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法师-4

“老和尚,你好啊!”  “你好啊,老和尚!”  接下来,双方似乎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是的,相隔得已经太久了,原是同根相连的兄弟,多少年来却被一道无形的屏障紧紧阻隔,不见音容,不得信息。现在,坚冰开始融动,抽刀断水水更流,同参之间终于又能听到了对方有几许沧桑几多苍老的声音,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相互发自心底的祝愿,真正是难以用言语加以表达啊!  啊,九华山,佛教徒心中的一座共同的名山!  仁师说:“我现在什么都好,你什么时候过来?”  “是啊,真想马上就过来。多少年了,我就只有这一个心思,就是想来亲近地藏菩萨。”  这是两位高僧大德之间的无声的默契,原本一个早想参拜九华地藏菩萨,只是两地阻隔,相差万里,机缘一直未能成熟;一个早就期盼对方来访,只是内地的政治气候不容他尽地主之谊。于是,远隔千里的两位僧侣在电话中互叙友情,互致劫后余生的问候,最后,迫不及待的两位老友在电话中定下相会于九华的日期和参访的内容:1979年的农历七月,也即地藏菩萨圣诞之日,圣一法师率香港佛教代表团前来参拜九华,并于祗园寺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讲经法会。  圣一法师,一位博学而德高望重的佛学大师,热心于祖国事业昌盛的海外赤子。虽是一口难懂的粤语,但并不影响无数仰慕已久的内地信徒对他的虔敬和膜拜。像久旱以后渴盼着一埸透雨,广大佛教四众弟子多么想再聆听法音的宣流啊!曾几何时,闻听法音,宣讲佛法被当作封建迷信,被当作专政和取谛的对象。但是,现在,人们终于又能无所畏惧堂而皇之地坐在大殿里,听一个海外的佛教大德宣讲经文,那久埋于尘埃之中的《地藏三经》,终于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历史,有时在一瞬间所发生的变化,让人们几辈了也回味不过来。但这一切都是现实,虽然九华山目前尚无一尊佛像,也没有一处可供讲经的处所,但是,即使是在临时的斋堂里,仍然聚集了无数闻法心切的人们。  这天晚上,仁师前去圣一法师下榻的宾馆拜会圣一法师。几句寒喧之后,仁师从口袋里郑重地掏出一只布帕,然后慢慢地打开。呈现在圣一法师面前的是一迭面额不等的人民币。仁师将这带着他体温的人民币捧到圣一法师的面前,说:“老和尚,这是我多年积蓄的钱,共六百元,我想请老和尚替我在香港代购一些金箔,我想把肉身殿上劫后余生的佛像作一次装金。”  圣一法师接过这购买金箔不足零头的六百元钱,他深知面前的这位从劫难中走出来的大陆高僧捉襟见肘的窘境。他还知道,在“文革”期间,大陆僧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九元,现在刚刚提高到每月四十元。这六百元钱,是仁师多少年节衣缩食积蓄下来的一笔资金啊!他被眼前老友的一片虔心深深地打动了。他有心不接下这一笔钱,他只要一回到香港,弟子们不经号召,即会凑足一笔款子送到九华山,但他还是收下了仁师的这六百元钱,他知道,他收下的是大陆僧人的一颗滚烫的心。  秋天的九华山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仿佛是要向远来的客人展示九华佛山深远的魅力,那一天巍巍九华满山的松竹皆放送出沁人肺腑的芳香。圣一法师的讲经活动告一段落,作为东道主,仁师要陪同客人们游历九华。  随行的诸山长老们中有过去朝拜过九华的,有第一次来到九华的。无论是新朋还是老友,那一天大家都兴趣盎然,他们按照仁师选定的路线,从祗园寺出发,经化城寺,过旃檀林,沿古百子堂蜿蜒的山道登上上禅堂,然后就直往神光岭进发。过正天门,一行人持衣挞具,高唱着“南无地藏王菩萨”的圣号,来到巍峨的神光岭下。诸山长老们拜倒在那九九八十一级台阶之上,然后一步一叩,终于亲近到那座玲珑宝塔之下。如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归到心灵的故乡,人们噙着热泪,声声恳切地呼唤着菩萨的圣名,这时,人们仿佛真的听到了从空中传来菩萨那铿锵有力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了那地狱中未曾解脱的所有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多少年来,地藏菩萨那恳切的大愿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在人类苦难的征途中艰难跋涉,为人类的解放而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接着,仁师带领诸山长老们拾级下山。他没有顾及客人们的疲劳,将客人们一一带到空空如也的四大丛林。陪同的东道主们开始对仁师的行为产生不解:寺庙破及至此,何必还要带客人前来参观?这不明显在丢九华山人的面子吗?然而他们不知道,这正是仁师的苦心所在。仁师是一个重视当下,重视现实的人,他觉得眼前的九华山重要的不是要在客人面前故作老大的姿态,而所谓面子,不过是一种虚假的面纱,它终究掩盖不了窘迫寒酸的本来面目。眼下,千疮百孔的九华山需要的正是更多的外援,九华山是九华人的九华山,但更是一切爱国华人的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地藏信仰不分国界,地藏菩萨属于一切苦难的众生。全世界一切地藏信仰者都会捧起双手,共同呵护这座亟待修复的名山。  正如仁师所分析的那样,此刻,在圣一法师以及所有诸山长老的心里,正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悲怆充溢着。千年佛山,遭此厄难,地藏菩萨,受此冷落,身为佛陀的子孙,怎能不在心里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和人世的苍凉?  在祗园寺休息室里,趁着诸山长老们慨叹不已之时,仁师不失时机发表了关于请求诸山长老共同出资出力,修复九华佛山的建议。  “身为地藏的守护者,却未能护持住自己的道埸,我感到万分惭愧。我想诸山长老也是从那个年代里走了来的。事实上,我们能活到今天,并能重新穿上这一领僧装,实在是仰仗佛祖的加被。各位刚才已经看到了,十年浩劫,千年地藏道埸究竟被破坏成了什么样子。而眼下百废待兴,国家号召我们共同出力,尽快将九华山修复起来,以迎接国内外的朝山信众。国家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已拿出一部分资金,但是,杯水车薪,要想让地藏道埸早日修复,只有仰仗各位大德共同出力了。”  仁师话音未了,圣一法师当即作出积极的响应。  “九华山是我们大家的,我们大家都有义务来为修复九华山作出贡献。”圣一法师当下拍板,为修复九华山,出资二十万。  休息室里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一时间,诸山长老纷纷解囊相助,各尽其心,各表其能。  事实上,十年动乱,山河大地到处遭难,受尽其害的,又岂止一座九华山?仁师明白,各位长老也不容易啊!就是身处港地的圣一法师,至今仍带领弟子们过着自耕自食,农禅并重的生活。掂着那一迭数量不大,但却来之不易的各路捐款,仁师仿佛就掂着诸山长老的一颗颗滚烫的心。他深深地感到,作为金地藏的守护者,他将终身守护在九华道埸,为佛教的振兴,为佛山的重建,虽九死而不悔。  不久,七万张金箔由香港送到了九华山,各路的捐款也陆续到位。在这批资金的启动下,祗园寺三尊大佛重登莲座,旃檀林佛像全堂装金,肉身殿重新对外开放,转轮殿修复工作全面开始,丈六地藏铜像也正在紧张的设计铸造中第23章 华枝春满  一旦方丈地位的确定,那有幸荣膺者便成为高山仰止的风范,成为众所皈依的大师。  读过《六祖坛经》的读者都熟悉慧能接法的故事。  年老的五祖弘忍决定将自己的衣钵传承给一位新的弟子。这接受了他衣钵的传人无疑将是中国禅宗的第六任祖师。弘忍让弟子们各写诗一首,看谁能“见性”,以确定那新的传承者。他的大弟子神秀是最有资格得到这衣钵的人之一,但是,他并不自信,原因是他自己觉得并未见性。最终他还是于壁上作偈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写得多么小心,写得多么诚恳,从这首偈子,人们似乎能看到神秀那循规蹈矩,步步为营,扎实稳健的修持功夫。弘忍看了这偈子,当然地认为神秀并未达到理想境界,未能见性。第二日清晨,一首新的偈子出现在那面照壁上,那偈子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非为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这首偈子是针对神秀的偈子而来。它写得无拘无束,狂放自然,可见题偈人那不着物相,不拘形迹的空廓胸怀。正当大家对两首偈子评头论足不知可否之时,弘忍却在心中对这后一首偈子大加赞赏。这离经叛道者何人?乃一介农夫、迄今尚未剃度的农人慧能。于是,在一个悄悄的夜晚,慧能得到了五祖的衣钵,从而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并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这是中国佛教史上子孙世袭制度的辉煌绝唱。然而差一点因这衣钵而丢掉性命的慧能从此深悟子孙世袭制的弊端所在,他告诫弟子们说,衣钵是可以传承的,但空廓明净的法性却无法传承。从此,师徒间的传承,不再以衣钵为信物。  一座寺庙即是一个社团,一个僧团就是一个集体。在这个由僧人组成的集体中,领导者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这僧团的领导者即是住持,而当这位住持在学识和修持上都达到相当的境界,并得到僧团普遍的尊崇和信任时,这住持将通过一定的程序举行“方丈”的升座大典。方丈是寺庙的象征,是僧团的最高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担负着寺庙的建设和僧团管理的重任。在中国禅宗的历史上,每一座丛林对方丈人选的确定,都是丛林历史上最隆重的事件之一,而一旦方丈地位的确定,那有幸荣膺者便成为高山仰止的风范,成为众所皈依的大师。  九华山第一大寺祗园寺历史上丛林制度的建立,约开始于清嘉庆年间。这种丛林制度的维系,一直采取法系传承的方式,即由前任住持以“法卷”写明历代传承,授予继任者,尔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至民国年间,已传承至第四十七世。  由于历史的原因,祗园寺无有方丈的历史已经达近半个世纪之久。这显然是丛林制度中极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寺庙不兴的表现之一。  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一股清颖的潮水涌进佛界,为了改变近半个世纪以来祗园寺没有方丈的历史,1985年12月,在九华山佛协代表大会上,经代表们认真的讨论,决定以选贤制代替历史上的传承制,选举一位众望所归的大德为九华山祗园寺第四十八任方丈。选举的结果,那历史的重任当然地落到了仁师的头上。这一选举的结果报请安徽省宗教局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的批准,决定择吉日举行隆重的方丈升座庆典。与此同时,另两项隆重的大典也将举行,那就是祗园寺佛像开光和传授三坛大戒仪式。  1986年农历八月初十,这一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重新修复的祗园寺大雄宝殿内流光溢彩,法相庄严。佛教四众弟子约千余人隆重地聚集在大殿里,等待一个庄严的时刻的来临。  上午九时,大殿内檀香高焚,钟鼓齐鸣,在幽远的“香赞”声中,身披二十五道金线大红袈娑的仁德大和尚(从现在起,我们将根据佛教四众弟子的习惯,改称这位九华山祗园寺第四十八任方丈为“仁德大和尚”)在一班弟子的护拥下缓缓走进大雄宝殿。在海内外四众弟子及诸山长老的同声祝贺声中,这位年过花甲却欣逢盛世的大和尚登上了法王的宝座。而为这位九华山的大和尚送座的则是广东佛教界大德本焕大师以及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大师。  登上法王宝座的仁德大和尚接着开始向众人说法:  “说法本无法,无法无定法,圆融是妙法,妙在不二法,何曾说一法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没有人能理解这位历经劫难的大和尚的心中澎湃着怎样的心潮。