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5

刘书记不想郝局长说这些对毛副书记不利的话,想把这个话压下去,于是加重语气说:"来运同志啊,我们是组织上的人,自己的工作出了差错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认为把领导扯进来就没事了。"  郝局长说:"不是的,刘书记!我是绝对不会在您面前说假话的。"  刘书记说:"你现在说不说假话,我也弄不明白,不过你是'扯皮局'的局长啊!一把手啊!"  郝局长说:"我知道现在说别的也没有用。刘书记,我想请您看一样东西。"  他将那个藏如珍宝的记录本拿了出来,递给刘书记,说:"您看看这个,就知道我郝来运是不是说假话了。"  刘书记一页一页地往下看,记的都是毛副书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的什么指示,几乎所有关于杂志的错误做法都有毛副书记的指示。  刘书记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来运同志,你的工作做得很认真嘛!这样吧,你先回去,降职处分的事,我们再复议一下。"然后就把那个本子顺手放在一边。  郝局长站起来准备走了,就去拿那个本子。刘书记挡住他的手说:"本子就留在我这儿,我还要仔细看看。"  郝局长一出门,刘书记就打电话把毛副书记叫来了,举重若轻地笑了笑说:"老毛啊,'扯皮局'的来运局长刚才到我这儿来过了。他那个降职处分怕是要复议一下了。"  毛副书记很硬地说:"还要复议什么?给工作造成这么大损失的人不要可怜他!不给这样的处分怎么能杀一儆百呢?"  刘书记又笑了笑,说:"事物都是有普遍联系的,我把他处分重了怕影响到你啊!"  毛副书记说:"刘书记你多虑了。我主管的部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当然要负领导责任,该作的检讨我已经在常委会上作了。"  刘书记还是笑了笑,说:"老毛,我刚才看了一个很好看的小记录本,那上面写的都是你给'扯皮局'作的指示。"  毛副书记耳根开始发热了,忙问:"那个本子现在哪儿?"  刘书记举起那个本子说:"在我这儿。我把这个东西留下来就是要让你亲自看看。"  毛副书记一页一页地看完了自己所作的指示,杂志改刊名,换主编,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作过指示,那上面的时间、地点、内容都记得十分详细。毛副书记咬着牙说:"郝来运这个家伙!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他还有这么一手绝招啊!其实,我当时的本意就是放手让他开展工作。"  刘书记说:"老毛,像郝来运这样的人,不仅你们那个战线有,其他战线也有,这点儿雕虫小技我见得多了。不要紧的,吃一堑长一智嘛!只要不降他的职,他就不会在外面乱说这些内幕。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他那样的人。"  毛副书记软了,说:"刘书记,这个人看上去老实,其实是非常难对付的。"  刘书记说:"老毛啊,你放心,我会让他说不出话来的。我们安排他到白蚁研究所当书记去就是。"  毛副书记说:"我们这地方早就没有白蚁了,几乎都没有人记得还有这么个白蚁研究所。他郝来运肯去?"  刘书记说:"这就由不得他了!白蚁研究所也是个正处级单位,他去那里当书记属于平调,他有什么理由不去?我们跟他谈话时,别的都不要谈,只跟他谈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谈白蚁研究所的重要性。他爱怎么作记录就让他怎么作记录。难道他还敢说消灭白蚁不重要?"  毛副书记终于笑了。  刘书记说:"老毛,复议时,我要组织部提方案,你还是先发言,我最后拍板,这样就符合程序了。"  毛副书记想了想说:"好,还是刘书记有办法。"  邓宏顺,湖南辰溪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乡政府秘书,县委组织部干事,镇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雪峰》杂志主编。现任怀化市文联副主席,怀化学院中文系兼职教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魂灵》,散文集《天意·地相·凡事》,中篇小说《苍天有眼》、《有儿为官》、《食堂》和《血嘴杜鹃》等。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第86节:秘书小黄(1)  秘书小黄  丁邦文  当时是什么原因没读这条信息呢?黄一平已经没有兴趣细究了。在果断摁下了删除键的时候,黄一平连片刻犹豫也不曾有。手指频频揿动之际,他忽然想起冯市长的那个比喻,是关于领导和秘书的,说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像牙齿和嘴唇,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黄一平想不明白的是,就算这个比喻很贴切,可谁是嘴唇,谁是牙齿呢?  一  时针早已转过七点,副市长冯开岭的电话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束的意思。黄一平这边,手机和座机轮番响起。明达集团老总邝明达显得很不耐烦,说都让人家外商等两个小时了,就是不给我面子,总要考虑一点国际影响吧。女儿小萌有了哭腔,历数爸爸不守时的斑斑劣迹,妻子汪若虹也在旁边推波助澜。黄一平就一边应付邝明达,一边哄着小萌。  黄一平与冯市长的办公室斜对门,隔一道宽大走廊,进出市长办公室必先经秘书门口。这样的布局,方便秘书为领导挡驾。依稀听得见里面有嗡嗡的话音,却不能敲门进去催,即便邝明达在电话里吼叫骂娘也不行。黄一平就在自己办公室里打转转儿,心里急得似有几十只猴爪在挠。  对于冯市长这个电话的重要性,黄一平当然心知肚明。电话先是黄一平接的,当时冯市长正好去了卫生间。对方没有通报姓名、身份,开口只说请开岭同志说话。黄一平听出是省委组织部年处长的声音,但既然对方没通报,他就绝不会主动称呼。这是多年秘书生涯历练的功夫,也是黄一平的"不俗"之处。"不俗"这个词,出自冯市长之口,说过不止一次,却从来不曾当着黄一平的面,可见含金量不低。冯开岭本就是秘书出身,在阳城能得他如是评语颇为不易,黄一平也因此在秘书圈子里赚足了颜面。  年处长是冯开岭省委党校的同学,在部里主政市县干部处,据说马上就要提副部长了。这个时候的电话,肯定与来年初将要进行的阳城市府班子换届有关。  眼下,离换届还有小半年,民间就开始流传新一届政府班子组成。照例版本众多,五花八门,惟有一个位置人选几乎铁定--四十五岁的常务副市长冯开岭,卸副转正。因此,就有人提前向黄一平道贺,说以后可要多关照呀,或者说"苟富贵,勿相忘"呀,等等之类。黄一平呢,脸上作刀枪不入状,嘴里打着哈哈:嘁!我一人微言轻的小秘书,天生就是跑腿拎包的命,什么关照、富贵全是扯淡。内心里,却灌了蜂蜜一样甜美滋润。冯市长提拔,也就等于他提拔,水涨船高嘛。  冯开岭本不是婆婆妈妈的性格,不要说打个电话,就连正式会议报告,都不太讲究虚与委蛇、起承转合那一套。这次和年处长通话这么久,自然说明话题重要。关门闭灯,手机做了呼叫转移,便绝对是"请勿打扰"的意思。这期间,所有打给冯市长的电话,黄一平都做了技术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电话约访,更是无一例外遭到婉拒。作为一个称职的秘书,黄一平总会让冯市长在不想受到干扰的时候,免受任何干扰。至于那个邝明达,自恃和冯市长关系很铁,冯市长也早就答应晚上要帮他接待一个外商,据说明达集团正和对方商谈合资一个新项目,投资规模过亿美元,可那个项目和冯市长的电话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因此,黄一平没有理会邝明达越来越嚣张的火气。他真正有些心急的,倒是家里的女儿。  冯市长的电话终于打完。随着对面办公室的灯亮、门开,黄一平就像一支满弓待发的暗箭,迅速而又悄然地射了过去。就在冯市长更衣、换鞋的当口,黄一平已帮他清理好电话、文件夹,收拾好随身携带的皮包、茶杯、手机,原本有些零乱的办公桌,复又井井有条。这中间,黄一平几度施以余光,悄悄观察冯市长的表情,试图从中掌握一些年处长电话的信息。结果似乎令人满意,冯市长眉心处的那个"川"字非常舒展,右腮那块厚重的咬嚼肌蠕动得坚实且很有节奏。  正值下班高峰,市府通往阳城宾馆的几条路,无一例外阻塞得厉害。途中,又接到邝明达和女儿的催促电话,黄一平便示意司机老关在车流里左冲右突,甚至连闯几个红灯,这才以最快速度到达。见到冯市长,邝明达原本冰封般的一张铜盆脸,立马就开成一朵九月菊。倒是对黄一平看也不看一眼,只在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哼。黄一平心里感觉委屈,却也顾不了许多,只和司机老关耳语两句,就匆匆打车往家赶。  躺到车后座上,黄一平觉得整个人就像瘫了一样,一种发自心底的疲累瞬间拆解了全身筋骨。自从做了冯市长秘书,他几乎每天晚上回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是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第87节:秘书小黄(2)  一进家门,桌子上酒菜上齐,生日蛋糕插着花花绿绿的蜡烛。汪若虹朝他苦着一张脸,小萌则躺在妈妈怀里抹眼泪。黄一平手都没来得及洗,就赶紧掏出打火机点蜡烛,嘴里则不停向女儿说着道歉的话。他心里说,姑奶奶们,快点吧,留给我的时间也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晚上冯市长还说了要一个重要文稿呢。  点完最后一根蜡烛,黄一平才恍然明白女儿已经十周岁了。看着小萌吹灭蜡烛破涕为笑的天真模样,黄一平心里忽然有些酸,从女儿生下来那年调到市府做秘书,先后跟过两位副市长,随冯市长也有五年了,这些年,他真是没有陪妻子、女儿过一个完整的生日。当然啦,他在和汪若虹碰杯的时候,还是不失时机地附耳道:老婆,耐心点,再过几个月就是市府换届,冯市长提拔已成定局,咱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  汪若虹明知故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黄一平拍了拍妻子绯红的脸,习惯性地左右顾盼一番才说,与你关系大啦,傻瓜!  二  你的问题,这次应该解决啦,一步到位!冯市长的态度很坚决。类似的话,过去也说过,但以前的语气偏软,这次足够硬朗,多了些决定的意味。  摆个什么位置呢?是留在政府办,还是国土、城建、交通或其他哪个局?冯市长既似征求意见,又像自言自语。  冯市长说这话的时候,是和年处长通话的当天夜里。当时,办公室里就他和黄一平两个人,整个市长楼层也是一片黑暗。此前,他在邝明达的宴席上喝了不少茅台,照例需要喝几杯浓茶,聊聊天解解酒。种种迹象表明,年处长在电话中已经给他吃下定心丸,否则,他不会有这样的语气和神态。  黄一平差点就要说,要不,我还是跟在您后边再锻炼几年吧。当然,他终于忍住没说,他不想再次因为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弄假成真、弄巧成拙。