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江湖-野夫

《看不见的江湖》散文集 / 野夫目录推荐序:看不见的江湖 杨渡推荐序:诗酒歌哭,轭前荒途照颜色-----为野夫散文自选集附笔 王康代序:留将燧火好传薪上篇 骊歌畸人刘镇西幽人苏家桥烈士王七婆掌瓢黎爷乱世游击---表哥的故事谁为苍生惜健儿绑赴刑场的青春再祭聂绀弩六十年必有王者兴遗民老谭虚构的和尚下篇 尘海故乡 故人 故事味蕾上的乡愁我们都在各自的废墟上生活无所在的故事流放的书斋香格里拉散记紫竹院三记民国屐痕代跋:让记忆抵抗《看不见的江湖_序》杨渡1,2011,夏夜,丽江。夜色刚刚升起,夏日微雨纤细,古道酒旗正招手,歌声飘忽迷离。野夫带著我们走过大研古城,几乎迷失在那细如长发、曲折如女人心事的衢巷。飘著些许酒意的小馆子,挂著红红灯笼的茶馆,流传著异国音乐的亭子,召唤著不想回家的灵魂。我半路忽然想起老威曾在此落脚数年,开了一间酒馆,夜半萧声引来各地飘泊的酒鬼诗魂,以酒为名,一起嬉戏,互相取暖,折磨记忆。在自认是「垮掉的一代」的虚无年岁中,除了酒与诗与音乐之外,也确实不知道还能做什麼,就这样任岁月荒芜下去。直到酒力不堪负荷,一个一个离去。最终离散相忘於江湖。我问野夫,那老地方还在吗?「呵呵呵—!」野夫笑了起来:「每一次都是大醉,现在实在也想不起来,到底在什麼地方了!」「朋友不在,那地点也没必要再去找了。」今夜,他一样找不到朋友开的音乐酒馆到底在什麼地方。我们只好冒著微雨,陪他闲逛这夜色正年轻、酒香刚刚飘起来的古城。音乐酒馆的院落,在稍稍偏古城边上的角落里。大约是为了避开热闹的城区,以免音乐太大声,容易吵到别人午夜的安宁吧。这酒馆是老房子改建,老四合院,中庭植了几株老树,砖瓦虽然修整过,百年岁月的沧桑,依然保留在屋檐、灰瓦、石板地上。主屋的客厅改建为酒馆的表演场所。素朴的墙面挂几幅西藏的画,一些古老的乐器:吉他、冬不拉、金杯鼓、萧、古琴等。王啸面色黧黑,眼窝有一种边疆民族的深轮廓,带一点野气的眼睛,长发梳向脑后,绑一个小结,短短的山羊胡子,一点也不像一个音乐人,像是江湖上的一条汉子,或者落拓的杀手,流落於市井,偶而沈吟狂啸。早年王啸在广州做生意,后来决定和女朋友远离城市,到西藏开了一间名为「念」的音乐餐馆,如斯数年,江湖的旅人、音乐的达人都曾去那里落脚,间或演出,得闲便一起玩音乐,录一点现场即兴创作。有时那创作得了欣赏,就在小众之间发行开来。现在来丽江,其实离西藏也不远,翻过雪山,过德钦,便可到拉萨。只冬天大雪封山,就不易来去。野夫说他曾走过这条路,从云南进藏。一个西藏老兄弟,听闻他从此路来,竟久候於半路,等待他的出现。此君带好酒一坛,等候数日,一见面,大笑说:「终於等到你了。」於是欢快畅饮,直到身体与五千尺高原融合为一,飘浮云际,不知乡关何处。今夜野夫携兄弟来,王啸於是上了西藏的青稞酒。此酒不烈,入口柔和,可能谷物晒乾的过程,有高原阳光强烈直射,酒中带著高山上的乾暖气息。「慢慢喝,这酒,后劲惊人。」兄弟说。为了老友的到临,王啸特地召唤此刻正在丽江流浪演出的「旅行者」乐团的俊德和文峰,准备今夜在小酒馆来一场私人的演出。俊德是新疆汉人,流浪中国各地学艺,以弹拨乐器见长,尤以维吾尔族传统乐器冬不拉更为动人,江湖上传说他是南中国最好的弹拨乐器高手。文烽打的鼓,乐界早有名声,参与过葛莱美奖颁奖典礼的演出,无论非洲中国、古典爵士、摇滚嬉哈,都可以轻重如雨,自成风韵,算是国际上小有名气的音乐人。只是他们都不进入主流市场,宁可流浪於蒙古、西藏、丽江、云南这些边境的音乐酒馆,偶而参加雪山音乐节,做自己的音乐,走自己的江湖。王啸看俊德和文峰摆好乐器,慢慢调音,一边和我们喝酒,和野夫说著一些朋友的行踪,问候彼此的兄弟。等到那乐器调好,开始演奏。旅行者乐团的惊人气势,才真正出现。在俊德手上,那平凡如边地流浪者所弹拨的老乐器,竟爆发出强大的力道,以轻快的节奏,诉说出民族的百年心事与温柔。每一个音符,都有自己的重量,叮叮咚咚,兀自射向每一个角落,再从古老房子的横梁上弹回来,回荡在边境的暗夜中。即使是王啸本人的歌唱也以气势见长。他嗓音时而低沈,不似歌唱,而是荒凉的吟哦。时而拔地射出,乾如裂帛,像沙漠风起,带著细沙的质感,带著刀锋似的锐利,骤然袭来,使人坠入远古的寂寞与荒凉。至於俊德所作的「迷幻列车」,以新疆冬不拉的急速弹动,配合吉他与文烽的各式鼓点,可说是迷幻性质极为浓烈的音乐,既有边境风情,又有现代性的迷离狂乱,原创性非常强。众人安静凝神,听完数曲。我只和野夫说一句:「中国的江湖之大,边境竟有这等高手,真是痛快!」2,丽江只是我们旅行的一站。从北京开始,野夫即安排了他各地的兄弟来接待。大理不亚於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隐藏著各路的好汉英雄。大理是野夫隐居落脚写作的所在,《江上的母亲》中的主要篇章,即在此完成。在大理街道闲走,总要有人招呼他坐下来喝两杯。入夜愈深,召唤愈殷勤。我们在这里遇见了带著孩子在边境流浪的父亲。他不愿意孩子接受现行教育内容,更不愿意此生只是浑浑然过活,於是放弃工作,带著孩子到各地旅行停居。他一边带孩子读书,一边和孩子接触各方朋友,讨论公共政策、社会问题、教育体制等等。随著接触日多,才十来岁的少年竟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早熟,他敢於独立思考,参与批判讨论,竟是寻常教育所不能及。也有厌倦於都会生活的奇女子,寄居大理多时,读书游荡,喝酒聊天,看著比任何一个地方都透明的蓝色天空,等待内心想得「更明白一些」,好去走下一步。我们去拜访了无为和尚,以山中泉水,泡一壶淡雅老普洱茶,心中竟安静得只想在此长居,不复离去。我们也见到了一个年轻和尚,此君正在筹划地方佛寺,顶一个大光头,热心热血,充满未来的希望。在野夫的引见下,我们碰上来自各方的能人异士。为了见野夫一面,一位大姐独自开车数小时从昆明来,中午小聚一餐,叙了叙旧,谈了昆明兄弟的近况,又自己开车独行,穿过雪山,要去德钦附近藏人居住的山上。