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禅:花之卷

《一味禅:花之卷》作者:黄靖雅【完结】    第一篇:水晶之心    无来无去本湛然,    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    光明透出满人间。    ——唐.拾得.《无题》    注:水精,即今水晶。    在热恼的人间做一颗清凉的水晶,以透明的心观照世界,提醒人生命本有的光明与清凉。    我喜欢水晶那种清凉透明的感觉。人如果能用清凉的智慧对待一切因缘,用透明的心观照世界,这个红尘人间将更美丽清净,更接近我们心念神系的莲花净土。    手上戴着一串水晶念珠,像戴着一串叮咛,一串提醒。凝视腕上的手珠,透明如水,像一串凝结的泪,盈盈然,绽放着清润的光芒,恍如随时要化作行雨,布洒人间。系连珠子的是一条红线,仿佛一条热肠子,包在冰雪聪明的心中。我喜欢这种清明中包含温柔的感觉,世事看得剔透,却仍愿抱持温热的心情生活,就像在空性的体悟中仍对人世怀着悲悯,这就是佛法动人的地方。    拾得禅师也勉励我们,要在无明习气所薰染的五浊人间,涵养一颗水晶之心,澄澈自己,也清凉别人;安静地焕发自性之光,照亮迷茫的心灵,驱除生命的幽暗。这就是他“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的殷切心愿。“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则是拾得彻见本然的生命体悟。真如法性无终无始,无去无来,湛然澄澈地充满山河大地,超乎一切时间空间而存在。生命现象上有生有死,有青春有衰老,但内在自性如如不动;本来面目,在父母未生前和辞别人间后,都是一如的。当我们顿悟这个如如不动的自性,找到大安心,就会穿透流转不息的现象,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发现一切有情无情身上所流露的微妙义。如此,对生死流转,才能真正解脱自在。当身体形貌随光阴老去,红尘因缘也风流云散了,才有一颗完整无瑕、干净无染的心,面对死亡,如面对另一程生命的起点,安静无事地进出人间。    拾得,与寒山、丰干并称,都是解脱的智者,当时人称为“国清三隐”。他们垂迹在天台山的国清寺,相传是佛菩萨乘愿示现,在民间留下许多传奇故事,流播甚远。    拾得这个名字,就是他身世的由来。有一次,丰干禅师在山里的松径上,听见孩子的哭声,循声找去,发现一个数岁大的孩子,由于是捡来的小孩,就唤他:拾得。    拾得和寒山,在国清寺的厨房作洗刷、烧火等杂役,两人虽操贱务,但身心安然,洒脱自在。常常吟游歌咏,作诗偈相唱和,一副疯疯癫癫的模样,当地人都不知道他们是大解脱者。    有一次,有位叫闾丘胤的官员,问丰干禅师天台山有什么值得师法的高人,丰干就告诉他:“寒山子是文殊菩萨转世,拾得是普贤菩萨再来,他们现在正在国清寺厨房里烧火呢。”    闾丘胤到国清寺后,见到两人,便立即礼拜。两人大笑说:“丰干饶舌,丰干饶舌!他自己是阿弥陀佛转世,你不拜他,当面错过,来拜我们作什么?”说完,就离开寺庙走进山中寒岩的石洞。他们一入石洞,洞口自然密合起来,从此消失踪迹。    如此超逸绝尘的行径,正印证了他的诗偈——他是颗红尘中的水晶,透明清凉,澄澈灿亮。读着他留下来的诗偈,我们仿佛听见纸面隐隐传来,他和寒山子自在的笑声,发自水晶的禅心。    第二篇:庄严的游戏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    叫我如何说?    ——唐.寒山子.《无题》    心就是这样,无色无相,是形而上的“妙有”,是“真空”的体现;念念流转,于是转出一个因缘深结的有情世界。    它如秋月柔白,如碧潭清澈,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在——而这些,只是修行人其中之一的心相,是空中所涵括的万有之一。