记得三年前有个机会解决副处,是安排到城建局当政治部主任,就是因为自己一句客气话,冯市长当即表示同意,结果让政府办信息科的王科长捡了个大便宜,那小子现在已经下到阳北县担任副书记,眼看就是下任县长了。  四十岁的黄一平,在政府办也算是个老资格了。十年前,他由阳城五中语文老师借调到教育局,在教研室帮助编写教材。一年后,市府来教育局挑秘书,采取笔面试结合的办法,全局那么多人恰恰选中了他。  到了政府办,先在信息科做些摘抄传递的零碎活计,本来还要再打一段时间的杂儿,这时恰好北京某部下来一位挂职的魏副市长。秘书跟领导是有讲究的,跟了谁就算是谁的人,将来肯定是要荣辱与共的。对于挂职副市长这种过渡性的领导,好多人都不愿跟,秘书长就派了黄一平。魏副市长挂职四年期满回京后,黄一平又意外地被冯开岭挑中。说意外,是因为秘书出身的冯开岭,从省委研究室下来担任副市长,对秘书要求很高,先后试用过好几位都不满意。派黄一平顶上去原本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却取得无心插柳之效,冯市长对他非常满意。这一满意不要紧,黄一平一做就是五年。  期间,冯开岭由叨陪末座的副市长,一跃而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一平则从科员、副科到正科,按说早就应该解决副处职级了。不过,市府办秘书解决职务问题,有很多鲜为外人知的潜规则。一般副市长的秘书,有科员有副科,最多只能配到正科级,再要提拔,就只能离开原岗位。常务副市长的秘书,虽说可以配备到副处,却也只能是一个副处级调研员之类的虚职。正市长的秘书,级别则可以从正科、副处到正处,职务可以是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甚至可以直达副秘书长。而且,只要跟了一把手,提拔重用的频率就会大大高于其他领导秘书,常常可以优先占得非常抢眼的位置。因此,对黄一平来说,冯开岭副市长前边的那个副字去与不去,是有天壤之别的。  对于自己的未来去向,黄一平早就有了长远规划。他知道,秘书本就是个过渡性岗位,做得再出色也只能是通向仕途的一块跳板。也有少数在领导身边呆惯了的秘书,不太愿意离开,毕竟大树底下阴凉大,那种跟随领导前呼后拥的感觉还是非常舒服的。可是在政府办,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一大堆,资历再老,职务再高,一辈子也只能老死在秘书岗位上,永远做些拎包端茶杯熬夜爬格子的勾当,终归是听人使唤的角色。只要离开市府办,下去担任某个局、委的副局长、副主任,或者是县、市、区的党政班子成员,总要主管一个方面,手中有不小的实权。现在的社会,有职就有权,有权就有实惠,就会蔓延滋生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脉资源,就会有好多决定、选择的机会。何况,上有冯市长这棵大树罩着,主政一方也不是什么难事,一旦做了一把手,那天地就更广阔无边了。第88节:秘书小黄(3)  黄一平原来跟的那个魏副市长,在国家某部工作大半辈子,做副司长也有十几年了。按规定,副地、厅、司级的干部,是没有资格配备专车、秘书之类的,可是,中国官场的最大特色便是规定仅限于写在纸上,或者只是对普通百姓才起作用,又或者是在声讨某个落网贪官时作为附加过错一笔带过。那个魏副司长在北京时,住中套公寓,骑自行车上下班,在食堂吃饭时和普通职工一样排队,甚至连办公室也是两人一间,说到底只是一个职务高些的办事员。副司长下派阳城成了副市长后,情况立即改观:市里为他配备了奥迪专车,专职秘书,换了新款手机,办公室不仅比部长的宽大,而且超豪华配置。于是当即惊诧莫名。及至工作一段时间,更发现此副市长与彼副司长的实际权力形同天壤,到哪儿都有官员热情迎送,言必重要指示,座必主席主位,至于请客送礼、歌舞娱乐等等一应消费不仅全额公费报销,且有专人负责办理。  本来,此公任期只有二年,可是二年转眼即到,魏副市长竟然有些乐不思蜀,正好部里官员也都不愿离开京城,他就又多待了一任。后来,黄一平每次到京,总要抽空看望老领导,那魏副司长也不见外,说起在京城每每骑着自行车混迹于茫茫人流,或挤公交、地铁上下班,还老大不适应,难免想起在阳城呼风唤雨种种。缘于此,黄一平深有感触,知道同是一个职级的官员,在此是君,于彼为臣,甲处是凤凰,乙处就只能是只鸡了,因而内心又生出早些离开秘书岗位的念头。  几杯热茶,一番闲话,又去过几次洗手间,很快冯市长的酒意全消。此时,时间已过午夜,却是冯市长精神最为抖擞的时刻。黄一平也只好收回信马由缰的思绪,把注意力和兴奋点集中到眼前的文稿上来。这时,冯市长又吩咐说,离人代会还有几个月,这几个月很关键,矛盾肯定不会少,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一方面,我们要有几个漂亮动作,另一方面你要帮我站好最后一班岗,有些事多留意多担待,确保万无一失不出意外。说话时,冯市长眉心处那三道杠重又紧急集结,右腮的咬嚼肌蠕动得像一只嘣嘣直跳的小松鼠。这是他态度坚决、情绪亢奋的一种标志。  黄一平当然知道冯市长的话意。眼下,他们商讨的这篇文章,便是冯市长所说的漂亮动作之一。冯开岭当年以阳城师范团委干事的身份步入政坛,完全是缘于他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他那篇鼓吹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理论文章,深得市委主要领导赏识,并一度成为阳城广大干部的必读篇目。不久,他被书记点名调来身边做秘书,并随着书记的升迁跟到省城。此后,每逢重要转折关口,他便总是不忘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文章充分展示他的客观存在和与众不同。这次的理论文章,准备在省委《理论动态》和省报上发表,是向市长位置进军的一个宣言,也是加重竞争分量的一只砝码,当然需要慎重选题,精心落笔,以期一鸣惊人。  时虽初秋,天气依然燠热。空调房间里,两个人又是上网查,又是翻报纸找杂志,折腾得一身热汗,商量了几个备选题目,还是不能最后确定。冯市长的意思是先不忙定,让黄一平到省里走一趟,摸清情况再作商议。至于到省里如何走动,黄一平自然早已驾轻就熟,但冯市长还是特地叮嘱:一定要拿出有分量的选题和文章,实现效果最大化,可以不惜代价,有关事项直接找邝明达商办。  三  郑小光又要从省城来阳城请城建局、交通局的几个人吃晚饭,照例直接把电话打给黄一平,请他帮助约人、安排吃饭和住宿。两人商量的结果,还是放在阳城国宾馆鲍翅厅。几个电话打出去,被请的人当即欣然答应。城建局的马副局长、交通局的何副局长原本还有其他应酬,就都推掉了。按照惯例,作为冯市长的朋友,郑小光每次来阳城住宿、吃饭包括请客的费用,统统由黄一平代为签单,只有餐后的歌舞、桑拿才由郑小光自己买单。  一切安排妥当了,黄一平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对面冯市长办公室,简要报告了晚上的活动。正在埋头看文件的冯市长,先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见黄一平还立在面前,这才愣过神,苦笑着摇摇头说这个小光呀,然后还是继续看他的文件。回到办公室,黄一平有些纳闷:冯市长对郑小光频频来阳城,好像是知情的,又好像有些茫然;似乎是欢迎的,但又似乎有些无奈。那么,这个郑小光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和冯市长又是什么关系呢?  不像有的官员喜欢滥交朋友,甚至结交一些三教九流之徒,冯开岭的朋友圈比较窄,也可以说交友相当谨慎。但是,他交的那些朋友好像都有些特殊身份或作用,相互之间关系很铁,又很低调,一点也不张扬。比如年处长,职级不是很显眼,但在省委组织部掌管着实权,是能左右很多人命运的人物。每到人事变化的关键时刻,两人就会频繁走动或通话,尽管做得很隐秘,瞒得了别人却避不开黄一平。还有明达集团老总邝明达,掌管着阳城最大的企业集团,在工商界举足轻重,待人接物相当傲气,表面上对包括市委洪书记、市长丁松在内的其他领导也非常谦恭客气,可真正算得上铁杆知己的恐怕只有副市长冯开岭。很多需要打点的重要关节,冯市长都会交由邝明达一手操办。但是这个郑小光,就有些不同,既没有什么特殊身份,也没见有什么特别用处,冯市长对他的态度却有些暧昧,这就让黄一平很是不解。第89节:秘书小黄(4)  自从跟着冯市长做秘书起,黄一平就认识郑小光了。那时冯市长是分管农业的最末一位副市长,郑小光经常从省城专程过来玩。据说是冯市长在省里工作时,两人成为朋友的。记得第一次见到郑小光,冯市长介绍说,这是省里来的郑大公子,拥有一家装在皮包里的贸易公司,除了毒品和军火什么都敢倒腾。揶揄、调侃里透着亲热,却让人对其真实身份摸不着头脑。而郑小光呢,全不在乎对方的调侃,自顾和冯市长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看得出,一向严谨庄重的冯开岭,对郑小光怀有某种特别的情感,或者同郑小光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至于特殊在哪里,这么多年来,冯、郑二人从没透露过,黄一平也不便打听。  郑小光公开在阳城揽工程,是在冯开岭升为常务副市长之后。那个曾经被冯市长调侃为"装在皮包里的贸易公司",忽然摇身一变具有了承接大型市政工程的资质。在冯市长分管的城建、交通、规划、国土等几个部门,都知道省城来的郑小光后台很硬,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做了很多重要工程。但是,对于这个郑小光到底在省里有怎样的背景,曾经做了哪些大工程,则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家似乎也讳莫如深。  不过,冯市长在对待郑小光的态度上,倒是有了明显的变化。早先郑小光来阳城玩那会儿,冯市长的热情是摆在脸上的,不管多忙都要亲自陪同,或者再三吩咐黄一平想方设法招待好,让他开心而来满意而归。等到郑小光开始在阳城做工程了,冯市长就不再出面,态度也变得令人捉摸不定。起初有那么两三次,冯市长交代黄一平说,省城某公司郑总来了,你负责安排接待一下,或者带他到相关部门沟通一下。从冯市长当时的神态语气上,黄一平感觉到某种特别的庄重,同时也就明白必须特别认真办理,至于怎样接待、如何安排,什么事情、需要和哪些部门沟通,领导语焉不详,黄一平只好见机行事,尽量满足郑小光的要求。  等到黄一平领着郑小光跑过几次,相互也混得熟了,冯市长就不再出面。之后,郑小光总是直接打电话给黄一平,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排几个什么人聚一下,或者需要到哪个部门找谁谁商谈一下,等等。说话很客气,语气是那种请求、商量式的,但骨子里却品得出居高临下、不容置辩的味道。在黄一平看来,郑小光的电话,相当于冯市长交办,仍然是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是在事前或事后,他会向冯市长做个专门汇报,甚至私下里也写入工作日志备查。  冯市长的态度,多数时候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也可以理解成同意,对具体事项则显得不感兴趣。