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这些答案中的每一个可能都是无比重要的。就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个人当然可以全身心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孩子,把生命全都奉献给上帝也是可能的(尽矜人们通常说得多,做得少)。然而,这些体面的回答并未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它们仅仅是把问题沿着原有方向推进了一步而已。我们孩子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人应当怎样服务于上帝?我们需要的答案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在它之外。对于那种认为生活毫无意义或荒谬的看法,同样的话也是适用的。加缪有60时会基于自己的无神论来为这种观点辩护:如果没有外在的意义,那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但外在的意义末必就是生活的意义,况且由上帝的不在场(如果他果真不存住的话)并不能推出生活就没有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学家们现在认为,意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找到。一个词之所以有意义,并非仅仅是因为它的所指,而更是因为它在语言中的含义。于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说,生活的意义只有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对于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真正为孩长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ps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最沉重的负荷——假如有个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且均以同样的斓牛顺序降临……”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你在以前或许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时你回答恶魔说:“你真是神明,我从未听见过比这更神圣的话呢!”倘若这种想法压倒了你,恶魔就会改变你,说不定会把你碾得粉碎。“你是否还要这样回答,并且一直这样回答呢?”这是人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最沉重的负菏!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愿安于现状,放弃去追求比这最终的永恒更为热烈的东西吗?——尼采,《快乐的科学》,188261生活的各种意义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做旁观者,冷眼静观这一切。——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生活就像公开演奏小提琴,在演奏的同时学习这门乐器。——塞缪尔?巴特勒,英国诗人,1612-1680生活是一碗樱桃。[Life is just a bowl of cherries.这是一首老歌的名字,意思是说,一碗樱桃里总是有酸有甜,生命也是苦乐兼备]——无名氏生活是一碗果核。[这是对前一句话的曲解,为笑谈]——罗德尼?丹杰菲尔德[Rodney Dangerfield(1921-),美国喜剧演员],20世纪喜剧演员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扮演着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比如说,你抱着生活就是“狗咬狗”和人人为我的态度去经商或上学,那么你就会把所有人都当作自己的威胁和对手;你不会做到完全诚实,而且无论如何都不会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乐趣。人们会逐渐觉察到你的竞争敌意,开始不信任你,甚至会偶尔用一些让你恼火的行为来检验你的意图。于是,你不久就将发现自己的确身处一个“狗咬狗”的气氛中——这种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你自己造出来的。所以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现的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你自己的哲学仅仅在部分程度上是对你已有世界观的表述和澄清,因为你所提出的哲学也将为这种世界观62的形成助一臂之力。于是,有些对世界持一种晦暗的悲观情绪的哲学家,会故意把他们的哲学表述得甚为欣喜和乐观,这不是为了欺骗自己,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其中的确有一些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正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意义。于是,你对开篇问题1和4的回答将对你可能持有的生活态度给出一个相对清楚的说明,即使你的答案显得滑稽或富有诗意(正是在戏剧和诗歌中,以及做严肃哲学的时候,我们的看法才变得明晰起来)。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不应当非常严肃地对待(不论你自己是否严肃对待了),生活最终不会增添任何东西,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去享受它;而倘若你认为“生活是上帝的恩赐,应当明智地加以利用”,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实际上是严肃的,它多少有着确定的使命(这一点你必须去领会),而且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在上帝面前)也是比较清楚的。下面,我将简要描述几种关于生活的主要看法,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学生的试卷中,这些看法都时常出现。当然,这张清单不可能完整,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某些看法加进去,它们说不定会比我列出的几种还要好。生活作为一场游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它就不会被严肃地对待。游戏是一种自足的活动,即使它的确增添了某种东西(比如打篮球提高了你的协调能力,跑步提高了你的耐力等),游戏的意义也在于玩本身(“游戏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去玩。”)。不过,有人因此便会以狂热的竞争眼光来看待游戏(所以才有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1913-1970),美国职业橄榄球教练。1959年就任格林贝包装工队主教练和总领队,使这支习惯于输球的队伍在1961至1962年和1965至1967年荣获全国橄榄球联盟比赛冠军]那句著名的话:“胜利不是一切,而是唯一!”)。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生活,就是把生活当作一场不间断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追问一下这种游戏属于何种类型也是重要的。有些游戏仅仅是为了消遣,有些游戏是为了证明你的优越(摔跤),另有一些则是为了消磨时间(单人纸牌);有些游戏则具交际性(桥牌),有些则是有意制造紧张(下髙赌注的扑克游戏);有些旨在伤害对手(拳击),有些则是为了帮助别人(比如借助游戏来资助慈善事业,看看谁能为了同一目标筹款最多)。许多作家都曾把生活看作一种游戏,比如三十多年前,排在畅销书榜首的63就是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1910-1970),美国心理学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心理分析理论(TA)用于心理治疗。写于1964年的《人们玩的游戏》是TA理论的奠基著作之一,出版后大受欢迎,极为畅销,使得TA理论闻名于世]的《人们玩的游戏》(Games People Play)。有些哲学家也认为,语言、经济学和哲学本身都是游戏,认为生活是场游戏,是要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对其进行考察,避免把它看得太过严肃,同时也是为了强调一些东西,比如对规则的遵守、“生活要精彩”、享受生活、要尽力争取成功等。然而,我们却往往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来谈论“胜败”。比如当我们将世界足球队亚军——它刚刚输掉了超级杯——称为一帮“败将”时,我们给自己定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生活作为一个故事“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相对于柏拉图的“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英国剧作家和散文家奧斯卡?王尔德曾这样针锋相对地写道。显然,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断断续续的,也不是朝向唯一一个大目标的,而是因循着某个相当详尽的剧本、故事或传记不断展开着的,我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一边前行,一边构造着这个剧本。故事的轮廓以及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可能首先是由我们的家庭和文化所赋予的,其次是由我们身处的环境赋予的。把生活当作一个故事,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时间方式来思考生活,把生活看成不断展开的情节和个性的连续发展(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称生活为一种“教育小说”,即一个青年人在经历生活中的各种追求、失望和发现的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当我们做出生活中的决定时,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标准也正是评价文学作品或电影时所采用的标准:它有趣吗?令人厌烦吗?有悬念吗?是否得体?时机选得如何?是否过分?这种做法符合主人公(即你自己)的性格吗?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斯[John Barth(1930-),美国作家。其小说将辛辣的讽刺,犀利、粗俗的幽默与深奥、复杂的哲理融为一体,并以此闻名。