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勤于思考、刻苦学习、扎实工作、尊重他人的品性却始终没有变。 不久他结识了工程师刘宪秋。他俩成了忘年之交。少者羡慕长者知识渊博、才华出众;长者佩服少者自强不息、英才可塑。 在刘老师的指教下,任建新不仅技术进步快,而且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解决困难和矛盾的思路和方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任建新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兰州首届电大机械专业,圆了他孜孜以求的大学梦。 1982年电大毕业后,任建新分到了院档案室。从此,他对信息管理情有独钟。 他宛若一名考古者,从那高架厚卷中寻觅着化机院的昨天; 他犹如一位淘金者,从那浩瀚的海洋中淘取真金; 他好比一架雷达,探索着国内外信息的风云。 正当他沉湎于默默无闻的兰台之时,党委书记刘忠海将他召到了办公室,告诉他,院团委书记的重担要他去担当。 这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不仅级别为科级,而且前途无量。任建新尽管没有想过要当官,但他是一名共青团员,理所当然地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走上了院团委书记的岗位。 三 善于思索、勇于开拓的任建新,在团委书记的岗位上策划了知识服务、少年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受到全院青少年的欢迎和拥护,而且受到团市委、团省委的表彰。 任建新无疑是一位出色的青年领袖。 对他来说,这条路上洒满了阳光和鲜花。 然而这时改革大潮惊涛拍岸,古老的玉门关也挡不住改革春风。“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等议题在化机院里犹如春风拂面,春潮入怀。然而最敏感、最激动、最担忧的莫过于这些青年们。他们纷纷叩响了任建新办公室的大门,怨言、牢骚、困惑、谋略一股恼儿地向任建新发泄和提出。 我们不能等大水倾泻而来时再修堤,不能让别人组阁后成为多余!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一颗颗年轻的心灵在碰撞,一团团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任建新一次次控制激动的情绪,理顺纷乱的思路,一个大胆、冒险、极富挑战和诱惑的方案逐渐在他脑海中酝酿形成。 四 任建新打开思维的宝藏,筛选出在档案室觅取的“真金”。本院研制的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na—5硝酸酸洗缓蚀剂技术成果,至今仍锁在档案室里。犹如“宝剑”埋入泥土,不能不令人遗憾。 同时他在北京的一个培训班上了解到,我国仅锅炉水垢这只“猛虎”每年就要吞噬掉煤炭工人两年增产的1750万吨煤炭。 一方面“宝剑”闲置,一方面“猛虎”横行,我们何不操起“宝剑”斩除“猛虎”,为民除害,为国造福呢? 在北京期间,任建新与已是北京化工学院副教授的刘宪秋老师再次相聚,他们彻夜长谈,坚定了任建新创办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决心,形成了公司性质、机构设置及发展战略的雏形。 任建新将他的设想告诉了他的同伴们。 犹如干柴遇上了烈火。 这些青年点燃了青春,燃烧了岁月。他们懂得,人生难得几回搏,不趁此风华正茂,搏击一番,更待何时。他们铁了心,跟着任建新干! 任建新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失败了,砸锅卖铁偿还债务;接受降级以谢全院职工,也为院里改革总结一份教训。 于是,任建新向院党委递交了成立化学清洗公司的报告及运作方案。 尽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得到了具有慧眼的刘忠海书记和陆震院长的大力支持,并且批准借款2万元(实际到位1万元)。 1984年9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在兰州化机院的防空洞里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在高速运作,经过短暂的硬件和软件完善,9月中旬他们坐着大篷车一路欢歌出征了。 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兰州,而是西宁。 为何舍近求远?个中缘由只有他们明白。清洗对他们来说,在理论上可以说得一清二楚,但实际操作还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们舍近求远为的是不把锅砸在家门口。 一路上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然而知音难觅。在他们口干舌燥的鼓动下,只有一位老太太拿来家里的一把茶壶让他们试一试。小伙子们牛刀杀鸡,一丝不苟。老太太见洗得不错,临走时扔给他们2角钱。这就是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第一笔收入。 钱确实太难挣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将大篷车开到郊外,大篷车就成了他们的临时旅店。早起的警察看见这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便急匆匆敲醒了大篷车里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盘问,没想到却来了一群看热闹的市民。看着他们的一身打扮,人群里有人称他们是“日本人”。他们不得不做出解释:“我们既不是什么日本人,也不是干坏事的,而是搞清洗的,什么都可以洗,并且价格优惠,实行三包。”于是,早就炼好的一套,又重复了几遍。 这时青海防疫站的一位同志问,我们有一台报废的锅炉,不知能不能洗 ? 小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我们就是洗锅炉的。” 大篷车就这样开进了青海防疫站,开始了第一台锅炉的清洗。 