表面上看,两人关系似乎淡了,冯市长好像有回避郑小光的意思,可是对于郑小光在阳城做工程,或者通过黄一平牵线办事,却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或不同意。因此,黄一平依然很卖力地帮郑小光办事,偶或在某些环节遭到了冷遇或阻力,郑小光搬出冯市长作令箭,黄一平也就一言不发算是默认。如此一来,城建、交通、国土、规划这些部门的人,都知道郑小光是冯市长的人,工程上的事自然绿灯多红灯少。  对于郑小光工程上的具体事务,黄一平从不主动过问,也不愿知道太多或介入太深。可仅仅是饭后茶余零星耳闻,他也还是了解到一些内情:这几年,像全国多数二三线城市一样,阳城得益于充盈的土地财政,市政工程大量集中上马,其中多数都属冯开岭主管范围。  郑小光所揽工程,多是耗资不菲、利润丰厚的大工程。这些工程也搞公开招投标,也有严格的监理、验收程序,可实际操作权却握在几个部门负责人手里,人为操控空间相当大。每次郑小光来找黄一平出面协调,不是要求提前获悉标底,就是半途修改合同,或者结算工程款时网开一面。而那些部门负责人也很聪明,按规矩本不好办的事,等到黄一平出场了,就知道是秉承了冯市长的意思,大都迎刃而解。这次郑小光火急火燎从省城赶来请客,肯定又是碰到难解的扣扣结结。  酒桌上,郑小光频频敬酒,又逼着黄一平代表冯市长敬了不少,大家就都喝得舌头有些大。饭毕,郑小光建议大家放松一下。黄一平当然知道放松的意思,以前也参加过几次桑拿,可现在是关键时刻了,他不想节外生枝。再说,城建局、交通局都是未来理想的候选任职部门,现在这样胡闹,万一将来到了这些单位,还怎么和马副局长、何副局长们共事。于是,黄一平就推托说,冯市长约了晚上还要谈个材料,我就不啦。那几个人见状,也都齐声嚷嚷说不玩了,我们也有很重要的事情哩。郑小光急了,一把拉住黄一平,手里稍稍用劲说,你黄大秘书不带头,那怎么行啊,有什么事我来给冯大哥打电话。说罢,就真要掏手机。黄一平知道这回郑小光真遇到难办的事了,哪敢让他打什么电话,就只好妥协。第90节:秘书小黄(5)  一行人到了阳城最豪华的黄金海岸浴城,郑小光与老板耳语几句,便有妈咪将客人分别领到各自包厢,很快分配了小姐。黄一平虽然不是那种死脑瓜的保守党,浴城歌厅也失过足落过水,却不想在这个时候湿了鞋,就悄悄叫来郑小光,让他付了费用打发小姐走路。两个人坐下来喝茶聊天,郑小光的酒意还没消,借着酒劲儿道出今晚请客的主题:他的两个工程,一个刚刚完工,一个接近尾声,希望提前把余下的一半工程款结了。  黄一平知道此事难度不小,说工程还没竣工、没验收,即使竣工了按规矩还得试运行一阵,这个时候怎么好结清工程款?郑小光轻描淡写道,凡事事在人为,想办总能办成,再说,马上政府要换届了,我这也是预防万一嘛。黄一平一愣--万一?什么万一?却又不好深入探究,只好试探性地问,这个事恐怕要冯市长亲自出面吧?郑小光醉眼一瞪,大着舌头说,冯市长要是方便出面,还要你这个秘书做什么?说着,掏出一张银行卡拍在黄一平掌心里,说马上国庆节了,本来想买点衣服给小孩,可又不知她喜欢什么样的,就让她自己买吧。黄一平腾地坐起,坚持不受,郑小光却扔下卡独自跑了。  平常,黄一平帮郑小光办了事,对方多数时候也都要给点东西,有时是小孩衣物,有时是化妆品,逢年过节则送一些高档食品、保健品之类,也有价值几百元的购物卡。对于这些东西,黄一平本不想接受,倒也不单是忌讳冯市长,而是觉得郑小光的事深浅莫测,不如干脆远离些,免招是非。何况,做秘书就干脆做个清廉秘书,等将来到了一定位置,自然有拿的时候。因此,黄一平每次都坚决拒绝,郑小光则常常抬出冯市长,说你不给我郑小光面子倒也罢了,还能连冯大哥的面子也不给?如此一来,黄一平倒真的无话可说了。当然,他也有个原则--现金和银行卡从来不染指。  第二天,黄一平到银行查了才知道,那卡上是五万元。于是,他出了银行直奔邮局,当即用特快专递把卡寄还给了郑小光。  四  赶到省城N大学的时候,刚好是下午两点五十分。离方教授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  周六的校园,一派悠闲与宁静。新学期开学不久,初秋的阳光下,到处是目光好奇、表情青涩的新生,而那些成双成对十指相扣者,则多半是大三大四的"校油子",其中也许还有领证甚至结婚了的研究生。头顶是参天古树,脚下是茵茵草坪,在这里苦读四载,即使离开十几年了,也还有恍若昨天的感觉。想当年,青春年少不知天高地厚,整日幽灵般徜徉在校园小径,赋诗明志,扬言要做放浪形骸的当代太白,以利剑一般的文字解剖时事、荡剔污浊,可是如今脚踩当年的石径,豪情壮语言犹在耳,却分明感觉身疲心衰,雄心大志早已不复当年。  进到方教授客厅,正好座钟敲响三下。方教授刚刚午睡起床,在和怀里的波斯猫柔声交谈。看得出,方教授对弟子的守时相当满意。  拿出来吧,工作第一。方教授说。  黄一平便赶紧从包里掏出冯开岭的文章,恭敬地摊放在方教授面前,师生二人再无多话。  当年黄一平在N大学读书时,方教授还只是哲学系一名讲师。因为分别是学校象棋比赛的冠亚军,二人关系就非同一般,每逢星期天,师生俩就在校园某僻静处摆开战场,有时老师甚至带着棋盘追到学生宿舍一决胜负。一盘棋摆开不久,周围总会被看客簇拥得密不透风,有那多嘴多舌者难免会让方老师训得面红耳赤。  如今的方教授可了不得,既是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又是省人大常委,更兼省委龚书记的理论顾问,是学界、政界两头都当红的重量级人物。冯市长的这篇稿子,由于定位在省委《理论动态》上,当然是希望引起省委领导、尤其是龚书记的注意,因此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起初,冯市长让黄一平找来好多参考文献,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材料,两人商量了几个题目,有谈沿江开发的,有谈新农村建设的,有谈城市规划的,也有谈环境保护的,总之与一个中等城市的候任市长身份比较贴切。不过,题目一多,问题也出来了:一来,这些题目虽然都是当下的时髦话题,但未必领导都感兴趣,如果选题不合领导胃口,浪费表情不说,还错过了时机,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二来呢,有些题目虽然感觉不错,但所涉及议题并不属于目前冯开岭分管的范围,你一个副市长东写西写,会让人感觉手伸得太长,或者有迫不及待提前就位的意思,容易得罪同僚,授人以笑柄。最后,还是决定让黄一平再到母校找方教授,请这个省委书记的理论顾问帮忙。第91节:秘书小黄(6)  仗着当年与方教授既有师生情份,又有棋友之谊,这两年黄一平也曾拜访过方教授几次,就冯市长的几篇文章上门请教。每次登门,自然少不了带些真丝睡衣、蓝印花布一类的阳城特产,可那些文章与这次的又岂在同一档次?因此,按照冯市长的意思,这次先由邝明达与黄一平商量,对方教授作一些必要铺垫,以使其用足力气帮忙到位。听说方教授喜欢收藏,邝明达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一副上好云子,一套名家制作的宜兴极品紫砂,还有一幅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水墨真迹。黄一平对这些不内行,冯市长也不放心其真伪,邝明达却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是真行家,一准马到成功"速必杀"!果然,方教授初见当年弟子拎只不起眼的布袋,本来还有些冷淡,可一见陆续掏出的三样东西,马上眼睛瞪得铜铃般圆,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方教授果然就是方教授,简单问了冯开岭的情况,当即敲定主题--保持城市特色,张扬城市个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规划和建设。几个小标题也当场定下来,一切围绕省委主要领导的最新意图,又符合作者当前的身份与职责,大气而不逾越。方教授同时表示,文章发表后,他会在第一时间向省委龚书记推荐,并组织手下的几个博士写文章进行评论,广泛制造后续效果。  领导署名文章,从来多是秘书代笔。写作过程中,黄一平不断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方教授联络,文章中的大量文字几乎是教授直接口述。这次文章写成,送给教授定稿只是借口,再给教授上点"眼药"是真,终极目的还是希望教授尽践前诺。进门之前,守在车上的的邝明达又交给黄一平一只信封。黄一平捏捏不厚实,神色就有些迟疑。邝明达小声说,是欧元。黄一平是个做事很谨慎的人,以前送东西过来,他会让邝明达把车停在教授楼对面,看着他把东西拎进去,再看着他空手出来。可这次是现金,他就有些为难,因为市委原来有个秘书,经常帮领导送礼,后来领导因受贿行贿事发,却查明通过秘书之手送出或收受的钱物,不少被秘书从中截流。结果大家不齿于那个秘书,犹甚于痛恨那个被判了刑的贪官。  不一会儿,方教授就将冯开岭的大作看完,只用朱笔在上边修改了几个标点和文字。黄一平在取走稿件的同时,随手丢下那只装着欧元的信封,名曰"审稿费"。方教授也不谦让,说稿子刊登的事你们自己负责,推荐给龚书记和组织评论的事我来办,肯定不会有半点差错。黄一平要的就是这句话,心想,教授说话办事果然如下棋,落子生根,从来无悔。只可惜从今往后,师生恐怕再无手谈对弈的机会了,问题不在时间,而是心境。  离开N大学,黄一平又和邝明达赶到省委杨副秘书长家,谈了稿子的刊登时间和版面安排。邝明达与杨副秘书长是认识的,就与黄一平一起上楼。邝明达手里拎着一只草筐,里面看上去只是一些外观毛糙的阳城土产,玄机却在一只信封里,是厚厚一叠人民币现金。杨副秘书长作为《理论动态》的主编,简单翻看一下稿子,听说方教授已经修改认可,就很放心地说,那没问题,肯定会在下一期出来,紧接龚书记文章之后。  给省报理论版的稿子,是在原稿一万字的基础上删节而成。虽然是三千字不到,可报纸的社会影响与理论杂志又有不同。在省报总编室,那个年轻副总编甚至连稿子也没看,只是习惯性地掂了掂信封分量,就很随意而肯定地说,就按照你们要求的时间和版面安排,一个字也不会动。说罢,便用红笔在面前的台历上作了记号,以表郑重。  五  在确定考察对象前,省委组织部准备先搞一次民意测评。  表面上看,市委市府机关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时时能感受到暗流涌动。虽说舆论比较看好冯开岭转正,可实际上瞄准这个位置者还有两人,其中一个与冯开岭旗鼓相当,竞争相当激烈。而且,阳城官场往往有个奇怪的悖论--有价者无市,有市者无价。这是说,舆论看好者常常被逆转,倒是不期然会有黑马脱缰而出。  阳城市长丁松今年五十有六,铁定了换届时要到政协任职,市长位置空出已成定局。目前冯开岭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市委副书记张大卫。这个张大卫,能力水平虽然一般,年龄也偏大,可此人从村、乡、县领导一级级做上来,在阳城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加上他给人感觉老实厚道,人缘不错,又深得市委洪书记的信任,因而一直努力往正厅位置上奔。另外,在政府副职里,除了冯开岭这个常务外,还有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市长秦众,年纪、资历、能力、威信都紧逼冯开岭,难说不会爆出冷门。