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2

我们来看一下这边有没有还没有结婚的女同学?都结婚了。我常常面对很多女老师,她们都还没有结婚,那我就会请教她,我说假如现在有一个男生,他追求你追求了三年,三年如一日,你对他有求他就必应,从来不跟你说一个不字。假如你半夜因为很饿,饿醒了,你只要打一通电话给他,他一听到你饿了,马上二话不说,摩托车骑着就到你们家门口,把热腾腾的杏仁茶还是芝麻糊端到你面前来,而且是屡试不爽,这样对你好不好?很好。刚好他跟你求婚,但是你的长辈认识他们家里的情况,就跟这位女孩讲,说他不孝父母,你自己考虑考虑。我就会问这位女老师说要不要嫁?很多女孩子都开始考虑,会考虑一下。我说现在就要考虑一下,到时候真正遇上了当局者迷,你到时候就不可自拔了。现在就要确立好正确的理智才行。  那天刚好有一位女老师,她很喜欢看中国的古书,尤其看《二十五史》看了不少。所以我马上问她,她就说不嫁。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斩钉截铁?她说对父母都不好的人,对别人好是假的。这是有理智、有判断力。因为没有孝心的人他一生有一个态度,正确的人生观长不起来,就是缺乏情义、缺乏恩义的态度,缺乏情义恩义。那好的没有长,会长什么?有没有说好的不长,坏的也不长,哪有这样的!好的没学到,一定学坏的。所以他的人生没有情义、恩义的态度,生起来的是什么?利跟害。诸位朋友,我们现在想一想,现在下一代的价值观是什么?利害!当任何一个挡住他利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会怎么样?不管他是太太,还是父母,很恐怖的!所以为什么他能够锲而不舍,三年如一日追这个女孩,追这个老师?因为他看到这个老师年轻貌美,然后工作又很稳定,各种条件评估之后,不错,有利可图,他就全力以赴。  所以我说看人要看深一点,你看一个男人很勤劳,你就说真好,勤劳一定好吗?你要考虑他勤劳的方向在哪?很多人勤劳的方向不是为了奉养父母,而是为了他的名、他的利。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住在外地工作,一回到家里不是先去看父母,先去看谁?还是看他生意上的伙伴,都是为名为利,重利者就轻道义。  所以她自己做太太,她也很清楚她先生第一位不是父母,也不是她们,而是他的生意。这样的太太她会快乐吗?所以要看他的动机,要看清楚。他的动机假如只是为了利而已,那利是很靠不住的,当你真正嫁给他,三年之后你帮他生了一个儿子,因为怀孕也好、养育孩子也好,对女人是最辛劳的,所以一辛劳可能脸上长出了好几条皱纹。结果他在工作上又遇到一个比你年轻貌美的,你从利变害,害要怎么样?害要铲除,这个动作太残忍了,要铲除。  诸位朋友,我们从刚刚上课到现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有没有?有!每天离婚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欲令智迷。当这个男人欲望一来,他智能就不见了,就忘记太太对他的这一份情义跟恩义,他就做下一生没有办法挽回的措施。但是我们要细细想想,他为什么面对这些事都没有判断力,都做出这些违背做人良心的事情?因为他没有被教什么?没有人教他孝,他的人生没有情义,所以根源还在什么?教孝道。你要让你的孩子一生真正懂得做人的根本,一定要教孝。你不教他孝,不只害了孩子,往后他为人父、为人母,又害了另外一个人,甚至于还害了下一代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会影响下一代,会一直延续,所以为人父母不能不学,不能不知道。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教“孝”的三个要点  教孝是所有善当中最重要的一件工作,那我们现在要来思考一下孝要怎么教?  教育当中最省力的一个做法,身教,以身作则。有一位老师她学习完《弟子规》之后,深刻体会学了应该就要去做到,学了「入则孝」之后也觉得自己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刚好五一大假,她回到自己的家里,也遇上了她的生日。而生日我们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教导孩子尽一份孝心。她也是用同样的态度,回去之后搬了三张椅子,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坐,请爸爸坐,请妈妈坐。然后对着她的父母讲,她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年来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一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生日,所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跟母亲行三跪九叩礼。说完之后就拜下去,这个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就流下来;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儿子刚好在旁边看,不由自主就走到自己父亲的身边开始帮他父亲按摩。  你看我们有没有跟孩子讲任何一句话?都没有,而他只看到他母亲在拜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那种德行的力量无形当中给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他不由自主就觉得自己好象不做些啥好象怪不对劲的,所以就去帮他父亲按摩。  结果后来回到自己家里,一进门,这个孩子就对着他的父母讲,他说明年我生日我也要拜你们二个。所以最省力的是什么?「以身作则」。我们在家里就要先尽心尽力侍奉我们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好榜样给孩子看。水果拿出来给谁先吃?一定是先给父母吃,这个顺序不能再错下去了,一错再错,可能就很难!现在很多母亲、父亲买很贵的水果,买回家里还要偷偷摸摸藏起来,等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去睡觉了才拿出来。儿子赶快过来,这是妈妈特别帮你买的,赶快吃,不要噎着了。你儿子吃得很高兴,只为我准备。这样好不好?保证这个儿子会学得很彻底,以后他买水果给谁吃?也给他的儿子吃,给他的女儿吃。  所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人算就是人自以为聪明,顺着自己的好恶去做事,偏爱私爱,而没有循天理天道,循孝道做事,所以他的孩子就学错了。所以真正当我们以身作则之后,孩子就懂得如何孝顺父母,第一个关键一定要以身作则。  第二个教孝的方法,一定要「亲师合作」,父母亲跟老师要能密切配合。《弟子规》当中有提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幼儿园孩子学完之后,隔天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没有睡好?假如这个父母一听完,摸摸他儿子的头:今天你是不是发烧了?那会怎么样?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欢开玩笑,这个开玩笑也不能乱开,当孩子这么样庄严、这么样恭敬的问你安的时候,你要怎么样?你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你可不能摸摸他的头说他有没有发烧了。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去教,这样孩子就会做得很欢喜,慢慢的就会习惯成自然。  我们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课,常常来上课的时候我们会问他们:这个礼拜你做了什么善行、什么孝行。孩子就会说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端洗脚水,举了很多他们力行孝道的实例。刚好有一个孩子二、三岁,他去上完课之后回到家里,就用跑的,要跑到浴室里面,他的妈妈可能跟他有心电感应,知道他一定是去找一个盆子要来装洗脚水,所以冲到他前面把东西藏起来,你看这个妈妈心里想什么?她心里一定想等一下被你弄倒了,我不就累死了,所以把它藏起来。后来我就跟她说,我说你这样做不对,因为你们没有成全孩子的孝心。当他去端洗脚水,你在洗脚的时候你很欢喜,然后给他肯定、给他鼓励,他的孝心就能增长。你现在不让他端给你洗,那他孝心就没有增长。  人的善心就好象小草一样,你日日滋润,它就慢慢茁壮。母亲就说他给我弄倒了怎么办?我说弄倒了更好。她听傻了,哪有弄倒了更好!我说他弄倒了之后你就跟他说:小明,妈妈可以感受到你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知不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端倒,就是你手没有两边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你就可以教他。同时学会做人,同时又学会做事。很多妈妈怕孩子犯错,其实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导他做事方法,引导他正确的做人做事。所以母亲教育孩子的态度跟敏感度很重要。  有一个妈妈很有智能,她的孩子端洗脚水给她洗,她都很欢喜,她说她在热水器当中把它调温度调到最低,然后让孩子端了一个礼拜,之后再慢慢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她说她泡了一个礼拜的冷水脚。这个母亲很有智能,等一个礼拜她孩子端这个水的能力已经形成了,她再慢慢把它转回来。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而成就、成全孩子的孝行。所以我们要求上课时家长一起陪着孩子学,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长坐最后一排,看孩子今天学什么孝行,回去有没有落实,这么样一配合,孩子的行为养成很快。  有一个老师,他说有一个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刚好是暑假结束的时候,开头就跟这个老师说:张老师,谢谢你。为什么谢谢老师?因为我的女儿在暑假期间进步特别多。这句话有玄机,一般孩子退步最厉害的是什么时候?暑假一放一个多月,我们当过老师的都觉得刚放完暑假就好象一匹脱缰的野马拉回来,那很辛苦的,还要再整顿一阵子。结果这个家长居然是说进步很多!家长接着就举例,她说有一天我在睡觉,因为太累了,躺着还没盖被子就睡着,醒过来的时候身上被子已经盖好,谁帮她盖的?孩子帮她盖的。结果一走出房间闻到面的香味,她母亲直接就反应说你爸爸回来了?想说是爸爸带回来的。结果孩子就说爸爸还没回来。她母亲接着问,那怎么会有面?这个小女孩说:我煮的。她妈妈很惊讶,她说:你从来没有煮过面,你为什么会煮?小女孩说:我常常看妈妈这边抓一点,那边抓一点,所以我今天也尝试煮煮看,尽一份孝心。诸位朋友,那一碗面好不好吃?好吃!你们怎么都吃到了?这个面是孝心做出来一定特别好吃。不过她母亲说确实煮得很好吃,因为人只要有心一定能把事做好。  诸位朋友,这个小女孩形成了什么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我们来想想有什么?孝心,一有孝心,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化。再来还有什么?细心关怀,都能体恤到父母的状况跟需要,所以会盖被子;还怕父母醒过来没饭吃,还煮饭,关心。还有做事尝试的态度,当她又这么常做一些事帮助父母,她做事的能力就不断提升上来。孩子的孝心一开,很多行为就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老师教孝,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  我们所有这些推展读经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他们还没有推展以前,没有这个体会。他们都说有品德的孩子学习一定好,而且这个学习绝对不是父母拿着鞭子在旁边鞭策,都很主动。诸位朋友,你相信这句话吗?有一个老师他们班本来都是全校倒数第一,教了将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们都是名列前茅。他们的校长太惊讶了,才请我们去跟全校老师演讲。所以我们要有这个信心,而品德的根本就在孝道,所以一定要跟老师配合好教孩子孝。  第三个夫妻要配合教,因为很多的家长就说:那他们的老师还没教怎么办?不要等了!都从哪里开始?要从家庭、从自己开始。当然很多的家长假如有这样正确的认知,知道德行对孩子一生最重要,家长只要跟学校反映,很多学校就会开始重视。而夫妻之间能相互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长孝心。比方说先生就对孩子说:儿子,你可以不用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母亲。讲话的时候要很中肯,假如当父亲的人讲到眼泪都掉下来,那你的儿子也会听得很感动。  你要告诉孩子,你母亲怀孕的时候吐得半死,连饭都吃不下去,怀孕的时候背着这么重,你看你多少斤,妈妈每天无怨无悔,还去上班下班。然后生产的时候有多么的辛苦,生下来之后点点滴滴照顾你,哪一次你生病的时候,母亲几乎二、三天都没睡觉。把这些真实的状况告诉孩子。因为人都是健忘,你一提醒他,他那种知恩的心就上来,知恩就能报恩,所以孩子他就会很能领受母亲的恩德。另外假如是太太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顺妈妈,但是不能不孝顺你爸爸。就要把父亲从小对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告诉小孩,小孩才能够领受父亲的恩德。所以夫妇搭配也是很重要。  现在很多的妈妈不只没有把先生的一些恩德告诉孩子,还在孩子的面前数落父亲,你看你这个爸爸,这么一讲,孩子对父亲就很难再生起恭敬心。一个先生、一个为人父者连孩子都瞧不起他,他很容易怎么样?自甘堕落。连儿子都瞧不起我了,好,我就坏给你们看。  所以当母亲的、当太太的要谨慎,言语要特别特别谨慎。当我们能够不要把先生的这些过失彰显起来,反而夸先生的一些优点,夸先生对孩子的照顾。先生一听会感动,而且他会觉得儿子相信我可以更好,我应该怎么样?尽心尽力往这个方向去走,他在孩子面前有尊严,而这一份尊严会推动他人生尽心尽力去成长。不能把他最后的尊严都把它断掉,所以夫妇也要配合好教育孩子力行孝道。好,这节课就到这边,谢谢。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一): “孝”字的含义  父子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孝道。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着父母,也就是说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所以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他那个存心都能够时时刻刻念着父母。  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孝子曾子(曾参),他有一次上山去砍柴,刚好他的朋友来找他,古代朋友来找可能都是走了二天、三天很长的路才到。他母亲为人特别忠厚,想着朋友这么找来,这么远来,那假如又没见到曾参,这样对朋友很不好意思。马上她就往自己手上扎了一针,这一针扎下去,曾参马上觉得心痛,马上觉得一定是母亲出事了,赶快快步赶回家里来。结果一回家,看到他母亲话还没讲,马上跪下来说: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什么我的心一阵痛?结果母亲才跟他解释,因为有朋友过来,我想赶快叫你回来,所以我才这么做。所以古代为人子女的人确确实实是念念想着父母。  那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自己对父母有没有这样的态度,为什么没有?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有没有人教我们要孝顺?没有人教。每天脑子里想什么?可能念念想的是自己。我们常常会跟小朋友说,小朋友,你母亲喜欢吃什么东西?他们都说不知道。