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0

“想此亦善根”这句的原文意思是说:哪怕对佛陀生起一点点信心,都是我最大的福分。  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在以飞快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向死亡靠近。生命非常短暂,获得生命也很不容易。在这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短暂过程中,若能在生命还没有终止时,对释迦牟尼佛生起稍许的信心,的确是极大的福报。  我们要知道,真正的福分,不是拥有宽敞的别墅、豪华的汽车、昂贵的衣服、大量的存款,而是有机会遇到佛法,并对佛法有所了解,且随之而产生信心。事业上的成就,谈不上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对佛产生了那怕极少的信心,这才是人生旅途中最大的收获。当这次人生旅途结束时,房子、车子、票子以及所有的保险,都无法保护我们,都全部要放弃。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对佛的信心,以及闻思修的种种功德。当我们走到生命尽头时,总结自己的一生,最有意义的,不是拥有房子、车子,不是开公司、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在对佛生起信心的基础上,通过闻思修所做的功德。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把佛法融入内心,才真正是属于我们的。反之,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内心,那佛法只属于佛陀,而不是属于我们。  就像宗喀巴大师一样,真正的修行人、成就者,都非常谦虚。除非有把真实情况讲给大家,让听众增长信心的必要,才会偶尔说出一点自己的功德。在没有必要时,都是尽量宣说别人的功德,掩饰别人的过失;隐藏自己的功德,并在大家面前发露忏悔自己的过失。  不过,有些时候,释迦牟尼佛为了说服一些只相信神通的人,或是为了调伏一些特殊根机的人,也会适当地示现神通,但这都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的特殊示现。  而当今时代,只要在网页上搜索,就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的“大成就者传记”。会写的就自己写,不会写的就口述让别人代笔,或者花钱找人给自己写传记。过去是活佛,慢慢变成法王,现在已经开始有佛了。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违背了佛教的原则。我们不能评价谁对谁错,这也是菩萨戒里的一条戒律。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相信公开宣讲自己功德的人。既不否认谁的功德,更不轻易肯定谁的功德。  无论如何,我个人从不相信这些。我终身唯一相信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讲的真理——慈悲、智慧以及四圣谛等教法。  修学的路上不能大意,也开不得玩笑。如果在修学的路上走错了,就是大错特错。修行道路的错误,与世间工作上的失误不同。工作上的失误,只会少赚一点钱,但如果修行上出问题,走了弯路,就会坐失解脱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损失就太大了!由此,我们更应该相信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相信佛陀教给我们的解脱之路。其他各种不靠谱的说法,一定要谨慎取舍。  说中缘起说,慧中缘起智,  二如世胜王,尊善知非余。  所有的学说当中,最殊胜的就是缘起学说;在所有的智慧当中,通达缘起的智慧就是至高无上的智慧。缘起的学说和缘起的智慧,如同如意宝一样卓尔不群、有求必应。而这样的学说和智慧,只有释迦牟尼佛才能精通、证悟并宣讲。除了佛之外,所有其他人都无法完全领悟并宣说缘起。  我们可以看看世上的所有书籍,有没有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宣讲缘起性空的。如果有,而且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就由他们自己的导师说出来的,那我们可以承认,此文所讲的内容都是错误的。但事实可以证明,其他科学、哲学以及宗教都没有宣讲过完整的缘起学说,所以,释迦牟尼佛是独一无二的觉悟者,只有他,才有能力宣说缘起。  “世胜王”有两种解释: 一、世胜王就是佛陀。如果证悟了缘起,有能力宣讲缘起,就是佛陀。二、世胜王就是佛经中常讲的如意宝。在佛不出世的时代,众生的所有福报集中也不足以产生一位佛陀,他们的福报,只能创造如意宝。如意宝是一种宝石,供奉这个宝石,向这个宝石祈祷,就可以心想事成。  三、佛法才是欲解脱者的唯一途径  尽尊所垂教,依缘起性转,  彼为涅槃故,尊无不趣寂。  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 ,佛陀的缘起道路是唯一的选择。  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一切,包括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第三转法轮,还有密法等所有教法的基础,就是缘起道。佛陀的教法,就是以缘起道作为出发点的。佛陀宣讲缘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涅槃,而不是为了到天堂或人间去享受世间果报的。所有佛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众生一步步地走向寂静,走向涅槃。寂静,也就是涅槃、光明、空性。  比如,四圣谛里面,包含了所有大乘与小乘的修法。而四圣谛,也是以缘起道作为基础。因为有了集谛——业力与烦恼,然后就产生了生老病死等苦谛,这也是缘起。  证悟人无我之后,就可以推翻、断除所有的烦恼和业,因为痛苦的因缘被破坏,所以集谛的果——轮回也就停止了。所以,无论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法还是密宗,其修道原理都是缘起。  再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外在世界,包括众生的身体,以及我们内心的状态,都是不清净的现象。这些不清净的现象,来自于内在气脉明点的运转,这也是缘起。  在修持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后,所有的现象,都会变成佛的坛城。因为外在的世界和我们内在的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内在的无明烦恼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气脉明点上的各种障碍得以断除和净化以后,外面的世界就开始慢慢地转化为清净。最后成佛或证悟的时候,所有不清净的现象都将消失无踪。这与其他东西没有关系,只跟自己的修行有关。内在的因缘停止以后,外在的果法就会停止,这也是一种缘起和缘灭。  佛陀传讲的修行之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其中根本没有什么借助鬼神的力量,就能达到什么境界的说法。所有的修行原理,就是内在的因缘和外在的因缘。佛陀修法的一部份,非常接近于心理学;而另一部分,又非常接近于自然科学。但佛经里面的一些非常高的境界,则既不像心理学又不像科学或哲学,那就是佛教独一无二的观点、修法与境界。  涅槃有两种,一种是小乘佛教的涅槃,另一种是大乘佛教的涅槃。  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小乘佛教的涅槃虽然是涅槃,但已经走到涅槃的极端——解脱以后不去度众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当中停留在没有思维、没有烦恼,所有时空都停止的境界中。小乘佛教的涅槃,只是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解决了自己的贪嗔痴等烦恼,却对其他众生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涅槃,不是最圆满的涅槃。  小乘佛教走到了涅槃的极端,而普通凡夫又走到了轮回的极端,这都是两个不同的边。  大乘佛教的涅槃,却不会走这两个极端。大乘佛教既不走轮回这条路,又不走涅槃这条路。既要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就是大乘佛教的涅槃。虽然已经超越了轮回的生老病死、贪嗔痴,但最终证悟的结果,却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也不会离开轮回。  佛教里面也有一种法门,叫人天乘。有些众生的根机不成熟,不可能放下世间的一切,去寻求小乘或大乘的解脱。因为对轮回的眷恋,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贪著,所以放不下。佛陀就给这种人设计了一个暂时的方案,叫做人天乘。让他们暂时断除杀盗淫妄等恶业,尽量去行善,相信因果,相信轮回,这样暂时可以不堕地狱。在此基础上,再慢慢进入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让众生走向终极的寂静涅槃。  学佛的核心,就是要走向最终极的寂静、光明、涅槃。暂时的目标,是贪嗔痴的明显减少,这也是走向寂静的一部分。当烦恼、痛苦消失以后,就是寂静。就像天空中所有的乌云都消失以后,留下的蓝天就是寂静一样。心的本性没有贪嗔痴烦恼,通过修行的训练,把表面上的烦恼全部断除以后,最后的境界,就是最终极的寂静。但最终极的寂静,不可能一瞬间就达到,只能一步一步地靠拢。  如果我们学佛之前和之后没有断除烦恼方面的进步,只是懂了很多道理,那就只是闻思上的进步。如果连闻思都没有,只是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自己健康、长寿、发财,就根本没有往寂静的方向走,这样学佛没有太大的意义。  衡量学佛有没有进步的标准,就是要看贪嗔痴减少了没有,而不是看谁有没有神通,有没有势力,有没有钱等等。释迦牟尼佛虽然有神通,但释迦牟尼佛却没有追求神通。佛陀让我们追求的,就是慈悲与智慧。  现在的很多佛教徒,都找不到方向。虽然知道学佛好,所谓的“善知识”、“导师”、“佛”、“菩萨”也随处可见,但真正能告诉我们佛教的核心、修行的方法和见解的人却非常少。很多人把魔术说成是神通,让所有人都去羡慕、追求,但这些所谓的神通都是假的。即使真的有神通,那也跟寂静没有关系。  大家都知道提婆达多,正是因为他有神通,才利用神通说服了当时印度的一个国王,然后借助国王的势力造了两个五无间罪。如果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说服不了这个国王,也不可能造两个五无间罪。所以神通不但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还可以成为解脱的阻碍。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可能不懂这个道理,有些人虽然懂道理,但他们以为神通对他的事业、工作、升官、发财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选择与眷属,所以他们也不愿放弃神通。但作为一个寻求解脱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去追求、羡慕神通,神通外道也有,饿鬼道众生也有,我们死了以后,在中阴身的时候也会有。但我们解脱了吗?没有!所以,进入寂静,才是我们的目标。  佛陀告诉我们,所有不幸、痛苦的原因,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心。如果内心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则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在安乐。哪怕是地狱,也能看成佛的刹土。内心问题没有解决的三毒烦恼猖獗的普通人,即使身在佛的坛城,也能感受到地狱、饿鬼与人间的痛苦。所以,释迦牟尼佛让我们不要到外面去斗争,而是要跟自己的烦恼斗争。如果在与烦恼的较量中获胜,那就是真正的胜利。  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成千上万次战争,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胜利者,最后都是失败者。