第92节:秘书小黄(7)  时下的阳城官场,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现状是,市长丁松与市委洪书记矛盾势同水火,两人甚至一度闹到不在同一宴席吃饭的地步。两个竞争对手,张大卫明显是洪的人,秦众是丁松的一员干将,两人因而此消彼长,得失相兼,反倒让貌似无帮无派、不偏不倚的冯开岭坐收了渔翁之利。三年前的常务副市长之争,便是明证。冯开岭自从担任常务副市长后,一改过去冷面书生形象,在分管的城建、交通、国土、规划领域,大刀阔斧施展拳脚,搞了不少颇具特色的亮点工程,于普通百姓中赢得些口碑。  在与两个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上,冯开岭也充分考虑平衡,尽量两不得罪,其结果是两边都没结下什么怨恨,当然两边也都不视为知己心腹。洪书记曾经一度努力想拉他,企图以冯制丁,冯开岭也有过短暂犹豫,可想到自己毕竟是政府常务,很多事要靠市长丁松直接支撑、评判,就又回到当初的中立状态。丁松在极力栽培秦众的同时,也时时设法笼络冯开岭,以防政府内部作乱。好在冯开岭行事一向谨慎低调,又有曾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历练,总算处置得当,积怨不深,比之另外两个竞争对手稍占上风,尤其相对于资历不深的秦众优势明显。  看到冯市长频频对着电话号码本愣神、犹疑,黄一平心里明白了几分。于是,趁一次闲聊,他主动把话题转到即将进行的测评上,说现在很多部门负责人私下议论,这一票到底该怎么投呢?两边都不能得罪呀。  冯市长就问,这么说,他们已经在下边活动过了?  黄一平说,我想是这样。  这时,冯开岭眉心处的那个"川"又聚合起来,原本平缓的河流立马变得湍急,右腮边高高隆起的咬嚼肌也抖动急促。  要不,也和有关人员打打招呼?黄一平试探道。  冯市长沉默好久,才长叹一声说,唉,也好,既然人家不仁在前,也就怪不得我们不义。不过,注意点方式,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黄一平如释重负般连连点头,说知道知道。于是,从当天夜里开始,黄一平便空前忙碌起来。  按照惯例,参加市级领导候选人测评投票者,一般会是机关部门和下属各县区的党政主要负责人。黄一平先花了大半夜时间,对照花名册排了一下人头。这些年里,由于市里党政一把手之间矛盾明显,阳城官场也泾渭分明地形成几个山头,其中多数若非市委洪书记一派,便是市长丁松一党,也有一些是两边讨好、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张大卫和秦众,虽说分别是洪书记与丁市长阵营的人,但这两派中人也未必就一定会看好他们。譬如不少洪派中人,或出于嫉妒,或因为不服其能力水平,或在工作中曾经有过某种过节,或缘于另一种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张大卫并无好感,反而会把票投给秦众。反之亦然。因此,黄一平充分运用其平时掌握的信息,把那些可能参加投票的对象,分成了几个不同层次:秦派,张派,冯派,可能变化、也可以争取的观派,还有就是面目不明确的模糊派。  对于不同的对象,黄一平采取了相应的处置办法。铁杆秦派、张派的人,是竞争对手,当然不能惊动。冯派人物,只消发发短信,打打电话,大家彼此鼓励、提醒、谋划一番,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黄一平工作的重心,是那些观派和模糊派。这帮人,所处大多是权力不大、管辖区域较小、下辖人员较少的边缘性部门,别看平常不大受人关注,人头数量却相当可观,投票时他们的意向往往决定天平的倾斜。说白了,这些人手中一票与强势部门负责人的一票,分量不差丝毫。因此,黄一平在这些人身上花足了工夫,动足了脑筋。  那些天,一介秘书黄一平忽然变得日理万机,行动诡秘,日夜处于高度亢奋状态。白天,他悄悄穿行在档案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等冷点部门,针对不同对象的性格、心理特点,或是专程拜访,或是佯装顺便路过,于那些一向门庭冷落的局长、主任万分惊讶之际,适时送上冯市长莫须有的特别问候,直到那些人对其来意心知肚明。晚上,他则分头约一些人出来吃吃饭、品品茶、喝杯咖啡,不经意间就把某种意图挑明了,而此意图又恰恰与在场者的未来官运密切相关。有天深夜,黄一平驱车到家乡阳北县夜访县长,甚至差点殉职途中,幸亏脚下刹车踩得够狠。  连续几天忙下来,真是苦不堪言啊!见他疲劳不堪的模样,妻子汪若虹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埋怨说,你看你,这是人家冯开岭当市长,又不是你当市长,忙得这样屁颠颠的,与你有什么关系啊。  黄一平对汪若虹的这种妇人之见,非常不以为然。他心想,我是市长秘书,秘书和市长是什么关系,这还用问嘛!他想起刚当秘书那会儿,经常和几个年轻同道议论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有的说鱼与水,有的说红花与绿叶,有的说形与影,有的说大脑与手脚,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跟冯市长了,就当笑话说与他听,冯市长思索良久说,是唇与齿,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懂吗?当时,黄一平对冯市长的比喻特别感动,也感觉特别温暖。他想,跟在这样的领导后边做秘书,再苦再累也值得!回想他到市政府这么多年,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自己从一个吃粉笔灰的老师变成了政府公务员,汪若虹由一个上三班的护士进了科室,家里住的房子比别人楼层好、花钱少,他的姐夫王大海从一个破产企业的会计成了明达集团的财务主管。尤其是跟在冯市长这样的领导后边做秘书,走出去人家拿你当回事,你想办的事都能办成。第93节:秘书小黄(8)  当然啦,这时候帮冯市长,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就是他不再需要在科级秘书职位上苦撑苦熬了,也不只有副处级调研员这样的单项选择,而是可以在全市的机关、县区,随便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部门,先副职后正职,不消三两年就会成为主宰一方的主官。到那时,就会有别人跟在自己后边拎皮包端茶杯揿电梯开关,就会有人帮自己写重要指示,自己就会像冯市长一样大权在握、随心所欲。至于汪若虹想进卫生防疫站啦,家里一大帮亲戚需要找工作、调工种、上名校啦,等等之类,统统可以搞定,全都不在话下。  黄一平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崇高与神圣。事后的效果证明,黄一平的动作果然出其不意,恰到好处。据年处长传来的消息,冯市长测评结果名列第一,把张大卫、秦众落下不小的一截。  六  周五傍晚,冯市长那只不常用的手机忽然响了,是庞龙《两只蝴蝶》的彩铃。  冯市长有两只手机,一只139开头,是那种号码公开的工作手机,黄一平经常代为接听。还有一只133开头,就是现在接听的这个,似乎专门用作发短信,来电的机会很少。黄一平知道,这个手机一响,冯市长又要到省城上课了。这样的课,每个月都要上一两次,照例不要黄一平陪同,也无需司机老关接送。因此,这样的日子里,黄一平就可以蒙头大睡一通,或者陪汪若虹、小萌娘俩儿好好度个愉快周末。  毕业于省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冯开岭,一直十分热心于参加各类在职学历、学位班。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市级领导层和机关干部圈子里,自然博得好学的美名,也有人称其为学者型市长。其实,黄一平洞察到的,却是冯市长的另一番良苦用心--读书求学在其次,扩大社交圈反倒为主了。譬如早年在省委党校学习,结交的年处长等一帮同学,别看当年都是一些科级小干部,可如今不是执掌省级机关要害部位,就是某个地方的党政要员。后来读省财院的MBA,又和邝明达等一帮公司老板混成铁杆,这些人如今都是威风八面的商界精英。冯开岭时下在读的,是财院经济管理学博士。  现在很多大学,之所以热衷于开办各种类型的在职领导干部学历、学位进修班,教书育人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看中这种班来钱容易,行政、人脉资源丰富,因此进门容易出门更加简单,日常教学管理几乎形同虚设。像冯市长这样级别的官员读书,根本不用他亲自一趟趟来往奔波,从上课、作业到考试、毕业论文,全都可由黄一平之类的秘书代劳,每学期只要参加一两次师生聚会,或者将老师、同学邀请到阳城来吃喝玩乐一通,就算大功告成了。眼下,冯市长之所以风尘仆仆赶往省城,上课只是借口,约会一个女子是真。这个秘密,冯开岭自认为做得滴水不漏,黄一平却早已心知肚明。至于这个女子是谁,什么身份,长什么样子,他倒是真的不知。刚刚和冯市长通话者,应该就是这个隐形女子。  以"不俗"秘书黄一平的悟性,只要《两只蝴蝶》铃声一响,他便会识趣地主动回避,即使眼下在车上无法走开,他也会有意和老关没话找话,以免市长通话不便与尴尬。有部葛优主演的电影《手机》,黄一平在网上看过N遍,估计冯市长却没看过。电影里有个情节,是说男人在公共场合与小情人通话,有些被省略了的暧昧语言,自认为只有天知地知,其实却是人人共知的公开秘密。说话行事谨慎的冯市长,有时就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譬如现在,冯市长对着电话说,真有事,很大的事哩,然后就有好多个否定语断断续续蹦出来,黄一平判断,那个女人肯定在猜测这边说的大事是什么事。冯市长也许是经不住对方的威胁、柔情之类,或者自己也不耐烦对方的猜疑,就说病了,很糟糕,上边,恶性吧。黄一平就明白了,冯市长是在说自己老婆乳房长瘤的事。最后,冯市长还是没得到那个女人的谅解,因为他先是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不得不长叹一声,说好吧,我来。  对于冯市长叹息中的种种况味,黄一平也是有点体会的。刚进市政府办公室那会儿,黄一平也曾经有个情人,是他中学的同学。有一次他随魏副市长到下边视察,遇到那个几年不见的女同学。市长进去开会,他在外边和同学聊天,公司老总是认识黄一平的,就吩咐手下好好陪陪老同学。当时,他们聊得非常投机,就互相留了电话号码。之后不久,汪若虹医院组织旅游,女儿送到乡下外婆家,魏副市长正好也有个出国访问,黄一平突然就闲了。他还没来得及打电话给女同学,女同学就先主动约他,两人一起吃了晚饭,喝了咖啡,然后又看了电影。吃饭的时候,女同学在桌子下边用腿不时磳他,喝咖啡时他拉了女同学的手,在电影院两个人迫不及待接了吻,然后电影没结束就双双回到黄一平家。那个女同学看上去很腼腆,床上功夫却了得,欲望也强烈。两人连续几天猛做,从浴室到客厅,从床到沙发,把个黄一平折腾得死去活来。第94节:秘书小黄(9)  可是,魏副市长一回来,一切都结束了。不是被市长或别的什么人发现了,也不是两人有矛盾了,而是黄一平没时间了,或者说时间不受自己控制了,偏偏那个女同学是有些小资情调的,不时发个短信卖卖嗲,希望多些机会花前月下。