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活》-5

也有乡里在外面打工的人被押着回来的,问:“咋了哩?”押着的说:“偷了人家呢,你们这个处地儿咋就专门出贼呀。”他就一巴掌掴在贼脸上,唤:“给我捆起来!”派出所的人便找绳把那贼捆了。他就陪着押解的人去乡里的馆子吃了饭。饭后呢,把那押解的人送上了回返的车,一转身就立马让人把那贼放了。  他说:“偷了啥?”  贼低着头。  他就吼:“到底偷了啥?”  贼就说:“偷了厂里的马达哩。”  他就厉声儿:“滚吧你,罚你三年内在你们庄上办上一个厂,办不了一个厂,再让人家抓回来,我就把你送进班房里。”  那贼就走了。没有回庄见爹见娘一面就又返到城里了。或者到省会和南边的城里去施展身手了。没多久他就果真在家乡办了一个小厂子,面粉厂、草绳厂或者是铁钉儿厂。  也有从地区打电话让柳鹰雀到市里领人的,遇了这景况,他一般是躲着不去的。躲不过去了,也就亲自坐车去了呢,到了市里哪个区的公安局,见了十几个本乡十七、十九岁的女娃儿,都是在市里的娱乐处地里做那卖肉情事的,她们一溜儿光着身,抱着衣物蹲在墙根下。公安的人见了他就问:“你是乡长吗?”说:“我是乡长哩。”人家乜他一冷眼,啪的一下把一口痰吐在他身上,说:“妈的,你们乡是光产婊子不产粮食呀!”他就怔一下,低着头,擦了痰,咬着牙在心里骂了一句那公安的人,抬起头脸上挂着笑,说:“我这就领她们走,回去让她们在村里挂着破鞋游街行不行?”  他就领着那十几个年轻姑女们从那局里出来了,到市里的街脸上,他瞪着她们说:“你们有能耐让公安局的人和他老婆离婚去,闹得他一家妻离子散才算真本事。有能耐自己去当鸨娘,让别处的姑女跟着你们做鸡儿;有能耐把钱寄回家,把家里瓦房盖起来,让庄里通上电,吃上自来水,让全庄人在庄头给你们树上一块功德碑!”然后,然后呢,又把一口口恶痰吐在她们的身上和面前,一转身就朝车站走去了。  她们愣一愣,就又嬉笑着,鸟散在了地区的城市里边了。  接下来,就有人果真在市里的街脸上开了理发馆,开了按摩室,做了老板了,让外乡、外县的姑女来厮守着做了那事了。就有人从捡拾垃圾开始,在城里开了废品回收公司了,做了经理了;就有人先是跟着人家搬砖提灰的,后来就自己领着人给市里的小户人家修修灶房,补补破墙,垒垒鸡窝,到末了,他就领着人去砌盖楼房了。楼房的墙角从一层到二层是朝东歪了不少的,但从二层到三层就又朝西拐了回来了,盖到五层、六层上,那墙角差不多也是笔直了。总之呢,他也成了包工头儿了,名片上印着的是建筑队的经理了。  这样三年、四年过去后,椿树乡就异军突起的有了富色了,通往各村各庄的路上铺了水泥哩,路边上架了电线哩,各家新盖的瓦房门楼前,都有了小石狮子呢。椿树乡成了县里的典型啦,地委书记还专程到乡里参观说演过。柳鹰雀就又在自己二十七岁的生平上画下了一条红线呢,写着自己由乡长改为书记的话,到了三十三岁上,那红线就又往上升了一格儿,写着是年自己由椿树乡党委书记升为副县长的话,并注明了三十三岁的副县级,在全地区年轻到了独一无二哩。  现在,柳县长已经三十七岁了,他生平表上的红线已经鲜红灿灿的一片了。敬仰堂里静安至极哦,连空气从门缝挤进来的声音都清清晰晰听得见。夜已经深到枯井底似的田地了,乘凉的人们都回家睡了呢,政府家属院的看门老汉关大门的叽咕声也早早响了过来了。柳县长坐在这圣堂屋子当央的桌子前,把墙上的照片又一一看了几遍儿,把他们那生平中画了红线的字句都又读了几遍儿,到末了,他把目光落在十大元帅的之后的第十一张那自己挂像上,短平头,四方脸,红脸膛儿,虽然也是一脸粲然的笑,可那两只眼中还是有掩不住的忧愁和焦虑,像有件啥儿事情终难成功样在那眼里流露着。灰色的西装是笔挺笔挺的,领带是红得发光的,可仔细瞅着时,那西装在他的身上总是显着不自在,像那西装不是照相前穿在身上的,而是照相后又补画了上去的,且柳县长看着他的像,那像也看着柳县长。柳县长一脸兴奋时,那像也仍是一脸忧愁呢。  柳县长脸上的兴奋也就没有了。  他仍还盯着那张像。  盯着那像下的九条红线儿,盯着盯着,柳县长觉得脚心有些痒痒了,发热发烫了,他知道是又有一股力气从脚地生了出来了,穿过鞋底儿,朝着他的身上涌动了。先前时,只要柳县长升迁以后独自来这敬仰堂,只要独自在静夜把墙上的挂像多看一会儿,只要到末了,把目光落到自己的挂像上,每一次柳县长都能感到有股力气从他的脚心朝着身上蠕蠕地动,有一股血流朝着头上涌。不消说,这当儿他就该干一件事情了,该到那像下边,写上自己的年龄和升迁的职务了,该在那某年某月柳鹰雀任某某职务的字下重重地画上一道红线了。画完了,就该回过身,去养父面前烧上三炷香,再静坐一会磕上一个头,然后起身锁门回家了。  可是呢,这次来这敬仰堂里坐,却不是因为升迁呢,是因为受活的出演成功哩,是因为和茅枝婆签了再成立一个出演团的协约哩,是因为购买列宁遗体的那笔巨款到年底就会凑得绰绰有余哩。柳县长没想到,自己不升迁到这儿也会从脚地生出一股力气来,穿过脚心涌到身子上,如大冷天脚登了火盆烤火样。冷猛地,他觉得手上有汗了,觉得必得要到那塔图里再写上一行升迁的字,画上一条红线,知晓倘是不写字,不画线,他今夜儿就睡不着觉儿了。  犹豫着,汗就湿了他的十指了,头脑里也嗡嗡作响了,往头上攻着的血,穿过身上的脉管时,如马队一般狂奔呢。  柳县长听见了血从身上流过时的哗啦声,像一条河从耳朵的内里川流而过样。  他站了起来了。  他毅然从口袋拿出一枝黑水的钢笔来,提着凳子到了自己的像下边,从下往上数,在第十行的空格里规规正正写下了一行字:  戊寅虎年柳鹰雀刚过三十八岁升任地区副专员。  他原是想写戊寅虎年柳鹰雀升任地区专员的,可拿起笔时,他又谦虚了,把日月往后延了一年哩,把自己的职务又降了一级呢。改写成了戊寅虎年柳鹰雀刚过三十八岁任了地区的副专员。毕竟列宁遗体还没买回来,毕竟老百姓为钱多得花不完而发愁的日子是要从明年才慢慢开始哩,毕竟他当副专员还是跳过副专员,直接升任专员的事情都还在自己的盘算中,没有成为天晴日出的现实哩。柳县长知道自己提前任命自己的事情不妥帖,知道这样的事情是连媳妇也不能让她知晓哩,可他还是这样写下了,还是又在那行字下又画了一条粗重如梁的红线呢。早先那些红线都已经过去了许多日月了,红得发黑了,等新的红线已经等得不再耐烦了。柳县长画完那鲜亮的新红线,从凳上跳下来,往后退一步,望着那新写的一行字和新画的红线儿,脸上有了灿烂笑,心里也立马风平浪静了,刚才朝身上涌着的血流和地气也都潮退回去了。  他该回家了,夜已深得漫无边际了。  可他欲要走了时,手握着门锁把儿扭动那一会,又忽然觉得少做了一件事。以为是忘了给养父烧香了,就从抽屉拿出了三炷香,还有放在另一个抽屉里的装满沙的小香炉,燃了香,插进香炉里,把桌又搬到养父的像下边,将香炉正端端地放在桌子上,望着那缭缭升起的三炷烟,明知自己现在已是一手遮天的县长了,如皇上般的县长哩,知晓自己再如百姓样跪在养父的像前磕头、作揖决然不当呢,可他还是圣庄庄地望着养父的像,把双手合在胸前比画着拜了三下儿,喃喃地说,养父呀,你就放心吧,我明年准定把列宁遗体买回来,供在魂魄山,两至三年内准定会调到地区当个专员哩。  说完了,拜完了,柳县长以为该做的事都已完了呢,可以放心离去了,可从养父的像前车转身,要走时他却依然觉得还有一件事情没做哩。就像自己身上少了一样东西儿,找到了,细看时,却发现那找到的不是原来那一件,才知道那心里少做的一件事儿并不是要在养父面前烧香哩,于是他就那么默立着,扭过身,望着墙上的两排像。一张一张望过去,到第二排第五张林彪的像上时,他盯着不动了。一冷猛的明白自己该做一件啥儿事情了,想做一件啥儿事情了。  望着林彪的像,柳县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挂像取下来,换在林彪挂像的处地儿,把林彪的像取下来,反过来挂在自己挂像的处地了。  挂完了,柳县长身上彻底轻松了,像一瞬儿就干完了一件几十年才能干完的事,且对林彪刚过二十三岁当师长那种说不出的羡妒也忽然少了许多呢。他站在原来总是站在那儿端详林彪的位置上,端详着自己的像,觉得那像挂得一丝不歪呢,觉得那像上的双眼中的忧愁忽然也都没了呢,换成了遮不住的喜悦哩。然后呢,然后他就痴痴地望着那挂在刘伯承后面自己的标准像,微笑了几里长的一大段工夫儿,拍拍手上的灰,从敬仰堂里出来了。  两眼井深的黑夜里,他竟忽然看见自家的灯光还亮着,窗子如日光一样灿然着,柳县长瞟着那灯光怔了怔,起脚往家里走去了。  絮言:  ①念物:方言。即纪念品。  ③卖肉生意:方言。即卖淫。但不含对卖淫的贬义。  第十三章 喂,刚才从家里出去的到底是谁呀  “妈的,我敲半天门你咋不开哩?”  “是你呀,我以为是贼呢。”  “你站住。我问你,刚从家里出去的那人到底是谁呀?”  “你都看见了你还问我是谁干啥呀。”  “我只看见了他一个背影儿,你说到底是谁吧。”  “石秘书。”  “半夜三更他来干啥哩?”  “是我让他过来哩,我让他来给我送些感冒药;是你让他过来哩,你交代他说你不在时让他勤快着,早叫早到,晚叫晚到呢。”  “我对你说,以后半夜三更你少叫别人往这家里来。”  “疑心了?疑心了就去问你的秘书去。”  “我一句话就能让他没了工作干。”  “那你就让他没有工作干。”  “我一句话就能让公安局把他抓起来。”  “那你就让公安局把他抓起来。”  “我一句话就能让法院判他几年刑,能让他这一辈子住死在监狱里。”  “那你就让他住死在监狱里。”  ……  “说好了,你不是三个月不回家里嘛。”  “这是我的家,我想回来就回来。”  “你还知道是家呀,知道提前回来啊……有能耐,能忍住、憋住你就再过一个月再回嘛。”  “我是憋不住了哩,你知道我这个月为双槐县干了多大的事?双槐县老老少少见了我,都该给我这县长跪下像给皇上跪下那样磕头哩。”  “我知道你成立了一个绝术团,知道你明年就能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知道你三年两年就想调到地区当专员,可你知道这个月姑女咋样哩,知道我是咋样哩?”  “姑女哩?”  “在她干娘家。”  “姑女和你咋样啦?”  “都得了一场重感冒,姑女发烧到了三十九度哩,到医院打了三天的针。”  “我以为啥事呢。对你说,我又和受活庄的茅枝婆签了一份协约啦,让她半月内再成立一个出演团,到时候两个绝术团出演的门票钱就像水一样往县里财政上流。这样儿,年底就能凑够去俄罗斯购买列宁遗体的钱。等把列宁遗体买回来,安置在魂魄山,双槐县财政上的钱就会多得从门里、窗里往外流,往外冒,全县的百姓就过上为花不完钱而发愁的日子了。那时候,一到入冬,就给全县每人免费打一针进口的预防流感的疫苗针,让全县百姓一辈子没有发烧感冒哩……喂,你咋睡了呀,瞌睡了?”  “你看看几点啦。”  “那好吧,睡就睡,我也不洗了。”  “你还睡那间屋子去。”  “你睡哪?”  “我就睡这儿。”  “想咋哩?”  “我下身有红了。”  “我可对你说,你丈夫不是和你结婚时的柏树子公社的那个社教员,不是那个萝卜头儿干部哩,他是一县之长呢,是双槐县的皇上呢,他手下有八十一万的人口哟,比你年轻漂亮的姑女有几万、十几万,只要他愿意,他想和谁就能和谁睡。”  “姓柳的,我也对你说,你别忘了你是在哪长大的,被谁养大的。你以为你有今天单单是你干了出来的?你别忘了原来柏树子公社书记把你提为公社的党委委员,那是因为他是我爹的学生哩;别忘了你到椿树乡当乡长,那是因为组织部长也是我爹的学生哩;别忘了你是全地区最年轻的副县长时,地委的牛书记也当过地区社校的校长哩,也是和我爹熟悉哩……娘呀!你摔、你摔,你去把屋里东西全摔了,全砸了。有能耐你把锅碗瓢勺拿到家属院的光天化日底下全摔、全砸了,让全县人都知道你这个县长会摔盘子会摔碗,会砸锅、砸盆子!”  ……  “咳,说到天东和地西,说到天上和地下,我没有对不住你爹的地方哩,虽然是养子,可到眼下,我是县长了,也许三年两年就是地区专员哩,可我还照样像亲孩娃一样每月给他烧香哩。”  “在哪烧?”  “在心里。”  “屁。你到底去不去那间屋里睡?你不去那间屋里我就去。”  “那间屋,这间屋,我哪都不睡哩;双槐县就是我的家,我哪都能睡哩。你以为一个县长离开这两间屋子就没地方睡了吗?给你说句心里话,我到哪都比在家里睡得好,要不是你爹死前拉着我的手,说让我照看你一辈子,三个月不回家我都不会想你哩。”  “有能耐你就当真三个月不回家,三个月别摸我、碰我一下子。”  “你以为我离了你就不能活了吗?”  “走吧你,去魂魄山盖你的列宁纪念堂吧你,去俄罗斯买你的列宁遗体吧你,你要是后边这三个月忍不住又进一次家,你就不是县长不是人!你就别想着当上专员的事!当了专员你也会蹲监狱。”  “哼,我能把列宁遗体买回来,我就不能忍住不回家?你掐着指头算一算……上次说好我半月不回家,我是一个月零三天没有回家哩。这次说好我三个月不回家,算我没骨气,我两个月就又回家了。这次我对你说,我柳县长、柳鹰雀最少半年不回家。不把列宁遗体买回来,过了半年、一年我都不回家。”  “那好啊,你走吧。你要真能半年不回家,半年后你走进家门你让我咋样侍奉你我就咋样侍奉你,你让我像丫环见了皇上那样一见面就跪下磕头,退着出门也行哩。”  “那行啊,你要不给我磕头咋办呀?”  “你到老社校那儿把我爹坟里的骨头扒出来。”  “那好吧。”  “你要半年内忍不住又回来摸我碰我咋办哩?”  “我答应你把你爹的坟迁到魂魄山列宁纪念堂里去。”  “那好吧。谁要说到做不到,谁就出门让汽车给轧死,喝水让水给呛死,脚上扎个刺也是毒刺儿,让毒气攻心死在露天外。”  “你不用咒我那么多,你咒我买不回列宁遗体就行啦,就比我死的事情还大啦。”  ……  “砰!”一下,柳县长家的门又关上了。  第九卷 叶  第一章 都举了手,林地般的一片胳膊了  受活已经空了庄子了,是残人都去做了演员呢。哪怕你是六指儿,人是圆全的,仅比别人多一个手指头,可你是六指,你就能一手从地上抓起两个碗大的皮球儿,就能在台上演出六指抓球的节目了。  六十一岁的老拐子,也都去当了演员哩。因为老拐子是弟兄两个儿,你、我长得有些像,县里耙耧调剧团的副团长就改了做哥的户口簿,给哥又发了新的身份证,把原本六十一岁  生于民国二十一年,是农历壬申年属猴的哥,改成了上一甲子农历壬申猴年七月降的生,有一百二十一岁高寿哩。说有零有整一百二十一岁高寿,而不说他的高龄正好是整数,这也都是经了圆全人缜密考虑的,为的都是一个真字儿。哥是一百二十一周岁,可弟呢?原是下一甲子民国二十九年出世的,其原先比哥小三岁,可哥又长了六十一虚岁,这就比他大了六十三虚岁,他就不再叫哥是哥了,而叫哥是爷了,弟用一把轮椅将哥推到戏台上,让观众看了哥那一百二十一岁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五十九岁的弟弟当着上千人的台下叫了几声爷,做哥的答应了,那台下便唏唏嘘嘘一片了,惊叹一个一百二十一岁的瘸子眼睛不太花,耳也不太聋,年轻得和六七十岁的孙子一模样,除了腿瘸些,掉了几颗牙,走路得有五十九岁的孙子推着外,没有一丁点的毛病哩。这样儿,那节目就和别的一样轰动啦,台下就有大批的城里人朝着台上惊惊怪怪地唤着问:  “喂——老爷爷平常都吃啥?”  一百二十一岁的爷爷装着听不清,五十九岁的孙子就用耙耧人的山里口音朝着台下答:  “吃啥,吃五谷杂粮呗。”  问:“平常锻炼不锻炼?”  答:“一辈子干活种地,干活种地就等于锻炼哩。”  问:“你爷腿咋瘸了呢?”  答:“上半年上山砍柴从山上摔到沟里啦。”  说:“天呀,一百二十一岁还上山砍柴火,那你爹多大了,还能干活吗?”  说:“爹九十七岁了,我们出来就靠他在家喂牛、犁地呢。”  台下就越发惊慌乱叫了,问这问那了。这叫“猜老人高寿”的节目也就轰动了,一片欢呼了。  双槐县残人出演二团也就这样扯拉起来了,开始到耙耧山外的世界出演了,料不到也和残人一团的出演一样成功哩。这二团一拢共有四十九个受活人,不消说都是茅枝婆从庄里带将出来的残人们,这四十九个人里边,除了小蛾子,还有九个年龄在十三至十七间的儒人儿,这九个儒人儿,个子大约都是三四尺的高,体重都不到五十七斤,所以县里就让其中的三个儒娃儿也变成三个儒妮子,化了装,一色儿穿上花衣裳,远看了,这九个儒人的长相就邻近到一模一样的长相哩。于是哟,给她们统一了户口簿,说她们是世上罕见的大孪胎,九胞女,说她们娘生她们时生了整三天,这样儿,她们站在那儿不言不动就把台下的人全都惊着了,所以那节目就叫“九蝶儿”。“九蝶儿”是出演二团的压轴节目哩,被编排得花花绿绿、扣人心弦哟,整台节目一开始,是和出演一团差不多老的几样,如“瞎子听音”、“聋子放炮”、“瘸子跳高”那样的节目儿,先在台下观众间播下一片惊异声,把观众的心抓到台子上,再在中间穿插了“六指手印”和地方戏耙耧调的清唱啥儿的,接下用“猜老人高寿”的节目掀起一股戏潮儿,像大热的收割天里刮来一阵看不见麦田却爽裹了麦香的风,使台下的人,望着那一百二十一岁的老人惊异不止时,又演了和出演一团一样的“叶上刺绣”、“脚穿瓶儿鞋”。虽然这出树叶刺绣不像一团的能在叶上绣鸟刺雀儿,可毕竟也是一个瘫子媳妇在树叶上绣花哩;虽然她只会绣牡丹和菊花,可在一张桐叶,一张杨树叶上,吸支烟、吃颗糖的工夫里能绣出红牡丹、黄菊花,那也是罕见的一样本事哩,是残女人的一样特异哩。虽然这个“脚穿瓶鞋”的孩娃脚有些大,他的小儿麻痹症的腿也比擀杖粗,只能穿罐头瓶般的大口瓶,可他穿着瓶子鞋敢在舞台上翻斤斗,身子落下来,那瓶子还在脚上没有碎,也还是能引了台下唏嘘的惊异和一片掌声呢。虽然这“脚穿瓶鞋”和“叶上刺绣”没有一团出演得好,可到末了,压轴戏的“九蝶儿”,却是出演一团搭打儿没有的戏,无法模仿的出演呢。  九胞女,天下哪儿有一生九胎的人?生了九胎儿,又都全活着;虽都是儒妮子,可因了长不大的儒,那一生九胎就叫人信了呢。  虽然九个姑女都是儒妮儿,可儒妮儿也还是人哩。是人谁见过有一胎生了九个的人?在出演“九蝶儿”前,那报幕的在台上说了许多动人的话,问台下有没有双胞胎,有了就请站起来,请到台上来,结果却是十场出演至多有一场两场会有双胞胎,会有做娘的领着她的双胞孩娃红着一脸的光色从台下站起来,到了台上了,这当儿,台下人就都一脸羡涎地望着那双胞胎的孩娃和母亲,报幕的却又朝着台下唤:“有没有三胞胎?”  台下就一片四处扭动的目光了,以为果真会有三胞胎,结果却都有些失望了。  又唤道:“有没有四胞胎?”  还有人扭着脖子瞅,扭的人却是不多了。  再唤道:“有没有五胞胎?”  没人扭着去瞅了,也厌了报幕员的问话了。你厌了,她却还在唤:  “有没有六胞胎?”  “有没有七胞胎?”  “有没有八胞胎?”  到末了,她往死里扯着她的嗓子唤:  “有没有九胞胎?!”  这时候,九胞女就手拉手地从后台跑了出来了,像是城里哪一个幼儿园的班,一样儿的个,一样儿的胖瘦和身材,一样儿都是化完妆后娃娃红红的脸,都穿了只有十几岁的女娃们才穿的红布衫和绿绸灯笼裤,都在脑后扎了两个刷子辫。  而顶为重要的,她们又都是侏儒儿,儒妮子。  九个儒妮,像九只蛾蝶样齐齐的立在台子上,一下就把台下上千的观众惊着了。满剧院轰的一下安宁无声了,连台上的灯光照在台下谁的脸上,谁都听见那光照的声音了,像听见一道影儿从自己脸上掠过一样呢。  