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作者:黄复彩第1章 序  林心源  1999年盛夏的一个晚上,在与复彩的一次通话中得知他正在写一位大和尚的传记。我知道,他所说的大和尚就是佛教圣地九华山的仁德法师。因为在此之前,我曾拜读过《甘露》杂志上的连载,对其中的一些篇章还是记忆犹新的。尤其是“终南苦行”这一章,据说有居士将这一章翻印了上万份广为散发。对于信徒们来说,他们所推崇的当然是那些关于信仰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他们尊敬的大德高僧超拔世俗的修行业绩。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能引起我阅读兴趣的当然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我曾在同复彩的一次对话中表达了我对“终南苦行”这一章的意见,我认为,这是一篇很精彩的短篇小说。复彩是从写小说而进入到文学阵地,进而又涉猎到佛学的领域的。他的写作,无论是纪实还是虚构,都必然会带有他特有的叙事风格。“终南苦行”写了一个一心追求所谓“开悟”的年轻僧人的一段人生历程。他为了寻求那种迷人的“开悟”境界,来到一个绝无人烟的山洞里,进行了长达七天七夜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而且是真正的不食人间烟火。在此期间,有自然界中诸如毒蛇猛兽之类的不断侵扰,有来自他内心的种种与生俱来的人性与佛性的对抗。作为一个“小说”,其风格明显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但对于一个心存高远的僧人来说,那似乎是一种必然而真实的过程,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当他终于走出隔绝了一周的山洞,当他再次看到山下那片葱茏的村庄和金黄色的稻田时,他似乎真的“开悟”了,那就是:走过去,走近那片村庄,走近那些人群。这看似与他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结局,从艺术的角度,实在有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而对于一个大乘佛教的僧人来说,则是他僧伽生活中的一次巨大的人生转折。这就是复彩为我们塑造的又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出世,是一种人生追求;而从出世再到入世,则是一种更为高拔的人生境界。我想,这也是复彩为我们开拓的一片只有他才能领悟到的艺术境地。  复彩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佛学的研究者,在对佛教文学的创作方面,他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他用饱蘸文学奇幻色彩的笔墨,去写一个在现实世界中艰难探求的僧人,这就使这部作品带有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作品的感人之处,也正在于此。作品中的主人翁,虽然其主线并不脱离一位真实的人物,但事实上他是复彩心目中又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作者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写出了他自己的某种理想和追求,抑或就是他对佛学的某种属于他的理解。我想,这是复彩在传记文学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探索,也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仁德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然而,恰恰是在这种看似平淡的人物和事件的演进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特人物那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看到人性在法则(我们现在常说的所谓“道德的底线”)的制约下那种坚韧的抗争。于是,一个复杂而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出现了,而随着这一人物一系列悲剧事件的形成,我们也看到了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中国佛教毕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其演进中的每一声呼息,每一个插曲,都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映现了中国社会这一巨大肌体的生理流动和成长阅历。  我们一直苦于无法深入到佛门中那些艰深而缜密的佛教教义中去,因为佛教是需要实修实证的,我们也许只能永远站在门外去雾里看花,正如复彩在后记中所说:“一个站在门外谈禅论佛的高手,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学舌的鹦鹉。”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中独特的哲学思辨方式,佛教中所张扬的那种高拔的人生境界,以及佛教中一些大德高僧不息的追求精神,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所必须弘扬的,也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困惑而迷惘的精神境界中的人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而难能可贵的是,作家与学者兼于一身的复彩在为人们提供愉悦的文学欣赏的同时,能使我们这些佛学的门外人透过鲜活而形象的文字,掀开深奥而神秘的佛教面纱,从中获得较多的佛学修养,领略更多的禅悦。  应复彩的盛情,我在粗略地读完复彩即将出版的这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的样稿之后,匆匆地写下以上的文字,聊以为序。打住!  二000年五月第2章 降生  母亲想,如果这孩子将来真做了人天师范的和尚,不也是他几世的造化吗?  一场突然而至的透雨,如一脉生命的汁液滋润着苏北大地,那清甜的雨水流过村陌,流过小河,流过玉米地,寂静如初的夜气中到处可听到生命涌动的呼吸,接着,东方乳白色的天幕上布出一抹玫瑰红,一轮跳动的火球颤颤微微地抖掉它浑身的裙裾,赤裸裸地面对这大地上的一切。  这是1928年农历5月14日凌晨。  在江苏省泰县白马乡前港村,农民李永书也许是唯一目睹那大自然微妙变化的人,然而此刻他的心思却全不在这上面,屋里产妇一阵又一阵痛苦的呻吟像一把铁钳正紧紧地捏住他焦渴的心。他蹲在门口的房檐下,一袋接一袋地吸着苦辣的旱烟,干巴巴的嘴皮早已麻木一片,而随着那缕缕烟雾的喷出,一种说不出是兴奋还是焦躁的心绪像虫子一样弥漫在他的周身。  这是妻子于氏为他生第二个孩子了。妻子有着强健的体魄和菩萨般的心藏,他相信上苍会保佑他的妻子的,妻子也一定会顺利度过这对于女人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门坎。  当产房内的声音渐趋平静的时候,李永书便又由着他飘逸的遐思自由驰骋:妻子将为自己生下一个  儿子还是女儿呢?自从生下长子德业后,妻子总想再要一个女儿,而他却希望那将要降生的还是儿子。对于一个世代耕作的农家来说,多子多福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儿子不仅是延续家族香火的根本,也是支撑家庭日常生活的梁柱。然而此刻,他却只有一个想法,不管那将降临人世的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是上苍的赐给,他都将愉快地接受,他要竭尽全力,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念书,有出息,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虽然是黎明时分,他的家中却是一片忙乱景象。在前港村,朴实的乡里人总是将添丁增口看作是村里的一件共同的大事,尤其是同宗的亲属们,因此,关心而坚持陪伴在产妇左右的,希望能有所帮忙的也就多了;李家的三间小屋内人来人往,一派喜气。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婴儿的一声高昂的啼哭,李永书“腾”地一下站起来,向产房奔去,正在这时,邻家嫂子桂云喜滋滋地冲出门外,高声地说:“永书,恭喜啊,你又添儿子了!”  这时候,经过一番生与死的搏斗的妻子正疲倦地躺在那里,一种母性的自豪感使她毫无血色的脸上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这微笑在李永书看来真正是美艳至极。妻子的身边,那个小生命显得那么瘦小、那么丑陋,然而他是那样有力地踢蹬着小腿,那样有力地哭叫着,他的脸上,竟然有着一颗闪亮的泪珠,仿佛他正经历过一番殊死的较量,对不得不来到这苦难深重的人世而发出一声痛苦的叹息。  李永书俯下身子,在儿子红兮兮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一股甜蜜的滋味漫溢在这个朴实的庄稼人的全身,他突然感到,人活在世上,苦也罢,累也罢,原来就是这样的盼头。永书的身子本不怎么硬朗,再加上生活的重压,使这个还不满四十的汉子满脸都是刀刻斧斫般的皱纹。此时,他看着上苍赐给他的又一个儿子,心里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满足。  当初,李永书的头生子德业出生时,按照习俗,是要好好庆贺一番的,无奈那时李永书碰到不大不小的天灾人祸,欠了人家一屁股债,儿子满月时,便草草地办过了。虽然乡里人并未有指责的言语,李永书到底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他一直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第二个儿子诞生后,一定将当初的遗憾补回来。自那以后,李永书节衣缩食,精心地打发着他的农家小日子,这几年虽说日子过得仍不甚景气,到底是没碰上什么天灾人祸,李家在顺顺当当中,终于迎来了这第二个儿子。  在前港村,但凡人家生了女儿便罢,生了儿子,是必得热闹一番的,这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习俗,一个无论多么贫寒的家庭,只要有了儿子,便也就有了一切,而那个家庭在村中人的眼里,也就不能被随意地看轻。  午后的阳光还挂在屋门口的那棵老槐树上,李家的院子里却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早早来到李家这洒扫一新的院子里,将十来张八仙桌团团围坐,他们嗑着葵花籽、喝着茶水,就一把老烟袋,将乡里的新闻旧事一遍一遍地复述着,听的人听得情趣盎然,讲的人更是讲得妙趣横生。小孩子们也赶来凑热闹,他们还不明白这刚出生的小不点对这座村庄将会有什么意义,他们只知道热闹,于是互相追逐着、叫闹着,越发将一座人声鼎沸的院子闹得象热锅一样红火。  永书的长子德业裹在一群小孩子中间,有了弟弟的快乐和做了兄长的骄傲,使得这个四岁的孩子比往日更加兴奋难禁,于是,受了感染似的,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涌进德业母亲的房间,争着要去看那刚出生的小弟弟。德业的母亲满怀喜悦,自然一个个地满足他们。这群小把戏们仍不满足,又吵着要去抱小弟弟,德业嫉妒了,横在母亲床前,决不让任何一个小同伴去抱他的小弟弟,母亲只好说:“弟弟还小,你们抱不了他。”母亲让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糖点抓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得了糖点,又一窝蜂涌到院子里。  为了准备这一顿喜酒,李永书狠心卖掉了还只有半成大的两口猪。他想,今年的年头虽说不怎么好,但只要肯做,将两亩水田侍养好,下半年的收成是不成问题的。  一挂千头响鞭炸开来,它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于是,人们在一片火硝的烟气中,将酒席直吃个尽兴。  接下来,按照当地的习俗,人们要轮流抱看新生儿。邻家婶子桂云将在襁袍中的孩子抱到院子里,但见那孩子果然浓眉秀眼,额头晶亮,他对着太阳,竟然发出灿然的一笑。人们少不得要将早就准备好的吉利话送给这新生的孩子。  人们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将来念书一定聪明;  人们说:这孩子生得机巧伶俐,将来是经商发达的材料;  更有人说:这孩子生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将来必为官作宰……  虽明知是顺口而来的吉利话,但李永书听来仍是乐滋滋的。