但追根究底,是“无物堪比伦”的,是不可说,是拿不出来的。    真空与妙有是一体的两面,真空是生命的本质,妙有是宝爱生命的心情。心也是如此。我们所期待的大安心境界,其实只是真空的体验与实践;但我们用妙有的心来过湿润有情的人间生活,红尘亲切,因缘欢喜,只是一场庄严的游戏,一次郑重其事的粉墨登场。    在一切心念执著的苦境里,要提醒自己,生命只是一场庄严的游戏。    空,是一切的本质,所有境界的渴慕、执著,都是昧于本质的颠倒梦想。因此,空之一念,可以使人广大,包容万有,可以纾解贪欲执著,化痴热为清凉。但,连“空”也不可执著,“执著”本身就不空了。所谓“空亦复空”,连“空”也是假名安立罢了。    有,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也必随因缘变灭而风流云散。但我们愿在有限的因缘上投注无限的心力,愿意在变因四伏的人生路上,和一切有情有缘的生命,温柔相重,欢喜相待,敬惜每个共处的时光,宝爱心意相契的每个当下,这是真空的深切体认,是妙有的细致实践。    心,可以靠深细的修行工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发现温润莹洁的本质。    顽钝乍开,光明初现,这种境界是修行人心向往之的。只是开悟之后呢?当然还是回到平常心,回到妙有人间,吃、喝、拉、睡,继续这场庄严的游戏。    第三篇:春风与平等    山寒终日懒开门,至理深明不用论。    落落明珠还合浦,滔滔逝水绝归源。    破裘重补经三纪,钝钁深锄自一村。    偏爱春风无拣择,阶前依旧长苔痕。    ——宋.无见先睹禅师.《和永明禅师韵》    合浦:地名。    三纪:一纪十二年,三纪比喻时间很久。    钝钁:钝锄头。钁,音jue。    做一阵春风吧,被祝福或被践踏的,美丽或平凡的,都布施平等的温柔。    当我们在人事纠缠的葛藤中,觉得窒闷困顿时,不妨去亲近大自然,去看看天地不言而化的大美,去感受阳光与雨水的平等观,去领会春风对一切生命的温柔,我们会得到纾解和澄净。心灵会随着风吟雨唱飞去更辽阔的地方,从高处观照,对小格局里的怨怼产生包容和谅解,那时我们才会真正从纠葛中抽离,获得清安和自由。    “偏爱春风无拣择,阶前依旧长苔痕”,是无见先睹禅师感受到的自然平等观,不论是受照护的花园,还是被践踏的石阶,春风都布施平等的温柔,给予的新生力量无二无别。众所期待的庭苑会开满美丽的花,无人关怀的石阶上也会滋生嫩绿的苔痕;正如法性会从一座高山上展现它的壮阔,也会从一株小花上流露它的恬静,万事万物,都是般若的一相,真如的具体而微。当们进入深层的宁静,就能体会“一粒砂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如来。”的奥义,听见一切有情无情所演说的透明法音。    这首诗是山居老僧的清修生活记录。在“破裘重补经三纪,钝钁深锄自一村”的清贫生活中,无见先睹禅师享受着内在的富足和安祥。因为他的心已是到了“落落明珠还合浦,滔滔逝水绝归源”的境界,迷失在红尘万缘里的自性回家了,滔滔流逝的心泉已溯回源头,从此没有失落的感觉。“大事已明”的心,已安静无事,甚深理趣都融入日常应用,再也懒得谈玄说妙,泄漏法的蛛丝马迹。    剩下的,就是好好生活了。    过好生活,就万法不离其宗了。超越一切的眷顾或疏略,福泽或残缺,保持心的圆满安足。涵养精神的敏锐度,在寂静的生活角落,感受四季流转的美感,万物峥嵘的情趣,不参与也欢喜。    如果能参与,就做一阵春风吧。    无论被祝福的,被践踏的,美丽的或平凡的,都布施平等的温柔。给一切有缘生命一点温暖的讯息,给冬眠中的心一些清舒的提醒。我们的心意薰拂处,也许将灿美如花,也许只能劝醒一阶安静的青苔。但无妨吧?春风吹起时,可没预设大地该开几朵花;我们布施时,更不必算好该有多少生命蒙受利益。