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中去发现,象二郎神追孙悟空一样。第二,一第在要现象中去观察不要把各种现象孤立起来观察,而要研究各种现象的联系,因为本质是借着各种现象来表现的,每种现象只122能表现本质的一方面,不能完全表现本质。要第二要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观察抓着完全的本质,必须把各种现象的总体联系起来研究。你今天看见朋友的笑脸时,就得要想想他昨天的凶相。如果你忘记了昨天的凶相,把今天的笑脸孤立起来观察,你一定受骗,以为他真是一个好人。二郎神碰见庙宇的时候,他一方面精细地观察这庙宇,一方面也要想他自己刚才在追逐一个猴子。如果他想不起这猴子,把庙宇孤立地观察,那他就不能够从庙宇后的旗杆联系到猴子的尾巴,因此也就无法看破眼前现象的根底。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可以知道,要发现本质,不是现现成成可以马上发现的,一定要对于现象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研究工夫,才可以达到目的。这证明质量互变律的作用,由现象的观察到本质的发现,这是质的变化,而这质的变化,是先要经过一番量的增加,即对于现象的观察研究的增加。对于现象的观察研究愈多,我们所能看到的本质就愈深刻,朋友的脸嘴多变几次,我们对他的性情了解也才愈真实。因此,我们要研究一种事物的时候,一定得要把它的各方面的现象尽可能的观察到才行,切不可抓着几点不完全的片面的事实,就要定下判断。关于这一点,《西游记》上的比喻就不能适用了。《西游记》上的照妖镜,完全是现成的,二郎神观察孙悟空的变化,也太容易了。事实上我们要抓着事物的本质,决没有这样现成和易。容神话本来不是完全可靠的。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有很多的人研究着各种的科学,科学的研究,就是要从这纷乱的现象世界里,找出各种事物的本质来。现象(和假象)就是事物表面上的变动不居的表现,本质就是贯串科学法则就是在这些现象根底里的比较固定不变的法则。反本质映的科学上的各种法则,就反映着各种事物的本123质。人类靠着科学法则,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能够进而征服界,世就好象《西游记》上的天神有了照妖镜而能够制服孙悟空一样。人类要战胜自然,必须有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解决社会和生活上的问题,就必须学社会科学。我们已说过,本质的把握不是现成存在那儿,而是经过种种的现象的观察研究才得到的,由现象的研究,我们达到了本质,把握到了本质以后,我们就利用它再来观察一切观察现象和本质,要依着否定之的现象。于是现象在我们眼中就分外清楚。否行律进定由种种的脸嘴的变化,我们懂得了这人的根本性情,认识了他的根本性情以后,我们再来观察他的行为,那时就分外能够了解他了。在这里,我们又看见否定之否定律的作用,最初我们只看见现象,是肯定,是正。经过了观察研究以后,我们发现了本质,这是否定,是反。把握到了本质,我们把它当做照妖镜来观察现象,就是否定之否定,是合。到了否定之否定的阶时,段我们对于当前的事物,就能够把它的现象和本质统一起来观察,它的根底是怎样,从它的根底里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又是怎样,我们都能看得透彻,不象以前那样单看见片面的现象而至于受骗了。最后,我们顺便要解释一个疑问,这疑间是有很多人希望着解答的:即质量互变律中的“质”和这里的“本质”有什么分别?“质”是一个包括很广的概念。凡是能使一件事物显出它的特性而和别的质和本质的分别事物不同的,都叫做质。现象中的各种不同,都可以说是有各种的质的不同,本质和现象的不同,也可以说是质的不同。所以“质”的概念是包括一切现象变化的,但“本质”却专门是对现象而言,本质是各种现象变化的根底124里比较不变的东西,今天笑脸,昨天凶相,是质的变化,但决不是本质的变化。不过,本质也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不过比较现象固定一点吧了。本质也有变动的时候,例如侵略国家的内部如果发生革命之类的事件,那么它对于被侵略国的政策,一定就会从本质上改变。而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上的改变了。还有,我们所能认识的本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愈更进步,那么所能把握到的本质也愈更深。譬如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质之后还有我们最初只知道某人本质上对我们不好,如果更质的本深我们更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发现这不好的原因,这不好的原因,就是更深的本质。