即使在这一生中胜利了,最后的结果也是堕地狱。  依止上师之前,应该知道自己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上师。就像想学数学,就必须找到一个能教数学的老师。只要能教数学,其他的不会也无所谓。但如果数学老师不能教数学,则即使其他方面再能干也没有用。同样,佛教就是让众生走向寂静的桥梁。我们需要的导师,必须达到以下标准:首先,必须要有菩提心、慈悲心;其次,最好能有自己的证悟;第三,能如实表达证悟的境界。本来,证悟的境界,很难用语言如实表达,但真正的上师却能给我们指认出这种境界。追求解脱的人不需要去追求神通,也不需要去追求自称神通很厉害的人,我们不但不需要神通,而且不能执著于已有的神通。佛陀战胜六道轮回,战胜三千大千世界的武器,不是世间的金钱、势力与神通,而是智慧和慈悲。  佛法对现代人是非常适合的,但因为我们阐述佛法的方式有一些问题,有些人太过传统,一本正经;有些人又根本不讲佛法,只是讲一些如何用神通来升官发财等等,所以就让很多人不理解佛法,更不接受佛法。本来佛法是非常客观且符合逻辑的真理,经过世世代代修行人的观察检验,都没有找到任何错误,否则也不可能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早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不可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如此充满生机、鲜活无比。我们一定要分清真正的佛教是什么,迷信又是什么。  美哉尊圣教,随至谁耳道,  彼皆趣寂故,尊教谁不持?  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完美绝妙,无论进入任何众生的耳朵里,都能令这些众生逐渐走向寂静。如此美妙绝伦的教法谁不愿意受持呢?想必所有智者,都一定会恭敬护持、积极受持释迦牟尼佛的妙法。  很多佛的圣号、心咒,都有着极大的加持力。只要众生听到了,即使没有证悟,也没有修行,也能在心田中播下解脱的种子。哪怕这颗种子不一定当下就发挥作用,但很快就会成熟,并引领众生走向解脱。既然连佛的圣号、咒语都有如此的效果,听闻佛法,尤其是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法门,并如理修行,其结果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四句讲佛经的特点:  能降诸怨敌,离前后相违,  与众生二利,此教我生喜。  第一,“能降诸怨敌”,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或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有什么怨敌要去降伏。这里所讲的“怨敌”,是指驳斥、批评佛经的人,或者不喜欢佛教与佛陀的人。“降”,也不是利用什么势力、神通去降伏,而是用理论、智慧去战胜。比如,如果有人说缘起论不正确,不符合事实,并引用很多证据来驳斥、批评的时候,佛陀的智慧完全可以反驳、说服对方,这就是此处的“降伏”。  我们不要认为,对佛教持怀疑态度或持不同观点的人,都叫怨敌。只是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很多神通等各方面都非常厉害,却没有调伏烦恼的诸多外道非常嫉妒佛陀,所以会故意挑衅、制造争端,与佛法辩论或无理取闹。此处的“怨敌”,特指这群人。  其实,在佛菩萨的境界当中,根本没有什么怨敌,虽然有些宗教会把异教徒当成敌对的群体,但佛法自来认为,异教徒也是众生,只是跟我们信仰不一样而已,对所有众生,都要发菩提心。  第二,“离前后相违”,佛法远离了自相矛盾、前后相违的过失。  一般世间的智者写书,很少出现直接的自相矛盾,但间接的自相矛盾往往还是有的。比如,首先认为贪嗔痴或罪业是心造的,其属性,是精神领域,然后又承认罪业可以用水清洗,这种理论表面上看似合理,却有着间接的自相矛盾,只是不太容易被发现而已。  无论用哲学、科学,或任何正确的逻辑来观察佛经,都不会发现这样的矛盾。虽然佛经有些时候在描述宏观世界的宇宙天体时,与天文学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在同样由佛陀宣说的《时轮金刚》里面,佛陀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与现代科学新发现几乎完全一致的世界。为什么同样是佛经,却在描述世界形状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出入呢?《慧灯之光》里面已经介绍过,原因有三:其一,这是因为佛陀时代的人们只接受那样的世界观,如果用另外一种世界观来描述世界,就不会有人相信,这样佛法也没有办法弘扬了。佛陀认为,世界什么样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寻求解脱,断除烦恼,所以才随顺世人,描述了一个暂时的世界观。其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世上既没有一个平面的宇宙,也没有一个球形的宇宙,因为宇宙没有形状,没有颜色,它是空性的。其三,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宇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众生业力的变化,宇宙也会有所变化。它不可能永远都是球形、方形或平面的。佛陀为了打破众生对宇宙形态的固有执著,才宣说了不同的宇宙观。  除了这些不了义经典以外,真正了义的佛教教义上面,绝不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佛教学者一贯的做法,是实事求是,绝不会顽固执守、死死狡辩。  第三,“与众生二利”。能够给众生带来自他二利。如果佛法不能给我们带来自利利他,那不管它的理论体系再完美、再完整,也是没有用的。自利利他,非常重要。  “此教我生喜”,因为佛经有了上述三个特点,能有幸值遇这样的教育,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欢喜。  四、随念佛陀的教言  以下是讲随念佛陀教言和说法的情景。这与《随念三宝经》里面讲的随念佛和法是一个意思。  尊为求此故,经于无量劫,  数舍诸身命,亲爱受用等。  世尊为了寻求这样的佛法,在无数大劫当中,一再舍去了自己的身体、性命、亲朋好友、资财受用等世人爱恋的一切。  在《贤愚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故事,有兴趣者,可以看看《贤愚经》。  由见何法德,如钩钓诸鱼,  能引尊意法,未亲从尊闻。  佛陀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去寻求佛法呢?因为佛陀在尚未成佛之前,就发现了缘起的功德——如果能证悟缘起,就能断除生、 老、病、死等痛苦,获得无上的解脱。缘起法就像钓鱼的钩,当年求法时的佛陀的心,就像是鱼。能够像鱼钩钓鱼一样吸引佛陀心意的东西,必定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法,否则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宗喀巴大师接着说:当年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很多小乘比丘、大乘菩萨与成千上万的人与非人,都有福报从佛陀那里亲自聆听如此殊胜难遇的缘起法,而我却没有这样的福分。  自恨善根劣,由彼忧恼力,  我意终不舍,如母意随子。  我只恨自己善根低劣,福报浅薄,才会有如此遗憾。这样的烦恼、悲伤,在我心里一直不能化解,越想心里越难过,就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一样难解内心的忧伤。  于此思尊说,相好胜晃耀,  光网遍围绕,大师妙梵音。  虽然没有机会从佛陀那里亲自听法,但一想到《心经》、《般若摄颂》以及其他般若经典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当年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内心立即会浮现出世尊当年说法时金光灿灿、光芒照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浮现出佛陀周围氤氲环绕的自然光网,耳边顿时回响起世尊说法时发出的具备六十四种功德的美妙梵音。  此作如是说,能仁妙影像,  显现于意中,如月治热恼。  虽然不能当面恭聆佛陀的教诲,但仍然有机会阅览凝聚着智慧结晶的佛教经典,这也是当年佛陀在灵鹫山上一字一句亲口说出来的。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显现出佛陀当年讲法的美妙身影,顿时像酷热夏季的清爽月光,将炽热烦恼赶得无处遁形。《般若摄颂》等般若波罗蜜多的所有经典,都是当年释迦牟尼佛坐在灵鹫山的法座上传讲的。当年传法的时候,都是佛陀自己把自己的衣服折叠好放在法座上,然后坐在上面传法,没有人给佛陀布置法座,也没有人当侍者。  佛陀为什么如此示现呢?佛陀对此解释道:未来我的弟子当中,会有一些人在传法的时候,没有人给他们布置法座,也没有人尊敬他们,那时他们或许会想到,连佛陀传这么殊胜的法的时候,都没有人给他敷设法座,那没有人给我布置法座,没有人恭敬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怎样都无所谓,我还是要把般若波罗蜜多传下去。这个时候,佛陀的行为就成了追随者坚持下去的一种勇气。  佛陀为后人鼓起勇气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一次,一个婆罗门女把一个器皿扣在肚子上冒充怀孕,并诽谤是释迦牟尼佛让她怀孕的。这也是为了安慰后学者的一种示现,因为在未来的出家人或佛弟子中,会有很多人受到类似的冤枉,这些人一想起当年佛陀都受过这种冤枉,就不会退失信心。  表面上看来,佛陀经常会显得像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一样。有一次,一些外道杀死一个妓女后,把枪、刀、尸体什么的都扔在佛陀寺院的墙外。虽然佛陀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但他却假装不知道。  有一年印度闹饥荒,大家都没有吃的。佛陀却带着一大队比丘,去托钵化缘。村长见此情形,拿着刀出来对释迦牟尼佛说 :“你是不是想让我们全村的人饿死呀?”佛陀没有化到缘,空钵而归,当天什么都没有吃到。  有一次佛陀结夏安居的时候,竟然与目犍连、舍利子等所有僧众一起吃了三个月的马饲料——已经发霉变质的粮食。刚一开始,一个国王热情地邀请佛陀到一个地方结夏安居,并提供所有的生活资具。但因为提婆达多的挑拨,国王中途变卦,停止了供养。安居的地方十分偏僻,没有其他人知道。佛陀与弟子们也不可能中途结束安居,这是戒律中不允许的,所以只能坚持三个月。阿难看到佛陀的钵里都是发霉腐烂的粮食,悲伤至极。佛陀知道后,从嘴里拿出一粒米,递给阿难说:你尝一尝。阿难吃下去后,发现竟然是甘露的味道。他这才明白:我根本不了解佛的境界,佛陀的所有磨难,都只是显现而已。  这都是佛陀为了某种必要而权巧方便的示现,有一部佛经专门对佛陀一生中发生的这些事情做了详尽的解释。  但如今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些人一开始以为自己的上师是很好的上师,后来无意中发现了一些上师的所谓“缺点”,就不想学佛了。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如果他的上师真有问题,那也是他自己没有好好观察的咎由自取。当年如果如理如法地冷静观察了,会有这种结果吗?不会有。另外,即使上师真有问题,那也是上师自己的问题。他不能代表释迦牟尼佛和佛法。他的问题,也不是佛菩萨和佛法的问题。即使上师有问题,也应该去找一个更好的上师,为什么就因此而不学佛了呢?这完全是一叶障目的愚蠢之举。暂时有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但如果真的退失了,就实在太可惜了。  佛陀为了鼓励末法时代的佛教徒,为了激励因失望即将半途而废的后学者,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的悲剧发生,才示现了很多看似不太适合佛陀身份的行为。大家可以到大藏经里面去看看,佛陀为什么背痛,为什么没有人供养,里面都讲得一清二楚。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某位上师的错误,而从学佛的行列中退却。