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玉器上琢饰螭纹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玉笔管上所饰的两组螭纹,此笔通笔帽长约20cm,于笔管和笔帽上各浅浮雕一组蟠螭纹。其上所饰两螭纹,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双耳,独角,长发向脑后身侧飘动,脑有若干条短平等线,口衔灵芝,背有双线随形脊,腹两侧和足上有短平等双线竹节,足关节有多组漩涡式卷云纹,背有向两侧外伸且分双叉的鳍或羽翅纹,四足,三爪,足间有单平行阴线组列的毛道纹,通体呈爬行头。此笔管上螭,从整体看,尚有元代螭纹的遗风,当为明初物,而前述两组出土玉器上的螭纹,据报告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们分别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纹。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纹带钩、双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镂雕和浮雕双螭,虽形态并不全同,但其风格大同小异,与上述各例螭纹相似。综观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纹,概括起来,计有如下一些特点:1、此期螭的头形较之元代的短,额较细并多有刻纹,而不是如元代螭额那样呈光头状。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并不固定,计有圆圈目、三角形目、橄榄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虾米形目(主要是带钩上的螭)等。3、脑后有一独角或无角者均有,发形多种,有向身侧飘动者,亦有贴肩随颈飘动者和分两段股拂飘及上冲(即所谓“怒发冲冠”)者。4、此期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饰和腿上、颈上刻毛须者为元螭所无或很少。5、元代螭纹上的双平行线节式纹,均在背脊线的两侧分别单独组例,而明代一些螭纹中,其上有上述饰纹者,有的似元代那样组列,有的则横列在背脊线上。清代玉器上的螭纹清代玉器上的螭纹,很无规律,有的是战国或两汉玉器上的螭纹,有的则综合各代玉螭纹而作的所谓“四不象”螭形纹,颇有千姿百万态之感。更有一些装饰性图案螭纹,盘缠卷曲,抽象变形,各显神气。综上所见,就整个清代玉螭,其最大特点是下唇有须,身较光素,头部较大,身尾略短粗。中国历代玉器器形、玉雕风格举要依据中国玉器专家杨伯达先生研究,中国玉器发展目前至少一万年,各朝各代因为对玉的认识使用不一样,产生的玉器当然也迥然不同,了解中国玉器历代的主要器形和玉雕风格对于收藏非常重要。下面笔者依据国内有关玉器专家对此方面理论研究予以汇总、提炼以飨收藏家。新石器:距今七千年,器形:玉斧、玉 奔、玉铲。特点:无琢工红山文化:距今六千年,器形:玉猪龙、玉龙、玉螭、玉鸟、玉勾云形器、玉璧、玉兽。特点:玉器表面刻划阴线,兽面纹。良渚文化:距今三千至五千年,器形:琮、璧、璜、管、冠形器、含等。特点:玉器表面阴刻,兽面纹、人面纹、几何形。春秋战国:器形:璧、圭、琮、璋、琥、璜六种主要礼仪玉器。其它还有瑁、笏、簋、勰、觯、羽、觞。特点:璧,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中间孔大的叫“瑗”,中间孔小的叫“璧”,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环”,多素璧,少数有弦文、谷纹、蒲纹、兽纹、乳丁纹、云纹、龙纹、螭纹、鸟纹等。琮:外方内圆中空的柱形玉器。《周礼》记载,璧、圭为王公诸侯男性所用,琮为王公诸侯夫人所用。同时,当时璧礼天,琮礼地。琮外璧有阴刻的细线也有素面。圭: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与石斧相似称“平首圭”,与戈相似称“尖首圭”。圭是天子和大臣朝会典礼时必带之物。圭的尺寸不同,执圭主人的身份不同。圭的使用从春秋战国延续到明代。圭的纹饰主要有人面纹、兽面纹、鸟纹、几何纹饰等。璋:将圭的上端钭着削去一道钭边,便是璋。《周礼》载:璋作用如下:祭祀南方之神;天子巡守、祭祀山川;诸侯聘女;起军旅、治兵等。璋的纹饰是简单的线条。琥: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琥除有祭西方之神外,还有发兵之用。琥的纹饰有条状纹、节状纹、鳞纹、谷纹、乳丁纹。琥即是虎的造形。璜:璧的三分之一。形状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璜古代用来祭祀北方之神玄武,广泛用作佩饰。璜的纹饰似龙头,虎头为多,也有龙形、鱼形,表面刻成鳞纹、云纹、鸟纹、三角纹等。汉代:汉代出现了玉衣、玉握、玉枕、玉 剑,此类玉剑有剑首、剑格、剑 心、剑 、佩玉中出现玉舞人、玉鹰、玉熊、玉仙人、骑马、玉避邪、玉玺印、玉鸠首杖、“九窍”玉器(眼盖、鼻塞、耳塞、口含、肛门塞、生殖器塞)、仕女形在汉代佩玉俱多。玉雕动物在汉代也常见。汉代玉器写实,一反平面雕刻,代之以立体圆雕,雕琢手法突出的是“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又称“游丝毛雕”)。“汉八刀”反映的汉代玉雕的简洁明快。三国、二晋、南北朝:玉雕以写实主义为主,出现了神话中的怪兽、鬼怪、玉雕菩萨、佛像、人兽合一的怪物。玉如意始于六朝。隋、唐、五代、十国:金银器融入玉器的创作始于隋。隋、唐、五代期间主要玉器有礼器、实用器(包括饰件)和宗教器。唐代玉器中常见“ 夸”,即“玉带饰”、“玉带板”,这以玉饰一直延续到清朝。另外,唐宗教盛行,还出现玉菩萨、玉**、玉飞天。特点:实用器多以圆雕镂雕为主,雕工精湛,造型别致。宋代:宋代由于国家统一,唐代玉雕工艺延续并得到发展,加上书画俱佳的宋徽宗对玉也偏爱,玉雕行业得到更大发展,甚至出现了玉雕市场、玉器店。玉器的玩赏和使用也从达官贵人走向市民化、世俗化。带有吉祥、避邪、宗教色彩和实用、摆设的玉器大量出现。宋代玉器出现了玉质文房四宝中的笔筒、笔架、镇纸、笔洗。宋代玉器出现仿古,大量的仿战国、西汉、商、周的玉雕走向市场。特点:仿品结构琢法更圆润、精美,尤其是“歧出雕法”,如仿弧形、圆形的线条上歧出一些长短一致的短线,是今天鉴别宋代仿古玉的依据。元代:元代玉器更加世俗化、装饰化,其中民间收藏品中常见两种玉挂件是环饰“春水玉”、“秋山玉”。“春水玉”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主要表现为鹘捕鹅的情景,鹘居鹅首,或鹘居雁首,还有一种为镂雕荷芦鹘攫鹅,天鹅、鹘、荷叶为一层,芦叶、荷梗、茨菰为一层,首创“花下压花”玉雕手法。“秋山玉”表现北方少数民族射猎场面。特点:“秋山玉”采取管钻镂空法,多向打孔,使作品出现多层次。明代:玉礼制品减少,玉雕图案出现大量民俗故事、吉祥图形,生活化、世俗化、装饰化成玉雕的主流,并且玉雕工艺图案更加复杂。礼器主要有圭、璧。圭为长方形,大乳丁纹,璧两面雕,一面雕螭纹,一面雕大乳丁纹。明代创许多新品种:香炉、文具、盒匣、茶具等,明万历年间,出现“碾玉妙手”陆子冈,制作的玉牌,后人称“子冈牌”。“子冈牌”因做工精细、图文清雅一直受到后人的珍藏。特点:明代玉雕追求婉约流畅、传神达意的风格,玉器行称为“粗大明”,“粗”指不表现细部,“大”即厚重,这是今天鉴别明代玉器的一个依据。清代:中国玉器的发展,到了清代进入颠峰时期。玉雕技术集历代之大成。主要品种有陈设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吉祥和礼品用具以及宗教用器。清代早期玉雕风格循规蹈矩,精细万分,与明朝“粗大明”形成鲜明对照。尤其是乾隆帝爱玉如命,清宫廷玉器美妙绝伦。特点:清代玉雕画面极为丰富,出现了异域风格的画面。技术创制了透雕、高浮雕及各类造型。特点:清代仿古玉也大量出现,主要是仿礼器,古佩饰玉,古陈设品等。玉璧仿的较多,多谷纹、蒲纹、变形 龙纹,多为装饰。佩件多仿古代璜、块和汉以后的鸡心佩,并且还作出古玉泌。论钙化、蚀斑和蛀孔玉器入土年久,受各自的土质条件影响,会出现诸多质地上的变化,其中最为一条普遍的现象就是:入土年代越久,其石性会越足。这种在原玉器表里出现的灰白色征状,有书本中不加文辞修饰地称为钙化现象,也有根据其最后盘出的面目分门别类地称为水沁、石灰沁、地火沁,稍呈土黄色的又称土锈、土沁,深入肌里呈粒米状的又形象地称为“饭糁”,“病入膏肓”的,则称为鸡骨白。