙”里;“宇宙”这个观念又包含在“法界”的观念里面。而法界就是法界,一切事、一切理都包括进去了。  所以《华严经》讲“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皆真;一假,一切皆假。所以佛法也有个道理,这里不是讲理哦!这里有很多求用功修证的人,“诸行无常,皆因假离,离假即真。”世间如梦如幻,但是注意,“离假即真”,离了假,即是真。  比方,这间房子本来要做什么,不知道。现在我们要在此研究佛学,很严肃的;供了菩萨,我们觉得这里好庄严,真真确确。能离了假,真的就来了,就严肃起来。“离假即真”,这个道理千万要注意!  有些修法的人,念佛、观佛像,为什么修不成功?有些人念咒子。一方面用功在观,一方面太聪明:“哎呀!这是我一时想的,假的。”不虔信!“离假即真”,一念坚定,立刻成功。  不要拿哲学、佛学道理来注解,那就错了。我们的身体何尝不是这样“离假即真”?这是至理,也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你就可以修。这也是禅哦!  这里特别提出:“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一点行,具足了一切法,所以大家不要疑,就安心念佛。  现在很多人都发生这种情形。“老师,你教我药师咒,准提法,又打坐、又空、又听呼吸、又要气满,你叫我学哪样啊?”我说:“都学。”“哎呀!那不是很乱吗?”我说:“都放下!”“就是放不下!”我说:“那没办法!”叫你提起,你提不起;叫你放下,你又放不下。  问题就是不了解修持的道理。你只要“一真法界”,修一法门,信心坚定,一心坚固,万法皆定。“任法施为,悉皆具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在经典上说,世间人下多少地狱,他都知道。我年轻时学佛,别说三大阿僧祇劫,九大阿僧祇劫我也修不成,世间人那么多!后来明白了,我也同佛一样,世间人下多少地狱我也知道。有人问:“知道多少?”我说:“一地。”永远是一地,无数万亿尘沙,地也不过一地。天下万事,始于一,止于一,终于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只要专修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不要三心两意。  为什么我们大家学佛的心理会弄那么多花样呢?都不放心呢?这就看出人性的弱点,又占便宜,又贪多,又患得患失。  “哎呀!我念佛,阿弥陀佛念了,今天没有念观音菩萨,恐怕他见怪哪吧。”等于明天,“哎呀!糟糕!准提菩萨忘记了。哎!不好!准提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好像自己功德又少了。都在那里找算盘。  一即一切,“任法施为,悉皆具足”。只要一门深入,“恒沙德用,即因即果。”很重要,因为它文字太好了,反而被我们迷糊过去了。恒沙同尘沙两个字一样。我们中国大河以黄河为标准,印度以恒河为标准。黄河、恒河里头有多少颗沙?谁知道?我知道!多少颗?一颗。但是一加一加起来,永远也数不清。无数、无量、无边。恒沙形容数目之多。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因即在果中,果也在因中。“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这法门,就是《华严经》所谓“普门法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个应身。有感则应,其数有三十二。其实,观世音菩萨岂止三十二应身?三万二、三亿二也做得到,不过他只拿三十二应身来方便说。这个数目哪里来的?这又同中国的《易经》有关系。  其实菩萨有恒河沙数个应身,什么道理?“即因即果”,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普门法界。真理在什么地方?真理就在你身边,无时不在。  密法密不透风  “理智诸障自无”,理上的障碍没有了,怀疑处没有了,智慧上你看明白了,一切障碍没有了。“无别对治”,你不要想办法来修,那是对治。  真要对治,问题还真多哪!例如:  “为什么我打坐就是静不下来?”  “你杂念太多了。就用听呼吸法,听呼吸也是一个药方。”  “哎呀!听呼吸我不灵光。”  “念佛吧!”  “念佛,杂念还是多!”  “念咒子吧!”  “念咒子还是一样!”  有什么办法?我传你一个密法,密宗的法,那难修了!那坛场讲究得很,桌子要怎么布置起来,上面要铺什么颜色的布,每天要怎么供养,什么花、什么水、什么灯……然后穿什么衣服,还要什么样的铃杵,还要献曼达。要设置得美,装得精致,东西还要摆得多。摆好了以后,一天已经忙完了。  早上开始修习,在菩萨前面供奉好了,大概要两个多钟头。然后上座,双盘腿打坐修法下来,三个钟头没了,一天只能修一座。  修法时,眼睛看着经架上那个法本念经,嘴里念咒子“唵啊吽”,一手摇个铃杵,另一手摇个鼓,两个要配合好,然后嘴里念,头脑里要观想菩萨,观想完后,两个手东西放下,赶快结手印,手印结完,什么东西都忘记了!保证你没妄想。所以密宗的办法太好了,你爱忙的够你忙。然后要发脾气,它有忿怒法;要欢喜的也有,面容还要笑。样样都现场表演,热闹得很。当年我很诚心学过密宗,也是这个情形。怎么样赶都来不及,一天忙得很,忙出一身大汗来,最后忙得连洗澡也没有时间。一天想修三堂,一堂法修下来,两、三个钟头。又要吃饭,又要做事,又要每天换供养。那供养要具备三白:白米饭、白糖、白芝麻,还要把它粘拢来,做成馒头,亲手捏好了供起来。供了佛的不能过夜哦!不恭敬!明天又得重新做。哎呀!这个法这一忙下来,真的,立刻可以见到空性。忙空了!累坏了!没得你想的时间了。  所以大家打坐,为什么有时候感觉到“哎呀,老师,打坐好像不行!”都是你太清闲了。所以我教你修密法嘛,等你这个咒子练会了,我又来教你下一个咒子了。有位同学的报告就这样写道“老师今天教了新咒子,我一边开车,一边背那咒子,一点妄想都没有。”  哪还有妄想,当然没有妄想!一边要注意开车,一边要注意那咒子是什么。等他熟了以后,他一边在开车,咒子也在背,妄想却也在打。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所以注意,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方法的问题,理不透,心不定!不到做到止入。  简单回转到中国儒家孔、孟的“没得用情”,所以我经常在日记上批给你们“没得用”。要切断!上座不想就不想,爱想就想。大丈夫说:“妄想不出来,就不出来!”大丈夫就有这个本事。  “无别对治”这四个字有那么多含义,这就是华严境界。“无别对治”,为什么要修个法来对治自己的心?此心,本来平静,本来空,本来现成,说它有也可以,说它空也可以,很现成嘛!很自然,你偏要修那么多对治。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  “别修别断”,这四个字有两种意义。刚才我讲密宗的修法,大家不要当笑话听,太不恭敬了。真照密宗这方法去修,效果还真快!这是特别的修法,别修就别断。断了其它的烦恼,成就其它的功德。  又如修禅,参话头有参话头的效果,修空有修空的成果,别修就别断。一个学佛的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要学过,每个方法对治成果不同。等于我们练功夫一样,练手功,这手练惯了以后,手上肌肉就发达,练腿功,腿的肌肉就发达,这叫做“别练别胖”,同“别修别断”一样,这是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可以由这个世界上晓得,“别修别断”,念念生灭中。修了功夫,摆在哪里?一点也不存在;不存在吗?还有作用。所以是“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因此,明了这个道理,看一切世间就无所谓变化,看我们这个宇宙天地就没有所谓变化。  我昨天想,看了几千年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化过。现代人穿的衣服不同,一切的作为都是同过去一样。所以一念万念,万念一念,都没有变化的。  我经常喜欢提到,一位禅宗和尚的两首诗。这位和尚很怪,名字永远查不到的。晚唐时,他在湖北、广西一带很有名气。每天疯疯颠颠的,酒也喝,肉也吃,可是很多人信他信得不得了。他讲的话非常灵光,有神通。当时的太守是庞居士的朋友,一听,认为这和尚妖言惑众,去抓他来问。太守问和尚哪里人,和尚始终笑不答。最后,和尚说:“你拿纸、笔来,我写给你看。”