又如我们最初只知道侵略国在本质上总是要被侵略者牺牲,不管他的表面现象怎样,仍离不了侵略的目的,但如果再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侵略国之所以要侵略,是因为它的资本主义制度使然的,这一个发现,又是更深的本质的把握了。我们的认识就是这样能够不断地加深的。我们可以引一位动的逻辑的名著上的话来结束这一次的讲话。“人类的思想,是无止境地向前进行的,它从现象走向本质,从第一位的本质又走向第二位的本质,就这样无限地深入进去!“(引自《哲学笔记》)二十一笑里藏刀——形式与内容前次我们讲到,恶人在表面上常常也有笑脸,侵略者也常常会戴着亲善的假面具。结果就看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常常和它的表面现象不同。简单一点说,就是本质和现象的不同。本125质上虽然是一个恶人,但表面上我们只看见他的笑脸,于是就常常受骗。所以,单单从现象上看事物,是很危险的。同样,单单知道一件事物的本质,而不注意它的现象的变化,那也不对。因为我们对付一件事情,必须要斟酌各种实际情形,用适当的方法去处理,才不至于失败。而这实际情形,就是指那各种的现象而言的。例如,当我们的敌人露骨地来进攻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对付方法自然也是毫不客气的抵抗。然而,当他要利用亲善的假面具来骗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仅只要用抵抗来对付他。抵抗是不能放松的,但同时也要努力设法来揭破他的假面具。因为,在这时,假面具对于他有很大的帮助,他可以用这假面具去骗得许多人来帮他,我们不注意这一点,那就等于让他多有了一种武器,无形中就要吃很大的亏。这就是单单知道事物的本质,而不注意这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或不随时注意实际情形的坏处。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也要把它统一起来观察。“笑里藏刀”,这句古话很值得我们吟味。恶人的表面的笑,和内面的刀也完全分不开。我们不能单单懂得他的笑就算完事,也要注意里面的刀,我们不单单注意他的刀就完事,更要注意他的刀是藏在笑里面。能够把“笑”和“刀”都同时看得透,那就算是把现象和本质统一地认识清楚了。把一件事的本质和现象都一起看透了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明白那一件事的内容了。“本质和现象的到这里,我们已讲到这一次的本题上来统一,就是内容了。这次的题目是内容和形式的问题。由上面的解释,就可以知道内容是指什么。一件事的内容,是包含着这126件事的木质和现象的全部的。有的人仅仅看见一些现象,就以为懂得一件事情的内容,实在是很大的错误。旅行家对于地方的印记,象就是单单看见表面现象的好例,要从印象记里知道一地方的真正的内容,大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常常说:某人看事情看得深一刻点,所谓看得深刻,意思就是不单只看见现象,更能渗透到本质里。愈看得深,就是愈更完全地认识了内容。一切事物都有内容的意思已经弄明白了。接着我们就一的定形式想到形式。无论找一件什么事情来,我们都可以看出它总有一定的形式,鸡蛋是椭圆的,桌子是方形的。泥土煤炭不成一定的形状,而不成一定的形状,正是泥土煤炭的形式。有许多事情乍看起来不容易看出它的形式,其实也有一定的形式。例如我们前面说的忽而亲善忽而野蛮的侵略者的行为,表面上变来变去,似乎没有一定的形式,其实细细的研究起来,就可以看出,现在的侵略者的行为无论怎样变,总离不了一个独占的形式。在从前,经济的恐慌还没有到今日这样危迫,战争的危机还没有到这样紧急的时候,一个侵略者和别个侵略者中间还可以稍稍马虎一点,把自己所侵占的地方上的门户略略开放,让大家分点油头。现在可不行了。世界上供人侵略的土地已经非常贫乏,一国独占还嫌有点不足,那能分润与人呢?于是乎侵略者对于被侵略国家,无论用露骨的武力侵占也好,或者用亲善的方法哄骗也好,总是想法子要一人独占。如果说从前的侵略行为采取分润的形式,那么现在的式,形明明是独占的形式了。再譬如说,对我有恶意的人,他们有时正面来攻击我,有时用笑脸遮藏了他的恶意。乍看起来也好象没有一定的形式的。细细的研究起来却不然。这许多对我有恶意的人,他们各人所取的形127式不一定是相同。有的人对我恶意很深,他的攻击完全是势不两立的形式,露骨对敌的时候自然不免要拚个你死我活,就是用笑脸敷衍的时候也在勾心斗角地要打倒对方。这是势不两立的形式。但有的人也许还不到这程度,他对我的恶意不过是由于嫉妒,于是他的对敌只限于攻讦低毁,这样的形式可以说是不佩服的形式,却不是势不两立。再把荒诞的神话来做比喻罢。象《西游记》上那种完全虚构的故事,似乎说不上什么形式了吧?