结果我就问小孩子,我说:妈妈知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他们说当然知道,有什么、有什么,讲了好几样。我说你看妈妈念念为你想,都知道你想吃什么,妈妈这么照顾你,你是怎么样去回馈母亲的,居然连母亲想吃什么都不知道。  「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拿给父母,奉养父母。所以我们就跟小朋友说,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先买什么?先买母亲喜欢吃的东西。藉由这个对比让他们去感受到母亲这么爱护我们,我们却连这么生活的基本都不了解。所以古代人有这样的孝心也是取决于他们的父母有做出好榜样,再加上教育当中以孝道为根本,从小就教他孝。甚至于是邻里乡党互相之间看到孝子都会非常的佩服尊敬,甚至于效法,所以当时候的社会风气也很好。现在确实在社会上要听到孝子容不容易?很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断了二、三代,必须从头开始。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二):让孩子感知父母的恩德  如何引导孩子尽孝道,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常常会从母亲整个怀孕到生产,接着养育的整个过程,让他去体会母亲的恩德,所谓知恩才能报恩。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会跟小朋友说,佛陀有一次经过一个地方,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佛陀就先顶礼,跟这些白骨顶礼。顶礼完之后学生就问:佛陀,你为什么跟这一堆白骨顶礼?佛陀就说;这些白骨可能都是我们过去的祖宗,我们应该对祖宗礼敬。拜完这一堆白骨之后,佛陀就叫学生把这两堆骨头比较黑的分一堆,比较白的骨头分一堆。学生就问:这两堆骨头为什么会一边比较黑、一边比较白?佛陀接着就说:这一堆黑的骨头是母亲的骨,因为母亲在怀胎的过程,整个胎儿的营养都要从母亲的身体当中抽出来,所以钙质流失很多。然后因为整个养育过程非常操劳,所以母亲身体就会日渐憔悴,而且在整个怀胎过程是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怀胎是几十斤重,非常辛苦。  我们做了一个活动,就是把一个鸡蛋交给一个孩子,让他们在那一天当中保护这一颗鸡蛋。诸位朋友,结果怎么样?结果鸡蛋几乎是全军覆没。他们保护这个鸡蛋差不多三分钟又忘记了,渐渐就会蹦蹦跳跳,所以这么一蹦蹦跳跳,鸡蛋马上就破掉了。我们藉由这个体会跟学生讲,你看你们保护一个小小的鸡蛋一天都保护不了,而母亲保护你这么大的一个自己的小孩,保护多久?十个月,所以非常辛苦。怀胎到后期的时候,躺都躺不舒服,觉都睡不好。十个月之后要生产,那更是很辛苦,也很痛苦。  生产的痛比癌症还痛,在产房里面有一些生产用的床,在床上有两根很粗的钢柱,诸位朋友,为什么有那两根钢柱?痛的时候可以拉一下,可以撑一下,把这个痛转移到拉力当中来,所以相当辛苦。我们跟小朋友说那两根钢柱已经弯掉了,什么样的力量让钢柱弯掉?是母亲生产痛的力量连钢柱都拉弯了,所以这两根钢柱见证了母亲生产的辛苦、辛劳。我们会接着跟小朋友说,母亲生完产之后有没有说痛死我了,还是她孩子长大之后,她会跟孩子说我生你的时候痛死了,有没有这样子讲?都没有。纵使她经历了这么痛的痛苦,但是生完产之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念头是想着孩子健不健康,孩子现在如何。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关怀,连这么痛的痛苦她都能够放下,这是母亲生产的恩德。  等孩子生下来了,那更辛苦。所以我们有一个家长就说,她说怀孕还没生下来以前,觉得希望赶快把孩子生下来;生完产之后,觉得很想把孩子再送回去,别生了。为什么?因为生下来之后更辛苦,甚至于连觉都睡不好。我记得我那个小外甥,他一岁以前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待着,有时候晚上不睡觉在那里吵,家里的人是轮番上阵,一个换一个,因为手都快抱断了。我也成了这个行列之一,但是我几乎半个小时手都快断了。所以确确实实母亲养育孩子真是很辛苦、很辛苦。  孩子生出来母亲要哺乳,就要赶快吃很多营养的东西来提供孩子。在怀孕期间很多的母亲因为身体不适,也会常常呕吐。但是这些母亲还是勉强自己要把食物吞下去,为什么?因为想着这些营养要吃下去才能让胎儿更健康,所以在这整个生下来之后的养育工作,也是让母亲非常劳累。我听我爷爷说,我母亲生我们三个,那我们三个孩子都要哺乳,母亲早上还得上班,所以早上上课上到第二节课,还要马上利用下课时间赶回家里来喂我们三个小孩吃奶,吃完之后马上又跑回学校教书。我母亲说她在养育我们小时候,常常下课时间太累了,一打钟整个人就趴下来,就在讲桌上睡着了。她说不知道有多少节课都是她的学生把她摇醒,老师上课了。确确实实又要工作、又要当母亲、又要把家里的事都能够打理好,确实相当辛苦。  所以我们在引导的过程当中,让孩子去理解到他们的整个成长都是让母亲非常辛苦,让他能够去感念母亲对他们的恩德。很多的孩子在听的过程也会很感动,甚至于有一些孩子眼泪都会掉下来。那我们进一步会引导小孩,我们既然知道母亲的恩德,就应该懂得去报恩当一个孝子,那如何当一个孝子?是不是长大之后赚大钱给母亲花?买大房子给母亲住?这个太遥远了。所以我们引导孩子是让他能够从当下开始落实在生活当中,引导孩子你拿一个拖鞋也是帮母亲一个忙,甚至于帮母亲拖拖地,帮母亲分忧解劳,这都是尽一份孝心。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三):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  在教如何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弟子规》,所以告诉孩子说只要你做到《弟子规.入则孝》的一条,就是尽了一份孝心。从哪里开始尽?我们《弟子规》第一句话说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从对父母讲话的恭敬态度开始扎根,开始做起。像《弟子规》里面有一句「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冬温夏凊」的典故是东汉有一位读书人叫黄香,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所以他就跟他父亲独自生活。因为父亲的身体不大好,所以他就很体恤父亲的状况,冬天的时候因为天气比较凉,他就先躲到被窝里面去把被子弄暖和;夏天比较热,他就先用扇子把床搧凉,再请父亲上来睡,点点滴滴都是在观察父母的需要在哪里。  我们会进一步引导孩子,黄香看到了父母会冷、会热,所以他懂得去做这一些工作。诸位小朋友,我们父母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需要,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去做到。我们会进一步引导他们,他们就会去思考。有时候在教孩子的过程,常常懂得用一些问题去让他感受。有一些孩子就会说母亲可能会饿、可能会渴的时候,我们马上懂得倒杯水,拿些东西给她吃。甚至于父母亲下完班回来觉得很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按按摩,替父母服务服务。相信纵使你的技术不是很好,你有这一份孝心,母亲一定会觉得很舒服、很安慰。所以从生活当中的需要去引导孩子。  《弟子规》当中又有说到「出必告,反必面」,我们为人子女处处不能让父母操心,所以到哪里去一定要告诉父母。你的所作所为能够让父母安心,这就是在尽一份孝道。  《弟子规》又说「事虽小,勿擅为」。我们常常问孩子哪一些事不能够擅自去做,做了之后会让父母蒙羞,或者会让父母担心的事?小孩子其实反应都很好,他们会常常提到的是一些不礼貌的事不能做,一些会让自己危险的事情不能做。所以透过我们这样去引导,孩子的孝行就会点点滴滴落在他的家庭当中,落在他的生活当中,这才是把德行落到实处上。所以教导孩子孝,绝对不是一天、二天的功夫,必须要透过你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引导跟提醒。所以我们很多的老师他教《弟子规》、教孝,都是坚持半年以上,让孩子整个行为都上轨道,把这份孝心完全的内化成他的存心.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四):孝养父母需要智慧( 2005-05-19 )  为人子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来用心,从哪几个角度?从奉养父母的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能。我们说养父母之身代表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在古书当中记载,差不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家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寂、孤独,而身体也比较虚弱下来。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然后尽这一份孝心,给我们的孩子当好榜样。像在目前春秋之际,温度变化特别大,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里,就应该打一通电话问问父母有没有这些御寒的衣服,棉被够不够。这通电话一打,你的孩子在身旁都能感觉到你处处关怀父母的身体,他能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孝心。  再来父母的健康时时能够去注意到,而且关怀父母的健康还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行。我们来思考一下,父母假如生病了怎么办?看医生,直觉反应都是看医生。看什么医生?其实中国人对于身体来讲最重视的是治未病(还没生的病),而不是治已病。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的是养生的方法,绝对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来预防,那就很辛苦。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一个人高血压送到医院去,然后高血压好了,有没有?有没有哪一个糖尿病患到西医去看,然后看到最后糖尿病好了?有没有哪一个癌症病患到西医去看后来说癌症好了?西医看的都是把你的症状解除掉。比方说高血压,高血压因为血管塞住了,塞住了很不舒服,所以那个药一吃下去,你的血管马上怎么样?扩张,这个血液就稍微流过去。所以你就没有好象快不行,好象塞住了,血管就扩充下去。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心脏病患都怎么样?赶快拿药来,那个药吃下去是症状解除了,但是他的血管一天一天就松弛掉,到最后血管就坏掉,所以都只是把症状解除掉而已。  到最后我们去看一下,假如你四、五十岁就开始跟着西药吃的人,药要吃多久?要吃一辈子。所以我们看一看很多老人家出去旅游的时候,包包里面会放很多什么?东一包、西一包都是西药。当我们的父母亲晚年都是伴随着这些药物在生活,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更多正确的养生之道,来让父母的身体真正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样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亲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多在这一方面提醒他。然后在饮食当中让他了解多吃蔬菜水果,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而肉类食物都是酸性的,所以久而久之体质就酸化。有一句话叫酸性体质是万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父母养生之道,让身体慢慢趋于弱碱性,身体状况才会好。不然我们思考一下,你所有的内脏把它泡在酸的东西里面会怎么样?这些内脏很快就会退化掉。我们都听不到内脏在呼喊,都听不到它们说我都快不能呼吸了,把我泡在这么酸的体液里面。  所以父母亲这些养身的正确观念,也要透过我们点点滴滴给他们的引导,给他们的积累,他们才懂得如何养身。在看医生方面,我个人比较赞成看中医,中医是治本不是只有治标。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人都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以医学来讲,去看一个中医,他把你的脉完之后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诉你这个要调养半年才能够把身体调好。很多人一听半年怎么样?吓得半死,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调养,结果西医告诉他一针打下去马上舒服,他很高兴,就马上打下去了。但是这往后他就必须依靠针、依靠药来过日子,而且后面的副作用特别大。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健康,也才能够让父母得到身体的健康。  再来养父母之心,就是你时时能够关注到父母的心情,比方说妈妈打一通电话给你,然后东聊西聊,结果你也听出来是母亲在想念我们,这个时候不等母亲开口,应该主动回家去看看。有一些老人家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而已,还想念小孙子,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恤到父母的这一份心,赶快回家看看。我们有一个老师她在今年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我每一次看她在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只要讲到一些圣贤的故事,她马上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结果经过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就走向前来,听课听了三个月她从来没跟我讲过话,三个月之后才走上讲台来,跟我请教了一个问题。那我就先问她,我说:您听课三个月了,怎么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你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你。我们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  她说她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很受益,她说不能只有她们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去教一些比较失学的孩子,能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能,能够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听很高兴,也很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所以我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然后很多老师了解到她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教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八个月了。