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7

(7)舌头抵住上鄂,呼吸的速度不要刻意加快或调慢,保持正常呼吸速度即可。这样就能让身体的每一部分,都非常放松,人也可以很快静下来。  打坐的时候,最好坐在垫子上面。垫子的后面要高一点,前面要矮一点,这叫禅垫。如果坐在很软的沙发上打坐,身体一会儿就会感到不舒服、不放松。  2,语言的要点——排污气  安坐好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排出污气。  (1)为什么要排出污气  虽然在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呼吸与思维有什么关系,但真正修行的人,却知道呼吸与念头密切相关。  修行人都知道,身体的姿势、外在的呼吸,与循环在人体内的内气与密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吃饭之前先要洗碗一样,修禅定之前,也要把一天当中所累积下来的所有与杂念相关的气排除。排了污气以后,自然就能把当天累积的所有杂念、负面情绪乃至毁灭性的情绪都排出去。用佛教用语来讲,这个方法叫观想;用普通的语言来讲,叫冥想。  打坐观想或冥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有科学证据的。打坐可以明显地改变左右脑比。确切证据显示,情绪上的悲伤和幸福,与左脑和右脑的前额叶有关。其中左脑负责幸福,右脑负责悲伤。当左右脑对比升高,左脑活动异常活跃时,幸福感也会随之而增加。科学家们发现:打坐冥想的时候,左前额叶外皮区的活动量非常高。换言之,禅修或冥想完全可以达到很快乐、很幸福的境界。  我们的一贯做法,都是非常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往往会习惯性地忽略精神的力量。其实在有些时候,精神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物质的力量,我们万万不能忽略了这一点。  (2)如何排气  首先,左手的拇指按住左手无名指的指根(在这里有一个血脉),另外四个手指放在拇指上面,这叫做金刚拳。将拳头按在左腿腿根的血脉上面。  之后,右手的拇指同样按在无名指的指根上,除了食指以外的三个手指都放在拇指上面,并把手朝上转一圈,按住右边的鼻孔。之后,从左边的鼻孔排气。排气的时候,要冥想:我今天一天产生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变成一种黑色的气体,就像柴油车排气管里排出来的肮脏气体一样,从左边的鼻孔里排出去。同时轻轻地呼气,这样连续三次。之后左右手相换,右手做金刚拳,放在右腿腿根血脉上,左手食指伸出朝上转一圈,按在左边鼻孔上,并从右边鼻孔轻轻排出污气三次。随后左右手同时做金刚拳,一起按在左腿和右腿腿根的血脉上,左右鼻孔同时排气三次。  3,专注呼吸的修法  做完上面的排气后,手结定印放在肚脐下四指处,然后静下来,眼睛往下看,将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呼吸上。呼吸的速度不要刻意调快或调慢,呼和吸作为一对,然后数次数。数次数的时候,一呼一吸算一次,一共要数七次。数完以后,又回到一,再数到七,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每七次算是一组,这样要数三组,一共为二十一次。这是过去修行人的一种经验,如果数呼吸的数量多了,比如数到十五、十六、二十等等以后,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所以最好是从一到七反复循环。大家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自己决定数的次数。如果静坐一个小时,就在这一个小时当中,什么也不想,只是一心一意地呼吸和数数。通过这种方法,就能把自己从压力下面解放出来。  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减压?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以后,相对来说,情绪比较集中,没有那么散乱。集中以后,所有的思维都全部归零。没有任何思维,家庭、感情、公司等等都抛之脑后,不追忆过去,不迎接未来,也不对当下做任何判断。就在这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当中全部放下来。这样整个心静下来以后,就会进入一个非常宁静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所有的烦恼、所有负面的情绪、所有的压力都会消失无踪。刚开始,我们可能只能保持一分钟左右,然后再发展到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等等。每天最好能保持至少二十分钟以上的静坐时间,这样对我们很有好处。  4,如梦如幻的修法  静坐下来以后,就去思考:每天24个小时当中,我所执著、留恋、在乎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通过前面讲的逻辑去思维,最后会判断出: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幻觉。当对这个结果从骨子里深信不疑,并能深深地体会到“世事真的就是一场梦”以后,就不要再去分别思维,立即停下来,在这种感受当中安住。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开始的时候,可能仅仅过一分钟左右,这个感觉就会消失。不要紧,再去思维、体会、安住,这样反复持续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能逐步转变我们的观念,达到减压的目的。  观如梦如幻和数呼吸这两个方法,都有减压的作用。即使你是一位不想学佛的人,也可以尝试。虽然这是佛教的修法,但其中不掺杂任何的信仰成分。修这个法,并不等同于学佛。就像瑜伽可以脱离所有宗教,只是单纯的瑜伽,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佛教一样。上述修法也完全可以脱离佛教,作为一个纯粹的健身或养生技巧来使用。  5,打坐的最佳时间  (1)晚上睡觉之前,经历了一整天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应酬,各种各样的压力已经蓄积到了当日的顶点。此时通过这种方法减压后,晚上就不会做噩梦,睡眠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2)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在洗漱完毕,上班之前,回到床上静坐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哪怕只有二十分钟都可以。把心态调整一下之后再去上班,平静的心态一定能对当天的人和事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修行要靠长期的积累,我们不能因为一两天没有什么作用,就停下来了。不以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点滴的累积。没有时间的夯积,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三章 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人类的痛苦,来自于各方面。其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包括物质的方法,修炼的方法等等。  佛教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解决痛苦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去修炼、净化自己的灵魂,就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境界:暂时的结果,是减轻自己的压力;究竟的结果,是从根本上解决生老病死的痛苦。  过去很多人认为:佛教很悲观、很消极、主张逃避现实,其实不是这样的。佛教对人生痛苦的认识,远远不止这么几种。佛教对人生的定义,对痛苦和幸福的态度,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了解这些内容,一定能够受益匪浅。  一、痛苦的来源  人的痛苦是怎么来的?若没有深入研究,很多人会从表面上去看问题,认为痛苦是因为自己没有钱、吃不饱、穿不暖,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条件不具备而造成的。其实,这些都只是痛苦的部分因素而已,但痛苦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另有原因。  (一)痛苦的初始源头——光明,静静的海面  佛经里面有时会用大海来表示人的心理状态,有些时候,会用蓝天、乌云等等来描述人的心理本质或心理活动。此处我们就以海洋的活动,来描述和比喻人的内心本质与活动。  光明就像是静静的海面,没有声音、海浪、波纹,平静安详、海天一色,看上去就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感觉。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从来没有悟到过内心的本质光明,虽然我们的痛苦、幸福,以及各种心灵活动,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而内心最深处的基本层面,佛教经常会用“光明”这两个字来形容。这种“光明”既不是可见光,也不是不可见光,在物理的任何光谱上都找不到。它代表没有任何污垢的纯洁无瑕的状态。在光明当中,没有幸福与欢乐,也没有痛苦与烦恼,是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释迦牟尼佛最终证悟的,就是这个光明。所有佛教徒追求的,也是这个光明。在佛经里面,这也叫做佛性。佛性或内心的光明,是可以自己去证悟、去体验的。禅宗有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宗强调的明心见性或者证悟、顿悟,就是要证悟自己内心的本质光明佛性。  (二)无明——波纹  所谓“无明”,也即愚痴、愚蠢的意思。“明”,代表证悟的智慧。“无”,就是否定。无明,也即没有智慧、没有证悟。虽然心的本性光明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当中,但因为我们没有证悟,从来都无法感知到这一切,所以叫无明。  当最原始的无明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已经离开了光明,来到了心的第二个层面。最原始的无明是什么?就是当内心很平静、很放松,却还没有进入光明的时候,内心当中没有任何念头,肯定的、否定的、好的、不好的、痛苦的、幸福的……所有的念头都消失无踪的状态。  详细而言,心的初始起源,是光明;之后,在光明当中稍稍产生了一些波动;当波动发生以后,就产生了我们的第一个最原始的无明意识。此时虽然光明依然存在,但最初产生的原始无明意识便已经和光明分离,形成了我们的意识。此处的原始无明,就像大海中的波纹。虽然波纹还没有形成波浪,但与静静的海面还是有点不一样,开始有了一点点的波动。  在佛教里面,从光明当中产生无明的概念本身,也是一个难题。光明当中怎么会产生无明?其实,轮回的源头,既可以说远在天边,因为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轮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轮回近在眼前,因为当下的光明就是轮回的源头。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去了解、研究密宗的相关论著。  宇宙当中的所有天体,包括银河系、太阳系,都有它的轨道和周期。人的生命也有这样的周期,直到成佛之间,永远都不会自己停下来,因为它的动力、生命力始终存在。生命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它的周期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循环不止。  起点是什么?就是光明。终点是什么?还是光明。光明既是轮回的起点,也是轮回的终点。这些道理当中,没有任何信仰的成分。无论是谁去研究、去体会,都可以感知到。因为我们的心灵结构,是没有区别的。  幸福、不幸,唯物、唯心,有神、无神等等,都是最表面的现象,根本没有涉及到光明与无明的层面。意识的源头,就是光明。在光明当中,没有时间、空间。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从无明当中分出来的。从光明当中产生无明的初期,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也没有时空概念。就像大爆炸的瞬间,没有任何物质,之后才从真空当中,产生了一种能量,当能量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从能量当中,便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粒子。之后又从基本的粒子,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同样,从光明当中产生原始无明,也即产生了有波动的,可以思维、判断的意识之后,立即形成了基本的粒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之后又形成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无明就像能量一样,从没有滞碍的能量聚集成物质的过程,与无明产生世界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藏传佛教的《时轮金刚》里面,描述了外在的宇宙世界,内在的人体结构,以及更深层的意识结构,并阐明了外内密三层宇宙之间的关系。外,就是外在宇宙,包括太阳系、银河系等等;内,就是人体结构;密,就是意识。其中讲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宇宙;人体同样也是一个宇宙;外面的宇宙,也是一个宇宙,这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会相互影响。  现代文明往往比较忽略意识方面的研究,即使有一些研究和探求,也都是比较表层的。但人类的很多问题,却是从意识当中产生的。很多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客观因素完全没有关系。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相对而言,不同的观点,有可能在某种层次上是对的。但最终极的真理,却只会有一个。我们应该去探知更深层次的人生观。要知道,我们内在的世界,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探索这个世界的方法,不是通过数据测量,也不是依靠仪器检测,而是通过佛教独有的训练方式。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像吃饭能够填饱肚子,透明的、液态的水可以在零度以下变成不透明的、固体的冰一样真实。  原始无明意识的振动,与物理学最新发现的弦理论非常相似。过去大家都认为,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都是一个个点状的物质。弦理论告诉我们,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一维弦的振动,不同的振动模式,显现出一个点状的粒子,其实它不是点状的,而是一种振动,但视觉的偏差却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幻觉。  当无明没有振动的时候,就像静静的海面,永远都是平静的状态,这就是佛的境界。当意识开始振动以后,即使它再回头,也无法感觉到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了,所以叫无明。  内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它的诞生、毁灭、本质以及发展过程,都有一个特定的规律。除了佛以外,谁都没有掌握这种规律。很多人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就不懂自己是什么?我的本体是什么?我是怎么来的?当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许能够证明这些规律的存在,但目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行。只有佛教的方法,可以证明这一切。通过修行,就可以了知这一切,因为心是自知自明的。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换句话来讲,就叫做自知自明,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性。  (三)我执——波浪  我执也即执著。每个众生都有一个先天性的执著,那就是对自己的执著。无论文化水平高低,社会地位强弱,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存在的,却从来没有去思考过我怎么样存在,更没有用科学数据去测量、证明我的存在,也没有用其他的方法、逻辑去证明过我的存在。  真正的迷信,就是这种先天性的执著。实际上,自我是并不存在的。从个人最表面化的层面来讲,我是存在的,谁都不会去否定某个人的存在,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人?我们就不知其所了。  同样,大家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物质世界是存在的、世界就是物质世界的观念,没有人想到过要去推翻这一点,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物质、原子、分子等等,都完全是一个幻觉。