或许,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早已往生西方的石点师公和松琴长老,他似乎又听到老人那抑扬顿挫的吟唱,听到了老人那一丝一缕的关切;或许,这时候他又想了自己那慈爱的母亲,他看到了母亲站在那条小河的边上,遥遥地看着他一步步走向乡村小庙太慰庵;或许,这时候一个个大德相继从他的面前走过:禅慧和尚、虚云大师、直纯法师  诸山长老及海内外善信为恭贺这位九华山大和尚的升座大典而书赠楹联,这些楹联分别悬挂在方丈室内外:  能仁度苦海  有德住名山  ——妙堪  梵刹庄严光辉法界  道埸兴盛普度众生  ——明炀  五百年前我是同堂罗汉  三千界内谁能安生须弥  ——茗山  定慧圆融心同法界  事量无碍道契真如  ——妙华  心是菩提十方圆证  普为法界一切众生  心缘无著乘时现  普化有方华雨行  点开正法眼放出大光明  但以方便力引导众苍生  ……  登上方丈法座的仁德大和尚接着主持祗园寺佛像开光仪式。  在诸山长老及海内外广大善信的同声唱颂中,仁德大和尚手持净瓶杨枝,将那满蘸甘露净水的杨枝一一洒向大殿内外及诸圣贤的法体之上。  在仁德方丈升座、佛像开光这两件大事的殊胜因缘之后,传授三坛大戒的活动更是将这“文革”以后首次的法会推向高潮。  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九华山的山门大开,一批批朝圣者来到他们久已向往的佛国圣地。而其中的一批年轻的朝圣者由于宿世的因缘,九华山从此改变了他们此生的命运,在佛陀慈光的摄受下,他们脱下俗装,穿上僧袍,从而成为一个受人天供养的出家僧尼。  这些年轻人有的是第一次来到佛教圣地九华山,他们刚刚从“文革”的动乱中走来,在他们的身上,还带着那个时代所加给他们的特有的创伤。他们饱览了五溪山色,纵观了龙池瀑布,他们领略了天台晓日,又瞻仰了凤凰古松,他们聆听了化城晚钟,又徜徉于闵园竹海,最后,他们来到神光岭下,亲眼目睹了那虔诚膜拜的感人画面,于是,他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惊叹于在世俗的喧嚣中竟然还有这样一片美丽的净土。也许,他们经受了太多的欺骗,太多的狡诈,也许,他们被人骗过又骗过别人,他们作弄过别人也被别人作弄过,而此时此刻,他们忽有所悟:这世上有真正的美好,这世上有真正的虔诚。  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给他读莎士比亚,给他读普希金,他们告诉他说,这世界是诗,是歌,是画,是美丽的人间天堂。于是,他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他相信人是美好的,社会充满了至真至爱。等到他长大了,忽然有一天,这世界变了,变得让人难以置信地丑恶。不仅他善良的父母遭人陷害身陷囹圄,他的全家也因此而受到牵连落入苦难的深渊。为了替父母不平,他一份份地写书上访,但是,他的那些雪片般的上书不仅没有得到哪怕一点点答复,他自己也被当作“狗崽子”而被无休止的批判和非人的摧残。从此,他认识到,这世界上所有的美丽都不过是骗人的外衣,在美丽的掩盖下,一桩桩丑恶在滋生,在发展……。突然有那么一天,他来到九华山,他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被这里悠远的梵钟声深深地感染了,他被那些杏黄长衫深深地陶醉了,于是,在经过彻夜的长思之后,他作出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出家去!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信佛之家。他的祖父祖母以及父母双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佛陀占据了至高无尚的位置。后来,他参加了工作,在一艘轮船上做了轮机手。工作是轻松的,领导信任他,同事们喜欢他,只要他努力工作,美好的前程自然在等着他。然而他似乎总感到生活中有一种东西在逼迫他作别样的思考: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活在世上,难道就为了吃饭、穿衣、娶妻生子,然后再一点点地老死而去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轮船停泊在九华山下的长江边上,远处那缥缈的烟云中的九华诸峰一下子进入了他的视线,于是,他来到九华山,在缭绕的香烟中,在幽远的早课声中,他认识到一种别样的生活,于是,他决定不再回到那艘轮船之上……  他总是慨叹命运的不公,父母早逝,哥嫂悭吝,他像一颗早熟的种子,尚未完全抽出自己的嫩芽,就未老先衰了。他恨所有的人,恨哥嫂,恨邻居,恨老师,恨大队支书,恨城里享福的男人和女人。终于有一天,他从家里偷跑出来,他说,他要在外面混出个人样子来,然后再回来见人。但命运注定要与他作对,在这个茫茫的人世上,他举目无亲,孤力无援。他在包工头的呵骂中声做过苦工,他在船码头当过苦力,最后,他不得不把自己原本清洁的手伸进了别人的腰包。在那个拘留所里,一个老犯人告诉他说,你前世没有修好,所以你今生活该如此。他问如何才能修得来世,老犯人说,你到九华山去,那里的人会告诉你的。于是,他来到九华山,他决定把自己交给佛陀  ……  一批批青年来到九华山,他们甘愿将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地交给佛陀,交给中国的佛教事业。他们成为“文革”以后,九华山第一批正式出家的僧青年。但是,一个剃度落发的青年还不能算作真正的比丘或比丘尼,他们只有经过一段寺庙生活的实践和清心寡欲的考验之后,在三师七证的教导下,在庄严的戒坛上接受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之后,才可能算作正式的出家人。当然,戒律,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形式,只有将每一条戒律真实地去实行并决不犯戒的人,才有资格称作“比丘”和“比丘尼”。对于那些尘心未泯,在欲海的沉浮中难以自拔的人,即使他受过全部的戒律,他仍然不能算作出家人。相反,他将在累世累劫的生命流转中造下恶业,将堕入恶趣之中。  九华山传戒的历史约开始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当时的化城寺住持道泰被朝廷敕授北京万寿寺戒坛宗师。清乾隆年间,百岁宫传戒多起,近代的民国六年、二十二年、九华山又两度传戒。据统计,祗园寺自清同治末至民国二十二年,其间六十余年中,共传戒十五起。而此后的约半个多世纪内,九华山再无传戒的历史。  无疑,“文革”以后的这次大型传戒,是九华山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也是国运昌隆,佛图巩固的一个重要标致。  当九华山佛教界决定举行“文革”以来首次的传戒活动的消息传出之后,海内外诸山长老及诸大德纷纷发来贺电,恭贺佛界的这一大事因缘。在仁德大和尚的盛情邀请下,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老担任了这次传戒的三师七证。这些长老和大德有:担任羯摩师的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法师,担任教授师的合肥明教寺方丈妙安法师,担任尊证师的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担任传戒师的广东佛教界大德本焕老法师,以及本山长老印空、岳藏、本旺三位法师。当然,担任说戒和尚的便是仁德大和尚自己了。  来自全国,志愿献身佛教的一千一百余名新戒集中在设于祗园寺内的戒坛之上,他们共同发愿:为昭隆佛种,续佛慧命,为倡导人间佛教,振兴中国的佛教事业而共同努力,以尽形寿。  金色的九月,热闹非凡的九华街游人如织,香客如云。在那些日子里,化城寺山门前的广埸成了各种活动的中心地。来自贵池等地的傩戏唱了三天三夜;那半月形的放生池里鱼虾雀跃,龟鳖欢腾,居士们几乎每天都将自己的善行投放到这清纯的池水中。仁德大和尚的藏画展览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各地文化人,各种各样的商品交易会也在这里洽谈成交,九华街成了一幅新时期的“大吉图”。在这幅灿烂的大吉画卷中,一群群身着青灰色海青,面带微笑的僧青年在九华街穿行而过,他们的出现,无疑是这幅大吉图的一道最亮丽的色调。这些刚刚得戒的僧青年是幸福的,自足的,人们有理由相信,起自于印度,而兴于中国的佛教,一定会在这一代僧青年的手中更加发扬光大。第24章 日本,一衣带水的岛国  中国佛教必得有自己的特色。佛教的根在中国,佛教的希望也在中国。  如雷的暮鼓在祗园寺大殿里舒缓有致地敲响,声声晚钟更将一种幽远和宁静带给喧闹了一天的九华圣境。  客堂里的师父们正在清点帐册,这时,从台阶下走来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年轻人走进客堂,便双手合十,说希望能亲近仁德师父。  知客师说:“你与师父认识吗?”  “当然,”年轻人说,“我们早就认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知客师相信年轻人说的是真话,但知客师说:“师父明天要出访日本,现在已经休息了。请改日再来吧。”  年轻人急了,说:“可否请法师代为转告一下,就说赵有志想拜望师父。”  年轻人急切的表情使知客师感动了,知客师掀开丈室的帘子探头朝里看了看。  原来仁师并没有休息,这几年来,自走上佛协领导岗位之后,他自觉所说的话实在是够多了,他几乎已经忘记了当初那“无语”的禅训。在这样的结果下,他的禅定功夫,也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许多。这是何等危险的事啊!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始,每天只要有时间,他都要重新提起一个话头,免得让那得之不易的功夫被繁杂的事务搅乱。这时,他刚刚从禅定中醒来,似乎听到外面的说话声,于是慢慢地放下腿子,问道:“是找我的吗?请他进来吧。”  赵有志欢喜地走进了仁师的丈室,他学着居士的样,双手合十侧立一旁,说:“师父还记得那一年在双溪寺您给我的开示吗?我是赵有志。”  仁师也终于认出了他,认出了当年那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  “啊,你都变得快让我认不出来了。现在好吗?”见到他欢喜的年轻人,仁师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兴奋。  “师父,那一年我听了您的开示,真是胜读十年书,正好第二年粉碎四人帮,我经过一番努力,考取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刚刚毕业,分配在附近一所专科学校当老师。”  “真好啊,学哲学,那一定对佛教有相当的研究喽?”  “我学的正是宗教专业,这次来,就是向师父汇报来的。”赵有志说着,将一摞杂志放到了仁师的面前。看着这些杂志,仁师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他打量着赵有志说:“怎么样,已经成家了吗?”  “是的,爱人也在同一所学校教书。”  大和尚戴上老花镜,开始翻阅那些杂志,他发现虽然其中的一些文章是直接对佛教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有关佛教思想的加以阐述,但大部分文章从文字上看似乎与佛教并无多大的关联。赵有志注意到大和尚的疑惑,于是说:“师父是认为应该多写些直接跟佛教有关的文章吗?”  “呵,那倒不,”大和尚合上杂志,“文字,不过是表相的东西,就像天上之月,用什么方式称呼它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你指出了它发光的内涵。”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在古林寺求戒时说过的那段话。现在看来,对于很多尚不清楚月是何物的人来说,手指的存在是必要的。他望着赵有志,感叹着:人才难得啊!  “我还记得你当初说过的一句话,你说,如果有一天佛教需要你,你会义不容辞。”  “是的,我希望能为佛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听师父的吩咐。”  “会有你事情做的,”仁师给赵有志泡了杯茶,说:“我现在先透给你一个尚未公开的秘密,山上即将创办一所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你愿意在佛学院兼任客座教授吗?”  赵有志兴奋地说:“太好了,只要师父信任我,我一定尽心尽力。”  第二天,大和尚启程前往一衣带水的岛国日本,作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  上海虹桥机埸,一架银色的飞机滑离跑道飞向空中。舷窗外的房屋田舍渐小,飞机钻入云层,这时,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进了机舱。机身下,那如絮般的白云在变幻着,忽如高山,忽如大海,忽又如摩幻中的天国,那海市蜃楼般的奇景真正令人目不暇接。  第一次乘飞机的感觉是新鲜的,而第一次飞往一个异邦的感受更是让人激动不已。