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何等为十?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体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得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登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镇疑。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亦皆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若菩萨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悉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德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悉皆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得。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啗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生。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城宫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一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相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三世一切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疑。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为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忏悔。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行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又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所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量。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与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旨。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如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诸威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着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除尽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销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普贤行愿品》讲记--------------------------------------------------------------------------------           济群法师        96年秋讲于河北柏林禅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序分         第三章  礼敬诸佛愿         第四章  称赞如来愿         第五章  广修供养愿         第六章  忏悔业障愿         第七章  随喜功德愿         第八章  请转法轮愿         第九章  请佛住世愿         第十章  常随佛学愿         第十一章 恒顺众生愿         第十二章 普皆回向愿         第十三章 受持利益第         第十四章 略说前七愿         第十五章 广颂第八、九愿         第十六章 本经的殊胜         第十七章 结归         第一章 导论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在我们早晚的课诵文中,也有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丛林的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信仰、见地、行愿  不论在家学佛,还是出家修行,我认为在修学佛法上有三大要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就是信仰、见地、行愿。1.信仰  佛法以信仰为基础。信是无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两句话概括了修学佛法的要领。佛法深奥广大,不具信心,则不得其门而入;法门无量,众生烦恼无边,没有智慧,则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说"信如手"。我们因为拥有双手,才能够创造很多的财富;学习佛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就功德法财,就不能离开信仰。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有四个次第,即信、解、行、证。就是说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证果。但佛法的修学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强调信仰,以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视经教的闻思,那么,佛法与其它宗教就很难分别出有什么不同了。2.见地  见地,指知见、认识。在八正道的修学中,第一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在学习佛法时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取决于自己的认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认识会使我们造下很多的罪业。众生无始以来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呢?就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却对宇宙人生感到茫然无知。由于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无知,使得我们不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教呢?原因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把佛法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佛法的修行要从闻、思、修下手。闻就是听闻经教,把经教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由闻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个佛法的修学中,见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见地的信仰,往往会流于迷信。  拿因果来说,修学佛法以深信因果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们止恶行善。因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变我们自己未来的生命和命运。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不如意的结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命运,那么,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三世因果经》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的因果,我们才有能力开创美好的未来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学佛法的基本见地,而整个佛法的修行始终都离不开因果。3.行愿  我们现在先说"愿",然后再讲"行"。愿,是内心深处发出的愿望和决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发心,朝着愿望所指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如果没有伟大而正确的愿望,行动就会失去指导,就会迷失方向;但没有刻苦踏实的具体行动,"愿"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愿与行犹如鸟的双翅,车的两轮,缺一不可。俗话说:"志当存高远。"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远,你将来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没有愿力的话,你做的好事将来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也许,来生你会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样样都有,事事如意顺心。但是因为你没有愿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报,不能成为成佛的资粮。因此,愿力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同样非常的重要。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愿力的大小。如果我们学佛仅仅是为了现生平安,求佛菩萨保佑家庭、事业、财富......那么,你学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这些;有的人学佛,修功德,做好事,是为来世服务,希望来世比现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话是希望下辈子享福。那么,你所修的功德,所种的因,只能为来生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条件,却不能摆脱六道轮回的命运。  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的修行是为了往生西方净土。那么这种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为将来往生净土的资粮。净土宗里非常强调信、愿、行,认为这是往生净土缺一不可的资粮。信,就是相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有两个方面:一是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二是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这种愿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们愿意往生西方,但又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像这样的人能往生吗?阿弥陀佛来接你的时候,你说:唉呀!这个世界这么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满,我们夫妻恩爱、儿女又孝顺;或者有的人会说:我这一生,辛苦了一辈子,眼看儿女刚刚长大成人,积累下一点财产,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实在划不来;或许还有人会说:我的事业有成,我的公司、企业刚有成效,这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恋。要是我走了,我的企业、公司交给谁呢?我还舍不得离开这一切。请佛、菩萨保佑我再多活几年吧!让我过一段时间再走吧!假如存有这样的心态,你说,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往生吗?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愿,就是要愿生西方,同时还要愿离娑婆。愿力在修念佛法门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修学佛法来讲,如果你想成佛,就要发愿。大乘佛法修菩萨道,有四种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多么宏伟的誓愿!这四种大愿叫做四宏誓愿。你想成佛,就要发这样的四种大愿;然后按你所发的大愿去修行、实践,你才能成佛。一个合格的佛子,他应该有以上四种宏愿。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他们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萨,原因就是他们都有非常宏伟的大愿。比如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我们每个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弥陀佛,他曾是一个国王,后来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随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师面前发了四十八大愿,然后按自己誓愿去修行,随着他的功德圆满,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修净土宗,通过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恶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弥陀佛的誓愿有关。念佛往生西方,主要还是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假如没有阿弥陀佛的悲心与愿力,那么念佛往生西方这个超越生死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药师佛的佛土--东方琉璃世界,这也是一个净土,它跟西方净土一样庄严。药师佛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发了十二大愿。所以,发愿在修学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贤行愿品》,它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普贤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大菩萨呢?