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鉴赏入门(上)北京 周南泉一、玉器的产生与玉器收藏 中国的玉器,自新石时代始,至今有近万年的历史。中国古玉器的收藏,大概从它的出现始就同时出现了。玉器作为收藏品的文字记述,最晚在商代已开始在《越绝书》述及周武王伐纣时,就曾提到俘获商王朝的玉器数以万计。这些玉器显然是当时国家王族收藏品。以此得知,商代始就有国家级的玉器收藏。此后,历代帝王,贵族王侯,均有玉器收藏。据文字记载,明代民间已出现有私藏玉器者,有的藏器还十分丰富,及至清中期,民间收藏更为盛行。有的收藏家,如清中期的吴大澂等人,还在个人收藏的基础上,对藏玉进行研究和著书立说,其著《古玉图考》至今仍流传在世。与此同时,帝宫,官僚士大夫藏玉之风仍有增无减。二、玉料的定义、品种和产地凡收藏与鉴赏古玉者,首先遇到的就是玉的定义。什么叫玉,古今以来尚无统一的概念。人们通常采用传统的定义:即以孔子和东汉许慎为代表所称的。凡“石之美”,有一定的“德”(即美的条件)者即为玉。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和许慎《说文》中的论述。其说概括起来就是:玉是珍贵的天然矿石的一种;其表面(或作成的器表)要有一定的温润,光泽和半透明的质感;硬度在摩氏矿石硬度计的4.5-6.5度之间;比重较一般石的比重大;具有一定韧性;其色表现在一块玉材分别是较单纯的,即只有白、青、碧、黄、黑5色中的一种,而不是5色中的两种以上或5色以外的其他诸色;材料折断后摸不会割划伤手,成器后击之其声清越,且很远能听见;其价比常物贵等。 按古人有关玉的定义,结合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和地矿工作者提供的资料,中国可定为玉的“美石”有如下数类: (l)岫玉(蛇纹石为主的矿石)类 岫玉,矿石学上称为蛇纹岩石。岫玉主要由蛇纹石矿物组成,是一种含水的镁硅酸盐。蛇纹石成分中常含有铁,有时含有锰、铝、镍、钻、铬等金属元素杂质。有这些元素杂质混人,往往使蛇纹石中五色皆备。然而,不论有何种物混人,岫玉中蛇纹石是主体,通常含85%以上,有的几乎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此类石,有时亦含有少量的方解石、透门石、绿泥石。若含透门石,则它的硬度增高,就蛇纹石玉矿总体而言,其硬度一般在4-5度之间,质温润,半透明,比重在2.44-2.62之间。 中国岫玉的产地和品种很多。从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玉器质料看,它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含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处都有发现,岫玉类主要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一带的岫岩玉,产于甘肃省酒泉祁连山一带的酒泉岫玉,产于广东省信宜县一带的南方岫玉,产于新疆昆仑山一带的昆仑岫玉,产于甘肃武山鸳鸯镇的武山岫玉,产于四川省会理地区的会理岫玉,产于广西省陆川县一带的陆川岫玉,产于江西省弋阳地区的七阳岫玉,产于山东省日照市一带的日照岫玉,产于吉林省集安县一带的安绿帕玉,产于山东省莱阳市一带的莱阳蛐玉,产于北京市十三陵一带的京黄岫玉,产于安徽省天长县一带的天长岫玉,产于台湾省花莲县地区的台湾岫玉,产于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岫玉等几十种。 (2)闪石(昆仑山系玉)类 中国玉料中的第二大类,是产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一带及其他各处的透门石阳起石玉料。此等玉料,古称昆仑玉、葱岭玉、于阗玉、和阗玉、叶尔羌玉等,今一些地矿工作者和西方人称为“软玉”,近又有人称为“真玉”。其实这类玉,尽管出产地不同和有种种别名,但就新疆一地所产而言,都来源于昆仑山,只是由于地质变化和雨水冲击,致使它扩散到昆仑山下周围的沙滩、河流和谷地中。因此,此类玉,从地理学角度看,可概称为“昆仑山玉”;从地矿学角度上定名,则可称“闪石类矿物”。 闪石类矿物有透闪石、阳起石、铁闪石、镁闪石、角闪石、钠闪石等许多品种,而昆仑山所产玉,主要由透闪石,偶尔由少量的阳起石组成,有的也有透辉石等其他矿物杂质。透闪石原为无色,纯者,化学成分中不含铁或含铁量很少,当成分中含铁量4%,则过渡为阳起石。阳起石因含铁则呈绿色或暗绿色,当成分中含有其他杂质时,则又会呈现更为复杂的色调,这就是有些昆仑山王五色具备的原因。昆仑山玉为摩氏硬度的6-6.5度,比重2.9O~3.02,折光率为1.599-1.640(平均1.62),半透明,质温润,光洁如脂,且具韧性。颜色有白、青、碧、黄和墨五色。其成因与镁质大理岩和中酸性岩浆侵人两者、发生交替作用有关。 昆仑山玉料除昆仑山上有大量蕴藏外,另在其周围和附近,即东起且末,西至塔什库尔干的长达120(公里的昆仑山麓和各条河流河床中都有发现,主要的矿区有新疆的莎车、和田、且末等。此外,在天山以北的阿尔金山,玛纳斯韘河等亦产碧色玉。最近又有报道,在甘肃省某地区、四川的汶川县、辽宁省的宽甸县、台湾的花莲县等地区也发现近似“软玉”的矿石,台湾省莲花县产品已开采制作玉器行销岛内外。 (3)其他玉料 中国玉料中,除上述两大类玉石外,尚有矿石成分较复杂的玉料。闻见者有河南省南阳地区产的独山玉、河南省密县产的密玉。另四川珉山、蘘县,陕西华山、山西霍山、湖北楚山似也产玉。其中有的玉,如南阳玉、密玉,不仅历史长,且至今仍用其制作玉器。三、玉器的品种、用途及历史 (1)具有工具性质类玉器 此类玉器主要品种有玉锥形器、玉针、玉凿、玉斧、玉铲、玉 、玉纺轮、玉镰、玉割刀、玉小刀等。它们多见于新石器时代,商墓偶有发现,西周始渐消失。 (2)玉武器及与武器有关系的玉器 这类器物,常见的有玉簇、玉矛、玉韘(清代又名扳指)、玉刀剑柄、玉具剑饰物(包括玉剑首、剑 、剑璲、剑 )。其中前两种,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大都作实战用品;玉韘始见于商,是拉弓射箭时套在手指防勒伤手指用的,玉韘至战国仍有,但后来的作品似非实用,汉代则演变为鸡心佩,并纯作佩玩用。玉韘发展至清代,复又作实用品,且有大批制作,并兼有礼品作用,以示崇武尚武。玉剑具饰物,主要出现在春秋至两汉,其形式基本相同,在创上结级时均有固定的部位。 (3)仿武器式仪仗器 此类玉器皆有穿孔和刃,形似武器,有玉刀、玉戈、玉钺、玉戚,使用时,用绳索捆扎在木柄上,供王侯贵族举行重要活动时作仪仗用。亦可作贡品和礼品用。玉仪仗器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晚期至商代,西周较少,且走向小型化,似失去仪仗用意义。 (4)玉礼器 通常所称的玉礼器有6种,即玉壁、琮、圭、璋、璜、琥。这6种礼器,有的古书又称“六瑞”和“六器”。玉壁呈扁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与此器近似的还有玉瑗、玉环。三者中名称由中心的圆孔大小决定,大孔者名瑗,小孔者名壁,孔径与玉质部分边宽相等者为环。玉壁、瑗、环,皆始自新石器时代,后延续不断,直至今。玉琮的整体特征是外方、内圆。有的玉琮还在体外周饰有各种纹图。玉琮亦始见于新石器时期。此后的商代至战国还有所见,汉以后消失,宋始则为仿古或伪作品。玉圭体扁平,上尖下方,始自西周,后历代均有。古称“半圭曰璋”,故玉璋是圭从尖顶至底中央对剖后的一半形,其起始年代与玉圭同。玉璜呈半壁、半瑗或半环形,两端或中央有穿孔可供系佩用,玉璜始见于新石器中期,为六器中最早出现者之一,后亦历经不衰,延续至今。玉琥一般呈虎形或变形的虎形,亦可为佩,始于商,迄于汉。上述6器主要作祭礼天地四方用,亦代表不同方位,后又延伸为代表不同等级的礼器和玩佩。 (5)玉佩饰 从广义上说,玉器中凡有穿孔者,皆可作佩饰用。因此,前述各类器中,有的就兼有佩饰的作用,或其后期演变为佩饰。这里所称的佩饰,主要是指专供人身上佩挂结缀的用器。它们中有的作头饰、手饰、项饰、胸饰,有的则为服饰之一种。头部的饰物有玉笄、玉玦、玉耳坠等;手饰中有玉镯、玉戒指等;项饰中有玉串饰、玉项链、玉蕾、玉销、玉系壁、王朝珠等;玉胸佩有成组佩玉及其他可作胸佩的玉鸡心佩、玉舞人佩、玉翁仲、玉刚卯、玉严卯等玉器。