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2

“参禅”就是一种烧干净的活动,除了灰烬外什么都不留下,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道元禅师说过:“灰烬不会复燃为柴火。”灰烬是灰烬,灰烬应该完全是灰烬,而柴火应该是柴火。当这样的活动发生,一个活动就会覆盖所有的活动。每一刻都应该修行所以,我们的修行不是一小时、两小时的事,也不是—年、两年的事。如果你以全副身心去坐禅,那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在坐禅。因此,每一刻你都应该致力于修行,做过任何事以后都不要留下什么,但这不表示你要忘却做过的一切。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所有的分别思想以及人生的烦恼,都会离你而去。禅修时,你会变得与禅合而为一,不再有你或者有坐禅这件事。当你叩头,既没有你也没有佛,有的只是完完整整的叩首,如此而已,这就是“涅槃”。当佛陀把禅法传给迦叶尊者时,他只是拈花微笑。在场的人之中,只有迦叶尊者一个人了解佛陀的意思。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史实,但不管是或不是,这个故事都意味深长,它是我们传统禅道的证明。只有覆盖全部活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奥秘是由佛陀传下来的。那就是禅修,而不是某种由佛陀所开示的教法或立下的生活准则。教法或准则会因地或因人而改变,但修行的法门是不会变的,它总是真的。停止批判,开始修行吧!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其他的方式是可以让我们活在这世上。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方式相当真切,也使人易于接受、易于了解,也易于实行。如果你把依循这种基于修行的生活,与发生在世界、在人类社会的种种事情做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佛陀留给我们的真理多么可贵。这些真理非常简单,实行起来也非常简单。但尽管简单,我们却不应忽略这些真理,而应该让人们发现它们伟大的价值。通常,当一个道理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会说:“噢,这个我晓得!这很简单,每个人都晓得。”但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它的价值,它就什么也不是,那么就和不知道这个真理是一样的了。但如果我们体会不到它的价值,那么我们对文化了解愈深,就会愈知道这教法有多么真实且多么必要。与其批评你的文化,不如将全副身心投入这个道理简单的修行。这样一来,社会和文化就会透过你而得以更新、茁壮。人们会对自己的文化抱持批判的态度,那是因为他们执恋于自己的文化。这也许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我们的禅道主张,人们应该只是专注于一种简单的基本修行,以及一种对人生简单的基本理解。我们的活动不应该留下任何痕迹,我们不应该执著于某些空想的观念或美好的东西,我们不应该追求善。真理总是近在手边,而且是你伸手可及的。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自然界的每一个存在、人类世界的每一个存在、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件文化产品,都是“被赐予”的,或者说是“被赐予给我们”的。但因为万物在本源上是“一”,所以实际上来说,我们是在给出一切。一刹那接着一刹那,我们都在创造一些东西,而这也是我们生命的喜乐。但这个在创造和给出东西的“我”并不是“小我”,而是“大我”。施比受更让人快乐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这也是为什么施比受更让人快乐。佛教用语中有所谓的“布施[15]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我们的人生可以视为渡过一条河流,我们的人生目的是要努力到达彼岸——涅槃。不过,人生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我们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到达彼岸本身。这里一共有六种生活方式可以实践这种人生目的,“布施波罗蜜”就是其中的第一种,意味着以布施而渡;第二种是“持戒[16]波罗蜜”,意味着以持戒而渡;第三种是“忍辱[17]波罗蜜”,意味着以忍辱而渡;第四种是“精进[18]波罗蜜”,意味着以精进而渡;第五种是“禅定[19]波罗蜜”,意味着以禅定而渡;第六种是“智慧[20]波罗蜜”,意味着以智慧而渡。这六种“波罗蜜”事实上是同一种,只因为我们从六个不同的方面观察人生,所以把它们分成六种。你可以布施一片树叶道元禅师说过:“布施是无执。”也就是说,单单无所执的本身就是一种布施。你布施什么都无关宏旨,布施一文钱或者一片树叶都是“布施波罗蜜”,布施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是“布施波罗蜜”。要是能以无执的精神布施,那么你的物质布施和言语布施具有同等价值。只要有正确的精神,那么我们所做的、所创造出来的—切就都是“布施波罗蜜”。所以,道元禅师才会说:生产什么或参与人类活动,同样是“布施波罗蜜”。为别人提供一艘摆渡船或造一座桥也是“布施波罗蜜”。事实上,你布施一句箴言慧语给某人,就不啻送给他一艘摆渡船!基督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或赐予的,这是对“给予”观念的一个很棒的解释。但如果你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所以人与上帝有着某种区分,那么你很容易就会想你有能力创造某种东西,那不是上帝所赐予的。例如,我们会造飞机,会建高速公路,但是当我们开口闭口都是“我创造……我创造……我创造”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创造各种东西的这个“我”实际上是谁。这是人类文化的危险之处。事实上,以“大我”来创造就是去给予。我们不能创造某些东西之后便据为己有,因为一切都是上帝所造,这一点是不可以忘记的。打坐时,我们什么都不是然而,因为我们忘记了“是谁在创造”以及“为何而创造”时,我们就会执著于物质价值和交换价值。没有任何价值是可以跟绝对价值相比的,而凡是上帝创造的东西都具有绝对价值。即使有些什么对“小我”来说并没有任何的物质或相对价值,但它自身仍有绝对价值。当你不执著于一项事物时,那意味着你意识到它的绝对价值。你做的任何事都应该基于这种觉知,而不是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念。如此一来,你做的一切都会是真正的布施,也就是“布施波罗蜜”。当我们盘腿打坐,我们就重拾起最基本的创造活动。创造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坐禅结束后我们对自己的觉知。打坐时,我们什么都不是,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是谁。我们只是纯然地坐着。但是,当我们站起来时,我们便再次存在,这是创造的第一步。当你存在,万物就会存在,一切都在同一刹那间被创造了出来。当我们从“无”当中出现,当万物从无现身,我们会看到一次崭新的创造,这就是无执。第二种创造就是当你在活动、制造或是准备某些东西像是食物或茶的时候。第三种是你在自己里面创造了些什么,例如教育、文化或艺术。所以,一共有三种创造,但如果你忘掉了第一种(最重要的一种),那么其他两种就会像个失去父母的小孩——这两种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会显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忘了坐禅,也忘了上帝通常每个人都会忘了坐禅,每个人都会忘了上帝。他们卖力于从事第二和第三种的创造,但上帝却不会帮他们的忙。试问,当上帝不了解他自己是谁的时候,他又怎么会去帮忙呢?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诸多问题,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当我们忘掉创造的本源时,就会像个与父母走失的小孩似的,不知所措。如果你了解“布施波罗蜜”,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都是我们替自己制造出来的。当然,生存就是制造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出生,父母就用不着为我们伤脑筋,只因为我们存在,才给他们带来麻烦。这没什么要紧的,万物都会制造问题。但通常人们以为,当他们死掉,一切就会过去,问题也会消失。不过,你的死亡同样会制造问题!事实上,我们的问题应该在此生加以解决。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创造的―切都是“大我”赠予的礼物,就不会执著于它们,就不会给自己或别人制造问题。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忘掉我们做过的事,这是真正的无所执著。我们应该做些新的事情。做新的事情当然要以旧的事情为前车之鉴,但我们不应紧抓着做过的事情不放,而是只要去反省就好。但未来是未来,过去是过去,当前该做的,是做些新鲜的事。这是我们的态度,是我们在这世上应该有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布施波罗蜜”——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给出些什么,创造些什么。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打坐的原因,只要不忘记这一点,一切就会井井有条;一旦忘记了这一点,世界就会一团糟。7 避开修行中的错误很多人会犯的另一个毛病是,为了寻找快乐而修行。事实上,如果你在修行时会感到快乐,那正好反映出你的修行不太对劲。有好几种差劲的修行方式是你应该当心的。通常,我们坐禅时都会很容易流于理想主义,先定出一些理想或是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地想要去达成。但就像我常常说的,这是荒谬之举。当你太过理想主义,就会产生贪念。等你达到设定的理想或目标时,你的贪念又会创造出下一个理想与目标。别设定目标!只要你的修行是建立在贪念之上,只要你是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坐禅,就不会真的有时间去实现你的理想。此外,你也会牺牲掉修行的真义。因为你的眼睛总是看着前面,你就会为未来的你牺牲掉现在的你,最后只落得一无所得。这是荒谬的,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比这种理想主义态度更糟的是,抱着与别人争胜的心理坐禅。那真是一种可怜兮兮的修行方式。哪怕昏昏欲睡,还是要修行我们曹洞宗的禅道强调“只管打坐”。事实上,我们的修行方式并没有特定名称。