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2

必须着重指出,所有上述这些错误和缺点,都不能掩盖了我们大举进攻后在全中原区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我们业已有了两千万人口的控制区,一千万人口的游击区;大量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军;不但如此,由于我们的进军吸引了大量敌人到中原方面,这样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敌人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摧毁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而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域,不但保存了原有解放区的基本区域,而且使我各路友军在山东,在苏北,在豫北,在晋南,在西北,在东北等地顺利地歼灭了大量敌人,恢复了广大失地,使全局都转入了攻势,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白费的。我们的军队虽在个别部队有减员,而在整个来说,则有不少的增加。我们对全国新区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就战略形势来说,我们是主动的,在继续歼敌的条件下,我们将更加获得优势,中原全区的解放为时已经不远。这是在执行毛主席和中央的正确战略方针下,全体同志艰苦奋斗所获得的辉煌胜利。这对错误和缺点来说,恰恰是我们最主要的一面,而且就是这些错误和偏向,及因此而造成的若干混乱现象,也是可以纠正可以补救的。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我们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业已大体上获得了纠正或者正在纠正着,并且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结果,便是很好的证明。我中原全党同志必须对于上述各项成绩有足够的估计。如果在指出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之后就忘记了自己工作的成绩,忘记了最主要的一方面,忘记了我们据以前进的基础,好像我们什么事情都做错了,并因此损害我们对于胜利的信心,那就是完全不对的,那就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四     为了不重复错误,有效地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反对美蒋,更早地完成全部解放中原人民的任务,全区应即停止分土地,停止打土豪分浮财,停止乱没收,禁止一切破坏,禁止乱打人、乱捉人、乱杀人等等现象,并根据下列的方针和策略步骤进行和调整各方面工作。     子、在控制区,凡是没有分土地的地方,即应停止分配土地的宣传,进行减租减息及合理负担的宣传,立即着手调查研究,创造典型,积累经验,以便在各区党委范围内,制定统一简明的减租减息及合理负担的法令和进行步骤,并据此训练干部,教育群众,准备秋后直到明春,形成一个广泛的双减群众运动。凡是分过土地的地方,则应区别真分还是假分,一大片地区分了的还是只在一些孤立据点分了的,问题多的还是问题较少的,而规定出不同的处理办法。一般的原则是,真分的一般应该确定地权财权,不再变动;假分的应该说服群众自愿改为租佃关系,实行减租减息;一大片地区分了的,而又是环境许可群众要求的,则领导群众继续完成分地工作,同时正确地划分阶级和补救缺点;只在孤立据点分了的,则按情况根据大多数农民意见,不再变动,或说服群众改为减租减息。有问题的则按问题性质,协同群众商量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只根据少数干部和积极分子的意见,而应根据农民群众大多数(包括中农)的意见,并且可以吸收在家地富参加讨论发表意见。     丑、在游击区,应在以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对敌斗争为主的方针下,坚决进行反抓丁、反掠夺、反保甲特务统治的斗争,保护基本群众及各阶层的利益,并按照环境及群众要求,适当地实行双减政策,即一般地在地富同意下实行双减,或者比控制区减的少一些,或者先从地富自愿的减起,都是可以的。在负担政策上,则应确实照顾基本群众的利益。在分配整个负担数目的时候,不可使游击区比控制区还重,而在两面负担的地区,还应酌量减轻。到游击区抓一把的倾向必须克服与严行制止。在游击区应该采取比较隐蔽的斗争方式和组织形式,力求各阶层团结一致,反对国民党军及土蒋,集中力量打击少数的反动特务分子,切不可过于突出,使群众受到本可避免的摧残。凡是敌人控制力较大的地方,还应采取武工队的斗争形式,实行革命两面政策,以反对国民党正在普遍实行的所谓“总体战”。     寅、在崭新区,我们进入之后,应该采取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反对美蒋和地方上最反动的分子,以便于我们消灭敌人,站稳脚跟。在策略步骤上切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要求不要搞滥,然后根据地区的巩固程度,群众的觉悟和组织状况,逐步地实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因此在政治上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争取或联合其较好的部分,中立其动摇的部分,孤立和打击其最反动的部分。切不可打倒一切,帮助敌人团结,把自己孤立起来。在社会政策上,不打土豪,不分浮财,不作经济上的没收,只对个别业已判处死刑的最反革命的分子的本人财产实行政治的没收,并分给群众。而在执行双减政策时,也应经过宣传组织、政府颁布正式法令等步骤,不可毫无准备地贸然进行。在实行适当调剂种子吃粮的政策时,不可采取开仓济贫的办法,亦不可强迫地富拿出粮食救济贫民,而应提倡低利或无利借贷的社会互助办法,或者采取由政府从没收或征收的公粮中抽出一部分举办生产贷粮或临时救济的办法。在新区的最大困难,是军队的供应问题。除了在部队进入之前应作必要的准备之外,可以实行征借粮食和派款的办法,并尽可能地使之合理,亦即是实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在开始时,我们还应懂得利用旧政权机构来筹办军需(但须同时宣布我们的合理负担办法),避免由我们军队直接去筹,形成混乱。城镇的税收应该保持,可以暂时利用原有的税收机构,而逐渐地加以改造;暂时采用原有的税制,而逐渐地取消几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凡是能够巩固或占领较久的城市,都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只有对某些较富的只能占领几天的城市,才可以由区党委、纵委以上领导机关掌握,经过商会进行一次临时的捐款,其数目不可太大,且应召集商人代表开会,征得同意,千万不得勉强。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军队在新区要成为执行党的全部正确政策的模范,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保护城市、保护工商业、保护学校医院及一切公共建筑和财产的政策,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同时要对农业社会主义的反动性和破坏性作坚决的斗争。     卯、党的领导及各项政策应该充分地通过政权和群众团体去实现。在控制区,应配备大批得力干部到政府各部门中去,而首先要加强的是财经部门(包括财、粮、工商、银行、税收),以便保障军需民生,避免浪费和混乱,及在工作步骤上取得主动。同时注意建立人民法庭,以便接收审理案件,维持社会秩序,避免乱打人、乱捉人、乱杀人的现象。我们的政权性质,依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抛弃中央的“三三制”政策是错误的。因此,在区村政权仍应绝对掌握于农民(包括中农)的手中,但在县以上政府,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酌量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及在地方上比较正派的、有正义感的、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项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跑的开明绅士,当参议、咨议,或吸收参加一定的工作。但是聘请参议、咨议时,必须有合格的人选,而且要经过区党委的审查和批准,切不可滥竽充数,流于形式,甚或用人不当,脱离群众。在游击区,则在武工队的统一组织下,采取县区游击政权的形式,在乡村则保留旧的形式而逐渐加以改造,充实其民主的内容。在不能不应付敌人的地方,可以建立革命的两面政权。在崭新区,除了灵活运用上述原则外,在初期还应善于利用旧的政府,维持秩序,解决军需。     辰、控制区应当普遍建立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有贫农团者,扩大成为农协;无贫农团者,不再组织贫农团;有贫农团、农协两种组织者,合并为农协一种组织。农协是乡村最主要的群众组织,必须大量地吸收农民自愿入会,扩大组织基础,防止为少数人垄断自私使之变成一个狭隘宗派团体的现象。农协的领导成分,一般适用贫雇农占三分之二、中农占三分之一的原则,并须防止流氓、坏人篡夺领导,使正派忠诚的劳动农民当权。除了农协,在农村还应逐渐建立青年的、文化的、妇女的、儿童的组织,以团结和教育一切群众。在城市则应首先注意建立工会和团结知识青年的组织。在游击区和崭新区则应建立小而精干的秘密的或半公开的群众组织和情报组织,名称不必一律,组织不必统一。局面打开之后,再建立工、农、青、妇各种组织。在已有初步工作基础的地方,即应开始建立精干的党的支部。     巳、为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以便保障人民生计和支援战争,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必须坚决执行保护城市、保护工商业的政策,纠正相当普遍存在的轻视城市、放弃城市工作领导的错误倾向。过去城市乡村的工厂、作坊、商店和副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和政府要用很大力量组织各种专门机构(吸收工商业主、技师和工人参加),研究办法,使之迅速恢复生产。凡是没收错了的私人工商业的生产资料,如果是军队和政府机关保存的,应无条件地全部退还;如果已分给群众,则应说服群众归还,或由政府用其他东西从群众手中换回发还。凡是应该没收的生产资料,亦应或由政府、或租给私人、或组织群众恢复生产,不得搁置不用,妨碍生产。同时,为了尽快地恢复与发展工商业,政府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工商贷款,而集中力量于首先恢复和发展那些对人民生计和军需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午、在执行上述方针政策的时候,必须向群众作充分的宣传和解释,不要惧怕在群众面前进行自我批评。应当向群众适当指明,过去某些“左”的办法,特别是乱打人杀人、破坏工商业、侵犯中农利益、对地富扫地出门、流氓坏人当权等等,都是违反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和政策,于人民不利的,所以必须纠正。应当说明,土地改革是我党始终要贯彻的方针,因为只有土改才能使农民获得比较彻底的解放,我们暂时改为双减,是因为土改条件尚不成熟,双减政策在目前对人民比较有利的原故。说明群众组织起来,正派农民当权,到极大多数农民都真正要求分配土地的时候再来分地,方才会办得公道,不出毛病。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必须坚决保护群众已经得到的果实,击退可能发生的地富反攻。应当确定,只有对中农被侵犯的财产,才作坚决的适当补偿。对地富的工商部分,也须设法予以退还。至于地富的其他财产,则不应退还;但在分了土地的地方,必须保证地富分得同等的一份土地、房屋和生产工具。争取地富回家的工作,应当广泛进行,但应采取严肃的立场和态度,表明这是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宽大。他们回来后,必须向政府登记,声明遵守政府一切法令,不作任何破坏和帮助国民党的特务行为。同时还应教育群众提高警惕,防止地富特务的反攻和破坏。     未、对地方土蒋、土匪,实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采取以政治瓦解为主,配合以积极的军事打击的办法,达到完全消灭的目的。应当动员各种力量,劝说官兵回家,政府对于回家的一律宽大处理,不杀不辱,只进行一定的登记手续。对于火线上的俘虏,应采取对国民党正规军一样的俘虏政策,绝对禁止杀戮,并应利用他们去进行瓦解和争取的工作。对于必须处决的首恶分子,应当经过法庭判决予以枪毙,不得采用乱棍打死等非法的丧失社会同情的处死办法。     申、各地地方武装已有相当发展,即应有计划地进行整理和巩固。特别注意加强干部,加强阶级教育,建立党的组织,细心地清洗坏分子和特务分子,严格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同时在巩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已有的人民武装中,问题更多,亦应采取有效办法,依靠农协进行整理和巩固,严防特务地富掌握。凡是有可靠的农协的村庄,都应将人民武装置于农协的领导之下,并经过农协逐渐地掌握全村的民枪。     酉、强化宣传教育,无论在军队在地方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部队的宣传文艺组织即应恢复和加强。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应加强宣教工作的领导,使之完全符合于党的方针和政策。乱写标语乱做宣传的坏现象,应该制止。     戌、培养本地干部是联系群众深入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外来干部的责任。各地必须注意从斗争中,选拔大批的正派劳动的积极分子和贫苦知识分子(包括中农出身的),经过训练,提升为区村干部。党应经常检查这一工作的执行程度。对于地富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亦应大量吸收,或送华北学习,或送本地军政学校予以改造,或经过教育后分到外区外乡工作。     亥、军队是在新区进行地方工作的重要力量。少奇同志说,如果军队不执行党的政策,就等于党的政策在党的主要部分没有保障。所以军队的党和干部,应该警惕自己,认识责任之重大,加强政策学习,爱惜民力、物力,保证成为执行党的全部正确政策的模范。     五     中央指示全党必须坚决地克服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克服领导机关的经验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现象在中原区更为严重。由于反攻后处于比较紧张和分散的情况,各个区域的工作不能不带着较多的独立性。但因此而发展了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对党的政策和策略相当普遍地缺乏严肃的负责的态度,工作的松散、迟缓和效能之低,领导机关的放松领导和放任各种错误倾向的自由主义,都达到相当惊人程度。因此,应在各级党的组织和干部中详细讨论中央指示,实行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纠正错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中原的局面虽已初步打开,但在完全战胜敌人,保障几十万大军供给等等方面,困难还是很多的,亟需全区同志认真执行中央正确的政策策略和领导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增强工作效能,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达成解放中原全区的任务。     钱建文E书制作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根据一年新区工作的经验,提出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     第一,关于出动前的准备。应包括思想、组织、政策、军事和经济等等方面的准备。我们南进时就是缺乏准备,所以吃了很大的亏。在思想上,农民远离家乡,北方人到南方,都是极大的问题。而到新区(南方)后,又确实遇到许多困难,如吃大米,走山路,走小路,蚊虫多,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打山地战等等,都会影响到干部战士的情绪。所以出征前要向干部战士说清楚,反复说明这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划清思想界限,反能巩固士气和信心。十纵就因为作了深入的动员,南进后部队一直是巩固的,情绪一直是好的。在组织上,要有足够数目的干部随军行动,这些干部都须经过任务、政策和作风的训练。在军事上,要有适合于山地战的组织和装备以及山地战术的训练。     在经济上,要使部队进入新区后不致马上发生供给困难而破坏政策和纪律。而新区的各项主要政策,尤须在干部中施行教育。     第二,关于展开。进入新区之后,首先的任务是打胜仗,占地盘。两者分不开,但是有矛盾。要占地盘,不能不分散一部兵力乃至削弱一部主力,减少野战力量。但不占地盘就没有后方,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发动群众,就无法供应军需,就不能使敌分散,也就不好打仗,故分遣适当兵力,展开占地盘是非常重要的。中原曾不顾削弱主力兵团抽出很大兵力展开,建设军区、分区和县基干队,今天证明是成功的。对于展开,也应尽可能做到预有准备,大别山因无准备,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展开完毕,江汉、桐柏两区吸取了大别山的经验,预先配好分区、地委、专署及县级党政军的一套机构和部队,故十天半月就大体完成了展开的任务。今后到新区,最好事先区分野战军和军区,每个军区为一单位,配齐军区、分区、县等三级党政军机构(包括部队),组成临时支队,一路展开,收效必快。而展开的部队除由野战军抽拨一部外,如有可能,最好能从老区抽调一批地方武装和民兵充任,以免过于削弱野战力量。     第三,关于作战。这要看当时当地的敌情而定,但对在新区作战的困难应有足够的估计。在进入初期,特别要掌握住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我军主力不可轻率作战,因为如果受挫,极易陷于被动,小则大批减员,大则被迫离开。最好采取宽大机动,寻歼弱敌,既可因胜利而巩固信心,又可逐渐熟悉地形及其作战条件而使上下增加把握。一俟敌情地形熟悉,军区及地方工作铺开,伤兵有地方放,再进行一些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比较稳当。但这不是说在初期有把握的大歼灭战也不打,更不是说要采取避战的方针,如果这样也会把士气弄得很坏,当然是错误的。特别在困难时候,尤应鼓励部队坚决作战,把敌人气焰压下去,才能巩固自己的士气,大别山去年九月间就有这个经验。作战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分遣与集中的运用问题。我们区分野战与军区两套的办法,以野战军集中打大仗,以军区部队分遣占地盘,消灭地方反动武装和打小仗,这就解决了一个主要的分遣与集中的问题。敌人对我,在我大军压境时,采取放弃一切次要城市据点,免被歼灭的办法,接着调集军队,其兵力大于我时,则实行围攻,无胜利把握时,则实行盯梢,使我无喘息余地。所以我野战军也要善于分遣、集结(在山地就食也有时不能不分遣),分遣以分散敌人,造成敌之弱点,而后适时集结歼其一部。其要点则在明了分遣是为的集中歼敌,故分遣时要计算到比较利于集中的条件。我们常常也可以主力监视敌人,而以一部出敌不意,寻求良好战机,如襄樊作战即其一例。军区部队的运用,也有分遣、集结问题。在展开时,我们多数地区是采取比较彻底的分散掩护地方工作的办法。而桐柏三分区则从两个团中分散小部掩护地方工作,集中一个多团积极歼击反动武装,结果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这种方式比较妥善,即在初期应以集中力量消灭敌之军事力量为原则。到新区(山地)的装备特别是轻炮的预为准备和调剂,也属必要。     第四,关于供应。这是在新区首先接触的最大最重要的政策问题。在毫无工作基础的条件下供应大军,无论内战或抗战时期均无此种经验。在中原曾采用打土豪分浮财用粮食折菜金的办法,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混乱,证明不能再用。今后不打土豪,许多东西要拿钱买,例如没有布条打草鞋,没有废纸用作办公等等,开支势必浩大,如无妥善办法,不可避免地要形成混乱。必要的办法是:(1)带一部分现洋,以半年为期,每月以每人两元计算,可解决菜金、黄烟及草鞋。(2)准备一种军用流通券,随军发行,随军兑换。其缺点是币价无法固定,小商人吃亏,好处是可以应急,在困难时不致过于混乱。发行办法则应作精密研究,票纸印刷避免粗糙。(3)维持城市税收,照旧章程驻一天收一天税,同时适当地向商会筹款。(4)乡村派款。(5)粮食在不能实行合理负担以前采取征借办法,可以利用保甲征借。但保甲对我必取应付态度,故我应有比较健全的粮食机关随军工作。一俟局面打开,即应实行公粮制度。(6)缴获粮款全部归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7)因此,随军的行政机构必须健全,可用战地行政委员会名称,全盘负责管理征借粮食,税收,筹款,接管城市,接收和处置缴获品,必要的没收,银行兑换所诸事宜,军队的供给部门亦归其管辖。战地行政委员会在纵队设分会,旅、团设办事处。必须准备大批干部做这项工作,新区局面打开之后,这批干部即成为财经建设的骨干。     第五,关于社会政策。中央五月二十五日指示的原则,中原局六月六日指示规定的执行办法,及以开封为范例的城市政策,是合用的。只要我们不“左”,慢慢地来,就不会出大毛病,就既能团结大多数反对美蒋,又能减少军队的困难。在新区必须经过一个军事时期然后才能进入巩固时期(这是大体的划分)。在军事时期,我们的策略步骤,对群众主要是政治解放,解除其切身痛苦,对敌人是政治打击,必要的没收也只能是政治的没收,斗争对象集中于最反动的部分。此时期应特别发挥政权的作用和加强宣传工作。政权随军的就是战地行政委员会,展开的就是各级临时的人民政府,一切事情用政权出面比由军队直接出面要好。我们到大别山时,人民对我们第一件要求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不搞滥”的本身,就是团结大多数的大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队,剧团,部队指战员的宣传,政府出布告,开大会,开座谈会,演讲会,画展等等),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可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造成新区的新气象。可以广招徕,扩大新兵,招收一些知识青年加入我们的队伍。可以初步地建立小型秘密的群众组织和吸收个别的秘密党员或建立秘密党的小组。我们在抗战初期就是这样做的,收效极大。我们在大别山没有这样做,吃亏很大。一俟军事局面打开,就大体上进入巩固的阶段,工作重心即可放在实行合理负担及有步骤有准备地进行双减,建立税收制度,组织农协,建设党,广泛办训练班等项工作上面。     第六,关于武装。每到新区,务必以最大力量建立地方武装,这是我军扩大与补充的可靠来源,也是巩固占领区的重要力量。中原政策搞“左”了,但还能建立或扩大地方武装十二万人左右,如不搞“左”,数目必更大。但在建立时应不惜本钱抽调干部及若干部队以作骨干。民兵在群众未发动以前,则不宜建立。此外,部队到新区一定有一批无衣无食的失业贫民要参加军队,故应强调个别扩军的工作,多年以来,我们对这个工作都很生疏了。     第七,关于干部。新区所需干部数目极大,中原现有干部,计华北调来的一万一千,华东调来的六千,军队抽出者万余,共约近三万,不过这批干部以村级为最多,质量不算高,如全用现职区以上干部,当可大大减少。同时我们总感到干部补充甚不及时,影响工作甚巨,特别是财经干部太少,更感苦恼。按中原区需用干部的标准,如在江南开辟一万万人口的区域,所需合格干部当在三四万之间,应请中央预为准备。同时蒋区干部学生大批回乡,等候大军进入,也是一个大来源。     以上只是提出我军进入新区的几个问题,作为参考。     钱建文E书制作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一九四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甲、蒋军集结于上海至安庆段之兵力,计有二十四个军七十二个师,共约四十四万人左右。其中直接担任江防者,计十八个军四十九个师;控制于浙赣线上杭、金、衢、徽地区者计有六个军二十三个师。可作机动使用者,大约有四个到五个军。     乙、我第二、第三两野战军全部,以歼灭上述全部或大部蒋军,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为目的,决于四月十五日十八时,以全线渡江作战,开始进行本战役。     丙、判断于我渡江成功之后,可能产生的敌军变化是:(一)收缩兵力于京、沪、杭三角地区和南京、芜湖地区,控制南京、上海、杭州、芜湖、镇江、无锡诸要点,并图于我东西两军相距尚远之际,集结兵力与我突进至京沪线上之东线兵团实行决战,而以芜湖以西各部退至浙赣线上,以保障其退路。     (二)向后撤收,一线在无锡、南京、芜湖及其以南地带布置防线,利用浙赣铁路迅速转运兵力控制浙赣沿线,确保南京、芜湖两要点,并求得割断我东西两军之联系,然后再视情况,或在京、沪、杭三角地区与我决战,或退在浙赣线上与我决战,或沿浙赣线作战略之撤退。     (三)主动放弃武进、镇江、南京、芜湖地段,沿江各敌全线向南退集浙赣线上和无锡、上海、杭州沿海地带,以便利用铁道和海口作顽强之抵抗,或作有秩序之撤退。     (四)在情况不利于撤退的时候,分别固守京、沪、杭诸点,以图顽抗。     (五)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战局的发展均将发生于我有利之变化,并有可能演成敌人全部混乱的局面。     丁、我军的作战纲领:(一)战役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并依据下一阶段之要求,实行战役的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和包围敌人之任务,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     (二)战役的准备,应以能够应付丙项第一、第二两种情况为出发点,要计算到我东线兵团渡江成功之后,可能遇到严重的战斗,故西线兵团应给以及时有力之支援。     (三)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情况发生何种变化,西线之三野第七、第九两个兵团,除留必需兵力协同二野歼灭当面之敌外,主力应与东线三野之第八、第十两兵团实行东西对进,力求迅速会合。此着成功,既可使东线兵团不致孤立,使东线主力作战有必胜之把握,又可做到打乱敌人作战体系,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目的。故此着实为全战役之关键。(四)如敌实行第一方案,则应集结三野四个兵团的主力甚至全力于京沪线上的决战方面,而以二野之一个兵团进至衢州及其以北以西地区,截断浙赣线,二野主力应沿江东下担任攻占芜湖及准备攻取南京之任务;如敌实行第二方案,则可改以二野主力出浙赣线,余同第一方案。     (五)如敌实行第三方案,则以二野一部接替南京警备,主力解决浙赣线上之敌,三野全力负责解决沪、杭、无锡地带之敌。     (六)如敌实行第四方案,则以二野解决南京,三野解决沪、杭。在步骤上,宜将上海放在最后解决较为有利。     (七)如敌完全混乱,则依实际情况临机处置。     戊、战役第一阶段——渡江作战的部署:(一)由粟裕、张震两同志率三野统率机构,直接指挥三野第八、第十两兵团之主力,共六个军及三个独立旅,由张黄港至龙稍港段及由口岸、三江营、京口段实行渡江,另以第八兵团之三十四、三十五两个军,于战役发起同时,以积极佯攻的手段,吸引和箝制两浦之敌。渡江成功后,除留部队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外,应以主力迅速向京沪线上挺进,控制铁路一段,力求首先立稳脚跟,调整态势,巩固阵地,巩固后方联络线,然后扩张战果,对敌人作有后方的、有秩序的进攻。如条件许可,则应派队向西发展,截断京杭公路,如敌进攻,则求得在野战中逐步地予以歼灭,如力量不足,则继续巩固阵地,以待第七、第九兵团赶到时协同歼灭之。     (二)由谭震林同志指挥三野第七、第九两兵团,由裕溪口至姚沟段及由姚沟至枞阳镇(不含)段实行渡江。渡江成功后,除留足够兵力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并监视芜湖之敌外,主力应迅速东进,与第八、第十两兵团会合,截断京杭公路,完成对京、沪、杭地区敌人之割裂,并协同第八、第十两兵团各个歼灭之。     以上两路(四个兵团),归粟、张统一指挥。两路之具体作战部署,第七、第九两兵团之东进路线,均由三野首长另以详细命令规定之。     (三)二野由枞阳镇(含)至望江段实行渡江。渡江后除歼灭当面之敌外,应以一个兵团以最快速度迅速挺进至浙赣线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区,确实控制浙赣铁路一段及屯溪南北公路,断敌退路。二野主力则应迅速东进,接替三野留置部队的任务,担任歼灭芜湖地区之敌,并准备攻取南京。二野各兵团之具体作战部署,由二野首长另以详细命令规定之。     (四)各部队于渡江成功后,应派队接引左右友邻兵团渡江,各部队应与友邻部队切取联络,互通情报,密切配合,并积极主动地支援友邻作战。     己、总前委使用华东局电台,与两个野战军及三野四个兵团联络。三野各兵团,凡有关作战事宜的电报,除发给粟、张外,应同时发给总前委。     庚、有关作战的战术、技术、通信联络、后勤工作诸事宜,由两野战军自行命令规定之。     辛、这是战役的基本纲要,所有规定执行事宜,及随着战役发展之各项处置,随时由总前委以单个命令规定之。     钱建文E书制作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之道(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九日)     帝国主义的各种花样直到封锁,其目的在于迫我就范,我们的斗争也在于迫使帝国主义就范。我们绝不会就帝国主义之范,而一个多月的经验看出,帝国主义就我之范亦非易事。这一时期双方斗争实际上都是试探的性质,直到英美摊出封锁的牌。封锁,在目前说来,虽增加我们不少困难,但对我仍属有利,即使不封锁,我们许多困难也是不能解决的。但封锁太久了,对我则是极不利的。打破封锁之道,毛主席强调从军事上迅速占领两广云贵川康青宁诸省,尽量求得早日占领沿海各岛及台湾。同时我们提出的外交政策的一面倒,愈早表现于行动则对我愈有利(毛主席说,这样是主动的倒,免得将来被动的倒);内部政策强调认真的从自力更生打算,不但叫,而且认真着手做(毛主席说,更主要的从长远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着眼来提出这个问题),毛主席说这两条很好,与中央精神一致。我们这样做,即占领全国、一面倒和自力更生,不但可以立于坚固的基础之上,而且才有可能迫使帝国主义就我之范。     钱建文E书制作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你们六日电对贵州工作的初步意见,一般可用,惟须注意下列各点:(一)你们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但不可笼统提出集中力量打击中央系的方针,因为贵州多年以来,就在中央系统治之下,这样的口号可能形成打击面过大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现在的所谓中央系中的极大部分人,都在动摇,我们的策略应是给以改过自新和生活之路,借以分化反动营垒,孤立最反动的分子,减少革命阻力,以便于我们迅速建立革命秩序和发动群众。所以,你们应三番五次地告诉各级干部,在进入新区后,一开始就要注意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这个策略应包括中央系在内。应明白宣布,凡愿意悔过者均予以自新之路。我们第一步的主要打击对象,是那些继续反对我们的分子,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改过而且继续反动作恶的原故。