他在心里暗暗为儿子祈祷,愿上苍赐福给这个孩子,如果儿子将来果真有什么大富大贵,他这一世的苦和累,也算是值得了。  就在人们巧舌如簧,将一套一套廉价的吉利话当作最好的礼物送给这个新生儿的时候,谁也不曾注意到,在人群中竟然有一个外乡来的游方和尚。只见他拖着一条残缺的腿,依仗一根木拐支撑着身子,而且浑身泥垢,气味难闻,让人不能不退避三舍。江浙大地到处都有着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寺庙,更随处可见各色各样的和尚。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村子里也总断不了游方化缘的和尚,更有些“马骝子”和尚只要一闻听哪处有红白喜宴,便会立即凑上前来,人们自然也见多不怪,任他吃喝,任他享用。  那和尚在人们对新生儿的一片颂扬声中吃罢斋饭,这时却故意大声地敲着手中的托钵,说起一段快板书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乡人不懂疯和尚说的是哪处典故,但又觉得和尚的快板书说得好听,顿时便对那和尚有些另眼相看,甚至有人围上前去,且顾不得那和尚浑身的龌龊,带着几分揶揄说:“你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难道就像你这样做一个游方和尚,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才是好吗?”  那和尚见有人注意他,索兴又大声地嚷起来:“和尚好,和尚好,百家饭,尽可饱,闲云野鹤四海游,给个皇帝也不要。”  有人说,哪里来的野和尚,竟然说话不知高低,人家永书今天小儿满月,说不出什么好话,却说什么做和尚不做和尚的,一边去吧。  那和尚见有人推搡他,越发疯劲上来,竟然架起木拐,一步步向房里走去。  永书赶紧拦住他说:“师父,师父,那是贱内的卧房,她刚刚产下小儿……”  和尚说:“他们都看了,为什么偏不让我看?”  屋内的女人先不知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等明白了,便将睡熟的儿子递给丈夫,说:“既是师父要见儿子,也是他的一大缘分,就让师父看看吧。”  没想到那和尚见了婴儿,回过头来朝永书哈哈一笑说:“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穷家忘不了,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来时各自逃……”和尚的声音越来越大,且将那手中的竹板敲得震山地响,惊得那睡熟的婴儿突然踢腿蹬脚地哭闹起来。人们只道是被这疯和尚吓着了,便上前去撵那和尚,和尚也不再与人论理,一路笑着,迈着瘸腿,一步步消失在夜色的旷野里。  李家院内原本喜庆的气氛,突然被这疯和尚搅了,都自觉晦气。一时院内无语,只有那婴儿在无休无止地哭闹声和桂云嫂子无可奈何的哄哭声。便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说不定真是一个做和尚的命。  虽说这一带人有敬佛斋僧的传统,但是,真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和尚,却不是一般人所情愿的事情。直到客人散尽,李永书仍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发闷。要知道,他对儿子所有的期望,决没有一条是愿他做一个伴随青灯黄卷孓然一身的和尚啊!  永书的妻子却是另一种心思,她看看怀中熟睡的儿子,心里想,如果这孩子将来真做了人天师范的和尚,不也是他几世的造化吗?想到这里,慈爱的母亲没来由地滚下一行热泪,同时,她对着苍天至诚地念了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第3章 母与子  母亲是儿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子人生中的第一面镜子。  满月过后,李永书抱着他的二儿子,来到村中的家庙太慰庵里,请庵里的石点师公为孩子赐名。老人二话没说,挥毫在孩子的庚贴上写下“李德海”三个大字。德,是他的辈份,老人的意思是,愿孩子将来德比大海,即使不成大器,也要做一个施德于人的人。  李永书抱着小德海,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从此,在这个白马乡,就有了一个叫德海的孩子。德海与他的哥哥德业,相去四岁。  二十年代末,正是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盘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及妥协性,又为日后的社会埋下了战乱的隐机,这隐机日酝月酿,终于引发了一场内乱,二十年代中国南北大地上的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便是中国的广大农村。  江浙一带的战乱,给苏北大地带来的是更加贫穷,更加动荡不安。那时候,常常有一批批逃避战乱的人们如惊弓之鸟忽东忽西地逃来逃去。  不时有战败的军队骚扰乡里,丘八们每一次的出现,白马乡人则多一次飞来横祸。  兵荒、马乱、蝗灾、干旱,如一道道绳索捆缚在农民李永书的身上,李家的日子越来越难熬。由于缺乏奶水,小德海显得十分瘦弱,常常咬着母亲干瘪的奶头,发出喑哑的哭声。这哭声象尖刀一样刺扎在母亲的心头,于是,哥哥德业混在一帮小兄弟中间,从稻田、水沟里捉来一条条泥鳅为母亲催奶。而奇怪的是,每当母亲沾了荤腥,小德海情愿饿着肚子,也决不沾母亲的奶头。  首先有这发现的当然是母亲,母亲想,儿子真是和尚命吗?从此以后,母亲便长斋念佛,更加至诚地念着观音菩萨圣号,并且想,若是这孩子命中不该饿死,我何必要为他去杀生催奶?  倚着母亲那一点点奶水,小德海一天天长大,虽然仍是那么瘦弱,但一双清丽的眸子里却闪动着一种明澈的神韵,笑起来又是那么天真、逗人。邻居们常常逗着哥哥小德业,说要将他的小弟弟抱走送人,小哥哥不识大人们的逗趣,只要人家说要去抱他的弟弟,他就要挥着小拳头跟人家拼命。  那时候,不管日子过得多苦多累,只要一看到两个儿子,李永书的心头就立即会漫过一丝身为人父的甜意,就觉得再苦再累也算不了什么。  在白马乡一带,一般人家都有供佛的习惯,而李永书家供奉的是一尊黄杨木雕的观音菩萨。这尊观音菩萨更是德海母亲心中的圣物。  那是在小德海不满周岁的时候,一群战败的伤兵半夜窜到白马乡。这群丘八逢财物就抢,逢女人就奸淫。  当骚乱的浪潮席卷到前港村时,全村的人在慌乱中拖儿携女,寻找逃避的地方。李永书架起儿子德业,母亲则抱着弟弟德海,将家中仅存的一点钱物草草卷好,逃到屋后的一间草棚里。当然,母亲在慌乱中仍不忘将那尊黄杨木观音菩萨藏到身上。  德业已经懂事了,他睁着一对惊恐的眼睛紧贴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满周岁的德海却禁不住这深夜的惊恐,不停地哭叫着。  母亲将干瘪的奶头塞在孩子的嘴里,并且不住地颂念着“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当那群伤兵打到李家屋门口时,母亲怀中的德海却象懂事般地一声不吭了。  母亲仍只是默念着菩萨圣号,这时,已经听到那群伤兵穿过后院,寻到柴棚的声音。  一个伤兵泼口大骂:“人都死到哪去了?”  另一个伤兵说:“管他人在哪,老子先点火烧了这棚子再说。”  小德业差一点吓哭出声来,父亲连忙将他搂在怀里,捂住他的嘴。一家人担心的并不是这个已经五岁的德业,而是母亲怀中不满周岁的德海。母亲将德海紧紧地搂在怀里,只是一个劲默念着菩萨圣号,小柴棚里的空气,就像随时就会爆炸一样。  正当那个丘八要闯进柴棚,举火引祸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响起几声清脆的枪声。几个伤兵听到枪声连忙作鸟兽状逃出了李家院子,眼看就要引发的灾祸突然间消散了。这时,母亲低头看看怀里的儿子,那不满周岁的德海此时正睁大眼睛,看着黑暗中的天空。好象在说:“这世界怎么啦?”激动的母亲禁不住热泪盈眶,伏在儿子的小脸上,狂吻着这个有灵性的儿子:“德海,你救了一家人的命啊!”  在没有灾祸的日子里,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仍不失一个朴实农家应有的欢乐。  德业已经上私塾了,而德海也已经学会帮母亲剥毛豆,抱柴禾了。每当父亲从田里忙回来,德海会立即搬出小凳子,说:“爸爸坐坐。”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此时疲劳全消,于是在儿子的脸上亲一下,坐下来吸一口旱烟。  当冬日清闲的时候,德业趴在小桌上写字,或摇头晃脑地念着先生让背的新书,父亲则躺在床上,将德海抱在他的肚子上,逗着他玩。在一盏油灯下,母亲在给丈夫或是儿子补衣服,纳鞋底,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狼外婆的故事,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听母亲讲那些自幼从外婆那儿听来的有关因果报应的故事。在德业、德海幼小的心灵里,从此落下一颗颗智慧的种子,也从此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虽然多病,但小德海毕竟是一天天长大了。同健壮的哥哥德业相比,他则显得文弱而纤细。如果说父亲将自己的遗传因子更多地给了德业的话,那么,德海则较多地接受了母亲的娟秀和灵气。  有时候,当哥哥德业为先生布置的课文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的时候,弟弟德海在听了哥哥的几遍背诵之后,却能流利地背出让哥哥大伤脑筋的“子曰”,甚至还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就象一棵树上长不出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虽然同是父母的儿子,但德业、德海两兄弟却有着许多不同,坐在一条凳上,小哥哥粗壮得象一条小壮牛,而弟弟德海却纤弱如一个女伢,哥哥说起话来粗声大气,最爱玩的是刀枪棍棒,而弟弟却爱坐在一处独思冥想,好像他小小的脑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号,有许多难以解开的疙瘩。望着小德海那副深思熟虑的样子,谁也弄不清这小人儿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哥哥德业上学去了,而他最要好的小同伴阿三这几天也到他外婆家去了。德海嫌家里憋闷得慌,于是,他趁妈妈不在屋,一个人悄悄地出门遛达去了。他不知怎么就走到村中的私塾外面。在这里教书的是太慰庵里的老师公石点和尚。石点师公貌似威严实则温和。德海喜欢听石点师公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喜欢看石点师公捋着他雪白的山羊胡子,让孩子们念“阿弥陀佛”,每念一声,便将一颗炒熟的花生悠悠地分发到孩子们贪馋的小手心里,接着就放声大笑的样子。他伏在屋外的窗台上,专心地看那些小哥哥们在石点师公威严的戒尺下轮流背书,他觉得那很新鲜也很好玩。  这一次正好是他的哥哥德业被叫去背书,他哥哥背的是《大学》中的语录,当德业背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下面却无法接上的时候,眼看石点师公无情的戒尺就要挥到哥哥的手心时,窗外的德海却替哥哥接下去背“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个学堂的人都被这屋外清脆的童声惊呆了,包括石点师公。窗台上,一张清秀的小脸在他背后芭蕉树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丽。  石点师公走过去,威严地说:“谁家娃,怎么跑到这儿来玩?”  德海没料到自己不经意间的背诵会引来这么多注意的目光,他怯怯地往后退着,却又不敢拔腿逃离。  石点师公终于认出了那个孩子,他笑着捋了捋胡须说:“哦,想起来了,你是小德海,都长这么大了?”  老师公很喜爱这个聪颖的小孩子,说:“你可以在一旁听嘛,以后,你到我庙里去,我教你识字。”  事后,老师公特意找到李永书,说:“你家的老二德海是大器啊,让他来念书吧,我免收他的学钱。”  永书自然十分高兴,心想,我这儿子,说不定将来真大有出息。但他却说:“这孩子多病,不如他哥哥好养,只怕……”  老师公摇晃着身子连忙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圣人的话是不会错的。”  于是父母商量,无论家里多苦多难,也要让德海进私塾念书,从那以后,德海坐到了私塾里,同那些比自己高过一头的小哥哥们坐在了一起,开始学会摇头晃脑地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学堂的院子里有一株枇杷树,三月,枇杷挂果了,孩子们便开始打那棵枇杷树的主意了。但是,没有谁敢真爬上那棵高大的枇杷树,即使最胆大的孩子,他大胆的结果不仅是弄得满口的酸涩,并且那惹事的小手心说不定还会吃石点师公结结实实的一记戒尺。终于等到枇杷成熟的季节,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围到那株枇杷树下,这时,石点师公将早已打下的金黄的枇杷分发到孩子们的口袋里,却特别叮嘱说,回家后待先奉给长亲,尔后方能自食。