结果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然后就跟这位徐老师讲,他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而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这个行为在心里上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而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也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刚好有一次,这位徐老师在教孩子其中一句《弟子规》,经文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教这句经文的时候,这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然后带回她的故乡去。回去之后她就开始教导这一句教诲,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这位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能够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着荔枝到她整个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者、一些长辈。就看着一群孩子在她的乡里当中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面这种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一个顶点。结果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个徐老师,然后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们乡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的高兴欢喜;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女儿心里也很安慰。  诸位朋友,她父亲这一个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给他一不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下,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所以《孝经》里面说「立身行道」,用自己的一种德行去帮助这个社会,然后扬名于后世;就是让自己的德行能够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士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够这么有成就在社会付出,所以叫扬名于后世,可以以显父母。当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只要你做到大孝,能够由你自己的成就来让社会人士肯定你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最后我们提到的是养父母的智能,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一千万、想要二千万,有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所以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人生过程当中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传播媒体都是暴力跟色情,孩子一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这要非常谨慎。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替孩子防止这些污染,所以电视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这种暴力色情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他出社会年轻力壮很可能在工作当中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于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这是要谨慎的。当然我们从小假如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着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说「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这个得翻的比较白话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透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开始引导他这一些执着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亲这个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尺而已。所以人生这一些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他的心能够安住在这些圣人的引导,他的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亲的晚年能如此的话,那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五):行孝是快乐的( 2005-05-19 )  在孝道当中,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而且常常这么做。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饭非常丰富,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对着大家说,他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亲扛了一百里之外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来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他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  所以行孝一定要实时去做,人生在报恩、在行孝当中,你的内心会走得很充实、很踏实。我有一个结拜大哥,他大我刚好一轮十二岁,我曾经就这一点跟他分享,说行孝是最快乐的。他听完就说他也觉得是如此,他的母亲差不多在这十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自从他在社会工作,他推掉了很多应酬,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到家里陪父母,陪母亲,奉养父母。他说他这样做了十多年,内心很欢喜。他的母亲前年往生(过世)了,当他母亲往生(过世)之后,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说他这十多年的抉择是正确的。假如他这十多年来把很多陪母亲的时间拿去应酬的话,那他一定会觉得很遗憾。  很多朋友就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任何事只要我们有心,都能够做得很好。而人与人当中有一个功课一定要学好,就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能推掉,把这些时间拿来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最有价值的事。所以拒绝当中有两张王牌很好用,哪两张?一张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找你去吃宵夜,一吃又耗几个小时,那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对朋友的身体好不好?也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他,我已经答应我母亲要去她那里吃饭,今天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你这么一说,说不定他想想我都已经半年没有回我父母家吃饭了,你这么一提醒他,把他的孝心都可能唤醒起来,这是第一张王牌。所以当你说你要回去看父母,基本上没有人会再强迫你。第二张王牌就是自己的妻儿。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诉他说,我已经答应我儿子,今天回去要讲两个德育故事给他听,我们对孩子言出要必行,不可以对孩子黄牛,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他也不会再强迫你继续下去。  纵使这个朋友真的你把这两张王牌都打出来,他还是要强迫你,怎么办?  那这样的朋友确确实实不通情理,所以我们对朋友应该懂得取舍。所以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什么淡?这个淡中有真味,朋友跟朋友相交都建立在一个道义、一个情义之上,他一定会体会到你有很多的本分要去尽,所以他绝对不会每天跟你粘在一起、腻在一起,他不会干这个事。可能七、八点的时候,他会提醒你赶快回家吃饭,这样才有家庭气氛;赶快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多尽一些孝心。所以淡中有真味,他会时时劝导你应该去尽人生这一些本分。而「小人之交甜如蜜」,甜如蜜就是好象粘在一起,分不开来。为什么会这么亲密?因为他有他的目的,他可能看上你口袋里面的钱,或者看上你哪一些社会关系,一跟你接上了他就有这些好处。所以当你还没点头以前,他每天就一直陪你,甚至于陪你到三更半夜他都在所不辞。等哪一天你答应了,钱拿给他了,名字签下去跟他做保证了,他马上就变一个样子出来。所以我们选择朋友也要非常谨慎。而行孝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  而当我这个结拜大哥他这么做,也给了他的下一代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说他常常回去陪母亲,而他的兄弟姊妹也都一样的态度,所以常常回到家里都非常热闹,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也非常好。他母亲出殡那一天,我也到她的灵堂前面跟她行个礼,我发现另外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刚好那一天他兄弟姊妹的孩子都到了,我一看他们下一代的气质、素质非常非常好,全部书都读得好,而且对人的态度都很客气、很谦恭。所以我也从他们的下一代发现一件事,传家最好的是什么教诲?是孝顺跟悌,就是兄友弟恭。他们对母亲的孝心下一代都看到了,他们兄弟姊妹之间的和乐下一代也学到了,所以确确实实为人父母懂得以身作则,他的下一代就会学到很好的榜样。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六):师生情义——左忠毅与史可法( 2005-06-11 )  师生关系并没有在五伦之内,但是五伦关系假如没有师生关系,就不能相处得很融洽,因为这五伦的大道都必须透过老师的教诲,才能够让所有人懂得伦常的大道,懂得尽自己人生的本分。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老师都非常尊敬,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代人是如何以什么样的态度、心境来对待他的师长。在明朝时候,有一个名臣叫史可法,史可法他年轻的时候读书非常刻苦、非常认真。我们在古代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读书人都是刻苦读了十多年的书,然后进京赶考,希望能够取得功名来为人民服务。  而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左忠毅公,刚好左忠毅公他是担任这次考试的主考官,他念念想着要帮国家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以便造福于民。所以左忠毅公就把他的官服换掉,微服出巡到京城附近的一些寺庙里面,去看看这次来赶考的读书人的素质怎么样。因为读书人都没钱,所以都住寺院。当左忠毅公来到一间寺院,刚好史可法因为写了一篇文章之后累得睡着了,左忠毅公赶快看了他的文章,内心非常感动,感受得到这个读书人报国的一种气节,还有利益人民的胸怀。感动之余就把他的大衣取下来披在史可法的身上。后来正式考试,当左忠毅公改到史可法的文元,面署第一。  诸位朋友,为什么左公看了文章之后就知道是史可法的文章?  为什么?是不是作弊?  不是。  文章表一个人的内心,表一个人的气节,因为左公已经看过史可法的文章,知道这个年轻人对国对民的一种态度,所以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他的文章。后来史可法考上之后,他们有一个规定,就是要拜当时候的主考官为师,所以当史可法到了左公的家里面,左公马上跟他太太说:往后继承我的志业,不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是这一个学生。我们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圣贤人不怕家里没有子嗣,他更怕的是什么?更怕的是圣贤的学问在他这里断了,他怕的是没有帮国家找到真正的栋梁去利益人民、利益国家,这比他自己没有孩子还要紧张。  所以确实读书人都是为国为民的胸襟,都是大公无私。后来,因为明朝末年那时候宦官当政,左公因为为人清廉,得罪了一些小人,所以就被陷害,被关到监狱里面去。诸位朋友,到了监狱之后会怎么样?一定会被严刑逼供,所以左公的眼睛就被铁片烧得皮都连在一起,膝盖以下被切掉了。史可法非常的着急,非常担忧他在监狱里面的老师,想尽各种方法希望能够到监狱里面去看看自己的老师。后来监狱里面的士兵被他感动了,就给他一个建议,让他伪装成捡破烂的,伪装成到监狱里面去打扫的人,所以就装成这一付模样潜到监狱里面去。结果当史可法缓缓接近他老师那一间监狱的时候,突然看到老师的整个身体状况,情绪非常激动,眼泪就掉下来。然后当监狱的门打开,史可法就扑到他老师的脚边开始哭起来了。左公一听到自己学生的声音也非常震惊,马上用他的双手把他的眼睛撑开来,眼睛非常的严肃直视史可法,跟他说:你现在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怎么可以让自己陷在这么危险的境地?与其这些乱臣把你害死,不如现在我就活活把你打死。所以话一讲完,左公就把地上的石头捡起来,往史可法的方向扔过去,史可法一看老师这么生气,也赶快离去。  诸位朋友,左公为什么对史可法这么凶?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国家,为的是保护他的学生。后来左公被陷害了,就往生了。史可法常常被国家派到一些很重要的地方去守卫,因为有他守卫的地方,敌军都不敢来犯。他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吩咐士兵分成三梯,都跟他背对背靠着。他的士兵看了之后也很难受,就跟史可法说:大人,您这样身体绝对会受不了,您还是休息一下。史可法跟他的士兵说:假如我睡着了,这个时候因为我睡着了而敌军来犯,那我就对不起国家,我也对不起我的老师。所以他念念当中为国,还有为了老师的教诲,要依教奉行,不敢睡觉。史可法每次回到他的故乡,第一个去关怀、去照顾的是谁的家?就是左公的家人,就是他的师母,还有老师的孩子跟子孙,史可法都尽心尽力的照顾。所以史可法确确实实是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我们也体会到史可法对老师的教诲,是时时刻刻不敢忘怀。所以我们说真正报答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每天给老师送吃的、送穿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依教奉行。而圣贤人给我们的教诲无非就是要我们修身,要我们齐家,要我们为社会、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付出。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的师生之情。