他们顾不上喝水吃饭,马上投入了战斗,经过一晚上通宵达旦的工作,神奇的魔水将这台结满厚厚水垢的锅炉的“五脏六腑”洗得一干二净。防疫站的领导看后十分高兴而慷慨地说:“想不到你们这些小青年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你们要多少报酬?” 任建新略加思索:“给1900元吧。”价格低得出乎防疫站领导的意料,“可以再加点,凑个2000整数吧!” 任建新说:“我说了1900就收1900。” 其实当初任建新并不完全理解“尾数定价法”,但他懂得比1000多比2000便宜,价格低,有利于今后拓展业务。 从此,清洗公司以其高质、低价、快速和优良的服务在西北走红跑火。 业务不断,收入大增。到年底一算账,三个月创利24万,人均每天创利300多元。 如按照合同分配,他们每人都可成为“万元户”。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除了上交院里的利润、国家的税收及少量的业务提成外,剩下的钱全留作了发展基金。“先发展后分配的分配观”已在创业者心中形成。 五 清洗公司像一块磁石,许多弄潮儿向他聚拢。 公司的人员在不断增加,业务在不断拓展,效益在不断提高。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可有一种忧虑却围绕在任建新的心头。如仅靠一家清洗公司,就是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清洗又能清洗多少呢?只有将这种先进的技术推向全国,才有可能斩除“猛虎”,“虎口”夺煤。 一花独放红一点,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个孵化工程在任建新胸中成熟,他说服了质疑者,和他们一起树立了更高层次的观念和境界。我们不是为了百万英镑,而是要为国家挽回那1750万吨煤炭。 他们成立了化学清洗技术推广中心,下设18个技术推广部,面向全国推广清洗技术。他们赴北京、武汉等地举办培训班,无偿地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甚至将技术和市场一起转让,对新成立的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扶上马,送一程。 一星如豆的蓝星清洗技术很快燎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任建新却带领精兵强将向高新科技领域攀登。他们先后开发了Lan—826多用缓蚀剂和LX系列工业清洗剂、不冻液和靓靓系列民用清洗剂。研究和引进了PIC清洗、空气爆破清洗、气动弹清洗、空洞清洗、微生物清洗、废弃物处理、水处理等先进的化学和物理清洗技术。 10多年来,蓝星旋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冲击着海外五洲。 任建新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采撷全球清洗技术之花,酿成蓝星清洗之蜜,使蓝星清洗技术在国内外清洗领域独占鳌头,长领风骚。 在山西化肥厂拾起了德国清洗公司啃不烂的骨头,仅以其十分之一的价格和超人的速度完成了清洗任务。狂傲的德国清洗专家汉克用真丝手帕检验清洗的管道后,情不自禁地连续在管道上写下了三个“OK”。 在南京30万吨乙烯装置清洗中令日本专家折服。日本人发出了“中国有这么高的清洗技术,真了不起”的感慨。 任建新是一位永不知足的人,既然你老外能在我们中国开办公司,挣钱发财,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公司办到你们国土上去?你老外不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个脑袋? 他想得到做得到。 果不其然,他先后让中国和蓝星的旗帜在日本、乌克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国土上飘扬。 1993年,任建新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机场时,从洛城向全球掀起了一阵蓝星飓风。美西环境集团公司总裁将他奉为上宾,当地新闻媒体做了很多报道,美西公司的股票也因此上扬两倍。 1995年,美西蓝星公司成功地清洗了美国北加州某大型空军基地地下输油管网,受到美军专家高度好评。美国三大清洗公司总裁隆重宣布:蓝星公司的清洗技术至少要比欧美领先20年,蓝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洗公司,任建新是“世界清洗大王”。 蓝星在任建新12年的运筹帷幄下,到1996年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她的业务领域包括清洗工程、水处理、新材料、化工、酒业、保健饮品、报业、贸易、金融证券。拥有国内公司430多家,海外公司4家,正式职工1800多人,其中70%为大中专毕业生。从业人员2万多人,固定资产15亿多元,并将总部由兰州搬进了首都北京。蓝星清洗股票也在深圳上市,指数扶摇直上。 任建新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享清福了。 六 蓝星虽然在市场竞争中成了强者,而许多国有企业却陷入了困境。 一批批企业破产,一个个工厂停工,许多职工领不到工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支柱的国有企业遇到了困难,不能不使任建新忧心忡忡。因为他懂得,中国离不开共产党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而支撑社会主义大厦的主要还靠国有企业。 他曾同他的助手做过多次商讨,应该利用蓝星的经验、机制、智慧及财力回报社会,为国企脱困尽力。 但也有人质疑他的观点,担心因此会影响蓝星的发展。 此时,一个信息强烈地刺激着任建新。 曾经为国防建设和化工新材料工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拥有3000多职工的化工部星火化工厂陷入了困境,企业已濒临破产边缘,在重组、托管、合资等多项解困方案落空后,破产的设想在决策者的心中酝酿。 共和国的部长们也常常为星火厂的问题长夜难眠。 任建新心急如焚,向有关领导发出了反对星火化工厂破产的传真,并表示愿意由蓝星公司兼并星火化工厂,帮其解困。 