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4

更早期我亲近方东美先生,他是当代的大哲学家,许多人对他都存敬畏之心,不敢亲近;由此可知,许多的因缘自己当面错过。所以毛病都出在─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把大好机缘当面错过了。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也如此。无论什么人到台中拜访,他没有不接见的道理,只是他工作很忙,要特别安排时间。章嘉大师没有那么繁忙,随时可以找他。亲近李老师,他的教学非常严格。因为过去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又曾经亲近忏云法师半年;换句话说,到他那里,他也觉得我已经有点污染了。不过还好,还不太严重,只经过两个人,这两个人李炳南老居士都非常佩服、非常尊敬。时间才三年,染污还不太严重,所以直截了当与我谈条件。要到台中亲近他,拜他做老师,‘第一个条件,从今天起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任何人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所看的书,只要看的是文字,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不经过我的同意不准看。’我原先以为这些条件很苛刻,这条件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主城神的任务,是他的责任。他要护学生的正知正见,要防御邪知恶见渗透,他防得严。决定不可以随便听、随便看,否则你全都乱了。纵然你能保持正知见,你正知见中已经有邪知见渗透在里面,已经不纯了,对你的修学自然产生障碍。所以现在学道非常困难,为什么?你们看得太多,接触得太多了,想得清净心,谈何容易?老师如果不全心全力帮助你、成就你,他对不起自己,他也对不起他的老师,也对不起他的父母。为什么?从他之后没有传人。我们在经典中读过,传法重于弘法,弘法是福德,传法是功德,不一样。你自己讲经讲得再好,死了后继无人,怎么对得起佛法?怎么对得起众生?所以一定要全心全力培养后学,真正做到续佛慧命、正法久住,世间人尊称你是一代祖师,祖就是你有传。你没传,到你就断了,修得再好,人家对你是另一个看法。在此地讲‘宝峰光耀’,表高度智慧,防止邪非,真正成熟众生。所以没有智慧不行。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一定从禅定中来。禅定在我们净宗是一心不乱。我们到念佛堂,念佛堂求什么?念佛堂就是求一心不乱,不是求别的。想得一心不乱,必须放下万缘,进入念佛堂之后什么都不想,过去、现在、未来统统放下,心中只有阿弥陀佛,才能相应,才能够成就一心。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定能开慧,开智慧就是宝峰光耀主城神,他表这个意思。现前这个世间,我们既不认识善知识,也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找古人。这个没有问题,祖师大德都是善知识。不但当时公认,后代都公认,这还能错得了吗?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对我非常爱护、非常关怀,他教导我,说: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这是他老人家的谦虚话,他说一定要亲近一位善知识,他介绍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对我的态度不是师生,是同学(他看我是同学,但我尊他是老师),我们都依印光大师做老师。印祖现在不在了,印祖的《文钞》在,每一天读诵《文钞》,深解义理,依教修行,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换句话说,我们听听别人所说的话,听听别人的知见,再对照《印光大师文钞全集》,印光大师有没有说?没有说的,不听。我听老师的,遵从老师的,这一生成佛之道能走得通,没有障碍。如果听信别人那些门道,就会把我们的正法破坏,至少在我们菩提道上造成了障碍。我们纵然有能力突破也很辛苦,哪里说是一帆风顺?所以我们今天读到主城神,在这一个时代,感慨实在是太深太深了。谁能帮助我们,守住我们的法城、守住我们的心城?佛菩萨慈悲,有感必应。我们自己要有感才行,自己没有正知正见,没有一个真诚的愿望,佛不来应,妖魔鬼怪先来应,这就麻烦大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邪师说法,邪师相当高明。诸位看看《楞严经》末后,《楞严》有十卷,第九卷的下半部一直到第十卷。一卷半的经文这么长,讲五十种阴魔。那个境界如果真的遇到了,怎么知道那是魔境?我们决定会将它当作佛境界,决定跟他去了。我跟李老师学《楞严》,李老师特别教导我们学生,魔的伎俩高明,他也给你讲经说法,也给你讲如来正法;一百句话中九十九句都是正法,只有一句是邪法。让你跟他学的时候,完全不能够觉察,你就跟他去了,你很难辨别。那一句邪法就那么厉害吗?老师举个比喻给我们说,你在一个盛满醍醐的碗中,比喻纯正之法,加一点点毒药在里面,这一碗醍醐喝下去就要你的命。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一百句是正法,里面一句邪法,就把你法身慧命断掉了。魔说法高明,你不能不佩服,没有真实的智慧,怎么能够辨别?所以今天讲防御心城、防御法城,第一句要‘宝峰光耀’,这四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高度智慧、真实智慧,才能够识别。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尊师重道;没有能力辨别,决定不敢离开老师。我们今天学《无量寿经》,依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夏老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华严经》,我们依靠清凉大师的《疏钞》,依靠李长者的《合论》,清凉、李长者是我们的老师,别人如果来给我们讲《华严》,我们得要看看与老师讲的一样不一样;一样,我们点头,不一样,绝不接受,这叫师承。我们是有老师的,决不是胡造谣言,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有根据。《无量寿经》九种本子,个人喜爱不相同,对机就行。五种原译本,加上三种会集本,还有彭际清的节校本,九个本子都在面前,你随便喜欢哪个本子都行。你喜欢,才能对它生起信心、愿心,你不欢喜那就难了。所以这么多本子,说穿了,投其所好,真正往生还是靠一句阿弥陀佛,只念经不行,一定要念佛。经典的作用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明书,你看了之后生起欢喜心,进念佛堂老实念佛,就决定得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所以一切众生喜欢任何一个本子,我们热烈赞叹,决定不可以毁谤;你如果毁谤,就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罪很重。如果你得‘大开圆解’,就不会有毁谤的知见,一定也欢喜赞叹。第二尊︰妙严宫殿主城神。“妙”是微妙、奇妙。“严”是庄严。“宫殿”比喻慈悲、覆护、保护。我们建一个宫殿,使人不受寒暑之苦。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就像宫殿一样,照顾一切众生生活起居,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宫殿也比喻有守护、有防御的意思;守护,护身心安乐;防御,御寒暑的侵袭。这与主城神关系很密切。这个宫殿不是普通的宫殿,是微妙庄严的宫殿。微妙庄严含什么意思?让我们居住在这个宫殿中得大安稳、得究竟乐,那叫微妙庄严。大安稳,一定要证究竟的佛果,如果不能证得究竟圆满,大安稳、大圆满只是一句赞叹的话,得不到。