这就像治病的时候遇到一个坏医生,也不能从此不治病了一样。遇到坏医生,病还是要治,最多重新换家医院、换个医生就行了。治病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以下讲宗喀巴大师如何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于此奇胜教,诸不智众生,  周遍起纠诤,如跋缚罗草。  虽然佛陀的妙法无比奇妙、殊胜,但很多没有智慧的众生,却会故意挑起各种纷争,像跋缚罗草一样乱七八糟、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跋缚罗草,是印度的一种草。这种草非常厉害,如果长得太多,连大象都可以被束缚。过去有些比丘在山上托钵乞食的时候,就被这种草缠住了。因为戒律中要求比丘不能砍伐树木、刈割青草,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戒律,但当时佛陀身边的出家人却非常严于律己,他们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违背佛陀的一个小小教言。因为不愿破戒去动一根草,最后只有缠绕致死。  我们要知道,过去真正的成就者,譬如那烂陀寺的学者班智达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佛经,但他们的最终密意完全是一样的。后来的有些人,却曲解了他们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各种见解上的争端。  由见如是相,故我多励力,  随顺智者行,数求尊密意。  看到各个宗派观点不一致的情景,我更应该随学诸如龙树菩萨、月称菩萨、寂天菩萨等真正的成就者、大智者们的观点,努力探索、研究佛经,反反复复地寻求佛陀最究竟、最终极的真正密意。  次于自他宗,修学众教时,  后反以疑网,遍烧恼我意。  “自他宗”,即自宗和他宗。对此有几种说法:一,自宗,指佛教各宗派;他宗,是指外道。二,自宗是大乘,他宗是小乘。  宗喀巴大师说,在学习研究各种佛教和外道宗派之后,反而越学疑问越多。各种疑问像一张无形的网罟,让宗喀巴大师忐忑不安、迷茫无措,变得更加不高兴、不开心,找不到方向。  那么,该如何去寻找佛陀的真正密意呢?  尊授记龙猛,释无上乘法,  远离有无边,教轨夜开园。  世尊在很多佛经里面都有授记,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佛经,是《大乘入楞伽经》。在这部佛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授记了很多人。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位:一个是龙树菩萨,一个是无著菩萨。  世尊授记,将来阐释远离有无之边的无上中观空性见解时,应该由龙树菩萨来开演佛陀密意,这才是可信的。另外,佛陀又很清楚地授记,在佛陀圆寂四百多年以后,会出现无著菩萨,他会解释佛陀的思想,区分大乘佛教的了义和不了义的差别。  佛陀的授记,是正确无误的。我们就应该跟随佛陀授权的龙树菩萨去解释中观、空性,因为龙树菩萨才是空性方面可信度很高的权威。  诠释龙树菩萨密意的权威人士,是月称菩萨。此处把月称菩萨称为月亮,不是比喻的修饰方法,而是藏文诗歌的一种修饰方式。不说某人像天上的月亮或者鲜花,而是说这个人就是月亮,这个人的思想就是月亮,或者某个人就是花。“夜开”是一种莲花。这种莲花只有在晚上有月光的时候才会盛开,有阳光的时候就会闭合,所以称为“夜开”。龙树菩萨的论点、教轨,就是这种在月光下才可以盛开的莲花园,也即只有月称菩萨才能领会龙树菩萨的所有密意。  无垢智轮满,无碍游虚空,  除边执心暗,映邪说星宿。  十五的月亮是圆满、无垢、没有黑暗的。龙树菩萨的教轨已经把佛陀的思想解释得非常圆满,没有任何漏洞、错误、垢染,所以是无垢智慧月轮。清净、无垢、圆满的月亮,可以在太空不受任何阻碍地任意遨游。此处形容龙树菩萨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宣讲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任何唯识宗与小乘宗派都无法阻挡。就像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可以消除所有的黑暗一样,龙树菩萨的光明论点,也可以铲除内心的黑暗边际执著。  “映邪说星宿”,在没有月光的时候,星星本来也会发光。但月光一出来,星星的光就被湮没了。同样,常见和断见等邪说,就像普通的星星。虽然在龙树菩萨的空性理论没有出场的时候,都显得熠熠生光。每个教派,都以为自己的见解准确无比。但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的空性理论一出世,这些邪说星宿的暗淡光芒便刹那间黯然无色。  吉祥月善说,白光鬘照显,  由师恩见时,我意获安息。  “吉祥月”,也即月称菩萨的别称。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透彻、清楚地阐释龙树思想的绝佳善说。当《入中论》的皎洁白光珠串普照大地的时候,众生立即就能领悟佛陀的真正密意或终极思想。  正当我被各种教派的观点纷争搅得一塌糊涂,内心烦乱不堪的时候,依靠上师的恩德,让我清楚透彻地明白了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的思想。瞬间,我所有的疑问都烟消云散,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清凉安逸啊!  无论如何,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还是需要上师的讲解。如果上师不讲解,谁也无法彻底通达,所以上师的恩德显而易见。  宗喀巴大师有很多上师,其中有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也有很多不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如文殊菩萨等等。  随念佛陀的功德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宗喀巴大师自己如何随念佛陀;第二就是教诫后人如何随念佛陀的功德。现在介绍第二个内容:  一切佛事中,语事为第一,  彼复因此故,智由此念佛。  在佛陀所有的度化众生方法当中,语事业是最殊胜的。而在佛陀的语事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缘起空性。所以,有智慧的人都会依靠佛陀的语言去随念佛陀。此处的“此”,是指语事业。  “佛事”,即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现观庄严论》的最后,就讲了佛陀度化众生的二十七种事业。但实际上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是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并不只是限于二十七种。除了显宗所讲的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以外,密宗示现忿怒金刚等特殊方法,也是比较快速的度化众生的方式。  普通人能够看得见的,包括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佛陀化身,以及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而幻化出的桥梁、清泉、食物、饮料、衣服、住宅等等,这些都是佛陀以身体度化众生的方法。  另外,佛陀还有以智慧度化众生的方法,以及用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等等。其中最主要、最殊胜的,就是以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虽然佛陀以身体示现出各种幻化,也可以度化众生。佛陀在世的时候,为了度化一些特殊众生,有些时候会示现神通,但这也不能普遍适合于绝大多数人的根机。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方式,就是佛陀的语言,佛陀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他度化众生,也不是依靠神通和其他方式,而是讲经说法转法轮。虽然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圆寂了,至少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是圆寂了。但因为有了佛经,也即佛陀的语事业,通过文字这种载体,就可以把佛的思想、智慧,一代代地传下来,直到如今传到我们这里。由此可见,佛陀最殊胜的度化众生方法,就是语事业。  在佛的二十七种事业当中,包括了令没有进入佛门的人进入佛门,令没有修道的人修道,令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令没有进入加行道的人从资粮道进入加行道,令没有证悟的人从加行道转入一地,然后从第一地到第二地、第三地,乃至最后成佛。整个过程,包括了二十七个阶段,故称为二十七种事业。所有这些事业,都是佛陀用语言来完成的。所以,佛语言的事业名列第一。  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从第一转法轮开始,佛陀就在讲缘起,虽然没有讲得那么透彻,但也讲了缘起;第二转法轮所讲的整个般若空性的内容,都是缘起;第三转法轮虽然强调的是光明、如来藏,但光明、如来藏也不离开空性。包括密宗,都没有超越缘起性空。换言之,从显宗到密宗的所有见解,都离不开缘起。所以,缘起性空,是佛陀语言的精华,是整个佛经的核心。  佛陀的伟大,是用佛经来衡量的,而不是因为佛陀相貌庄严、神通广大。转轮王不是佛,也不一定是菩萨,但也有接近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外道、阿罗汉、菩萨虽然没有佛陀的神通那么广大,但他们也有神通。所以,唯一的随念佛陀,就是佛陀的语言,尤其是语言当中的缘起法门。  以上所述内容,为宗喀巴大师通过缘起来称赞佛陀的功德,这也是整个论典的主要内容。  五、结尾  下面四句是结尾:  随彼大师正出家,修学胜教未退劣,  勤瑜伽行一比丘,于彼大师如是敬。  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在修学佛陀的殊胜教法方面,也不敢懈怠、懒惰,一直都勤奋黾勉、孜孜不倦。像我这样认真、精进修行的一介比丘,在此向释迦牟尼佛表示由衷的爱戴与恭敬。此偈颂,为称赞内容的结尾。  尾义  以下内容,是整部论典的尾义。首先是回向,一共有五种回向。  遇此无上大师教,皆由尊重深恩故,  此善回施诸众生,成善知识摄受因。  第一个回向:得到这样的人生,遇上了释迦牟尼佛和释迦牟尼佛的甚深妙法,都是因为上师的深恩厚德。如果没有上师,我们只能跟普通人一样,哪怕知道佛陀很伟大,哪怕对佛陀有一点点表面上的信心,平时也会做一些善事。但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佛法,不可能通过闻思修,最后在自己心里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这才是遇到佛法的真正意义。如果没有传承上师的代代相传,我们就不可能有福报亲自听到缘起的法。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世上没有任何人比上师的恩德还要深厚。所以,在五个回向当中,宗喀巴大师的第一个回向,是将以缘起称赞释迦牟尼佛功德的善根,回向给天下所有的众生,愿他们都有机会得到善知识的摄受。  哪怕小乘佛教的阿罗汉在证悟的时候,都能体会到释迦牟尼佛赐予教言的恩德,故而对佛陀感激涕零。  曾有一个比丘,出家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证悟阿罗汉的果位。他在僧团中的映像也非常糟糕——贪财,尤其贪色。  有一次,他又在贪执方面出了一些问题,被人告到国王的法庭。因为国王和皇后都是佛陀的弟子,所以他们也觉得非常丢脸。在通过当时的法律程序把问题解决以后,皇后私下把这个比丘叫到身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他也因此而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不对——跟自己一起出家的人,一起闻思修行的人,统统都证悟了阿罗汉的果位。但自己不但没有证悟,而且经常做出对僧众、佛法不利的事情,让佛陀不开心。想到这些,他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决定到山里去修行。  