他的许多作品描写在一个没有绝对价值的世界里,人似乎不可能选择正确的行动]在《路的尽头》(The End of the Road)中暗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他这样写道:“波洛纽斯这个人物并不认为自己是《哈姆雷特》中的一个小人物。”《哈姆雷特》可以从波洛纽斯的角度加以重写,正如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确已在其《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去》(Rosenk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Tom Stoppard(1937-),捷克裔英国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是根据莎士比亚《哈姆64雷特》剧中人物所写的《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去》一剧突出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语言技巧、精心的动作安排和巧妙的戏剧结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特恩本是《哈姆雷特》中受篡位国王之命,陪伴被认作疯人的哈姆雷特去英国的两个朝臣。斯托帕德将这段情节加以放大,两个弄臣反配为主。其作品的主题是,人只不过是一个处于更大系统之中的、由不可理解的力量所主宰的小角色而已]一剧中从两个更不重要的人物的角度重写了《哈姆雷特》。当然,《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剧,但有些人是按照喜剧或闹剧的方式生活的,还有一些人则按照冒险故事的方式——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或危险的嗜好——来生活。他们不失时机地做一些富有戏剧性的事情,为的是给自己的光辉履历添上几笔。在这种观点看来,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不是终极的目标或生活的结局,而是故事的质量、个人生活以及扮演角色的质量。如果选错了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或高于自己能力的角色),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或者扮演了多个相互矛盾的角色,都会毁掉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意义。生活作为悲剧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这个事实往往会被忽视,死亡会被看成一件倒霉事、通往来生的路或最终的灾难。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看得少一些戏剧性,视之为《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或《浮士德》的稍逊一些的版本,那么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悲剧的一些关键要素(某些悲惨的缺陷、判断的错误、严重的矛盾等),它们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到最后与死亡同归于寂。在小说《局外人》的结尾,哲学家加缪让一个角色说出了这样的话:“人人皆为兄弟,等待他们的是同一个结局——死亡。”与游戏隐喻相反,悲剧隐喻把生活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不愉快的过程,尽管偶尔也会碰上一些快乐的事情,但生活终将有一个不可抗拒的悲惨结局。在这种观点看来,活得好意味着把一个人的悲剧角色扮演好——英雄式地承受它,也许时而孤独地发出几声哀鸣。生活作为喜剧“生活是一个玩笑。”也许并非如此,但相对于把生活当作悲剧,这样想或许能使人重新振作起来。长期以来,笑作为生活中的一个要素,甚至是作为好生活所特有的要素,是备受忽视的。关于笑,柏拉图没有费多少笔墨,不过在其苏格拉底对话中,他确实赋予了幽默以很深的含义。16世纪的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65ps《局外人》节选[默而索(Meursault)在狱中等待被处决]白天,我就考虑我的上诉。我估量我所能获得的效果,从我的思考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我总是想到最坏的一面,即我的上诉被驳回。“那么,我就去死。”不会有别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谁都知道,活着是不值得的。事实上,我不是不知道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关系不大。当然喽,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别的男人和女人就这么活着,而且几千年都如此,总之,没有比这更清楚的了,反正我总得死去,现在也好,四十年后也好。此刻,在我的推理中使我有些为难的,是当我想到还要活四十年时心中所产生的可怕飞跃。不过,在设想我四十年后会有什么想法时(假如果真要到这一步的话),我尽管把它压下去就是了。假如要死,怎么死,什么时候死,这都无关紧要。所以(困难的是念念不忘这个“所以”所代表的一切推理)我的上诉如被驳回,我也应该接受。——阿尔贝?加缪,1942(Erasmus)写了本有关人类生活的非常深刻的书,名曰《愚人颂》,即是对人的愚蠢进行颂扬。尼采所虚构的先知查拉图斯特拉被(他的动物朋友)教诲不要太过严肃,要享受欢笑与无常。当然,幽默有各种各样的。既有好的,也有糟的;既有令人不快的,也有冗长杂乱的。有些思想家可能会强调幽默所含深意的重要性,但另一些人会说,笑本身就是重要的,而不应是笑声背后的东西。不过,笑话应当在短时间内就能奏效,一个花费过长时间去讲笑话的人(“逗乐者”)很容易使人觉得乏味。然而也有一些更为严肃的喜剧,它们不是一个劲地做诙谐独白,而是关于抱负与挫折、欲求与失望的一个个故事。它们没有用加缪所说的“荒谬”进行加工,而是赋予荒谬以一种幽默的含义,悲剧和喜剧可以在“黑色幽默”或讽刺中融合起来。在由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1957),美国著名电影演员,以在银幕上饰硬汉角色而闻名]任男主角,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1906-1987),美国电影导演]任导演兼编剧的影片《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Sierra Madre)的结尾,那位老人(由约翰?休斯顿的父亲沃尔特?休斯顿扮演)失去了一切,但他却突然放声大笑,并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去做。对于这样一个关于贫婪、失66望与死亡的故事来说,这也许是唯一可能的“欢乐收场”。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多地使用一些幽默,但不是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影已经提供得够多了),而是用在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上,用在我们审视自己弱点和不足的方式上。生活作为一种使命基督徒经常教导说:生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把他人也变成基督徒的使命。然而,把生活当作一种“召唤”的并不仅仅是基督徒。比如,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就把自己生活的使命描述为诗歌创作,以使德国人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哲学家黑格尔(大致与歌德同时)则把法国大革命之后用哲学来澄清世界的意义当作自己的使命;政治激进分子经常声称,自己生活的使命就是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或是反抗自己国家的暴政;科学家有时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增加人类的知识或治疗某些可怕的疾病;有了孩子的人经常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尽力使他们也活得更好;如果一个人的使命首先是道德上的,那么这种使命就会依据其道德哲学进行表述。一个像边沁那样的功利主义者,会把一切行动都基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祸这一目的之上;而一个像康德那样的伦理理性论者则会说,我们的目标成当是培养我们的道德人格,通过履行理性所规定的义务来使世界变得更好。生活作为艺术“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样写ps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个科学家、律师、艺术家、冒险家、物理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植物学上做出了重大发现,还就牛顿的物理学写了不少文章。从简单的情诗到复杂的鸿篇巨制,歌德的著作实际上涵盖了所有文学体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他花费六十余载写成的《浮士德》。他曾经主张要“让诗歌讲德语”,后来黑格尔在哲学上继承了他。这两位伟人都把自己的著作基于生长的生物自然观,从而与牛顿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占支配地位的机械自然观相抗衡。67道。他所认为的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件像像雕塑那样的艺术品。人的生活就是为自己打磨出一个形体,“塑造性格”,发展出所谓“风格”那样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谢林把全部生活都视作上帝的艺术品(我们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学徒)。艺木家经常把生活的使命感简单地描述为“创造”,但在他们看来,创造活动本身与他们的努力结果是同等重要的。大致说来,这种看法就是主张要活得漂亮,即使无法做到,也至少要活出风格,活出“格调”。由是观之,生活应被当成一件艺术品来评价——或令人感动、激动人心、设计合理、富有戏剧性、色彩斑斓,或粗俗不堪、冥顽不化、让人留不下记忆。生活作为一次冒险无论是把生活看成艺术还是一个故事,这都是令人振奋的,但这样一来,生活的价值就成了文学作品或雕塑的价值——它们的形态、合不合潮流、对旁观者的吸引等等。但生活不必总是考虑整体的形态或在观者看来是什么样子,也可以富有美感和令人激动。“尽情享受”生活、听天由命、迎接挑战和刺激也会令人心动不已。把生活当作冒险就是如此,一个人活着可以甘冒风险,让自己沉醉于各种技巧和不确定当中,这当然不是生活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形象(中国有ps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德国哲学家。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攻击基督教和基督教道德,还做出了一些关于女性的尖刻评论。