大安乐就是真解脱、真自在,如普贤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才是大自在、大安乐。由此可知,护法神要到什么时候,才真正尽到他护法的责任?一定要护持我们到成佛,责任才圆满。我们没有成佛,他护持的责任就不圆满,还要继续不断的护持,一定是护持我们从凡夫地到圆满究竟的佛果位。世法中常讲成人之美,成就人的好事也要成就到底,不可以护几天之后就不干了、就退心,那就不对了。无论遇到怎么样的艰难困苦,护法的心愿永无退转,一定要护持到底,一定要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第一位护法神是讲高度圆满的智慧,此地第二位是说明护持的愿心,以及护持的方式。护持照顾得无微不至,极其细微之处都想到,都做出防范,都做出导正。我们知道在末法时期,凡夫一生证究竟圆满的佛果无过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中无过于持名念佛。所以念佛堂就是菩提场,是我们往生不退成佛的道场,这道场无比殊胜庄严。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在讲堂讲经?讲经为什么不可以中断?因为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妄想、恶习无量无边,外面稍稍一勾引,心马上就跑了,主意就改了,立刻就退转了,前功尽弃。因此,讲经就非常必要。讲经是什么?扶正你,不使你有一丝毫的偏斜;有三年五载,大家基础已经稳固,那个时候不讲经没有关系。你的心定了,知见纯正,外面邪师没有办法渗透、侵入,你就成功了。第三尊︰清净喜宝主城神。这就是说护法城、护心城,心里要清净,要法喜充满,这就是宝。清净是宝,欢喜是宝;清净是讲内在的,欢喜是表现在外面的。佛法中讲皆大欢喜,法喜充满。超度的理论与事实,《地藏经》上说得很明显。《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光目女虽然只讲超度她的亲人,超度一个人,但是理论是相同的,一定要有真正修行的功夫。我们以婆罗门女为例,她超度她的母亲,用什么方法?还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佛的方法最快速、最稳当、最有效果。因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她念一日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功夫成就了。怎么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乱?她在定中见到地狱的境界,遇到无毒鬼王告诉她,地狱只有两种人可以来,一个是造作地狱业因,堕地狱受罪的人;另外一种就是菩萨发心要到地狱度众生。不是这两种人,这个境界见不到。婆罗门女是凡夫,因为孝顺母亲,知道母亲造罪业很重,堕地狱,一心一意要救度她,所以就拼命念佛;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乱,她本人就此超凡入圣,这个功德多大!古时候这些超度的忏悔忏仪,是真好,但是要懂得怎样去修学。我们做个水陆法会,如果心地散乱,七天法会做完,心中还是散乱的,还是搞贪嗔痴慢,还是是非人我,哪有功德?什么都没有。七天法会做完,我们真的就超凡入圣,才有真正的功德。你明了之后,复杂的忏仪,哪有一句阿弥陀佛四字来得简单、来得容易?愈是简单的,愈是容易;愈是高明的,愈是殊胜;人人能够修,人人能够成就。所以念佛堂的功德无比的殊胜,比其他法会都殊胜,任何法会不能为比,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乾隆年间的灌顶法师说的。灌顶法师是很了不起的人,他的著作很多很多,收在《卍续藏》中。他老人家作的《观经直指》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他讲:这个世间造作极重罪业的人,任何经法忏法都没有办法忏除,最后还有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所有一切经法忏法不能忏除的罪业忏掉,正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灌顶法师能说出这话不简单,他若不契入这个境界,说不出来。他明了忏除业障最有效果的、最有力量的,就是念佛。所以我们真正懂得,就不需要再去念大悲忏、净土忏,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总忏,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第四尊︰离忧清净主城神。“忧”就包括苦,远离一切忧苦,得到喜乐清净,这一句是讲护持的效果。一定要令你所护持的法,你所护持的人,帮助他离忧得喜乐清净,你的护持责任才尽到,不是随随便便讲护持。若发心护持,就一生都不改变。可是如何护持?你令被护持的人天天忧悲苦恼,就护错了,这是找麻烦,不是护持。所以护持要讲求效果,效果是令他离忧悲苦恼,得清净安乐。第五尊︰华灯焰眼主城神。从名号中显示出智慧光明,与菩萨的六度万行,这是护法主城神他们所护持的。“华灯”表外面的六尘境界,“焰眼”表智慧的六根。根尘相接,无不充满智慧,如同经里面所讲的‘如来全身欢笑’意思相同。一般笑容欢喜表现在面孔上,殊不知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充满欢悦,全身欢笑。此地的华灯焰眼表依正庄严,真正是尽善尽美。第六位:焰幢明现主城神。“幢”在此地当然是法幢,法幢高树,光明遍照,就含有焰的意思;“焰”表放出光明。“明现”,明了、现前─即使世间愚昧的众生,都能够清楚的了解,此地有正法幢。实在说,法哪有邪正?邪正在人心。人心正,一切法无不是正法;人心邪,《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正法;邪正之分在于一念之间。明白这个道理后,才真正体会到佛给我们讲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广到什么程度?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含摄在其中,不一定是佛所说的。如果只是佛菩萨所说的法,这是狭义的。正是大经中所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此‘法’指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怎么知道?《华严经》上就看到,《华严经》上所说的世出世间一切法,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乃至祖师大德,都能够将每一法会归到自性,都与自性密切相连,融会成一体,怎么不圆?为什么他能够会归,我们不能会归?这个道理也不难懂。他没有成见就能会归;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没有办法会归,一切法不能圆融。他离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一法不圆融,没有一法不是自性。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从一真法界到阿鼻地狱,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任何一法会归到心识就圆融,哪有一法不圆?会归到心识就没有障碍了。《华严经》上讲四无碍法界,无碍就是大涅槃,诸佛所证的大涅槃境界就是四无碍的境界。所以一一法圆融称性,都明显的展示在我们眼前。这些护法的主城神,他们是护这个法。我们自己修学,生活是修行、工作是修行,乃至一切应酬也是修行。每天从早到晚,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接触,无处不是修行。所以维摩居士说,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道场。道场有两个意思︰一是你修行证道的处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行六度万行的处所。