这当儿,报幕员就开始一一介绍了,说这个叫大蝶儿,十五岁,五十七斤重;这个是二蝶,十五岁,五十七点五斤重;这个是三蝶,也是十五岁,五十七点三斤重;这个是老九,就叫小蛾子,十五岁,也是五十七点三斤重。  介绍完了,就开始出演了。  九胞女的出演也是和别的残人大不一样哩,因为她们小微着,便先跳了一个飞蛾儿舞,接着就演了她们的小微儿。人小到哪步田地呢?有一个瘸子穿了戏服上了台,演说他家的小鸡丢掉了,他在台上找小鸡,找着一个就伸手抓一个,丢进他背的布袋里,找到第九个,两个布袋装满了,便挑着两个布袋在台上转圈儿。后来呢,那布袋破烂了,有碗口似的一个洞,一会漏出一只小花鸡,一会又漏出一只小白鸡,又一会,漏掉出来一只小黑鸡。那九只黑、白、花鸡就都从布袋里漏出来,在舞台上载歌载舞了。小鸡们唱的是耙耧山脉的山歌儿,唱山歌是需要有好极的嗓子哩,可谁能想得到,那扮着小鸡的九个儒妮儿,人都小到鸡和蛾子了,一张口每个人的嗓子都尖细,像磨出亮儿的刀。九个妮儿一道儿唱,就像九柄儿刀从舞台上朝着台下横七竖八地飞,闹得满戏院盛不下她们的嗓音了,那嗓音如暴烈样从窗口、门缝朝着剧院外面挤,就把灯光挤得摇摇晃晃了,把戏院墙上的灰尘震得四处飘落了,便有人惊叫着捂着自己的耳朵了。  你越捂耳朵,九蝶儿就越发地撕扯着她们的红嗓子,凄凄苦苦地唤着唱:  哥哥你出了耙耧山  妹妹我在家里心不安  出前村,看后村  这处地儿扔个不放心  走一山,过一川  找哥哥我魂儿丢了一多半  走一步,退一步  不知道哪家姑女把哥的腿绊住  走两步,退两步  不知道是哪个娘子把哥的手牵住  走三步,退三步  不知道是哪家女子把哥的心留住  ……走七步,退七步  妹妹我的心能不能把哥的魂拉住  唱完了,演出也就结束了。  城里人就看了一场想也想不来的精彩出演了,回到家,几天间都在嘴上说议那瞎子能听见银针落地的事,瘫媳妇能在树上绣花的事,有个老汉一百二十一岁的事,有个人一胎生了九个姑女的事,九个姑女唱歌能把房子震塌的嗓门儿。这样呢,一传了十,十传了百,加上每到一个处地儿,报纸、电台都把出演做了奇闻宣传着,于是哦,每一处地的老人、孩娃、媳妇,还有城里的青年、壮年便没有不去看那出演的。和想的一模样,茅枝婆扯起的残人二团的出演,也同一团样惊人爆烈呢,在城里一个处地不演三场五场是不能罢了的。县里是统归着把他们的出演分化开了呢。一团先在地区的东部演,二团在地区的西部演。地区的各个处地演完了,一团往省里的东边走,二团往省里的西边走。全省的城市演完了,一团到湖南、湖北和广东与广西,中心都在两湖、两广的铁路、公路沿线上;二团往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的方向去。  东南是半个世界的富庶处,沿海那儿更是富饶哩,有人家的孩娃拉屎了,用急处没有纸给孩娃擦屁股,从口袋取出十元、二十元的纸钱就给孩娃擦了屎,所以他们听说了有这样的残人出演团,先是不信着,后来就疯了一样去看了,看了便惊异不止了。  有时候,出演团不仅是一天演一场,而是一天要演两场、三场了。收回的门票钱就像雨天暴涨的水,沿着银行的渠道儿,日日地往县财政局的账目上流。每天里,县上派来的会计跑银行,是和跑茅厕的次数一样多。  出演一团那边呢,从湖北,到湖南,一直演着往广东那边儿走,不用说,也是要一天演上两场、三场哩,门票价也是高到了天上去,高到天上也还是场场爆满着。人家说,出演的途路上,槐花她就一天一天长高了,一老完全不是了儒妮子,不穿高跟鞋儿也比许多圆全的姑女高了呢,穿了高跟鞋,那就是天下姑女中的高个了。说她几个月间不仅疯长了个,模样也变了,变得漂亮得没法儿说。说她在出演的途路上,总是和出演团长睡在一块的,睡在一块她才疯长了个,变成了极极漂亮的圆全女。说县里的石秘书,听说她和出演团长睡在一块了,就专门从县里去了一趟出演团,拿了县长一封信,打了那团长,直到那团长跪在他面前才算了事了。这些事,谁知呢,反正槐花是长成了一个圆全女。说盲桐花和小榆花因为她变得圆全、漂亮都不和她说话了。说她站在台前一报幕,台下便惊着她的漂亮嗷嗷儿地叫。说为了她专门去看受活出演的人越来越多了,门票也跟着越来越贵了,县里财政上的钱把银行的肚子都胀鼓得凸凸大大了。  到了夏去秋来时,县里财政上的钱就是十几位的天文数字了,一把、两把算盘都已计算不下了,得将五把、六把个算盘拼到一块儿,才知晓两个出演团统共挣回了多少钱,才知晓几家银行因为县里的钱,每个职员都多拿了多少多少的奖金呢。  说到底,购列款是凑得差不多了哟。  时日就快到了这一年的年末了。年末在北方正是浅冬哦,在南方有的处地儿,却还暖得如了北方的仲夏哩。一团已经出演到广东境内了;二团在江苏的北边处地儿,在北处地的一个中号的城市里。那是苏北的一个星月城,楼高得和云相接着,房密得是和林一样呢,人有钱得听说赌博一夜儿被人赢了十万、八万块,如家里茅厕的草纸被人拿去了一卷儿,所以茅枝婆们在那演了几场也就演得不可收拾了。  人都疯了哩。  谁也不相信有个绝术团的演员全是瞎子、瘸子、聋子、瘫子、哑巴、断腿、六指和人高不到三尺的儒妮儿。没人相信这些残人全是生在一个村落里。没有人相信那村落里有个媳妇一胎生了九个姑女呢。没有人相信有个双眼失明的儿娃能听见树叶、纸屑在天空飞着的声音呢。没有人相信有个中年聋子,因为聋,他就敢弄来一挂鞭,挂在他的耳朵上放,那鞭和脸面间只隔着一块薄铁板。没有人相信,九胞女唱北方的山歌时,你把气球放飞在戏院的半空里,她们的嗓子能把那气球噼里啪啦穿破一半儿。  那出演是没有一个节目敢叫人信哩。  愈是不相信,就愈是要看呢。便家家户户,工厂、公司都关门歇业去看了。门票就从三百一张涨到五百一张了。你不涨到五百,那票贩儿们便赚了大钱了。那城市里的报纸、广播、电视也都有了事做了。于是儿,那出演相跟着是越发的火上浇油啦,在那儿连演了二十九多场还不能从那个城市退出来。  可是哩,时日到了岁末儿,依着和双槐县契约,那出演也快该结束了。受活庄快到了退社的期限了。就在这岁末的一日下了雨,一个城市汪遍了水,大小汽车都歇了,摩托车也都不能骑动了,人们来往不便了,出演团也就瞅着空儿喘息了。受活人是每到一地出演都住在戏院的后台的,这是北方草台戏的习俗哩。在后台搭了地铺卷,男的睡一边,女的睡一边,庄人们就开始在那地铺上忙将着自己的事情啦。年轻的人在那铺上打着扑克牌,瘫媳妇在叠着一庄人的戏装啥儿的,那九个儒妮儿中的五个,是在一个墙角收拾着给她们特制的出演服。上了岁数的,都躲在一个僻静没人的处地儿,在数着他们和他们的亲戚、孩娃跟着茅枝婆在这二团出演了五个月挣下的一老笔的钱。茅枝婆是争着吵着又和县上改了那出演的契约了,受活人不再是每演一月不少于三千块的工资了,而是明文写着的,每个人出演一场挣一把椅子哩。戏院里一把椅子就是一张门票儿,一张门票卖上三百块,你演一场就挣三百块,一张门票五百块,你出演一场就是五百块。如此地算下来,从河南、安徽、山东的菏泽与烟台,再到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和这座苏北的星月城,他们出演的门票日均都在三百块,每月最少出演三十五场哩。就是说,每个人每月都有三十五把椅子钱,都有一万零五百块的收入哩。揭过去吃饭和开销——其实哪有开销哟,吃饭是每人每月交上一把椅子钱,鱼肉米面就随你吃个够。开销呢,男人们也不过上街买上几包烟,媳妇、姑女们买些胭脂粉和洗衣洗脸的洋碱、胰皂啥儿的,合加到一处每人每月顶破天也花不到一百块钱哩,这样算,每人每月谁都能挣上一万块钱哩,每人每月有上万的收入,那可是要惊吓了祖坟的收入哟。  上万块钱能干啥儿呢?盖房子是差不多够了三间瓦房钱;娶媳妇也差不多足够了给女娃家的聘礼钱;人死了拿一万块钱去安葬,那是能把土墓变成皇墓的。第一个月发钱时,受活人都激动得双手哆哆嗦嗦抖。都把那钱裹在内衣里不脱衣裳睡觉哩。有的在贴身衣裳的某个处地又添缝下一个兜,把钱缝在贴皮靠肉的布兜里,出演时那钱像砖样啪啪啦啦地拍着他的肉皮儿响。拍打着,出演不便当,可因了那钱的拍打哟,他就出演得越发认真了,越发快捷地走进那戏的情景了,演耳上放炮时,把耳上挂的一百响改成了二百响。在出演瞎子听音的节目里,为了明证瞎子真的是瞎子、是满实的全盲瞎,其原先是用一百瓦的灯泡在他眼前照上一会儿,后来就改成五百瓦的大灯泡在他眼前照上大半天,再后来就索性改为一千瓦的灯泡了。到了下个月,每人又发了上万的钱,出演就没有啥儿可怕了,小儿麻痹症脚穿着瓶儿翻斤斗,不是让那玻璃瓶儿不碎破,而是到末了故意让那玻璃碎在他的脚下边,他就站在那玻璃碴儿上给观众谢幕儿,观众就都看见血从他那麻秆腿下的脚缝呼哗哗地流了出来哩。  就越发地给他鼓掌了。  他便越发地不怕脚疼了。  他每月的钱也便愈加地多了起来呢。  到了年末时,五个月的出演过去了,每个人的钱都是几万哩。倘是一家要来了两个、三个残人的,那户家人就有了十几万。因了一个受活的残人都来出演了,一个庄子空空荡荡了,想往家寄钱时,庄里也没了可靠的收钱人,于是哦,那每个人的枕头里就都塞匿了几叠儿钱。每个人的被子里都缝了几叠儿钱。每个人负责保管的戏箱里,也都锁了几叠儿钱。钱就如树叶一样多了起来了,这样呢,庄里人除了出演,就不敢乱跑乱动了。后台子一向不敢离开庄人了。连饭时吃饭也得轮流着在后台看管了。所以哟,下雨了,一庄人就都聚落在后台铺盖上,就有人躲在僻静处,说被子破了呢,需要缝一缝,便拆开被缝把新挣的钱塞到被子里的棉花里边了。  说戏箱破了呢,需要钉一钉,那戏箱里的钱就又多了几叠儿,钉子又多了十几个,小锁换成大锁了。  