就写了两首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日日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这位太守虽然掌握兵权,到底还是很风雅,一看笑了,就客气地再问和尚:“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你究竟哪里人?”和尚就又写了一首诗给他:  家在闽山西又西,其中日日有莺啼。  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始终都不清楚这位和尚是什么人。据说是位大士,菩萨化身。  因为“不见变化”,所以“其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的代谢,但是年年有春三月,没有变化,本无变化。生命也是一样。大家所以畏惧生死,不能了生死,是没有见到自己那个法身自性的本无变化。  因此,“无别对治,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变化是现象,不变的是功能、自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是现象,而这虚空是永恒不变的。一年四季在动,整个却是不动。所以“变与不变,无异性相”。相,现象是变;性,本性是不变。  万法无咎 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但为自心强生系著。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劳圣说种种差别,于所说处,复生系著。以此义故,圣说不同。或渐或圆,应诸根器。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故以华严境界看,处处都是法门。你不要被困住了,每一种方法无非都是通向解脱的途径。  “但为自心强生系著。”都是因为你自己把自己绑住了。  “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就是因为我们自找麻烦,所以沉沦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里。  “劳圣说种种差别。”因此才有釋迦牟尼佛等圣人出世,说了各种的方法。  下面一段,是佛骂我们了,当心啦!  “于所说处,复生系著。”可怜我们这一般人,因为佛在没有办法中想办法,说了那么多办法记录下来称为佛经。结果我们拿鸡毛当令箭。佛说的法是教我们求解脱,结果我们把佛法死记在脑子里,还要翻字典,什么叫十二因缘?什么是法身?一天到晚在求空呀!有呀!“于所说处,复生系著”,佛法把你魔住了。  所以从前我的老师说,什么魔都不可怕,有一个魔碰到,你就没办法!什么魔?佛魔!给佛魔魔住了。一般人学佛都给佛魔魔住了。佛所说法,是叫你解脱的,结果呢?一般人反将解脱的方法,拿来把自己给绑起来。  “以此义故,圣说不同。”因此,佛的说法只好有各种不同,有人喜欢有、喜欢密,就拿些东西给你抓。  刚才讲学密宗,抓得才多。头上要戴什么样的帽子,而且每一个法一串念珠,念佛拿的方式又各有不同。真正学密的人出门,后面行李有好几个大皮箱,法器就是要带那么多,不象学禅宗的人,一双草鞋、一个布包,背起来就走了。禅宗要丢掉,密宗要抓着不放,两个方法不一样,所以“圣说不同”。  “或渐或圆,应诸根器。”总而言之,佛经上说的话,或者渐修、或者圆顿,都是看各人根器。  “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所以《华严经》的经教,是顿教、也是圆教。属于圆乘根器的人,就可以接受了。  “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假使有人不懂这个道理,乃至不敢接受,自信不过,但慢慢去修行,最后总归到这条路上来。  “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总结起来,说明一个道理:圆教是因果同时,即因即果。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你一发心的时候,就已经大彻大悟了,成佛了。为什么呢?“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就是因果同时,即在即果,“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  发心不是有人来化缘,发个心,捐个钱;而是发菩提心。初学佛法,一念清净,纯是求道之大悲之心,那个时候,当下即是,即空即有。这一念,就成正等正觉,立刻成佛。  而其它的修法呢?是先修因后证果,只有《华严经》是圆教,因果同时。  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为不可得中,因果同时,无有障碍也。  在我们法性的智海,就是众生与佛共同的本有性上。“因果不可得故”,它的体本来空的;一起动、微微一动,就会有因果。比方大清静无波的水面上,有没有因果?不动是因,清静是果,也是有因果。但不易看出来因果,它因也不动、果也不动,所以好像觉得没有因果,其实还是有。它的因果报应还真快呢!当清静无波的海面上,微风一动,波浪就起来了。有感就应,感应是非常地快。  所以,法性的智海当中,“因果不可得故”,是平静的一面。但在不可得中,因果却同时存在。就如先前的比方,不动是因,清静就是果,彼此都无障碍。  佛法的基础在因果;因果不明,以后研究唯识也没有用。先把因果明了,唯识通了,才能对自己修行真有一点用。所以讲解得繁琐一点,帮助大家了解因果的道理,坚定一点信心。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宗镜录》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说明因果的问题。将世间、出世间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说明了。最后提出来,以《华严经》所标示的“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彻底究竟。  对于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得那么严重,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主要的道理,是再三说明,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逃不出这个因果律。  在现象界来讲,是逃不出因果律;而在形而上的本体上讲,是因果平等,寂然不动的。但不能说它无因无果,如同我们再三提出来的《易经》道理一样,这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而因果是同时的。  这个道理是佛学、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点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不同的,即关于这种论点的逻辑推演方面,不太喜欢。  我经常感觉到: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哲学家。到乡下问那些非常困苦的老太婆、老头子:“为什么这么苦啊?”“哎!命呀!”  这一句命,什么都解决了。命是什么东西?命就是命,不必啰嗦!不需要再问了。  这中间再没有什么思考的。一句“命”等于西方宗教、哲学最后的问题,什么都把它归纳起来,解决了。当然问题并没有解决,可是我们这民族喜欢简单,不喜欢分析思考。  当然也有人喜欢分析思考的,譬如在战国时,很有名的公孙龙、惠施等名家,喜欢讲“白马非马”等等论题。在当时,象庄子等人也是讲逻辑,但是觉得逻辑只能够论到形而下现象界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再怎么讨论,永远没有底。认为自己已经由推理解决了形而上的本体,结果还是落在形而下的现象里。  印度的文化思想一直到佛的时候,同样地也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关于因果的讨论非常多。反观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因果,要嘛不相信;若相信的话,“是嘛!都是因果啦!”万事如有因就有果,因果怎么来?那不管。因果就是因果!啰嗦个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喜欢简单并一定是毛病,也有它的好处。