尽心,就是最大的布施。如果人人都能做一阵温柔的春风,这世界,不是可以多开几朵妙法莲花吗?    第四篇:薛西佛斯神话    脚跟踏遍水云乡,    未离清凉古道场。    筋力已衰心已倦,    安眠饱食是行藏。    ——明.憨山德清禅师.《南岳山居》五首之一    水云乡:指红尘人间。    行藏:行止之道,修行的安歇处。    禅师总有许多好听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指导我禅修的现代禅李元松老师,就曾说了以下这则故事:    希腊大力士薛西佛斯,因恼怒了神祗,被罚以一项永无止歇的苦刑:将一块大石头从奥林帕斯山下推到山上;但由于诅咒的力量,巨石抵达山顶的刹那,就会自动滚落到山下。周而复始,薛西佛斯永远没有完成使命的一天,永远重复同样劳苦无望的命运。    然而,有一天,薛西佛斯在搬运巨石的途中,忽然觉得自己搬动巨石的每个动作都那么美,他专注地观察自己全力以赴的每个当下,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尊贵感——这时,所有的劳苦、疲惫、绝望忽然都消失了,他全心享受这份苦役,不再抱怨焦虑,只是凝注在当下那个动作的美感。奇妙的事发生了,诅咒竟然在这一刹那解除,巨石不再滚回山下,薛西佛斯从永无止尽的苦役中重获自由。    这是则充满象征的神话。人的命运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不断在欲望的流沙区挣扎着抽离,又不断失足在自己软弱里;已经快到心灵的巅峰了,却又一下被业力和习气推落谷底。我们是人间的薛西佛斯,生活诸苦是那越滚越庞大、越滚越沉重的巨石,我们不甘不愿地推着,劳苦和疲惫拖沓的比奥林帕斯山道还长……    但谁诅咒了我们?为什么我们经常重复同样的苦?    答案是我们自己。    轮回,就是“再来一次”的意思。我们经常觉得生命的大轮回太遥远,却没察觉有时我们的一天就是“轮回”了好几次:当我们让同样的苦“再来一次”,就已经落入轮回里了。生活里的小轮回都超脱不了,何况是生命的大轮回呢?所谓“业力”,其实就是“受苦的习惯”,我们习惯于如此受苦,业力就产生了,这就是薛西佛斯的诅咒啊。在相同的情境里,不能挣脱心灵的惯性,吃了同样的苦,这是人间薛西佛斯的悲剧。    如何从苦的轮回中超脱出来呢?    就是学习薛西佛斯,欣赏当下之美,在苦里安心。如果推石是苦,因推石而生的怨恨则成了第二重苦,身苦加心苦,难怪轮回不已。放下和劳苦对峙的念头,心会轻松柔软许多,再用情趣的眼光,体察每个当下的美感,我们就可以从自己受苦的惯性中挣脱,解除自设的诅咒。    正如憨山禅师的这首诗:“脚跟踏遍水云乡,未离清凉古道场。”身在红尘深处竞走奔驰,但从未片刻离开文殊菩萨常住的清凉山道场,因为道场就在我们心里。也许生活的磨难、现象界的苦真的和我们结了不解之缘,就像薛西佛斯不能扔掉的大石头,只好推着走;但只要我们记住:在苦里安心,在红尘里清凉自在,即使必须在人间的水云乡流浪,也可以时时如在道场般庄严清明。    而修行的究竟处,只是要像憨山大师说的:“安眠饱食是行藏”,在红尘十丈的水云乡,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安心快乐地过平常生活——这么简单,也这么困难。    我们是人间的薛西佛斯,生活诸苦,是那块愈滚越大的巨石……    第五篇:一脚踢走文殊菩萨    扑落非他物,    纵横不是尘。    山河并大地,    全露法王身。    ——宋.谁庵了演禅师.《无题》    法王身:即佛身。佛于法自在,故称法王。    如果心存恭敬,欢喜菩萨来了,我们就不会当面错过,甚至一脚踢走。    当我们能敬爱世界,宝惜万缘的时候,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得禅”了。    谁能敬爱世界如敬佛呢?    