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春的真相我们总会遇到痛苦,但痛过了,有些人就故意淡忘了,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提起它。其实,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维他命”,认真反思它的人,可以找出苦的根源,痛过一次就够了;而不愿正视它的人,会接二连三犯同样的错误,遭受同样的“痛”与“苦”。青春为什么残酷青春为什么残酷?茫然、焦虑、无助的源头又是什么?真是外在的人或环境让我们受苦吗?不,这一切全是我执惹的祸!印度伟大的寂天论师曾说:“执我唯增苦。”只要执著“我”,就肯定会增加痛苦。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是从自利中产生的。所以,《修心七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苦,均应将其归罪于我执,而不要去责怪别人。若能除掉我执,再不顺的日子都会改变。既然我执如此可怕,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每个人拼命执著的“我”,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这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比喻作了很好的解答--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还被锁住了脖子,不能回头或四下张望,只能永远“面壁”着。在他们背后,有一群人,每天举着火把来回走动。这些人的身影投射到那墙壁上,就成了他们唯一能看到的精彩世界。他们每天看着这些影像,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便认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从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光明世界,更没有人想要脱离这种“困境”。直到有一天,有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沿着光走出洞穴,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刺眼的痛苦,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才知道原来洞壁上的所见都是假的。他庆幸自己的解脱,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一一解开同伴们身上的束缚,并向他们说出真相。殊不知,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大家开始嘲笑他,认为他疯了,最终用乱棍打死了他……这个比喻说明什么?我们一向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可能往往最不真实。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明明见到了真实的东西,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他呢?这正应验了《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一旦把“假”当成“真”,“真”也就成了“假”;一旦把“没有”当成“有”,“有”也就变成“没有”了。同样,众生执著的“我”也是如此,虽然看似明明存在,但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洞壁上的影像。既然说“我”是假的,那什么又是真的呢?无“我”才是。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年轻时代,还是要多思索“无我”的道理。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心想事成,所以,当我们遇到坎坷、不公时,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尝试着找到痛苦的根源,然后渐渐除掉它。看遍世间,无人不苦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解除。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有离苦得乐的希望,遇到逆境时,也不会钻牛角尖了。许多人在上大学时,很少对未来做好准备,总是盲目地憧憬着:“只要走出校门,我就能在社会上大显身手,自由自在地干我喜欢的工作,做我想做的事情!”其实,等你真正步入了社会,就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各种光鲜、微笑的背后,常会隐藏着各种丑恶现象。此时,你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支撑,没有心理准备,一旦理想与现实相悖,自己面对起来就会力不从心。此时,倘若你能认识到: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解除。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有离苦得乐的希望,遇到逆境时,也不会钻牛角尖了。佛陀曾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生在世,原本就是苦多乐少。这一点,有些人过去可能没有发觉,但现在不妨算一算:从早到晚的一天当中,你开心了多少次,痛苦了多少次?或者你活到现在,让你开心的事有多少,痛苦的事又有多少?不要总以为有财富、有名声、有地位就会快乐。伊丽莎白·泰勒说过:“在这一生中,我拥有美貌、名声、成功和财富,但却没拥有幸福。”为什么呢?一个人若没有知足少欲的境界,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单单依靠外在的一切,根本无法抵挡轮回的痛苦。有些年轻人现在不一定能明白这些,但等你在社会上开始摸爬滚打了,就会懂得苦才是人生--在单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回到家,又要面对家人的抱怨;出门时,有一路堵车的苦闷;平时也是一会儿心情无缘无故不好,一会儿身体出问题,一会儿看别人不顺眼……我自己经常会想:佛法对我的帮助,确实是金钱、地位等无法带来的。如果没有学佛,我也会以凡夫之心来面对生活,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痛苦。比如,当我跟别人发生矛盾时,实在想不开,很可能就把对方打一顿,或者记恨一辈子。但学了佛以后,大多数的痛苦,都可以通过佛陀的教言进行对治,很多时候,身心马上可以得到调整。即使有时候对治的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我至少也知道痛苦源于自己的业力。这样一来,心里就能欣然接受、坦然面对,而不至于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学会从痛苦中提炼“养分”“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认为快乐是快乐、痛苦是痛苦,二者之前水火不容,这是一般人的想法。而能在痛苦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认清痛苦,这才是智者的高明。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在佛教中,对待痛苦的方法,跟世间人截然不同。世间人非常恐惧违缘,害怕痛苦,常常到寺院里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自己千万别生病,别出事,一定要升官发财、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顺顺利利……而大乘佛教中,却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就拿生病来说,本来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佛教中却可以把它转为功德。或许有人不太理解:“生病哪有什么好处?怎么可能!”实际上,原来你自己特别傲慢,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但通过疾病的折磨之后,就会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痛苦,从而改变以往的态度,开始去注意这些、在乎这些,对人生的方向重新定位。此时,这个病就有了另一种价值。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后来那么高的成就--由于他们强夺了他的一切财产,他为了报复才去学诛法,回来杀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业之后,他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后悔,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为了忏悔,他经历种种苦行,最后获得了无上的证悟,成为历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可见,只要懂得利用痛苦,就会产生很大的利益。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乐,而应当求把痛苦、不顺、逆境转为道用的方法。有了这个以后,你遭遇再大的磨难,也能将其转化为成功。我曾看过居里夫人的传记:她在19岁时因为不能与相爱的人结婚,痛苦得差点自杀。