原因是他初发心时,发了十个大愿。这十种大愿,作为修行菩萨道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门。我们学佛行菩萨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萨保佑,有了一点点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萨帮忙,这种人能成为佛、菩萨吗?我看永远都成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着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应该担负着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使命,以一种极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间的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怎么能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萨帮忙呢!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和不顺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萨,这种人永远都是佛、菩萨保佑的对象,永远都是可怜的众生。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佛。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想着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没有想到要去帮助别人。  《普贤行愿品》中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就是要向佛、菩萨学习。佛怎样修行度众生,我们也怎样去修行、去度众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成佛的资粮,我们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本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及来历  《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中的一品。《华严经》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被称为经中之王。《华严经》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对于我们凡夫来讲,这种境界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谓不可思议,就是说不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想象得到的。为什么不可以想象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证得成佛的境界和盘托出,我们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较困难了。  我们现在学的《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的一品。在这部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观音菩萨身边有两个小孩,一个是善财童子,另一个是龙女。《普贤行愿品》跟善财童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据《华严经》记载:在印度福德城里有一位长者,他是福德城里的大企业家,家财万贯,平时乐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恼的事,他已经四十几岁了,还没有孩子。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出世之后,他家里的财物与日俱增,生意很红火。福德长者感到这个孩子的来历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请了一个看相先生,来给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诉福德长者:你家财宝的来源与这个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孩子的福报非常大!随着他的出世,你们家的福报也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就给这个小孩取名为善财(即能生财的意思)。  善财童子眼看一天天长大了,虽然家里很有钱,但他对钱一点也不感兴趣。他考虑的是寻找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摆脱生老病死这些问题。他想虽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很穷,很痛苦,应该怎样去帮助这些人,把他们从痛苦的深渊里解脱出来呢?光有钱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比如说你看见一个穷人,你给他二百块钱,但是用完之后,又怎样呢?明天再给他一千块,但一千块也会很快用完的,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虽然很有钱,但他们生活得并不幸福。所以,善财童子想探求彻底解决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到福德城里来弘扬佛法。善财童子听闻佛法后,找到了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途径。当文殊菩萨讲完法后,他就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现在要发菩提心,要解脱生死,想帮助世界上的人们摆脱痛苦,但我不懂得应该怎样修?"文殊师利告诉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参访善知识。"善知识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参访善知识非常重要。参访善知识的好处是什么呢?因为只有亲近善知识,我们才能听闻正法,才能走入修学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识指导,便有可能误入歧途的。善财童子听了文殊菩萨的话以后,他参访了很多的善知识,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的修学过程,便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典范。  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最早参访的一位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最后参访的一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他参访普贤菩萨后,普贤菩萨告诉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门就是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不仅适合善财童子修学,也是我们每一位修学佛法的最好法门。本经的翻译  《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华严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过三次翻译。第一次是在东晋。当时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带来了《华严经》的梵本,译成60卷,34品,又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到了唐代,从西域传来消息,《晋译华严》的三万多偈不是全本,于阗有更完整的梵本。于是武则天专门派人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并聘请译经人。使者在于阗果然找到梵本,并请到高僧实叉难陀一同返回长安。武则天为实叉难陀安排了专门的译场,开始译经。动笔翻译的那天,武则天亲自参加,担任笔受。这次翻译出来的是第二个本子,共80卷,39品,又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可奇怪的是《六十华严》也好,《八十华严》也罢,里面均没有《普贤行愿品》的内容。  唐贞元年间,从印度来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师,对《华严经》重新翻译。他翻译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称《四十华严》。般若翻译的《四十华严》中,最后一品就是《普贤行愿品》。如果我们想从《华严经》里找《普贤行愿品》内容,也只能在《四十华严》里才能找到。释经题  这部经的题目很长,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部经典的题目,对于我们理解该经,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读者,不太重视经的名称。其实,经的题目与经文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普贤行愿品》是出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这部经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它是佛陀进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时说的。什么是佛呢?佛,梵语称佛陀,在这里主要指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觉者、智者。"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是什么意思呢?不可思议,是超越了我们凡人的思维,就是说,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们凡人的思想去想象,也无法用世间的语言去描述的。"解脱境界"已经断除了烦恼和痛苦,已经了脱生死,永远不会再到生死里面去流转。另外,解脱有两种意思:一是心解脱;二是慧解脱。心解脱,是说心里没有任何痛苦烦恼;慧解脱,是说在思想知见、认识上已经成就般若智,不会被世间的一切现象所迷惑、所困扰。  一部经典是由很多品组成的,品就像我们现在著作里的章节。这一品是《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的经文是说普贤菩萨发的十大愿。愿是普贤菩萨发的,发了愿以后,普贤又按自己的发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贤行愿。  中国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四位菩萨的道场成了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观音的道场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场在九华山;普贤的道场在峨嵋山;文殊师利的道场在五台山。这四位大菩萨中,观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无缘大慈,另一个是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地去帮助别人;慈就是给你快乐,无条件地给你快乐;悲是拔苦的意思;同体是把自己与众生看作是一个整体,把众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众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大家都是菩萨啦!文殊师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学佛法里非常重要。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成佛,其实是智慧的成就。  记得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那么,我认为一个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备成佛的资粮,换句话说要具备成佛的条件。我们要学习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我们要学大行普贤的十大愿王。大行,不是帮助一两个人,而是要帮助一切人,要以一切众生作为我们帮助的对象。  我们学《普贤行愿品》,就是要学普贤的"愿"和"行"。行和愿如鸟的双翼,车的两轮,缺一不可。因为没有宏大而正确的"愿","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没有方向和目标可循。但是如果光是发愿,而没有实际行动,发心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学习《普贤行愿品》时,特别要注意行持。我们只有按照自己的发心,用实际行动去实践普贤大愿,才能功德圆满,最终成佛!本经的组织与内容  学习一部经典,了解它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把握其整体及思想脉络。《普贤行愿品》的组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长行,二是偈颂。长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颂是后面的诗歌部分。偈颂基本上重复长行的内容,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语言上表现得比较精炼,内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贤行愿品》的整体内容,主要是由十大愿王组成。十大愿王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第二章 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菩萨资格的考察  一般经典的开头,总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可是《普贤行愿品》没有这个开头。为什么没有呢?前面讲过,这部经是《华严经》中的一品,是从中间开始的。这一段经文有点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种一种的行愿说出来,然后再依次解说,像是一本书的总目。  "尔时",是指佛陀说法的那个时候。"菩萨摩诃萨",是梵语。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不但自己觉悟了,也要使众生觉悟。菩萨摩诃萨,是指大菩萨。菩萨与阿罗汉的区别在于:菩萨自己觉悟了,并发心去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们也能觉悟。相反的,自己觉悟了,不去帮助别人,没有去度化众生,就自称证入了,称为阿罗汉。