她想帮助藏族农民,在那里开发高山上的有机蔬菜。藏人质朴,好相处,却无法把农产运出来售销售,她想帮他们一点忙。这个老大姐说话如天地浑厚大气,带一点农民的正直纯朴,极是让人敬爱。野夫送了一本台湾版的《江上的母亲》,她高兴极了,珍视不已,想到台湾,忽然想起自己父辈如何与国民党军一起抗日,竟热血沸腾起来。还有个香港人流浪来大理开一间小餐馆,也不挂牌,也无菜单,只在偏静的老屋中经营,为熟朋友上菜,上好菜。他确是高手,别的不说,只一碗煲汤端出来,清淡中有山野清香,却韵味淳厚饱满,让我们这些数杯高梁下肚的汉子一时清醒大半,赞叹不已。然而他也不汲汲营营,就是隐居般过活。台湾的画家韩湘宁也住在洱海边上,他在自己家里设立「而居当代美术馆」。他早年在台湾参加「五月画会」,到纽约后转向「照相写实主义」,80年代再转数位艺术,到现在已经放手遨游,喷墨水墨都不忌了。有批评家说他画风多变,随时代风尚而走,是「逐水草而居」。他一笑置之,反而自命洱海边的居所是「而居当代美术馆」。年近八十岁的韩湘宁留著一头略呈红色的公鸡庞克头,身穿白衣白裤,穿耳洞,骑一辆重机,呼啸过大理古城,早已蔚为大理一道风景。那美术馆也是大理新兴的观光景点。有一夜,於小酒馆中,我们见到老威的女人竟也从成都来了。起初,我以为老威不久会出现,正想著可以小聚喝一杯,以解上次成都未竟的酒话。不料他女人也说不清老廖的行踪,只随口应付几句。几日后,我们到了丽江,才知道他已经悄悄离开了家乡,流放异国,独自踏上不归的、寂寞的远路。然而我觉得老廖终究是来自底层的人,为这世界歌唱底层的声音,失去了土地与人民,要如何歌唱啊?我想起刘宾雁的寂寞的眼睛。他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来台湾访问,我做为全陪,陪了他半个多月。我青年时代景仰的报导文学大师,彷佛失去战场的将军,在旅途中,时时望著台湾的田野,想起北方的故乡。有一次在苗栗的乡下,他去采访台湾先进养猪场的技术与经营之道,非常认真的写笔记,拍照,记录许多猪只如何饲养配种的细节。我有些讶异,事后忍不住问他:「这些细节於报导文学中,要如何用上?」「哦,不是为了报导啊,是帮我们农民记录下来,以后回去,可以给中国的农民参考,对农民有帮助。」刘宾雁说。看著他认真的神情,我的眼睛当场发热了。可他终究未曾再回到「祖国」。失去土地的飘浮的生命,多麼忧伤的灵魂哪!然野夫不做此想。他说:「我是死活赖在这土地上,与汝偕亡到底了。」3,在丽江,雪山山脚下,诗人布农开了一间农庄。传闻:1995年,他沿著滇藏茶马古道徒步骑马,跋涉到拉萨,历时三月余,行程1900余公里。一路上马铃声单调寂寞,他捡两片木板,画上澜沧江和梅里雪山的风景,分别系於马铃上和自己胸前,沿途受到9位活佛的开光保佑,一路平安。后来他以这个故事为品牌,创造「布农铃」的传说,并且因为丽江而成名天下,於印度、尼泊尔、希腊开了三家分店,只出售这带有宗教祈福性质的「布农铃」。有趣的是,「布农铃」与东巴纸,这一今一古,竟是丽江古城唯二的地方特色产品。野夫落拓时,曾隐居丽江写作剧本。老威也曾在此开酒店,召唤各方的疯狂灵魂,来这里沈静片刻。这安静的古城,包容所有流浪的心灵,任由他们休息沈思,无边漫游,直到有了力量,再飘荡出去。有一夜睡前,野夫忽然召唤说:「起来喝一杯吧。」他备著酒,坐在旅店的茶房,微微腼腆的说:「今天来喝一杯,呵呵呵,我都五十岁生日了。」那一夜,不知喝了多少酒,只知我们把许多白酒都乾了,王晶文泡了几泡老茶,还无法解酒,唯有八岁的儿子小东乱打金杯鼓,我们各自唱了青春年代的歌,我歌唱我的鹿港小镇,他歌唱他的黄土地,直到夜深。还记得那一夜我们谈了两岸不同的青春梦。我笑说,我在台湾被视为左派,以前我们还要革国民党的命哩。可到了大陆,算算,我们这些人最多只能算是自由主义份子。而大陆的左派,却是一群拥有权力的人,和国民党的右派一样。至於大陆被视为右派的作家,如刘宾雁的思想,在台湾知识界看起来还是个「左派」作家。起初我不知道为什麼是这样?后来才明白了,原来整个大陆都在左边,你稍稍自由一点,就变成了右派。但实际上在世界的版图上,都是在左边。至於台湾,整个社会在右边,稍稍自由一点,就变成了左派,但实际上,这个社会还是右翼当权的社会,无论是那一个政党执政都一样。他谈起年轻时代的诗人生涯,湖南的大学生活,以及海南的警察生涯,六四牢狱之灾,一生可谓流浪各地,无边辗转。所见过的人,所感动的事,远远超过许多当代作家。那是该好好写一写啊。我说。和你一起旅行,才知道中国有一个底层的社会,一个和外面所看见的中国完全不同的世界,那是「看不见的江湖」。4,野夫是一个游侠。他可以辗转於风尘酒肆的江湖,也可以和庙堂的人物说理论事。他冷静,但不失热情;他有激情,但不理盲。牢狱的灾难磨去了他的浪漫,被陷害的经历让他足够世故,却更坚持某一种更为根本的「人情义理」。我想起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正在四川罗江县做田野调查。当时我担心四川地震的重建只重硬体,尤其年底关卡难过,需要某种希望的微光;台湾的九二一重建或可提供一点经验,陪伴灾民渡过难关,便特地去四川看望他。而他接风的午餐,便是与四川的一群兄弟小聚。有为六四坐牢的,有刑事案件坐牢的,有黑道,有白道,有诗人,有赌徒,有小官吏,也有地方领导。然而他可以将他们聚在一起,为地震出钱出力。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野夫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他的生命中,有一个宽广的江湖,他让我们看见,中国不是表面所见的那样,被政治统治,被权力淹没。它的内里,有一大片浩翰的「看不见的江湖」。那是以中国的「人情义理」所构成的人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不是政治的世界。因为这人的义理,所以一无不惧。这个民间的江湖,才是真正的中国。