后来她决定将个人的不幸化为求学的动力,离开了波兰,去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在求学期间,她生活非常贫苦,冬天特别寒冷时,她常常被冻得睡不着。冷极了的时候,甚至要把椅子压到被子上才能入眠。正是这段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日子,造就了她未来事业的辉煌--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一个女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在有史以来非常罕见。她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无不归功于当年的失恋与求学的艰难。没有这些苦难,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居里夫人。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人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坏的打算佛教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不顺,都可以转化为成功的良机。当今,不少年轻人缺乏面对痛苦的能力,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生活充满了阳光,肯定是一路平安、顺顺利利,不会遇到任何曲折。”然而,现实往往不是如此,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常会将你的人生打乱。因此,我们在享受快乐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当快乐被摧毁时,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比如,你现在有钱时,要考虑:“如果以后破产了,变成乞丐了,我该怎样生活?”现在你家庭和和美美,要思索:“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了,我该怎么办?”假如提前有所准备,一旦遇到痛苦时,就不会愁眉不展,更不会崩溃。年轻人一般对感情特别执著,往往认为恋人就是幸福的支柱,由于内心的期望过高,一旦恋人背叛了就无法面对。其实,你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恋人离开了自己,或许正是个机会,未来会有更好的选择。佛教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不顺,都可以转化为成功的良机。因此,当我们遇到不愉快时,要善于从反面挖掘出价值。比如,当别人骂你时,就把它当作修安忍的机会;当你被单位开除了,没有丧失信心,而要尽快寻找其他出路。张海迪说:“即使翅膀折断了,我的心也要飞翔。”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发出的感言,如此精神非常可嘉。人与人真的差别很大:有些人特别脆弱,在逆境面前不堪一击,遇到一点挫折就倒下了;有些人则有面对痛苦的能力,遇到再大的违缘,也能顽强地站起来。所以,大家应该观察一下,看自己是脆弱的人,还是坚强的人?我曾在一个书院,见到过一件名为“抉择”的雕塑。这个雕塑造型独特--一个人悬在空中,双臂向身体两侧平伸,被许多双手往外拉扯着。这是什么喻意呢?表现人在抉择的过程中,常常被光明与黑暗、爱与恨、幸福与悲伤等矛盾撕扯。由此我想到,对于人生,我们也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要憧憬光明,一方面要面对黑暗;一方面要梦想成功,一方面要迎接失败……若有了这样的准备,不论社会如何复杂,你应对起来都会十分自如。你幸福吗古往今来,人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便会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也不一定真的幸福。世人天天从早忙到晚,唯一追求的就是幸福,但结果得到了什么呢?大多却是不同程度的痛苦。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往往是因为没有认清幸福的真相。有些人认为,只要满足了暂时的需求,这就是幸福。2009年,英国举行了一次“谁是最幸福的人”的征文比赛,收到全世界一百多万篇来稿,最后,评委选出了四个“最幸福”的人:成功完成一例手术的外科医生;在沙滩垒城堡的儿童;给婴儿洗澡的母亲;与心爱的人走上红地毯的新人。以世间的眼光看,这四个人都非常幸福,他们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可是,如果深入分析: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就不一定了。儿童在海滩玩耍时,所垒的沙滩城堡若一下被海浪吞没,他的幸福还在吗?给宝宝洗澡的母亲,如果孩子长大后不孝顺,她难道不痛苦吗?医生这次的手术非常成功,但下次万一失败了呢?跟心爱的人步入婚姻之后,生活会事事尽如人意吗?佛教中讲万法是无常的,所以,不能过于执著有些事物。如果认为有钱就会幸福,或者结婚就会幸福,那么你也该想想:梦寐以求的这一切,假如失去了怎么办?这时候,还有幸福可言吗?还有些人认为,离开了痛苦--比如现在头特别痛,过一会儿不痛了,这也是一种幸福。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就是最幸福的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反抗种族歧视入狱27年,后来他在《回忆录》里说,坐牢时每天晒半小时太阳,便是最幸福的事。当然,如果他们的幸福观成立,对照起来,绝大多数人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光明,每天也可以晒半小时太阳,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幸福的感觉。古往今来,人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便会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也不一定真的幸福。所以,好好思考就不难发现:幸福跟外境并没有太大关系,它只是内心的一种满足。不要自以为是地看待别人的幸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用自以为是的目光,否定别人的幸福,这是错误的。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光看外表是判断不出来的。有一次,英国哲学家罗素到四川访问,他和陪同人员坐着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当时是炎热的夏天,轿夫们累得满头大汗,罗素暗自想:“这些轿夫一定特别痛恨坐轿的人,大热天的,还要抬着他们上山。或许他们在想,为什么我是抬轿子的人,而不是坐轿子的人?”一路上,罗素都在琢磨这个问题。到了半山腰,罗素让轿夫停下来休息。他下了竹轿,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轿夫们又说又笑,对于闷热的天气和坐轿的人,没有丝毫埋怨,反而兴高采烈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好奇地问他一些有关国外的事情。表面上看,在烈日炎炎下抬着客人爬山,这应该是苦不堪言的事。但轿夫照样怡然自乐,可见,幸福确实无关乎外境。后来,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里,罗素引述了这个故事,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目光看待别人的幸福,这是错误的。”所以,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不能仅凭外在的表象。看到无钱无势的人,不要以为他不幸福;看到荣华富贵的人,也不要以为他肯定幸福。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的朋友对他说:“你多幸福啊!拥有所有人想要的一切,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国王笑笑,随后说了一句:“那么,我们就交换一天的位置来看看如何?”第二天,国王让朋友代替自己处理一天朝政。一天繁重的国事结束后,朋友疲惫不堪,不禁感慨地说:“当国王实在太累了!我只看到你幸福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你痛苦的一面。”还有些人以为,当明星就肯定快乐,这也是一种误解。曾经我在上海遇到一位很出名的明星,她给我讲了当演员的艰辛:在一部影片的拍摄中,每天晚上要背熟四张A4纸的台词。她还对我说,自己刚出道时,在一部电视剧中演过一个公主,在大概半年时间里,每天要穿着特别沉重的服饰,演其他角色的小丫头们都受不了,中途纷纷离开了……听了她的话,我想:人们特别羡慕明星的光环,其实,明星也有不为人知的压力和说不出来的苦。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恐怕很难面对这一切。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罗素的话:不要自以为是地看待别人的幸福!看破无常,再大的灾难也能过今天身体康健,明朝也许会身染重病;今天花容月貌,明朝也许会仙姿不再;今天荣华富贵,明朝也许会穷困潦倒;今天誉满天下,明朝也许会遭人唾骂……不要总以为这些只发生在别人身上,它随时可能在你身上呈现。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无常”!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名利、感情等虚妄的东西,有极为强烈的实执,并由此产生百般苦恼。当久寻不得,或者一旦失去了,有的人甚至还会选择自残、自杀。