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看到过真实的东西。  虽然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的历史;未来几百年以后地球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预测;包括人体的构造,细菌、细胞等微观世界,现代科学都可以为我们一一揭示,让我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但唯一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佛教讲两个层次:一个叫世俗谛,一个叫胜义谛。五种感官的结论,叫世俗谛。世俗谛是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只是相信自己的感官所得出的简单判断。眼睛看到的是红色,就认为是红色;眼睛看到的是白色,就确定是白色。建立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是非常表面化的东西。  而超越五种感官的结论,则叫胜义谛。胜义谛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自我。难道世界的真相,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吗?除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的东西以外,不会有更甚深的东西吗?不是。我们可以不相信万能神、造物主的存在,但我们必须相信,甚深、神秘的东西是存在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眼睛所看到,思维所想象的样子。因为我们的五种感官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并不是准确的,而仅仅是一系列的幻觉而已。但我们还是要去执著、相信它的存在,对此,佛教称之为执著。  从光明当中产生了原始无明,无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它自己就开始有主见了。所谓的主见,就是我执。无明产生我执的过程,就像波纹变成波浪。佛教认为,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这个执著。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都没有办法逃避。在面临这些痛苦的时候,执著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有了执著,一定会有痛苦。如何去面对它,是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佛教告诉我们,想更好地去面对生老病死这些痛苦,就要放下。  禅宗主张放下。有些人认为:放下就是消极、悲观、逃避、回避。当自己在社会上实在混不下去以后,就选择了出家的路。这根本不是放下,而只能叫做放弃。真正的放下,是既能在世间非常成功,甚至达到世界五百强总裁的地步,同时也可以放下。为了几百个、几千个甚至是上万个员工的生存,我们可以担负起经营、开发的责任;同时为了解脱,我们又要能够放下,放下内心的嗔恨、抱怨、过多的欲望等等。这样就能更完美地工作,因为担当责任与放下执著是不矛盾、不冲突的。  佛教主张顺其自然,活在当下。也就是不要过度执著于过去与未来,要完美地活在当下。我们的痛苦和鬼神无关,和造物主无关,只是与自己的执著有关。如果放下了执著,立即就能感到轻松自在,没有痛苦。  佛经当中也讲过:过去的很多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也会示现国王的身份,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执著、能放下的人,这两个都可以兼顾于一身,而且做得很好。因为放下以后,没有自私自利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普通人能做到不执著么?通过一种特殊训练,想突破执著的层面,是绝对可以的。  (四)烦恼——巨浪  我们往往认为:一切痛苦,都来自于物质的匮乏。当然,在我们贫穷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痛苦的确来自于物质的匮乏。但更多的痛苦,却是来自于精神的空虚、不满足与欲望的无限扩展。  因为有了一个“我”的存在,就有了你、我、他的分别,就形成了一个个生命个体。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命个体之间的亲怨、争斗。在贪恋、争斗的过程当中,贪欲心、嗔恨心就像巨浪一样席卷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到不知所措。  过度的欲望,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哪怕平时人品非常好,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也会被欲望所毁灭。从无明的波纹,变成执著的波浪,再变成烦恼的巨浪。过度的愤怒、欲望,会使人远离人性,完全忘掉自己是谁,应该干什么,最后走到崩溃的边缘。  佛教把所有的烦恼,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贪,就是贪欲心。释迦牟尼佛没有要求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放弃所有的贪欲或欲望,本身这也不可能,同时有些欲望对人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佛经对此讲得非常清楚。想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欲望。想有更多的钱去帮助其他人,所以要去赚钱,这也是一种欲望。佛告诉我们,这一类的欲望暂时不需要断除,但自私自利的过度欲望,却应该先放下。  第二种,嗔,就是嗔恨心。在佛经里面,嗔恨心分了很多层次。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到了不愿放弃的时候,就是仇恨。  第三种,痴,就是愚痴心。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是痴、无明、不明白真相。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可以告诉你成佛的方法,但仅此而已,最后的成佛,还是要靠自己解决。释迦牟尼佛不是万能的。释迦牟尼佛在发现这个自然规律之后,只能告诉我们该怎样去做,如果自己不做,一样不能解脱。  (五)业力——海啸  随着烦恼接踵而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善恶。善恶就像是烦恼巨浪最后变成的海啸。因为有了嗔恨心,所以非常愤怒,最后打了人、骂了人、甚至杀了人,这就是恶。或者因为带着实有的执著去行善,从而积聚了一些有漏的善业。虽然行善本身很好,善和恶肯定是迥然不同、一好一坏,但从光明的角度来讲,善与恶都已经离光明很远了。与本性之间的距离,善和恶都是一样,所以此处我们把善恶都放在一起,佛经中称之为“业”。我们现在的好与不好,幸福与痛苦,都取决于过去的善业和恶业。就像海啸带给人类的是灾难一样,善恶之业带给我们的,就是茫茫轮回的无尽痛苦。  二、消灭痛苦的途径  (一)回归光明  首先,释迦牟尼佛也不否认,物质可以解决很多的痛苦。当我们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物质。但物质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想必大家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这一点。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静静的海面,要觉悟。觉悟以后,所有的痛苦都可以烟消云散。  觉悟是什么?就是回归光明。我们从光明当中出来,经历了无明、执著、烦恼、造业、痛苦。走了一圈,最后证悟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光明当中。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为什么叫本来面目呢?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如此,无论我们生气、贪婪、开心还是焦虑,它的本性永远都是这样,从来不变。  怎样证悟自己内心的本性光明呢?通过禅修的方法去证悟。证悟以后,就能恍然大悟:原来在光明当中,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幸福、嗔恨心、欲望等各种各样的杂念,都是不存在的。这叫光明、佛性,也叫如来藏。  在光明当中,包含了慈悲和智慧。一个学佛的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既不是天堂,也不是造物主、万能神的果位,而是证悟内心的本质。在内心的本质当中,就包括了无限的慈悲和智慧。  什么时候能进入这种光明的状态当中呢?  第一,当我们证悟、明心见性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个光明。  第二,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也可以进入这样的境界。所有的人都不了解死亡。死亡这两个字,很多人都不愿意讲,不愿意听,更不愿意面对。其实死亡根本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周期性的生命过程之一。这个周期的出发点,就是光明。从光明当中,产生了我们的各种各样的念头。最后我们死亡的时候,又会进入到这个光明当中。在这个光明当中,又将产生下一世。所以,我们所有意识的出发点,都是光明。  第三,在每天晚上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我们又有机会进入到光明当中。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根本不会知道深度睡眠、做梦与醒觉之后回到现实的种种切换点。只有在藏传佛教的密法里面,才有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西藏度亡经》这本书中,就介绍过在深度睡眠、死亡与证悟这三个时候,接触到光明的方法。  藏传佛教非常重视梦的修法,通过这种修法,可以把做梦转化为心灵训练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因为在做梦和进入深度睡眠之间,有进入光明与证悟的机会。  同时,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死亡之后的修行。对普通人来说,人都已经死了,就谈不上修行了,很多人甚至非常恐惧、反感死亡。实际上死亡并不可怕,也不神秘。人的死亡,只是肉体的寿终正寝,是表面上的结束,实际上心灵没有结束。人死了以后,心灵又可以进入到光明当中。就像现在流行的催眠术,心里有恐惧的人通过催眠,就能追查到恐惧的根源,并可以在根本的地方解决恐慌。同理,通过佛教的方法,就可以训练出一种能力——可以在死后进入光明的当下,彻底铲除所有的生老病死问题,以及贪欲心、嗔恨心、傲慢、嫉妒等烦恼。  佛教要追求的,就是进入到光明当中。在光明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现实生活中的慈悲心、爱心、信心等等就可以增长得越快,贪嗔痴等烦恼也可以逐步减少,直到最后成佛。  平时在生活中,当我们心里非常烦躁、焦虑的时候,立即停下来,看看到底什么在不开心?肉体本身没有思维,不可能会有开心不开心的概念。生起烦恼的,只能是意识。那到底什么是意识呢?这样回头一看,就有可能进入到觉悟的境界当中。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之前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若只是想进入到原始无明的状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是对我们目前而言最简便、最容易也最有效的解决焦虑等问题的方法。  有些人觉得,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暂时解决心灵上的问题。但出定以后,还是要去面对现实,问题仍然摆在面前,所以打坐是没有用的。  虽然现实确实是存在的,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就要靠自己了。痛苦与否的临界点,就是在这个地方。不一样的心态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若能以平静、轻松、开阔、开朗、开明的心态去面对现实,自己永远都不会受到伤害。虽然问题还是要去处理,但只要自己尽力了,结果就只能顺其自然了。如果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暂时无法解决问题,心态好的人也会随缘自在,而不会死死纠结。  我们从没有空间、时间的光明当中走出,形成了意识与生命个体,从父母的精卵结合体变异成肉体,最后又复归尘土,这是一个生命的周期。当最后证悟以后,我们会发现,人生就像一场梦。所有的无明、烦恼、痛苦,都根本没有发生,永远都是光明,这其中,有着非常深奥的意义。  觉悟以后,就不会再有自私、痛苦、烦恼,但却可以有爱心、慈悲心与智慧。依靠慈悲和智慧,就可以利益、度化更多在世界上生存着的生命,可以把自己觉悟到的东西传播给其他人,让大家都能轻松、自由、幸福地生活,这就是佛度化众生的方法。  (二)禅定的训练  我们的意识,是可以修炼的。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每天静坐一会儿。不思忆过去,不迎接未来,把当下的所有杂念都放下来以后,人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这种状态和光明很相似,但实际上却不是光明。在这个状态当中停留下来,叫静坐、禅坐或禅修。禅修一方面可以减轻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智商、消除疲劳、控制嗔恨心等等。虽然这种禅修进入的状态还不是光明,还没有突破无明的障碍,但也是很好的。除了佛教以外,印度很多古老的宗教,包括心理学中所讲的静坐,都是指这种内心进入原始无明状态的层面。当然,这只是普通的禅定。  禅修的时候,虽然我们的意识就像波纹一样,会有一点点运动,但无明自己却感觉不到。当一个人忙了一天,突然间静下来以后,会感觉非常轻松,没有烦恼。内心越是烦躁,人越痛苦,越不开心,静下来以后,自然而然会出现一种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叫做禅悦。很多人会对禅悦上瘾,体验过禅悦的人,随时随刻都想打坐。  佛教的打坐,必须突破禅悦,突破无明的层面,要设法进入光明的层面,但不学佛的人就不需要这些,只需心静下来以后进入原始无明的状态即可。在佛教当中,这种状态也叫藏识。印度梵文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  为什么叫“藏”呢?比如,我们过去做过杀生、偷盗等恶行,从表面上看来,这些事情都已经结束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虽然事情结束了,却有一个能量储存在最基础的意识当中。在这个最基础的意识当中,有着好事、坏事、好的念头 坏的念头等各种各样的能量,就像一个仓库,所以叫做“藏”。  佛教承认轮回,认为人死了以后,虽然肉体消失了,但意识最基础的层面却永远不会间断,而会迁移到另外一个身体当中,就像电脑软件从一个硬件移到另外一个硬件设备当中一样,所以,很多人的脾气、性格,都与藏识带来的上一世的信息有关。  这种原始无明,是我们非常需要的一种修行状态。若能保持这种状态,而且比较投入,就能开发出一些内在的功能。要知道,在我们的内心当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现在连这些能量的百分之五都没有开发出来。即使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只不过开发了一点点而已,内心深处的潜能根本就没有挖掘到。  如何开发?通过打坐。开发什么呢?首先,可以开发神通,也即所谓的特异功能。譬如说,天眼,就是通过禅定改变了我们的眼部结构,虽然这种改变,并不是能看得到的物质结构的改变,而是在物质结构之外附加的一种眼部结构。有了这个结构以后,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力量,能看到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比有了显微镜、望远镜等等还厉害,不但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细微物质,甚至可以看到过去与未来。  另外,打坐也可以改变不良脾气,解决生理上的一些问题。譬如,八成的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绝大多数的抑郁症,并不是吃不饱、穿不暖造成的,而是心理问题造成的。我们都知道,身体有自愈的能力,通过药物,就可以让伤口愈合。如果身体没有愈合的功能,则再多的药物,都无法愈合创伤。同样,心灵的问题,也要通过心灵去解决。有些很暴躁、很浮躁、很空虚、很悲伤的人在修禅以后,可以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开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同时,打坐还可以适当地减少烦恼,但我们要知道,通过这种方法,只能控制烦恼,而不能从根本上断除烦恼。因为这种打坐里面没有智慧,只是内心很平静而已。  禅定的具体训练方式:  1、坐姿  打坐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很重要。佛经里面,讲了身姿的七个要领。对刚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内心与呼吸和身体的姿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姿势还是很重要的。  (2)数息法  当我们坐好静下来以后,就全神贯注地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呼吸不能刻意加快,也不能刻意调慢,保持正常、健康人的呼吸速度即可。然后去数呼吸。详见《慧灯之光》。  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家庭、工作、生活等问题。不追究过去,不迎接未来,一切杂念都放下,最好能达到前面讲的像是平静海面的状态。如果实在不行,也必须要达到还没有产生海浪的比较平静的状态。  现在西方的很多心理学家与冥想者,都喜欢用佛教的数呼吸法。虽然这也是一种思维,但用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却可以达到禅定的目标——通过思维去减少思维。  (3)一缘专注法  在自己的前面放一个物体,一支笔、一个矿泉水瓶子、一粒米或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两只眼睛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锁定在眼前的物体上,内心不起任何念头,让心静下来,这样保持几分钟。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我们只能保持五分钟,慢慢适应以后,就可以延长到十分钟、二十分钟等等。  (4)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我们这样静下来以后,虽然一开始心很平静,但过了几秒钟以后,内心当中会产生一种细微的念头,一个波纹般的小幅度运动。我们要尽量发现它,并立即控制它,要把波动的幅度减到最低。当然,要想降到完全没有波动的光明状态,我们可能暂时还做不到,但至少应该让波动的幅度变得非常小。  静下来以后,会感到头脑非常清醒,思考任何事情,灵敏度都非常高。用脑太多或压力很大的人,若能每天晚上保持几十分钟的静坐,完全可以过滤一天的疲劳,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好多企业界的人在打坐的状态当中,就发现了一些久而未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如果一静下来以后,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包括自己在内,都根本不存在,没有任何东西,这是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当体验到这种非常好的状态的时候,立即要停下来,不要再继续。为什么不能继续?因为如果再继续,过了两三秒以后,一定会产生杂念来扰乱这个状态。所以要在杂念还没有来得及扰乱的时候,自己主动停下来,然后再继续打坐。  在这个基础上,修持佛教的一些修法,以及其他的禅定修法,就会容易得多。  回归光明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证悟,就必须投入。除了佛菩萨的化身以外,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因缘成熟的时候,不想来也要来,不想去的地方也要去。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学到了回归的办法,以后的人生方向该如何掌控,自己要怎么样去活,却把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千万要珍惜,不要错过这千劫难逢的机会!第四章 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一、现代社会的悲哀  十七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文明。十八世纪,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随着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之后,科学技术给我们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可以说,如今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物质生活最发达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一直在下降。虽然我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但道德水准却越来越没有底线,我们似乎越来越不会做人了。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美国人和英国人的信任度下降了28个百分点。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可信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滑坡?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变得不够真诚。当人的真诚度下降以后,信任度自然会一落千丈。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一直在下降,而离婚率、自杀率与犯罪率却在不断上升,抑郁症更是大行其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佛教哲学对此应该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佛教理论的现代意义  (一)尊重因果,行持十善  1、什么是因果  释迦牟尼佛当年,给我们宣讲了因果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幸福与痛苦,都不是鬼神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而是由两种因缘导致的。其中第一种因缘,叫近缘,也即最近发生的因缘。另外一种因缘,叫远缘,也即比较长远的过去所产生的因缘。远缘和近缘两相结合以后,就会产生它们的果,这叫因果。  不了解因果的人,会觉得因果很神秘,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如果我们稍稍注意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动物、植物等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乃至人类,都在因果的网络当中循环,都离不开因果。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  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一个很客观的因果理论。虽然我们的肉眼不能观察到因果之间的细微关系,但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证明因果的存在。如今的很多高科技新发现,不都是肉眼看不见,曾被大家认为是不存在的东西吗?因果规律也不例外,即使看不见,却仍然存在。  因果里面没有教条性的东西,它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而是一种自然规律,只是被释迦牟尼佛发现了,并将其广而告之而已。  正如《佛说稻杆经》中所说:“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意思是,佛出现于人间也好,不出现也罢,事物的自然规律是永远存在的。  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佛教认为:因果规律是自然规律,即使是佛陀,也无法改变因果。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其他所有的佛,都不是万能的。  2、因果的形成过程  做任何事情,无论杀生、偷盗,还是放生、布施等等,虽然在事过之后,我们的肉眼再也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有一种能量,会贮存到我们最低层次的意识——阿赖耶识当中。阿赖耶是梵文音译,意即贮存东西的地方。它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可以贮存很多的信息。  不仅如此,包括上一世所学的东西、人的性格、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差别等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阿赖耶识这个载体,带到下一世。  阿赖耶识,是最基本的意识。其他的识,诸如第六意识等等都会时有时无,比如,在深度睡眠的时候,在身体受到外界强烈刺激而晕倒了的时候,它都是不存在的。但阿赖耶识以及阿赖耶识上贮存的行善造恶的种子,却一直完好无损。在它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成熟果报。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相信因果,利己利他  虽然佛教讲的绝大多数理论,可以用逻辑去推理。但有些理念,却需要佛陀那样的超级智慧才能发现。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也曾说过:对因果问题,普通人不容易观察和理解。所以,在智慧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之前,最好不要观察因果。因为即使观察,也得不到什么结果,还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对因果持怀疑态度。一旦对因果有怀疑,就会为了一些今生的利益,而不顾忌法律与道德,抱着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发现的侥幸心理,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如果发自内心地相信因果,对因果有敬畏感,则无论如何也不敢做这些违背因果的事情。因为因果与是否被人发现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做了,种子一定会贮存下来,总有一天它会成熟。成熟的时候,谁都跑不掉。有因,就一定会有果,这是客观事实。如果没有因果的自我约束,则伦理道德会越来越下降、衰退,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程度,这只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很多社会问题也会应运而生。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因果,行持十善 。  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中,十善的任何一条都永远不会过时。杀人、偷盗、破坏别人家庭等恶行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允许,因为这些都是世人公认的坏事。  假设全人类都能从骨子里去相信因果,世上就不会有杀人、妄语、偷盗等恶劣风气,没有暴力,没有战争,每个人都很真诚。就不可能出现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等问题。所以,佛教的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也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则。佛对弟子的要求,就是过少欲知足的生活。  比较现代人而言,古代的人们算是少欲知足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我们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欲望膨胀的负面影响。为了随顺欲望而无限度地消耗资源,终将威胁人类自己的生存。譬如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事情啊!我们总共只有一个地球啊!  尽管有些人在不遗余力地提倡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他们的行为非常令人佩服,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解决地球资源的短缺,最根本的问题,是抑制人类无限滋生的欲望。所以,现代社会的人,更需要少欲知足。  欲望的特性,就是无限度地膨胀。今年的奢侈品,明年、后年就变成了必需品,一定要拥有,否则就觉得大家会瞧不起自己。再过两三年,这些当年的奢侈品就被淘汰了。欲望就像跑步机,我们的脚步永远跟不上欲望这个跑步机的速度。如果在欲望无限膨胀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持续性的幸福,那也可以理解,毕竟资源消耗所导致的枯竭是后代的事情,我们暂时还不会面临这些问题,但是,在欲望无限膨胀的过程当中,我们自身能不能感受到幸福呢?感觉不到!因为幸福是建立在满足感的基础之上的,当欲望无限膨胀的时候,即使有满足感,那也是短暂的。  比如,一个高科技新产品出来以后,我们第一时间买到了,当时觉得很满足,但科技却在不断更新,不断推出一代、二代、三代等新产品,这时候,我们原以为了不起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时兴了。原有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也随着新产品的问世而渐渐消失。  包括我们学佛也是一样:有些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很兴奋、很认真,一两年过去以后,原有的兴奋感被厌倦心取而代之,逐渐地,学佛修行也不怎么努力、不怎么认真、不怎么投入,越来越落后了。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喜新厌旧、虎头蛇尾,总是喜欢追求新鲜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猎奇心。  所以,我们只能强制性地控制自己的贪欲心。虽然“欲望是发展的原动力”的说法原则上没有错。没有欲望,就不会去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佛也需要欲望。但如果欲望过度以后,就不但不是发展的原动力,反而变成了威胁我们生存的公害。  虽然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需要心灵的训练。训练的方法,即佛教的禅定。  (三)放下  禅宗尤其强调放下。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都有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怎么能够放下呢?这只是字面上的错误理解而已,是把放下理解为放弃了。其实放下并不是放弃,只是让我们放下对金钱、事业等任何东西过多的执著。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可能不在乎亲人,不在乎物质。但如果执着超标,就会带来翻倍的痛苦。  现实生活的各种痛苦,都有其因缘,但一切因缘的源头,就是我们自身的执着。在此问题上,很多现代的心理学家,也一直在向我们传递着这个信息。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观点,也与此一致:越是注重、执着、强调金钱上的成功的人,越不开心、越痛苦。在不放弃的前提下,放下不必要的执着,不但不会障碍我们的事业,反而往往会出其不意地令我们的事业更成功。人活得也会更自由、更开心、更幸福。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放下执着呢?佛教提供了两种方法:  1、证悟  证悟是什么呢?就是彻底明白人生的本体,世界的本体。证悟以后,我们的智慧可以升级到最高的级别。当然,不修行的人肯定对此会一无所知,因为多数现代人的内心,是非常浮燥的。在非常浮燥的生活当中,我们根本无法去开发内在的功能,也无法去提升本身的智慧。但我们还是应该每天抽一些时间去学习、去训练。人的意识在还没有被开发,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时候,会非常脆弱。这时候,物质的力量往往会超过内心的力量。随着训练的逐步提升,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当训练到极点,也即智慧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就叫做成佛。其实,佛教所讲的成佛、得到佛的果位等等一点都不神秘,它其实就是把人的智慧训练到巅峰的状态。  但身为普通人的我们,目前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需要这么高,我们只需把自己的智慧稍稍提高一点点,这样就可以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很多压力应付自如。如果能够善用佛陀的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在痛苦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人就会变得更坚强、更有智慧。佛教有一句话,叫“痛苦转为道用”,意思是说,虽然轮回世间有生老病死等无法逃避的痛苦,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便轻松自如地去面对。此处所谓的“道”,与道教提到的道差不多,就是修行。用俗话来讲,“转为道用”,就是用善巧的方法利用痛苦,在痛苦中训练自己。最好的方法,是证悟空性。但遗憾的是,很多人不但不愿意训练自己,反而想尽一切办法规避所有的痛苦。  