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1) 第二章 如何表达你的敬意 懂礼,就要搞清楚次序问题 前面,我一直在强调"礼"的重要性(当然是指狭义上的"礼"),但这也是最难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毕竟,它是一个人内心或者本性的东西,没法强求。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做到的,那就是"仪"。 古今中外,什么时候需要强调礼仪?什么时候需要强调尊重呢? 就是有差距的时候。你比我高一等,你是长辈,我是晚辈;你是女性,我是男的;你是领导,我是下属;你是君主,我是仆臣……因为有一个级别或次序上的差别,我必须对你多一分的敬意。也就是说,讲到礼仪,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次序问题。 中国古代强调尊卑有序,就像孔子所说的,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其实,职场中也有"三纲五常"。 首先是通用的次序,"前后"、"左右"、"老少"、"上下"、"宾主"……东西方不同的是两性的顺序,中国人强调的是"男女",男尊女卑,西方人则是说"女士们、先生们"(Ladies and gentlemen),女人在前面。现在我们也"跟国际接轨",强调女性在前面了--不过,你要是想到中国还有"阴阳"、"雌雄"等说法,就会觉得这不过是"恢复祖制"罢了。 在职场中,它们主要体现为: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这三项规范是比较常见的,不管你是打电话,还是工作、用餐,都会用到,优先级别则依次递减。 就拿打电话来说吧,不管谁打给谁,应该是谁先挂电话?很简单。被尊重的人享有优先权,可以先挂电话。哪怕是长辈主动给你打的电话,谈完事情之后,也应该是他先挂电话。你要是给一个女士打电话,则是对方可以先挂。但是很多人毛手毛脚,或者说根本不懂这一套,觉得反正是公事公办,谁先挂电话都一样。还有些人因为怕领导,说完电话之后就赶紧挂掉,真是大大地失礼! 如果与客户通话呢?应该怎么办?"宾主""宾主",当然是是客户比较尊贵,所以不管是你主动打电话给客户,介绍一些业务什么的,还是客户打过来咨询什么问题的,都应该是对方先挂电话。 再如握手的问题,你遇到一个领导之后要主动打招呼,这个没有问题吧?但是握手呢?是否也要主动一点,以显得自己热情有礼貌?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错了!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尊者享有主动权。所以要握手的时候,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次序的问题,职场新人如果没弄明白,就会犯很多错误。像我原先所在的单位有一个同事就是生性大大咧咧的人,每次单位组织聚餐,一上菜,她肯定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一边吃还一边说:"上菜了干嘛不吃啊,你们不饿吗?"完全无视坐在旁边的部门主任。每次聚餐时听到她这么说话,我都很无语,怎么会有这么不懂礼貌的人呢?但是,大家看她是个女孩子,也就没多说什么。要是放到别人身上,或者坐在现场的不是一个很和气的领导,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第19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2) 还有个朋友也是这样。有一次,他过生日,请很多人吃饭,生日宴会上难免要喝酒,但是他的酒量又不好,便找了一个哥们帮忙,说,吃饭的时候,你帮我照顾一下。我不能喝,别让他们把我灌醉了。 这个哥们也很热心,一口答应了下来。结果,大家吃饭都快吃了半个小时,这个寿星都没有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这时,这个哥们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反正这个寿星不怎么会喝酒,而且他之前交代过我,让我今天我帮他招呼一下。于是越俎代庖,招呼大家都倒上了酒,提议大家一起干一杯。 其实,这就闹了笑话,主人不懂礼不说,主陪竟然也不懂礼。给人的感觉就很怪异:到底是谁过生日?其实,作为主角,这个寿星不管自己会不会喝酒、能喝多少,都应该由他自己来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喝过之后,如果你酒量不好,那就说明一下,别人自然能理解。这时候,别人就可以自己捉对儿"厮杀"去了。 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办公室主任就非常懂礼仪。每次大家吃饭,菜上来之后,只要没人刚好在夹菜,他一定会把刚上的这道菜转到这一桌人中最尊贵、级别最高、辈分最大的人面前,让他先动第一筷子。碰到这个办公室主任自己想吃的东西了,他再转过来。 过去,人们普遍不重视礼仪教育,觉得这些都是过时了的东西,属于封建伦理、封建礼教,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秩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哪怕你到了外国,你也会发现这些东西是全世界通用的。像在西方聚餐,也是最尊贵的人享有优先权。若是到人家家里去,那就是家庭主妇最大,家庭主妇没动餐具,就表示还不能吃饭。 中国人重视的是什么?功利主义。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宣传教育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考上了大学,国家就包分配了,你这一辈子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结果有一天,国家不包毕业分配了,自己找工作也越来越难,这时候,很多人就崩溃了。 当他发现读书无法改变他所谓的"命运"时,他就不打算读书了,或者对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偏见,觉得高分一定低能。另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一离开考试就不会再读书的。为什么?都不考试了,跟我的"前途"没有关系,还读它干嘛? 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因为功利,所以势利,像很多礼仪教育,因为跟分数无关,跟"改变命运"没有关系,老师、家长便都不怎么重视。这使得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了,还对此似懂非懂的,进入职场之后只好亦步亦趋,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可是别人要是也做错了呢?