坐禅时,我们就只是坐禅,而不管有没有从中得到快乐。哪怕我们昏昏欲睡,哪怕我们厌倦了修行,我们还是会继续修行。不管有没有人鼓励我们修行,我们只是去做就对了。即使你只是一个人修行,没有师父,一样有方法可以让你判断你的修行是否正确。如果你打坐累了,或者对打坐产生厌烦的感觉,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警告。那表示你的修行太理想主义,表示你有贪念,修行不够淸净。要是修行时太贪心,你就会容易气馁。所以,你应该感激有警告的出现,把你修行的弱点指出来。这时候,你要记取错误,从头来过,你就能重拾清净的修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只要你能够持之以恒地修行,就会相当安全,但要持之以恒地修行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你需要找些方法来为自己加油打气。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单独修行,而你采取的又是某种差劲的修行方式,那么想要找到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方法就会相当困难。我们之所以主张修行时应该有个师父,道理就在这里。你的师父可以纠正你的修行。当然,师父都是很严厉的,当弟子绝不会好过,但尽管如此,他却可以让你免于误入歧途。大部分禅僧在当弟子时都很不好过。当他们谈到自己不好过的过往时,你也许会以为,没吃过这种苦就不足以谈禅修,这是不对的想法。不论你在坐禅时有没有碰到困难,只要你能坚持不懈,你的修行都会是真正的清净修行。哪怕你感觉不到,你的修行仍然是清净的。因此,道元禅师才会说:“不要以为你一定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开悟。”不管你能否意识得到,在修行中,你都已经得到了真正的开悟。快乐的修行不太对劲?很多人会犯的另一个毛病是,为了寻找快乐而修行。事实上,如果你在修行时会感到快乐,那正好反映出你的修行不太对劲。那当然不是个糟糕的修行,但与真切的修行相比,这样的修行并不是那么好。在小乘佛教[21]里,修行分为四类:最好的一种修行,是没有快乐的感觉的(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修行的人只管修行,忘掉了肉体与心灵的感觉,也忘掉了自身的存在,这是第四个阶段的修行,也是最高的层次。次一等的是在修行时,感到一点点肉体的快乐,而你之所以修行,也是为了这种快乐。再等而下之的层次是,在修行时,会同时感到精神与肉体的快乐。最下一个层次则是修行时,既无思想,也没有好奇心。这四个层次也适用于我们大乘佛教[22]的修行,而最好的层次是只管修行,不求其他。如果你在修行中碰到困难,你就应该当心,因为那是个警告,反映出你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但是不要因此放弃,而要记取你的错误,持续修行下去。这样的话,你就能不抱着得失心,也不抱着对开悟的执著,你不会再有“这就是开悟”或“这是不正确的修行”之类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修行,只要你知道它是错误的并持续修行下去,自然而然就会变成正确的修行。我们的修行是不可能完美的,但不必为此气馁,应该持续下去,这就是修行的秘诀所在。如果你想要在气馁时得到鼓舞,那么“厌倦修行”本身就是一种鼓舞。当你不想修行时,那就是一个警告。这好比牙疼就表示你的牙齿有问题,当你牙齿疼时,就应该去找牙医,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成见是冲突的根源冲突的根源是一些成见或一边倒的看法。如果人人都知道清净修行的价值,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这就是我们的修行秘诀和道元禅师的禅道。在《正法眼藏》一书中,道元禅师反复强调这一点。明白了冲突的根源是一些成见或一边倒的看法,你就能出入于各种不同的修行方法而不为其所囿限。要是你不明白这一点,就会被某种特定的方法所缠缚,并说出这类的话:“这就是开悟!这就是完美的修行。其他方式都不完美,我们的才是最佳的修行方式。”这真是大错特错!真切的修行是没有特定方式的,你应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弄明白其优缺点所在,等到搞清楚之后,当你采用这种方式来修行时,就不会有危险了。但如果抱持的是一边倒的态度,你就会罔顾那个修行方式的弊端,而只强调它好的部分,到头来等你发现弊端时,就为时已晚了。这样是很愚蠢的,我们应该感激古代的禅师为我们指出了这个错误。8 限制自己的活动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修行方法的秘诀,那么不管你人在哪里,你都会是自己的“老板”。不管在任何环境之下,你都不能够忽视佛,因为你自己就是佛。我们的修行方式不设定任何特定的目标或目的,也不崇拜任何对象。就这点来说,我们的修行有别于一般的宗教修行。中国著名的赵州禅师说过:“金佛过不了炉,木佛过不了火,泥佛过不了水。”只要你的修行是指向某个特殊对象(不管是金佛、木佛还是泥佛),这样的修行有时就是不管用。只要你在修行时设定了什么特定目标,你的修行就无法完全帮助你。在你指向那个目标时,也许对你可以有所帮助,一旦你回到日常生活之中,那样的修行就会不管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也许你会以为,假如修行中没有目标或目的,我们会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让修行不带任何目的,有一个方法,就是限制你的活动,或者说专注于你当下的活动。不要在心里放入某些特定对象,而是该去限制自己的活动。当你的心游荡到别处,你就没有机会表现白己。但如果你把活动限制在此时此地,就能充分表现出你的真实本性,也就是那普遍的佛性,这是我们的禅道。坐禅时,我们会把活动限制到最少的程度,只管保持正确姿势,专心打坐,就是我们用来表现法性的方法。然后我们会成为佛,表现出佛性。所以,我们不崇拜某种对象,而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活动上。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不作他想。只要这样做,法性自然会在其中。这个在日文里称为“一修定”。“一修”是指一次的修行,“定”(即三摩地[23])则是专注的意思。不管信什么教都可以坐禅我想,来这里坐禅的人有些信奉的是佛教以外的宗教,但我并不介意。我们的修行方法与特定的宗教信仰无关,各位也无须对修习我们的方法有所迟疑,因为它无关乎基督教、神道教[24]或印度教。我们的修行方法适用于每一个人。通常,当人们相信了某种宗教,对自己的态度就会像个角尖愈来愈朝外头的尖角。但我们的禅道却不是这样,在我们的禅道里,角尖总是向内,而不是向外。所以各位无须担心佛教与你所信奉的宗教之间的差异。赵州禅师有关三种佛的那一席话,乃是针对那些崇拜某种特定的佛的人说的。单一种佛无法完全满足你的需要,因为你总会有将之丢开或忽视不顾的时候。但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修行方法的秘诀,那么不管你人在哪里,你都会是自己的“老板”。不管在任何环境之下,你都不能够忽视佛,因为你自己就是佛,只有这个佛能完全帮助你。9 研究佛法,研究自己当他不自觉的时候,他会拥有一切;但当他自觉的时候,就是个大错误了。研究佛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佛法,而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己。没有一些教法,我们是无法研究自己的。如果想知道水是什么,你需要科学,而科学家需要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有五花八门的方法可以研究水是什么,所以,我们有可能知道水由什么成分构成、有哪些形式及其性质如何。尽管如此,科学却不能了解水的本身。你需要一位师父我们的情形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一些教法,但单凭这些,我们不可能了解“我”是什么。教法并不是我们自己,教法只是对我们的一些解释。因此,如果你执著于教法或师父,就是犯了个大错误。与一位师父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你应该离开他的一刻。你应该当个独立的人,而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独立。如果你不执著于师父,他就会指出一条让你可以通向自己的道路。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师父。弟子本身就是佛中国的临济义玄禅师[25]把他教授弟子的方法分为四种。有时他会谈弟子本身,有时他会谈禅理本身,有时他会给弟子或禅理一个解释,有时他又会完全不给弟子任何教导。他知道,即使没有任何教导,一个弟子仍然是弟子。严格来说,师父并没有必要教导弟子,因为弟子本身就是佛,哪怕他自己意识不到,也是一样。反过来说,如果弟子意识到自己就是佛,但又执著于这一点,就是迷误。当他不自觉的时候,他会拥有一切;但当他自觉的时候,就是个大错误了。当你没有从师父那里听到什么而只是打坐,这叫做“无教之教”。但有时这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才会听听佛学讲座或讨论佛法。但应该记住的是,我们在某个地方从事修行,其目的只是在于研究自己。我们是为了变得独立而研究自己。就像科学家做研究需要方法一样,我们研究自己也脔要某些方法的帮助。我们需要师父,是因为完全靠自己来研究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但有一点不能弄错,你不应该把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东西用来取代你自己。跟随一位师父以便研究自己,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修行与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并没有分别。所以,在禅堂中找出你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你生命的意义。你来禅修,就是为了找出生命的意义。就只是起床,打坐,叩头当我在日本的永平寺修行时,寺中的每个人都只做他该做的事。该起床时起床,该打坐时打坐,该向佛陀叩头时叩头,就这样而已。修行时我们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我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过僧院生活。对我们来说,僧院生活就是平常生活,倒是那些从城市来上香的人才是不平常的人。看到他们,我们心里会想:“啊,来了一些特别的人呢!”但每次离开永平寺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寺里,我的感受却又不同了。我会听到各种修行的声音(撞钟声、诵经声等等),并因而深受感动。泪水从我的眼睛、鼻子、嘴巴流出来。所以说,只有从寺外来的人才会感受到寺院的修行气氛,身在其中的人实际上是不知不觉的。