2、观无常  世人总是喜欢活在假想当中,把世界、生活、人生理想化,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任何危机意识,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终究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即使每个人都不想老、不想死,只希望健康长寿,但这都是不可能的。世界本身就有它的自然规律,我们的主观意识必须配合客观规律,如果背道而驰,不接受、不面对,就会非常痛苦。所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世界,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乃至包括微观世界中的最小粒子在内的任何东西,都在变化的过程当中。变成什么样,取决于当下的因缘,而不是由它自己决定。包括变化者本身在内,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因缘却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有好的因缘,也有坏的因缘。我们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因缘。比如,一个人现在是好好的,但下一个月,或再过一年,哪怕再过一个小时之后,这个人会变成什么样,谁都说不清楚,因为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最爱的、最执着的很多东西,都有可能在一个小时、一个月或一年以后离开我们,这都是因缘,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对任何东西的期望越高,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我们需要有危机意识。用佛教的语言讲,就是修无常。若能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任何事物,把握好执着的分寸,这就是佛说的放下。当然,真正高标准的放下,是明白人生的一切,都像昨晚所做的梦一样,没有任何真实的成分,要彻底地断除执着。但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我们暂时还用不上,也不可能做到。但是,只要能依靠佛陀的方法去训练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承受能力就能逐步增强。  (四)感恩  若能用感恩的眼光、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面对整个人类,乃至整个生命,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幸福和快乐,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在心存感恩的无形当中,就不会再有抱怨、仇恨、嗔恨等心态,老板和员工之间、同事之间、家庭亲友之间都会相处得非常好。  怎样就能做到以感恩的心态去看世界呢?如果能接受佛教的理念,那就非常容易。虽然有的人不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但我们却有非常充实的证据,来证明轮回的存在。只要能接受轮回的观念,那就应该能推导出,从无始以来至今,所有的人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都与现世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恩重如山。只是因为在转世投胎、身体转换的特殊过程中,曾经的很多美好记忆,都被胎障等等过滤掉了。即便如此,过去世的很多东西,仍然会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我们前世的母亲,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宠物——狗狗、猫猫等等,有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大街上的一条流浪狗、流浪猫等等。  如果接受了这种理念,就可以把自己训练到视所有众生为自己亲人的高标准,佛教称之为菩提心。从此变成一个有爱心、有慈悲心的人。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生命而奉献。这种奉献,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退而求其次,即使不学佛的人,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包容心,至少能做到,在受到外来刺激的时候,即使一时冲动生起了嗔恨心,也能立即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然后立即改正,不让嗔恨心持续下去。  当然,如果不接受轮回的观念,想生起感恩之心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仍然可以这样说服自己: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就离不开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和支持。同样,若想成佛,也需要所有生命的帮助。比如,佛教所有的修行,可以归纳为六种事情,也即六度,六波罗密多。其中第一个,是布施。拿钱去帮助穷人,就是布施的一部分,属于钱财的布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无条件地分享给大家,不带任何私人目的,也是一种布施,这属于知识方面的布施。用慈悲心去面对所有生命,这是慈悲的布施。如果没有这些生命,那我们对谁做布施?必须依靠众生,我们才有机会提升自己,才有机会成佛,所以,我们要感恩所有的生命。  (五)思维轮回是苦  一提到轮回是苦,很多人就会认为,佛教的这些说法很悲观、很消极。其实根本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也不会否定世间的短暂幸福。在六道轮回中,人、天人、非天,都是比较高级的生命。投生此三道,都是过去行善的结果。善的结果,自然就是幸福。但是,佛也告诉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层次去观察,我们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只是当下暂时没有感觉到痛苦而已。是非常短暂的、相对的幸福,而不是绝对的幸福。在这些幸福当中,也有很多的不幸。更不要说,就轮回生命的整体而言,多数的生命,都是痛苦无边、苦不堪言的。所以佛认为,用幸福来形容轮回,有点不恰当;用痛苦来形容轮回,则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能对世界有一种痛苦的概念,对轮回、对世界、对人生有危机意识,我们就会有所准备,就会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摆脱这一切,因为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  (六)饶益他人  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叫普度众生。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日趋激烈,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自私,不考虑其他人、其他生命的感受。自私的结果,又加重了压力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幸福。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人赚钱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自己,那即使成功了,钱赚到手里了,但金钱所能带来的,也只是短暂的满足,之后就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却无法用金钱解决,最后便会遭致很大的痛苦。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穷得只剩下钱》。我想,不太了解金钱本质的人看到这个书名,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但真正了解金钱实质的人,比如释迦牟尼佛,或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富翁看到这个书名,就会深有同感、万分赞同。  在我们以前的概念中,有钱就是富裕,没有钱就是贫穷。当然,没有钱算是贫穷的一部分,有钱也是富裕的一部分。但仅仅有钱,并不是富裕的全部内容;没有钱,也不是贫穷的全部内容。有些人虽然有钱,但内心却很空虚、很无聊,没有寄托,只能以疯狂购物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但这只是短暂的麻痹,而不是标本兼治的有效方法。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些利他精神,心灵空虚的问题就会不治而愈。  当然,在佛教里面,又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二者对待金钱的观念有点不一样。小乘佛教认为:出家人不能接受别人供养的金钱,甚至不能去触碰金银珠宝。信仰南传佛教地方的僧侣到现在都是这样,不会用手去碰钱,不会去碰金银珠宝。因为小乘佛教的修行人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为了自己而接受金钱,是不合理的。  而大乘佛教却认为:如果不接受别人供养的金钱,虽然没有违反根本戒,却违背了一个细微的分支戒。因为标准的大乘佛教,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如果有人供养自己金钱,自己应该给他们积福的机会,金钱的本质并不邪恶,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样去对待。同时还要想到:我不是金钱的主人,而只是保管、分配这笔钱的执行人,谁需要这笔钱,我就分给谁,我是管理者、分配者,而不是拥有者。  我想,一个企业家或成功人士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金钱就不但不会让他的欲望无限膨胀,同时也能避免在他赚到钱以后,只剩下心灵空虚的无穷遗憾,而且还有机会利用钱财利益更多的生命。  与利他相关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要把所有的生命看作一个整体。把自己和众生的关系,看成情同手足的关系。脚有困难了,手去帮助它;左手有什么困难,右手去帮助它,都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没有什么值得考虑或挑三拣四的。这样一来,则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一条生命,我们都愿意付出,这就是整体概念的作用。  通过佛教的方法去训练自心,即使非常自私的人,也能变成无私忘我的人。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把工作当负担、当压力,再也不会感到心灵空虚了。  (七)自我提升  1、必要  如今的很多人,都缺乏内在的东西,当自认为所拥有的物质、名声、地位、权力等一切身外之物被抛开以后,自身便一无所有。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已经让现代人的内心,远远比过去的人更加脆弱,没有任何能力去承受外在的压力。空前发达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浮躁。打个比方,如果让我们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静下来一个小时,很多人都做不到,都觉得很枯燥、很痛苦、很无聊,这就是物质生活导致的负面影响。如果有一天,现实生活中的身外之物远离而去,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个打击,必将陷入极度的痛苦。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变苦。  开发高科技产品的人,都知道要不间断地提升自己产品的级别。很多人也知道要设法提升自己的身外之物——收入、官位、名声、房子、车子等等的级别,却很少人想到要提升自己心理的级别。然而,当身边的所有物质都升级了,而自身心理的级别却原地踏步,就肯定会酿成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痛苦可以转化为解脱。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并不是很坏的东西。如果能够善用痛苦,痛苦可以让我们成长。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痛苦转为道用,道就是修行,意即痛苦转化为修行。  所以,自我升级非常重要。自我升级当中,包含了很多佛教的观念与修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缓和、减少压力的方法——禅定。对学佛或不学佛的人来说,禅定都非常重要。  2、禅定的具体修法  提前处理好所有的杂事,在打坐的过程当中,关上电话、门窗,然后坐下来。  坐的时候,要保持全身每个部位都很放松,不能闭着眼睛。有些人喜欢闭着眼睛打坐,因为闭着眼睛看不到东西,相对来说心里没有那么多杂念,比较平静。这样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容易静下来,但十分钟,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昏沉,甚至会睡着,所以要睁开眼睛。  禅定的利益及前期的毗卢七法与排浊气,请参见《慧灯之光》,此处不再赘述。  (1)一缘专注法  排浊气之后,让自己的眼和心,都专注在前面的一个物体上。  这个所缘物,可以是一个图像,比如自己随便画的一个圆圈。图像不能画得太大,要画小一点。如果是学佛的人,就可以专注于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等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像上面,尽量少眨眼,心里不要有任何其他念头。善的念头,恶的念头,都要放下。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可以回归到相对自然的状态,并在这个状态中停止。  (2)气流冥想法  将一个字母或一个字作为所缘境冥想在鼻尖,呼气的时候,观想所缘境跟着气流出去;吸气的时候,观想所缘境又回到鼻尖上。这样反复观想,保持一段时间。  (3)数息法  见《慧灯之光》。  这是最初步的禅定。当我们这样静下来的时候,有些时候自己根本没有发现,还以为自己在修禅定,但一些细微的念头已经产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监督,一旦发现心没有专注在所缘物上面,而是在胡思乱想,就要立即让它回来,继续保持专注。如果没有监督,很可能一会儿就会散乱,再也回不来了,后面的打坐都是充斥着杂念,这样就没有效果了。  如果在上述修法的前面,加一些佛教的特殊仪轨,就是佛教的禅定。如果抛开前后的发心回向等步骤,只留下中间的内容,就与佛教或其他任何宗教都没有关系,只是调整精神的一种方法而已。  或许刚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状态只能保持一分钟左右,在状态比较好——心里非常安静,很舒服,没有任何压力、烦恼,所有的烦恼、压力,都融化在这个境界当中的时候,必须要停下。如果再不停下来,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状态。在混乱状态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停下来,立即又去专注,更有利于修行。  如果准备静坐一个小时,则可以在前二十分钟当中,修数息法,后四十分钟,则修观想气流冥想法或一缘专注法等等。如果修得比较投入,一定会见效。当然,如果不投入,一曝十寒、断断续续,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  3、修禅的条件  (1)环境  禅宗寺院经常会打禅七。所谓禅七,就是七天一个阶段的修禅。相当于我们治病的疗程,可以修一个禅七,两个禅七等等。利用长假去打禅七,哪怕只有一个星期,也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禅定不仅可以在寺院里面修,也可以在自己家里修。若有专门修行的佛堂,就在佛堂里面打坐。  (2)心态  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今天我一定要做出对其他生命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再修禅定。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也不要带有报怨、仇恨,不要去想不开心的事情。通过禅定,把所有的压力、报怨、仇恨、不开心都融化掉,以清净的心态去睡觉,这样不仅睡眠质量会有所改善,心境也会逐步好转,身体状况、工作效率、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改善。  (3)时间  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当中,有两个时候对我们的修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入睡之前,另外一个是早上刚刚起床的时候。  专业的佛教修行人,会把一天分成四个阶段:早上起床之后、上午、下午、晚上临睡之前。上班的人没有这么多时间,则可以在早上起床之后与晚上睡觉之前禅修。每个阶段保持30分钟到两个小时。