其实,在懂佛理的人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一切事物皆是因缘而生,缘生则聚,缘灭则散,所以,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现象。几年前,我去玉树赈灾时,看到那里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种种惨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与此同时,我又发现,当地人由于大多信仰佛教,对死亡的来临早就有准备。所以,当遇到这样的巨大灾害,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痛不欲生。反而,好多人都说“万法是无常的”“轮回就是痛苦”,在他们眼里,地震并不是无法承受的打击。当时,有一名《中国新闻》的记者,对此感受就相当强烈。他说:“我见过国内外许多的灾难场面,包括汶川大地震,我也亲自在现场,目睹了不计其数的惨状:有些人发现家人全都死了,无法面对就自杀了;有些人见所有财富毁于一旦,精神上实在受不了也跳崖了……可是到了玉树这里,却见到与预期完全不同的场景:这么多人在灾难面前,心态竟然非常平和。甚至有一个人的家人全部遇难了,他脸上还挂着微笑,在医院里一边转经轮,一边念观音心咒。我问他:‘你伤心吗?’他回答说:‘人终有一死,无常是免不了的。这次有这么多出家人超度,死者实在非常幸运,我真的替他们感到开心!’”从这件事上,我深深感到了信仰的重要。有了它,纵然面对天灾人祸、悲欢离合,乃至各种剧烈的痛苦,你也不会束手无策。达摩祖师说过:“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若能做到这一点,苦恼自然会消于无形。就算你暂时没有这种境界,但只要经常琢磨这句话,心境也会大不相同。不沉浸于过去,不焦灼于现在,不妄想未来济公和尚说:“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食过三寸成何物,谗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佛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当如何把握呢?一、不要回忆过去不少人总是对往事流连忘返:“我过去如何如何谈恋爱,成绩如何如何好,挣钱如何如何容易……”其实,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乐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纹,已经消失无迹了,没有必要再去回忆了。沉浸在过去的苦难或辉煌里,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过去的事情最好想也不要想,谈也不要谈,因为想了、谈了也没有用。无垢光尊者说过:昨天的事就像昨天的梦,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去怀念这些。如果你非要追忆过去不可,那也应该与无常观结合起来,多多思维盛衰离合的道理。比如,过去腰缠万贯之人,现在落魄潦倒、身无分文;过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如今飞黄腾达、富甲一方;过去一家人共处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各奔东西、音信全无……可见,这世上没什么可信赖的,你若能经常思维这些无常之理,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提前有所准备。二、不要妄想未来对未来的百般筹划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网捕鱼一样,是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藏地有句俗话说:“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如同有些人,去年炒股票、搞房地产,认为今年肯定发财,到时候再拿这些钱投资什么……没想到突然金融风暴来了,席卷到了他的“领土”,最后美梦彻底破灭。看看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故应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如果你非要忆念未来不可,则应思维死期不定。每个众生迟早会死,而且死亡往往不期而至,一想到这些,自己应该有种强烈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要随便散乱放逸。三、不要执著现在对现在的事情也不能太执著,很多人把什么都看得特别实有,因实执而造下各种各样的业。若能以无执著、空性、如幻如梦的见解印持,就会知道很多行为皆无实义。如果你非要执著现在不可,那么自己正在做的一切,无论是吃饭、走路、说话、睡觉,都不要太当真,对来世不利的非法恶业更要抛弃。总之,我们平时不要忆念过去的种种,想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不要执著现在,莫以种种分别念扰乱自己;不要妄想未来,应舍弃一切虚幻的梦想。退一步说,若是这些分别念断除不了,也应依正知正念将其转为道用,一定不要随妄念而奔驰。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实际上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知足越大,幸福感越多。所以,对未来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要尽量少一点。藏地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从前,有个无家可归的穷人,偶然得到了一大袋青稞。一天晚上,他流浪到了某座山的坡上,山坡非常陡,坡下还有个大湖泊。他决定就在这里过夜,于是将袋子放在脚边,躺在山坡上,然后开始打妄想:“我现在有了这一大袋青稞,以此作为本钱,想必将会拥有大量财物。到那时娶上一位好妻子,她必定会生一个儿子,取名字就是我的责任,那么,该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呢?嗯--就叫月称吧。”正在此时,月亮从东山升起来了,月光刚好照到他身上。他特别开心:“正想着‘月称’,月光就来了,以后肯定会一切顺利!”想到高兴之处,他兴奋不已,脚一伸,对青稞袋子猛踹了一下,袋子竟骨碌骨碌滚到湖里了……一场美梦就这样破灭了,伤心之余,他也跳湖自尽了。所以,月称还没有降生,月称的父亲已经离开了人间。无独有偶,汉地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从前,江南有个乞丐,他好不容易要到一点钱,正好路过彩票发售点,一狠心,用身上的钱买了一张。可他衣衫褴褛,彩票无处安放,看到手中那根竹子做的打狗棒,上面有一道裂口,便把彩票藏在了里面。藏好之后,他就开始幻想:“如果中了大奖,我再也不去乞讨了,可以配一副金边眼镜,然后去住五星级宾馆……”过了几天开奖,那张彩票竟然中了一等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梦想成真了。于是他走到一座桥上,挺直腰板,振臂高呼:“我再也不用要饭了!”只见手中打狗棒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滔滔河水之中。猛然想起,彩票原来在打狗棒里!他伤心欲绝,“扑通”一声,自己也跳河追随破碎的梦想去了。可见,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的美梦非常脆弱,很容易就会破灭。因此,对于无法触及的未来,实在没必要抱有太多幻想。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多行不义之人,自以为聪明,所作所为神不知鬼不觉,但却不知因果丝毫不爽,自己所做的一切,早晚都要为它付出代价。在佛教眼里,世间行为有两种:一是高尚的,一是卑劣的。若行持高尚的行为,今生快乐,来世也会快乐;若行持卑劣的行为,今生痛苦,来世也会痛苦。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果规律。所以,重视因果对每个人来说极为重要。印光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江南有一对双胞胎,相貌声音都一样,从小到大形影不离,而且皆已娶妻生子。31岁那年,兄弟两人去赶考,途中投宿到一家旅店。店里有一美丽的寡妇,先是勾引老大,老大严肃地拒绝了,并告诫老二要当心女色。老二口头答应,私下却和她发生了关系,事后约定考中必来迎娶。放榜时,老大高中,老二落选。老二又骗这女人说:“等我上京考取后再来娶你。”还说自己路费不够,此女遂将积蓄全部赠与他。没想到,老二一走就杳无音信,女人日思夜盼,最终抑郁成疾。她始终以为这双胞胎是一个人,于是给老大修书一封,之后便撒手人寰了。老大收到信追问,老二这才承认。第二年,老二的儿子突然暴病而亡,他也因伤心过度,双目失明,没多久就死了。而老大由于德行不亏,一辈子荣华富贵,子孙满堂。从这个故事也可看出:若贪执美色,丧失自己的道德,且不说来世的果报如何,今生中就会感召各种不悦意。或许有人提出质疑:“那为什么某人今生中造恶多端、行为不轨,现在却过得如此快乐?”实际上,这只是恶报尚未成熟的暂时现象,不会持续恒久的。就如同已服下了毒药的人,在毒性没有发作前,有时甚至会感觉极舒服,但过不了多久,必定会有性命之忧。爱自己,就要谨慎取舍因果不管你是否承认因果,它的存在都真实不虚,大家万万不要“以身试法”!我们造了善业,绝对会感召快乐;造了恶业,绝对会饱受痛苦。不要认为占他人一点便宜、说一句妄语,看来只是小事,好像不算什么,但实际上,你已种下了让自己受苦的种子,将来在生死轮回中必定会成熟果报。所以,凡是爱惜自己的人,应当谨慎取舍因果。佛陀在世时,一位尊者的妹妹是公主,她不幸患了一种病,皮肤全部糜烂。尊者劝她多做善事,变卖珠宝首饰为僧众建一殿堂,并在建筑期间,每天到工地去打水、扫地。公主依教奉行后,病情果然有所好转。殿堂竣工之时,佛陀及眷属被请来接受供养。