佛跟菩萨又有什么区别呢?佛的觉悟是圆满的觉悟,而菩萨的觉悟还没有圆满。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虽然它们也放光,却是有缺陷的。而佛的觉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它放出的光是圆满的。  菩萨,有小菩萨、大菩萨、新菩萨、老菩萨之分。比如学佛的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将来去度化众生,帮助世界上的人,这人现在就是菩萨了。但是他是属于初发心的菩萨。虽然也叫菩萨,但是跟普贤、观音菩萨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因为他的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这些大菩萨相比。就拿忍辱来说,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把眼珠挖出来吗?对于一个大菩萨来说就很容易办到。但对于小菩萨,尤其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而言,就很难做到了。所以,同样是菩萨,境界却有高低之分。  菩萨这个概念,许多人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一提到菩萨,就觉得他们是来无影去无踪。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萨。像太虚大师,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萨的标准来修持的。他在一首诗里说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所以,大家都称他太虚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人们都称他为慈航菩萨。  我们大家如果能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也可以称为菩萨。从小菩萨、新菩萨开始做起,将来随着智慧和功德的成就,也像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那样,成大菩萨了。所以,菩萨是由普通人开始做起的;菩萨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得来的,是非常现实的。只要我们能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菩萨。菩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像雷锋那样,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给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和欢乐的人,就是菩萨。我们不妨把雷锋称为雷锋菩萨,因为他具有菩萨的精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音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示现各种各样的身相。经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为了方便善巧度化众生,有时当国王,有时当男人,有时当女人,有时当乞丐,有时当畜生,有时当佛教徒,有时则示现其他身相。因此,看一个人是不是菩萨,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学佛的,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为,符不符合菩萨的精神和标准。这才是最重要的!佛陀的功德有多大  "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称,是称赞。叹,是佩服、赞扬的意思。普贤菩萨听了释迦牟尼佛说法后,称颂赞叹佛的功德。胜功德的"胜"字,是说如来的功德,超过寻常人的功德。普贤菩萨称赞如来功德无量无边。世界上谁的功德最大呢?如来的功德最大!  我们经常念的一个偈子:"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说,不管天上还是地上没有任何众生的功德,比得上如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向佛陀学习呢?因为佛陀的道德已经彻底圆满了;我们假如不向佛陀学习,还向谁学习呢?  世界上尽管有成就、有道德修养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圣贤,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们现前的师长等。虽然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总能挑出一些毛病。总的来说,他们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圆满的。然而,我们在佛陀的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圆满无缺的。所以,普贤菩萨称赞如来的功德,胜过所有的人。把如来的功德告诉参加华严法会上的许多菩萨,还有善财童子。但善财童子是此次法会的当机者,因此特别提出善财的名字,向他说法。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普贤菩萨在说法前,对法会上许多听法的人,先叫了一声"善男子"。指以善财为代表,所有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如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认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东、南、西、北,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有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尘那么多,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这么多的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如来的功德,还是演讲不完的。  什么叫佛刹?刹,是梵语,是国土的意思。佛刹,是佛所住的国土。那么,宇宙中有多少佛刹呢?宇宙中佛的国土,无法用数字来说明。一个佛刹,在佛经里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众多的星球构成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是人类所住的地方,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地核所组成。如果把地球剖开,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为众多的极微尘,那么试想,把一个佛刹,也就说把众多的星球剖成微尘,这个数量是不是很大啊?实在是太大了!何况用这么多的数目,来比劫数的长久。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时间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怎样计算的呢?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称为减劫;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4000岁,称为增劫。把一减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间就更长了,长得难以计算。佛教只用比喻来说明,就是在一座方圆40里的城市里,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过五百年下来一次,从这里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从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后一粒芥子,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劫,这叫芥子劫。现在说的是极微尘数劫,不是一个劫,那就可想而知这个极微尘数劫的数目实在太大了,这种时间实在太长太长了。  上边这一段经文的主要意思,简单总结和归纳就是:如来的功德无量无边,倘使十方世界的许多佛,拿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接连不断地去演讲佛的功德,还是永远讲不完的。换而言之,佛陀的功德简直大得不得了!佛陀的功德不可穷尽,没有办法说尽和说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佛陀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如何成就佛果功德  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佛陀的功德呢?这是佛教徒都很关心的问题。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广大无量的功德,应该要依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去修,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十种大愿,然后按照所发的大愿,至诚恳切地去修行、去实践。那么,就能够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一段经文,是普贤菩萨接着上边所说的十种行愿,把每一种的行愿说出来,像是一本书的目录,或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先让读者知道,到后边再详细地讲解明白。  普贤菩萨前面只说了十种广大的行愿,并没有说明是哪十种。那么听法的人,一定急着想知道。所以普贤菩萨又接上面的话题说道:我上边说的十种广大行愿,是哪十种呢?然后把这十种行愿的名目,一个一个地说出来。下文将对十种行愿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和说明。          第三章 礼敬诸佛愿(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礼敬的意义  "礼敬"什么呢?礼就是顶礼、礼拜(问讯、合掌、低头、鞠躬)。礼的意义在哪里?礼的意义表示恭敬,礼跟敬必须配合在一起。光有礼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记得《六祖坛经》有记载:永嘉玄策去参访六祖,他磕头的时候,头不点到地上去。六祖说:"礼拜表达恭敬,本来是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头都不点地,这算什么礼拜呀?"这段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礼要跟敬结合在一起,礼敬的意义主要在恭敬。我们学佛首先要对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对三宝。恭敬,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很平常的礼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对自己的长辈,或是有德行的人,我们都要恭敬他们。所以,礼敬是一种很平常的法门,并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学佛法首先要对三宝产生恭敬心、虔诚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会上的人来说吧!一个学生,他在学校里,瞧不起他的老师。那么,对老师讲课会不会接受,乃至会不会按照老师所说的话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个孩子在家里对他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恭敬心,你说他会不会听父母的话呢?自然也是不会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对三宝缺乏恭敬心,那么能依教奉行吗?我看是很困难的;即使能的话,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修学佛法。拜哪些佛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诸,是所有、全部、众多的意思。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两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们礼敬的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佛陀呢?一般社会上的人,由于不了解佛教的关系,对佛教徒的礼佛,往往会产生一种误会,他们以为学佛的人是把木头、石头雕塑的泥像,作为崇拜的偶像,这是对佛教极大的误会。其实,我们拜的并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着偶像,那是佛弟子表达对佛陀的追思!同时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  我们拜佛,应该拜哪些佛呢?"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们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两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着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只局限于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会用一种凡夫的心态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境界。担心现在拜观音菩萨,没有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不会生气呢?在拜阿弥陀佛的时候,没有拜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会不会生气呢?没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萨,如果得罪了他们,佛、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拜佛着相,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心态。现在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去拜佛。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尽法界,也就是整个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诸佛。过去世诸佛,是指已经圆寂的佛陀;现在世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转法轮,说法的佛陀;未来世诸佛,是指未来世界将会出现的佛陀。