那就会出现我前面说的"积非成是"的现象。你错我错大家一起错,就更加不在乎了。第20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3) 本节要点: 人和人之间有了差距,这才有了礼仪,所以礼仪的第一大问题是次序问题。 常见的次序是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 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礼仪不是道具,而是一种素养,不可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它。 了解次序问题,从留心生活开始 尊者享有礼仪中的一切优先权 在南方,一些院落是有厅上和厅下之分的。厅上的座位都是上座,厅下的都是下座。但是,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家里人也没有跟我专门说过,所以还闹过一些笑话。 有一次,别人过大寿,来了不少小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都喜欢抢座,抢什么样的座位呢?主要是看哪个桌椅比较新,或者哪个桌椅的高度正好合适,能坐得上。如果桌椅看起来很旧或者椅子太高,小孩子都是不愿意去坐的。 事实上,厅上的桌椅都会比较新,椅子的高度也正合适,有些还有靠背。所以小伙伴们都喜欢选择坐在厅上。等到我们这些小孩子把座位抢完分好之后。大人就来了,一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就会把我们全都轰走,还说:这些小鬼都谁家的?有人生,没人教! 其实,我小时候对这些礼仪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根本不懂。比如在吃酒席的时候,我不愿意坐在里面的位置,喜欢坐在靠外面的位置,因为这样方便随时开溜。那个时候就根本没有想过,里面的位置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有些人要坐里面,有些人要坐外面。 不过,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跟我一样,逐渐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你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场合,谁是主角,谁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就对了。 比如说吃饭时的位置安排,为什么主人要坐在正对着门的位置?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人经过,或者有谁进来,正对着门的人一定是最先看到的,他享有信息上的优先权。你想想,背对着门的人会怎样?背后有什么人过来,他必须回头看一下才能知道,很不方便,对不对?所以说,要记住这些并不难,就是学会换位思考,想一想怎么坐最方便。 那么,第二重要的位置是哪个呢?当然是离主人最近的左右两边,所以这两个位置通常是第一重要的客人和第二重要的客人的位置。但对于东道主这一方,第二重要的位置就是跟主位正好相对的位置,并不是说你们是东道主,他们是客人,各自扎堆。 一些人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会闹笑话。餐桌上常见的座位错误有: 一、聚餐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不熟,结果男的坐一边,女的坐一边;第21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4) 二、东道主坐一边,客人们坐另一边; 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带着家人或者朋友来的,那他通常会和他的家人或朋友坐在一块。 其实,这些都是不符合餐桌礼仪的。 在饭桌上,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要把客人陪好了。"怎样才能陪好?当然是一个伺候一个。所以正确的坐法是主客交替着坐下,一个主人陪着一个客人。 (插入座次图)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大家应该避免的,比如说请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吃饭,你要尊重他,请他先落座,但你不能太客气了,让着让着就把他让到主人的位置上去了。这也是不妥当的。主人就是主人,客人就是客人,你让他坐主人的位置,难道说待会儿让他买单?礼仪有个适度原则,凡事过犹不及,作为主人,就应该大大方方地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不宜过分客套。 左右之争 此外,礼仪上还有个左右之争。 一般说来,中国人是以左为上,西方人呢?以右为上。不过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左右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中国早期,尤其是在夏商周、唐宋等许多朝代,是以左为上的。皇帝听政的时候,坐北朝南,文武官员则分列两行,站在他前面。在古人看来,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所以东边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好的位置。像过去地主雇人干活,就是自己住东边,长工住西边,所以地主通常也叫"东家"。直到现在,我们还管一些租房的人叫"房东"。 想想看,皇帝坐北朝南,你如果站在东边,刚好处在皇帝的什么位置?左手边,对吧?所以古人最早是以左为尊的,包括看手相的都会说"男左女右",男的比较尊贵,所以伸左手,女的地位低一些,伸右手。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了主流,主要有夏、商、周、秦、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等朝代。 但是到了汉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据《称谓录》记载,东汉明期,汉明帝喜欢叫他的老师坐在西边(所以老师也叫"西席"),时间一长,汉朝人就以右为上了。晋朝、元朝、清朝,还有民国时期,都是以右为上的。同样是做官,左丞相就比右丞相地位高一些。大家想一想,以前学古文的时候,我们说到一个人被贬官了,会用什么词?"左迁",对不对?什么叫"左迁"?就是你本来是站在皇帝右边的,后来被贬到左边去了。 这些说法大部分出现在汉朝。我们有个成语叫"无出其右",讲的也是汉朝的事。据《汉书·田叔传》记载:"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据说田叔这人太厉害了,没有人能够站到他的右边去。