其理由有三:一是破产会使星火化工厂的无形资产损失殆尽,曾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职工的精神和生活都要受到极大影响;二是众多的债权人的利益要受到重大损害;三是国防化工和民族有机硅工业要受到重大损失。 这一纸传真便决定了星火化工厂的前途和命运,从此任建新与星火化工厂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建新和他的决策者们经过深思熟虑,甘愿做出巨大的牺牲。 他们曾打算,为了救活星火化工厂,宁可让蓝星放慢发展速度。 他们没有认真核算星火化工厂的账目,也没有提出兼并的条件,在兼并政策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1996年11月12日任建新在化工部人事司马汉章副司长和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印海的陪同下临危受命,以化工部改革与管理小组组长的身份进驻星火化工厂,开始了艰难和顽强的拼搏。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一个企业的兴旺有她内在的原因;同样,一个企业的衰败也有她内在的原因。 要想治好“病症”,必须摸清“病根”。 进厂后,任建新起早贪黑,走遍了星火化工厂的每个角落,走访了一个个家庭,问计于几百名职工。广大职工从他改革开放的全新观念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中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献计献策,反映问题者络绎不绝,一段时间任建新住所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为了能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任建新设立了厂领导接待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任建新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查清了星火化工厂的“病根”,并开出了第一剂“药方”——《化工部星火化工厂再创业工程实施方案》。 再创业工程分为三个战役。第一战役于1997年元月9日开始,烧碱、甲胺、752、氯甲烷等老装置陆续开车,解决职工吃饭问题;第二战役于1997年5月9日开始,万吨有机硅系统开车,为星火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战役为富民工程:使职工增加收入,用2年时间使职工告别贫穷,逐渐富裕起来。 这个振奋人心的方案很快得到化工部的批准。 1996年11月28日,化工部李勇武副部长、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谭竹州等领导亲临星火化工厂,正式宣布由任建新全面主持星火化工厂工作,实施再创业工程。 任建新在中层干部会上表示,为了再现星火厂的辉煌,不惜站着进来,横着出去,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使全体干部为之振奋,激动不已,人们奔走相告,星火有救了! 七 改革要深化,管理要强化,但首先要使职工转变观念,凝聚人心,树立信心。 为召回外出的职工,工作组发出了《告全厂职工书》。任建新还发出了亲笔信,欢迎外出的职工回厂投身再创业工程。 许多科技人员和生产骨干都盼望自己的工厂能够兴旺,早日结束妻离子散的日子。接到任建新的信后,纷纷辞掉手中的工作,毅然投入了星火的怀抱。 任建新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分别召开了几十个座谈会,对职工群众进行转变观念和市场机制的教育。任建新全新的经营思想和观念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宣传教育,使全厂职工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一些同志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观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冲击,也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和自己肩上的责任,为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此,星火化工厂的广播里响起了《国际歌》和《国歌》的声音。“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歌声在星火化工厂的上空回荡。“谁英雄谁好汉,再创业中比比看”的巨幅标语在星火化工厂的厂区飘扬。 八 为了保证再创业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精干的机构和得力的班子。在紧锣密鼓检修设备、恢复生产的同时,星火厂拉开了机构改革和选聘干部的序幕。任建新了解到星火化工厂也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机构臃肿、重叠交叉、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首先对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精简。按照职能部门政府化、生产部门产业化、经营部门市场化、服务部门社会化的“四化”原则,精简合并了原来重叠交叉设置的部门,全厂机关处室由原来的29个精简为18个,减少了38%。经过严格的定编定员,非生产人员由460人减至288人,精简了37%。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能,理顺了工作关系。 对20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一部分通过考核聘任外,大部分采取公开招聘。 招聘销售公司经理的第一张启事张贴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厂引起巨大反响。 