在这里为便于理解,我把它统统归纳为钙化。如果要使玉器人为钙化,非经高温处理不可,根据目前的作伪条件,那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无论是火烤也好,还是氧气冲割也好,作伪者为了追求效果逼真,必然会想到要留出一部或大部分原来玉的质地,这就是所谓的“开窗”。观察钙化与“开窗”之间的有机结合,即是我们判断人为或自然的重要手段。拙劣的人为钙化,总是那么一烤一大片,一冲割一圆点。然而自然的钙化,则是玉器入土受闷,长期受周围环境的浸润而成,它千变万化,貌无定式,由表及里,深浅不一,形状无规则,分布不均匀……,总之一句话:自然的钙化必然很自然。看上去钙化与“开窗”相互掺合,很融洽,钙化之中有“开窗”,“开窗”之中有钙化,拿句战略家常用之语,即为“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交界之处,它象祖国的海岸线这般曲折、美丽,有“半岛”,有“岛屿”。试想,高温烧烤、冲割,能达到如此效果吗!再讲一讲钙化的“高发区”,就是钙化总是容易在哪个部分产生?有句俗话:“出头的椽先烂”,很能形象地说明问题。在一般的情况下,器物的顶尖、外缘及底面,都比较“出人头地”、“首当其冲”,所以很容易先行钙化。了解钙化的“高发区”,尤如刑警人员破案多了一个手段,对于判断古玉的真伪肯定大有帮助。还有一个钙化的“入里”问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伪品,顺光看,钙化点发白,但一经透照,就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仅有皮表而已。要在一个点或一条带状钙化入里,而且还要求在其间留出一定的“开窗”,制作难度可想而知。这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概念:钙化愈“入里”则愈可靠。有关钙化,最后还必须提到,如果是真品,其钙化点的表面除非有人为的损伤,一般都有与全器连成整体的一层包浆。要是给以上来个总结的话,对出土古玉的钙化,一要注意“掺合状”,二要留意“高发区”,三要观察“入里”,四要考虑“包浆”。再说一说蚀斑。在一般的情况下,蚀斑与钙化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随着玉质钙化的不断“演进”,继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蚀斑,但反过来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问题:有钙化不一定有蚀斑,因为它还尚未“演变”到家。当然,我们在以上谈到察看钙化的自然程度,要是基本上确定这块玉到代的话,如能再观察到自然的蚀斑现象,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往兜里掏钱的信心。但要注意我在这里讲到的是自然的蚀斑现象,同人为制作的假蚀斑,有着原则的区别。凭着现代机械钻、铣、刨等先进器具,又加上化学方法的再处理,作伪者不难把器件表面做到坑坑洼洼,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观察这些坑坑洼洼有否机械制作之残留或伤凿痕迹,若为化学物品之杰作,其表面坑坑洼洼的分布则比较均匀,应不难区别。那么,自然的蚀斑应该给我们怎样个印象呢?台湾古玉鉴赏家李更夫先生曾对真蚀斑作“山丘状”的形象比喻,更为具体的说,特征明显的蚀斑应具备这种状态,它完全不同于大小钻孔的深浅组合。而有的器件,它的蚀斑仅体现在与钙化交界处那么一周边,但只要是自然的,都应视为是比较对路的东西,这与大自然中山峦的形成是从沟壕开始一样,因为它还没有被冲刷到那个程度。还有一种自然的蚀斑比较隐蔽,得凭借侧光仔细找。我们在古玩市场上往往可以看到有些老行家在拣漏中,时有在转动玉器换角度,口中不吐真言,但准在寻找有否蚀斑,因为这种相当浅显的蚀斑往往与钙化点同步存在,只有在光线的某种角度下,才看得到微小的凹陷现象,这也是一种时代的气息、年代的烙印,为造假者所不能。以上告诉我们,蚀斑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何判断真伪,需要认真审视其自然的属性。在此再想向大家介绍一件笔者曾亲自看到过的高仿的春秋玉璜,供大家参考:此器看上去玉质滋润,沁色有过渡,其钙化点小的地方细若针尖,好象是石灰粉洒落一地,星星点点,真还疏密有致,虽仅在皮表,但有一定的阻光率,无蚀斑,三只对钻梯形孔洞无歪斜,且规矩、等大,孔内呈水平状螺纹,假如我们为它配个销子的话,可以互换,“精度度”,平面用放大镜观察可发现刀工残余痕迹。象这类近年出现的仿品,一般在地摊上尚未见到,可能是因为有失价位。对于蛀孔,想要谈的并不多。顾名思义,不同于蚀斑就在于它比较深彻,或许内部比外口空间大(但要仔细审视是否为錾凿痕迹)。还有一种规律想再提一下:当一器件的钙化点,到开始出现蚀斑的程度,那蚀斑将不是一处或二处,应该有较大的比例;而蛀孔则有点不同,即使是仅有钙化而无蚀斑之物,也有可能会出现一处或几处蛀孔,不大可能大面积出现。收藏高古玉石,我们应该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钙化、蚀斑和蛀孔,千万别以字面的贬义含意理解为:死亡、丑陋和病态。笔者对有位台湾著名古玉学者把用于古器的“三残”之说,移植至古玉的天然遗痕上,实不敢苟同。相反地,本人认为钙化、蚀斑和蛀孔,包括沁色等,它们刻录的乃是世纪之沧桑,是岁月之烙印,都为大自然之杰作。我们应该把钙化看作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白雪,是蓝天中的白云;把蚀斑看作是高原上的盆地,是一马平川中的湖泊;把蛀孔看作是险峻的山峡,是莫测的溶洞(唯对沁色先人早有溢美之词,在此不再赘述)。大自然如此优秀之造作,其审美价值应与器件的造型、纹饰等同,并非是“天残不算残、地残情可原(谅)……”的问题,而应是锦上添花的事儿。谁说不是这样?水银沁凡是爱好或接触过出土古玉的人,都知道“沁”,特别是对水银沁感兴趣,甚至感到神秘。真正探究起来,水银沁确实有不少趣味。玉在土中深埋年久,体质逐渐松朽,相邻的各种颜色物质乘虚而入,在玉上留下了痕迹,我们就叫它“沁”。而水银在土壤中到处存在,且生性流动,很容易附着在玉身之上,留下了各形各色的痕迹,就形成了水银沁。可以说,凡是出土的古玉,都有水银沁,只是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罢了。这些“沁”的表现形式,则为我们提供了鉴别的依据。它们分别为:黑漆古、牛毛纹、银点(苍蝇翅)。黑漆古是爱好古玉者十分熟悉的一个名词。它的来源是大坑水银所沁。大坑水银是指古时候帝王列侯的陵墓。那些帝王列侯相信水银可以保护尸体,在坟墓中放置大量水银;同时以玉塞堵诸窍,使敛尸水银不能外泄。历时既长,水银必然沁入玉中,深入肤里。出土以后,水银沁的颜色是黑的,盘成后,其色如黑漆,故名。出土古玉有全体都是黑的,有一半黑的,它们或成团,或成片,甚或堆出玉面,好像一贴膏药。其生成原因,都和玉的质地坚松有关。但是,黑漆古必须是色黝黑而有亮的光泽,这是必然的。有水银沁成黑漆古的古玉,大多出在三代,秦汉次之,以后的朝代就少见了。现在市场上不少作假的玉件冒充古玉,也染成黑漆色。识别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凡是真黑漆古,其黑白处分界非常明晰,好像刀截一般;而造假者,界限则模糊。出土古玉,大多玉质优良,汉时则大量使用新疆和田白玉,仿者大多劣石。形制工艺完全不同,须仔细辨别之。水银沁中的牛毛纹是怎样形成的呢?玉在土中年深日久,受水银浸淫,会形成如牛毛般的细纹,这大多是玉质较好的殉葬品,因其玉质坚硬,细密,水银不容易侵入成片。牛毛纹或粗或细,色有淡黄、淡黑或微青;有通体牛毛纹者,也有局部牛毛纹者。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黑漆古、牛毛纹,银点可能会共生,也可能有其一二。现在市场上造假牛毛纹者比比皆是,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用微波炉、电冰箱交替使用即可造出逼真之物。因此鉴别时要综合其它因素考虑。另外,世有传世玉,人之血气浸入玉理,年深代远,也有牛毛纹,其色红、淡,鉴别的要点是传世玉没有水银沁。玉件在土中,又不是大坑水银,则多以银点出现。银点称为“苍蝇翅”。因为迎日视之,则见银光闪烁,非常像苍蝇翅。银点多附着在其它沁上,如土沁,有的能深入肌理,有的附于表面,坑陷不平处则聚之更多。