你们到贵阳后,还应物色一些左翼分子、中间分子乃至个别的不积极反对我们和表示愿意靠近我们的右翼分子参加我们的工作,在接管时可用研究组、顾问组等形式去容纳他们。有些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比较好的中上层人物,还可吸收一些参加各部门的接管委员会当委员。就是说,一开始我们就在事实上同他们合作,遇事同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采纳其较好的意见,并积极地耐烦地向他们做工作,解释我党政策及共同纲领,帮助他们改造和进步。我们这样做,一定会发生良好的影响,很快同贵州各方面联系起来,对于各种困难问题的解决,一定比较容易些,至少阻力要少些。你们到贵阳后,还应了解地方系(如王家烈等)、中央系(态度较好的人)、工商界、教育界、少数民族中各代表人物的态度,准备吸收一些人参加省政府,省政府的委员及各厅正副处长,要准备至少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位置给非党人士,其他各专区各县都应准备这样做,省政府的初步名单请你们于一个月内提出交我们审查后再请中央政府批准。执行这一政策的主要障碍是干部思想中的关门主义,因此要对党内干部作反反复复的教育,才能保证其执行。中央及毛主席对统一战线问题有明确详尽的指示,已请宋任穷同志向你们传达。     (二)我们最近与川东各负责同志研究重庆市及川东工作时,认为市的和县的各界代表会议以早开为好。我们一进入城市就有许多困难问题摆在面前,如货币问题、物价问题、工资问题等等,在乡村首先就有很大的借粮问题和货币问题、治安问题等等。迅速召开代表会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比在党内解决好,而且也比座谈会的方式好。请你们也研究这个问题,并提出你们的意见。     (三)在处理杂色武装问题时,要依据不同对象,权衡利弊,审慎处理。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全部的改编和掌握,但这要有策略、有步骤、有方法,才能做到。在解决某一部分武装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对其他部分的影响,不要贪小便宜,不要因小失大,而要从全盘考虑问题。你们所提各项在原则上是对的,但在执行的步骤和方法上要防止过急的毛病。对少数民族武装,尤其要防止这点。     (四)中央明确规定,所有接收的国民党机构的全部人员,包括军队官兵、政府员工和工厂职工,全部收容起来,一个也不要遣散。执行这一政策的好处很多,宋任穷同志将向你们传达说明,不赘。你们对旧员工规定先发短期的维持费是好的,其具体数目应在到达后与旧员工共同讨论决定,不要简单地由我们党内去决定,这点很重要。此外,你们规定“工人生活维持费一般不低于旧职员,对公教人员待遇按高于旧职员低于职工的标准发生活费”是不妥当的。你们不宜人为地规定工人待遇比旧职员高,尤不可在目前条件下,去提高工人待遇,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带有危险性的办法。工资问题极其复杂,务必慎重处理,我们将湖南省委最近在长沙的经验发给你们,望好好研究。对重庆,在开始短期内,我们拟按工人职员的原有底薪分三级发生活维持费。每级数目到后才能决定,你们亦可考虑这个办法,但每级数目的规定必须报告中央局批准才能施行。     (五)新区问题极复杂,应从各方发现与研究,望多请示报告,以便取得我们的帮助。你们对下级亦应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钱建文E书制作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九五○年五月十六日)     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但只能是“个别”。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     拿笔有多种。党和政府写决议、指示、计划,发电报,这是很重要的,但指示、电报只能传达到一定范围的干部。任何政策如果只同干部见面,不同群众见面,是不能发生效果的。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     “笔杆子太重”,不会写,怎么办?要同各地区领导同志谈通,说明拿笔杆的重要、新闻工作的重要,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写文章也不是很困难,主要是要意思好。领导同志具备这个条件:了解情况比较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技术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自己努力,别人帮助,慢慢就会提高。领导同志不愿意写文章,新闻工作同志要主动去做工作。他不愿写,总有一个理由,“不会写,写不了”,或者“没有功夫”,那就主动找他,“你讲我写”,或者找接近领导而又能写的同志来写。但首先还是要领导同志亲自写,新闻工作同志主动帮助,有计划地组织稿件。这样就可以逐步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运用报纸、领导报纸的问题。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所以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     要办好地方报纸。《新华日报》最近有进步。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有的小报就比大报办得更结合实际,更切合群众需要,更通俗活泼。当然,需要办大报的地方(大城市)必须办大报,但不是都要办大报。     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新华社总社发来的稿件应该重视,但比较好编。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不久前《新华日报》写了一篇专论,讲的是剿匪中的情况,内容主要是批评。正确不正确?也正确。合不合时宜?不合时宜。正确与否要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来判断。在剿匪已经有了成绩,部队又很艰苦很努力的情况下,主要去批评就不合时宜了。放在一个月以前则刚合时宜。这说明我们的同志对剿匪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现在报纸的影响比过去大了,有些不正确的东西在报上一表扬,就糟了。前几年很多干部不看报,现在不同了,报纸有威信,看到报纸讲什么就要照着去做。很多地方看到报纸批评了的做法,就秘密地改,这就是报纸的作用。社会上很多人看报,看共产党什么态度,人民政府政策如何,要从报上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正因为干部群众都重视报纸,我们就要很慎重。     西南区今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从全区说,一是剿匪,二是完成征粮、税收、公债任务,三是领导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四是调整工商业、救济失业人员。为了实现这些任务,要召开人民代表会或农民代表会。下一步是今冬明春的减租,也是从全西南提出的。     这些任务完成得怎样?剿匪方面,四川剿匪有很多好经验,报纸要报道,但又不能让土匪完全了解我们的战术。报纸要宣传剿匪政策,宽大与镇压相结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什么叫胁从不问?“不问”是说不问罪,也就是不治罪。有的问都不问一下就放了,这就错了。总要教育教育,坦白一下,群众取保,才能释放啊。总的说,剿匪见效。贵州、云南的情况又各有不同。报纸必须抓住每个地方的特点,这就是指导性。     征收公粮,一般开始时都是轰轰烈烈,但后来很难收上来。万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比较恰当,要好好介绍、表扬,这就是实现领导。报纸要用评论、社论加上一连串的报道来领导交公粮。     领导生产,整个情况不算坏。毛主席指示新区要保持原有的生产水平,不使降低,老区还要“长一寸”,这就不容易。当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但是开荒不要鼓励,开荒要砍树,现在四川最大的问题是树林少。有的地方报告,他们从佃富农那里调剂了一部分土地给贫农,据说是自愿的。这样的事报纸不能写社论表扬,不能写消息传播。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或者写个东西,说这个好,但也存在哪些危险性,使群众从另一方面再考虑,这也就是领导。     调整工商业,主要是城市。我们的政策是调节劳资,两利兼顾,否则对整个国民经济不利。我们要扶助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鼓励私人生产的积极性。资方要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最近报上登了些私营纱厂解决困难的报道,应该登,用私营企业的榜样来实现对私营企业的领导。我们扶植进步的、有前途的私营企业,没有前途的要指导转产。调整工商业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资、二劳、三公,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海一件纱卖五百万元,这里要九百万元,谁来买?不能把关税壁垒搬到三峡来,再来个封建割据。据说有的工商业家对我们的政策有抵触,但他又确实在改,那就好,改好了会感到我们的政策对他是有帮助的。我们正处在大改革之中,破坏是难免的。管理非常不合理的要垮,投机的也要垮。香烛纸钱等迷信品的生产是没有前途的。有些东西的生产现在要减少,但十年之后还会有发展,如化妆品。我们要引导工商业向健全的方向发展。物价稳定对工商业有好处,最近一些贷款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贷出的。对贷款要进行指导,指定用途。如贷给民生公司二十多亿,指定买煤、修船,这样也解决了煤矿业和机器业的一些问题。钱贷出去以后要检查,使之用到适当的地方,否则就造成无政府状态。有些东西生产超过市场需要太多,销不出去就有了问题,要指导转产。     失业主要在大城市。据说重庆有五万人(全市工人二十五万),贵阳一万人(全市工人三万),成都两万人。对失业人员,要妥善安排和救济。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这是联系群众最好、最主要的办法。在干部中要进行整风,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哪怕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也好,哪怕是艰苦奋斗的命令主义也好,都在反对之列。     中央要公布土地法,要无例外地领导各阶层人民学习,因为都牵涉到。学得好,为明年土改作准备,也为今年减租作准备。报纸要组织学习、讨论,使党内党外都知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大家都学习了,了解了,就不容许干部乱干了,对整个领导有好处。     上面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报纸要实现领导的任务。在突出的方面要集中力量,有的时候用整版来登,用一个月时间,发表一连串的评论、社论来宣传和贯彻。这样人们就注意了。有没有力量,不仅是质,也有量的问题。质是要准确性,量也要加大,各方面围绕于此,才有力量。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华日报》最近做得好一些。过去报喜不报忧,现在也报忧了,这就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央过去表扬了几个报,主要因为他们实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非弄得很清楚,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弄得很明确。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作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什么叫生动活泼?不在文字长短,而是要写出生动的过程,而且有结果。我们有的批评往往只是把问题摆出来了,没有下文。描写过程也不能冗长。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大大发扬,我们还很不够。领导上,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现在敢说话的人太少,要鼓励说话。对有些与事实不符的批评,必要时也要提醒和说明。     从领导来看,办报是大家办报,从新闻工作者自己来看,也是大家办报。报纸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办好了,对领导是最大的帮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     任何一个任务不是一家报纸所能完成的。各家报纸接触面不同,要各方面努力,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     钱建文E书制作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一九五○年六月六日)     今天我讲讲整风问题。这是个全党的问题。五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在今年内进行一次整风,这是我们党的第三次整风。     大家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进行了一次时间很长的整风运动,那次整风主要是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目的是把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之下,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领导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那次整风为七大作了充分的准备。七大把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并在这个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以后又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才有了全国的胜利。没有那次整风,今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整风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即三查三整。这次整风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战争非常艰苦,又处在接近胜利的关头,正需要我们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以争取胜利,而党内存在着成分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一部分同志有消极失望的情绪和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这些现象必须加以克服,才能前进。经过三查三整,克服了党内的混乱思想,团结了全党,进一步联系了群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这两次整风中,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不能因为有些缺点,而掩盖了主要是成绩的一面。这两次整风对党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现在毛主席和党中央号召我们进行第三次整风。这次整风是处在工作任务更加繁忙的时候。我们面临三万万人口的新区,干部又比较分散,发生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前进,所以必须整风。这次整风要吸取前两次的优点,避免前两次的缺点。     这次整风主要是查思想、查作风,看我们的同志对党的革命事业抱什么态度,在各种运动中是否执行了党的政策,是否联系了群众,工作是否做得那样好,是否合乎毛泽东思想,目的是经过整风,克服思想上政策上的混乱现象,达到思想上的统一,政策上的统一,使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那末,目前我们党内主要的错误倾向是什么呢?中央指出,主要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其中更主要的是命令主义。在西南来说,这个问题比之其他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必须指出,进入西南以来,工作是很繁重的,绝大多数同志,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工作都很努力,但是检查我们党和党员的工作,不能只以“努力”二字来衡量。努力,表示想把事情办好,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努力的结果。有两种努力,一种是执行了政策,联系了群众,做好了工作,完成了任务;另一种是工作看起来忙得很,但是实行的是命令主义,违反了政策,脱离了群众,完成不了任务,损害了党的信誉。我们要区别这两种努力,提倡正确的努力,不赞成那种不正确的努力。党内犯官僚主义错误的同志,有些也是很努力的,所以有个新名词叫“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从遵义会议以来,我们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但是路线正确并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还要看党的各级干部和党员是否正确执行这个路线。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如果下面不很好执行,那有什么用呢?所以说,尽管绝大多数同志是努力的,但并不就是一切情况都好,一切都胜利,还要检查一下是怎样努力的。     拿川东的征粮来说,就有这种情况。有些县完成得很好,有些县则完成得很差,而同志们都是很努力的。检查一下,完成任务的往往比未完成任务的在执行政策上偏差要小一些,工作做得入情入理一些,在方法上又善于开好各界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善于依靠农民群众,善于团结农村中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善于运用保甲长并使他们在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干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少一些。这就说明,努力加上方法正确,才能完成任务。这里面包括政策与作风两个问题,而总的是联系群众的问题。     重庆的工厂企业也是这样,凡是正确执行政策和工作作风好的,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如南桐煤矿,干部并不多,但是工作做得好,原因就是从实际出发,联系群众。在上级还未提出废除把头制时,他们已经发现这个制度不合理,而且改革了。又如码头,干部也不多,而且工作复杂难做,但是他们做得比较好,因为他们能够走群众路线,先摸清情况,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又如兵工厂,由于生产尚未恢复,开始只发生活维持费,工资较低,工人普遍不满意。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简单下个命令,出个通告;二是开代表会,说服工人。他们采取了后一种办法,由工人推选代表,开了几天会,刘司令员也去讲了话,结果,包括原来准备向工业部作斗争的代表在内,全体举手赞成不增加工资。究竟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好,还是依靠群众、说服群众好?事实作了最好的回答。     我们到西南的干部很少,工作任务繁重而紧迫。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什么办法来做好工作?唯一正确的办法是走群众路线。但是,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同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看自己执行政策上和思想作风上有没有问题,而是埋怨上级给的任务重,干部少,群众条件不好。重庆码头和南桐煤矿的工作经验,对于这种错误的说法无疑是一个严肃的批评。     有的同志还一遇到困难就怪到新参加工作的干部身上。这是不应该的。由军队和老区来的三万干部,到新区做地方工作,是新干部的老师,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而且学会了之后很难改变。西南工作的根扎得正不正,就看这三万人的作风正不正。如果作风不正,根扎歪了,就会贻害无穷。所以,这次整风是非常必要的,整风的对象也主要放在这三万人身上,最主要的是克服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特别是命令主义。     我们提倡的正确的作风,就是毛主席指出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与毛主席的教导恰恰相反。沾染这种作风的人,不可能实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可能联系群众,不可能进行自我批评,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其结果一定是损害党的工作,损害党的信誉。     还有两个错误倾向,一个是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一个是正在发展的蜕化、腐朽思想,也是要在整风中加以克服的。     统一战线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毛主席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统一战线问题,一个是武装斗争问题,一个是党的建设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上发生错误,都会使革命遭受失败。这就是说,如果仗打得好,党也很团结,但统一战线搞不好,革命也要失败。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是三个问题都解决得好。但是,是否在革命战争胜利后就可以抛弃统一战线呢?不能够的。过去需要统一战线,今后同样需要,不仅需要,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如果抛弃了统一战线,革命还要遭受失败。在最近的中央会议上,毛主席又强调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党内真正懂得统一战线问题的人还不多。有的同志虽然不反对统一战线,但是遇到具体问题还是怀疑。如对党外人士的职位安排上,有些党内同志不服气;在工商业问题上,有挤垮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在农村工作中,拒绝与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合作。这些倾向都大大妨碍了党的任务的贯彻执行。     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它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即使是中立一时、将来还可能反对我们的人,我们也要使其中立。这样就能把可以争取的人都争取过来,缩小敌人的圈子,以便打倒主要的敌人。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存门户之见,使党变成狭小的圈子,变成狭隘的宗派,从而丧失了领导作用。有些同志从个人而不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怕自己吃不开,因而对于统一战线发生抵触。有的同志以老资格自居,认为反正你不是共产党员,不让人家有职有权,非要人家服从自己不可。有的同志认为战争胜利了,不要别人也行了。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统一战线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如果在共产党员中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将受到很大的损失。道理很简单,在西南,除军队外,约有十五万到二十万的地方工作干部,其中只有三万人是党员,还有少数团员,其他百分之八十左右是非党团员。党与非党干部的合作问题,就是百分之二十与百分之八十的合作问题。试问:不把百分之八十的人团结好,能够做好工作吗?小圈子主义的危险性,难道还不明显吗?同非党人士合作会遇到一些麻烦,他们也会有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问题,这要慢慢地帮助他们。中央规定,凡是党员与非党员合作不好,首先是党员负责,不管你有理无理。不这样,统一战线就不能巩固,就会使自己孤立起来,就会做不好工作,就会增加对革命的抵抗力,这对人民的事业非常不利。当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服从党的路线和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工作,并经常准备吃亏和遇到麻烦,工作做坏了,还要受批评,而且终生都应该如此。     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党的领导,这是很对的,但是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呢?首先,要坚决地执行由我党提出的为人民政协所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每一项法令、文告。其次,要善于团结党外人士去实现共同纲领和执行法令。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熟悉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不懂得运用这些武器去团结和教育人民同敌人作斗争,那末不仅说不上什么领导,而且还会做出违反共同纲领和政策的事情,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使自己完全居于无理和被动的地位。今天的不幸情况,恰恰是有些共产党员不学习不运用共同纲领。党外人士把共同纲领背得烂熟,在讨论工作和政策时,能够引经据典,充分说理。而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却往往瞠目不知所对,有的甚至最后拿出蛮不讲理的本事来。试问,这还说得上领导吗?第三,共产党员除了应成为执行共同纲领和遵守法纪的模范之外,还需要具有纯正的作风,就是要有不怕麻烦、谦逊朴素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有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计其他的工作态度。有些同志以为天下是我们打下的,一切要服从我们。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群众不一定会服从你。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领导作风恶劣,群众就不会服从;领导犯了错误,群众就不批准。或者有人说,我革命时间长,本领大。但群众不跟你走,你就一事无成。     我们党内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老是拿共产党员的牌子和革命多少年的资格去压别人,硬要党外人士服从自己,说话态度生硬,架子摆得很大,以为这就是“领导”。其实只能令人讨厌,脱离群众,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困难的地步。另外一种人,虽然本事不大,但是能够同党外人士虚心合作,遇事共同商议,共同决定,工作勤勤恳恳,结果事情办得很好,也得到人家的尊重。所以正确的主张必须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如果我们既坚持共同纲领,又态度坦白诚恳和具有说服力,这样就是批评别人,别人也愿意接受,这才算是好的领导。朱总司令说:我们同党外人士比,是拿全党的整体来比,拿个人比,不一定个个比党外人士强。不要看不起党外人士,我们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可学会。如果我们不进步,许多青年会很快地走到我们前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前进,就是尊重别人,虚心学习。老同志之所以可贵,不只是在于他们有功劳有经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不自满不骄傲,能够同群众一块,不疲倦地继续前进。如果骄傲自满起来,不前进,脱离群众,那就丧失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就会前功尽弃,变成妨碍别人前进、妨碍事业发展的庸人。     现在各级政府正在进行人事安排,今后会有许多党外人士当部长、科长,如果有些党员同志当副职,一定要接受人家的领导。这同党的领导并不矛盾。只要党员正确地执行政策,就体现了党的领导。即使党员是正职,党外人士是副职,也要遇事商量,真正做到党外人士有职有权。     对旧工作人员也要诚恳地给予帮助,不要口口声声称人家“旧人员”。要尊重他们,使情感融洽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帮助他们进步和改造。     再讲一讲蜕化腐朽思想。这个倾向正在发展,特别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很多。无论城市农村,贪污腐化现象都很严重。还有一个干部婚姻上的问题,现在到处在闹“改组”。这种人往往引婚姻法作根据,说婚姻法上规定有婚姻自由,于是不管政治条件,不管儿女幸福,不管道德不道德。有的闹得影响很坏,工作也受损失。有的甚至使出流氓威胁欺骗的手段。这种现象如不纠正,不但影响工作,损害党的声誉,而且要垮掉一些同志。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整风要加以克服的不良作风和不良倾向。产生这些倾向的根源,是这些同志认为革命胜利了,可以睡觉了,可以骄傲了,应该享福了,不必努力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从革命战争来说,我们是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但是敌人还很多。就目前说,土匪为患还很严重,封建势力原封未动,征粮收税任务的完成都还差得很远。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困难还很多,有哪一点值得骄傲呢?苏联革命成功以后很长时期还是非常困难、非常艰苦的。现在我们也只能实行供给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应当计较享受。要弄清楚,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的生活水准。     这些倾向还表现了我们党的组织生活太差,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特别是在领导同志中间。最近我们接到好几个同志的匿名信,揭发了一些问题。这些写信的同志是好的,但他们用匿名信的方式,这也反映了一些部队和地方党内生活不民主、不健康,党员的正气还抬不起头来。     这些倾向能不能克服呢?任何一个革命阶段,总有一些渣滓要沉下来的。