道有修道、行道、证道,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如果不懂得,没有一处是道场。会的人,则‘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不会的,那真是‘踏破铁鞋,也无觅处’。第七尊:盛福光明主城神。“盛”是茂盛、盛大,盛福指大福德。大福德一定有真实智慧做基础,没有智慧纵然修福,必定是三界六道中有漏的福报,不是大福。真实的福报,世间人往往见不到,他们观念当中想像的福报,与真实的福报差距很大。诸位如果细读《了凡四训》就知道,袁了凡观察一些读书人,凭人的福相,就能够判断,这个人今年应试一定会考中,而且他的判断非常准确,我们在《了凡四训》中看到很多。真正福相的人稳重,远离恶法,一心向善,能忍让、能节俭,真正做到‘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大福德相。了凡先生说这些事情,《华严经》上佛也说,大福德相是什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仅如是,心平气和,没有一丝毫怨恨的意念,这个人是大福德相。他能感动诸佛护念,能感动一切善神尊敬。善神尊敬他,哪有不保佑他的道理?诸位要知道,稍稍受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心中就怨恨,怨天尤人,几天都不能平息。给诸位说,这个人纵然是大富大贵,也是薄福之相,没福。他的大富大贵是前世修来的,很快就消完了。为什么?他不是一个有福德的相。特别是容易发怒,轻易造业,这是没福之相。世出世间的典籍中,这些讲得太多太多,我们稍稍留意就能明了,自己要认真修学。自己有福,菩提道上就没有障碍;自己没有福报,菩提道上障碍重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自己没有福报,一切要求佛菩萨,他一再嘱咐我不要求人,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个意思。求人非常困难,人家帮助你,你得看人家脸色办事,与道心完全相违背,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他老人家教我,一生都靠佛菩萨,一切顺逆境缘,都是诸佛菩萨给你安排的,既然是佛菩萨安排的,一切都要顺受。善人、善境界,当然容易顺受;恶人、逆境界,不好受。如何能在善恶境界中,学到平等受,你的功夫就得力,你就能在一切境界中常生欢喜心。常生欢喜心就是法喜充满,就是你的福德现前。如何能平等受?善恶都不计较,知道顺境善缘是缘起性空,逆境恶缘还是缘起性空。决定不可以把它放在心上,决定不可以在境界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更错了。这样我们才明了,修行人要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修掉,到哪里去修?到哪里去磨练?就在一切境缘当中。然后你遇到恶缘、恶人,不但不生气,反而感激。为什么?没有境界现前,怎么知道自己的功夫到什么程度?这个境界一现前,自己就清楚,我有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在境界中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智慧?我应付这些境界如不如法?如果能与戒学相应,与定慧相应,与佛陀教诲相应,与性德相应,一切都如法,怎么不欢喜?法喜充满。纵然没有见道,距离见道位应当不远了。小乘的见道位是须陀洹果,大乘的见道位是圆初住菩萨,逐步接近了。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把凡夫知见淘汰。以往我们都是凡夫知见,顺自己意思的,生欢喜心,不顺自己意思就生嗔恚、生烦恼。我们要渐渐把这些凡夫知见、轮回心远离,逐渐靠近佛知佛见,与自性相应就对了,我们所走的路,方向目标就纯正。不怕距离远,只要方向目标对准,就能一步一步接近,最后必定达到目标─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宗也不例外。所以一定要注重修福,决定不能疏忽。确实有许多修行人重视修慧,疏忽修福,固然也好,但是不圆满。佛在经上有个比喻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因为修慧,能证到阿罗汉果;因为没有修福,罗汉天天出去托钵,没有人供养,是很苦的事情。自己苦倒无所谓,没有办法弘法利生事大。弘法利生要福报,要真正有人供养清净庄严的道场,才能接引广大的众生,没有福怎么行?可是如果专修福不修慧,那更糟糕,所谓是‘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他不修慧,所以来生堕落到畜生道,变成大象;因为有福报,这大象是皇帝养的,照顾得很周到、伺候得很周到,出去的时候满身都挂著缨络,金银珠宝。佛称二足尊,二是福慧,足是圆满,福慧两样都圆满。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决定不是劝你别修福,实在讲,是劝你福慧双修。你在生活方面、在修持方面才能够免除一切障缘。第八尊:清净光明主城神。这德号中的意思非常鲜明。“清净”,一定要心清净,之后身就清净;身心清净,所居住的环境就清净,清净就放光明。这是我们学佛人,特别是修净土的同修要特别注意的。佛告诉我们,明心见性入道的门径,方法很多很多,无量无边,说之不尽。可是到最终极、最接近心性时,总归纳三个门:觉、正、净。觉正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无论从哪一个门进去都得大圆满。所以我们要学习,对于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一定要尊敬、一定要赞叹,如同诸佛菩萨在五十三参中所示现的。没有见性的时候,确实有三门,见性之后,这三门就融合成一门。实在讲,连一门的意念都没有,才是真正究竟圆满。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中,与六道众生和光同尘,与六道众生过同样的生活、做同样的工作;六道众生染污、造业、受报,但佛菩萨在这里面清净、不造业;不但恶业不造,善业也不造。他们在六道中,自受用与一真法界无二无别,就是经上常讲的不思议境界。可见得外面的境界,包括自己的身体,无一不是随心所现,随识所变。清净心自然就变现清净的境界。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与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没有两样,如《华严》所说,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可以圆成佛道。第九尊:香髻庄严主城神。此地说的香,确实是有香气。一般人身体都有一股气味,佛法中的‘香’字,就是鼻根所对的气味。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身上气味不一样,无情众生也有气味;水果、青菜都有它的气味。不但植物有气味,矿物也有气味。如果你鼻根、嗅觉特别灵敏,矿物都有味道,气味各个不同。而性德中的气味—宝香,一切众生接触到,身心不但感觉得舒畅,也能够消除一切业障,能消业、能治病。“髻”在此地是形容高贵的意思。这个香非常高贵,世出世间所有的宝香都不能与它相比,香气本身就是庄严。我们都很熟悉西方极乐世界香光庄严,无论是依报、是正报,都具足香光庄严,这种香气完全从真心本性中流露。我们是迷失自性太久了,自性的德香变质了。佛教导我们恢复,用什么方法恢复?佛教我们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大小乘法中都要修学。由此可知,如果要改变我们体质的气味,在佛法有很妙的方法。世间人现在很糟糕,想改变自己的容貌,怎么改变?去美容整型。听说有不少人,其中还有学佛的同修。带来的副作用麻烦太大了。如何改变身体的体臭?用香水还好一点。但是,如果香水中化学成分,不适合体质,还可能带来皮肤病,也很麻烦。