右边是什么位置?尊贵、显赫、受人尊敬的位置,"无出其右",就是讲没人可以超过他。当然,这里的右是相对皇帝而言,而不是田叔本人。第22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5) 怎么去理解并记忆这些东西呢?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金正昆教授有个很有意思的办法,他说记名词就行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习惯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国人讲"君臣"、"父子"、"男女",很明显,谁大就谁在前面,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前后"、"左右"。西方人的礼仪也很好记,他们是以右为上的,大家想一想,西方是怎么说"左右"的?英文里就叫"right and left",叫"右左",以右为上。 整体说来,中国的传统还是以左为上,像汉朝这样的非常少见,清朝、民国时期离我们比较近,加上当时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情况也多了,这时候又以右为上了,算是跟国际接了轨。 时至今日,我们在次序上还有两套做法,一套是以左为上,这是传统的,常见于婚礼、寿宴、乔迁之喜等,还有一套是以右为上的,常见于外企、政府机关。你看一下每年两会国家领导人的照片,留意一下他们所处的位置。总书记站中间,这是没有问题的,总理呢?总理一般是站在总书记的左边还是右边?都是右边。这是为了跟国际礼仪保持一致。 此外,一般相对不吉利的事情,也是以右为尊的,比如说有人去世了,准备出兵打仗了。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人也会站在右边。 所以说学习礼仪并不难,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多观察一下日常生活,多回想一下我们经常念叨的一些词或典故,就会明白哪个先哪个后,哪个尊哪个卑了。 之前,我找《三国演义》的绘本,就发现现在有些画画的不懂这一些。像"桃园三结义"这一幕,过去的绘本是怎么画的?刘备站中间,然后呢?关羽站在他左边,张飞站在他右边,因为这时候是以左为上。现在一些搞网络游戏的多少还好点儿,设计三国人物的英雄形象时虽然不看书,但多少会参考一下过去的绘本,在排序上就不会出问题。但是有些画动漫的就胡来了,我就见过一本三国漫画,封面便是"桃园三结义":一张长桌子面前,刘备站在最右边(面对桌子时),正中间是关羽,张飞站在最左边,三个人一字排开。再看一下内文,类似的常识错误还有很多,你说这样的绘本能卖好吗? 这种人做文化产业不赚钱,我只能说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本节要点: 不管什么场合,谁是主角,谁就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习惯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国人讲"君臣"、"父子"、"男女",很明显,谁大就谁在前面。 一般说来,庆祝婚礼、寿宴、乔迁之喜等,以左为上;外企、政府机关搞活动时,则以右为上。 礼多人不怪?也怪!第23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6) 讲到礼仪中会用到的各种次序,千万不要被它吓到了,你只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一想,觉得哪个位置最为便利,就明白孰尊孰卑了。在礼仪中,真正烦人的是热情过度。 有段时间,我特别反感我们传统文化中那些礼节,也就是所谓的客套。 比如收压岁钱,我小的时候,春节期间去给人拜年,临走时亲戚朋友通常会给小孩子包个红包。这时候,我就会很高兴,心想又有钱买鞭炮了,可爸妈肯定会让我把红包拿出来,还给人家。对方当然不答应了,于是,各种客套手段就全派上用场了,一个非要给,一个非不要,双方围着小孩子"抢"来"抢"去的,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打架,年年如此。小时候,我还见过为了这种事推搡到田里去的。 总之,中国人特别的热情,也特别的假。这时候,你要是不再客气,直接收下了,对方反而可能在心里暗骂道:这人真不懂事!反过来也一样,对方要是客气一下,你就不再给对方的小孩子塞红包,对方也会在背后骂你"真小气",甚至迎人便讲。 同样烦人的事情还有吃饭。去亲戚朋友家之前,父母总要交待:到了别人家要懂礼貌,想吃东西够不着时让我给你夹,不要自己乱跑。但到了吃饭的时候,根本不用麻烦父母,对方就会一个劲儿地劝菜。我最烦的就是别人给我夹菜,倒不是嫌别人不干净,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我想吃什么。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很好吃,那是他觉得好吃,我口味跟他不一样。 过去不像现在这样,现在餐桌上会有玻璃转台,你想吃某道菜,够不着就转过来再夹,过去是没有这些的,有些菜你明明很想吃,可是够不着,爸妈又交待说"要有规矩,不能乱来",自己又不好意思当着外人面说自己想吃,那还能怎么办?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或者盼着爸妈能明白我的心思,帮我夹一下。 最让我郁闷的是有一次跟老爸去拜访在县城工作的老乡,老乡一家人都很热情,最后留我们吃午饭。午饭有道菜是海鲜炖鸡蛋,光鸡蛋就用了十几个,炖了一大锅。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给孩子吃的话很补,高蛋白嘛。我吃了一口,发现自己不习惯那个味道。不知怎么的,我从小不喜欢炖的鸡蛋,觉得那个特别难吃。但是他们一直劝我多吃点,这就是中国人的习惯,劝菜嘛,就是"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可在家里的话,我要是不喜欢这道菜,根本没人强迫我吃。 被劝不过,我又吃了一口,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那道菜,虽然它是道主菜,花了主人家最多心思,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事勉强不来。不过,这在主人家看来就成了客气,于是那位叔叔把我的碗"抢"了过去,舀了两大勺,给盛了满满一碗。面对这种情形,我真是欲哭无泪,可你还不能抱怨,"毕竟人家是为了你好"。第24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7) 我就记得,勉强咽了几口之后我都快吐了,终于没有吃完它。时至今日,我都记得那家人当时的表情--不识抬举!他们就认为,这么有营养的东西我不应该浪费。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跟着父母去做客一事怀有畏惧心理。