于是,德海揣着满口袋的枇杷,欢快地跑回家去,将香甜的枇杷送一颗到母亲的口里,送一颗到父亲的口里,再送一颗到隔壁李婆婆的口里,直到所有的长亲都已尝过了,这才坐到小板凳上,有滋有味地吃那些枇杷。  五月,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私塾里的忙假开始了。中午,父亲让德海将家里的那条老牯牛牵到大畈里去放。于是,德海牵着那条老牯牛同隔壁的阿三一同来到大畈里。牛们在大畈里愉快地啃着青草,孩子们在大树下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阿三提议说,我们到池塘里扑腾怎么样。德海说,先把牛拴好,免得吃了人家的庄稼。中午的太阳很烈,德海和阿三一下子脱净了,扑腾一声跳进了冰凉的池塘里。他们玩得好开心啊,却没有料到阿三家的那条小犍牛不知在什么时候挣脱了缰绳,跑到人家的稻田里。等到发现,好大的一片稻子已经被那畜牲吃掉了。二人知道闯下祸了,连忙爬上岸来,各自牵上自家的牛,悄悄地回家了。傍晚时分,被吃掉庄稼的村伯找上门来,定要永书家赔偿损失。德海待要分辩什么,母亲却用严厉的目光阻止了他。母亲什么也没说,拿出家中仅有的一吊钱赔给了村伯。送走了村伯,母亲命令德海说:“现在,你给我跪下!”  德海便不由分说地跪下了。直到天黑尽了,一家人忙完了,母亲才将满眼含泪的德海拉了起来。母亲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跪下吗?”  “我比阿三大,我应该替阿三管好他的牛。可是……”德海仍然是满眼的委屈。  “儿啊,我知道你是委屈的,我也知道家里的那条老牯牛没有吃人庄稼的习惯。但是你要是不承认,隔壁的阿三就要受处罚,阿三家日子比我们家更难,阿三家又哪里赔得起一吊钱呢?”母亲接着又说:“我就是要让你记住,学会替别人受过。”  德海抹了抹眼泪,心里却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母亲而感到异常自豪。  命运之神似乎总爱捉弄这个小小的生命。他总是生病总是咳嗽,中药铺里的方子一帖一帖地开着,又苦又涩的药汁一罐一罐地喝着,然而却总没有见好的时候。  郎中说,这孩子,真怕活不长呢,小小年纪,得喉痨病,少见。那时候,小德海最怕冬天,每当寒霜降临的时候,小德海便天天咳嗽,小小的人儿喉成一团。于是村里人都说,只怕德海活不长呢,早晓得是这样,满月那天不如让那疯和尚带走了之。  百药无效,首先感到失望的是父亲,他想,老大生得粗钝,老二又命细,不如再生一个吧。不能怪父亲失望,在旧中国的农村,儿子,是家庭的希望,是一个穷苦家庭的未来,只要有一个健康的儿子,一个家庭便也就有了希望。于是,在德海6岁的时候,父母又生下老三德江。  母亲于氏仍是长斋供佛,请求佛力的加被。每逢初一、十五,母亲总要到附近的寺庙庵堂去烧香礼佛。  8岁那年,德海第一次随母亲到太慰庵去。母亲发现,当远远地闻到一股檀香的气味时,小德海就象换了个人似的,再不象一个有病的孩子,他蹦跳着,叫闹着,象出远门的孩子突然回到了外婆的身边,象锁在笼中的鸟儿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林。  他来到庵堂里,而对那壁立两旁凶神恶煞的四大金刚,居然没有半点惧怕,却象是早来过这里,他在笑哈哈的弥勒佛前伏地便拜,好象他早就学过礼佛一样。他来到大雄宝殿,睁着一对惊奇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那高高的莲台上安祥端庄的三尊大佛,看得出这8岁孩子的心里对这些神圣的金佛怀着怎样的激动的崇敬。  太慰庵里的石点师公对这个小不点再熟悉不过了,老人从这孩子身上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活力,感受到一种人生的的快意。  老和尚故意问:“德海,你几岁了?”  “过了端午,满8岁。”  老和尚让他认佛经上的字,小德海捧起那本经书,流畅地读了起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剩下的,他读不下去了。  老人高兴地摸着德海的头说:“孩子,跟我做和尚好吗?”  德海说:“好的,妈妈说我刚满月,就有和尚要带我走……。”  老人开心地笑起来,说:“你真是做和尚的命啊,将来做一个大和尚吧。”  德海不懂什么是大和尚,他想做大和尚一定很开心,于是就拍着手说:“好的,我将来一定做一个大和尚。”  小德海9岁这年,他的一位长亲突然死了。那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每次来德海家时,总是抚摸着德海的头,教他背“人之初,性本善”,背完了,老人突然像变戏法一样从背后亮出一包冰糖或是一片麻饼来。老人爽朗的笑声和摇头晃脑背书的样子曾给小德海带来许多快乐。可是,突然在一天夜晚,当老人安详地睡着了以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德海随着父亲渡过一条小河,去给长亲奔丧。他去时,便再也听不到老人那大声说话的嗓音,再也看不到老人摇头晃脑背书的姿态。作古的老人此时正直挺挺地躺在门板上,老人的脸上覆盖着一大迭黄表纸。当奔丧的人进门时,死者的家人便要号啕一番,号啕之后,便又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说说笑笑。  小德海望着那个一动不动的老人,他希望老人会再次爬起来,让他背《三字经》,然后赏给他一包甜丝丝凉润润的冰糖,然而老人却始终不肯起来,于是他知道,这个慈爱的老人是“死了”。  呵,“死”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要死?死,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明白了吗?而这个老人不是前几天还到德海家去过吗?死竟是这样突然,这样不期而至吗?  他问父亲:“人都要死吗?”  “是的,人到老了都要死。”  “人为什么要死?”  “傻瓜,人当然是要死的,不为什么。”父亲感到儿子的提问实在莫名其妙。  过了一会儿,德海又问父亲:“人死以后,又到哪里去呢?”  这一次父亲有些不耐烦了,父亲说:“你真是个小罗索,问个没完;人死后到土里去,什么都没了。”  这一次,小德海大大地震慑了,从此以后,死亡的恐怖牢牢地笼罩在他幼小的心间,于是他知道,自己也是要到土里去的,而且是“什么都没了”。第4章 太慰庵  出家,乃大丈夫所为,非游戏人生者能及。  尽管小德海比同龄孩子多一份灵气,但是,读书开始成为小德海最不情愿的一件事。他觉得读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读一肚子古书又怎么样?到头来不还是要死了,埋入土里,什么都没有了吗?最后还是要让僧人来诵经念佛,让灵魂安息吗?而且家里那么穷,父亲身体又不好,倒不如趁早帮家里做点事,尽一尽孝道为好,然而有一个地方他最爱去,那就是太慰庵。  太慰庵里的石点和尚出自书香门第,有深厚的儒学功底。石点早年有为官作宰、报效国家之大志,然而在科举制度的弊端下,这个思想活跃、学识渊博的年轻儒子竟屡试不中,终又因一场家庭变故,使年轻的石点深感到人世的无常,于是中年出家,来到这广袤的江北平原,在太慰庵里破草开荒,重修庙庵,接收僧尼及在家徒众,以至香火逐渐隆盛。  有史以来,江浙一带人多信佛斋僧,信士们慷慨的布施,更使整个苏北平原上三里一庵,十里一寺。有人说,中国的寺庙里,最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最不优秀的人也云集在这里。石点法师便是僧伽中最优秀最博学的人之一。  布施的功德使佛事兴旺发达,而香火兴盛的寺庙更愿将菩萨的愿力回向于广大的信士,于是,“庙学”便是佛教回向的一种方法。众多博学的出家人不仅仅为自己了脱生死而忙碌着,更为着乡间的孩子们充当教授师,为人授业解惑。而在泰县的“庙学”中,石点师公始终是人们最受欢迎的先生之一。博学的石点师公除了担任本村私塾的教学外,还经常被一些有名的私塾、经馆请去授《大学》、《论语》等。  11岁这年的春天,一场大病差点就夺走了德海的小生命,他在病床上“喉”了一个多月,饭不思,茶不饮,书,自然也是没法念了。  随着季节的日趋临近,德海的病一天天加重。药,还是一罐罐地吃,然而总没有见轻的时候。眼看着这小人儿快不行了,父亲将房门重重地一摔,气吼吼地说:“你要走,就早点走吧,别再这样折腾人!”接着就开始张罗纸钱和棺木去了。然而母亲却紧紧地抱着这命弱的儿子,只一声声地在心里念着佛号。恰在这时,石点师公到李永书家来。  老法师是路过这里,顺便进来看看的。因见德海成了这种模样,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德海的人中狠扎了一针。这一针扎下,德海立刻睁开了双眼,嘴里呢呢喃喃地叫着“师公,师公……”一股清泪滚落下来。  老师公摸摸他瘦小的脑袋,询问了一遍小德海的病况,然后给他开了一剂方子,嘱分三帖吃下,出门走了。小德海噙着眼泪,恋恋不舍地目送石点师公。没想石点师公的这一帖药吃下,德海竟奇迹般地从鬼门关上逃了出来。目睹这一切的邻居就说:“这孩子,同老和尚有好大的缘份,将来说不定真是要去做和尚。”  听了这话,李永书很不高兴。的确,一般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为官作宰或做大学问,光耀门庭,谁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出家做和尚呢?  然而德海的母亲却在心里念一声“阿弥陀佛”,她在想,这孩子如果真有此等福报,将来皈依了佛门,那真是李家一门的大幸啊!  四月初八,是佛教中的浴佛节,这一天是佛教尊主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相传约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的这一天,古北印度迦毗逻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降生了。他降生之后,便行走七步,并一手指地,一手指天,高声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人们知道,一位影响世界的大师诞生了。为了庆祝这样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佛教寺庙都将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个盛大的庆典活动就是“浴佛节”。人们借助浴佛的圣水以洗净一年的晦气,洗去扰人的魔障。浴佛之后,是放生活动的开始。这时候,人们抬着整筐的水牲,其中有各种鱼、乌龟、鳖等来到河边,然后在僧人的带领下,为这些水牲念往生咒,念完往生咒,再将这些水牲放回到河水里去。  这一天,太慰庵里人山人海,鞭炮声此起彼伏,佛号声沸沸扬扬,在佛法的气氛中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前港村人沉浸在一派节日的喜庆之中。  病后虚弱的小德海也随母亲来到了太慰庵。一踏上太慰庵的山门,小德海顿时又象换了个人似的,又恢复了一个11岁孩子那特有的活泼和灵性。他排在队伍里虔诚合十,念着佛号,向太子佛靠近。轮到小德海浴佛了,他手持银勺,将一勺净水洒向太子佛像,当那勺净水洒过之后,小德海突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身轻气爽,他感到似有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地抚摸在他的头顶上。那种奇妙的感觉直到他渐近晚年的时候依然清晰地存留在他的脑海中。  浴佛节后,小德海又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不分晴天下雨,只是无精打采地“喉”着,好像他永远也没有“喉”完的时候。  母亲于氏对丈夫说:“说不定,德海真是命该为僧,要不然,怎么见了石点师公就高兴,进了太慰庵就病轻了呢?”  对这个孩子,李永书似乎早就失去了指望,他甚至根本没指望这孩子能活到11岁。对于德海的奇妙变化,即使妻子不说,李永书也看在眼里,现在,经妻子一说,他便没好气地说:“既然这样,不如把他送到太慰庵做小和尚去算了。”  李永书当时也许仅仅是说了一句气话,而这话不久便传到了太慰庵里。  石点师公早就喜欢上德海这个孩子了,同时,石点师公还有他的另一层秘不告人的心思,他现在已是古稀之人,而他的弟子松琴和尚又向来忠厚老实,他早有意为松琴收纳一个弟子,只是一直未物色到合适的人选,而且生活清苦的太慰庵也很难有人主动投入,现在,李永书愿将他的儿子德海送上门来做小沙弥,这不正是因缘和合的一件大好事吗?  果然,过了几日,李永书的妻子于氏便带了他的儿子李德海上太慰庵来了。  这是1938年六月初三日,佛教中韦驮菩萨圣诞。泰县的这个乡村小庵里,一个未来的大德高僧在这里开始了他人生的巨大转折。  在一片佛号声中,石点师公用剃刀刮去德海头顶上的一块黑发,而周围的一圈待以后正式剃度受沙弥戒时才一剃干净。随着石点师公剃刀的游动,人们可以相信,这个在苦寒中出生,在魔障中长大的孩子已经斩断了人世间的许多烦恼,从此步入空门,他将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而尽形寿不改初衷。  11岁的小沙弥在他自己的一首“自简诗”中写道:“十一入佛家,空门披袈裟;从今立深誓,十类我度他;有与无情者,同圆法性家;他日得了脱,宏誓更远大。”