随之企划部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运输公司经理、物业公司经理、有机硅分厂厂长以至三级单位领导等招聘启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竞聘上岗,一时间成为星火化工厂议论的热点新闻,贴满招聘启事的广告栏成为星火化工厂的一个个景点。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星火的土地,改革的春雨沐浴着每个星火人。改革为每个星火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应聘者施韬展略、成竹在胸、慷慨陈词、侃侃而谈,评委们客观公正、高度负责、取信于民、当场公布招聘结果。 一些连班长都未当过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大公司的经理,一些颇有争议的人物竟成了分厂的当家人。 任建新的人才观念是,除了吃里爬外的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用。不给人家提供机遇怎么知道人家不行?如真的不行自然会被时代淘汰。 实践证明,那些招聘上来的干部,绝大多数都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应聘时的承诺。如运输公司、修理厂的经理和厂长都是首次走上领导岗位,几个月来他们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不断发展。 九 任建新懂得,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仅有先进的观念、精干的机构和工作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好的机制。 任建新将蓝星的机制引入了星火化工厂,端掉大锅饭,推墙入商海。 对分厂和公司都实行模拟法人制度,划小核算单位,各单位对人、财、物、产、供、销、信息等要素拥有自主权。归纳为“一二三四”管理法。即一个责任,严格执行一份承包经营责任书;两个管住,即管住各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三个控制,即控制正式人员编制、工资总额和非生产性费用;四个放开,即放开生产经营权、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权、职工奖罚权和内部分配权。同时加强成本核算,将原来的计财处划分为财务处、财务公司、结算中心三个部门,即“一个政府、一个企业、一个事业单位”,分别承担财务管理、资金计划与融资和厂内结算职能,各单位之间都是一种经济关系。实行内部破产、兼并和托管制度。厂里在初期给各经济实体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三个月后工资等费用全部由自己解决,生存不下去的实行破产或兼并。新的机制运行后,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少数人担心,而是每一个职工都操心。由于利益相关,为了节省开支,每个职工都增强了经济观念,效益观念,严格认真,斤斤计较。 以前到仓库领料,供应处说多少就多少,现在领物品时材料员带着钢尺和秤去丈量和验斤。经常会看到双方为一张复写纸、一个检修工时费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 十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为了强化劳动纪律管理,厂里实行了上下班打卡制度,一改过去纪律松弛的现象,增强了职工的纪律观念。 任建新亲自担任ISO9000贯标组组长,请来蓝星总公司质量处处长到星火化工厂开办学习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按照标准做,沿着程序走,已化为全厂职工的自觉行动。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任建新提出安全事故责任百分之百归自己,并在全厂开展了安全竞赛活动,奖优罚劣,赏罚分明。 安全是高压电,谁碰上谁触电。 1996年5月,星火动力分厂锅炉车间由于领导管理不力,操作人员上班时下棋,玩忽职守,造成锅炉裂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8万多元,由于多种原因,厂里对这一事故一直未做处理。为了强化安全工作,保证再创业工程顺利实施,厂里对这一事故进行了严肃处理,一名法办,一名开除,两名开除厂籍留厂察看,并且全厂职工都分摊了这次事故的经济损失。这一事故的处理在全厂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抓住了一个典型,教育了全厂职工。 一位省劳模由于违章操作造成局部停电事故,同样按规定给予了纪律处分和个人罚款300元的处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下不为例。 职工看到任建新抓安全动真格,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从1997年元月9日开车以来一直安全运行,没有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十一 当初有些人对1997年1月9日所有老装置开车,1997年5月9日有机硅系统全面开车,表示怀疑,认为任建新在胡吹,是天方夜谭。 然而事实证明,任建新所“吹”的都变成了现实。1月9日烧碱、甲胺、752、氯化聚乙烯等老装置都陆续开车并一次成功。 如果老装置对星火人来说驾轻就熟,难度不大的话,那么氯甲烷和有机硅装置却难免心有余悸。该死的氯甲烷反应釜,用不上几天就爆瓷腐蚀。万吨硅装置更是像块多变的魔方,变幻莫测,以至于试了28次,发烧、结焦这匹野马仍难以驯服。 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不把原因论证清楚难免重蹈覆辙,悲剧重演。 任建新想起了驻美西蓝星公司的刘宪秋。刘老不仅是蓝星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而且是国内著名的化工专家,主持氯甲烷和有机硅装置的技术论证和改造非他莫属。 