不管是吃饭,还是收红包,自己都有点像道具,让对方使用,表演给我爸妈看。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礼多人不怪",但是你如果完全忽略对方感受,那就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烦不胜烦,反而偏离了礼仪原有的目的。 很早以前,我在《故事会》上看到一篇故事,名字好像就叫《礼多人也怪》。故事说的是有个农民进城办一件事情,有个在城里工作的老乡帮了他一个忙。这个农民就很感激他,要给他送礼。对方觉得只是举手之劳,坚决不要,可这个农民也实在,老觉得欠了他一个人情,不还上就心里不安。他便变着花样地送,可每次都被退了回来。 有一天,悲剧终于发生了。这个在城里工作的要外出办事,发动汽车后感觉车震动了一下,明显轧到什么东西了。他于是赶紧下车检查,结果打死他也没有想到,他轧到的是要给他送土特产的老乡!原来,这个老乡又带着一些土特产进城了,到他家后敲门没人应,估计他们正在午休,于是下楼等。这个老乡认得他的车,加上天气热,便躺到车底下去了,躺着躺着,结果睡着了…… 所以讲礼仪,不是什么事情都多多益善,热情过度了也会让人很头疼。返观现在,则是另一种极端。现在的小孩子哪像过去那么拘谨?逢年过节,不等你准备好,他就先开口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至于大人,也越来越不重视形式了,过去还放放鞭炮,请人来演场戏,现在则几乎没有了。 很多人喜欢说"现在的人情怎么这么淡漠了"或者"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之类的话,可是你别忘了,这些气氛都得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现在给个红包都像是在应付债主,过年时连形式都懒得搞了,又怎么可能会有年味呢? 传统文化在流失,礼仪道德在沦丧,是否也有你我的一份责任呢? 本节要点: 不要以为"礼多人不怪",如果忽略了对方感受,就会热情过度,给别人造成困扰或不便。 过年要有过年的形式,才会有年味,尊重人也得借助合适的形式。 礼,就是尊重别人的感受 在谈到礼仪的时候,我多次强调"礼"比"仪"重要,有些朋友就觉得奇怪:生活中有那么多粗鲁的人吗? 如果把"礼"解释为"尊重他人感受",把"不尊重他人感受"理解成"粗鲁"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说,生活中行为粗鲁的人还真不少!第25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8) 以前,我们在跟外宾打交道的时候,就会拿中国人处事的这一套招待他们,丝毫不顾及对方感受。比如说给人家夹菜,对人说多吃点这个菜、多喝点那个汤,这道菜很补很好吃,你一定要多吃点。问题在于,大家的口味不一样,喜好也不同,你喜欢的菜,他还未必喜欢呢。你觉得给人夹菜是热情,可他还有心理顾忌,觉得不够卫生呢。 再比如说敬酒。现在说到喝酒,很多人会有感觉,觉得西方的酒文化都是高脚杯、红酒葡萄酒什么的,比较文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中国人也有良好的酒文化,西方人也会酗酒,只不过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有些畸形了。 今天的敬酒倒有些像罚酒。常见的情形是,有个人端着杯过来了,看到你的酒杯没倒满,给你添满,说:"我敬你!"--到此为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给人添酒也是尊重人的一种,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使事情完全变了味儿。他喝完了,要求你也必须干了,甚至威胁道:"要是不干,那就是太不给面子了!"最后,他能把这事上升到面子、人格、尊严这种高度上来,以此逼你喝干。 这哪里还是敬酒?倒有些像罚酒了,潜台词无非是:"老子想喝一杯,你得陪我!""你必须也喝干,让我高兴高兴!"总之,以敬酒的人为主角,丝毫不顾及被敬者的感受,好像对方的义务就是把自己哄高兴了。 我们可以叫它"逼酒"、"罚酒"或"陪酒",唯独不能把它叫"敬酒",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敬意在里面。 真正的敬酒应该是我以喝酒的方式向你表达敬意,至于你喝什么、喝多少,完全取决于你。如果双方都是喝酒,敬酒的大可豪迈一点,说完敬酒辞之后,说:"我干了,你随意!"当然,敬酒的人也可以"浅尝辄止",如果你端的是香槟、烈性酒一类的。 如果你以前常干逼人喝酒这种事,那就想想被别人逼迫的感觉吧:当爸妈逼你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时,当别人推荐你去相一个没有感觉的异性时,当家人强迫你去某个城市工作时……你还高兴得起来吗?可能对他们来说,都是出于一片好心,都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你,可是不顾及你的感受,你还能觉得幸福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以为大家都这么干,就是对的;无视对方的考虑,就是粗鲁,就是不懂礼仪!很多人有"仪",但是没有"礼",样子学得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可是始终没有学会尊重人。"仪"就是一个术,是最好学的;而"礼"是一个道,最难学。如果你把"礼"学会了,把"道"、把本质的东西抓住了,那学习技术层面的东西就很容易了。 除了顾及对方的感受,还要"爱屋及乌",一并尊重跟对方一起来的人。比如,你很在乎一位客户,那对陪他一起来的人,也要尊重一点,客气一点。第26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9)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在生活中就会犯类似的错误。比如说他和同事在路上走着,忽然碰到个熟人,然后呢?他就开始跟熟人聊天,两个人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完全忽略了身边还站着一个人。还有些人碰到朋友和他女朋友了,可能就只跟那个朋友聊天,而没有跟他女朋友打招呼。如果你是那个被"晾"在一边的人,会做何感想? 又如在饭桌上,有些人觉得自己刚到一家单位,跟很多人不熟,便只跟本部门的一两个人聊天,甚至从头到尾都没离开过自己的座位,这会给人一种什么印象?大家同在一张桌上吃饭,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交流,最忌搞小圈子,一些新人或女性喜欢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给人的印象就很不好。可能你只是内向或祛生,但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很无礼、很不尊重人的一种行为。 