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因为我们心中都还有“凡圣分别”的念头,更别提“染净等同”、“怨亲平等”了。    有一次,普受敬仰的律宗大德弘一法师,向一位粗野傲慢的乡下寺庙住持行五体投地的最敬礼,就像礼拜佛菩萨一般,神情也是极为恭敬欢喜。同行的人都大不以为然,有人甚至纳闷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那个粗鄙的凡夫僧根本不值得他礼拜呀!    弘一法师回答:“我是在礼拜他的佛性。”    同行的人才深有所悟:一切事物身上都有佛性的展露,何况那位乡下僧人呢?    谁庵了演禅师这首《无题》诗,自在演示了这个道理。那四散的灰尘里,自有般若的消息,可别轻慢看待;而无边无际的山河大地,更是佛身法性的展现,随时随地都在“无相说法”,这活的智慧、透明的法音,我们可曾用心谛听?    如果听不到,那是我们心灵的听觉还没培养好对法的敏锐度,因此对“有情无情,悉皆说法”的红尘世界,只有爱憎,没有恭敬。    五台山古清凉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文殊菩萨常骑金毛狮子示现圣相,因此声名远播,学佛的人都十分向往。有一位僧人也立志要参访五台山,发愿要亲见文殊菩萨,就千里迢迢地跋涉前往。他千辛万苦地到达五台山下的那一天,遇到了一只癞皮狗,那癞皮狗就跟定他,跟了三天三夜。起初这位僧人还不在意,但跟久了心里厌烦,就一脚把它踹走。但是他在这五台山里上上下下走了三天,非但没见到文殊菩萨,连稍微像一点的都没看到。他叹腕自己法缘不殊胜,千里朝圣却缘悭一面,只好失望地下山去。到了山下,遇到一位高僧问他此行观感;他详细地说了三天里大小的事,高僧才点醒他:你见到文殊菩萨了,他就是那条癞皮狗!    僧人这才懊恼万分,因为他非但当面错过,还一脚踢走文殊菩萨。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一只癞皮狗,都可能是文殊菩萨,对万事万物还能不心存恭敬吗?    那个巷口买水果的阿巴桑,老是温暖地微笑,他很可能是观世音菩萨;那个开公车的司机,虽然嗓门很大,但遇到残障老弱上下车,会很有耐心地等候,他会不会是普贤菩萨?而那个收垃圾的老人,或许就是地藏王菩萨——如果心存恭敬欢喜,我们就不会当面错过,甚至一脚踢走。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的境界,如果我们还不能达到,就让我们先学习礼敬一切生命,尊重他们生存的权力。逐渐地,我们会细切地感受到:山河大地,真的全露法王身!    第六篇:清凉山,你在哪里?    何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端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佚名大德作.《无题》    清凉:五台山本名清凉山。    金毛:金毛狮子,文殊菩萨的坐骑。    正眼:正法眼藏的简称,意即清净法眼,即就第一义谛来看。    有一次,赵州从念禅师要去参访本名清凉山的五台山,相传这是文殊菩萨曾经说法的殊胜道场,常有文殊菩萨示显瑞相,诚信佛子都十分向往。    这时,有一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大德作了一首诗偈相送,意思是说:禅师啊,只要心灵欢喜清净,哪一座青山、乃至哪一个地方不是殊胜的道场呢?你何须执著于名相上的清凉山,大老远拄着手杖跑去参访呢?即使在五台山上看到金毛狮子出现在云瑞,文殊菩萨来示现圣相了,以佛法的第一义谛、究竟智慧来看,这都不一定是好事啊!    这首诗给我们两个重要的讯息:一是真正的“清凉山”在哪里?一是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情看待“瑞相”?