十方三世诸佛,就像世界的极微尘数那么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们要顶礼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不能执著于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样一来,在一拜中一切诸佛菩萨都拜到了,你想想,这种拜佛功德,比起以往执著于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亿万倍都不止!怎样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还要观想十方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们面对无穷无尽、无法用数目可以计算的诸佛,身体拜佛、口念佛、意念想着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诚的心去礼拜。拜佛的时候,心里不存丝毫的私心杂念,当我们没有任何妄想的时候,心才能清净。所以,要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常常修礼敬诸佛的大愿。为什么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应,有人却不能呢?这跟你的心清净不清净、虔诚不虔诚有关系。因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显现出来,佛也不是因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里。假如这个人拜佛,佛跑到这个人心里;另一个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里。假如同时有几千万个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会忙得晕头转向,肯定会累坏。  佛不是有心示现,他完全是无心的。佛随着他的愿力,千处有求千处应,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挂在天上,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不过,有的地方虽然有水,为什么却见不到月亮呢?因为水只有清净如镜的时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来;如果水是浑浊的,月亮还能显现吗?每一个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总处在妄想状态中,这就犹如一潭浊水,佛陀自然不能显现在我们心中。一个人通过修行,以清净三业拜佛,犹如一潭清水,那么,佛、菩萨就能显现,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感应道交。  有这样一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么时候没有乌云,什么时候就有太阳。同样的,什么地方有一片虔诚、清净的心,那么,什么地方就有佛、菩萨显现。佛、菩萨可以说成是佛陀、观音菩萨;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心的佛性。假如我们离开了自己清净的心,也就离开了诸佛菩萨。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把握自己,让我们的心,随时处于一种清清净净的状态。那么,我们随时都与诸佛菩萨在一起。所以,修学佛法不能离开自己清净的心,到外面去寻找佛、菩萨,如果是这样的话,离佛道就会越来越远。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有微尘那么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里。你说:我只有一个身子,这么一来比例失调,一个人拜这么多的佛,我拜不过来怎么办?那么,就要借助观想的力量,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个我,我要显出微尘数的身。有多少个佛,就有多少个我。我有千百亿个化身,想象着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个我。  打个比方: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的面前有一个佛,佛的面前有一个"我"。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装有镜子的话,就会出现每一个镜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时每一个镜子里也都有一个"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时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礼拜。这时候,你就不只一个身,而是有无数多的身。以无数多的身去拜无数多的佛,这样就能拜得过来了。如果用这种观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话,功德就能无量无边!这种功德就像虚空一样大。所以,虽然你现在是礼一拜佛,却比起别人拜几十生几十辈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们以一种极大广阔的心境去拜佛,这个"我"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们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萨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境界,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佛陀、成为菩萨。我们拜佛也不是拜一天两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虚空有没有尽的时候?虚空没有穷尽,所以我的礼敬也没有尽头。学佛的思想境界能有这么高,这样学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段话里有三个比喻:一是众生界尽,二是众生业尽,三是众生烦恼尽。众生有没有尽的时候?众生界没有穷尽的时候。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的烦恼,都是没有穷尽的。那么,我此礼敬也没有穷尽。这是一种反衬的方式,显示我拜佛的这种愿望和行为。"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我们拜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时间的,相续不断的,心要时常想着,念着,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说这样会很辛苦,休息几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没有疲厌的。总之,礼敬诸佛是指礼敬已经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一切众生作为我们礼敬的对象。常不轻菩萨  在《法华经》里,有位菩萨叫常不轻,他看见人就礼拜,时间长了,有些人看见他觉得讨厌。有的人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怪呢?见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经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头打他,用脚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样对待他,他也不生气,见人照拜不误。有一天,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问他:"你一天到晚见人就礼拜,别人打你、骂你,你也不生气,这究竟是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你们将来都会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轻慢你们。"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道理:一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常不轻菩萨这样做,实际上是以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劝化普渡众生,使他们早日觉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爱。二是说明行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们讲礼敬诸佛,不仅仅是礼敬已经成佛的诸佛,同时也要礼敬未来将要成佛的一切众生。如果学佛的人,把普贤的礼敬法门,推广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能够尊重一切人,使人欢喜。那么也就功德无量了!            第四章 称赞如来愿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随喜赞叹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称赞,就是称扬、赞叹。"称扬赞叹"法门,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种通病,往往喜欢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爱挑剔别人的毛病,总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把赞叹的语言留给自己,把那些难听的话送给别人。有的人爱在背后说他人的一些坏话,甚至诽谤他人。为什么大家爱犯这种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这种人与周围的人很难处理好关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现,嫉妒心有时来得莫明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不愿意看见比自己长得漂亮的姑娘,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尽管人家的美貌,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影响自己的利益,但是总会莫明其妙地产生反感和不满。总爱从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种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长得不怎么样,鼻子长得不怎么样,肤色又不怎么样......。言下之意是说自己比这人长得好看。尽管说这话的人,长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气。这是嫉妒心的表现。  我慢心重的人,处处自以为是,自尊心、好胜心特别强。别人无论在哪方面胜过自己,不仅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反而认为自己处处胜过他人;听到某人对某人的赞叹,心里就不舒服。这种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维赞叹声中生活,一旦受到打击,精神很容易崩溃。这种人是不堪一击的。  嫉妒心、我慢心显示了人的自私,体现了人的狭窄心量,破坏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许多蠢事。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们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所以在佛经中特别宣扬随喜赞叹功德。其实,随喜赞叹是很廉价的。比如别人为寺院塑佛像,捐赠二万元,你一分钱也没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发自内心地为别人感到高兴,并用美妙的语言去赞叹他,那么,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样大!随喜赞叹的功德,不仅廉价,而且还是对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贤菩萨教我们称赞如来。其实,不仅仅是对如来,而是要我们去称赞一切好人好事。如来是世间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们称赞他,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不仅如此,称赞如来的意义,还包括对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称扬、赞叹,让他们欢喜,这才是我们学佛人的本分。如来的名号及功德  如来,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号,这十个名号主要是根据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来、佛都是常用的名号,如来跟佛不可以合起来说。通常有许多人把两种名称合起来称为"如来佛"。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称释迦如来、弥陀如来、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也可以称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称"如来佛"。何为如来?如来是证如实之道而来。说证到了真实之理,然后再来这个世界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如来。如来也可以称如去,称如来如去,就是来去自如。我们凡夫之人能称为如来吗?我们不能称为如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来去不自如。我们的来去受业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寿命到头的时候,你说,唉呀!我还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来就不一样,他可以随便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为了度化众生,如来可以随心所欲在几千个地方,几万个地方来去自如。  称赞如来,如来有哪些功德值得我们称赞呢?如来的功德,在佛经里简单地说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断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什么是断德呢?是断除烦恼所显示涅盘的功德。凡夫之人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烦恼。如贪、嗔、痴、我慢心、嫉妒心、爱心、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断除了这些烦恼,心里没有丝毫的烦恼,因而证得了涅盘。  