这个江湖,才是支撑中国走出文革,走出政治压迫,回归人性常轨,回归人情道义的根基。这江湖在中国历史上早已存在。《史记》刺客列传里的剑客、屠夫、杀手、小贩、乐手等,都是这个江湖的主角。在未出手之前,他们只是散落各地的无名小镇里的小人物,江湖或者曾传说著一点过人的技艺、身世的传奇、仁义的风骨;但大多数是寂寂无名的一个流浪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他们是正史之外的野史,文字之外的传说。他们甚至不屑做正史的样板。未曾出手之前的荆轲,只是一个屠狗之辈,而为他报仇的高渐离,只是击筑的乐手。他们隐身世界的角落,却无法隐藏其光芒。因为,他们不仅存在於中国的古典文学里,而是真实的存在於中国的民间社会。那是一种超脱於世俗价值、政治立场、利害关系之上的世界。那是一个血性、刚烈的世界。这是一个寂寞无声,不被知道的人性的坚持。现在野夫用他的文笔,来刻划这些寂寂无名,流浪於中国各地的江湖人物。他们可能是寂寞一生的乡村教师,辗转於谋生道途的乡村青年,监狱里互相照应的兄弟,或者隐藏一生学问的读书人。不要小看这一代人,不要小看这个江湖。这才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力量。底层的力量。无惧的力量。不死的力量.王康:诗酒歌哭,轭前荒途照颜色——为野夫散文自选集附笔一、野夫此生,命定诗酒作伴,歌哭行吟泽畔,江海一世,遍交天下遗民野老,我亦忝列其间。野夫懵懂于楚水巴山之际,我正躬耕在云台之南,巫峡西岭。每当日暮收工时分,夕照穿透云海直射崇巘群巅,其时云梦之台、高丘之阻、桑林之浦……江间沧浪直上万丈绝壁,满目绚烂霞光。侧身东望,但见峡江千里,萧森气息弥漫天地,袅袅秋风摇落山山黄叶。弱冠如我,初谙国事蜩螗否塞,更为眼前沧海桑田般鬼斧神工式的自然胜景陶醉。虽略知这片与《神女赋》、《高塘赋》生气相吹、中国性灵云集的万古堂奥,曾是无数歌手、诗人、高僧、禅师、游侠、君王、隐者、渔者、樵夫以及瑶姬、宓妃、娥皇、女英、昭君、帝女、巫儿们神人交合男女野遇之墟,几多颠沛、离乱、迁命、羁旅、归隐、流徙、相忘的氤氲天地,却不知山穷水复处,有一土家少年正在霜重水凝间兀自成长。百十里外,我与野夫共拥浩茫长江天堑,历时两载,浑然睽违于国破族亡年头。野夫蜷偎冷墙、凭栏铁窗之际,我也望门投止于亡途。那场发端于天安门广场,辐辏九洲并波及寰球的自由运动,一代人的命运为之改观。我和野夫偕有荣焉。未曾跻身时代风云中心的诗人野夫,却为他人自由而身陷囹圄。从此挣得自由斗士资质,平添一副铁血风骨,凛然化成好汉一条。我则蒙通受缉十年,从此以“8964”四个阿拉伯数字臧否人世,辨识忠佞。野夫慈母独自徘徊江畔之际,我的老母也决意撒手浊世。两位母亲同在决绝瞬息带走最后的母爱。野夫严父覆盖于刀斧赤旗之下,接受囚徒儿子千里奔丧之际,我也以待罪之身送老父最后一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梦得先生在夔、朗二州谪居十数年间所写旧句,似专为野夫与我而作。二十三年,正是家国天下翻成生离死别之域。野夫以《父亲的战争》和《江上的母亲》为慈严祭悼,读者无不感同身受,涕泗长流。我也写下《咏而归》,略述丧亲之悲。直到野夫名满天下,我才在京城一隅与他相遇。那是一个黯澹、萧索的秋夜。如同赫尔岑当年在彼得堡沙龙打量恰达耶夫一样,我也在望京著名的黄门宴上发现了野夫。他几乎一年四季穿一身牛仔服,傲岸挺拔的身影,少年苦读的近视眼,永远的平头(兴许是囚徒身份的再三确认),浓重的鄂西口音,使他在精英云集的京城显得与众不同,像一个忧郁的感叹号。置身于那些穿金戴银的时尚男女、高谈阔论的侃爷和及时行乐的当代废物们中间,他那苍凉浑厚的嗓音如同低音鼓琴,在阵阵众生喧哗后留下沉潜的回响。沉默不语时,他那“头盖骨式的前额”下,苍白、刻石般的面庞犹如大理石雕塑一样。当他抱着双手,张开薄嘴唇发言时,却散发出孩子式的笑声。他与以一纸《哲学书简》划破俄国尼古拉一世三十年漫漫长夜的作者一样,与社交界格格不入,又离不开它。他时常把激情深藏于冷峻面孔之下,像天空收敛在黑夜后面,接着叙述只有他才能叙述的故事,然后再度沉默。他那面无表情的脸庞,直射过来的目光,他那略带嘲讽的忧郁神情,使所有在场者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野夫,可以调侃不可冒犯的男子汉。2009年冬,我在京都度过花甲生日。野夫与北明、世存、喻源等人里外张罗,现场致辞,并赐“六十年必有王者兴”贺文,将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缩减440年。我在惶恐之余,对其幽默心领不敏。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野夫提瓶好酒敲开我重庆的陋室。两小时前,我刚刚被自家小狗咬得右掌红肿如血馒头,却不碍左手蒸腊肉油酥花生米煎鸡蛋煮面条。野夫突然造访,根本缓解我大年初一的伤痛和困惑。我们煮酒话天下,直到日西沉。不久,野夫获台北亚洲图书大奖,华文世界崭获新命。是年七月,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在台北首展,冠盖如云,十万观众先后来去如仪。我比谁都清楚,在诸多鼎助者中,野夫居功厥殊。若无他与台湾诗人、民主化推手杨渡的深交,此展几无可能。2010年春初,他专程从北京飞抵抗战陪都重庆,全程陪奉杨渡、子华夫妇,成为《浩》画台展不二“触媒”。在国父纪念馆恢宏殿堂,一盆石楠花静插一隅。野夫不能亲往,他以如此方式致贺。一个历经丧乱的土家汉子,这般悉心周被,让我花前驻足良久。野夫没有为我两肋插刀,那套江湖古风似已不合时宜。他为素昧平生的重庆几十位画家五年半心血之作插花,胜似插刀。二、惟楚有才,于斯为甚。我曾经在岳麓书院踯躅多时,凝神那搅动过无数湖相人士心潮的八字匾牌,并不以为然。我承认,把老聃庄周(这个河南人不啻先秦南面称孤的精神王者)算上,从屈原到熊十力,荆楚三湘两千五百年间,英才如江汉密布,穷思旷文如垂天之云。