我想,这个道理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通用的。比如说,在冬日,我们听到风吹松树的声音,看到松树在风中摇摆的样子,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感觉,然而却有人会触景生情而写出一首诗。做自己该做的事所以,你对佛法有没有感觉并不是重点,你对佛法感觉是好是坏也无关紧要,佛法无关乎好与坏。我们只是做我们该做的事,这就是佛法。当然,有时候,某些激励是必要的,但激励只是激励,并非修行的真正目的,它只是一帖药。当我们感到泄气,就用得着药物,而当我们精神昂扬,就用不着任何药物。不应该把药物与食物混为一谈,有时候,药物是需要用到的,但不应该把它当成食物。因此,在临济禅师所说的四种教法中,最上乘的一种是不给弟子任何说明,也不给他任何激励。如果我们把自己想成是身体,那佛法就好比是衣服。有时我们会谈衣服,有时会谈自己的身体,但不管是衣服还是身体,那都不是我们自己。所以,谈论自己无妨,但实际上并没有必要这么做。在开口前,我们早已把那无所不包的大存在给表现了出来。所以,谈论我们自己的目的只是为了纠正误解,让我们不会执著于大活动的任何特定的、一时性的色或是相。我们只要去谈论自己的身体是什么,以及我们的活动是什么,我们就不会对两者有所误解。因此,谈论我们自己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忘掉我们自己。学佛的最终目的是忘掉自己道元禅师说过:“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忘掉自己。”当你执著于你真实本性的一时性的表现时,那么谈谈佛法是有必要的,否则你就会把一时性的表现当成真实本性。但这个一时性的表现并不等同于真实本性,但与此同时却又等同于真实本性!它有时一下子是真实本性,在时间最细微的分子里,它是真实本性。但它不总是真实本性,因为在下一个刹那,它就不再是真实本性了。为了明白这个事实,研究佛法是有必要的,但研究佛法的目的只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己和忘掉我们自己。当我们忘掉自己,我们就会成为存在(亦即实相)的真实活动。了悟这个事实以后,这个世界将再也没有烦恼可言,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悟这个事实。10 静坐于烦恼之中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在你能够活在每一个当下之前,禅公案对你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等到你真能够活在每一个当下,就不会觉得禅公案有那么难了。公案有很多,我常常喜欢谈青蛙,大家听了之后都捧腹大笑。青蛙是很有意思的生物,它的坐姿宛如打坐,但它却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特别的事。当你到禅堂打坐时,也许会觉得自己做的是很特别的事。你的丈夫或妻子在睡觉,而你却来坐禅!你在做很特别的事,你的伴侣却是个懒骨头。这也许就是你对禅的理解。但是看看青蛙吧!一只青蛙的坐姿就像坐禅,但它却不会有任何坐禅的观念。如果有谁打扰它,它就会露出鬼脸;如果有什么昆虫飞过,它就会伸出舌头,“啪”的一声把昆虫吃掉。这跟我们的坐禅一样,没什么特别的。砖块也能磨成镜子?我在这里给各位讲一则禅公案。马祖道一是位很有名的禅师,他的师父是南岳怀让禅师[26],而南岳怀让禅师则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有一次,南岳禅师经过马祖禅师住处时,看到他正在坐禅。马祖禅师是个身材伟岸的人,说话的时候舌头碰得到鼻子,声如洪钟,而他的坐禅工夫想必十分了得。南岳禅师看到马祖禅师像一座大山,或像只青蛙在打坐,就问他:“你在做什么?”马祖禅师答道:“我在坐禅。”“你坐禅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开悟,为的是成佛。”各位知道南岳禅师接下来干什么吗?他捡起一块砖,在石头上磨来磨去。在日本,砖从窑里取出后也是要经过一道打磨工序,好让它显得漂亮。马祖禅师对于师父为何要磨砖感到不解,便问道:“师父在做什么?”南岳禅师答道:“我要把它磨成镜子。”马祖禅师吃惊地问道:“砖块怎么能够磨成镜子?”南岳禅师回答说:“如果砖块不能磨成镜子,坐禅又如何能成佛?你不是想成佛吗?佛性并不存在于你的平常心之外。当一辆牛车不走,你是要鞭打牛还是鞭打车?”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坐禅南岳禅师的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都可以是坐禅。真正的坐禅不只有在禅堂里。如果你的丈夫或妻子在睡觉,那也可以是坐禅。如果你老想着:“我在这里打坐,而我的另一半却在睡觉!”那么就算你盘着腿在这里打坐,仍然不是真正的坐禅。各位应该始终像只青蛙一样,那才是真正的坐禅。谈到这则公案时,道元禅师说:“当马祖成为马祖,禅就会成为禅。”当马祖成为马祖,他的坐禅才会是真正的坐禅,而禅也才会成其为禅。怎样才叫做“真正的坐禅”?就是当你是你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坐禅。哪怕你是“躺”在床上,一样可以是坐禅。反过来说,就算你是在禅堂里打坐,如果心不在焉,我也怀疑各位是不是真正的自己。迷失自己,烦恼于焉生起还有另一则著名的公案。有位山冈禅师[27]常常喜欢喊自己的名字。他会高喊:“山冈?”然后又自己回答:“有!”“山冈?”“有!”他一个人独自住在一个小禅堂,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但他有时却会迷失自己。每当他迷失自己时,他就会喊道:“山冈?”然后回答:“有!”如果我们能像只青蛙的话,就总会是我们自己。但一只青蛙也会有迷失自己的时候,这时它就会哭丧着脸,而当有昆虫飞过时,它会快速伸出舌头,“啪”的一声把昆虫卷住,然后吃掉。所以,我想青蛙经常会喊自己的名字。你也应该这样做,哪怕在禅堂打坐时,你有时也会迷失自己。当你昏昏欲睡,或者当你的心思开始游荡,你就会迷失自己。当你觉得腿酸,心里想着:“我的腿怎么会这么酸?”那时你就迷失了自己。因为迷失了自己,烦恼对你来说就会成为真正的烦恼。当你没有迷失自己,哪怕你碰到麻烦,都不会觉得它们是什么烦恼。你只需静坐在烦恼之中,而当烦恼成为你的一部分,或者当你成为烦恼的一部分,就再也没有烦恼可言,因为你已成为烦恼自身,那烦恼就是你自身。如果是这样,就不再有烦恼可言。与烦恼合而为一当你成为四周环境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把自己叫回到当下来),就不会有烦恼可言。但是当你的心游游荡荡,那你四周的环境就不再是真实的,你的心也不再是真实的。如果你只是个幻相,那你四周的一切也会是个雾蒙蒙的幻相。一旦你身在幻相之中,幻相就会没完没了。你会生起一个又一个的虚妄观念。大多数的人都活在幻相之中,他们被烦恼卷住,并企图想要解决烦恼。但活着无可避免地只能活在烦恼中。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所以你要鞭打哪个?是马还是车?你要鞭打哪个?是你自己还是你的烦恼?但你一开始问“要鞭打哪个?”这个问题,就代表你的心已在四处游荡。如果你不问问题而只是确实去鞭打马,那么车子就会动起来。事实上,车和马是一而不是二。当你是你,就不存在要鞭打马还是鞭打车的问题了。当你是你,坐禅就会是真正的坐禅。当你坐禅,你的烦恼也会跟着坐禅,万物也会跟着坐禅。只要你是在坐禅,那么,即使你的另一半是躺在床上睡觉,他/她也同样是在坐禅。但是当你没有真心坐禅的时候,你和你的另一半就会成为相当不同、相当分离的商造。所以说,只要你是真正在坐禅,那众生就会在同一时间修习我们的禅道。只管做,别问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经常呼唤自己,查核自己。这点非常重要,这样的修行应该时时刻刻地持续,毫无间断。我们说:“黎明夜中来。”这表示,黎明与中夜是没有缝隙的。在夏天过去之前,秋天就已经来到。我们应该以这种方式来理解人生,我们应该带着这种理解来修行,来解决我们的烦恼。你应该只管磨砖,别管磨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的修行。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要把砖磨成镜,带着这种理解去生活是最重要不过的事。这就是我们的修行,这就是真正的坐禅,因此,我们才会说:“吃饭时吃饭!”你知道,你应该吃眼前的食物,有时候你并没有真正在“吃”。你的嘴巴是在吃东西没错,心思却飘到别处去了,你对嘴里头的东西食不知味。你在吃饭时能够专心吃饭,一切就都顺顺当当的。不要带着一丝丝的忧虑吃东西,那表示你就是你自己。当你成为你,你就会以事物的本然面貌看待它们,与周遭浑然为一。这才是你的真我,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是青蛙的修行。青蛙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好榜样一当一只青蛙成为一只青蛙,禅就会成为禅。当你把一只青蛙了解得彻彻底底,就会得到开悟而成佛,而你也会对别人(丈夫或妻子、女儿或儿子)带来裨益,这就是坐禅!11 空性使你理解一切了解空性的人却总是能以事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他们能欣赏一切,不管做什么,他们都总是能以坚定不移来化解烦恼。我今天要带给各位的讯息是“开发你自己的精神”,这意味着你不应在自己之外寻寻觅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禅修的唯一方法。当然,读经、诵经或打坐都是禅,这类活动的每一项都应该是禅。但如果你的努力或修行没有搞对方向,它就起不了作用。不只不会起作用,甚至可能会反过来污染你的清净本性。这样,你对禅了解得愈多,本性就会被污染得愈厉害。你的心将会充满垃圾。闪电过后,夜空仍只是夜空一般来说,我们都喜欢从各种管道搜集信息,以为这是增加知识的方法。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到头来往往让我们落得一无所知。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应该只是搜集信息,设法增加知识。与其搜集一堆知识,你更应该反过来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心一旦清干净了,真正的知识就是你已具有的。如果你以一颗清净的心来聆听我们的教法,就会把这些教法当成你本已知道的事情,并接受它们。这就是所谓的空性或全知,也就是无所不知。当你无所不知的时候,你就会像一片夜空。有时会有闪电一下子划过夜空,但闪电过后,你就忘掉它了,除夜空外不留下什么。天空从来不会对突然响起的雷声感到惊讶,当闪电划过天际,你也许会看到一片奇景;当我们拥有空性,我们就随时准备好观看闪电。如实接受事物的本然面貌中国的庐山以云雾缭绕驰名。我没去过中国,但想必那里的名山很多,而观赏白云或白雾在山间缭绕,想必也十分赏心悦目。但尽管赏心悦目,中国的一首七言绝句却这样说道:“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尽管“及至到来无一事”,但潮浪依然波澜壮阔。这是我们本应去欣赏事物的方式。所以,你应该把知识看成你本已知道的事来接受它。但这并不表示你应该把各种信息当成你自己看法的回声,而只是说,你不应该对任何看到或听到的事情感到惊讶。