说枕头枕着不舒坦,要把枕头收拾收拾哩,从庄里带来那枕头里的麦秸、谷糠就都倒到一边了,在枕头里塞满了他或她叠好的衣裳了,那衣裳的缝间就摆了一层一叠儿一万的百元新钱了,枕头就再也不会因为谷糠的流滚,使钱像木板、砖头一样把枕头顶得瘩瘩疙疙了。  下雨了,都在收匿着自己的钱,收拾完了的,也就唤着问:“喂,你的被子缝好没?”  答着说:“快啦呀。”  便说道:“缝好咱们也打纸牌吧?”  回应说:“好——来我这儿打。”  又回应:“来我这儿吧,你把你的被子抱过来。”  便跟着点了头,相视着都挂了一脸的笑。  外面的雨下得哩哩啦啦的响。戏院里的潮气水雾一样搁滞在脚地上。戏台下的椅子脸,都有了红润润的水珠儿,连幕布也像洗后脱水挂在那儿了,沉沉重重地,把半空的幕丝、幕绳压弯了。双槐县那些来组领受活二团的圆全人,都借着雨天去城里逛街串店了,这叫皇妃戏院的剧场里,也就只余剩受活的人们了。就是这当儿,茅枝婆对大伙说了她心里不忘念念的事。那事就如在她心底里生了根一样,自在九都出演的第一日,过了五个月零三天,一拢共是一百五十三天里,这一百五十三天里,那事儿在茅枝婆的心里了生了旺根呢,发了芽儿了,末了就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了。然却没想到,那事儿人们和忘了一模样,听茅枝婆说将出来时,也才方将想起来,想起来后反倒把自己吓了一跳呢,仿佛是一日日地朝前走着去,忽然看见到了一口枯井边,到了一坑陷阱旁,就要落跳下去时,才灵醒那陷阱其实原是自己挖下摆在那儿的。  是自家给自家挖了陷阱呢。  是自家给自家下了套儿呢。  是自家给自家的饭碗里放了断肠毒药哦。  茅枝婆说:“喂,都还记得今儿是啥儿日子吧?”  庄人们就都望着她。  茅枝婆说:“今天是冬至。再有九天到农历十三那一日,就是今年洋日子的最末一天啦。”  庄人们依旧地望着她,不知道到了末一天会有咋样的事。  茅枝婆脸上挂着黄爽朗朗的笑,“到了那一天,我们和双槐县的契书到期啦,庄里就该连着根儿退社啦,双槐县和柏树子乡就再也管不了我们受活啦。”  这时候,人们便一下想起五个月前建着出演二团时的那份出演的协约了,想起再有九天他们的出演就该结束了。结束也是在预期中的事,可他们日日不歇的出演着,钱是一叠垒着一叠的挣了下来了,竟是谁都忘了出演已经临了末尾的事情哩。剧院外雨水哗哗地响,半天里的乌云浓得手推不动呢。舞台上开着大白的炽色儿灯,亮得如日头悬在正顶上。茅枝婆就坐在自己的被子旁,正缝着几件刮破、烧烂的出演服,这当儿,人们都把目光聚到她的脸上了,像把一片云压在了她的脸面上。  “到期了?出演团就要解散了?”  “到期啦,我们就该回到受活啦。”  问话的是有小儿麻痹的小伙子,他正在打着牌,冷猛地把手里的纸牌僵在半空中,似乎想到了天大的一桩事,盯着茅枝婆问得有根有梢儿。  “退完了社儿咋样呢?”  “退了社就再也没有人能管住我们受活了。”  “管不住咋样呢?”  “管不住你就像野坡上的兔样自在受活啦。”  “没人管了,我们还能来出演绝术吗?”  “这不是出演绝术哩,这是剥我们受活人的脸皮呢。”  小伙子就把手里的纸牌用力丢在铺上了。  “剥脸皮我也愿意哩。”小伙子说:“要是退了社,出演团解散啦,那我们家打死也不退社呢。”  茅枝婆就有些惊着了,像正嬉着笑着时,有人在她脸上泼了一盆儿水。她把目光在小伙子身上盯一阵,移开来,又望着演叶上刺绣的瘫媳妇,望着演耳上放炮的老聋子,望着耳聪听音的瞎子妹,望着六指儿和别的瘸子与哑巴,还有专门来负责搬箱、扛包的两个圆全人,说还有谁不想退社谁就举起手,都想退社了,就让他一个人在外面世上天天脚穿瓶儿吧。说罢了,再把目光从那一片飞蛾样的儒妮子身上扫过去,盯了后台地脸上的一片庄人们,以为一切也就过去了,小伙子说说也就算了的,可她没想到,这当儿,全庄子来这出演的四十几个人,竟都在那灯光下相互打量着,彼彼此此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如每个人都想从另旁人的眼里、脸上找到啥儿样,这样看一阵,又一阵,你你我我看到年年月月时,都把目光落在了那两个圆全人的身上去。  有个圆全人竟不看茅枝婆的脸,望着一边的红绒幕布说:“退了社,双槐县不管我们了,我们就不能到外面出演挣钱啦。不能出门挣钱我们退社干啥呀。”说着,他竟就试试探探地把他的右手举在了半空哩。  看他举了手,另一个圆全人也就跟着举了手,说:“谁都知道,双槐县立马就要把那叫列宁的尸体买回来放在魂魄山上了,人家都说以后的全县人,都要为有花不完的钱愁死哩,说已经有好多另旁县的人,把户口偷偷往着双槐迁移了,我们这当儿却退社,不是憨傻是啥嘛。”他这样说着,又像是这样问着庄人们,重重地扫了一眼全台子的人,那目光就分分明明是鼓励着大伙都快快举手样。  果真聋子也把手举在了半空里。  瞎子也把手举在了半空里。  瘫媳妇也把手举在了半空里。  那舞台半空的灯光里,就林地样举起了一片胳膊了。  茅枝婆的脸成了黄白色,像脸面上被那些举起的手打了掴了样。别的人,另旁人,除了她的外孙女儿小蛾子,是脸面上都呈着红辣辣的激动和兴奋,举起的手因了袖子往下滚,那整条裸了的胳膊都闪了亮亮的光。  外面雨水的凉气逼人哩。头顶的灯光炽白如火呢。  舞台上,沉沉的鸦静,压得人的呼吸都变得和麻绳一样粗长了,涩涩糙糙了,像所有人的喉里都有绳子在抽动。望着那林地样的一片亮胳膊,茅枝婆的喉咙有些干,头也些微的晕,她想对着那些人破口骂上一阵儿,可一扭头,她看见她的外孙女小蛾子竟也在她的身边举着她小巧的右手了。于是哦,她那瘦得如一面要倒的土坯院墙般的胸里边,被一样东西猛地撞着了,被生生地撞开了一条缝,她闻到自己的胸里好像漫出一股腥味儿,像是一股血味呢。她很想这当儿一冷猛地吐出一口血痰来,用这口血痰把所有的胳膊都吓缩回到原处儿,可大声地咳一下,除了她闻到的那股红腥味儿大了些,却是连一点水润都没咳出呢,末了就扫了一眼庄人们,把目光落在老聋子、瘫媳妇和几个年纪过了四十的圆全、半圆全人的身子上,用鼻子轻轻哼一下,冷眼着他们铁生生地问:  “孩娃们不知道,连你们也忘了大劫年① 和修梯田的事情是不是?”  她说:“大劫年全庄人都闹着退社事情你们一星一点也不记得了?你们连一点耳性③ 也没有?”  说:“退社是我茅枝婆欠着你们的,欠你们爹娘、爷奶的,我欠的我死了也要还上呢,退了社你们不愿意,可以重新入进去。入社是和出门上街赶集一样容易哩,可退社却是和死了想脱生一样难的呢。”  说这些话儿时,茅枝婆的嗓子有些哑,像一样东西堵在她的喉道儿上,话是有力呢,哀哀的伤楚却也是一听就明了明了的。说完这些话,她的外孙女蛾儿是立马收回了竖在半空的胳膊了,瞟着外婆的脸,像欠了外婆啥儿样。可茅枝婆却是不看她的外孙女,也不看那些都相跟着缩了胳膊的庄人们。  她从她的铺被上扶着戏院的红色砖墙立了起来了,像一棵被风吹倒了的树又用力撑直了腰,一瘸一瘸地扶着戏院的墙壁朝台下走去了。  茅枝婆穿过空无一人的剧场子,因了没拄她的铝拐棍,走一步她那枯枝儿似的身子就往左倒歪一下子。倒歪一下子,她就又用力把左边的身子往上费力地提一下,这样轻飘飘地歪仄着,用力撑着不使自己倒下去,翻山越岭般地穿过剧场子,她像一只老羊扶着一杆枯枝想要漂渡到河的那边样。起伏着,也往前边走泅着,她就到了戏院外,孤孤的立到那个城市的漫天雨水里边了。  第三章 絮言——大劫年  ①大劫年:大劫年在受活是和前文中的铁灾相连的历史用语。  因为始于戊戌年的大跃进,如龙卷风样从耙耧月深年久地刮过去,大炼钢铁把山脉上的大树砍光了,把草坡烧光了,山脉上变得荒凉无比。到了下一年,己亥年的冬,竟一冬干冷无雪,至夏时,只落过一场小雨,后又百日大旱,到秋时,雨水断续无常,这就闹下了有史以来的大蝗灾。蝗虫在耙耧这地方是叫蚂蚱。蚂蚱是从耙耧山外飞过来,雾在天上,遮云蔽  日,几里外你便能听到飞沙走石的响。  日头不见了。豆地里变得光光秃秃。  芝麻地也光光秃秃。  油菜花的金黄烂烂也都没有了。  黄昏里,蚂蚱飞过后,日头艳红着,细细密密,红纱一样铺在村街上,迟缓流动的蚂蚱的死青气,在村落里铺天盖地,川流不息。  茅枝是在炼钢歇炉时生了她的女儿的,因为生在秋冬的交界处,秋时菊开,冬时梅盛,女儿圆全漂亮,就叫了菊梅。这一天的黄昏里,茅枝抱着女儿走出来,看着满世界的蚂蚱灾,她把女儿放下来,对着受活的黄昏大声唤:  秋天大灾了,就是冬天有吃不完的粮,各家也要省俭一点啊——  秋天大灾啦,都留好下年过冬的粮食预防荒年啊——  事情竟果然,荒年来到了。  秋天一去,冬天刚至,山脉上便格外格外地冷,连井里的温水都冻成了冰。炼铁、炼钢后新生的桐树、柳树的树皮都冻得干焦了。去公社赶集回来的庄人说,天呀,大闹天灾了,不光我们受活小麦不生芽,耙耧外的麦田也都不生芽。再过半个月,又有人从公社赶集走回来,他一入村就一脸惊异,在村头对着人们说,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公社那儿家家户户没粮吃,一天只吃一顿饭,说饿急了,有人把榆树皮都剥下来煮成喝汤了,脸都喝成青色了,腿都浮肿得和青的萝卜一样了。  茅枝就把女儿留在家,下了耙耧山,走了三十几里路,便碰到三五支送葬的队伍。  问说得了啥病呀?  人家说,没病呀,饿死的。  又见一起送葬的队伍又去问:  ——得了啥病呀?  ——没病呀,饿死的。  再见了一起送葬的队伍,死人不装在棺材里,而是卷在席筒里。  问,也是饿死的?  说,不是饿死的,是屙不下来憋死的。  问,吃了啥?  说,吃了土,喝了榆皮汤。  说人死就如说死了一只鸡,死了一只鸭和一头牛、一条狗,冷冷淡淡,不伤不悲,仿佛那死了的不是他们村里的人,不是他们的亲戚、邻人样。儿女跟在送葬的队伍后,不哭不掉泪,仿佛那死了的不是他们的爹娘样。