喜欢研究清楚,也并不是不对,也有它的好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所了解。  在这里,我们要思考清楚的重点是:一切世间、出世间都有因果。在人世间的因果叫做报应。如同中国观念称为“因果报应”。在物理界不一定叫做报应,物理上称为变化或者迁流。  所以后期翻译佛学时,有见于“因果”与“众生”这两个观念,在梵文里头是很难分开的,所以勉强翻译,叫做“异熟”。  因此,有时候“异熟”就代表了“众生”这个观念,有时“异熟”的观念代表了三世因果。其实这几个(众生与三世因果)观念连在一起就是“异熟”。  就我们中国文字来讲,“异”就是变易,包括了时间、空间。“异熟”即是异时、异地而成熟的。因此,在物理世界来讲,称为变化,称为迁流。拿人的立场来讲,叫做报应。  现在,回过头来说明《华严经》所说的“因果同时”,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上,讲因果,已经把这个观念自然分成横的先后,或者竖的上下,很呆板地执著有因才有果。现在说明不是这样的。果在哪里?果就在因中,因就中是中。就拿供桌上的橘子来说,下一代的橘子在哪里?就在这个橘子的种子里。把这种子埋在土地里,这又成长、开花、结果。这个橘子是个果,但果中有因、中间有一个种子,这种子就是未来的因。所以因果是互为因果,因果是同时的道理,这是第一个理由。下面要说明的,是第二个理由。  离四句、绝百非的中观哲学  我们晓得,在般若系统的佛学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很重要的一部论著。它所翻译出来的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诗。首先它提出一个纲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大家研究佛学,修道,称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  一切万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现在一般科学思想或者唯物思想都认为万有是自然来的,也就是说,宇宙物质的世界是自然来的。  宇宙万有又有认为不是自然来的,而是另外有一个超自然的能力或者神,就是主宰,在哲学上不叫它主宰,称第一因,比较客气,不把它神化。如果把它神化起来,譬如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创造了世界又照他的样子,塑造了人。他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些等等都属于他生。  除外,认为另一个时空中的某种力量,能够控制一切,乃至于旧时社会的老太太们认为这是菩萨管的、神管的、阎王管的、玉皇大帝管的,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也都是他生的观念。所以诸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也不从它生,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主宰。“诸法”包括形而上、形而下。  那么既然不是自生、它生,又是什么呢?“不共不无因”,不是自他两个力量合起来的,就叫不共生。那生命是怎么来的,莫名其妙来的吗?不是莫名其妙来的。不共生,也不是无因生。是有他的因,有因就有缘。因此佛法叫它做无生。  所以“无生”这个名词的观念包括了那么许多的观念,每个观念讨论起来,什么叫“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等等都是专论,那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因此龙树菩萨这首偈子:“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就象有位学者说禅宗:“答而不答,不答而答”,等于没有结论。  实际上,无生也是中国文化所讲的生生不已。有如《易经》上的两句话:“神无方,而易无体”。这“神”等于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那如来本性,在中国旧文化就用这个“神”字,它不是宗教性的神。这神没有方所,无处不在;易无体,没有固定的体位。  所以讲《易经》,是“周游六虚,变动不居”。我经常提醒来学《易经》的朋友,卦一出来,“哎呀!怎么这么坏!”但是不要忘记了:“周游六虚,变动不居”。卜到一个卦非常坏,人为地可以把它变好;非常好的因缘,也可以所能它变坏。为什么?因为它“周游六虚,变动不居”,没有定位。这个道理也是说明了生生不已,与佛家讲的因果论同一道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实际上是讲因缘法。佛法认为宇宙这一切,万法的构成都是因缘而来。有连锁性,由这个关系到这个到那个关系,转了一圈,都不相干,也都相干。一切都是缘生,而缘起性空。缘生的,而本体是空的;因为是空,所以一动就起缘生的作用。这分两点,请注意。  我们在座的许多人只管修道、念佛或者打坐作功夫的,不喜欢听这些理论。“这些理论与修道有什么相干!”实际上,功夫做不好,就是这些佛学理念没有搞清楚。所以到了某一阶段,永远停留在那里上不去,智力不够。有时做功夫觉得:“这些理论东西干什么?讨厌!”当研究这些理论的时候,又觉得“作功夫、打坐干什么?那么麻烦。”好像是矛盾了。  实际上是同一个,这中间很难,要慢慢去体会。所以讲学,老子有两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是损”。学问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再懂一点,修道是要把习惯灭掉,今天丢一点,明天丢一点,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统统丢光,什么都没有了,合于道。这两个矛盾。真正大智慧的人,这两上矛盾是合一的,绝对合一。  所以真正作功夫,想要如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这些道理必须要通,不通的话,悟不了。  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又想无念、又想大彻大悟,你看多矛盾,对不对!一般学佛的,遇到第一个问题说:“我怎么不大彻大悟?!”早“误”了!可见无念不是悟!关键也在这个地方。  因此引用《中论》中的一首偈子,是告诉大家,这是讲现象界,一切万有生起过去了,都是缘生,缘生就是“不共不无因”。不自生,不他生,所以是缘生法。  那么缘生这个道理与因果的关系是不是有联带呢?是有联带关系,从逻辑理论的方面来看,缘生的道理自然推演到因果的观念。  每一件事情有它的起因,就有它的结论。譬如人,生下来是因,最后一定是老了(老了好听点)。年是因,死是果。在形而上的本体功能,死是因,再生是果。所以这个观念推论下来,其思想理论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大致介绍一下。  无常不是鬼  上次讲到因果同时,无有障碍,现在我们照原文继续看下去:  可得因果,即有前后;有所得者,皆是无常,非究竟说也。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提到因果这个词,马上在脑子里头,以为有个前因,有个后果的观念,就把它分开成两个阶段。如果我们没有特别提起注意,通常会那么想,对不对!事实上,因果不是前后,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假使有先后、有所得,有一个因,然后得一个果,把这个果造一个实体的东西,那么这个所得、所造皆是无常。凡是世界一切的东西,有一个形状,有一个作用,都是无常。  无常是佛学的名词。佛学认为世界一切无常,任何东西不可能永恒存在,世界一切东西都是暂时的。例如,一间房子刚刚落成的那一天,就是它开始毁坏的一天。就人的生命来说,列子、庄子也提到过“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说明人刚刚生下来的那一天,也就开始在死亡。假使他活了两百年,等于死了两百年,不过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这个“无常”的抽象观念,传到了中国民间以后,就慢慢转变成具体的鬼,变成了城隍庙里的白无常、黑无常。实际上,无常是佛学上一个最高哲理的名称,称为“一切法无常”。