如果你只是把事物当成你自己的回声,你就没有真正看见它们,没有以它们的本然面貌去接受它们。所以,当我们说“庐山烟雨浙江潮,及至到来无一事”时,我们并不是拿它与我们看过的山水来比较,然后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以前就看过类似的景观”或者“我画过的山水比它还要美,庐山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不是我们的方式。如果你准备好如物之所如地接受它们,你就会像接受一个老朋友一般接受它们——尽管是带着一种新的感受。我们也不应贮藏知识,而应跳脱知识的羁绊。如果你搜集各式各样的知识,这样的收藏或许很好,但那不是我们的方式,别拿这种收藏在别人面前炫耀。我们不该对任何特别的东西感兴趣,如果你想充分欣赏某个事物,就得先忘却自我,像漆黑夜空接受闪电的态度一样来接受它。在空性中,不同语言也能沟通有时候,我们会以为根本不可能去了解不熟悉的事物,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事物是我们不熟悉的。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大异其趣,我们怎么可能去了解东方思想,了解佛法呢?”佛法当然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但是当一个日本僧人来到美国之后,他就不再是个日本人。我现在生活在你们的文化背景里面,跟你们吃几乎相同的食物,用你们的语言跟你们沟通。尽管各位也许并不完全了解我,我却想要了解各位,而且我对各位的了解,说不定比任何能说英语的人还要多。就算我完全不懂英语,我想我一样可以跟说英语的人沟通。只要我们是活在绝对漆黑的夜空中,只要是活在空性之中,那互相理解就总是可能的。只要坚定不移就可以了我经常说,如果各位想要了解佛法,就必须非常有耐性。但我却想要找出一个比耐性更贴切的字眼。在日文里,耐性是“忍”,但“坚定不移”说不定是个更贴切的字眼。“忍”是要花力气的,但坚定不移却不用什么特别的力气——你只消如实接受事物的本然面貌就行。对于没有空性观念的人来说,这种能力看似为耐性,但在实际上,耐性有时却是一种不接受的态度。了解空性的人却总是能以事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他们能欣赏一切,不管做什么,都能以坚定不移来化解烦恼。“忍”是开发我们精神的方法,“忍”也是我们持续修行的方法。我们应该总是生活在空寂的天空中,天空总是天空,尽管有时会出现云朵或闪电,但天空本身是不受打扰的。即使开悟的闪电从天边划过,我们也应该把它忘掉。我们应该为下一个开悟做准备,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开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开悟,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刹那又一刹那的开悟。这才是真正的开悟,它既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之后,也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以前。12 说你想说的话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沟通在禅修中非常重要。由于无法把英语说得很好,所以我总是想办法找出一些能与各位沟通的方法。我相信,这种努力一定会带来很好的结果。我们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的师父,就不配称为弟子。“了解师父”就是要了解师父本人,当你了解了师父之后,就会知道他的语言并非一般的语言,而是更广义的语言。透过师父的语言,你将可了解比他实际说出来的还要更多的事情。透过禅修来体验实相我们说话时,总牵涉主观的意向和情境因素,所以完美的表达是不存在的,任何语句多少总是有所扭曲。然而,我们仍然必须透过师父的话来明白客观的事实本身,也就是明白终极的事实本身。所谓“终极的事实”,指的并非永恒不变的事实,而是每个当下的事实。你可以称之为“存在”或是“实相”。透过直接经验可以理解到,实相正是我们禅修的目的,也是我们研究佛法的目的。透过对佛法的研究,你将了解你的本性、心智机能,以及呈现在你各种活动中的真理。但唯有透过禅修,你才可能直接体验实相,以及明白你师父和佛陀的各种开示的意义。严格来说,实相是不可说的,但尽管如此,身为一名禅弟子,你还是必须努力透过师父的话直接去了解它。忠于自己,打开自己师父的直接开示不只存在于他的话语之中,他的行为、举止都同样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禅宗很强调行为举止,但所谓“强调行为举止”,不是指禅要求你按照某种规矩行事,而是指你应该自然而然地表露你自己。禅道极重视坦率。你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毫无保留,这样子可以让对方更容易了解你。听别人说话时,你应该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和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但是通常,我们听别人说话时,都只是听见自己的回声,你听到的是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与你相合,你就会接受,否则你就会拒绝,甚至没听进耳朵里去,这是沟通经常存在的一种危险。另一种危险是拘泥于言词的表面意义。要是你不能了解师父言词的真义,很容易就会被你自己的主观意见所蒙蔽,或是被某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所蒙蔽。你只会把师父的话当成字词,而没有了解字词背后的精神,这一类危险经常存在。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父母与子女之所以难以有好的沟通,因为父母总是高高在上。父母的考虑几乎都是出于善意,但说话的方式却往往不是那么妥当,而且显得片面、不切实际。我们每个人都有习惯的表达方式,难以按照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如果为人父母能够视情境不同而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那么在教育子女时就不会有危险,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哪怕身为禅师,也还是会有一些极为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例如,当西山禅师斥责弟子时,他习惯说:“你滚!”没想到有一次,一个弟子竟然把话当真,离寺他去!西山禅师的用意并不是驱逐弟子,那只是他告诫弟子的一种方式,“你滚!”的意义相当于“你要当心!”。如果父母有这种习惯的话,子女就很容易产生误解,这种危险总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一个聆听者或一个弟子必须把心清理干净,以避开各种扭曲的可能。一个充满既定观念、主观考虑或习气满盈的心,是不会对物的如实之相有所敞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坐禅:把心清理干净,除去它与所有事物的关联。做自己,才快乐保持自然并以善解的方式体察别人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事,这实在是很困难。如果我们刻意调整自己去迎合别人,就不可能保持自然。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透过禅修,你将获得这种能力。禅不是某种花俏、特殊的生活艺术,我们的教法只是要人们在最确切的意义下过活,在每—个当下为此努力,这是我们的禅道所在。严格来说,我们唯一能研究的,只是我们在每一个当下所做的事。我们甚至不可能研究佛陀的话语,因为要研究佛陀的话语,我们只能透过每一个当下所面对的活动。所以,我们应该把全副身心贯注于手边的事情。我们应该忠于自己,特别是忠于自己的感觉。要是别人说的话让你不高兴,你应该把感觉表达出来,但不必加上任何额外的评论。你可以说:“抱歉,我不高兴。”不必再多加一句:“都是你害的。”你也可以说:“很抱歉,我正在生你的气。”你无须在生气时说你并不生气,你只要说:“我在生气。”这就够了。打坐是最好的沟通真正的沟通是以彼此的坦率为基础。禅师都是非常直性子的人,要是你不能透过师父的话直接了解实相,他也许就会对你挥棒子了。他也许会这样说:“你搞什么鬼啊!”我们的禅道是很直接的,但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禅,也不是我们传统的方式,只是我们觉得打骂的方式在某些时候会更管用些。然而,最好的沟通方法也许还是只管打坐,什么都不说,这样你就会了解禅的全面意义。如果我对你棍棒相向,直到我迷失了自己或直到你死掉,仍然还是不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只管打坐。13 一切作为都是修行我们在聆听时应该只是聆听,不要试图从偏颇的观点去理解我们听到的话,这就是我们谈论佛法或聆听佛法时应该有的方式。你愈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愈能发现它是难以言说的。我讲话的目的是要让各位对我们的禅道有一些概念,但事实上,禅不是拿来讲的,禅是拿来修行的。最好的方式是只管修行,什么都不说。坐禅时就只是坐禅当我们谈论我们的禅道时,总是容易造成误解,因为禅至少是由两面构成的: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谈论积极的一面,就会漏掉消极的一面;如果谈消极的一面,就会漏掉积极的一面。我们无法同时谈论积极与消极这两面,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佛法几乎是不可言说的,所以上策就是什么都别说,只管打坐。伸出一根手指,或画一个圆圈,又或是叩一个头,都要比谈论更为上乘。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佛法”该怎么个谈法,而我们也将会得到圆满的沟通。说话是修行的一种,聆听也是修行的一种。我们坐禅时应该只是坐禅,不带有任何计较心理。同样地,我们在说话时应该只是说话,不要试图表达一些知性的、偏颇的观念。同样地,我们在聆听时应该只是聆听,不要试图从偏颇的观点去理解我们听到的话,这就是我们谈论佛法或聆听佛法时应该有的方式。以无定形的心严格修行曹洞宗的禅道包含着双重意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的道兼含着大乘和小乘。我常常说,我们的修行非常小乘取向。但实际上,我们的修行是以大乘的精神来进行小乘的修行,也就是用无定形的心来进行严格的、形式化的修行。尽管我们的修行看起来很形式化,但我们的心却是不拘一格的。尽管我们每天早上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坐禅,但不能因此就说那是一种形式化的修行,所谓的“形式化”或者“非形式化”,完全是分别心的产物。在修行本身,并没有形式化或非形式化之分。如果你拥有一颗大乘的心,那么一般人认为是属于形式层面的事,在你来说就是非形式的。