通过精进修行,他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佛陀的恩德——我从无始以来到今天,终于终止了轮回,断除了所有的痛苦,这都源于佛陀的恩德。我该怎样去报答佛的恩德呢?佛陀从因地直至成道,受尽了苦行,无数次地舍去生命、财产、身体,其所有心愿,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报答佛陀恩德的唯一殊胜方式,就应该是利益众生。于是,他下定决心,在剩下的有生之年中,尽力去利益众生,以报答佛陀的恩德。连小乘阿罗汉,都有报答佛恩、利益众生的发愿,大乘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但对我们来说,衔接佛陀与我们之间的门径,即在我们面前完成佛陀事业的人,却既不是释迦牟尼佛本人,更不是父亲母亲,而是我们的上师。因为见到了上师,我们才有机会遇到佛法;因为有了上师,我们才有机会发菩提心;因为有了上师,我们才有机会证悟空性,见到佛陀的法身。如果天下所有众生都能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就有机会闻思修,也有机会成佛。  学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寻找一个正确的善知识。尤其是密宗,更是非常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在寻找金刚上师之前,要观察很长时间。其原因,就是因为以后所有的修行功德,都来自于上师。当佛经与上师的诀窍看似有一点冲突的时候,仍然要以上师的窍诀为主。  米拉日巴大师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证。按照正规的传统方法,米拉日巴在依止玛尔巴以后,玛尔巴应该给他讲经说法、灌顶、传戒,但玛尔巴既没有给他传戒,也没有给他灌顶、传窍诀, 整天就让米拉日巴干活,一句法都没有讲,也没有让他修行。米拉日巴在修了很久的房子,却仍然没有得到上师的传法之后,焦急异常,于是就逃跑了。走投无路之后又回来,就这样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折腾以后,上师才给他传了法。  从表面上看,这种调伏弟子的方法,已经与佛经的要求不相符合了。如果找到的,是一个准确无误的善知识,则无论他怎样调伏弟子,弟子也只有无条件服从。就像病人要治好病,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医生的治疗方式,但前提必须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医生一样。寻找善知识之前要观察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但现在却很难找到一个具德的上师,所以玛尔巴大师最后在米拉日巴要离开的时候,殷重地告诉米拉日巴:你以后度化众生、调伏弟子的时候,不能用我的这种方法。因为像你这样的学生凤毛麟角,其他人并不适合这种猛厉而快捷的方式。我们师徒二人的因缘很特殊,所以这种方法才会成功。但如果用到其他人身上,那就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佛门内部也是纷争四起。我们必须顺应传统,保持清醒头脑,如果上师的做法与佛经有冲突,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佛经为主。绝大多数人,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比较适合。一步一步地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问题。特殊的修法,只适合于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去度化非常有信心的弟子。  愿利者教尽有际,不遭恶分别风动,  达圣教理于大师,获得信忍常充满。  第二个回向,愿饶益众生的利益者、饶益者——佛陀所弘扬的妙法,能在乃至轮回结束之间,都不为邪恶分别念的风暴雨雪所动摇。通达、精通了神圣佛法的妙义,而对大师释迦牟尼佛获得信忍的正信者、智信者,能够遍满大地、充盈世间。  宗喀巴大师讲过:虽然佛教的缘起赞没有任何过失,但很多不懂的人却会胡乱解释佛陀的思想,随意参杂个人的分别念,从而招致佛教的变质。所以,宗喀巴大师在此发愿,但愿佛教不要遭遇这些邪恶势力的打击。  “忍”,即忍受。“信忍”,也叫做智信。智信和迷信不一样,智信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最后对佛陀的教理产生了强烈的信心。当我们深信佛法、见解坚固以后,就可以忍受所有外来的攻击。任何邪见、邪说、批判、驳斥,都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心,所以叫做信忍。当坚定不移的信忍者充满世界以后,佛法才有希望,这些人也才有希望解脱。  第三个回向,是宗喀巴大师自己的一个回向。这个回向非常重要,我们曾经也讲过很多次,每一次发愿、回向的时候,都要这样回向:  愿一切生舍身命,住持能仁妙教法,  光显甚深缘起性,虽剎那顷不慢缓。  愿从现在乃至成佛之间的生生世世,为了护持佛法,都能舍弃身体和生命。哪怕再艰苦,环境再恶劣,再有病痛、战争与饥饿的折磨,只要能够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对佛法有利,就可以不顾一切,就能克服重重困难,长久住于世间。长久住世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人间的物质生活,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而是为了护持正法,弘扬佛陀能仁的教法精髓——甚深缘起性空。即使一刹那那么短暂的时间,都不耽误、延缓、懈怠。  长久住世和护持正法的缩写,就是“住持”。  大乘佛教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愿就是: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都不伤害任何众生的一根毫毛,愿我能够护持、弘扬佛法。哪怕在一瞬间中这样发愿,也可以清净很多的罪业,积累很大的资粮。  释迦牟尼佛往昔,并没有发愿建立一个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清净的刹土,并在那里度化众生,而是发愿要在娑婆世界这样灾难频出,有生老病死、贪嗔痴等种种不如意的世界中度众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护持正法。  大乘佛经中经常讲到,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那就是护持佛法。通过闻思修、戒定慧、辨讲著等方式,去护持、弘扬佛法。我们平时也要这样发愿,无论是每一次放生结束,每一次打坐结束,或者是在印度菩提迦耶、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等身像等非常有加持力的佛塔、佛像面前发愿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心愿为主。  愿胜导者无量难,殷重为心所成办,  由何方便令此增,昼夜专注恒思察。  第四个回向,殊胜导师释迦牟尼佛经历无量艰难困苦,以认真、精进修持作为核心,最后终于成就了佛果,并为后学者传授了解脱的精妙之方。如果要成佛,就需要闻思修,特别是要用功地修行。愿我常常能日思夜想、冥思苦想:以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增长、弘扬佛陀的妙法呢?  宗喀巴大师经常思考的,不是怎样才能赚钱、如何享受生活、如何才能更有名、更有地位、更长寿、更健康,如何才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好的去处等等,而是想的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唯有佛陀的教法存在,众生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佛法在哪里,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希望,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幸福。所以,我们也要发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净胜意乐勤彼时,梵王帝释护世间,  妙黑天等护法众,恒为助伴无暂舍。  第五个回向,在以清净单纯的动机勤勤恳恳地闻思修、戒定慧、讲辨著等弘扬护持佛法的时候,但愿梵王、帝释、护世间、妙黑天等护法能经常予以帮助,一刹那都不舍弃。  清静的动机、意乐,就是从骨子里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在菩提心、慈悲心的基础上弘法利生、闻思修行,这才叫做修大乘佛法。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为了自己的解脱而闻思修行,都是不清静的动机。  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一开始就去修寂止禅定、修内观、修禅宗、修大手印、修大圆满等等,最终一定会失败。哪怕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验相和感受,也只是感受而已,与解脱根本没有关系,更不可能解决烦恼与生老病死。即使在修禅定的当下,不会有烦恼,但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所有的烦恼都会恢复。这都是从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到我们的根本上师等一代代伟大的成就者、善知识们总结的经验,不是我个人的看法。  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去播种,不但不会有结果,而且连播下去的种子都浪费了一样。在我们的根基没有成熟的时候,讲解、修持大圆满,都是不会有用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第一转法轮的时候,只讲人无我?为什么在第二转法轮的时候,只讲空性?为什么在第三转法轮的前期,只讲如来藏?为什么最后才讲密法?这都是因为人的根机不一样,所以佛陀四十多年中的传法,也是有次第的。  梵王、帝释当中有菩萨的化身,也有普通的凡夫天人。有些梵王、帝释表面上是天人,但实际上却是菩萨。佛经中讲,护世间的护法,一共有十位,这些都是显宗和密宗共同的护法。当我们以清净心去护持正法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困难出现。这些困难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来自于外界各种各样的因素。有了这些护法的帮助,闻思修行与弘法利生的事业可以更顺利。  但护法不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的引路人,是佛陀与善知识。所有解脱与涅槃的功德,不是来自于护法,而是来自于佛陀与上师。只要有菩提心,只要具足六度,即使没有护法,也可以成佛,完成弘法利生的事业。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很执著于供护法,甚至比供佛还执著。其实,如果我们具备菩提心、慈悲心,戒律清净、精进修行,诚心实意地护持佛法,护法自然会来保护帮助我们。因为这是护法的义务,是他们在释迦牟尼佛以及传承上师面前许下的诺言。如果我们心不清净、非常自私,则即使天天供护法也没有用。所以,护法可供可不供,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是否清净、戒律是否清净。  以上讲完了五个回向的内容,平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颂词背下来,经常边念边发愿,效果会非常好。  最后,宗喀巴大师介绍了撰写《缘起赞》的作者、因缘与处所: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多闻苾刍善慧名称吉祥,著於雪山聚中大雪山王阿得公家旁侧喇顶静处,又名尊胜洲,书者求寂虚空吉祥。  通过证悟和宣说甚深缘起的功德,来称赞无上大师释迦牟尼佛的“善说心藏论”(这是此论的名称,意即善说的核心)的作者,是广闻博学的比丘“善慧名称吉祥”(也即宗喀巴大师的名字罗桑扎巴的意译)这是介绍作者。