在天地道谊、人神大化乃至古今嬗演历史更始的体察颖悟上,不输于北国中原垂法天下、世代高仰的大一统威仪,而为中华另辟逍遥世界、隐逸人生与自由之途。但是,自王夫之以降,湖湘士人渐趋经世致用,移心于理,垂器离道。近代更逐势谋术,与其大本大原渐行渐远,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松焘、王闿运等皆趋鹜“驭夷之道”与“富国强兵”之法,终至毛泽东辈斜空出世,天下道术为之裂,演成旷古荒唐。烈焰所过,生灵涂炭,仁义充塞,率兽食人,几亡天下。余风所被,唯“风流”是逐、“英雄”是瞻,“斗争”是檀,“无法无天”是诩。古今中外,狂妄嚣张残暴无耻,莫之为甚。当然,现代中国宿命式浩劫,绝非船山先生“势相激而理随以易”的“理势合一”论能负其责,然毛氏一生行事,确以“务实经世”为其哲学底蕴。为达其目的,不惜阴谋阳谋并用。其文痞俗以号集痞民,其诗词隳荡虚骄以激发党徒,庄、屈遗风尽失。正值西来唯物史观、阶级斗争、人民拜物教(为历代统治者不曾动用之强大工具)和领袖崇拜等世界性思潮与运动,终于酿成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惨祸。湖湘人当深长思之。野夫以一笔之力,开始抗衡笼罩楚天湘水并殃蔓于神州全境的成王败寇史观:若干年来,我背负着这样的耻辱行走在母土之上,怒见山河不平,磨损万古长刀。大地呻吟,入耳锥心;豪霜掷罢,眼哭天寒。这是怎样一个末法世道啊,作恶者肆意弄权,平民被愚弄践踏。铲平的遍野荒坟上伤痛被抹去,碑碣粉碎风化于黄昏;整整几代人的喋血苦难,至今还听不见晚祷的钟声响起。野夫笔下,一扫中国六十年桂冠簪缨华衮炫耀的无形文人谀颂攀附的颓靡风尚,弃绝一代文痞犬儒腐鼠式的巧伪油滑,不慕二十三年来湖湘文坛韩少功、刘索拉、李少君诸人魔幻苦难,规避邪恶的游戏人生。野夫遥承屈原,直追庄子,专事凭吊,讥刺,祭祀,只为孤寡寒门伤恸,为独立特行、畸幽苦独请命,与隐者酒徒诗人为伍,再拱手健儿烈士所有反抗强权的现代豪杰。与庄周不同,野夫不忍齐是非泯恩仇等善恶。正相反,他从己家三代生死呼吸之命,推己及人及天下,廓然炼就百钢文字应对恶世。在垒垒白骨之上,睥睨矗然耸立的亚细亚红色帝国。野夫尽发正声悲咒,捶胸顿足,椎心泣血,歌哭为苍生,幽愤指暴政。他以堕落时代反动者自居,戮力查正邪性纪元的来路去向,无畏戡破千年盛世万般藻饰的滔天原罪,以忍辱负仇者卜辞爻言式的刻削笔法,追诉恶徒罪愆,葆藏民族曾经的史乘、祈祷和希望,表彰死去与存活的善良正义,以重修信史,旨在上达为民族宗教性的庄严不朽。某次宴饮,满座胜友高朋,我的思绪只在灯火阑珊处的野夫一人。心想,退回100年前,这名柔肠似水的傲岸汉子,当是泰坦尼克号倾覆之际的提琴手,借惊涛骇浪演奏着最后的探戈。又想,他更像一位船工,有朝一日将将打捞我们民族的百年沉船,为中国打造末世方舟。唯楚有德,古有屈原,今有野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在心底为野夫祝福。三、2010年是野夫写作生涯中的里程碑。他先后获得亚洲图书大奖和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并公示自己的写作使命:我的写作在本质上传承的正是中国民间修史的伟大传统,是历朝历代那些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在枭首流放的长路上排队仍不肯掷笔的先烈们。他引用雨果的名言预表,每一个十字架下都埋藏着一部长篇小说。野夫纪念父亲、母亲的文字,自觉而清醒地置诸于二十世纪中国巨大的悲剧性宿命,与俄苏文学顿成呼应。布罗斯基指出,既然俄国无以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它道路全都行不通,那么文学就成为俄罗斯民族唯一的道德保险。它是残害同类原则的矫正剂,它为抵挡暴政提供了最后的壁垒。这既是俄国十九世纪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的不朽传统,也是二十世纪俄国特殊劫难对文学提出的庄严律令。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更像野夫的俄国同行和先驱。前者在临近完成《日瓦格医生》时曾对一位美国诗人说:“当我写作这部长篇时,我感觉对俄国欠有一笔巨债,这种负债感在写作过程中变得日益不可遏制。时间不饶人,我有责任通过《日瓦格医生》这部小说,赞颂那时的俄国美好和敏感的一面。那些岁月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父辈和祖辈已长眠不醒。但在百花盛开的时候,我可以预见,他们的价值观一定会复苏。”后者则与托尔斯泰一样,毫无个人目的,把文学变成俄罗斯和人类的共同事业。《古拉格群岛》就是献给那些“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俄国的历史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他引用索罗维约夫的话,“我深知自己责任沉重。让我们手挽手围成一圈,完成我们沉痛的使命。”俄国作家完全有理由因为斯大林在精神上对俄国人民造成的毒害,降低或取缔自己的使命,或者如西方诗人一样,发出“奥斯威辛后诗还有吗?”一类末世之问。但是,在除了灰烬还是灰烬的历史骷髅地,俄国作家的成就与其精神自治和悲剧命运成正比例发展。茨维塔耶娃、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们组成了俄国二十世纪文学骑士团。他们不仅抗衡并最终凌驾于邪恶帝国,而且清醒、坚决地抵御了西方现代虚无主义。