所以我们认为,以小乘的方式持戒,在大乘来说不啻于犯戒,如果只是形式性地持戒,就会失去大乘的精神。修行并无大小乘之别在弄明白这一点之前,你会一直有个困扰:“到底是应该严格遵守戒律的繁文缛节,抑或是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只要你完全明白了我们的禅道,就不会再有这种困扰,因为你做的任何事无非都是修行。只要秉持一颗大乘的心,那么修行就没有大乘与小乘的分别。哪怕你的行为看似犯了戒,但你却是在真切的意义上持守着戒律,重点是,你怀抱的是一颗大心还是一颗小心。简单来说,只要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思善、不思恶,都是倾注你全副身心去做,那么你就符合我们的禅道了。道元禅师说过: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这番话非常有意思。不要把观念强加给别人,而是与对方一起思考。如果你觉得自己赢得了辩论,那一样是错误的态度。试着不要去争辩,不要有争胜心理,只是聆听就好,但我们要是摆出辩输了的态度,那也是不对的。当我们提出什么意见时,常常会想要说服对方,或强迫对方接受。但在禅弟子之间,说话或聆听时,都不应该有着任何特殊的目的。我们有时龄听,有时说话,如此而已。那就好比是打招呼:“早安!”透过这一类的沟通,我们就能有所成长。烦不烦?由你来决定!什么都不谈也许很好,但我们没有理由该始终保持沉默。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修行,都是我们大心的表现。所以,大心是你要去表现的,不是你要去猜度的。大心是你本自具足的,不是你要去寻觅索求的。大心是透过我们的活动来表现,是我们应该去享受的。能做到这一点,持戒的方式就没有大乘或小乘的分别。只有企图透过严格形式化的修行,而获得一些什么的时候,你才会产生烦恼。但如果你能把任何烦恼看作我们大心的表现,并加以欣赏的话,烦恼就不再是烦恼。有时我们的烦恼来自大心的过于复杂,有时则来自大心太过简单,以至于无法去猜度它。因为当你想要猜度大心是什么,当你想要简化复杂的大心时,这对你而言,就变成了一种烦恼。因此,对你的人生来说,一个烦恼是不是真正的烦恼,取决于你的态度,取决于你了解的深浅。因为真理具有这种双重或吊诡的性质,所以你想了解真理,就必须保有一颗大乘的心。这样的心可以透过真切的坐禅而获得。14 对死亡的新体会生与死只是同一件事,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将不再恐惧死亡,生命中也不会有实质的烦恼。如果各位参访日本的永平寺,进寺前会经过一座名叫“半勺桥”的小桥。当年道元禅师站在桥上打水,他每打起一勺水后,就会把半勺倒回溪中,桥于是得名。我们在永平寺修行,洗脸时,脸盆只会盛七分满的水。盥洗过后,我们不会把水往外泼,而是往脚下倒。这种做法不是出于节省之类的观念,而是为了对水表示尊敬。道元禅师为什么要把半勺水倒回河里,也许令人难以理解,这一类修行本来就是超出我们日常思维之外。然而,当你感受到溪水的美,感受到与溪水合而为一时,自然而然会做出与道元禅师一样的事情来,那是我们的真实本性要我们这么做的。但如果你的真实本性受到效率或节省等观念所蒙蔽,道元禅师的禅道就会显得甚难理解了。观瀑布也观人生我到过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看过那儿的几个大瀑布。最壮观的一条高1340英尺,水像帘幕一般从山崖顶端倾泻而下。你或许预期瀑布下坠速度很快,但是从远处看起来,它比较像是缓缓地向下流动。水也不是成片落下,而是分成很多股细流,但从远处看却像一道帘幕。我相信,瀑布的每滴水要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一定历尽险阻,那要花上多长的一段时间啊!在我看来,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险阻。我想,与此同时,水滴在最原初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整条河流中的一部分。到后来,只因为这一滴水滴与其他水滴分开了,坠落下来时才碰上了困难,也只因为它与其他水滴分离开来,才开始产生感觉。当我们看着整条河流时,不会感受到河流是活的;只有当我们把水打在一个勺子里头,才会感受到水是有感觉的,也同时感受到使用水的那个人的价值。以这种方式来体会水和我们自己,就不会仅仅把水看成一种物质而已,它是活的东西。生与死是同一件事出生以前我们是没有感觉的,我们与宇宙一体。这种一体性称为“唯心”、“真如”、“大心”。出生让我们脱离这种一体性(就像那些从瀑布泻下而被风或岩石分隔开的水),让我们有了七情六欲。你会有烦恼是因为你有七情六欲,你执著于七情六欲而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当你不明白自己与河流、与宇宙为一体,就会产生恐惧。但不管有没有分成一滴一滴,水始终是水。生与死只是同一件事,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将不再恐惧死亡,生命中也不再有实质的烦恼。对生命的全新体验当水滴落入河里,回到它与河流本有的“一如”,就不会再有任何个体的感觉。它归复到本性,找到了从容自若。回到河里去的水滴是何等快乐!如果是这样,我们死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呢?我想,我们的感觉就会像河里的水那般从容自若,无比地从容自若。但是目前,这种境界对我们来说似乎遥不可及,因为我们仍然非常执著于自己的感觉,执著于自己的个体性的存在。此刻,我们对死亡仍然感到恐惧,但等到归复到真实本性,死亡将与涅槃无异,我们之所以常说“涅槃即断灭”,道理在此。但“断灭”并不是非常精确的说法,更好的形容应该是“继续”和“加入”。你愿意试着给死亡更贴切的形容词吗?如果你找得到,你就会对生命有一个十分不同于现在的解释。你得到的新体验,将会像我看到大瀑布时的体验。想想看,1340英尺高耶!“一切皆空”的了悟我们说:“万法源于空。”一整条河流或一整颗心就是空。获得这种了悟,我们就找到了人生的真义。获得这种了悟,我们就会看出人生的美。在悟得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看到的一切无非都只是虚幻。有时我们会高估人生的美,有时却会低估或忽视人生的美,而这是因为我们的小心与实相不一致的缘故。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想实际去感受它就不容易了。然而,透过坐禅,你可以培养出这种感受。当你倾注全副身心去打坐,坐到身心合一、与万物合一的境界,就可以轻易达到这种了悟。如此一来,你不会再执著于对生命错误的、旧的解释,日常生活会焕然一新。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会看出你那旧的解释有多么荒谬,也看出你花了多少力气浪费在无意义的追求上头。你将会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哪怕你的人生还是会像一滴落下瀑布的水滴一样历尽险阻,但你却能享受它。第三部用心理解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应该只是知性上的理解,真正的了解存在于确实的修行本身。1 坐禅不是为了开悟当你相信我们的道路,开悟就存在你心中。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法相信当下修行的意义,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你只是抱着一颗“猴心”,在目标的四周荡来荡去。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在于:你身体姿势和呼吸的方法正不正确?至于你对佛教是不是有深入的理解,并不是我们所在意的。作为一种哲学,佛法是非常精深、博大和坚固的思想系统,但禅所追求的并不是哲学性的理解。我们强调的是修行,我们应该弄清楚“为什么打坐姿势和呼吸方法那么重要”。重要的不是要对佛教教法有深入了解,而是要对教法有坚强的信心,我们的修行是基于这种信心之上的。只要坐禅,开悟就在其中在达摩还没有去中国以前,几乎所有知名的禅用语都已经出现,“顿悟”就是一个例子。“顿悟”并不是一个完全贴切的翻译,但我还是会权宜性地使用这个字眼。“顿悟”指的是开悟的突然而至,而这是一种真正的开悟。在达摩以前,人们都认为,想要得到“顿悟”,必先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准备工夫。所以,禅修被认为是一种获得开悟的训练。事实上,今天有许多人仍然带着这种理解在坐禅,但这并不是禅宗对“顿悟”的传统理解。根据佛陀的理解,即使没有任何准备工夫,只要你开始坐禅,那么开悟自然就在其中。不管你坐禅与否,佛性都是你本自具足的。因为你佛性本具,所以你的修行中自会有开悟。我们强调的并不是达到的境界,而是对我们真实本性的强烈信心和修行的真诚。我们应该以一如佛陀的真诚来修禅,如果我们本就具有佛性,那我们禅修的理由就是,我们必须要表现得像佛陀一样。传承禅修之道就是:将我们从佛陀那里承袭到的精神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以传统的方式去调和我们的精神、身体姿势和活动。当然,说不定你的修行可以达到某种很髙的境界,但你修行的动机却不应该是出于自利心态。去除了我,就出现了佛根据传统佛教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当我们去除了“我”的观念,就能够以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我”的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我们的佛性。但我们总是不断去制造这个“我”,把这种过程重复又重复,结果是,我们的人生完全被各种自我中心的观念所充塞,这样的人生称为“业命”。佛的生命不应该是一种业命,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切断绕着“业”片旋转的心。如果你刻意追求开悟,就会造出业来,并且为其所驱策,那样你只是坐在黑色蒲团上浪费你的时间。根据达摩的了解,任何带有得失心的修行都只是在造业。因为忽略或罔顾这一点,后来许多禅师才会把某些境界定为修行的目标。把修行当开悟手段,就哪儿也去不成比追求境界更重要的是:你的修行是不是真诚?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努力?想要有正确的努力,就必须对传统的修行方式有正确的理解。弄明白这一点,你就会了解在坐禅时,保持正确姿势有多么重要;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把姿势与呼吸方式误当成只是追求开悟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抱持的是这种态度,那嗑药会比打坐更快让你开悟!如果我们的修行只是追求开悟的手段,你就永远不可能达到开悟!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失去了走上这条道路的意义。但如果我们坚定相信我们的道路,那我们就已经开悟。当你相信我们的道路,开悟就存在你心中。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法相信当下修行的意义,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你只是抱着一颗“猴心”,在目标的四周荡来荡去。