写作的地点,是在雪域藏地的大雪山——王阿得公家深山的旁侧喇顶修行处。此静处的名字,也叫做尊胜洲。帮忙做文字工作的书者、助手,是求寂虚空吉祥。《〈缘起赞〉略释》全文终第十一章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  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方能阅读此文  成智青莲花论  麦彭仁波切 著慈诚罗珠 恭译《成智青莲花论》乃宣说无始以来具智悲,若离障,则现前无量等自具基智,道具威力,果不退转而恒遍  自成之义。此即《释量论》中所说:“心性即光明”之密意。  慧智大烈焰,大光遍照耀,  大威光明者,顶礼慧勇识。  本来清净者,心性永光明,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本体自性悲,具备三基智。  本净离戏论,内明童瓶身,  远离诸堕边,智分不断灭,  明于法界中,大悲不灭故,  基中任运成。自性普贤尊,  四时大平等,光明恒无变,  无分遍满我,无尘圣贤我,  自成智慧身,恒住众生心,  无明染污故,迷于不净转,  声缘菩萨众,未证极净间,  究竟之本体,非能证圆满,  二障永断时,方能圆悟基。  是故精进修,断障方便道。  彼有共不共,共道无数劫,  积累诸资粮,向外觅佛位。  不共密法道,外部瑜伽者,  取舍二谛修。内瑜方便乘,  二谛大平等,地道次第行。  极瑜大圆满,基果大自成,  极密之诀窍,悟师之加持,  直指本性智。三不动瑜伽,  智住本净中,增进大密道,  四灯之瑜伽,三要视光明。  道相皆圆满,一切幻相尽,  即生大虹身。自成觉性道,  下道皆圆满。违智无明心,  此乃大对治。勤修别之道,  与此无直违,二障不断根。  是故慧金刚,自性恒稳固,  不分不断毁,一切烦恼众,  非能侵毁彼。天成明本性,  污垢永不染。本性清净故,  污垢能离故,觉性合理故,  道者具威力。彼道断障时,  无量大悲心,智德皆现前。  威力不可思,事业任运成,  无勤而出生,所知离戏性,  无别智慧融。  此乃一切佛,所谓智法身。  不离本性中,净不净所化,  受用报化身,种种事业显。  此乃本基界,如实现前中,  自然慧自现,故恒不退转。  愿深寂离戏,无念大智慧,  众生皆获致,诸佛密意成。  密宗,迅速证悟的必由之路  直指心性,密宗的无上法宝  想彻底了解显宗经典的内容,必须要有大圆满、大手印的觉悟。如果只是在字面上表表皮皮地学一点中观,从文字上遮破了所有的执着与实有,却无法从中了知,在破除“有”、“无”等执着以后,最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中观告诉我们的,只有远离“有”、“无”等戏论以后的空性。但这个空性,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要想体会、证悟中观的见解,还是要靠密法的窍诀。  另外,在第三转法轮当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如来藏、光明,却没有具体说清光明到底是什么,如来藏又是什么,该怎样去体会、领悟光明,也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光明,一种远离一切烦恼,远离一切有漏法、有为法,没有污垢,没有所知障与烦恼障的境界。  但密法却非常透彻地直指了空性光明的状态,并将其落实到自己心的本性上面。如果没有密宗的诀窍,就只有在无数个大劫当中,积累福慧二资粮,最后在证得菩萨一地的时候,才能直接感受到空性与光明的境界。才能知道什么是光明,什么是空性。才能真正体悟真相,体悟心的本性。所以,密法非常重要。  为什么禅宗讲不立文字?因为最具体的光明和空性,是无法用我们的语言来阐述的。我们现在用的语言、词汇,都是在生活当中发明的。而现实生活属于世俗谛,用世俗谛的词汇来描述光明,显然是苍白无力、鞭长莫及的。越追随文字,就离光明、本性越远,因为这些境界已经超越语言与思维的范围,所以禅宗不立文字,密法也不立文字。  在显宗论典当中,达摩祖师的几个论典,就与大圆满、大手印的观点完全一致,只是没有宣说密宗大圆满的具体方法而已。  听受密法者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达摩祖师的论典当中,也宣说了密法为什么要保密的原因。  譬如,达摩祖师在《悟性论》当中就提到:“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没有智慧的人,不要讲佛法,不要讲佛经。  那么,无智人和有智人的界限是什么呢?  比如说,能够接受、理解大圆满或其他密法观点,或至少对这些见解没有什么邪见的人,就属于有智慧的人。不接受这些观点的人,就是此处所指的无智之人。  不接受有几种原因:有些人是根本不懂空性、光明,所以不接受;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见,比如学过其他宗教,或仅仅学过小乘佛教,或佛教显宗第一转法轮的部分经典,或第二转法轮当中的单空,根本不相信如来藏,不相信一切万法都是佛的坛城等等,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会排斥密宗。从密法和禅宗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叫做无智之人。  如果给无智之人宣讲了甚深之法,他们不单会生起邪见,而且会进一步诽谤,从而造作罪业,惨堕地狱。佛陀从爱护他们的角度考虑,所以要求保密,这也是密宗要保密的原因。换言之,不是密法里面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而是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些甚深妙法,对某些根机不对路的初学者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构成伤害。  所以,什么样的法,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点,什么样的人群当中可以讲,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想听密法,就必须去灌顶。灌顶之前,先要了解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因为灌顶本身,就是受密乘戒的过程。密宗,包括内密的所有戒条,都包含在十四条根本戒里面。如果这十四条根本戒都做不到,就不能去受灌顶。另外,在灌顶之前,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灌顶,怎么样受灌顶,如何选择灌顶上师等等,这些内容,在《慧灯之光》里面都有,大家可以参考。学完以后再去接受灌顶,才是比较如法的做法。  另外,灌顶所获的密乘戒,是无上密宗的戒律。这一戒律的基础,是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如果没有修菩提心、出离心,就不会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在这些戒都没有的情况下去灌顶,就都是形式,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所以,要学高深的法,自己必须是相应的法器。  如何变成相应的法器呢?修前行,就可以成为相应的法器。前行没有修完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听密法。先修显宗的法,修出离心,修菩提心,一步一步地修,这很重要。  听受本法者的条件:第一,要对密法有信心。即使现在还不能证悟密法所讲的甚深奥义,但也不会排斥、能够欣然接受。第二,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的灌顶。四级灌顶的意思,在《慧灯之光》里面已经简单地介绍过了,大家可以阅读。只要是无上密宗的法,对法器、听众的要求都是这样,大家务必记住。  大圆满的传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窍诀性的传讲,即是以修行为主。譬如《龙钦四心滴》,里面讲的都是修法;另外一种,就是用教证和理证,来宣讲大圆满的基、道、果等见解与行为。譬如《龙钦七宝藏》,就是以理论、见解为主,虽然有修法,但不是以窍诀的方式讲的。此文介绍的方式,比较类似于《七宝藏》的讲法,此论后面涉及到的一些具体修行方法,此文中不会介绍。  宣讲正论  首义  ●宣说论名  此处要给大家介绍的论典,名为《成智青莲花论》。  “成”,即成立的意思。唯识宗有一部论,叫《成唯识论》,意即唯识宗所讲的一切万法由心造是成立的。此处的“成”,也是这个意思。“智”,意即如来藏,大圆满的智慧,或心的本性。我们内心最表面的现象,就是缘起。突破了最表面的层次,进入最深的层面以后,则没有因、没有缘,这就是智,佛的智慧如来藏。因为这种说法是成立的,所以叫“成智”。  “青莲花”是莲花的一种。麦彭仁波切撰写过五部不同的论典,并将其命名为“五朵青莲”。其中每一部论典,都讲述了一个不同的诀窍,《成智青莲花论》就是其中的一部。  ●宣说顶礼句  慧智大烈焰,大光遍照耀,  大威光明者,顶礼慧勇识。  “慧智大烈焰”中的“慧”,是指心的本性如来藏。“智”,是指证悟本性或见性的智慧。见性的智慧像大烈火一样可以烧尽所有的烦恼,故称为“大烈焰”。  “大光遍照耀”,巨大的光明普照众生,显出各种佛的功德,消除一切轮回黑暗。  “大威光明者”中的“大威”,是指文殊菩萨具备降服所有魔障的大威力之身。“光明者”,是指文殊菩萨的无垢智慧之心。  “顶礼慧勇识”,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慧勇识”,即文殊智慧勇识。  正义  一、宣说基  本来清净者,心性永光明,  心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本来清净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很多种。  就像《稻秆经》中讲的“如来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一句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小乘佛教把“法性”解释为因果之间的自然规律;唯识宗把“法性”解释为阿赖耶识;自空中观或第二转法轮,把“法性”解释为空性、单空;第三转法轮的所有论典,则把“法性”解释为如来藏;密法里面,又把“法性”解释为佛的坛城。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佛的坛城。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没有证悟而已,跟如来出现或不出现,是没有关系的。  每个宗派在解释佛经的很多句子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的。每个宗派都认为自己的解释非常透彻,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除了大圆满以外,其他的解释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既有他们证悟的一部分,也有他们没有证悟的一部分。为什么唯有大圆满才是最高的境界,在《黑蛇总义》里面讲得很清楚。  同样,“本来清净”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方法。二转法轮将其解释为单空,三转法轮解释为佛性、如来藏,一般的密法解释为佛的坛城,大圆满的解释又不一样。所谓“本来清净”,也即从无始以来,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并不是过去不清净,通过修行,最后才变成了清净。这样的东西,不叫“本来清净”。  怎样去证明心性本来清净呢?在以前的《慧灯之光》中,介绍过《证成现象即佛论》。这篇文章通过很多经论的教证与道理,阐述、证明了心的本性是清净,一切现象即是佛的坛城的结论。但在禅宗和大圆满等非常深奥的续部、论典中,却不会用这么多的理证和教证,而是用简单的诀窍直指人心,以便让我们去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但如何让这些简单的方法在我们身上能行得通呢?前提就是修前行。如果前行的修法没有修好,这些窍诀也没有用。不信你们可以试一试,不修加行,不修菩提心,不修出离心,什么都不修,直接灌大圆满的顶,然后去修大圆满,看能不能开悟?试过之后你们会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所有的加行都修得很扎实,当我们的根机很成熟的时候,才能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让我们证悟。  