开始的时候,30分钟就可以了,适应以后,时间可以延长,但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超过以后,就会有负面影响——疲倦、反感等等,那样就适得其反了。修行不在于一时的努力,能每天坚持,是最好的。  4、提示  平时除了在学习、考试的时候,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外,我们从来没有去控制过自己的思想,一直任凭它胡思乱想、任意驰骋,所以思维一直在波动,而且波动的幅度相当大。现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意识波动的幅度就可以减少很多。  从小到现在,我们一直都习惯于往外探索、思维、判断。现在往回一看就可以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可修、可专注的东西。我们以往用于探索、思维、判断的所谓精神,既不存在于大脑里面,也不存在于心脏里面,其实它根本不存在。  西方人为了减压,也盛行开设心灵训练的课程,实质内容,就是禅修。譬如在八周当中,每天都接受训练。八周结束以后,通过脑部观察,发现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禅修者的左右脑比提升了。很多参与训练的人在回去以后,都对现实生活的调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哪怕只有八周的效果,都可以让这种正能量持续好几个月,但如果之后没有继续训练,这种正能量就会慢慢衰退,所以,长期的训练是必须的。  禅定,就像是自我提升的基本功。通过禅定,就能让白天堆积的所有不开心,以及不好的念头融化消失。同事之间,老板、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会像以前那么糟糕。当然,真正的自我升级,就没有那么容易。要证悟,要断除所有的烦恼,才是真正的自我提升。第五章 佛教与商业·企业文化必备的六种准则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  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年轻文化。虽然出现时间悬殊几千年,但在这两个文化之间,却可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能将二者相互融合,则无论对企业的运作,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指导,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积极的作用。因为佛陀的智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光明,佛陀的爱心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温暖。  从文化结构上来讲,企业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的。其中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当中最核心的灵魂。而精神文化,又建立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企业的价值观,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与兴衰,所以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并不是要求所有企业家都要去学佛、信佛。有没有信仰,都没有关系。能借鉴佛教的智慧,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用于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等等,都的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与手段。佛教当中的绝大多数思想,确实是跨世纪的伟大思想。即使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漫漫长路,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思想仍然充满了活力与新鲜感,并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总说六度  浩若烟海的佛教文化,用简短的文笔实在无法一一尽述,此处只能用有限的笔墨,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大乘佛教的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外来词,为古印度梵文音译。意即“从此岸到达彼岸”。当然,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更为深广。  对我们而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壮大,都可以比作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那么,该怎样利用六波罗蜜多,来充实企业文化呢?  六波罗蜜多,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布施。也即给予。在企业宗旨、企业使命以及企业文化当中,给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持戒。所谓持戒,并不是要企业家们都到寺庙去吃素、念经、受斋戒。持戒的内在含义,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准则。是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今横行于世的地沟油、毒奶粉等问题,就是道德沦丧的结果。持戒,是企业的道德底线。有了道德底线,就不会有丧尽天良的事情发生。  三,忍辱。对现代人来说,忍辱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境况,就是物质生活空前发达,心灵自愈越来越弱。心灵危机,已经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忍辱。  四,精进。无论做任何工作,若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用心去做,就叫做精进。精进,是企业文化的动力。如果高层管理者和员工都很热爱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企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日本在十九世纪以后的一百年中,原有的一百多个企业,最后只剩下两个。为什么企业的生命力竟如此脆弱?为什么企业的寿命都如此短暂?就是因为内部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精进。试想,连在公认为凝聚力最强的日本,都是这样的结局,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五,禅定。虽然了解的程度可能不一样,但想必所有人都听说过禅宗、禅文化这几个字。禅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禅文化已经由东方慢慢进入西方,并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视。事到如今,禅文化已经普及到全世界,成为妇孺皆知的心灵文化。但多数人的所谓“知道”,只是对名词的了解而已,至于禅文化当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如何在生活、工作当中合理地应用禅文化,我想了解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Steve Jobs)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一致推崇的苹果系列产品,他的很多重大决策,都与他的修禅密不可分。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乔布斯的传记当中了解到。禅定,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头脑训练到清醒、智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去做选择,一定会更加出色地完成企业运作与产品开发。  禅定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抉择有着高瞻远瞩的指导性意义,而且对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的精神层面,更有着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试想,在没有禅定的情况下,企业高层如何去面临那么多的应酬?如何去化解那么多的压力?还有心灵空虚、浮躁的痛苦,失眠、抑郁的困扰,以及效率低下的现状?在压力重重、事务繁多的情况下,想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重大决策,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禅修,就能缓解甚至消除这一切的不如意。而我们平时一直推崇备至,拼命努力去挣的钱,在这个领域却是无济于事的。  六,智慧。所谓智慧,并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在读书、赚钱等方面很有才干等等的聪明。智慧和聪明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层次和级别都不一样。智慧有着更广更深的内涵,对人生、世界的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等,都与智慧密切相关。有信仰的人如果没有智慧, 他的信仰就会变成迷信。  爱因斯坦在晚年的著作中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的确如此,任何一个宗教,都要有智慧与证据,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就纯粹是迷信。同样,科学要正常发展,也要取决于人心。而人心,却需要用古代的智慧来纠正、挽救,这样才是完整的。  同样,发展企业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经济、造福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缺乏了智慧,这些想法都会变成幼稚的空想。  心灵演变的规律,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不是由上帝、造物主、万能神在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在控制。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规律的创造者,而仅仅是发现者,他只是发现了这些自然规律,发明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并将其推而广之而已。  无论是否信仰佛教,这些调整方法,我们都可以学习。看看佛教的书籍,打打坐、修修禅,并不意味着学佛,而只是博取众家所长之举。就像某些宗教团体制造的药物,只要有疗效,能够治病,我们也可以服用一样。  我们承认,当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肯定大多数人也不会感到幸福。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吃喝的层面,而应该去追求精神乃至心灵层面的富裕。此时,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乃至心灵食粮,就应该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了。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把赚钱的过程,转化为比较幸福的过程。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追求利润与收入的过程中,如何能开心一点、幸福一点?  每个商业界、企业界、娱乐界的名人,都有两个空间。一个是大众看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充斥着钱财、地位、荣誉、辉煌,大家都很羡慕、很渴望。但这些人同时还有一个更小的、属于自己的空间。除了成功者自己与身边极少数的人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个空间里面是什么样。或许,在这个小空间当中,陈列着旁人所难以相信的压力、痛苦、彷徨、狂躁、焦虑、抑郁,很多高层人士在小空间故障过多的时候,就会在无形当中,把自己不好的能量,传递到下属每个员工的身上。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传递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开心,严重的结果,甚至会导致某些人走上绝路。  虽然普通老百姓因为不出名,知道的人非常少,所以没有太多层次的空间。基本上只有自己的空间,而没有外围的空间。但即便如此,让自己的小空间保持良好的氛围,也会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平安。而作为一个企业家,若能先理顺自己的空间,再把这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复制到每个员工的小空间里,就能让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体会到经济富裕与内心幸福的双重快乐。企业也会更有向心力、凝聚力与生命力。  如何打理、创建一个优良的内部空间,取决于当事人的智慧。在这个空间中,依靠聪明而创造了外在辉煌的人,却不一定能成功。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用智慧来解决。因此,智慧就是企业的向导。此时,佛教智慧就派上用场了。  可能有些人会想:佛教不是吃斋念经吗?企业不是赚钱吗?这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怎么会有关系呢?虽然佛教也提倡吃斋念佛,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是非常开放、非常人性化的。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高高在上,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其实,就像一个人的照片并不是这个人一样,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泥塑或绘画的佛菩萨像,也并不是真正的佛菩萨,而只是佛菩萨的象征。真正的菩萨,就是愿意为了其他生命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谁,只要修学大乘佛法,都有可能变成菩萨。这与吃斋念佛不一定有关系,与工作、外貌、身份也没有关系,而是与内在的思想有关。过去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佛教当中,“人”这个字要换成“生”,“毫不利己,专门利生”,如果利益的对象单单只有人类,范围就有点狭窄。此处的“生”,是指所有的生命。若能做到这一点,就变成菩萨了。老百姓形容一个好人,往往会说他是“菩萨”。其实,好人和菩萨还是有一定层次上的差异。可以说好人就像菩萨的种子,好人一升级,就变成菩萨了。那么,如何才能成为菩萨呢?  一、布施  关怀、认同、理解、宽容、真诚,都是布施  虽然企业的目的,肯定都是为了利润、赚钱,但如果企业的宗旨单单就是追求利润,而没有其它成分,这个企业一定不会生存很久,因为其中缺少了爱心,就像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电脑一样。  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唯利是图,员工心里装的也只是钱,所有人都仅仅是向钱看,大家就会变得非常自私。爱心缺失的结果,就会尔虞我诈、互相欺瞒,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又产生于爱心与给予。生产企业能够给予社会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行业能够给予的,是给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老板给员工给予的,就是各种关怀与福利。  当然,作为刚刚起步的小型企业老板,不可能一下子给员工大把的钱,但至少应该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给予认同,并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出现问题,也不一定源于经济问题,解决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也是发展与稳定的必要保障。  我们一贯的想法是:只要跟钱没有关系,精神上的所有东西都没有用。  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都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时候的想法。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不吃不喝被关了五六天,一下子放出来的时候,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食物才有价值,吃喝以外的其他东西——金银、珠宝、音乐、哲学、宗教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不能解决当下肚子饥饿难耐的问题。