佛法教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用,用清净心;心清净,相貌就变清净;心慈悲,相貌就变慈悲;心美好,相貌就变美好。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身体的味道也从心转。心是主宰,主宰这个身体的形像。如果不从根本下功夫,舍本逐末,用外缘来帮助,没有不出毛病的。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晓得,才能避免一切过失与伤害,恢复到自己清净庄严。第十尊:妙宝光明主城神。德号的表法,经文称“宝”,都指性德,微妙至极。落实在事相上,就是“三宝”。用《无量寿经》的经题来说,就非常具体,也很容易了解。《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僧宝;平等是定学,法宝;觉是慧学,佛宝。经题上就明白显示出三学、三宝,这是微妙至极,真实智慧。综合主城神护持的德用,离不开性修二门,也离不开三学六度。所以我们细细去体会,他们在生活、工作当中,都能够与性德、三学、三慧,与六度相应,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底下总结: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这一句与前面完全相同,意思也一样。说明:主城神这一类的护法,数量也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它并不是数字,而是代表大圆满、究竟圆满。末后的‘德用’,我们要特别留意。3、摄德圆满皆于无量不思议劫。这一句是讲时间之长,每一个团体中的神众,过去的修因都不可思议。可见得,修行不是短时间,不是一世,过去有无量劫,未来也是无量劫,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要觉悟,一定要掌握过去无量劫中所修积的善根。我们今天欢喜听经、欢喜念佛,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三个条件都具足。《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肯定自己过去世曾累积深厚的善根。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把因缘掌握住,讲经的道场是因缘,念佛堂共修是因缘,不可以错过这个因缘。这一生寿命很短,无论过什么方式的生活都不必计较,也不必执著,要看得开,要放得下,为来生著想。因为来生也是无量劫,往后无量劫的日子怎么过?你要能够想到这一层,你真有智慧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十条路︰佛道、菩萨道、声闻道、缘觉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十条大道在面前,我们怎么选择,就在自己一念之间决断。佛与菩萨两道得大自在,声闻、缘觉两道得小自在,六道以下就不自在。生到天上,欲界天、色界天,虽然能够得短暂的自在,寿命比我们长,可是比起未来无量劫,他的寿命就不算长,相当短促。即使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人,寿命八万大劫,与无量劫比,也不成比例,还是短。想在未来无量劫中得大自在,这是机会、这是因缘,很不容易遇得到。同修们都很聪明,都有高度的智慧,都选择弥陀净土的法门,非常正确,这一生当中必定圆满成就。弥陀法门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平等往生、平等成佛,不容易!所以选择这个法门是高度智慧。严净如来所居宫殿。这是主城神的任务─护持道场。前面有道场神,是道场的内护,主城神是道场的外护。主城神末后这一句,“严净如来所居宫殿”。‘严’是庄严,‘净’是清净,这里面含义就很深。清凉大师注解提示我们,要用自己的德行庄严佛的宫殿,其中有三个意思。第一,佛宫殿是主城神所护持的。佛在哪里?本经与其他一般大乘经不一样,本经所说的诸佛包括三世诸佛如来,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著重在未来世。未来诸佛能够护持,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就全都护到,功德圆满。如果只护过去诸佛宫殿、现在诸佛宫殿,把未来诸佛漏掉,其功德充其量也不过是三分之二,还缺三分之一,不能圆满。从本经的教义来观察,自始至终都涵盖三世,所以它是大圆满。未来诸佛就是现在的一切众生,如经所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意思深广无限。情是一切有情众生,还要加上无情,无情是植物、矿物。我教诸位把一切‘人’都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其实,真正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有些人很赞叹说:法师你很了不起!但是,我与《华严经》一比,我只著重正报,没有依报;十法界里才一个法界—人法界,其余九个漏掉了;在《华严》依正庄严中,教义多圆满!它讲一切有情就是十法界,正报全包括了;它讲无情,十法界中所有的依报也都包括在其中,全是佛示现之物。所以我们应当看一切人是真佛,一切物也是真佛;换句话说,除自己一个人是凡夫之外,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真佛变现所化的。这样的人,生活在如来境界之中,恒受如来气氛、恒受如来护念,哪有不成佛的道理?这确确实实是凡夫一生作佛,无比殊胜的法门,真正是大乘法中圆顿到极处的法门,所以古人赞叹为大不思议经。如果我们不能够契入,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念阿弥陀佛,带业往生。除这条路之外,没第二条路好走了。有本事,境界马上转过来,超凡入圣;转不过来,老实念佛,两条路都决定成就。我们知道这些神众,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示现,所以是真佛,不是假佛。神是真佛,老实说,人也是真佛,畜生也是真佛,桌椅板凳都是真佛,无有一法不是真佛。诸位细细去想这个理,细心观察这些事,能一下觉悟过来,豁然大悟,你就入境界了。第二个意思,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主伴善根,互融摄故’。教学的场合,佛是主席、主讲,所有听众、护持道场的神众,统统属于伴。佛的善根与我们自己的善根也互摄互融,我们与佛的善根结合成一体,这就是严净如来宫殿的意思。第三个意思:‘莹饰自心,佛安处故’,这个意思比较深。用现在话说,庄严宫殿、严净宫殿最重要的是严净自心,心地清净庄严,是真正庄严佛道场,是真正的护法,所以首先要懂得庄严自己的身心。心地清净不染是心地的严净,身相的庄严是慈祥和睦,与六和敬圆满相应,这是身相的庄严。饮食、衣著不必求华丽,要求庄严朴素。我们努力修清净心,求得体质的庄严,体嗅的庄严。许多人看过《虚云老和尚年谱》,虚老和尚,我们虽然没见过面,可是在年谱上看到。我曾经听过许多亲近他的法师、居士们说,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所以他的头发很长。他衣服领子很肮脏,都不洗,所以油垢很厚、很肮脏。可是闻一闻,有香气,很多人都很想闻闻,老和尚身上放香气,不像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臭汗味,衣服脱下来很难闻。虚云老和尚的衣服放香气,香气怎么来的?心地清净,五分法身香。他的心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相应,我们不敢说他是自性中的香气,至少五分法身香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肯定。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五个科目相应,统统做到了,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气,也没有臭味道。