但我们绝大多数同志的本质是好的。沾染不良作风的人,绝大多数是能够转变思想,纠正错误,继续前进的。这次整风要避免过去的缺点,着重启发诱导,通过检查半年来的工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根据“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着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个别品质极坏的,如严重的贪污腐化及有意识地破坏、抵制党的政策的人,才给予纪律处分。希望每个同志积极参加整风,以便迎接今冬明春的减租和明冬后春的土改运动。我们要在整风的基础上把党公开。中央局准备发一个指示,无论城市、乡村、工厂、机关,党都要公开。公开的好处很多,老区都有经验。有的同志怕把表现不好的党员公开出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嘛,让群众来监督批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严格党的支部生活极端重要,没有支部生活就没有战斗力。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要加强对学习的领导。市委、直属党委要研究这个问题。过去所以发生许多毛病,就是因为有些同志不重视学习,陷于事务主义的泥坑,不能经常吸收新的营养。学习可以使我们向前看,可以澄清各种混乱的思想。除了整风以外,我们所以采取这些措施,目的在于克服缺点,加强党的战斗力,更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繁重任务。     钱建文E书制作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在少数民族问题上,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同志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我要多,又是专门做这方面工作的。我今天主要是把西南的情况,同少数民族的问题联系起来讲一讲。     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     西南的少数民族究竟有多少,现在还不清楚。据云南近来的报告,全省上报的民族名称有七十多种。贵州的苗族,据说有一百多种,实际上有些不是苗族。例如侗族,过去一般都认为是苗族,实际上语言、历史都不同,他们自己也反对这么说。从这一情况就可看出,我们对少数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入门,连皮毛还没有摸着。当然经过三两年工作之后,对各个民族有可能摸清楚。历史上弄不清楚的问题,我们可能弄清楚。     在中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是很深的。由于我们过去的以及这半年的工作,使这种情况逐渐地在改变,但不是说我们今天已经消除了隔阂。少数民族要经过一个长时间,通过事实,才能解除历史上大汉族主义造成的他们同汉族的隔阂。我们要做长期的工作,达到消除这种隔阂的目的。要使他们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如果我们不在这三方面取得成效,这种历史的隔阂、历史的裂痕就不可能消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我们是有条件消除民族隔阂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我想讲点西康藏族的情况。过去藏族与汉族的隔阂很深,但是我们进军西南,特别是宣布了解放西藏的方针,提出十项条件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他们的情况怎样呢?过去西康的反动统治把他们搞苦了。我们进去以后,首先宣布了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同时我们军队的优良作风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体现出来,例如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住喇嘛寺等,这样就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他们说,我们的军队太好了,老百姓的房子,就是下大雨,不让进就不进,不让住就不住,这是实行正确政策的结果。历史上的统治者,何尝没有宣布过好的政策,可是他们只说不做。我们的政策只要确定了,是真正要实行的。对于我们提出的十条,有的西藏的代表人士觉得太宽了点。就是要宽一点,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骗他们的。所以这个政策的影响很大,其力量不可低估。因为这个政策符合他们的要求,符合民族团结的要求。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我们党曾经做过一些工作,产生过好的影响。长征时,红军经过的地方,如云南、贵州,散布了一些革命的种子,就是在西康,也有一些革命影响。红军北上时,为了自己的生存,做了一些犯纪律的事,那时饿慌了,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应该跟他们说,当时全国革命的负担放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对那时办得不对的事,应当向他们赔礼。这次我们到那里,一些藏族人士也很坦白地说,那时把粮食吃光了,心里不愿意,现在了解了。他们为自己的解放感到高兴。     经过这些历史上的工作,加上今天的工作,我们完全可以解决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把各民族团结好。在世界上,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我们真正按照共同纲领去做,只要我们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就会把事情办好。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     我们进军西南以来,有这么一个概括的认识:西南的民族问题复杂,西南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这牵涉到各方面的工作,但我们对情况又了解得很少,因此强调要采取非常稳当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把民族关系搞好。强调解除各民族对人民解放军的顾虑,解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对少数民族的许多事宜,不盲动,不要轻率地跑去进行改革,不要轻率地提出主张,宣传民族政策也不要轻率。在实际行动中严格执行纪律,不侵犯他们一丝一毫的利益,包括征集公粮也要照顾他们的实际困难,首先保证决不能超过历史上的负担,只能少于历史上的负担。我们确定:在少数民族里面,正是由于过去与汉族的隔阂很深,情况复杂,所以不能由外面的力量去发动少数民族内部的所谓阶级斗争,不应由外部的力量去制造阶级斗争,不能由外力去搞什么改革。所有少数民族内部的改革,都要由少数民族内部的力量来进行。改革是需要的,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不消灭贫困,就不能消灭落后,但是这个改革必须等到少数民族内部的条件具备了以后才能进行。     现在我们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消除隔阂。只要不出乱子,能够开始消除隔阂,搞好团结,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如果我们患急性病,像在汉族区域一样,总想很快地拿到粮食,很快地把群众组织起来,使工作见效,那就非出乱子不可。过去其他地区出了些乱子,其中极重要的原因就是患急性病。这教育了我们的许多同志,不能患急性病,来一点“慢性病”没有关系。“慢性病”不会犯错误,急性病就要犯错误,别的事情既不能患急性病又不能患慢性病,这件事情不要怕患“慢性病”。当然我们还是要做工作,不能因为怕患急性病就睡起觉来,要稳步地做,摸准情况前进。团结的基础巩固一步,工作也就前进一步。我们有些同志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患急性病,因此领导上要经常防止急性病。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工作,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准出乱子,不能把事情搞坏。一百个干部有九十九个做得好,有一个干部出乱子,也可以把事情搞坏。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派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少而精,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他们要懂得民族政策,真正想把少数民族工作做好,不准一个人出乱子。必须保证这一点。这个时期西南在民族问题上还没有出什么乱子,原因就是工作稳当,这就叫成绩。     那末,到现在工作做得够不够呢?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工作,否则就要出乱子。举例来说,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纲领宣布了,少数民族很高兴,在高兴的同时,就要问什么时候实行,如何实行。他们要求兑现。如果半年不兑现,一年还不兑现,他们就会不相信我们的政策。这个政治上的问题,不解决不行。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比如在内蒙古,这方面是有经验的,在陕甘宁边区的北面,也有些经验。而在广大的新区,还没有经验,对许多干部来说还是个新问题。但是现在必须开步走,因为少数民族的要求是迫切的。在西康,有的代表人士甚至还想在实行区域自治时用“波巴政府”这个名字。现在这件事还没有谈好,不过一定要有一个他们满意的名字才行。西康有许多地名是汉人取的,我们叫惯了,不等于他们习惯。这还是一个名称问题,其他问题就更复杂了。比如康东过去划有县,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了,现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还保存不保存县呢?从发展前途看,保存县有好处,而且已经是习惯了的,但是他们赞成不赞成呢?有一个原则,他们不赞成就得取消,另外划。还有,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时候,少数民族内部问题如何解决?有的过去打冤家,你打过来,我打过去。这主要是过去推行大汉族主义的反动统治阶级挑起来的,是大民族主义统治弱小民族的手段,但是他们内部也有很多利害关系。我们应该冷静地考虑这些问题,使他们团结起来,不要再打冤家。又比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们派不派干部?派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少而精,要派真正能帮助他们的干部,至于用什么名义,这要跟他们商量。我们的同志去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思想要搞通,要有一些愿意做这个工作的同志去那里工作。这一系列问题,牵涉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今天我们在西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先开步走的应是康东,因为各种条件比较具备。第一,藏族同胞集中;第二,历史上有工作基础;第三,我们进军到那个地方后,同藏族同胞建立了良好关系;第四,那里还有个进步组织叫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有一百多人。有这些条件,就能马上去做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可以直接影响西藏。其他地方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去做,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有些地方也可以先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比如大小凉山是彝族聚居区,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现在条件不够,这样的地区暂时只适宜于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这对他们更有好处。云南、贵州也是适合于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还可以在联合政府下面,实行小区域自治,比如一个民族聚居乡。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     从经济上看,现在不开步走也不行了。比如西康,这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粮食问题,现在我们只进去三四千人,一下就借了七十万斤粮。一些进步的上层人士帮忙很大,不但把粮食借给我们,而且价钱公道。但是老是这样不行,少数民族群众负担不起。再如市场问题,贸易问题,金融问题等,这些经济问题也遇到了,如果不解决,就会动摇政治的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毛主席对西藏问题就确定了两条,第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两条搞好了,才能解决西藏问题,才能团结起来巩固国防。这两条对所有少数民族地区都是适用的。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基础不坚固还行吗?如果我们只给人家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空头支票,而把人家的粮食吃光,这是不行的。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的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要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修改了才能用,哪些不能用。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另外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比如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住在山上,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解决吃盐的问题,那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又如西康现在还不通汽车,怎样在经济上同内地沟通,从内地进什么货,他们的东西怎么运出来,价格如何,怎样使他们有利可得,这些都要妥善处置。我们在贸易上实行等价交换,但是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准备赔钱。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很重要的一环是贸易,经济工作应当以贸易工作为中心。要帮助少数民族把自己的贸易活动组织起来,这不是我们能够包办的。贸易中要免除层层中间剥削,使他们少吃亏。这样经济就活了,他们的生活也就会好起来。目前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使他们在贸易中获得利益,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逐步地从农、工、牧、商等方面发展。     在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应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一些教育事业,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去办学校。现在最好先办一些训练班,着重宣传民族政策。办学校最困难的是没有教员。我们不是没有经费,不是其他问题,就是没有人教课。西南人才缺乏,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同文化教育相联系的还有卫生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工作也很重要,那里迫切需要医药。在当前来说,文化工作首先要以卫生工作为中心,卫生工作作用很大。     所有这些事情,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文化的也好,现在都要开始去做。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们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一定要他们赞成,要大多数人赞成,特别是上层分子赞成,上层分子不赞成就不做,上层分子赞成才算数。为什么?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特点,上层分子作用特别大。进步力量在那里面很少,影响很小。将来这个力量发展起来,会起很大的影响,现在不起决定影响。现在一切事情都要经过他们上层,要对上层分子多做工作,多商量问题,搞好团结,一步一步引导和帮助他们前进。如果上层这一关过不好,一切都要落空。我们有些同志往往采取激进的办法,以为不通过上层分子能搞得更好。事实上不是搞得更好,而是搞得更坏,不是搞得更快,而是搞得更慢,因为阻力大。对上层分子的工作做好了,推动他们进步了,同我们的合作搞好了,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来推进工作,就要顺当得多。有的同志思想有顾虑,以为这样做会丧失阶级立场,不懂得在那里阶级立场表现得不同。什么叫正确的阶级立场?就是现在不要发动阶级斗争,做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这就叫正确的阶级立场。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依靠上层,而是通过他们慢慢影响各方面的工作。     附带说一说,有一些特殊问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比如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不搞减租,不搞土改,但是贵州苗族人要求减租,要求土改,而且比汉人还迫切。究其原因,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贵州苗族中地主很少,他们绝大部分种汉人的地,而且是山坡地。他们的要求很合理。如果不允许他们实行减租、土改,那就是大汉族主义,就是不直接照顾他们的利益。但是这样的要求,可能苗族上层少数地主分子不赞成。所以我们特别作了规定,凡是种的土地是汉人地主的,就实行减租、土改,而种的土地是苗族地主的,就不实行减租、土改,由他们本民族慢慢地采取协商的办法去解决。这就是说,减租、土改在少数民族地区不是完全不提,有些地区还应该进行,但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们有这个要求,而且不是少数人要求,而是大多数人要求,不是我们从外面给他们做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做决定。又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怎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怎样成立联合政府,要考虑方式方法问题。     可以采用召开各类代表会议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内地收效很大。通过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商量研究,可以避免主观地决定问题。有时我们是一番好意,就是做出的决定不正确。但即使决定正确,如果没有通过他们,也会遭到反对。只要通过他们,即使有的决定还有缺点,他们也是会拥护的。     最后谈谈工作态度问题。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刚才谈的,一切事情和他们商量,用开代表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最近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也要老老实实。我们要主动向他们说清楚,正是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容易引起误会,容易犯忌讳,可能得罪了人还不知道。有些生活习惯我们很想学,但是一下学不会,也勉强不得,请他们原谅。这就叫老老实实。这样容易得到同情。我们做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中央民族访问团这次到西南来,必定对我们帮助很大。你们在少数民族方面研究、了解的东西比我们多得多。特别是你们下去以后,亲身接触具体情况,会发现许多问题。我们很希望同志们研究各种问题,多提意见,哪怕是一个片面的意见,也比没有意见好。现在我们就是苦于没有意见。同志们在这方面不要客气,有什么感觉就跟当地同志说。下面有些同志可能主观性强些,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而且很可能他们的见解是错误的。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不要生气,可以给我们写信,或者给省里的同志写信,总会得到合理的解决。假如你们有些意见不对,我们也告诉你们。这样,依靠同志们的工作,我相信可以解决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民族团结问题,至少可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钱建文E书制作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这次西南局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其目的在于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在今后以更多的注意力,加强对于城市工作的领导,同时着重解决城市工作最中心的而又是今天最薄弱的工厂管理、工会工作和在工人阶级中建党这些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段君毅、蔡树藩、张霖之、于江震四同志分别作了报告,我完全同意这些报告的内容。     我要讲一下城市工作中的一般性的问题。     一、城市工作的情况。     西南一年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按照新区发展的规律,在工作步骤上,随着城市的接管,我们工作的注意力以农村为重点,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与党的二中全会“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的方针是不相违背的。在明年,紧接着减租退押运动,我们将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因此,我们各级领导机关还要将指导重点放在农村,但同时必须以较多的注意力加强对于城市工作的领导。     由于领导上集中力量于农村,过去一年城市工作的成绩不如农村那样显著,但也有了不少的收获。     初期的城市接收工作是做得比较顺利比较好的。在建立革命秩序,完成税收任务,稳定金融物价,恢复或维持工业生产,救济失业工人和知识分子,改造旧人员,开展时事学习运动,恢复或维持学校教育,组织工人、学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开展统一战线等方面,都收到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一些经验。我们在城市工作的同志是努力的。     但是,在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我们还只有一些零碎的经验,还没有系统的经验。从中央局起,我们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城市工作的经验,并加以普及和提高,特别是工厂管理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经验更差。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西南城市和较大镇子的人口近一千万,同时农村在经过减租退押和土改之后,更加要求城市的领导。如果我们不加强城市工作,“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城市前进的速度落后于农村,就有城乡脱节的危险,我们就会犯大错误。     二、城市工作做什么?依靠谁?     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示说:“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不是依靠工人阶级,而是依靠贫民群众。有些更糊涂的同志认为是依靠资产阶级。在发展工业的方向上,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主要地不是帮助国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帮助私营企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认为只要注意国营企业就够了,私营企业是无足轻重的了。我们必须批判这些糊涂思想。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同时即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这个指示规定了城市工作同志的任务是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用全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而我们城市工作今天最薄弱的环节,则正是最中心的生产管理问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加以努力。因为不搞好生产事业,特别是不搞好工厂管理,就不可能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     城市工作大体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第一,组织和教育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学会对于工厂、矿山、交通、市政等近代工业的管理。     第二,组织、教育青年学生和团结文化教育界,管好学校教育工作,动员知识分子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城市是文化教育的集中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城市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     第三,在经济战线上,从贸易、金融、财政等方面,加强市场管理,完成税收任务,稳定金融物价和疏畅城乡交流。第四,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同时要加强清除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影响的思想斗争,及配合农村的反封建斗争。     第五,加强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城市中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在这一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用代表会议的方法去组织、团结和教育市民,参加城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所有这些方面都应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组织工作,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依靠谁来做好这些工作呢?毛主席指示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如何依靠呢?     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就无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所以要反对党员和干部中那些轻视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反对那些认为“工人对革命没有贡献”、“工人生活太好”、“工人落后”、“工人不好管”等等错误的观点。     第二,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     第三,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要反对有些同志那种利用工人的错误观点,他们在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他们要求工人的多,给工人的少。甚至有个别地方还在虐待工人,因而有的工人说:“国民党时候我们是牛和马,现在是马和牛。”这些错误必须坚决纠正。     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我们的青年团、妇联、合作社、文化团体等等都必须把工人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     三、工厂管理问题。     关于国营厂矿管理,此问题段君毅同志的报告都说到了。     我们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依靠工人,团结职员,搞好生产”的口号,这是管好工厂的关键。我们不少的军事代表、工作组乃至工会干部,至今还不懂得这个口号。他们不去启发工人和职员的积极性,甚至对工人职员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有些同志还喜欢对于自己不懂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使用“最后决定权”。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经过整风之后虽然好了一些,但至今仍然是干部中的最大的毛病。不继续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我们就不可能做到依靠工人团结职员去搞好生产。     经验证明:不依靠工人,就不可能团结职员;一般职员总是在工人起来之后,才逐渐向我靠拢的,而且要工人在生产方面有了一些成绩的时候,才会开始心悦诚服地积极起来。     中央指示我们:要管好厂矿,必须实行“管理民主化”和“经营企业化”。所谓管理民主化,必须具体体现在“依靠工人团结职员”之中,尤其是具体体现到工会、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这三种组织形式中,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民主化,就没有民主的内容。现在许多工厂管理委员会是形式的。工会或者不起作用,或者被工人称为“军事代表的尾巴”。