刘宪秋太理解任建新了,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和对南方气候的不适应,火速回国,一头扎进了星火的创业之中。 任建新与班子成员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11153”行动。即动员国内外100名专家对有机硅系统进行论证;组织1000名职工参与检修;安排1亿元资金投入改造;用5个月时间完成重建、改造和检修;用3个月时间考核装置并不断完善,使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还组织108名生产骨干赴蓝星公司和刘家峡化肥厂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实岗位生产骨干。 任建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座谈会、单独咨询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操作工的建议也记录在案。参与技术论证的人员远远超过100名。有的专家说,任总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精神使我们由衷地钦佩。晨光有机硅中心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多次亲临星火化工厂实地考察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在归纳整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套实施方案,经再次论证,确定了最佳方案。 氯甲烷由于腐蚀十分严重,这次推倒重建,并大胆地采用了国内同行业中一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反应釜外加热和冷却(体外循环)工艺。同时还对有机硅甲基单体合成系统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 生产实践证明,氯甲烷改造十分成功,从4月9日开车以来反应釜一直正常运行,产品质量达到99.99%,甲醇等原料大幅降低,每吨产品降低成本2000多元,单釜产量相当于原来的3倍,是目前全国单釜产量最高的一套装置。 对有机硅装置进行改造后,以前发烧和结焦的病症从此不复存在,二甲含量稳定提高。这次改造还做好了突然停电和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5月11日晚因雷击停电10分钟,来电后又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 “我们对万吨硅装置技术的掌握已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刘宪秋如是说。 有人说两大战役能取得胜利,是任建新的运气好。其实不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科学是有规律的,偶然之中有必然。 十二 作为化工部的直属企业——星火化工厂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她的名声在当地赫赫有名,以至县领导的小舅子、小姨子都想着法子进星火化工厂。 当星火化工厂烟囱不冒烟的时候,巍巍云山为之悲哀,涛涛修河为之哭泣。广东、宁波的人才市场上聚拢了一批批星火英才,他们接受着苛刻的条件,廉价地推销着自己。许多孝子都怕回到父母的身旁,最怕听到的是“星火化工厂要倒闭了”、“星火化工厂发不出工资了”。一时间,星火化工厂成为人们议论和贬低的话题。每个星火人的心里都在滴血。 化工部党组的正确决策,以任建新为首的工作组仅用了短短的半年时间,又使星火化工厂再度辉煌。启动了所有的新老生产装置,并且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任建新进厂后,不仅每月按标准发了全厂职工的工资,而且提高了家属工和倒班津贴标准,还兑现了经济承包合同。许多单位还发上了奖金,其中752分厂3、4两个月的人均奖金超过100元。广大职工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任建新坚持在微笑中改革,不是简单地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而是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立经济实体,成建制地分流人员。投资1000多万元装饰气派、下设13个经济实体的蓝星公司江西分公司暨星火化工厂南昌分部于1997年3月9日在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业,使200多名职工在南昌分部找到了用武之地。有的下岗和下海返厂人员还走上了经济实体的领导岗位。 原准备放弃的燎原分部建起了酒厂,4月19日“百年孤独”白酒正式投产面市。沉默了多年的燎原分部如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1992年以后,星火厂停止招工。由于远离城市,难以就业积累下来的300多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厂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心。生产得不到发展,正式职工都待岗,哪里谈得上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一些待业青年在等待中快近而立之年。任建新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心情难以平静。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职工脱贫最起码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他进厂后改革了劳动用工制度,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和正式工都只作为历史存入档案。在岗位竞争中全体劳动者参与平等竞争。如今300多名待业青年不再待业了,基本上找到了各自的岗位。绝大多数下岗职工也被招进了经济实体。