鉴别的方法有两点:一是迎日视之,则见银光闪烁;二是放置水中,则见银光点点。盘玩日久,银点或可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水银明晃活泼,依附于玉器之上,滚动易出,此乃明证也。现在市场上有人以外表有水银星点的似玉之石冒充旧玉。我曾于市场上购得一青玉随形佩件,通体无工,形扁圆,惟侧面视之,银光闪烁,真是水银所致。后拿回家中仔细辨别,才发现不过是一块青玉山流水,受土蚀的一面被地中水银侵蚀,留下星星点点。这是其一。另外还有秘不外传的造假方法,人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水银沁很有趣,若想明辨,真是需要多方考证,综合分析,才能有结论。辨工识玉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的仰韶、红山文化,那时已经发现有玉龙玉盖等玉雕品。当时人们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绳线、兽牙、木杆、骨片、石器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商代有了铜,铜制铊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铊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砣轮改用铜、铁制造后,铁铊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民国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铁铊解玉砂琢玉的作坊,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80年代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机具和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磨具砣。这样,现代玉器加工,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成了一统天下,这就是新工。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判断老工新工就是从这里入手。老工的工序(指铁铊工)大致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人力和铁铊,转动速度不快,*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轮开料,粗磨具砣脱坯后,用无级变速电机,带动一根软轴,软轴卡头上可以更换不同的、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由于金刚砂砣转速高,磨削快,制作时间大大减少,工效显著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迹,如:转速高出现干磨现象,玉表就会起热起毛,在钻眼、开窗时因磨削量大,选用的砂轮粒度粗、磨削快,钻孔或窗口侧壁上,会见到起热后拉毛的现象,玉表呈现一些环绕钻孔或窗口的沟痕,平行毛刺,有时会看到黄焦颜色。老工新工的不同之处,利用放大镜只要细心观察,总能见到不同的加工痕迹,下面就其典型特征作如下对比: 1、 线条:老工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特别是十字交*、网纹、也完好平整)。老工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这是因铁铊与解玉砂接触时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铊轮带走,只能留下短暂的磨痕,不可能划出长长的道道。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可以见到铊轮走速不均,压力不匀,而出现的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等现象,也有重复下铊之重线等,这样的老工是粗工。新工的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线条的边沿往往出现玉石的崩口,使线条出现锯齿形边沿。新工线条的沟底还会有长条状磨痕,这是因为砂轮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匀,总有个别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转动下就会在沟底划出长条形道道。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选用砂轮砣的砂粒很细,加工走线时用力小走速成慢,沟边也很完整,沟底没有道道而且光滑。此时,只要看看沟底有否磨砂情形,就能识别是老是新。2、 钻孔:老工钻孔*解玉砂,孔壁磨砂状,如果砂粒粗会有沟痕,但沟痕不大规律,有时解玉砂排泄不畅会使孔径粗细不匀。新工金刚砂磨具,高速磨削,孔壁有沟痕成螺旋状,孔径规矩笔直。3、 开窗:老工开窗是在钻孔中穿过钢丝线锯,再配合解玉砂浆用手工拉玉,沿所需成形的窗口拉一圈,掏出芯子窗口便形成。它的特点是在窗口的内壁上有线锯的拉痕,此拉痕必定垂直窗口而且边口锐利。 新工也是先钻眼,而后沿钻眼处用高速磨具将窗口内的玉料磨去,直到取出芯子或全部磨掉。这样新工在窗口内壁上留下的磨痕,必定是平行于窗口,与老工的磨痕成90度夹角,窗口的边口不锐利。4、成洞:老工制作两面不透的洞时,是用解玉砂和顶铊慢慢磨(压)出来的。由于切削量大,往往选用的砂浆砂粒粗,于是在洞的内壁上,会留下粗粗的磨砂现象。 新工也是用顶砣,只不过这个顶砣可以直接磨玉,于是会在洞壁上留下螺旋状磨痕。5、 掏膛:老工在制作鼻烟壶之类口小膛大的工件时,使用湾铊加解玉砂掏膛。弯铊是一根钢丝,下端成弯曲状,旋转时会形成一个内膛形,带动解玉砂磨削内膛使之成形。掏碗膛、环膛也是这个原理。因此在工作的内膛会留下漂亮的环形磨砂状痕迹。新工钻速高,磨削快,工时紧,往往用钻头直接向瓶膛内各个方向冲钻,而后再磨平。做出来的内膛成锥形,膛壁上部厚下部薄,很不舒服。6、 压地:老工精雕细琢,地子用解玉砂细心压平,不惜工时,但终因手工操作,地子只能压得柔和平整,总体来看还有误差,有深浅或轻微波浪感;新工制作效率高,工时紧,粗工地子不平,特别是边边角角处理潦草;而细工用机器与工具操作,地子特别平整无误差。7、 抛光:老工抛光均匀,柔光柔润可爱,玻璃在地下埋藏千年出土仍然明亮反光,很少能见到磨痕。老工未抛光处和抛光处的反差小,这是因为解玉砂比金刚砂软,而且混有其他杂质,加工后留下的糙面比较光滑,虽未抛光但与抛光面相比反差不大。新工抛光急成,特别是粗工,工件上的弯曲弧度时有过渡不匀,边边角角留有死角,有的地方能见到抛光磨痕或加工磨痕,未抛光处与抛光处的反差大。在高速强力抛光下,有过度磨光(损)现象。8、 圆雕:在雕刻弧面圆面时,老工细腻无过度磨损,而新工磨削快掌握不好,圆弧不圆滑,会有棱起的现象。9、 粗沟:开挖粗沟时往往用铊扩切,老工下铊细腻。新工加工快速,有过渡不均等粗糙现象,边坡有磨痕。以上9点不是每件玉器都会全有,有些特征表现也会不够典型。但综合观察,这项不清那项清,是老工还是新工也就可能判断了。如果我们手中的玉器是一件出土受沁的老玉,玉质老化沁色自然,那么一般不用关心它会是新工,古人加工只能是老工,除非是老玉新做。反过来假如有一件玉器是新工特征,那不一定是现代作品,不管它是老玉也受过沁,甚至编出一个刚出土的故事,可以不用相信。以下来谈谈老玉新工和新工老玉:老玉新工有三种情况,一是老玉补工,如在老玉素器上加上纹饰。二是老玉改制,如将断壁改作玉璜。三是老玉新做,利用残破的老玉改制一些小件玉器,如肛塞、鼻塞、冲牙之类。老玉新做的目的是提高玉件的身价,想谋个好价。但老玉新工会有很多蜘丝马迹,除上述9种之外,首先是破坏了老玉的皮壳。大家知道玉器埋地久远之后,其表面会有一层蜡状、石灰状的皮壳,如果施以新工,那末新工之下玉质表面光泽与质感。就会不同于原来的表面光泽与质感。老玉新工还会破坏原来老玉的沁色、沁纹,使之断开,这也是老玉新做的一个特征。改制的老玉露出皮壳之下的玉质,也不同于透过皮壳看到的老玉的颜色,这是因为受沁的皮壳被磨去,沁色就变为空中楼阁,成了“孤立”的沁色,失去了从哪里沁入的“大门”。