什么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讲的智慧与通常讲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间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脱痛苦、烦恼,证得真理的一种能力。佛陀的智慧,对人生、对宇宙的一切所要发生的事,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反之,我们凡夫没有佛的这种智慧,搞不清楚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的前生是怎么回事?我的来生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恩德呢?佛陀对我们有极大的恩情,佛陀悲愍众生无尽轮回的痛苦,把每一个众生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把自己亲证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盘托出。换句话说,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证得了脱生死、得大自在、具体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传给我们。让我们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实践,让众生也能证得涅盘,了脱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众生看成和他一体,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悲心;佛为了使众生得到解脱,说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们大家都成佛!  如来的功德很大,我们要称赞如来的功德!平常我们对释迦牟尼佛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不论是天上的天人,还是世间上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的功德能和如来相比。我们对其他人求全责备时,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佛陀的身上,你是找不出任何缺点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经彻底圆满了。十方世界诸佛无量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们称赞哪些佛和菩萨?是称赞一尊佛、菩萨,还是两尊佛、菩萨呢?不是的。我们现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那么,我们就要以普贤菩萨的境界去称赞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切刹土,是指一切国土。把国土剖析为很小很小的极微,每一个极微元素里,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欢喜",一尊佛出世,千万尊佛欢喜,无数的菩萨欢喜,无数的菩萨跟随佛陀、协助佛陀弘扬佛法。如释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还有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几千声闻弟子跟随他。那么,我们要称赞这些所有的佛,要称赞每一尊佛身边无量无边的菩萨。整个宇宙中所有佛、菩萨,都是我们称赞的对象,可见我们要称赞的佛不是一尊、两尊。称赞如来  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赞叹如来:"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这里告诉我们要"有甚深胜解,现前知见",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满着佛、菩萨。想象着这些佛、菩萨,都在我们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来这么多的佛?你看我们这个娑婆世间几千年、几万年,才有一尊佛陀出世,哪有这么多的佛?如果你要这样想,我也没有办法。不过假如你不肯相信,那么你永远也不能达到普贤菩萨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佛说的法是不会错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会这样说,我只有一张嘴巴,怎么赞叹得过来呢?每一尊佛我都称赞一句话,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气、不停地赞叹,一直赞到神经衰弱也称赞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赞叹不过来,你说怎么办?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境界去称赞佛,那么,再多的佛陀,也能称赞得过来。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出过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过是胜过的意思。辩是辩论的意思;辩才就是有辩论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细、美妙、极好的意思。言辞就是说话。音声海、言辞海都是形容音声言辞像海那样的大,像海水那么多。  辩才天女,出自《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经中说辩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彩女,是天王差唤的女子。辩才天女有五百个舌根,每个舌根能发出五百种音声,她所发出的每一种音声,非常美妙动听,好像是几百种几千种乐器伴奏出音乐的声音。也许有人会说,辩才天女有五百个舌头,而每个舌头又能发出五百种动听的音声,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头,怎么能和她相比呢?我们就是要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头,其实算不了什么,我们现在观想自己有五万个、五十万个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百种音声,也算不了什么,我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十万种音声,五千万种音声。我们要用观想的力量,去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我们的每一个舌头,都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各种音声来。这样一来,有多少佛,我们也能赞叹得过来,你说是不是?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一个播音员在播音室里讲话,虽然只有一个舌头,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个角落在同一时内都能接收到这种音声。你说播音员是一个舌头?还是两个舌头?或者说他的舌头有几千、几万、几十万个?我们可以借助广播、电视、卫星等现代科技方法去观想,我们在那里嘴巴一张,让整个地球、整个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都能接收得到我们赞叹的音声,这样我们就达到超过辩才天女称赞如来的效果了。  《维摩诘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说法时,虽然用一种音声,但众生听到的声音却不一样。比如中国人听到他的音声,就是中国语,英国人听到的是英语,法国人听到的是法语,德国人听到的是德语,日本人听到的是日语。为什么一种声音里,不同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呢?这是因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说"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每一个音声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言词,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闻到佛陀的声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说话,佛陀使用的语言就是我的语言。  称赞如来时,我们要观想自己也具备佛陀这种神通的力量,用各种美妙的言词去称赞如来的功德。这种称赞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我们称赞如来的声音,遍及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无所不在。这就是称赞如来的方法。"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一段经文的内容,大体跟前面讲过的一样,这里就不重复了。          第五章 广修供养愿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供养的意义  这段经文是第三个大愿的整个内容。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呢?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么回事。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表示我们对佛恩的报答!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师长恩是其中之一。佛陀是我们的本师,当然也属于师长的范畴。因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们才懂得怎样去认识真理,才知道怎样修行,才知道怎样摆脱烦恼和痛苦。佛陀于众生有大恩德,我们粉身碎骨报答佛陀的恩情,也报答不尽。我们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还要供养。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说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广修供养,不仅仅是供养佛,而且要供养世界上所有对我们有恩惠以及没有恩惠的人。如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种福田:一是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怀着一种感恩心,来报答他们的恩情。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好佛子。二是敬田。凡属于我们恭敬的对象,如师长、老师、善知识、诸佛、菩萨,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田,我们都要供养他们。三是悲田。悲田,指我们慈悲的对象:如那些贫穷的人、乞丐。他们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难,需要人们帮助,作为学佛的人,我们要本着一颗慈悲的心,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表面上看来,我们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种福报,所以只要看到有困难的人,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种田,就像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那么到了秋天,就一无所获。一个人的福报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没长眼睛,不幸的事情总落到自己头上。事实上,运气好不好,并不是取决于老天爷,倒是与个人的福报有关。而福报来源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无量无边的佛,每一尊佛的身边,都有很多的菩萨海会围绕。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供养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供养的意义,一是表达对佛菩萨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长福报;三是灭除悭贪,灭除吝啬、小气。供佛,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克服小气。如果没有供养、布施心,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将来会得贫穷的果报。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个人的财富,不是靠拼命赚钱就能得到。而是靠福报,靠运气。供养、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能克服自己的贪心和执著。一个人如果贪著财物,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就像银行里没有存一分钱。虽然银行里的钱很多,别人能从那里取出十万、二十万,但你一分钱也取不出来。所以布施、供养别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人因为贪著的缘故,因此不能广修布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往往是过时的,自己不喜欢穿的,才会比较大方地送给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刚买的时装送给他人。再比如送人家电器,总是看家里那些用不着、用旧了的拿去送人,不会把刚买回来的大彩电搬去送人。为什么我们舍不得把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送给人家?原因就是贪著。因为我们对好东西产生了执著。如果对好东西不贪著,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拿去布施,拿去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布施的本身也是在破除我们的自私、悭贪、执着和烦恼。  我们执著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往往就是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执著是我们解脱生死最大的障碍!在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禅师,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对任何东西都不会贪著。唯一使他贪著的是一个钵,因为这个钵是皇帝赐给他的。这一天,他感觉到寿命就要到尽头了。果然,阎王爷派了两个小鬼来抓他。禅师的功夫高得很,他往那里一坐,进入禅定的状态。