职工代表会一般只在困难时开,很少环绕生产任务和职工福利这些问题去开,尤其很少定期召开,即使开了这些会议的,也多半是由军事代表等训话一番。这种情况必须纠正。     所谓经营企业化,也只有在管理民主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工业部确定从合理化建议及订立集体合同两件事情做起是正确的。经过了这些步骤,启发了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计算成本。当着一个工厂连成本都无法计算的时候,就谈不上上了轨道,也谈不上经营企业化。     组织生产竞赛是必要的,但必须在具备了有生产计划、有原料、有销路、群众有了一些发动这些条件的部门才去实行。从西南情况来说,条件多不具备,故暂时尚不宜普遍地实行。     为了管好现有的厂矿,还必须:第一,尽可能地从机关中抽出一些得力干部放在厂矿中去。第二,领导上注意选择几个点,进行典型试验,积累经验,指导其他。西南较重要的公私厂矿只有一百九十二个,用这个方法一定可以做出成绩来。第三,在地委、县委集中力量于农村斗争,而且能力不够的情况下,较重要的厂矿不能委托他们去管理,而应由省委、区党委、市委直接管理。因此,各省、区、市党委应设工业部或指定一负责同志专管工业。同时在厂矿区设立企业党委及工会办事处(如綦江江津区),有三个干部就够了。有了专人负责,事情就办通了。     除了做好国营企业的工作外,各省、区、市对于地方工业的指导必须加强。目前由于国家财力的限制,办很多大工厂不可能,但小型工业的发展是可能的,我们对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各地可根据本区(一定从本区内着眼)的条件(原料、销路等),或由地方拨款,或组织私人资本,或组织机关生产,举办一些可办的小型工业,好好地经营这些事业。至于原有的某些小厂,既无原料,又无销路,则应转变生产方针或考虑停业。     我们有些厂,现在还是处于维持状态,必须想办法打开出路,将生产力用之于有用的方向。     对于私营企业,过去的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应在依靠工人、团结职员、搞好生产的基础上,用劳资协商方式,推动其进一步的改革。     四、工会工作。     蔡树藩同志的报告都说到了。     西南工人,包括一部分手工业工人在内,据估计有一百六十万。现在组织到工会中的约三十万,仅占百分之十九到二十。各产业系统较好,约组织了工人的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可是起作用的、真正联系工人群众的工会组织是不多的。     在工会组织中,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和形式主义。关门主义的根源是不相信工人。形式主义则表现在工会生活不民主,不面向生产,不重视工人的福利,因而得不到工人的信任。当然也有一些好的,但为数很少。     当前工会的工作:第一,必须进一步地组织工人到工会中来。首先应集中力量在工厂、矿山、交通、市政和商店中去发展工会会员。     第二,必须坚决地吸引本地本厂的工人积极分子到工会各级领导机关中来,以加强工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改变工会脱离群众的现状。有些工会领导机关,职员比重过大的情况也应改变。     第三,建立工会的民主生活,克服官僚主义。工会一经初步整理,就应开代表大会或会员大会,选举工会领导机关。工会必须充分听取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作认真而妥善的处理。     第四,必须加强工人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就长远来说,工人教育应以文化技术为主;就目前情况来说,仍应着重政治教育,同时注意文化技术教育。     第五,必须重视工人的劳保和福利。今后仍应防止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纠正一些同志忽视工人福利的思想。同时要纠正福利工作中的恩赐(即不经过工会和工人的讨论)观点。     五、城市建党问题。     现在各地的普遍倾向,是忽略了城市的建党工作,把谨慎发展党的组织,变成了不注意发展党的组织。     城市发展党员主要在工人中,而我们党内有不少人是看不起工人的(这与他们出身于农民、小资产阶级有关)。重庆前一时期请求入党的工人百余,经过两三个月的审查,只批准了六个,以后由市委组织部直接进行,才发展了一部分工人党员。     于江震同志报告中提出的计划是恰当的,在今后半年内,在重要厂矿的三十万工人中,吸收百分之七即约两万工人入党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除厂矿外,在学校、机关及其他系统中,也应作个别的吸收,条件则应更严格些。西南一律实行公开建党的方针,凡未公开的党的组织应即公开。建党的步骤是先慢后快,慎重地个别吸收,既要反对关门倾向,又要反对拉夫主义。一开始就要把根子扎正,就要严肃党的组织和生活。     必须重视发展团的组织,现在要纠正的偏向也是关门主义。     六、关于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我们对待资产阶级的态度是又团结又斗争,斗争是为了达到团结的目的。在现阶段,必须“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一脚踢开资产阶级的思想是错误的、危险的。在西南解放初期,确有此种“左”的倾向。但在五月开始调整工商业后,又产生了一种不敢对资产阶级作必要的斗争的右的倾向。     我们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主要在税收、劳资和公私等三方面。同时,农村减租退押分土地也关连着他们。一般资产阶级对劳资总是讲一利,对公私也不讲兼顾的,对税收总是叫重的。而我们则必须认真地实行“两利”、“兼顾”的政策,税不应多收但也不能少收的政策。     在四五月间,私营企业确实困难,我们实行了坚决调整的方针。如果那时不那样做,就会形成大批的关厂停业,于工人阶级、于国计民生都极不利。所以这个方针(中央确定的方针)是正确的,认为这个方针错误的意见是不正确的。今后仍应继续实行这个方针。在税收方面,坚持不多收也不少收的政策。凡属不合理者,应主动调整;凡属合理者,必须坚决征收,并与逃漏现象作斗争,以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在公私问题上,坚持兼顾的政策,必须在加工订货、市场价格等方面,促使资方进一步地改革其腐朽的机构。同时在西南还应适当加强国营工商业,以增强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劳资问题上,过去我们说服工人适当减低工资,以渡过难关,这是完全必要的。七月以后,工商情况开始好转,即不应再去降低工人生活,而应从改革私营企业腐朽机构、努力发展生产中去达到工厂的收支平衡。在资方尚无利可图的厂矿,仍应说服工人不作过高的要求;但在资方有利可图的厂矿,就应该适当地恢复一些工资或一些福利。     除在各方面掌握住正确的政策之外,我们必须多向资产阶级做些工作。经验证明:多做一分工作就多一分效果。不愿去接触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毛病,应加纠正。工商业联合会的工作应该加强。     对工商界的退押,应作审慎的考虑。一般可采取在半年以内的时间分期退还的原则。     七、加强公安工作。     目前社会秩序是稳定的,但敌人还没有完全摧垮,还经常出现新花样,给我们以措手不及,使我们遭受很大的危害。南岸某仓库一包炸药,就使我们损失了大量的资财,所以不能丝毫松懈和麻痹。     城市公安工作,应将重点放在经济保卫方面,特别是重要厂矿、重要车间、重要仓库的保卫,看守重要部门的武装必须是可靠的。     我们在城市镇压反革命的毛病,也是“宽大无边”,很长时间,我们对工厂、学校的反革命分子不敢动手,捉来的不办,又放回去了。这大大打击了群众反特斗争的积极性。重庆解放初期,工人还敢于检举特务分子,后来看我们不办,就再不报告了。最近我们一次逮捕反革命分子百余人,工人积极性又高起来了,这证明不镇压反革命就要脱离群众。     要加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思想斗争,要加强反特的教育,及时公布特务的罪行,揭露其谣言,提高群众的警觉性,这是反特斗争的基础。     八、其他工作。     城市工作很多,不能一一谈到。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加强,我们的宣传部门要在最近召开的会议中加以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不是短期所能解决,但必须开始去解决这个问题。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应好好贯彻。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巩固统一战线的最好的形式。各地应总结经验,使之开得更好些,发挥的作用更大些。     九、统一领导问题。     城市问题复杂,多有时间性,而且往往一个问题牵涉许多部门,所以要求城市工作具有很大的集中性,要统一到市委的领导下去进行。我们有些部门是实行两重乃至三重领导的,这样的部门,除某些特殊问题外,一般的问题均应通过市委去进行。否则头绪很多,没有主要负责的机关,也没有指定主要负责的人,往往一件事情很长时间不能解决。这种官僚主义,就是由于没有统一领导,没有专人负责而来的。以后凡是涉及几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召集在一块,商定方针步骤,一致执行;重大一点的问题必须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或委员会,指定主要负责的人员,以专责守。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好的。     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的领导方法,用之于城市各项工作中,都是灵验的。我们同志在新的工作中往往忘记了这个工作方法,以致走了许多弯路,应引起注意。     十、干部问题。     眼睛不要望着上面派来或别区调来干部,要坚决地从群众中放手提拔。我们已有一年的工作时间,已经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从他们中间选拔一批干部是可能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地联系群众,使工作生根。我们的干部特别要注意从工人中去选拔。如果我们把工会工作做好了,干部来源的困难就容易解决些了。     十一、报告制度。为了研究城市工作,并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规定在一九五一年内,各省(区)辖市委及重要的企业党委,应将两月一次的综合报告,同时送西南局一份。     钱建文E书制作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多次提出、明确指示要加强的。我们革命的胜利是和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没有统一战线,仗不会打得那样好,即使打胜了,工作也不会做得那样好。但是我们的干部并不是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党中央、毛主席又重新提出来,中央专门发了指示。根据这个指示,我们开了这次统战工作会议。中央的指示规定得很具体,有些问题我就不说了,今天主要谈谈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我们说,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加强,为什么要加强?首先就要把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弄清楚。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打仗也是这样,先要解决为什么打的问题以及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目前重视统战工作的同志还是少数,多数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原则性。我们西南的许多干部做了统战工作,也是有成绩的,但不少同志做统战工作并不是自觉的,而是被动的。去年二三月后,到处闹土匪,物价波动,我们的部队和地方的干部,到处找开明士绅、工商界及其他方面的人士,要求人家支持剿匪、征粮,这也是做了统战工作。土匪一肃清,公粮一征完,这种工作就不去做了,或者做得不多了。为什么要团结更多的人一块来剿匪、来征粮呢?这里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困难的时候需要他们一起来做工作,说明这些人是不可少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争取了一切可能争取的朋友,孤立了敌人。     我们有的部队同志把胜利只看作是枪杆子打出来的,这是不全面的。从历史来看,党中央、毛主席对统战工作一直很重视,做得很精心。我们的胜利,一方面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另一方面也和统战工作分不开。长征到达陕北时,红一方面军只有六千人,加上陕北红军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一共只有一万几千人,被十多万敌人包围,非常困难。党把一些最好的干部派去做统战工作,加上其他方面的工作,在“双十二”事变后形成了抗日救国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部队到达华北、华中后,人人感到需要有统战工作,因为我们有了朋友就可以站住脚跟。那时甚至对一个碉堡的伪军,都拼命地去做统战工作。在解放战争中,我们聚精会神地从政策等各个方面去做工作,争取了各民主党派。蒋介石也争取他们,但我们胜利了。我们由于得到了各阶层人民、各民主党派的支持,理直气壮,士气很高,才打胜了。抗美援朝开始的时候,有些人,包括一些民主人士、工商界和知识界人士,有疑虑。后来由于加强了工作,各界都赞成、拥护,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资产阶级也出来游行,这样就长了自己的志气,灭了敌人的威风。我们有的同志不了解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的意义,以为照例是官样文章,但是各阶层的人民很重视。这个宣言表明了抗美援朝是举国一致的。如果不要统一战线,内部不团结,能够抗美援朝吗?在历史上,统一战线是决定革命胜利的三大因素之一。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     在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思想,认为做事情只要抓住工农就行了。这种想法总的来说是不对的,具体来说只有一半对。工农确实是我们依靠的基本群众,但是,只做工农群众的工作解决不了全部问题。例如,处理公私关系不做私方的工作,处理劳资关系不做资方的工作,行吗?再如,在减租退押中,我们动员一些民主人士、开明士绅下乡(如去川北、川西等),往往僵局容易打破,任务容易完成。而不这样做的地方,运动的进展就比较慢,发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假如没有民主人士、民主党派的人回城写文章介绍农村的情况,城里的人一定以为农村“漆黑一团”、“无法无天”,那我们就会孤立。我们有些同志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作用认识不够,不懂得各民主党派都是有代表性的,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就喜欢听他们的话,相信他们,看他们的宣言比看我们的够味。这些同志不是从整个社会存在着各个不同的阶层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来看问题,因此,往往忽视了统一战线。这种单纯依靠工农,不注意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人士的思想,是关门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     有的同志说,统战工作只是两年的事,土改一完成统战工作就勾消了。毛主席说要在统战工作方面培养专家,而我们有的同志说统战工作只有两年,没有出路。实际上,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是要贯彻到底的。这不是为了安定人心,而是真的。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统一战线加强对民主人士、民主党派的教育,团结他们一道走进社会主义社会。在实现社会主义以后,资产阶级没有了,但社会上还有不同的阶层存在,这里面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朋友,还有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只要有敌人,有朋友,就得团结朋友,孤立和打击敌人,就还得有统战工作。因此,统战工作一直要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     还有的同志觉得,统一战线的作用只是分化敌人。这也是不对的。固然,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凡是可以团结、可以争取使其中立的,都要加以团结、加以争取,这也就是孤立了敌人。有些同志不重视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就在于他们误认为统战工作只是分化敌对营垒,而不了解统一战线有两面,一面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这是主要的;另一面才是分化敌人,使敌人营垒中一部分人转到人民方面来。这些同志没有看到统战工作的这两面,所以不重视团结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民,没有远大的眼光。     还有的同志虽然赞成统一战线工作,但以为这是统战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不能主动地经常地注意做好统战工作。例如,重庆镇压反革命时,有些民主人士恐慌起来,这是由于党内的同志没有事先做好他们的工作,使得我们被动了一下。现在,把统战工作看成吃喝应付的人是少了,但是还有嫌麻烦的思想,对党外人士的工作做得不够精细。     以上情况说明,中央提出要多做宣传统一战线的工作,使重视统战工作的党内同志由少数变成多数,确实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加强统一战线是我党长期的工作,并涉及各个方面,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各个部门都有统战工作。例如,工业部门的工程师、职员不都是共产党员,政权机关中也有党外干部,还有大量的非党文化人士、教师、医师、技术人员等等,对他们都要很好地团结、教育,同他们一道走到社会主义。统战工作是全党各部门的工作,如果不使每个干部、每个党员都懂得这一点,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     钱建文E书制作关于西南地区的土改情况和经验(一九五一年五月九日)     三四两月全区斗争最为紧张,农村退押、惩治违法地主和第一期土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进入高潮。同时,中央局在三月下半月开了统战工作会议,四月下半月开了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两个会议的总结另有专门报告,不在这里叙述。     西南的“淮海战役”,即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去年七月着手准备,十一月全面展开,到今年四月中旬为止,已在二百零八个县、七个市郊,六千六百六十余万人口,即占全区人口百分之八十三的地区,宣告胜利结束。只有云南大部,贵州二十个县,川西、西康的少数民族地区,尚未进行或不应进行,云南二百万人口的地区正在进行。这个运动规模较大,斗争异常剧烈。预计全区可得减租退押和惩治不法地主的果实七十七亿斤米,已经到手的约六十五亿斤米(实际上要多),其中又以川东可得二十五亿斤已得约二十二亿斤为最多,川西可得十五亿斤已得十二亿斤次之。全区农民协会会员已发展到二千万余人,占人口百分之二十八,人民武装已发展到二百二十四万余人,占人口百分之三。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大批农民积极分子。特别在运动后期,明确了发动贫雇农方针,从退押和惩治不法地主中,适当满足了贫雇农的经济要求,并随着运动的深入,在贫雇农积极动员起来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改造了农会领导成分和农村政权。这样才奠定了分配土地的可靠基础。总起来看,农民是真正翻身了,农村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下乡的民主人士一致认为这是历史奇迹,异口同声地说城市落后了。     在“淮海战役”的基础上,我们又在今年二、三、四月进行而且完成了第一期分配土地的工作。第一期土改范围为十八个县又十二个区和一百五十八个乡及重庆、万县、南充三个市郊区,共一千三百五十一万余人口的地区。各地土改都是结合复查反霸退押,惩治不法地主,发动贫雇农,进一步改造农会领导和镇压反革命等内容进行的。(所有这些都很好,都值得庆贺,一切尚未做到这一步的地方,都应这样做。毛注。)地主顽强抵抗,放火、放毒,杀积极分子,搞暴动等等事件比过去多得多,斗争异常激烈。那种认为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就可以和平土改的想法,已为事实所粉碎。     经验证明,土改必须在贫雇农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去进行,才不致煮夹生饭。我们决定,必须从退押特别是从惩治不法地主的斗争中,一方面进一步搞坍封建,一方面使贫雇农得到适当的经济利益,从而发动贫雇农,改造农会领导成分。这个决定是很正确的。各地这样做了。不少地区贫雇农获得了每人一百斤米左右的果实,有的地方相当于中农所得的果实,多数乡村贫雇农取得了农会的主要领导地位。所以,凡属完成了土改的地方,农村基础更加强固,煮夹生饭的比重不大。在以后进行土改的地方,都必须体会这个经验,坚持复查减租退押,惩治不法地主,适当满足贫雇农要求,改造农会和乡村政权的领导成分这个明确的方针。     经验证明,不镇压反革命,封建势力不会低头,贫雇农不敢起来,退押、土改也不会这样顺利完成。(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各地都应这样做。毛注。)关于镇反问题已作了几次报告,最近情形,周兴同志到京面陈。总的说来成绩很大,做得很对,但在镇反和惩治不法地主两个问题上,有些地方发生了控制不严的毛病。运动愈到后期,愈是轰轰烈烈,下面同志脑筋愈热,领导机关愈要注意控制,这是我们及各省区党委应有的教训。上述两个运动的后期,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不按章程办事的无政府无纪律的风气,又在抬头,(请中南、华东各省严密注意这些教训,坚决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绝对不容许此种坏作风抬头。毛注。)我们已告各地注意克服。     此外,(一)抗美援朝运动,四月份已普及到农村,签名者已达三千三百万余人,参加“五一”示威者二千一百九十余万人,还在继续开展中。(二)第一期扩兵九万只在川东(五万)、川北(四万)两区进行,反映很顺利,费力很小。(三)全区干部从五月起进入整风,总结前一段经验(包括镇反),准备第二期土改和布置今后镇反,方法仍是肯定成绩,发扬优点,纠正缺点,并注意纠正无政府无纪律倾向。(请你们考虑可否仿照西南办法在六七两月来一次整风,在冬季再来一次整风,不要等候冬季作一次整。毛注。)(四)注意春耕生产的领导。各地同志反映群众真正起来了,领导思想往往落于群众觉悟程度之后。许多同志总以为抗美援朝妨碍工作,是一个额外的负担,而群众一搞起来就有声有色,大大帮助了实际运动,扩兵这样容易,也出乎意料之外。(还有两件事是出于许多同志意料之外的。一件是不敢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不敢邀请党外人士参加审判委员会和我们共同审判反革命。结果恰好相反,愈是打破了关门主义的地方,情况就愈好。这是对于人民和党外人士的积极性估计不足的一个例子。又一件是不敢邀民主人士、工商业者、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分批地大量地看土改,看杀反革命。叫他们去看,也只让他们看好的,不敢让他们看坏的,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结果又相反,凡去看了的,回来都是好话,都有进步。华东局规定好坏都让人看,结果很好。这是对于党外广大人士的积极性估计不足的又一个例子。毛注。)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今春雨水太多,秧苗腐烂很多,可能影响春耕。今年小春比去年差,各省都有一些地方发生严重的灾荒。我们担心各地对这些问题注意不够,忽视了争取今年丰收的中心任务,招致严重的后果。我们正注意对这一方面的指导。     钱建文E书制作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三日)     关于今后财政工作的方针,我现在分六条来讲。第一,归口。为什么提出这个方针?这是鉴于过去的预算,特别是一九五三年的预算有危险性,而更大的危险性是财政部代替各部门决定政策,这是不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归口就包括政策问题,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财政部代替各部作决定,有人说是“有财无政”。“政”是有的,但是错了。过去财政部管得多,反而挨了骂。挨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袖筒里谈交易,不给钱挨骂,给了钱也挨骂;另一方面是预算不采取归口的办法,控制不住,干预过多,因而财政部成了被斗争的焦点。归口以后,就易于控制,预算就容易确定。所以预算要归口,不能有不归口的预算项目。归口不等于财政部不管,财政部有干预的权利,要提出意见。财政部提意见,是从全局出发,考虑有钱没有钱,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预算不能由各部自行决定,但必须以各部门为主,共同商量。各级、各部门对归口是赞成的,现在有一些还没有归口,归口以后,工作就主动了。     第二,包干。以后是否永远包干?不一定。有些是长期的,有些则不一定。但至少一九五四年必须包干,一九五五年也有不少还要继续包干。包干的目的主要是控制预算。包干的提出,是鉴于一九五三年预算在二月十二日通过,三月底总预备费就花光了,八月即失掉收支平衡,出现二十一万多亿元的赤字。因此,今后为了控制预算,才实行包干。包干分两种:一是中央各口的包干,主要是归大口。财委是一大口,其中农林水归四办,交通归三办,财金贸归二办,工业归一办。总的预算投资多少,由财委、计委审核。各项事业的轻重缓急与投资的分配,由各口去考虑。二是地方的包干,主要是大区包干。包干之后,由地方去调剂。现在规定三级财政,实际上是两级财政,只包到中央和大区两级,包到省有困难,将来还是要变的。有人问:包了开支,是否还包收入?当然包。一九五四年预算指示中已规定,总收入不应减少,并争取超过;总支出不应突破,并力求节约。可见收入也包干了。这样收支都由大家包起来,才能保证预算的巩固性。大家都负起责任,就不致于突破预算。包干的好处很多,所以一九五四年预算指示从去年十一月十日发出后,两个月来变动不大,这是过去没有见过的。     第三,自留预备费,结余留用不上缴。这点最麻烦,有的同志及苏联专家都不同意。其实,没有这一条,大家不可能有积极性,就不可能有归口和包干;有了这一条,大家才能有勇气和胆量实行归口、包干,地方才有力量应付意外开支。这次规定周转金为预算的百分之三至四,预备费为预算的百分之三至五,这就是摊了牌,摆在桌子上,大家来过日子,不要再在袖筒里办事,不要突破总预算。结余不上缴,但基建结余在外。     第四,精减行政人员,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如果不控制,是很危险的。理由不必解释。     第五,动用总预备费须经中央批准。这样,大家提出要求时就会更慎重一些了。这个批准权不应在财政部,而应在中央政治局。过去国家总预备费有相当一部分是买烧饼油条用掉了,如一九五三年就是如此。现在有了这一条规定,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有了这一条的好处,是让大家知道要动用总预备费不容易。总预备费是留着解决大问题的,不是用来买烧饼油条的。     第六,加强财政监察。毛主席在中央的会议上特别提出这一点,这是以后财政工作的关键。财政上的浪费是很大的。毛主席说:“有些项目节约百分之十,数字就了不起了。”如国家预算节省百分之十,就是二十多万亿元。因此,要加强财政监察。     为什么要提出六条方针?概括地说是因为:第一,六条方针有一个重大的政治目的,就是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上。今天国家财政是不稳固的,经不起重大考验的。我们要认识这种形势,要兢兢业业地改变这种形势。财政如何稳固,大家要研究,要谈清楚。过去的财政就是不稳固的。一九五○年全国刚解放,金融不稳定,财政不可能稳固;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要打仗,财政也不可能稳固;一九五二年财政情况比较好;一九五三年过早地花光了总预备费,只好“搜刮”地方及中央各部门四十多万亿元,如无大问题,万事大吉,如出现大问题,即束手无策。立国的政策应放在有力量应付外侮和应付万一。“刮光”了地方上的底子,如出现像抗美援朝这样的战争,或发生严重灾荒,或须紧急兴建一个大工程,或有了新的技术发明要采用,就没有后备力量了。那时就只有加税和减少人头费,就要弄得大家哇哇叫。再一个办法,就是减少必要的开支,把国家工业化的投资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费也刮掉,这样影响就更大,就会动摇根本。财政后备力量基础的巩固,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上。为了发展经济,保证物价稳定,工商企业须有固定的流动资金,银行须有足够的银行基金,而这些过去是没有的或者不足的,且各大区各级都已没有底子,各方面搞得很枯竭。我们要花几年功夫才能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这就要把后备力量放在各方面,要在各方面打底子。怎样打底子,尚须研究,要看力量,逐年补一点,慢慢就补足了。如商业、银行要考虑有多少资金才够用,每年补一些,补足后就放心了,没有顾虑了。如果我们给够了,才能理直气壮地检查他们,现在检查他们,他们还有理由说是因为没有补足。对于中央与地方的企业,也要逐步补充其后备力量。如果花几年功夫补充了这些力量,我们就能应付万一,就不会陷入困境。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这不光是要财政部来做,要靠大家来做。自留预备费,不是请大家浪费,而是为了打基础。第一步希望财政部做到在预备费外还有十万亿元,连同大区和省市的在内,希望共有二十万亿元底子,才可以应付万一。这一点,中央尚未讨论,是我个人的意见,不是定论。这样,若有意外事件,地方上的底子可以拿上来,因为谁都爱国,拿上来也是愉快的。     第二,有了后备力量,国家财政才能集中力量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要保证这一点。如果财政不稳固,是不能保证的。实行归口包干后,剩下的预备费才能用到重大的事情上去,避免把钱用到买烧饼油条上去,才能保护住国家的总预备费,站稳脚跟,保证工业建设。     第三,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但如果没有六条方针,就不可能办到,即不可能发扬积极性,让大家来办财政。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情才好办。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     实行六条方针有这样一些作用,至少在今天看来是正确的。当然,将来可能有变化,但这是将来的事,今天必须这样做。     