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现象的东西都是无常,不永恒、靠不住、暂时的存在。所谓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从宇宙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我经常提到,佛学上的“无常”是讲现象。就现象讲,因为它容易变化,所以讲无常。在佛学还没有来以前,原始中国文化虽然讲究可久可大的原则,但也有个名词,那就是《易经》上说的“变化”。天下万事都在变化,随时随地。无一不变,无事不变,无地而不变。  当你懂了《易经》这个原则,算命看相有什么看头!?  有时候有人一定逼着问:“我现在好不好?”我说:“好啊!我告诉你非常好。”那好了,他高兴了。但是我说的是现在非常好,他一转过身已经不是现在了。好不好我怎么知道!他一出门那更不是现在了。因为万物皆在变化,将来好不好,我说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万有皆是无常,既然无常,因果也无常。譬如我们八点钟开始上课,开始那一秒种是因,说到现在,前一句话是果,这个果已经过去了,又是无常。那个果又变成未来的因,念念迁流不断。因此若认为因果是个固定的实体,实际的作用,“非究竟说也。”  若先因后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坏也。缘生之法不相续故,即断灭故,自他不成故。如数一钱不数后钱,无后二者,一亦不成,为刹那不相续,刹那因果坏。多劫不相续,多劫因果坏。待数后钱时,前一始成。因果亦尔,要待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我们普通观念,一提到因果,觉得因果有先后,现在告诉你因果同时,而且是无常的。所以佛法告诉你,一切缘生,缘生同时而起,所以叫因果同时。  假如你一定要说有个因、才得个果,那因与果中间是什么?中间显然是还有东西。在逻辑上,在理论上讲,那中间还是有个东西,那这里头就有时间空间的作用。但上面这一段文字,却说明不是这样的。其中理论已经讲过了,《中论》也提出来过了,就是说明因果是同时的。  象我这个拳头一拿出来的时候,握举拳头是因,握举拳头成形是果,此二事没有前后,因此,那个果已经在了。在这个中间,是有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永明寿禅师说,从逻辑的观念来看,说因果有先后是错误的。一定要“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若尔者,如数两钱同数,无前无后,谁为一二?如竖二指,谁为因果?  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两个铜钱一起拿出来,这中间不分前后,就是两个。两个手指拿出来,就是两个,因果同时。讲了半天,就说明因果是相互为因果,“圆”生的。  以前年轻时,同大家研究佛学,这个缘生是什么呢?讲了半天,我干脆画个圆,缘生的,这个圆的东西无所谓前后,无所谓左右;不是圆圈,是个立体的球。缘生也就是圆的道理。当然是无法解释中的解释,此中无时间、无空间。它的体是唯心所造的,本体是心所造的。  下面讲人生的的生、老、病、死苦,不外劝我们赶快学佛修道成佛。这些生、老、病、死苦,都要变成老生常谈了。我不再讲了。  现在我们开始卷四十三,也就是唯识学要开始了。学佛的基本道理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个基本道理是唯心的。唯心因果,也可勉强地说,是心物一元的因果。因为“物”在佛学里头根本不大承认的,依佛所说,物是心所变现的一种现象而已。  严格来讲,一切万有的物质世界与心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以哲学来讲“心物一元”,已经是有问题了,拿佛法来讲是要打手心的。  因为物不过是心所生法的一部分。心性法身本体功能,大体把它分三部,就哲学来讲,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能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世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这两种世界是心的功能的变现。而心的功能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里头都存在,都能起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就佛家的唯心的哲学而言,是不承认心物一元的哲学,换句话说,讲心物一元,都已经是低了一级。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正式讲我们中国最流行的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悟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为什么又要讲唯识学,把这个心象西瓜一样分成八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切,现在开始讲这个道理。  达摩与二祖  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当下言思道断,达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宗镜录》第四十三卷一开始,就首先标榜出禅宗。禅宗在印度,第一代禅师是由釋迦牟尼佛亲传迦叶尊者,再传佛的弟弟阿难。如此传到二十八代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同釋迦牟尼的身世一样,为求道而出家,在印度继承了禅宗的二十八代祖师,到中国正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只传一心之法,我们所谓心地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即是佛。如果再进一步问:“什么是心呢?”问题就来了!是身体里面这个心吗?不是哦!这里是心脏。头脑思想是心?这是头脑不是心!  那心是什么?问题来了!不过,我们晓得达摩祖师西来所传是明心见性成佛。这个公案大家都知道,达摩祖师西来,先到南方后到北方住在嵩山,面壁九年,实际上他到中国有十几年,不过有九年住在嵩山。也不是九年都在那里打坐,面对着岩壁。不过这也很好玩的,日本禅宗,都学这个,打坐面对着岩壁,把背露在外面吹风,号称这就是禅宗。据说达摩就是面壁而坐。  当然在中国的岩壁留影的也很多,譬如在嵩山的岩壁上有一个人像,据说是达摩祖师的功夫,当年他坐下来,这个影子就照到岩壁上留下影像,不晓得他修的是不是武侠小说上写的留影神功!这是说笑的。这些后世流传的真与假,都不去考虑。他来到嵩山是住了九年没错。  (编案:郭元兴居士曾费心论证:“壁”为“璧”之误,璧为心净之喻。则“面璧”义同“观心”,堪称别解。然即使形为面璧,亦不碍观心。录此别解,聊供谈助。)  首先,他是一个印度人,到中国来,中国话讲得如何?不知道。象我到现在,自己是中国人,国语都讲不好。当然他有神通,佛法高,比我们讲得好一点。为什么?我经常举《指月录》,常说达摩祖师讲了一句中国话,我谈了三十年,才谈懂。  梁武帝问他,对答一来一往,梁武帝最后给他逼紧了,就问,圣人得了道是什么境界,达摩答复说:“廓然无圣”,那就是说无量无边,空空洞洞,那心境之伟大,包容万物,但是其中无一个圣人,没有圣人与凡夫的差别。梁武帝又问:“对朕者谁?”梁武帝第一次问他悟了道的人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廓然无圣”,大的无所谓圣,也无所谓得道。自己还觉得有个道可得,那我们就要问那个“道”值几毛钱?有个东西可得,就有价钱可还了,好办!那还不是道!梁武帝也很厉害,居然什么都没有,你祖师爷来传法,那“对朕者谁”,那你跟我讲,你又是什么东西!当然皇帝也不能那么粗鲁,总要文气一点。就问:“坐在我对面的是谁呀?”  达摩祖师讲了两个字:“不识”。这两个字我讲了三十年,“不识”,我们素来读成不认识。在我也认为是不认识,大家也讲不认识。三十年后,到了广东,有一天,我也不会讲广东话,朋友派了一位广东的小朋友跟到我旁边走,同我做事情,两人无聊乱扯一顿,反正也没人,也不怕脸红乱说,后来我问了一句:“不知道,广东话怎么说?”“不识呷。”哎呀!这下《指月录》读懂了!“不识”就是“不识呷”。因为达摩是从广州上岸的,而且广东话与闽南话都保留了真正唐朝的音,所以现在研究古书,研究唐音,最好会讲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我说“老弟啊!”