但如果他吃饱了甚至吃撑了以后,他的价值观就会慢慢发生转变。  同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在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没有保障的时候,大家当然都会向钱看,因为生存需要钱。但如果生存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却仍然抱持这样的想法,就会出现问题  就像身体在受到创伤的时候,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一样,精神在遭遇伤害的时候,也能通过逐渐调整,从而修复创伤。实际上,在很多时候,精神的力量可以超出想象,制造出神奇的效果。  譬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一手创建了两个世界500强。在他的京瓷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曾有十一名员工集体辞职。辞职理由,是担忧未来得不到保证,所以要求加薪水、发奖金,否则就集体辞职。当时的稻盛和夫,正处于最艰难的阶段,连公司周转的资金都成问题,又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呢?钱财上一筹莫展的他只有打出感情牌。  他把这十一名员工叫到家里,推心置腹地谈了两三天,并诚心实意地向他们发誓:将来公司如果有一点点利润,他一定会和所有人分享;他的一切抉择,都会考虑到所有人。听完他的一席话,这十一个人感动万分,含着眼泪回去了。从此以后,他们和他一起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最后他们的公司上市了,并成为世界500强之一。  作为企业老板,一定要学会理解、宽容。如果员工设计的方案失败了,也要承认他们的辛苦与心血,给予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让对方心里至少能得到一种安慰。这样对待员工,大家就愿意和老板一起同甘共苦。  若能做到与员工风险利益共担——有利润,是所有人的利润;有损失,也是所有人的损失。平时与员工平起平坐、加强沟通。这就是凝聚力与信任感的基础。  虽然钱也可以制造一种凝聚力,但这种凝聚力只能保持一个阶段,很快就会分散。而在真心付出、给予爱心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凝聚力,却永远都不会过期。  如何学会理解、宽容与认同?建立这些理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佛教的平等观。同时,企业的宗旨与使命,应该包含着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付出,是获得的种子  有人会问:如果只知道利他,那自己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其实,在这里面,有一个秘密,一个只有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人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那就是:当我们忘记自己,放下自己,一切都为他人着想、付出的时候,我们该有的一切,都会在无形当中源源不断地产生。  举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例子,在地震、海啸等灾难发生,大家争相捐款的时候,有些乞丐、残疾人也加入了捐钱的行列,把自己仅有的二十块、一百块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行善的乞丐已经把所有的钱都付出去了,他自己顿时变得一无所有了,但或许因为他的这一善举,打动了其他人的心,结果他在之后得到的钱,反而是过去的几倍。虽然他在捐款时,并没有想通过这种方法去达到多挣钱的目的,他是真心实意付出的。但真心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因果的奥秘。  美国有五个最顶尖的市场销售管理者,其中有一个人叫乔维特尔(Joe Vitale)。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虽然书中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诀窍,就是给予。  付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这是一个真正的赚钱秘密。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对待员工很吝啬,有钱的时候,就要分享。要知道,分享,就是回报的种子。  当然,也有人会有这样的投机心理,比如,有些人在掌握了这个秘密以后,不是为了利他,而是为了利己,所以也会做一些不是很纯洁的给予。但我们最好不要这样功利,功利的结果,其实是欺骗自己。先真心地付出,该有的,到时候都会不请自来。  能不能真心地给予员工,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修养。如果个人的素质修养达不到一定标准,就做不到无私忘我。但我们应该清楚,如果小空间中活得不愉快,即使大空间中拥有再多的辉煌,也是没有用的。学会付出与给予,才能打造出大小空间的完善与美丽。  培植爱心,营造幸福  利他的基础,就是爱心。不是为了利己而给予,也不是为了给予而给予,而是为了利他而给予。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有生、老、病、死,这种爱心永远都需要。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不同层次的爱心。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包括毒蛇、老虎等凶猛动物在内,都有舔犊之情。但这种爱心的范围很小,其嗔恨心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爱心。  我们的一贯做法,是先考虑自己,根本不管其他人;稍微好一点的,也是先考虑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考虑别人。没有谁愿意完全放下自己而去付出。而真正无条件付出的思想,唯有大乘佛教里面才有。  大小乘的区分,取决于所缘的范围。一切为了别人着想,爱心的范围广大无边,所以叫大乘佛教;在不伤害任何生命的基础上,只爱自己,只愿了脱自己的生死,不管其他人,因为爱心的范围很小,所以叫小乘佛教。  在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思想中,有一个思想是最伟大,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所谓“菩提”,是指真正无我的奉献精神。打开任何一本大乘佛教的书籍,里面讲的都是真正的无私、爱心。大家都知道大乘菩提心很好,但如何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做到爱心与管理的互融呢?  一个好的企业,除了有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外,还应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心灵方面的培训。比如说,Google公司会在员工心理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仅允许他休息,而且还会给他提供一些高尔夫球、保龄球等娱乐活动,让员工彻底放松,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日本的松下公司、丰田公司等大型公司,会举办打坐、修禅等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到寺庙里面去接受禅文化。同时,这些企业还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其他宗教仪式,由老板带头,每年为那些已故员工做亡灵祭祀,或者到寺庙里去为亡灵超度。这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做法,可以让所有员工真正感觉到“企业是我的家,我的归宿”。不但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得到真正的关心;哪怕自己已经去世,已经和企业的利润毫无瓜葛的时候,还能得到如此的厚爱。我们先不评价这是一种虚伪的手段,还是出于真正的爱心,但无论如何,这种关爱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关爱最好是发自内心的,虚情假意的关爱,即使别人头几次没有发现,但兔子尾巴长不了,假的迟早也会败露的,我们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日本东芝公司的一个前老总是佛教徒,他就堪称爱心企业老总的典范。他每天早上起来以后,会念一个小时的《法华经》。晚上回去以后,也是念经、打坐,一般不出席应酬活动。无论工作再忙,他都这样坚持。他非常关心所有员工,七十岁的时候,都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到郊外去和最低层的员工交流。事实证明,站在一个平台上的沟通,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他的动力从何而来?就是佛教的爱心。  爱心的缺失,现在正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最大根源。  前段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重大血案——杀了一个医生,有三个人受伤。事发之后,网络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有6161个人参与了问卷答案选择,不料结果却非常可怕:在高兴、愤怒等答案中,有4018人选择了“高兴”。还有更疯狂的帖子居然高呼:“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顶这个帖子的,都有5000多人。  人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血、如此幸灾乐祸呢?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杀医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大家为什么这么恨医生呢?很多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医生不好。医生为什么不好呢?按理来说,医生应该是我们最需要的人,应该是最有爱心的人。如果医生都丧失职业道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他人又会好到哪儿去呢?这些很严峻的社会问题,都是爱心缺乏的后遗症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曾发布过一个调查结果:中国目前患有不同层次的精神病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个亿!也就是说,每十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病。而且这个比例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其中患有最严重的精神病的人,已经高达1600多万,这个数据是多么可怕啊!  另据200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平均为23万人左右。而据现在的有些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28.7万多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每年自杀的人数,相当于几个汶川大地震。而且每年还有200万人有自杀行为,照此下去,5年就有1000万,50年不就有1亿人有自杀行为吗?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有自杀的行为啊!2003年的《光明日报》中说:专家分析认为,自杀未遂的人当中,有八成是抑郁症患者。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预测报告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会变成全球公众最大的健康问题。除了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人以外,其他的人也都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相互缺乏沟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冷淡、缺乏信任。孤独症、焦虑症等精神问题长期蓄积的结果,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不但会失眠、不想吃饭、拒绝沟通,甚至会极度哀伤、颓废到足以结束生命的地步。如果不解决这个危机,那即使有再多的钱,也同样不会幸福。不但不会幸福,甚至还有可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推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并将之命名为“快乐处方”。所谓的“快乐处方”,就是要求每个人每天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但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天天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呢?这就是一个难题了。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惯用手段,是服用抗抑郁剂。但在服下这些药物的同时,人的心灵活动也会受到影响,思维会慢慢变得愚钝。  其实,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打坐、禅修,这不仅仅是佛教的说法,而且也是有科学证据的。  有一本书,叫《全球最幸福的人》。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面,描述了通过修禅而获得幸福的经过,也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禅修,的确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在企业当中,爱心是最大的动力与凝聚力,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造福,都来自于爱心。而爱心的绝大多数,则来自于宗教。当然,根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有爱心的人。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出现连续自杀的情况?就是因为企业管理理念中,缺少了爱心的成分。员工因缺乏关爱,加之精神的极度空虚与紧张,才导致当事人最后走上绝路的。所以,每一个有良知的老板,一定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真心地希望,在每个企业的门口,每天都能看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员工。  换位思考,自他相换,造福利他  想真正感觉到幸福,首先要学会佛教中讲的“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并不是不能挣钱,不能去解决自己、家人和员工的生存问题,而是不能过度贪婪、奢靡,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留给自己,而给员工的利益大打折扣,使他们怨声载道。所谓的“知足少欲”,就是自己过得简单一点,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把更多的利润与员工分享。如果还有剩余的财富,就应该造福社会。就像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富豪一样,把财产的70—80%,都捐给慈善福利事业。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该有这种奉献精神。  如何做到无条件地给予、奉献、造福呢?如果能接受大乘佛法的理念,就比较容易。  要打破自私心,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身为老板,在看到员工很辛苦的时候,应该这样想:除了少数人以外,多数员工的工资并不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又住在很远的地方,为了几千块钱,他们每天都会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疲劳奔波。  之后,可以在员工当中,找一个平时身体不太健康,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的一个人,然后进一步换位思考:如果我现在不是这个企业的老板,而是这个员工,或这个员工的家属,那自己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呢?  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把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一名员工观想在前面,并思考:如果我不是她的老板,而是她的父亲。