还有一种不尊重别人感受的情况,就是说些第三个人听不懂的话。不知大家平时接触在外企上班的人多不多,你要是碰到这种人,就会发现他们普遍有个特点,那就是说话时喜欢夹带英语单词,哪怕在聊天的都是一群中国人!你会不会觉得这种人特别假,像假洋子? 其实,这还只是环境造成的,可能在他们进外企之前,也没有这个习惯,只是这么说话的人多了,他们也开始受影响了。相比之下,有些现象就根本不是环境造成的了,纯粹是个人素养的问题。比如说碰到老乡了,开始说方言,还越说越热乎,完全漠视其他人的感受。现在到外地求学、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找的男女朋友都不是自己家乡那边的。如果你带着恋人,碰到老乡后,最好先给他们彼此介绍一下,聊天的时候也尽量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不要把自己的另一半晾在一边,不管不顾的。 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更加可恶了,有些人喜欢讲术语,总之,就是摆谱儿,不说"人话"。我一个朋友就有过这样的遭遇:他们科室有两个人炒股,经常在办公室里聊股票。也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两个人一聊起股票来,全是术语,几乎没有人能听得懂。一开始,他以为炒股的都这样,后来他才发现,当办公室就他俩在的时候,两个人就开始说"人话"了,聊的也还是股票,可我那朋友全听明白了。等他一走进办公室,两人便马上换上另一副腔调,又是术语满天飞了,让人听了特别讨厌。 本来,在办公时间聊私事就很不妥当了,还净使些术语,以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这跟那些说话时喜欢夹带单词的假洋子比起来,可恶程度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要是把这种习气带到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沟通障碍,甚至让客户误解。 其实,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真不少。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敬意,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种形式会因为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场合不同、单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只要抓住了"尊重他人感受"这一条,你就能轻松地理解记住许多习俗,"以不变应万变",做一个说话、做事都比较得体的职场人。 本节要点: 对人有礼貌,就是要尊重他的感受,包括跟他在一起的人。 敬酒要有敬酒的样子,自己干了,别人随意,而不要逼别人喝酒。 有第三个人在场时,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说他听不懂的话,如外语、方言、术语第27节:初次见面的礼仪(1) 第三章 初次见面的礼仪 准备面试,不要本末倒置 一谈到礼仪,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没错,就是外表,尤其是要面试的时候。 由于从事招聘工作,我有时候也会给校友或朋友提供面试方面的辅导,提些建议什么的。辅导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人在为面试做准备的时候,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外表上。 很多男的以前只穿T恤衫,但是为了面试,他会花几百块钱去买套像样的西服。可是光穿西装、不穿衬衫也不行啊,于是又去买衬衫,同时考虑配什么样的领带和皮鞋。折腾了半天,终于把一套行头置办齐了,可这还没完,回到家里,还要学习怎么打领带。光是怎么打领带这一条,就够他折腾一晚上的了。好些人生怕第二天打不好领带,干脆请人帮着打好,放在一旁,第二天要出门时直接套上。 还有些女孩子,可能大学四年都没化过妆,甚至没穿过几回高跟鞋,可是明天要去面试了,就临阵磨枪,也像模像样地请人化了个妆,再买双高跟鞋穿上。结果妆化得不自然不说,第二天的主要精力全放到脚上去了--由于不习惯穿高跟鞋,脚被硌得又酸又痛的,哪里还能全神贯注地思考考官的问题? 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他们都出现了一个重大误区:本末倒置。要知道,招聘单位要面试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服装。负责招聘的什么人没有见过?不可能看你穿的西装挺好的,领带也打得挺漂亮,就决定要你了。事实上,除非你要应聘的是银行、保险、国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否则没必要非穿正装不可。当然,应聘的要是管理、营销一类的岗位,还是以穿正装为宜。 更何况,多数求职者刚毕业或者工作时间不长,也没那个钱花在贵重服饰上。所以面试的时候,你只要穿得得体、大方、整洁,没人会为此刁难你的,没必要在着装打扮这个问题上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 你看那些工作好些年的,或者有着优秀业绩的人,他们跳槽的时候从来不会刻意地妆扮自己,平时是什么样子,面试的时候也还是什么样子。是他们不重视这份工作机会吗?不是,恰恰相反,他们因为有经验了,明白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面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才会有此取舍。 但是,很多缺乏自信的人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身打扮上。我就见过好几个男生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为了着装的问题纠结半天,本来他是从不带包的,甚至连钱包都没有,可是为了面试,他非得也去买个包,然后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想着明天面试的时候,我这包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放在椅子下方好。其实,他的包里什么也没有,就一份简历。第28节:初次见面的礼仪(2) 包内空不要紧,脑袋空才可怕!面试的时候,我就见过好几个女孩子打扮得美丽玲珑的,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一脸茫然就是思路不清,让人十分头疼。还有些男的,明明夏天已经到了,但他为了表现得体面一点,就穿着西装过来了,结果一边答题一边擦汗,还越擦越多,擦到后来都不知道这汗到底是因为天气热引起的还是紧张导致的! 