老玉新做很有迷惑性,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新玉老工,是在新玉上模仿老工制作。因为世间有一些石材和边玉具有自然花纹条斑,有的像沁色,有的像钙化,有人就利用这些石材来仿造老玉器。为了在做工上不露马脚,有的开窗口也用手锯拉出来,有的先用新工做好,再用解玉砂磨砂,有的用特别细密的金刚砂砣,减少转速细心勾线,不让线条出现崩口……等。做好之后还要人造皮壳、灰皮、假沁、土咬种种花头,包装出笼骗人骗钱。新玉老工除了认玉之外,在钻孔、线条沟底、开窗时首先钻下的钻孔(就算线锯锯完,仍然会留下残剩的半个钻孔)、沿底死角、膛内形状等处很容易找到新工的痕迹,从而识破伎俩。现在据报道,新工有了新的发展,如激光雕刻、微波振动雕刻、喷砂雕刻等等,但只要我们认识了老工,那么别的什么加工方法都不会与老工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古人与现代人在审美观点、文饰与造型的理解、使用的工具设备的差别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制作出来的器件在神韵、气质上必然不会一样,在做工和工艺处理上也会有所差别。尽管有些仿件也精心模仿,百般掩饰,只要我们多看多想细心留神,总会查出端倪看出破绽,避免上当。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现代新工由于设备、工具、磨料都会比古时先进,精心制作的玉器完全可能超过陆子刚!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现代工艺去创造当代崭新的玉器艺术,是我们共同赞成和希望见到的!不同产地玉的特征由于不同产地,不同坑口的玉的质量不同价位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需搞清楚软玉的产地。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不同产地玉的特征。一. 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下游产的带皮仔玉或上游产出的山流水玉质地温润细腻,云絮状纹里短而且致密,油性好韧性足,半透明感觉。比重:2.95以上,硬度:6-6.5度。上机器磨雕时不易崩裂。凡是仔玉打磨出来的表面润泽干净,我们称做和田玉打磨面。由于,晶体结构不同的关系,俄罗斯玉打磨出来的是充满平板凹陷的麻皮坑打磨面。行家称之为俄罗斯玉打磨面。二. 俄罗斯贝尔加湖糖白玉山料:里面充满了明显的团块云絮状纹里,结构松,密度相对小。云絮状纹理中夹杂冰点蟹爪纹,其颜色僵白,大都油性差一点。上机器磨雕时易起性,易崩裂。尤其是成品精细打磨面上会出现一团一团的麻皮凹陷,行家称为俄罗斯玉打磨面。比重:2.95以下硬度在6度左右。俄罗斯布利亚特仔料结构近似和田玉高密度,细结构,短的云絮状结构。三. 青海玉:发现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青海格尔木、祁连县等地。青海玉水分重,透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纤维变晶结构、毛毡结构、半自形中粒嵌镶结构、残晶结构。玉组织里面经常可看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盘玩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灰,发暗,上机器磨雕时脆性大,易崩裂。成品有毛玻璃感觉。因其价格低廉,故充斥白玉市场。硬度4-6度,比重2.9以下老坑的青海玉比较好。颜色:白、乳白、浅绿、绿、褐。四. 且末玉:点状,松散,粗旷的云絮状结构经常伴随黑点或白色的僵点.黑点是铬尖晶石,白色僵点为白云石. 且末玉的油性好能起包浆大都做仿古件以山料为主块度大.五. 于田玉:有仔玉和山料,老坑和新坑.云絮状纹理呈长丝状或长条状,由于于田新坑玉属山料,在开采时用炸药暴破故新坑玉上常遍布裂咎,而且硬度也不及和田玉质地比较致密,油性好,色度好润白.六. 辽宁岫岩河磨玉:属溪坑仔玉,云絮状纹理粗且杂乱,颜色大都以青色或青黄色为主且夹带各种石性很重的僵斑和皮.经常出现皮夹肉、肉夹皮的状况。因其颜色浓郁,青色部分往往以青黄色或青色部分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中没有受沁的开窗部分的本色玉。混色部分往往以咖啡、土黄、褐土黄颜色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受沁部分的土沁颜色。而杂色僵斑部分往往不透明又以褐土黄、褐色基调为主,很象出土古玉先受石灰沁再受其他 沁以后的感觉。所以河磨玉多用于仿古件。赝品玉器的白化作伪赝品玉器中的做旧,常常可以见到一种如水沁般的白化现象。有的用老浆料稍微做一丁点水沁色,就成了打人眼没商量的“活宝”。判断一件玉器的新旧,从器形总体特征,对比有关标准器,可以大致识别出玉器的年代范围。而断老,断旧,往往比断代还要来的急切,市场效益性很强。往往要求藏家功夫练就的更加到位。实践中,爱玉人往往在买东西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是不可能有很多时间细观慢研手上玉器,一般对玉器只能大致地做出简单的研究判断。明眼人常常用“一眼货”,就可以把真假水沁分开。常会用一个 “死” 字。把伪水沁的死气色给枪毙了。而真品的灰皮中那种具有活的水沁色,往往是许多没有收藏过真品的玩家而不识的。玉器经过了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后,外观上的质变特征和新玉作伪,在表面和玉肌内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不同的观察结果。但,对这种观察结果的认识,往往牵涉到一种新的观察方法问题。沁色的微痕鉴定方法,是一种对玉器鉴定的补助手段,很有意义。如(图一40倍镜下)凌家滩玉玦(编号:87m7:7),以裸眼看,整个器物都呈白化皮壳效果,而40倍镜下大家可以看见,沁色呈现点斑状,上面的沁色渐进性地深入玉肌。而假沁色则无法出现在一个芝麻点大小的40倍场镜下,能呈现的点斑状沁色。理由很简单,一个是自然,属于渐进型的浸沁,而另一个是人为,在短期快速利用化学处理所至。有沁色的玉,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现象,似乎很多。各种软玉的粒度大致在3μm---10μm之间,自然沁色下,其晶形完好。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所以对强透光效果好。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作为手段,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晶形产生不完整性。酸与原晶体间,由于杂质被酸腐蚀,会产生酸化物质,与未受人工做沁处玉质比较,则可以一目了然。古玉器受沁是一種特定埋葬条件下的物质變化,玉的表面有沁、也有蚀,沁,是异物质侵入。蚀,则为分化,至成原因很多。真品中有沁、有蚀的微镜表象,同人工短期形成的沁、蚀共处一处特征,在微镜下是很好区别的。比如良渚玉材以“梅岭白玉、青白玉、青玉”等为多,而安溪、瓶窑附近的玉器,在玉质上有些不同,玉质坚硬、色为青绿半透明,少白化。而桐乡的良渚玉材,却更加丰富,白化现象较为多见。良渚时代在墓葬风俗和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应该基本一致。即同样都存在遭受地下水、尸腐蚀、各种微生物酸腐蚀的可能。但一坑出土玉器的沁色质变现象,却不一样,有玉表面遭到破坏,形成表面疏松、粉状等现象的,也有呈现出“碧绿、黛褐、黛青灰、乳白带状、灰白”等颜色。这些沁色风化现象从(图二)可以看出良渚玉器白化的乳白色玉器,具有蜡状感和玻璃光泽。这种白化现象,对赝品的仿制,其难度是个非常大的障碍。一般赝品在仿制白化水沁时,是通过甩洒稀释油脂,立玉器自由让其垂落,再经强酸处理实现的。(图三15倍镜下)而强碱的方法比较慢和复杂,一般很少采用。这种仿制白化水沁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整个白化面没有深入玉肌的斑点和沁斑浮于表面显得非常的死而无光泽。虽经再次抛光处理,但放大镜下的视野依然是没有层次感。真品的白化面,有土咬的斑驳坑状,且坑状面的光泽在普通15倍镜下,它依然保持玉的润泽,在强光线的干扰下,乳白带状白花线带于未沁玉的结合区,有泛色现象。