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有山,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注疏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这是经典文献上的清凉山。    但如佚名大德所问:“何处青山不道场?”当知:真正的清凉山是在每个人自心,那里诸菩萨众的庄严万德早已俱足,文殊师利菩萨一直在那里演说清凉的智慧法音,从未离开。只是我们一向习于心外求法,千里跋涉,徵逐不休,却忘了自己的心才是智慧的胜地。    佛,这个字的本义是“大醒觉”,也是“向内追寻的人”。自己的心才是最殊胜的清凉山,找“避暑胜地”,请向内探寻吧。    其次,关于“瑞相”,佛弟子的看法通常偏向两极化,不是视为自己修行的境界感通佛菩萨而沾沾自喜,甚而暗起慢心,凡圣分别心;就是视为迷信,避免谈论。前面所引佚名大德的诗,较倾向后者,意思是说:如果因佛菩萨示现瑞相,而让修行人贪着境界的念头,像小学生得了枚奖牌就紧抱不放,四处炫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这是要提醒人别贪求瑞相,也别执著殊胜境界——就法而言,贪求和执著本身,绝非吉祥,都是障碍修行的。    前面所说的赵州禅师参访五台山的故事,有个重要的转折和尾声。    赵州禅师看完佚名大德所送的诗偈,就说:“作么生是正眼?”意思是说:什么是正法眼藏?什么是第一义谛?    这位执理铿锵,文采斐然的大德,一时对不上话来。《景德传灯录》记载:师自此道化被于北地。    佚名大德的诗偈已经非常好了,但赵州禅师轻轻一点,境界再上层楼,修行人才得以登高望远。毕竟,向内追寻之后,更要泯除内外之别;不追求瑞相,但也别排斥瑞相啊。修行人的心,固然基本上要做到不徵逐外境、随物流转,但泯除内外,吉凶等二元对立的分别心,做到内外一如,心物合一,才是真正自在无碍的大安心。    第七篇:你快乐吗?    闲居无事可评论,    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    行看流水坐看云。    ——元.了庵清欲禅师.《痴绝翁所赓白云端祖山居偈忠藏主求和》    你快乐吗?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能坦然如实、毫不虚心地回答:“是”吗?    多数人会迟疑、不敢确定,甚至否定。有人则会回答:“应该是,不过……”    大悟的禅人会告诉我们:“是。”而且不附带:“不过……”    因为“快乐无忧是佛”。彻见生命实相的修行人,能够源源地由内自生快乐,他的心就是个活润的欢喜泉,随缘顺性,无入而不自得。而且,在他生命流域的有缘人,都能分润到这脉心泉的清凉欢喜。心泉流到哪里,欢喜就布施到哪里。    一个大悟的禅人,心中其实已经“无事”了。他对万缘不起实在感,自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了庵禅师的自况“闲居无事可评论”。外缘再动纷扰,他的内心都是“闲居无事”的一片清凉;也许遇到有惑未解的有缘人,仍会悲心涌动、不忍其苦,为他方便说法、权宜示教,但心中了解:法一出口都是杜撰戏论了,根本上是“无事可评论”的。    修行是自家事,境界也是自己最清楚。心灵的清香,自己才能品味十分。“一柱清香自得闻”,自肯自得,不待外在肯定甚或名闻利养,因为修行本可自悟自证,圆满自足。护持心灵的一炷清香,我们的心就是诸佛的庄严道场,华雨香云,妙法莲花,都在其中了。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这是了庵禅师到家后的妙好境界。法无余事,只是在每个当下的绵密契入,用简单的心面对世界,过朴素的生活,这就是快乐的奥义。