仁德大和尚一边欣赏着窗外的奇景,一边在想,日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日本的佛教,与中国的佛教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日本佛教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岛国,它的历史和文化与古老的中国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中日两国僧人之间的友好往来,更是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  唐代,中国僧人鉴真曾历经千辛万苦,六次东渡,终于将中国佛教文化、医药、艺术等传播到日本。公元758年,鉴真在日本率众开写大藏经五千余卷,收藏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从而开日本佛教写经的历史。与鉴真差不多同时代的日本真言宗大师空海和天台宗开宗大师最澄则也以同样的精神,于唐贞元二十年泛海入唐求法,最澄和他的弟子义真于当年九月到达明州,并转赴台州,学习天台宗教义。  唐会昌元年和四年,日僧惠萼两次来中国求学,大中十二年,惠萼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由明州航海准备带回国内,船行至普陀山时遇风浪不能前行,他便下船奉像在普陀山结庐供养,从而开创了中国普陀山观音道埸。  以后历代历年,两国之间佛教往来经常不断。  1973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僧人间交往则更加频繁。  这是1986年12月1日,几个月前刚刚举行过方丈升座大典的仁德大和尚与普全长老应日本佛教辨天宗宗务总长大森慈祥先生的邀请,前往一衣带水的岛国日本,进行为期十天的参观访问。  经过几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日本的大阪国际机埸。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日本佛教辨天宗宗务总长大森慈祥先生以及田中祥量先生迎上前去,同中国僧人热情握手,相互问候。接着,在主人的安排下,仁师等乘车向辨天宗总部驶去。  高耸的楼房,明净的街道,再加上穿梭如织各行其道的汽车,组成了大阪市内的全部风景。虽然车流滚滚,但是,却听不到一丝噪声。这里极少有堵车的现象,没有横穿马路的行人,日本的公共交通,的确是达到了高度现代化的程度。  在日本,仁德大和尚一行下榻处是辨天宗本部的参笼殿内。  参笼殿,如其说它是一座佛殿,不如说它是一座艺术的行宫。它的梁柱,它的殿墙,都一一呈现出一种未经雕饰的本色,显出一种质朴之美。殿内四周是大块的草坪,是簇簇鲜花,是小桥流水,是一处处供休憩的优美山庄。怡人的环境,的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是日本佛教最具特色之处,也是日本寺庙与中国寺宇的不同之处。在高度现代化的日本人看来,寺庙不应只是僧人独有的处所,它应该是一处花园,一处人类精神的花园。就像人们需要一片绿地,需要一缕清风一样,人们需要寺庙,需要佛教这一人类精神的家园,以抚慰那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弄得有几分疲倦的心灵。  然而,对于一个中国僧人来说,到底让人感到缺少一些什么。没有高大雄伟的佛像,没有高焚的檀香,没有高雅素洁的僧袍,没有虔诚跪拜的香客。没有了这一切,还能不能算是一座寺庙呢?他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位来自九华山地藏道埸的大和尚习惯了金顶飞甍,习惯了晨钟暮鼓和早晚功课,习惯了一日三餐的净菜素食,习惯了抑扬顿挫如诉如歌的梵贝  当天晚上,日本方面在辨天宗本部大厅举行隆重的欢迎宴会,出席宴会的不仅有辨天宗及其他宗派的重要人物,日本众议院议长原健三郎也到会致辞,对中国使者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宴会在随和的气氛中进行。会上,两国僧人冲破了语言上的障碍,畅谈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介绍各自的佛教特点以及当前佛学研究的状况。  12月3日,是日本佛教水子神的一个重要祭日。水子神是日本人民普遍信奉的民间之神,据说他能超度一切孤苦的亡魂,使之免受地狱之苦。为了庆祝水子供养塔建造五周年,日本佛教界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中国佛教代表团应邀访日的主要内容。  这天一大早,中国佛教代表团在主人的陪同下来到水子供养塔附近的一所寺庙里。上午九时,悠悠的梵乐奏响了,参加祭祀活动的贵宾们随大森慈祥来参礼厅(佛殿)礼佛。幽远的“香赞”在大厅里回还往复。在这里,虽然各自的语言不同,但在唱颂中却有着相同的音韵和和谐的音律;宗派的不同,却并没有影响信仰的相互勾通。因为大家信奉着同一个教主,那就是释迦牟尼佛。佛教毕竟是一门不分国界的宗教,在这种回还往复的赞歌声中,两国僧人似乎再也没有了任何隔阂和界限。  礼佛既毕,中国僧人随大森慈祥等辨天宗主人进入水子供养塔开始举行祭祀活动。这是一座三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宽敞的祭祀大厅的上方,供奉着水子神。他沉静端庄,向人们发出慈祥的微笑。在他的周围,是一盆又一盆盛开的鲜花。又是参礼,诵经,为亡魂进行超度,愿他们早日从地狱的苦海中度脱而出,从而走向阳光,走向幸福,走向人类所共同向往的理想世界。这时,一群日本的小学生唱起了赞歌。那是一首日本味极浓的赞歌,听不懂它的真实内容,却好似日本民谣《樱花之歌》。那深沉、朴实的乡土基调,仿佛真将人带到一个如花似锦的境界之中。大约,这就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深情的祈盼吧。  接着,人们排着队,各自手捧一只精美的荷花灯,来到一条河边放送。缓缓流动的河水里,那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荷花灯渐渐地向远方流去,人们双手合十,目送着这些象征着幸福吉祥的荷花灯带着人们的真诚祝愿,向一个遥远的天国流去。  第二天,仁师等人又在主人的带领下参观万博公园也即日本民族博物馆。日本民族并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尽管日本的一些人总是要在教科书上抹去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在这个民族博物馆里,陈列着日本工业、农业以及文化、宗教等各个时期的各种实物,其中醒目处却也陈列着二战期间广岛原子弹爆炸所留下的种种痛苦的记忆。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全面了解日本民族艰难的发展历史。日本人很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设立在这里的自然博物馆是专为孩子们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埸景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怎样去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战争对人类和平环境的恶意破坏。  因为这一天是日本的星期天,所以来这里的孩子很多。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对身穿杏黄僧袍的中国僧人有几分好奇,但是,当仁师等人向他们报以微笑时,孩子们立刻也向中国客人双手合十,礼貌问候。  后来的几天里,中国代表团又来到高野山参拜唐代曾留学中国的日僧空海大师的道埸,接着又来到唐代中国僧人鉴真大师晚年栖息的唐招提寺和鉴真和尚塔。唐招提寺至今保留了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而鉴真大师的漆像,在日本是被当作国宝来加以供奉的。每年的六月,鉴真大师的漆像向游人开放一次,据说前来烧香礼拜者络绎不绝,可见这位六次渡海,将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地奉献于中日佛教事业的僧人受到日本人民怎样的尊敬。  十天的访问很快结束了,大和尚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日本的佛教学术研究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批的学者参与佛教文化的研究,这是日本佛教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的学者铃木大拙先生结合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将禅宗这一不立文字的宗派与精神分析学、心理学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在日本的知识阶层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播。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中国佛教至今仍保留着原始佛教的某些合理的形式,如僧装、素食、独身。这是中国出家僧尼所必备的基本条件,而其次才是五戒、十戒乃至俱足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佛教超越世俗生活的本能和高拔的精神境界。而在日本,这些至今被中国僧尼所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则早已不复存在。  在日本期间,仁师应日本朋友的邀请,即席挥毫吟诗书赠:  其一:赞水子供养塔  水深三千界,子孙传万代;  供众诸圣贤,养显觉灵来。  其二:参拜空海大师塔  万盏明灯照空海,塔墓巍然向天排;  古木参天览胜地,僧俗云集争朝拜。  其三:夜宿一乘院有感  夜宿一乘院,优雅天外天;  名山名僧集,皆同大觉仙。  其四:赞大森慈祥先生  大慈悲心为众生,森中财宝塑佛尊;  慈孝亲恩辨天和,祥光普照大地春。  12月11日,中国佛教代表团结束了对日本为期十天的访问,终于乘飞机回到北京。在北京,他匆匆拜望了赵朴老,然后立即返回九华山。  汽车终于驶过了五溪大桥,远处,那嵯峨的九华诸峰在如锦如带般的絮云中时隐时现。现在,他终于又回到家了,回到他日思夜想的九华。一切是那么亲切,一切是那么熟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乡音,熟悉的九华人。他似乎从来没有感到,他与九华是那样贴近,他与这儿的一山一水是那样心心相印。五溪的水澄澈透明,正午的阳光照射在那一泓溪水中,水面上泛起一层细碎的银光。汽车开始爬山,更近了,那林木掩映下的甘露寺就在眼前了。他让汽车在甘露寺的山门前停下,他看到了那块挂在甘露寺山门前的简易的校牌:九华山僧伽培训班。  他走进教室,学员们正在上课,忽然看到大和尚走了进来,老师停止了上课,学员们全体起立,恭迎他们尊敬的法师的到来。  他看到了九华的僧人,他们剃着净光的头皮,身穿淡青色的中褂衲衣,他们的裤脚紧紧就就地扎在自己的腿肚上。这就是中国僧人,他看到这一切,他感到异常的亲切。他从心底里喜爱这些献身于中国佛教的年轻人。这,就是中国佛教的希望所在啊!  学员们知道他刚刚从日本回来,他们请他谈一谈访日的感受。于是他走上讲台,将他在日本参访十天的感受向学员们谈了起来。  学员们发现,大和尚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他们知道他平时说话不多,而且绝不高声,但是,今天,这位刚刚从日本回来的大和尚却慷慨激昂,话锋伶俐。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佛教特色,佛教的根在中国,这是当前全世界佛教信仰者所共认的现实。中国有那么多的名山祖庭,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那么多的大德高僧,这是中国佛教长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中国佛教能继续沿着人间净土的方向不断前进的信心所在。社会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摆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面前的,不仅有经济的高度发达,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更有环境污染和种种精神危机,战争的阴云仍时时笼罩在人们的头上,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越来越恶劣的状态,人们在争取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呼唤精神文明的提高。