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七):礼敬长辈,得遇恩师( 2005-06-11 )  我这一生因为小时候有养成礼貌的态度,所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利益。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孩子假如从小非常有礼貌,那他的人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帮助的力量);而一个孩子假如从小无礼,他的人生不止没有增加助力,还会增加很多的阻力障碍。因为小时候常常失礼,他这个失礼的对象假如很没修养,就会念念想要找他的麻烦,想要障碍他,所以有礼貌对人生帮助特别大。刚好《弟子规》里面的教诲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当我读到这一句经文的时候,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别人的父母对家庭、对社会都很辛劳,都很付出。  所以我那节课上完之后,刚好八、九个男众住在一起。那我一回到寝室,我就开始请教一些长辈,我遇到一个长辈他姓谭,我就请教一下他的出生是几年次的,结果一问,比我父亲的年纪大,我马上跟他说:谭伯伯您好!跟他鞠一个躬。诸位朋友,这个躬鞠下去会有什么变化?人生往往就是在你一、二个很真诚的动作就起变化了。所以我这个躬一鞠下去,头抬起来,这个谭伯伯笑得合不拢嘴,口里面还喊着:飞机坐了几万里,还认了一个侄子。还很高兴。身旁又有另外一个长辈,我一问,他姓陈,我说:陈叔叔您好!比我父亲小,当我这个两个躬鞠完之后,另外一个长辈跑过来,他说:我也要,我也要当叔叔。结果这一位叔叔姓卢,我说:卢叔叔您好!其实我后来回想,这一位长辈非常仁慈也很有智能,他想帮忙你,还自己给你制造机会,跑过来说我也要,怕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这一个长者从上课第一天就坐在我的旁边,还没有空位子,刚好坐在我旁边,因为他为人很客气,看起来就好象隔壁家的叔叔一样,自己也不觉得很特别。  后来我这个躬鞠下去之后,隔天这位长者,这位卢叔叔就把我叫到客厅坐了下来,开始把他人生很多的经验跟智能跟我娓娓道来。我开始一听很惊讶,因为这位长者二十九岁就当总经理,他这个总经理绝对不是自己挂上去的。听说现在招牌掉下来还会砸到好几个总经理,总经理太多了,他不是这种总经理;是坐着两排的股东,然后每一个人给他发问问题,他说人事出现怎么变化你要怎么应对?财务发生什么危机你要怎么处理?就这样一一问他问题,他要这样对答如流。答完之后,股东开会要不要聘这个人当总经理,一聘之后,他就是一个人就到这个公司坐镇,在古代叫做空降的元帅。这样的工作好不好当?不好当。一个公司这么大,里面的小团体就特别多,你一进去都举目无亲,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凭的就是智能跟德行。所以卢叔叔说他有一次到一个大的饭店去当总经理,他说他去之了之后,马上把袖子卷起来,到厨房里面陪他们洗碗、洗盘子。所以这些员工就会觉得他很亲切,而且印象更深的是居然总经理的盘子洗得比他们还好,让他们很佩服。  当我听到卢叔叔这些经历的时候,突然心里面觉得很惭愧,这位长者明明就坐在我旁边,我居然都看不出来,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自己觉得自己看人的能力太差劲了。不过我也同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愈有能力的人愈谦卑,就像很丰满的稻穗都是垂下去的。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出来社会工作,遇到一些公司里面的主管,马上就说他能力有多好,马上又说他跟谁的关系特别好。这样子的人能不能信?不能信!可是很多年轻人一听到这些人讲得天花乱坠,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所以一个人看人的能力特别重要,当然如何看人也要深入中国圣贤的教诲才能做得好。而看人最低的标准,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弟子规》,假如这个人做到了《弟子规》,那你可以保证他是有德行的人,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我们说《弟子规》是显圣镜,可以显现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德行;《弟子规》同时是照妖镜。你对照对照看看这个人做到《弟子规》哪些,假如都没有做到,纵使他讲得冠冕堂皇,天花乱坠,你绝对不能相信,所以看人很重要。  当这位卢叔叔把他人生这些经验跟我娓娓道来,我的内心很感动,他一聊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之后,我的内心只想做一个动作,这位朋友说鞠躬,鞠躬已经不能表达我内心的一种感谢,当时候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跪下去。我那时候真的体会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样的重视师道,因为老师对一个人人生的启迪,那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所以我当下双膝就这么一跪,结果因为卢叔叔年轻的时候学过柔道,手脚特别好,我都还没跪下去,他马上一把就把我拉起来,他说使不得。所以愈有德行的人愈谦虚,他马上一把就把我拉起来。  这两个多小时讲完之后,往后每天只要我们上完课,吃饱饭,卢叔叔就找我说:来,我们去散步。他就问我:你今天听课有什么心得?我就把我的心得跟他报告。讲完之后,他就跟我说:你看事情深度不够,广度不够。他还点点滴滴开始给我分析,给我教诲。所以在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的人生历练、见识提升得特别快。离开澳洲之后,只要有时间有空他都会来看我,我只要有到他们家附近办事,我一定先去拜访卢叔叔,再好好跟他请教。甚至于我在海口、在整个中国大陆一有问题打电话给他,他都会非常细心,非常关怀的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因为有这个机会得到卢叔叔的教诲,那我更应该尽心尽力把他的教诲去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当每一次跟卢叔叔报告在中国大陆做的这些状况,他也都会非常高兴。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八):一分诚敬,一分利益( 2005-06-11 )  一个人一生,最不会嫉妒你才华的就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老师。当我们真正有所奉献,有所成就,父母跟老师的喜悦可能比我们更多。因为有这么多好的老师给我栽培,所以我们念念也希望能够去利益更多的学生,我们深刻感觉到一个好的老师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影响如此大,所以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学为人师。在我教书这几年当中,也是尽心尽力在做,刚好我有一个学生,那个时候我是教自然科,一次月考下来只有三个孩子不及格,结果我就很惊讶,小学而己怎么会不及格?我就把他们三个额外找来补考。然后考完试下来,我们才发现有一些孩子不是这一题不会,是他连字都不是很看得懂。我也从这里发现一个孩子的语文能力是他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老师特别重要。  那我们就一题一题念给他听,他就懂得去作答。后来指导完之后,三个孩子去考试就及格了,补考就算通过。其中有一个孩子有一天刚好走到讲桌前面来,当然因为我跟他们三个补考完,他们三个跟我的感情就特别近,其中一个走到前面来,突然他就单跪就跪下去,手还比这样,就这样跪下去,他说:参见师父。诸位朋友你不能笑,为什么?因为他是很认真,这个时候你一笑他就没气了,突然他那个动作一做下去很认真,他那个态度会感染你,突然我就很严肃,我就一手把他撑起来,我说:拜师可是很严肃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这么一讲,那个孩子若有所思想了一下,差不多五秒钟,重新再跪下去说:参见师父。所以这个孩子跟我就特别亲。第二次月考考了九十几分,进步了三十几分。  因为孩子有这么大的好的表现,我们就实时要鼓励他,我一观察他其它的学科都不算很好,所以颁奖绝对没有他的份,我们马上去买奖品,而且还不能买一份,这样就不公平,所以就买很多份,成绩很好的我们都送。送到最后,我就留下最后一个奖品叫做最佳进步奖,我就说:来,最后一个奖颁给全班进步最多的人。我就问学生:你们猜猜看进步最多的是几分?他们就开始猜十六分、十八分、二十几分,猜半天都没猜到,我说:都不对,进步了三十多分。全班同学就哇!结果马上把这个同学的名字一讲出来,全班不由自主响起一片掌声,所以这个孩子走上来的时候就雄纠纠气昂昂,很有自信走上台来。这个孩子从那次月考之后,自然科目都是九十几分。  所以确确实实当一个学生对老师有恭敬之心,对老师有崇敬之心的时候,他就会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努力;确确实实我们为人师的一份心,学生都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一个人一生能够遇到一些好的老师的缘分,对他的人生就会起很大的变化,也由于有这分明白,所以我在从教的过程就告诉自己,我在这个学校一待我就不走了,为什么?因为教孩子不是教两年他的人格就好了,他的整个思想观念就成就了,不可能!这两年只是让他非常信任我们,甚至于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我的老师一定是处处替我着想。当他有这分感受的时候,他的人生只要遇到一些问题,他会马上再来找老师。  我常说一个人的内心只要能感受到还有人全心全意的爱护他,这个人绝对不会走上绝路,因为他的内心还会有一股力量。那学生要找我们,我们要让他找得到,所以只要长期在一个学校教下来,你教了十年,你这十年的学生都会重新回来请教你,我们就可以给他适时的帮忙。  幸福人生讲座(二十九):他人为镜,万象为师( 2005-06-22 )  除了好老师之外,事实上一个虚心的人,一个受教的人,他在所面对的人、事、物当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比方说当他面对善人的时候,《弟子规》里面说到「见人善,即思齐」,每天所接触这么多有德行、善良的人,我们都能生起学习之心,效法之心。善人是我们的老师,那恶人可不可以是我们的老师?「见人恶,即内省」,见到别人做错事,我们要懂得反省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有则改,无加警」,有的话赶快改,没有的话自我期许不能犯同样的错。  很多人就说他看到别人犯错事,心里就很难受,每天都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在看,内心愤愤不平,所以在这个社会当中很多人是愤世嫉俗,每天茶余饭后数落别人的缺点。当我们在批判别人缺点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内心平不平静?不平静。内心愤愤不平跟学问是背道而驰,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深应该心平气和。  有朋友就说,我实在没有办法不看别人的缺点,那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建议,假如你看到家里人的缺点,你就当作自己的缺点。他一听觉得很纳闷,为什么看家里人的缺点就是自己的过失?我们会进一步引导他,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行不够,我们的孩子没有被我们感动才继续学坏,所以是我们的德行不够,没有感化他。  假如看到我们的同事没有做好,我们也要当作自己的过失,因为就是我们没有做出很好的榜样,让他们产生惭愧之心进而效法,所以这也是我们的过失。我们也要从自己修身开始做起。当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我们时时刻刻会鞭策自己不断增长学问,而不会把时间耗在去数落别人的缺点上了。所以善人跟恶人都是老师。  不止是人,事、物也可以是老师。比方说您看到竹子的时候,你可以跟它学习什么?中国圣贤人很善于跟天地万物学习,那我们来感受一下,您看到竹子,觉得可以从竹子身上学到什么样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观想一下竹子,一节节很有志气,很有它的原则,好,很好!竹子会垂下来,愈高的时候会稍微垂下来,谦虚,谦。谦再加上虚,竹子是空心的,常常能够虚心领受别人的批评,所以竹子也是表君子之风。还有没有?竹子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什么道理?假如我们常常心很清净,你会从万物当中有很多的启示,你的悟性会开。  我们看看这竹子它是一节一节的,所以不断的往上升,其实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往上突破,一节一节突破。而且它每一节的节心特别硬,所以人生有很多关卡,你都要勇往直前把它突破上去。好,我们再想想还有没有?竹子很正直,昂扬直立而不屈,不屈服,又能够虚怀纳别人的雅言。所以我们要学竹子的正直,而这个正直是代表内在的一个气节。  我们常说人生要外圆内方,这个方就代表一个人很有正直的气节,对外与人相处还要外圆,就是要圆融一点。现在很多人说我很正直,所以常常言语就直言不讳,没有看情况、看时机,让朋友听了很不舒服,之后不只没有感谢他的劝告,跟他可能都翻起脸来。所以外圆,还是要圆融一点,懂得观察时机再去谏言。  我们看竹子,您有没有看过一根竹子自己长在那里的?没有,竹子都是整片整片长在一起,所以竹子代表它很懂得选择好的朋友一起产生环境的影响,我们说身教、言教,还有环境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影响,叫境教。你的身旁都是一群正直的、有品德的朋友,那我们也会在这个气氛之下,得以「德日进,过日少」,自己的道德也会增进。所以荀子有讲过,「蓬生麻中」,这个蓬它就是比较弯弯曲曲,但是你把它种在麻子里面,因为麻都是很直立的,自然这个蓬也会直立起来,「不扶而直」。所以环境对一个人特别重要,尤其在孩子他的定性、他的认知知见都还没有确立以前,环境就特别重要。  古代孟母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有所谓的「孟母三迁」的故事。第一次搬到的是刚好在这些坟墓的旁边,所以常常就会做很多的丧事,孟子就学习办丧事。妈妈一看不对劲,赶快搬家。第二次搬到菜市场的附近,孟子学习在那里卖东西,在那里卖猪肉。孟母又觉得不对劲,赶快再搬迁。最后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每天就到学校里面去跟人家一起读书,这时候孟母才觉得比较心安。假如没有孟母去选择一个好的环境给孟子,那可能我们的孟子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个人学问道德有成就,跟他的父母、跟他的老师确确实实是直接的关系。  一个竹子可以让我们领受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我常常会问学生一些问题,他们的答案有时候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所以其实孩子很有悟性。我问孩子:你从竹子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孩子回答说:竹子它的精神就是处处为人民服务。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看竹子,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建房子,它的竹叶可以包粽子,所以它全身没有一个地方不能用。我们听到这里都觉得很惭愧,你看竹子确确实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它全部都奉献出来。而且奉献出来的时候,从来没有向我们要一分钱,而我们才做了点事情就跟父母讨价还价,就跟亲友讨价还价,「我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怎么样对我」。