睡觉时好好睡觉,睡得甜熟安祥;睡醒了有茶喝,就喝的满杯温润、身心如洗;饿了有饭吃,不计粗精,一样吃的滋味深长——修行人念兹在兹的,只是如此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欢喜。    你快乐吗?    希望我们都能渐渐把“余事”放下,安静地活在眼前的点滴美感里,有一天终能坦然如实回答:“是,我快乐。”    第八篇:对自己的战争    几年鏖战历战场,    汗马功高熟可量?    四海狼烟今已息,    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浙翁如琰禅师.《赠别》二首之一    鏖战:激战。    狼烟:古时国境有敌人侵略,就焚烧狼粪升起烽烟,作为求救的信号。    在身心统一前,修行人有许多惨烈的硬仗要打,那是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绝大多数人的心,严格说来都是残障的。知行不能合一,梦想伸着翅膀飞去很远很远了,身体还留在原地不动,日日重复“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样的悲哀。    当心灵狼烟四起,贪瞋痴慢疑到处攻城掠地,生命的尊严和自主权就要沦陷了,一场“内战”势不可免。    这是修行的初阶,还在疾恶如仇、紧张对立的状态。这个过程是“老实修行”的人不可省略的步骤,去除性格的顽钝,将心灵刮垢磨光,少不了这个血肉相搏的历程。只是,这个过程最好赶快过去,修行才有进步。虽然人类对自己的战争,和人类历史上一样古老,但这场古老的圣战最终的目的是和平,是圆融,是握手言欢的清平世界。狼烟既熄,重要的是改刀为犁,将对峙习气的心力,转化为耕耘心田的犁,让意志解甲归田,从此遗忘和自己的战争。    “踏花归去马蹄香”是个著名的佳句,把战胜归来,意兴风发的神态,描摹的生动传神。在落花满径、芳香盈路的春天,刚赢了一场对自己发动的战争,优雅地归来,凡走过的必留痕迹,努力过的也会留下汗泪交融的印证,无心踏花的马蹄还留着清香,见证这场古老的圣战,只是血泪已远,花香犹存,搏斗过的灵魂顶上才有尊荣的光圈——浙翁如琰禅师如此为心灵战役作记录,我们看了也能了解经过那条艰辛心路,“到家”的清安滋味,如何难能可贵。    当精进的修行人已经改刀为犁、解甲归田了;我们是不是还在和自己缠斗不休,一场心灵战役打的难分难解?或者,甚至还没警觉到心灵隙缝四窜的狼烟……    第九篇:防贼的日子    六根原来一物收,谁知一物价难酬?    键关碌碌空妨鼠,鞭扑劳劳错打牛。    绿水青山观自在,清风明月任优游。    拔根应会生根地,听取凉蝉报早秋。    ——清.爱月居士.《六根颂》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    一物:指自性。    当我们看到红尘繁华而动心,是眼睛有事,还是心有事?    当我们听到曼妙乐音而神驰,是耳朵不安,还是精神不安?    当我们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境,而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意识(六尘),进而有了憎爱分别的染着心,该注意的,是六根,还是染着的自性?    答案是很明白的。正本清源,才是大安心之道。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洪水,是大禹用疏导法整治成功的,鲧用围堵法反而酿成更严重的溃决。整治心灵这条大河,道理也是相同的。    六根是六座桥梁,把娑婆世界的美感引渡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生命的律动,我们应该谢谢它们的帮助;为什么修行人反而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呢?