他宣称自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并且转而强调生活的审美价值。不过,他仍被公认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之一(参见第七章)。弗里德里希?冯?谢谢(1775-1854)是德国哲学家,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热情支持者和崇拜者。因此,他的哲学罕见地强调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和艺术的中心地位。他所阐释的上帝不仅是一个创造者,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体大的艺术家,至今仍在通过我们创造这个宇宙。谢林是黑格尔最要好的大学同窗之一,他们两人共同发展了他们的哲学,直到后来发生争吵而分道扬镳。68一则古老的诅咒语说:“祝你生话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这是一句经常出现在美国的报刊封面和各种讲演中的流行语。乍一看,有趣的时代应当是活起来更舒服的,然而,我们的时代虽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机会,但过多的选择对人也是一种折磨和压迫,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会,所以才有了这句极富讽刺意味的诅咒语。不过这句话其实并非来源于中国,而很可能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为了显示其神秘而故意归之于中国的]但在那些的确这样对待生活的人看来,这也许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任何其他方式都是乏味的和令人厌倦的。与把生活看作艺术或文学作品不同,把生活看作ps生活的意义:尼采在一切时代,智慧的人对生活都做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无论何时何地,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总是同一种腔调——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活的厌倦的腔调……连苏格拉底似乎也厌倦了生活——这表明什么?这指点人们走向何处?——从前人们会说(哦,人们确实说了,而且理直气壮,我们的悲现主义者带的头!):“这里无论如何有点东西是真的!智者的一致证明了真理。”我们今天还要这样说吗?我们可以这样吗?“这里无论如何有点东西是患了病的。”我们这样回答。这些历代最智慧的人,人们应当首先就近观察他们!也许他们全都不再站得稳?都迟暮了?都摇榣欲坠了?都颓废了?也许智慧之出现在世上,就像一只闻到腐尸气息而兴奋的乌鸦?倘若一个人不得不把理性变成暴君,如苏格拉底所为,那么必是因为有不小的危险,别的什么东西已成为暴君。这时,理性被设想为救星,无论苏格拉底还是他的“病人们”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成为有理性的:这是严格规定的,这是他们的狐注一掷。整个希腊思想都狂热地诉诸理性,这表明了一种困境:人们已陷于危险,只有一个选择:或者毁灭,或者——成为有荒谬理性的人——无论如何必领理智、清醒、明白,向本能和无意识让步会导致崩溃。——《偶像的黄昏》,188969—次冒险不会预先规定一个恰当的结局。如果它要完结,那就完结好了。生活作为疾病如果说把生活看作悲剧还有某种庄严意味的话,那么把生活当成疾病就很悲惨了。比如弗洛伊德曾多次讲过一个古已有之的看法,“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死亡”。数十年前,美国新弗洛伊德派哲学家诺尔曼?布朗[Norman O.Brown(1913-2002),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说“人是一种疾病”。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描写现代生活、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导致疾病的书层出不穷。但“疾病”首先就预设了“健康”,对于那些认同这一隐喻的人来说,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堤: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是不朽吗?是像蚂蚁那样高的社会生产率叫?纯粹的快乐?丝毫不含敌意的绵绵爱情?这些当然都令人向往,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它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疾病。然而,我们今天的大部分语言都受到了这类“健康”隐喻的感染(另一个表示类似观点的词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健康的,非自然就意味着疾病或畸形)。我们谈论一种“健康经济”,把以往称呼游戏的词叫作“锻炼”以增进健康。透过这种健康隐喻来看,生活本身必定像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至少最终是这样,因为它似乎无药可救。ps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他通常并不被看作哲学家。作为现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关于自己和心灵的观念,甚至还抛弃了为大多数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假设,这些成就丝毫不比任何一位正统哲学家逊色。例如,他认为像笛卡儿那样的哲学家所谈论的明晰的自我知识可能往往是一种幻觉,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和欲望实际上都是无意识的产物。当我们自以为知道得很清楚时,那些被禁止的冲动和欲望其实是被压抑和扭曲了。然而,弗洛伊德仍被看作一个伟大的理性思维的维护者,他曾经写道,其心理分析的全部技巧都不过是为了把无意识变得有意识起来,从而把无意识的内容置于理性理解的范围和控制之内。70生活作为欲望把生活看作欲望,往往会同西西弗斯神话把生活看成连续不断的受挫联系起来。希腊寓言中的这类形象是坦塔罗斯[Tantalus,坦塔罗斯是宙斯之子,因泄露天机被罚永世站在上有果树的水中,水深及下巴,口渴想喝水时水即减退,腹饥想吃果子时树枝即升高](“干着急”[tantalizing]一词就来源于此),众神罚他永世被捆在一串葡葡的不远处,他老想去接近它,却总是无法得到。这个故事的近代版本是浮士德,近代的一些最伟大的剧作都是因他而写的,其中包括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诗人和英国戏剧中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重要先驱,尤以在戏剧中确立无韵诗形式而著称。其最著名的剧本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于1589年所写的《浮士德博士》,另一个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为了他的欲望而活着,当一个欲望被满足时,它马上就会被另一个欲望所替代。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挣钱能够养家糊口”的人最后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了新的生活目标,直到它被满足为止;但到时又不够了,他发现自己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只好这样无止境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受挫,因为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满足,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终获得满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才赋予了生活以意义,没有欲望便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生活作为涅槃与生活是欲望相对立的看法是,生活是不去欲望或克服欲望。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的心理分析著作中,把这称为“恒常性原则”,后来又称之为“涅槃原则”。在他看来,生活的目标在于尽可能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宁静状态。“涅槃”一词来自佛教,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处于平和状态”。佛教的目标是减少我们对于欲望的执著,使我们达到一种没有东西能够打扰的宁静状态。佛教徒甚至说涅槃和死亡非常接近(因此,涅槃包含一种直面死亡时的镇定),弗洛伊德有时也把他的这一原则称为“求死的愿望”。在西方哲学中,宁静的感觉有时会被擢升为哲学活动或沉思(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的目标。生活作为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指,即使对一个人自身没有任何好处,也要为他人的利益而行71ps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我们被置于这个地球来帮助别人,但别人为什么要在这里我却说不出。——W.H.奥登.英国诗人和剧作家,1907-1973动。有些人认为他们身处地球,就是要帮助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人。这种生活观有着非常确定的使命感,对于成功、失败以及应当怎样行事也有着相当明确的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一定是单向的。他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他们并不期待能够换回什么;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是一个普遍的理想,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每个人都会无私地帮助其他所有人。ps你最看重什么?不要把你的孩子、生活或任何其他东西看得比善更重。——苏格拉底,《克力同篇》生活作为荣誉荣誉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的希腊人看来,生活本质上是真正做到无愧于集体的期待,在战斗中证明白己,不以任何方式使自己丢脸。这并不是说你不能有不佳的表现:当国王把阿基里斯最宠爱的一个女奴从他身边夺走时,阿基里斯像小孩一样在帐中生起了闷气。但当他返回战场为其最好的朋友复仇时,他又重新赢得了荣誉。对于那些希腊英雄来说,荣誉是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如果需要在光荣地死去和不光彩地活着之间做出抉择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荣誉的概念并非仅限于军事英雄。