那么,因为她不听话、不聪明,所以老板对她不好。现在她在企业中呆不下去了,这是多么地让人不愉快啊!  这样一来,我们一定会生起一种特殊的感受——同情心。  之后,再进一步思考:她虽然不是我的女儿,但跟我的女儿一样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想听到老板的斥责,也不想老板对自己不公平。如果我的女儿受到这种待遇,我心里一定会很不开心,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别人的女儿,并自认为天经地义呢?我真的太自私、太无情、太冷漠了!真是丢死人了!这样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若能每天都这样坚持训练,就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与员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理念,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一定会非常融洽。  另外还有一种佛教的训练方法,也非常管用:静下来后,冥想将自己所有的幸福、健康等好的东西,变成白色气体从鼻孔里呼出,赐给所有的员工;吸气的时候,冥想将员工所有的不健康、不开心等负面的东西,变成一种黑色气体,从自己的鼻孔吸进去,并想象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他们的痛苦。  大家可以试一试,不要担心肮脏的空气吸进来,会让自己真的生病,这都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训练而已。但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自私自利原来那么严重,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摆正位置,与员工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让自己知道,世上没有身份的高低,只有分工的不同,这样爱心就会油然而生。随着爱心的滋长,爱心的范围也一定可以逐步扩大,并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温暖。这,就是为社会造福。  爱心从无到有,从有到成长的培养过程中,还有一种所向无敌的利器,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修法。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是《入菩萨行论》。在汉文大藏经中,有此书的汉文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本书是大乘佛教徒必须要看的书,即使没有信仰,也可以去了解大乘的理念,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大爱与小爱  佛教把爱分为两种:小爱和大爱。小爱就是对家人、亲戚、朋友的爱,是自私自利、有条件的爱。大爱就是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爱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远离痛苦的爱。  虽然每个人都有爱心,但我们的爱心非常有局限。只是针对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将自己狭小的爱,锁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当中。尤其可怕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心只是表面的,其真实的本质,却是自私。比如,曾经热恋的人一旦分手,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出砍杀对方,把对方毁容等等的过激行为,这都是因为小爱——非常自私自利的占有欲造成的。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丧心病狂,就会歇斯底里。它的根源,就是自私。小爱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即使暂时带来了幸福,但如果有一天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时,小爱立即就会翻脸不认人,小爱就会立即不复存在,所以,小爱是会过期的,是时有时无的。  但是大爱,却能永远存在。在佛教里面,这叫做无量的爱——无量的慈、无量的悲等等。其中“无量”的意思,就是没有界限。佛教的爱不分种族、肤色、人种、国界,甚至不分人与动物,它是普及一切的大爱,这种爱永远都不会过期。  佛教会用“慈悲”这两个字来形容“爱”。所谓“慈”,是指诚心实意、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生命,都能拥有幸福的念头;所谓“悲”,就是诚心实意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远离所有的痛苦。  如果每一个企业家或成功人士都能拥有大爱,就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员工、家人、亲戚、朋友,乃至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世界。  二、持戒  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就是持戒。  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则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每个人都很喜欢自由,西方思想尤其强调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有自我约束。试想,如果全世界都没有法律法规、没有伦理道德,肆无忌惮、随随便便,这样一切都会混乱。  佛教的自我约束,建立在因果与利他的观念之上。  无论信不信,因果都在那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最基本的因果观念。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坏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做了违法的事情,却一辈子都没被发现,那他就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因果就不一样了,即使没有人发现,也一定会有果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无论是否有信仰,谁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  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是人为的法律。绝大多数,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约束。佛教讲的因果,却是所有生命之间的约束。无论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则。谁违背了,谁就会受惩罚。  有了因果的观念以后,我们做事就会有选择,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就会懂得取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里面的“善”与“恶”的界定,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凡是对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恶;凡是对所有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叫善。把善恶作为企业的道德准则,就会培养出诚实的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就会达成一致共识:要对社会、客户负责,产品必须是合格标准的等等。取舍因果的结果,就是讲究诚信;有了诚信,就会产生企业与客户的双盈。  交易可以分为三种层次:最下等的,是企业有利润,顾客遭损失。但这种交易是短命的,一两次受骗上当以后,就没有人愿意与其做交易了。这种企业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瓦解崩溃。中等的交易,是企业亏损,但顾客获利;上等的交易,是企业赚钱,顾客也获利,这就是双盈的交易。做到双赢的企业,才是有前途的企业。所以,如果没有因果观念,一切都向钱看,不择手段地谋取暴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佛教的因果其实一点都不神秘,但因为很多人对佛法不太了解,反而把佛教神秘化。有些学佛的人也喜欢神通,整天神神叨叨的,把本来不神秘的东西神秘化,把稀松平常的道理神圣化,这样反而造成了其他人对佛法的误解。  利他  有些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因为需要爱的付出。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因为这与爱有冲突。如果心中有了爱与利他的理念,就不可能做出违背良心、伤害他众的事情,就不会形成毫无规矩、不讲道德的市场机制,这不但对企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也对整个社会与所有生命都有利。  三、忍辱  佛教的忍辱,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为了修行而吃苦;第二,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有其他人来侮辱、欺负、打骂自己,也能够安然忍耐;第三,能够坦然接受佛教的一些深奥观念,不惊诧、不恐惧。  忍辱精神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则应该变通为以下三点:第一,是为了事业能吃苦耐劳;第二,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对竞争对手的忍耐包容;第三,当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与更新换代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都要有敢于接受、承认的勇气,不能因为违背传统或超越自己而一概否定,这也是忍辱包容的一部分。  吃苦耐劳  首先,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让欲望无限膨胀,继而千方百计地填补无限扩张的欲望。本来贫穷的时候,只求吃饱穿暖。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了,其他欲望又萌发了。就这样一再扩大欲望的势力范围,自觉自愿让欲望成为自己的主宰。这样助纣为虐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脆弱。永远没有满足感,对社会、家人、亲戚朋友满怀抱怨。  比如,很多有钱的父母会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上学,吃最好的食物,住最好的房子,坐最好的汽车,也不敢随意批评等等,本想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不想却事与愿违,无形当中反而让孩子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经摔打、不经磨练,没有任何心理训练,当他们面临社会的时候,稍稍遇到一点点工作、家庭、感情上的不顺利,就会经不起压力,很容易走上绝路。即使没有走上绝路,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等。  当然,佛教所讲的吃苦耐劳的忍辱,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去当苦行僧,但适当的磨练却未必是坏事。很多时候,痛苦与坎坷反而会成为我们坚强的动力。  佛教导我们:要适当地学会面对痛苦,痛苦是无法逃避的,要打开心胸接受一切境遇,要学会拥抱痛苦,这样就能把痛苦转化为一种力量,或者是把痛苦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世俗传统文化一直都在拒绝痛苦、排斥痛苦。但世界却随时都在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排斥而改变。谁都无法彻底掌控自己的企业、事业、家人的未来,甚至自己的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未知的领域;所有的变化,都取决于今天的各种因素;而今天的各种因素,也会因为其他各种因素而变化。  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是无常的,我们要锻炼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我想,如果真的能把这种忍辱精神传播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就不会连续不断地发生跳楼事件了。  如何把我们的心训练到有勇气面对痛苦的程度呢?  第一,不能完全按照欲望的要求去做。如果它要什么就给什么,就会把欲望养得又肥又壮。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能力满足它的时候,它就会接受不了,就会报复我们,让我们难受,让我们无有尊严,这样就能让人跪倒在物质的脚下。  大家都知道,困难的时候,很少有现在的文明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文明病的来源,就是自己吸收的东西太多。因为人的内心、身体,都有一个承受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出问题。  其实,幸福感的获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有些时候,那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会远远超过昂贵的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所以,适当控制欲望,确实很有必要。  第二,不要把人生、世界过分理想化。要尽量去发现世界的不足、丑陋与不完美,要有预知与超越痛苦的心理准备。对名利、情感的执著与在乎不能超标,否则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第三,要有爱心与责任感。很多列入世界五百强的上市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老板也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成功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爱心。爱所有的生命,愿意无条件地奉献。有着这样的精神动力,就能百折不挠,就能勇往直前。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则稍稍发生一点点情况,就会自暴自弃:我创立这个企业所能挣到的钱,只给我带来了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幸福,但我如今却要去面对如此的痛苦,我凭什么啊!还不如放弃算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关闭企业、申请破产。但如果心中有爱,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某个群体,乃至为了全人类或所有的生命,则即使面临再大的压力和辛苦,也愿意付出、挺住,这样坚持的最后,就是成功。任何事情就怕坚持二字,只要能够坚持,就必定会成功。  包容忍耐  企业之间有竞争,是常见的事情。面对竞争对手,要有包容之心。即使对方不守诚信、不讲道德,做出损害自己的事情,也要宽容相待。在竞争过程中,即使有一两次失败了,也要保持冷静,竭力寻找内心的平衡。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问题。在与竞争对手或客户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学会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  开放宽厚,扶持新生力量  当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与更新换代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都要有敢于接受、勇于服输、接受挑战的勇气,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扶持新生事物,即使暂时做不到,也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压制新生力量。即使竞争对手的做法违背了传统,超越了自己,有可能抢走自己的客户,给自己带来一些利润的损失,或者因对方降低了成本,比自己赚得了更多的利润,也千万不要因嫉妒而拼命打压,制造障碍。  身为企业家,自己先要有修养,然后再把爱心和面对痛苦的方法传递给家人、员工乃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这样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找到幸福。