因为大多数的人经由这六座桥梁,没有把万物的美引渡进自心,反倒把自心赔了出去,成为万物的奴仆。    然而,斩断六根,阻绝外界的联系,心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吗?    在比较粗浅的层次,暂时可以。但这真是个可怜的主人,为怕盗贼,就干脆把自己锁进保险箱,过着死气沉沉的日子。屏息万缘,过简单的生活,这种素朴的修行情境固然值得赞叹;但是鸢飞鱼跃、生机勃发的境界,不是更令人向往吗?而且禅人要过的,绝不是防贼的日子,而是大门敞开的坦荡生活。所以,与其防贼,不如安心。心一安,外境就偷不走我们的喜乐和富足,也更不用严防宵小从六根溜进来了。    爱月居士的《六根颂》,前四句就在阐明这个道理。修行,可别错用方法了,与其对峙六根,何不安住自性?自性安住,六根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治之道。    “绿水清山观自在,清风明月任优游”这样的妙好生活,多么舒润清明、悠然自得,这是安住自性、随顺六根的轻安状态,多令人向往。愿我们都能靠修行功夫,早日浸润这样的福泽。    寒蝉凄切的时候,就知道早秋到了,蝉呜,是为了递送秋的消息。当我们的心因为外物动摇时,不安的是心,动摇的现象只是传达一个讯息:你开始软弱了。我们缘蝉知秋,也要缘境知心。这就是爱月居士“听取凉蝉报早秋”的殷殷提醒了。    第十篇:心灵桃花源    好风晴日满谿山,    又到桃源尽处还。    流水落花栏不住,    几多春色在人间。    ——宋.偃溪广闻禅师.《觉海诸善友整经》    桃花源,是中国人理想的象征。人在乱世,特别会对没有纷扰的安乐生活兴起无限的向往,身处东晋黑暗政局的陶渊明,就在笔下创造了一个武陵人,泛着小舟,桨摇着摇着便进入了理想的桃花源。    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从此在中国人心中生了根,成为一切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人人都成了摇奖溯溪的武陵人,一面勾勒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一面穿越现实的山重水复,以意志为奖,花一生的时间驶近。    偃溪禅师也藉“桃花源”来象征法的究竟处。一个禅人到了修行理想境界,就是悟道,入目尽是“好风晴日满谿山”的生命美景,那就是他的桃花源。求法的武陵人,该溯源的,是自心的清溪,当般若的消息如嫣红的桃瓣,从心泉流出,那时心灵的桃花源就接近了。    最重要的,该是逆水行舟、溯源而上的这个过程。    修行如逆水行舟,尤其是未到家的修行人,更是不进则退。如果习气是种将人性向下拉扯的力量,逆水溯源,尤其需要以意志为奖,以智慧为舟,向心的源头迈进。经过试炼的险滩,穿越一程又一程内在的转折,有山穷水尽的困顿,也有柳暗花明的惊喜,这是艰辛而丰美的心灵旅行,在这条向内追寻的清溪上,我们会更深细地了解自己。这个明心见性的过程,每个探索的动作都很重要,每一分进步都值得赞叹,因为修行道上的每滴汗水、每寸血泪都见证了心灵蝉脱的坚实度;曾经和痴苦、和疑团搏斗的灵魂,才显得尊贵,才不轻易退转。    当一个修行人到达心灵的桃花源,得到大安心,在内证上得到寂灭之乐,他并不住于寂灭之境,仍是回到寻常饮水的人间生活,这就是偃溪禅师说的“又到桃源尽处还”。就像武陵人找到了桃花源,他还是要回到红尘里的家。    不同的只是,当智慧如春风拂来,当般若的消息如桃瓣隐约在心,大悟的禅人知道源头在哪里,不再疑惑。    偃溪禅师有了究竟处的体悟,看待一切事的眼界就更宽广了,即使是面对佛经,也不再起绝对尊崇想,因为他知道人间有更多活的佛法,有更多有生命的经典,正如佛陀说的:“已说之法如爪上泥,未说之法如大地土。”