良渚古玉现代仿辨伪据目前出土资料观察,良渚古玉的玉质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为鸡骨白玉,其二为赭褐色玉,其三为湖绿色透明绿玉.鉴定良渚古玉,首看玉质,玉质不对,其余自不待言。据目前出土资料观察,良渚古玉的玉质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为鸡骨白玉,其二为赭褐色玉,其三为湖绿色透明绿玉。鸡骨白玉主要出土于浙江北部地区,玉质纯净,器型繁多,雕刻工艺极精。在出土物中,有些保存情况良好,玉面光滑明亮。也有一些因长期受到沁蚀,玉质变得疏松,表面光泽尽去,质感与粉笔相似。赭褐色玉多见于宁镇地区,所见器型有三。其一为璧,制作均较为粗劣。其二为小孔多节形长琮。其三为扁方形大琮。这类玉质的仿品在内地常见,多为琮一类器物,璧少见。湖绿色透明绿玉,大多出土于上海和苏南地区,浙北、宁镇、苏北地区少见,此类玉为良渚古玉中最精美者,刻工精细绝伦,抛光质量极高,表面光滑如镜。由于这类玉器玉质好,做工精,在目前的仿品市场上尚未见到,而市场所见之最多者,为鸡骨白玉及赭褐色玉,赭褐色玉仿品多见于内地,器型大多为琮形管,刻工较为粗陋,且做旧痕迹明显,表面凹疵点密布,并曾深埋土中,在雕刻纹饰的凹槽中往往嵌有泥土,此类仿品不为最精者,一般玩玉者只需稍具眼力,便很容易识破。现在的高仿品基本上是鸡骨白玉。仅就玉质而言,真鸡骨白玉与仿鸡骨白玉是有不同的,真鸡骨白玉如上所述,有保存良好和受沁严重两种,但皆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鸡骨白玉非玉质天然呈色,而是受人工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成,有人认为系火烧,有人认为是入土后受沁而变白,我较偏向于火烧使玉色发白。闻广先生指出,玉石"加热至600℃以上,玉块表层变为棕黑色,及至800℃以上则褪色发白,且透明度明显降低"。保存完好的鸡骨白玉表面光滑润泽,有些器物表面可见火烧时的爆裂痕,有些鸡骨白玉色虽不匀净,但色阶之间变化自然,未有明显的颜色反差,而新仿之鸡骨白玉,玉质与良渚真玉不同,带有一种如大理石般的纹理,这种纹理在良渚古玉中不见。其次,新仿鸡骨白玉可能系酒精喷枪之类的工具喷火烧就,玉石骤受高温,爆裂痕显得过于生硬,没有良渚古玉瀑裂后入土数千年的老旧感,这一点须大量观察实物,细心品味后方可体会。另有很重要的一点,新仿鸡骨白玉往往受火不匀,整器呈现出色块斑驳的感觉,在一件仿鸡骨白玉器上,可见到一些未经火烧的淡绿色斑块,十分刺眼,给人的感受是整器仅表面薄薄一层为白色,而不象真鸡骨白玉那样浑然一体的"白玉"质感。除玉质之外,造型也是极重要的一环。有些仿制者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新造型,比如150厘米高的玉琮、三角形玉琮、圆雕兽面等等,虽煞费苦心,但总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而由于近年出版了不少玉器图录,仿制者便依照图录上的照片精心仿制,每一个尺寸,每一条刻纹,皆一丝不苟,穷数年之工而成一器,这类高仿品确是藏家一道难题,若有真品比较,尚可鉴别,若偶然在古玩市场的柜台角落中发现,却有可能为自己得以"拣漏"而欣喜若狂。关于良渚古玉的器物造型、图案特征等等,上海博物馆张明华先生在其专著《良渚古玉》中已详加说明,这无疑为仿制者提供了科学教材,使"狐狸打猎人"的局面十分严峻。图案特征是鉴定良渚古玉的关键所在,张明华先生在《良渚古玉》(台湾渡假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已有详论,在此不赘。以下列举一些在仿品中见到的,不同于真品的要点,以供藏家参考:一、雕刻工具的不同而导致刻纹线条的不同。良渚文化距今四千余年,当时尚未有金属工具,也没有砣具和水凳,全凭"它山之石",以藉攻错。玉料的切割大部分*智线割,在大多数良渚古玉的器表,往往可见线割留下的弧形凹面。由于当时玉材珍贵,为了保持器形的完整,并不将这些凹面磨去,有些制作精细的大器,在凹面中也一丝不苟地刻上繁密的纹样。新仿品为了尽可能地表达器物的精美,从未见到这种弧形的线割凹面,更不消说在其上刻纹了。再者,由于雕刻工具的限制,良渚先民以尖细石料或鲨鱼牙齿(张明华主张鲨鱼牙齿为良渚古玉的雕刻工具之一,尤其是对于线刻纹的制作,可备一说)在玉器表面刻划纹饰,全凭腕力,故纹饰中的每根线条并非从头到底一气连贯,而是由许多短线断续相接而成,这一点仅从图录照片中难以看清,须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实物,方可细辨其详。新仿品中,纹饰线条不用砣具,而是用钢刀刻成,苦于腕力不济,线条滞涩,且线凹底处不如良渚真玉的尖利而微带弧度。二、减地法不过关。良渚古玉,颇多浮雕,且多以减地法为之。新仿品虽亦用减地法,但制作不够地道,多数仿品仅减去了纹饰周边的一圈,以使主题纹饰相对凸出,而非整个地子的降低。例如:玉琮四侧的纵向凹槽,仿制者仅加深了竖槽两边的深度,对竖槽的中心并不减低,从横向观察,竖槽的剖面显得弧度较大,如一座拱桥。而良渚真品则是整个竖槽一起减低,剖面弧度极小,自然优美。三、良渚古玉在器身上往往有许多细小穿孔,如锥形器的尾端小孔,牌饰背面的牛鼻孔,冠形饰的榫孔等,一般用于穿绳系挂,由于长期的磨擦,导致孔内光滑异常,色泽温润,毫不逊于经抛光处理的玉器表面,但新仿品在这一点似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类小孔中一般皆未经抛光,仅凭这一点便已可断其真伪玉器变伪要领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的真与伪进行有效的识别。1、历代玉器被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2、要认识各种玉器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征,并且要知道硬度、密度的不均匀性及玉石材料的可渗透性。当掌握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就能够分析古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埋藏的时间长短,对玉器本身应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氧化腐蚀特征,并掌握其演化过程的各种特征规律。而赝品不是根据材料的特性,也不根据真品的各种特征,只是根据真品的表面效果进行模仿,违反了自然氧化和演变的规律,与真品有本质上的差别。3、要掌握真品玉器材料方面的老化特征。这种受浸蚀而老化的现象与赝品使用新材料或老旧残料进行重新切割磨制加工,成形后所暴露出来的新工艺面会产生明显的色差或破坏原有的氧化皮层。4、不能把区别玉器材料作为辨别玉器真伪的决定依据,因为从古至今所使用的都是千百万年形成的同一种材料,在辨伪中只能把识别材料作为单荐辨伪的依据,如果材料上无法有效地确认差别,应该从其他方面继续搜寻真伪的差别证据。5、目前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形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6、要认识和掌握历代玉器绘画风格及表现风格,并掌握各时代玉器造型风格结构特征。在辨伪中,有些玉器可以从造型结构上确认真与伪,但是有些高仿赝品极难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其他方面搜寻真与伪的差别证据由于民间玉器的风格造型极其古怪复杂,因而不能以器型风格决定其真伪,而只能作为感觉效果判断的一项参考。7、玉器艺术的工艺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古玉完美地体现了工艺效果。而赝品在这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要么结构造型美而工艺技术磨制却达不到这种效果,要么工艺设计有缺陷。8、我们必须承认,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标准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从古至今制造玉器设备工艺和工具材料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提高,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工艺技术特征。