服饰中最多和常见的有玉带饰、玉带扣、玉带钩、玉纽扣、玉帽饰等。上述玉佩中,除玉带始于唐迄于明代,玉带扣始于宋朝,其他各类有的自古迄今都有,有的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如玉成组佩,在春秋战国时最兴盛、且有一定的格式和名称,佩在胸腹间。其他如玉翁仲、玉舞人佩(较简朴的一种)、玉双卯(刚卯、严卯)、玉鸡心佩等,是两汉时期的独产。 (6)葬玉 从广义上说,凡埋入墓中的玉器都可称为葬玉。这里所说的葬玉,是指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而不是指所有埋在墓中的玉器。可以确定使用葬玉的始用年代,最晚在西周晚期,当时已见专门为死人面上盖的玉面罩饰。此后,历经春秋、战国。总的来说,当时此类玉器并不多,而真正盛行的则是汉代。其品种主要的有穿在死者身上的玉衣(分金、银、铜、丝缕4种),承托玉衣头罩的玉忱,握于死者手中的玉猪和玉璜,盖死者眼目的玉眼盖,塞入死者耳中的玉耳塞,塞入死者鼻孔内的玉鼻塞,含入死者口中的玉蝉形琀,罩在死者男性**上的玉生殖器罩,塞入女生殖器阴道的玉阴塞,塞入人尸肛门的玉肛门塞等。此外,一些玉壁,似也是专为死者陪葬的。专给死者的葬玉,有的是身分等级的标志物,如用不同质地编缕的玉衣即属此,有的是作辟邪压胜用的,但大多数都是为防尸腐烂。如古籍所载“玉入九窍,以防尸腐”即指此等用玉而言。 (7)玉制实用器皿 玉制实用器皿最早遗物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两件玉簋。此后的西周、春秋两代未见有此等玉器皿。战国时见有玉耳杯又名羽觴、玉奁、玉灯等,秦汉除上述器种外,又新增加玉高足杯、五角式杯、玉樽、玉盖盒、玉洗、玉砚滴等。唐宋未见前述诸器。但新增有玉莲花式杯、玉三鸠罐、玉云形杯、礼乐纹杯、龙纹尊、云龙炉、多角杯、鹿纹洗等。明代出现一批仿商周青铜器造型的玉器,如匝、觚、觥、龙首樽等、此外,在立体器皿中又新出现椀、双耳杯、桃式杯、花式杯、执壶等器。清中期可以说集历代器皿之大成,凡仿古、实用的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大至数千斤重的酒瓮,小至杯、盘、香盒、香筒,都有制作,且数量很多。 (8)其他玉器 玉器中除上述较多的几大类外,尚有一些其他特殊用器和不知名与不知用途的玉器。主要的特殊用器有礼乐器中的玉磬、玉笛,册印中的私印、宝玺、玉简册。吉样用途的玉如意、玉辟邪。实用具中的玉尺、玉镜等。玉器中一些至今不知其名和用途的器物,现一般按其造型特征暂定名。 (9)人与动物类玉器 此类玉器有的已与上述各种玉器相组合,如六器中的玉琥,成组佩玉中的玉璜等。人与动物类玉器,从玉器出现后不久就产生,后历代不断,种类繁多。值得指出的是这类玉器,只少量以单独的个体形式出现,更多的则是以纹饰图案,或与其他自然景物和花草纹组合成复合式图案。四、玉器的断代与辨伪 1、玉器的断代 玉器断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玉材不同品种断代 古人视玉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以当时坚硬的非金属和金属能否刻动为标准。因此,生产力和工具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玉的认识是有变化的,所用的玉料也不同。一般来说时间越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其玉料选择的硬度也越高。 以玉器上不同的琢磨痕断代 ①玉器上留下最多的琢制痕是器物上的穿孔。这些穿孔,凡铁器出现以前的,无论其大小,若是一面穿钻成的,其孔眼都呈喇叭形;若由两面对钻而成的孔眼,两面开如穿钻时的孔眼较大,越往接口接近则孔眼渐小。人们从孔眼喇叭形明显程度不同,便可大概断定玉器是新石器时代或是青铜器时代的。铁或钢铁,又比青铜坚硬,这些器具钻成的孔眼,上下直径是相等的。凡有这种特征的钻孔,便可断定它是战国或战国以后的玉器。 孔径的大小和深浅程度不同,亦是玉器断代的依据之一。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其孔眼越细越长。 ②玉器切割和钻孔粗精情况也是断代的依据:一是看玉料的剖缝大小,二是看孔眼留下的琢痕。 ③以琢玉技法来断代:早期玉器,即距今有6O00年以上的玉器,至今未见一件有琢饰纹图者:新石器晚期,虽已见纹饰,但一般较简单,所饰纹图都是用单条阴线刻成;商代始,玉器上多见有用剔地阳纹法琢饰的纹图,更多的则用双勾法琢饰;战国始,镂雕活环套练法已十分成熟,镂空饰纹法,至此时已广泛应用,且技法很先进;汉代始,出现更多的立体器皿作品,所刻纹饰线条流畅,粗细相间;宋元始,已能制作重达千斤以上的大型玉器,且见众多用多层镂雕法和立体镂雕法琢制的玉器。 从玉器造型品种的起始演变去断代 中国玉器,不同的造型计有百余种。 ①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其造型只有30余种:主要作佩饰用的有玦、璜、 、管、坠、环、瑗、手镯、戒指、项串等;主要作礼器用的有琮、璧等; ②夏商时期:夏商玉器品种,有的是新出现的,最突出的是一种称为礼仪用的玉器,另一类玉器是以鸟兽鱼虫为标本摹作的写实和神化形动物。 夏商玉器中的另一新情况是前期大量制作的玉琮、玉璧及近似石工具的玉器,有的相对少或逐步走向衰落,有的则走向消亡。以写实为本,显示贵族王侯权威的玉器走向鼎盛。 ③西周时期:玉器的基本类别与夏商时期基本相同,但在造型上和数量方面有明显的变化。显示统治者威严和权力的玉器逐渐消亡,有的则向小型化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如夏商时期并不很多的玉龙、玉凤等神化动物,至此时则数量大增,甚至在许多玉器上也广泛用其饰纹。 西周玉器中,也出现一些在以往玉器中未见的品种,最突出的是首次出现“六器”中的所谓玉圭和可能是武器柄的玉饰。 ④春秋时期:春秋玉器中最兴盛的品种,常见和新出现的有成组佩玉、传供死者面部盖罩的玉面具、剑饰物等。此外,一些圆球形扁平玉器,如玉璧、瑗和环等,在夏至西周时相对衰落后,又有了复兴。 ⑤战国时期:重要的创新器是玉带钩、玉印等。在春秋兴起的成组佩玉及玉具剑饰物,此时则走向鼎盛期,而且形式千姿百态。写实动物中,所见的只有玉马。人物造型中有仕女形舞形佩等。供死者用的玉面罩仍偶尔有见。玉韘已从商代的实用器转变为低矮的佩饰器,并向汉代的玉鸡心形佩发展演变。 战国玉器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一些玉器虽早期已有,但至此时,在造型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主要特点是所有器物或动物形器,其整体或局部,皆多作英文字母的“C”和“S”形弯曲,玉具剑中的玉剑首,从春秋晚期的梯形演变为扁圆形,人物也多从以往作跪地式或蹲跪式转变为多直立形。而且开始出现能识别为童子和仕女的造型,而以往夸张的人神韵已消失。璧璜多在内外楼雕出廓的龙凤和作双瑗合并形等。 ⑥两汉时期,保留前期的玉器有玉印、玉具剑饰物、玉带钩、玉璧、玉圭等。在春秋战国还能看到或兴盛起来的成组佩玉、玉面罩、玉玦、玉琮等,此时有的消失,有的改作他器用。 两汉是玉器品种大增的时期,所增品种主要的有专供死者陪葬的玉衣、玉枕、玉眼盖等。 ⑦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期玉器是一个相对衰落期,其数量品种均较历代少,品种造型几乎都是两汉器物的延续。 ⑧唐代:玉器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衰落后,又有所复兴。所见玉器,除个别品种,其他前流行的器物几乎全消失。新出现的玉器,有供玉带上嵌饰的带板(包括 和铊尾),以西域各族人为本摹作的玉胡人及由胡人与动物绘雕的立雕器及玉梳及玉发簪和各式杯等。尤以玉杯的形式变化引人注意,有写实性的云形杯、莲花形杯、瓜棱形杯、三鸠式杯和椭圆式杯等。上述全新造型玉器的出现,为今后玉器的新变化开创了中国玉器史上又一新纪元。 ⑨两宋、辽、金、元时期:玉器造型风格和品种大多沿续唐物,但也不是全盘照搬,在局部构造上略有变化。 ⑩明代玉器:除了仿古、伪古及立体器皿等数量较多和形式变化较大外,其他品类大都沿续宋元物。 玉器中的文房用具,如玉砚,自宋始制作,但不多,及至明代,文具中的玉器除玉砚外,尚有玉笔管、玉笔架、玉洗、玉砚滴、王镇纸等。 ⑾清代:清初玉器数量较之明代和清中期显得特别少,而其造型皆保留明晚期遗风。清中期,主要是指乾隆、嘉庆时期玉器,主要有6大类,一是仿古器,二是生活用器,三是文房用具,四是书房陈设,五是吉祥和礼节用品,六是宗教用器。 清晚期玉器品种,大都适应商品需要和小市民思想意识而作,以佩玩、伪器居多。玉器上的纹饰内容均“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给人一种庸俗、华而不实的感受。此期可说是中国古玉中最消极的时期。 从玉器上的纹饰图案去断代 ①从纹饰的手法断代:玉器上的纹饰手法很多,主要的有阴刻、剔地阳纹、浮雕、镂雕和圆雕等5种。人们可以依据刻纹手法及其出现的年代等方面,进行断代。 ②从纹饰的各类及其变化去断代:人们掌握不同时期出现什么纹饰及其历代的发展演变规律,便可以此来断定玉器的年代。 ③从整组图案及其内容断代:它以玉器整组或整体纹饰及其内容含意作为断代的依据。 2.玉器的辨伪 玉器的断代是确定某件玉器的年代,而辨伪除确定年代外,更主要的是确定其是否为真品。玉器之所以要辨伪,是因为有些玉器貌似某代作品,而实际上是后人仿作或伪作的。伪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营取利润,以假乱真,蒙骗收购者。伪作制作年代从现有实物看,自明代迄今都有。 玉器中尽管有仿制和伪作两种,但从鉴定的角度看,都属于辨伪的范围。辨识方法是一致的。 (l)掌握玉器断代的各种方法 因为凡仿造或伪造的古玉,都是想达到与某一年代作品相似的目的。但仿者尽管手法高明,也会留下某些不同时期各自风格特点,如果鉴者有前面那些熟练的断代能力,就会从所用玉料、所造形式或纹图等方面看出伪作的破绽。 (2)从玉质上辨伪 战国以前的玉质很杂,有的硬度也不如新疆产软玉高。伪作者利用这种情况,加之为节省原料的费用及较易仿造出土古玉浸色,故往往用次玉料,甚至石料去仿作。其实,古代玉器特别是商代以后玉器,凡贵重器物,都是用较优玉料,如和田玉、南阳玉及岫岩玉而为。因此,若有用次的玉料或近似玉料而作的古玉器,其真实性就要打问号。 (3)从浸色上辨伪 古代玉器,凡出土品,除新疆和田玉等地玉制作者外,人都有深浅不一的浸色,有的其表面甚至已呈石灰质或鸡骨白色、有的浸色十分丰富,有特殊的美感。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丰富的浸色,都是经长期形成的,有的已达到数千年之久,故所受浸色都比较自然,受浸的程度也较深。伪造古玉者,为达到上述浸色的所谓古色效果,便用蒸煮烧烤、酸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浸蚀色。总之,后仿和伪造者是以快速法或涂绘法所为,故其各种浸蚀色即使仿得天衣无缝,也只能浸及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浸色有明显差异。 (4)从纹图上辨伪 伪造玉器者,常见一种用光素旧玉器改作纹图以求高价出售的情况。因此,辨伪者不能仅从一个方面,而要全面,哪怕一点细小的差错去辨识其真伪。如那种用光素旧玉器改作的饰纹玉器,即使玉料和饰效仿作得很像,但因其刻琢纹图与玉器制造非同一时代,故其刻纹处与没有刻纹原表面浸色和熟旧程度是不同的,即刻纹处色新,原器未刻纹表面色旧。 总之,玉器的断代和辨伪,是一种很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方法和知识内容很多,上述方法和注意事项仅是其中重要的或主要的,人们在实践中还会认识更多的内容。多实践,并在实践中运用地质学、材料学、考古学、科技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成功辨伪的关键。否则,错识误辨是必然的。 4、玉器的造型与纹饰美玉器的造型千姿百态,有扁平、立体、椭圆、正方、长方和长方委角的,从武器到日常生活用品,从佩饰到神灵供物,无所不用,其上饰纹更丰富多采,凡人物、动植物、天地山河、日月星辰,应有尽有,值得注意的是,玉器与青铜器和陶瓷器一个突出差别是,就其总体看,除少数的确要做成相同或有必要成双成对的作品外,在存世数以万计器物中,绝大部分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造型的大小厚薄不同,或形态姿貌不同。因此,即使那些光素无纹、简朴典雅之器,其欣赏价值也是其味无穷的,如山东龙山文化区出土一玉璇玑环,中心一圆孔,外表有3个向一个方向旋转的齿牙,在各齿牙间又有6个小脊棱。此器若一般人看来,极平凡,甚有不值一顾之念。但细加欣赏后,会百看不厌。它给你许多不解之迷。如它为什么要有3个牙,而3个牙又为什么朝一个方向等。加之此类器,国内许多考据家都作过考证,从观测天象到祀神之物,争论不休。其神秘感就更浓,赏者如入科学殿堂,去深究其满意的答案。又如良渚文化区墓葬出土的一件被称为“玉琮王”的玉器,其造型是两端各有一璧形饰,似表示天,中央是外方内圆(即有一穿孔)的方柱体琮,应表示大地,其上刻纹各有8组鸟纹,8组整体神人纹及4组简化神文纹。这些造型和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给人的设想是当时的人类,似朦胧中知道大地是悬挂在两天之间或中央,其天地间有神人神鸟在活动。它多少有如今天那样似明似暗的宇宙观。再如其上的8组形式相同的“神徽”,作戴羽冠的人首,胸腹间有一组獠牙巨耳的兽面,上双肢似人手,下双足则似鸟或背足,其整体感是人首、兽身、鸟或虎足。这些“神徽”纹,是以平面刻绘形式出现,上述图像感是平面视觉的感应,而非立体造型的印记。如果这些图像改作立体造像的话,就可能有如下几个情况,即一是这组所谓的“神徽”,是作戴冠人骑在兽或区乌的背上,作漫游天际态;二是此“神徽”或作身饰兽面文身的写照,其胸腹部的兽面纹,是文身所致;三是一个神化或克化的神灵,作人首、兽身、鸟足,正如平面所视感同。再如这些“神徽”,是在不足2平方厘米上刻出,身体各部位还有细密的云雷纹,其刻绘如同今日的微雕,观者需用放大镜方可看清。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之前,在如此坚硬物质上刻绘出如此细密的纹图,确实有百思不解之迷。当然,类似这样的玉器何止千万,今人观赏时,确实有大饱眼福之感人们若有入门之道,其欣赏之感将会其乐无穷的。玉器鉴别要素之一从玉料材质去判断这一点可以分五个方面的内容。(1)要温润,不粗砺,且半透明;(2)硬度。今天玉的硬度要求是6.5,比如和田玉。不同时期由于制玉工具的不同,对玉器的硬度规定也不同,因为玉器还有一个通俗的定义——“刻不动的石头”。所以可以这样说,依据这个定义,“玉雕”这个词都是不准确的,能“雕”的则是石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琢玉”、“磨玉”。古代玉的硬度是4.5-6,比如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蛇纹石,(如辽宁一带的岫岩玉硬度为4.5左右,)曾经作为原始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玉器材料存在了很久。随着汉代铁制工具的诞生,对玉器硬度的要求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硬度在6以上的品种来做玉器的材料,和田玉也因此成为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玉种。(3)比重需要达到3-3.5,感觉坠手。(4)作为玉,颜色只能有五种,分别是白色、青色、黄色、碧色、墨色等,颜色越纯越好。那些透明的、蓝色的、红色的等等都不能称为玉,即使比重够了、硬度够高也不是玉。(5)玉器的材料必须是天然的矿石。从战国开始就有用玻璃冒充玉器的历史,到了今天,经常用价格低廉的国外近似和田玉料(产地俄罗斯、南韩、加拿大等)或合成材料冒充。上述的五个条件是判断是否是古玉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比如印章所用的田黄,由于硬度不够,尽管很珍贵,但是也不能称为玉。