那两个小鬼四处寻找,连个人影都不见,怎么也找不到他。两个小鬼很苦恼,回去交不了差,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俩就去请教寺庙里的护法神--土地公。护法神告诉他们说:这个禅师的修行境界很高,你们想找他,那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们见到他:这个禅师有一个钵,这个钵是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你去把他的钵拿来敲一敲,他听到敲钵声肯定会出来的,不信你们试试看。  无常鬼变成一只老鼠,在禅师的钵上跳来跳去,钵发出了响声。禅师马上从定中出来,他怕这个钵摔坏了!这时,两个小鬼一下子扑了过去,用铁链套住了他的脖子说:对不起,请你跟我们走一趟。禅师意识到钵给他带来了祸患,就在这紧要关头,急中生智,猛地把钵往地下一摔,"咣"地一声,两个小鬼吓了一大跳!乘此时机,禅师赶紧进入禅定的状态,结果无常鬼又找不到他了。钵没了,禅师的命却保住了!香花灯果供养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现前知见,多得无以数计的佛,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样。这种修行方法主要靠观想。我们要让自己进入普贤菩萨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无量无边诸佛存在。  怎样供养诸佛呢?"悉以上妙诸供养具"。普贤菩萨告诉我们:面对十方诸佛,我要用最好的东西去供养。所谓的最好,当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去供佛,而是在你经济能力可能的范围内,用最好的东西去供佛。"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华",指花,用鲜花供佛。"云",表示众多,用很多的鲜花去供佛。"鬘",就是花鬘,把花一朵一朵地串起来,串成花环,一串一串地拿去供佛,这就叫鬘云。"天音乐云",用音乐去供佛。我们唱炉香赞,就是用音乐供养佛。学弹钢琴的,或是电子琴什么的,你可以到佛堂去表演给佛听。比如你刚学会一首新歌,你觉得好听,你唱得又最好,首先去供养佛,这也是供养。  "天伞盖云",过去国王出巡时,黄金伞盖撑在头上。用这种伞去供佛。"天衣服云",用最好的衣服去供佛。比如你刚买到一件高级的时装,先拿去供佛,然后再穿,这也是可以的。供养的意义,主要是表达你的虔诚,至于佛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水果刚买回家,选一个最大最好的,先拿去供佛,表示你时时都有一份供心,这才是重要的。"天种种香",就是各种各样的香。如末香,就是现在的檀香;涂香就是抹在、涂在身上的各种香;烧香,指供佛点的香。买回来,先拿去供佛,然后再往自己身上涂抹。  "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须弥山是佛教中一座最高的山,教中也有人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我现在供的这些花果、衣服、音乐等供品,犹如须弥山那么高、那么大,但不是真的,主要靠观想。普贤菩萨教我们,要用观想的方法去供养佛。"燃种种灯",燃各种各样的灯,如酥灯、油灯,用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诸香油"去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每一盏灯的灯炷,像须弥山那么大。"一一灯油如大海水",每一盏油灯里面的油,就像大海里边的水这么多。想想看,这盏油灯要点多长时间!这盏油灯永远也不会熄灭!你供佛的时间与这盏油灯一样,直到永远!想想看,这种供佛的功德有多大?因此,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要展开自己的心胸、想象,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够包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学佛就是要用佛的心量要求自己,使自己心胸开阔。这样,我们才能够向佛靠近。我们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心量老是停留在凡夫的水平上,那么永远都只能是众生。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以如是等供养具,常为供养"。前面所说的衣服、鲜花、音乐、食品、涂香、各种油灯......这么多的东西去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看起来这功德当然很大。但普贤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佛,就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了。不是的!对佛陀最好的供养,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质品。这就是说:"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比方说,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儿女对父母怎样才算孝顺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的女儿,一天到晚光知道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说的话,她一点也不听。专门在外面惹麻烦,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找你的晦气。相反,你的儿子,虽然没有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但是他很听话,不在外面惹麻烦,上门的人都在赞扬他,说他很有出息。请问,你喜爱女儿?还是喜欢儿子呢?肯定是喜欢儿子。假如你喜欢的是女儿,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父母。  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事,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骚。这种人,尽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经,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师父之后,觉得师父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师父的话,把师父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师父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师父是恶知识呢?师父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个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能够了脱生死,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在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众生供养: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摄受众生供养: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4)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5)勤修善根供养: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礼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6)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心,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是佛法。  (7)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俱胝、那由他、迦罗、算、数、喻、优波尼沙陀,都是极大极大数目的量词名称。普贤菩萨向法会的听众说道:善男子呀!你们要知道,像前面所说的种种财物供养,如须弥山那么大,简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多,应该说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养的功德,那就差得太远、太远。如果财供养的功德有百分,那么,它还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大。这一段经文,主要通过一些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法供养比财供养的功德,大了又大,是不可以用数目来比较的。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们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为有了法,佛体验到了法,证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依法修行中来。如果我们行菩萨道,能够依法修行,依法度众生,这种供养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反过来说,你光是用好东西去供佛,这种供养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供养,真正的供养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给佛上供了?也不是,供还是要上的。前面刚说过,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时也可以克服我们的悭贪、吝啬、小气,上供也是修行的一个方面。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内容跟前面一样,不管是修财供养也好,修法供养也好,真正的供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长时间的,尽未来际的。           第六章 忏悔业障愿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困扰人生的重要因素  这是普贤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忏悔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因为无始以来由于无明和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种种的罪业,这些罪业招感的果报,造成我们修行的障碍。我们要忏悔的障碍有三种:一是烦恼障,二是业障,三是报障。    (1)烦恼障,主要包括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嫉妒......这些烦恼阻碍我们去修行。因为有贪心,使人造罪业。贪心使人不得安宁。你要打坐,因为贪心,所以总想着贪著的东西:有时想着哪笔钱还没有赚,想要的哪样东西,还没有搞到手,所追求的某件事还没有实现......所以贪心影响修行。嗔是记恨心,一个人记恨心重也很难修行。假如你跟人家吵架之后,时时处在一种记恨、无明火、想报复的心理状态中,打坐时,你能坐得下去吗?坐不下去的。因为内心有烦恼,不平静。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这也是修行的一种大障碍。比如说,有人听佛法怎么也听不懂,看经教怎么也看不进去,根机太钝,这种人也是很难修行的。懈怠是懒惰,或者说是放纵自己,打坐时,瞌睡来了,腿有点麻了、酸了,就想,睡觉算了,明天再修吧!还有的人放纵自己,克制力差,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刺激,见别人玩得开心,就放纵自己,不分时间地看电视、电影,跳舞,天天搓麻将。时间长了,就养成一种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搓麻将,搓上隐了,听见搓麻将的声音,心里就慌,就想坐下搓几圈,赢了还想再赢一点才肯下来,输了又想再多搓几圈,想把本钱捞回来,是不是?搓习惯了,一天不打,就感到空虚、难受、坐立不安。所以,学佛的人,不能随便放纵自己,要把心收回来,不去执著那些对我们修行没有利益的事情,这样的话,打坐、念佛的时候,妄念就会减少。  (2)业障。在佛教理论中,业,是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业,是梵语羯摩的意译,从身口意产生。身业,指人的行为或行动;口业,指人的语言表达;意业,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动。从身口意发生各种业之后,业力会折射成影子,变成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未来生命的发展。  我们无始以来,做下许多不应该做的事,造下了许多业力。我想打坐,但是身体有病,患有腰腿痛疼的毛病,经常卧床不起,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这是业障。有的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想修行,但没有时间,为了谋生,一天到晚,拼命地挣钱养家糊口,这也是修行的业障。业障就是障碍。有的人,经济条件好,人又十分聪明,但他不信佛法,或者生在闻不到佛法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世间上有佛法的存在,永远也闻不到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永远没有机会接触佛法,永远没有机会接受佛法的沐浴、洗礼,接受佛光的普照。全世界五十几亿人口中,能够闻到佛法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有机会修学佛法,应该珍惜时间、生命,加倍珍惜佛法!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时间在翻着生命的日历,我们要认真对待,珍惜闻到佛法这份福报!  为什么有的人能闻到佛法,有的人闻不到佛法呢?这就是业力、业障的缘故。比如你想出家修行,但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女,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不听,父母在你面前要死要活,你一定要走,他就上吊,看你往哪儿走?这个家你就出不成了。这是业障。但是也有很多父母送子出家修行。像我吧!从小就生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里,十几岁就出家了,一点障碍也没有。我不知不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为了出家。还没有认识佛法,我就出家了。出家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出家?反正那时候就出家了。起先也不知道出家的好处;后来学了佛,才知道佛法原来是这么好。  