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算什么形式呢?但认真研究起来,仍然找得到的。孙悟空的故事可以分为大闹天宫时代和他跟唐僧取经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变化,形式就不相同。乍看起来好象是一样的变,其实在闹天宫的时候,他的变化处处与天上的神对敌,始终是取着魔王的反叛形式,而在跟唐僧的时代,却反而与恶魔对敌,完全是皈在依佛教的信徒形式之内变化了。无论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到这里大致已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再说形式和内容有什么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常常要被人误容内和式形系关的解。最重要的误解,就是把形式比做子,瓶而把内容比做瓶子里所装的酒。这个比喻的错误,就是把内容和形式看做可以随便分开的两件东西,两者中问没有深刻的关系。没有酒,瓶子还是瓶子,没有瓶子,酒还是酒。把酒装进瓶子去,仅仅是装满了瓶子。对于瓶子本身,也没有什么影响。用哲学的术语来说,酒和瓶的关系只是外在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却决不是这样隔膜的。形式是内容本身生来所具备着的一定的形式,决不象瓶子那样从外面装上去的东西。桌子的方形,在装造桌子时候就同128时造成,不是先制成了桌子,然后再装上方形。侵略者的独占的形形容和内式式或分润的形式,也和侵略者的全部行为分是不能分开的不开。如果没有侵略的行为,什么独占分润之类的事情也根本不会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形式和内容是不能随便分开的,这种关系,用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内在的关系,与瓶和酒的外在的关系不同。这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由内容决定形式和内容不但不能分开,形式是什么样,还得由内容来决定,酒是不能决定瓶子的,葡萄酒不一定要用圆玻璃瓶来装,五加皮也不一定要装在瓦坛子里。但内容却不是这样。一件事物的形式,常常要由内容来决定。在内容里,又以本质为基础(这在前次讲话里说过了)。所以,说得更完全一点,形式是由本质来决定的。对于怀恶意的人用低毁的形式攻击我,这是因为他在本质上嫉妒我。另一个人对我取势不两立的形式,是因为他在本质上对我有极大仇恨。侵略者取绝对独占的形式来行动,是因为经济与战争的危机在今日已紧迫到极点,使侵略者的野性在本质上达到了几乎疯狂的程度了。总之,一件事物的本质,是决定它的形式的基础,本质是什么情状,它就表现出什么样的一种形式。同样要知道一件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只要把握到它的本质(当然也不能忘记了现象),就不难推测而知。形式不能离开内容,并且受内容的决定,这不是表示形式完全是被动的东西,完全是附属在内容上,一点独立性也没有了吗?是的,瓶子可以完全离开了酒,自己绝对独立起来,而形式对于内形式也有相对容,却决不能够做到这一步。但是,如果说的用立作独完全是被动的东西,完全受内容的决定,而自己却一点也不能够反过来对内容给以影响,那也是错误的。它只129是不能完全离开内容,不能绝对自己独立起来罢了。相对的独立的作用,它还是有的。适当的形式,能够把内容很适当的表现出来,能够帮助内容适当地发展下去。一个嫉形式能帮助展发容内妒者用讥讽攻讦的形式对付他的对手,就很适于发挥他的酸素作用。他如果不用这一种形式,而改用比较缓和的容忍的形式时,他的嫉妒的力量就不能发挥,如果采取势不两立的形式,又成为过火。所以,单单讥讽攻讦的形式,对于嫉妒的发挥是很有帮助的。由这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形式对于内容的反作用或反影响,这也是形式的相对独立作用。但形式的反作用还不仅只是这一点。内容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前次讲话形式也能限制内容的发展,已说过,本质和现象都会变化,所以内容也甚至于加以束缚不断地变化。但形式却是比内容更固定的东西。内容在变化,形式不一定也会跟着变化。桌子一天天腐朽下去,而方形却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嫉妒者忽而鬼脸忽而笑脸,他的行为始终离不了讥讽攻讦。形式既然是固定着的,所以内容变来去,变总跳不出这一个形式的范围以外。这样一来,形式对于内容,显然能够有一定的限制的力量,它把内容限制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了。