苏俄帝国得以寿终正寝,世界从冷战和共产极权主义梦魇下得以拯救,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自由浪潮得以席卷全球,俄国作家诗人们居功厥伟。中国不是没有追求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从而为天下最大生命——文明共同体保留一线生机的志士仁人,在通往历史破晓十分的漫长路途上,刘宾雁、方励之、李慎之、顾准、何家栋们以及来自民国时代的梁漱溟、熊十力、陈寅恪、唐君毅、牟宗三们,都竭尽心力于中国精神的再造重建。郑义、北明、一平、赵越胜、高尔品、陈奎德、孙乃修、胡平们的流亡写作已构成当代中文写作的海外阵线。野夫的出现,则是当下中国文坛格外令人欣慰的事象。“每一个人的记忆都会有个起点,就像每一幅泼墨写意的巨画,只有作者才能分辨它的始笔一样。”野夫的写作始于中国现代最英勇悲壮、最浩大自觉的自由运动,是从他失去自由的日日夜夜里呼啸而出的。这样的起点,对野夫,正在而立之年;对其写作,如同犹太割礼一样神圣。野夫绝非轻狂之士,他的性格偏于沉郁孤高,人生意趣趋于逍遥隐逸诗性。普希金在野夫文学起点年龄上,也经历十二月党人注定流芳百世的悲剧,在他拒往希腊和英伦的礁石上曾刻有几行诗句,似可引为野夫彼时心绪的写照:当阿波罗还没有向诗人要求庄严牺牲的时候,诗人怯懦而虚荣也许他是最空虚的孩子,然而诗人敏锐的耳朵刚一接触到神的声音,他的灵魂立刻颤动起来象一头警醒的鹫鹰。野夫正迎来知天命之年。生命之书既已被历史狂飙翻到这一页,人们就有理由期待新的篇章接踵而至。“你看,时代的流逝象寓言,在流逝中化为火焰。我走进坟墓,三天后复活,所有的时代将从黑暗中涌出,象木排,象船队的旗幡,依次拥来,接受我的审判”(帕斯基尔纳克“《日瓦戈诗:客西马花园》)。无容置疑的一点是,中国1949年后的宿命亦属以苏俄为首的世界共产极权浩劫的一部份,其文学命运与苏俄文学命运也有特殊渊源。当中国朝野从恶俗性现代转瞏的巨大红利中争相堕落时,当中国文学艺术界浮荡如一团污泥浊水时,野夫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姿态,走向荒原。无人能预测野夫的终点,他正穿行于中国的“弗拉基米尔大道”。在屈原之前,早有人轻声感叹: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任重而道远,不亦乐乎!在中国之外,也早有人躬身抚慰:你的轭是容易的,你的担子是轻省的。野夫,在你通向中国历史破晓的大荒之途上,沙砾要变成金玉,铁蒺藜会绽放成鲜花,腐恶不堪的大地将出落成一个万象更新的世界……2012、4、4清明节重庆野夫:留将燧火好传薪——2010自由写作奖获奖致辞很难想象,人类还有这样一个以“自由”命名的写作奖存在;且她所奖励的只是那些为“创作自由”的天赋权利,而默默苦行的汉语写作者。很少有一个民族及其文字,在被刻划三千三百多年之后,还不能抵达其自由书写的本源;还要以奖掖的方式来鼓励其使用者,实践语言与生俱来的自由属性。也因此,当这一奖项被命名之际,中文就在人类各语种面前变得尴尬。当我有幸站在这一略显孤单的获奖阵容中之时,即刻如鱼在案,内心的鳞片层层剥落——我们在世界面前,裸陈我们的卑怯、软弱和绝望下的扎挣。在所谓的三千年文明史背后,我们的母语写作,几乎很少实现过她的真正自由。无论是精神层面抑或世俗权利,自由与吾族都形同冰炭,一旦遭遇,便生煎熬般 的剧痛。六十年来,写进人类各种宪章的这一神圣词汇,在大陆汉典中几与罪恶齐名。无数文字狱的冤魂血色弥漫,因言获罪的新囚层出不穷。视自由为畏途,望自 由而眼穿;自由之圣火在远东的稀薄空气中,奄奄若萤灯,始终未能照亮这个苦难民族百孔千疮的心灵和前路。我看见这块土地上,无数试图为自由而写作的人,多要被驱逐流放,被割喉拔舌。血沃中原,始终难以催生自由的劲草;尸横长街,平添专制恐怖之膻腥。无数识文断字的人,只好化写作为一种演算;在这个极权营造的势利犬儒时代,字斟句酌着他们在尘世的功名利禄。许多年来,我们习惯了在这样一种虚伪、怯懦甚至卑鄙的语境中成长;从孩提岁月里即被灌输向屠伯谄媚的淫声巧技。正直和真诚言说——这样一些凡人应有之品质,竟然罕见地变成泱泱大国里的一种珍稀美德。我们逢迎体制,膜拜邪恶,同流合污于颓世浊浪。侏儒般的胸腔贫血,骨质缺钙,不需要强暴,就能天衣无缝地与这个可耻的小人政治时代通奸媾和。我们鲜有怀怒警告暴君的作家,却盛产含泪劝告草民的阉竖。许多桂冠簪缨的名流,著作等身却浑无人话;他们对时刻存在的管制封杀和冤狱视若无睹,竟然可以面对世界大言不惭地声称——这是一个创作自由的国家。我常常在想,那些创造了汉字和汉语文学的先民,那些倡导了言志载道怨讽伐罪的伟大传统的远祖们,当他们高贵的灵魂穿越历史,俯瞰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 时,该是怎样的含血喷天。一个最黑暗荒诞的世纪,却难以在青简中被记录确认——这将使我们每一个亲历见证者,都会因这种失语而愧对前世来生。若干年来,我背负着这样的耻辱行走在母土之上,怒见山河不平,磨损万古长刀。大地呻吟,入耳锥心;毫霜掷罢,眼枯天寒。这是怎样一个末法世道啊,作恶 者肆意弄权,平民被愚弄践踏。铲平的遍野荒坟上伤痛被抹去,碑碣粉碎风化于黄昏;整整几代人的喋血苦难,至今还听不见晚祷的钟声响起。真实地说出我们看见和亲历的时代,真的是那么困难和危险吗?所谓的自由写作,并非多么尖端的技艺,更不是想象中那样高危难攀。她只需我们虔诚地匍匐于时光的尘沙里,捡回我们丢失的正直即可。我们心灵正直,便能 明辨善恶美丑,即可深知正邪是非——而这,仅仅是一个写作者的基本品质。也只有借此,我们才能真正抵达心灵的自由,让写作成为一件有价值、不耻辱的义行。于是,我开始在深夜提笔,给那些像良心一样醒着的公民,在酒后讲我的故事,讲这个时代的来历。也许他们都知道,都厌倦听,但那是他们听来的;只有我的,是我在醉后还疼着的。雪下在大地上,我写下的却不是诗句,是彻骨的寒意,是对一个恶世的诅咒。我从来不是一个淡忘恩仇的主张者。