他看到我那么高兴!那个广东小孩子说:“南先生,你笑什么?”我说:“你不晓得。我三十年总算在你身上谈懂了一句话。我很感谢你。”  梁武帝当年一问他,得道的人无境界,那当着我面,你是谁呢?达摩祖师说:“不识呷”。不知道!我也不晓得我是谁、你是谁。就是闽南话“莫宰羊”!这妙得很!后来愈发现愈流汗,以前讲课往往都讲错了的!以后大家看祖师语录,那个祖师一定要查,他是福州人的话,有时候福州话就出来了;苏州人的话,苏州话就出来了,没得办法!不懂这个道理的话,读书、读语录就错了。因此,以这句话告诉同学们,读书之难,尤其是读这些禅宗语录。  达摩祖师当时在那嵩山面壁九年,是不是一直九年,当然也是个问题。后来碰到二祖来,二祖当时已是三十多岁了,早已经在山东、江苏一带讲学,听众满座,很有名声。讲《易经》、讲《礼记》、讲中国文化,哎呀!他忽然发现这世间的学问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因此看佛经,看了《大般若经》,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又在河南香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打坐修道了很多年。  因此,我们了解:第一,二祖学问好,读书人出身,不是盲目信仰的。第二,他做过功夫,他一个人跑到香山去打坐已经好多年了。一般人管他有没有道,他总有腿呀!两腿总要能够坐得住呀!我们两腿坐坐看,坐四十分钟变麻了!  而且他佛学研究得好,学问也好,他最后来找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理都不理,他站在那里,就有这样的画像。后来儒家到了宋朝有一个故事叫“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是作者藉程夫子套用二祖而来的。  冬天下雪,二祖见达摩的时候,站在那里站了好久,或者是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很难确定,反正下雪都超过膝盖头了,二祖都没动过。那诚恳求道的样子!最后达摩祖师问他:“你找我干什么?”二祖说:“我听说师父您从印度来,拿佛法正统心脉来传,我要求道啊!”达摩祖师看他这样一讲,就痛骂了他一顿,骂的话很有意思!  我们土一点来讲,就是说:“你这个小家伙!佛法岂是那么容易得的!要经过多少年呀!凭你这样子拍拍马屁,站一下,又算什么了不起!”他是不是会骂这么好听的中国话,不知道!反正是很会骂人啦!  结果,二祖听他这一骂,抽出了刀。以前和尚的袋子带着有刀的,等于我们过去军人腰上配有刀。和尚的刀叫戒刀,不是叫你去杀人、抢人的,是自杀用的!如果做错了事,甚至做坏了,自己自杀!后来当然有些和尚拿这把刀子不自杀,去做了别的坏事,或杀人也有。因此后来政府追回了,不准带、只保留袋子代表那个意思。所以当年的出家人是带刀的,另一方面切菜也好用。因此当时二祖抽出刀就把膀子给砍了!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决心。当然,那时候天气冷,下雪,血马上就冻结了,不过也是痛得很的!所以后来庙子塑像或画像的二祖少根膀子。  看到二祖表现出这样大的决心,达摩祖师就问他:“你求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当然我们想得到,他又冷又饿又痛,那真不晓得多痛苦呀!人世间的痛苦在一刹那间都加拢起来!身体的痛苦、肚子的饿、又冻得要死,还要求道!当时不晓得他是怎样挺过来的!所以达摩祖师问他:“你为什么?”二祖当时只讲了一句话,他说:“此心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  我们后世学禅宗都忘了这个公案中他的学问、他的功夫、他的一切、他的决心。好严重!一般人认为他有道,他还是觉得此心不安。人生最难的,就是这个心,怎么样安?当然问题来了,这个是什么心?怎么样安?  所以有许多青年同学学禅,要参话头,这个就是话头嘛!这个是什么心?这个心怎么安?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听佛学的课,你心安不安?自己知道不知道?此时的思想安不安?这是什么心?怎么样安?我们先休息一下,先安一下心来。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上次,我们提到二祖向达摩祖师求安心,首先提出来有个问题:“安心”,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不但普通人,任何一个人都觉得安心之难。因为学佛、修道,学了一辈子还是安不了心;反过来说,此心真安了,返回佛性了,就是普通人也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如何安心。  第二,《宗镜录》卷第43的原文:“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一再重复说明二祖见达摩这故事呢?这里有一个点题,点出这个题目来,也就是大家一般人学禅宗、学佛法搞错了的。我们现在能够思想、能够感觉的心,佛称之为缘虑心。这个心里,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永远连续不断的。  莫做无用之功  我们一提到佛法的唯心,就把现在这个能思想作用,能感觉作用的,当成是心,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唐代诗人,学佛的白居易有一首名诗:  “空花那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我们眼睛坏的时候,或眼睛碰压了一下,起了毛病,就看到虚空中的光点,好象虚空之花,这个本来是假的嘛!但你要说它是空的,却也是个现象,是病态的现象。所以,以这个空花来求得正果是不可能的。阳焰就是沙漠里头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照在海面上,因水蒸气蒸发所产生的光影。另外,在高速公路上,尤其在炎热夏天,车子开得快的时候,坐在车内看到前面马路上都是水,开到的时候却没有水。干的。可是那水真像,你就晓得这就是阳焰。所以,“阳焰如何更觅鱼”?根本就没有水,哪里可以找到鱼?我们的缘虑心,一个思想连一个思想的心,以这个心打坐、作功夫,以为自己在修道,无以名之,就叫做阳焰境界吧!  要注意哦!不管学什么!禅宗也好、密宗也好,管你天宗、地宗,随便你哪一宗,都是“阳焰如何更觅鱼”。你以缘虑之心去修,以为这个是“一心”,那是笑话。对佛法基本都没有认识清楚!  一般学佛的人注意哦!一切唯心不是这个,这个是意识缘虑之心。大家都以为缘虑之心,是可以做功夫的东西,例如佛法的调心,道家的炼心,儒家的养心,都还是缘虑心,像密宗修观念咒子,或者参话头、做功夫,甚至练气功,都只能称为调心,都是以缘虑心起修,不是究竟。你要求的,应是后面那个本体的心。  所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事实上不是指这个缘虑心,首先要明白,要搞清楚,不然错误大的很;尤其现在国内外讲禅宗的,我们只好根据白居易的诗称它“阳焰宗”。“阳焰如何更觅鱼”呀!再不然叫它“空花宗”,“空花那得兼求果”!不可能的呀!  做人要老实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二祖当时同我们一样,达摩祖师问他:“你找我干什么?”神光说:“此心不能安啊!”但是先前,二祖没有剁膀子以前,不是讲这个话;他说的是:“师父您从西边印度来,有无上甘露的法门。”换句话,像我们有些年轻人,比如我年轻时候,找师父也是这样,看到就跪,跪下来:“师父呀!听说你有大法、大道,您一定要传给我,你叫我怎么样都可以!”那句话,嘴巴骗死人不要钱,好甜哦!反正我要求道嘛!缘虑心!  所以二祖去见达摩祖师,也同我们年轻人一样,那个嘴巴真会侍候人!“您有无上甘露法门”,反正好听的名字都给它堆上去。碰到达摩祖师不受骗的,被祖师骂一顿,当然自己心里有数,那些都是空话,捧了空花要来求道。剁了膀子以后,这一句话大概是又冷又饿又痛,痛出来的。达摩祖师说:“你干什么?你为什么这样?”二祖说:“此心不安!求师父给我安心!”口也!这老实话来了。  但注意哦!他学问已那么好,至少在求学方面比我们在座的人好,打坐修道的功夫也比我们只有好没有差,一切胜过我们,而他说心不安。最后又冷又痛又饿,剁了膀子,当然此心不安,恐怕手还在发抖,不过下雪天没有关系,且马上停止了。他问这个心怎么安,这句话问的倒实在。