另外,辨伪时我们应该注意不同时代采用不同材料、不同产地的玉材,比如用蛇纹石做的唐玉或是用和田玉做的红山玉器其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玉器鉴别要素之二从玉器的颜色去辨玉器颜色形成一般来说有四个原因:(1)玉器自身的颜色(前面提到过的五种颜色)。(2)由于地质运动,玉石从山上滚到河里,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浸泡后的皮色。和田玉经过滚动剩下的仔玉的玉质是最好的,除了得益于昆仑山对玉温润的作用,也得益于河水的长期浸泡。乾隆时就喜欢用保留皮色的仔玉做的小器(山料玉往往用来做大器)。除了乾隆时期,历史上,汉代也故意选择保留一部分皮色来证明是仔玉,其后的辽宋夏金元都选择保留仔玉的部分皮色,由此可以判定,如果出现其他朝代的仔玉保留有皮色,则有可能是仿的。(3)四五百年前玉器一般都有浸蚀的颜色,称为“沁色”。以和田玉为例,自然的绺纹(玉中间的杂质裂缝,属于材料的毛病)和刻玉时刻坏(或使用中损坏)的部分在墓里就容易变色。(4)人为原因造成的颜色。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原始社会个别墓葬采用火烧的仪式(也有自然火灾的情况),比如良渚文化的玉器就有这样的情况。另一类是人为通过蒸、炸、煮、烤、涝等手段去仿古玉的沁色。根据文献记载,甚至有将新玉塞进羊肚,放入地下掩埋几年,用血长久浸泡后再取出的方式来仿“血玉”的情况。今天还有人采用涂胶后经微波炉低温慢烤的方式来仿制。人为做旧是可以辨别的,一般颜色都比较浓,容易掉色。比如通过水碱、硫酸等煮过的玉往往留下小的坑点,用烤、煮的方式则会出现非自然裂纹。玉器鉴别要素之三从工艺痕迹去断代红山玉猪龙真品(尾残)。其表面用放大镜观察其砂磨后的擦痕为粗细不等,较模糊,无规则的线条,并有极小的虫蛀。其喇叭孔特征(见局部放大)很明显,为典型器人们往往用金属、金刚砂(又名解玉砂)等工具将玉器穿孔、镂雕,在古代还使用牛筋等工具。玉上的孔和线条往往留下历史上制作的痕迹。比如孔,春秋战国以前由于转孔工具较软,所以往往是进口大腹身小的喇叭孔,且时代越早喇叭孔越明显,这一点,现代仿的与原始工艺的痕迹(效果)是不一样的。战国以后的玉器一般只见直径相同的垂直孔。至于线条,良渚玉器上面的线条往往是用硬物刮出来的,比较细,沟底有小道;而红山玉器的线条很可能是用牛筋带砂去蹭,线条比较粗;夏朝开始,人们采用金属砣子去磨,线条沟底平滑有弧度,两端细、浅,中段粗、深,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长线条并不直,中间有用砣衔接的痕迹。这也是鉴别的要点。上述的工艺特点是今天采用激光打孔、电动工具、尖刀刻线等方式模仿不出来的。玉器鉴别要素之四通过玉器的造型去断代明 和田青玉 “长宜子孙”铭文执壶 壶身腹部绺纹留有沁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风格,往往我们可以从一件器物的造型特点去判定其年代。不论是青铜器、瓷器、木器还是玉器等等,都是如此玉器鉴别六大要素之五通过玉器的纹饰去断代元 和田白玉 狮纹剑纹 底部绺处有沁色 耳上部刻坏处(右上, 细微)也有沁色玉器上面的动物纹饰、植物纹饰以及文字等内容的不同都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特征,尤其以人物纹饰最为复杂,涉及到人物的面孔、发型、服饰、体态等多方面细节特征。对于“光素无纹”的玉器(比如手镯),鉴别起来很有难度。如果说无款的瓷器还可以通过窑址、胎土、釉色等方面去分析,那么鉴别素玉则有更多的困难,只能从浸蚀程度的深浅和材料去初步判断其年代。玉器鉴别要素之六根据综合资料去分析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综合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去补充自己在玉器鉴别上的认识,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不是朝夕而成的。就如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一点点地去接近中心并最终获得真理。一件玉器的最终鉴别,也只有材料、颜色、工艺、造型、纹饰这五个方面的要点统一后才能成立,前提就是掌握综合的理论和知识。采访者后记:前三要素是鉴别玉器的关键;四和五两要素所涉及的造型、纹饰,因为相对容易摹仿,一般只作为鉴别的辅助依据,鉴别时要注意观察造型纹饰之间风格是否统一,是否自然。第六要素则需要玉器藏家自身具备长期的积累和修养,因而这是鉴别玉器的至高境界。南泉 之 从考古资料看,中国玉器有近万年历史,其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思想道德和衣食住行均有密切的关系,在世界艺丛中,不仅独特,且古今以来被世人视为珍宝而爱不释手。笔者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因工作关系,和古玉器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应《艺术市场》杂志之邀,笔者将赏玉心得连载于《艺术市场》杂志,与古玉器爱好者探讨。在中国文化史上,古玉收藏已有数千年历史。据史载,周武王伐纣,周王在商都得玉数以万计。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不仅发现商代玉器数百件,而且还发现早于埋藏年代数百年或数千年的玉器,其中有的来自红山文化,有的来自商王朝周边地区,足见这位王妃及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喜好藏玉。商周之后,藏玉之风长盛不衰,并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延续至今。古玉收藏的兴衰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稳定、经济强盛、文化发达及人们安居乐业与否密切相关。当今,又逢盛世,文物收藏成为许多人的业余爱好,它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本期讨论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5000—6000年)的红山文化玉器,与讨论其它历史时期的古玉器一样,笔者拟从红山玉器的材质、沁色、工艺、品种诸方面分述之一.红山文化玉器的材质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是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真伪的首要问题,以往的鉴赏者似不太注意。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采集的红山文化玉龙(图1),其玉料与通常认为后来才出现的新疆玛纳斯碧玉相似,若排除玛纳斯所产的话,推测其产地很可能在东北或内蒙古、或靠近这一文化区域的蒙古国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某地,但似乎不产于红山文化区域内。这种玉料之确切产地尚在调查之中,至今仍无定论。也就是说,用这种玉料制成的红山文化玉器,其可信度是肯定的,因为其独特玉料的产地还未找到。还有一种玉料硬度接近6度,以透闪石为主体,文物界和地质界俗称为“老岫玉”,产于今辽宁省的宽甸县,今又称宽甸玉(图2)。第三种玉料的硬度较低,在5度左右,以蛇纹石为主体,产于今辽宁省岫岩县,今多称其为岫岩玉(图3)。值得指出的是,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且价格不贵,故今伪仿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的本来颜色,有白、青、碧、黑或青中带黄(图4)、白中带黄诸色,典型的黄玉极罕见,少数亦见有灰白色者。二.