当时,她问佛陀自己为何会得这种可怕的病,佛陀告诉她:“你前世是一名王后,因国王宠爱一名舞伎,你非常嫉妒,就命人把痒粉撒在舞伎的身上和床上,令其痛苦万分。以此恶行,你今生感召了这种皮肤病。”佛陀给她作了开示后,公主以此证得初果,同时病也好了,皮肤变得又白又滑,比昔日更加动人。佛教认为,很多较难治愈的顽疾,应该跟因果有一定关系。所以,平时若有人患有这方面的疾病,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最好还是多做一些善事。其实,一个人外在的长相不重要,穿得好不好看也不要紧,关键是内心对因果是否坚信不疑。如果你真的爱自己,对自己很执著,不希望生生世世受苦,就千万千万不要造恶业!失去并不可惜--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可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问:我是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博士,对佛学不太了解。请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提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我们如何更快乐地实现个体目标?堪布答:讲起目标的话,佛陀在《阿含经》《毗奈耶经》中都提到过。个体目标分为暂时、长远两种,最长远的目标并不是这一生一世,而是无数世以后所获得的果位,这个好多人想都不敢想。而集体目标,则是僧众的利益、居士们共同行持善法等等。所以,在佛教中,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早有提及。那么,一个人如何更快乐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呢?首先要懂得“随缘”。禅宗中常会提到这个词,也就是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就没有遗憾,即使途中的道路太曲折,一直跨不过去,也没有必要非常痛苦,而要学会随遇而安。有了这种心态,自己就会特别快乐。此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明确的规划。如果漫无目的,一步一步没有具体安排,则不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总之,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你遇到什么违缘,都不要特别去执著。越执著,事情的成功率就越低;看得越淡,成功反而会不期而至。问: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觉得,有时候欲望也是一种动力,如果人人都知足少欲,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请问,在发展和知足少欲之间,怎样保持平衡?堪布答:知足少欲跟发展并不矛盾。佛教不是要求大家整天浑浑噩噩,什么都不追求。追求不等于贪欲。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有过多的贪欲,这当然不合理;但如果你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或者为了正常生活而赚钱,这种追求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追求不能过了头,否则可能变成贪欲,这样一来,就会对自他带来害处。总之,只要对自他有害,这种追求就不可取;若是对自他无害,这种追求是可以的,这与佛教的观点不相违。问:您说到一个幸福的秘诀:当自己家庭美满时,要想想一旦失去亲人的感受。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不是太残忍了?堪布答:并不残忍。一百年之内,世界上的每个人,包括你最爱的父母、家人,都将一一离开世间,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可能永远存在。因此,在无常来临前,我们就要做好准备。许多智者说过:人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坏的打算,这就是面对生活的合理态度。问: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请问,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堪布答:关于幸福的平衡点,由于每个人的定位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众生的幸福和痛苦,是由各自不同业力产生的。”这句话很好地回答了你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幸福平衡点呢?没有。随便找十个人,每个人的幸福观都不一样。一个人认为达到某个标准就是幸福,而在另一个人看来,这个标准还不够幸福。总的来讲,幸福的根本是心。但分别来讲,因为众生的心态千差万别,所以,每个人的幸福平衡点也不相同。问:现在哈佛大学设有幸福课,您认为中国高校需不需要开设这门课?堪布答:如果因缘具足,中国高校也应该开设幸福课。我认识的一位教授说,哈佛大学不少教授对佛教都有研究,他们通过佛教的调心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生活质量。问:请问,如何寻找幸福?堪布答:既然幸福是一种心态,那从外境上寻找是不现实的,只有向内心探求才能获得。像不丹,只是南亚一个小国,总人口不到70万,虽然经济不太发达,但由于全国上下信仰大乘佛法,所以人们非常幸福,被公认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相反,日本尽管经济发达,可许多日本人却没有幸福感,最近一些年以来,每年都有三万多人自杀。1990年我去过不丹,看到那里的生活,非常羡慕。当然,我不是羡慕不丹人的物质生活,而是羡慕他们内在的幸福。在那里,生活虽然非常简单,可人人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要知道,在人心浮躁的地方,不一定能找到幸福,而在人心宁静的地方,往往能发现幸福的足迹。尤其是若能懂得知足少欲,经常保持满足感,很容易就会获得幸福。否则,外在的物质再丰富,永远也跟幸福无关。问:经历是“加法”,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经历越来越多;修行却是“减法”,我们要不断地放下、再放下……您觉得这两者矛盾吗?堪布答:在生活中,既要有看破放下的一面,也要有积极努力的一面。有些人认为,学了佛以后,就要放下所有的事。实际上并非如此。该放下的固然要放下,该挑起的还是要挑起,这样学佛才能成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将来要独自面临各种压力,所以非常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若没有认清人生的真相,一直盲目地向外追求,最后就会非常痛苦。当然,在树立人生观时,也不能堕入一边,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要明白人生既有黑暗,也有光明;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本章完)第2章 问佛陀情为何物一提到佛教,不少人就认为要青灯古佛、绝情绝爱。但实际上,佛陀并没有要求每个人一学佛就出家,他只是告诉了我们情爱的真相,通过一些理性的分析,让你放弃非理性的执著!爱的真名叫“无常”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佛陀认为,爱情是无常的,更是烦恼之因,故对此不要过于沉迷,不然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其实,除了佛陀以外,汉地的古圣先贤对爱情也有一些认识。比如,庄子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段经历:一天庄子出门,看到一座新坟,一女子手执扇子,正对着那座坟连扇不已。问她为何这样,女人说:“坟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时有遗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须等坟土干了才行。我现在急着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让坟土尽快干。”听到这番话,庄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庄妻听后,先是数落那妇人没良心,然后发誓说:“如果你离我而去,我绝不会如此无情。”天有不测风云,没几天,庄子突得急病死了。入棺后,庄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为庄子守丧。不久,有个翩翩少年来到庄家,自称是楚国的王孙,想来拜庄子为师。得知庄子刚辞世,少年很伤心,表示要为庄子守丧百日。守丧期间,因王孙气度不凡,庄妻慢慢对他生起爱意,遂托人向其求婚。王孙同意了,不过提了一个条件:“庄子乃我老师,我千里迢迢到此,如果一面未见,就太遗憾了。希望你能打开棺材,容我见老师最后一面。”按彼时习俗,入殓后再开棺,这对逝者极为不敬。但为了尽快成亲,庄妻一口就答应了王孙。但万万没想到,一劈开棺材,庄子竟然坐了起来。此时,王孙也倏忽一下不见了。庄妻这才明白:原来,王孙乃庄子的幻化。此时她羞愧难当,没多久就悬梁自尽了。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世间的恩爱,是十分无常的。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看世间,每个人莫不如此,来到这个世界是独自一人,最后离开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没有谁真正离不开谁。