其实,面试之前,你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想好谈话内容,做到有备而来、有问必答,才是对企业最大的尊重。你如果在面试时没搞清楚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哪里,那工作后难保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你要找一份工作,面试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这家单位的历史、特色及主要业务,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再跟同类企业做个横向比较。面试的时候,考官最在乎的是你的能力,你能否干好这份工作,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的期待薪酬是多少,他们在乎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你打扮成什么样子。 我原先就因为把关不严,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孩子的简历,她工作三年了,在大公司干过,看上去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于是让她来参加笔试。她的笔试成绩也挺高的,我和一个准备用人的副总和她简单地聊了聊,都比较满意。不想,这一"简单"就出了问题。两天后,她来复试,总经理把关,准备敲定薪资问题就让她入职。结果,她进入总经理办公室不到十分钟就出来了,随后,总经理把我和分管此事的副总叫了过去,训了一通。 原来,她笔试成绩虽然不低,但得分点集中在一些死记硬背的题型上,对行业情况了解不深,一问我们公司情况,更是一无所知。总经理气愤地说:"这都过去两天了,她连上我们公司网站了解一下都不会吗?以后这样的人再也不要推荐给我了!" 可以说,越是务实的企业,越是重视能力的岗位,做事风格越是朴实,看重能力胜过看重外表。只要你不邋遢或是打扮得花里花哨的,单位是不要干预你的着装打扮的。否则穿得比谁都正式,交谈起来却一问三不知,只会给人留下虚有其表的印象。 本节要点: 面试的时候,除非你要应聘的是银行、保险、国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否则没必要非穿正装不可。 面试时不怕包内空,就怕脑袋空!面试之前,多了解所要应聘的企业或岗位,做到有备而来。 工作后,只要你穿得得体、大方、整洁,没人会拿这个问题刁难你的。 工作了,化点淡妆吧 再说一下化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通常会走两个极端、有一个误区:一个极端是坚决不化,觉得那太假,或者联想到不好的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化浓妆;一个误区就是男性不用化妆。第29节:初次见面的礼仪(3) 先说女性。如果过去几年你都是素面朝天过来的,那我建议你工作后最好化点淡妆。长得漂不漂亮是天性,化不化妆是"人性"--体现你这人的性情是什么样的。在职场中,女孩子不化妆通常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之一,在有些国家,女孩子要是没有化妆,甚至不可以出门。你想,家里要是来了客人,我们尚且要收拾一下,免得把脏乱差的一面暴露出来,何况是我们天天暴露在外的脸呢? 千万不要以为化妆是美女的专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那些整天暴露在镁光灯下、出现在银屏之上的帅哥靓妹们,要是不化妆,其实也跟我们差不多。教育家张伯苓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以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工作中难免会碰上以貌取人的领导、客户,但越是这样,越要注意打扮自己,才能让自己"转运"。你总不能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就干脆不化妆,让自己显得更加丑陋吧?这对你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损形象。 相反,化个淡妆,能够让你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同事一句看似客套的恭维也会让你心情好不少。要是不习惯的话,开始循序渐进,第一天修一下眉毛、画个眼影,第二天涂点淡颜色的口红,第三天才开始扑点粉底,总之,逐步改变,慢慢适应。两三个月过后,你再对照一下自己前后的样子,恐怕都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改变,变得更漂亮了! 至于为什么不化浓妆,我想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说不化妆是失礼的话,那化浓妆就近乎恐怖了。你想吧,一个人要是粉底擦得很厚,一笑的话感觉脸上就要开始掉粉渣似的,能好看吗?夏天时就更恐怖了,一流汗,完了,妆都花了,眼圈的妆化下来,在脸上划出两道黑线,就跟刚哭过似的。还有些人不知道是眼影化得太深了,还是睫毛膏的质量太差,眼眶凹陷,看上去就像被人打了两拳似的。 香水也是如此,你可以挑些自己喜欢的花香类型,以清新、淡雅为上,切忌浓重、刺鼻。不管男士、女士,要是有较重的体味(如狐臭),都最好喷点香水。 另外,平时多做些护理,让自己的皮肤和心情都保持年轻。尤其是男士,别的保养可以不做,但洗脸时最好用些去角质效果比较好的洗面奶,这样既可以洗去一天的疲倦,还能让你的皮肤保持水嫩、健康,不用其他护肤品也不用担心自己太过粗糙。 戒指佩戴有讲究 一些女性朋友喜欢佩戴首饰,这个没问题,但注意协调,不要弄得一副"非主流"的打扮即可。这里重点讲一下戒指的佩戴。第30节:初次见面的礼仪(4) 戒指的佩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佩戴得不当,还会引起一些误会。 一个人结婚之后会佩戴结婚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其他手指呢,分别有哪些特殊的含义?蒋勤勤原来拍过一部电影叫《七夜》,电影里就介绍了这种戴戒指的不同含义。蒋勤勤饰演的角色宋瑶是个新媳妇,因为觉得戒指太紧了,宋瑶把无指指硌得直发疼,便摘了下来,戴到食指上去了。 结果,她婆婆看后大为光火,给宋瑶上了一课:从拇指往下,各个手指头戴戒指时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分别是生、死、订、结、离。 戒指戴在拇指上表示高贵,比如过去一些皇亲贵戚,就喜欢在拇指上戴扳指,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戴在食指上,则表示这个人死了,通常是下葬时的打扮。