南昌分部已开始向社会人才市场招聘各类人才。燎原分部有一位老工人以前一家6口人只有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养活5个人,生活艰苦可想而知。如今有5个人上班,5个人供养一个人。他的高兴劲别提了,见人就说:“还是改革好,感谢部里派来了任建新这样的好领导。”他代表了全厂职工的心声。 新职工医院即将完工,CT等先进仪器也即将投入使用,10000平方米的四栋职工宿舍楼已开工建设…… 贫穷已向星火人告别。星火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星火人”! 来自蓝星总公司的信息表明,半年来的情况比原设想的要乐观得多,尽管为星火化工厂的解困付出了很多,不仅没有影响蓝星总公司的发展,而且为蓝星总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十三 凡与任建新谈过业务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一个精明人,是个难以对付的对手。按照任建新自己的话说,要策划一件事最起码要一举三得,一举一得或两得的事他是不干的。 然而他也有糊涂的时候: 他记不清自己的出生年月; 他不知道儿子读几年级; 他不知道他的工资是多少; …… 他心里装着事业,装着群众,却没有自己。 据跟随他的秘书介绍,8年中他只请过一天假,处理自己的事,那是他父亲去世。第二天他就依然投入了工作,为了不影响职工的情绪,他还未踏进公司的大门就摘下了臂上的黑袖章,把对父亲的哀思深深地藏入心底。 他在北京总部和江西分公司的办公室都进行了较好的装修,任建新说那是为了应付国内外市场对手的,用以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的身份,然而他却常常因不舍得花住宿费和搬运费而使自己吃苦受罪。 那是1995年的一个夏天,为了办理蓝星清洗股票上市,他从兰州来到北京,没有住星级宾馆,而是住在一个地下室里。既无纱窗又无蚊帐,一晚上被肆虐的蚊子叮得满腿是疱。第二天到中国证监会,在向一位领导汇报工作时,他强忍着奇痒,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掀起裤脚搔了两下,恰好这个“小动作”被这位领导察觉,穷追不舍的问清了原委。当这位领导得知一位知名度颇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公司总经理竟然到北京住地下室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敢断定蓝星公司一定会兴旺发达,并为蓝星清洗股票上市一路绿灯。 1997年4月,有机硅装置开车在即,从国外进口的5箱共300多公斤配件急需从北京运往星火化工厂。为了节省搬运费,进出机场他一个人亲自搬运,沉重的箱子扭伤了他的腰,弄得他很长一段时间痛得直不起腰。 任建新进驻星火厂半年来,晚上12点以前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仅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南方的气候使他难以适应。冬天屋内比屋外还要寒冷,办公室为他购买了电暖器,他却拒绝使用,实在受不了就倒上一杯开水暖暖手,用瓶子装上热水放在怀里御寒。 为了方便工作,厂领导多次提出让任建新等同志在小食堂就餐或配个炊事员为他们做饭,却均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说:“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要图享受就不到星火来。” 从进星火化工厂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自己开火烧饭,任建新有时还得亲自下厨,许多客人都由他们个人招待。任建新的作风感染了全厂干部职工。任建新的表率作用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开支,而且倡导了一种当今社会难能可贵的风气,也使一些领导从陪客和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得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干些应该干的事。 由于过度劳累和吃饭不准时,任建新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脚关节炎加重,有一段时间连上台阶都很吃力。有一次他晕倒在厕所里,头上碰了个大包,当司机把他搀扶起来后,他跟司机说,刚才这事要绝对保密,不许外露。稍事休息后,他又强打精神出现在检修现场。 任建新的健康状况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领导准备安排他离厂治疗,但任建新常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他说星火厂更需要他,他要以实际行动兑现进厂时的诺言。 任建新廉洁奉公,忘我工作的精神,激励着蓝星总公司的每一个职工。一些调来星火化工厂工作的同志,把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为星火厂的解困和发展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蓝星总公司各部门对星火厂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只要任总一声令下,要人来人,要物给物。他们常常是一下火车或飞机就投入工作,从不讲任何条件和报酬。星火化工厂职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再创业工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许多职工主动放弃节假日和星期天,不计报酬,加班加点,以岗位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同志吃住在车间十天半月都不回家。5月11日晚停电,尽管已是半夜,许多处室和分厂的职工不约而同地赶赴现场,主动为有机硅开车保驾护航,献计出力。 