现时期的中国佛教,不仅需要扎实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外在的形式。第25章 平常心是道  大道平常,越是平常的东西,越具备了高洁的品质。  1989年9月,大和尚结束了在美国万佛城的参访,随即匆匆返回九华山,为即将在那里举行的又一届大型传戒活动作周密的准备工作。这几年,大批僧青年涌进了佛门,几乎每两年,九华山就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传戒活动。  这一天,前来九华山传戒活动担任尊证师的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法师将一位黑而瘦的青年沙弥带到他的丈室里来。那青年沙弥进门后扑地便拜。大和尚说:“不用拜,不用拜。”并立即迎上前去,请客人上座。  “你认识他吗?”圣一法师说。  大和尚打量着这位黑而瘦的青年沙弥,然而他摇了摇头,说:“记不起来了。”  他哪里知道,这位有着一副英武之气的青年沙弥正是前几年在香港和内地红极一时的著名影星,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中霍元甲的扮演者黄元申。只是大和尚从来不看电视,他又哪里能认出眼前的这位昔日的影星来?  “他出家了,这一次他来九华山,求您老人家的戒来啦。”圣一法师说。  “恭喜,恭喜,”仁师说,“您能收这样一位高足,是您老人家的福报。”继而又对垂手站立一旁的黄元申说:“你能皈依佛门,并拜在圣一老法师的膝下,也是你几世修来的缘分。”大和尚请圣一法师在沙发上坐下,也请黄元申坐下,于是,黄元申便腰板挺直,小心地坐在师父的身旁。  圣一法师的话题仍离不开他的爱徒,说:“他出家前总是记者追踪的人物,出家后,更是成了新闻人物。这几天他几乎不敢在公开埸合露面。有几台摄像机总是追着他转。”  黄元申笑了笑,好象说,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了不起啊!”仁德大和尚说,“那样一个知名的演星,说放下就放下了。可见缘分到了,任什么也挡不住的。”  “很多人不理解他,总是问他,是不是受到什么刺激,是不是爱情上出了危机,甚至还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又要拍什么关于佛教题材的片子了,是来体验生活的吧。”圣一法师说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黄元申又笑了笑,好象在说,世俗的人们又怎么能理解佛法的不可抗拒呢?  仁德大和尚说:“可见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一般人总是以为佛门中消极,做和尚是逃避现实。他们不知道出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华严经》‘回向品’中说,已成菩萨道的人,要回向人间,由出世转为入世,为众生开智海,为人间开正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不过,每个人出家的因缘各有不同,黄先生的因缘也是很殊胜的吧?”因黄元申还没有正式得戒,所以大和尚仍称他为“黄先生”。  这期间,黄元申一直在悄悄打量着大和尚的丈室。丈室不大,地板上既没有地毯,也没有任何涂饰。粉白的墙上有几幅书法和彩色照片,其中一幅是二十年代中国律宗大师弘一的手迹,是隶书手写《心经》;另一边墙上挂着一幅虚云老和尚的黑白照片。虚云老和尚低垂着头,像是永久地禅定在他的世界里。他在想,这间丈室可真够简陋的啊,不过这正好,反而给人一种温馨而随和的感觉。  这时候,他听到大和尚在问他出家的因缘,于是他回答说:“我是从素食开始走上皈依佛门的道路的。”  大约是在七年前,在一次拍戏的时候,黄元申发现一位同仁总是以素食相伴,而他的戏却是需要他付出极大的体力消耗的。黄元申问他:“你总是素食,身体能行吗?”  那位同仁反问他:“你知道中国的武术什么地方最好?”  “当然是少林寺了。”  那同仁又问:“牛的力气够大的了吧,可牛吃什么?”  这是多么简单的问题,可是黄元申直到今天才真正明白。他明白之后,忽然感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问题自己至今也没有弄清它的真正原委。于是他试着素食,没想这一素食,从此不仅改变了他的饮食结构,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心理结构。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走进了位于大屿山下的宝莲寺,拜识了一代宗师圣一大和尚,进而认识了佛教,一旦因缘成熟,他即将太太和一双儿女送到了美国,于是他便拜在圣一老法师的门下,成为一名勇猛精进的沙弥。  “他很刻苦,”圣一法师说,“至少是比我刻苦。我过午不食,一日两餐,他有时却只吃一餐。”  “师父吃半斤,学生吃四两嘛。”大和尚风趣地笑着说,接着又问黄元申:“生活上习惯吗,我想你原来不会这么瘦。”  “很好,”黄元申说,“九华山风景很美,果然名不虚传,空气也好。我过去吃的苦太少,我现在要弥补。”  大和尚看出,他的话是真诚的,像自己年轻时一样,持午,打饿七,正是为了磨练自己与生俱来的心性。  大和尚突然说:“请你当沙弥头,好吗?”  “我  “一定能,”大和尚说,“无非是做一些有关沙弥的组织和召集方面的工作。”  “大和尚信任你,你就干嘛。”圣一法师说。  黄元申告退出门了,两位老人又继续交谈起来。  圣一法师谈到他晚年最宏伟的规划——香港天坛大佛。目前,天坛大佛已经由南京晨光机械厂浇铸成功,即将落座在大屿山上。这尊世界目前最高的大佛落成以后,将背对大海,面向大陆,以表达香港人民对祖国大陆的向往之情。而仁德大和尚也谈到他即将安奉在转轮宝殿里的丈六地藏铜像。巧合的是,九华山转轮殿的这尊丈六地藏铜像也正由晨光机械厂制作完成。  “真想到香港去看一看天坛大佛,”仁师在想,等到机缘成熟,我也要在九华山建造一尊地藏铜像。  “欢迎你去,我时刻恭候大驾的光临。”圣一法师说,“你不知道,我做这件事情,曾经引起许多的非议。有人不理解我,说佛教是主张无相的,而今你却耗费巨资,来建造这样一尊大佛,岂不是同佛理相悖?”  仁德大和尚笑了笑说:“是的,很多人不知道,佛教东传将近两千年以来,世界究竟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各种不同的认识那是很正常的。”  圣一法师想,到底是从那埸劫难中走出来的大陆僧人,其中的感受自然也深刻得多。于是他沿着仁德大和尚的话题继续说:“别的尚且不说,单就佛教来说,时至今日,当人们陶醉在所谓现代化的生活之中,当人们在欲望的潮头不知所以时,真正的佛教精神到底还剩下多少?只怕任其发展下去,若干年后,人们真是不知道佛为何物了。”  “我们不是世尊,我们没有释迦世尊那样的智慧和能量,况且世界已不是释迦世尊所处的时代,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如虚云老和尚所说的那样,生在末法,能供养一尊佛像,能护持一片伽蓝,当是无量的功德。最起码,我们能为佛教文化做一些贡献,方不至于白受了居士们的供养一埸。”  戒期圆满,和尚感到有些疲倦。他想好好休息一下。  中午,和尚刚刚休息,听到丈室门外传来人声。他打开门,原来是几位外省来的新戒。戒期结束,他们就要回到自己的寺庙里去了。临行前,他们想来与他们尊敬的大和尚告别,顺便求取大和尚的慈悲开示。有几位则想留下来,准备进九华山僧伽培训班学习。他们也想征求大和尚的意见。  “走也如法,留也如法,一切随缘。”大和尚慈祥地看着这些年轻的学子说,“愿菩萨的慈光普照你们,祝你们早成佛道。”  “谢谢大和尚,”一位操东北口音的新戒说,“临走前,我们想请大和尚慈悲开示。”  几位年轻人齐齐地跪在地上,虔诚地期待着这位受人尊敬的大和尚,等待大和尚的慈悲开示。  “讲什么呢?”大和尚安然地坐在那张藤椅上,习惯地将双腿盘起,说:“在几十天的时间里,你们圆满得戒,向你们表示祝贺。如果要我再说什么,我只能说,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是沙弥、沙弥尼了,而是一个受人尊敬,受人天供养的比丘、比丘尼了。以后,你们要以戒为师,护戒如护自己的眼珠。只有这样,才能荷担如来的大业,才能真正不负你们在戒坛上的庄严誓言。”  大和尚慈爱的目光扫视着面前的年轻佛子,他发现,他们当中有的人裤腿扎得不够如法,有一个新戒坐在那里的姿态也有些散漫。于是他接着说:“一个接受了三坛大戒的比丘,便也成了人天师范,是居士亲近佛教的直接偶像。我们的行、住、坐、卧是否端庄,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如法,乃至我们的僧装是否整齐,都直接影响着居士的佛教信仰。所以,我希望你们要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几名新戒当即意识到自己的僧装不够整齐,意识到自己的坐姿不够端庄,他们的脸红了,于是,他们立即扎紧了裤腿,坐正了身子。有几位发现大和尚长时间地双腿交迭跏趺而坐,近七十岁的人了,然而那双腿是那样柔贴,那样和顺,他们开始模仿大和尚。然而坐没多久,便觉得双膝酸胀,不得不放下了腿子。于是他们懂得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一位戴眼镜的新戒说:“大和尚,听说你年轻时能够不倒单(整夜坐禅),你是怎样用功的?”  大和尚笑了笑说:“年轻时我跟师父学参话头,问念佛是谁。那时候寺庙里经常打禅七,一个禅七接一个禅七地打,禅堂里到处是警策的语录,所有的人都那么用功,那真是一种增上缘啊!人如果都像那时那样用功,生死早就了脱了。现在,年纪大了,加上公务缠身,很难再用什么功夫,尽管如此,每天我还是要坐几个钟头。出差在路上,我就持名念佛。”  “像大和尚您这样的人也持名念佛吗?”显然,这位好高骛远的新戒对持名念佛这一方便法门是持有偏见和疑义的。  “印光法师是持名念佛最积极的倡导者,甚至连弘一法师这样的律宗高僧也持名念佛。我为什么就不能持名念佛?虚云老和尚说,参禅念佛,都是随缘方便,行住坐卧,都是功夫。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的佛子来说,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都要一门深入。参禅要以无念为宗,念佛要以静念相继。”  “请问大和尚,怎样才能消除烦恼,是否有什么诀窍?”  “没有什么诀窍,一切只是平常心。”大和尚说:“平常心是道。”  “怎样能做到平常心呢?”  “得也平常,失也平常。一切只是随缘。”大和尚说。  望着眼前的这位海内外知名的大和尚,新戒们想,如果一个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获得了如此崇高的地位,却仍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如此朴实简约,这大约就是所谓平常心了吧。  又是那位戴眼镜的新戒说:“大和尚,您的生活是不是太俭朴了些。我们读阿弥陀经,西方净土世界那样华丽,那样美好,我听说一个人年老的时候,一定要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使其与西方净土世界缩短差距。否则,就很难到达那个世界。”  其他几位青年都笑了起来,笑这位学子的迂腐,笑他的奇谈怪论。大和尚也笑了起来,说:“阿弥陀经的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庄严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图,那是佛针对末法众生的根性,引导众生的一种权巧方便,是一种随缘施教。佛要我们众生以娑婆世界的苦,去对照西方极乐世界的乐,让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生起厌离之心,不起贪着的念头。因为贪着是一切苦的因。人应该知道,这世上一切苦果,都是因贪欲引发。”  “我懂了,”那戴眼镜的新戒说。  大和尚舒心地笑了,他觉得这些青年都十分可爱,他们毫不隐瞒自己的无知,他们虚心好学,而一旦他们懂得了知识,掌握了真理,他们会认真地实行,去脚踏实地地做。  对于这些年轻的佛子来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午后。在祗园寺的那间素雅的丈室里,他们与一位大师共同讨论佛法,他们从大师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平常心,什么是朴实雅洁。大师的一席话,真正使他们终身受用啊!  