当我们掌握了真品的基本特征,就会认识到现代赝品哪些部位工艺不对,哪些工艺技术磨制有缺陷。要认识到玉器的加工方式从古至今始终利用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在实践中必须分析工艺效果,哪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造成,哪些又是人为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造成,从这方面区别真伪。另一方面要有能力认识玉工磨制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某些工艺效果,识破赝品故意制造工艺误差或某些工艺技术缺陷,对比真伪玉器工艺死角部位的差异。现代加工工具的材料和研磨材料的组成成分与传统之间的差别,造成纹饰线条方面的工艺磨制产生明显不同。这种不同是设备工具及材料造成的,不是现代设备能够模仿的。古玉器的加工磨制主要采用游离沙式的研磨方式,这与现代赝品的固定磨削式的成形的玉器有明显的工艺差别。要掌握历代古玉在工艺磨制程序方面的规律,以及各种工艺技术处理手段方面的特征规律,对比赝品哪些部位的程序和处理手段有差别。9、了解赝品的制假手段和技术,掌握赝品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模仿的各种工艺效果特征。要分析和掌握真伪玉器的玻璃光效果差别,以及一般光亮玉器差别,并分析出光亮方面的技术和材料差别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理,从而区别真伪亮度效果差异。10、历代古玉普遍存在着巧色及带色料玉器的现象,但这种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经历长期地下环境的浸蚀,造成局部色料部位被首先氧化腐蚀,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特征规律。玉器被氧化浸蚀部位大部分是由于某部位的硬度、密度及耐腐蚀性差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内部应力造成的玉器裂纹,这种状态会被首先渗透或浸蚀,它与赝品人为制造的假效果有结构上的差别。现代赝品利用色料、边角脏料假冒玉器的氧化,特别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氧化石皮假冒,这种造伪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模仿手段。实际上这类赝被假冒的部位其硬度、密度结构和色差,与真品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必须识别哪些是色料杂料和天然氧化皮仿造的赝品,哪些是真正腐蚀受沁。真正的古玉无论受到哪些氧化腐蚀受沁都会产生硬度变化、色差变化、渗透过渡等现象,而赝品人为制造的明显的渗透现象、硬度变化、色差和过渡等现象。要在广泛的实践中掌握真品氧化腐蚀受沁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区别哪些是人为的强化作伪,哪些是玉器的真正腐蚀受沁。11、掌握生坑玉器的主要特征。所谓生坑玉器的指出土以后没有进行过任何清造处理,玉器本身粘附着各种沉积物质,而且附着力极强。而赝品是采用人为制造在玉表的附着物,这种人造附着物质粘结密度及粘结力很差,这是辨别真伪的一方面,生坑玉器应没有任何人为处理留下的痕迹。12、半生坑玉器主要指出土后经过人为的清洗处理,这类玉器已失掉了生坑玉器的种种出土特征。一般情况下,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沉积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出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而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工艺方面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要特别注意并有能力区别半生坑玉器。当前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有相当数量流入市场。13、半熟坑玉器的指出土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收藏,手感及透润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当的熟旧程度。这类玉器表面有氧化质感并有轻微的磨损,轻微的棱角碰伤,有些死角部位仍然存留沉积物及其他各种特征。这种玉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仿造成这类玉器的赝品主要是采取球磨振荡设备及喷沙设备制造表面氧化质感效果,使整体结构及工艺棱角产生圆滑过渡。这类玉器的仿造难度很大,与真品对比会找到赝品的很多漏洞。14、熟坑玉器是长期收藏把玩使玉器的工艺棱角有相当的圆滑过渡,手感极好。在把玩中,人体的汗液、酸、碱、植物蜡等渗透到玉器纵深,使玉器内部折射光加强交反射到玉器表面形成半透明状态的油透感,经过人为长期盘磨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不同时期的划痕重叠现象,有些残损会产生残痕圆滑过渡。而赝品不具备这种时间和条件,因此只能采取加强表面光亮度的手段进行假冒。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假熟坑玉器,仿造效果普遍不佳。15、必须掌握赝品用氢氟酸进行腐蚀所产生的各种状态,因为这类赝品残留有的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不能在房间内摆放或随身佩带。16、收藏玉器不能局限性只懂得玉器,必须对雕塑、瓷器、绘画、竹木牙角、金银铜器等古董项目有识别真伪的基本能力,因为其他类古董的真伪所表现的特征规律与玉器是相通的。辨伪首先要确认真品,只有在实践中掌握真品的实质,才能够具备识伪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化内涵。更不要采取自我封闭的收藏方式。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探讨摘要:古玉器的仿制工艺历来是玉器加工业者难以适从的问题,探讨其中的奥妙,对传承和推动中国古玉器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玉器基本特征的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对仿制工艺的学习和实践,在琢工、伤残及沁色等仿制工艺上作了归纳和讨论。认为:把握住这些特殊仿制工艺的要领,可使仿制品近乎逼真,但难免也会留下某些疏漏之处。关键词:古玉器;基本特征;仿制工艺;琢工;伤残;沁色;逼真;疏漏前言古玉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支灿烂奇葩,了解其基本特征,掌握其辨别技巧,对认识和鉴赏古玉器有着积极的意义。古玉器的仿制技术是在各时代人们在古玉器的收藏价值不断提升,以及对其基本特征的反复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民间技艺,探讨其仿制工艺的特点,对传承和保护中华民间传统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就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以下讨论。古玉器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按照古玉去仿古玉比较难,其一是很少能碰到相同的古玉,即难仿其玉质;其二是古玉有沁色,即玉在地下埋久了,受地下介质影响,产生侵蚀变质和变色,而人工难仿其质和色;其三是随着各代玉器业的兴衰,从业者技术优劣不等,工艺风格变迁,其工艺造型技术特点难于再现。