在前面我们不是说过,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吗?现在我们却要说这统一之中同时也有矛盾了。内容是要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而形式却要限制着它,这不是矛盾吗?这矛盾的存在,使得内容和形式不能永久调和在一处,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俩就要发生冲突。譬如说,嫉妒者的醋意,就是会变化的,它能够一天一天的加深,深到可以变成仇视的心情。到了这一种程度,他一定觉得,单单的向130对方取讥讽攻讦的形式,是不够了。如果他一定要使自己的行为维持着这种形式,他必然会觉得极不自由,他觉得他的发展增高了的敌意,是被旧的形式束缚着了,这时的形式,就成了内容的桎梏,不把它打破,内容就永远无法发展。在这种情形之下,形式的反作用是最极明显了。本质的发展,内容要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和形式使内容和形式发生这样激烈的冲突呢?这问题,在前面已来起突冲经答复了一部分了。内容决定形式,是以本质为基础,在本质维持着一定状态的期间,内容的变化,可以不至于和形式有过分的冲突。如果本质将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时候,那么,形式和内容激烈地敌对起来了。这时,新阶段上的本质要求建立新的形式,但旧的形式却束缚着它,妨害它的实现,只有打破了这旧形式,才能达到目的。嫉妒者的本质转变为敌视心情的时候,不能与单单讥讽攻讦的形式相容,原因就在这里。一件事物的本质何以会由一阶段转变到另一阶段呢?用我们以前讲过的矛盾统一律来解答,是很容易的,因为本质这东西,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事物渐渐发展下去,它的本质的矛盾也愈愈更更地增大,于是变成另一种更高的本质。在嫉妒的心情中,多少总包含着一点仇视的萌芽的,这是嫉妒本质的矛盾,这矛盾,就是使嫉妒转变成仇视的根本动因。内式和形容内容的矛盾的发展,使本质从一个阶段冲突的结果,转变成另一阶段。本质转变的结果就使内容是要打破旧形式和形式敌对地冲突起来,使形式成为内容的桎梏,于是不能不打破旧形式,建立新形式。这样,要攻破一种旧形式,决不能单单从形式上来着手。而应131该促进它的内容的矛盾,在旧的内容里种植新的萌芽,使它生长发达起来,然后就可以破坏旧的形式,要想建立新形式也不是凭空地可以做到的,新形式的建立,是要有新的内容做基础。利用旧形式,克服旧形式,是在艺术上很重要的问题。例如新国家苏联要请梅兰芳去公演,公演后又指出中国戏的许多优美的地方,这可以看出他们对旧艺术形式的重视。然而重视旧形式,并不就是要对着形式屈服,而是要从里面找到一些积极的东西,用来促成新艺术形式之建立,例如苏联说中国戏怎样好,并不是指全部而言,他们也曾说里面有许多封建的,落后的,和现实生活远离的东西是怎样要不得,而那打渔杀家之类的写实的作品,则应该加以发展。因为这些地方是很好的萌芽,可以发展成将来的新艺术。为人做事,也有它的内容和形式,怎样应用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都可以照上面所说的类推,这里篇幅不够,不能多讲了。二十二规规矩矩——法则与因果现在社会上一般人还很重视规矩,对一个人说:“你不懂规矩”!他就觉得这是很大的侮辱。要说服别人,说一声“规规矩矩的”!也可以算做很好的理由。黄包车夫要车钱,说“:规规矩矩三角钱”!这就表示他的讨价三角是很正当的。乘客还价,也说:“规规矩矩一角半“。又表示按道理只应该给一角半。规矩,几乎被人抬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宝座上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也并不难解释: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觉得世界一切事情,总有一定的道理,月到阴历十五日必圆,天气到夏日必热,冬天必冷,人的行为,也要有一132定的标准,这就是规矩。不守规矩,就好象要使夏天变冷冬天变热一样,违背了正当的状态,是不正当的,是有罪恶的。这种思想,似乎有点陈旧了,然而在中国一般人中间,还遗留着很不小的势力。凡是有这种思想的人,都把人的生活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看成同样的东西。人生活在社会里,一个社会总有这一个社会特定的种种规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着这些规矩。同样,他们以为世界上也有种种特定的规矩,一切鸟兽万物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也不能不遵依着它,因为要依从着它,于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特定的秩序,四季的交替不会紊乱,草木的繁荣和枯落有一定的时序。