如果不从,就不停打电话、发信息、发脾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扬言再也不睬他,把个黄一平搞得身心交瘁。黄一平已然尝过偷的滋味,心里自然也难以舍弃,可左右权衡反复比较,还是决定以前途为重,因为有一笔账他是算得过来的--将来有了权势地位,什么样的女人不能尽揽入怀呢?  直到晚上八点,参加了一个不得不出场的应酬,冯市长才终于脱身。黄一平和老关送他到高速入口处,省城那边有车来接。返回的路上,黄一平接到冯市长电话,几乎用恳求的口气说,快点,赶紧到医院一趟,朱洁情绪很失控,不行的话,晚上请小汪陪一下。  冯市长的夫人朱洁,原是阳城师范的一名会计,现在是主管后勤财务的副校长。最近发现乳房有肿块,医大附院初步诊断可能是良性,但也不排除会变成恶性,建议还是早点手术局部切除。原本已经定下手术时间,却因为病人体质太弱,频频发热,需要调理一些日子。  据说,冯开岭当年以一介贫寒子弟,娶得干部家庭出身的朱洁,是颇费了些工夫的,也为他日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夫妻两人都有些地位,儿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表面上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幸福家庭,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黄一平虽不知个中详情,对其外暖内冷的不睦本质却看得一清二楚。这次朱洁生病,冯市长还算尽心,多次和医院领导、专家商量治疗细节,但真正在病床前照应的就只有朱洁妹妹一人。  鉴于朱洁的特殊身份,医院给她安排的是一间独立病房,似由医生休息室临时改建。病房里,朱洁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流泪,看见黄一平进来也没有多少表示,说明正当气头上。像中国官场上的众多秘书一样,黄一平进出冯市长家的频率,恐怕高过自己家。一日数次上门接送不算,冯市长家里日常一应事务,但凡需要男主人出面才能应付或解决的,十之七八是由黄一平代劳。这两年冯、朱夫妇关系不好,时常发生冷战,期间遇到急事须告之丈夫,朱洁也大都把电话打给黄一平转达。因此,黄一平与朱洁之间,算是相当熟悉,也就比较随便。  进门后犹豫了一下,黄一平轻轻叫了声朱大姐,她竟一下哭出声来。原来,这两天朱洁妹妹因劳累过度患了重感冒,晚上也不能过来了。白天来往的人多还好,医生护士也不停走动,晚上就剩下朱洁孤零零一个,到现在连晚饭还没吃。她说,那个杀千刀的冯开岭已经两天没来医院了。  黄一平赶紧到医院门口小店,买了鱼汤、菜粥,端来让朱洁吃了。饭毕,征求朱洁意见说,大姐,你看是不是让汪若虹来陪你?朱洁说,不要了,她有小萌,我也没什么大碍,只是心情不太好,如果你没什么大事的话,在这儿陪我说会儿话就行了。黄一平当即倒了开水,拧了毛巾,让朱洁擦洗,自己则到小店还了碗筷,顺便给汪若虹打了个电话。回到病房时,朱洁面容神态已然大为好转,黄一平就搬张凳子坐到床边陪她说话。  先说了些盐咸醋酸之类的淡话,两人都找到交流的感觉。黄一平就安慰朱洁,同时为冯市长开脱。话刚由冯市长工作忙起头,朱洁又火了,腾地一下坐起来,怒道:他忙?他忙个屁!他姓冯的太不是东西了,连个畜生也不如。我也不怕小黄你笑话,你也不是外人,今天我就是要倒倒苦水,也揭揭他身上披着的那张画皮。你知道他到省城做什么吗?他是去会那个姓郑的狐狸精。你也不要帮他瞒了,他们的事我全知道,就连今天晚上是郑小光开车来接他,我都懂。哼,那个郑小光为了赚钱,把自己妹妹都搭进来了,还冒充什么大老板!  黄一平心里一咯噔。难怪嘛,有一次在省城开会,冯市长用133拨打一只手机老是不通,让黄一平马上出去往那只手机上打钱,发票上的名字叫郑蓉,原来她就是《两只蝴蝶》背后的女子,郑小光的妹妹。  朱洁还在继续痛诉冯开岭,说,他在省城工作的时候,就和那个郑蓉好上了,她还为他离了婚。你知道我的乳房为什么会这样?是夫妻生活不正常,是我长期孤独、郁闷的结果,我们已经几年没有性生活了。也许以为黄一平知道内情,也许是实在气愤不过,朱洁干脆来了个竹筒倒豆。昏黄灯光下,黄一平听着自己顶头上司的隐秘,内心轰响着万钧雷霆,表面却只能不动声色。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打量着朱洁,虽然脸上有些蝴蝶斑,皱纹也生得早了些,却仍然掩不住当年俊俏的风韵,但也写满当今生活的不如意。第95节:秘书小黄(10)  就这样,朱洁一边说一边哭,尽情发泄着满肚子的苦水。期间,她还亲自下床把门反锁了。看得出,她很久没同人这么痛快地聊过了。也难怪,她一个副校长,这些不可示人的隐秘,在学校没法和同事聊,就是在亲戚朋友那里,也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啊。今天,她向黄一平倾诉,起初还有某种负气的成分,后来渐渐就有些控制不住了。渐渐地,黄一平对朱洁开始生出些同情与怜悯。他甚至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女人,平时虽然给人些许傲气和距离感,这会儿却像一个邻家大姐,甚至是一个孤弱无助的小妹妹,一个曾经同桌的她。他想,如果她早年嫁的不是冯开岭,现在不是贵为市长夫人,那么她也许就不会这样孤独、痛苦。黄一平又给她拧了热毛巾,安慰说不要再哭了,眼泪会催女人早衰的,珍惜自己最重要,等等。面对热气腾腾的毛巾,朱洁竟没用手接,而是扬着脸迎上来,目光充满了期待。黄一平犹豫了一下,还是俯下身,帮她轻柔而仔细地一点点擦去泪痕。忽然,黄一平感觉朱洁呼出的气息急促起来,目光也有些迷离,他的手抖了一下,心跳随之骤然加快,脑子里立即陷入一片空白。  不知什么时候,朱洁已经敞开上衣,将黄一平紧紧抱住,火热的唇也迎了上来。黄一平僵硬着身体,任由女人摆布,朱洁则顺势拉住他的手,按在自己胸部揉搓起来,先是轻轻,然后狠狠。这样持续了一阵,两人的呼吸、体温、眼神都趋于同步,朱洁干脆帮他脱掉衣服,说,来吧小黄,就兴他姓冯的胡搞,不兴我们也出轨一回啊。  七  副书记张大卫和副市长秦众很可能结成某种同盟!这就意味着,两个原本利益冲突的竞争对手,将可能联手共同对付冯开岭,这样一来,原先的某种平衡将会打破,冯开岭面临的形势便由胜券在握变为急转直下。  这个信息,是黄一平在市府秘书聚会上获悉的。聚会一结束,黄一平就给冯市长打了电话。冯市长一改往日的沉着内敛,连忙说,快到家里来详细说。  市委、市府秘书班子,分别不定期有个聚会,说是不定期,其实也相对固定,基本上是每个月一次,市委那边逢双月,市府这边逢单月。冯市长还不是常委时,黄一平就只参加市府那边的单月聚,后来冯市长进常委变常务了,黄一平就和市长丁松的秘书小吉一样,两边都参加。市委洪书记的秘书,自然也是身份特殊,始终是两边聚会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种聚会看上去很随意、松散,其实不然,每次聚会都是精心组织,充分准备。譬如聚会时机,一般选择在星期六晚上,是考虑领导秘书平时很难掌握自己的时间,惟有双休日领导公务活动少,尤其周六通常比较空闲。再譬如人员,为把人约齐,就尽量打足提前量,反复约定不怕麻烦,最后也还总有人缺席。但是,无论什么人缺席,两个一把手的秘书不宜缺,一切时间都会将就他俩。当然啦,现在风传冯市长可能由副转正,黄一平也就成了不可轻易缺席的人。聚会的场合,绝对不在领导光顾频繁的大型宾馆,也不放在那种嘈杂的路边酒店,而多是机关某委办局的食堂。可别小看那些食堂,绝不像工厂学校的普通职工食堂,而是装修豪华、烹饪考究,档次与星级宾馆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尤其是冯市长分管的城建、交通、国土、规划等几个部门,食堂水平都是市级机关一流,分别招待过副部长、副省长级高官,而且菜肴各有特色--城建食堂,以烧时令江鲜出名,刀鱼、河豚自然不在话下,就是比大熊猫还要稀罕的长江时鱼,偶尔也能尝鲜;交通食堂,法式牛排非常正宗,缘于一位曾经在法国使馆工作的退休西餐师,是被交通局以高薪挖来的……因此,轮到黄一平做东,就只需给上述某局的局长打个电话,说办公室里几个同事想小聚一下,借贵方宝地一块云云。局长当然是明白人,第一次还问一下,哪些人,有几位,什么标准,要不要局里班子成员陪同,到下一次,就不再多问了,只吩咐办公室主任,按最高标准安排烟酒菜,到开席时便由着一帮秘书自己闹腾。  通常情况下,秘书们聚会只是打牌、吃饭、喝酒、说黄段子,目的在于放松身心、沟通感情,并不真正交流思想。酒席桌上,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只说闲话,不谈国事。阳城官场,如同中国基层的每个角落一样,关系错综复杂。秘书名曰为领导服务,说白了各事其主,跟谁就被划归了谁的山头、圈子,相互之间自然就随之多了恩怨与防备。而做秘书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守口如瓶、忠诚尽职,最忌讳处就是搬弄是非、立场不稳。加之,秘书们在年龄、学历、资历各方面都相差无几,相互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秘书,最后还是跟在别人后边当拎包族,伴随昏黄灯光握笔杆、磨鼠标;也有的当了没几天就被领导开了,美其名曰下基层锻炼,实则从此打入冷宫,逐离官场;只有聪明人借秘书这个梯子平步青云,好运连连。其中关键,就看是否懂得个中窍门。像冯开岭这种由秘书而步步高升者,算是相当成功的典范。第96节:秘书小黄(11)  一帮秘书聚会,斗酒自然是免不了。黄一平天生酒精过敏,也就逃掉这一关。年轻人喝酒、斗酒,难免有把持不住的时候。有些人酒喝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忘乎所以信口开河,发一点牢骚啦,说一些家长里短啦,虽然脑子里想着避开官场是非,不涉及敏感话题,可说着说着情绪上来了,又有周围气氛的烘托,慢慢就挨、碰、擦、刮到一些是是非非。像黄一平这样没喝酒的秘书,就不免有些惊愕甚至尴尬。  秘书们私下有个约定,对这种聚会上的言谈,一概不外传,更不向主管领导透露。黄一平原本是个重承诺守规矩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以为冯市长并不知道他们的聚会。可是有一次,冯市长在车上似乎很无意地发问:"听说昨晚丁市长身边的那个小吉喝多了,说了不少酒话,是吗?"黄一平一愣,当时感觉像做了件不可告人的坏事被当场揭穿,结结巴巴想解释,冯市长很大度地摆手一笑说,酒后醉言,权当一笑。不过,黄一平还是把那晚聚会的情况,原原本本报告了冯市长。从此,每次聚会之后,黄一平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秘书聚会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敏感人事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一一陈述。说者似是无意闲聊,有时甚至完全当作笑谈,内里却一点不敢马虎,生怕遗漏了重要内容。冯市长每次也听得极其认真,有时还会追问一些相关细节。再后来聚会,黄一平就有些心虚,不敢直面那些同事,就好像他是个出卖了朋友的犹大,充当着不光彩的间谍角色。但是,他也难哪,在冯市长和秘书同仁之间,他别无选择。他只希望那些嗜酒如命的家伙,好好把牢嘴巴关。