记录这一切是为了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但同时也一定是要在历史中追诉那些肆无忌惮的恶行——没有文字的追诉,社会公义 不仅无从实现,还将给一代代的贪腐虐杀者继续施与侥幸。如果善良不被表彰,作恶无需畏惧被公布的羞耻,那罪恶就会千秋万代地重复,永远没有人感到后怕。如 果所有的罪恶都理所当然地被宽恕的话,那这个民族将永远没有敬畏和禁忌。感谢独立中文笔会,感谢评委将我眼中至为高贵的这一奖励颁予我,使我有幸与那些历届获奖的义人们站在了一起。自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灯盏,她不仅烛照我们卑微黑暗的生活,还将一直是我们寻找同仁的预设胎记。我深知自由写作奖是荆冠,是刺骨剖心的疼痛;但她更是对我今生无尚的加冕。我愿意在此荣誉之光的照耀引领下,回归到更本真的文字战列之中去;而且将这种勇气和坚持,像燧火一样传递给在民间不懈努力的所有弟兄。谨此,向独立中文笔会致敬!向所有心怀自由梦想而尊严写作的人们致敬!畸人刘镇西-野夫2012-06-22 08:20:02|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note: 其实, 畸人最大的不幸是活在这个畸形的时代。不,这原本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是被践踏和扭曲了;在这个畸形的国家,他能做到的只是“活着”,卑微但坚强地活着,去“亲眼见证这个罪恶时代的消亡”。“而今”, 我们“都在等着。他每天长歌穿过闹市,在世人的眼里像一个疯子一样的自得其乐。只有我深知,他悲苦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与恨;在他终年的黑暗里,是在怎样地渴望重见天日那一刻。”一畸人,是伟大的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认为这样的人,“畸于人而侔于天”;也就是说他们在人世间孤独无匹,却与天道完美契合。我每每看见这个词,就想起故乡的莫逆之交老刘。在这个世界,我有幸结交过万千奇人,但是真正能当得起这个“畸人”称名的,似乎非他莫属。最近的一次还乡,我们又坐到了一起。朋友们问我——为什么还不写老刘?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刘自己便解释——他说要等我死了才写的,可是我偏生是个老不死的,看来诸位还得等了。大家笑罢,我忽然内心涌出一丝歉疚和凄凉。难道我真的要到他坟前去焚稿,才能倾尽我们三十年的交谊吗?我何不趁他健在,就给他朗读我积年的知遇和敬重呢?是的,是朗读而不是给他看,他早已看不见我的文字了。他圆睁的双眼在这个世界始终像怒目金刚,可是却早已被黑暗遮蔽。他每天在孤老院里,拿着我的书去祈求那些识字的护理员读给他听,听着听着那枯井般的眼眶就泉涌两行。就是这样的一个睁眼瞎,每天却拒绝策杖;他独自像明眼人一样横行于闹市通衢,而且总要高唱着自己所谱的歌曲,旁若无人地行走在他的江湖生涯中。二1977年我还在利川高中读书时,便认识了老刘。但是那时他不认识我,那时他在广场的戏台上被反绑着示众,然后我们这些集合去参会的学生,惊骇地看着他被宣判为现行反革命,被判刑八年,然后被恐怖呼啸的刑车带到了省城监狱。1981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小城,浮躁孟浪地成为了一个薄有姓名的诗人。一日,我和文化局长刘湘松在书店闲转,正在翻看新到的《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忽然一个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中年男人急匆匆闯来,近乎无礼地直接从我们手中夺过该书开始翻阅。他一边看目录,一边嘀咕——牡丹亭怎么也收进了悲剧?刘湘松是儒雅富学的人,便搭腔道——这个在学界也有争议,可算悲喜剧吧。他一听我们的议论接近内行,立马回眸打量问道——两位高姓大名啊?我们眼见此人古怪,寒暄着自报家门;他突然双手各自紧拽我俩,高声笑道——神交已久,缘悭一面。未曾想今日邂逅,请两位务必到寒舍小坐。我们赶紧模拟他的古旧声腔,回问阁下怎么称呼;他爽朗答曰在下刘镇西便是。我们都记起了这个小城著名的政治犯,想到初识不便登门,便委婉客气曰改日拜访云云。哪知他完全不由分说,直接强拉着我们跟他进入一个歪斜的木楼。上得楼来,他家却柴门深锁,我们又急忙托故说下次下次。他哪里肯听,直接将我们按进邻居的椅子,说他去去便来。只听他在院子里喊了几声老妻,便去敲隔壁一家的门借斧头。我们像遇见强人打劫一般,急忙出去拉住他说,千万别如此,我们改日一定再来。他已然利器在手,口中念念有词曰——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手起刀落,门锁已被他砍成两截。就这样,我们在他不足十平米的暗室,杯茶订交,成了今生头颅相许的朋友。三老刘似乎是一个始终活在古代的人。他无论言谈举止,处处都透着古风。上面那些对话,外人以为我乃虚构明清小说的口吻,殊不知利川的百姓,但凡接近过老刘的人,皆知我所言非虚。那时的他约略四十多岁,皮肤漆黑,额上皱纹深刻如横写的川字。浓密的眉毛几乎要连接在一起,下面是一副宽边的五千度的眼镜。他自嘲说根据古代相术,他就是天生的苦相。我看他的形貌,不需要懂麻衣柳庄,那也是绝对可以看得出的悲苦。那时他刚刚平反提前出狱,原本没有工作,故而也不存在补偿工资一说,三年多的深牢大狱那算是白坐了。问起案由,则才知道其中的荒诞。原来他早在1958年,就因同情右派乱说反动言论,曾经被劳教过三年。两劳人员在中国,属于地富反坏右之中的坏分子一角,属于要永远监督惩罚的对象。但凡国家有大事,基层政权都要集中这些五类分子学习训话,观察反应。