送走了那批年轻的新戒,一群来自美国的华人信众来到祗园寺丈室,他们希望能求见仁德大和尚。大和尚接待了他们。  这一群炎黄子孙,虽然他们几辈子都是生活在西半球上,但是,他们骨子里的中华民族的热血使他们时时刻刻都无法忘记自己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那个完全欧化的家庭中,一件最珍贵的物品就是一尊祖先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的铜佛。那是他们家族世代相传的信物,也是他们赖以皈依的偶像。在外面的世界里,他们说英语,他们投资债券、办公司、挣钱,回到家里,他们说汉话,念佛,只当这时,他们的心里才会有一种踏实感,才会感到自己的确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他们终于回到祖先居住的土地上来了,回到他们日夜向往的地藏菩萨的道埸,他们那种内心的激动,真正是难以形容。  他们虔诚地匐伏在大和尚的面前。他们当中有的是大和尚在美国时相识的,有的是第一次见面。今天,他们飞过大西洋,飞过千山万水,终于来到菩萨的道埸。真不容易啊!  “不用拜,不用拜,”大和尚谦逊地迎上前去,“快起来吧,你们都一路辛苦了。”  “看到师父,我们真是高兴。”一位女居士说。不久前大和尚到美国弘法的时候,她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了师父。从那以后,她便发愿,一定要到九华山来,亲眼见见她心目中尊敬的师父。  “我到美国的时候,你们很多居士热情地招待我,陪我参观。我还应邀你们家里去作客。太谢谢你们了。”  “那是应该的。欢迎师父以后经常到美国去弘法。”  大和尚问:“你们在山上生活习惯吗?”  “很好,就像在家里一样。”  “这几天就像小时候过节一样,心情特别愉快。”  这些来自美国的居士与他们尊敬的师父愉快地交谈着,他们问如何念佛,他们问如何参禅,他们问怎样才能消除心中的烦恼,他们问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晚霞透过那面大玻璃窗射了进来,丈室里笼罩着一片祥瑞之光。  一位居士提出希望能得到大和尚一幅墨宝,他说他的祖父珍藏了许多中国书画家的作品,祖父年纪老了,不能再来中国,老人在他临来中国时,嘱咐他一定要讨要一幅仁德大师的书法墨宝。  大和尚说:“我的字写得不好,我也不大为人写字。”但是,为了那位远在美国的老人,大和尚还是让侍者拿来了文房四宝。侍者为他铺开宣纸,大和尚轻轻蘸墨,在宣纸上写下一行清秀的楷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上的句子。年轻的侍者惊呆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和尚为人写字,他没想到大和尚的书法会这样清秀流畅,这样雅洁端庄。侍者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平时他读过不少当代书法家的作品,但是,比起那些浮躁的书法家来,大和尚的字在流畅中更显出一种脱俗之感。  这一写开来,就一发而不可收了。每一个客人都想得到一幅大和尚的墨宝,大和尚当然也就一一地满他们的愿。他写了一幅又一幅,直到侍者怕他累了,不得不出面干涉,他才不得不收住笔锋。  斋堂里通知用饭了,大和尚请这些美国客人与他一同进餐。  圆桌上一碟豆腐,一盘干笋,几样小菜,一盆清汤。大和尚说:“不知道你们要来,所以没有准备,只好随便吃一点了。”  这些美国客人没有想到,大和尚平常吃的就是这样简单的饭菜。然而他们看到大和尚津津津有味地嚼着这些平常的饭菜,他们也顿时感到,这是一次平生以来最香甜的晚餐。第26章 人才,人才  做人,做佛,原本不二,但是,这些欲做佛子的僧青年是否真正懂得“人成即佛成”的道理呢?  直到今天,仁德大和尚仍然记得1989年8月,应美国三番市万佛城宣化上人的邀请,赴美国参访弘法时在飞机上与几位美国青年的谈话。  当时,或许是几位中国高僧非凡的身影引起了几位美国青年的注意,一位长发的青年靠近代表团中年龄最长的四川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并且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请问,你们是到美国布道吗?清定上师回答说,我们到你们美国的万佛城参观访问并进行弘法活动。您知道万佛城吗?  “啊,听说过,那儿有许多东方上帝的塑像。”  “那不是上帝,”上师说,“那是佛。”  “佛?”美国青年说,“都一样,都是一种神,一种万能的神。”  上师又纠正说:“不一样,不一样,”然而上师一口浓重的浙江话让这位对汉语知之不多的美国青年糊涂了。于是,上师只得请坐在他身旁的仁德法师代为说明“佛”与“上帝”的不同之处。  仁师笑了笑,说:“上帝是神,而佛不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原就是一位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有着自己的父母兄弟,有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他本来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但是,他看到了人生的生老病死种种的苦难,还有人世间种种不平等,于是发心出家,以解除人间的苦难,还世间的种种平等。他来到一片苦行林中,以苦行的方式首先寻求自身的解脱。但是,这种苦行的方法并不能帮助他寻求解脱,于是他接受了一位牧羊女的羊乳,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默想,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豁然开朗,他发现了人世间这种种苦难的根源以及解脱的方法,也就是说,他发现了真理,于是,我们称他为佛。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我这样解释,你懂了吗?”  “我懂了,我懂了,”美国青年说,“佛也同上帝一样,都是万能的,但他不是天上的神,而是人间的神。”  仁师觉得,这个金发碧眼的青年能理解到这一层就已经不简单了,便点头说:“差不多吧。”  美国青年欢喜地笑了,并且幽默地说:“差不多,就是还差一点。我一定努力。”  上师侧身向仁师说:“佛法是可以深入到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地区去的,只是我们的弘法做得太不够了。”  仁师说:“是这样,我们应该多培养一些弘法的人材,目前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得还远远不够。”于是,两位大师就早就开始商定的在九华山办一所佛学院的问题继续商谈起来。  其实,早在几年前他在九华山第一次传授三坛大戒的时候,踞于那高高的法座上,目睹千余名得戒学子匐伏于戒坛之上庄严发誓的动人埸景,仁师在快慰之余就已经升起一丝忧郁和担心。  那是一个午斋以后,大和尚回到他的丈室稍事休息。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不紧不慢的争吵声。那争吵声越演越烈,以致于随时有可能升级为相互的打斗。他决定出去看看。  经了解,一位戒子因将吃剩的半片馒头随手丢在了天井里,遭到行堂师父的指责。行堂师父的指责也许过火了些,那位戒子不服,于是相互发生了争吵。  看到大和尚走来,争吵的双方都收歇住自己的火头。他们知道自己的争吵搅扰了大和尚的休息,便主动地退到一旁合十问讯。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之后,仁师没有说什么。他弯腰将那半片馒头捡了起来,揩了揩上面的灰尘,然后用一只手帕仔细地将那半片馒头包了起来。  仁师的这一无言的举动在埸的戒子们都看见了,而那位随手丢掉这半片馒头的戒子更是看得真真切切,他再也不能强词夺理,羞愧地跪拜在地,请求大和尚将那半片馒头还给他。大和尚笑了笑,将那半片馒头递到了那戒子的手里。  这件事很快过去了。但是,这件事情的余波在大和尚的心中却震荡了很久。  得戒的一千余名僧青年,他们当中成分复杂,良莠不齐。过去,他们像一群稚嫩的羔羊自由地散淡于无边的草原上,现在,当这些僧青年开始踏入佛门的时候,教育和培养他们成为合格比丘的任务便落到了老一辈人的手里。太虚大师说过:“人成即佛成,是为真现实”。做人,做佛,原本不二,但是,这些欲做佛子的僧青年是否真正能懂得“人成即佛成”的道理呢?看来,如何将这些僧青年培养成合格的佛教人才,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佛教所面临的一个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寺庙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正常的佛事活动需要一大批合格的僧人,博大而精深的佛教文化需要一大批有识的佛教学者,人材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一切的繁荣都将成为海市蜃楼,成为不实的幻影。  尤其是从日本访问归来,由于亲眼目睹了日本佛教的现状,他更加感觉到,中国需要有中国自己特色的佛教,这种佛教不是日本式的,不是东南亚式的,更不是如某些人所鼓吹的“全面改革”式的。发扬,只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但绝不能顺从。否则,中国佛教便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也意味着将失去中国最普通的信众。  当然,这些问题他不是现在才开始考虑。早在两年前的1984年,在他刚刚担任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的时候,他即着手考虑僧青年的教育问题了。这一年的下半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九华山僧伽培训班在光明讲堂开办。当时他请来明心法师,大悟法师,以及附近的赵老师等人担任培训班的老师。那一期培训班虽然只办了一年时间,学员也都是省内各寺庙的青年僧人,但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对于这次光明讲堂的僧伽培训班,外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很高的评价,称它是“九华山新时期僧伽教育的摇篮”,“给全省乃至全国的宗教工作带了一个好头”。遗憾的是,那一期僧伽培训班因经费的不足等问题,不得不半途而废了。两年过去了,现在的佛协无论是在教学人材上还是在经费上都有着两年前无可比拟的条件。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继续办一所以学为主,学修结合,培养一支合格的僧人管理队伍和佛学研究人材的九华山僧伽学校是到了迫不及待的时候了。  世间的事但凡越是人心思成者越是好事多磨,正所谓“烦恼即菩提”。先是在学院名称问题上,佛协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着眼点应切近一些,规模要小一些,还是叫“佛教学校”好。但大和尚认为,办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打算,着眼点当然也要长远一些。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人间佛教,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至于规模,不在于人多人少,主要是面向全国,对全国的莘莘学子有感召力,因此还是叫“九华山佛学院”好。接着又有人提出,九华山佛协出钱办学,替别处培训人,这是一件不合算的事。因此,招生对象最好不必面向全国,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为九华山培养人才。别处的事,我们暂且管不着。  仁师有些生气了,说:“学佛学了一辈子,怎么越学越执着了。过去六祖慧能大师说,人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现在我要借用他老人家的话再说一句:人分山里山外,为中国佛教培养人材绝不能分山里山外。如果九华山佛学院能为中国佛教培养哪怕一个有用的人材,也算我们为中国佛教贡献了一份力量。”  1989年8月,应美国旧金山万佛城宣化法师的邀请,仁师参加由中国佛教十二名高僧组织的“中国佛教赴美弘法团”出访美国。出访归来,正是九华山又一届大型传戒活动的开始。应仁师的邀请,四川成都昭觉寺方丈,中国当代著名的密宗高僧清定上师又一次来到九华山,为新一届学子担任尊证师。在清定上师下榻的上客堂宾馆,仁德大和尚又就九华山佛学院办学的事宜同清定上师作最后的磋商。