后来,直到黄一平不当秘书了才知道,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同事,竟然没一个是信守诺言者。  进到冯市长家,刚刚手术出院的朱洁也在客厅看电视。黄一平嘴里叫声大姐,心却不期然跳得厉害,看到朱洁神色坦然,像没事人一样,他才慢慢恢复了平常状态。  在冯市长书房,黄一平将听到的情况详细说了。原来,又是丁市长秘书小吉酒喝多了,席间悄悄把黄一平拉到僻静处,说张大卫副书记最近极力拉拢秦众副市长,两人有结成同盟的趋势。前者仗着市委洪书记撑腰,一心做着市长美梦,许诺先让秦众做常务副市长,分管政府里最重要的几个部门,等洪书记提拔到省里了,他和秦再分任党政一把手。据说秦众自知资历不够,难敌冯、张两个强劲对手,已有暂退一步的念头。丁松市长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虽然马上就要到政协上班,却不想让洪书记派系在委、府两边都一手遮天,因此把秦众叫到跟前痛骂一通,说你怎么这样不长眼色,跟着那帮混蛋哪里能有你的好处,做梦吧!  听完黄一平的汇报,刚才还面露微笑的冯市长,马上就神色冷峻起来,眉间的川字拧得几乎变了形,咬嚼肌抖动得完全没了规律。见此情景,黄一平的心也骤然抽紧,与其说他对冯市长前途担忧,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把握。他知道,自己和冯市长的命运,比任何时候都更紧地拴在了一起。  八  冯开岭突然决定,重阳节要到省里跑一跑,看望几个老领导。在这之前,国庆节和中秋节刚刚过去,冯市长已经到省里跑过一趟,但只是看望了一些现职领导。对退下来的老同志,按惯例只有临近春节时才拜访。  黄一平传递过来的信息,也许确有其事,也许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还可能是对手施放的烟幕或离间之计。可不管怎样,省里马上就要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接着考察组就会进驻阳城,如果真的让张大卫、秦众他们结成同盟,事情就糟了。当务之急,是设法破解张、秦联盟,集中力量对付势头占优的张大卫,稳住秦众。冯市长决定,从省里的几个阳城籍老干部那儿下手,以迂回战术分而化之。  对于以怎样的方式,拜访哪几位领导,冯市长和黄一平进行了详细谋划。其实,官做到冯开岭这种级别,有时也很难,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身边奉承迎合者不少,可到了关键时刻,能说点真心话的人却很少,说到底是高处不胜寒哪。冯市长这时候和黄一平商量,一方面是因为黄一平熟悉情况,另一方面,黄一平也是他身边最可信任的人。如此机密之事,岂可与外人说。  曾几何时,黄一平对于请客送礼极其反感。当年在N大学读书那会儿,他的学习成绩一流,一手现代诗也做得行云流水,加上有方教授等几个老师极力举荐,毕业时本来已经初定留校,可最后还是被另一个同学鸠占鹊巢。后来分配回到阳城,按实力是分在省属阳城中学,半途又遭遇暗算,竟被发配到城郊的五中,直到借调局里才知道,又是落败于请客送礼那一套。自从到市政府工作,特别是做了冯市长的秘书,黄一平终于明白,请客送礼原本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细胞,更是中国官场的一个有机体,有时甚至是阿基米德期待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第97节:秘书小黄(12)  就说冯市长吧,官做到这个份儿上,自然有不少人给他送礼,可他也得给别人送礼,而且这礼数还非常复杂与讲究,细细推敲起来简直就是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冯开岭原本出身农家,大学毕业后先在阳城师范团委工作,后调到市委书记身边做秘书,之后随书记调到省里。书记在省委秘书长位置上去世后,他就再回到阳城。按照他在阳城的位置,按说已不需要通过送礼拍什么人的马屁,但是,他每年春节前都会带领黄一平和司机老关,拎着些大肉大鱼色拉油之类,大张旗鼓来到师范宿舍,拜访那些退了休的校长、书记、老教师。正月初那几天,他又会独自拎着一些烟酒、保健品,穿梭在市委老干部大院,看望那些退了休的老领导或其遗孀。这样做的效果,是大家都知道冯开岭念旧、有情意、没架子、知恩图报。得这样评价者,恰恰为当今中国官场所奇缺。  冯市长送礼的重点,当然是省里那些在位的领导。逢年过节,他必亲自出马,黄一平不必跟随,甚至老关的车也不常用,邝明达既当司机又兼跑腿,行踪极其诡秘。冯开岭相比其他阳城市领导的便捷之处,是他曾经在省里工作过,到省城探望领导既轻车熟路,又少了某种刻意与尴尬,淡化了那种令人一目了然的功利色彩。与看望现职领导轻车简从不同,拜访那些老干部或他们的遗孀时,冯市长照例会叫上黄一平和司机老关,大包小包里装着些螃蟹、芦笋之类的阳城特产,甚至还有山芋、芋头、花生这样的土货,热热闹闹地在那些冷落日久的门院进出,迎送之间刻意弄出很大的欢声笑语。出门之后,冯市长才告诉黄一平和老关,这些人家与在位领导不同,东西不在多少,要的是个热闹气氛,让左右邻居知道有人来送过东西,比送的是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黄一平对冯市长的送礼艺术,可谓佩服之至矣。  冯开岭与黄一平商量的结果,是先拜访两位阳城的老市长,其中一位是丁松的婚姻介绍人,一位是丁松从县长升任副市长的伯乐。因为多年都有走动,两位老人对冯开岭印象不错,也知道他是丁松之后的市长当然人选。礼物自然比往年重许多,老人们退休多年又极易动感情,三言两语扯到阳城人事,冯开岭巧妙说明目前微妙现状,两位老市长就惊呼,表示一定要给小丁打电话,阳城市长的位置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务必要交给能办事会办事的人。冯开岭明白,给丁松打电话,就等于给秦众施压,目的是让那个可能的张、秦联盟胎死腹中。  接下来拜访的重点,是省农林厅刚退休的印厅长。  印厅长曾经担任过阳城市委书记,那时市长是现任的市委洪书记,张大卫是市委秘书长。说句公道话,印是工农干部出身,工作能力一般,性格却比较直爽,个性也强,与长袖善舞的洪就有些矛盾,一度激化到类似现在洪、丁这样的状况。后来,省委派出工作组,专门前来解决阳城的班子矛盾,本来形势对印有利,洪可能被调离。不料,原本是印派中坚的张大卫半路倒戈,突然抖出印的好多问题,结果印反被调到省农林厅,洪则做了市委书记。作为一种回报,洪马上就提拔张大卫为市委副书记。生性耿直的印,从此与张大卫势成水火,恨张之心犹胜怨洪。印、洪大战时,冯开岭刚由省里下派担任排名末位的副市长,因此未及介入二人矛盾。不过,每年岁末,冯开岭都会借着看望省城老干部的机会,顺便拜访一下印厅长,这与阳城多数干部回避、冷落印,成了鲜明对照。  这次拜访印厅长,冯市长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黄一平代劳。印厅长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阴雨天几乎不能动弹。按照冯市长的吩咐,邝明达早在省城某理疗新品专卖店,花三万多块定下一款国外进口的综合理疗仪。黄一平雇一辆货车,将理疗仪送到印厅长家,说是重阳节到了,冯市长让送过来的。机器拆封安装好,印厅长一看,眼睛就直了,说这个、这个,很贵的嘛。省台的电视直销广告,几乎不间断地宣传这种产品,性能、价格一目了然,印厅长岂有不知其贵的道理?黄一平说,冯市长一直担心您的腰,知道那是在阳城工作劳累所致,您在位时不好送,现在就没事啦。  印厅长躺在上边试了试,万分满意,神色也渐渐坦然,感叹道,还是小冯人好啊,咱没有什么恩惠于他,就已经这样了,哪像有些人,畜牲都不如!再看天色近晚,又坚决留下黄一平,让家里人出去买了些酒菜,表示要和小黄好好痛快痛快。黄一平嘴上谦让,心里却求之不得。吃饭的时候,黄一平就无意中把阳城的情况说了,当说到洪书记正积极运作张大卫当市长时,印厅长气得当时差点摔了杯子,说就是拼了老命,也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并扬言,明天就要到省委,一个一个常委汇报反映,不砸碎姓张的市长梦,印字倒过来写!第98节:秘书小黄(13)  黄一平一听,当时乐得差点笑出声。  九  省委考察组来阳城,是由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带队,年处长是主要成员。由于是五年一次的人大、政府、政协大换届,考察的对象就多了些,原计划考察七天,结果十天也没能收尾,而且谈话的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机关里已经开始议论,说考察延期是意见分歧很大,其中市长人选是分歧的焦点。  那几天,冯开岭总是说他右眼跳得厉害。黄一平心想,肯定是年处长给他通报了情况,有些不太利好的消息,表面上却只好安慰他,说你应该没问题,人品、能力、政绩明摆在这里嘛。  看着冯市长焦虑得厉害,整天眉头拧成一团疙瘩,右腮那块肌肉令人揪心地抖动着,黄一平心里也就七上八下。于是,利用一次闲聊的机会,试探着对冯市长说,昨天我在网上浏览一家以测字相命闻名的网站,按照上边的要求试了一下,居然还很有几分相像哩。冯市长眉头一松,哦了一声,目光似在鼓励黄一平继续说下去。黄一平便如此这番细述一番,冯市长感叹道,其实这东西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好多国家非常盛行,据说还有大学专门开设此种课程。黄一平说,是啊,人家是当作学问、科学来研究,不像我们这儿归在迷信一类。  趁着市长情绪不错,黄一平话转正题,说我老家阳北县有个三十多岁的瞎子,人称小先生,在当地算命测字堪称一绝,生意好得需要挂号排队找关系加塞儿,甚至带动了周围很多配套服务。冯市长点头道,我听说过,好像不少领导、企业家也经常悄悄找他,蛮有名气咧。黄一平说,正好我最近要回去看看父母,要不顺便找他试试?冯市长一笑道,你有兴趣,不妨一试,权当游戏罢了。  当晚,黄一平便借了邝明达一辆车,亲自驾驶,星夜赶往阳北。  对测字看相一类,学政治的黄一平原本并不相信,可是十年前的一次偶遇,令他有些改变。  那时,黄一平刚由阳城五中借调到教育局,在教研室帮助编写教材。一次随局长到西安出差,参观兵马俑出来,局长找卫生间解急,他一个人蹲在路边休息,一个道士装扮者上来,非要帮他看相测字,死缠烂打就是赶不走。那人对他面容、手相左观右察一番,先是把他的家庭景况、性情脾气说了七不离八,接着话锋一转说,你这人生着师爷相,天生做幕僚的料,一看就是领导秘书。黄一平对秘书向无好感,当即气不打一处来,把道士好一番奚落。道士摇头讪讪而退,但嘴角那一抹笑却是含意明确--不信走着瞧。令人不得不服的是,回到阳城没几天,市府就来教育局挑秘书,全局那么多人恰恰就选中了自己。从此,黄一平开始相信命运一说,每到外地出差,总要探询当地有无测字、算卦、看相高手,也喜欢与这类人讨论职业、前途之类。倒也奇怪,相命先生猜他职业时,十之七八要往秘书里靠。这样的情况多了,黄一平就感觉有些别扭,心想难不成老子天生就是个秘书命?不便和那些算命打卦的较劲,就回家咨询妻子。汪若虹眼皮抬也不抬,说人家观其形听其言,一看你那模样可不就是一副秘书相。黄一平对着镜子照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只在心里骂一句:放屁!  