十四 巨人集团几乎和蓝星公司同时发展,也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衰败了。巨人集团的衰败引起了任建新的高度警觉。他要求蓝星职工组织研讨,汲取教训。 任建新说巨人集团衰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铸造企业的灵魂。而蓝星公司之所以不断发展,是因为铸造了企业灵魂,培养了蓝星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团委书记出身的任建新,在商海中始终把握着正确的方向,将政治优势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提出了蓝星的“一魂两翼”。他把蓝星比作搏击长空的雄鹰,这一魂就是爱国主义。两翼就是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他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一魂两翼”,才能够对得起国家,闯得了世界。任建新总结出托起蓝星事业的“三大观念”,即科技兴国的使命观;发展第一的分配观;超越自我的竞争观。任建新还倡导了新时期的“三八作风”,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经营战略和风正、气顺、心齐、劲足。 他提出了蓝星的六大理念:即产品如人品的质量理念;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才理念;吃里扒外的人不用的用人理念;金钱是社会对个人能力、勤奋的一种承认的金钱理念;先发展后分配的发展理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际理念。 他特别强调淡化人际关系。当他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总公司办公室,要求封锁消息,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准到他家去悼念。 本单位同事结婚办喜事,大家凑份子在社会上习以为常,而在蓝星却不允许。1996年,蓝星总公司机关有位女职工结婚,工会的一位老同志趁任建新不在,牵头凑起了份子。任建新知道后,不仅批评了这位老同志,而且责令他将收到的份子退回每个人。尽管这位老同志十分为难,但任建新决不搞下不为例。 任建新并非无情,他为的是蓝星肌体健康,灵魂纯洁。其实他是个情深义重的人。 每年蓝星公司评出的百名先进人物都登报表彰。 为了奖励星火化工厂再创业工程中的功臣,任建新个人出资3000元为功臣发奖。 万吨有机硅开车期间,因突然停电,有位职工在现场处理事故呛了氯气,任建新亲自冲好牛奶送到这位职工手上。 1994年4月的一天晚上,任建新从电视上得悉长春发生31名女工因苯中毒住院的消息后,第二天他召开总经理紧急办公会议,动员职工捐款,并无偿将蓝星公司拥有的系列无苯技术转让给沈阳一家胶粘剂生产企业。 商潮汹涌,情义无价。任建新常说:“经济上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上的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他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丰富着蓝星的精神文明。 蓝星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概括为“改革奋进的开拓精神;为国兴业的奉献精神;标新立异的探索精神;注重实效的求实精神;永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博采众长的好学精神”。 蓝星的企业文化铸就了高尚的灵魂,高尚的灵魂支配着健康的身躯。 1993年任建新到美国后,美西环境集团公司总裁为他购买了别墅和轿车,执意要他留在美国,并以购不到机票为由再三挽留。任建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他毅然返回了祖国。 任建新自创办公司以来,确实很忙。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汲取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懂得站在高山总比站在平地看得远。他忙里偷闲学习理论知识,先后获得了经济学和工学硕士学位,被评为高级经济师和高级工程师。蓝星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我们深信无论遇到什么暗礁险滩,狂风巨浪,蓝星这艘巨轮都会沿着正确的航标驶向胜利的彼岸。 十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任建新拥有了许多殊荣和花环,但他并非一路春风。 从他开办公司的第一天开始,谣言、妒忌、攻击就与他相随。什么“出风头”、“想发财”、“偷税漏税”、“捞政治资本”等一盆盆脏水往他身上泼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任建新说:“人正不怕影子斜。对那些拉袖子的、扯腿的,甩开他们的爪子往前走,不达目的不罢休”。 但任建新更多的还是得到理解和支持。 忘不了化机院领导对他的支持。 忘不了甘肃团省委、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他的关心。 更忘不了化工部及昊华集团公司领导对他的厚爱。 顾秀莲部长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始终关心并经常打电话询问星火化工厂的解困工作。氯甲烷开车成功后,顾部长还抱病前来星火化工厂视察,祝贺任建新及全体职工取得的成绩。有机硅开车后,顾部长又多次询问开车情况,并要求每天向她传真有机硅开车快讯。 常务副部长陈士能亲临星火化工厂,祝贺有机硅开车成功,充分肯定任建新的工作成绩。 李勇武副部长、谭竹州董事长、王印海常务副董事长等领导多次来星火化工厂视察、指导工作,老装置和有机硅装置开车成功后,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鼓励。 关心任建新及蓝星事业的领导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