钱建文E书制作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完成了任务。大家是照顾全局和从实际出发,才把会议开好的。照顾全局,从实际出发,这两个观点缺一不可。过去财政部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致使工作中出了一些问题,各方面意见很多。     会议开始时,我的讲话是讲财政部的工作检查,所以着重指出财政部的缺点和应该怎样做工作。今天我想着重讲一讲地方财政工作应该怎样做。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队的战士、伙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毛主席的话说得很对。例如粮食的征购,只要把战略问题和全局问题摆开来,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过去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常常没有从大的方面出发,没有把战略问题交代清楚,这是过去财政部的工作出了一些问题的原因。所以这次要把道理讲一讲。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会涉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大道理与小道理必须弄清楚。全体和局部缺一不可,全体是由局部组成的,如果只有全体,没有局部,则全体也就不成其为全体了。另一方面,全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以什么为主导呢?如果把局部、地方、因地制宜作主导,那就要犯原则错误。一定要以中央、全体、集中统一作主导。因此,在中央工作的同志要经常照顾局部和地方,要因地制宜,注意到地方工作有什么困难。财政部的部长、司局长、处长应经常照顾局部,凡是地方提出的困难问题,只要是可能解决的,应热心帮助解决,如是不能解决的,也要讲清道理。在地方来讲,则应照顾全体、中央和集中统一,以中央为主体。这是因为地方是在中央领导下的地方,局部是在全体中的局部,因地制宜是在集中统一下的因地制宜,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地方应服从中央,局部应服从全体,因地制宜应服从集中统一。不如此,就会发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多多少少是有的,地方主义也曾经发生过,山头主义也存在过(当然也是历史上形成的),这些都是由于缺乏集中统一和全局观点所造成的。过去由于中央有些工作部门缺乏照顾局部、照顾地方,所以去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前,有一个时期各地区对中央有许多意见,这些意见是应该有的。但也要注意到另一方面,防止发生局部不照顾全体和中央的现象,当然现在这种现象还没有发生,可是两者的关系必须说清楚、弄正确。     财政工作的全局观点是什么呢?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和其他工作一样,它必须服从总路线,即必须保证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实现。所谓总路线,其主体是国家工业化,两翼是两个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财政工作就要保证国家工业化和两翼改造所需的资金。如何保证呢?一是增加收入,二是节约支出。收入方面凡应收者都应收足,支出方面凡能节约者都应节约。从控制支出来说,国家机关经费(包括行政费与军费),毛主席规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不能超过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社会文教费也要适当控制,以集中力量保证国家工业化和两个改造的实现。所以,我们要尽量地把财力用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去,要经过两三个五年计划,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掌握开支上,我们就要拿这个道理去说服人,凡属能解决的应给以解决,凡属不解决也能过日子的,即可不解决。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比较落后,财力有限,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我们只要在总路线的照耀下看问题,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全体的利益和集中统一的意义,就会善于以地方服从中央,以局部利益服从全体利益。这样也就会热心于节约,而不热心于百废俱兴。所以,财政部门要看到大事,要有战略观念。     钱建文E书制作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一九五四年二月六日)     我完全同意刘少奇同志的报告,报告对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的估计是恰当的。我完全同意这次会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所提出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并完全同意少奇同志对这个草案的解释,这个解释是明确的详尽的。     我认为在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明确地规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时候,在全党范围内提出这样一个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是完全适时的和完全必要的。这个决议之所以是适时的和必要的,不只是因为整个过渡时期的革命内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更为深刻、更为广泛,斗争也极其复杂、极其尖锐,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已被打倒和即将被消灭的阶级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来破坏,所以需要党以更加坚强的团结和更强的战斗力来保障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现;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由于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于是在我们党内,尤其是在我们党的高级干部中,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这种骄傲自满情绪如果不及时提醒,必然要使我们丧失敌情观念,必然要破坏我们党的团结,那我们就要丧失斗志,经不住敌人的任何袭击,从而使我们的伟大事业遭到失败。     这个决议草案,正如少奇同志的报告所说,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指的,是根据具体事实、指了具体对象的。所谓具体事实、具体对象,能不能解释为只是针对个别的人呢?不能这样来认识。我以为它主要是指的在现阶段党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防止和克服的一种倾向;不能解释为这个决议只是针对个别的人,对于我们、对于我自己无关,因而可以疏于检查和防范。     这个决议草案是很全面的,它分析了全部的形势,内部和外部的形势,提出了有效的办法。现在,我只就决议草案中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上面所说的骄傲问题来讲一讲我的认识。     我认为骄傲情绪在党内,主要是在相当一部分高级干部中,正在滋长着,如果不注意克服,就会发展到一种可怕的危险的地步。决议草案是这样说的: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着一种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他们因为工作中的若干成绩就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自以为天下第一,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甚至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有意地或无意地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决议草案又清楚地告诉我们:骄傲一定会使党的团结受到损害,使革命事业受到损害。对于个人来说,对于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它是一种腐蚀剂,它可以引导个人主义发展,把一个满腔热忱的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丧失掉,而堕落到最卑鄙的个人主义方面去。     就一般意义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应该这样认识:骄傲会对自己在革命中的作用和贡献做出不正确的估价。一个人不管负什么责任,在革命事业中只不过是一个螺丝钉。我们所获得的成绩绝不能看作是一个人的,而是多数同志努力的结果,上有中央和上级,下有广大的干部和人民群众,还有同级,还有左邻右舍。我们绝不能贪天之功,将上级的正确领导,其他同志、其他各方面的努力,统统算在自己的身上。而骄傲的人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因而常常觉得党和别人对他重视不够,对他没有什么温暖,反而觉得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人对他很好,对他有温暖,而这种东西就是一种腐蚀剂。骄傲会把自己所领导的工作或地区摆在一种不恰当的错误的地位。比如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如果他在中央某一个部门工作,往往会忽视地方的情况,不重视地方工作同志的意见,甚至随便用中央的帽子往下压;如果他在地方工作,往往会对全局照顾不够,对中央各部门的情况照顾不够,遇事总以为理在地方,甚至觉得上头的约束对他很不舒服,不愿意受检查,不愿意受批评。事实上,像我们这样的人,不管做任何工作,能够说没有缺点没有错误吗?所以,把自己估计得不恰当,不愿意受检查,不愿意受批评,遇到检查和批评就很不舒服,这是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合的,这是与党的原则完全不相符合的。骄傲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不大看得见别的人、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的工作也做得好。遇到表扬多一点的时候,就有一点飘飘然。在对待与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的关系上,多注意自己方面的困难,忽视对方的困难,不大注意照顾别人,甚至连一点亏也不能吃。在同志之间,看自己的长处多,对自己的短处看不见,或者看得很少,对别人的短处看得很多,长处看不到。对一些非原则问题,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也斤斤计较,相持不下,不善于让步,不善于等待。     骄傲,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骄傲,不能不使党的团结和党的工作受到损害。革命胜利以后,有些现象我认为是很不健康的。毛泽东同志所规定的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我们党赖以取得胜利的那些党的原则,例如对错误和缺点采取严肃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斗争,达到团结目的的原则;与人为善的态度和治病救人的原则;照顾别的人、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照顾少数的原则等等,在革命胜利以后,却很少讲了,而与这些原则相违背的一些现象反而在滋长着。     我们常常闻到这样一些味道,例如有的人把某些人或者把他自己夸大到与实际情况极不相称的地步,不愿意受检查,不愿意受批评,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空气稀薄,不注意集体领导,不注意团结,对犯错误的同志不是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不大照顾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等等。尤其严重的是,有些同志不注意维护中央的威信,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批评有些已经发展到党组织所不能允许的程度。毛泽东同志提倡对党的任何负责同志(毛泽东同志经常说,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必须根据党的原则在一定场合下进行,或者向他本人提出。这样的批评是应该的,不可少的。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过去经常讲到这一点,他们是欢迎别人批评的。但是不能允许这样的言论发展到党的组织所不能允许的程度。     我们常常遇到,某些同志对中央几个主要负责同志的不正确的言论,常常是不经过组织、不合乎组织原则的。全国财经会议以来,对少奇同志的言论较多,有些是很不适当的。我认为少奇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的自我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是恰当的。而我所听到的一些传说,就不大像是批评,有些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或者是夸大其词的,有的简直是一些流言蜚语,无稽之谈。比如今天少奇同志在自我批评里讲到的对资产阶级的问题,就与我所听到的那些流言不同。对资产阶级问题,虽然我没有见到一九四九年初少奇同志在天津讲话的原文,但是据我所听到的,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些讲话是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来讲的。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的。虽然在讲话当中个别词句有毛病,但主要是起了好作用的。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那时天下还没有定,半个中国还未解放。我们刚进城,最怕的是“左”,而当时又确实已经发生了“左”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坚决的态度来纠正和防止“左”的倾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渡江后,就是本着中央的精神,抱着宁右勿“左”的态度去接管城市的,因为右充其量丧失几个月的时间,而“左”就不晓得要受多大的损失,而且是难以纠正的。所以,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个讲话主要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而我所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又比如对于富农党员的问题,不过是早一点或迟一点发指示的问题,但是我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又比如对于工人阶级半工人阶级领导革命的问题,在提法上当然是不妥当的,可是这里并没有涉及党的性质问题,但是我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我说有些流言是超过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限度的,不但从组织方面来说不应该,而且有些变成了无稽之谈或随意夸大,这种现象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能够把维护中央的威信和维护中央几个主要负责同志的威信分开吗?能不能这样说,维护中央的威信与中央几个主要领导同志无关,例如与少奇同志无关,是否能够这样解释呢?对于这些对主要负责同志的超越组织的批评,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反对和制止,我们的嗅觉不敏锐,对于这些言论抵制不够,这难道与我们自己的思想情况和骄气一点关系都没有吗?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我以为我们是应该警惕的,应该引以为教训的。     以上是就一般性质的骄傲而言。如果我们沾染了骄气,我们就不能前进,我们就不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我们在工作当中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严重的错误。如果这种骄傲不及时改正,让其发展下去,我们就经不起敌对阶级和敌对思想的任何袭击。并且还须指出,骄傲还可以发展到另外一种结果,如同少奇同志的报告中所说的,只要党内出现了个人主义的骄傲的人们,只要这种人的个人主义情绪不受到党的坚决的制止,他们就会一步一步地在党内计较地位,争权夺利,拉拉扯扯,发展小集团的活动,直至走上帮助敌人来破坏党分裂党的罪恶道路。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更加警惕吗?     我认为四中全会和全会的决议,对某些犯有严重错误的同志是很重要的,是给了这些同志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是对这些同志最直接的帮助。我还认为全会的决议是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最有力的保证,是对我们全党同志,主要是对我们高级干部的最大的帮助。它是一副消毒剂,它启发了我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了我们的警惕性,使我们党更加巩固,战斗力更加强大。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是高级干部,应该针对决议草案中所提到的这些倾向,在思想上清理一下。比如我这个人,虽然过去也经历了一点风波,但是近二十年来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点必须加以警惕。我们必须清醒地估计一下,究竟对党对人民有多大的贡献?我们曾经单枪匹马地干出过任何一件事情来没有?难道我们能够设想自己是那样十全十美而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吗?拿我来说,缺点是很多的,错误也是常常要犯的。远的不说,到中央来了以后,分散主义我是有份的,这一个时期我所解决的问题,无论对事对人决不是都那样妥当的。至于过去,无论在华北,在中原,在西南,工作中都是有缺点错误的。不能设想,像我们这样的马列主义的水平在工作中会没有错误没有缺点。我们要把这个决议当做一面镜子来照我们自己。在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时候,全党高级干部都来照照镜子、洗洗脸是很必要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在七大以后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全国的胜利呢?主要是在七大以前,经过整风阶段,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形成了坚强的团结,形成了集中统一的党中央的领导。因为这样,就使我们全党的所有共产党员和所有干部,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士气,奔赴前线。这是取得全国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无疑地,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一定会起到同样的作用,它将使党更加团结和一致,使我们能够克服许多错误的东西,使我们具有更高的信心,更旺盛的士气,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伟大的历史任务。     钱建文E书制作办好学校,培养干部(一九五四年七月九日)     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干部的状况是,一方面不够用,另一方面又有浪费。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政务院许多部门的领导人,他们注意抓生产,抓基本建设,这是对的,但是对培养干部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所管的学校注意得很差。殊不知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现在,有的部门已有几十万员工,几十所学校,他们不去办好这些学校,却总希望从外面调人。应该主要靠自己培养干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办得不好,真正办得好的很少,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些业务部门的领导人,认为让他管生产是重视他,让他管学校是把他降格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是办好学校的主要障碍,应该纠正。     教学纪律必须整顿。苏联学校中的纪律是严得很的,我们派去的学生,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被送回来。这种严格的要求,我们要学习。对于学校中的个别坏学生是要开除的,学校要有“开除学籍”这个武器,没有这个武器不行。开除几个坏学生,就可以教育和挽救一批学生。有的学生被开除以后,倒可能变好了。我们党内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同志背上有包袱,以为对他的错误没有办法,及至将他开除党籍,他倒变好了,有的人后来又入了党。当然不能滥用这个武器,实际上,给了学校这个武器,多数人警惕起来,反倒可以少开除几个学生。学校的纪律问题,好多年了没有得到解决。过去只是纠缠在口头上,现在要认真去做,纪律不好就要整顿。提议高等教育部和文委研究一下北京学校的纪律问题。选几个典型,处理几个,写篇社论,在报纸上登一下,展开批评,教育学生,教育学校。     关于教师待遇问题。现在要普遍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是很困难的,但是真正有本领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医生,以及其他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工资待遇,应该提高。这样的人不会很多,全国也就是万把人。前几年,全国的工资提高了很多,但有些平均主义。建筑工人,挑土工人,其他普通工人,提高了不少,有的提高了一二倍,而有本事的专门人才提高得不多。将来工资的差距要拉大些,真正有本领的人,对国家贡献很大的人,工资应该更高一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校长是否比高明的教授薪金一定要高?我看不一定。我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为什么全国就没有比我当主席的薪水更高的呢?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看来,有些共产党员的头脑里平均主义思想还不少,到处有抵触,结果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了了之。这次我建议文委在自己管理的范围内提出一个名单,科学家可以选一二百人,不讲名望,就是选那些贡献突出的,真正有本事的。大学教授也可以选一二百人。还要订出章程来,这样就可以推动那些思想不通的人。中小学教员中间,工资也应该有很高的,他付出的劳动多,贡献大嘛。我们不能讲平均主义。请郭老下个命令,提出个名单,二百人左右,先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周总理过去在政务会议上也讲过,但是没有行得通。这次必须像考试那样,限期交卷,否则就是不热心这个工作。     钱建文E书制作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朋友们提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是什么?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是适合于中国的?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朋友们愿意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看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党章中总纲和党员两个部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中国在过去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时候,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完成以后,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这样就能把中国人民引导到完全脱离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和任务。当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一千一百万党员,还不是全部或大多数都已达到这样的标准。党的任务是要一步一步地提高党员的觉悟,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把这一个任务作为自己的经常任务。中国共产党内农民出身的党员很多,建党不久就有大量农民入党。他们入党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为了得到土地,可以说还是民主革命的要求,并不是当初就有社会主义的要求。比如说,对农业合作化,也是经过教育和锻炼才逐步有这种要求,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明确了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要合作化。所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但是也有比普通人还要落后的共产党员。     关于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适用于中国。十一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指导我国的革命,指导我国的建设。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过去革命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在第七、第八两次党代表大会上加以肯定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则,原则的运用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党的代表大会来讨论决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决定好了,还需要党员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首先要几万、几十万骨干懂得这条原则,这条原则才会得到实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看来,普遍真理有这样一条,就是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将来还要实现共产主义。能不能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呢?不能。如果离开了这条普遍真理,不实现社会主义,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就不要存在了。但是,中国怎样才能比较快地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呢?这就必须研究本国的特点。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各位朋友在各地都听到过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介绍,这就是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普遍真理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离开了这条普遍真理就谈不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就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不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今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走的道路,是列宁所想过的,但是列宁没有能实现。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了和平改造的办法。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我们的生产不仅没有受到破坏,而且得到了发展,既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教育了资产阶级。这是比较好的办法。如果普遍真理不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或者结合得不好,那末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有这个问题。     在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过去吃过许多亏,以后就一直抓住反对主观主义这一条。反对主观主义有两个方面,即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它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经验主义,就是只看到一些具体实践,只看到一国一地一时的经验,没有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两者我们都反对。     我还想向朋友们讲一点,根据我们的经验,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二者结合很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也经常犯错误。但是我们注意和研究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毛主席说,人要经常洗脸,房子要经常打扫,党也是这样,要经常改正错误。我自己也常常犯错误。每个人都是这样。毛主席还常常说,他也经常犯错误。不过我们都知道他的错误比我们少。