所以我们人比起竹子确实是自叹不如。所以竹子你深刻去体会就可以从它身上学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刚刚说到的善人、恶人是老师,甚至于天地万物是老师,还有你所处的事情、境界也是老师。我们所处的境界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是不是躲在山上成就的?是不是?绝对不是,所有人的道德学问都是在处事待人当中不断去历练,不断去提升,所谓历事炼心。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本来的习惯,看到这种情况脾气都快来了,突然想到「凡是人,皆须爱」,气就压下去,这就是历事炼心。所以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时候是顺境还是逆境?逆境的时候。所以要感谢逆境,感谢困难,感谢磨炼。不然我们的潜能,我们的智能,历练开显不起来。  当我们有这种态度的时候,你就不怕吃苦,懂得去磨炼自己,懂得去提升自己的境界,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以后面对逆境也是老师。顺境最容易让一个人迷失掉,所有错事可能都在顺境的时候干出来的,所以面对顺境要懂得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放任,不可以自大。要常常提醒自己,我有这样的顺境是多少人给我的栽培,要常怀感恩心,这样顺境、逆境都是老师。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上善若水, 君子不器( 2005-06-23 )  我们经典里面很常用水来比喻德行,所以在《老子》一书里面提到「上善若水」。诸位朋友,您觉得看到水可以让您体会什么人生道理?假如你在看水的时候,还在烦恼今天股票会不会跌,那就悟不出道理来;还在烦恼我儿子怎么还没娶老婆,那你就悟不出道理来了。面对万物的时候,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可以从中体会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你看到水有没有想到什么?这个水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才能做大事。所以水到任何的容器里面,它就可以融进去,然后变成那个容器,不跟它产生冲突。《礼记ຎ#8231;学记》里面说「君子不器」,一个君子所谓「大德不官」,有德行的人你把他放在哪一个位置,他都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他可以随时融入他所处的情境里面,用他的德行去改变这个团体。  「上善若水」,你看水利益所有的万物,任何一个生物要生存都需要水的滋润。水利益万物,但是从来没有跟人、没有跟万物要过酬劳,所以确实水是很有德行的。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生命,这是它的德行。我们在经典里面很多都有提到水,比方《论语》里面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说这个水流有没有一刻是停留的?没有,水一直长流不息,这个时候你要想到光阴一刻也不停留,所以代表我们要珍惜时光,一去不复返。  我们这一生做任何事,有时候都是做做停停,很难有恒心从头做到尾,只有一件事情你从来没有停留过,哪一件事?就是我们从出生一直就非常努力的走向死亡,一刻也不停留,所以珍惜时光,这一生不能空过。要对得起自己,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对得起师长的栽培之恩,要对得起在我们这个人生过程当中,多少曾经鼓励过我们,帮助过我们、提拔过我们的人,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不能让他们灰心。  所以文天祥有一句话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过死亡,但是这一生如何去经营,如何让这一生过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就要用我们的丹心,(这个丹是红色),意思是指我们的诚心。真诚的心照汗青,汗青指的是历史,史册。我们当时在上高中的时候,背到这里,汗青考出来,你就会写史册,好,两分打勾。  我们这一生用真诚心照哪一本历史?诸位朋友,照哪一本历史?你的一生要用你的真诚,用你的真心照谁的历史?人生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照自己的这一本历史。让你人生一年一年走过之后,回首来时路觉得心里很安慰,没有蹉跎时光,有尽心尽力尽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职责,那你这本历史读起来,你会了无遗憾。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一):施比受更有福  我们回想一下人生几十年走过来,你有没有觉得了无遗憾,觉得很充实?其实我在整个人生这三十年的过程里面,常常都会觉得很空虚,不知道在干嘛。比方说念书念了十六年,在念初中、高中,甚至在念大学的时候,特别觉得内心很空虚,好象没有一个人生的目标。读初中的时候只有一个目标,是什么?考高中,你就拼命的往那里冲,结果冲到了,是不是人生的目标?不是。冲到之后,它又变成一个目标叫什么?考大学。然后冲到了大学,一个好工作。在这个过程里面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你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孝子,你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能够懂得时时去爱护别人的人,就像范仲淹一样。  假如我的小学、初中就有人告诉我,人生要有这样的目标,那我们从小当孝子的话,内心绝对不会空虚,绝对不会觉得空荡荡的。因为当我们只有一个目标的时候,事实上那个目标都是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都没有为自己的家人、为自己的朋友去付出,甚至于为社会做点事。  人生只要在付出当中,你的内心才会常常觉得很充实、很喜悦。所谓「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在这一年多来,我们演讲三百多场,常常都是披星戴月,很早就出去了,八点多出去。因为很多课程是对家长上课,所以都是在七点半到九点半这个时间,九点半以后可能还有一些家长会问一些问题。所以常常有时候骑着脚踏车,回到家里都十点多、十一点。再弄一弄上床的时候都十二点左右,每天累得半死,躺下去都昏死过去了。很多人就说:蔡老师,你们这么辛苦。我说:我觉得我一点都不辛苦。我说:人生不怕身累,就怕心累,就怕自己觉得对家庭,对这个社会一点贡献都没有。所以这一年多来讲了三百多场演讲,身体很累,一躺下去隔天又是一条好汉,但是心理上这一生从来没有这种踏实感。  所以当我第一次回到家里跟我父亲报告我这三、四个月,那时候刚好过年的时候。回到家里跟我父亲报告,这三个多月在海口所做的点点滴滴。我父亲听的过程两个多小时三度眼泪都掉下来,我可以去感受到父亲是因为听到这么多的家庭能够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这么多的孩子开始懂得尽孝道是他的本分,所以父亲听了很感动。让我的父亲能够感动,让我的父亲能觉得儿子做的这些事是值得的,在我们的内心也会觉得对父母比较有交代。我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我的父亲还会说:你不要担心家里的事,放心的去做就好了。我父亲还会安慰我,叫我别乱操心。所以变成整个家庭的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因为确确实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多为别人做些事,多为这个社会做些事,只是有时候不知道从何做起。其实只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修身做起,自然而然我们对社会的影响就会水到渠成,打开来。我们前面提到很多的老师,他在学校里面也是一个人,但是因为他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所以在学校他这一班的学生就表现很好。表现很好,别人一看就会觉得很欢喜,就会希望也跟他一样去做。他只是做好自己本分就带动了整个学校,甚至于又把他的经验写成文章,放到我们的大方广网站,让更多的人能够去学习。他也到各个省去演讲,把经验奉献出来。  所以一个人要利益社会并不是很复杂的事,而最重要的基础在哪?基础在把自己先做好,尽自己的本分,所谓「敦伦尽分」。在敦伦尽分当中,他的能力就慢慢提升,这个时候就自然水到渠成。《大学》里面有一句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提醒,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从天子到一般的人民,贩夫走卒,他的人生要从哪里开始?「壹是皆以修身为根本」,修养自己的道德是一个人一生在家庭、在社会能够建功立业最重要的基石、基础,就在修身。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二):积德以遗子孙 ( 2005-06-25 )  当一个人不修身,没有德行的时候,他这一生的事业一定迟早会垮下来的。所以很多人一看这个人又没有德行,每个月还是赚那么多钱,自己看了也是很不平衡。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来龙去脉。去脉是代表他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来龙是为什么他没德行现在有钱?为什么没德行,现在有事业?来龙你一看,原来刚好他爷爷、他爸爸有钱。但是你看到他的员工能不能留得住?要有德行才能带员工的心,你只是有钱,对待员工不尊敬,不尊重,不关怀,员工能不能留得住?不可能。所以他没有德行,他就不懂得君臣之义,他就不可能把这个公司员工带好,慢慢的他就会败下来。  所以老子说祸跟福,「祸褔相依」,是同时存在的,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没有德行,只要有钱,危机就出现了。我们看中国圣贤人创字很有智能,这个「钱」字怎么写?金子旁边配了两支戈(就是刀),所以钱愈多会愈有冲突。这两支刀,国与国冲突,甚至于家庭里面兄弟操戈都是因为金钱。现在因为没有圣贤教诲,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都看到兄弟在争财产。其实当兄弟在争财产的时候,他这一生败相已露,他的人生不可能经营好,因为他现在的动作就已经给他的下一代做最不好的榜样。他示范给他儿子看的是只要为了钱,兄弟都可以反目成仇。所以人无远虑,看不远,都逞一时之意气,都做出一些会让人生遗憾的事。所以修身重要,德行重要!  我们要用真诚心写自己的历史,要对得起自己。诸位朋友,还要写谁的历史?用你的真心在谁的历史当中写下一笔可歌可泣的诗篇?在你的祖先。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一下,给祖先,太好了!您这句话讲出来,我们的老祖宗感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现在你去问大学生,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会不会告诉你要为中国人写历史?能不能讲出来?你假如问大学生说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他说:你怎么问这么无聊的问题?你为什么不问我现在流行歌曲哪一首最畅销?脑子里想的是这些,脑子里想的不是做人应该尽什么本分。  所以做人应该尽孝道的本分,而这个孝不止是对父母,还有对我们历代的中国的祖宗,我们都应该尽这一份孝道。我们得到老祖宗这么多的智能恩泽,我们拿什么回报?当然要立身行道把老祖宗的教诲在家庭里面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让家庭的家道可以传承,让古圣先贤的这些思想可以在社会当中传递开来,这就很重要。所以请问诸位朋友,您在你父母的人生历史当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篇了吗?您能够让您的父母每一次想到我生这个女儿真是没有白生,我生这个儿子真是非常欣慰!假如你的父母那一本历史当中时时打开来都是这样的满足,那你这一生在父母当中的历史就写得非常有价值。  再来还要在谁的历史当中好好的用心去写下这一篇?后代子孙,太好了!给这个朋友掌声鼓励一下。我们现在去问一些年轻的男女,结婚的人,你去问他一个问题:你的家道、家风要传多少世?你这么一问他,他忽然楞住了,为什么?想都没想过。所以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的态度跟古代为人父母的人,我们真是差他们太远了。古代的读书人也好,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也好,想的都是世世代代的子孙。所以司马光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遗金于子孙」,你留金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遗书于子孙」,你留一些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所以你看古代为人父母的人,他想的是什么?积厚福,积阴德,庇荫后代,绝对不是只是自己一生的享乐而已。所以他有这种德行,他就可以庇荫后代,不止庇荫后代,因为他冥冥当中都在积阴德,他的所有言语行为都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给他的后代子孙学习。所以有这种认知的父母,他的家道都可以绵延几千年、几百年不断。  诸位朋友,您的家风要传多久?看自己。要有立志,我们说学贵立志,我们有志向要传一千年,你假如有这个志向,那你从今天以后绝对不会在那边打麻将,耗自己的时间又给下一代不好的榜样,你可能从今以后读书很认真,工作很认真,对待父母很孝顺。孔老夫子后代子孙传了二千五百多年,传到现在七、八十代了,子孙都非常优秀。为什么?因为夫子对于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人类都是长远性的影响,所以阴德特别厚。而所有一出生就知道他是孔夫子的子孙的人,马上觉得与有荣焉,觉得我不能丢孔夫子的脸,所以言语行为特别谨慎,深怕自己侮辱了祖先。当我们是树立这样的榜样给你的子孙,当他知道他就是某某人的子孙,他马上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所以今天假如有人来告诉你,已经确认了你就是孔夫子第几代的子孙,你马上走路就不一样了。  范仲淹的子孙传到现在已经将近快一千年了,我在推广读经的过程,还接触到两位范仲淹的后代,其中一位现在还在海口一个很知名的高中当语文老师,而且是教得非常好的名师。他的女儿现在还在北大读中文系。所以你看那个家风一直绵延了几千年,一千年都不坠。刚好有一次在珠海演讲,我一演讲完,住在一个朋友家里,那个朋友对面的邻居住了一个老师,他也去听课,隔天他就走过来说希望跟我聊一下。后来一坐下,我看他脸很大,耳朵耳垂也很大,一看就是很有福相,结果他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我是范仲淹的后代。所以这个确实我们积厚福真的可以让我们的子孙有很好庇荫,也让我们的子孙有非常多典范可以效法,所以诸位朋友,你的人生要在子孙的这本历史当中好好的认真用心的去付出、去经营。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三):夫妻如何才能和顺?( 2005-06-25 )  俗语说「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以前我们说夫唱妇随。当你的先生他常常想到我的人生就是因为娶到了这个太太,才让我的事业,才让我的家庭能够有这么好的发展。当你的先生人生那一本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那你这个太太也觉得没有愧对这个先生。当你的太太常常都想到我就是嫁给了这个先生,所以我的人生才能走的这么幸福,这么美满。  