我们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任何障碍,不要埋怨或责怪客观环境和其他人。我们要反观自己,想到障碍的出现是自己过去造下的业障,在佛陀面前诚心忏悔。修行碰到人和环境对自己不利时,应这样去想,不是别人的错,而是自己业力的错;不是环境不好,而是自己的业力不好。必需甘心地去承受,然后想方设法改善它。  (3)报障,因为一个人有了烦恼,就会造下种种的罪业,造了罪业之后,就要受到报应。因为造下的罪业,就像种子一样,种在自己的生命里,时候到了,就要受到报应。也许有人会说,我看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干了许多坏事,为什么还活得好好的?;有的人做了许多好事,为什么他处处都不得意呢?你们说说这是为什么呀?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到。你看农民春天把种子播到地里,到了秋天才能收获。所以,干的坏事好事不是马上就有结果,要等待因缘。业与果报  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因缘。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稻种放在仓库里,种子能开花、抽穗、结果吗?不能。这些种子,必须有适合它生存的条件,它才有生命。如果离开了阳光、土壤、水分、气温、肥料、人工管理等这些条件,它就不能开花、结果。因果报应也是一样,做了好事,做了坏事,没有得到报应,这是因为外在条件、内在因缘还没成熟;条件成熟了,迟早是要报应的。报应在佛教里有几种情况:有现报,现在就受报;有生报,来生才能报应,我们看不见;后报,可能要几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生才能受报;还有不定报,受报没有一定的时间。    业,又有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必然要受报的;不定业,是说这种报应没有一定,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我们怎样去区分定业和不定业呢?所谓定业,是我们故意存心造下的业。例如某人,蓄意谋杀一个人,这种业就是定业;相反,一个人无意间踩死一只蚂蚁或虫子,虽然伤害了一条性命,但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要杀死它们,这种业就叫不定业。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受报,也可能不会遭受果报。  另外,定不定业,也从忏不忏悔说明。你做了某件对不起人家的事,伤害了他人,要是你不感到惭愧、内疚、自责,一点悔改的心都没有,那你做的坏事,就会贮藏在自己的生命(阿赖耶识)里,等到业力的因缘成熟以后,将来一定会受到果报。就像你伤害了别人,对人家不表示一点歉意,对方一定怀恨在心,将来有机会肯定要报复你。反过来说,如果你伤害了别人,感到非常后悔,主动去向人家赔礼道歉,求得别人的谅解,对方气消了,他就不会恨你,报复你。这样的话,你的业力也就消除了。所以,我们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以后,要发自内心地谴责自己,诚心忏悔自己的罪业。不然,你的罪业就消除不了。所以,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共产党也讲批评与自我批评。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他们向谁忏悔呢?向上帝、教主忏悔,求得主的宽恕、饶恕。主宽恕了你,你的罪业也就消除了。佛教的忏悔主要是面对大众、面对自己,虽然有时也在佛的面前忏悔,但主要是自我谴责。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会犯罪;第二种人是犯罪之后能忏悔。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后不再犯罪,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环境卫生打扫干净,然而没有注意打扫、清洗自己不良的行为,没有想到去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有很多烦恼,造下了很多罪业,我们的人格被贪嗔痴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忏悔去打扫清洗自己被罪业污染的人格,那我们的人格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观的时装,本来很干净,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时间,穿脏了,脱下来也不洗,往那里一放,过几天拿来再穿,再脱;再穿,再不洗;过几天,拿出来闻闻再穿,时间长了,已经脏得不能再脏、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后就这样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这件衣服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呢?  我们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样,本来很干净,因为有了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犯下了许多罪业。这些罪业,把我们的人格染污了。因此,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菩萨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使我们懂得用佛法的忏悔法门,去清除自己心灵上的污垢,使我们的人格恢复到本来的面目,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佛!由贪嗔痴造诸罪业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普贤菩萨想自己(当然也包括我们在内)在过去无穷无尽的劫数,一直到现在,由于贪嗔痴烦恼,造下了身口意业。诸,包括所有的一切恶业,多得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佛教里把贪嗔痴称为三种不善,因为人类的一切不良行为,以及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罪业,大到世界战争,杀人放火、偷盗抢劫、谋财害命;小至撒谎骗人、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和、相互利用、卖东西以假乱真、短斤少两......这一切丑恶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于贪嗔痴三种不善造成的。    贪心使我们杀生,见钱眼开。自己没钱花,见人家很有钱,日子过得比你好,出手比你阔气大方,觉得自己活得不风光,赶不上他人,于是图财害命,起心杀人,造下杀业。另一种人十分富有,钱财用不完,今天吃鸡,明天吃鸭,后天吃蛇,慢慢地吃受保护的动物。吃来吃去,不知吃什么才合他的口味。结果许多无辜众生的性命,不幸倒在他的嘴下。这种人贪著一时的口福,伤害了许多无辜的性命,到头来得了肥胖症、动脉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等,钱没有用完,折福短命!因此,我奉劝诸君,嘴下留情,以免自害害他。  贪心还表现在另一种人身上。如某个男性贪著美色,见那个女的长得漂亮可爱,拼命地追啊、追啊,想占有她。如果遭到女方的拒绝,或者这人已经有男朋友了,于是就去强奸、或是毁容,毁了别人的身子、容貌。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所以贪心既害自己也害别人。贪心也是罪恶的根源,像党政领导干部中的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职权玩弄女人、贪污受贿,结果,贪心把乌纱帽给丢了,贪心把自己送上断头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贪心不除,那我们学佛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嗔心对于学佛的人来讲,也十分有害。嗔心会使人失去理智,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争执起来,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矛盾激化,大打出手,打着打着,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嗔恨心重,使人犯下杀人罪业,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男青年,刚刚发了工资,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酒,本来大家玩得很开心,突然有人提议打麻将,这位青年起先站在一边看,并不参加。后来看见有人接连摸了几把,赢了几百块,见别人得意高兴的样子,加上嫉妒心的怂恿,心里不服气,上去摸几把给他瞧瞧。结果手气不好,一个月的工资,不一会儿就钻进别人的口袋里去了。带着一把无名火回到家里,在妻子面前交不了差。正在妻子唠叨、吵得心烦的时候,家里的一条小狗见男主人回来,本来是上前亲近,表示欢迎主人的到来,没想到主人拿它出气,用力一脚把这条小狗给踢死了。所以嗔心使我们乱杀无辜,嗔恨心使人妄语、邪淫、偷盗......这里就不一一点明了。  总而言之,如果人类的贪嗔痴存在一天,人类一天就得不到安宁。有的人说,现在国家很穷啊,世界上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呀,所以有很多人去犯法,如果哪一天富起来了,犯罪现象就会减少了。其实不然,富起来也会有人犯罪,因为人有贪嗔痴,即使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犯罪现象也还是不能避免。像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的人都很富,但他们国家犯罪的人也不少。所以不在钱多钱少的问题上,而是在世界上的人,有没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和一种健康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因为有了贪嗔痴,造下的罪业到底有多少呢?说出来,不要把你们吓得晕过去:"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无始以来造下的罪业无量无边,好在所犯下的罪业没有实质和形象,如果有的话,整个虚空和宇宙都容纳不下我们的罪业。  我们是什么人呢?我们都是罪人。我们的罪业很多,所以基督教有"原罪说"。那有的人会说:我这一生,自懂事以来,对人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包括一些学佛的人,也有这样说的。可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他会发现自己经常都在造罪。《地藏经》中说:"阎浮提的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一天到晚有多少不好的念头,你们有谁统计过吗?有人说:只要心好就行了。可是,什么叫心好?好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人的心一天到晚,有多长时间是好的,你能搞得清楚吗?其实,我们一天到晚有意无意中不知伤害过多少人,不知不觉犯下多少罪业了。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忏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永远安守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么,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罪业,都可以消除了。  不过,忏悔的效果有好有坏,比如你今天做了一件很对不起别人的事,随便说两句道歉的话,嘴巴在向别人道歉,心里并不自责、改过、痛恨自己,这种忏悔的效果就很差,你的罪过也许就消除不了。相反,如果在忏悔时,用一颗十分虔诚的心,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地后悔,埋怨自己当初不应该那样去做,心里感到难受,忏悔时甚至痛哭流涕。这样去忏悔,效果就好,你的罪过才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应该表现在身口意三业上,忏悔时我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高度集中起来,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有悔罪的表现,这才是清净的三业忏悔。  佛教的忏悔方法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法忏。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次布萨,这是僧伽自新的会议。在会上,把你这半月以来,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一说出来,作自我批评,求得大家的原谅,达到消除业力的效果。僧团的这种忏悔,有一套很严格的规定,根据你犯罪的大小、多少,来看你犯的是哪一种罪,你必须对着多少人的面忏悔,如有的要对十个人忏悔,有的要对二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面前去忏悔。僧团每隔半个月,僧人要做一次这样的忏悔,这种忏悔叫作法忏。  第二种叫取相忏。通过拜忏,如拜水忏、拜梁皇忏的形式,之后,你的心才能清净、安乐、轻松。不然,心里老是有一种负担。罪业的包袱没有放下,心情就会沉重。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把古代祖师制定流传下来的忏法,拿去替别人忏悔,利用这种方法赚钱,若是古代祖师看见一定要痛哭流涕。其实,忏悔本身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我也念三昧水忏,经常把这种忏悔作为自己的功课去诵,每次念的时候,还是有感应的,觉得自己无始以来真是造下不少的罪业,忏悔之后,感觉特别的好,轻松很多。  第三种叫实相忏。观罪业本空,罪业也是因缘所生,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罪;但是不要以为观罪业本空,我造罪业多少也无所谓,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继续造罪,但是果报是空还是不空呢?肚子饿了,还要吃饭;肚子痛了,难受的是你,不是别人。实相忏从观空着手,是一种很高的修忏悔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如果能体会罪业的实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造下的罪业也就消失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所以还是从作法忏、取相忏下手。所谓"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忏悔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要永远持戒,守住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佛教对一般归依弟子要求持五戒十善。