这些变化,都可以说是遵守着某种规矩的缘故。这种思想是不是真实的呢?我们可以答复说:“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却是错误的。“真实的地方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是:它看出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一态状和序秩定的状态,一定的秩序,表面上看起来,这世界真是万花撩乱,混杂不堪,细细地研究起来,却可以看出每种事物总有每种事物的一定的状态,小到细微的尘土,大到整个的宇宙,都各有各的秩序。这是真实的。然而错误的是,它把这各种各样的一定状态,比做人类社会里的规矩,规矩是在一种社会制度里预先有了的规定,然后强制着人去遵守它。如果把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各种状态和秩序也看做规矩,那么势必要假定世界上先有什么人制定了各种规矩,然后强制着万物来遵守了。这就是说: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秩序,并不是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着的状态和秩序,而是有什么人从外面制定好了勉强装嵌在它们身上的。然而,这样大的一个世界,人的能力怎能来替它制定什么规矩呢?人的能力做不到,不是只有神力了吗?于是就不能不假定世界上有了神了。因此,133这种思想结局就叫我们去相信神仙,相信冥冥中有一个万物的主宰。使我们成为宗教的奴隶,这就是它的错误的地方。神是没有的,它只是骗人的空想。这由实践可以证明。这两这种一定的状态年来的水灾旱灾,农人们求神拜佛,不知道秩序是各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绝不是多么虔诚,如果有神,为什么不灵验呢?中神灵的矩规国的农人有了这种实践的经验,大多数都明白神和宗教只是骗人的勾当了。我们不能相信神,所以也不能相信世界上万物的秩序是神定的规矩。其实,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之有一定状态和秩序,是各种事物本身自己具有的,并不是谁替它定的秩序。现在我们己经明白,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本身都具有着一定的状态和秩序。但接着我们就要说:这种状态和秩序也并不是刻板的,例如就人的一生的变化来说,每个人照例是要经过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等种种过程。而且每一段过程的年龄和时期都有一定,如幼年到十五六岁止,青年到三十岁便结束。这就是人的变化所具有的一定的状态和秩序。然而这只是一般的情形,若就另一个人来看,情形却不一定是如此。有的人早亡,有的人特别长寿,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成熟很迟,住在寒带的人要十七八岁才到青春期,热带地方的人却在十一二岁便成熟了。所以,在一定的状态和秩序中,也有种种不一定的情形。但这种种不一定的情形,始终仍是由一定的状态和秩序里表现出来的现象而已,它虽然有许多差错,无论如何总不能把那一定的状态根本改变。人虽然有未老先衰的,但总不能够先老年而后又来一个青年。那一定的状态和秩序,始终是它的根本的状态和秩序,或可以称之为本质的运动状态和秩序,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134不一定的情形,则称之为现象上的运动状态和秩序。现象上的东西无论发生怎样的差错,总不能根木跳出本质的范围,这是以前就讲过的了。本质的运动状态这本质上的运动状态和秩序,在哲学和科和秩序就是法则学上就叫做法则,一切事物都各自依着一定的状态和秩序的范围而运动变化,也就是依着一定的法则而变化运动,这就叫做合法则性或规律性。科学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要找出各种事物的法则来,我们前面讲过的矛盾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三个规律,就是世界上一切事情的三大根本法则,小到微尘,大到宇宙的运动变化,都逃不出这三大根本法则的统率之外。法则是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本质,我们在以前讲本质和现象的时候就说道:当我们看一件事物的时候,如果单单抓着本质,而忘记了现象,是不对的。对于法则也是一样,法则是静止的,所以是狭隘如果我们单单知道一点空洞的法则,就以为而全完不懂得了事物的全部真理,是不够的。世界上实际存在着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现象的表现。