我曾经遇到几对夫妇相处得非常好,其中有一对就是卢叔叔跟他的太太。他的太太见到我的时候都是称赞她先生的德行跟先生的为人处事,我一听到一个太太在称赞先生,我们都会觉得很惊讶,因为太少听到了,所以一听到就会觉得感受特别深。而他的太太就说她有很多辛苦的事,她的先生都会主动帮她做。为什么他的太太会这么样的尊敬卢叔叔?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一定都是点点滴滴付出来。  卢叔叔跟我讲一句话,他说:我们结婚的人没有资格去要求太太要对自己的父母好,没有资格去要求,你要对你的太太好到让她感受到,就是因为有这么好的父母,生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子来跟我相爱,所以我要好好的爱他的父母。你看做到这样的地步让人家感动,所以在他太太人生的这本历史划下了真情真意。  所以我们面对所有的亲友,甚至于面对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圣贤人,我们都要尽心尽力,所谓不愧祖先,不愧所有的亲友。这个时候你常常就会觉得内心非常的充实,非常踏实,觉得人生这一遭没有白走。你假如常常有这种充实的感觉,一定会想到文天祥这句话,我们把它念一遍。当我们听完这些分享之后,念起来这句话的味道绝对不一样,好,准备好了没有?要大声念出来,预备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四):真正能伤害你的是谁?( 2005-06-25 )  我们刚刚提到了水的德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水没有一刻停留,时光也没有一刻停留。因为时光一刻不停留,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的尽自己本分,好好的去成就我们所有的亲友,所以才提到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水还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在很多的圣贤教诲里面,尤其跟学习有关的一句话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学如逆水行舟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有没有在精进当中,你只要一懈怠就马上往后退了。  确确实实现在这个社会一个大染缸,只要你稍不认真,你的气质马上就下降。所以杨老师,我们这些学生、这些下属常常只要不用功,被杨老师一看到,她就说:你最近怎么啦?马上发觉你的气质变了。那水还可以让你想到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有的百川都往大海里汇集,它都能够包容,能够容纳,所以人生要时时拓宽自己的心量,用一分宽恕的心去对人。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别人,问题在自己。所以你只要心量一拓宽,障碍就去除。  其实我们说都是那个人让我生气的,都是那个人对不起我,所以常常就会气愤,就会不能包容。我会问朋友一个问题,我说按照逻辑来讲,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你的内心,这句话对不对?按照逻辑来讲,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你的内心,那真正伤害你的人是谁?自己。你们怎么那么聪明?太有悟性了,我们课还没讲完,你们的悟性都开了。  这句话很有味道,谁在伤害我们?所以我都做一个譬喻给他们听,我说今天你从办公室走出来,一走出来刚好遇到一个人一巴掌就给你打下去,你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气冲冲走了,你心里想今天真倒霉,可能他认错人了。你马上就算了,不怪他了,一巴掌不怪他了;刚好今天回到家里,你先生喝酒,状态很不好,给你一巴掌。同样一巴掌,你马上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我跟你没完没了!同样一巴掌,效果差这么多,请问谁造成差这么多的效果?自己,对!所以谁让我们气的?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所以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人了解到这个真相,你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所以我们常常都会说他应该怎么样,他应该懂,他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种话我常常听到,我都会回他们说:他本来就不知道。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失去圣贤教诲二、三代了,所以人做人的根本搞不清楚。其实我们看到这样的人都觉得他很可怜,哪还有时间跟他生气!所以我们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不要再怪他了,你要更可怜他,他在那里自甘堕落,自掘坟墓,你再不把他拉回来,他以后会死得很惨。这个时候不应该跟他生气,反而应该生起一个包容、一个慈悯他的心,要像大海一样有容乃大。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长江、我们的黄河,这个大水一直往哪里流?都往东方流。虽然它有百转千回,但是它目标有没有变?没有,却始终奔流向东方。代表一个人很有志向,志向不改,但是能不能直线就走过去?不行。人生哪有可能这么顺利!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时候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自己转。所以有时候该屈,我们说要能屈能伸,有时候该变通的时候要懂得变通,要懂得顺势而为。但是一直很清楚目标在哪?在东方,目标在成就孩子,目标在成就身旁的有缘人,这个目标不变。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五):君臣关系是道( 2005-07-03 )  在古代「君」是指君王,「臣」是指臣民,君臣关系。现在有没有君臣关系?很多人说现在没有皇帝了,哪有君臣关系。这样子解就解得太狭隘了。君臣关系(实际上)指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社会当中,哪一些都可以属于君臣关系?企业,企业里面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还有没有?学校里面的校长跟老师。学校里面、企业里面还有军队里面也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还有没有?我们所处的政府单位、公家机关都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  (所谓)「君仁」,(意思是)领导人应该仁慈。仁这个字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哪两个人?诸位朋友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是处处替人着想。「君仁」的意思就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于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他,一定会效忠他。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这叫臣忠。所以仁跟忠就是德行,君臣关系是道,仁跟忠就是德,君仁臣忠。  家庭也有君臣关系  团体里面有君臣关系,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连家庭都有君臣关系。以前的家庭都是大家族,有的一住就是一、二百口人,所以因为一、二百口人就有很多比较德高望重的长辈,他就是君,他就是领导者,整个家族要决策都要透过他们来决定。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家族?很少,不过应该还有。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郑濂,他们家族总共上千口人,七代同堂,而且家庭和睦。现在能看到四代都不得了。现在是两个夫妻一个儿子就不和睦了,三个人都搞不定。不要说三个人,连两个夫妻都搞不定,都常常吵来吵去。更有可能连自己一个人住都搞不定,常常自己还跟自己过不去,气得半死,气自己怎么把事情干成这样,明明知道不要生气还生气,明明知道不能懒惰还懒惰,所以连自己跟自己都处不好。  不听“妇言”  千口之家能处得好,这可是大学问。明太祖非常佩服郑濂,就请教他,他说:你为什么可以把一千个人治理这么好?是用什么方法?郑濂回答一句话叫「不听妇言」。不要很多女性听到这句话以后都不来听课了,说蔡老师居然骂女人。我们听话要听出它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不要只是看到文字表面而已。为什么郑濂说要能够经营千口之家要不听妇言?因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最怕什么?才言,最怕拨弄是非的言语产生。一拨弄是非,听的这些领导人一不平,他不公平就会影响到他的言语跟他做的事。所以一做出去之后,整个家族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一不公平,所有家庭就会觉得人心也开始波动起来,开始谁看谁都不顺眼。所以一个领导者不能听信一些才言,要能够大公无私去做事。  那为什么他要说不听妇言?因为女人在古代比较少机会接受教育,不接受教育就对古圣先贤的教诲,对做人的道理不懂。不懂做人的道理,眼界就会很短,心量很狭窄;心量一狭窄就喜欢计较东计较西;计较东计较西整个人心就会开始不平,开始很多纷争,开始很多流言蜚语就出来了。所以他说不可以听信这一些搬弄是非的言语,那这也是(要求)一个领导者他有能力去评断哪一些话不可以听。但是人很奇怪,一听到一些才言马上耳朵都竖起来,马上就说:谁说的?谁说的?只要听到说谁看你不顺眼,谁说你的坏话,马上耳朵就竖起来。古代因为女人少受教育,所以比较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叫不听妇言。  古代其实有很多的女人非常伟大,也教育出很多很优秀的下一代。她们其实有受教育,受什么教育?家庭家风的教育。诸位朋友,念书等于受教育吗?这不一样!受教育是懂得做人做事,而不是只有读书。现在很多大学生读了十多年的书毕业了,知不知道怎么做人?不知道,那叫没受教育,那个叫受到知识技能传授,没有真正受到做人处事的教育。所以现在的“妇言”不见得是女人说出来的。男人没受这个做人做事教育,也常常跟人家计较来计较去,心量很狭窄,这样的人的话能不能听?不能听。所以我们要有智能去洞察,不听谗言,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来搬弄是非的人,可能他就是真正的是非人,问题就在他。所以为什么他要来跟你搬弄这些谗言?他的动机要控制你,他的动机要让你的团体不和,让你的家庭不和,这是他的动机。所以你要有能力去判断,不要听这些话。所以当我们每一位女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心胸就很开阔,这句话绝对不是说你们;当男人很心胸狭窄,那这句话就在说你。所以为人处事要懂得拓宽心量。  领导者要公平  后来皇帝送了两个水梨,很大的水梨给郑濂,算是给他考试,两颗水梨怎么分给一千个人?结果派两个锦衣卫跟在郑濂后面,到了他们家里去,就看到郑濂不慌不忙拿出两个大水缸,然后两个大水缸都装满水,一边一个把那个大水梨敲碎。敲碎之后整个果汁就渗到这个水缸里面去,然后说:来来来,不分大小,一个人喝一碗。这样去持家做到公平。公平,人心就平;(人心)平了之后就和,(所以叫)和平;(人心)平了之后就安,(所以叫)平安;安之后人心就乐,(所以)叫安乐。所以公平是持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假如不公平,对某一个孩子特别好,那就麻烦了。对这个孩子特别好,请问对他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古代被溺爱的孩子有没有好结果?对他特别好,他就恃宠而骄,他就玩物丧志。而那些被你忽视的,被你轻忽的那些孩子内心会不平,甚至于他会觉得很没自信,觉得自己很没用,因为你都轻视他,你都忽略他。所以这样的孩子从小也会心理不平衡、不健康,等到大一点可能会造成兄弟纷争,觉得父亲都对你好,母亲对你好,到最后兄弟可能会冲突起来、会打起来,古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们持家,持一个家族一定切记要无私、要平等,这样对你的后代子孙都是最好的做法,最好的榜样。所以家族里面就有君臣关系。  在企业里面有君臣关系,在很多的团体里有君臣关系,请问在团体里面需不需要平等?太需要了,假如你对这个员工特别偏好,时不时就给他加薪、就给他一些奖品,其它的员工不服气,慢慢怨气一积累,到时候就爆发了。所以不止家庭要平等对等,团体也要平等对待。所以现在说企业里面要有制度,做出了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才给予什么样的奖赏,这也是建立在一个公平平等的基础之上。  以身作则的力量  我们来看一看古代人为君者,他是怎么样当君王,他是怎么样当领导人。领导人最重要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这个特别重要,以身作则。我们一个老师他看到《弟子规》之后很高兴,他想说我可以拿这本书好好教训我的学生。所以他回去之后很兴奋,隔天就开始每天眼睛瞪得很大:不要跑,「事勿忙,忙多错」;你的桌子怎么整理的这么差劲,「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常常像一个警察在站哨一样,常常看到学生哪里错了,马上给他批评。结果做了一个多月之后,他觉得很辛苦,疲于奔命。刚好有一个机会跟我们一起坐下来吃了一顿饭,我看他很疲劳,他就说:《弟子规》这么好,但是我推起来怎么这么累?我们就跟他沟通说一个领导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去命令学生做到,而是自己要先做到,要以身作则。他这个心念一转,回去之后做法就变了,都是先要求自己做到。所以有一天他自己在那里整理桌子,在那里擦桌子,突然把头抬起来一看,看到二、三个孩子也跟着他在擦,结果因为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一看到别人也在做了,就一窝蜂全班就擦起桌子来。他说他在那个时候内心很感动,觉得真的以身作则的力量很大。  刚好那个礼拜他们又带出去一个公园做教学考察,结果在这个公园里面,他就很自然的蹲下去捡起了一个纸屑,捡了差不多二、三张。突然回头一看,发现几十个学生统统都在捡垃圾,他说他那个时候看了眼泪都快掉下来。当然他也发现了一个真理,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以身作则,这个教育的力量、教化的力量、感化别人的力量特别大。到最后学生还跑上来把他手上的垃圾都抢过去,他说:老师,你是长辈,这种事让我们来就好了。  至诚如神  为什么孔夫子这么样尊崇古圣先王?也都是古圣先王用自己真正扎扎实实做出来的。我在史册里面曾经看过记载尧帝的一个故事。尧帝有一次下乡去巡视,刚好看到两个人民犯罪被押送要去关起来。尧帝一看,心里面很慌张,马上就跑过去问清楚:你们两个为什么犯错?犯了什么错?这两个人民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吃了,连家里的父母都没东西吃,所以我只好去偷人家东西。结果尧帝一听完,马上就跟士兵说: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关起来。这士兵一听都楞住了,怎么可以把君王关起来?结果尧帝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他们两个没罪,因为我没有把我的子民教好,所以让他偷人家东西;而因为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所以这两件事都是我的过失。尧帝发出内心至诚的一种反省,马上感动天地,当场雨就下下来。  诸位朋友,一个国家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决定在人心。