许多人在年轻时,为了爱情、财富,一直就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开始去考虑:“我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如果会,下辈子是什么样子呢?”但这时候再思索这些,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轰轰烈烈,似乎是人间最美好不过的。但实际上,只要有爱,就会患得患失;只要有爱,就会有担忧、害怕。诚如佛陀在《涅槃经》中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正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恩爱爱地照镜子。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就因为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对亡夫的万千爱意当下消失,随后身体也很快康复了。”在后一则故事中,为什么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就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呢?原来,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所以,对于爱情,我们任何人都要记住这个规律,否则,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世间的爱恨情仇时,还是很难面对。佛教中有部论典叫《四百论》,其中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因此,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所以,爱情犹如一件弱不禁风的易碎品,极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难:“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就是告诉他: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遗憾的是,佛陀虽然早已开示过了,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不懂这个道理,以至于在爱情中,经常遭受各种不明不白的折磨。“爱可生爱,亦可生憎”对每个人来说,爱情只是帮助自己快乐的外缘,虽然它暂时可以带来快乐,但是靠不住、不长久。许多人在没有爱情、婚姻时,认为得到了就一定幸福。但真正达到目的之后,却发现当初的快乐在逐日递减,身心也在渐渐麻木,甚至还有说不清的苦,成天缠绕着自己……我曾看过林肯的传记,他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长达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看不顺眼。每当林肯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就会喋喋不休,嫌他的头太小,手脚太大,鼻梁不直,下腭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她最讨厌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势,成天逼着林肯在房间里学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在林肯跟别人一起用餐时,因为没有及时答她的话,她竟然将一杯热咖啡泼到了林肯头上……当然,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绝对不曾想到的。无独有偶,托尔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剧的典型。这位俄国著名大文豪,有无数的人崇拜他,在他那个年代,只要他说一句话,马上成了头条新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家庭生活极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导火索。他结婚之初,对妻子非常温情,两人经常一起许愿、祈祷,希望这恩爱的日子能天长地久。但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婚后一段时间,两人就开始争吵不休,昔日的爱意每况愈下,最终变成了怨恨、敌意。在经历了漫长的猜疑与痛苦之后,晚年的托尔斯泰热衷于人类和平,并将大量稿费捐去做慈善。但这与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为她的虚荣心太强,守着钱财不愿意行善。终于,在每日不断的争吵之后,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于一场大雪中弃家出走,离开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他颠簸在四处漏风的火车车厢里,最后患上肺炎,死于一个小车站的木屋里。而且,在临死之前,所有子女都来到他膝下,但他唯独不想见妻子最后一面。如今许多年轻人,认为爱情至高无上,相恋时总以为:“他就是我永远的幸福!”可时间一久,无常变化上演时,才意识到“永远”原来并不远,于是开始怨天怨地:“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他这样没良心?……”其实,与其到时候这样怨天尤人,还不如早点了知:自己的快乐要靠自己掌握。有了这种认知,当他带给你快乐时,你会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会太执著。否则,爱得太深,纠缠太紧,最终肯定会自尝苦果。当然,上述那种悲剧的婚姻,并不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无常的变故也随时在发生着,这是不争的事实。了解到这点以后,你就会明白,把快乐建立在一个人身上,是相当不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应掌握好快乐的主因--自己的心,并通过修行开启心的宝藏,以获得真实的快乐。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爱有两种:一是占有,只要自己快乐,不考虑对方如何;一是付出,只要对方快乐,不考虑自己如何。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口口声声说爱,朝朝暮暮谈情,但仔细观察,多数人的爱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占有--对方让自己快乐,才爱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爱生恨。这样的爱,只会让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么可津津乐道的呢?世间人总以为,恋爱结婚是人生最快乐、美好、令人向往的事。就像我坐出租车时,司机一看我是出家人,就不禁生起“大悲心”:“你很痛苦啊,不能结婚,怎么能受得了呢?”同样的情景,我在香港、广东、沈阳等城市都值遇过。但是,恋爱了、结婚了,就能把自己锁进幸福的保险柜吗?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也不一定。前不久,我和一位校长聊天时,随口问他:“有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会不会因为感情问题,借机对学生发泄?”校长连连点头:“有啊有啊!有些年轻老师一天到晚都在打电话,有时就像发疯了一样,突然跑到教室里,把所有学生都痛骂一顿。”类似的待遇,以前我也碰到过。曾经我在一家医院住院,有个护士因为男友三天没来电话,自己打过去也没人接,心情特别坏。即使给我们配药,她也一直在按对方号码。病友们都特别担心,生怕她一不小心就配错了。配完药,她过来给我们打针时,也是恶狠狠地,“啪”一下就使劲扎了进去……其实,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只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乐;而且,这种爱也是有条件的,建立在对方爱自己的前提下,一旦这个前提变化了,自己的情感也会随之改变。可叹的是,许多人没有认清爱情的本质,或者,就算道理上明白了,但遇到迷人的对境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深陷进去。也许,只有等你到了花甲之年,才可能明白所谓的爱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直死死追求的爱情童话,究竟在现实中存不存在?爱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许”吗世间很多人都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成爱情的最高境界。那么在佛陀眼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呢?芸芸众生都耽著情爱,正如一首流传已久的词中所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当年,16岁的元好问赶赴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说自己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杀死后,但见另一只在其周围悲鸣不已,久久不离,最后竟从空中直冲而下,撞地殉情。元好问听后心绪难平,便从他手中买下这两只雁的遗体,将其合葬于汾河岸边,命其冢为“雁丘”。看了这个故事,不少年轻人可能要问:无始以来,人们非常憧憬的爱情,果真有那么美好吗?真的值得“生死相许”,令人沉迷至此吗?佛陀与世人眼中的爱情,又有哪些不一样呢?