天冷得异常,风像刀子砍着般。再往前走下一段路,到了下一村的村头上,茅枝她就不走了,立在村头了。她看见那村头有开辟出的一片新坟地,如一片新生在世的鲜蘑菇。坟堆儿错错落落,几十、上百个,每个都挂着几张新白纸,像一地盛开的白菊、白牡丹。  在那片坟前立一会,车转身,赶在天黑前,茅枝回到了受活庄。到了第一家的瞎盲户,见瞎子一家正围在一堆火旁吃捞面,雪白的蒜汁捞面里还放了小磨油,她就竖在人家门前厉声说,还敢吃捞面?外面一世界的人都饿得浮肿了,饿死个人就像饿死了一只鸡,你家竟还放开肚子吃捞面!到了第二户,人家没有吃捞面,可她一看那玉蜀黍生汤竟稠得能竖直勺把子,就舀了半瓢冷水倒进锅里边,吼着说,一世界都闹灾荒了,外面饿死个人像饿死一只鸭,你们咋还不知道节俭节俭啊!到了第五户,人家有个孩娃闹着吃油馍,油馍没有烙好她就去把那鏊子从火上掀下来,又舀一瓢水把火浇灭掉,尖着嗓子说,到外面看一看,饿死个人就像饿死一条狗,你们家竟还敢关着门在家烙油馍。她吼着,不过日子了?准备明年冬天一家人活活饿死吗?!  到了村后的瘸子老伯家。瘸子老伯家一家人虽也围着火,喝的却是稀面汤,吃的是半白、半黑的杂面馍,就的是一碗淹酸菜。  茅枝过来立到门口上。  老伯说,有啥事?  茅枝说,拐子伯,果真要闹粮灾啦,外面饿死个人就像饿死一条狗。  瘸子老伯默着想一会,说让每家都在床头挖个坑,在那坑里埋上一缸两缸粮。  茅枝就开了一个会,让各家在床头挖了坑,埋了粮。  埋了粮,还定了三条村规矩,一是各家不能吃捞面,二是各户不能吃烙馍,三是各家各户都不能睡到半夜肚子饿了起床烧夜饭。茅枝把这规矩写在白纸上,逼着一家一张都贴在灶王爷的神像边,且还在村里成立了民兵组,民兵组是有几个二十几岁的圆全小伙组成的,让他们一日一日地在村里转悠着,尤其是在饭时候,他们端着碗,背着枪,让各家都一如往日样把饭碗端到门外吃,谁家都不能关着门儿吃好的,一旦发现时,圆全的民兵就把他家的捞面、油馍端到村口上,让汤饭最稀的人家吃他家的捞面和油馍,让他家喝那清汤稀水饭。  时光是就这样一日一日过。结了腊月,入了正月。到正月就发生了一串大事情。公社的麦书记领着几个圆全壮实的人,赶了一辆铁轮马车到了受活庄。到庄里几句话说完,便把受活麦场屋里的两圈小麦拉走了。麦书记是先找到茅枝的,把茅枝叫到村头上,说茅枝,你们受活庄的坟地咋没有一个新坟哩?  茅枝说,没有新坟不好吗?  是好呀,书记问,庄里人一天吃几顿?  茅枝说,老三顿。  书记说,一世界人都在地狱里,只有你们受活人活在天堂上。说麦天都过去半年啦,都过到隆冬了,可我们一入庄就闻到你们打麦场上有股麦香味,顺着那味走过去,就闻到那麦场屋里堆的是麦天没分完的几囤儿麦。  书记说,老天呀,外面一家一家饿死人,你们还有吃不完的粮。  书记又望着一片的受活人们说,你们都说说,你们能忍心看着同是一个公社的百姓,都一个一个活活饿死吗?能忍心看着逃荒要饭的到了门口不给一碗吗?说到底都还在共产党的天底下,都还是阶级兄弟嘛。  就把那三五囤的小麦装上马车,一粒不留地拉走了。  拉走了,也就拉走了。可过了三日后,又有几个圆全的壮年一人挑着一副担子,拿着书记的一封亲笔信到了受活里。信上说:  茅枝:  槐树沟大队四百二十七口人已经饿死了一百一十三口,全村连树皮也没了,能吃的生土也没了,见信后务必从你们受活庄的每户给他们挤出一升粮。切切!切切!别忘了你和你们受活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彼此都是同一阶级的兄弟和姐妹。  茅枝就领着那些人,拿着书记的信,到每户给那些人收缴了几担小麦、谷子或者红薯面粉再或红薯干。那些人走了,几日后又有人拿着书记的信来了,就又从各户给他们挤出两担粮。到末了,还未过正月,就有三五帮人担着担子夹着布袋拿着盖有公社的公章、签有麦书记名儿的信来受活要粮食。不给粮食就坐在村头不肯走,或坐在茅枝家里不肯走。末了就还得从瞎子家给他讨一升,到瘸子家给他要一碗。受活就如公社的一个粮食库,有一批一批的人来要粮食,这要着要着就把各家罐里、缸里的粮面要完了,碗或瓢伸进缸或罐里挖粮挖面时,听到碗、瓢碰着缸、罐底儿的丁当声,各家的主人心里一哆嗦,便有一股荒寒从心底升上来。  可是到了正月末尾这一天,村里又来了两个县上的年轻人,穿戴都和公社来的不一样,他们都是中山装,上衣口袋都别着几枝亮钢笔。茅枝一眼就认出他们中间的一个以前是杨县长的秘书,现在是县里社校的柳老师。柳老师拿来的是县长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  茅枝:  你我都是红四的人,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又到了危急关头,连县委、县政府都有干部饿死了,见信后速将受活的粮食交出一些来,以解革命的燃眉之急。  信是一张黄草纸,字写得东倒西歪,如一片干草落在那纸上,可在信的末尾处,不光有县长的签名、手章,还有县长用大拇指按上去的红手印,手印旁还有别在草纸上的杨县长保存的红四方面军的五星红帽徽。手印红得如鲜血一模样,指纹是一圆罗圈环,而帽徽却旧得如干枯了的血,五个角都磨出了铅灰色。茅枝望着信,把那五星取下来在手里捏了捏,二话没说,就把来人领到上房屋里的山墙下,把两个大缸的盖子打开来,说那个缸里是小麦,这个缸里是玉蜀黍,要多少你们就挖多少。  柳老师说,茅枝呀,要背我们能背多少?明天就有马车到了村子里。  茅枝说,来吧,来了我领你们一家一家收粮食。  来日,马车果真到了村子里,不是一辆,而是两辆胶轮大马车。马车就停在村子正中央,孩子们没见过胶轮子,都围着那胶轮看热闹,用手摸,用棒敲,用鼻闻。闻着胶皮有一股怪味儿,摸着那胶轮像摸半干的牛皮样。用锤和棒子去敲那胶轮,那胶轮把棒子和锤一弹就又弹回来。接着就有一向未曾出过远门的瘸子、聋子去看那胶轮车,有瞎子在一边仔细地竖着耳朵去听别人说那胶轮车。就在这一村人都围着胶轮看不休、问不休的时候里,茅枝领着县里的干部一家一家收粮了。  到了东邻里,茅枝说,瞎三叔,是县里来收粮食的,有县长的亲笔信,打开缸盖让干部们去挖吧,人家说连县长的腿都饿得浮肿啦。  到了西邻里,茅枝说,四婶呀,四叔不在吗?是县里来人啦,这是咱们受活上百年来第一次有县上来要粮,你就打开缸盖、面罐,让人家可着力气挖了吧。  四婶说这收完以后还收吗?  茅枝说是最后一次收粮啦。  瘸四婶就把她家的粮缸盖子打开得大口朝天,由县上的人把缸里的粮食全都挖走了。到了下一家,主人是个断胳膊,是石匠的本家弟,他见了茅枝的第一句话就说嫂子呀,你又领人来家收粮食?茅枝说,把粮缸打开吧,这是最后一次啦。  本家弟就领人家走进上房让人家随意挖着粮。那两辆大车就大袋小袋装满了,把受活庄地面上的粮食全都拉走了。横竖也已过出正月,冬去春来也就不远了,也都说好公社、县上不再来村里讨要粮食啦,所以各家各户都十分慷慨。可是,县委、县政府拉走了这批粮,县农业部又拿着县委的信来要粮食,组织部也拿着信来要粮食,武装部不光拿了信,还赶着车、扛着枪来村里要粮了。  出了正月,把县上来的打发后,受活是谁家都不再慷慨了,来了人至多管你一顿饭。这一管,几十里外就有人专门来受活讨饭吃,日常间,并不见讨饭的在哪里,到了饭时就一批一批的不知从哪冒出来,都扯着孩子伸着手,把碗递到受活各户人家的门里边,伸到各家锅前去。  从庚子年末到辛丑年初的那段日子里,受活是遇了粮灾,更患了人祸。各家门口都是外村人,都是圆全人。临街的房檐下,有日头的地方准会蹴着一家讨荒的。到了夜里,他们就睡在各家的门楼下、房后边或街上的避风处。冷得睡不着时,他们就在街上跺着脚,跑着步,闹得通宵满村落都是脚步声。有一夜,茅枝从家里走出来,看见有好几家的男人在偷偷地剥着受活村边的榆树皮,就过去说树都死了呢。那男人就停着斧子望着她,说你是受活的干部吧?她说我是呀。男人就说我家有个女儿,十五岁,你在受活给她找个婆家吧,瞎子也行,瘸子也行,能给我们一升粮食就行了。她又到了村中间,那儿正有一家人在围着一堆火,她说你们总在受活咋办呀?受活也没有粮食啦。那一家的男人就看了她一眼,说我认出你是干部啦,听说你们受活凡是瞎子瘸子都可以在村里落户呀?茅枝说,这就是一个瞎、瘸、聋哑的村,圆全人没谁会在这耙耧的深处住上一辈子。那人说,要这样,我一家人今夜儿圆全着,明儿就都缺胳膊少腿了,到了明儿你可千万分给我们一家人的口粮啊。  茅枝就不敢再往前边走去了,每走几步都有朝她跪下来讨粮、要饭的,都跪着抱着她的双腿哭唤着。夜冷得很,月色凉得和冰一样。睡在街上的人,把麦场上的麦秸垛扒了抱回来铺在大街上。把麦场屋的房草揭了铺在村头上。还有人睡在村头的牛棚里,因为冷,就把身子贴着牛肚子,如果那牛诚实时,他就让他家孩子抱着牛腿睡。  还有七拐子家的猪窝是在大门口,猪半大,猪窝里新铺了草,有一户人家就和那猪睡在一起了,孩子就抱着猪崽睡觉了,去猪槽抢吃猪食了。  茅枝到那和猪睡在一起的人家里,说不怕猪咬了孩子呀。  答说猪比人都好,猪不咬人人还咬人哩,说他们村已经有人吃了人肉啦。  茅枝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多言一声,来日就通知各户人家,每顿饭必须多烧两碗,端到门口给逃荒落难的人。这样,事情就越发坏了,就招来了更多的讨荒人,闹得受活日日都像赶会样,人山人海,云云雾雾,受活人在吃饭时就再也不集中到村头饭场了,好坏都是闩着大门,把自己关在家里吃。