这几句朴直的座右铭,表达了一个少年沙门远大的志向和报效佛门的决心。  石点师公给他取法名“仁德”,希望他将来仁及众生,德积如海。老法师又让他拜过三尊大佛,拜过松琴师父,最后问他:“从今以后,你辞亲出家归入空门,不后悔吗?”  “不后悔!”他坚定地说。  “今后不论遇到什么风浪,什么坎坷,你不改今天的誓言吗?”  “不改。”德海干脆而落地有声地回答道。  沸沸扬扬的佛号又念起来了,这庄严的法音道出了人世间的种种苦痛,又述及了众生为之奋斗的最终根本,在檀香的蒙熏中,仁德在人群中看到母亲正在悄悄地抹着眼泪,他也默默在心里为母亲祝福:“我今以后,当视一切众生为我父母,只有这样,才算尽了最大的孝道。”  11岁的小孩是多思爱想的,遇事总爱问上个为什么。  “师公,人为什么会死?”  “师公,为什么天上会打雷,那里面真有雷公雷母吗?”  “师公,为什么师父天天打坐,你却不打坐?”  “师公,那些云彩从什么地方来,又向什么地方去?”  尽管他不懂,尽管他几乎每天都要问上几个为什么,但是他还是很快就学会了做五堂功课,他骨子里有一种认真的精神,再苦再难的事,只要是人家能学会的,自己也一定要学会。即使是令几乎所有刚入佛门的人最为头疼的《楞严神咒》,他也在不到十五天的时间就能熟练吟诵了。  石点师公越发喜爱他,老人坚信,仁德这孩子是一块未经雕凿的玉石,将来必成大器,从而成为佛门龙象之才。老师公开始系统地为他传授儒学文化,再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启蒙。一部系统的中国文化从来就是互相圆融,相互贯通的,无论是儒教、佛教还是道教,在很多问题上不过是触类旁通殊途同归,而在伦理上,却是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各自有各自的风采。  石点法师深明其理,所以,他要让仁德好好读几本古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论语》)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在这个小庵里,师父和师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譬如师父说,仁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必得要每天念佛,必得要学会参禅打坐。于是松琴师父每天都要教仁德在那只蒲团上双目微闭,双膝盘起,要做到不得有半点妄念生起。仁德想,师父的话也许是不错的,做一个和尚也许的确应该认真学会参禅打坐。然而师公却对这些不以为然,老人每天的功课便是读诗、写字、作画,此外便是与乡间的那些放牛的孩子们在山野上逗闹,与那些乡间的老人们在村头下棋聊天。他能把一部《论语》倒背如流水,能将一部《六祖坛经》讲得让人像听故事一样迥然入神。老人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树求菩提,如同觅兔角,总之人不能离开现实而去求佛。遇到师父在那里苦口婆心地教仁德如何如何“心无妄念,内息万缘”时,说只有这样才能了生脱死时,师公就说,生来坐不卧,死来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必文章做。松琴师父就哭笑不得地说,你还师公呢,你还师公呢。每逢这时,师公便学着师父的样呵呵地笑着说,你还师父呢,你还师父呢。这时便有了一庵的笑声,一庵的欢乐。仁德真是不明白,师父是念佛又参禅,师公却是既不念佛,也不参禅,两人怎么就走到一处了呢?他想,这大概就是缘分。  但不管怎么说,仁德在两位老人的面前倒是一点也不吃亏,他是既学了佛,又近了儒,还近了道。后来他师父就告诉仁德说,佛和儒,乃至道,原来都是不二的,只是人的心性不同,像石点师公那样悟性极高的人不多,所以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参禅,认认真真地念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像神秀大师所说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匆使惹尘埃。”  作了小沙弥的仁德,虽然仍显得那样文弱,身材那样纤细,然而身体却一天天好了起来,“喉痨病”虽然在第二年春季又发过一回,但也不像在家时那么催人性命了。看着渐渐健壮起来的儿子,作母亲的也不再为日夜思念儿子而啼哭,她只在心里暗暗祈祷,愿佛力加被她的德海,让儿子认真做一个空门中的大德能仁之士。  在江浙一带寺庙里,经忏佛事不仅是当地信众十分推崇的佛事活动,同时也是寺庙的主要经济来源。太慰庵当然也不例外,而在这方面,又是他师父松琴长老的拿手好戏。  除了读书,读《金刚经》,仁德开始跟在松琴师父后面学做一切佛事。《瑜珈焰口》、《梁皇宝忏》乃至系念、普佛、水陆法会等,必要样样学会,师父说,只有这样将来才能独立支撑一座寺庙,做一个合格的僧人。而对此,他的石点师公却不语,似乎他老人家并不主张一个出家人必须学会经忏佛事,却也不反对仁德所为,一切都得去尝试,佛门中不舍一法,换成人家外国人的说法,那就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小沙弥,似乎不必同他细究太多的道理,而一旦他学会自己把握自己之后,他会明白自己究竟该怎样不该怎样。  短暂的幼学生涯,转眼即逝。现在,站在人面前的这位小沙弥已经剃去了满头的黑发,他修长的身材,光净的头皮,再穿上师父为他特意缝制的青色僧袍,显得那样英俊、潇洒,走起路来更有一股飘然脱俗的独特风姿。  现在,他再也不是对一切寺庙生活都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的天真孩童了,披着灰色的僧袍、光着发亮的头顶,仁德时时都处在一种沉思默想之中。碰到有熟人问他:“德海,你为什么出家?”他便回答“不为什么。”人家便认为他是在搪塞人家,或者说,这个年轻的小沙弥自己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出家。  的确,当初他被母亲送到太慰庵来的时候,他确实是懵懂无知的,而现在,他却早已明白了人生的许多道理,然而正如佛经所说“不可说,不可说”,不是“不可说”,而是那许多空灵玄妙的佛理,不是有限的语言所能表达的啊!  石点师公已经老了,他再不能当担导师的重任了。  老人说:“仁德,你跟我这么多年了,应该到外面去见见世面了。”  “到哪里去呢?”仁德也确乎觉得,太慰庵太小了,他应该到外面参学走访。但他又觉得舍不得离开师父师公:“师公,您老了,我不能离开您。”  师公又说:“古人说得好,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要成就一番事业,你还是去大寺庙为好。”  话虽这么说,但仁德并没有离开师公师父,而石点老和尚自然也是舍不得这个在身边看着长大的徒孙离开一步,这样,仁德在太慰庵一直住到21岁这年。  1948年三月初六,南京古林寺开坛传戒的消息传到太慰庵来,仁德的心思开始漫涨开来,他想自己出家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他不能总是做一个戒外的沙弥,他该是到了求受三坛大戒而成为一名真正比丘的时候了。  石点师公似乎也看出了仁德的心思,师公说:“仁德,你能终生不被尘缘所染吗?”  “我感到一切的尘缘都已尽了,我觉得我可以求受三坛大戒,做一个真正的比丘了。”  “那么,你就到古林寺求戒去吧,所有的宿因都现眼前,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比丘的。”师公抚摸着他的肩头说。  松琴师父早已默默地为他准备好衣钵,于是,仁德拜别师公师父,拜别了生活长达十年的太慰庵,前往六朝古都的金陵南京,准备求受三坛大戒。  轮船载着各种乘客,在浑黄的江面上逆水而行。长江沿岸的柳林,于雾霭中时隐时现。同船的还有另几位年轻同参,也都是赴南京古林寺求戒的沙弥。大家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踌躇满志地谈论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引得船上人都朝这群灰袍光头的青年僧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仁德很少说话。他缺少的也许正是那种不可一世的张扬,他忧虑而多思的性格使他总是处在静虑之中。  他对佛教的前途,也许并没有那几位年轻同参那样的乐观。石点师公说过这样的一则典故:当年轻的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坐在菩提树下将要成道的时候,无数的魔道纷纷施用种种魔力想动摇这位悉达多太子的道心。他们意识到,一旦释迦牟尼悟彻大道,这天下将再无他们魔道的生存之地。他们施放毒箭,毒箭在释迦牟尼的莲花座前纷纷折地;他们调动千千万万的魔军,这千千万万的魔军在释迦牟尼的威仪面前纷纷后退;他们又请来无数的魔女,妄图撼动释迦牟尼成佛的心志,而那些魔女在这位佛祖庄严而安祥的静坐中自觉到无比的丑陋。于是魔道们咬牙切齿地说:释迦牟尼,许多年后,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穿你的衣、吃你的饭、毁你的道……  自从汉明帝永平十年,古印度僧人白马载经东来,从而开始了中国佛教的漫长历史。又经过许多年佛法的兴盛之后,佛教终于又转向了衰弱时期。无数的大师们经过无数的努力,仍然无法挽救佛教衰弱的颓势。贞观十九年,唐僧玄奘西行求法归来,在洛阳会见了唐太宗。在回答太宗关于当前佛教所处的态势时,玄奘说了八个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是佛教处在最上升时期的实际状况。一千多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向日渐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不断涌现,人们再也看不到当初的那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鼎盛局面了,佛教,当不可避免地受世俗化的影响。人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黄金时代从此是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如此,重振佛教,令正法久住人间便成了无数佛门大德的奋斗方向。而对于一个投身于这一特定时期佛界的青年来说,最切实可行的是:一切从自己做起吧!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师公写给仁德的一句座右铭,仁德便时时将这句话提起心头。  “镇江就要到了,请大家做好下船的准备!”轮船上开始通知即将在镇江码头下船的旅客。  “呵,金山寺就要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几位沙弥一同挤到轮船的一侧,等着远瞻这闻名中外的江中第一寺。  忽然,从江那边窜出一股浓黑的烟雾。轮船这时在江中拐了一弯,人们分明看到那窜出浓烟的所在,正是被称作“江中第一寺”的金山寺。金山寺正在被大火吞噬着,一场可怕的劫难,正降临到那座著名的佛寺里。  人们惊叹于这场大火,而这几个佛门弟子,更被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方才的踌躇满志没了,每个人的心头却罩上一层浓厚的阴影。第5章 戒期  当初释迦牟尼行将入寂之时,有弟子问他,佛灭后,以何为师?释尊回答说,佛灭后,以戒为师。  金山寺的一把大火,象一团驱之不去的阴翳,在每一个年轻的佛子心上布上一层灰暗的影子。目睹那一团熊熊烈火,人们似乎看到佛教衰微的征象,因而那心里执着的念头便也随那团烈火慢慢地化去,然而那烈火也将那些慧根纯净的佛子一颗勃发的心锻炼得越发铮亮,因而在心里暗暗埋下愿以一己男儿之身撑起佛法大厦的宏愿。  当众学子仍在甲板上遥望那团大火慷慨激昂的时候,仁德却已悄悄地回到自己的舱位上微闭起双眼,提起一个念头,将方才的一切均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金山寺的一把大火似乎也是一种神秘的徴兆,它预示着一个腐朽时代的即将终结。1948年的古都金陵,虽然仍是那一片都市的繁华,但是,那表面的繁盛已难以掩盖蒋家王朝劫数已尽的死亡之气,正应了李后主的诗: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人们一面在浑浑噩噩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边却在度日如年中以一种复杂的心态等待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社会大气候下,佛教便成了一些人们失去精神依持的心理世界中一方得以撑持的梁柱,一棵足以在灼人的外部世界中给自己遮荫避凉的大树。  香烟燎烧的古林寺,这时便也成了这些善男信女心之所往的圣地,寂静的寺宇,此时顿时成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市井闹巷。人们虔诚地拜伏在佛陀的圣像下,情愿将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地交给神圣的佛陀。