苏格拉底也是为荣誉而死的,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牢狱中,为的是表明他重视原则甚于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的荣誉概念却并不如此清晰。美国士兵当然也是带着荣誉而死的,但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更一般意义上的(能够充当生活的指导原则的)荣誉感肯定不像古代雅典那么突出。不过我们的确有一种义务感,许多人会说,无论怎样,生活的意义都在于尽你应尽的义务——无论是72为了上帝、国家、家庭、朋友还是你的雇主。生活作为学习有一种常见的看法是把生活当作一种学习经历。当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所有这一切的确是个问题,但至少有些学习本身就是让人满足的。也许,这种满足ps斯多葛哲学斯多葛哲学是一种兴盛于公元前300年(距亚里士多德的死不久)到公元四五世纪左右(接近罗马帝国灭亡)的哲学。斯多葛派把人类的大多数欲望和情感都视为非理性,主张为了与宇宙和谐统一,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激情,过一种正直的、有责任的简朴生活。生活在尼禄皇帝宫廷中的塞涅卡(前4-65)是晚期斯多葛派最著名的代表。像苏格拉底一样,他也是由于自己的名望和观点而被判处了死则。这个学派还包括一位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121-180)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人,这些人当时都是他们那个时代强有力的代言人。绝大多数斯多葛派并不像塞涅卡的命运那样悲惨,但事实上,他们都强调要看重一个人的荣誉感和正义感甚于变化无常的生活。本身就是学习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只要有了什么糟糕的经历(比如失恋、由于吸烟被学校开除等等),我们就会把它们“记录在案”。有些人感到有必要经历尽可能多的东西:“什么东西都要至少试一次”,仅仅是为了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尽情地享受生活”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一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把生活当作一种使命的人尽情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尽一切可能来实现自己的使命;把生活当作悲剧的人会把这种说法理解为相当程度地受苦。时下有一则流行的比喻说,生活是一种“成长经历”,活着就是“开发你的个人潜力”。大约两百多年前,这种生活观曾在德国流行过,我们也能在古希腊哲学比如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这种说法。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由来已久的答案是,学习出智慧,相应地,沉思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的建议。73ps佛教的“四圣谛”1.苦谛:生活是苦。2.集谛:苦源于欲念。3.灭谛:欲念可以被消除。4.道谛:人可以通过遵循“正道”来消除欲念。生活作为受苦我们可以在这里重提一下西西弗斯的故事,他把石头滚上山,换来的只不过是石头又重新滚落。我们有时看到生活正是一遍遍地重复,最终什么也没有增加。有一个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当她看到自己的牙刷,并且意识到自己今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刷牙时,她自杀了。不错,有些事情猛然回想起来,的确是显得没有意义。有时你虽然定出了某个计划,但你很清楚不久以后又会把它打破。你第十七次学会了做某样事情,但你知道自己一个星期后仍会把它忘掉。你争取高中文凭是为了上大学,是为了拿到学士学位,为了进医学院,为了拿到硕士学位,为了实习,为了学习外科,为了动手术,为了过你在高中时梦想的生活,但你那时年纪已经很大,工作太忙,以致不能享受它了。有些人会以同样的方式说,生活是荒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加缪认为西西弗斯的任务具有荒谬性,但他的生活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以一种蔑视反抗着自己的命运。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伟大的悲观主义者阿图尔?叔本华也认为生活是受苦,我们的欲望终将是非理性的和无果的。他认为,出路在于通过审美的沉思冥想或禁欲的自我否定达到一种超然状态。叔本华的解答类似于古代的斯多葛哲学,这种学说认为,我们的绝大部分激情都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超然智慧可ps自杀问题于是,加缪这个现代的斯多葛派以这样一句惊人的话开始了《西西弗斯的神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生活是否值得过,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余的……都在其次……必须首先给出回答。”74以最好地使我们免受它们的干扰。生活作为一次投资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所以我们有时会很自然地把生活看成一桩买卖(“美国人民的主要事务就是做生意”,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872-1933),美国第30任总统,1923年到1929年在任]这位有幸当上总统的商人如是说)。以这种方式看待生活,是把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作为取得回报而在各种事业中——职业、上学、婚姻、孩子——所投入的资本。由于回报的东西并不都那么清楚,所以投资成败的标准颇受争议。一位父亲可能会由于他的儿子决定要当一个诗人,而认为他“浪费了自己的才能”(也就是做了坏的投资);而儿子却有可能指责父亲“唯利是图”,其实是在背地里打他的如意算盘。这则隐喻很容易同它最突出的表现混淆起来,即认为一个人一生赚的钱和积累的财产才是检验成功的标准。然而稍加考虑就会发现,这并不总是一条可靠的衡量标准。如果一项好的投资要用一个人最后得到的东西加以衡量,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非常真切的问题:这种生活之外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生活的意义?ps亚里士多德论友谊和善杰出的人用心很专一,他的全部灵魂都欲求同样的东西。卓越的人对待他的朋友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朋友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因此,友谊似乎是好的生活的一个特征。生活作为各种关系关于爱情、婚姻和友谊,我们还没有谈多少。但在许多人看来,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以及使生活获得意义的显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身为人类的一员或国家公民那种抽象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个人与另一个或另几个人之间达成的非常特殊的关系。因此人们会说,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友谊或爱情。但值得指出的是,“关系”这个隐喻性的术语有一个奇特之处。为什么我们会用这样一个平淡的词来形容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两个分离的存在者发生了“关系”,而不是先从结合开始思考?的确,我们语言中关于“关系”的大部分内容都呈现给我们这样一幅令人难堪的图景,即两个孤75独的灵魂试图相互“理解”,彼此“沟通”或者“打破壁垒”。然而,另一幅图景是更加使人振奋的,即如黑格尔所主张的,我们所有人都业已被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联系了起来。根据这种观点,正是我们之间的距离而非亲密才是偏离常规的东西。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网;理想地说,生活的意义就是爱。篇末问题1.根据你的偏好,对下列关于生活的看法排序。用1-5给它们打分,5代表你完全赞同,1代表你几乎完全不赞同。有没有一些尽管你并不喜欢(比如说,生活作为疾病或受苦)但仍认为有道理的条目?如果有,就用X标出。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任意添加你自己的看法。生活是一种游戏一个故事一个悲剧一种使命喜剧艺术―次冒险一种疾病欲望涅槃利他主义荣誉受苦一次投资各种关系762.假如你的一个朋友对你说,生活的意义不过就是“尽量争取属于你的东西”。对于这种观点,你会怎么看?你会试图告诉他,这种生活观是自私的吗?你将怎样去做?3.美洲印第安人有一则传统的谚语说:“当你找到它时便离开这个地方。”[ “Leave the earth as you found it.”意思是不要把世界污染和毁坏了]与此相对照,许多美国人都认为,他们应当“在世界上留下标记”[“Make their mark on the world.”意思是为社会贡献些什么,它是一种与前一句非常不同的生活态度]。这是两种极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你会怎样试图调和这两者?它们分别给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意义”?参考书目与阅读建议《传道书》(Ecclesiastes)我用的是King James Version[英文钦定译本]。歌德的《浮士德》(Faust)有多个译本,其中Walter Kaufman的晚近译本(Doubleday,1961)可以选用。尼采关于生活作为艺术的观点始于他关于希腊人的一本研究著作《悲剧的诞生》(The Birth of Tragedy, Walter Kaufman,Random House,1967);他对苏格拉底和理性生命的攻击在《偶像的黄昏》(The Twilight of the Idols)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读者可以参见《维京袖珍尼采著作选》(The Viking Portable Nietzsche, Walter Kaufman,Viking,1954)。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Myth of Sisyphus, Justin O’Brien,Vintage,1955)是当代文学中荒诞主义传统的经典著作之一,把它与加缪另一本出色的短篇小说《局外人》(The Stranger, Stuart Gilbert, Vintage,1946)结合起来读,可以相得益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在其《悲观主义研究》(Studies in Pessimism, Thomas Bailey Saunders,Macmillan,1908)中得到了阐述。