上师决定,派两位弟子来九华山佛学院协助办学。上师又在仁师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定心石下的甘露寺,察看了那儿的办学环境。上师对甘露寺办学环境和条件极其赞赏。于是,九华山佛学院的筹划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经过最后的商定,确定九华山佛学院学制为两年,毕业后达中等文化程度,其宗旨是为中国各大寺庙培养合格的寺庙管理人材和佛学研究的僧材。拟开的课程除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常识课外,专业课有佛教基础理论、俱舍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戒律学、中国佛教史及印度佛教史等。根据院长仁德大和尚的意见,佛学院还特设“寺庙管理”及“会计学”等课程。仁师认为,办学的方针既要从长考虑,也要考虑切近的事业,必需切实解决当前寺庙所存在的管理人材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根据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佛教全国理事会的精神,这些年轻的学子在政治上必须热爱祖国,有坚定的信仰。只有既爱国又爱教,才能算得上合格的僧材。  学院的宗旨是明确的,即“以学为主,学修结合”,仁德院长特别指出,九华山佛学院既是一所佛教院校,又是一座中国当代寺宇的样榜,学僧们每天必须坚持早晚殿及过堂制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日早晚各坐一枝香。  二十天的传戒活动圆满结束了,千余名得戒学子满怀喜悦,将要回到各自的寺庙。临行前的一天,戒子们与他们的教授师们会合于祗园寺山门前摄影留念。新戒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偎依在前辈们的周围,摄影师将为他们的这次殊胜因缘作永久的定格。随着镁光灯的一次闪烁,这一届传戒活动将被载入九华山的佛教史册。  这时,祗园寺当家说,请大家安静,现在,仁德大和尚要向大家宣布一个重要的新闻。  戒子们安静下来,他们都不知道仁德大和尚到底要宣布一个什么样的重要新闻。  这时候,大和尚转身用他那不紧不慢的声调宣布说:“我现在正式告诉大家,九华山佛学院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开学在即,欢迎各位学子前来报名学习。”  戒子们欢腾起来,有人问:“请问大和尚,九华山佛学院是面向全国还是面向本省或者仅仅是面向本山?”  大和尚笑着说:“人分南北,佛不分南北。九华山佛学院面向全国,我们要培养的,是献身于中国佛教的有志僧青年。”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当即有四十来名准备打点行李回本山的戒子们改变计划了,他们来到甘露寺,等待招生应试。  1990年的初春,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在山下,正是桃花盛开,柳枝吐绿的季节,然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九华山,寒冷的东北风还没有收回它最后淫威,雾雨绵绵的九华道上这时还难得见到一个游人。而在山腰的甘露寺里,一个热切的话题却正在这里展开——佛教的未来和我们这一代学僧的使命。  现在已经是下晚自习的时间,学僧们却仍围在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就像当今社会大学里的许多大学生们一样,他们每一个人都那么血气方刚,都那么踌躇满志,他们每一个人都竭力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努力要让对方接受自己。于是,他们大声地叫着,甚至死劲地拍着桌子。  楼下的地藏殿里有他们刚刚出的一期黑板报,一首名为《枫叶》的诗引起了偶然路过此地的游人的注意:  头顶上掠过一群大雁  枫叶告诉我,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昨夜,我走进了母亲的菜园  我多想,多想将母亲的抚慰和窗外的枫叶一并收获  但是,为了这神圣的追求  我只能为母亲悄悄寄去这片红叶  游人们说,真是没想到啊,出家人也会有如此的深情!  四月,九华山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小雨一阵一阵地下着,小雨洗绿了山坡,洗绿了竹林,洗绿了山路两旁那团团簇簇的小草。这一天,仁德大和尚来到九华山佛学院。  他走进教室。油漆一新的黑板上方悬挂着三世佛像和一只石英钟,教室的梁上安置了几只吊扇,崭新的课桌椅抹得纤尘不染。大和尚十分满意。  他走上讲台。学僧全体起立,向这位尊敬的大德合十敬礼。他同样合十还礼。同学们齐刷刷地坐下。  他看着这一张张勃勃而有生气的脸,看着那一双双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和追求的光芒,他禁不住心潮澎湃起来。曾几何时,他也像这些年轻人一样,踌躇满志,心高气远,那时候,整天想着了生脱死,现在,当他终于理解了所谓了生脱死的真正意义后,他却已经老了。于是,他在黑板上写下一行清丽的大字:万法缘起,正法久住。  他回顾了中国佛教所走过的漫长的历史,他说:“中国佛教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佛教,因为它经受过长达两千年的风风雨雨的洗刷和考验。在这漫长的两千年里,无数的大德作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我们知道,一种宗教文化一旦走进信众的心中,并成为信众的精神支柱,它必将会以积极的参与意识,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有同学向他恭敬合十,并且问:“请问尊敬的大和尚,不知您怎样看由于十年动乱而出现断裂之后的中国佛教?”  这是一位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沙弥,他叫无住,在他那白皙的脸上一对稚气未脱的大眼,显然,他进入佛门并不是很久。  听了无住的提问,大和尚想起当初自己在云居山真如寺里也曾向虚云老和尚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于是他想到了那位早就作古了的老人,以及那个老人当初在禅堂里的一番开示。  “佛教,顾名思义,就是佛法的教育。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一个是教育的人,一个是被教育的人。如果有一个卖乳人,日日在乳中加些水分,久了,那乳还能算是乳吗?可是,那卖乳人却偏要大做广告,说这就是正宗的乳。你们,愿意做这样的卖乳人吗?”  “不愿!”学僧们大声地回答着。  下课后,他走进一间学僧的寮房。像一般的大学生宿舍一样,这间三人寮房同样显得零乱而又不乏书卷之气。引起他注意的是墙上的那只暗红色光泽的吉他和书架上一本厚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就是现代的僧青年,他们是多思的,同时又是复杂的。如果能得到善知识的引导,他们每一个人都将是振兴佛法大厦的梁柱。于是他与无住以及主动围过来的几位学僧聊起天来。  无住是山西太原人,父亲是一位历史教师,母亲早故。兄弟三人中除了老大是在一所大学里教美术,他和二哥均先后出家。无住有着早熟的个性和敏锐的感觉。他属于那种善于言谈的年轻人,不管对方对自己的话题是否感兴趣,他只管向着自己的思维侃侃而去。他谈到了梵高,谈到了米开朗基罗,还谈到了贵族作家托尔斯泰。他说他5岁开始读书,读了很多书,但直到15岁才认识了佛法,“我都快老了才结识佛教,但总归是结识了。”  大和尚被无住的话逗笑了,说:“你怎么就老了,你不才十几岁吗?”  “年龄,不能表明生命的形态。”无住挥着手说。  大和尚看着这位年轻的学僧,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他年轻时的僧侣道信。  这一天是仁德大和尚最愉快的一天。他和学僧们一起上殿,一起过堂。他看到有些学僧对上殿还不太熟悉,过堂的规矩也掌握得不很如法,于是他特别强调,作为一个出家人,上殿和过堂是必修的功课。他给学僧们一点一点地纠正,他给学僧们一次又一次的示范。学僧们感动了,他们说,我现在懂了,上殿过堂不仅是出家人的规矩,同时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和独到的心理训练。  佛法无常,的确,在一种看似恒常的外表下,这世上万事万物哪一样不在刹那间发生着千变万化,包括这个正在筹建中的佛教院校。由于一些负责人片面强调“苦行”,从而偏离了当初由仁德大和尚制定的“以学为主,学修结合”的方针,使一部分学僧感到难以接受。加上几位负责人之间因为一些不相干的问题矛盾重重,从而伤害了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  四月末的一天,一埸雾雨将九华山整个地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中午,从甘露寺的大殿内忽然传来一阵悲壮的颂经声,十几位来自四川、山东、甘肃等地的学僧身背行李,在大殿里与佛尊作最后的告别。其中即有无住。无住忍住随时都将滚出眶来的泪水,向前来送行的老师们动情地说:“我们虽然是僧人,但我们也是人,我们有着人类共有的美好的感情。但是,我们在一处缘法满了,就必得向另外的缘法迈进,我们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缘法。”没有人能挽留住他们,阴影整个地笼罩着古刹甘露寺,包括一些暂时还未作出打算离去的学僧,也被这退学的潮流冲击得人心惶惶。远处的中巴车开来了,古穆的山门前顿时有了一股悲切的气氛,这不仅仅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痛惜,更有对这座前途未卜的佛学院的担忧。但是,走的人终于还是走了,而留下的,则人心浮涌,不知自己与这座刚刚组建的佛学院到底还有多少缘法。  而此时此刻,仁德大和尚正在北京出席在那里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首都北京这时正是一派春光无限,会议的间隙,大师去拜望病中的朴老。无意间遇见了正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弟子、正在中国佛学院任教的圣辉法师。  1951年10月,一个叫盛清辉的孩子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知识界分子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自身的悟性和素养,使得盛清辉自幼即有报效祖国的大志。然而正当他发愤努力,学有所成的时候,“文革”暴发了。灾祸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盛清辉的父亲受到无情的批判和人格的摧残。而年轻气盛的盛清辉为了替父亲鸣不平,小小的年纪却也受到非人的折磨。1981年,已近而立之年的盛清辉在遭受人生的一系列巅簸之后,随同几位朋友来到佛教圣地九华山。九华的山水滋润了这位年轻的学人,在这美好的山水面前,他突然得到某种特别的启悟,于是,他归于仁德大和尚的膝下,完成了他三十年人生中最重要的壮举。师父根据“圣”字的辈份为他取法名“圣辉”。后来圣辉在一次闲谈中说,我的出家,原本是宿世因缘的注定,师父在无意中所赐的法名,竟然与原先的俗名如此的相近。  不久,传来了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招生的消息,圣辉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两年之后,他选择了再次升造的机会,考入刚刚开始恢复招生的中国佛教的最高殿堂——中国佛学院。又过了两年,他考入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部,成为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批年轻的硕士生。其时,他的硕士生毕业论文《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刚刚在《法音》上连载完毕,他也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佛教界最有希望的一颗新星。  师徒相见,自然有着无比的亲切。他们谈到了圣辉法师刚刚完成的研究生论文答辩,谈到了改革开放中的九华山以及正在危机中的九华山佛学院。仁德大和尚说:“佛学院主要是管理上的混乱,人才难得,圣辉,你愿意扶助我办学吗?”  