在这一刻,人们的心里无比纯静,在这一刻,人们在一种至诚心愿的驱使下,那平日的躁动不安,那平日如火的欲望也在声声阿弥陀佛的至诚称诵中化作一缕袅袅烟云飞向遥远的苍穹。  戒期尚未正式开始,仁德在客堂办完入戒的手续,便开始静静地等待那神圣时刻的到来。云水堂里来来往往着一批批求戒的学子,他们大多数是默默无语,与大殿前那些吵吵嚷嚷的居士们相比,这里就显得格外宁静,俨然又是一方世界。但是,有的时候,一些年轻的学子也会因为一桩无聊的公案而相互争论不休,这时候,他们会全然忘去“无语”的警戒,有时候,一场无休止的争论会因为相互间的难争高下而各自面红耳赤,直等到“止息”的板声打过以后,双方这才极不情愿地睡下。在这群争论不休的学子中间,似乎从来听不到仁德的声音,他素来没有与人争论的习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人只有沉入佛法的大海底下才能觅得稀奇的珍宝,佛教,说到底是重于实践的,那深邃的佛法大义是需要人的长期潜心修持才能得到的啊!这是佛法与其他教义所不同的地方,也是佛法大义玄奥缜密的独特之处。  古林寺后院有一片苍苍郁郁的柏树林,每天傍晚,学子们便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大家有的散步,有的在古老的柏树下打坐,那些热衷于争论的学子们则又摆开几个公案,几个人又开始了那种无休止的论争。而这时候,仁德透过林隙中那一片蔚蓝色天空,不禁又想起了太慰庵,想起了石点师公和松琴师父。他不知道师公和师父他们现在在做什么,离开太慰庵已经有好些日子了,他有些想他们了。一个念头上来,他知道这是妄念。在这个紧要的时刻,是万万不能有丝毫妄念的啊!他赶紧提起一个话头,让那瞬间妄念的心重新回到无住的心性上来。  这时候,不知是谁在柏树下发现了一块断残的古碑,于是大家便一涌而上,争着读那块字迹模糊的残碑。终于认出,那是宋代文豪王安石题写的《大乘法宝六祖坛经赞》。大家七嘴八舌地赞扬了一番王安石的文笔如何绝妙,王安石的书法如何如何有骨气之类等等后,一个新的话题重新被推了出来,那就是“六祖慧能到底懂不懂佛法”。显然,六祖慧能是懂得佛法的,要不然,五祖弘忍不会将衣钵传承于他,他也不会写出这样一本开辟中国禅宗先河的《六祖坛经》来。问题的关键是,慧能是一介农夫,他一字不识,从来未曾读过任何经教。接下来的问题是,佛法到底在不在大乘经教里。如果佛法不在大乘经教里,我们又何必一头钻进那些故纸堆里,枉费许多的心思。  这些争论,出于一些出家不久、涉佛不深的沙弥嘴里,当然是不足为怪的,但是,那些读得几则禅宗公案的学子们便纷纷地抖出一个个公案来,以一种谈玄论虚的方式掩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无法深入。一时间,什么“石头路滑”、“投子卖油”、“青原寻思”以致“狗子佛性”、“南泉斩猫”都抛了出来。  这中间,只有一个学子未发一言,这个未发一言的学子就是仁德沙弥。他对同参们的争论既不表赞成,也不表反对。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什么对和错的。他饶有兴致地听着每个人的议论,似乎那每一个人的发言都给予他莫大的受用。  这时候,一位学子走到他的面前,说:“仁德师,你为什么不加入我们的争论?你难道什么也不知道吗?”  仁德笑了笑,没有说话。于是那位学子便朝着其他学子说:“佛法衰微,已至今天,身为佛子,当努力修学,方不负前辈大德。但是你能想到,在我们中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哑羊一只。”  “哑羊”是佛经中对最没有智慧的钝根之人的一种称呼,这种人即使由最智慧的善友开导,也不能领悟起码的善恶大义。  这实在是太过份了,学子们有的觉得愤愤不平,有的则等着看一场针锋相对的舌战。仁德的脸上掠过一阵难堪,然而,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随即,在那张年轻的脸上立刻又恢复了往日的那种秋水般的平静。  也许是这种秋水般的平静更加激起那位学子的挑战欲望,他抢上前去拦住仁德的去路,接着又说:“请问,你知道什么是佛法大意吗?”  他似乎已经被逼得无路可寻了,看来,今天他要是再这样“无语”下去,那位学子是一定不肯饶过他的。于是,他站住了,打量着这些好事的同参。你们不是喜欢谈玄论虚吗?那么索性就给你们一个彻头彻尾的玄,彻头彻尾的虚吧,让你们玄得无法理论,让你们虚得难以招架。他抬头看了看树隙中那一方蔚蓝色的天空,终于用手指了指那一片被夕阳染红了的云絮,说:“苍天碧玉色,白云空悠悠。”  在这一刹那间,那苍茫的天空像是凝住了,那飘逸而无定的云絮也凝住了,而在这片古柏树林下以各自的方式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学子们也一同凝住了。在这一刹那间,年轻学子们的一切意识也仿佛都凝住了,唯有那苍天白云在宇宙间以自己的规律千古不变地存在着。等到人们终于从一种独特的虚玄中醒悟过来,古柏林里已经不见了那位无言的学子。  直到戒期结束,学子们在度过了一段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终于要各奔东西的时候,学子们相互在“同戒录”上签名留念。当那位被仁德的一句虚玄之极的偈句感动得无以复加的学子走到仁德的单前请求签名时,仁德挥笔在他的同戒录上用纯正的楷体写下一句《金刚经》中的偈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同戒们仍不能满足,大家围住这位突然被人们刮目相看的学子,要求他能再开示些什么。于是,仁德就那天大家谈论的话题说了开来。  “禅是被人说坏了的,”仁德说,“禅是一种智慧,一种开启人心灵的钥匙,而不是概念和教条。当初达摩祖师创立禅,就是针对佛法的一代一代渐成教条这一弊端,因而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些东西,是文字无法加以表达的,相反,文字、或是概念,有时候会束缚了人们本来敏锐的感觉。云门禅师去向他的老师睦州请教,三次都被拒绝。最后一次,当云门推开睦州的房门时,睦州却死劲地将他推出门外,正在关闭的房门压断了云门的一条腿,在剧烈的疼痛中,长久以来藏存在云门头脑中所有的概念都在一刹那间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对生命的最直接的体验。于是,他开悟了。”  接着,仁德让大家去看禅房墙上的一首诗偈:今日示尔修道法,即在吃饭穿衣间,一言说破无别事,饥来吃食困来眠。  “其实,禅并不深奥,它即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生活小事中,人只要处处留心,大千世界处处充满了智慧。我们如果能从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智慧,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无不都成了我们的导师。为什么慧能在听到别人读错了一句经文时立即能纠正那人的错处?尽管他从来没读过那本经文。对于一个已经明心见性者(大彻大悟者——作者注)来说,真如性体(真理——作者注)是纯然的,没有分别的,而且不一定都存在于大乘经教里。我们可以通过大乘经教得到真如性体,有如通过导师的手指去认识天上之月。但是,不论手指是否存在,月却始终高悬在蓝天。慧能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正如《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执着也。”  古林寺里,南来北往的学子们将要在这里度过五十三天的传戒行活,接受佛教最严格的训练。  当初佛住世时,佛子们以佛为师,佛将入灭之时,弟子们问佛,佛灭后,以何为师?佛沉静片刻后说,佛灭之后,以戒为师。从此以后,戒律便成了佛的代言人,成了佛教的铁的纪律。  戒律是防非止恶的规范,是制心守身的根本,也是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使流传了几千年的佛教能够立于不败,是正法久住的至上法宝。“戒、定、慧”的意义,即在于在沉心静虑中纯化人的气质,真正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扇人体的大门把守牢靠,从而不受外界色、身、香、味、触、法六种魔障的干扰,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一尘不染的时候,“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那么,他便可以说自己的心理境界已经上升到一个相当的层次,他的智慧当也得到相应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直达明心见性的大道。  在明心见性的大道上,最重要的前提便是“戒”。尤其是生在末法时期的僧侣,当欲望的潮水开始越来越猛烈地冲击着佛界的时候,当僧团内部被一股越来越世俗的力量所左右的时候,戒律的整肃,便成了佛教生死存亡的根本。  求戒的学子,大多数经过多年沙弥生活的最初训练,一个真正的戒子,应该是自感到尘缘已经放下,他已不再有寻常人的那种“瞬息万变”的心猿意马,他已从基本上化掉了一般人的那种“心不由己”的积习,而不是在生活上对一切均掉以轻心。一旦求得大戒,则是需要时时处处以生命去维护每一条戒律的纯洁和它的完整性,否则,那便是一句空谈,那便是自欺欺人的戏谑。而那些踏进寺庙不过几天,根本上不懂出家意义的人为了追赶时髦和潮流而轻率“求戒”,那实在是视神圣的戒律如儿戏的行为,其本身即已犯了大戒。  利用求戒前的这一段难得的时光,仁德认真地将自己的思路又作了一次调整,他从自己的幼年想起,他似乎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自己要走出家的道路。当然,那或许就是一种“所谓”因缘,显然,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当你真的走上这条自己选择的大道之后,你是否从根本上认识了出家的意义以及你所认准的这条道路对于人类社会,对于在苦难的人世中苦苦挣扎的众生所起的积极作用。  这些年来,他几乎就是在两位正信老人的直接熏陶下一年一年地长大成人,如果说师公石点是他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精神导师,那么,师父松琴则一直默默地以自己的行为教导他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比丘僧。因此,他可以大声地向整个世界宣布:我之生是为佛法而生,我之行当为佛法振兴而行。一旦有一天我这身躯壳行将寂灭之时,我会无愧于父母,无愧于整个的人生。  庄严的钟声终于敲响,学子们穿上灰黑色僧袍,在引礼师的前导下走进雄伟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那高踞于莲座之上的三尊大佛无比庄严,神圣的佛陀用智慧而慈爱的目光沐浴着这群不凡的年轻学子,在这一刻,这些南来北往,乡音各异的年轻学子一同沉浸在一种极其超然的境界之中。与此同时,在仁德的心中,一股从未有过的冲动迫使他几乎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在这一刻,他不禁想起以往的一切:那跛足的行化僧人,那仿佛是从他一出生就响彻耳畔的太慰庵的钟声,以及石点师公那可亲的面容……。他仿佛觉得自己早就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早就等着这一个时刻的神圣降临,只是他等得太久了,他似乎已经等了整整一个世纪,仿佛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个神圣的时刻接受这种庄严的洗礼。他悄悄地瞟了一下周围的同参,他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如他一样,深深地陶醉在这神圣的气氛之中。他在心里记住了这个难忘的时刻:民国三十七(1948)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也即是地藏菩萨诞辰。然而他在这一刻还无法知道,他这一生,将要因为这一殊胜因缘而从此与地藏菩萨相伴终身,为地藏道场的重兴而用尽自己的心力。  一些早有所闻的佛教大德被分别安排为这批求戒学子的传戒和尚,羯摩师,教授师以及七位尊证师和引礼师。一切的因缘俱已成熟,戒期在有条不紊中顺利进行着。首先由引礼师为戒子们讲说最初的规矩和常规礼仪,接着,接受了三衣(袈裟)以及戒钵、坐具的戒子按班排序三人一组登入戒坛,这时,教授师开始分别为戒子们演说二百五十条戒律。当所有的戒条都一一讲说完毕之后,戒子们开始在三尊大佛的座像下举行庄严的宣誓:尔今得戒,将终身奉持,尽形寿而不渝。最后,传戒和尚面对刚刚得戒的戒子们郑重宣布:汝等今俱已得清净戒体,从此以往,汝等不再是预习沙弥,而是一个真正的得戒比丘,是一位修因中的菩萨,七位德高望重的尊证师可为汝等作证,汝等今后,一切言行,需以戒为师,依戒而行。  自此为止,所有的学子便成为一个象征着“杀贼、应供、无生”的堂堂比丘僧了。  戒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使仁德在他的一生中也难以忘怀的事情,那便是他师父松琴法师的突然到来。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师父松琴会突然从太慰庵赶到古林寺来。