弗洛伊德对生活的看法可能在其经典著作《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1962)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述。关于对生活意义的不同看法,可以参见David R.Cheney和Steven Sanders的《生活的意义》(The Meaning of Life,Prentice-Hall,1980)。优秀的通俗读本可以参见Thomas Moore的《灵魂的呵护》(Care of the Soul,Harper Collins,1992)。79第三章上帝[虽然本章所说的神(God)并不单单指基督教的上帝,但由于习惯的原因,也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尽量把文中出现的God都译为“上帝”,除非显然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神”]我是耶和华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记》20:2-5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我”为祭祀兮,“我”为牺牲……“我”为此世界父,母,保护,先祖为唯一当知者,为清净化者……为道,为天,为主为见证,为居所,为皈依处,为同心侣为始作,为坏散,为存住……“我”为永生兮,又为死“我”乃万是兮,又为非是——《薄伽梵歌》[《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经籍,也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第6篇的一部分。“薄伽梵”词义为“世尊”,即对至上神的尊称。其体载是武士阿诃那王子与为他驱车的友人黑天(毗湿奴大神的化身)对话。共有梵文诗偈700首,分为18章。这里的译文选自徐梵澄先生的译本],9:16-1980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古兰经》,III开篇问题1.你信仰上帝吗?如果你回答“信”,那么你就是一个有神论者(无论你信仰的是何种意义上的上帝)。如果你回答“不信”,那么你就是一个无神论者。如果你回答“我不知道”,那么你就是一个不可知论者。2.上帝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即使你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这个问题也同样重要。弄清楚你不相信的是什么,或者不知道的是什么,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也许你并不相信一个如父亲般关照着我们的上帝,但你可能确实相信存在着某种必不可少的力或“第一推动者”,比如最初正是他使宇宙动起来的。)上帝是无所不能(全能)的吗?上帝是无所不知(全知)的吗?上帝创造了宇宙吗?上帝关心人类吗?上帝有感情吗?如果有,那么有哪些?爱嫉妒生气(愤怒)仇恨报复仁慈其他上帝与他所创造的世界截然不同并且相互分离吗?上帝对我们来说是可知的吗?81他能否表现为或曾经表现为人的样子?3.你为什么信仰上帝?或者为什么不信?信仰上帝在大多数人的哲学中,是否信仰上帝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正是上帝使得宇宙最终可以理解,使生活有了意义。比方说,如果我们相信生活应当是公正的,那么相信有某个强大的存在者能够使一切以一种公正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在今生,便在来世——就是很重要的。信仰上帝会给人这种信心,否则便无从得之。因此,法国哲学家加缪虽然热情地相信正义,却感到由于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正义是得不到保障的,甚至没有什么实现的可能。于是,他通过抗议的方式来为“荒谬”做辩护,如果没有上帝,那就不会有正义,而如果没有正义,生活就不会有意义。而另一方面,许多人之所以会信仰上帝,却是因为他们无法在宇宙中找到任何最终的正义。尽管生活虽然是“荒谬”的,但正是上帝才使一切有了意义。《约伯记》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丹表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用它来证明“荒ps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通常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他一辈子生活在哥本哈根。在体验了短暂的放荡生活,并在一次短暂的婚约宣告失败之后,他全身心地致力于阐明“身为基督徒意味着什么?”这项工作。他的基本观点是:成为宗教信徒,意味着做出一种激情的个人抉择,要置一切证据甚至理性本身于不顾,来实现“信仰的飞跃”。信仰有时是私人的,它与教义、教会、社会团体或仪式无关。关键是要理解我自己,理解上帝真正希望我做什么;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对我来说为真的真理,找到那种我愿意为之生和为之死的理念。——克尔凯郭尔,《日记》(作于22岁)82谬”是真正信仰上帝的前提,而不会导致无神论。相信上帝存在并不等于信卯上帝。比如18世纪的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他相信一个作为物理学假说的上帝。伏尔泰相信宇宙就像一座大钟,由牛顿的ps我对宗教持什么看法?我之所以会这样看待宗教,是因为:1.我已经思考过,并且向自己论证过。2.它赋予了我的生活以意义。3.它对别人来说似乎还不错。4.我从未真正考虑过它。5.不舒服,厌倦或者气愤。当我参加一个宗教仪式时,我感到:1.敬畏而且感情强烈。2.平静与喜乐。3.舒适与安心。4.没什么特别的感觉。5.不舒服,厌倦或者气愤。当我听到或读到有关“精神性”的内容时,它让我:1.久久地思考它的含义。2.想起真正重要的东西。3.觉得说话者或作者意志薄弱。4.感到厌烦。5.发狂。有组织的宗教和宗教团体:1.是精神价值唯一真实的传播手段。2.体现了一个共同体的精神特质。3.是重要的社会团体,而非精神团体。4.与真正的宗教观念相抵触。5.是社会中不担负责任的、寄生的团体。83运动定律统治着,因此必须要有某种初始力量把宇宙发动起来。但伏尔泰也说过:“说上帝是公正的或道德的,就像说他是蓝的或方的一样。”换句话说,上帝对伏尔泰的生活观和他对生活价值的看法没有影响。上帝与正义或赏罚无关,与道德的原则无关,与生活的意义也无关;而《约伯记》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也明确指出,信仰上帝并不必然与对正义和赏罚等观念相关。即使生活并不公平,信仰上帝也会赋予生活以意义,但这种意义必须到一种深刻而热烈的信仰中寻找,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相信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存在着这一事实之上。这清楚地表明,作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信仰上帝并不只是相信上帝存在着,它也是信仰某种特定想义的上帝,这个上帝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我们,而我们也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他。Ps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最重要的启蒙哲学家。他是一个技巧高超的批评家和热忱的政治改革者。他利用自己与欧洲法院和英法贵族的社会关系热情宣扬宗教宽容和其他启蒙改革,持续不断地与法国天主教会进行斗争。尽管他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但他把基督教斥之为―个社会机构,并曾自诩说:“我已经听厌了那十二个人是怎样建立起基督教的,我倒想说,仅凭一个人就可以摧毁它。”男女众神宇宙在我们看来不仅是一个它,还是一个你。我们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但它却迫使我们通过固执地相信有神存在着(尽管不这样做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来说,还是对我们的逻辑来说都很容易),而觉得自己正在尽可能为宇宙提供最热忱的服务。这似乎是宗教假说的活生生的本质的一部分。——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种种》,1902当有人声称自己信仰或不信仰上帝时,我们通常可以认为,这里的上帝就84是《旧约》或《新约》中的那个尚未严格定义的最高存作者。根据这种传统的观念,神是一个精神的存在,他智慧无限、法力无边、无所不知(包括未来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无所不能,比如改变历史的进程,让太阳停住不动、使人起死回生、把红海的水分开、扮成一个凡人进入尘世等。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必要看一看历史上曾经有哪些男女众神满足过宗教需求。有些宗教——比如说佛教——并不包含我们所理解的上帝概念;还有一些宗教更看重仪式和集体活动,而不像我们这种沉思型的、以誓约为导向的宗教;也有一些宗教把我们所信奉的上帝的种种能力分配给了许多神,比如古希腊人、罗马人和北欧的条顿人的各种男女众神。ps希腊神罗马神条顿神司职宙斯朱庇特奥丁王赫拉朱诺弗雷亚女王阿瑞斯玛尔斯提尔战争雅典娜密涅瓦智慧阿佛洛狄特维纳斯弗里亚爱波塞冬尼普顿海赫尔墨斯墨丘利托尔雷杰纳斯海姆达尔开端在某些古代宗教中,“你信仰哪个神?”这个问题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那就是你最常祷告和特别信赖的神是哪一位?这也许要取决于你住在哪里,因为每一座城镇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它还可能依赖于你的家庭和生计,农民往往崇拜丰收女神,铁匠则倾向于崇拜锻冶之神(在罗马神话中是武尔坎[Vulcan])。在打仗的时候,诸神都有自己的立场,比如在特洛伊战争中,根据荷马的说法,有些神站在了希腊人一方,一些神则站在了特洛伊人一方。他们经常会对战斗进行干预,把箭对准某个目标,或是为某一方提供支援或进行阻拦。无论如何,宗教一直是正义的一个来源。85在犹太-基督教传统和伊斯兰教传统中,神只有一个,而不是几个(这被称为一神论,与此相对,计多其他文化则被称为多神论)。但在过去的两百年里,我们关于这个神的观念己经大为改观,《圣经》中所展示的神的观念也已经在它成文的一千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于人应当怎样与神建立联系的看法甚至变动得更为激烈。因此,仅仅说一个人“信仰上帝”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知道他所信仰的是什么观念的上帝。西方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以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眼光审视我们自己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是绝对必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永远也不能相信他的上帝就是“真正”的上帝,但这的确意味着一个人不应当宣称只有他自己的观念才是唯一可行的。