托了阳北警方一位朋友,黄一平找到当地派出所管段民警,摸到家住城郊的瞎子家。那个瞎子家的排场,把见过些世面的黄一平吓了一跳。一溜三座楼房,全是欧式风格,即使夜色里也能看出建筑考究、装潢精美。民警介绍说,三座房子分属瞎子本人、父母、妹妹三家,左边妹妹家负责发号排队,右边父母家是解决难题、释凶化吉的佛堂道场,中间是瞎子算命的主战场。三座房子的二至四层,以及周围邻居的众多人家,都辟出房间用作客房、饭店、销售部,全部服务于瞎子算命这一主业。据说,前来算命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不少是各地的达官巨贾或明星大腕。  那瞎子坐在一只红木龙椅上,金黄坐垫,一身唐装,手捧一只年代古老的水烟袋,一边咕嘟咕嘟吞云吐雾,一边侃侃而谈。瞎子算命也有规矩,每天只接待二十人左右,算命测字号称分文不取,排队取号每人二十元,且因来者太多,插队开后门少则百元,多则数百上千。每个来者总要有点问题吧,那祛灾除难就需要买贡品、做道场,花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有人请瞎子上门服务,但那必须是大官大款大腕级人物,而且得专车接送,美食伺候,附带大把钞票。那瞎子早些年出门算命,坐过拖拉机、皮卡,普桑、奥拓也不嫌弃,如今竟然养成一大癖好--非宝马、奔驰之类豪华轿车不坐,坐骑档次低于奥迪就会找出种种借口拒绝出行。当然啦,能请得动瞎子者往往非大富即大官,哪有不能满足的道理呢?第99节:秘书小黄(14)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黄一平这次请来管区民警,算是找对了人。瞎子一听民警声音,竟然弹簧般从龙椅上跃起,口里连称主任,态度谦恭有加。事后黄一平才知道,这瞎子过去一度年轻气盛,嘴风不严,每每语出惊人,曾经导致有些事主寻死自杀,家破人亡,先后数次被公安机关传唤处理过,因此对当地派出所最为敬畏。  黄一平被安排到楼上一个豪华房间,单独与瞎子交谈。黄一平也不多说,只报了冯市长生辰八字,瞎子手指动动,嘴里念叨一番,当即摇头说,不妙,不妙,此人原本官运通达,时下也有再上升一步的机会,可是遇到一道很难跨过的坎儿,怕是不妙。黄一平问是怎样的坎儿?瞎子说不外乎权钱色三样,最为关键还是小人算计。黄一平又问,有解吗?瞎子说,解倒是有,无外乎上依贵人,下赖死党,恐怕还要用些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办法。黄一平无暇细细品味瞎子的话,只是原封不动记录在案,竟不知对方一语成谶,自己未来命运已在其中。这是后话。  临走时,瞎子也不敢乱用妖术,只给黄一平一包香灰,说让当事人于清晨分三天冲水服下即可。最后,瞎子非但不肯要黄一平钱,还悄悄塞给陪同民警两条软包中华烟。民警笑笑,并不推辞。  连夜回到市里,冯市长居然没睡。很显然,他对黄一平此行非常满意,甚至充满了感激,在看了那些现场实录文字后,还对瞎子的语气、神态作了一番详细的追问。  十  考察组回到省里,汇总好情况,正等待向常委会汇报,阳城这边却连续出了问题。  那个退了休的印厅长,写了洋洋数万言的揭发材料,先是亲送省里领导人手一份,然后又在阳城五套班子里广为寄发,不多久便在整个机关里传得沸沸扬扬。材料上,列数洪书记、张大卫的十大罪状,将当年阳城官场上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来了个彻底大曝光。这一手,对洪书记上调到省里、张大卫提拔市长,都是致命一击。  冯开岭也遇到两桩麻烦事。  先是明达集团内部有人举报,邝明达近年经常大笔提取现金,却无法说明正当用途,也提供不出合法票据。明达集团是股份制公司,下属企业仍有少量国有股尚未退出,邝明达虽然贵为最大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却也不能无视财务会计法规。而且,举报者明确指向冯开岭,说他与邝明达关系非同一般,经济上有难以说清的缠绕。这边明达集团的风声初起,那边又有人捅了郑小光在阳城揽工程的事,列数其投标做假、工程质量低劣、随意改变预算、提前支取款项等一堆问题,矛头又是直指冯开岭。  按照省里领导的指示,上述问题仍然由原考察组负责牵头,组织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立即查明真相。很快,就有人进驻明达集团查账,同时调走城建、交通几个相关工程的招投标材料与财务账目。所幸的是,一切都还在年处长掌控的范围之内。  冯开岭毕竟在官场磨砺多年了,外边风声如此之紧,他却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神情,照样忙着视察工程、发表讲话、接待应酬,甚至对黄一平也不再多说什么。倒是黄一平,整天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他和冯市长还是那样形影不离,单独在一起的机会也还那样多,可是却忽然发现对方严肃、陌生得可怕,相互间有了很大的距离,没有了过去那种说话交流的氛围。  黄一平几次想打电话给邝明达、郑小光,询问事实的真相和事态的趋势,寻求一颗定心丸,而多年在冯市长身边濡染的经验又告诉他,那是最大的忌讳。这个时候的轻举妄动,既会坏了冯市长的大事,也会坏了他自己的大事。因此,他忽然病了,感冒发烧到四十度,说胡话,做恶梦,嘴上燎起蚕豆大的泡,连续昏睡了好多天。等他终于清醒过来的时候,浑身软得像一摊蛋黄,而冯市长就坐在病床前。冯市长明显消瘦了,眉头的那三条棱角分明的沟坎,已经有点弯曲变形,右腮的那块肌肉也明显松弛。黄一平顾不上饥饿、痛苦加眩晕,两行豆粒大的泪珠禁不住脱眶而出。冯市长拉着他的手握了很久,嘴上什么也没说,千言万语却通过那一握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天深夜,邝明达也来了,带了很多东西,全是高档营养保健品。邝明达憔悴了,过去那种傲视一切的神态不见了,眼睛里写满了焦虑不安。简单问了病情,邝明达支走汪若虹,向黄一平通报了公司被查的情况。由于组织部年处长的关系,核查人员对什么该细查、什么当模糊,拿捏得相当到位。但是,有一笔八十万元的现金支出,当时提出来没有及时平账,现在却怎么也无法过关。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尽快平息事态,必须赶快把这笔钱认下来,对上对下、尤其是对举报者有个交待。黄一平对邝明达公司的那些破事并无兴趣,但当后者说起这笔钱的用途时,却立即惊出一身冷汗--钱是用在冯市长那篇文章上。八十万哪,怪不得当时方教授、杨副秘书长、报社副总编那帮人办事如此爽快,原来是花了这样大的代价!特别是让方教授圆瞪双目的那三样东西,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事一旦张扬出来,不仅冯市长完了,包括方教授在内的一帮人都要倒霉。第100节:秘书小黄(15)  这下黄一平急了,而且比邝明达还要急。邝明达似乎想了好久,才吞吞吐吐说出了一个处置方案:让公司财务主管,也就是黄一平的姐夫王大海帮助扛一扛,就说是他暂时挪用了这笔钱用于买房。黄一平一听,又是一惊,挪用八十万,可是要坐牢的呀,不行不行!邝明达当然明白黄一平的心理活动,安慰黄一平说,已经预先和公安局、检察院打过招呼,像这种挪用时间不长的案子,只要马上把钱还到账上,就不会真的判实刑,最多缓刑,很有可能免于起诉或刑处。看着邝明达近乎哀求的眼神,黄一平愣住了。当初王大海下岗,是冯市长出面安排到明达集团,邝明达很快就提拔他做了财务主管,拿着令人眼红的高薪,姐姐一家原本清贫的境况也迅速改善,很快步入了小康水平。再说,现在邝明达有难,其实是冯市长有难,我黄一平不出手谁出手,我的姐夫不担当哪个担当。黄一平当即和姐姐、姐夫通了电话,做通了他们的工作。  郑小光那边的情况,很快也有了眉目。原来,那个郑小光确是一个去世多年的省委组织部长的外甥。郑小光这几年在阳城揽下的这些市政工程,参与招标投标的程序、手续倒也勉强说得过去,只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工程造价大大超过预算,且未等最后验收、交付就提前支取全部工程款,这些都严重背离了常规,也与合同约定不相符。但是,钱已经进了郑小光口袋,人家在省里又有些背景,算是过了河的老牛拽不回头了。为平息举报者的怨气,只好对阳城方面有关当事人进行追究。结果认定,城建局马副局长、交通局何副局长等人,身为工程行政负责人,多次和郑小光一起吃饭、桑拿、唱歌,也收受了些钱物,行为极不检点。不过,这些人在接受调查组问询时,都反映了一个相同的情节:每次郑小光来谈工程、要款子、改合同,事先都是由黄一平出面联系,约请吃饭、洗澡、唱歌。言外之意很明确,没有黄大秘书的牵线搭桥,郑小光没这么大面子,我们也没这么大胆量。于是,问题的症结自然就落到黄一平头上。  听到这个消息,黄一平忽然就傻了。那个郑小光,他原先根本就不认识,是因为冯市长的关系才熟悉的。近几年,郑小光频繁来阳城揽工程,也完全是因为冯市长分管这一块。但是,自从郑小光做工程之后,冯市长就基本上不出面接待了,完全是黄一平忙前忙后张罗。即使傻瓜也知道,黄一平出面,也就意味着冯市长出了面,可是,摆到桌面上来说,冯市长出过面吗?冯市长说过工程要让郑小光做吗?冯市长明确表示过郑小光的工程可以超过预算、提前结算吗?天哪!刚刚感冒初愈的黄一平,一夜之间又是满嘴泡。  接到市纪委约谈的通知,黄一平还是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烦躁与紧张。毕竟是常务副市长的秘书,对方算是给了面子,同意第二天谈。当天下午,黄一平原本想先和冯市长谈谈,得到他的指点。可是进到对面办公室,没等他开口,冯市长就朝他摆摆手说,今天我这儿没事了,你身体还没康复,就先回去休息吧。很显然,冯市长不想这时候和他说什么。  晚上,黄一平却接到冯市长夫人朱洁的电话,约他出来有话要说。朱洁开着那辆单位配的红色广本,黄一平坐在副驾驶位置,车子沿着滨江大道缓缓前行。窗外,一边是大江拍岸的惊涛,一边是灯火阑珊的城市,两人一时无语。在江边一处僻静的地方,车子慢慢停下来,朱洁掏出两支烟分别点上,一支递与黄一平,一支留给自己。朱洁只吸了一口就猛烈咳嗽起来,直至咳得趴在方向盘上呜呜咽咽哭起来。黄一平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朱洁就一把抓住黄一平的手,先不说话,只是流泪,过后好久才说,其实我也不想管他的事,我们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可是,毕竟我和他是多年的夫妻,毕竟我们还有个儿子在国外读书,我想,你能帮就帮他一下吧,只要他不倒,缓过来就还能再帮你。黄一平一听,很矛盾,很委屈,心里也更乱了。握着朱洁微微发抖的手,想起那天在医院的一幕,他说不出哪怕一言半语拒绝的话。他忽然想起那个瞎子的话,瞬间犹如醍醐灌顶,原来一切都是天意。也不知过了多久,黄一平轻轻松开朱洁的手说,大姐,我们回吧。  面对纪委人员的询问,黄一平态度相当诚恳。他告诉对方,郑小光每次来阳城,都是由他负责接待,同城建、交通等部门负责人的聚会也是由他安排,冯市长对这些事都不知情。他也坦陈,郑小光是带给他一些礼品,有小孩衣服、化妆品、食品,也有购物卡,他愿意接受组织处理。  