所以宋瑶的婆婆看到她把戒指戴到食指上,觉得她特别不懂事,缺乏教养,做的事情很不吉利。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婆婆有些小题大作了,但礼仪就是礼仪,错了就是错了,不知道要学,错了就要改。 戴在中指上,就表示这个人已经订婚了。我有位女性朋友,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工作单位也不错,就是一直没有男朋友,有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让我帮她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我当时就告诉她说:"别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要是一位比较尊重女性的男士,就不敢找你谈恋爱了,因为你一看就像是订过婚的人。"原来,她妈妈送了她一枚戒指,她把戒指戴在上了中指上。想想看,一个知书达懂的正人君子,又怎么会对一个订了婚的女性有"非份之想"呢? 戴在小指上,则表明这人离过婚,现在是自由身了。现在也有些青年男女喜欢在小指上戴戒指,表明自己是单身主义者。 戒指不同的戴法所代表的含义不同,这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像有些人只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待戒指,就会认为,戴在食指代表单身,但是想谈恋爱了,戴在中指表示已经订婚或热恋中,戴在无名指表示结婚,戴在小指表示独身。总之,说法各异,佩戴之前最好都了解一下,否则就有可能闹笑话。至于五个手指都戴戒指的,不是没文化的暴发户,就是卖戒指的,不说也罢。 最后说一下戴戒指的位置。通常说来,戴在左手为宜。为什么?因为你的右手经常要拿笔、拿文件,还要跟人握手,若是把戒指戴在右手,给自己造成不便不说,还可能在握手时硌到对方。你若是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对方自然会觉得你是一个细心的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个值得深交和合作的朋友。哪怕你是左利手(习惯用左手拿东西做事,俗称"左撇子"),也应该用右手跟人握手,不是吗?第31节:初次见面的礼仪(5) 本节要点: 在单位的打扮要"入乡随俗",大家穿得正式,你也穿得正式,大家穿得随意,你也可以穿得休闲一点。 平时多买一些商务、休闲两用的衣服、鞋子,既省钱,又方便。 衣服、头发要注意整洁,可以尝试着化点淡妆,人看上去清爽了,运气也会跟着变好。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代表不同的含义,从拇指往下,依次代表生、死、订、结、离。 名片的使用 说到名片,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谈生意的才需要印制名片。我就见过好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名片,可能是对外交往较少的缘故,他们跟人打交道时最多交换一下电话号码。要是去了校园,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很多学生收过名片后会觉得你很"职场"、很"商业"。 其实,这是个误解。名片的最大作用是提供便利。你去参加一个活动,想认识更多人,但谁也没有带名片,结果会怎样?现场一片埋头摁手机的样子,在干嘛?互存手机号码呗。刚跟这个说完手机号码和自己名字的拼写方式,那边又过来了一个人:"你好,能存一下你的手机号码吗?"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毕竟你能记下的信息不够全面。要是有了名片,大家就方便多了,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来互相了解、洽谈业务。我就发现,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也开始印发名片了,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名片你可以请人制作,也可以自己设计。设计时注意几点: 第一,不要把名片弄得太花。名片就跟西装一样,一般来说,名片上的颜色不要超过三个。当然,单位Logo的颜色本来就比较花的除外。但就一张名片而言,最为突出的应该是你的名字、你的单位,其次是联系方式。要是弄一些花花绿绿的图案上去,就会喧宾夺主了,给人的印象还特别小家子气,像是街头散发的小广告。 第二,头衔一个就好。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弄多个头衔,想给别人一种"这人很厉害、很有能力"的印象,其实这是一种自卑,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等人才没名片",想联系他?找他秘书或助理好了;二等人才只有电话,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像易中天印名片,印个自己的联系方式就行了,都没必要强调自己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三等人才只有一个头衔,像我这种人,现在只能算三等人才;四等人才呢,会有超过两个的头衔! 这么说,可能有些人会不高兴,或者心存疑惑:我现在同时在做三份工作,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朋友开的一家公司里做点兼职,业余还自己搞了点业务。之所以"三栖作业",就是想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你让我只印一个头衔,岂不是浪费了这种"优势"?名片上如果不说清楚,就有可能错失商机啊!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可以印两三套名片,遇到不同圈子里的朋友,就发放不同的名片,自我介绍时提一下其他方面的情况就行了。第32节:初次见面的礼仪(6) 名片的背后要不要印个英文版的?跟这个一样,要因地制宜。如果你在外企工作,或者工作中经常要跑外国人打交道,那你就印。当然,印的话也不限于英文,毕竟有些人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人打交道会多一些。 印有名片的朋友,平时要养成随身带名片的习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会碰上潜在的客户或伙伴。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夹里,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放在钱包里,或是左胸口的口袋里。切忌把名片放在其他兜里,那样容易弄脏或弄皱了。 