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色,因所用玉料的不同与埋藏地点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有多少或深浅之分。总的来说,上述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宽甸玉与岫岩玉这三种玉料,即使在土中埋藏五六千年,其沁色亦较少或浅,往往只在某件玉器外表的局部或原有绺纹及有磕缺损伤等处有所表现,更很少有被沁色整体掩盖者(图5)。据此,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即凡经检测,是用上述三种玉料制成的“红山文化”玉器,若整件玉器均被钙化或呈鸡骨白色或有很重很浓的侵蚀色掩盖者,其真实性就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上述三种玉料,特别是采自河流水中的仔玉,往往在未做玉器前就有天然侵蚀和皮色,一般呈黄、灰或红褐色,其情况很似出土玉器上的侵蚀色。这些皮色,在红山文化做玉者看来,是玉料毛病,即所谓的瑕斑,在制作玉器前,几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笔者在鉴定一些伪作红山文化玉器时发现,造伪者为使新做玉器有如土中埋藏而形成的自然土沁感,常留下一些皮色因其沁色,无论受沁的天然感、受沁部位还是深浅程度等几与出土真品玉器同,故鉴定时必须要把两者严格区分。两者识别的根本之处是其上的包浆或熟旧感的有无。依笔者经验,凡“红山文化”玉器留有玉料中的原沁色者,几乎都可断定为伪品。此外,伪作红山文化玉器,亦见一类所谓的“老玉新工”器,即作伪者用出土的大件或残破玉器,改做成若干小件“红山文化”伪品,且大多在其上琢饰纹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因这类玉器是用旧玉器改做,其上的局部沁色和包浆等与真品很似,再加上纹图略作伪装,故其真伪一般鉴赏者很难区别。当然,在鉴定这类作伪玉器时,如能注意纹图底部及切口处与表面的新旧包浆情况的变化及其形体和工艺细微处是否有真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往往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与其上留下的工艺琢磨痕,亦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若能留意其特定的细微特征,往往对鉴定其真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现有的实物资料看,当时做玉器的基本工序,与其前后各文化期和朝代相似,即亦需经采玉料、看料取材、因材施艺及制作玉器时的开料、切割成形、琢磨纹图、穿孔和抛光等多道工艺。但具体到各道工序时,在红山文化玉器上则又表现出与其它时期明显的差异。如因材施艺方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又如穿孔,当时的玉器几乎都有一个或数个不等。其孔有一部分是两孔斜穿相通,(图7)有的是两面对穿相通,且在孔内多留有似来福线的穿钻痕。其孔均呈喇叭形(又称马蹄形),且打孔时对接不正。又如其上的纹图线条,均用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的凹槽表现(图8),与其它时期有别。若用放大镜观看,其中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砣具沿阴线凹槽的横向磨琢后,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带动解玉沙顺着阴线凹槽来拉动摩擦。因此,其上的阴线凹槽仍能看到先后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若阴线或凹槽内留有粗细相同,距离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机电砂轮打磨痕,其真实性大打折扣。又如玉器的边沿,由于制作玉器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动物的皮摩擦抛光,即使至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其表面仍有光泽莹润和呈钝刃感。三.红山文化玉器的品种科学的发掘中,见者有玉外方内圆形器、玉双联或三联或四联璧、玉钩形器、玉钩云形器、玉兽面丫形器、玉三孔器、玉马蹄形器、玉双龙首璜、玉鱼、玉蝉、玉龟、玉、玉熊(图9)、玉凤、玉兽形(又名玉猪龙)、玉龙等。在传世品中,还见玉母神、玉“太阳神”、玉神人等。更值得指出的是,还有一些以上述造型重新组合成另一种复合形器,见者有“太阳神”与复合成神人冠器、龙凤复合(或共身)器等。南泉古玉鉴定系列之二 夏商玉器的鉴别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祥于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发祥于南方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原始社会晚期中国玉器制造的高潮。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及鼎盛期的夏及商朝,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制工具的使用,形成了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制造的又一高潮。夏商玉器,就玉材的选择而言,略有不同,而形制、纹饰、砣玉方法等则大同小异,本文将这两个朝代一并讨论。夏商玉器的材质夏商玉器的选料,除包括新石器诸文化已见的主要玉料如蛇纹石等外,经科学验测证实已大量用新疆一带产的昆仑玉(透闪石)及少量用河南南阳地区的“独山玉”。如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就有大量新疆昆仑山产玉料。关于古代先秦西周使用昆仑山产玉料的情况,不仅有大量的出土实物为证,而且史书记载的周穆王在昆仑山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也称其在该地看到玉山,可以佐证。夏商玉器的品种夏商告别了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这对玉器的制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包括两方面:一,由于广泛使用青铜器为砣玉工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使得比前期复杂的玉器得以方便制造;二,由于夏商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发展极为迅速,也给处于同一时代的玉器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事实证明,除了因器形体积较大的青铜器,玉器无法效仿外,较小器形的青铜器及其纹饰,往往就有相应的玉器。可以说,由于青铜器和玉器的相互促进,加速了它们各自的发展。夏商玉器的品种较多,这一时期又发展了诸多新品种,作为工具和武器的实用性玉器已渐少,而转以祭祀、佩玩或仪仗用器为主,如礼仪用的玉斧、玉铲、玉刀、玉钺、玉戚、玉戈;礼器中的璧、琮、璜;作为头饰的笄、发箍及手饰的玉镯;生活用器皿的盘、簋等。特别是佩饰,品种极为丰富,如写实动物中的鱼虫类、禽鸟类、兽畜类,神异动物类的怪鸟、怪兽、龙以及神人鬼怪器等。夏商玉器的纹饰及工艺特点夏商玉器之纹饰丰富多彩。其中从夏代开始发现的双阴线砣纹极具特点(图1),其线刚直有力,转角处接头硬朗,有时甚至接不上或重叠,力度极强;夏商双钩“臣”字目纹,为首创(图2),其后若干朝代皆因袭之。