达摩祖师经他一问,当然我们看书没有味道,文字记载不够写实,当时没有录影,他那个眼睛一瞪:“还没有安心,拿心来,我给你安!”尤其那外国人讲话胡子一翘、眼一瞪,蛮哧死人的。  二祖被达摩祖师问呆了。我的心,在哪里?找不到!怎么拿心给你!心到底在哪里?毕竟找不到!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之下,二祖的缘虑心没有了,更没有第二心思去造一个假话来了,他已经被整得差不多了,仅剩半条命,才有最后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那好了,我已经给你安好了。”这一下才开悟。  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好厉害,但是也很客气啦!假使是我就坏了,“那你怎么会讲话!”对不对!说我心找不到,却晓得答复我找不到,这不是心在讲吗?可见还有一个心。但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不走这个路线。这样一逼,会把人整神经的,不可以这样!所以赶紧告诉他:“你在这个地方,我已经给你安心啦!”无可安处嘛!不需要安处,有一个固定安处,就已经不是了。  就如《易经》上的话:“神无方而易无体”,我们一般人总喜欢捉住一个方位,捉住一个东西,定在那里,以为是安心。那错了!那都是缘虑心,不是真的。这是一段中国禅宗开始的公案。  再看原文,永明寿禅师提出来说:“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答复他的话:“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找不到。因此可以了解,“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我们现在用的心,无以名之,为了分辨它,把它叫做假心。  我们那个本自具有的本体之心叫做真心。因此你就晓得,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不二的真心,圆成周遍,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处处现成。但是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你只要当下“言思道断”,但不是嘴巴不讲话;嘴巴不讲,心里头却还在讲哪!  无言之教  所以,我非常感谢一位朋友。当年我到峨嵋山,想要闭关。就写了封信给这位朋友说,我三年闭关,禁语不说话。这位朋友回了信,他也是学佛的,他说禁语就不必了,你把嘴巴禁得掉不说话,你禁得掉你的心声吗?我看了信,突然一震!对!心声。一个人自己里头常两个人在对话,不只对话,有时候还吵架,而且有三个、四个吵得很厉害。庄子称之为心病。我们心里头有干戈在作战,就像现在的新名词“心战”,心里头自有干戈。  (编案:现代心理学类皆假设有一统合之人格存在,但弗洛伊德却将人格从发生学上分成原我、超我、自我,又从实存上划分为意识及潜意识。雍格又将后者划分为个人及集体潜意识。至于乌斯宾斯基,又分为知、情、意的我,详见其所著:《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真是热闹得很。)  所以“言思道断”,光是表面上的不讲话不行;“思”呢?那又是另一个问题来了。因此,接着卷43开始唯识的道理。“思”与“想”原是两个不同的作用;现在人却把它们连起来称作思想。“想”是粗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脑子里在想,感觉到的这个是想。这“想”变化的很快,虽然无常,却可以看得很清楚;“思”就不容易找到了。在座诸位,有很多用功修道学佛的;学净土的也有、参禅的也有、学密宗的也有,乃至修道家的也有。据我所知,各路的神仙济济。但是不管你禅定做得怎么样好,你那个思的境界没有断。那时你好象不在想,你觉得非常静,非常沉,什么都不知道,或者偶然有一点影像,这都是思的境界。所以非要把法相唯识学研究得透澈,然后才能讲唯心的道理。  所以“言思道断”,思不是想,想容易断。譬如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早上刚睡醒了,眼睛还没有张开,迷迷糊糊的还在睡,那个若有焉、若无焉的境界,是思的境界,不是想的境界。  还有,我们晚上将睡着未睡着之际,还有点迷迷糊糊,有点影子,都说不知道吗?还有一点知道,真知道吗?不知道。那也是思的境界。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当成是正路,当成是心宁静的标的,这是绝对的错误,千万要注意!要“言思道断”才能够了解到真心的境界,才能得到达摩祖师的印可。  “遂得祖印大行”,二祖了解了真正佛法的心印。“祖印”也就是佛法的心印。中国禅宗所谓的大乘开始了。“迄至今日”,这个“今日”是指永明寿禅师(904—975)写《宗镜录》的时候。他是五代末年,宋朝初年的人。  “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这段文字,永明寿禅师用的是假设的语气。禅宗是言思道断,不立文字的,为什么你还要写这部《宗镜录》,违背你所学的禅宗哪?不过,永明寿禅师后来提倡禅净双修。  “义学之乘自有阶等”,在中国的佛教大体上就有两种差别。一种是专门讲修行功夫的,例如禅师,过去学天台宗的也叫做禅师。另一种是“义学”,义就是理,是专门研究佛学,讲经教的。  所以,过去一般人称那法师讲经教的,就叫义学沙门。古代修禅的人多半是义学出身,例如临济禅师,是唯识宗的大师,最后却绝口不提唯识了。如永明寿禅师等,每一位大祖师,义学三藏十二部都是透彻极了,二祖也是。不象后世修禅,经教不研究,只得参个话决,偷得缘虑之心,这后果很严重。  当然,修行与义学这两派自唐、宋以来,素来有点不太融洽的。从南北朝以来,禅师穿的是修行的黑衣服;义学沙门穿的是紫色的衣服;讲经忏则穿的是银灰色的,有五色衣服的分别。义学沙门穿的比较讲究,而禅师邋邋塌塌像小说写的济公和尚一样。  有一天,有个义学沙门在一个地方吃饭,刚巧有位禅师来,晓得他是大法师、讲经的,故意逗他玩:  “法师,您也在这吃饭,阿弥陀佛。法师您讲什么经的?”  “我讲唯识,大乘宗的。”  “您讲多少年了?”  “二十年了!”  “我要请教法师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在唯识宗有部《百法明门论》,归纳心法一百种。)  “法师啊!我请教您:‘昨天下雨今天晴’这是属于那一法啊?”  这法师呆了!答不出来!脸红了。这禅师故意逗他,大概是老朋友了,于是说:“那您反问我,我回答!”  “那‘昨天下雨今天晴’是那一法啊?”  “这是唯识宗的心不相应行法。”  一点也没错,心不相应行法,所以我们缘虑心没有办法控制它。譬如时间,说一切唯心,但这自然的现象,根本上识控制不了,总共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所以说,过去有许多禅师,你看他不讲座,他照样有阶等。  “义学三乘,自有阶等”,义学三乘:声闻乘(小乘)、缘觉乘(中乘)、菩萨乘(大乘),自有阶等啊!《宗镜录》是完整的一部佛学大法。为什么还要将佛学举个大纲问号在此,永明寿禅师自问自答:  “答:前标宗门中,已唯提大旨。若决定信入正解无差,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明心见性成佛,当下即是”。宗旨在前面卷第42时,说得很清楚。一般人都晓得一切唯心,但是那个心?心在哪里?若说:“我也相信啊!一切唯心”,那你是迷信。一般用的是缘虑心,因为你没有见到自性。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你虽然相信,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信;要“决定信入,正解无差”,一切知见没有差错,功夫到,见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话可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到了最后只好不说话,拈花!说了没有?说了。语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说,才表达完全。但人与人之间往往当面不用开口,也知道对方心意,迦叶微笑,正是一种“身体语言啊!”《指月录》载,佛说法而后否定一切:“我说法49年,并没有说一个字。”  当年在大陆上研究佛学的一些朋友很顽皮:  “唉!要讲扯谎,我看释迦牟尼佛第一。”  “去你老兄,怎么这么讲!”  “他自己说的,‘说法49年,无一字可说’,当面不认账。”