道场中,我们稍微清净一些,再藉佛力的加持,确确实实道场里面必定有一股清香,这是一定的道理。纵然不烧香,都会有一股清香。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请看下一段经文:(六)主地神 分三地是土地,主地神就是民间拜的土地公。佛很慈悲,应以土地公身得度者,即现土地公身而度化之,无类不现身。世间人拜土地神的很多。清凉大师注解说明,土地表‘深重大愿,荷负行德故’。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易经》,以干、坤两卦为根本,六十四卦都是从这两卦变现出来的。地是坤德,如同大地,所有一切万物依大地而生,所以地是承担、荷负,表这个意思。更深一层表‘心地’,大地是一切众生生存所依靠,我们没有办法离开大地而生活。可是心地就更殊胜了,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依心地变现,诸佛如来所居的一真法界,也就是心地;心是能生,世出世间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所生。地之德就太大太大了,所以民间敬土地是应该的。非常可惜,没有人能把地德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若能让一切众生拜土地开智慧,拜土地也能成佛道,功德就殊胜了,不至于迷信。古时候有说明,代代相传传久了,只保存形式而丧失其义理,变成迷信,非常可惜。我们读到此处,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民间,以正知正见祭祀天地鬼神。你要问为什么要祭祀?我们天天回向‘上报四重恩’,天地鬼神对我们有恩德,我们要报答。所以古礼最重要的就是祭礼,祭礼也称为吉礼,无论朝廷或民间没有不重视的。1、标数辨类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如果将主地神落实在我们生活,就是在一个地方上,有学问、有道德、有善心,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的尊敬爱戴,能接受他的教诲,受他的影响,这一种人就是这个地区的主地神;这一类在古时候是称为地方士绅,在佛法中称为善知识。善知识所居之处,自自然然对当地众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改变风俗习惯,破除迷信,启发智慧,这就是地方士绅们的责任,他们应该要做的。第一句是说出这团体的种类,主地神团体数量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在在处处都显示究竟圆满,应证了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下也是列举十尊上首。2、列名结数所谓普德净华主地神。“地神”最重要的是行德。我们现在讲经把总题目定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主地神特别著重后一句,他的言行可以做为社会大众的楷模、标准、模范。这样才能够教化一方、影响一方,移风易俗,对这一方的大众有真实的贡献,有真实的利益,所以把“普德”摆在前面。普是什么意思?普遍、平等。也就是要示现普遍、平等,对一切人、对一切物,都是以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对待,这就是普德。我们所提出来的五句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实际上是任何一句必定含摄其他四句。譬如讲真诚,如果不具足后面四句,就不是真诚;真诚一定圆满具足其余四句,这才叫普德。表现在行为上,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是什么?万事万法,体性现相、因缘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看破,看破是明了。放下是绝不染著,于一切法中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表现在生活行为上得大自在,随缘度日,随缘绝不攀缘。正像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怎么会不自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功德是戒定慧三学。随喜当中合法合理,我们中国人常说,合情、合理、合法,这是功德。随顺当中样样都合情、合理、合法,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普德就现前。“净华”,就是我们十句的最后一句—念佛。如果不念佛,境界浅的是人天福报,深的可以达到菩萨的果位,但是,圆满成佛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如果念佛,决定成佛,决定往生。你想想看,一个人真正心地真诚、清净、慈悲,生活放下、自在、随缘,这个人念佛,怎么会不往生?决定往生!往生是一生决定作佛。摆在我们面前的十条道路,念佛是成佛之道。我们今天走的是这条道路,绝不受外界干扰,谚语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魔来干扰。对付魔,只是不理会就行了。愈是干扰,我们愈要勇猛精进,突破干扰就成就了。有决心、有毅力,不怕难、不怕苦,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帮助,没有不能突破的难关。问题在于自己是不是具足真诚、清净、平等、觉。果然是这样的心,没有不能突破的。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赞叹你,哪有不帮助的道理?第二尊︰坚福庄严主地神。这两位上首都是把福德摆在第一,有德就有福,福要坚固。福从哪里来?佛在一切经论中讲得很多,可惜留意的人不多。真正留意的人,决定肯修大福报。佛告诉我们,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的因,今生结的果报。过去生中修得多、布施得多,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多。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财供养,修得很欢喜、很痛快,这一生钱财得来很容易,也很自在,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过去世修布施、供养是人家劝的,不好意思不布施、不供养,布施、供养之后又后悔、又难过。这一生能不能得财富?能得。钱赚得好辛苦,很不容易才得到。还有一些人钱赚得很多,经济风暴后,全没有了,只看到银行存款的数目字从多变无。这是什么原因?拿别人的钱财来布施,不是自己的。‘慷他人之慨’,以自己的名,拿别人的钱来修布施、供养,所以这一生果报也如此。只能让你看看,实际上没有,因为是别人的。所以要晓得,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报,一丝毫都不差,真的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讲布施、供养要用净财,拿自己的财物来布施、供养。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别人的财物来布施,果报是空的。今天讲‘泡沫经济’,那个果报不是真的,昙花一现而已。所以要知道如何修积真实的福报。佛说,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法布施种类繁多,状况与财布施也有类似。佛门中所讲的盗法;佛家戒律中讲得很严格,老师在传法的时候,你没有真正拜师父求学,却在旁边偷听,把东西学去了,这叫盗法。如果法布施是窃取别人之法来布施,盗法的果报,你能得虚名,没有实学。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确实有这种人;他有很多是博士头衔,有好多个,没有实学。