宗教信仰也有其特定的起源、社会利益的考虑以及独特的文化维度。ps上帝看上去是人形的吗?据人民(People)杂志报导,在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55%的读者说上帝看起来是人形,有27%的读者说“绝对不是”,只有18%的读者承认他们“不知道”。在犹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中,神只有一个(尽管在基督教中,他有时被认为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他是个男性的神,我们关于神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是拟人的——也就是说,我们是用自己的品性来描述神的。希腊神和罗马神几乎完全是拟人的,因为他们几乎拥有人的所有通常特征,只不过他们更为强大,长生不老,还能做出某些大多数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宙斯曾经化身为一只天鹅和一头公牛;所有的神都曾将人变成过各种植物和动物)。希腊神往往行为不端,当他们的爱情受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嫉妒心而渴望报复;他们会闷闷不乐,而且会孩子气地干一些事情。犹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中的神仍然保留了一些本质性的拟人特征。当我们小的时候,主日学校[主日学校:星期日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大多附设于教堂]有时会通过一些插图来告诉我们,上帝是一位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爷爷,86Ps信仰调和:宗教的融合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不会一成不变,下面是对基督教传入墨西哥时的“信仰调和”(一种宗教融合)的解释。在宗教领域,信仰调和是指不同的、或最初是相互抵触的信仰与实践逐渐结合成为新的宗教学说或信仰体系的发展过程。要想让一个新世界中的土著皈依基督教,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在全然接受基督教教义的过程中,古代的宗教信仰要完全消失。作为替代,一种在当地的信仰与基督教信仰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仰调和产生了,它使一种同时包含两种传统中的教义和宗教的新的宗教前景得以可能。这种信仰调和过程的动力往往来自(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的)混血儿或某些印第安团体的努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这些团体的成员感到有必要找到一种基础来对这种新的宗教做出认同,也可能是在一种被剥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的情况下,他们想努力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尊严和文化团结。信仰调和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瓜达卢佩圣母[瓜达卢佩圣母是墨西哥的护国女神,她有着印第安人的面孔和肤色。每年的12月12日是瓜达卢佩圣母节]的故事,当时她在墨西哥城附近的特派雅山向一个名叫胡安?迪戈(Juan Diega)的印第安贫民显现,这位黑皮肤的圣母用尤蒂-阿茨蒂克语(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对他说,在她出现的地方应当建一座神殿。当迪戈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大主教时,这位主教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当圣母第二次向迪戈显现时,她让迪戈就近采了些玫瑰(即使当时还不到玫瑰盛开的季节)带给大主教作为自己显现的证据。迪戈遵照她的指点把花放在自己的斗篷里。当他敞开斗篷向大主教展示玫瑰时,这两个人惊讶地发现,圣母的形象被神秘地印在了斗篷上面。这件事使得大主教完全相信了迪戈的故事。现在墨西哥最著名的宫殿就建在特派雅山的山脚下,迪戈的斗蓬也被悬挂在瓜达卢佩圣母教堂高高的圣坛上。——乔治?瓦拉德兹(Jorge Valadez),美国哲学家,199387就像米开朗琪罗在罗马西斯廷小教堂所作的著名天顶画上所描绘的一样。甚至在长大之后,我们也被告知,上帝具有人类的某些感情。比如在《圣经》中,上帝有时被说成是一个“忌妒的神”,他会对那些不信仰他或不听从他的诫命的人施行报复。比如罗得的妻子由于没有遵守诫命(不许回头看那座燃烧的城市)而被变成了一根盐柱,约拿由于没有遵照上帝的要求行事(去警告一座冒犯的城市)而被一条“大鱼”呑吃;而在另一些地方,他又被说成是一个有着无限的爱心、怜悯和耐性的上帝。整部《圣经》已经说得很清楚,尽管上帝具有许多人的品性,但其中有些品性不仅在程度上与我们不同,而且在类型上也区别于我们:他所感到的不是一些爱和正义,而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无限的爱和正义。的确,基督教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上帝的神秘性,强凋他是不能被我们理解和知晓的。然而,他仍会倾听我们这些祈祷者的声音,并会关怀我们,这也是我们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他是一个理性的存在(事实上,许多基督教哲学家都曾说过,上帝就是理性本身)。但对上帝不断进行拟人化的最明显的证据莫过于我们坚持用代词“他”来指代他了。我们为什么认为上帝像我们一样具有性别?现在许多人正在对这一传统的父权上帝观念提出挑战,他们认为把上帝当成男性,更多是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宗教考虑。尽管犹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的核心教义是只有一个上帝存在,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对这个独一无二的上帝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从把上帝当成一个仁慈的、容易忌妒和发怒的、拥有他的“选民”的老人这一不无幼稚的图像出发,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关于上帝的一大套极为复杂和抽象的哲学观念,其中包括《约翰一书》4:8中所说的“上帝就是爱”,圣托马斯?阿奎那把上帝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的造物主,以及伏尔泰、托马斯?杰斐逊和一些18世纪自然神论者仅仅把上帝看作物理学的第一原理。某些人认为上帝是一个遥远的秘密,是我们在大部分时间渴望的一个理想;另一些人认为上帝的呈现不需要中介,我们实际上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都能感受到他。在某些人看来,上帝是通过一种私人关系(比如通过基督这ps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既是《独立宣言》的作者,也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著作涉及包括哲学在内的许多主题。88个人)而被知晓的;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上帝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力,一种非人格的宇宙力量,他也许就等于宇宙本身。因此,说一个人信仰上帝,并不说明他所持有的是哪种上帝观念。上帝是超验的我们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特别强调上帝是超验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超越于人的日常经验世界的、在我们之外的、并且与他所创造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上帝。在《旧约》中,上帝在创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仍将一直存在下去。然而,如果上帝是外在于人的日常经验的,他只是偶尔介入人类的事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晓他的存在,知道他与我们有关系呢?有些人并不觉得知晓上帝是个问题,因为他们也把上帝理解为无所不在和无所不知的,他只向那些信仰他的人显现;有些人则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他们把努力去接近上帝看成一生中最大的任务之一;也有一些人尽管信仰上帝,却认为我们绝对无法知道他,而只能信仰他;还有一些人会说,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知道上帝,但是在极少数场合,我们确实可以或多或少地直接体验到他,那些体验——神秘体验——已经足以支撑我们的一生了(“神秘”并不意味着“故弄玄虚”,它指的是与上帝进行直接而密切的融合这样一种体验)。与上帝建立联系是另一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无法直接知道上帝,但我们可以通过他在地球上的代表来知道他并与之发生关系,比如通过教会、某些重要人物(如天主教的教皇、民族宗教观念中的某位首领)、《圣经》或其他圣典、近来某位圣徒的教诲来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关于上帝的知识以及我们与他的关系必须是直接的和个人的。比如德国教士马丁?路德之所以会发起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运动,部分原因就在于,他认为教会妨碍了个人与上帝之间直接的联系;而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之所以拒绝接受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路德的教会仍然阻碍着他所认为的信仰中的最重要的ps马丁?路德(1483-1546)是德国宗教改革家,他领导了新教改革运动。由于强调个人的信仰比教会的仪式更重要,他于1521年被开除了教籍。89ps其他宗教——另一些可选择者三千多年以前,印度教不像犹太教那样只强调一个神。事实上,某些吠檀多(印度教的)教派并不包含神的观念,它有的只是一种非人格的、并不特别关心人类的关于最终实在的观念(梵[梵文Brahman的音译。意为“清净”、“寂静”、“离欲”等。婆罗门教、印度教名词。认为它是修行解脱的最后境界,是不生不灭的、常住的、无差别相的、无所不在的最髙实体,也是宇宙的最高主宰])。按照犹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来衡量,印度教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教义可言。不仅如此,由于有各种神话和修行方法掺杂其中,它也不强调“真正的信仰”,所以也就谈不上异端或正统。