特别是夏商广泛采用的神人面或神兽面纹,系源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神人神兽面纹发展而成,有饕餮纹、牛面纹、羊面纹等,几乎相近的上述纹饰也出现在同期的青铜器中,可见各种工艺品的相互影响。由于青铜制工具的广泛应用,夏商玉器的打孔较前期有大的改进,除因袭前期的对穿孔外,还有从单方向打孔及在穿孔完成后又修整抛光的较为规范的圆孔(图3)。其双面打孔的喇叭形较之前期不甚明显,但仍呈喇叭形或漏斗形。夏商玉器在制作技艺方面,亦有重要的突破,如用不同玉料上的颜色创作出“俏色”(图4),在镂雕玉器基础上发明活环套练技法(图4、图5)及用金属砣子带动解玉沙琢磨玉器纹图等。探讨夏商玉器时,必然要论及河南洛阳偃师县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和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前者除发现玉器外,尚见其当时城址,证实夏朝的存在。在玉器中,有一件柄形器,极具科学、历史与艺术价值,该品种为第一次发现,故被列为国宝级文物(图2)商王盘庚从洛阳迁都至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史称殷商。今将殷商遗址称为“殷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很著名,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该遗址得到了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并出土了一大批玉器。其中“妇好”墓出土玉器755件,几乎包括了商王朝中心地区的玉器品种。妇好”墓出土玉器中,有“六器”中的璧、琮、璜、瑗(大孔璧)和环;有可以作礼器用的立体器皿类的簋、盘和似作祭祀用及象征某种自然或物象的璇玑形环状器等;另有作仪仗器的戈、斧、矛、钺、大刀,作工具用的铲、凿、锯、镰等,作实用和佩用的调色盘、笄、梳、柄形器、坠等。妇好”墓出土最令人瞩目和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发现一大批人神器、象生器等精美艺术品。它们既有圆雕器、片雕器,亦有镂雕器。其中有人面或人头形、两面不同性别的直立人(图6、图7)、侧身蹲踞式人(图5)和抚膝跪坐式人(图8)等。它们为人物造型和服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象生器中,有龙(图9)、熊、牛、狗、羊、鹦鹉、燕(图11)、鸬鹚、鹅(图12)、蛙(图10)、龟(图4)、蝉(图13)、螳螂、壁虎(图14)等数十种。通过“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我们似能窥见夏商王朝玉器的全貌。南泉古玉鉴定系列之三 继承殷商而又有新发展的西周玉器一、 西周玉器的重要考古 发现及其用料和制作简况周王朝建立初期,史学上称为西周。其时中国奴隶社会已进入第三王朝,都城在今陕西地区,名镐京,与此同时又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建为东都。西周专门制作并供王室贵族享用的玉器,已进入自殷商起的第二个高峰的后期,并取得了新的成就,制作出一大批精美佳作。其中近年来各处墓葬发掘物令人瞩目,重要的玉器出土地有陕西省宝鸡市的强国墓地,浚县辛村墓地,平顶山应县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山西省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北京市房山黄土坡燕国墓地等。此外,自山东等地亦有零星发现。上述墓地、遗址和一部分早年出土,但出土时间和年代不详。从传世玉器情况看,西周玉器有如下一些基本情况:所用的玉料较前期略讲究质地美,所见大多用新疆产昆仑系玉和少量用辽宁产的岫玉。西周玉器的制作,除大量用最坚硬的昆仑山玉料所表现、所用工具较前期先进和琢玉技艺大大提高外,在其他方面则与殷商时期基本相似。二、 西周玉器的品种 及其变化西周玉器的最大变化,是表现在玉器品种上。新石器时期至商代盛行的实用或不实用的玉制工具,至此时已逐渐消失;仿实战武器而作的玉制仪仗器中,玉刀、玉戚等至少在中原地区已不能见到;玉戈、玉戚已步入衰亡期,具体表现是不仅数量不多,且器形也向小型化发展,大多从以往数十厘米长减缩至10厘米长左右,其用途也变为象征性的,主要作珍宝和财产品收藏;礼器中的玉琮,在西周王室所在地,特别是今陕西省周原一带,有大批发现,玉璧多已趋向小型化,玉璜、玉琥(即写实的玉虎型器)突然增多,玉圭首次在玉器群体中出现,玉璋则仍未见实物;此期的玉佩,一个重大的变化是突破以往多为单个为佩的习惯,而向成组并有一定规格及组佩方向发展。其形式多由若干件玉璜和甚多不同质色的管珠等成组串缀而成,佩挂在胸前至腿足,给人一种光彩夺目和富丽堂皇的新鲜感。此外,以兽面为本摹作的嵌饰品和专供死者陪葬用的缀玉覆面(又名玉面罩)首次出现也给人深刻印象。此时玉制人神器,除少量的整形直立式写实人器外,尚见众多形作蹲地式,通体有若干龙或作某部器官或作佩饰穿戴,呈侧身侧视或个别呈正视状的人龙复合形器(图1)。其制奇特,极富时代感。玉制写实性动物形器,虽数量极可观,但品种较殷商时期为少,即由殷商期的数十余种减至十余种,常见有牛、羊、猪、兔、鸟、虎、鹿、龟、蝉、蚕、鱼、螳螂等(图2至4)。非写实性的神鸟神兽,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的凤,经夏商一度中断后,复又出现,且突然多起来。此期的凤形作头顶有棒槌式高冠呈直立或向前倾弯,鹰勾嘴,圆目,尾从背侧上翘至头顶(图5)。龙之形亦有很大的发展变化,除一部分保留殷商间瓶形角和双足龙外,还新出现了两龙或多条龙相互交接盘结式和口吐长舌的无足龙(图6、7)。这些神鸟神兽的突然增多和更加变态神秘,说明当时的人们从早期崇奉自然和写实动物为主转向崇奉神灵为主。三、 西周玉器的 创新与发展西周时除保留众多的传统玉器品类外,亦出现一些新兴的玉器品种,主要的有成组佩玉器和专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图8)。成组佩玉,因能发出美的玉声和控制人按一定规律移动的步伐,固又名叮当、节步和步摇,从今所知的出土遗物看,已发现10余套件,所有者皆王侯贵族。他的用途含义,除上述作节步外,尚有表示等级高上、崇德,示“君子”有“光明正大”人品及美化服饰行装用等。西周时亦发现一些以往不多见的玉器,常见的有玉兽面、玉圭、玉束帛形器等。其中玉圭的新出现尤引人注意,形作扁平尖首无刃状,与文献记述中的圭形之说相合。还必须指出,青铜明稳重,“圭”字的出现亦在西周,因此,把这种玉器的最早历史定位在西周是不成问题的,也说明以往把西周以前首端有刃的玉、石斧定名为圭,并将其始创年代定在新石器时期是不妥的四、 西周玉器的 纹饰及其特点西周玉器大多有纹饰和图案。综观其饰纹,颇具特色并与前后各期略有所别的,共有二式:一是纹饰相对简化,具体表现是在一件玉器上往往以数道阴线表示所需的主要纹图,有“画龙点睛”的特殊美感和效果,所谓简洁典雅者即指此;二是纹饰繁密布局式,其特点是凡要表现人物或象生时,其眉发、羽毛和足爪等,无不形象具体,一丝不苟,形如举物很近之处视物体的感觉西周玉器上饰纹的另一特点,是表示上述简繁两式,接目一看有如殷商期相似,既有单阴线,亦有双钩两种,但细加审视,其刻纹的表现手法是有差别的。如单阴线,多用斜砣琢饰,线条两侧深浅不同且呈坡状,形同斜刀剖刻而成(图10)。若为双钩线,其双线粗细不等,细者如商代相似,似用直立刀刻成,两边无深浅之感,而粗者,形如上述单阴线表现法,亦用斜砣琢饰。西周玉器上的人身或象生器的眼睛,形式与商代特别是殷商时相似,亦惯用“臣”字目,唯此器的“臣”字目与目纹的两侧眼角,有一段延长线纹(图11)。此外,西周玉器饰纹,多以龙纹凤纹或人神纹为主,讲究纹饰的神秘威严,抽象变形和线条流畅等艺术效果。西周玉器,在俏色方面也较殷商有了新的突破,如这里选入的一件玉鱼鹰鲫鱼器(图12),不仅在一块玉料上饰作两种动物方面很新颖,而且是用一块玉料的两种不同颜色造就两物,且生动逼真,恰到好处,令人叫绝。周南泉古玉鉴定系列之四 西周向战国过渡的春秋玉器一、春秋玉器的重要考古发现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了近1000年,其前期约500年,史称西周;后期约500年,史称东周;史学界又将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春秋,后一阶段为战国。