然而,受活有粮食,受活的坟地里没有一个新坟堆,这都是人人见了的,到受活你只要拿着盖有公社和县上公章的信,就能要到一些粮,把讨饭碗拿出来,就能讨上一碗饭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像风一样吹了一世界。  耙耧山脉和耙耧山外天下的人,一群一股地朝着耙耧深处赶。受活这地方,住下的讨饭人比受活人多了好几倍,同乡的,同县的,还有逃荒走难到了耙耧的安徽人、山东人、河北人。受活一下子便名扬天下了。大榆县和高柳县,也派人拿着证明信到了受活里,从历史的沿革上说起来,从地理环境说起来,说都和受活曾经是过一个郡、一个县,至少眼下是邻县,同一专区,希望能接济出一些粮食来。  熬出正月中,受活是谁要粮食也不再给了,谁伸出饭碗也讨不到一口饭。各家都如临大敌,整日里关门闭户,吃在家,拉在家,不和人来往,不和人说话,任你在街上爷呀奶的叫破血嗓子,也少有人开门送出一碗饭或者半个馍。  茅枝是干部,是干部就要和村人不一样,她就每天吃饭时还把门开着,让石匠烧一锅红薯面糊汤,自己家里每人喝一碗,剩下的把锅端到大门外。如此,三天后石匠就不烧一锅了,只烧大半锅,又三天就只烧少半锅。茅枝就盯着石匠厉声说,石匠呀,你也忍心啊。石匠委屈地说,你去看看罐里还有几把面?  茅枝就默着无言了。  又三天,茅枝家里也没了粮,要去邻居家东借一碗西借一瓢时,那讨饭的就有人饿死在受活庄里了。  埋在受活的山梁路边上。  又有人饿死了,埋在受活村口上。  受活村里有了一片外村人的坟。  到了又几日后的一个深夜里,一桩巨大的事情发生了,如同爆炸样,把受活炸得七零八落了。每年的正月尽时,在耙耧总要有几日往死处冷的天。要往日这么冷,街上的逃荒人会在村街上跺出一世界的脚步声,可是这一夜,没了脚步声,也没了野火的噼啪声,村子里安静得像压根就没有一户逃荒的人。偶尔有谁家孩子饿极了的唤,也在一声、两声之后,就又戛然而止,归了宁静。茅枝不知道这静里正孕育着一场大爆炸,她如往日样熬了半锅红薯稀汤给门外的逃荒人端出去,回来后,她男人石匠已经把她睡的这头被窝暖温了,她就脱掉衣服说,石匠,以后你不要再给我暖这被窝了,吃不饱饭,你身上也没有多少暖气呢。石匠就笑了,坐在床那头,说茅枝呀,今天我洗磨的錾、锤、兜儿在墙上挂着,它自己平白就掉在地上啦。平白掉下来,我怕家里要出大事了,怕我想暖也给你暖不了几天啦。  茅枝说,石匠,新社会你还迷信呀。  石匠说,茅枝,你给说句掏心窝儿话,你嫁给我石匠后悔不后悔?  茅枝说,你问这干啥?  石匠说,你就对我说句心窝儿话。  茅枝就不说,往深处沉默着。  石匠说,你说一句怕啥呀?  茅枝说,你真的让我说?  石匠说,你说呀。  茅枝说,那我就说啦。  石匠说,你说呀。  茅枝说,总有一点后悔哩。  石匠便一脸黄白色,痴怔怔地看着茅枝的脸,看见她年纪轻轻。才三十过几岁,可人已经很老了,像过了四十样、近了五十一模样。  石匠问:  ——是嫌我年龄大?  茅枝说:  ——是嫌受活庄子偏,又一庄子都是瞎瘸聋哑人,说要不是为了你,我在入社时候就调到县上,当了县里的妇女主席或者县长啦。可现在,我还在受活领着人种地,我都不知道这种地算不算干革命,要不算,我就后悔我这后半辈子在受活没有革命了。  话到这,事情爆发了,轰轰隆隆爆开了。先是有人敲门,敲了一会儿就有人从院墙外边翻过来,石匠说谁?那脚步声就到了屋门口。茅枝说你们是谁呀?是不是又有人快要饿死了?是有人快要饿死了我去给你们烧一碗汤饭吧。那人不言不语,便把茅枝家的屋门摘下来,哗哗啦啦冲进屋里五六个,都是圆全的壮年汉,他们手里都拿着棍子、棒槌和铁锨,一进来便竖在床前边,把棍棒、铁锨对着石匠的头、茅枝的脸,说对不起你们了,这老天不公平,我们圆全人一个一个活饿死,你们缺胳膊少腿的瞎子和瘸子,竟全村儿没有一个挨饿的,全村的坟上没有一个新坟堆。说话间,那说话的取出了县上让来受活要粮的介绍信,上边盖了县委、县政府的章,他把那用毛笔写在草纸上的介绍信扔到茅枝面前床上说,这信你都看过了,你不让受活给粮食,我们不能不自己动手了,不算抢,是来取政府让我们来拿的粮食呢。他说着,给边上的人递个眼色,就有两个中年,提着布袋去另外一间屋的罐里找面了,去那灶房的锅里找寻吃的了。这时候,石匠已经从床上跳到床下,抓起了床头洗磨的家什袋,已经将一把锤子抓在手里了,可就在这时,有一柄漏锄举在了他头上,吼着说,你别忘了你家是个瘸子户!石匠瞟茅枝一眼,就在那床上不动了。还有一个人,他把棒槌举在茅枝的头上说,聪明点,亏你还打过仗,革命哩,竟不知道把粮食给劳苦的百姓分一份。这时候,女儿菊梅被响动惊醒了,哇哇地哭着往茅枝的怀里钻。茅枝拦着菊梅,盯着揪她头发的壮年汉,认出他是她每天给他家孩子一碗汤喝的那男人,便冷了他一眼,说你这个男人,你怎么能这样没良心。  那男人说,没办法,我得让我一家活着呀。  茅枝说,活着就抢呀?没了王法啦。  男人说,啥王法,圆全人就是你们残疾人的王法。人都饿死了,还说啥王法。说我也打过仗,跟着八路军干过哪。  过一会,灶房那边的锅碗冷丁儿响成一片,不用说,是碗掉在地上打碎了。另一间屋里的缸、罐,也都响成了一片,找寻粮面的声音冷哇哇地传过来。从界墙门里望过去,石匠看见有个男人把藏在门后窑窝罐里的一升玉蜀黍翻出来,他往袋里倒着玉蜀黍,又猛抓一把玉蜀黍塞到自己嘴里嚼。石匠说,你慢些吃,那罐里放了闹老鼠的毒药呀。那人说,毒死才好,毒死比慢慢饿死还痛快。石匠说,真的,那毒药夹在一块烙馍里,你别毒着你家媳妇、孩子呀。那人就把灯举在布袋口,从布袋里找出一块干馍扔在门后了。  屋子里一片乱响。菊梅在茅枝怀里,清刺汪汪的哭声像穿堂风一样蔓延着。茅枝撸起衣服,把奶塞进她嘴里,那哭声就吞吞吐吐停住了。屋里只剩下了脚步声和翻箱倒柜声,丁丁当当,响个不停。有一个人没有找到粮,也没有找到别的啥,他就极失落地从灶房走出来,立在茅枝面前拿着菜刀说,我啥也没找到,我啥也没拿到,我家孩子才三岁,又冷又饿,你得给我一点啥。茅枝就顺手把床里姑女菊梅的棉袄递过去,问他说,这袄小不小?  他说小就小些吧。  茅枝说是女式。  他说女式也就女式吧。  到这儿,就有一个时辰过去了,屋里能吃能穿的都被抢光了,那几个男人就都又回到了床前边。他们中间有个上些岁的人,他看看茅枝,又看看石匠,跪下给茅枝和石匠磕了一个头,说对不起了啊,算是借的吧,就领着几个圆全男人走掉了。  像旋风样刮来一阵就又刮去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石匠扭头看看原来挂枪的空墙上,说枪不让民兵拿走就好了。茅枝也扭头瞟了一眼床里空荡荡的墙,把菊梅放到床头上,和石匠一块穿上衣裳,到了院落里,要开门时,才知道人家把大门从外面扣上了,他们人被关在家里了。  石匠和茅枝孤孤地竖在院落内,听见有人在村街上大声地唤——他们都把粮食埋在床头地下啦——都在床头地下埋着哪。随后,就又听到邻居家有圆全人找头、铁锨和锄的声音了,有挖挖刨刨的声音了。听到了受活家家户户遭着抢劫的零乱声,像打仗一样响得满天满地,石匠看茅枝在那声响里急得团团转,嘴里不停地说咋办呀,圆全人咋能这样没良心。咋办呀,圆全人咋能这样没良心,他就搬过一把凳子放在院墙下,翻墙到街上把大门打开来。月光清明,一眼能望半村子远。村外的田地里,有一团团的黑影在忙着,不知他们都背着什么、扛着什么、挑着什么,有人忙着往村里进,有人忙着往村外出,脚步声零零乱乱,有几个圆全男人牵着牛、又有两个圆全壮汉抬着猪,还有圆全的年轻媳妇抱着人家的鸡。一世界都是鸡叫、猪哼的声响和一鞭子、一鞭子抽打牛背、猪背的噼啪声。有圆全人扛着东西跑得急,那东西从他们扛的包里掉出来,滚到路边上,他就又放下肩上的东西去路边摸着找。然后,他放下的东西就又被路过这儿的圆全男人顺手牵羊提走了。大乱了呢,全世界都乱乱哄哄了。受活的各个家户都是万马齐鸣的哭唤声。能看见清白的月光下,受活人那紫色的叫声、哭声如干硬了的血条、血块一样在村里飞舞着。被抢了的瞎子家,瞎子就立在房檐下,抱着他那也是瞎盲的媳妇和儿子,哭着说好人呀,你给我们留一把粮食吧,我们一家都是瞎子呀。好人就背着一袋粮食朝门外走着说,你一家瞎子咋就比我们圆全人的日子过得好?天下哪有残人比好人过得好的道理嘛。又说我们不是来抢你们粮食的,是政府让我们来这要粮的。那一家瞎子就无话可说了,黑茫茫地看着圆全人,大摇大摆地把他家的粮食背走了。聋子他是有一身力气的,可他听不见圆全人进院的脚步声,他就被人家捆在了床腿上。哑巴他也听不见,可他灵敏,他就被圆全人一棒子打昏在屋里了。拐子、瘸子想去阻拦抢劫的圆全人,可圆全人说,谁敢动一下,我就把你那条好腿卸下来,他就想起他是残疾了,只好眼睁睁看着人家把他们的东西一扫而光了。  圆全人说,灯在哪里呢?  一个女人抬起她仅有的一条胳膊指着说,在桌子角上哪。  圆全人说,去点上。  她就去点上灯,递给圆全人,说满天下都在闹饥荒,我知道你们饿,可我家的孩子才一岁,你们给他留一升杂面好不好?圆全人说,我们也是柏树子公社的人,我们手里有人民公社让来要粮的信,那信上盖有政府的章,不信了我等一会去找来给你看。说你们村没有一个饿死的,我们一家七口就饿死了四口人,可我们有公社的信你们凭啥就不给我们粮食呢?你们凭啥就敢不听政府的话?说着,就把床头地下埋的粮食扒走了,把屋间罐里的最后一升子杂面也挖进袋里背走了。  背走了,到院落还又回头说:  你们想想嘛,天下哪有残人比圆全人过得好的道理吗。  各家都被抢光了。  满街都是脚步声。  一村子都是哭唤声。  整个耙耧都是闹哄和杂乱。  茅枝和石匠就怔在门口的月光下,看着那抢劫了受活的人,水一样从眼前流过去,看见有四五个人赶着村里那头黄牛,从她面前过去时,她就瘸着腿扑到了街中央,一把抓住牛缰绳,说把牛留下吧,赶明儿大队、生产队都还要犁地哩!