纯粹的法则,决不会赤裸裸的直接暴露着。在法则上我们可以规定一个人在十五岁成熟,而实际上我们却看不见一个恰恰在满十五岁那一天成熟的人,即有,也必定是千百万中只能找到一个。人的成熟状态在实际上总是千变万化的。而法则却撇开了这千变万化的实际状态,只规定一个固定而静止的状态,所以它是不能够抓着事物的充分的全貌的。一个最有名的新唯物论者这样说:“法则只能抓着静止的东西,因此一切法则都是狭隘,不完全,近似的。“因此,”现象比法则更丰富“。这是很不错的话。135但是,我们不要因此就看轻了法则,它虽同时法则又是根本的,比现象然是狭隘,不完全,近似的,然而它始终是更深刻更正确根本的东西,始终是运动变化的本质。事物的运动变化无论怎样千变万化,无论在各个现象上有种种的偏倚和差错,它最终仍是要依着一定的法则运动,始终依着一定的倾向变化,我们知道了它的法则,就知道它的根本倾向。因此,法则是比各个的现象都深刻,都正确得多。如果轻视了法则,就是轻视了正确的指示,这是不对的。这就是法则本身的矛盾。它是深刻的,正确的,然而又是不完全的,狭隘的。因为它深刻,正确,所以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抓着它,因为它不完全,狭隘,所以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它,而须随时注意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的现象。此外,关于法则还有几点要注意的地方。法则也并不是永的不变远第一,前面说法则是比较静止的状态,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误会,以为法则是永远不变的。我们觉得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是一定不移的法则,而这种法则实际上只能够在温带地方才适用,热带地方四季都是夏天,北冰洋四季都是冷天,就不能适用这法则了。我们在现社会里常常受到经济恐慌或不景气的影响,由经济学的书籍上知道这是依着一定的经济法则而引起的。但这种法则只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才有,在以前的封建社会里,以及将来的更高级的社会里,这种法则都不会存在的。总之,法则是要在一定的情况之下,一定的历史阶段里才会出现,我们可以说,它本身也是相对的过渡的东西,它是有历史性的。一般法则和特殊第二,一种事物的变化里,有一定的法法则是分不开的则贯串着它的全部过程,而全部变化的过程136又常常分为各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各自有它的特别的法则,贯串着全部过程的法则,叫做一般的法则,各阶段的法则叫做特殊法则,一般法则和特殊法则是分不开的。例如一个人,如果是男性,他从生到死,都和女性的生活情形不同,这是一般的法则,然而在幼年时候,性的机能不大显露,老年时候,性的机能又衰弱了,这些都是特殊的法则。我们不能因为看见了特殊的法则,就把一般的法则忘了,我们不能因为小孩的男性不很显露,就说他不是男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会发生恐慌,这是资本主义的一般的法则。初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自由竞争,今日的资本主义却走向了独占的阶段,这是两种特殊法则。有的经济学者看见了独占的特殊法则,就忘记了资本主义的一般法则,以为独占实现以后,就不会有恐慌的现象了。这也是极大的错误。一般法则和特殊法则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看见了特殊法则,而抛弃一般法则。则法果因我们所认识的法则中,最重要最普遍地为一般人所知道的,就是因果法则。一件事情必定都有一个原因,一个原因都能引起一定的结果,这事是任何人都知道,这样普遍的一个法则,我们不能不特别提出来说一说。普通人所想到的因果法则,常是很片面的,不完全的东西,譬如现在的青年大多数都失业了。有的人就出来考究它的原因,他们说:失业的原因完全是由于青年自己不努力。有不努力的原因,才有失业的结果,这种因果的见解,是不是和事普通人所谓的因果法则,只看见片实一致呢?我们可以说:这是把事情看得太简面的原因和结果单了。一个人要有职业,自己的努力固然也有关系,然而另外还要看社会是不是能够有给他就职的机会,如137果社会上没有机会,努力的工夫还不是自费吗?世界上事物的互相关系是很复杂的,一件事物的发生常有种种的条件,而普通的因果法则却单单抓着一方面的条件。以为一个结果只有一个原因,一个原因也只有一个结果,而把其他种种有关系的条件忘却了,这是普通因果法则的不完全的第一点。还有我们通常总以为原因引起结果,而结果对于原因也用作反有结果对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