其实,在世人的定义中,“情”就是一种互相缠缚、同生共死。而佛陀,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没有全盘否定。如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但与此同时,佛陀又会提醒大家:爱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特别执著一个人时,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到头来,终究是苦大于乐。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爱情无比甜蜜,怎么可能是一种痛苦呢?当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过来人,对于个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爱情为何残酷,因为“爱别离”“求不得”无始以来,许多人总以为爱是永恒的,所以,一旦它有了点滴变化,就会感到巨大的挫败……爱情的痛苦虽然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爱别离苦”,即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还有一种是“求不得苦”,因为得不到所爱的人,没了这个“皈依境”,就认为自己活得无依无怙,了无生趣。不过,假如你明白了无常之理,纵然无法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也不会那么难以面对。藏地曾有位上师叫吉丹松贡,一天他的邻居过世了,悲痛的寡妇来见他想寻求慰藉。她刚踏进上师家中,就碰到了上师年迈的母亲。她扯着头发,语无伦次地向老妈妈倾诉着自己的巨大痛苦。当时,老妇人抱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有关无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缓,忘了要见上师这件事,然后起身回家了。几个月后,上师在传大手印时给弟子们叙述了此事,并特别开示说:“无常的教言非常殊胜,连刚失去丈夫的寡妇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头,由此很快脱离了苦痛。”还有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就痛不欲生,于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一边痛哭一边说:“亲爱的丈夫,你吃一点吧。”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很想帮助她,就找了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然后割了许多嫩草放在旁边,也是一边哭一边说:“亲爱的牛,你吃一点吧。”女人看到后,不屑地对牧童说:“牛已经死了,又不可能活过来,你在这痛哭有什么用呢?真是个傻孩子!”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刚死,它的样子还没变,身上还是热的,多叫它几声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那么久了,都已经火化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那才傻呢!”听牧童这么一说,女人想想也对。从此,她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可见,人的心若专恋于某个对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难从痛苦中拔出来。但如果明白一切皆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开了。佛陀说:对爱情别太执著了无始以来,人们都沉迷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幻境中,看看我们周围,因情而苦的人前仆后继。其实,你若能懂得一点佛教道理,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现在有些年轻人挺可怜的,虽然学识不错,但由于从来没有学过佛法,无法洞察爱情的真相,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时因无法接受失恋而踏上一条“不归路”。其实,世人歌颂的伟大爱情,只是一种分别妄执,假如过于执著,痛苦必会接连不断地降临。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前不久,某大学就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对恋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对男生说:“如果我们都考上了,关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没考上,爱情也可以继续;但若我考上而你没考上,那就分手。”也许是造化弄人,最终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于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别伤心,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就冲到女生寝室,先将恋人掐死,然后自己也跳楼了……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陀所提倡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所以,绝不会因付出得不到回报而痛苦。当然,若有人问佛陀:“应该如何对待爱情?”佛陀并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只会说:对爱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活得很苦,而且,这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所以,且不谈佛教的甚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年轻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内心也会变得比较豁达,这对未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帮助。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如果以“爱”的名义,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给他自由的空间,只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不仅是恋人之间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如此。任何一种爱,若建立在控制别人的基础上,自己一味地付出,却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你越爱他,他越累。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炽盛,认为自己所爱的人只为自己独有。别人无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与其接触、谈话,自己就会妒火中烧,生起极大的嗔恨心,甚至不惜一切想毁了对方。我的家乡有个人,他曾对妻子说:“其他什么事你都可以做,唯独有件事我不许,你要注意啊!”现在他已七八十岁了,但年轻时的这句话,一直被大家传诵着,“流传百世”。可见,有些人对爱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百业经》中有一个残忍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叫丑陋者,嫉妒心极强,性情十分残暴。他为王妃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禁令,尤其是禁止别人仰望王妃的姿色。所以,他每次带王妃出游时,街道两旁不能打开门窗,若有人打开后无意一瞥王妃,他会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一日,他与王妃们去森林游玩。当时有位独觉在那里禅修,几个王妃见他身相庄严,生起无比欢喜心,于是纷纷取下面纱,在其面前恭敬顶礼。国王闻知此事后,当下嗔心大起,命人立即剜去独觉的双目。因前世恶业感召,独觉被害时没能显现神变。之后,他飞入虚空示现种种神变。见此情景,国王非常害怕,顿时跪在地上忏悔,乞求清净罪业。然而,因果是不虚的。由于在嫉妒心的推动下,国王曾剜掉过成千上万人的眼睛,一旦业力成熟,他仍无法避免果报--多生累劫成为没有眼睛的众生,直至佛陀在世时,他还是一个盲人。佛经中说过:“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有些人在嫉妒心或贪心生起时,做事情根本不讲理,好像发疯了一样,过段时间冷静下来,才知道自己特别过分。其实,嫉妒只是分别心在作怪。假如你真的贪著爱人,那他去世之后的遗体,别人再怎么看、怎么焚烧,这时候为什么你无动于衷,不像以前那样妒火中烧了呢?仔细想一想,你到底爱的是什么?青春可以回忆,不能迷恋当你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时,请不要忘了,这一切迟早会变成鸡皮鹤发……不少年轻人总觉得自己青春无敌,整天花大量心思忙于打扮、美容,希望以此讨得恋人欢心,而从不愿想自己有一天满面皱纹、白发苍苍的样子。这无异于自欺欺人。实际上,我们如果了解身体的本质,便不会迷恋自己的身体,更不会贪执别人的。