任何人都会犯错误,绝对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     钱建文E书制作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我们前一个阶段做的事情是干革命。从去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起,革命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今后的任务是什么呢?革命的任务还有一部分,但是不多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我们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而奋斗。这就是我们今后很长时期的任务。这个任务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搞建设这件事情比我们过去熟悉的搞革命那件事情来说要困难一些,至少不比搞革命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全党还是小学生,我们的本领差得很。搞革命不能说我们没有本事,我们把革命干成功了,搞建设我们还说不上有多大的本事。     不能否认,过去几年我们在各方面的成绩,包括建设方面的成绩,都是伟大的。我们国家发展得确实很快,气象一新。西安,我是一九五二年底来过的,那时和现在就不能比,现在好多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建立起来了。其他一些大城市也是这样。去年一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是搞多了搞急了。因为搞多了搞急了,使得我们今天甚至明天还会有些被动。但是总的来说,去年一年的成绩是最突出的。去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设也发展得很快,农业遇到了那样严重的灾荒,由于实现了合作化,顺利地渡过了灾荒。总之,过去几年我们各方面的成绩是很大的,不看到这一点是不对的。     但是,切不可过分夸张自己的成就,切不可把我们的事情说得太美满了。说得太美满,看得太简单,这一点反映到了我们的宣传工作上,就是把我们的国家描绘得如何漂亮,好像现在什么困难也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享福了。有些干部脑子里想的是,我革命这么多年,国家现在也建设起来了,应该满足我的要求了。实际上我们的困难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过去更加复杂。要看到,尽管我们的成绩很大,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在工业建设方面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建设了不少企业,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落后的国家。要把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国家,需要长期的刻苦的努力。这就是说,需要有勤俭建国的本领。因为你穷嘛!如果在贫穷的基础上不懂得勤俭建国,这个国是建不好的。我们党,我们中国人民,过去在阶级斗争中的本领是不错的,否则怎么能把革命干成功了呢?从整个来说,阶级斗争这门科学,我们党、我们的干部是学会了。但在改造自然方面,这门科学对我们党来说,对我们干部来说,或者是不懂,或者是懂得太少了。当然我们也还有一些人才,但这些人才是很少的,很不够用的,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从过去几年的建设来看,证明我们的知识很少,还没学会勤俭建国的本领。毛主席说,我们过去干革命是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学会的,并且其中犯过大错误。所谓二十几年,即从一九二一年建党起,到一九四五年的七大。当然就我们党的中央来说,如何革命的问题,遵义会议就解决了。从一九二一年到七大共二十四年,这个期间我们党犯了一次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三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差不多把我们的革命力量搞光了,革命根据地有百分之九十垮了,受了很大的损失,花了很大的代价。毛主席说,现在我们搞经济建设,是不是可以不要花二十几年的时间而花更短一点的时间学会,并且不犯大错误,不栽大跟头。这个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好好搞,在建设问题上也会栽大跟头,犯大错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问题上犯大错误,栽大跟头,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以为在建设问题上不会栽跟头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总结经验,我们也会在建设问题上栽跟头。     我们要在比较短一点的时间内学会建设,而且在这中间不犯大错误,不栽大跟头,可能不可能呢?应该说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国家搞建设的条件是好的,比起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困难要少一些。首先,国际形势给了我们一个有利的环境。其次,有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经验。我们这几年搞得比较快,原因之一就是有苏联的经验,有苏联的帮助。当然不是说苏联在帮助我们的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没有缺点。但总的来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学习苏联,还要会学。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对我们用处很大,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善于接受苏联的经验教训,这样就可以少受损失。当然我们也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但首先是学习苏联,因为现在只有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帮助我们,美国对我们搞禁运嘛!     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一些建设的经验。我们搞建设已有七年多一点时间,有的地方如东北还搞得更早。这几年的经验也很重要,不要小看。这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真正总结起来,对我们来说,益处更大。这几年的建设,大量的是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的错误。我们既要接受成功的经验,也要接受犯错误的教训;既要善于学习国际的经验,也要善于学习自己的经验。     我们国际国内的条件是好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善于利用这个形势,能不能花很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能不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避免犯大错误。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党是不是善于学习,学习得好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就可以少花一点钱办很多的事;关键在于党能否依靠群众,不断地克服自己队伍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革命当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会使我们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在建设中如果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也会使我们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会使我们不能达到勤俭建国的目的,会使我们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搞好建设。     过去几年,我们的建设成绩是很大的,各党各派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都是有成绩的,我们共产党员的工作也是有成绩的。这是主要的,是首先要看到的,不看到这一点我们会丧失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建设中暴露出的严重缺点,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来,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倾向,是值得引起我们严重注意的。比如在我们同志的头脑中,对建设总是贪新贪大,这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的思想使我们吃了亏。新的大的东西要不要呢?肯定要,而且新的大的是我们建设的骨干,像鞍钢及西安一些大的企业就是骨干企业。不搞新的,没有这样的骨干企业,更高级的技术问题就解决不了,今后还要搞一些大的新的企业。但是不能什么都是大的新的,尤其不能认为凡是新的就好,凡是大的就好。不一定。讲到形式问题,形式也要,凡是能够注意的就应该注意,但不能陷入形式主义,不能因为讲形式而浪费国家的资金,不能因为讲形式使工作不利。     现在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央搞的大企业,浪费现象是很严重的。如果我们会搞的话,完全可以节约很多资金,用比较少的钱,同样建设这样新这样大的企业,同样有这样高的技术水平。我们有些企业规模很大,占地很多,每一个工厂,都有一个很大的厂前区,一个办公大楼。没有这些是否可以呢?是否简陋一点也能指挥生产呢?很多钱是花得不适当的。有一些中央企业起了带头作用,气魄大,牌子大,公子少爷的味道足,把一些地方工业带坏了。比如原来是省上的一个煤矿,成本低,交给中央的煤炭管理局后,成本就高了。在地方上还算一算帐,归了中央管理,帐也不算了,认为反正亏本不碍事,国家贴得起。苏联并不是这样的,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这样的,甚至国民党也是不敢这样搞的。国民党贪官污吏多得很,但是办企业比我们好。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很多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他们办企业比我们高明。上次我到这里来,听说有十三个公私合营厂,他们厂房是旧的,职工宿舍是旧的,厂长住的也很简单,我建议市委组织国营企业的同志去看一看。我向省委同志建议,最好去上海看一看,那里有些企业确实是艰苦奋斗出来的,搞得既经济又实用,参观后可以改变一下观念,那里可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效法的宝贵经验。大企业,首先是中央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脑子发热,一脑袋的贪新贪大,追求堂而皇之的形式,脱离中国的现实。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我看真正讲节约的应当是社会主义。我在兰州见到一个工厂,设备极简陋,厂长的办公室很朴素,一切都很简单,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差。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要这样办,但是用这样的精神办企业,是值得学习的。     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也不少。规划是必需的,不规划是不妥当的,问题是怎样规划。规划也有指导思想问题,规划得不好会造成大的浪费。据说现在西安市城市规划的图纸上已摆得满满的,实际上里边空的地方很多,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填起来。我看到一些纱厂和二机部的一些厂子,每一座厂房相隔很远,厂内占地很大,建设要花很多的钱。     在“骨头”和“肉”的关系问题中,对解决“肉”的问题也是求新求大。过去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肉”重视不够,应该办商店、理发馆等服务性行业,没有注意办,这是事实。现在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解决不妥当,这是一个制度问题。但是应当着重指出,过去在这方面花的钱并不少,就是用得不适当,今后我们要花更少的钱解决更多的问题。在中央来说,是对于“肉”的问题注意得不够,恐怕在地方来说,对于钱用得不适当的问题应该引起注意。这次我看了很多地方,有的花钱多没有解决问题。如果不客气地说,我们在兰州的印象比在西安好。在兰州我看到很多简易的东西,戏院还可以放电影,座位也不错,这样的戏院盖起来只花十万元,有的花钱更少就解决问题。事实上,那些大的漂亮的少盖一个,就可以盖很多个小的简易的,分布也会更匀称一些。我们国家大,搞一点富丽堂皇的东西,以表示我们的新气象,我不完全反对,但是不应该搞得太多。现在已经感到搞多了,今后无论如何不要再搞了。我们如果本着这样的精神,今后搞一些简陋的东西,“肉”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可以把钱用到最急需的方面去,如修下水道等。西安的电影院戏院并不少,但是在工业区一个也没有,要看戏的人找不到戏院,有戏院的地方没有多少人去看戏,这个布局显然是不适当的。西安的城隍庙,有很多简易的商店,工业区为什么不多搞几个城隍庙呢?现在不是说交通困难吗,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布局适当,在人多的地方多建一些简易的商店、理发馆等,交通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有群众的地方就要修学校,少建一些大型的校舍,就可以多建一些简易的学校。总之,这些都是关系到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问题,也是处理“骨头”和“肉”的关系的指导思想问题。     我们在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一、面对国家的现实。我们不要脱离国家的现实。什么叫教条主义呢?教条主义就是脱离自己的现实。经验本来是好东西,如果不善于学习,就会变成坏东西。苏联的许多经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就坏了。我们的国家很穷,很困难,任何时候不要忽略这个问题。不是讲增产节约吗?就是因为我们穷。我们要面对国家的现实,在建设当中考虑经济、实用、美观。这个问题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五三年就讲过。有些同志讲美,美当然是好的,大家都是愿意美的,但是应该在经济实用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情况下照顾美观,实在不大美也就算了,等到将来富裕了再来讲美,今天主要讲经济讲实用。     二、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考虑问题常常忽略了群众的需要。现在有各种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也有了,就是缺乏群众观点,容易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宁肯把更多的钱用在不适当的地方。对于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解决群众需要的问题,甚至有些不花钱也能解决的问题,却注意得不够。我们的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建学校如此,修建文化娱乐场所如此,解决“骨头”和“肉”的关系问题也是如此。     应当说我们党领导建设事业过去是做得好的,近几年来有些削弱,在花钱方面没有面对国家的现实,也没有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的宣传也总是讲我们国家多么漂亮,多么阔气。有些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闹事,就是因为总觉得国家给他们的太少了,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国家对不起他们。干部也有这种情绪,在城里工作后,就不愿意下乡了。我们本来很穷,但却装潢得很富裕。所以我建议西安有意识地搞一些简陋的东西放在高楼大厦周围,可能对于教育青年有所帮助。总之,我们搞建设,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脱离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从现在来看过去,第一条,我们的成绩是伟大的,今后要搞得更好一点。第二条,缺点也是难免的,我们不是消极的批评,不要灰心。错误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要说错误的责任首先在中央。我们花钱要买到经验,经验这个东西很贵,今后还要花钱买经验,要力争花很少的钱买更多的经验。     钱建文E书制作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八大强调了这个问题。毛主席最近特别强调要有一套章程,就是为了监督。毛主席说,要唱对台戏,唱对台戏比单干好。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威信很高。我们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位。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宪法上规定了党的领导,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因为我们如果关起门来办事,凭老资格,自以为这样就够了,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所以毛主席在革命胜利之后再三强调这个问题,这是看得很深很远的。     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要求党的生活严一些,团的生活也严一些,也就是说,党对党员的监督要严格一些,团对团员的监督要严格一些。第二,是群众的监督。要扩大群众对党的监督,对党员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要扩大他们对共产党的监督,对共产党员的监督。有了这几方面的监督,我们就会谨慎一些,我们的消息就会灵通一些,我们的脑子就不会僵死起来,看问题就会少一些片面性。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     在群众方面,要扩大各方面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要开好。开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很有益处。最近全国政协会开得很好,畅所欲言,有好多好意见。厂矿企业的管理方面,要扩大民主。最近中央关于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里强调了这个问题。要搞职工代表大会,加强它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厂矿企业里扩大群众的监督。在这方面,八大决议中只讲了一面,强调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次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里还加了一条,即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监督制。既有自上而下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又有自下而上的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监督制。厂矿企业的领导同志,有群众监督比之没有群众监督要好一些,会谨慎一些。实行群众监督可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会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听说相当一部分厂矿企业的行政领导者对这一点想不通。他们总觉得:不受监督,自己下命令舒服,独断专行比较方便。正因为相当多的领导同志思想不通,看起来监督就更加重要了,不搞群众监督就更危险了。就是农村办合作社,也要扩大民主,实行民主办社。农村干部的命令主义是同上级领导的缺乏民主作风分不开的。计划搞得那样死,怎能不强迫命令呢?在山西,农民对我们的意见是:“你们管得太多了”。我们到晋南,当地领导机关规定八月初五棉花打顶尖,不够尺寸不准打顶尖,干部拿上尺子到地里量着打顶尖,照办了的每亩收棉四十斤,没照办的每亩收棉五十斤。这叫什么先进经验?这也是滥用党的威信。农民对我们无可奈何,反正是党的号召,做就是了。这种情况,偶尔发生群众还可以原谅,长此下去那还行?在学校,也要扩大民主生活。教职员工会、学生会,要发挥作用,教职员、学生的意见要能充分表达。学校的负责人,要善于吸收教职员的意见,善于吸收学生的意见。发扬民主不会妨碍统一领导。我们的军队不是最讲集中吗?我们过去打仗也靠军队的民主生活,这对我们统一指挥有什么妨碍呢?对领导管理有什么妨碍呢?只有加强上下团结,事情才更好办嘛。实际上群众参与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难,即使有的搞错了,他们也能忍受,很少埋怨;相反,实行命令主义,搞对了群众也不满意。所以,扩大各方面的民主生活,扩大群众的监督,很重要。     各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思想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十六个字,毛主席讲了,我不准备多讲。这里要讲的是我们党内不少人思想不通,不了解它的好处。这十六个字的方针对我们国家有深远的影响,对我们党有极大的好处,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点,斯大林犯过错误,就是搞得太死了,搞得太单纯了。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在一个时期衰退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也是这样,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所以,对这十六字方针应当想通。     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有小民主。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群众的意见,不外是几种情况。有合理的,合理的就接受,就去做,不做不对,不做就是官僚主义。有一部分基本合理,合理的部分就做,办不到的要解释。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要去做工作,进行说服。总之,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有小民主就不会来大民主。群众把气出了,问题尽可能解决了,怎么还会有大民主呢?怎么还会有罢工罢课呢?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但是,严重的官僚主义者总是会有的,所以有时闹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不要紧,遇到这种情况要沉住气,要善于面对群众,依靠群众,耐心地去做工作,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如果像刚才说的那样去做,我们的党是能够领导的,是不会被打倒的,因为我们同群众在一起,不用宗派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对待党外人士,不是用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不是用主观主义的态度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党过去能领导好,今后还是能领导好。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人家承认不承认是另外一回事,不承认也不要紧。如果你合格,人家不承认也合格;如果不合格,人家承认了也还是不合格。归根到底在于我们自己。现在,共产党能不能领导学校,能不能领导科学?现在本事还不大嘛!照毛主席的话,就是又能领导,又不能领导。政治领导,宪法上规定了,看起来还可以,但不是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行。如果共产党用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态度领导人家,再说共产党能领导也领导不起来。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想去领导,就会领导得起来,团结得起来。至于哪一个部门的科学,当然是不懂的了。不懂,就团结大家来搞嘛。总之,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     只要党和党员不脱离群众,只要党和党员接受监督,只要党和党员虚心学习,只要党和党员不断地进行工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党就一定能同过去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一样,顺利地领导国家建设,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会建设,学会管理经济,把我们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钱建文E书制作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你们这次会议开得很好。胡耀邦同志对青年团过去几年的工作概括的那几点,也好,赞成。我在中央书记处开会的时候讲过,这几年,总的来说不是路线错误。我们有不少成绩,但是也有大量的缺点,而且教训应该看得严重一点,深刻一点,应该吸取。这几年的毛病、责任不是你们担,耀邦同志讲,你们有份,比如刮“共产风”,你们有份。但是,这几年,各级团组织总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努力做工作。党也一样,你们也一样,是努力的嘛。这些错误,这些缺点,主要不是团的问题。你们检查这一点也好,全党的教训,青年团也吸取嘛,有份无份都要知道嘛。     这次会议,你们进一步讨论团怎样做工作,有些问题这次也搞清楚了。现在我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就是青年团本身领导方面的问题。根据这几年做的和现在肯定的,团的工作无非两部分:一是参加全党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工作,在同级党委领导下面,努力奋斗;一是属于青年团本身的特殊性质的工作,青年团应该有自己的系统领导。对于系统领导这一点,应该说过去讲得不够明确,这一次把它讲明确好。当然,所谓系统领导,比如团中央发一个指示,各级团委在具体执行中,还要跟同级党委商量,同级党委根据当地的条件,什么时候做,如何做,统一加以安排。这样,就把团的系统领导和党的统一领导结合起来了。     系统领导的作法不能完全像过去那样。比如青年团单独来一个号召,在全国搞一个什么运动,有没有?可能有。过去有些号召是必要的,我们并不否定团对全国青年可以有单独的号召。问题是这种形式怎么用法,什么时候用,在什么问题上用,哪些用法对,哪些用法不对。不但青年团有这个问题,党也有这个问题。比如党向全国号召搞丰产方,于是青年团就搞个青年丰产方,妇联就搞个妇女丰产方,结果都搞得不好。这个经验,大家都知道。这当然不只是你们青年团的事,你们也是根据党的号召。这几年,这样的事情不少。比如青年团号召青年种树,这总是不错的,问题是由团单独地搞,又没有好好地领导,成活率很低,这个教训要吸取。青年报发表社论,提出号召,不要搞一般号召,而是扎扎实实地告诉青年怎么做法。这样的号召,可能会产生好的效果。这种属于号召青年应该努力奋斗的事情还有的是。比如青年的学习,团总是要管的。学习不要像过去那样强迫受训,那种方法要改变,那个效果不好。总之,这些问题要总结一下,不能否定青年有特殊的要求,特殊的问题。既然不能否定,团就有事情干,就应该有自己系统的工作。属于全国范围的,团中央同党中央商量。属于全省范围的,团省委同党省委商量。无非得到他的支持,得到他的同意。他同意,他支持你,你去干,可以干得更好。他不同意的事情,你干也干不好。这个经验你们总应该有的。     那末,要青年团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要做更多的事情,还是做少一些事情?是做更多的事情。是要起更多的作用,还是起少一些作用?是起更多的作用。是要做更多人的工作,还是做少一些人的工作?是做更多人的工作。可以不可以这样说,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中,成年和青年一块搞,大量的人一块搞,你们青年团在里头起模范作用,这就是做了更多的事情,起了更多的作用,做了更多人的工作。你们起了模范作用,影响就不同了,首先影响青年,其次影响成年。     这样的工作当然没有那么热闹。这个热闹问题很值得研究。今天在座的大概也有人在太行山呆过,也有人在冀鲁豫呆过。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当然,那个时候太行的工作再加点热闹就好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当然,完全否定热闹的形式,也是不对的。但是只满足于那个形式,缺乏深入的工作,细致的工作,是搞不好的。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难道我们的事业就是几个发明创造的人搞出来的?他们有他们的功绩,他们的功绩比一般人来说要大,一个人甚至要起很多人的作用。但是,归根到底,事情总是所有的人一点一滴地搞成的,这是最根本的。     我们党对于群众路线历来的解释,正如毛主席讲的,无非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是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意见,然后正确地领导群众。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要采取各种形式,其中包括热闹的形式。我们现在并不取消热闹的形式。比如最近我们在商业系统里面就要搞个反对“走后门”运动。现在小偷、小流氓在青年里面也多起来了,不搞点运动不行呀。对于“走后门”这个问题的处理要从严,不是从宽。我们的社会风气,应该说,一九五九年以前是很好的,外国人赞扬,我们也引以自豪。这两年我们再看一看,有好多情况就不那么好。这说明,一旦搞得不好,歪风邪气就会钻出来。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候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有这样热闹的形式,才能把一个歪风打下去,才能把一件事情办好。在全国范围有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这是一点一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积累起来,才有我们伟大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搞得深入一些。