1976年的打倒四人帮,自然是审看这些所谓反动派的最好时机。他被叫到了城关镇政府,问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老刘一生耿介磊落,反问主官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主官一向反感其桀骜不驯,自然窃喜说要听真话。他说——那你等我回去把后事安排一下,马上就来回答。老刘回家收拾一床薄被【那时坐牢是要自带被子的】,妻问他干嘛,他说明缘由——要去镇上讲真话,肯定就会坐牢。他把妻女托付给一家朋友看顾,妻是文盲,抱着他的腿哭泣不放,哀求他不要去管什么国家的闲事。他是那种绝不屈服和畏惧的人,还是悲风扑面地走向了衙门。他对那些主官慷慨激昂地说——四人帮固然是极左,但华国锋也是极左出身。但凡了解他在湘潭地委书记任上的作为,以及文革中的火箭突起,就可以断定这次宫廷政变不过是窝里斗。历史最终将证明,他只是一个过路桥,还有人将踏着他过河并最后拆桥的。此番高论在当时自然石破天惊,很快便获刑八年。求仁得仁,于他而言不过是换一个碗吃饭。但是历史却很快证明了他的预言,于是他得以提前解脱桎梏。问题是在中国,这样的人还能活下来,多数则是要谢皇恩浩荡的,哪里有国家赔偿一说。他只好重操旧业,靠在搪瓷碗盆上烧字养活妻女。四烧字这一手艺,在今天已然绝迹。那时各个单位学校食堂,多是使用统一的搪瓷碗盆,为了防止被人偷窃,往往便要烧上某某食堂几个字做记号。学校毕业生或军队转业者,也都喜欢发一个某某纪念的碗盆。于是,操此手艺者就能勉强求食。烧字的工序是先用一种红色的瓷粉矿物质,在器皿上书法,然后再用高压煤油喷灯,像氧焊一样把那些字融进器皿,冷却之后就再也洗刷不掉了。但是一个单位烧过了,基本永远不会再有需要。也因此这一手艺者,注定要在各地流浪乞食。我认识老刘的时候,他就是这样背着一个简单的木头工具箱,走遍了二十几个省的无数县镇的。他和那些江湖手艺人唯一的不同是,他的工具箱里永远放着《楚辞》。那些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着他的自我放逐。没有人相信这个衣衫落拓的苦命人,竟然是楚辞的横流倒背者,且更是楚辞古韵和名物的民间研究者。他的生涯便是这样越走越远的,赚来一点钱,路上便邮寄给妻子,自己只留下到下一站的车票。每半年左右回来一次,休息十天半月就又要上路。每次倦游归来,首先便要到我处小坐,谈谈在路上的故事,以及沿途见闻的国家走向。他比我大二十几岁,萧条异代,我们却成了山城最密切的忘年之交。那时的小城多雨而寂寥,冬天往往深雪覆盖。他在许多个夜晚踏雪而来,在我的斗室围炉长话;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江湖老男人,读完我的《致毛泽东》而掩面恸哭。他的青春被毛时代毁灭殆尽,内心的苦楚无人可诉,我则是他唯一信托的兄弟。我也常去他的陋室看他,他是著名的围棋迷,在我们那边远小城,那时熟稔这种玩意的不多几人。因此全县的棋赛,他也往往可以入围前三。有次我去,看见他正和一位老师手谈。他的妻子一会过来对他耳语——中午没米下锅了,要他去找人借米。他入棋正深,挥手不语。妻子眼看断炊,又来高声催促,希望对手封盘,下午再战。对手尴尬起身,却被老刘一把按住,只好接着迎战。其妻再也按捺不住,一把掀翻棋盘;老刘恼羞成怒,几乎要动手,终也还是被我劝住。我才知道他家的日子,竟然窘迫至此。次日,老刘来我这羞涩地借钱,他说只要五块钱,够他上路的车票即可。我要多给,他却坚持不要。我只好将吃不完的粮票塞给了他,看他摸索着远行他乡。五老刘的妻子叫桂枝,我们没大没小地也就直叫老嫂子。嫂子也是那种苦相的人,没有工作,独自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女儿,每天依门守候着老刘的挂号信——那是他们母女赖以存活的唯一指望。偶尔我会看见嫂子在街边嗑瓜子,年轻的我好恶分明,想到老刘终年流浪的辛苦和谋生的艰难,便有些郁郁不乐,觉得她不该这样好吃零食。一次老刘归来,沉重地找我诉说——想要离婚。说这个女人太不理解他了,唯一的一点读书下棋爱好都要被剥夺。那时的我真是不谙世事,立马就表示支持,而且说这个女人太拖累他,希望他早日解脱。老刘似乎找到了他最在乎的动力,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出门而去。几天之后,他又颓丧地来了,我以为他已经办完手续。哪知他沉痛地对我说——我不离了。我询之,他这才告诉我,关于他的婚姻与爱情、、、、、、老刘十几岁就被劳教,出来之后带着坏分子的帽子,自然没有人敢嫁他。那时的他靠当泥瓦工在建筑队糊口,整个青春期完全与女人无缘。到了1975年左右,终于有媒人说合,给他介绍了现在的妻子。媒人只说是乡下农妇,守寡带着一个女孩,且女孩还是婆家在喂养。老刘正当年,却又寒促逼人,如何可以挑剔对方的条件,两人很快就结合了。婚后未几,妻子告诉他自己已经结扎,再也不能生育。女儿是送给别家的,病了需要救治。老刘虽然有些憋屈,但立刻就答应把女儿接回来喂养了。就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被老刘抚育到那时。老刘泪眼朦胧地对我说——我不能离,离了后这个孩子就失去了生活,肯定不是死就是被卖出去。她虽然不是我的亲生孩子,可是我把她养大,就是养个猫狗,那也养出了感情。再说这孩子心地善良,对我如亲父,我岂能看着她被遗弃啊。当我知道这一深层原因之后,顿觉脸红;在老刘的善良高尚面前,我愧觉了自己的少不更事。他们夫妻此后再也没有什么纷争了,但是哀伤的故事却远远不止这一些。六我在这个国家,见过无数悲苦的女人。但是像老刘妻子这样的悲剧人物,我还真没见过超乎其上的苦命。有时不免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啊,天地之间竟然把这样两个极端苦难的男女组合在一起,仿佛就是要为这个邪恶的时代立此存照。