印度教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多神论的宗教,但事实上,它所强调的是生活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与突出强调历史启示(如摩西、圣保罗、穆罕默德所得到的)不同,印度教强调每个人自己的觉悟与智慧,强调体认与整个宇宙合“一”的感觉(定[梵文Samadhi的意译,亦译为“等持”,音译“三摩地”、“三昧”。佛教名词。谓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是印度教的一种发展(佛是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印度国王的儿子),它强调苦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境况,原因是我们对于自我和个人利益过于执著。要想摆脱痛苦,达到最终的安宁(涅槃[梵文Nirvuna的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五位”等。佛教名词。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只有放下这些执著。禅宗则是更为晚近的一次发展(7世纪),它首先发源于中国,后来又(成功地)传入日本。它强调沉思以及师徒之间直接的交流对于达到涅槃的重要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禅宗在美国变得甚为流行。因素,即个人与上帝之间是一种纯粹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基于教会或任何信众集体。上帝是内在的与此相反,另有一些人并不认为上帝是超验的。他们认为上帝是内在的,上帝并不在我们之外,他与这个世界并非迥然不同。这种看法可以通过各种不同90ps上帝支持哪一方?反对共产主义是上帝的律条。——E.F.兰德格瑞伯上帝的原因是法西斯主义。——阿瑟?辛斯利枢机主教[Arthur Hinsley(1865-1943),英国天主教会枢玑主教、第5任威斯敏斯特大主教。曹创立政治宗教团体圣灵之剑会,以团结美国教会人士反对极权主义。在二战期间,他曾公开地反对希特勒政权。这句话可能是指法西期主义违背了上帝的意志]上帝并不想要妇女去投票。——格罗弗?克利夫兰[Rrover Cleveland(1837-1908),美国第22、24任总统,他在1905年曾糟糕地预言:“明智的和有责任感的妇女都不想参加投票。”]上帝爱你。上帝并不想让任何人吃不饱和受压迫。他张开巨大的臂膀拥抱每一个人。——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1898-1993),传教士及作家,著有《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的光明面》等多部著作,被誉为积极思想之父]上帝规定了种族隔离。——比利?詹姆斯?哈吉斯牧师谁说我没有受到上帝的特别保护?——阿道夫?希特勒上帝已把美国当作他特选的民族。——阿尔伯特?贝弗里奇[Albert Beveridge(1862-1927),美国演说家,参议员和历史学家。曾发表雄辩的演说,鼓吹美国的海外扩张领土。他所著的《约翰?马歇尔传》曾获普利策奖]|没有一个立法者是不诉诸神权的。——马基雅维利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偶然聚在这里的。在我们全体人员,支持者以及我们个人的努力背后,在人们投票的背后,我们明白了上帝的指派。——理查?哈维逊牧师(在1981年美国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会议开幕时的布道)91的方式表达出来,无论是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道成肉身以及充满所有人身体的圣灵的概念,还是某些哲学家所主张的上帝等同于宇宙整体,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根据内在上帝的看法,我们关于上帝的知识以及同他的关系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的,因为要想找到上帝,我们不必向外“追求”他,而只需内视我们自己。然而,困难的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经验才是与觉察到上帝相关的?是爱一个人吗?是一种深切的信仰体验吗?(但你怎么知道它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信仰,而不是某种十分强烈然而却是非宗教的体验?)抑或感到一种良心的责备?在一场暴风雨中或在凝视大峡谷时所产生的某种敬畏之情?上帝是完全内在的:泛神论在关于上帝是内在的——在我们之中或与宇宙等同——的几种观念中,也许最为简洁和有力的要算是泛神论了。泛神论最著名的拥护者是17世纪的犹太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简单地说,他主张上帝即万物,上帝与宇宙是同一的。斯宾诺莎的目标是发展出这样一种上帝观念:它不会使我们与最髙存在者之间可怕地遥遥相距,因为那样一来,各种鱼目混珠的宗教和上帝观念就有可能滋生出来,而说不清楚它们中的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宗教。在斯宾诺莎看来,我们就是上帝,这当然不是就个人来说的,甚至也不是就人类整体来说的,我们是宇宙整体(或者斯宾诺莎所说的“唯一实体”)的一部分,因此也就是上帝的一部分(按照斯宾诺莎的说法,上帝具有无限多种属性,其中我们只知道两种——思想和广延)。斯宾诺莎曾经借用一种给人更深印象的图像暗示,我们每个人就像某个伟大存在者血液中的一个小虫子,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周围,就不由得把它当作实在,并产生了某个“外在于我们”的更伟大的存在者的模糊观念。但实际上,我们就是那个伟大存在者的一部分,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会超越自己狭隘的感性认识以及关于某种外在事物的看法,开始把我们自己看成那个存在者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存在者就是整个宇宙。而对斯宾诺莎来说,信仰上帝实际上就是意识到我们的真正所是,而不是找到某种超出我们经验之外的、不以我们为组成部分的东西。然而,斯宾诺莎即使是在他的家乡,即欧洲最自由和最具宗教宽容的国家——荷兰,也没有被很好地接受。他对宗教宽容的主张过于极端了,其他观点也太不寻常。他被自己从小到大所处的正统宗教团体驱逐了出去,其著作也被92禁止向基督徒和犹太人传播,直到他死后才作罢。他尽管有着虔诚的信仰,但却被称为“无神论者”,因为在他看来,上帝不可能创造了宇宙(因为他就是宇宙),向上帝祈祷——而不是单纯地信仰他——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从斯宾诺莎这里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教益就是,历史上一切上帝观念的转变都遭受了不宽容的对待,甚至连那些虔诚的宗教信徒所秉持的上帝观念也难逃此厄运。在大多数人看来,即使就像斯宾诺莎所主张的,我们所有人信仰的上帝都是同一个上帝,单纯信仰上帝也是不够的,关键还要信仰“正确的”上帝,亦即有一个正确的上帝观念。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可以在某些东方宗教中找到对应的说法。比如在佛教的某些说法中,神与宇宙的分离是不可想像的;或者换句话说,正是宇宙本身才是神圣的。印度教也是如此,梵(神)是无所不在的,它甚至存在于动物和更低的生命形式当中。但泛神论的宗教含义却使得我们对“你信仰上帝吗?”这样一个普通的问题感到有些不解了:如果上帝是等同于宇宙整体的,那么信仰上帝与相信宇宙的存在还有什么区别?也许一个无神论者会说:“我相信宇宙存在,但Ps日常生活中的上帝然而,这位普通的信仰者不会报告一种对脱离任何其他经验对象而独立存在的上帝的觉知。他对于上帝的意识并不包含他对某种物质和社会环境的意识的中断。这种观念并不是去孤立地颂扬上帝,让上帝充满信仰者的整个心灵而遮蔽其正常的理解领域……信仰者与上帝的相遇不仅发生在礼拜的时候,而且也发生在良心的召唤使他感到上帝的诫命对他自己的生活具有强制力的时候;发生在朋友的善举使他理解了神恩的时候;发生在自然的奇迹与美妙使他觉察到了造物主的手笔的时候;发生在他在生活中对各种要求做出回应而越发领悟上帝的意图的时候。简言之,这位普通的信仰者领悟上帝的在场和行动所依凭的经验并不脱离世俗生活,而就在生活之中,无论它是多么的不完美和不完全。——约翰?希克[John Hick(1922-),英国宗教哲学家],《倍仰与知识》,195793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把它称为‘上帝’。”但斯宾诺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宗教态度和教义又表明,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因为在一个只相信宇宙存在的无神论者和一个相信宇宙是神圣的泛神论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是什么呢?也许有些人会说,这只是心态的不同而已。他们所信仰的东西(则宇宙的存在)也许从一种较窄的意义上说是一样的,但他们看待它以及在其中行动的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于是对某种东西的宗教信仰成了一种面向万物的宗教态度,信仰上帝的观念会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s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正统犹太家庭,他的父母曾由于西班牙宗教法庭的追查而不得不四处避难。斯宾诺莎毕生致力于为宗教宽容而斗争。尽管荷兰是当时欧洲最自由的国家,他在犹太教哲学和中世纪哲学方面也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的非正统观点还是导致他在自己的故乡阿姆斯特丹被革除了教籍。他的著作被禁,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以磨制镜片为生。由于吸入了过多的玻璃粉尘,斯宾诺莎患上了致命的疾病,后于1677年去世。他的全部哲学都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世界与上帝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并参见第五章)。上帝是普遍精神与此相关的一种上帝观念是黑格尔所主张的精神,不过在斯宾诺沙认为上帝是与宇宙永远同一的地方、黑格尔又补画了一幅更为动态和复杂的图景。在这幅图景中,人本质上是精神的主要表现,精神通过我们进行活动,甚至利用我们来为它的目的服务。同时,精神并非与我们相异。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像你正在为某个橄榄球队加油,你甚至是该队的一个忠实球迷:你会发现自己被“团队精神”和球队的热情所感染,就好像有某种东西牢牢抓件了你。的确,我们所说的“精神”并不是什么异己的力量,而就是你在赛场上与他人同样感受到的情感联系、比赛的激烈以及大家共有的热情。现在,想像把这幅图景一直扩展到全人类,扩展到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所感受到的那种“团队精神”,扩展到对生活的热情,那么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的意思了;它比我们任何94一个人都要大,但却不是某种异于我们的东西。