圣辉犹豫着,非是他主意难定,而是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他需在中国佛学院一边任教,一边很好地加强自我修养。同时,他也觉得,京华之地,无论是在求学的条件上还是在文化信息的交流上,都比九华山有着更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弟子无心来山,师父也不好勉强,这件事就这样搁了下来。  也许正是圣辉法师与九华山累世的缘分未了,过不多久,圣辉需到九华山向他的披剃师仁德大和尚请求法卷。于是,他终于又回到阔别已久的发心地九华山。  接法圆满,不知是因缘所至,还是仁师的有意安排,六月初,圣辉随大和尚参观位于定心石下的甘露寺,看望在那里学习和工作的佛学院师生。  古老的寺宇被一片苍翠的松竹环绕着,甘露寺被罩在一片浓荫之中。龙池瀑布如雷的轰鸣声由远而近渐至传来,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丛中发出纵情的欢歌。  这是一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寺宇。清康熙六年,玉琳国师奉朝廷之命朝礼九华。当他经过定心石下时,突然被这清泉飞瀑、竹海松涛的壮丽画面深深打动,于是禁不住叹道:“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不久,一名叫洞安的和尚走出他幽居的山洞,经多年募化,终于建成这座宏伟寺宇。据说寺成之日,满山松竹尽挂露珠,因此寺名“甘露寺”。  在恩师的带领下,圣辉从山门走到院井,从大殿走到二楼的教室。虽然那条开凿于七十年代的盘山公路不时有噪声搅扰到古老的寺庙里,但总的看来,这儿环境清幽,不受外界干扰,是较为理想的办学埸所。  圣辉的心动了,他想,自己在京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然而却一直缺少实践的机会,他是否应该到这儿来一次实习,以进一步考察一下自己的实践能力呢?  一直在注意观察弟子的仁师这时笑着说:“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我还要考虑考虑,”圣辉说,“我需要向朴老汇报一下。”  仁师知道,他基本是可以放心了。  圣辉离开九华山再赴京城。月底,大和尚来到南京晨光机械厂,就转轮宝殿丈六地藏铜像安装一事与厂方寻求进一步落实。这是他心里装着的另一件大事,他想让九华山佛学院开学典礼以及转轮宝殿丈六地藏铜像安奉仪式在今年菩萨圣诞期间同时举行。尊敬的朴老已经初步答应于今年九月视察九华山。他要让那位八十三岁的老人亲睹改革开放之后的九华山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转轮殿丈六地藏铜像,那是这位金地藏的守护者心中的又一个目标。它或许是缘于一个奇异的梦境,或许是他酝酿已久的一个追求。现在,这缔结了无数海内外大德和善信居士若大缘法的铜像已经浇铸完工,余下的事情,就是必须赶在今年的农历七月三十,也即地藏菩萨圣诞之前在九华山转轮宝殿安装成功。而九华山佛学院的筹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六月底,九华山管理处的一位官员受九华山管理处以及九华山佛协的委派,专程前往北京,正式邀请圣辉法师前来九华山佛学院主持工作。仁德大和尚随即宣布:任命圣辉法师为九华山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  北京小羊栓胡同的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坐在一片翠竹之中,朴老听取了圣辉法师关于回九华山办学的汇报,老人十分高兴。朴老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古以来,一切大德都将佛教教育当作一件令正法久住,法灯常明的大事来做。你很年轻,正是干一番大业的时候。你能回九华山办学,我很高兴。”圣辉法师终于作出了回九华山办学的决定。  而正在这时,九华山甘露寺内积酿的危机终于一触即发了,无住等一批学僧洒泪离校出走。消息传到南京,受到震惊的仁德大和尚连夜赶回九华。而几乎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圣辉法师带着他简单的行李来到了他的发心地九华山,一下子住到了甘露寺里。  过不多久,过往的旅客开始注意到,在甘露寺向南的那面巨大的山墙上,突然间露出一幅大型壁画,在一派云蒸霞蔚之间,九条巨龙腾空而起。这正是圣辉法师的精心之作,他要让位于龙池附近的甘露寺,像那腾飞的巨龙,迎接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古老的甘露寺开始有了生机,清晨,空旷的公路上传来同学们整齐的跑步声,教室里,飘荡着同学们齐声高唱的《三宝歌》。在危机的阴影下萎顿了一个多月的学僧们突然间振奋起来,直到这时,圣辉那一直紧锁的眉结终于舒松开了。  寺必须像寺,僧必须像僧。按照大和尚的指示,九华山佛学院一定要走丛林化的道路。它所培养的是一支合格的僧人队伍,他们将是支撑中国佛教大厦的一根根梁柱,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中国僧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必须从上殿、过堂、结夏、安居、坐禅、拜山、出坡劳动这样的一桩桩寻常的事情做起。  七月,是甘露寺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那正是一个晚课的时候,上殿的板子打响之后,走进大殿里的同学却只有寥寥数人。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而全身披挂地站在那闷热的大殿里做将近两个小时的晚课,这对于那些入佛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有人注意到,圣辉法师今天到贵池办事去了,他没有回来。在寥寥的人影中,维那师不得不拉开嗓子,开始唱响第一句偈子。这时,一辆载货的三轮车吼叫着,停在了甘露寺的山门前,风风火火的圣辉法师从三轮车上跳下来,他回到房中匆匆地披上挞衣,立即来到大殿里。于是,那些正缩在寮房里吹着电扇的同学纷纷来到大殿里……  榜样,这就是榜样啊!  傍晚,几个学僧正光着膀子在自来水下愉快地冲凉。他们快乐地叫喊着,舒心地洗沐着。不知什么时候,法师圣辉走了过来。整齐的衣袍,紧就的裤腿,那是一派三衣俱全威严具足的僧人形象。正在洗浴着的同学们突然像被人当众脱光了一样,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自在。圣辉没有呵斥这些入佛不久的同学,他说:“僧人是人天师范,是受人供养的未来菩萨。我们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态度。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不能克服的困难而放逸自己。”那些衣着不整的学僧知道自己错了,他们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出家人,出家人就该是这样啊。  创业之难,不是真正经历了那一段艰难时光的人,又哪能体会得深啊!  人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是水的问题,煤的问题,电的问题,公路交通等问题。  为了解决甘露寺的水源问题,圣辉与工人们一起跑遍了甘露寺后面的每一处山崖,每一个岩洞,终于找到了一处最好的水源。当一股清冽的泉水顺着管道汩汩地流进甘露寺的时候,圣辉像一个孩子一样大声地叫起来:“水来了,水来了!”水,是生命之源,有了这生命之源,一个将要容纳上百人的佛教院校才能真正延续下去啊!  在那段时间里,圣辉连睡觉也不敢闭紧了眼睛,生怕由于一时的疏漏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从而延误了开学的日程。  所有的努力正是为了那一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如期到来,那个日子终于到了。  1990年9月19日,经过几个月治理整顿的九华山佛学院迎来了正式开学的盛大庆典。这也是建国以来,安徽省第一座佛教院校的开学典礼。而与此同时,转轮宝殿内饱蘸着仁德大和尚多年心血的丈六地藏铜像的安奉仪式也准备就绪。九月的九华山,正以无限的法喜,迎接八方来客。  那一天,甘露寺山门内外均张灯结彩,上午九时,隆隆的车队缓缓驶抵甘露寺的山门。这时,朴老在省、地官员以及佛协领导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走下车来。老人站在山门前,环顾周围良久,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年轻的学僧身穿崭新的杏黄僧袍,双手合十,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肃立在山门两侧。这时,大雄宝殿里钟鼓齐鸣,檀香高焚,古老的甘露寺以最隆重的礼仪欢迎朴老以及其他贵宾的到来。朴老走进了大殿,在高大的莲花座下,朴老拈香礼佛,并与学僧们一起虔诚诵经,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朴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埸,千百年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大誓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努力奋斗,在九华山办学,就是要学习地藏菩萨的这种精神,要兴起度尽众生的宏伟大愿。  48名学僧庄严宣誓:为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而努力奋斗!在悠悠扬扬的《三宝歌》声中,开学典礼结束。  目睹如此盛况,朴老侧身对身边的仁德大和尚说:“真正是因缘殊胜,得曾未有啊!”第27章 心的堤坝  他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玩的筑堤坝的游戏,现在,他和他的弟子们已经与全国的军民一起,真正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心的堤坝。  瓢泼的大雨没日没夜地下着,老天爷像是同谁较着一股劲,将积攒了一个春天的雨水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尽数浇到这片大地上。江河满了,湖塘满了,稻田满了,沟垅满了,然而老天爷像是仍没有耍足它的犟脾气,仍然没完没了地下着。  巍巍九华笼罩在一片迷离的雾气之中,古老的寺院里到处是一股湿漉漉的水气,空气中游漫着厚粘粘的霉烂的气息。  雨总是让人陡生一股怀旧的感觉,从午睡中醒来,仁师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时的情形。那时候,每逢这样的雨季,他们这些小孩子们总是喜爱奔跑在大雨里,他们叫着,闹着,在村前屋后围起一条条“堤坝”,筑起一条条“河流”,然后他们在自己的“河流”里放飞着小小的纸船。突然,他们的“堤坝”由于经受不住越来越猛烈的水流,在某一处轰然垮塌了,于是,他们叫着,手忙脚乱地去堵那条“堤坝”,或是重新再筑一条新的“堤坝”。那时候,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他们那里知道正当他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大人们正在河岸渠旁为堵住那肆虐的洪水而没日没夜地苦干着,为被淹没的稻田而发出揪心的叹息。  一个小和尚轻轻地推门进来,小和尚将一迭报纸放到他的案桌上,接着就心事重重地站在窗前看屋外的大雨。他打开一份报纸,那头版醒目的照片是一张军民团结抗洪图。溃塌的堤坝,喷涌而出的洪水,然而却冲不垮抗洪战士那钢铁般的身躯……,尤其是那张被洪水冲刷着的年轻而坚毅的脸,久久地定格在他的心里。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小和尚突然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他忽然想起最近一些日子小和尚一直心绪不宁的样子,他甚至为了一份错送来的文件而批评过这个一向办事干练的小和尚。现在他终于想起来了,小和尚的家,正是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子里,他的家该没有遭水淹吧?  他唤过小和尚,说:“我记得你的家是在长江边上,这埸大水,不碍什么事吧?”  