还有就是,名片万一印错了,或者信息有变化,那你就重印一套,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在上面涂改。有些人换了手机号,但是以前的名片还有不少没用完的,便没舍得扔掉。于是,他为了省下四五十块印制费,自己花了两个小时把所有名片的错误号码涂掉,写上新号码。且不说形象的问题,这是一笔多不划算的账啊:你的两个小时,难道还值不了几十块钱? 一般来说,跟别人握过手之后,就可以交换名片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掌握主动权了。交换时,应该先递上自己的,再向别人讨要名片:"你好,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者说:"你好,我是XX单位的,叫XXX,现在在做XXX,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吗?"你主动示好,对方一般都不会拒绝。 递名片时要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兜住名片的两边,把字的正面朝向对方,这样对方拿过去之后就能马上阅读,而不用翻转一次。递的时候,手不要遮挡住自己的名字。接别人的名片时也要用双手,如果是双方同时递名片,你就把姿势放低一点,以示尊重。这跟敬酒要把酒杯放低一点,是一个道理。 收到别人名片后,一般的做法是读一下名片上的内容,比如他的名字、他的单位或头衔,跟对方确认一下基本信息,比如说他的名字如果是多音字,应该念发个音。另外,这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很重视他,说不起会激起他不少谈兴。 有些新人发名片跟发传单似的,有时候桌子太宽了,站起来后还够不着,也舍不得走两步,就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其实,这不仅是一个交换物品的过程,跟人换名片的时候可以跟人简单地聊几句,联络联络感情,为后面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 若是坐着交流,你就可以把对方的名片放在桌子的左前方,不时看一下,提醒自己有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十分钟后再收起来。放的时候,切忌两点,一是不能拿东西(如茶杯)压它,更不能弄脏、弄皱了,二是记得后面要收起来放好。有些人因为对自己的名片不上心,结果处理别人的名片时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桌上一搁,就再也没想过要收起来,甚至把汤、茶水洒到名片上。这是极不尊重人的。第33节:初次见面的礼仪(7) (插入图片:名片01、名片02、名片03、名片05、) 若是对方的名片刚好发完了,怎么办? 这就有个小技巧:带空白名片。这时候,你要是掏出手机来,想存对方手机号,麻烦不说,对方还不见得会给,因为有些人觉得跟你还不熟,第一次联系就在网上进行好了。所以你平时可以印制一批空白名片,像填空题一样空出姓名、手机号、MSN、E-mail、QQ等位置,并且随身带笔。碰上对方从未印名片或名片刚好发完的情况,你就可以掏出笔来,请他在空白名片上填写。比起把它写在一张纸上或笔记本上,这更有利于你后期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收藏。有时候自己的名片发完了,也可以填写这种空白名片。所以自己印制名片时,若无必要,就不要加膜,把背面空出来,放几道"填空题"。作为职场新人,尤其是从事销售、宣传工作的,不妨借鉴一下这个做法。 本节要点: 印制名片时不要花得太花,头衔数量不要超过两个,万一印错了最好重印。 要养成随身带名片的习惯,最好再带一根笔和一些空白名片,应对有人名片刚好发完的情况。 收到名片后,记得先读一下名片上的内容,确认一下对方单位、姓名,从中寻找可以深入交流的话题。 如何介绍他人 有时候,我们去见客户或朋友,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这就需要给双方互相做个介绍。先介绍谁?跟握手一样,尊者为上,他优先享有知情权。 比如说,你带个新人熟悉一下单位,碰到领导时就要先向领导介绍一下新同事,再反过来,向新同事介绍一下对方。带自己的男女朋友去见家长时也是如此,先向你的爸妈介绍自己的恋人,再反过来介绍。介绍时捎带着介绍一下这个人的优异表现,在哪上的学,在哪工作过,取得哪些优越成绩,如此等等,这会给对方留下较好的印象,被介绍的那个人也会非常感激你。 有些人可能是见惯了大会主持人介绍的顺序,误以为多人在场时,一般都是优先介绍最重要的领导或嘉宾,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大会主持,基本上是单向介绍,介绍完领导或嘉宾之后,根本不会反过来介绍观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是双向介绍,这时还是奉行"谁尊贵,谁优先"的原则,优先知道对方的情况,而不是优先被介绍。 (插入图片:介绍01、介绍02、介绍03) 如果你是被介绍的那一方,应该等介绍人说完之后再开口,客气一下或做下补充,以加深对方的印象。 这时候,就要涉及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了。我的建议是,按照行业规范加上称谓就可以了,通常是加职位或头衔,如王主任、张经理、雷老师、李教授,如果没有职位或头衔,那就统一成"先生"、"女士"。第34节:初次见面的礼仪(8)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个比较难办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除了"毁人不倦",还喜欢"毁词",像"同志"、"小姐"这些曾经比较正式、文雅的称呼在今天听来,都成了骂人的话。你要是在街上碰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女性,还真不知道叫她什么好。叫"阿姨"?不行,显老。叫"大姐"?也不行,太俗。叫"小姐",那当然更不可以了。叫"姑娘"?你又是老大爷。叫"姐姐",别说她未必比你大了,就是可能比你大,你这么叫也显得有些矫情……总之,在中国如何称呼陌生人,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有个朋友在厦门、深圳两地待惯了,有次去东北出差,到了肯德基点餐时称服务员为"小姐",结果对方气得直翻白眼。要不是看在我这朋友也是女性的份上,估计能跟她急了。其实在南方,称年轻女性为"小姐",还是比较常见的,并不见得就是特殊行业的称谓。在工作中,你若是无法确定一个女的是否结婚,你可以笼统地称她为"某女士"。 最后,要提醒你的一点是,在介绍别人的时候,应该摊出手掌,而不是用手指头指着别人,应该说"这位是……",而非"这个(人)是……",询问对方人数时也最好以"位"为计量单位。 本节要点: 介绍他人时,先给较为尊贵的一方介绍另一方,因为他们优先享有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