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传统,有热闹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为什么我们过去在农村做的工作那样好?就是因为做得很深入。我们甚至做一件事情可以不登报也能搞好。禁鸦片烟,不登报,完成了;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不登报,完成了。这就是靠家喻户晓。所谓家喻户晓,就是一种又是热闹的事情,又是极端细致的事情。所以,我们主要是做细致的工作,深入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也好,做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工作也好,种庄稼也好,搞工业生产也好,办学校也好,都要做细致的工作。我们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一不要党气,二不要团气。这就难了。所以,我们做细致的工作,不是比过去更容易。最容易的工作是开大会,发个一般号召,敲锣打鼓,搞得热热闹闹,那个工作究竟见多少效?     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经常工作方面。那末,还要不要发挥青年突击作用?青年突击作用还是存在的。可不可以提?可以提。当然,是不是经常那么提,也不必。比如一个工厂,为了完成一件“急、难、新”的事情,组织一个青年突击班,带头突击,我也赞成。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否定这一点,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发挥青年作用的有效形式。在农业方面,为了解决某一个困难的问题,组织个青年突击组去攻关,好不好?好。这是好的形式,不是坏的形式,还是可以运用的。问题是怎么个做法,不是什么事都要普遍那么搞,而是真正按照需要去搞。     现在青年团的事情相当多,因为社会上的事情相当多。我们这几年假如说有经验,有这样一条,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社会渣滓的影响,总要钻出来。现在我们说起话来好像有点理不直气不壮的样子,因为群众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过去我们好多话说过分了,说满了,说大了,有的运动搞“左”了。有这个问题。党也如此,团也如此。懂得这一点,我们倒要理直气壮地好好地做工作。比如刚才说的流氓多起来了,商店“走后门”,这里面还不是有青年?公共场所,北京车站那么乱,那里边也有青年人,甚至有少年。现在的风气很值得注意。我们说调整,也要把这个调整好,把作风和思想调整一下。各个地方要好好调查,仔细研究这个问题。所谓群众路线,包括调查研究。社会风气不好,也是个同群众有关的问题,大量的群众不满意,有一部分群众陷到里面去了。归根到底,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要多做点工作,多搞点调查研究。我们有解放后的前十年的经验,那十年,我们的风气相当正。而且那个时候确实有群众监督,是广泛的群众运动,是深入细致的工作。儿童有礼貌,关心集体事业,关心公共秩序,看到不对头的地方就批评。这种好风气,要把它恢复起来。现在提倡做这个工作没有人听,慢慢总有人听。要引导人们向兴旺的道路走。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人穷志不要短,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志气。在青年里面应该广泛地宣传这些思想。     现在摆在党和青年团面前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工作不是比过去更好做了,而是更难做了。至少这个阶段是如此。在气象一新、大家都满意、大家高高兴兴的情况下,工作好做;在现在不是那么兴旺的情况下,工作难做。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多做工作,越要做得深入细致。     钱建文E书制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二月六日)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一次意义十分重大的会议。刘少奇同志的报告,总结了建国以来十二年、特别是近四年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十年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特别是关于民主集中制问题的讲话,对于我们党,对于今后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各方面完成任务,是有深远意义的。我完全同意刘少奇同志的报告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     现在,我讲一讲党的问题。     刘少奇同志报告的三大部分中,有一大部分是讲党的问题的。我还想讲一点意见。     我们党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且领导全国政权的党。这个党,照我们历来的说法,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党,是名副其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我们党一定要在国际上高举反对帝国主义的旗帜,高举革命的旗帜,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同时,我们也历来高举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我们党在国际方面能否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归根到底,首先决定于能否把我们国内的工作搞好。要搞好国内建设,搞好国内各方面的工作,又首先决定于我们党的领导。     我们党能不能在国际上担负起不可逃避的责任呢?我们党能不能在国内领导好各方面的工作呢?我想,我们全党绝大多数的同志会说,是能够的。     我觉得,我们党有这么五个优点,有五好。第一,有好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这个思想,从历史上证明了是好的。中国的革命,不是由别的思想引导到胜利的,而是由毛泽东思想引导到胜利的。革命胜利以后,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获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并且继续胜利地前进着。     第二,有好的党中央。这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从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以来,二十七年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党中央是一个好的党中央。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党中央不是也有缺点和错误吗?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中不是说,中央对近几年来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负主要责任吗?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我们认为,没有缺点和错误的中央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严肃认真地正视问题,是不是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我说我们中央好,从这次会议也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的中央,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认真地总结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成绩,修正错误。这样做,照列宁的话说,就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我们党是合乎这个标准的。刘少奇同志的报告集中讲了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讲了许多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三,有大批好的骨干,包括大批新的积极分子。现在,我们的党员中,有百分之七十几到八十是全国解放以后入党的。但是,这些党员,都是在实际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我们的党员绝大多数是好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我们有好的骨干。现在,县以上的主要骨干,军队团以上的主要骨干,大多数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地委一级干部大都是抗日战争初期入党的,县委书记多半是抗日战争中期入党的,当然也有一批新的。这些骨干,是经过风浪的,是很可宝贵的。现在,我们的干部又有了十二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正面的经验是很重要的,反面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中讲到,我们有了反面的经验,就增加了“免疫力”。我们的干部,经过历次革命斗争的锻炼,又有了十二年建设经验,是我们党的好的骨干。     第四,有好的传统、好的作风。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我们党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有理想,有志气,不怕“鬼”。当然,应该说,这个传统从马克思起就有了的。我们党历来是有理想,有志气,不怕“鬼”的。尽管这几年我们有一些想法和做法不切实际,也不要因为批判了这些东西,就丧失了理想,丧失了志气,就怕起“鬼”来了。好像我们在工作中有了那么一些缺点,犯了那么一些错误,就看到绳子都是蛇了。现在有各种“鬼”,可能有这样一种丧失信心的“鬼”。全党要防止这种“鬼”。我们还是要有理想,有志气,把事情搞好。我们相信,我们自己是能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把事情搞好的。     我们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有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判从严、处理从宽,不搞过火斗争、无情打击;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等等。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是我们的党规党法。应该说,除了像前面所说的犯错误的时期以外,多少年来,我们是努力这样做的。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历来都强调谦虚谨慎。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讲话中着重讲了这个问题。     我们党的好传统当然不止这些,我只是举例来说的。我们党有这些好的传统,所以我们党历来是团结的,统一的,有战斗力的。     第五,有好的人民,人民对我们党有最大的信赖。我们党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党。这也是我们一个好的传统。我们国家的人民是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的人民。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这么一个例子: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他不问今天锅里有没有米煮,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向南走向北走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问题。这说明我们军队里的战士都是关心战略的。     我们的人民懂得顾大局。他们有理想,不会丧失信心。大家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时候,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人民为了支援军队,把什么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些年来,只要我们真正依靠人民,跟人民讲清道理,人民,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     当然,必须指出,这几年来,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但是,当我们犯这样的错误的时候,群众还是这样想:共产党不见了。当我们改正错误的时候,人民群众就说:共产党回来了。这样的人民,是很好的人民。我们不依靠人民,不走群众路线,是毫无道理的。     上面所讲的,是对我们党的一个总的估计。再说一遍,我们党有五好:有好的指导思想,有好的中央,有大批好的骨干,有好的传统,有好的信赖党的人民。这样的党,既然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也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既然能够把国内工作搞好,也一定能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应该指出,最近几年,我们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是有严重缺点的。特别重要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削弱。有些地方有很大的削弱,严重的削弱;有些地方好些。就全党来说,有相当程度的削弱。我们宁肯把这个问题估计得重一点,使全党有所警惕。因为这几年许多同志忙于具体工作,不大谈党的问题,不大注意党的建设,所以强调指出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削弱呢?原因是多种的,我认为首先是,我们不少同志对毛泽东思想学习不够,体会不够。这几年来,我们不大注意调查研究,因而所提的一些任务往往不是实事求是的,所提的一些口号,也有许多不是切合实际的。指标过高,要求过急,还有一些不适当的“大办”,这就使得我们的许多好传统受到了冲击。而许多好的传统的削弱,又反过来加重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其次,在这几年的党内斗争中发生了一些偏差。无论反“左”的,反右的,都有这种情况。这次会议讨论中,同志们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几次运动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偏差,伤害了一大批党内外干部。当然,对于那些蜕化变质的分子,是应当斗争并且给予处分的。我们所讲的是伤害了一部分不应当伤害的干部。由于这些偏差的影响,我们党的许多好的传统受到了削弱。例如,实事求是,说老实话,本来是我们党的传统,但是,由于没有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运动中斗争过火等种种原因,这几年在我们党内滋长了一种不如实反映情况,不讲老实话,怕讲老实话的坏风气。有意弄虚作假,是不好的;怕讲老实话,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于弄虚作假,但也是不好的。     近几年来,我们不少同志对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不够,特别是对于实事求是的传统、群众路线的传统、民主集中制的传统这三个方面的忽视和损伤,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这是值得全党严重注意的。     现在,我们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加强起来,发扬起来。今天的问题,并不是要建立什么新章程的问题,章程早就有了。我在前面说过,从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党的生活制度,树立了一套好的传统作风。我们要把这些好的制度、好的传统作风认真地恢复起来,发扬起来。要做到这一些,应该说并不很困难。在座的同志,绝大多数对于这些好制度、好传统是熟悉的。大家应该回忆一下,检查检查,把那些好的制度、好的传统作风,恢复起来,发扬起来。到会的同志做到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到会的同志差不多都是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班长”、“副班长”,对全党的工作有重大的影响。     坚持党的优良的传统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执政党的特点,已经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讲清楚了。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要负担什么责任呢?在过去我们无非是闹革命,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党执了政,掌了权,就要担负起把国家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去和进行建设的艰巨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同志们不要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问题了。刘少奇同志的报告里讲到,毛泽东同志的讲话里也讲到,如果搞得不好,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     我们执了政,拿了权,更要谨慎。第一,我们要权,无产阶级要权,不能让权被资产阶级拿到手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要权,不能让权被机会主义者拿到手上。第二,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     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过去多次讲过的。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进了城,执了政,做官的条件是具备的,这就最容易沾染官气。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志确实已经沾染了不少官气。所以,我们每天每时都要注意执政党的特点。认识了这个特点,我们就能更加注意坚持党的优良传统。这样,就可以避免沾染官气,就可以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就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将来发展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去,就可以使我们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     坚持党的优良传统,除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及时纠正错误等等以外,必须注意健全党的生活。这是坚持党的优良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方面,我想谈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民主集中制的问题,第二个是建立经常工作的问题,第三个是培养和选择干部的问题,第四个是学习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民主集中制。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讲话里已经讲得很明白。毛泽东同志把民主集中制提到很高的原则高度来讲,讲到要社会主义还是要资本主义、要无产阶级专政还是要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事实确是这样,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而这个集中,总是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正确地实现。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集中,也就没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就要复辟。从领导方法来说,只有从群众中来,才能到群众中去。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既不能实行真正的从群众中来,也不能实行真正的到群众中去。不实行民主集中制,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党员群众,而且上级脱离下级,甚至在同级里也势必造成少数人或个人脱离多数,少数人或个人专断的局面。     目前,我们党的生活是有严重缺陷的。当然,造成严重缺陷的原因有多种。这几年指标过高,要求过急,既助长了分散主义,又助长了命令主义,党的民主集中制也就有了相当大的削弱。有许多事情,形式上似乎比过去更集中,但在实际上,分散主义的现象却是很严重的。另外有许多事情,形式上似乎比过去民主,但在实际上,命令主义、少数人或个人独断专横的现象却是十分严重的。这次会议提出,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这是很必要很适时的。     这几年,工作中的分散主义是相当厉害的。同志们可以细细想一想,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这五个统一究竟怎样呢?究竟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更集中,胜利以后前几年更集中,还是这几年更集中呢?应该指出,这几年,形式上比过去集中得多,但在五个统一方面,却不如过去了!这就是说,分散主义发展了。     同分散主义同时并存的是,命令主义也发展了,党内民主削弱了。没有了民主,就不可能有集中,从而也就不可能有认识的统一,行动的统一。我们强调加强集中统一和反对分散主义,更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应该误解,以为强调集中统一,就可以抛弃民主集中制的那个民主。为了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就更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民主这一方面。     有了这一方面,集中就有了基础,就可以真正集中统一起来。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     我们今后订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且留有余地。今后规定任务,一定不要过重,也不要过死。同志们在讨论中担心,以后中央规定的任务会不会过重。我们在这里许一个愿,中央努力做到不过重,也不过死。过去几年中,中央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计划指标过高上。计划指标如果切合实际,并且留有余地,那就不会发生过重、过死的问题了。今后订计划,一方面要有统一的计划,另一方面,在统一的计划内,要给下面留有这样的可能,就是使下面能够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去安排,特别是在因地制宜方面,在发挥地方积极性方面,都要做得更好。     我们今后制定具体政策和解决问题,在强调集中统一的时候,更应该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要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计划,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实行,并且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解决具体问题,也应该如此。     总之,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刘少奇:什么叫争上游呢?首先,就是要力争造成这种局面的上游。有了这种局面,生产建设也就会搞得多一点,好一点。)我们国家也要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但是,如果党内不造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     我们党是统一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党。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统一;没有集中统一,党就没有战斗力。我们党要永远保持集中统一。这样的党,才真正有战斗力。但是,只有在民主基础上,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党,有纪律的党,有战斗力的党。     当然,在这些方面,这几年有些损伤。现在我们重新提出来,有错误的就改,没有坚持的好传统,就恢复起来,发扬起来。这些传统对我们并不是生疏的。在讨论中,有很多同志都怀念过去我们的党内生活。既然怀念,就说明大家还记得,那就恢复起来吧。     今后,一定要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发扬起来。一定要按照传统,按照党章的规定,建立党员与党的正确关系。党员对党,对工作,对问题,对领导人,都有权按组织原则,在党的范围内,提出批评和意见,并且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党章规定,在问题没有作出决定以前,在党的会议上或在党的报刊上,党员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只是不准两条:第一,不准不执行党的决议。党员对于党的决议如果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意见;如果认为决议中有不正确的地方,也可以要求修改。但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执行党的决议,虽然在执行中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不执行,那就是违反党的纪律。第二,不准搞派别活动。(毛泽东:不准搞暗藏的派别活动。有一部分人,他公开发表不同的意见,是不是许可呢?)这是党章上许可的。在问题没有作出决定以前,都可以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作出决定以后,就必须坚决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可以提意见。至于理论上、学术上的问题,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自由讨论的。这几年来,有许多事情是违反党内民主的原则的,应该纠正。     有同志担心,毛泽东同志讲了话,刘少奇同志作了报告,“三不”,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哪晓得隔了几年之后会不会变呢?这种想法,是这几年的实际状况的一种反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尽管可以原谅,也还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应该相信我们党的传统。当然,有的同志要看一看,是可以的。我们不是说允许保留意见吗?现在有的同志还是只写匿名信。写匿名信可以叫做“半勇敢”。我们最近收到一些匿名信,其中说的都是很好的意见。为什么要匿名呢?既然是共产党员,为什么不可以公开地郑重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由半勇敢变为全勇敢呢?我们大家要带头。只要我们带头,就可以把这个风气转过来,就可以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发扬起来。如果现在还是东怕西怕,还是怕讲心里话,我们党的老传统就恢复不起来。特别是我们在座的“班长”、“副班长”,更应该带头恢复老传统。这些老传统,中央提倡,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党历来就有章程,只是这几年有了损伤,是应该和能够迅速恢复起来的,不正常的现象是应该和能够迅速纠正过来的。当然,一定要说清楚,要做到这点,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     要把我们党的老传统真正地恢复起来和发扬起来,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各级领导同志要善于倾听反面意见,倾听不同意见;要听老实人的话,要听老实话。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历来是这样提倡的。     中央多少年来都是这样提倡的。在这次会议的讨论中,很多同志说,过去发表意见比较随便,同志间也容易交心。那就照样恢复起来吧。但是,这里一定要我们党的各级主要领导同志注意到这个问题。党的各级主要领导人,特别是“班长”、“副班长”,要服从和团结多数,尊重少数。这一点,毛泽东同志过去不晓得讲过多少次,这次会上又讲了这个问题。做领导人的,总要取得大多数人的同意,事情才好办,绝不能一个人讲了就算数。对少数人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即使是错误的,他们的意见也不会是孤立的,只有重视这些意见,才能很好地去加以纠正,帮助同志们改正错误。     还有,领导人的度量要大一点。要能容人,要能听得进反面意见,要能用平等态度待人,要能更谦虚谨慎,等等。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威信建立在什么地方呢?建立在思想、工作、言论的正确上,建立在民主作风上,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领导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百分之百的正确,不可能一点缺点、错误也没有。问题在于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让不让别人批评,听了正确的批评能不能接受和照办。有错误,自己讲,而且讲够,又能倾听别人批评的意见,这就有了主动,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畅。这样做绝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只会提高自己的威信。     对于我们党的各级领导人(包括党委会的所有成员),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是来自几方面的,来自上面,来自下面(下级),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我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大家看看妥当不妥当。