因此,在讨论仿制古玉器的工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古玉器的基本特征。根据对前人资料的学习以及笔者对古玉器的认识与实践,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大致为以下四点:(1)形制与做工符合古代制玉的古朴风格;(2)琢工明显地繁缛和费劲;(3)磨制痕迹或残缺痕迹表现得古老陈旧;(4)表面沁色及其分布符合受自然侵蚀的特点。1.1 形制与风格无论是在鉴定古玉器或者是仿古玉制作中,正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都是致关重要的。大致可以从形制、饰纹、琢工、玉质等方面着眼,以各时代的时间线索来分析考察。以下就新石器时代玉器、夏与商前期的玉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玉器进行简要分述。1.1.1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由于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显的制作残痕;而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1.1.2夏与商代前期玉器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制艺较粗糙。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1.1.3商代后期玉器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 饰品、简单艺术品等多类。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片状玉 雕绝大部分呈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1.1.4西周玉器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1.1.5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装饰品特别是玉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纹饰主要有风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玉质优良,做工精致。1.1.6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螭虎纹、谷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线条的构图准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还有刻划简练,勾勒神韵的"汉八刀"琢玉风络,是极具汉代特色的雕琢技法。1.1.7唐代玉器唐代玉器与前代玉器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大量的写实花、鸟、虫、鱼造型和纹饰的出现是其显著特点,常见的有折枝花卉、葵花、云朵纹、人物鸟兽等。琢工颇为精细,充满生活气息和勃勃生机。在雕琢中常采用一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获得相当成功的立体效果。1.1.8宋、辽、金、元玉器宋、辽、金、元玉器将唐代玉器进一步推向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写实的花卉、虫鸟、虎鹿山林、龙凤呈祥图案,在形神兼得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镂雕手法在这一时期运用得极为普遍,并出现一些形态逼真的仿古玉。这一时期玉雕题材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1.1.9明代玉器明代玉器质料优良,器形方正规矩,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出现以谐意美、吉、瑞的新型图案,构图罗列散漫,不拘一格。许多玉器图案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追求高雅的情趣,往往镌刻有名人款识。北方的玉器,一般粗犷,次要部位不求甚精;南方苏杭一带则追求工艺精巧,玲珑剔透。1.1.10清代玉器清代玉雕空前繁荣,玉器种类、数量繁多。造型极为规整,方、圆、弧、折的雕琢一丝不苟。底子平,线条直。尖如锋锐,圆似满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细致,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从上述可以看出,随着古玉器的制作时代逐步向现代*近,其形制与风格有如下变化:(1)形制从器形简单、造型多为不规则形或象征性形,逐渐过渡为造型规则形或写实形的复杂器形。(2)形制种类从为数不多的简单礼器、工具及装饰器,逐渐过渡为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礼 器、器皿及装饰艺术器。(3)玉器的题材从简单的动物、艺术性较低的繁缛纹饰,逐渐过渡为复杂的动物、人物及艺术性较高的具人文气息的图案纹饰。(4)工艺风格从琢工粗糙,表面常有制作残痕,线条不流畅,以素面、阴线纹居多,逐渐过渡为琢工精致,表面光滑,线条刚劲流畅,阳刻纹渐多,圆雕、浮雕及镂雕的形式大量出现 。上述特点表明,古玉器的形制与制玉风格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些为鉴赏古玉器以及仿制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1.2磨制的痕迹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因工具和技艺落后,而总体表现为费劲和低效,再加上其久经风霜,其残留的痕迹显得古老而陈旧,其主要特征如下:(1)表面虽光滑,但因长期把玩或埋藏,局部由于磨损或侵蚀而显得略有些"自然的小凸凹";(2)古玉器的大的圆弧面较圆滑,一般不出现"小平面";(3)表面残留的磨痕不甚平行,粗细不匀,深浅不一;(4)阴纹线斜槽中残留磨痕的走向一般与线、槽壁的走向垂直;(5)镂空透雕的孔壁中,往往残留锯搜痕迹,其走向总是顺着孔壁的走向,并常会出现细窄的通花孔壁,这一特征在现代快捷玉器加工中是很少出现的;(6)古玉器凸出部位明显比凹进去部位磨损大,而且亮度好;(7)古玉器上残留的磨痕为暗灰色,有油脂感和陈旧感;(8)钻眼的孔壁除了两端孔径不一致外,还在孔壁中见有来回锥磨的痕迹。上述特征表明,古玉器表面残留的磨制痕迹是古代琢玉工艺特殊性的印记,其特征往往是微妙的和不易察觉的,只有全面地认识它才能在鉴定和仿制中把握要领。1.3伤残古玉器的伤残是因为长期把玩,或因为埋芷,又经盗掘出土,再经辗转流传,多次易手,总会留下偶尔磕碰或摔伤的痕迹。其主要特征为:古玉器边角部位或尖锐部位易出现不经意的崩边或裂口;崩边面或裂口断面常沾染陈旧的沁色;断面上无磨痕;断面上的凸出部位因长期把玩而略显光滑。一般来说,古玉器的伤残痕迹是较难辨别的,但如结合古玉器的其它特征,还是能够加以区别的。1.4沁色古玉器表面往往有沁色,是古玉器因长期把玩或埋藏,由其周围介质的侵蚀作用而自然形成的。由于介质的种类和量的不同以及被侵蚀的时间长短、或者发生侵蚀作用的环境差异,致使沁色在颜色的种类、深浅及分布上呈现较不均匀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古玉器沁色一般发生的玉石的局部,如在玉质较粗糙部位或裂绺以及伤残处,并且这些部位的沁色往往色度较为浓重。(2)任何一个古玉器的沁色,在其颜色的深浅及分布上不会是均匀的,总是以微小的色差变化表现出自然的过渡性。(3)个别古玉器由于其在制成时已有色皮,再经发生侵蚀作用,则会形成较大色差变化。总之,古玉器的沁色有其自然形成的特殊性,掌握这一特性,并在沁色的结构上加以区分,这对古玉器的鉴定和更巧妙地设计好仿沁工艺,都是十分有益的。仿古玉器实质上是以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反映某个古时代玉器特征的作品,其作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在仿制工艺方面有着独到之处......2 仿制工艺2.1琢工的仿制仿古玉器的琢玉过程比较复杂,如宋、元、明、清。