此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精进  佛教的精进,是在学习、修行等任何善法方面,都很用功、很努力。  精进,是企业的动力。有了精进,企业就会有发展。  如果企业的动力,仅仅来自于赚钱,就很难持续发展。如果企业的动力,是因为爱心,大家就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人的追求,就像金字塔。绝大多数的人,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追求的,是物质、温饱;再上面一点,一部分温饱得以解决的人,会去追求超越物质以外的音乐、艺术、哲学、宗教等等;位于最顶层的极少数人,才有福报去追求佛教所讲的那些博大精深、融合了智慧与慈悲精神的心灵奥秘。  人一辈子不能只是赚钱,人的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当我们走向成熟,能够打开心胸,拥抱世界的时候,就会心甘情愿地无偿付出。只要对其他人有利益,就一定会去做,哪怕再苦再累再有压力,也毫无怨言。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个强大的力量——那就是爱心。  谁都知道,没有爱心的人干工作,并不是出于热爱,而为了薪水。当有了爱心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干工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可以利益更多的人,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了热爱,就一定会勤奋、积极、主动地工作。  如果企业上上下下能有爱的理念,就肯定会越来越好。同时,企业存在的价值也不一样了。这样的企业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企业也会持续良性发展。  五、禅定  禅定的目的,就是净化人心。在如今这个时代,外在物质的诱惑非常强烈,我们的心根本静不下来。每个人都非常浮躁,在这种情况下,禅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静心手段。  我们不要以为,禅定只是僧侣的事情。其实,禅定是调整自心、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信仰的人可以修,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修。  前面介绍的日本东芝公司的前老总就说过,他每次在念诵《法华经》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都能获得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他是通过念经来解除疲劳、消除压力的,而并不是通过喝酒、跳舞等等来解除疲劳、缓解压力的。本来就是这样,一方面,通过念经,自然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另一方面,佛经中的很多词句不但优美动听,而且意境深远,若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经文上去念诵,也肯定可以放松心情。但是,诵经需要有信仰,如果根本没有信仰,就不会愿意念,也很难有效果。  但禅定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已经脱离了信仰的范围。任何因压力太大而长期失眠或情绪暴躁的人,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明星,还是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每天早晚一小时左右的修禅来得以缓解,使内心达到非常清静、纯洁的状态,从而改善睡眠、调整心态、消除烦恼。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禅文化,修禅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支柱,压力的蓄积,必将超标,以致让人不堪重负。  我想,佛教的很多理念和调整心态的方法,一定会对现代人带来很多的帮助,只要我们能打开心胸去接受它,就绝对会有效。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候,心灵的问题还不是那么突出。现在物质发达以后,精神层面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这时候,佛教的方法就显得更加不可或缺了。  禅定的具体方法,详见《慧灯之光》。  六、智慧  佛教真正的核心,就在于智慧。佛教与其他任何宗教和学科的最大不同,或者可以说佛教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智慧。  走中道  无论企业经营还是管理,都要走中道,不能走极端。比如,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太严厉,员工无法承受,就会出现跳楼等难以掌控的现象;反之,如果管理制度太松,员工就会很松懈,没有任何规矩,这也不成样子,企业也得不到发展  分清善恶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分清善恶。什么钱可以赚,什么钱不能赚,一定要是非分明。如果在赚钱的过程中,会对社会、人类、生命构成伤害,那就是恶,就不能做;如果对人类、生命、社会不但没有损害,反而有利益,那就应该去做。分清善恶,也需要智慧,光是聪明是不够的。聪明只能让我们学会赚钱,智慧才能让我们学会取之有道。  准确认识金钱  前面也介绍过,金钱本身不是什么罪恶的东西,同时也不是万能的东西。我们必须要知道该怎么样去利用金钱,不让自己走上为富不仁的道路。本来幸福感就不一定完全依赖于金钱,当自己的收入超过某一界限之后,金钱就会变成账户上的几个数字而已,和我们的幸福感,已经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不要误以为,如果发财了,就一定会非常幸福。这种观念本身,都是不了解金钱的误会。如果对金钱的期望值过高,把金钱美化、理想化,总有一天我们会失望。  美国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方式是这样的:以美国最富裕的400个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为对象,让他们从1到7选出一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是5.8,而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幸福指数也是5.8。还有一个更惊人的结果是,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他们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他们的快乐指数,同样也为5.8。  所以,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金钱之上。  我看过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一个著名跨国公司的老总。他的事业发展得非常好,但这些看似辉煌的事业,也耗费了他一生的时间。最后,在身体检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癌症晚期。医生告诉他,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在三个月的时间当中,他快速地把公司的所有事务交待完毕,便静下来感受了一段真正的生活,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他在书中说:在我的一生当中,只有这三个月,才真正感受到了人的生活。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去放松,天天都在加班,为了事业忙碌,所以从来没有感觉到轻松。  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啊!为什么我们要等到癌症晚期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才能放下很多不必要的牵挂,才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跟朋友聊天呢?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钱还是幸福?想要二者兼得,那是很难的事情。即使有一些福报,可以通过努力挣到一些钱,也不一定能过上自在的生活。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修行境界很高,怎么能够做到在琐事繁多、忙碌不堪的同时,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呢?作为普通人,我们往往只有选择一个了。  无我  佛教所讲的无我,是很深的。佛教最精彩的无我含义,是《心经》里面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是指物质。所有的物质,都是幻觉、空性。就像《黑客帝国》所描述的那种世界一样,一切都是一个电脑程序。在程序瓦解以后,整个世界都会彻底崩溃。佛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只是一种幻觉,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包括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但我们现在还不一定要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无我就是忘记自己。虽然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做到彻底的无我,但尽量不要自私自利,尽量少为自己考虑,多为别人着想,这应该不算难。当有一天我们能做到无自私地奉献,把自己奉献给企业,再把企业奉献给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时候,这就是佛陀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六章 禅修要诀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  (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的时候,把上师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行的过程中,心里已经开始昏沉、掉举,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乱想,心根本不在目标上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根本不控制、不对治,任其发展。即使前面修得不错,后面也会变得很糟糕,就叫不行对治。  (五)无沉掉时行对治。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没有昏沉、掉举的时候,却强行去扰乱这个状态。比如多此一举地去观察:我现在安住的境界是阿赖耶识还是心的本性光明,是无常还是痛苦等等,强迫让自心离开禅定境界,这叫无沉掉时行对治。  五种障碍当中的前两种,会影响进入禅定;第三种,会影响禅定的本质;后面的两种,会影响禅定的发展。所以,作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设法对治、祛除这五种障碍。  二、五种过患的八种对治方法  五个障碍怎么样对治呢?可以用八种方法,也即八对治行来对治五种障碍。  (一)信。也即对禅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让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时候很有兴趣。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  (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  (三)勤。也即精进、努力。  (四)轻安。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枯燥,身体坐久以后,会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等。但是,当禅定训练好以后,就会产生禅定的喜悦——心里很平静、很舒服,不但内心快乐,而且身体保持毗卢七法的姿势坐了很长时间,也不但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很轻松,这就叫轻安。在禅定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才会有轻安。  依靠信、欲、勤、轻安四者,就能驱除懈怠。其中前三种是方法,轻安是结果。  还有四个最重要的对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禅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时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就像木匠首先要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到时候需要什么就用什么一样。修行人也要先准备好对治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后面四个工具非常重要。  (五)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离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六)正知。“知”的意思,就是知道。在《修心七要》和《四法印》(见《慧灯之光》)当中,讲过一个侧面的监视或者观察,这就是正知。正知非常重要。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时候,有没有昏沉、掉举,都清清楚楚。否则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掉举、散乱、昏沉,虽然修了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怎么过去的,却完全不清楚,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知。  (七)作思。如果发现有昏沉、掉举,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对治,这叫作思。《阿毗达磨》当中讲过五十一个心所,其中一个心所就是作思。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动机:我要去上班,我要去吃饭,这些念头怎样产生的呢?因为在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个心所、动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  (八)舍。“四无量心”当中的“舍”和禅定八对治行当中的“舍”是不一样的。八行当中的舍,是禅修时,如果没有昏沉、掉举,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静,不要去扰乱、动摇这个状态,让它一直保留、持续,这叫做舍。  以上八个对治,可以去除五个障碍:“舍”可以作为无沉掉时的对治,作思则对治不行对治。正念则可以对治沉掉、遗忘圣言等等。  三、六力  (一)闻力。也即听闻的力量。  (二)思力。也即思考的力量。  如果不听闻、思考佛法,就既不懂得不修禅定的过患,也不知道修禅定的好处,更不知道修禅定的方法。就像盲人一样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其他力量都谈不上。所以,首先听闻、思维非常重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1
正序
倒序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1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2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1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2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3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4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5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6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7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8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39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0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41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慧灯之光
慧灯之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