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说笑话。事实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说了真话。这一切理论说了都不是的;直到了,“言思路绝”才是。但是为什么还要举这一部书呢?这是一部中国真正的佛学大纲。  “窥见今时学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说。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注意了!为什么要写《宗镜录》?因为慈悲心。看到现在一般学者,用思想头脑,好高骛远来学佛,“多著言说”,对于佛法乱七八糟吹得很厉害,吹得头头是道。“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理论讲得很高,“心外无法”,但里头贪嗔痴慢疑,样样具全,念念常随境转。“唯知口说于空”,嘴里讲空,“步步恒游于有内”,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执著得很厉害。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为什么要作这一部书的原因。禅修到宋朝已经变了样,不得了,口头上的佛法太多了。这几句评论,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对仗:“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只总举心之名字,微细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禅的人,都在“笼统般若、颟顸佛性”,抓到一点“心”的影子,就认为悟道了;一点“证”的影子,在无明中便认为这证了禅,这严重的很。  现在一般人只总是举一个心的名字,对心的功用体会到一点点,可是“心”那微细起的作用,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要注意!尤其我们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进入一个定境,却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牵走了而不知道,一样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见不明,是第二个严重问题。  “若论无量法门广说,穷劫不尽。今所录者,为成前义。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进一步说,佛法是无量无边,方法多的很。现在一般修行的人,抓了一点鸡毛就拿它当令箭;抓了一点,就以为都学完了。“无量法门誓愿学”,你学了几个量呢?问号?要广说佛经无量法门,穷劫不尽,这劫数完了,再来个劫数,永远说不完。现在永明寿禅师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节录下来成这本书,“为成前义”,为大家学佛找出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理论。“终无别旨,妄有披陈”,并不想另标旨,也不敢妄加意见。  “此一心法门,是凡圣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转入六道轮回;而悟了本性,就成了圣人。这一明心见性的心地法门,是凡圣的根本,但心的现状怎么样呢?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心象学(心的意象,也是心的作用)研究得很多。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得到清静,正是心影喔!拿佛学来说,正是心的行相,还在动相喔!还没有证到心的本体。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寿禅师再三告戒,“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先明行相,它的动向,你没有看清楚,我们打坐得到清静,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时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种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独影境界之一。这一认错,严重得很,自己对不起自己。  三种心态 四种体相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  《楞伽经》唯识讲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什么是心的现量?大的心的现量很严重喔!举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现量。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静,三际脱空,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好象是空,这不过是意识的偶然现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认为前念已灭,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  我以前强调过,你们再体会一下。前面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洞洞,要你先认识心意识现量的这一面。但是有许多同学,把这个观念弄错了,认为这个意识清明面,就是现量,也错了。你假设观想得起来,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前一念,真能观想阿弥陀佛屹立而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也是意识的现量。一个是空像的空量,一个是有像的现量。千万不要弄错,弄错严重得很,不要说没有讲过。我讲了,如果有一点表达不完全,我有口过的;你们听错了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这是个人小的现量。大而言之,诸位,真到达了大悟的境界,身心桶底脱落,与山河大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罗果在手掌中一样,一点灰尘,如梦如泡,那才是证到心意识的现量。不要妄认为,喔!我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严重。平常有一点“空”,就认为这就是“禅”喔!千万不要错认了这个现量境界。  比量:我们一切缘虑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学问,一切的聪明,都是比量来的。比量是为计较心来的,一切后天受来的知识,比如我们买东西,这个大,这个小;这个是,这个非;这是因,这是果,这是缘,这都属于比量。  那非量呢?精神病的时候,或是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脑子毁坏的时候,有时打坐的时候,出现的那个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错误,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误,以现代新名词“心影”来说是另一种现量。如果着了魔境,就会把非量当成真实现量。  所以永明寿师说,要修禅悟道,“故须三量,定其是非”,不要笼统。笼统而认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误”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定要在这三量上分别得清清楚楚。“真修匪滥”,真的修行不可以马虎一点,不能掺水。  “四分成其体用”,四分,唯识的相分、见分。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现象,现象就是相分。而见分呢?我们知道,相分的那个能知之性后面是见道的见分。所以明心见性,是见道的,见道不是证道,不可把禅搞笼统了;以唯识学来说,见道就是见道。  