老刘新婚未久,某天回家,突然看见高矮一顺溜多出了另外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面黄肌瘦,嗷嗷待哺的样子,惊恐地看着他。妻子正在打骂那些孩子,看见他出现也一时手足无措,紧张地不知如何说起,只知道泪流满面。他把妻子拉到一边细问,这才捅开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桂枝在嫁给他以前,已经有过三次婚史和四个儿女。前面的三个男人,一个病逝,一个坐牢离婚,一个车祸身亡。她一个无助的女人,怎么也无法独自抚养四个孩子,况乎还在那样一个农村极端贫苦的年代。因此,寻求再嫁一个城里人,找一份供应粮,是她唯一求生的可能。于是,她把那几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各自托付给他们不同的爷爷奶奶家,自己则在媒婆的隐瞒下,找到了老刘这样一个忠厚人。那个年代到处打零工的老刘,无论怎样善良,实际上都无法养活老婆和四个孩子。桂枝也深知这一点,不愿太拖累他,只敢带回最小的女儿,而继续隐瞒着前面的婚事和孩子。哪知道十多岁的大儿子,听说母亲嫁到了城里,知道弟妹们在各家都在挨饿,便相约一起进城寻母,只为要吃一顿饱饭。这群半大不小的孩子自个打听,竟然饥肠辘辘地找到了母亲。贫穷的母亲看着瘦骨嶙峋的孩子们,垂泪不已,但是她实在没有能力和勇气抚养他们,也不敢让老刘知道她还有如此沉重的负担和卑微的历史。只好赶紧让他们吃一顿饱饭之后,催促他们回去。孩子们也渴望母爱,恋恋不舍磨蹭着想留下,想和小妹妹一样有人疼爱。母亲万般无奈流泪打骂他们,要他们赶紧趁天黑之前回家。这时,老刘疲惫地回来了。突然知道这些情况,我想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毕竟一个女人似乎隐瞒了太多的往事,且无端添出了这么多的责任。老刘听罢妻子哭诉,二话不说,带着这群孩子就进了一个餐馆,他将当天收入的钱全部拿出,为孩子们点了一大盆红烧肉,看着他们饱餐。然后对他们说,他实在养不活全家,甚至唯一的一间房也住不下大家。孩子们还是得回到各自的爷爷奶奶家去,但是每月可以进城来打一顿牙祭。七我在1980年代与老刘时相过往之时,他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养女已经在小学。他一直是利川的文化人之一,爱写诗歌,新旧体都写,与我也不时唱和。他还爱谱曲,偶尔发表在一些基层刊物上,便也其乐陶陶。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一直在默默地研究楚辞的古韵和名物。他的足迹主要活动在古代的楚文化地域,因此他有心在各地方言中去求证古音韵的残留现象,以及楚辞中的大量植物名称与现在楚地的存活植物的对应关系。音韵学一直是中文系称为“绝学”的学问,我在第一个大学时,古汉语老师讲到音韵学时,便明确说自己不懂,大家自学粗通即可。老刘这样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民间爱好者,且又时刻处在乱离岁月中,与学界毫无联系,他怎么要迷恋这样一种孤僻的学问呢?为了成全他的爱好,我还是送了他不少楚辞研究的书籍。悲剧还是要上演了。某日他兴冲冲地找来,从怀里掏出一卷书稿对我自得地说——我终于完成这本书了,半生的研究总算有个结果。我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楚辞韵读的手写稿。也就是说,楚辞按今天的普通话读,很多已经不押韵,但是在古代,它是押韵的。它在古代究竟是怎样的读音,老刘给你一一标注出来——这就叫上古音韵学和方言研究。我翻看了一下他的稿子,心中犹豫再三,不忍破坏他的快乐;但是最终又不能不告诉他真相。我从书架上抽出我刚买的王力先生《楚辞韵读》和《诗经韵读》给他,对他说——老刘,你晚了一步。老刘急忙打开翻阅,一会只见眼泪滴答在书页上,最后竟然伏在我膝盖上嚎啕起来。一个民间学人,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更没有学术信息,完全不知道学界的发展状态;他就像一个暗夜的瞎子一样,完全靠自己摸索前进。钱钟书先生曾说,意大利有一个典故成语叫——发明伞的人。老刘实际上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此后他焚稿断痴,再也不谈楚辞了。只有在极少的朋友圈子谈起某个乡间植物时,他会指出,这就是楚辞中的某某。八一个两劳释放人员,一个高度近视接近盲眼的人,没有固定工作,更没有社会福利,还要加上拖家带口,其日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好转更多。更不要说老刘的性格耿直孤介,不善与人相处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
正序
倒序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2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3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4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5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6
看不见的江湖-野夫-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看不见的江湖
看不见的江湖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