具足戒的条件和要求就更高,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五戒十善对在家佛子来讲非常重要。修学佛法首先就从持戒下手,通过持戒,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一些事情不应该做。通过持戒分清善恶,去恶从善,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我们的人格趋向完善。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话告诉我们,忏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不断地忏悔,尽未来地忏悔。众生的业、烦恼不会穷尽,所以我的忏悔也不会穷尽。忏悔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永远没有间断。用身口意清净的三业,不知疲倦,至诚恳切地修忏悔。    要记住,在我们的修行中,要经常忏悔,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清净的人格,才能使你在修学佛法上有所成就。           第七章 随喜功德愿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盘,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随喜、不嫉妒  第五大愿:"随喜功德"。随,跟随、依顺、不违背的意思;喜,欢喜、不恨、不讨厌的意思。什么叫随喜功德呢?凡是别人得到利益,或做了好事,不论大小,不管是看见的,或是听到的,哪怕一丝一毫,如像是自己跟随他人同做一样,表示由衷的欢喜、赞叹。比如看到别人给希望工程、给寺庙捐献了一万块钱,虽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捐献,但是你从内心为他人的这种行为表示赞叹,感到高兴、欢喜;即使你没有出一分钱,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跟这个人所得到功德是一样大的。随喜功德,成本非常低,效益非常大,是十分廉价的。  有人说,这种功德划得来,反正我又没花一分钱,只是高兴一下,这有什么难的?其实,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对于一个嫉妒心比较重的人来说,恐怕难以做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如两家人,在两对门各自开了饭馆,看到对门顾客多,生意兴隆,一天到晚进出顾客量大,自己这边的生意十分清淡,一天到晚守在那里,自然会生起嫉妒,巴不得这个饭店早一天搬走,或是把他的厨师夺过来。还有的人,自己生得矮小,皮肤又黑,天生一副不引人注目的容貌,老大不小了还找不到女朋友,一次恋爱也没谈过。相反,对门邻居家的小伙子,高大魁梧,长得英俊,一表人才,那些漂亮的姑娘们,成天围绕在他的身边转来转去,有说有笑。那你说,这个人会为别人高兴吗?我看,很难做到,是不是?所以嫉妒心是修学随喜功德最大的障碍。  对于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讲,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好事,或取得的成就,我们要表示由衷的欢喜,不要说风凉话去打击别人做好事的积极性,要说赞叹语,使人家高兴。别人有钱,出一万元修庙、架桥、铺路什么的,你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出上十元、五元表示随喜。我们要学会一种随喜的心态,要修学随喜功德。以佛陀为榜样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修随喜的功德,首先对佛、菩萨的善行和一切功德表示随喜,诸佛如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诸佛如来,不是一佛、二佛,而是整个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他们所做的一切善事和功德,都是我们修学随喜的对象。诸佛菩萨到底有哪些功德呢?普贤菩萨告诉了我们:"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诸佛如来之所以成佛,是从最初发心开始修成的。佛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普通人经过修行而成佛的。  佛教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自然的弥勒。"释迦牟尼佛不是生下来就是佛,弥勒菩萨也不是平白无故地就成为菩萨。佛祖释迦牟尼,原先是跟我们一样的凡人。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他是他们的太子。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说:他的母亲回娘家,路过兰毗尼园,手攀无忧树枝休息时,忽然从右肋生下了他。长大后,像凡人一样娶妻生子,过着世俗生活。从有关史籍上可以知道,他在修道中遍访了当时印度著名的宗教师,最后才摸索出一条解脱人生痛苦的大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字,也是后世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指释迦族,牟尼是圣者或贤人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是"释迦族中的圣者"。他的真名叫悉达多。  悉达多太子早年的生活很幸福美满,拥有权力、财富。在他十七岁那年,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耶输陀罗是邻国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窈窕的姿态,秀美的娇容,像初春的柳絮。英俊的太子,美貌的公主,就这样结下了美好的姻缘。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名叫罗睺罗。有一天,悉达多太子突然抛弃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出家修行去了。关于他出家的年龄,一般资料也不明确。据研究者考证,有的说十九岁,有的说二十九岁。总之出家时很年轻就是了。也许有人会问,他既然生活得这样美满幸福,为什么还要出家呢?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这里只介绍一些悉达多修行、证悟的经过。  悉达多的父母知道他决意出家修行,都十分伤心、难过,想了许多的办法劝阻,都没能改变他出家的决心。只好悄悄地派了憍陈如等五人跟随他,服侍他,尽到父母最后的心意。  太子出家成了沙门,托着瓦制的食钵,一步一步向王舍城走去。到了城郊,并不急着进城,而是在附近的灵鹫山上找了一个岩洞,作为修道和暂时栖身之地。后来,他离开那里,四方行脚,寻师访道,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这六年的生活经历,是相当困苦的。经文中说"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有一次,在尼莲禅河洗澡,因身体过度虚弱,洗完澡后连爬上河岸的气力都没有了。对六年的苦修结果,他很不满意,觉得根本没有证悟真理。最后,他来到尼莲禅河畔的一棵大毕波罗树下。毕波罗树是梵文的音译,汉文佛经上还将它译为"阿沛多罗树"、"贝多树"、"阿输陀树"等。还有的经文将它称作广为人知的名字,即"菩提树"。为什么叫它"菩提树"呢?"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为觉悟、智慧,后来专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因为释迦牟尼在这棵树下证得菩提,觉悟真理。此树沾圣人之光,被称为"菩提树",原来的树名在中国反而鲜为人知。  菩提树是一种热带的常绿乔木,树干呈黄白色,异常的高大粗壮;树叶是椭圆形的,叶片非常阔大;树籽坚硬圆润,可作念珠。悉达多在这棵树下铺上一束软草,敷上座具作为坐垫,然后盘腿坐下来,即"结跏趺坐"。并立下大誓愿说:"不成正觉,不起此座!"由此静静地进入了悟道的沉思。  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究竟坐了多长时间才悟道呢?经典上说法不一,有的说七天七夜,有的说四十九天。最后一天的凌晨,他突然抬头望见天上的启明星,顿时大彻大悟。这就是佛经上常说的:"释迦尊者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从此,觉悟后的太子,被人们尊称为"佛陀",也就是"觉者"。  佛陀觉悟的是什么呢?佛陀初转法轮时,向五比丘讲述了他所领悟的生命的秘密。这就是十二缘生的因果法则的规律。这个内容,是佛陀七天七夜中沉思的主要成果。因为,他破译了生命和宇宙的奥秘,突破了人的理性和思维极限,飞跃到佛的境界。所以,佛也是由人修来的。从佛陀出家、修行、证悟,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佛陀既然是人修成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修行,也是能够成佛的。禅宗里有的学禅的人,去问祖师,什么是佛?回答:"你就是佛!"你敢不敢承认自己是佛啊?如果你不敢承认自己是佛,你离佛道就远了。《大本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就是说人人都有成佛的潜能,或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成佛的资格,禅宗非常重视这一点。  "从初发心,为一切智"。佛陀从最初发心修学佛法的时候,就是为了成就一切智。什么叫一切智呢?就是佛陀所成就的一切智慧。佛,是觉悟者或智者,它是梵文的音译。不过佛教中所谓的觉悟,与通常的理解不同,它指一种特殊的智慧或觉悟,不是世间一般人的聪明才智所可比,而是指具有断除烦恼和痛苦证得真理的智慧,佛教专称这种智慧为般若智。佛陀就是彻底、圆满、拥有般若智的觉悟者。佛陀跟凡人不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证悟了宇宙人生真相,解脱人生一切的困惑和烦恼。  "为一切智"就是修道成佛,成就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普贤菩萨说:"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要想成佛,就要精进修福修慧。佛有两种功德达到圆满,就是福慧达到圆满。我们称佛为两足尊,也就是说,佛陀的福德和智慧达到了圆满。反过来讲,我们的智慧修得怎么样呢?佛陀成就的智慧,我们尚未开发;至于福德呢?每一个人肯定都有,只是多少的问题。因此,福德在修学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寿命长、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儿女孝顺、人缘好、临命终时死得安祥......这些都是修福德而得到福报的具体的体现。但是世界上的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百万富翁,拥有的福报都很有限,只有佛的福德和智慧是圆满的。佛陀的功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打开经书能看到许多这样的故事:地脏了,佛陀会去扫地;看到老比丘老眼昏花,穿针缝衣服,眼睛看不清,佛陀帮他穿针缝衣。老比丘感动地说:我不敢劳累您!佛陀说:"我也要修福报的,我能成佛,就是无始以来我非常重视福报的积累。虽然我已成佛了,但还得继续修福报。"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命运的好坏,福分的大小,是靠自己无始以来,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佛陀这样的圣人都要修福,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之人,更应该向佛学习,勤种福报的善根!  社会上有的人福报很大,有许多人很有钱,但只懂得吃喝玩乐,享受福报。有的人只懂得拼死地去挣钱、拼命地去享福,不懂得做好事,也不知道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只知道往外面取,不知往里存,时间长了,再多的钱也会被取光的,福报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惜福,要懂得修福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福报享完以后,他就会提前死。佛教讲人的死有三种:一是福尽死,寿命没到,但福报享完了;二是寿尽死,寿命到尽头就死了;三是横死,就是意外的车祸伤亡。诸佛从最初发心开始修福报和智慧,甚至为了修福报,诸佛不惜献出他们自己的生命。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佛陀的成就不是一生修来的,也不是几十年就能成佛的。佛陀的成佛经过多长时间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佛刹就是佛的世界、佛的国土。我们把佛的国土剖析成微尘,这个微尘就像一个一个微量元素,然后把每一个元素比作一劫。在每一个劫里边,佛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  佛陀在过去无数生中因地行菩萨道时,有一次,他在山上看见一只母老虎守在三只小老虎身边。天正下着大雪,已经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山林里的动物都躲在洞里,老虎找不到东西吃,母老虎没有奶水喂小老虎,眼看这几只小老虎就要饿死了。佛陀为了救活这几只老虎,就把自己身上的肉用刀割下来,拿去喂虎。  佛陀做国王的一生中,天人为了考验他行菩萨道的道心,故意变做一只老鹰,追捕一只小鸟。那只小鸟飞到王宫里,就躲进国王的袖子里。老鹰抓不到小鸟,开口说话:"请您把小鸟还给我,因为我肚子饿,小鸟是我的食物,请把它还给我吧?"佛陀说:"它跑到我这里来是为了避开你的追杀,我只能尽力去保护它,我不能把它给你。"老鹰说:"你既然这样慈悲怜悯它,你也应该慈悲怜悯我呀!你救了它的性命,就意味着夺去我的一顿午餐!"佛陀回答说:"那你想怎样呢?"老鹰说:"你不想让我挨饿,就把你身上的肉,割一块下来,相当于小鸟重量,这样才可以。"佛陀毫不犹豫,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满足了老鹰的要求。  还有一生,佛陀作为仙人在雪山上修行。有位天人现罗刹相,来到仙人面前,宣称他曾经听过佛陀说法。仙人就向他求教佛法,罗刹说:"如果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佛法,我当然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否则,我不会告诉你。"仙人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罗刹说:"你必须用你的身体和性命来供养我,我要吃你的肉。"佛陀马上答应了天人的要求。佛陀为了求佛法在因地时不惜自己的头、目、手、足,这种例子非常多。佛陀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舍身为法"。为了追求佛法,得到真理,舍去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在所不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2
普贤行愿品-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