小和尚扭过头来,仍然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说:“家里几天前就来信了,田,都淹掉了……”  雨还在下着,间或着是一道道雷鸣电闪。丈室里长久地处在一种静寂之中,空气中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厚重和压抑感。  “你要不要回去一趟?”  “不要,”小和尚说,“我已经给家里寄去一点钱了。”  仁师随手从香袋里掏出一迭钱来,说:“这点钱,给你父亲寄去吧。”  “不要……,”小和尚拘谨地说,“你的钱,是居士供养你的,我要了不好。”  “拿去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停了停,他又说:“你放心,这绝对是我私人的钱。”  “我知道,你从来都公是公,私是私。”小和尚记得,有一年一批美国的进香团来,美国客人在做完他们预定的功德之后,又另外呈上一笔虔诚的供养。美国客人刚走,大和尚立即让侍者将那只沉甸甸的红包送到大铜像办公室里。  小和尚说:“那是人家供养您老人家的。”  “什么你的我的,”大和尚一边用纸仔细地包起那笔钱,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吃着居士的供养,穿着居士的供养,钱对我不起任何作用?”  小和尚记得,这些年来,几乎每一次水灾,每一次地震,大和尚总要在发动佛协全体捐赠的同时,自己再另外捐上一份。大和尚那只随身而携的香袋里一般说来总会揣上数目不等的钱,遇到有孩子投到门上,诉说由于家庭的困境而不得不面临失学危险的时候,甚至遇到有患上急难病症的,遭了水火旱灾的,大和尚就会随手从香袋里掏出一笔钱来。更多的时候,是曾经熟悉的人找上门来,他们多半是为了某处希望工程而来,是为了某处突发性灾难而来,没等人家说完,他就会随手拿出一些钱来。有时候,他还没来得及等人把话说完,就将身边的钱给了人家。他身边的人说,您老人家总得弄清来人的底细吧,怎么就这样随意掏钱呢?他说,人家好不容易找上门来,总会有自己的急事,何必让人家多费口舌。侍者拿出一本笔记本说,那总该有个记录吧。他又说,记个什么录?十方来,十方去,一个佛教徒,做这点小事,还想树什么功德碑呀?于是有人诙谐地把大和尚的香袋称作“十方来,十方去”。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正因了这埸大雨,丈室里难得地清静起来。大和尚又捧起那张报纸,专心地读了起来。小和尚发现,随着那雨的无休止的泼洒,随着大和尚手中那张报纸沙沙的翻动声,大和尚的眉结也拧得越来越紧。他放下报纸,闭目沉思长久,像是睡着了一般。终于,他抬起头来,开始不停地拨起了电话。不多久,随着一阵一阵的敲门声,圣明、慧庆、慧深、圣富、慧光、无垢以及甘露寺的果卓等,他所有的弟子都撑着雨伞浑身精湿地来了。这些正当盛年的僧尼们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沐浴着党的宗教政策的阳光而走进佛门来的,如今,他们都是全山各大寺院的当家人,是九华山佛教的未来和希望。看着这些青春勃发的年轻人,仁师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  弟子们不知仁师突然在这样一个雨天将他们召来的目的和用意,他们相互交递着目光,好象在说,师父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吩咐吗?  仁师让侍者给佛协的这些中层领导们每人泡上一杯茶,终于不急不忙地说起来。  “我今天请你们来,是要同你们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你们今天冒着这样大的雨来真不容易,你们计算过这样的大雨下了多少天了吗?整整半个月了,半个月了,老天爷真是不讲理啊!”  弟子中有人在看表,他们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他们希望师父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些。  仁师注意到弟子们的表情,他知道他们整天都在为寺院里的事而忙着,接待客人,筹划寺院建设,给居士讲开示等等。但他也知道,他们中间不少人为中国的慈善事业、为希望工程做过不小的贡献。一座座希望小学的诞生,一栋栋教学楼的建立,一张张汇往灾区的支票,说明这些佛国的学子们已经将大乘佛教忘我利他的精神真正落实到了实处,落实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祖训上来。  他接着又说起来。  “这些年来,你们为社会慈善事业都做了不小的贡献,几乎每一次天灾人祸,但凡有人找上门来,你们都慷慨解囊给了人家极大的支持。在这方面你们都比我做得好,我要向你们好好学习。”  弟子们说:“还不是师父教育的结果,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还有弟子说:“师父做这些事向来不张扬,所以外人一般都不大清楚。但我们清楚。”于是弟子们一桩桩地指出师父所做的一切。有些事,他自己也记不住了。他觉得做了就做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吃过、喝过,也就算了,等到需要时,再去吃,再去喝,就是这样。  仁师满意地笑了,说:“大家都知道,我们九华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够迅速地得到恢复,除了国内外善信的布施,更重要的是依仗党所制定的宗教政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你们应该还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国家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立即拨来专款,特别强调用于九华山各大寺院的维修;这些年来,我们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工程,都倾注了各级领导的无尽的心血。这些日来我一直在想佛教所强调的报恩思想,报恩,首要者报国土恩,还有报父母恩,我们知道,对于佛教徒来说,我们的父母就是众生,就是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这些日你们一定看过报纸了,听过广播了,看过电视了,对我们国家最近一些日来发生的事情都了解得比我清楚。就当前来说,就是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一捧起报纸,一看到电视上那些在水里泥里堵漏筑堤的年轻战士,我这个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  弟子们似乎有些明白师父今天找他们来的真正目的和用意了,弟子们说:“师父有什么吩咐,就只管说吧。”  仁师看了看他的这些弟子们,终于深情地说:“现在,是我们报恩的时候到了。我知道你们各个寺庙都在进行扩建和改造工程,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现在老百姓遭了灾,老人在叹息,孩子在哭泣,他们需要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僧人,慈悲济世是我们的应有的情怀,这一次,我们要比前几次做得更好。”  他终于结束了自己的讲话。不等仁师的话毕,弟子们早就激动难耐了,其实他们早就有了为这埸百年不遇的洪灾捐款的打算,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早已悄悄行动了。屋外的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然而,屋子里却沸腾着一股春天般的热潮。于是,你这寺十万,我这寺二十万,他这寺八万、九万,不一刻,八十几万捐款很快落实到位。早有性急的弟子已经将电话拨到了池州地区赈灾办公室,行署的一位领导在得知九华山佛教协会再次为支援灾区而捐出八十万元的消息后,当即给九华山佛协打来电话,真诚感谢仁德法师所领导的九华山佛协对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天渐渐黑了,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弟子们正要撑开雨伞离去,大和尚却拦住了大家,说:“今天大家替我这师父挣了面子,我也要感谢大家,所以,我今天要请大家吃一餐便饭,你们领情不领情。”  弟子们笑起来,说:“师父早该请我们一顿了。”  看着这些热情奔放的弟子们,他忽然又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玩的筑堤坝的游戏,现在,他和他的弟子们已经与全国的军民一起,真正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心的堤坝。第28章 大屿山之梦  人都是有追求的,只是追求的方式和内容各个不同罢了。人们,还是先从自己做起吧。  1992年10月,大和尚接到出访香港的邀请。  临行前的一天,他在丈室里接待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客人。这是一位老者,他穿着破旧的中山服,蓬乱的头发和下巴上的胡子已经花白。老者的腰背佝偻着,他小心翼翼地走进丈室,显出一副老迈龙钟的样子。  侍者拦住了他,因为经常会有一些居士找上门来,他们或是为一些莫明其妙的纠纷,请求大和尚的调解,或是缠着大和尚,说他们那儿有一所小庙需要修建,请求大和尚给予支持云云。  “让他进来吧,”大和尚说。他从来人的脸上的确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印痕,但是,他无论怎样搜寻记忆的仓禀,仍是无法找到那稍纵即逝的内容。  老者终于说话了:“大和尚,您真的记不起我了?我是道信哪。”  “道信,是你?”  大和尚终于认出了对方,自从四十年前两人从终南山分别之后,从此天各一方,不得音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道信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与此同时,那昨日曾有的许多往事一下子涌现到他的脑海里:古林寺柏树林下的谈禅论佛;求法路上的同甘共苦;还有终南山的种种苦行……,在这一刻,他似乎一下子又回到四十年前,回到那个充满稚气和朝气的黄金时代。然而他不能不悲切地感到,世事无常,原本一个年轻勃发,充满朝气和锐气的年轻僧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如此的模样?显然,这几十年来,道信生活得并不如意,这从他那呆滞而一派沧桑的脸上可以看出。然而大和尚不知道,道信性格中的那种浮躁和见异思迁,正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佛门的功夫,原就是需要那学佛的人一门深入地去修,去行的啊!原来自终南山一别,道信去五台山改显学密,但还是耐不住密法的那种空廓而深邃的功夫,不久还是回到他家乡的一座小庙里当了几年家。1966年,“文革”爆发,他所在的小庙被“破四旧”了,于是,他不得不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返俗还乡,并娶妻生子。直到中央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他终于还是感到在家的生活于他其实并不相宜,于是,当他听到老友仁德师的消息之后,特意赶到佛教圣地九华山,希望能得到旧日道友的帮助。  “还记得当年在太慰庵里我希望拜您为师的事吗?现在,我专程赶到这里,正是为补当年的那个缺憾来的。大和尚,这一次您可一定要成全我啊。”道信说着,便扑倒在地,久久地不肯起来。他的泪水濡湿了额下的一片地板。  大和尚上前将他搀了起来,说:“难得你最终还是归了佛门,但你已经失戒多年。你且先在一座小庙里发发心,待明年本山放戒之时,你再重新补戒好吗?”  “好,我听您的,”道信说,“但是,我这一次是必得要求您的戒的,以您为师,是我久有的愿望。”  大和尚笑了笑说:“还是以戒为师好吗?”  道信似乎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怀着惭愧的心情走出了大和尚的丈室。望着道信远去的身影,大和尚的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忧愁。  第二日,一架银白色的波音747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埸腾空而起,它的终点是中国南方的大都市广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2
仁德法师-3
仁德法师-4
仁德法师-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