人家就横了她一眼,一脚踢在她那只好腿上,她便像一把瘸腿椅子样,被人家踢翻在了月光下。又爬着上前几步抱住了赶牛人的腿,她说咱都是柏树子公社的社员呀,你们不能这样啊,咱们都是柏树子公社的社员呀!人家说,啥他奶奶公社社员啊,人都饿死啦,还公社社员哩。就牵着、赶着、抽打着那牛往前走,她死抱着人家的腿,人家停下来,又在她的好腿上猛力跺一脚,石匠就从门口跑过来给圆全人们跪下了,做着揖,磕着头,求着说,别打她,别打她,她是一个残人哩,就那一只好腿哩,要打你们就打我,要打你们就打我。  人家说,她是你媳妇?让你媳妇松开我的腿。  石匠磕着头,说你们把牛留下吧,赶明儿没了牛咋样犁地呀。  人家就又在茅枝的腿上狠狠跺一脚。  茅枝尖叫一声,就把圆全人的腿抱得更紧了。石匠就给人家把头磕得更快了,更急了,雨点样磕着头,求着道,打我好不好?你们打我好不好?她好歹也是到过延安的,也是打过了仗、闹了革命的,是为新社会出过力的呀!圆全人就把目光移到石匠头上看一看,又移回到茅枝身上去,咬着牙说,日你祖奶奶,社会都是给你们闹坏的,不革命我家也还有二亩自留地,也还有一头犍子牛,可你们一革命,我家就成富农了,地没了,牛没了,一闹粮灾五口人就饿死了三口啦。他说着,又在茅枝身上踹两脚,说女人家,不好好过日子,还他妈的革命哩,说我让你革命!我让你革命!我让你革命吧!就又有几脚跺在茅枝的腰上了。  茅枝就怔着,松开了那圆全人的腿。  那圆全人从鼻子里哼几下,就同着别的圆全男人赶着那牛走掉了。走了几步,那人回头说,奶奶哩,你们不革命也不会闹下这饥荒。说完话,气愤愤地出了村,上到梁上了。  村里也便慢慢安静了。  最后离开村落庄子的几个圆全人,他们可怜、懊丧地嘟嘟囔囔说,我啥也没弄到,日他奶奶祖奶奶,我啥也没弄到。不知他是骂受活人,还是骂没给他留一点可抢的粮食、东西的圆全人。  天亮了。  村子里安静着,没有了往日的鸡叫、牛叫和嘎嘎嘎嘎一早晃在村街上的鸭子叫。  街上到处都是空篮子、瘪袋子和散落在地上的玉蜀黍粒和小麦粒,还有盖着公章和有公社书记、县长签名的介绍信。  日头依旧在那个时候冉冉地升起来,黄爽爽地照在山脉上,村子里和各家的院落里。那些介绍信上政府的公章红红艳艳,如花一样美艳。不知是谁从家里出来了,立在自己家门口,紧跟着,瞎子、瘸子、聋哑和圆全人,老老少少,都从自己家里走出来,静静地立在门口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不说话,脸上平静着,没有悲,也没有哀,木木然然,脸上都僵着青硬相互打量着。过了一会儿,有一个聋子自语说,我家没了一把粮,人也得饿死哩,连床下边埋的一罐谷子也被人家抢走了。有个瞎子就对聋子道,人家说我家不用点灯,连我家的油灯都给拿走了,那油灯是红铜,闹铁灾时候我都没舍得交上去。这时候,受活人就都看见茅枝走过来,她瘸拐得比先前厉害了,拄着拐杖,还每走一步都要往地上倒下样。她的脸是一种黄白色,头发凌乱,像有八百年没有梳洗过,人也在一夜之间老了许多,一脸的皱痕,像了蜘蛛网,额角的头发也在转眼间变得花白。她过来立在槐树下,立在往日挂着牛车轮子的钟下面,望望一街两岸的村人们。村人们就朝着她的这边走过来,像往日开会一样走过来,围着她,看着她,沉默着。  这时,从村后就传来了那七十七岁的拐子老人的儿媳的叫唤声,声音沙哑,枝枝杈杈,像刮过来的不定向的风。她蹦着跳着,双手拍打着自个的双胯儿叫:  ——快来人呀,我公公死在床头埋粮的坑里啦!  ——快些来呀,我公公气死在埋粮的坑里啦!  那七十七岁的老人就死了,死在床头埋粮的坑边上。坑边上还有一张来要粮食的信,信上盖了人民公社的章,也盖了人民县委的章。茅枝领着村人们到那坑边时,把那信从地上拾起来,老人还有一口气。他用那最后一丝游气说:  ——茅枝,让受活人退社吧,受活是本不该属这个公社、那个县里的。  说完后,老人就死了。  死了后,也就埋了呢。  埋了,受活也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粮荒了。  先几天,各家都不出大门。不出门、不活动,人就省力气,也就饿得慢一些。再几天,就有人出门去,想到山梁上寻些草根、菜根什么的。到后来,就有人学着山外的人开始剥吃树皮了。把榆树皮表层的干块削过去,只要紧靠树骨的那层青皮儿,回去放在锅里熬,便能熬出黏黏的汤。这样过了半个月,山上的野草、茅根刨光了,榆树皮也都剥完了,就有人吃山上的生土了。  就有人活活饿死了。  一个又一个地饿死了。  受活的几处坟地也都有了新坟。又半月,那新坟也如了雨后春笋,到末了,村头也就有了麦场样一片新的坟包。那些不到十八岁没有成亲的年轻人,死了不能入祖坟,就顺手埋在村头上。那些三岁以下,或者五岁以下的,饿死了,又不值得费下一副棺材板,就用草捆上,放在一个竹篮里,挎出去把那竹篮扔在村外的哪条沟里,或山梁上的一堆石头旁。  天苍黄无边,山脉上也静得深厚。受活就被遗落在这苍黄里,像山脉上扔着的一堆乱草或山脉间的一处遗迹样。有老鹰尖叫着,从天上落下来,立在那装有死孩子的竹篮上。孩子的爹、娘,先还远远站着守了那篮子,用竹条棍儿打那鹰。过几天,他就不再守那篮子了,他已经饿得不能出门了。那儿的鹰和野狗也就忙忙活活了。再几日,鹰和野狗就去别处找食吃,那儿就只剩下空篮和一片干草了。  接下来,那空篮就从一个变成几个、一片儿。那儿日后就成了野荒地,成了鹰和野狗、野狼、狐狸们的乐园。  受活庄的哭声没有多起来,可坟和山上的烂竹篮子多起来。出了正月,到了二月里,到了春天将至、冬又未去的日子里,天气变得暖和些,村里又有人从家里慢慢走出来,到门口日头地里站一会,和邻人说上一些话,就说出了一件事。说先前庄里人的日子是何等的受活、舒坦,是茅枝领着人们入了合作社,又入了人民公社里,才有了这一场千年不遇的大劫难。说茅枝让人们入了社,茅枝就该让人们重新退出社,还过早先那日子。说要不入社,哪有人知道耙耧深处有这么一条沟,沟里有个受活庄,终年住着残人们,终年过着闲散自在、丰衣足粮的日子,就是外面世界上知道有这么一个庄,村落庄子地处三县交界的中心,双槐县以为受活是大榆县的人,大榆县以为受活是高柳县的人,高柳人又以为它是双槐县的人,末了他们就永远、永远地不属于哪个公社、哪个县的管辖了,自由着,自在着,受活着,舒坦着,有谁会拿着介绍信来受活收粮啊,有谁能想起来受活抢劫啊。说一切都是因了茅枝,因了茅枝把受活带进了公社和县里,就有了这一场天灾大难啦。  就都相约着去了茅枝家。  唤了门,开了门,人们见茅枝一摇一晃走出来,竟也和大家一样,脸上浮肿水亮,闪着绿的光色。见她在院里的灶房下,用了半盆水,在那水里泡了石匠那装锤、装錾、装凿的洗磨袋。原来石匠那磨袋是牛皮,用水泡了就可以煮着吃,也就每天从那袋上剪下面条似的几条儿,泡上水,浸上盐,煮煮就给她的女儿咽进肚子里。茅枝站在那,见一村的人都愤愤地立在门口上,连石匠在村里最亲的堂弟也在那人群里,也就知道有了事情要发生,脸上的绿色立刻变成了淡白色,说哟,大伙都来啦?有啥事儿吧?  一村人就都安静着。石匠的堂弟就替人们开口道,说嫂子,全村家家都有人饿死,都担心你、哥和侄女,都来看看你。  茅枝便脸上浮着笑,说声谢谢,谢谢大伙到这时候还念着我们一家人。  堂弟就说嫂子,还有一桩儿事,我就直说了。说全村人还想过先前的受活日子哩,说嫂子你这几天能走动路了,到公社、县上跑一趟,把受活从今往后还改回到和先前一样不受哪个公社、哪个县管的日子里。  茅枝的脸便敛了笑,有些难色了。  入互助组时在枪声的下面交了牛的瘸子就说道,有啥儿不行啊,本来入社时三个县都不想要我们受活的嘛。  那入社时在区长的怒斥之后,被从家里抬走了犁耙的一个单眼媳妇也就手姿舞姿地说,表妹,入社时你说让受活人过天堂日子,过犁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好日子,现在你给大伙解释解释这天堂日子是在哪嘛。  便有几个、十几个的圆全男人和残媳妇们都大声吆喝着说,茅枝你到村头、坟地和沟里看看村里死了多少人,多了多少坟,数一数山上和沟底有多少装了孩子扔掉的竹篮儿。说这就是你说的天堂呀,这就是你说让人们入的人民公社的天堂呀!也就一言一句,瞎瘸和聋子,都怨声载道,吵嚷得有如洪水滔天,连哑巴也指着茅枝嗷嗷不停。这时候,茅枝的脸便由青亮转成了黄色,虚汗挂在她脸上。二月的日头金光灿灿,没有风,一村落都是无言无语的日光和光秃秃的树。牛被人牵走了,猪被人抬走了,鸡、鸭被人抱走了。村子和死了一模样,除了饿得急慌的人,别的没有什么活物生命了。茅枝望着门外全村的人,有人立站着,有人圪蹴在脚地上,还有媳妇就抱着她那饿得哭不动的孩子随地瘫坐着。  她打量了那一片村人们,瞟了村街上和门外山上光光秃秃一老苍黄的天和地,觉得头晕得很,天旋地转,便用手扶了门框,让身子顺着门框往地下滑,滑着跪在了全村人的面前说:叔伯们,嫂子们,兄弟们,大伙儿放心就是了,我茅枝只要还活着,就一定咋样让村人入社还咋样让人们退出社。说菊梅他爹石匠半月前已经饿死在床上了。他不肯吃那牛皮袋,他说他当了一辈子石匠,没想到那袋子是他给俺娘儿俩留下的最好的东西。说嫂子们,叔伯兄弟们,那石匠的牛皮袋子还有一半,我回去剪剪分给大伙儿,也请大伙儿帮个忙,拿点力气帮我在村头挖个坑,把石匠埋了好不好。说天暖了,不埋不行了,说我茅枝对不起受活人,对不起大家了,可石匠一辈子是个好人,就看在石匠的份儿上,大伙儿出点力气把他埋了吧。  茅枝跪着望着村人们说了这番话,说完她就把头钩下去,钩下去向村人们磕了三个头,磕完后便有泪挂在她脸上。那脸浮肿发亮,泪珠儿滚滚圆圆,在日头光中闪着晶莹的光。