对黑格尔来说,这就是上帝。上帝是过程黑格尔的“精神”不仅在宇宙中是全方位拓展的,而且在时间维度中也是拓展的。黑格尔的一个大胆说法就是,作为普遍精神的上帝不能只用上帝的当下存在——作为某一特定时刻的某个存在者——来把握,而必须通过一段长期的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换句话说,上帝并非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一直处于生成过程中。也许会有人说,卜帝正在不断创造着自己和宇宙,而这就意味着,比如“特创论者”和“进化论者”之间通常所进行的对抗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上帝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进化过程。近年来,这种上帝的过程观得到了得克萨斯大学的哲学家査尔斯?哈特肖恩[Charles Hartshorne,美国过程论形而上学家和神学家]的特别辩护。而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一种极为古老的宗教观念。古埃及的ps黑格尔论精神那条绝对命令的含义:认识你自已——无论我们是就其自身,还是就其被首次提出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并不只是增进关于个体自我的特定能力、性格、偏好和弱点的自我知识。它所要求的知识是关于人的真正实在——本质上以及最终是真实的和实在的——的知识,关于把精神当作真实的、本质的存在的知识。——《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这一目标,即绝对知识或知道自己为精神的精神,必须通过对各个精神形态加以回忆的道路来达到,即回忆它们自身是怎样的以及怎样完成它们的王国的组织的。——《精神现象学》,1807一神论者阿肯那顿[Akhnaton,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建立了对阿吞神的崇拜(因而取名阿肯那顿,意为对阿吞神有益的人)]曾经说过,神是不断自我创造的;佛教也很早就指出,神必须要通过过程,而不能仅仅用静态的、永恒不变的说法来理解。95上帝是超验的造物主:自然神论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持这样一种上帝观,即认为上帝是物理学的必要假设。尽管他认为自己是教会的敌人,但他也认为无神论是不可想象的,并曾激烈地批评他的那些不信上帝的学者朋友。但在绝大多数基督徒看来,伏尔泰对上帝的信仰是相当狭隘的。他不仅不相信基督以及基督教的大部分教义和学说,甚至也不认为上帝具有人的属性。上帝不能被说成是公正的、智慧的或仁慈的,也不能被说成是有爱心的、忌妒的或关心我们的。如果你信仰上帝,这就是为什么不去坚持说“我们不可能理解他的本质”是如此之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果你这样说,那么伏尔泰就会冲出来喊道:“瞧,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上帝不是公正的、仁慈的和有爱心的云云。”你也许还想为自己的说法辩护,于是就补充说:“但上帝的正义是无限的,我们并不总能理解他的方式。”然而,说我们绝无可能理解上帝,“正义”这个专属于人的词不能在任何意义上应用于他,“他的方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就等于问我们到底当怎样描述我们的信仰。伏尔泰坚持认为我们应当放弃拟人论的“迷信”,但这样一来,这位上帝也就不再是一个道德存在者,一个人格神了。ps从埃及法老阿肯那頓(前1353-前1336在位)到美国哲学家査尔斯?哈特肖恩(1897-2000),三千多年过去了,他们都认为神是不断自我创造的。伏尔泰的观点把上帝的观念减少到了极点,没过多久,我们就听说伟大的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对拿破仑皇帝)说:“我不需要那样的假设。”如果仅仅把上帝当作一种初始的创造力来理解,那么这即使是从一般意义上对最初级的宗教信仰来说也是不够的。—个被当作非人格的、不关心人类事务的上帝不是一个可崇拜的上帝,他不能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在大多数人(既包括有神论者,也包括无神论)看来,他绝对配不上“上帝”这一称号。上帝是未知的信仰对象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索伦?克尔凯郭尔不承认教会是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必要中介。他抨击那些被他讽刺地称为“基督教众”或“基督教帮”的人的虚伪。96他愤愤地说,对于这样的人而言,“身为一个基督徒”仅仅意味着自己的父母是基督徒。他们会偶尔去教会,无论什么时候被问及是否信仰上帝,他们都会不假思索地点头。然而对于克尔凯郭尔而言,成为一个基督徒,或是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有信仰的”,并不是你生活中的某件事,而是每件事。信仰上帝不是一件可供辩论的事情,克尔凯郭尔鄙视那些把时间浪费在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神学家。他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格言:“站着证明上帝的存在与跪倒感恩是非常不同的。”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成为一个基督徒是一种绝对的承诺,或者用他的话说,是“信仰的飞跃”。人不可能认识上帝,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存在,或者关于他的ps皮埃尔?西蒙?德?拉普拉斯(1749-1827)是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也是拿破仑的老师。他抛弃了自然神论者的弱化了的上帝观念。一切,但人必须表现得就像绝对确信他的存在,与他处于一种私密的关系中一样(克尔凯郭尔甚至认为就像父子或情侣之间的关系)。克尔凯郭尔说,上帝是伟大的未知者,而与此同时,人又必须相信上帝是绝对亲近的和当下在场的。的确,克尔凯郭尔如此强烈地反对(以一种抽象的、理智的方式)认识上帝,以至于抛弃了整个基督教神学及其发展一种理性的、可理解的上帝观念的尝试;相反,他认为任何关于上帝的观念都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和非理性的。因此,重要的不是上帝观念,而是我们信仰他的激情。我们还可以再次提出“信仰什么”的问题,但克尔凯郭尔会说,这种问题不仅是无关的,而且是与宗教感情相对立的。他说:“如果有一天人似乎成功地使基督教变得合理了,那么那一天就是基督教寿终正初始的日子。”他还说:“当信仰开始丧失激情的时候,也就是需要论证来为无信仰鸣锣开道的时候。”换句话说,试图去现解上帝与信仰他是相互对立的,理性只能对信仰构成阻碍。然而,尽管克尔凯郭尔拒斥那种对上帝秉持某种观念的看法,但却对什么叫做“宗教的”有着明确的概念。因此,尽管克尔凯郭尔对哲学进行攻埚,但他仍然是一位哲学家,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信仰上帝意味着什么的极端看法。97上帝是一个道德的存在者在所有被归于上帝的特征中,有一组特征是拟最突出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上帝创造了宇宙,是否倾向为基督来到人间,是否分开了红海,或者是否是一个超验的存在或一种内在的精神,可以肯定地说,正是上帝的道德特征、他对正义的维护和对我们的关切,才使得宗教对于许多人的生活来说是如此之重要。这一点使得伏尔泰的上帝观念变得无关痛痒,也使克尔凯郭尔的上帝观念显得重要而生动。在《旧约》中,也许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条最重要的训诫,那就是:上帝是一个给我们立法——包括十诫和数以千计的较小的诫命——的道德存在者。同样,新约的每一章节也几乎在传达一条重要的讯息:上帝是关心我们的,他是神圣的法官,不仅关注着地球上的善与恶,而且惩恶扬善。的确,即使一个人不相信上帝是一个施矛赏罚的神圣法官,也绝对有必要认为上帝是一个关心着我ps上帝是未知的:克尔凯郭尔但这种理性因其悖论激情的感召而与之相冲突,各而干扰人及人的自知的未知者是什么呢?它是未知的。就我们对人的理解,它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任何已知的东西。因此,让我们把这种未知者称为:上帝。上帝只是我们给这未知者起的一个名字。理性几乎想不到有必要要去论证这种未知者的存在。也就是说,假如上帝不存在,那当然就不可能去论证他;而假如他存在的话,那么去论证他的存在就是愚蠢的。——《哲学片断》,1844们的道德存在者,而不是宇宙间的一种冷漠的力量。因此,在所有关于上帝的观念中,也许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上帝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特征?他在多大程度上关心着我们?他会为我们做些什么?是否会对我们的祈祷做出回应?(回应那些祈祷?也许不会是像我们童年时诅咒一个坏孩子遭雷击那样的祈祷。但如果是祈祷世界和平,祈祷能够获得力量战胜某种磨难或克服某种可怕的烦恼,那么情况又将如何?)什么才是上帝的法律(上帝说:“不可杀人。”这是说永远不许吗?战争除外吗?某些[所谓正义的]战争除外吗?敌人除外吗)?也许最为关键的是,上帝在控制地球上的苦难和恶的方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个问题牵动着大多数哲98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的神经,以致由此发展出了一般称为恶的问题的整个领域。恶的问题恶的问题起源于大多数上帝观念都含有的一个主要成分——上帝是善的。但这个观念似乎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恶与苦难在世界上比比皆是。这里,你怎样理解“上帝是善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无论你认为它意味着上帝每时每刻都在关照着我们,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还是认为上帝创造了我们,因此会以某种方式照顾我们,反正这种观念是说,上帝的确关心着我们,因为他对我们很在意。但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恶和苦难呢,而且甚至连年幼无辜的孩子都不能幸免?我们可以这样来说这个论证。首先,我们用三条陈述来概括我们对于上帝的理解:1.上帝是全能的,2.上帝是全知的,以及3.上帝是善的。然而,如果世界上存在着恶,那么根据前面就可以推出,以下三条陈述中至少有一条必然为真:1.他对此无能为力,2.他对此一无所知,或者3.他对此漠不关心。但所有这些都与我们对上帝的理解相冲突,因此我们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否认上帝针对这则论证,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回答。其中有一种是断言上帝并不存在,因为要想配得上“上帝”这个称号,最高的存在者必须具备第一栏中所有三条特99ps上帝的几条戒律:《旧约》和《新约》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