而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一种胸襟气度,有这样的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他是全民万民的榜样。他这个态度动作一做,马上全国人民起而效法,瞬间整个国家的运势就转了,这都是有道理可循。所以一个领导人要至诚的反省,一个领导人要时时能替人民着想,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兴旺。在叙述商汤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提到汤王也是圣君,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所有的事情,所有事有罪过,谁的罪过?朕是君王的自称,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没做好榜样。所以君王的这种自我反省的一种态度,一定可以让他的臣民非常感动。这一些圣君用他的诚心感动天地,那我们有没有用我们的诚心感动家庭?所以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是去要求我们的家人应该做到什么,而是先反省自己没有做到什么本分。当我们有这种诚心,有这种反省的态度,连国运都可以转了,更何况是一个家!  很多人说古代那些马上就天降甘霖,是不是神话?其实不是,为什么这么多感人,这么多奇迹,我们现在人都看不到?问题在哪里?在我们比起这些圣王,比起古圣先贤,我们的差距太大了。在清朝《四库全书》里面记载,康熙皇帝在历代君王当中是非常有德行的皇帝,当国家遇到旱灾的时候,康熙帝会有一段时间斋戒沐浴,斋戒沐浴之后再到天坛祈雨。康熙帝在走向天坛的时候,天空是太阳高照,没有任何迹象要下雨。当康熙帝踏上天坛开始用他的至诚心诵读祭文,在诵读祭文的过程,天空就开始乌云密布,等到祭文念完,雨就下下来。这都是史书上面记载的,所以我们确确实实可以了解一个真相,所有好的境界是要靠人的真心去感来的,所以人生能感来多少幸福美满,多少人生的奇迹,也要靠我们的这一颗真心。  一家仁,一国兴仁  伟大的人都是把做人最根本的事情做到最好,然后感动全国人民。周文王他面对他的父亲王季非常孝顺,真正做到了「晨则省,昏则定」。所以诸位朋友只要把《弟子规》做到了,你的家庭一定兴旺,你的国家一定兴旺。他(周文王)每天三次去跟父亲问安,早上、中午跟晚上,看到父亲身体很好,他内心很欢喜;看到父亲身体不适,他就觉得很难过。而且三餐的食物他都亲自去看,看温度适不适中,怕太热了烫着了,太冷了吃不下去,每天这样三次跟父亲问安。  当一个君王这样做的时候,全国人民怎么样?因为孝是一个人的性德,只要君王做出孝道会触动全国人民这一分本善的心,所以就全国效法。他的儿子,周武王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德行跟志向。所以当文王生病的时候,周武王每天陪伴在侧,连帽子都不解下来,就一连这样侍奉父亲的整个病情状况。父亲假如这一餐不吃,他也吃不下;假如父亲今天吃了一餐,他就陪父亲吃一餐。所以真是确确实实念念都是为着父亲,就这样陪父亲陪了十二天,后来父亲的病就好起来。我相信除了药很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周武王这分孝心,让他父亲非常的宽慰。  所以一个家族这么样的孝,就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孝道。《大学》里面说「一家仁」,一个家庭里面都是仁德之风,一家仁,一个国家就兴起了仁德的社会风气,「一家仁,一国兴仁」。所以带领一个国,带领一个团体没有想象中这么复杂,一定是从自己修身,家庭齐家做起,自然而然治国、平天下。  一家让,一国兴让  周朝当初太王在的时候,太王是王季的父亲,我稍微写一下:王季的父亲是太王,王季的儿子是文王。太王当初看到这个文王(他的孙子),觉得这个孙子秉赋非常好,将来可能是一代圣君,但是王季是第三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大哥叫做泰伯,还有一个二哥叫仲壅。这两位王季的兄长一看到自己的父亲这么疼爱这个孙子,了解到这个孙子往后一定是一代圣君,也就是他们的侄子是一代圣君。所以他为了不让他的父王难做,两个人趁着说要帮父亲去采一些草药,两个人就上山去了,从此不下山。他怕父亲传给王季,会让他父亲觉得对他们两个很不好交代,所以为了让父亲好做人,可以放下权位。所以这个家庭的礼让是会让太多人非常感动。  而这么一让成就了孝心,这么一让,兄弟之间不为权、不为利去争,所以确确实实做到孝悌。对父亲做到孝,对兄弟友爱,悌,再来对人民做到忠;忠于人民,让人民能够得到一个圣君。所以这么一让,孔夫子说这两个人「至德」,没有真正的德行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出来。所以他们「一家让,一国兴让」,周朝为什么强盛?就是榜样做得非常非常好。所以古代能够留名青史的这些风范都不是虚妄的。  以孝治家  古代的君王能够做到这样,那我们现代的人能不能做到?  有一个企业家曾经遇到一个很大的挫折,亏损了差不多七、八亿。这样的挫折并没有让这个企业家灰心,他还是再接再厉,后来事业拉起来,而且做得很好。后来我们去了解到这个企业家他的员工训练,训练什么?他的员工用《弟子规》来训练,用《三字经》来训练。我们去体会到他为什么要用《弟子规》来教育他的员工?他为什么不告诉他,你就把我这个东西卖好就好了,你能够把我这个东西销售出去就好,他干嘛还要用《弟子规》来教他的员工?是把员工的成长,员工的人生放在心上。因为体会到现在的员工不懂得做人,一个人不懂做人,人生是荆棘密布,一定会走得非常坎坷。因为他有这份心爱护他的员工,自然得到员工的爱戴。  这个企业家每年的几个重大的节日,比方说清明节、春节这些重大节日,所有的子孙都要拜他的妈妈,都要拜父母,所以这个家庭是以孝治家。当领导人有这分孝心的时候,下面的部属会很感动,进而效法。当他的员工懂得孝道治家,员工的家庭也能够和乐,而员工的家庭一和乐了,他的心态,他的内心才会很平安,工作也会做得好。所以他用《弟子规》来教他的员工做人,他的员工才懂得修身跟齐家;他又行孝道当员工的榜样,所以员工也懂得以孝来督促自己,来治理家庭。所以我们领导人不能只想到自己的荷包,还要能想到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家庭。只要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跟气度,企业一定可以带得很好。所以一个领导人的言语行为、处事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部属。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在商朝的时候,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在吃饭的时候拿了一个象牙的筷子,其实商纣王身边有没有很多很好的大臣、很有智能的良臣有没有?有,很多!那为什么商朝还是败亡?因为领导人没有接受臣民进谏的这种态度跟雅量,所以造成到最后这些良臣都离他而去,有一些还被他杀了。其中有一个大臣很有智能,一看到纣王拿了一个象牙筷子,他心里一想麻烦了,国家会有大难。以前的读书人看一枝筷子就会知道国家有大难,为什么?我们现在人行不行?不行。所以真的以前的人读古书很有智能,他就去想到当商纣王拿着一个象牙的筷子,他要用什么样的茶杯?要用犀牛角做的玉杯,当他的象牙筷子跟玉杯要配什么样的盘子?可能要配黄金的盘子。那配黄金的盘子,请问要什么样的食物?你总不会一个黄金的盘子摆上两块豆腐,会是山珍海味。你在吃山珍海味总不会穿着一个T恤衫,会穿什么?会穿绫罗绸缎。你穿绫罗绸缎总不会住在一个木屋里面,那就要盖什么?所有奢华的皇宫建筑都出来了,要花多少钱?要花一大堆钱。请问跟谁要钱?老百姓的血汗钱统统把他搜刮出来,老百姓连养活自己父母妻儿的钱都被他抢过去了,到最后会怎么样?起而讨伐他。  所以一人贪戾,《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他那么贪,他那么暴戾,全国起而攻伐他。我们刚刚提到水给我们人生的启示,其中有一句跟水有关,叫「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君王,人民可以拥护你,让你国家兴盛,但是当你暴戾无道的时候,水就会把你淹没。所以商纣王不了解要得民心,不能与民争利。所以君王只要与民争利到最后的下场一定是众叛亲离。所以员工对我们的支持,部属对我们的支持,也都决定在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做法。  孟夫子的教诲  所以孟夫子对于君臣关系,有一段很精辟给我们的教诲,我写下来给大家看。孟夫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好,我们来看一下孟夫子对君臣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教诲。领导人假如对臣、对部属就看作自己的手足、自己的兄弟一样,则臣会怎么对他?把他当作心腹一样看。君之视臣如犬马,你就看你的部属就像犬跟马要帮你服务一样,也不尊重他,那他看你也就是像普通的陌生人一样,就像这个国家的国人而己,对你会不会尊敬?也不尊敬。君之视臣如土芥,你对你的部属觉得我花钱,你就要给我老老实实做,你要给我日夜的工作,不把他当人看,把他当土芥看,那他看你像什么?把你当抢匪、仇人一样看。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部属对于领导人的态度都是取决于领导人的态度,所以一个团体带不好,一个企业带不好,谁要负最大的责任?领导人。所以当我们的组织,当我们的企业带不好,不能责怪部属跟员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汤王那句话「万方有罪」,罪在哪?罪在自己,「罪在朕躬」,这是君对臣的一种态度,「君仁」。  天子有争臣七人  接下来(讲)「臣忠」。我们刚刚说的忠于什么?忠于本分,忠于自己的职责。那臣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去尽心尽力,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领导人。所以在《孝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诲,《孝经》提到「天子有争臣七人」,当时候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他的天下还可以维持下来;「诸候有争臣五人」,诸候是一个国家,比方说是鲁国、齐国,有一个国家虽然无道,但是他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大夫是以前算官做到很大的一个官职,「大夫有争臣三人」,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失其家,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所以身旁有进谏他的下属,这对他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古代很多的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他马上劝诫君王。  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那当然劝别人能不能直言不讳?也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所以魏征也很有智能,他一开始事奉唐太宗的时候就跟唐太宗说,他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你看魏征很厉害,都可以透过一些问题引导唐太宗思考,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征跟唐太宗说:忠臣都要杀头,有的心脏还要被挖出来,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但是在这个笑的过程里面,唐太宗会思考。因为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尤其历史都是读得滚瓜烂熟,一想到有暴君才出忠臣,因为暴君,所以劝诫的时候都被皇上杀了,他想假如我把忠臣杀了,我就变暴君。所以魏征这么一讲,他以后的性命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唐太宗会想我绝对不做暴君。魏征言语的智能相当高,所以讲话也要不断的去提升境界。  后来有一次魏征劝唐太宗确实劝得非常的激烈,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气得半死,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一边走一边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就讲气话,就很生气走进自己的寝宫:我一定要把他杀了!刚好遇到皇后,皇后看皇帝这么气,心里一想一定是魏征劝诫唐太宗劝得太激烈了,他就气得半死。结果这个皇后也没问说你气什么,马上就说:贺喜皇上!恭禧皇上!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我气得半死,你还恭禧我,恭禧个什么?还摸不着,他说:你在恭禧我什么?她说:皇上,一定有圣君出现,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唐太宗一听本来气得半死,突然就欢喜起来了,所以你看这个皇后言语的智能也很高。  所以我们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体会到,一个皇帝也好,一个人也好,一生要能成功立业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是身边有真正能劝诫他的人,唐太宗没有魏征,没有皇后,功业能做起来吗?太难了!所以诸位朋友,你的身旁有肯劝诫你的亲友,你要当什么看?当宝贝看!所以《孝经》里面说的「士有争友」,一个读书人要有一个肯劝他的朋友,他这一生才不会身败名裂;一个父亲要有肯劝他的儿子,他才不会做出犯法的事情,「则身不陷于不义」。所以现在你身旁有这样的朋友,你要好好珍惜!  闻誉恐,闻过欣  那我们看一下,人听到别人劝的时候都会脾气就来了,所谓「忠言逆耳」,但是「利于行」。所以一个人有这个雅量能接受别人的劝言,什么时候开始建立?你等他被拍马屁都拍习惯了,再来说一个人要接受别人的劝告,能不能做到?做不到了。所以我们李老师,我们在深圳的李老师,他教孩子教到这一句《弟子规》说的「闻誉恐,闻过欣」,闻别人称赞我们,我们受宠若惊,还警惕自己我还没做到这么好。闻过欣,闻到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要欢喜接受,还要感谢别人,这样子「直谅士,渐相亲」,所有肯劝告你的朋友就会围到你的身边来。刚好李老师教到这一段。  他教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跟邵老师跟几位老师正好在杭州讲课,然后回到深圳去之后,刚好要吃饭。这个邵老师就指出一个学生某一个动作,就指出她这个动作不大好,要改过来。这个话才讲完,这个女孩子马上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她说:谢谢邵老师指出我的缺点。这个邵老师突然觉得很惊讶,你看这么一教,孩子马上能够欢喜接受。所以从那以后我们跟这些小孩指出缺点,他们不但没有生气,还会感谢你,给你深深的一鞠躬。所以当孩子从小能够建立这种接纳别人劝告的雅量,对他一生的帮助,那真是没有办法去衡量的。好,我们这节课就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六):勿以新怨忘旧恩( 2005-07-07 )  不只是部属要劝谏领导人,其实在家庭里面,我们当子女的,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要劝谏,所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劝别人的态度也要正确,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劝,我们要了解一个成年人思想观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当劝不听的时候怎么办?要「悦复谏」,这个「悦」是喜悦的悦,就是你要抓准时机,看爸爸比较高兴了,或者看领导人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劝。