在最后的境界,只能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最后的境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东西了。如果能够证悟,即便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证悟。如果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证悟,那再多的教证、理证,也只会越说越远,反而没有用。  不过,虽然大圆满最后的特点不是教证、理证,但在证悟之前,必须学习教证、理证,以解决各种疑问,最后在即将领悟的临界点,才能用大圆满的窍诀去体会。不仅是大圆满,包括禅宗、大手印都是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体会到什么叫“本来清净”。这时候,就像禅宗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本来清净”。但现在我们只能说,心的本性远离了所有的执着,远离了所有的污垢,所以它是本来清净的。“心性”,心的本性,就是“本来清净者”。  “永光明”,我们的心有着贪嗔痴等这么多的烦恼,即使是在贪嗔痴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我们的心也是处于不善不恶的无记状态。各种各样的无记念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在这种贪嗔痴纷纭呈现的迷乱当中,到底会不会有一个本来的清净呢?绝对有!这不仅是佛证悟并宣说过的,而且也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证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看到物质世界的最表面。譬如,一张长条形的桌子,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最表层的现象,但这远远不是桌子的本质。不需要讲到空性、光明那么深的境界,仅从显微镜所见的物质结构来说,桌子也是无数高速运动的粒子的组合体。我们愚钝的视觉,根本跟不上粒子运动的速度,所以就产生了静止不动的长条形桌子的幻觉。  同样,我们内在的精神动态,包括快乐、难过、幸福、痛苦、信心、慈悲、嗔心、贪心等各种心念,都不是我们内心的本质。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内心最肤浅的层面,根本无法感觉和发现内心的真相。只有当我们静下来修禅定并且证悟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感觉到心性是什么,光明是什么。  这些状态,实在无法用语言来直接表述。语言只能通过否定的方式来间接地描绘,却永远无法直接触及实相。比如,若要给一个盲人描绘蓝色是什么样,就只能说它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黄色等等,但即便把这些都否定了,最后到底蓝色是什么样,盲人仍然无法感知。这也像给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甜品,没有尝过甜味的人介绍红糖的味道,也只能通过否定的方式,说红糖不是酸的,因为酸的他吃过;也不是苦的,苦的他也吃过等等,当这些都否定以后,最后留下的,就是我们所能给他传达的红糖味道的信息。同样,佛经里面的一些非常深奥的专用名词,如:法身、光明、空性等等,都是必须证悟以后,才能真正通达其内涵的。  虽然我们自己看不见心的本性,但心的本性仍然是光明的。这个光明,只有像六祖惠能大师、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龙钦巴等根机非常成熟的人,才能用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去证悟。对我们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时常会有一些人,刚刚学过一点中观,听过一点密法,禅修了一两个月,就说自己开悟了等等。其实这是很难的,开悟没有那么容易,但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开悟。我们既不要自命不凡,以为开悟很简单;也不要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永远都没有希望开悟。其实,在把所有的加行都修完以后,利用一段时间来修寂止禅定,之后再去修大圆满的一些非常特殊的前行,而不是彻却、脱噶等正行的最核心修法。当这些特殊前行都修完以后,就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去体会“心性永光明”。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身智无分别”中的“身”,也即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智”,是指佛的五智。  在我们的观念中:身,是指肉体;智,是指精神。身和智不可能是无分别的,因为肉体和精神是两码事。人死了以后,身体归尘土,灵魂、意识、精神却可以投生。按照小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即使释迦牟尼佛在圆寂之后,佛陀的身体火化以后变成了舍利,但佛的智慧却无法火化,所以也无法变成舍利。从这个角度来讲,身智不可能无分别。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的身和智确实是一体的。佛的智慧也就是佛的三身,佛的三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因为五智、三身的总体,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宝性论》当中讲过:“自性清净性,佛法僧境界。”心的本性清净光明当中,包含了佛、法、僧三宝的境界。所以,最究竟的三身、五智,都是一体的。  我们平时皈依的三宝中的佛宝,是表面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法宝,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僧宝,则是修学释迦牟尼佛法的僧众,但这都是世俗的三宝,也即我们感官范围内的三宝,而不是最终极的三宝。最终极的三宝,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但在没有证悟心的本性之前,就只能感知到世俗的三宝。  实际上,无论是密宗里面各种各样非常恐怖的忿怒金刚,还是非常慈祥的寂静本尊、寂静坛城,都是我们内心如来藏的一种显现,都是我们心的本性。二者根本没有区别,只是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显现出的不同显像而已。最终极的三宝、三身、五智、佛的坛城,都归于我们自己心的本性。证悟了心的本性,就证悟了一切。  “身智无分别”是密法的观点,因为密法承认最究竟的三宝、五智、三身。但除了密法以外,显宗《金刚经》等经典的观点也与此一致。  “诸垢皆客尘”中的“垢”,是指烦恼障、所知障,以及密法里面的各种障碍。所有的这些障碍,实际上都是“客尘”,像过客一样,不是永远都存在,而只是突然间产生,又突然间消失的东西,所以称之为“客”。心的本性,就不能用“客”字来形容,因为它永远存在,就像家里的主人,而不是客人。“尘”,意即红尘。古代没有现在的柏油路,所有的路都是土路。马车在经过土路的时候,会扬起满天的红色尘土,所以称之为“红尘”。佛经中会用“尘”字来形容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障垢。因为有了满天红尘,会看不见东西,辨不清方向。同样,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也会看不见心的本性。但由于这些红尘都是过客,不是原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而是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叫“客尘”。我们的贪嗔痴等所知障与烦恼障等等,也都像红尘一样,都是暂时性的事物,其中没有一点点永恒的成分,所以也叫“客尘”。  大圆满里面讲,在既没有产生众生,也没有产生佛之前,有个阶段叫大无记。也就是说,既不是佛,也不是众生,不属于任何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但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当中,产生了无明。无明之后,就产生了我执,然后就是烦恼、轮回,最后成佛以后,所有的烦恼障垢都将清净无余,所以“诸垢皆客尘”。  本体自性悲,具备三基智。  “本体自性悲”,“本体”、“自性”、“大悲”,是大圆满的专用术语。一般的密法中也会出现这些词汇,但和大圆满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一样。不过,虽然没有这些词汇的内容,但在宁玛巴的《大幻化网》、格鲁巴的《密集金刚》等论典当中,也会出现相似的词句,只是大圆满把这些无上密宗的内容解释得更深入了而已。  心的本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  第一,本体空性。心的本性虽然是光明,但这个光明的本质永远都没有离开过空性。心的本性、本体,就是空性,所以叫本体空性。其中包含了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第二转法轮,宣说“般若波罗密多”的精要。自性、本体、本质这些词汇如果没有在一起,就表示相同的意思,但在大圆满续部里面,如果把本体和自性放在一起,则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第二,自性光明。心的本性的自性,就是光明。释迦牟尼佛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讲的光明,就是自性。  第三,大悲周遍。此处的“大悲”,与我们平时修菩提心时候讲的世俗谛的大慈大悲是不一样的。这里讲的是胜义谛的大悲,意即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和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无二无别。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  如果用一个有相、有形、有色的东西来象征此三者,那就是佛的双身像。其中的佛母,象征本体;佛父,象征自性;佛父和佛母的双身拥抱像,象征大悲。因为空性和光明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是一味一体、无二无别的。譬如,我们在观想金刚萨垛的时候,要在金刚萨垛佛父佛母的心口观想月轮。实际上,金刚萨垛佛父的心口,即是佛母的心口。佛母的心口,即是佛父的心口。所以,我们观想的时候就会发现,佛父佛母的心口是无二无别的。如果佛父佛母是分开的两个人,那观想月轮在金刚萨垛的心口时,就无法观想月轮在金刚萨垛佛母的心口;如果观想月轮在佛母的心口,就无法观想月轮在金刚萨垛的心口。但因为二者是无二无别的,所以也象征着空性光明的无二无别。就像图解词典一样,密法就是用有形有色的双身像,来象征无二无别的本性。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本来无一物”,就是说的本体。其他禅宗书籍当中讲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则是在讲自性。空性与光明的无二无别,就是大悲心。“本体”、“自性”、“大悲”,也称为三基智。  “具备三基智”的意思是,在所有众生的本性当中,具备了三基智。  在《慧灯之光》里面,曾经介绍过密宗的基道果。基,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的本性,没有以任何修行来调整过的心的本性,它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的。普通显宗认为,普通众生心里,不会有佛的智慧。只有通过修行以后,才可以证悟,证悟以后才有智慧,也就是在基道果当中的果位之际,才会有智。但第三转法轮的特殊显宗和密宗却认为:不但果位的时候有佛的智慧,而且在基位,也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就,还没有修道之前的凡夫阶段,我们内心的本质,就是佛的智慧,就是如来藏。