仿古玉器的生产工艺一般都有以下几道工序。2.1.1捣沙琢玉首先需要制作玉砂。先用砧杵将石砂捣碎,再经过极细的筛子筛过。然后,漂去其浆,将净砂浸水以适用,并收集浆料,用于上光工序。2.1.2研浆器物磨光需研制极细腻的"黄"砂(石英砂)。2.1.3开玉用多股钢丝绞成的钢绳及浸水"黑石砂"(石榴石砂),以两人不厌其烦地在玉石切口上来回拉锯钢绳,经相当久的时间才将玉石剖开。如玉体极重,则用大扎锅开之。2.1.4扎锅锅即砣,以木为轴,用钢板制成周边薄似刀片的圆盘,名扎锅。加以浸水"黄砂"(石英砂) ,将去净石皮的玉材截成方块或方条。2.1.5冲锅用4分~4寸直径,2分~3分厚的钢圈制成錾锅,圈内横以厚竹枝,再将其以紫胶接在木轴上,磨玉时加浸水砂冲削之棱角,使器物成形。2.1.6磨锅用2分~3分厚的铜盘做成磨锅。其大小不同,可有六、七等。冲后之钰(玉坯)则需磨琢,使玉体表面细腻。2.1.7掏堂有些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以钢片卷成套筒,加浸水"黑石砂"掏其膛,完后,玉中必有一根玉琏柱,则用小锤敲击,即断。2.1.8上花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皆用周边薄似刀口的小钢圆盘或小钢锅磨冲之,工具之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2.1.9打钻如有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锥木呈钻加金钢钻粉在需镂之处打透花眼,即钻圆孔,然后再用搜弓锯搜之。2.1.10搜弓金刚钻钻孔之后,以一条钢丝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经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稳住玉器,加细石英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锯搜通花一样。2.1.11打眼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便扶持,得用7寸~8寸高大白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置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夹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锥木呈钻,右手拉绷弓,使锥木呈快速旋转,并借助金钢钻粉以打眼。2.1.12木锅器物即成,玉体平净,但尚欠光亮,当用木锅加更细的浸水砂浆以磨之。但小件玉器或有很细密花纹者,不能用木锅磨之,而用细钢针顺纹槽研磨,使纹线油亮。2.1.13水锅将牛皮包于木锅之外,加浸水浆料研磨之上光,令玉体光亮湿润。综合上述仿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和古玉器的表面特征以及笔者对仿古玉器的实践,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工艺要领:(1)仿制琢玉工序必须基本上与古玉器的费劲和低效的琢玉风格相仿,切忌使用快捷的电动工具。(2)磨料必须使用散砂,并且散砂颗粒的大小不甚均匀,磨制时,只能用浸水散砂法,并以钢或木质的磨砣来冲磨,不能使用胶合成型的磨砣,这样能使表面残留磨痕与古玉器的近乎一致。(3)线槽部位只能使用钢针加散砂来研磨,可使线槽壁上的残留磨痕与"扇棱"相仿。(4)圆弧面的成形需在慢速磨砣上滑动冲磨来实现。并以细砂冲磨掉所有的微小棱面,可使其没有任何"小平面"。(5)对镂空透雕玉器,必须使用搜弓锯来拉开所有通花,并注意留有细窄的通花,这样能使所有通花孔壁近乎逼真。(6)钻眼必须用来回旋转的锥木呈钻,外加浸水金刚钻粉来完成,以使孔的两端及内部形成与古玉器的钻眼孔壁相仿的特征。(7)使用皮砣和砂浆将所有表面上光,只要使表面磨痕达到油脂感即可,切忌上得很亮,也即上光要见好就收,否则就很难产生陈旧感。可以相信,若按上述要领来仿制古玉器,其效果就能基本达到以仿乱真的程度。2.2伤残的仿制玉工琢制仿古玉时,常需要做出人为伤残,常见的人工致残手法有以下三种:?2.2.1砣碾致残多用极小的砣子或钢锥,在器表上碾出圆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的点状坑,或划出长短不等的道,似遍体鳞伤的磕碰致残。若仔细观察,则可分辨出系由大小不等的纹点或随手线组成的斑痕。?2.2.2砂磋毛道在器表做出或多或少的隐约可辨的毛细划道。表示长期传世所遗留的摩损痕迹。做法是对器表面部分抛光,一部分保留粗面;也可以在器表抛光后,局部敷以玉砂稍加摩挲。如借助放大镜观察,这种毛细划道常分布较有规律性,且线条分明,清晰且新,与真品的模糊痕迹明显不同。2.2.3敲击致残在器身轻轻敲打,使伤而不脱,造成棉白斑。或在器口部或玉器边缘敲打,造成残缺。有时把完整的玉敲断,再加粘接。为掩饰断裂口的新痕,常在这些部位进行特殊的染色处理,有时反而欲盖弥彰。2.3沁色的仿制在《玉纪补》中记载有下列几种玉器仿沁色的方法:2.3.1石灰古法通过烧烤玉器使其颜色变白,以充古代的鸡骨白玉。但是,同真古玉相比,其表面有火烧的细裂纹。2.3.2血丝沁法在羊腿中植入小件玉器,数年后取出后,表面会形成如传世器上红丝沁般的血色细丝,俗称羊玉。同真古玉相比,羊玉略显干涩。2.3.3土花血斑法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几年后,玉器表面会产生土花、血斑,俗称狗玉。但是,这种玉器表面常保留有新玉的色质2.3.4水坑古法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再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但是,这种仿古玉一般显得造作并不自然。2.3.5牛毛纹法把玉器放入浓灰水和乌梅水中煮,趁热置于风雪中,冷冻成细如发丝的裂纹,以充古玉中的牛毛纹,俗称"风玉"。2.3.6叩锈法把玉器与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醋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俗称"叩玉"。2.3.7卤提法用"卤提"之法上色,颜色渗入玉肌,灰煮不退。这种沁色在天阴时颜色较鲜,天晴时则略显混浊。3 结论综上所述,仿制古玉器是在某一历史阶段模仿早一个历史阶段玉器的产物,无论在琢制方面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难以达到逼真,即使形制维妙维俏,其神韵也相去甚远。可以这样说,仿古玉器实质上是以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反映某个古时代玉器特征的作品,其作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在仿制工艺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如琢工仿制中,采用与古玉器制玉风格相仿的散砂工艺;在搜锯细窄通花、滑动冲磨弧面、来回旋转的锥木呈钻眼等细微工序上把握要领,使仿制器近乎逼真;又如古代玉器在长期受到土埋、水浸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下,玉质、玉色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玉匠在选材时就必须把握住这个特点,往往要选用那些苍黄、杂色、葱色或有边皮的类似出土玉器的玉材;有些必须经过染色等特殊技法来仿照古玉的沁色;另外,古玉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多少会留下一些伤残痕迹,为模仿这些伤痕,玉匠们发明了以砣碾钻凿、细砂磨挲或敲击等多种致残方法。这些特殊的琢工、染色及致残等仿制工艺都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玉器制作技术,延续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