过去是修这个因,现在得这种果报。第三种福是健康长寿。佛告诉我们,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无畏布施是帮助一切众生远离恐怖、忧虑、苦恼。无畏布施中最具体的、最容易做的,就是素食。我们选择素食,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看到你不害怕。所以一个人心地慈悲,不食众生肉,在野外看到小动物,向它招手,它会跑来亲近你。一个吃肉的人,杀气腾腾,小动物看到你,赶快就跑掉了,它怎么敢亲近你?它也有灵性,知道你是否会害它。我们讲的素食、放生、保护动物,连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何况对于一个人?对人当然更不会有意去伤害。这些属于无畏布施、无畏供养,你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如果造作的与这些完全相反,诸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果报都在三途苦报。所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修福报,尤其要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福田。佛在经上概略给我们举例,父母是福田、师长是福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的人有福。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连父母生活都不顾,他纵然有钱有势,不会长久。为什么?福薄,没福。他现在所享受的,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多,还有余福,纵然造罪业,还没有影响他现前的生活。可是福的消耗非常之大,福报消耗尽,苦报就现前,这些道理我们要明了。贫穷与疾病的人是福田,我们对贫穷人要多照顾,对于有疾病的人要多照顾。疾病有两种,身病,现在大家知道照顾身体生病的人,心病忽略了,心病是妄想、分别、执著。佛法照顾真正是圆满,在佛门才能够修成坚固的大福,庄严道场、庄严社会,利益众生。世出世间法,无论是大事或者小事,如果没有福德很难成就。福从哪里修?菩萨行的六条纲领,就圆圆满满的包括福慧双修。第一条教我们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所祈求的三种福报。如果不知道修因,果报从什么地方生起?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佛又告诉我们,必须要兼修后面的五个科目,才能成就世出世间的大福报,才能够使福德相续,绵延不断。我们今天看看世间,确实有不少有福报的人,可是他的福报总不免有缺陷、不圆满,福报很容易享尽。稍微细密的去观察就能够发现,虽有福,没有福德相。一个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别人比较容易。会修行的人,看别人然后回光返照,再能够认真省察自己,对自己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能够省察,才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善莫大焉。哪些是有福德而没有福德相?第一,他一切都随顺自己的知见,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作所为与情理法不相应,这就是没有福相。相应就是持戒波罗蜜─第二种大福德相。持戒的广义就是守法,也就是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持戒。第三种大福德相,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赞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忍辱波罗蜜。《华严经》到后面还有很多次会读到,佛在经上常说,不止说一次,这是大福德相。正是世间贤圣所说,‘无故加之而不怒’,心平气和,这是福德相。心不平、气不和,纵有福,福也不厚,厚福才能够载道。佛称为二足尊,就是智慧、福德两种都达到究竟圆满,由此可知,福与慧是自性中本具的功德。很可惜凡夫迷失了自性,性德不能够现前。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性而已,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能忍之后才能真精进,福与精进相应,福报天天增长,愈积愈厚,积功累德。不但自己得受用,而且能令一切众生享他的福报,与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没有两样。第五与禅定相应。禅定,浅而言之,心中有主宰、有方向,不轻易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禅定。《金刚般若》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大福,真正是此地所说的坚福。末后与般若相应,就是前面第一位地神德号当中所表的─普德净华,与般若相应,这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应当努力学习。谚语常说‘福至心灵’,一个人福报现前,就显得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平常看这个人笨笨的,好像没什么智慧,他福报现前,忽然智慧就开,福至心灵,很有道理。第三尊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我们读《华严经》,要与大方广相应。大方广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曾在经题中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大’表自性的本体;‘方’表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广’表作用。所以这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也是《无量寿经》上的经题,都能够融通,没有障碍。《无量寿经》经题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是‘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就是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真正修学大乘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相应,这就是‘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无有一法不相应,才算是真正修学大乘之人;在我们念佛法门中,你才真正会念佛,念得与佛相应。古人常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么相应?与觉正净相应,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才叫最圆满的“妙华严树”。树立正法,正法久住,这一位地神教我们这个法门。第四尊:普散众宝主地神。“普散”,普是普遍,也表无所不散。“众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心宝。心宝怎么散?譬如经上讲,大慈大悲怜悯一切众生,这是普散。慈悲就是关怀、爱护、照顾之意。我们的心,念念都能够爱护虚空法界情与无情一切众生,常常关怀,这是慈悲心普散,慈悲是心宝。明白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教学,采取佛法中的总持法门,对于心宝取了五条纲要─‘真诚心’,对一切人、事、物,尽虚空、遍法界,过、现、未来,唯一真诚,这是真诚心心宝普散。