在大圆满续部里面,这不叫如来藏,而是以基智慧、基光明、基智等字眼来形容的。密法真正的深奥之处,实际上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以后要去证悟的,也是这个。  实际上,在三基智当中,也包含了佛的三身。其中本体是佛的法身,自性是佛的报身,大悲是佛的化身。《大乘经庄严论》的最后部分,宣讲了佛的五智,这属于佛的果智——果位时候的智慧。而大圆满里面讲的智慧,则是指此处所说的基智。  密宗在讲气脉明点的结构时,讲了很多非常复杂的基智存在的方式。但大圆满里面讲得很简单:心的本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大悲周遍,就叫三基智。这是每个人的内心当中,从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具备的。由此也可以知道,最终极的佛、法、僧,也在我们的内心当中自然具备;最终极的佛的三身,也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所以密宗认为,众生就是佛的坛城,因为佛的智慧、佛的三身都已经具备了。除了这些以外,没有佛的坛城。  禅宗,显密互融的交汇点  除了大圆满以外,在达摩祖师的《达摩悟性论》、《达摩血脉论》、《达摩破相论》,还有五祖弘忍大师的《最上乘论》等几部论典里面,也讲了与大圆满的见解非常接近,和一般密宗的观点完全一致的内容,而且讲得非常精彩,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希望大家以后能多看看这几部论典,其内容非常不可思议。  禅宗是非常高深的法门,五祖、六祖等等,都是真正的成就者,达摩祖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境界非常高。虽然他们没有说禅宗是密法,但他们也说了,在没有智慧的人当中,是不能讲这些法的。这也表明,禅宗实际上也就是密法。在没有智慧、不能接受的人当中不能讲的法,就应该叫密法。  譬如,在《达摩血脉论》里说:“若欲觅佛,需是见性。见性即是佛”,如果有人想寻找佛陀,就必须现见本性。若能明心见性,见到心的本性,这就是佛。“若不见性,念佛、颂经、吃斋、持戒,亦无益处”,如果没证悟,念佛、颂经、吃斋、持戒等等,都没有太大的用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句话就像《般若心经》里面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我们现有的具备贪嗔痴慢等烦恼的心,就是佛的法身、报身,心的本性就是佛。  在这些论典里面,还用了“自性真实”等词汇,这与觉囊派论典中出现的“真实”完全是一个意思。虽然世俗谛中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精神都不真实,都是客尘,只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当因缘解散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包括外在的大千世界,与六识、八识等内在的精神,都会从本质上消失,所以叫不真实。但如来藏、光明却在没有佛、没有众生之前就一直存在。在我们成佛之后,它还是存在,永远都没有动摇过,所以它是真实的。但我们不能把这个真实,理解为第二转法轮或中观里面讲的真实。此处肯定了真实,二转法轮否定了真实,但究竟意趣却是一样的。  有些格鲁派学者,就因为觉囊派论典当中出现的“真实”这一字眼太多,曾说过觉囊派根本没有证悟空性。当然,格鲁派的学者不可能不懂觉囊派的用意,他们是为了不让后来的人误以为“真实”就是不空,这样就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一致了,所以才反复强调的。《达摩血脉论》又云:“自性真实,非因非果。”自性,是真实不虚的,其中没有因果的成分。因为如果有因果,就是有为法了。“法即是心义”,佛法就是心的本身、本体。所有的佛法,就是为了证悟这一点。所有的佛法,包括一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密法,都在直接和间接地宣讲心的本性。  “自心是涅槃”,“涅槃”,即远离烦恼和痛苦,彻底觉悟本性与智慧。我们自己内心的本质,本来就是涅槃,除了心以外,没有涅槃。虽然自心的表面现象不是涅槃,而是轮回。但在六道轮回的当下,心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过涅槃。涅槃不是指佛的圆寂,而是寂静、光明、空性,也叫佛的法身。  达摩又说:“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如果说:除了我们的心以外,还有一个佛和菩提,这是不对的。普通显宗认为,我们的心是贪嗔痴,它不可能是佛,不可能是菩提。只有通过修行,断除、放弃、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烦恼心,才可以得佛。但这种观点是不究竟的。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佛和菩提在哪里呢?  “譬如有人以手提虚空得否?”,譬如说,如果有人想用手去提取虚空,可不可能呢?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虚空是抓不到的。  “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虚空虽然有一个“虚空”的名字,但它实际上没有任何相状,无法获取,当然也无从舍离,因为只有获取了才可以舍离。  “是捉空不得”,谁都没有办法去抓虚空。  “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想再去找一个清净的佛,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佛就是自己的心,证悟了就得到了,为什么还要离开这个心去寻找佛呢?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过去的佛,未来的佛,都在讲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我们的心就是佛,佛就是我们的心。除了心以外没有佛,除了佛以外也没有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如果说心外有佛,那佛在哪里呢?既然心外没有佛,又怎么会见佛呢?  我们往往认为,佛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菩提迦耶金刚座成佛的那个释迦牟尼或净饭王子。但了义的佛经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并不是真正的佛,他只是为了度化不同的众生,而被真正的佛派遣来的一个人的形象。他的使命,就是完成佛的工作——传播佛法、广度有情。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他是法身佛与报身佛派来的使者。因为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众生的根机比较成熟,已经到了该度化的时候,所以,真正的佛就把释迦牟尼佛派到这个世界上来,完成度化众生的工作。真正的佛是谁呢?就是佛的法身和报身。因为化身是报身的投影,报身是法身的投影,所以,最终真正的主人,是法身。  “佛在何处?”法身佛在哪里呢?谁都答不出来,过去未来,东南西北都没有,因为法身佛不属于任何时间与空间,我们无法找到法身的确切位置。其实,法身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到自己的心以外的地方去觅佛呢?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如果要寻找佛,就必须见到自己的本性,因为自己的本性就是佛。  “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佛就是自由自在的人,他像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再不需要学习,再不需要考试,因为佛该做的事情,该学的学业,该完成的任务,该断除的烦恼,该证悟的境界都已经完成了,所以称为“无事无作人”。  “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如果不证悟心性,只会整日处于迷茫之中,一心向外驰求,认为外面有一个佛,并朝思暮想地希望去寻觅这个佛,终日渴望着要到印度去朝拜等等,这都是从源头上得不到结果的痴心妄想。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明心见性了,就是佛;没有明心见性,没有证悟,就是众生。佛与众生的差别,就是见性与否。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区别,这和密法的观点非常相似,密法讲的也就是这些,就这么简单。  “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如果远离了众生,是不可能在众生以外,有什么佛性的。  这些论著讲得非常好。禅宗的这些论典,都非常深奥。六祖、五祖等祖师,都非常强调光明,这不但接近于大圆满,简直和密法所讲的完全一样。我觉得,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论典,绝不仅仅是显宗,而是像大手印一样非常深奥的密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密宗的大手印,一种是属于显宗的大手印。显宗大手印,与禅宗非常相似。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宝典,不读、不证悟真是非常可惜。但现在真正能悟道,或真正能把这些宝典的意义如实讲出来的人究竟有多少?虽然佛菩萨的化现在哪里都会有,但显现上仍然是寥若晨星。  实际上,除了这些内容以外,密宗本质上也没有太多的东西了,只是密法讲得更加详细、更加清楚。最重要的,是密法里面有很多任何佛经都不可替代的东西,那就是具体的方法。  换言之,虽然显宗经论里面讲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对于怎样去证悟心性,显宗就没有具体的方法了。只能通过积累资粮,修禅定,然后慢慢地去了悟。但禅宗也有一种和普通显宗不一样的,比较接近于大圆满的方法,那就是直指人心,这是禅宗非常好的特点。  本净离戏论,内明童瓶身,  远离诸堕边,智分不断灭,  “本净离戏论”,本来的清净远离一切戏论,没有任何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能够感受到的肯定、否定、善、恶等观念、现象与戏论。  “内明童瓶身”,“内明”的意思是说,在没有证悟的时候,虽然心的本性不会在外面发挥作用,但它永远都是光明的,所以是内明。当我们证悟以后,它不但是内明,而且也是外明。“童瓶身”是大圆满术语,其他任何论典当中都不会出现。“童”意即童子,因为心的本性永远年轻,不会衰老。“瓶身”是说,当我们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从外面看不见内明的佛性,佛性就像瓶子里面的灯光一样,所以叫“童瓶身”。  在大圆满续部中,经常会提到“童瓶身”。其实,在显宗的《法界赞》与《宝性论》等论典里面,也讲了类似的内容,只是用的其他名词而已。《法界赞》当中是六种比喻之一,《宝性论》里面,则是九种比喻之一。在弘忍大师的《最上乘论》中,也用了“瓶内灯光”来比喻佛性,而且还讲得非常好: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有人问道:如何理解自心本来清净呢?  “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回答:《十地经》(是显宗的法)中说:在众生的身体里面,就有金刚佛性。也就是说,在众生的身体里面,有我们的心。心的核心或者本性,就是佛,所以说我们的身体当中有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像日轮一样通透光明、圆满广大、无有边际。佛的所有功德,都圆满具足于我们心的本性之上。  “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有了这些黑云般的无明以后,心性光明就被覆盖而不能得见,就像装在瓶子里面的灯光,虽然在瓶子里面是光明的,却不能照到外面。同样,因为我们的佛性被烦恼覆盖了,所以外面看不见。  “远离诸堕边”,远离了常见、断见等各个偏堕之边戏。  “智分不断灭”,“智分”,即智慧的部分。如果没有智分,就变成了单空——仅有空性的部分,而没有光明或智慧的部分。但心的本性不但有空性的部分,而且光明、智慧的部分也不会断灭。  明于法界中,大悲不灭故,  基中任运成。  “明于法界中”,“智分”的光明,就在法界当中。  如《达摩血脉论》云:“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如果说在心外有佛,那佛在哪里呢?无论说佛在过去、现在、未来,还是印度、东、南、西、北、西方极乐世界,都肯定是不对的,最后只能说在法界当中。那法界在哪里呢?法界就是我们心的本性。前面讲的“本体”、“自性”、“大悲”,就是法界。  在密法的《大幻化网》中经常讲,法界就是佛的宫殿。包括无上密宗的一些仪轨当中都说,在佛的宫殿、法界的宫殿当中,迎请佛陀,迎请菩萨等等。此处的法界宫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房子组成的有形有色的宫殿。只是因为光明永远都离不开空性,它就在空性当中,所以说佛的法身宫殿就是法界。  “大悲不灭故”,大悲,即空性和光明的不分不离、无二无别。“大悲不灭故”,也即光明和空性的双运永远不灭。无论成佛还是没有成佛,升天堂还是堕地狱,光明和空性始终双运、无有间断。  “基中任运成”,在基位当中,佛的法、报、化三身任运自成。即使位于我们这种普通众生的基位,心的本性永远都离不开法界,离不开佛的智分。禅宗讲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性普贤尊,四时大平等,  光明恒无变,  “自性普贤尊”,自性,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普贤尊——大圆满里面的第一尊佛,也叫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就位于法界的宫殿当中。实际上,普贤王如来就是法身。《达摩血脉论》里面也讲,“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其意与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一样。  “四时大平等”,“四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再加上不确定时间的不定时。“大平等”在法界当中,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没有任何时间的概念,一切都是大平等。  “光明恒无变”,光明是永远恒常不变的。  无分遍满我,无尘圣贤我,  自成智慧身,恒住众生心,  “无分”,心性是无分的。无论过去、未来、现在,都无法分。如果可以分,那肯定是分别念制造的有为法,但心性却不是。  “我”,在第二转法轮的时候,“我”是要被推翻的,不能有“我”。人我、法我,什么我都不能有。但在最高深的法当中,“我”又回来了。有人会觉得:“我”是不能有的啊,哪里有“我”,就会有我执,这样烦恼不就也有了吗?其实,这个“我”和二转法轮的“我”虽然用的是一个字,但实质内容却是不一样的。从密法和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肉体和精神,完全是虚幻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是“我”。假如有一个“我”,或者是非要用“我”这个字的话,只有如来藏才配得上。如来藏不是二转法轮当中所讲的“我”,但它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存在,所以可以用“我”字来形容它。这个“我”既不是人我,也不是法我。  “遍满”,在外道经典中,讲过大我和小我。小我,是我们现在的我;大我,就是遍满整个虚空的我。小我融入大我的时候,就是外道所谓的成就。虽然这里也提到了“遍满”和“我”,但实质内容却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意思是:任何生命和物质,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离不开光明、如来藏。任何物质、任何生命、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当中,都有它的成份,所以叫“遍满我”。  因为外道也用过“遍满”这个词,所以有些学者会说密宗不是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是一样的。其实,这只是他们不了解密宗的真实内容而已。弘一大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密宗,后来才转变观念的。他在论典当中说过:“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谁说密宗不是佛教,就人云亦云,因为并不是谁都能了解密宗的真正含义。如果仅凭在某一个经典当中,出现了一两个外道常用的词汇,就将该佛经归属于外道,那三转法轮的佛经都只能算是外道的经典了,这显然不合理。  “无尘圣贤我”,“尘”代表所有的有为法,“无尘”,即不存在任何有为法。“圣贤我”,即神圣的、了不起的我。再次声明:这个我,不是人我和法我,更不是外道的我,而是如来藏、光明。因为如来藏光明是法身、报身、光明、空性,所以说它是“圣贤我”。  “自成智慧身,恒住众生心”,自然天成的智慧之身,永远都存在于众生的内心当中。  无明染污故,迷于不净转,  声缘菩萨众,未证极净间,  究竟之本体,非能证圆满,  二障永断时,方能圆悟基。  “无明染污故,迷于不净转”,因为无明的染污,而使众生迷茫愚痴,在不清净的轮回当中轮转不息。  “声缘菩萨众,未证极净间”,不但普通众生未能证悟,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在没能证悟非常清净的、最终极的佛果之前。  “究竟之本体,非能证圆满”也不能圆满证悟究竟的心之本体。  什么时候能证悟心的本性呢?  “二障永断时,方能圆悟基”,当永久地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时候,才能圆满地证悟基,也即心之本体光明。  二、宣说道  显密所有的法,都在讲基道果。虽然各自的基和道有一些差异,但果都是一样的。显宗的果是成佛,密宗的果也是成佛。虽然有些说法认为,显密的果也有区别:显宗讲的佛果实际上是十地,还不是真正的佛,佛果应该是十一地。但这并不是最究竟的观点。  最究竟的观点是什么呢?  莲花生大师、无垢光尊者、荣森班智达以及麦彭仁波切等许多高僧大德与成就者们一致认为:显宗和密宗在观点上、修法上有区别,而且区别还比较大,但果却没有什么区别。显宗所讲的佛和密宗所讲的佛都是一样的,没有境界的高低之分。如果说有区别,就只有快慢之别:密宗的方法很多,所以成就佛果的速度比较快;而显宗考虑到所化众生的根机,所以没有提供这么多的修行方法,以致于结果来得比较慢,在成佛以后,就没有区别了。  下面继续进入正题,接着宣说道。  用见解去认识与证悟基的本性,就叫做“道”。其中的见解,也即证悟的智慧,也属于道;而见解所证悟的对境,则属于基。比如,我们在看任何物体的时候,所看的物体是基,而眼识就是道。当然,物体和眼识肯定不是基和道,这只是举个例子便于大家明白而已。  密宗和显宗的胜义谛和世俗谛,都属于“基”。  我们也曾经介绍过,密宗的胜义谛和显宗的胜义谛不一样:  显宗中观的胜义谛,就是空性;世俗谛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有因有缘、不清净的外在大自然,以及众生的身体五蕴等等。  在密法里面,世俗谛有两种:清净和不清净。清净的叫做正世俗谛,也即正确的世俗谛。它虽然是世俗谛,但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它是正确的。正世俗谛是什么呢?就是佛的坛城。其实,显宗经典当中,也提到过佛的坛城,也讲过八地以上的菩萨所证悟的境界或是所看到的景象是清净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混乱不堪的娑婆世界。他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知到的所有物体,都不是我们现在所感知到的不清净的物体,一切都是清净的。这在密宗里面,叫做正世俗谛。显宗的世俗谛,在密宗里面,被划分为倒世俗谛,也即颠倒的世俗谛。  显宗也分正世俗谛和倒世俗谛,这在《入中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显宗的正世俗谛,就是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真实的东西。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子、桌子等等。从凡夫到七地菩萨的感官结论,也即不清净的山河大地,人、动物等生命,凡是一个正常人的视觉所能看到的,听觉所能听到的现象,都是显宗正确的世俗谛。  显宗中观里的倒世俗谛有两种:第一,现实生活当中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服用迷幻药以后,所产生的幻觉等各种幻相;第二,我们会把通过视觉或触觉接触到的有漏物质,说成是常住不灭的、幸福快乐的、实有存在的,但它们本来却是无常的、痛苦的、虚幻的、无中生有的。这些现象,都叫做倒世俗谛。  但密法却认为显宗所谓的真实,也是倒世俗谛。  密宗和显宗的区别就是:显宗讲的是七地以下的世俗谛,密宗讲的是八地以上的世俗谛。换言之,显宗诠释的,是我们普通人和七地以下的菩萨所看到的世界;而密宗诠释的,却是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而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清净和不清净,不存在清净和不清净的区别,但在十地以下菩萨的境界当中,就能感知到有形有色的佛的坛城。  正因为有这样的差别,所以显密修行人在修行的时候也有区别,因为见解和修行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见解就像我们的眼睛,用眼睛先看好路,然后才可以走路。  是故精进修,断障方便道。  “是故精进修,断障方便道”,所以,我们应该精进地修持断除一切障碍的方便道——密宗。  虽然显宗里面也有一些方便,如,六波罗蜜多当中,除了智慧波罗密多以外,都属于方便道。但密宗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的方便,证悟方法非常丰富,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等。既有针对贪心和淫欲心的修法,也有针对嗔恨心、愚痴心的修法……因此密宗也叫做“方便道”。有些显宗认为根本不可能的奇迹,在密宗里面,却是稀松平常的现象。  为什么密宗具有如此优越性呢?因为在七地以下菩萨的境界中,或是我们普通人感官的结论中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八地菩萨的境界当中不但有可能,而且还很正常。因为见解不一样,所以密宗的方法很多、速度更快。  或许有人会问:不是说一切都是佛的坛城,烦恼是菩提吗,那为什么还要“断障”呢?因为我们也要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在胜义谛当中,当然没有可以断的东西;在正世俗谛的范围中,也没有什么可以断除的,一切都是佛的坛城,都是清净的。但在我们感官的范围当中,也即密宗的倒世俗谛当中,就需要断除烦恼。  彼有共不共,共道无数劫,  积累诸资粮,向外觅佛位。  “彼有共不共” ,断障有共同与不共同的两种道。  “共道无数劫,积累诸资粮,向外觅佛位。”共同的道,即显宗的法。需要在无数个大劫当中积累各种资粮,是向外寻求佛果的。  不过,显宗也可以分为普通的显宗和特别的显宗两种。第二转法轮当中的绝大多数经论,属于普通显宗,就是精勤积累资粮,向外寻觅佛果的。特别的显宗,也即第三转法轮所宣讲的显宗,我曾经也介绍过很多次,其见解非常深奥,不是向外觅佛果,很接近于密宗,我们也称之为半显半密的见解。无论如何,普通的显宗,的确就是向外觅佛果的。他们不认为众生即是佛,也不认为烦恼即是菩提。他们认为,普通众生通过修行,在断除不清净的烦恼以后,就可以成佛。这就是“共同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1
正序
倒序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1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慧灯之光
慧灯之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