对于春秋玉器,十多年前尚不明晰,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遗址和墓葬的清理与发掘,对它们的情况已基本有个眉目。其中重要的发掘并有重要玉器发现的,是山西省曲沃县春秋早期的晋侯墓地M93和M102两墓;河南省信阳地区春秋早期的黄君孟夫妻合葬墓(图1);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中期和晚期的楚墓群(图2);江苏省苏州市附近的春秋晚期吴国墓地和窖藏等(图3)。纵观上述各墓或窖藏出土玉器,其品类较之前期已有很大的变化:玉制工具和仪仗器已消失不见,即使有个别发现,也多是前期遗物;“六器”虽时有发现,但数量极少,唯“六器”中的“琥”,若此期的虎形玉器确为玉琥的话,则其数量是相当多的,往往在一个墓中就出土几件乃至十几件(图4、5);玉佩饰中的玉笄、玉梳仍有所见,且形式变化不大;唯成组佩不仅数量有增无减,且组合形式也大变(图6),出现上部有珩、中部有璧或环,下部有左右分列的璜和冲牙,并于各器间缀串琚、、珠和管等饰;人神和象生器中,人头或人面形器仅见两例(图7、8),表明它已走下坡路并发展为末期;相对而言,跪坐式或直立式人则颇有生气,与以往不同的是出现拱双手而作或拱双手而立之式,且生动写实。此外,在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两件独特造型之物,形作人首蛇(或龙)身,分别代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和伏羲像(图9)。象生器至此期更少,见者仅有虎、蝉、鱼等数种。神灵动物中,虽龙凤尚存,但走向细小和更抽象变形,且多以纹图方式表现而罕见单个成器者(图10、11)。春秋玉器中,亦发现若干前所未见的新品种,其中玉带钩的出现最为突出,并把以往认为玉带钩在中原地区出现之始定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战国中期)之说,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年。此外,西周始见的玉剑饰,由当时只有玉剑把嵌缀物,到春秋时演变为有嵌缀于剑首和剑格之上的玉剑首和玉剑两种器二、春秋玉器的 时代风格与西周玉器相比,春秋玉器品种形式变化较大,在其它方面也具明显差异,并构成其时代特点。选用的玉料品种仍然很杂,品种相对减少。以前已有的青色或黄色蛇纹石(岫玉)与和田地区产的昆仑玉料逐渐多起来,并逐步发展为主流。春秋玉器制作技术也有新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开料技术的提高。此时的开料很均匀,也很薄,厚度一般从以往的0.4cm减到0.2cm左右。多次发现做好的一件两面纹饰相同的玉器从中间对剖成两件相同之器,结果因器形太薄而无法再在其剖面处重新饰纹,而形成一面有饰纹,另一面光素无纹的现象。春秋玉器的饰纹,早期虽然仍见殷商至西周流行的双钩线纹,但此期的双钩线已无西周时的一粗一细相互搭配的特色,而多呈细密布局和线条短小感,所组图纹更抽象变形而不识为何物(图12、13)。及至春秋的中晚期,上述现象除在陕西省雍城(先秦国都城)出土物中尚见单条或双条阴线组成的纹图外,在其它地区,则由隐起加细阴线纹代替双钩阴线纹,并多像夔龙纹(图14、15)。鉴于此类饰纹虽做工精致,但均表现出抽象变形,且各条夔龙间界线不清,首尾互缠,奇特细密和似有似无感,故有人又称其为“寄生虫纹”。春秋玉器中,在穿透孔眼的位置和粗细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如玉璜穿孔的位置,在此前或一端有一至二孔,或两端各有一至二孔,及至春秋的中晚期,其穿孔除两端仍有对称的各一孔外,另在弧凸一侧的中央增加一个穿孔(图16),结果当用其佩挂时,此前是弧凸一侧朝下,凹弧的一侧朝上,而此时朝向刚好相反。又如穿孔的直径,春秋早期仍与前期各代同,即穿孔时的钻孔痕是入口大出口小,通条孔径较短和较粗,及至春秋中晚期,有的孔眼因开始用铁钻穿孔而表现整条孔眼的直径用肉眼看时是大小相等,而且孔眼更细小和长度更大,甚至有的已达10多厘米三、春秋之成组佩玉及其含义考古与文献资料说明,春秋之前用玉者的心态,主要是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春秋时期,这种心态似在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对玉料的质地要求的提高和对它的特性赋予人格化推崇。春秋晚期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及大量发现成组佩玉情况,春秋战国间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符”、“玉不琢不成器”、“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词句即是。所谓的玉“德”,是借玉料特性比附人格化的“仁、义、廉、信、道”等(孔子总结成十一德)来表示。所谓“符”,是指其上的玉色和饰纹等。“玉不琢不成器”虽比喻培养人才之不易,但也说明当时要求采用的玉材,必须用当时最坚硬之物也雕刻不动而需用琢磨方能成器的道理。“君子必佩玉”是来源于“首德次符”说及“君子比德于玉”说。因为当“君子”佩上成组玉佩后,若走路太慢,就没有相互冲击而发生的叮当美玉声,即所谓“其声不扬”;若走得太快,则撞击的叮当声会杂乱无章,即表示“君子”伦理失道;唯一的办法是佩玉君子走路时要求不慢不快,有节奏感,方能使玉佩发出动听适度的美“德”之声。君子“必佩玉”发出的声音,除表示“君子”已“比德于玉”和“节步”外,亦表示“君子”为人的光明正大。因为这种动听之音,是一定距离前后左右之人都能听到,从而防止非正人君子去跟随别人的行动和偷听别人说话的不道德行为。周南泉古玉鉴定系列之五 大变革时期的战国玉器一、促使玉器变革的社会背景周王朝进入战国始,中国社会已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早期的大小诸侯国仍较多,进入中期后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大小诸侯国也合并为七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与此同时,在战国早中期间,尚有个别小国在它们之间残存,其中位于今河北省平山县一带的中山王国,即为一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文化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人类文明象征之一的物质文化,也得以大大的提高和丰富。其中在手工业中占有特殊地位的琢玉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在琢玉史上进入第三高峰期的事实,便是最突出的实例。二、 精益求精的玉料选用和玉器制造战国时,随着铁质工具广泛应用,并用来制作琢玉工具,对玉料的质地也随之提高了要求。以往用青铜器工具刻划不动的玉料,此时则可用铁质工具刻动。也就是说,按“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则,玉料的硬度普遍就要提高,那些硬度较低的玉料,如蛇纹石类材料因用铁可以雕刻,原则上被淘汰,剩下的就只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即昆仑山系玉料了。这种用料的变化,不仅见诸大量的文献,而且在考古发掘的玉器和传世玉器中90%以上均用新疆和田玉等玉料做成,即为证明。玉器制作水平的提高,也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战国玉器的钻孔因铁质钻具的硬度略低于解玉砂和昆仑玉料,故用其带动解玉砂去穿钻玉器孔眼时,即使被硬度较大的解玉砂和玉石磨去一些,但也不大明显,用肉眼观察时就觉得其孔径上下大小相等。