他以为太慰庵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松琴师父告诉他说,是石点师公让他来看看这位求戒的徒孙的。师父说着,从香袋中取出一串长长的念珠。仁德熟悉这串念珠,这是师公不离身边的一件珍贵的法物,它是用一百零八颗菩提树果串连而成,不知传了多少代了。在一代一代法师的手中,在至诚的长期触摸中,这串念珠早已呈现出一种琥珀色,而且,一代一代笃信的念头深深地注入这串不平凡的法物里,使这串念珠早已打上一层神圣的烙印。常常在深夜里,那串不平凡的念珠会发出一种神秘的光泽,让人在心里对它发生无比的恭敬。打从仁德记事时起,他即看见这串念珠在石点师公的手上不停地掐移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至诚信念,使这串念珠与石点师公仿佛早已化为一体。这实在是石点师公心爱的法物,可是,为什么松琴师父竟将这串念珠从太慰庵带到这里来呢?  松琴师父仿佛看出仁德心中的疑惑,他笑着说:“这是老人早就准备送给你的,但是,他早不肯送你,晚不肯送你,他老人家是特意让我在这一刻送给你的。现在,就让我把这串念珠挂到你的脖子上去吧。”  在这一刹那间,仁德心中与其说是激动莫如说是震惊,因为按一代一代传承的道理,这串非凡的念珠是应该首先落在松琴师父手里的,但是,石点师公却越过松琴师父,将这串念珠直接挂到他的身上,做为一个刚刚得戒的学子,他怎敢接受这非凡的法物呢?  仁德将这串念珠连忙从脖上取下来,一把塞到松琴师父的手里,说:“不行,不行,我现在不配接受这样的法物,我不能要我不能要。”  松琴师父并没有立即将这串念珠再送回弟子的手里,他仍然是那样沉静地笑着说:“你不想要?真不想要,我就只好带回去了。”师父说着,慢慢地站起来,做出立即要走的样子。  仁德急了,连忙一把拉住师父说:“我没说不想要,我是说……”  松琴师父于是再坐下来,将这串念珠重新挂到弟子的脖上,说:“仁德,你如今已是一个真正比丘僧了,你当记住,这串念珠的来历以及它的意义。”  仁德当然记得师公平日的教导,以及“四念珠”的意义。这念珠是一个比丘僧至诚的法物,它可戴在头上,以净“无间”,也可戴在颈上,以净“四重”,而戴在臂上者,为除“众罪”。净“无间”者,即令无间地狱之业得以清净,净“四重者”,即戒“杀生、偷盗、淫欲、妄语”,而这戴在颈上的念珠正是为清净一个比丘僧的法体,使之永远都保持不被污染的清净法身。在这神圣的戒期,石点师公让松琴师父将这不平凡的法物送到自己的手里,这是多么大的因缘。  然而年轻的仁德并不知道石点师公的病体已到难以治愈的境地,老人自知大限之期已至,只怕难以见到这位根器不凡的至爱弟子,所以特意让松琴和尚将这串念珠赶在仁德的戒期送到徒孙的手里。  师父松琴当然绝不会把老人的病况丝毫透给年轻的弟子,不等仁德的戒期结束,师父松琴即离开金陵古都,回太慰庵去了。而仁德也应一位同参的再三邀请,到江都一带去参学。  仁德在江都南观音寺住了一个多月,其间,主要是应酬一些经忏佛事。在太慰庵,仁德也曾参加当地寺院的一些经忏佛事。对经忏佛事,石点师公不很赞同,但也不很反对。随缘也是一种功德,其次,适当的经忏佛事也会给寺庙经济增添一些活力。因此,平日里石点师公对经忏佛事多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然而仁德对这种经忏佛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有人说“吹打弹唱佛戏子,参禅打坐佛弟子”,也许这话颇有偏激,但是,对于一个以了脱生死为最终目标的出家人来说,那是千万不可将难得的人生掉在“吹打弹唱”之中,而让宝贵的光荫蹉跎在随缘佛事里去的。  恰在这时,他接到太慰庵的信,终于得到师公石点病危的噩耗。他连忙辞别南观音寺,连夜往太慰庵方向赶去。第6章 见山是山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昨天还在为所得而喜,而今天,却立刻感到那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极平常的风景。  仁德拖着一颗沉重的心,连夜离开江都南观音寺,去同石点师公作最后的告别。  石点师公安祥地躺在卧榻上,等待着这个法孙的到来。老人已经整整二十天没有进食了,人们都说,这简直是一种奇迹。其实,对于石点师公来说,他那一颗不肯停歇的心脏,正是为了这远方的游子而顽强地跳动着。他静静地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他似乎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完:一幅尚待完成的书画,一篇未读竟了的好文章,一首未及润色的诗词,然而,他所有要做的一切,便是要看到那个年轻的比丘僧出现在他的眼前,在这一刻,老人突然觉得,自己的这一生注定是为这个徒孙而活着,包括那些书画,包括那些好文章以及一首首充满人生况味的诗词,在他这有限的一生,如果能亲眼看到一个大德的诞生,他无论是归于何处,他都感到心满意足了。  老人终于宽慰地笑了,因为那个年轻的比丘僧终于扑到了他的卧榻前。他很想伸手在这个徒孙的头上轻轻地抚摸一下,而他无力抬起衰老的胳膊,于是,他又是灿然一笑。  仁德禁不住内心的悲痛而泪如泉涌,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怀的老人,是这位老人,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长者的慈爱,而且更重要的是,老人给他引来了佛陀真谛的曙光和智慧的甘露雨,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而成为一介堂堂正正的比丘僧,现在,这个老人就要去了,他将再也听不到老人那金属般震荡耳鼓的读书声,听不到老人童稚般的开怀大笑,再也听不到老人的谆谆教诲和一再嘱托了。  老人的嘴动了动,说:“不要难过,我在这苦难的人生跋涉了一辈子,难道不正是为了这一时刻的来临吗?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将去哪里,我能从容地等到你的归来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要紧的是现在的一刻,你懂吗,现在的一刻。”  “我懂,”仁德含着泪说,“师公,你对我还有什么吩咐吗?”  “未出家之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出家之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我知道,我会再回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  老人宽慰地一笑,然后用最后的力气说:“现在,请为我助念‘南无阿弥陀佛……’”  老人说着,轻轻地合上眼睛,于此同时,一颗晶亮的泪珠从老人的眼帘中滚落出来,仿佛是老人丢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纪念,又仿佛是告诉世人:这世界苦难太多,各位,精进努力吧!  老人火化后,得各色舍利子一百八十余颗,舍利花数枚。  没有了石点师公的太慰庵,仿佛在突然间矮了许多,松琴师父也像是一下子失去了依持,老了许多。  处理完师公的后事,仁德匆匆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像是突然间老了,饥荒,灾害,一辈子在黑土地上苦命地劳作,使不到六十岁的父母双双在额头凭添了不少的白发。好在兄弟们都已长大,一兄一弟,象两根坚实的梁柱,支撑起一个贫困交加的家庭。  他无言的在家中坐了片刻,内心感到一种深深的愧疚。他少小离家,作为儿子,他的确没有尽到为人之子的责任,他有着永远也偿还不尽父母的债务。于此同时,他又深深地感到,既为比丘,当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如果将生身父母所给予的这宝贵一生白白耽搁,那才真正是不孝之子啊!  母亲像是看透了儿子的心思,说:“我既将你送给了佛陀,我是至死也不会后悔的。儿,想你也不会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  父亲也说:“你放心做你的事去吧,家里有你兄弟。”父亲向来不善言语,父亲这短短一句话,的确给了仁德极大的安慰。  仁德告别父母,回到太慰庵里。  松琴师父说:“仁德,你要出远门吗?”  “不,”仁德说:“我要为师公诵念半年《地藏本愿经》,半年里,我不见任何人。”  师父说:“你要闭关?”  “是的,师父。”  “那么,你要我为你护关吗?”师父说。  “当然,那就烦劳师父了。”  师父为仁德捡了一间僻静的房子,第二天,仁德即开始了他的闭关生活。  四周是那样的寂静,太慰庵仿佛是一片流动的白云缓缓地在无垠的太空飞升,他也象是置身在一个阔大的空间里,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忽然,在那遥远的天边,传来石点师公那抑扬顿挫的读经声,伴和着阵阵悦耳的佛乐。他不禁沉醉在这悦耳的乐声中。他象是双手紧握着石点师公那温暖滑爽的大手,随着石点师公,向一个缥渺的世界飞去……  不知什么时候,松琴师父走进关房来给他送饭,仁德禁不住将第一天闭关的感觉告诉师公,他原以为师父会和他一起激动,不料师父却淡淡地说:“《金刚经》云,一切有相,皆为虚妄,你不要急,这才是开始。”  仁德开始至诚诵念《地藏本愿经》。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足动念无非是罪。若于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陷。若得遇善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善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需省恶路,无再经历……”  仁德读到这一段时,不禁又热泪盈眶,他想,人生有许多机缘,这或许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譬如说自己刚一落世即遇到一个行化僧人,又譬如他人生中第一位导师石点师公,但是,你不能认为这不是自己累世累劫所造就的机缘。设想当初如果没有遇上石点师公,他活到二十岁,也许仍在茫茫人世间浑然跋涉,无有出期,但是,他偏偏就是认识了石点师公,从而走进了太慰庵,使自己的生命有了崭新的意义,使自己从此拔离无边的苦厄,在佛法的大海里遍采宝珍。师公师父即是引导自己拔离泥涂,直达平地的大善知识啊!  想到这里,他便将这开始的一段用毛笔抄到宣纸上,悬挂在案头一侧。就这样,他每读一段,便思索一回,接着便将那一段抄写一遍。这样半年下来,一部《本愿经》竟被他从头至尾抄写了四十余遍。他想,可惜自己的毛笔字不好,否则,他是可以将这些《地藏本愿经》手抄本一本一本地赠人结缘的。  这样不觉半年的关期已满,那日师父笑呵呵地进屋,双手合十,说:“仁德,恭喜你关期圆满,现在,就随我到师公的灵前回向去吧。”  “啊,圆满了?”他似乎不相信真的圆满了,怎么这么快呢?于是,他重新来到师公灵前。那个老人仍是那样笑容可掬,仿佛在说:“唔,马马虎虎,还算不错。”  松琴师父告诉他说,在这期间,有几位道友前来太慰庵,想约仁德一同外出参学,听说正在闭关,他们就走了。在这期间,你哥哥也到太慰庵来过一次,说你父亲生了场病,好在不重,你哥哥说就不要告诉你了。  他走出院井,感觉外面的天格外蓝,野地格外绿,于此同时,他想起师公临终前说过的禅语,这世界还是那方世界,但是,在一个修道者的眼里,那不变的世界的确又是在不停地变幻着: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  仁德还是有些不放心父亲,当天上午,他再次来到前港村。父亲早已康愈,父子相见,仍是默默寡语,于是,他立即又返回太慰庵。  庵堂里坐着一位年轻的比丘,正是在古林寺求戒期间再三地拦住仁德,考问他“什么是佛法大意”的同参道信。  原来道信自上次古柏林下重新认识仁德之后,对这位仁德师感佩之至。他深为自己一时的浅薄而羞愧,他知道仁德师是一位不爱言谈却思想深邃的比丘僧,因而愿拜这位不凡的同参为师。他这次来,一是想了却拜师之愿,二来是想邀仁德一同去外地参学。  见了仁德,道信跪地即拜,慌得仁德连忙将他从地上拉起,道信便将自己在古林寺如何奚落仁德,如何当众考问,仁德又如何宽仁谦让,最后被逼不过,以智作答的过程重述了一遍。最后,便又再次跪拜,苦苦求师。  仁德又哪能里肯收,说:“我乃刚得戒弟子,哪能轻易收徒,岂不又在犯戒?不如今后师兄弟相处,快拜我师松琴长老吧。”于是,道信只得重新拜松琴和尚为师,从此二人既为同参,又为师兄弟,相互感情更进一层。  当夜,道信便将瓜州白母寺打禅七的消息告诉仁德,希望仁德与他一起去打这堂禅七。  仁德说:打禅七也是我久已向往的事情,只是,我师公刚刚圆寂,我不忍心丢下师父独自前往。  道信说:“那也是,师公刚去,你这一走,师父怕一下子习惯不过来。”  “要么你先去吧,我把庵里的事安排好再来。”仁德说。  “那也只好如此了,只是,这一堂禅七你是赶不上了。”道信因邀不动他尊敬的仁德师,显得有些沮丧。  正在这时,松琴师父托着仁德的香袋、衣物等走了进来,松琴说:“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仁德,你只管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仁德说:“不,师父,我现在不能走,我要陪着师父。”  “你忘了师公临终前说的话了,他要你务必记住‘现在’这要紧的一刻,你现在不走,什么时候又能走呢?”  “师父……”  “好了,别再犹豫了,要紧的东西我都替你捡好了,趁着天还未亮,你们好好睡一觉,天明好赶路。”  这时,鸡已叫开头遍,两位年轻人只好各自躺下歇息。这一夜,仁德通宵未眠,他听着师父在隔壁寮房不断小声念诵的佛号,心里暗暗喊着:师父,我的好师父……  天明后,仁德与道信启程,临行前,他突然将师公那串宝贵的念珠悄悄挂到师父的床前。现在,就让师公的这件法物长随着师父孤单的身影吧!第7章 僧团  僧团内的戒行不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鸡叫三遍,仁德最后一次在师公的灵前顶礼哭别,在微白的晨曦中,仁德与道信一起踏着洒满露水的乡村小道,离开了这块他熟悉的土地,离开他的师长亲人,开始了他的行脚生涯。  他们先来到号称江东第一寺的南观音寺,正赶上那里的刚刚开始的禅七,于是,他们便随着无言的人流,走进寂静的禅堂。年轻人似乎才开始尝到一些禅法的滋味,禅七已经圆满,他觉得仿佛只是在一眨眼的功夫,自然有着一种心痒难忍的感觉。他四处打听着,希望得到其他什么寺院关于禅七的消息,恰在这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历史事件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消亡,一个新时代的正式开始。  时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尤其担心师父,不知道师父是否能把握得住这时代的脉搏,是否跟得上这时代的潮流。他给师父写去一信,征询师父的意见,问自己是即刻回到太慰庵来,还是继续在外地参学。不久,他接到师父的回信,意外的是,师父让他暂时不要回来,白马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太慰庵交出一部分寺产,但却分得两亩田地。于是他决定暂时在观音寺住下来,一是由于常住的挽留,再者,在土地革命的浪潮中,观音寺将一部分土地分给了附近的农民,而留下的另一部分土地,则由僧人们集体耕种。  仁德自幼读书,11岁即来到太慰庵,仍然是随石点师公读书,虽然时而跟在师父松琴长老的后面在自家的菜地上干一些手边活计,但他毕竟没有正式参加过耕作,作为一个出家人,他是知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历史典故的:百丈怀海禅师将耕作与禅看成是有机的一体,禅在日常生活中,禅在穿衣吃饭中,可以说,对于一个禅者来说,生活中的一切,无不洞含着深深的禅意,所以当有人偷偷藏起百丈禅师的锄子的时候,这位坚韧的禅者便以绝食来表示抗争,直到人们将他的劳作工具重新还给他为止。  一个有心的禅者,尤其不能放过获得自食其力的机会,当昨日参禅打坐的人们开始走出禅堂,走进蓝天沃野,与绿色为伴,与自然为一体的时候,一个关于禅的新的感觉也即此开始了。年轻的仁德纤纤的十指被锄头磨起了累累的血泡,在他的心里,便十倍地增加了对劳动者的敬意,他这才真正领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义。  就这样,仁德在南观音寺住了半年,这年的秋闲时节,终于又传来高旻寺禅七的消息,于是,他辞别观音寺,来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古城扬州,投单在地处郊外的千年古刹高旻寺内。  佛界有“金山的腿子高旻寺的香”的说法,“坐腿”和“行香”,均是禅家的最实际的功夫。金山寺“坐腿”极有讲究,禅坐者双膝的间距必需限定在一尺二寸的宽度,否则,是没有资格坐进禅堂的。高旻寺的“坐香”虽然对禅坐的姿态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但每次规定之内的行香时间未等结束,哪怕你坐断了双腿,也是决然不可离开禅堂的。可见这两座禅宗祖庭禅法的严密。  高旻寺是扬州第一大寺,每天早上四支香,下午四支香,晚上又是四支香,每支香差不多就是一个时辰。在四支香中,禅者静静地将双腿盘起,跏趺而坐,然后提起一个话头,默默地思维。这是平日里雷打不动的功课。到了禅七的日子,也即是农活闲暇的季节,日日二十四小时,人皆在那香烟不绝的缭绕中分分秒秒地进入到禅的境界中。除了寺内寺外的僧人,那远远近近闻风而来的信士也放下手中的一切,不失时机地加入到这支禅的大军中来。但见那禅堂上下,人头一片,却不闻片语只声。抬头所见,皆是“念佛是谁”的自问自省,以及“念佛三昧”,“父母生我前我是谁”的开示警语。  禅自佛来,而到了唐代,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禅宗”,而推动了中国禅走向成熟阶段的则是六祖慧能大师。“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让多少坚韧的佛子在走过人生的高山大海之后,终于尝到了“禅”的真正滋味。禅是活泼的种子,它只在智慧的心田中开花结果;禅又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然而它不能打开那些执着于生命,执着于解脱,执着于人生中每一个细节的冥顽生命的锈锁,所以慧能十分干脆利落地将那株用作外援的“菩提树”砍断,将那面用于内省的“明镜台”砸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些执着于“菩提树”或“明镜台”的人,即使他坐烂千万只蒲团,禅,依然于他无缘。  像慧能一样主张破除一切陈规陋俗而以顿悟的方式明心见性的人并不在少,慧能下的南岳怀让与其弟子马祖道一之间所演绎的“磨镜成佛”的公案,更是对“呆坐”者进行了另一番奚落。  道一禅师从江西来到南岳,他选择一块大石上整日地静坐在那里。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怀让来了,见了这位整日呆坐的年轻禅者,怀让随手拾起一块破砖于那大石上磨了起来。受到干扰的道一有些恼火,他没好气地说,你这和尚,为什么总是在磨那块破砖?怀让说,要作镜子。道一笑说,一块破砖,如何能磨成镜子?怀让说,破砖不能磨成镜,呆坐又如何能够成佛?道一大悟,从此追随在怀让的身后,成为怀让的弟子。  就像用尽你的平生力气,也不能将一块砖头磨成镜一样,虽然是同样的“禅坐”,但“坐”不得法,觉悟成佛之路仍然于你有千万里之遥。成佛是一种境界,成佛是一种智慧,成佛是一种大觉悟,成佛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和延续。  以上的道理,早在太慰庵时,仁德即得过石点师公及松琴师父的言传身教,因而他不急不躁,不问将来,只求现前,正如石点师公所说,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未曾到来,重要的是现前的一刻。  不等禅七期满,已经有不少人瘸着双腿趔趄着身子悄离了禅堂。坐禅又哪里是一个只图一时新鲜的急躁冒进者所能坚持下来的?那是需要付出几倍的肉体和心理的代价的。一个禅七下来,那原先人头如鲫的禅堂里已经是人影寥寥。在这寥寥的禅者中,仁德的思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捕捉着一切,一切捕捉着他;他在追寻着自然,自然也在一种无边的境界中向他拥来……  从太慰庵到观音寺,又从观音寺到高旻寺,年轻的修道者正向着一个目标一步步走来。  高旻寺是一座大寺,它有一整套关于自己的经济体系。在这座拥有三百来僧人的寺庙中,年轻僧人约占半数,他们管理着商店、米行、作坊以及钱庄等,“农禅并重”的原则,在这里是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禅七期完,仁德应常住的邀请,在高旻寺住了下来。这又是一个新的修行法门,在这里,每一个修道者既是僧人又是工人,他们将通过自己的手创造出财富,创造出智慧,也创造出艺术。编草席虽然算不得是什么大手艺,但要想编好,却也不是一件轻巧的事情。他记住石点师公说过的话,世上没有学不会的事,只有不肯学的人。他很投入地进入到这个手艺门中。在那段时间内,他的脑海中只是跳跃的草绳和一条条规整的纹络。常常,当别人早已下班,用过晚斋,而他还坐在那一片杏黄的草席之上编织着他的“道行”。他的手被草绳磨出了一个又一个血泡,他用细针挑破,再继续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编出的草席受到老师父们的赏识,老师父们拿着他编的草席去教训那些不够细心的弟子,说:“你看看,人家仁德师才来多少时候,你来了多少时候,你怎么就比不过人家呢?”  仁德所没有想到的是,他在高旻寺学到的这门手艺,在日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艰难环境中得以派上用场,他凭借着这门手艺,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这是后话。  高旻寺当家禅慧和尚是一位有德行有管理能力的法师,他痛切地感受到佛教人才的缺乏,因此,他认为在高旻寺这样的寺庙,人才比钱财重要百倍。他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这位瘦瘦高高个儿的仁德师,他想把仁德一步步培养出来,以成就一个新的僧才,于是,他将仁德从草席厂抽调到寺庙商店担任出纳,仁德于是将最后一只草席郑重地卷起,以纤细的手指拨弄起了算盘珠子。  到了1952年,席卷全国的合作化浪潮同样在高旻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在种浪潮的冲击下,高旻寺的商店、米行以及钱庄都停止了营业,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麻袋厂,于是,仁德又被调到麻袋厂担任领导工作。  古人说,宁带一连兵,不带一堂僧。在鱼龙混杂的佛教界,什么样的人物没有?而当合作化这场新的革命浪潮刚刚涌向高旻寺的时候,顶风抗拒者有之,消极怠工者有之,偷窃扒拿者更是有之。而偌大一个高旻寺,就当前而言,似乎唯一的经济来源也只在这一个小小的麻袋厂了。仁德深知禅慧在这个时候将他调到麻袋厂担任领导工作的一片苦心。他完全能掂量出压在自己身上的这副担子的重量。  首要的工作是堵住“鼠”洞,不让寺庙的财产继续非法外流。他决定亲自兼任保管工作。他将出入库的麻袋数作了精细的统计,出和入,都有一套明细的帐册。当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之后,任何人未经严密的出入手续,就休想从库内取走一条麻袋。  在广袤的长江三角洲一带,粮食这东西在获得土地的农民手中成倍地生长出来,麻袋,似乎也随之成了十分紧俏的商品。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在征得寺主禅慧的意见后,又制定了一套奖勤罚懒的制度。在合理的调查中确定了一定工作时,超额者有奖,完不成任务者则罚。  有人坐不住了,他们跑到禅慧那里告仁德的状,说仁德这样那样,一些老资格则胁迫禅慧去迁仁德的单。禅慧说,人才难得,我这商店原先一笔糊涂帐,是仁德师帮我把一笔笔理得清清爽爽;我这麻袋厂是一个无底洞,是仁德法师帮我把这洞堵了起来,我谢他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迁他的单?那些人没话了,只好灰溜溜地走开,走到麻袋厂的车间里认认真真地织起麻袋来。  解放初期所出现的粮食空前大丰收,麻袋的生产也出现旺销的势头。在这一形势下,不少厂家纷纷转产麻袋业务,由于盲目的大批量地生产麻袋,接着又造成麻袋的大批积压。这是良性循环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眼看着麻袋滞销,在仁德的建议下,寺主禅慧又将麻袋厂改为织布厂。机器还在,人的技术还在,几百号人吃饭是大问题,也是一寺之主最为棘手的问题。  仁德再次来到织布厂担任领导工作。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有人要制造事端。多少年来,寺庙内的帮派体系以及一小部分人的分裂活动不仅严重地消弱了寺庙的经济,同时也为佛教的形象抹上了疵点,这不能不是一件让人十分痛心的问题。这期间,寺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也不小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开头是因为寺内一名不守清规的僧人深夜外出,该归未归。第二天,当地派出所派人将禅慧叫去了,说附近居民有人反映昨夜有一名僧人与一位妇女有苟且行为,现那位妇女的丈夫告到派出所来了,我们已经查明,这个僧人就是你们高旻寺中的人。  客堂查出那位深夜外出,直到天亮才归的僧人果然被人打得鼻青脸肿。问他昨夜的行为,他只是哭个不停,什么也说不出来。禅慧一怒之下责令客堂将这名僧人立即迁单出寺。那名僧人也不辩解,卷起行李立即就走了。但那位妇女的丈夫并不罢休。说他的女人名誉受到伤害,寺里要拿出赔偿。  这有什么话可说泥?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僧团内的戒行不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禅慧也只好让客堂拿出赔偿的钱来。  正当那个男人得了钱财洋洋得意就要离去的时候,当地的几位村民涌进寺内,指着那男人骂道,“你就不怕受到报应?明明是你夫妻设下圈套害人家和尚,今天还真的厚着脸皮来索要寺庙的钱财。”  