如果你想看到什么,就必须睁开眼睛;如果你不明白达摩的禅法,那么你就等于是闭着眼睛却想看到东西。我们并不轻视开悟的观念,但最重要的是当下,而非未来的某一天。你应该在当下就做出努力,这是我们修行时最需要谨记的事项。在达摩之前,对佛陀教法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佛教哲学,而人们也努力想要达到这些教法所揭橥的崇高理想,但这是个错误。达摩发现,创造某种崇高理想,然后试图透过坐禅去达到这种理想,这是项错误之举。如果这就是坐禅,那么它无异于我们其他一般性的活动,也无异于猴心,这是达摩强调的重点。开悟后的佛陀还是要努力修行在佛陀获得开悟之前,他为我们试过了五花八门的修行方式,最后终于对各种方式都有了透彻理解。各位也许会以为,当佛陀达到开悟的境界,他就摆脱了业命的羁绊,从此与我们一般人就全然不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他的国家与强邻开战时,他告诉弟子,看着自己的国家就要被别国征服,他的内心无比痛苦。如果一个人开悟后可以摆脱业力的话,照理说佛陀应该不会为任何事情而痛苦,然而,他却还是会感到痛苦。此外,即使开悟之后,佛陀仍继续与我们一样努力修行,但是开悟却让他对生命的观点变得无可撼动,且稳若磐石。他观察一切的生命,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他以同样的眼光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石头、对待树木和其他一切。他拥有了非常科学的理解,这就是他获得开悟后的生活方式。如果能秉持禅的传统精神,修行时摒除任何自我中心思想,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开悟。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这是对佛法的正确了解。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并不是知性的理解,我们的了解就是佛法自身的表达,就是修行本身。唯有透过实际的修行而非透过阅读哲学或沉思,我们才可能了解佛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禅修,对自己的真实本性保有强烈的信念,突破业力锁链的桎梏,在这个世界里,找到我们的正确定位。2 接受无常当你身处烦恼之中,要接受无常的教法就会很容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在别的时候也接受无常呢?那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佛教的基本教法是“无常”,也就是变动不居。对万物来说,无常是基本的真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个真理,而佛教的一切教法,也可以浓缩在“无常”二字之中。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这个教法都是真的。无常的教法也可以理解为无我的教法,因为,如果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那它们就没有常住的自性可言。事实上,每一件事物的自性无非就是变化本身,这也就是万物共有的自性。每一种存在的东西本身并无单独、分立的自性可言。这种教法,即称为“涅槃之教”。当我们了解了万物无常这个长住不变的真理,并因此获得从容自若时,我们就是身处涅槃之中。接受无常,你将不再痛苦若是不肯接受无常的事实,我们就不会得到完全的从容自若。可惜的是,这事实虽然是真的,却是我们难以接受的。因为不肯接受无常的道理,我们就会饱受痛苦。所以,苦的起源在于我们不肯接受这个真理。因此“众生皆苦”之教与“万法无常”之教乃是一体的两面。道元禅师说过:“听起来,没把任何东西强加于人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无常的道理是真的,它不会强加任何东西于人,但出于人的习性,我们会觉得这个道理是把某些东西强加在我们身上。然而,不管我们对无常的观感是好是坏,它都是个不变的真理。如果众生不存在,这个真理不会存在。佛教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每一个众生而存在。我们应该致力在不完美的存在中找到完美的存在,应该致力在不完美中找到完美。对我们来说,全然的完美与不完美没有什么不同,永恒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没有永恒”的存在。佛法认为,期待得到一些这个世界之外的东西,就不是佛弟子的观点。透过烦恼磨难,你将找到真理我们不该寻觅某些在我们自身之外的东西。我们应该在这个世间找到真理——透过我们的烦恼找到,透过我们的磨难找到,这是佛教的基本教法。快乐无异于烦恼,善无异于恶,恶即善,善即恶,它们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开悟不在别处,就在修行之中。这才是对修行的正确了解,是对于我们人生的正确了解。所以,在痛苦中寻找快乐,是我们接受“无常”此一真理的唯一方式。不懂得怎样接受这个真理,你就无法活在这个世间,想要逃离这个真理,那只是白费力气。如果你以为有别的方法可以接受无常的真理,那只是痴心妄想。这是人要怎样活在世间的基本教法,不管你对它的观感如何,都只有接受一途,你非得付出这种努力不可。所以,直到我们坚强到能够接受“烦恼就是快乐”之前,必须把这种努力持续下去。事实上,如果你够诚实、够坦率,那要接受这个真理并不是那么困难,你只消改变一点点思考方式就成。做起来很难,但有时又不是那么难。如果你正在受苦,那么你将能从“无常之教”中获得一些慰藉。当你身处烦恼之中,要接受无常的教法就会很容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在别的时候也接受无常呢?那其实是同一件事情。有时你会笑你自己,发现自己有多么自私,但不管你对无常的道理是喜好或者厌恶,都非得改变思考方式去接受它不可。3 那一下电闪你是独立的,我也是独立的,各自存在于一个不同的刹那。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是相当不同的存在,我们事实上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既相同,又相异。坐禅的目的在于达到身心两方面的自由。道元禅师认为:“万物无非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每一个事物都不外乎是存在的本质的另一种表现。我们常常可以在清晨时分看到天空中挂着许多星星,它们原来只是一些以极高速度在宇宙奔驰的光,但在我们眼里,却不像在移动,反而是安静、稳定、祥和的东西似的。动与静其实相同我们常说:“静中应有动,动中应有静。”实际上,“动”与“静”本来就是同样的—回事,说“动”或者说“静”都只是对于同样的一回事的不同解释。活动中自有和谐,而有和谐处就有“静”。这和谐就是存在的本质,但存在的本质不外乎是“存在”的高速活动,没别的。当我们打坐到非常静谧的状态时,就感觉不到有什么活动在我们的“存在”之中进行。因为我们身体系统内部的活动达到完全的和谐,我们才会感受到平静。即便我们感觉不到,但是存在的本质就在其中,所以我们用不着为该静还是该动的问题伤脑筋。当你从事某个活动,只要你的心能够专注,且保有信心,那么,你心灵状态的本质就是活动的本身了。当你专注于你存在的本质,你就为活动做好了预备工夫,活动不外乎就是我们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坐禅,静谧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大活动本身的本质。你我只是刹那间的存在“万物无非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意思就是说,你的活动和你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哪怕你只是短暂的存在,但只要以正确的方式打坐,并怀抱正确的理解,你就会获得你存在的自由。在这个刹那,短暂的存在不会改变、不会移动,且总是独立于其他的存在之外。在下一刹那,其他的存在就会生起,而你也可能会转变成其他形相。严格来说,昨天的你和当下这个你是没有关联性的,一切与一切都是没有关联性的。道元禅师说得好:“木炭不会变为灰烬。”灰烬就是灰烬,灰烬不是从木炭来的。木炭与灰烬都有自己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它们都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木炭与熊熊火焰则是相当不同的存在,黑色的木炭同样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只要是黑色的木炭,就不会是火红的木炭,所以黑木炭是独立于烧红的木炭之外,而灰烬又是独立于木炭之外,每个存在都是各自独立的。我们都拥有存在的自由今天我在洛斯拉图斯打坐,明天我会在旧金山打坐,洛斯拉图斯的那个“我”和旧金山的那个“我”并没有关联性,这两个“我”都是相当不同的存在。我们会拥有存在的自由,道理也就在这里。事实上,各位与我也是没有关联性的。你是独立的,我也是独立的,各自存在于一个不同的刹那,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是相当不同的存在,我们事实上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既相同,又相异。这非常吊诡,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我们是独立的存在,所以各自都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当我打坐时,其他人不复存在,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各位故意忽视不理。这是因为,我打坐时是跟表象世界的万物完全同一的。当我打坐时,各位也在打坐,万物也在打坐,这就是我们的坐禅。当各位坐禅时,万物也与各位一道坐禅。万物会共同构成你存在的本质,我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我会进入你存在的本质。所以在禅修中,我们拥有独立于一切之外的绝对自由。明白了这个秘密,你就知道,禅修无异于日常生活,你可以随自己高兴来解释一切。一幅杰出的画作是你手指触感的结果。如果你感受得到毛笔尖上的墨水浓度,那么在你下笔前就已经把画“画好了”。在你把毛笔沾上墨汁的时候,除非你已经知道绘画的结果,否则你是什么都画不出来的。所以当你做什么之前,“存在”就已经在其中,结果也已经在其中。哪怕你看起来是静静地打坐,但你的所有活动(包括过去与现在的活动)都已经在其中,而打坐的结果也已经在其中。你根本不是一动不动,所有的活动尽在你之中,那就是你的存在。所以,你所有的修行结果都是尽在你的打坐之中。这是我们的修行之道,是我们的坐禅之道。当你脱落了身与心……道元禅师对佛法产生兴趣,始于儿时在母亲的灵堂看到香火缕缕上升,令他感悟到生命的无常。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最终让他得到开悟,并发展出一套精深的哲学。