十一  省委突然决定,阳城市常务副市长冯开岭调任阳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阳江市常务副市长调任阳城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换届前夕的这种组织调动,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冯开岭将出任阳江市下一任市长,阳江来人则接替丁松的市长职务。两个同属省辖的地级城市,幅员、人口、经济总量等指标相当,在全省排名不差上下,相互竞争也一直非常激烈,易地提拔都不算吃亏。一番风雨之后,冯开岭有惊无险地实现了他的仕途升迁,而那个摩拳擦掌参与竞争的张大卫,则弄了个狗咬尿泡空欢喜,依旧当他的市委副书记。年轻的副市长秦众,日后也如愿替补为阳城常务副市长。第101节:秘书小黄(16)  在省委决定宣布之前,明达集团和郑小光事件的调查处理也有了结论。明达集团属于内部管理不严,规章制度松弛,以至财务主管可以随便挪用巨额公款,险些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鉴于此,市政府决定退出在明达集团的国有股份,由邝明达个人出资收购,他也因此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王大海挪用公款一事,由于挪用时间不长,归还赃款及时,认罪态度较好,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分,建议公司给予开除处理。王大海因此以有罪之身,重新回到下岗失业状态。虽然邝明达曾经许诺,以后还会重新聘用王大海,可那毕竟只是许诺,而且即使再回到公司,也不再可能有那么优厚的待遇。眼前的现实是,黄一平姐姐家的小康生活戛然而止,王大海在阳城的清白声誉一败涂地。  对于郑小光工程上的问题,城建局马副局长、交通局何副局长等人,在工程招标、合同监管、资金结算等方面把关不严,且多次私自接受对方宴请、馈赠,所幸工程质量基本合格,没有造成明显不良后果,情节、数额、后果都够不上刑事处理,加之他们均已接近退二线年龄,因此,建议由单位党组织内部处理。至于黄一平的问题,最后定性为利用秘书的职务便利,假借市长名义,帮助朋友到下边乱打招呼,又有轻微收受贿赂行为,损害了领导机关的形象,建议调离现岗位。对于这件事,据说冯市长在市委常委和政府党组会上,分别作了深刻检讨,他对自己没有认真管好身边人,自身清廉却没能使身边人一起清廉,心情沉痛到几近落泪的程度。  黄一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调到市委党校后勤处,仍然享受正科级待遇。那时,大家都还不知道冯市长要调走,很多人安慰黄一平说,这个处理只是暂时的,等冯市长到位了,一切都会得到纠正。就连代表组织找黄一平谈话的副秘书长也表示,出去一下也好,先避避这个风头吧。  在离开政府办到党校报到之前,冯市长夫妇请黄一平一家吃了饭。吃饭地点就在阳城宾馆的一个小包间,很多在那儿应酬的领导和秘书都看见了。不停有人进来敬酒,因此饭桌上就无法有更多语言上的交流,只是一味敬酒让菜。饭吃得很沉闷,酒也喝得寡淡如水,席间黄一平几乎没敢正视冯市长。一向准确的第六感觉告诉他,此时冯市长的目光里,一定写满了恨铁不成钢的痛惜。离开宾馆往回走时,遇到很多熟人、同事,其中一些人上来和黄一平握手,说冯市长真是很重旧谊很有人情味儿呀,话中意思是你都这样了,市长还照样请你吃饭。喝了不少酒的黄一平就有要哭的感觉,心里却在反复问自己:我都怎么样了?回到家,他吐了个一塌糊涂,也哭了个一塌糊涂。  知道冯市长调动的消息时,黄一平已经在党校上了半个月的班。那天,正好党校有一期学员结业,黄一平和后勤处一帮人忙着搬椅子,准备为学员拍结业照。听说冯市长调走,黄一平感觉有片刻的眩晕,脑子里立即陷入一片空白,原本往外搬的椅子居然又搬了回去。怎么会这样?原来是这样!他不停地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赶紧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静静地呆了足有半个小时。  黄一平打消了为冯市长送行的念头。他知道,这些天会有很多人在为冯市长饯行,敬很多酒,说很多恭维话,对他的高升和无限光明的前途表示最热烈最衷心的祝贺。可是,那个冯市长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或者从来就没有属于过他。电视报纸上仍然有冯开岭的名字、镜头,甚至比过去更加密集,那是冯市长在以这样的方式向阳城告别,同时展示他的最终胜利者姿态。在某个场合,当记者请冯市长发表一些临别感言时,冯市长一如既往侃侃而谈,其中有一段话,说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廉洁的表率,不仅管住自己,而且要管好身边的人。刚开始听到这段话,黄一平感觉不舒服,难受,甚至为此而流泪,可电视上总是在播那个专访,看到后来,黄一平就不再难过,而是禁不住要笑,由微笑发展到笑出声来,最后居然大笑得止不住声,弯下了腰,把旁边的汪若虹和小萌都弄愣了。  离开阳城赴阳江上任时,冯市长还是给前秘书黄一平留下一封短信,是由邝明达转交的。开头先说了些客套话,无非对黄一平过去五年的秘书工作表示肯定、感谢云云,中心意图是希望犯了错误的黄一平,不要背上思想包袱,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认真吸取教训,积极依靠组织,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再爬起来。黄一平读着这份由冯市长亲笔撰写的文字,反复咀嚼着最后那两句话,内心里一再检讨、追问自己:我怨天尤人了吗?我是在哪里跌倒、又应当从哪里再爬起来呢?  按照邝明达的意思,黄一平当面撕掉了冯市长的信。回家后,他开始清理自己的物品,打算彻底告别过去的秘书生活,死心塌地做一个党校的后勤工作者。他把那些与秘书工作有关的书籍、杂志、笔记、日记,统统捆扎起来卖给收废品的山东老汉,同时把有关电话号码、短信从手机里删除掉。  在清理手机短信时,黄一平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条:五十万美元已打澳。时间是两年前的十二月三十日二十二点,手机号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经过反复回忆,黄一平确信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信息,说明当时因为某种原因未读。郑小光发的这个信息,显然是发错了对象,晚上十点错发则可能是喝酒过量所致。发错了手机,说明接受人的号码和自己的号码比较接近。黄一平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是谁的号码。五年前重选手机号码时,冯市长说我们两个的号码最好接近一些,好记。还有,冯市长的儿子在澳大利亚读书四年,好像也快要毕业回国了。  当时是什么原因没读这条信息呢?黄一平已经没有兴趣细究了。在果断摁下了删除键的时候,黄一平连片刻犹豫也不曾有。手指频频揿动之际,他忽然想起冯市长的那个比喻,是关于领导和秘书的,说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像牙齿和嘴唇,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黄一平想不明白的是,就算这个比喻很贴切,可谁是嘴唇,谁是牙齿呢?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只有两三寸高,但是多数有“三尺之童”那样——小黑人身长四英尺以上。我觉得这一点最有兴趣,因为凡是臆造的小人国,小人总是至多一两尺高,决不会只比我们矮那么一截子。其实比例稍微改变一点,会有一种超现实的怪异感。专凭幻想就是想不到。这一点,西方电影戏剧也从来没有表达出来,总是用小女孩演小仙人,连灰姑娘的教母也没扮出成年妇女的模样,再不然就是普通女演员,穿上有翅膀的小仙人服装,显得狼犹笨重。近代由于影剧的影响,已经渐渐忘了小仙人比人小。另有一种穿绿的小人叫“艾尔夫”(Elf),大都在山区——海洋洲的小黑人也是大都在多山的地方——爱捉弄人,所以惭渐给说成顽童、本来似乎多数是青壮年,在草丛中出没,运气好的人遇见他们,碰他们的高兴,有时候会发现一小罐金子。圣诞老人有许多艾尔夫帮他制造玩具,分赠全世界儿童,这是近人附会。艾尔夫似乎不事生产,代表不驯服的小黑人,对人好起来非常好,但是喜欢恶作剧,容易翻脸。绿衣似是象征性,住在树林里的原始人都擅于隐蔽自己,往往对面不见人,所以在传说中变成穿着保护色的衣服,像侠盗罗宾汉麾下的“绿色人”。又有一种丑陋的老头子叫“诺姆”(Gnmne),住在地洞里守矿或看管宝藏,像守库神一样,会吓唬人,使可怕的事故发生。也像一群艾尔夫看守一罐子金子,窖藏的主题屡次出现,使人联想到太平天国的藏镪、北非维希政府埋藏的金条,都是战败国藏匿资金的传说,引起无数掘宝的故事。显然原始人在土地被占领后,转人地下,也有他们珍视的东西埋在地里。至于矿藏所在地,古代部落本来都秘不告人,沦陷后也许仍旧暗中守护,吓退开矿的人,或者暗加阻挠,也不一定是老头子出马,也就是天生老相的小黑人。现代有个英文名词:“祖利克的诺姆”,指瑞士银行家——祖利克这城市是瑞士金融中心——为了吸收资金,特刨隐名存户制度,代守秘密,在国际金融界特别具有神秘色彩,像看守窖藏的地底小老妖。还有一种隐形的叫“格软木林”(Gremlin),调皮淘气,与这些小老头子同属妖魔类,都对人类不怀好意。韦布斯特字典上说:“二次世界大战,有些飞行员说有格软木林作祟,使飞机发生故障。”二十世纪中叶的空军还相信这些,真是奇谈,也可见这传说实在源远流长。格软木林这名词有时候也活用,例如本年一月初美国《新闻周刊》上,华盛顿“议会雇员格软木林们”选出十大邀遏议员,衣着最不整洁,不人时。称议会雇员为格软木林,因为是议员各自雇用的幕僚与职员,默默无闻,做幕后工作,永不出头露面,等于隐形小妖。汽车也有个新出的牌子叫格软木林,号称“成本最低的美国制汽车”,表示坦白,成本低当然廉价。取这名字是极言其小而神出鬼没。原先的格软木林当是小黑人被淘汰后剩下极少数遗民,偶尔下山偷袭,做破坏工作,事后使人疑神疑鬼。至今英美儿童还买来玩的有一种小型烟火,叫“仙光”(fairylights),一尺多长的一根木签握在手里,另一端不断地爆出蓝色火星。大概算是小仙人作法的魔杖,但是最初可能是代表点火棒,也是“火攻”的武器。原始人常常随身携带火种。有些民族已经发现了火的功用,但是不懂得怎样钻木取火,例如安达门群岛的小黑人。这一群岛屿刚发现的时候,岛上不许别的种族上岸,因此小黑人成分最纯,他们就不会取火。那更要把火种带来带去,不让它熄灭。又,草地上生一圈菌类,叫“仙环”,(fairyring),是一群小仙人手牵手跳圆舞,像“步步生莲花”一样生出来的。蘑菇有时候有毒,这是小黑人绝迹后已经被美化,仍旧留下的一丝戒备的感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2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3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4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
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