说完话,磕完头,她便扶着门框立起来,请着让村人们往她家里去。  村人们便怔着,像没想到似的相互瞟着打量着。  茅枝就又说算我求了大伙吧,我说话算话,因为我对不起村人们,我已经半月不敢出门和大伙见面了。今儿大伙都来了,我向受活人赌个死咒。说我若不让受活人们重新退社过那自在的老日子,我茅枝没粮了饿死、有粮了胀死,死了生蛆让狗咬,让狼扯,让鹰叼。说只要这场饥荒里不把我茅枝饿死掉,我就一定让受活退出双槐县,退出柏树子公社好不好。说我求大伙了,求大伙帮我把石匠抬出庄子埋了吧,菊梅她还小,她怕死在床上的石匠呀。  堂弟就首先走进茅枝家,圆全人也都跟着进去了。果然看见大个子石匠在床上挺着身子盖着被,而地上,又架的门板上,却铺着茅枝和她女儿的被窝。菊梅在那被窝里,手里正抓住一条煮熟的牛皮带子吃,吃嚼着,看着进来的庄人们,她的脸上还挂着枯瘦黄黄的笑。  村人们就把石匠抬走了。埋了石匠,茅枝谢着人们时,她在石匠的坟前朝着受活的人们重又跪下发誓说,叔伯们、嫂子们、兄弟们,我不革命了,我茅枝只要还活着,我咋样让咱受活入了社,我就死也要让受活还咋样退出社。  这就是大劫年的事,这也就是受活庄的历史用语大劫年。  ③耳性:方言。即记性。没耳性,是骂那些把不该忘了的事却都忘了的人。  第五章 它们都朝她跪下了,—世界都是泪水了  茅枝婆没有料到事情会是那样变着曲弯呢,像山脉间含的死道儿,一会把你引到了没路的林里头,一会又把你引到了挂月的河边上,可一会又把你引到没了寸步的崖岸头。这个苏北的中型城市,是和她见过的别旁处地的城街没有两样哩,楼是一样的高进了云里边,许多楼墙又全是玻璃儿,日间里走在那楼下,如是走在一堆天火的边旁呢,能把人油从身上烤出来,且自家能闻到自家头上焦燎了的头发味。街道是宽宽阔阔的,要是晒粮食,麦天里能摊下全世界的小麦粒,秋天能晒下全世界的玉蜀黍。可那宽阔里却是没有一粒粮,一老全的都  是人。也都是汽车哩。汽油味还没有耙耧猪圈、牛圈里的粪味香。那是一种热嘟嘟的怪味儿,黏黏烈烈的,猪圈、牛圈的味在乡村是一丝一线的,可这汽油味在城里黏黏稠稠是一团一片儿,马路上有,胡同里有,一老遍地都有哩。好在今儿有了漫天的雨,那黏稠的味道淡薄了,被雨水洗去了。  一个城市都变得清新了。  茅枝婆独个儿从剧场子里走出来,独个儿走在这街上,没想到受活人会一冷猛变得不想退社哩。不想离开这出演团了呢。没想到,她从剧院独个儿走出来,立在剧院前的檐下时,雨水白帘子样挂在剧场子的前檐上,落在剧院前的台阶上,她会忽然看见出演团的团长和县里的几个圆全人,立在那雨水里,人似了落汤的鸡,可见到茅枝婆时,他们会都又有一脸的亢奋哩,像在寒冷里见了一堆儿火。她不知晓他们是去哪儿逛窜了,可一看就晓白,他们是逛窜回来,正在雨水里商量啥事儿,见了茅枝婆,那商量就从犹豫中一下确定了,就都朝着茅枝婆走了过来了。  他们说,茅枝婆,你正好出来了,我们有一样事情想要给你说一说。说县里柳县长来了电话哩,说购列款已经差不多齐毕了,月底你们出演的契书也到了时限了,县里也都同意你们受活从下年的头天开始就不归双槐管着了。说可柳县长说,一切都要遵着民意哩,要我们在带着你们钩头返回双槐前,组织一次受活的民意调查哩。说柳县长说,要受活人举手表一次决,看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双槐县,愿意让柏树子乡继续辖管着,有多少人愿意退出这辖管,自自由由过无管无束的日子哩。  这时候,雨水正下得紧迫着,他们都立在剧院前的台阶下,有的打了伞,有的索性让雨水任意任性地从头上浇下去。横竖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水淋淋的湿,水汽遮了他们的人气儿,看不出他们说这些话时有啥儿预设呢,看不出他们事前有啥儿商量呢,就像他们刚接了县长的电话就见了茅枝婆,也就由了嘴儿去,顺嘴儿自自然然地说道了。这时候,茅枝婆心里又是冬地响一下,像又有一样重器儿撞在了她那土坯一样的胸膛上。他们不知道受活人是一刚儿在台后举过了手,绝多的因了这五个月的出演,冷冷猛猛都变得不想退社了,都想要双槐辖管了。可她没有说受活人举过手的事,只是望着他们问:  “受活人的那一半人咋办哩?”  “哪一半人?”人家问着她,可又接着说,“你说出演一团呀,他们在广东那边已经举手表决过了呢,全团六十七个受活人,没有一个同意退社哩,都要这出演团一辈子不要解散哩,一辈子到一老世界里出演哩。”  茅枝婆的喉里又被一样东西堵着了,她想说啥儿,却是说将不出来。  就像这些来组领出演二团的圆全县干们,都看出了茅枝婆的心事样,他们便乘机说了他们的商量打算了,说出他们一刚刚在雨水处地里的筹划了。他们说茅枝婆,咱有话都摊在天底下,说我们知道你一辈子都想让受活没管没束哩,用你们受活人的话是想退社,过一种自在受活的日子哩;也知道受活人这一出演谁都挣了一大兜儿钱,谁都怕退了社就不能出演挣钱了。说你只要想退社,只消答应我们一桩儿事,答应了,我们就可以给县里报着说,受活人举手表决了,人人都同意退社哩,这样你们一回到双槐就是下年了,就可以不归双槐县、不归双槐的柏树子乡辖管了,你们就彻彻底底地退社了。  这当儿,茅枝婆把目光搁在那些圆全的县干身上去,立等着他们说出要她应答的一桩事情来。  “其实也没啥了不得,”人家说,“我们来组织出演五个多月啦,累死累活哩,这最后几天的门票钱我们想要自家分了的,只消你在出演登记上签个字,说最后十天因为每天都下雨,出演团压根儿没法出演就行了。”  人家说:“我们已经给那边的一团商量好了哩,那边也打算这样儿。谁都知晓南方的雨水多,县里没人会怀疑天气不下雨。”  人家说:“这样我们把门票从一张五百块涨到七百块,你们演员们演一场每人有两把椅子钱,一天每人就能挣到一千多块哩。”  人家说:“一张门票七百块,这样就得有新的节目哩,有更稀奇节目哩,让他们不看不行呢。”  人家说:“我们今夜就动身转场换到下家城市里。下家城市是温州。温州没下雨,日头好着哩。”说:“温州百姓比这个城市还富哩,许多人家孩娃结婚是用簇新的一百元的票子在大红的纸上拼出一个喜字儿,再把这和席一样大的红双‘喜’字贴到墙上和大街的广告牌子上;还有许多人家里,老人死了是不烧冥钱的,是一捆一捆烧真的纸钱哩。”  人家说:“有新奇的节目并不难,除了这些保留节目外,你茅枝婆也给我们出演就行了。你茅枝婆要演压台节目哩。”  说:“把那一百二十一岁的长寿节目挪到最后边,等台下为一百二十一岁高寿惊异时,我们就用轮椅把你推出来,说你已经二百四十一岁了呢,九胞女是你的重重重孙女,是你家的第九代孙女哩。这个节目就叫九世同堂哩。”  说:“我们想法儿紧抓紧地把你的户口簿和身份证都给弄出来。你出不出演其实无所谓,你不在出演登记上写那因雨停演的字也无所谓,我们不挣这最后几场的门票钱也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让不让你们受活人退社那才是天大的事情呢。”  说:“想想吧,要同意咱们就连夜转场到温州去,明儿夜就开始在温州出演啦。”  说:“你演一场可以得三把椅子钱。不行了我们给你四把椅子钱。”  茅枝婆听了想了想,她就开口说话了。  说:“我不要钱哩。”  人家问:“你要啥?”  她说:“我要个空儿想一想。”  人家说:“你抓紧一点想,这往温州转场要大半夜的路,天又下雨路滑的。”  人家就走了。往剧院里边走去了。她就沿着剧院外的马路信步地往前去,瘸瘸拐拐着,既不东瞅,也不西望,只偶尔瞟一眼从身边飞着过了的汽车和飞起的水。因了雨水,这个城市的人都不再出门了,大街上落落空空,像没有人烟的坟场一样儿。脚地上堆着的雨水,白哗哗地朝着地缝里钻,在马路边上留下了许多银白色的漩涡儿。眼前的楼房,在雨水中响出风吹雨打那亮白的声音来,像耙耧山脉的盛夏里,有一坡脸的杨林响在风中样。远处的楼群和房子,陷在了雨雾中,马虎成了一片儿,像瘫痪了在水面上,黑黑灰灰色,有一股烈烈的水汽从那儿漫过来,又漫了过去了。  茅枝婆真的以为前边是一片洪涝滔天的大水哩,立在那儿仔细地看,却看见那不是淤积起来的水,而是柏油路和洋灰地在雨天泛起的一片芒光哩。却看见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上,有两辆汽车撞在一块了,不知道那两个司机从车上下来说了一阵儿啥,便又各自开着自家的车钻进了雨水里。茅枝婆朝那撞车的十字街口走过去,到那儿不光看到了满脚地都是豆粒似的碎玻璃,还看见那玻璃碴儿中,有一条被汽车撞了的半大的花狗瘫在雨水中,它的血在水中浸漫着,浓浓淡淡,先是黑红,接着艳红,再是粉淡,慢慢慢慢就化在了雨水里边了。  雨珠落在血水中,发出了油亮的声响儿。从那血水中泛起的红水泡,像那个城市晴天里满街撑起的红纸伞。水泡破了时,如合了伞样有吱——的响声儿,只是合伞的响声长,水泡破着的响声短。且水泡破了呢,会有微细一股腥气升上来,到了半空便又被压了下去了。茅枝婆就立在那撞了汽车的一片玻璃儿旁,那一丝一股的腥边上,望着那条狗,那条狗也眼巴巴地望着她,像求她扶它一把样。  她想到了她家喂的那些残狗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9
正序
倒序
《受活》
《受活》-2
《受活》-3
《受活》-4
《受活》-5
《受活》-6
《受活》-7
《受活》-8
《受活》-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受活
受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