接著「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无不落实,这是普散众宝的意思。既然心里真心的关怀爱护,在事务上哪有不协助的道理?看到众生有灾难、有困难,一定伸出援手去救拔,自然会去帮助。除非别有因缘,是什么因缘?我们常讲障缘,他有障缘,没有办法,我们帮不上忙,有障碍。若无障缘,哪有不援手之理?诸位要知道,散财是大福,反过来,敛财是最没有福报的人。只知道积聚财宝,自己每天节省刻苦,积了一辈子财宝,到临命终时一样也带不去,不知道给谁去享受了;当然享受的人也有因缘。要知道散财是大福,能与许多众生结善缘。特别是学佛的同修一定要知道,讲经要法缘,建立道场也要有法缘,领众念佛还是要有法缘。缘从哪里来?缘从普散众宝结来的。我们若不与众生广结法缘,缘怎么可能殊胜?我自己这一生,前世虽然不清楚,学了佛之后,懂得用比量,也能够略微知道过去生中的作为。我大概是过去生中修慧不修福,所以对于经教没有感到困难,接触、听闻就能够明了体会其中的意思。可是一生没福报,一生当中一个道场也没有。诸位现在看到我,好像也满有福报的样子,这个福是这一生现世修的。学佛以后才懂得修福,没学佛之前也很吝啬。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牢,别说不肯布施,人家碰一下、摸一下心里都难过,就吝啬到这种程度!是章嘉大师教导我,把这个毛病习气改过来了,所以这么多年来,好像有一点福报,在物质生活上没有欠缺。虽然自己没有道场,住别人的道场,住得很自在。别人喜欢处处作主,我喜欢处处作客,作客比作主好,客人受到主人的礼遇与优待;主人家的家业,他操心,我不操心,反而得自在了。因此福报小,也小有供养。我把所有的供养,过去只做一件事情,印经布施,修法布施。有多少供养就印多少经书,印经书、印佛像,与大家广结法缘,这就是普散众宝。所以我的法缘比一般法师要来得殊胜,道理何在?我肯散财,供养来了马上就散,愈散愈多,法缘就愈来愈殊胜,就这个道理。如果你不肯散财,你的缘就不广,将来成佛讲经说法度众生,座下弟子不多。为什么?没有缘分。如果缘结得深广,度无量无边众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为什么?一切诸佛中,与众生结缘,阿弥陀佛是第一。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中发心度众,可以说都有限量。我们发心要度这个地区的众生;或者发心更大,要度全国的众生;心发得更大,要度全世界的众生,就此而已。学了菩萨道,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大,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范围,只是六道中的人道,除人道之外,还有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于是心放得更大,我要度六道众生。六道外面还有四法界,还有声闻、缘觉、菩萨,我要发心度九界众生,这心大不大?还是不大。为什么?每一尊佛国土都有九法界。经上告诉我们,诸佛刹土无量无边,所以九法界无量无边。只发心度一个九法界,不能超越一个大千世界。诸佛如来因地上发心,所关怀的、所护念的,多半都是一个大千世界。唯独阿弥陀佛,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不漏。所以他的缘无比殊胜,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与阿弥陀佛都有缘,阿弥陀佛是‘普散众宝’。阿弥陀佛的宝是什么?名号。名号是阿弥陀佛第一宝,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切众生都能够见阿弥陀佛的形像,闻阿弥陀佛的洪名,与阿弥陀佛结了缘。只要有缘,缘成熟一定接受阿弥陀佛教诲,将来往生不退成佛,这个宝起了最大的效用。这是第四尊普散众宝主地神教导我们的。第五尊:净目观时主地神。“时”是时节因缘,一般叫观机。机,归纳有三大类︰第一是人,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人道,广大的人群,你要知人;第二知时,时节因缘;第三要知处,处所。然后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才能够契机,契机契理,众生才能得真实利益。这一位主地神教我们观机,观机要遵守的原则是“净目”,就是以清净眼观察时节因缘。说一个‘时’,诸位要记住,把人与处所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这一句中最重要的是净,清净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好恶,用清净心、清净目来观机。如果自己心不清净,就是有好恶,有喜欢的、有讨厌的,这个心是染污的心、不清净的心,观机的能力就差很多,往往把众生的根机看错了。你所选择的法门多半不适合大众修学,这样子反而给大众带来困惑与迷惘,不但信心不能够生起,反而令大众在佛法中退失信心,这都是由于观机的错误。第六尊:妙色胜眼主地神。此一名号与前面的名号很接近,前面著重在心,清净心才有清净眼;这一尊著重在外面的境界。“色”是物质、色法,包含的境界非常广大,凡是我们眼根所接触的都是色法。此地用的文字很简单,意思很深。这一‘色’字就圆满含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此一字为代表。色法在法相宗,共归纳为十一法—五根、六尘。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不算,意是心法。外面六尘境界也是色法,就包含在这十一法中。这十一法都叫妙色,为什么叫妙色?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所谓缘起性空,这十一法都是因缘生法。佛在经上说得很好,凡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明白事实真相后,你当然不会执著,不但不执著,分别的念头都不起,这叫妙色。由此可知,“胜眼”就是五眼圆明,或者也可以说之为佛眼,佛眼将五眼全包括在其中。五眼圆明对妙色,哪里会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完全是诸法实相,全是实相的境界。也许同修要问,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这样的人与白痴有什么两样?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在这个社会,为一切大众作师作范,种种示现、种种言说,其中有没有分别、执著?给诸位说没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给永嘉禅师印证,证明他确确实实明心见性。之后,六祖又问他一句:你还有分别否?他答说:‘分别亦非意。’六祖首肯,告诉他:你如是,我也如是。一切众生的分别是第六意识,一切众生的执著是第七末那识。佛菩萨教化众生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有,但不是第六识、不是第七识。是什么?他们已经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意。意有障碍,智没有障碍,智就是《华严经》中讲的无障碍法界。虽分别而没有障碍,虽执著也没有障碍,所以叫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凡夫分别、执著都造罪业,统统有障碍,他们分别、执著没有障碍。为什么分别没有障碍?分别即是不分别,真的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为什么说分别?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不是自己分别。随著众生的执著而执著,自己确实没有执著。这个说法,如果还不能够体会,我们举个比喻来说。