这些未说的部分,正需要我们以宽广的心去随缘发现。当他知道有些奉法诚敬的朋友正在整理佛经,固然欢喜赞叹,但仍要提醒“流水落花栏不住,几多春色在人间。”佛法就像美丽的桃花,不会只留在经典的桃花源内,更多的,是随流水飘进人间的曼妙奥义。整理纸头佛经,也别忘了整理自己生命的经典,这样才能渐渐发现在一切人事物身上演示的佛法,活色生香,广如大地。    第十一篇:当下是美    无端一念瞥然兴,    好似浮云点太清。    万叠台山亲到顶,    桃花烂漫雨初晴。    ——宋.无见先睹禅师.《示兴禅人》    太清:太空。    修行是自己的事。    无见禅师在《示兴禅人》这首诗中,提出如是的重要观念:“万叠台山亲到顶”,如果证悟无上菩提的历程是万叠台山,修行人必须一步一脚印地亲身履践,才能体悟“桃花烂漫雨初晴”的山顶气象,那美丽的生命大风光,唯有曾经血汗交流的心才能识得十分。    修行境界,是亲临现场算数的。    祖师的悟境界,先贤的悟后言行,虽然殊胜高妙,令人向往,但那是他们的自家事,是心灵本地风光的自然展现,或刚键或温柔,或机趣或朴淡,法无定貌,都是豁然开朗的心,源源涌出的智慧活泉。我们未到家的人,师法精神可以,但不宜模仿形迹,否则依样画葫芦只是得到空洞的外相,对修行体质没有什么帮助,明眼人会一眼看穿。南泉斩猫,丹霞烧佛,这种惊世骇俗的行径,是他们悟后的“平常事”;而一个现代禅人的“平常事”可能是对一朵花深情微笑,或一杯茶喝的身心如洗——风格不同,但都是自己内在质地的全然展现。    桃花烂漫雨初晴,真是个美丽的悟境,我们看了也由衷欢喜。无见禅师想必是位温柔爱美的禅师,因此悟后看到的世界格外清净美丽,好比初歇的春雨点点,在灿烂的桃花瓣上盈盈辉映,这种生命美景真是动人至深。    我们也有自己的生命美景,在心的巅峰,等待我们从“老实修行”的山道上层层攀升。    大悟之后的禅人,连“悟”之一念都不生了,生命是一片晴朗,没有作意的法执,只是随缘顺性地过滋味清美的好生活;遇到有惑未解的有缘人,就随机点化,悲悯众苦但也不强把金针度与人,只是等机缘自然成熟,再顺势一推,如此而已。    “无端一念瞥然兴,好似浮云点太清。”悟,一如浮云,虽能将浩瀚天空点染得更美,但对空的本体而言,仍是余事。云来太清,是自然舶来,无住无染才是真如法性,连“悟”也要放下。    体无生,了无事,亲证空性,固然可贵;但“枯空”却不是禅人本怀,槁木死灰,了无生趣的寂灭相,并非禅的究竟处。活泼丰富,生机无限的空才值得向往;风云际会、飞鸟往还的天空,不是比一无所有的天空更动人吗?那么,禅人的生活当然也可以情韵洒然,充满创造力。当下是美,哪一分一秒没滋味?    第十二篇:小心,那夜雪!    雪拥柴扉独坐时,    寒风寸寸折琼枝。    晓来顿失青山色,    开尽梅花总不知。    ——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    琼枝:被雪覆盖、晶莹如玉的树枝。    这是一首修行人在白雪皑皑的山居中,晨起忽尔觉受到内外一如、心物交融的悟境诗——    白雪如厚重的被衾,密密拥裹住他清修的小木屋,清晨,他在雪光中醒来,静静看着窗外白色的世界。    连树枝都结冰了,晶莹得像白玉雕成一般,只是寒风一吹,便冻得脆折下来。北风中微细的树枝断裂声,便是这清晨唯一的声籁了,天地如此静好啊……    然而,这雪白的世界里,似乎有什么异样,令这个早晨感觉上这么特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一味禅:花之卷
一味禅:花之卷-2
一味禅:花之卷-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一味禅·花之卷
一味禅·花之卷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