《法句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在世时,有位王后长得娇艳动人。国王要带她到寺院礼拜佛陀,但她非常珍爱自己的容颜,不喜欢听佛陀“不执著美色”的论调,所以经常找借口不去寺院。一天,国王为了让她到寺院去,下令诗人为寺院写赞歌,主要歌颂寺院的宁静、安详和伟大。王后对此很感兴趣,便和国王一起去了。当王后来到寺院,佛陀观察到了她的根基,于是变化出一位绝色美女,站在她身后并替她扇风。王后一看,顿时觉得自己逊色多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一直望着那美女。没多久,美女的容貌竟在渐渐改变:先是变得衰老;然后死去;慢慢化为白骨……至此,王后觉悟到美色并非永恒,执著这些毫无价值。佛陀觉察她的根基已成熟,便对她说:“对美貌极为贪恋的人,是相当愚痴的。因为所执著的东西,只不过如此而已。”接受了佛陀的开示,王后当下证得圣果。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哪怕长得再惊为天人,也阻止不了无常的侵蚀。若认为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一张脸上,而从来不懂得从心上着手,那实在愚蠢之至。这样的爱情,也绝对挡不住岁月的考验!不负如来不负卿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经常有人问我:“您读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歌吗?对此有什么看法?”其实,我还未出家时就在甘孜师范学校读过,出家后也看过。我认为,仓央嘉措深谙诗学精髓,其用词之美,一般人无法望其项背。他的诗有外、内、密三层涵义。从外义而言,阐述了男女之情,但其内义和密义,多数人却无从了知。比如,他在一首诗中写到:“白色的仙鹤啊,不会去远方,有一天,它会从理塘归来。”当时人们并不知其中密意,只把它当成一首情歌。直至后来才发现,这是仓央嘉措对未来的授记,他的转世就降生于理塘。他还有一首诗,如今可谓脍炙人口:“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但事实上,他的这种特殊显现,对世人具有殊胜意义--欲界男女难免都贪执感情,通过读他的情诗,迷惘无助之人将被接引入佛的境界,依此因缘,缓缓种下解脱的善根。就拿这首诗来说,字面意思是:世间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对得起佛陀,又对得起爱人。但这也间接说明了,如果你是个在家人,可以一边过世间生活,一边做对佛教有意义的事情;但若是个出家人,就必须勘破情关,放下对爱人的执著,如此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其实,他的情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外义是世间的男女感情,内义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密义则揭示了修行的心态和方法。而且,有些诗篇还隐含着对藏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透视,并对未来的变迁作了预言。世间万般皆苦,唯情执最苦--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若有人问佛陀:“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陀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会说:对感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些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作茧自缚。问:有个对佛学感兴趣的同学,给我讲了许多成佛的道理。我当时反问他:“你想成佛,这也是一种欲望--成佛欲,为什么佛家对男女感情要禁止,而对成佛不禁止?难道你们那种欲望是对的,我们这种欲望就是错的吗?”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佛法无边,应该有足够的包容性,为什么就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进去,一定要把它斩断呢?堪布答:佛教并不完全禁止男女感情,我也引用了许多经典说明这一点。可是,佛教会提醒你认清感情的痛苦本质,认清感情的“惨”。如果你以贪欲想占有他人,与他人产生各种情缘,这就是痛苦之因。而一个人若想成佛,想获得利益众生的能力,表面上看是一种欲望,然而这跟世间的贪欲有区别。假如你通过发菩提心、学习佛法、积累资粮,最后获得了佛果,就能利益自他一切众生。现在许多人认为,佛教是绝情的,佛教排斥所有的感情。其实不是这样。懂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并不反对正常的感情生活。对于一般的在家人,佛教只是要求他们节制感情,并受持清净的戒律。而且,佛教要求受持戒律,也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提倡所有人都剃头出家,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信仰、皈依佛教。佛教的精神很自由,你信仰也可以,不信也可以。问:您也曾年轻过,虽然在“上师”的光环下,许多人把您超人化或者脱俗化了,可是我想问:您在年轻时,心理状态和欲望状况是什么样的?堪布答:我个人来讲,年轻的时候,确实也有贪欲和执著。不过,我虽谈不上有什么修行境界,可是通过思维历史上的许多故事,通过反复剖析烦恼和人性,对感情的本质也有了深刻认识,所以,能够摆脱感情的困扰。通过自身的体会,我也感觉到,年轻人特别需要认识感情的真相。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即便有一些贪欲和执著,自己也不会特别苦恼,更不会因为失去恋人而自杀。问:我是二外的一名学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现在汉地大城市里的人,情执特别重,因感情而痛苦万分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如果给他们讲空性的道理,虽然可以对治情执,但他们很难接受。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帮助这些人呢?堪布答:情执的问题,确实在汉地相当严重。我以前去过一些欧美国家,据间接了解,那里因感情自杀的现象不太多。在我们藏地,或许是信仰的原因吧,更是几乎没听说过。关于情执的对治法,其实不仅仅是空性,佛教的无常观,或聚际必散、因缘聚合等道理,也可以说服他们。但若是无缘者的话,恐怕我们也无计可施……问:既然说情是痛苦的,当为情而痛苦到睡不着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睡着呢?堪布答:其实,不要说年轻时会为情而睡不着,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睡不着的情况。许多有钱、有地位的人,每天必须要吃安眠药。如果睡不着,你可以坐在床上,观想释迦牟尼佛的身像,或者放下一切执著,打坐十到二十分钟,让心处于宁静调柔的状态中,这样就比较容易入睡了。有时候,我因身体不好也无法睡着,或者白天做了某件重要的事,临睡前脑海里一直浮现它,甚至为此焦虑、激动。那个时候,我就会放下一切执著,要么观想佛像,要么坐禅,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再躺下去,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梦乡。当然,每个人的根基不相同,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过,根据有关佛经的说法,对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管用的。(本章完)第3章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如果常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态来为人处世,生活中的抑郁、纠结、焦虑、烦躁就会一扫而光。不但这些区区小事不在话下,甚至更大的事业也可以顺利成功。做事不成功,主要是执著太重我们平时做事情,要么是为名,要么是为利,要么是为自己,有了这些执著以后,心就静不下来,言行举止也跟着左右摇摆。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太紧不行、太松也不行,没有观察不行、观察太过分也不行,倘若过于极端,事情不会圆满成功。当然,我们做事不成功,大多数是执著太重所致。《庄子》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个木匠叫梓庆,他平时做的,就是祭祀时挂钟的架子。虽然这活很简单,但他做出来的东西,人人见后惊为鬼斧神工,觉得那上面野兽的形状,宛如真正的走兽一般栩栩如生。当地的国君听闻他的能耐后,专门唤他来问其中的窍诀。梓庆说:“我一个木匠,哪有什么窍诀啊?无非是我在做任何一个架子之前,首先守斋戒,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到了第三天,我就可以‘忘利’,把那些为自己得到功名利禄的念头全部扔掉;到了第五天,我就能‘忘名’,别人对我赞叹也好、诽谤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第七天可以达到‘忘我’之境。有了这样的心态,我就拿上斧子进山了。因为心很清净,所以哪些木头天生长得像野兽,我一眼就会看到,然后把木头砍回来,随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这无非是以天合天,哪称得上是什么窍诀呢!”看完这个故事,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事老是不成功了吧。