一般人分别执著自己的意思,顺自己的意思就欢喜,不顺自己的意思就生烦恼,所以分别、执著是造业。佛菩萨分别、执著为什么不造业?佛菩萨像舞台表演者,有表情,也要说话,是不是自己的意思?不是。是剧本上写的;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与自己毫不相干,这就是分别亦非意,只是表演。所以你看到他也有分别、也有执著,但都不是出于自心,他的心清净,从来没有动过。这个本事我们如果学到了,受用真的快乐,真的离苦得乐,就与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没有两样,游戏神通。我们这一生来干什么?来唱戏的、来表演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意思。完全是因应社会广大群众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而起自自然然的反应,决没有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这是‘妙色胜眼’所含的深广之义。第七尊︰香毛发光主地神。这一位护法神的德号是从行德上建立的。“毛”指汗毛,正报中最小的,佛在经上常用毛端或毛孔。毛端与毛孔都能放出香光。香、光怎么来?香与光都是性德,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放光,自性本具的功德放香。由此可知,他们全是见性的菩萨。我们不要以为地神、山神、主林神这些神众只是鬼神道的众生,他们的地位并不高,看起来天神都比他们高。可是他们却有资格参加世尊华严法会,可见都是法身大士,最低的资格,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才有资格参加这个法会。而且,我们从‘叹德’也能体会到,全是诸佛如来倒驾慈航作斯示现。确确实实是诸佛如来应化在六道,所以在这个大会上,他还是以应化的身分。为什么他不以佛菩萨的身分出现?其中用意非常非常之深。第一个意思,让我们非常明显的观察到,如来的教化原来是整个世间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如果统统以菩萨身、佛身,我们会以为佛法大概是佛菩萨修的,凡夫没分。这么一示现,我们明了鬼神都有分,所以他们的示现是代表九法界一切众生。像《地藏经》中所示现的阎罗天子,阎罗天子是地狱道的众生,他率领许许多多鬼王,参加忉利天宫一会。这些鬼王都是地狱中的小鬼王,说明一个事实,诸佛菩萨在地狱中示现鬼王身、阎罗身,也是教化救度地狱界的众生。地狱众生很难教化,恶习气很重,显示出大慈大悲。第二个意思,我们从这里能明显体会到,无论我们今天是生在哪一道,无论我们现前是什么样的身分,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学佛作佛、作菩萨,所以他这种示现意义就很深很广。更深入的一个境界,这不是一般人容易体会的,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佛法的整体,使我们联想到古大德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氏门中不舍一法’,这是极深广的义趣。他们在此地表演给我们看,不仅仅是后面五十三参表演,这部经自始至终诸佛菩萨都在表演。香光是性德,没有见性的人,身体能不能有香光?也能,不过这个香变质了。虽变质,也比世间种种香料殊胜,决不是世间一切香料能够相比的。天人身上有香气,也有光明,天人没见性,他们的香光就是变了质的香,天人的香光就不是我们人间任何香料能够相比的。人间修道人,修得有功夫,身上也有香光,像虚云老和尚身上放清香。修道人身上的香光与天人的香光是修得的,怎样修得?他所修的与心性相应,就有这个现象发生;如果所修的与心性不相应,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可是在修学中与佛法相应的人,香光也非常温和;如果与佛法不相应,与魔相应,诸位要知道魔也放光。佛身金色,魔也是身金色;佛放光,魔也放光。佛光与魔光不同之处,就是佛光柔和,接触感到很舒适、清凉、欢喜;魔的光就像太阳光一样,刺眼、不舒服。魔的香也刺鼻,香味很烈。佛与性德相应,魔与恶见、烦恼相应,这是不相同之处,我们要有能力辨别。自身放香光是修行功夫成就的一个证明。第八尊︰悦意音声主地神。名号表‘说法的音声’。说法音声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只是在讲台上讲经说法。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接触什么人,甚至于接触动物,都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给他说法;所有一切言语,都是帮助众生觉悟,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开口都是法。到你善说的时候,不但开口是说法,闭口也是说法,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尘说刹说、无间说’,没有间断过。能令一切众生闻法欢喜悦意,又能够理解,能够深信,再进一步他能够发愿修行。第九尊︰妙华旋髻主地神。名号中关键的字眼在“旋”,旋代表什么?旋是转法轮的相,代表法轮常转。让我们见到这一位主地神,弘法利生的愿行就油然而生,帮助佛转法轮度众生。法轮的内容是什么?“妙华”。就经教而言,妙华是《华严经》,妙华是《妙法莲华经》。在一切经中,古大德称这两部为一乘佛法。佛法分三乘、二乘、大乘。什么叫一乘佛法?一乘佛法是讲成佛之道。如果一部经典是教人成佛的,就叫一乘法;如果是教人修菩萨道,成菩萨,那是大乘法;教人证阿罗汉果、证辟支佛果,这部经就叫小乘。大小乘是这么分的,在于这一部经教人的目标。《法华》教人成佛,《华严》教人成佛。此地‘妙华’不做别的解释,因为它底下有旋的意思。转法轮,转什么法轮?一定是转一乘大法,圆满的法轮。“髻”的意思是高显。我们建立道场,树立法幢,让一切大众都知道此地是正法道场,都知道此地是修学了义的法门,一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妙华旋髻主地神所表的。末后一尊︰金刚严体主地神。以“金刚严体”做总结,这意思很深。凡是‘金刚’都表般若。金刚是慧,严是福。主地神以福慧开端,也以福慧总结;前面福慧是因,后面总结是果。说明彻始彻终,细节无论怎样繁多,总不离开福慧两字。“体”是性体,真如本性,佛法中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金刚严体’是严自性的佛陀,这是真正之体。金刚般若能严,所严的是自性,以及自性变现出来的无量无边境界,包括一真法界。体严,相当然庄严;能严、所严不二;性、相也不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体。下文是总结: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每一段都有这个字样,意思都相同,不必再解释。末后叹德:3、摄德圆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
正序
倒序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2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3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4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5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6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讲述-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华严演义(册二)
华严演义(册二)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