原来那名僧人头天夜里外出,因贪看了一个草台班子的夜场戏,回来时,见寺门严严关死,便只好在村头游荡,恰好碰到那个有名的坏女人。坏女人假意称自己也是居士,家中有可以安排师父的洁净住处,于是,那个糊涂僧人便随着那坏女人进了那人的家门,不等那和尚省过事来,那男人便封住了和尚的领子一顿拳打脚踢,说和尚调戏了他的女人。和尚身上唯有的钱物,悉数被男人搜去。那和尚自知上当却有苦难辩,只好甘愿受罚。  那个男人丢下寺里赔偿的钱,灰溜溜地走了,然而禅慧却眉头紧锁,一连几天舒展不开来。戒律的松懈,社会道德的败坏,实在有一种巨大的反作用力,作为一个僧人,他怎么能不为道风的不整而忧心如焚?第8章 我行我素  其实,真正的平静是在人心里,只能在人的心里,心净,则佛土净。  好多年后,仁德每每回忆起在高旻寺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时,总是禁不住感叹道:“那段日子我终身难忘啊,那是我修行道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阶梯,也是我整个人生的一个重要驿站。”  随着国家对私营企业的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化的进程,古刹高旻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私合营,是工商企业国有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被合营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寺庙里的一些工商企业。  扬州市工商联终于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中宣告成立,这是古城扬州市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古老商业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个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新的商业时代的开始。在扬州市工商联宣告成立的庆祝大会的主席台上,人们注意到有一位僧人稳坐其中的一席交椅,他就是古刹高旻寺的当家禅慧和尚,他现在的职务是工商联副会长。  这件事在高旻寺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当然从禅慧的进入世法地位估计出高旻寺的未来,于是有人惊呼:高旻寺完了。在一片惊呼声中,有人卷起单具悄悄离去,找自己的归宿去了,有人暗自高兴:这一下和尚自是做到头了,但更多的人则采取观望的态度。人们等待禅慧早日回来,好得知最后的消息。  禅慧终于回到了寺里,在当天的表堂时,这位正当盛年的僧人声如洪钟地说:国家工商业改造政策,我坚决拥护,所以我接受了这个副会长的职务。我听说有人在背地里指我的脊梁,说我这个人惯于搞世法,还说我是要亲手把高旻寺毁于一旦,这些话我能理解,但是我要说,历代的许多高僧大德,哪一个是不搞世法的?从释迦世尊创立我教到各朝各代,哪一座寺庙又是真正出离尘世的?佛教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佛法是天上掉下来又回到天上去的大法吗?一个从世俗社会中脱尘而出的宗教,如果不能去理解世俗社会,不去回向于世俗社会,那个宗教能存在下去吗?试问哪一个朝代的佛教不是依靠世法而存于世而立于世的?可以说,没有世法所给予的支持和保护,佛教早就亡了,还会沿袭到当今?有人说我是搞世法的专家,这话说对了一半,如果高旻寺能立于不破不灭,能继续将香火延续下去,那是我禅慧搞世法搞对了,换了别个当家人,恐怕也是这么个搞法。所以我赞成近代律僧弘一大师的话: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业。  禅慧的一番话说得铿铿锵锵,掷地有声。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代高僧来果老法师的入室弟子,论修持论佛法,再自信的人在他面前也羞于谈禅论佛,他为了当这个家,也算是掏空了心思,他去当工商联副会长,当然是经过一番权衡一番定夺的。倒是如自己这般俗人,鼠目寸光,缺智少慧,怎么就见了风就是雨,妄说高旻寺就要完了呢?  禅慧有意停顿了片刻,好让大家有个交头接耳相互议论的机会。接下来,他又说:“我这次开会回来,也带回来国家的政策,高旻寺的工商企业服从私营企业改造政策,与附近相关工厂商业合营,至于寺庙,上面说了,经济也要搞,修行也要办,这就看各人自愿了。你愿意去当工人,僧装可脱可不脱,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工资待遇与其他工人一视同仁。不愿去那里上班的,尽可以在禅堂里修行,没有人强迫你的,只是待遇不能跟人相比。上面说了,宗教信仰自由,寺要像寺,僧要像僧,只要你穿了这一领僧衣,破戒犯斋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来果老和尚说了,只要他有精神,他还要在禅堂给大家讲开示,禅七也还是要打的,坐香的规矩也不变更。”  大家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放心高旻寺仍然是高旻寺,一切寺庙的规矩法事都没有改变,这一下总算是放心了。而最让人放心的是,一代禅师来果老法师仍然要给大家讲开示,禅七仍然是要打。做一个和尚,不就是为了生脱死吗?而了生脱死,修行办道才是正经。  接下来几天是各自报名,是进公私合营的工厂还是一味在禅堂修行。多数人都主张去工厂,因为那里有一份比寺庙多得多的工资。当一个工人也光荣嘛,而且还可以穿僧装,还可以照样上早晚殿堂,照样地问“念佛是谁”。但也有人打不定主意,不知道是去好还是不去好。有人说,去问问仁德师吧,他去哪儿总不会错的。于是都来问仁德,说:“仁德师,禅慧师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你也表个态嘛,你是去还是不去?”  仁德说:“你是问我?”  “不问你问哪个?我们就是来向你讨讨主意。”  仁德笑笑说:“你问我,我问哪个?所以还是问问自己的心吧。”他说完这两句,再不语了。人们知道,这位仁德师从来是不多言语的,他的不多的言语里充满了禅机,你自己去领悟吧。的确,即心是佛,佛在心中,还是先问问自己吧,去与不去,不都是你自己的事吗?  还有一些人仍然是拿不定主意,他们要看看仁德法师报名不报名,他们在想,只要仁德法师报了名,这工人大约是能当的。但是,仁德师到底还是没有报名,他走进了禅堂,走进了他自己的心的世界里。他在问自己:父母生我前我是谁?到底是谁?到底是谁啊!  禅慧法师走到仁德的面前说:“仁德师,晚香后到我寮房里来坐坐好吗?”仁德知道这位并不轻松的老法师在想些什么,于是,晚香过后,仁德轻轻叩响了老法师的房门,禅慧将仁德让进了自己的寮房。  “仁德师,这几天报名进工厂的人很热烈,怎么没见你去报名啊?”禅慧开门见山地说。  仁德合一合手,说:“老法师有什么开示的吗?弟子愿意聆听。”  禅慧说:“你是知道我的难处的,不是为了这座寺庙,我也早溜单到我山里小庙里去了,当一个家不容易啊。”  “法师的难处,弟子怎会不清楚呢?你是为了这个寺庙,才甘愿受此劳苦的,就象地藏菩萨那样。”  “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着你,我是既希望你也去报名进工厂,又怕见你真的穿上那件工衣。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弟子怎么会不明白法师对我的爱意?只是弟子有何德行,竟有法师这样的恩遇,惭愧得很啊!”  禅慧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希望你也去工厂吗?你知道,寺庙办厂,本来也不那么太如法,但为了寺庙的生存,为了两百来号人的一口大锅,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现在香火日淡,就更需要利用那些厂子了。厂子办不下去,我心焦如焚啊,我想,公私合营,依靠国家的扶持,也许会别有一番生机。只是仁德你,你不是一般的粥饭僧,你是我佛难得的僧才,虽然我是多么想你去做一只领头雁,好好去办我们的厂,但是,我还是希望你稳稳地坐在高旻寺的禅堂里,将来的佛教,靠象仁德你这样的年轻人去振兴啊!”  禅慧说完这句话,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而禅慧那一番出自肺腑的话,再加上末尾的那一声叹息,是足以让一个有血有肉的在场人五内俱铭的啊!  仁德并不是一个善于用言语表达感情的人,他深深地知道这位前辈对自己的厚爱对自己的寄托,他只将这一片厚厚实实的心意深深地埋藏在心间,禅慧的所托,是佛法大业啊!那么,自己能不能在佛教界成就一番事业,那是需要从眼下做起的啊!  仁德重新走进了禅堂,这时,一轮皎洁的月光透过禅堂高高的窗棂,将一抹清晕投射到这洁净的禅堂里,仁德抬头所见,是一幅巨大的禅语墨写在那一方白亮的墙壁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未曾到来,现在呢?  ……一片白亮的沙洲横亘在一条碧绿的河水之上,远处,那青黛色的山峰被一条条柔细的云丝轻托着,湛蓝的天空,有几只沙鸥在盘旋歌唱……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这画面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在遥远的过去?在永远的将来?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时候,我是谁,在这之前呢……  他许是太执着了点,他有一丝妄念,于是,那青山不见了,那河流无影了,他微睁开双眼,一条桔红的光线透过那禅堂高高的窗棂,斜射到他的脚前,啊,天亮了!这么快就天亮了!我不是才坐一会儿吗?于此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溢满他的心头:我有了不倒单的境界,我能够不倒单了。啊,不倒单,那是多少出家人所为之追求的功夫啊!对于一般人来说,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可以长久地、整夜整夜地不睡,就那么静静地坐着,静静地坐着,然而,所获得的却是睡眠无法能比的快乐。那种“快乐”,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定”啊!佛法中的所谓“戒、定、慧”三种阶次,他终于已经走到第二步了。那么,他离“慧”的境界还会远吗?  第二夜,他再次走进禅堂,他要竭力追寻头一晚的境界,他要把“不倒单”坚持下去。  他在心里说,我能够不倒单,我应该不倒单。但是,随即他明白,那种不倒单的境地,今晚不再属于他,因而他不时从一种昏沉中醒来,揉一揉发涩的眼皮,他无法抗拒一种从四面八方袭来的睡意,这一夜,他失败了。他明白,这失败,来自于他的执着,他太执着于那片境地了,太执着于“不倒单”这一使他无法不倒单的魔障。  后来仁德在回忆高旻寺的那一段修行生活时说,在高旻寺,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亲耳闻听一代禅师来果老法师的开示,那真是字字千斤,句句宝鼎啊!  来果禅师乌须白发,真正是一副威仪俱足,超尘脱俗。他高踞于禅堂法座之上,字如洪钟,法如甘霖。他说法时,时常会有一只鸟雀踞足于他的头顶之上,似也在贪听一代大师的现身说法。  仁德一生最为满足的是分别听闻了两位大师的开示,除了高旻寺的来果禅师,那就是后来在云居山亲近并听闻了虚云老和尚的教诲,他在比较两位大师开示风格时说,两位大师开示各有特点,虚去大师专讲公案典故,而来果法师却只讲实用功夫。  修行路上一步一个阶梯,急不得,慢不得,急是执着,执着是大病;慢是懈怠,懈怠更是死路一条,任何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持之以恒,长此以往,任何关隘都会在自己的脚下步步跨过,到镇江有镇江的风景,到南京有南京的风光,而一切并不满足永远进取的人,只要他一步步走下去,必然会有更美的风光在迎接着他。  不知不觉便到了1952年的冬天,屈指算来,仁德来到高寺旻也有近二个年头了。这两年来,他的确收获不小,而此其一者,就是他能“不倒单”了。这是许多出家人所欲追求达到的功夫,而年轻的仁德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早早地达到了。每天,当他踏着星露走进禅堂的时候,一种甜甜的念头便开始萦绕在他的意念中,他舒松开身子,盘起双腿在蒲团上轻轻一坐,似乎他的眼皮刚刚合上,晨起的板子已经敲响了。他不贪不恋,不忆不追,过去的让它过去,将来的未曾到来,现在,他必需走出禅堂,去做白天的一切。当他走出禅堂的时候,迎接他的无论是晴天丽日还是阴雨绵绵,他均感到向他走来的日子是那么新鲜,是那么清香诱人。  这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他的弟弟德江从老家来到古城扬州,终于在高旻寺找到了这位出家的兄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2
仁德法师-3
仁德法师-4
仁德法师-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