《楞严经》上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能及”,第一个“见”是能见之见。第二个“见”是所见之见,见相分之见。我们眼睛能看东西,这是眼识的作用,能见到眼识作用的那个能见之见,见那个见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那个见道之见,不是所见之见。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见犹离见”那个能见之见,能所两空了以后,“非见所及”,姑且称“见道”,不是我们心见、眼见所能到达的。  这是《楞严经》上所提到的,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在拼命批驳这部经典。有一预言,《楞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后传入中土的;将来佛法衰微时,它又会是最先失传的,那末法就来了。所以我要将《楞严经》翻作白话,就是怕它失传了。因为到了清末民初,梁启超指楞严是一部伪经。梁氏对佛法的研究较晚且无深刻工夫和造诣,但他当时颇负盛名,所以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为人千万莫出名,一句话错了,所种的因不只一生啊!  (编案:有关《楞严经》之传入经过及论证,请阅怀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之叙言部分)  唯识中指出,见分,见到还不算数,还要证分,身心投入证到这个境界。你说“空”,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现量没有弄清楚。若说:“我有一点知识,大概也清楚。”那叫细昏沉,佛学要有一点研究,心性要分清楚,不然误了自己,何必学佛?所以要证分,证到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要证到;证了还不算,你证的对不对?还要考查考查,叫证自证分。唯识的三量四分,有条理、有秩序、有理论、有实验,步步丝丝入扣,是非常科学的。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你们用功,明心见性而证道的,就拿这代理尺码来量一量。“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然后十因四缘,辩染净之生处。”  你悟了道以后,以十因四缘来辩,来决定。那么你爱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也好,都可以。  (编案:十因为: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详见《瑜伽师地论》卷38。旧译四缘为:一、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二、次第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生起。三、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新译四缘为:因缘、等无间缘、缘缘、增上缘。详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论》卷21。)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  三时报应,五种果位,你爱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见清楚。  (编案:三报为: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五果为: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顺序及解释,各种论典略有不同,详见《显扬论》卷18、《俱舍论》卷6、《瑜伽师地论》卷28、《辩中论》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论》卷121,除总说外,别说更为详细。)  “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懂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走小乘的路子,也不会走邪门外道的路子,更不会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会落在一般的执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说明,著《宗镜录》是为了后世的学者,才有这慈悲的著作。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  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印度护法等人,都是宏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宗师。西天指印度。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大行,慢慢传到中国来。  佛日沈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这些文字都容易看懂。但如果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其他佛法的修证,偶然的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祥则有之;但是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能够彼此融通,不是理论,而是事相。事相就是事实、功夫。真正功夫到了,心与境能够融会贯通了。  一心清净 万法圆融  其次,“自他交彻”。我们普通学佛,在境界上达到自己的清净则有之,心念的安祥是有,他力方面就没有办法。比如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感应之作用则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如诸佛菩萨或诸天神,种种境界,与之“自他交彻”谈不到。若不能达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就不是禅宗所讲的悟道。理论上通一点点,,心境偶然的安祥不算的,必须要达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与古佛先圣、后圣会通,二而一,一而二。  “触境冥宗”,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净净,了无所了,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讲修养,真的境界事相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参禅啊!自觉得蛮清净的,而且自觉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却火冒三丈。所以要“触境冥宗”,佛法并非光闭眼打坐,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事中,触景能够冥宗,完全到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能够做到这样利人利事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则不算佛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3
正序
倒序
《宗镜录》略讲
《宗镜录》略讲-2
《宗镜录》略讲-3
《宗镜录》略讲-4
《宗镜录》略讲-5
《宗镜录》略讲-6
《宗镜录》略讲-7
《宗镜录》略讲-8
《宗镜录》略讲-9
《宗镜录》略讲-10
《宗镜录》略讲-11
《宗镜录》略讲-12
《宗镜录》略讲-1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宗镜录略讲
宗镜录略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