当他看到香火缕缕上升、感悟到生命的无常时,他感受到极端的孤独。这种孤独感愈来愈强烈,并终于在他28岁那年开花结果。在开悟的那一刹那,他欢呼:“无身亦无心!”而当他说出“无身亦无心”这句话时,那一刹那间,他的存在变成了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包含一切、覆盖一切”的一下电闪。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本质,整个表象世界都被包含在里面,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的存在,这就是他的开悟。从始于生命无常的孤独感出发,道元禅师得到了对存在本质的强烈体验,他说:“我脱落了身与心。”因为你认为你有身或心,才会有孤独之感;如果你明白一切都只是浩瀚宇宙的一下电闪,你就会变得非常坚强,而你的存在也会变得非常有意义。这就是道元禅师的了悟,也正是我们的修行之道。4 顺应自然“柔软心”就是一颗柔顺、自然的心。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心,就能享受生命的欢乐;如果你失去它,就会失去一切。尽管你自以为拥有什么,实际上你一无所有。对于“自然”这个观念,人们常常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大多数来我们这里禅修的人都相信,人应该顺乎自然,但他们对自然的了解,却是我们所谓的“外道自然”。外道自然认为,所谓的“自然”,应该就是不讲形式,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多数人的自然观,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却与此有别。自然是某种独立于一切的感觉我们的观点很难解释,但简单来说,自然就是某种独立于一切的感觉,是某种基于“无”的活动。来自“无”的东西就是自然,从土地里发芽长出来的植物就是一个例子。种子并没有“要长成为一棵植物”的观念,但种子却拥有自己的形相,且与土地以及四周环境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随着生长,假以时日,种子就会把自己的本性表现出来。没有存在的东西就没有色与相,所以不管什么东西都会有它的色与相,而这色与相是与其他的存在的事物完全和谐的。这么一来,就不会有烦恼可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饿了就吃,累了就睡植物或石头要顺其自然完全不成问题,但人们要顺其自然却不容易,而且是大大的不容易。要想达到自然,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当你所做的事是来自“无”,你就会有—种新鲜感。例如,当你饿了,吃东西是自然的,你也会觉得很自然。但如果你吃得太多,那么吃东西就是不自然的,你也不会有新鲜感,你会无法欣赏食物的美味。真正的坐禅就好像口渴时喝水,而感到疲倦时,小睡—下也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你是因为懒惰而睡觉,因为觉得那是一种特权而睡觉,那就是不自然的。你会这样想:“我所有的朋友都跑去小睡一下,为什么我不去睡?既然大家都不工作,为什么我要卖力工作?大家都有那么多钱,为什么我不能有多一点的钱?”这不是自然。因为你的心被某些别的观念或别人的观念给纠缠住了,你不是独立的,你不是你自己,也因此那不是自然。哪怕你盘腿而坐,但只要你的坐禅不是自然的,就不是真正在修行。口渴时,你不用强迫自己,你自然就会去喝水了,因为这时候喝水对你来说是愉快的。如果你在坐禅时感到喜乐,那才是真正的坐禅。不过即使你得勉强自己才会坐禅,但只要你在其中感到受益,那也是坐禅。事实上,你是不是勉强自己并不重要,即使修行中碰到困难,但只要你想要坐禅,那就是自然。让心保持在“无”的状态这种自然性很难解释,但如果你能够只管打坐,并在修行中体验“无”的真实性,那就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了。不管你做什么,只要那是从“无”所出,就都会是真切的活动。你会从中感受到修行的真正乐趣,从中感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一刹那接着一刹那,众生从“无”而来,一刹那接着一刹那,我们得以享受生命真正的乐趣,所以,佛家才会说:“真空妙有。”这句话的意思是,奇妙的万有都是从真实的空性而来。没有“无”就没有自然,就没有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是从“无”而来——一刹那接着一刹那地来。“无”总是在那里,万物从中涌现。但是通常,我们都会忘了“无”这回事,行为举止就像是我们拥有了“有”。但如此一来,你做的事就会是基于一些这样的具体观念,因而并不自然。例如,当你在听讲时,不应该有任何自我的观念。你要忘掉自己的想法,只是聆听对方说话。让你的心保持“无”的状态,就是自然,这样你才会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反过来说,如果你用某些观念去跟对方说的话做比较,你就不会全部都听进去。你的了解会是片面的,而这就不是自然的了。你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全心投人,你应该完全奉献向己,这样你就会得到“无”。所以,如果在你的活动中没有空性,它就是不自然的。要有柔软心,先去开一切成见大多数人都会坚持某些观念。最近年青一代开口闭口都是“爱情!爱情!爱情!”,他们满脑子都是爱情。如果他们来学禅而我讲的话不符合他们的爱情观念,他们就会拒绝接受。他们顽固得让人傻眼!当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是这样,但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的态度真的是非常死硬,这一点都不自然。哪怕他们大谈爱情、自由或自然,他们一点都不了解这些东西是什么,他们也不可能了解何谓“禅”。如果你想了解禅,就应该丟掉你的一切成见,只管坐禅,看看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什么,这就是自然。不管你从事什么活动,这种态度都是必要的。有时候我们会把这样的态度称为“柔软心”。“柔软心”就是一颗柔顺、自然的心。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心,就能享受生命的欢乐;如果你失去它,就会失去一切。尽管你自以为拥有什么,实际上你一无所有。但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无”,你就会拥有一切。明白这道理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5 专注于“无”如果你刻意去追寻自由,就不会找得到自由。在得到绝对的自由之前,你必须先拥有绝对的自由,这就是我们的修行。想要了解佛法,你必须先忘掉所有先入之见。首先,你必须抛弃实体或实有的观念。我们对生命的一般见解,都是深植于实有的观念。大多数人都相信,一切都是实有的,并且认为他们看到或听到的都是实有的。无疑地,我们看到的鸟儿或听到的鸟叫声确实存在,然而,我所说的“确实存在”与各位所说的“实有”意思不完全相同。生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佛法认为,生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所以,那只鸟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单单认为生命是实有的观点,对佛教来说是一种外道观点。何谓“外道”?就是当你把一切视为实有,以为它们具有实体性和不变性,那你就不是佛弟子。就此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是佛弟子。找出自己的道路真实的存在来自空性,而且会归复于空性,从空性中出现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必须穿过空性之门。这种存在的观念很难解释,在今日,很多人开始感觉到现代世界充满了空虚,或感觉到他们的文化自相矛盾。反观过去,日本人却相信他们的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是永恒的存在,直到后来输掉战争,他们才变得非常愤世嫉俗。有些人认为这种愤世嫉俗是很要不得的,但我认为这种新的态度要比旧的态度还更胜一筹。只要我们对未来有某种确定的观念或期望,我们就无法以真正认真的态度面对当下。我们常说:“这件事情我明天(或明年)再来做吧!”我们说这样的话,是因为相信存在于今天的东西会继续存在于明天。即使你没有卖力,你仍然会预期,只要随既定的道路向前走,某种结果就会自然来到。但根本没有某条固定的道路是永远存在的。你在一刹那接着一刹那时,都得找出自己的道路。某些由别人设定的完美理想或完美道路,并不是我们自己的真正的道路。了解自己,就能了解一切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道路,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开拓出的道路,就会是一条遍通一切的道路。这话听起来很玄。当你把一件事情彻底弄明白之后,你就会了解一切,但如果你试图了解一切,这样反而什么都不会了解。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会了解一切。所以,当你努力开拓自己的道路时,就能够帮助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开拓出自己的道路之前,你帮不上任何人的忙,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得上你的忙。想要获得这种真正的独立,我们必须忘掉一切既有想法,一刹那接着一刹那去发现一些相当新颖而且不同的东西。这是我们活在世间应有的方式,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了解来自空性。研究佛法之前,你应该对自己的心来一次大扫除。你必须把所有东西从房间里搬出来,把房间彻底清扫一遍。如果有必要,把房间打扫干净之后,你可以把所有东西再搬回去。你也许用得着许多东西,所以不妨把它们一件件放回去。但如果其中有用不着的东西,那就没有保留的必要,否则的话,你的房间就会堆满破旧、没用的垃圾。向东一里就是向西一里?我们说:“一步接一步,我停息了小溪喃喃的水流声。”当你沿着小溪而行,自然会听到水流声。水声是连续不断的,但只要你想要让水声停息下来,就必然可以做到。这就是自由,这就是断念。一个又一个杂念会在你心里生起,但只要你想要将之停息,就一定可以做得到。当你能够停息小溪喃喃的水流声,你就能充分欣赏周遭的事物,但只要你还被一些成见或习性困住,就无法如实地以万物的本然面貌去欣赏它们。如果你刻意去追寻自由,就不会找得到自由。在得到绝对的自由之前,你必须先拥有绝对的自由,这就是我们的修行。我们的道并不总是朝着同一个方向,我们有时会走向东,有时会走向西。向西走一里就意味着向东走一里。一般来说,向东走一里和向西走一里是相反的事,然而,如果你能够向东走一里,就表示你也能够向西走一里。这就是自由。没有这种自由,你就无法专注于手边的工作。也许你以为自己专注,但没有这种自由,你做事时就会有某种不自在之感。