不要在父亲很不高兴的时候还劝,可能会造成一顿痛骂,所以要审时度势。「号泣随,挞无怨」,纵使父母不能接受,我们也没有怨言,因为我们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所以问心无愧。所以劝父母不是说他不听就算了,以后不劝他了,那这样的态度就已经忘记了我们为人子女的本分。所谓别人对不对那不重要,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做对,我有没有尽到本分。  所以部属劝导领导者、劝导上司也要观察时机。而在劝的前提之下,要领导者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够才可以劝。我们能不能到一个公司三天,然后就直接跟老板直言不讳?那不可能,所以劝谏别人的基础在信任。  我们刚刚课程里面提到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位大臣,唐朝的魏征,他就很懂得抓准时机来劝谏唐太宗。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哭了一段时间。唐太宗说了一段话,他说「以镜自照」,以铜镜照自己的脸,「可以正衣冠」,自己可以知道衣服哪里没穿好,头发有没有梳好,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以历史来做一面镜子看自己,「可以知兴替」,可以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国家,让它兴盛,如何让国家昌盛,可以从历史里面学到一些经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假如有肯劝谏他的臣民,他就可以知道他每一个政策对于整个国家跟社会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他可以从这些劝他的臣民当中了解到得失问题。所以唐太宗说他三面镜子破了一面,就是魏征已经去世了。唐太宗有这样的一种态度,难怪唐朝这么多的贤臣能够出来,他也能够创唐朝的「贞观之治」,所以魏征是我们为人臣非常好的榜样。  很多做部属的人,他们都很怕劝长官,有没有这个现象?很怕劝长官,为什么怕劝?得失心,怕劝了之后连位子都不见了。所以人有所得失的时候,患得患失的时候,就不能够循着理智、循着一种正气去做事。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这个「欲」是什么意思?这个「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他的心就不公正,做什么事,担心东,担心西,考虑东,考虑西。所以现在很多公家机关的职员每天都在烦恼,烦恼要跟哪一个上司。假如跟错了,我们说改朝换代了,可能就前功尽弃,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以这样子去跟上司的话,跟下来,人生会不会觉得很踏实?不会。以这样的心境,每天不是在认真工作,在干嘛?在揣摩上司的心态,他喜欢我们讲什么话,我们就去讲那些拍马屁的话;喜欢我们做哪些动作,我们就去阿谀奉承,这样的日子累死了。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能不能走完他二、三十年平顺的工作?很难,为什么?当他要这样阿谀奉承,这样上司才会赏识他的话,那这个上司能做得久吗?所以思考要想得深,要想得远。  真正你阿谀奉承才会喜欢你的上司,保证做不久,到时候你绝对是前功尽弃。反而有些比较正直、直率的人,他每天只想着我做这些公家的事是对谁负责,是对人民负责,是对国家负责,所以不管谁来当上司,我一定要尽我的本分把工作做好。也由于他有这样的态度,所以他的工作能力日益提升。因为他认真工作,能力又一直提升,等到好的长官来了,他要用谁?他一定要用能够把事情办妥当、办圆满的职员,所以这个时候机会不请就来了。所以只要我们无欲,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尽本分去做事,相信在我们整个人生的事业过程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这整个工作的过程,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上司、很多的长官对我们很照顾,很提拔。所以我在工作过程遇到好的上司,不只是在能力上会指导你,甚至于对你的家庭生活都会很关心。所以一个人在整个人生工作过程,我们要时时能念到这些曾经照顾过我们,曾经提拔过我们的老板、上司,这个恩不能忘记。  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有一些情况让我们看了会很难受。比方说,有一家公司开了二、三十年,刚好发生企业危机,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很多职员马上把公司包围起来,这个时候谁会得利益?没有人得利益。他可能只是因为这两、三个月,公司发不出薪资来,所以很多的员工就把厂子包围起来。现在人做事都逞一时的意气,都没有思考长远一点。所以一包起来,公司的营运怎么样?就下来了,营运一下来,老板没有办法经营,他的工作也没有了。所以常常意气用事,就会做出一些让任何人都不得利益的后悔事。常常看到这一幕,我会去思考,这个老板二、三十年来要扛多少风险,要承担多少责任,部属有没有想过?员工只想着我每个月有薪水好拿就好了。  我父亲是从事银行业的,他说你不要看这老板房子好象满大的,车子也开得不错,其实最常跑银行的是谁?就是老板。当企业发生一些经济上的危机的时候,这些老板每天要去为这些财路去打量、去打算。所以,可能所有的员工在睡大头觉的时候,老板在干什么?还在思索,还在烦恼。所以员工这二、三十年能够有稳定的家庭生活,有一份功劳是绝对要记在老板身上。而二、三十年的这个功劳却因为两、三个月付不出来,就跟老板这样反目成仇。所以,确确实实人不能做这种缺德的事,不能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有一句话说「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一个人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一个小小的摩擦,就疏远我们最亲的亲人,这个使不得。现在人干这种事的多不多?脾气一来,脾气压不下,连父母都不认了,连兄弟都不理,这个太缺德。「勿以新怨忘旧恩」,不要因为新的一些小小的怨恨就忘记了可能几十年的恩德。所以,老板的人生也有起起落落,当他在低潮的时候,你却拿着刀捅他一下,这样太没人道了,这样搞下去一定都搞得两败俱伤。  我曾经在新闻当中看到,韩国人在十多年前发生了金融风暴,那个时候东南亚非常多国家的经济都瞬间垮下来,而韩国的职员很多拿着自己家里的钱跑去找老板,他说「老板,你不能倒,你倒了,几百个家庭都出现状况,我们的钱你先拿去周转,公司一定要营运下去」,都有同舟共济的态度。诸位朋友,韩国人的这种对上司、对君的态度跟谁学的?跟我们中国的圣贤学的。现在这一幕能不能在中国人的社会看到,行不行?不行。现在中国人学到哪里去了?学到西方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了。所以这样下去,国家不能团结,企业不能团结,家庭也不能团结。所以我们为人部属要理智,要能够彼此互相团结帮助。  日本人对于公司的政策假如不满的时候,他们绝对不去围厂。他们会在自己的头上绑一个白布,写着「抗议」,然后继续干他的工作,继续干工,公司正常运作。但是老板一走进来,看到每个人绑着「抗议」,马上召集这些主管开始商议,到底哪些政策有什么不妥,我们赶快坐下来检讨。那一坐下来检讨就会调整一些做法,他一调整,下面的员工就感受到上司、老板有这分诚意去替他们着想,自然而然这个冲突就化解掉。所以日本人是这样做,韩国人也是这样做,结果都是跟中国人学的。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学东西一定要学好的,不能学不好的。结果这个最好的居然是在自己家里面放着,这个我们会觉得很羞愧,要好好来珍惜我们的中国文化,再造更圆满的君臣关系。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七):夫妇有别( 2005-07-07 )  第三伦是「夫妇有别」。在讲夫妇以前,我们要思考一下夫妇关系是怎么样发展过来的。当然在古代夫妇关系是直接发展过来的。古代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样好不好?很多人都说旧的都不好,其实说这个话都没有深入去理解到个中的道理。假如说自由恋爱很好,古代的父母之命不好,请问现在夫妻演出来的有没有比古代好?何止没有比古代好,简直是一塌糊涂。  我们曾经看到有一个朋友,他的母亲结了三次婚,他的父亲结了四次婚。他们这个家族实在很庞大,也很乱,可能在介绍的时候介绍得脑子都搞胡涂了。所以,现在的夫妇关系比起古代那真是差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古代是父母之命,谁帮我们找对象?父母。父母都长我们几十岁,人生的阅历就特别多。这找对象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辈子的幸福,那可不是小事,所以他一定会去谨慎的找到一个有很好的家世,可以门当户对的人家来结这个婚姻,结这个姻缘。因为都很谨慎在找,所以离婚率就特别低。而且以前的人非常认命,所谓的「夫妇有别」,会把他的职责尽心尽力去做到。  现在年轻一辈的不只不晓得自己的本分要做什么,又喜欢讨价还价。夫妻为了分配工作可能就吵起来了,我洗三天衣服,你洗两天衣服,每天在那里计较这些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于财物都是各怀鬼胎,每个人都有他的私房钱。夫妻的心都不能够融合在一起,婚姻迟早会晃。  也没有办法,现在时代变了,也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现在强调的是什么?自由恋爱。自由恋爱恋到现在什么结果?自由到最后没有规则可言,家庭大乱了。家庭又是社会国家的一个细胞,细胞坏了,器官就坏了,所以家庭坏了,社会、国家就动荡不安。所以教孩子如何找到好的对象重不重要?重要。请问什么时候教他?等他大学毕业再教吗?要教导他会看人,会与人相交往,这个能力就特别重要。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八):结婚岂能当儿戏( 2005-07-07 )  在自由恋爱的情况之下,要谨记三个字,叫「慎于始」,对于一开始要特别谨慎。在找对象的时候,眼睛要擦亮,一定要擦亮,所以要教会孩子如何看人。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概念很危险。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些年轻男女在谈恋爱都是险象环生,有没有这个感觉?都替他们捏一把冷汗。  我在教书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女孩子长得特别漂亮,我一看都很紧张。现在漂亮会害死她,真的,为什么?她从小走出来,因为现在的男人都看色不看贤,所以每一个人都跟她说「哇,你怎么这么漂亮」。她三岁、五岁,你都说「你怎么这么漂亮」。每天她就拿着镜子干什么?照我的脸,她把大半的时间都花在哪?花在她的脸蛋,花在她的衣服,就不花在学习上面。漂亮的女生从小就听这些称赞,她已经很重视她的脸蛋。假如一上中学之后,这些男生又夸她「你真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女人」,一听她就怎么样?这个迷汤一灌下去,她就飘飘然,就很危险。  所以我的学生都五、六年级,一定要先教导他如何看人,不然到时候好话一听进去就麻烦了。「女怕嫁错郎」,这个能力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我就会告诉他们,人与人相交往一定有它的自然的轨迹发展过来。人跟人一开始认识,从相识开始,相识之后慢慢的才会相知,互相了解,进入相知的状况。这个相知现在都很困难。我们有一句话说,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怎么样?因知道了、了解了而分开,这真是荒唐。都还没有了解就结合,你看现在的人真是拿自己的一生开玩笑。拿自己的一生开玩笑不打紧,谁在担心?谁在难受?你的父母比你难受,疼爱你的人比你更难受。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跟我认识很久了。她交了一个男朋友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不好开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这一段整个交往过程,我们也是替她很紧张。后来她终于有一天大梦初醒。当她大梦初醒的时候,我马上开着车冲过去,怎么样?帮她护驾。大梦初醒有时候又藕断丝连,所以我们赶快去帮她护驾,让她不要再回头了,不要再回这个头。结果护驾的时候就到她们家去坐,我一看到她的母亲,因为她母亲也跟我有熟,看她母亲谈到她这段时间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所以我们说,为人子女连报父母恩都报不完了,我们还干出一些让父母这么担忧、这么难受的事。请问她的母亲觉有没有睡好?自己的女儿谈的对象是不幸福的,你看她随时随地在提心吊胆。确实,我们人生要理智,因为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人在关怀、在关心。所以,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再进一步发展。怎么了解?一定要在自然的状况之下了解。所谓自然的状况就是,就像同学一样,就像同事一样,大家都有一起相处的机会。这个时候你就要观察他做事认不认真,有没有责任感。你就要观察他对别人有没有关怀心,有没有包容心,这才能够看出他懂不懂对待别人、照顾别人。很多的女孩子都说,「我不管那么多,他只要照顾我就好了」。  问:一个人的爱心会这样,会只对一个人有爱心,其它的都没爱心,那这个爱心是真的假的?  答:假的。对!所以我们说,找对象有一个最好的工具是什么?最好的标准就是孝道。我们前几节课提到,他连对父母都没有关怀、没有孝顺,他会对你好,那是假的,那只是一个有利可图,等那个「利」变化变「害」了,他就抛弃你了,就不理你了。他对每个人都关怀、都照顾,代表这个人很有爱心。你要这样去观察人才会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他马上就要怎么样?今天认识了,明天开始就两个人自由活动了,就两个人约出去了。你看得准吗?绝对看不准。他绝对都把他最好的,不只是最好的,而且都是装出来的给你看,你看了很感动,那他不好的统统藏起来。  所以,看人一定要客观去看,要在平常他处事待人当中去看,你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为什么现在的年轻男女都没有看清楚,一下子就两个人在谈恋爱,受什么影响?受电视影响,受西方的电影影响。你看他们看西方电影都什么?早上就一见钟情,下午就可以去结婚了,有没有?但是他不知道西方也有很多早上结婚,下午就离婚。荒唐,当儿戏。  结婚岂能当儿戏,结婚要对对方负责任的,结婚要对下一代负责任,结婚还要对社会负责任。你假如结完婚之后,没有好好教孩子,这个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搞得整个国家的警察还要派几百个去追他,你看浪费多少国家的资源。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我们家庭里面出来的孩子,也要对社会负责的。  幸福人生讲座(三十九):你不要给我结婚!( 2005-07-07 )  常常讲到这个男女关系的时候,我都会叫一个学生站起来。  都叫哪种学生?叫那个平常功课不认真写,然后工作没有认真做的。  我就把他叫起来,都叫男生。叫起来,我说「你不要给我结婚」。  他吓得半死,不知道我要说什么。  我说「你连自己都做不好,都不能为自己负责任的人,没有责任感的人,你不要去结婚;结了婚之后还害了对方;不只害了对方,还害了下一代;不只害了下一代,你还对不起社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8
正序
倒序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2
《幸福人生讲座》-3
《幸福人生讲座》-4
《幸福人生讲座》-5
《幸福人生讲座》-6
《幸福人生讲座》-7
《幸福人生讲座》-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