我觉得,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或者书记处本身,或者常委会本身。这是一个小集体。我们一些领导同志,同伙夫、勤杂人员等同志们编在一个党小组里,那是起不了多少监督作用的。当然,根据党章规定,人人要过支部生活。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就是把领导人的主要的小组生活,放到党委会去,或者放到书记处去,或者放到常委会去。在党委会里面,应该有那么一段时间交交心,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刘少奇:可以有这么个建议,各级党的委员会一个月之内要有一次党内生活会。委员会开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一定一个月,三个月有一次也很好了。(刘少奇:一季有一次,一年四次也好,开党内生活会。这么一个建议,行不行?每一个委员会,省委也好,地委也好,县委也好,一季开一次会,搞批评和自我批评,过党的生活。)(毛泽东: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交换意见。)谈谈心,相互批评批评,有意见就讲。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个问题。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这样做,对于同级里面讨论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作出决定,也是很重要的。     在党委内部生活中,应该注意集体领导,分工负责。这里边“班长”的作用很重要。我们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都特别强调树立核心;后来,核心大体上树立了,就特别强调如何当好“班长”。这就是说,一定要树立核心。不建立核心,处于涣散的状况,这个党委的工作是做不好的。这次会上“将军”,大概多半是“将”“班长”的“军”。这并不是不重视“班长”。相反,正是重视“班长”。这就是说,“班长”要当好。现在没有适当“班长”的,还要培养“班长”,或者由上级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班长”。有了“班长”,大家就要帮助他当好。当“班长”是很不容易的,常常遇到很为难的事情。不要以为当“班长”很舒服。我知道,好多“班长”也是叫苦的。“班长”的事情很多,谁也不能说样样事情就处理得那么周到。看来,有一些事情,不原谅也是不行的。而“班长”本人,既然知道不容易当,那就要照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讲的,要学会“弹钢琴”。这是不容易学会的。我们恐怕是永远要学的。哪一天都得要讲“要学会”,不能说“都会了”。(毛泽东:会了,又可以不会的。)遇到新的事情又不会了,遇到新的问题又不会了,遇到新的对象又不会了,到了新的地区又不会了,可不容易学会哩。哪一天都要学会“弹钢琴”,学会当乐队指挥。“班长”不勇于负责是不行的。有一些问题,“班长”不负责出面处理也是不行的。有些事情,你不出面处理,推到哪里去呢?     这里,是不是可以把问题大体上分两种性质:一种叫日常性质的问题;一种叫重大的问题,或者是政策性质的、重大性质的问题。日常的问题,总是要分工负责点头的。第一书记不点头是不行的呀。如果每一件事情都开委员会讨论,开书记处会议讨论,这样开会要开死人的呀。总是或者由第一书记,或者由第二书记,或者由其他书记,分工负责,该点头的还是要点头才行。但是,重大的问题,就必须分别情况,提到委员会,提到常委会,或者提到书记处,加以讨论,大家取得共同的意见,作出共同的决定。(毛泽东:如果意见不一致,就少数服从多数。)     总之,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凡是违反这个制度的,都要纠正过来。     再说一次,这次会议,毛泽东同志强调提出这个问题,意义很重大。这几年来,由于我们没有搞好民主集中制,以致上下不通气,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现象。这次会议,刘少奇同志报告、毛泽东同志讲话,提出这个问题。至少在会议当中,我们做到了初步通气,这就比较好。当然,也有不少的同志睡不着觉,有的不只两天睡不着觉。睡不着觉就是好现象,这就可以通通气。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带个头,通气也是带个头,把民主集中制恢复起来,坚持下去。我们提出,对中央、对省,提出批评和意见,出出气,也是为了通气,也是为了恢复和坚持民主集中制。     我在这里总的交代一下,在这次会议上,各个小组批评省委的,或者批评地委、县委的,有不少事情应该由中央来负责。这个问题,在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中已经讲了。中央有中央的帐,主要应该由中央负责的,还是应该由中央负责。当然,也有省委的帐,地委、县委的帐,省委、地委、县委自己应该负责的,自己在自己的那个帐本里边去写。但是,有不少是应该由中央负责的。比如,由于高指标所形成的一套连锁反应,(毛泽东:几个大运动。)几个“大办”、大运动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央负主要责任。当然,这不是说,在执行当中,省委没有自己的责任,地委、县委没有自己的责任了。     这次会议以后怎么办?中央也谈过这个问题。中央认为,在这次会议以后,不要普遍地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各地区、各县都来一个“出气”大会。是不是个别的要搞一搞呢?也可能要。(毛泽东:个别的地方,个别的部门。)个别的县,个别的地区,或者个别的省,个别的部门,个别的单位,可能有这个需要。这个问题,由上一级掌握,不要统统来,不要都搞。(毛泽东:从正面去做。)在一般地区,从正面讲民主集中制。当然,在会议当中,过去几年搞得不好的领导同志进行自我批评是必要的。还是照毛泽东同志讲的精神办,就是说,检讨一次不够就检讨几次,讲得人家不愿意听了,就可以不再讲。要争取主动。这也是一个正面的方法。总之,不要统统都来一个“出气”大会。但是,在省一级,在省的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或者书记处,这样的范围内,在地、县、部门、单位这一级的委员会内部,要开这么一个会议,交交心,检查一下。(毛泽东:有气的让他们出。)有多少出多少。(毛泽东:出错了不怪人家。出得对,你应该接受;出错了,你怪人家也不好。)出气,并不是每一个气都出得对的,出错了也不要紧。一方面,不要要求自己出错了的气也要人家同意;另一方面,也不要要求人家的每一个气都出得对。此外,各级领导同志还可以找几个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者对自己有意见或者对工作有意见的人,谈谈心,检查一下党委的内部生活和领导方法。用这样一些正面的方法,把我们的老章程老传统恢复起来。     关于民主集中制,就讲这些。第二个问题,建立经常工作。一切工作的成绩,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积累起来的。刘少奇同志的报告里讲了这个问题。群众运动是实行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群众运动搞得好不好,也是要看我们经常的工作基础搞得好不好。我们禁鸦片烟运动,土改运动,那样大的规模,都不登报,搞得那么细致,搞得那么好,都是在深入细致的工作基础上搞好的。没有深入细致的工作,是不能搞得那么好的。这几年,我们搞了许多大运动,差不多是把大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的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结果,很多经常工作,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的经常工作,被不断的运动和“分片包干”的方法挤掉了。这个“分片包干”的工作方法,是同那种专搞运动的方法有关,是不好的。应该吸取这几年的教训。     例如,过去我们城市里的街道工作是做得很好的。确实,在团结好人、改造坏人、树立好的社会风气、贯彻执行各种任务中,街道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妇女工作、青年工作、工会工作、党委工作,都做得很细致的。但是近几年来,这些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削弱。这里只是举例。各方面工作都有这样的情况,不必多解释了。     总之,要建立经常工作。党、群众组织、军队、企业、机关,都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要把经常的组织工作、经常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起来。有了经常的细致的工作,了解问题就可以比较深入,这对调查研究也有帮助。     党委要加强支部和小组的经常工作。现在的支部生活很不健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不多讲,但要引起严重的注意。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认真地注意这个问题。党员一定要过支部生活,过小组生活,在这里面检查工作,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这是党章所规定的,要认真执行。     第三个问题,培养和选择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择各级的领导核心。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培养和选择干部,也应该作为各级党委的经常工作。我们要建立经常的干部工作。这几年,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干部状况不稳定。一批一批地变动,就不是好现象,看到这样的现象,就要引起警惕。要经常注意干部的情况,干部的好坏长短应该从他的长期工作中去鉴别,而不要只从某一运动或某一短时期的表现去鉴别。     过去,我们党历来对于干部问题的处理是很慎重的。因此,我们党是很团结的,上下通气的,全党一致的。但是,这几年确实不通气了,特别是几个大运动,有相当数量的干部是处理得不适当的。由于处理不慎重,损伤了一部分干部。对于这几年中受到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应该按照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的指示中所提出的原则来处理。在处理的时候,区别三种情况:一种是搞得对的,既然是对的,就不应该改。一种是部分错的,那就部分改,或者叫部分平反,就是把过头了的那一部分取消。一种是完全错了的,那就要完全平反。总之,要实事求是,分别对待。甄别、平反的工作,不要搞运动,要指定专门机关、专门人搞。比如,可以由监察委员会来搞。如果因为问题比较多,人不够,可以再加一些人。党委要指定适当的领导同志来主持这件事。现在,我们工作很忙,任务很紧,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把力量统统用到甄别、平反工作上面。而这样的事情,是很细致的工作,要花时间的,所以,要指定专人来搞。最好是谁搞错的由谁来平反,这对于团结比较有利。     第四个问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个问题的道理,不必多讲。这几年的教训是,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体会不够。我们有许多错误是从这里来的。我们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我们还是要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学习理论的空气,(毛泽东:不重视学习理论,天天搞事务,一定要迷失方向。)学习实际的空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党风,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作风。     关于健全我们党的内部生活,提出这么四个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这里只提出这么四个问题。     现在,我们还有不少的困难。我们的任务是很艰巨的。虽然现在是低指标,但是完成低指标也是很艰苦,很不容易的。特别是今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来,要把我们的工、农、商、学、兵、政、党七个方面理出一个头绪来。我们的工作是很多的,很繁重的,党的领导是很重要的,各级党委的领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会议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而集中统一,最重要的是思想的统一。有了思想的统一,才有行动的统一。对刘少奇同志的报告,对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我们全党要统一认识。然后,我们在工作上,在行动上,才能够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的方针确定之后,就要一条心,向前看,继续总结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经验。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和任务,必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贯彻执行。决定了就要执行,要一致执行,这是一条纪律,也是我们党的传统。     我们这一代,特别是在座的同志们,差不多都是各级的主要负责同志,责任重大。我们这一代,一定要坚持我们党的好的传统,树立好的榜样,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刘少奇同志讲到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要力争上游。我们要在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方面,力争上游!我们要在加强和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力争上游!我们要在学会当好“班长”,学会当乐队指挥,学会“弹钢琴”方面,力争上游!     我们要在我们这一代为下一代树立良好榜样方面,力争上游!     我的话完了。     钱建文E书制作克服当前困难的办法(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一日)     中央财经小组的报告,周总理对这几天议论的问题的讲话,我没有不同的意见。这次决定的东西,我看只能这样办。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还认识得很不够,有一些问题还要研究,但是就已经认识的,下这样一个决心很必要。现在我讲几点意见:第一,这次各方面的问题都摆出来了,要做的事情很多,恐怕中心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减少两千万城市人口,一个是加强农村生产队的工作。这两件事都不能够抓迟了。有些事情还可以慢一点,但是这两件事越抓迟了越不利。比如减少城市人口的工作如果抓迟了,就影响钞票投放和粮食供应,也影响生产的调整,各方面都受影响。加强生产队的工作如果抓迟了,就影响农业生产。我们有了粮食、棉花和其他东西,才翻得了身,这些东西要靠生产队拿出来。减少城市人口的工作也涉及生产队的问题,安置城市人口就要靠生产队。所以,生产队工作做不好,农业生产也搞不好,减少城市人口的工作也会遇到困难。现在先定方针,然后要做一系列的工作。     第二,最近中央发了一个关于甄别平反工作的文件,请大家注意。干部的甄别平反,对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县以下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很重要。所谓甄别平反,主要对象是干部,可是每一个干部都联系着群众,实际上影响到大量的群众。这个工作军队搞得最早,也安定得最早。对地方来说,有些地方也搞得比较好。谭震林同志在山东看到干部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精神面貌比河南好一些。经过研究,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后期伤害的人比较少,并且对他们采取一揽子甄别平反的方法,所以工作比较主动。四川也是采取这个办法。现在,大家都赞成这个办法,就是全国县以下,首先是农村,来个一揽子解决。就是说,过去搞错了的,或者基本搞错了的,统统摘掉帽子,不留尾巴,一次解决。因为县以下都是一些基层干部,问题只有那么多,右倾也只是右倾到那个程度,“左”倾也只是“左”倾到那个程度。他们又是直接联系群众的,亲戚朋友、各方面的人听到这些事,人心不安。大家情绪不安定,是不利的。现在我们不是要抓生产队吗?为了把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甄别平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不要轻视这个工作。上面的领导同志,要下去帮助承担责任,这样搞可以快一些。这件工作,请各中央局告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凡是开始做了的,继续做,没有做的,迅速做。其结果一定要向群众当面公布。这实际上是我们承认一个错误,承认我们过去搞得不对。     第三,树立和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县以下和企业党委的领导核心。为了把农业搞好,首先要解决地方县以下党委的问题。当然,地委以上也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我们有些问题处理得迟了一点。我们可能遇到的障碍,主要来自县,存在所谓争不争上游,有没有干劲,情况看得对不对,决心大不大、信心够不够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危险,就是缺乏信心,就是看见困难不想办法,不当机立断。见事迟的情况难免,因为认识不到。但是迟一点认识到了,仍然不采取措施,这样慢慢拖下去,势必拖垮。现在看来,许多思想问题主要出在县这一级。当然,也有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问题。     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这个问题,看来重视得还不够。我们在一九五三年为适应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从地方党委抽调了一批干部去企业工作,那一次对地方党委的领导是有相当大的削弱。企业就是靠那一批干部壮大起来的。现在除了一部分地方党委有比较老的骨干以外,相当一部分地方党委的骨干,当“班长”、“副班长”的时间是在一九五七年以后。一九五八年刮“五风”,这些干部的错误是比较严重的。我们的干部,过去绝大多数都是办的好事,这几年,他们主观上也并不是想做坏事,他们还是好干部,还是要信任他们。但是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们的弱点。     树立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主要的办法是从现有的各级党委的干部中挑选作风好的来培养。所谓作风好,主要是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主观主义少一点。这几年主观主义多得很。搞命令主义还有什么群众路线?不因地制宜叫什么联系实际?解决领导核心问题还有一个办法,现在我们正在精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中有好多干部是过去从农村来的,他们比现在的地方党委的干部资格都老一些,中央和省、市、自治区党委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层层下放一批干部,加强地方党委,加强县委,加强公社党委。每一个县,每一个公社,至少要有两三个人当“班长”、“副班长”。调去的人不一定就是当第一书记,也可以当书记或委员。要通过这个措施,把农业搞好,把县、社、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核心搞好。不管党也好,政也好,根本的问题是选举。拿大队来说,你有什么办法派人去当一个大队的脱离生产的干部?派少数人去加强加强,了解了解情况,当一个时候是可以的,根本的办法还是要用当地的人,本乡的人,本大队的人,根本的办法是搞民主。但是公社和县这两级,是有个加强领导核心的问题。县社两级,不管现在有无核心,即使有了核心,也应该加点人进去,换一换空气。老面孔,大家熟悉,太久了,有好处,也有缺点。天天在一起,都习惯了,有些事情不容易察觉,有些事情就麻痹了,该提的问题、该批评的问题也就马虎了,新的感觉也就比较少了。如果调剂一下,对于转变作风,树立新的气象,都有好处。中央组织部最近要认真抓这件事。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组织部门也要认真做这件事。反正一个省就是那么多县,最多的一百几十个县,省委的同志,大概对每一个县的领导干部都认得的,大体上可以排一排队,加一点新的人进去,把空气改变一下。这对于干部的培养,对于工作,都是有利的。     钱建文E书制作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     这个时期,我们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应该说总的情况比前一个时期好一些。所谓好一些,并不是说我们的生产有什么发展,而是说我们的调整工作开始见效了。至于吃、穿、用的问题,一下子还不能够很快地得到解决。但是只要根据我们现在的调整方针搞下去,就有可能缩短一点克服困难、争取好转的时间。     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另一个方面是工业支援农业。     一九五七年时,粮食产量是三千九百亿斤,去年是二千九百亿斤,今年不晓得能不能搞到三千亿斤。气候也是问题,今年有些地方遭受水灾,也还有些地方干旱。总的看来,今年的粮食产量不会比去年差,但就是达到了三千亿斤,还要再增加九百亿斤,才能达到一九五七年的水平。我们要研究用什么办法,要多长时间,才能把粮食生产恢复起来,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再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     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全国也还有个别的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公社所有制,群众不愿意拆散,能够保持的就让它保持好啦,也有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的,比较多的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有些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地方,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到田”、“五统一”等等。以各种形式包产到户的恐怕不只是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怎么解答这个问题,中央准备在八月会议上研究一下。现在“百家争鸣”。这样的问题应该“百家争鸣”,大家出主意,最后找出个办法来。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都是些初步意见,还没有作最后决定,以后可能不算数。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现在看来,不论工业还是农业,非退一步不能前进。你不承认这个退?农业不是在退?公社不是在退?公社核算退为大队核算,大队核算又退为生产队核算,退了才能前进。目前,要注意充分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第一步恢复粮食,第二步恢复经济作物,同时把农具和牲畜慢慢地恢复起来。这是一个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对我们的考验。当然,我们全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意,应该有一个主见。比如说,要尽量保持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就得说服群众,加强干部。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包产到户的,要使他们合法化。这都是些想法,究竟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全党在考虑,中央在考虑。现在要冷静地考虑这些问题。过去就是对这些问题考虑得不够,轻易地实行全国统一。有些做法应该充分地照顾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特殊情况,我们没有照顾,太轻易下决心,太轻易普及。过去我也讲过,我们的运动太多,统统是运动,而且统统是全国性的,看来这是搞不通的。有的应该搞运动,比如土改运动,但是也有个阶段的不同和方法的不同啊。     上面所说的都是在农村方面要采取的一些政策,目的就是要多打一点粮食,多种植一点树,耕牛繁殖起来,农民比较满意,一面自己能够多吃一点,一面多给国家一点。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当然,也要解决工作中领导中的具体问题。在农村,还得要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要承认多种多样的形式。照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比较好。     要恢复农业,还要解决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城市人口多了,就要挤农民的口粮,就要从农民手上拿出更多的粮食来,这样,农业恢复起来就困难。比如城市里多一千万人,就要增加粮食四十亿斤,多二千万人,就是八十亿斤,多三千万人,就是一百二十亿斤。一百二十亿斤,看起来平均一个人每个月只有三十几斤,实际上却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因为出粮食比较多的地方全国只有那么三百多个县啊!     挤农民口粮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人口。这要从减少城市人口方面打主意,要在去年减少城市人口一千多万人的基础上,今年、明年再减少两千万人,甚至于更多一点。如果这样的要求真正能够实现,城市人口就相当于一九五七年的水平。再一个挤农民口粮的是公社以下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干部。这部分人数量也不小。如果我们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把这部分人减少一大批,那末挤占农民口粮的人就可以大大减少。农民的口粮一增加,饲料就有保证,就可以养猪,大牲畜就可以不再死亡,而慢慢地发展起来。当然,这里面也还有生产关系问题,如耕畜怎么养法,是私养为主,还是公养为主。     所谓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就是改变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现有关系。用什么方法解决,中央考虑过多次,现在省委的同志也还有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主张,实际上是把大队一级取消。公社和大队两级,除了领导领导、计划计划、检查检查、推动推动以外,不管钱,不管粮;将来把供销社搞起来了,商业也不管。现在一个公社有几百人吃公粮,这个问题很大。公社实际上是一个大乡,人员编制、工作范围、工作性质、工作任务,都可以恢复到大乡那个程度,公社委员会也就是乡人民委员会。大队一级我们设想只要一个人,他可以参加生产,不要从农民手上拿东西,国家补贴一点,这是一个办法。或者是采取老办法,规定一个补贴的数目,从村里出,也可以。将来有些大队可以合并一下,几个大队变成一个村,有一个村长、一个支部书记、一个文书就可以了,文书的工分由国家补贴。这样不但可以把挤占农民的口粮大大减少,而且可以改善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是最大的好处。     总之,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减少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是调整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体制,这也是一个大政策。我们要一步步地使农民缓过气来。农民缓过气来了,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就有希望了。     恢复农业的另一方面的政策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第一,为农业需要服务的工业生产不能减弱,还要改善。要解决这些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农业机械,过去搞了这么多年,但如何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合的农业机具,长期以来没有很好解决。又如水利建设,这几年国家花钱不少,但是灌溉效益却不高。现在要考虑对原来的水利工程进行修补,有的地方要打一点井。又如肥料生产,哪个地方适用哪种化肥,也要搞清楚。总之,支援农业的工业不能减,而且要搞好。第二,工业要着重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减轻农业的负担。比如穿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工业方面慢慢地加以解决。本来一九五七年我们已经决定从国外购买生产维尼纶的资料和设备,后来耽误了。如果把维尼纶厂建设起来,就可以减轻棉花供应的压力,还可以和农民搞一些交换。有了交换,就可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穿是这样,吃、用也是这样。     为了恢复农业,还要解决市场和物价问题。市场要管好。     中央已经决定把全国的供销合作社普遍搞起来。搞好供销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交易,而且还可以组织和促进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使农民增加收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8
正序
倒序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2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3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4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5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6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7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文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