因为你被向东走或向西走的观念束缚住了,你的活动就变成是二元性的,而只要你被二元性给困住,你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你也就无法专注。该不该专注呼吸?专注不是死命盯住一样东西。坐禅时,如果你使劲观看一个点,那大概五分钟就会觉得累,这不是专注。专注意味着自由,所以你的努力应该不指向些什么,你应该专注于“无”。没错,我们是说过,坐禅时应该专注于呼吸。但我们这样说,只是为了让你可以透过专注于呼吸而忘掉自己的一切——而如果你忘掉自己,你就会专注于呼吸。我不知道两者孰先孰后,所以严格来说,没必要太使劲专注于呼吸,顺其自然就好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只要你持续修行,早晚便能体验到那来自空性的真实存在。6 当下的一念又一念心的念兹在兹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哲学或教法。但我们不应该执著于特定的智慧,例如佛陀所教给我们的那些。在《心经》中,最重要的观念当然是空性。在尚未了解空性的观念之前,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实有,都具有实体性。但我们了解到事物的空性以后,一切就会变得真实,但不是实有。了解到一切都只是空性的一部分,我们就不会执著于任何实有。我们会了解,一切都只是权宜性的色相。《心经》教人从苦中解脱大多数的人第一次听到一切都只是“权宜性”存在之说,不免为此感到沮丧,但这种沮丧是来自对人与自然的一个错误观点。我们之所以沮丧,那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想法深植于自我中心的观念。但是,当我们对空性的真理有了确切的了解,就不会再感到痛苦。《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28]皆空,度一切苦厄。换句话说,菩萨不是在体会了五蕴皆空之后才克服苦的。体会这个事实的本身,就是从苦中解脱。所以,体会这个真理就是解脱本身。虽然我用“体会”一词,但这个真理的体会总是伸手可及。我们不是经过坐禅才体会这个真理,即使在坐禅之前,体会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也不是了解这真理以后才达到开悟。了解这真理不外乎就是活着——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所以,这不是一件与理解或修行有关的事,它是一个终极的事实。在《心经》中,佛陀只是要指出这个我们一刻接着一刻都在面对的终极事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就是达摩教导的坐禅。哪怕是在修行以前,开悟就已存在了。但是,我们通常都把坐禅和开悟视为两件事:把坐禅当成一副眼镜,以为把这副眼镜戴上,就可以看见开悟,这是错误的理解。眼镜本身就是开悟,把眼镜戴上也是开悟。所以,不管你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开悟都已经在其中,也总是在其中,这是达摩对开悟的理解。无心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你刻意去修行,你就不是在做真正的修行,但如果你没有刻意去修行,那么开悟自在其中,而你做的也就是真正的修行。当你刻意去坐禅,就会创造出“你”或“我”这样的具体观念,也会对坐禅产生某些定见。如此一来,你就会把自己和坐禅分成两边,你在其中一边,坐禅在另外一边。这样,你与坐禅就会变成两回事。当你能把自己与坐禅合而为一,那就会是青蛙的坐禅。我们常以为,青蛙坐着的时候才是坐禅,跳跃时就不是坐禅,这是个误解。如果你明白“空性”意味的是一切总在当下,那样的误解就会消失。整体的存在并不是万物的总和,整体存在是不能切割为一部分、一部分的,它总是在当下,也总是在作用,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开悟了。所以实际上,没有特定的修行是真正的修行。《心经》上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心……”这个“无心”就是禅心,一切无不包含在其中。用正念来坐禅思维或观察事物时,我们应该心无挂碍。我们应该如实地以万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一点也不用勉强。我们的心应该够柔软、够敞开,以便能够理解事物的实相。当我们的思维够柔软,就称为“泰然之思”,这样的思维总是稳定的,这就是“正念”。散乱的思维并非真正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应该保持专注,这就是“念”。不管有没有一个对象,你的心都应该稳定而不散乱,这就是坐禅。所以,没有必要费劲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思考,你的思考不应该是偏向一边的。我们只应该用整个心来思维,不费力气地以万物本然面貌来看待它们。就只是去看,就只是准备好用整个心去看,这就是禅修。如果我们能够随时准备好去思考,就用不着花力气去思考。这种预备好的心灵状态称为“正念”,正念同时也就是智慧,但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某种特殊的心智官能或哲学。心的念兹在兹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哲学或教法。但我们不应该执著于特定的智慧,例如佛陀所教给我们的那些。智慧不是某种学习得来的东西。智慧是从你的“念”生发出来的。所以重点是,准备好观物,准备好思维。这被称为心的空性,而空性又不外乎是坐禅的修行。7 相信“无中生有”如果能够把开悟放在你的修行或思考前面,你的修行或思考就不会是自我中心。我所谓的“开悟”,意思是相信“无”……我发现,去相信“无”是绝对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去相信某种无色无相的东西——某种存在于任何色与相出现之前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管你信仰的是什么样的神衹或教义,如果你执著于它们,你的信仰就会以自利为出发点。你之所以努力追求信仰上的完美,只是为了自我救赎。但实现这个完美境界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你会陷入一种理想主义化的修行,因为不断地追求并实现你的理想,你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让自己从容自若。但如果你总是准备好把一切看成是从“无”显现,知道是什么样的理由让某一种形相得以存在,那么,你将可获得完全的从容自若。头痛没什么大不了!人会头痛,总是有理由的,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头痛,你就会好过一点。但如果你不知道原因,或许就会这样想:“唉,我头痛得要命!说不定是我修行不力的缘故。如果我打坐勤快一点,说不定就不会有这种困扰!”如果你这样理解事情,你就会对你自己、对你的修行失去完全的信仰。你会拼命修行,想要达到完美境界,这样一来,我只怕你会因为太忙碌而无时无刻不在头痛!这是相当愚蠢的修行方式。这样的修行并不管用,但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东西存在于你头痛之前,而且知道你头痛的原因,就自然会好过些。头痛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头痛表示你的身体还正常得足以发出警告。如果你有胃痛,就表示你的胃还算功能正常。反过来说,如果你的胃对于这种可怜兮兮的状态习以为常,你也不再觉得痛,那才可怕!长此以往,你的小命就会因为胃病而断送。别被信仰捆绑所以,每个人都绝对有必要相信“无”。但我说的“无”不是指虚无,这“无”是某种东西,是某种随时准备好披上特定形相的东西,而在其活动中具有某些规则、理论或是真理。这样的“无”就是佛性,就是佛本身。当这样的存在被人格化时,我们称之为“佛”;把它理解为终极真理时,我们称之为“法”;当我们接受这个真理,并把自己视为佛的一部分来行事时,我们称自己为“僧”。尽管有三种佛相,但它们是同一个存在,无色无相,随时准备好要披上特殊的色相。这不只是理论,也不只是佛教的教法,而是对我们人生绝对必要的理解。没有这种理解,我们所信仰的宗教就帮不上我们的忙。我们会反过来被信仰所捆绑,产生更多的烦恼。如果各位成了佛教的囚徒,我也许会很高兴,但各位自己就不会高兴了。所以,这种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你相信自己就是佛吗?坐禅时,你也许会听到雨水打在屋顶上的声音。稍后,美妙的云雾会升起,缭绕于一棵棵大树之间;再稍后,人们会出门工作,抬眼看见美丽的山脉。但某些人清晨躺在床上听到雨声时却会觉得不髙兴,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再过一会儿,他们将可看到美丽的太阳从东边升起。如果你的心思专注在自己身上,你就会有这种忧虑。但如果你相信自己是真理,是佛性的体现者,那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你会这样想:“现在在下雨,但不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光景。到我们要出门时,说不定又是晴光丽日,也说不定狂风暴雨。既然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此刻,就让我们去欣赏雨声吧!”这种态度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你了解到,自己只是真理的暂时体现者,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你会欣赏周遭的环境,会把自己视为佛的伟大活动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先“开悟”吧!用佛家用语来说,我们应该先获得开悟,进而修行,再进而思考。我们的思考通常都是很自我中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考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我中心的。“为什么我要受这种苦?为什么我要碰到这种麻烦?”我们想事情的方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如此。例如,当我们开始研究科学或读一本深奥难懂的佛经时,很快就会感到困倦,但对这一类自我中心的思想却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然而,如果能够把开悟放在你的修行或思考前面,你的修行或思考就不会是自我中心的。我所谓的“开悟”,意思是相信“无”,相信有某些东西是无色、无相,而又随时准备好要披上色和相的。这是不可动摇的真理,我们的活动、思想、修行都应该以这个本源的真理为基础。8 万物本一体我们通常都会想,“他愚蠢而我聪明”或者是“我从前愚蠢而现在聪明”,如果我们愚蠢的话,那又怎么会是聪明的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2
禅者的初心-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