宁与直士结怨仇,不与狡者交亲友仲敦巴问阿底峡尊者:“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是谁?”阿底峡尊者回堪布答:“是恶友。”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宁可与正直者结下仇怨,也不要与狡诈者结为亲友。为什么呢?因为人正直的话,即使你们成了一种敌对关系,他也不会无故冤枉你,一是一、二是二,不会说不符合事实的语言,也不会把没有根据的事栽赃到你头上。而与狡诈者结为亲友的话,对他有利的时候,他可能会帮助你,但若是触犯到他的利益,即使你帮过他,他此时也会恩将仇报,反而加害于你。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狡诈者呢?1.对贤者从来不会赞叹。别人的人格怎么好,修行怎么不错,他总是不屑一顾,觉得无所谓。2.对劣者不批评谴责。有些人一直无恶不作,恶行屡教不改,很多行为非常过分,他也不作呵斥。3.对恩重如山的人不在乎,根本想不起世上还有报恩这回事,觉得别人帮他理所应当,都是在还他的债。4.对慈爱自己的人,也从来不作忆念,完全漠视别人的一番好意。5.对以前所做之事从不分析,错了没有忏悔,对了也没有总结;现在做的到底如不如法,也不加辨别观察。整天迷迷糊糊,好也无所谓,不好也无所谓。在这世上,狡诈者的的确确相当多。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与这种人交往过密,当然,自己更不要变成这种人!布施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往昔没有布施积福;富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前世做过布施。有些人从小到现在,钱包里始终空空的,任凭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实际上,今生的富足,来自于往昔的布施。假如自己比较吝啬,那没有钱也怨不得别人。凡夫人总担心:“我布施了,享用什么?”而圣者却认为:“我享用了,布施什么?”其实,如果你经常布施的话,不仅不会因此贫穷,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富。曾有一次,嘎达亚那尊者到河边去,见到一个女人手持水瓶,坐在那里嚎啕大哭。尊者问她为什么哭,女人说自己实在太穷了,到哪儿都找不到钱,真是不想活了。尊者笑笑说:“这没有什么,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女人抬起头,好奇地问:“谁肯买贫穷呢?”尊者说:“我肯。”“那怎么卖出去呢?”“要布施。要知道,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往昔没有布施积福;富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前世做过布施。所以,布施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女人听后很有信心,但苦于自己除了一个水瓶外,身上一无所有。尊者便教她用水瓶装水,然后布施给他,她以欢喜心这样做了。以此功德,她命终后转生天界,再也没有生到贫穷家。现在不少亿万富翁,活着的时候特别悭吝,宁可自己随意挥霍,也不愿帮助可怜众生。其实,人终有一天会死,死时连一分钱都带不走,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宁愿把辛苦积累的钱财全部留给别人享用,也不愿为自己的后世考虑一下呢?不受侮辱,怎么能奋起精进非常重要,只要这颗心不退,就算你暂时不如别人,也可以逐渐做到“后来者居上”。《人间奇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往昔,有个人叫魏遐昌,他年轻时读书很用功,但每次都名落孙山,年纪大了以后,只好在家乡教书维生。当时,他的学生中有个叫朱富新的,非常聪明,但家境贫寒,无力供他读书。魏遐昌得知后,不但不收他学费,逢年过节还给他很多东西。后来,朱富新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但他非常傲慢,对老师不但不感恩,反而当众羞辱他不长进。受到这种侮辱后,魏遐昌虽然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事实也确是这样,于是他在68岁时发奋读书。几年后,与朱富新都考取了功名。不久,魏遐昌给皇上出谋划策,平定海贼,以此功劳被封为御史,专门去巡视广东一带的政事。没想到,到那里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审理当地县官朱富新贪污一事。魏遐昌不念旧恶,尽量找一些公平的证据,最后,朱富新虽然被免职了,但却逃过了牢狱之灾。魏遐昌后来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礼部尚书才功成身退。告老还乡时,皇上亲自大摆宴席为他送行。而朱富新,一辈子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由此可见,没有谁会永远不如谁,只要肯努力付出,内心的智慧就会日新月异。久而久之,往昔超过自己的人,会被自己渐渐追上;昔日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人,则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此继续下去,最后,自己定会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火心要虚,人心要实”大事,一定要从小事开始。不追求有大的成就,才有大的成就。等把小事都做好了,大事也就自然成功了。人首先一定要实在。古人云:“火心要虚,人心要实。”生火烧茶时,如果把柴堆得死死的,一点空隙都没有,就算趴在地上吹半天,也不会有火星冒起来,所以火心一定要虚。而人心必须要实,假如人心特别虚假,阳奉阴违,则不具足好人的法相。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甚至包括佛教徒,经常口是心非,看起来特别假。这样的“假人”,大家觉得他很聪明、有能力,好多老板也喜欢,而一见到老实的人--“不行!这个人太笨,我不要!”其实,老实人也许在一两件事上不成功,但究竟而言,他说的话很可靠,做的事情很稳重,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汉地有一个公案:金山寺有位香灯师叫持律师,他人比较笨,很多人都喜欢耍弄他。有一次,到了六月六要晒藏经,有位小和尚很调皮,对持律师说:“香灯师,今天大家都晒经,你的蜡烛快长霉了,也拿出去晒晒嘛!”听到这话,持律师很高兴地把一坛蜡烛搬出去晒,结果全部融化了,只剩下一些蜡芯。晚上维那师让他点灯,他很老实地把蜡芯拿出来,套在蜡签上。维那师很惊奇,知道事情的经过后,觉得这个人太笨,决定想办法迁他的单。第二天,维那师把他叫到跟前,当着大众的面说:“持律师,像你这么大的智慧,在禅堂里当香灯师,太委屈材料了!现在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讲经,专门培养弘法人才。你既然有这样大的聪明才智,可以到他那里学习。到时去各地讲经说法,我给你当维那,大家都能沾你的光。”“好哇!”持律师笑眯眯地说:“维那师多慈悲!”于是他马上收拾行李、捆好衣单,前往头陀寺去了。去了之后,谛闲法师通过各方面了解,知道别人是在故意愚弄他,本来不想收留他,但无奈自己已发愿:人无论钝根、利根,只要发心学教,就不能随便拒之门外。于是他让持律师先在寺里除粪、挑水、扫地,以后又行堂、擦桌子、洗碗。早晚多在佛前拜佛,并找人教他五堂功课。等他把五堂功课学会后,接着教他背《楞严经》《法华经》,后来又背《法华经会义》和《楞严文句》。持律师虽然非常笨,但性情十分稳重,做任何事情都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每天背诵也很认真。经过十几年工夫,他把这些全背下来了,提起某一段,他都很熟悉,像得了语言三昧一样,真正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大法师。当时,谛闲法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他。后来,维那师也真的到他那儿去求法了,履行诺言给他当维那。可见,看上去没有智慧的人,只要为人实在、稳重,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久而久之,什么功德都可以圆满。“笨”的正能量“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智慧没有达到究竟。比如,他们学了一点辩论,但真正的推理没有懂,只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过失、说别人的缺点;学了一点般若,但真正的空性没有懂,只认为因果、三宝、四谛都不存在。藏族也有一句俗话:“因明学得好,打官司很好;戒律学得好,偷东西善巧。”这并非说学因明是为了打官司,或学戒律是为了偷东西,而是指有些人太过聪明狡猾,以至于将智慧变为了邪慧。还有些人的聪明成了造业之因。譬如有些电脑高手,凭两只手敲打键盘,就能对一切了如指掌。他们经常利用高科技作案,以此满足自己的种种贪欲。说实话,倘若聪明沦为邪见之因、堕落之因,那还不如笨一点、老实一点。从前有个故事:一个水池里有座铁塔,铁塔下面有好多青蛙,它们看塔顶尖尖的,就纷纷商量:“今天下雨,太阳不晒,我们爬铁塔好不好?”大部分青蛙都很高兴地同意了。爬到中间时,太阳出来了,青蛙们被晒得奄奄一息,于是开始打退堂鼓,一个个都下去了。下去以后,它们往上一看,竟然发现有只青蛙爬到了塔顶。怎么会这样呢?原来那只青蛙是个聋子,大家一起爬的时候,它也跟着上去了;中间商量返回来时,它没有听到,继续径直往上爬,最后成功地到达了塔顶。同样,有些人的脑子特别好,手也特别灵,但所作所为却成为毁灭自己之因。而有些人什么都不懂,每天只会念“嗡玛呢贝美吽”,最后却可能获得殊胜成就。因此,有时候聪明不如笨一点好!连佛陀都做不到让人人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