这与此前用青铜钻具或更早用竹木等钻具钻成的孔眼普遍是大小不等呈喇叭形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战国玉器开片均平,孔眼可钻更小更长,立体器皿大量出现,镂空和活环套练器突然增多等,亦无不与生产工具的改变、琢玉技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关系三、 战国玉器的 品种和用途战国玉器的品种,除个别类型,如此前常见的玉人头和玉束帛形嵌饰等已消失外,其它春秋时期已有的玉器基本得以继承和发展。唯其形式已大为改观,并出现一些前所未见的品种。如玉带钩,数量由少至多,形式千变万化,史称“满堂宾客,视钩各异于环带间”,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图5、6)。又如玉具剑饰物,此前已有的玉剑首,由长椭圆形演变为扁圆形,玉彘由椭圆演变成菱形。此外,又新出现饰于剑鞘近口处,内由一长方形穿,可与剑鞘结系和革带穿缀用的玉,以及饰于剑鞘末端,形呈束腰形,供保护剑鞘末端不被损坏的玉。至此,玉具剑饰物已基本完备和定型化,并对后来同类玉器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玉礼器,即玉璧(含环与瑷)、琮、圭、琥、璋、璜六器(图7),至此时已全部亮相,从而结束了以往器形不全的局面,其形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最多且变化最大的是玉璧和玉璜,由以往或光素无纹或有简单饰纹的正统(规)形,发展为多种样式同时出现的新景况。其中孔内或边缘加饰对称龙凤等镂空雕纹图者,即所谓“出廓式”璧或璜尤引人注意(图8)。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山国王墓及陪葬坑中,曾发现若干书写器物名称的玉器,如其中玉琥作虎形(图9);“肉(即玉质宽度)大于好(即孔径)者”名璧,“肉好相等者”名环,“好大于肉者”名瑷等的发现,证实“六器”中的琥就是虎形玉器,“六器”中的璧及与环、瑷孔径大小的差别,完全符合《尔雅? 释器》对上述玉器的定名。战国玉成组佩的式样、作用和内在含义,与春秋同,唯等级有别对成组佩玉器的组件数多少有异和形式有别。人形器中作人头或人面形之器已消失,所见皆写实和作整体人形,且一脱以往写实人与神鬼怪异同时出现的情况。其中舞女佩和中山国出土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头结角髻、身着花格长袍的玉人及玉童子骑兽等,不仅是新型器,而且对当时人物的造型艺术和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写实动物中,春秋时期一度不见的蝉、马等复又出现;其中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一件下托长方形玉板并为器座的圆雕加镂雕玉马尤为精巧(图10)。神异动物中,除有传统的龙和凤并作变形外,新发现一种似龙的螭,张牙舞爪,体呈“S”形,更富神秘感(图11)。战国玉器的最明显变化,是出现一种从殷商实用器中的演变而来的所谓“鸡心佩”,其形从圆筒形逐渐向扁平式发展,且两侧加饰扉牙等,并从实用器演变为崇武尚武之佩。此外,此时还大量制作立体的实用器皿,且品种大为增多,见者有玉奁、玉樽、玉羽觞(图12)、玉灯(图13)和玉印等,把玉器品种逐渐从礼仪玩赏物向实用工艺美术品发展。四、 千方万华的 几何式纹图玉器上有饰纹,始自新石器中期,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变化万千,但最大的变化始自战国,它从以往的神异或写实同时并举的饰纹,演化为纯作装饰形的几何形纹图,而且形式繁多,表现出千文万华的景况。值得注意和指出的是,这些纹图,表面看起来似是纯装饰性的几何式布局,但细审形态,往往都是以往各种人和动物中某些器官或精选图案肢解而成。如此期出现的谷纹,呈圆凸尖顶形,显然就是此前动物或人物的眼目发展而成;呈涡状的卧蚕纹,可能就是动物的尾演变的;呈如意形的朵云纹或勾连云纹,很似以前人或动物的鼻子变更而来;呈竹节状的竹节纹,显然是此前鸟禽的羽翅演变而成;其它如网格纹、扭丝纹和蒲纹等,很可能是人物和鸟兽的衣格纹,眉毛纹或草带纹等演变而来,等等。这些饰纹极其有规律的布局,常出现在各种玉器上的两面或周围,有的也作某种动物的鳞甲,或表示天际雷云。当时是否有吉祥含义,从古籍记载看,尚缺证据资料。上述几何图纹的演变,也有一个过渡期,最初是将上述各种纹组成某动物的各种器官,并未有单纯的组列,而且繁密的紧连在一处。这在春秋中晚期的所谓“寄生虫”纹中可见。及至春秋末期到战国,它们的关系,虽仍组成某种神奇动物的各种器官,但已不紧密连接而表现出较为独立的单体。这在上述春秋出土的两件玉剑饰的纹图上,以及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大批玉器纹中可见(图2、4、6)。及至战国中期始,他们就各自独立为一式,并延续到秦汉及影响明清的仿古玉器古玉的断代与鉴别---玉器上的螭 周南泉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时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战国时期的玉螭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璧径21.7cm,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状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整体呈S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为玉璜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之形者。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有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有如下几点: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杨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鳞纹。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汉代是螭纹是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中两汉早期作品,可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此后,西汉中晚期及至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所饰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螭呈张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及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式纹,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的螭纹。所饰螭整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螭四足外撇,分别于左右两侧,背部从脑后至尾间有一阴刻随形的线纹,腹侧似有羽翅,尾饰扭丝纹。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名玉剑珌,其上螭纹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猫科动物的头形,两耳后伏于颈背,近似方框并有眼角线双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细长卷曲,饰扭丝纹。螭身背部有一从头颈至近尾的阴刻随形线,四爪足向身两侧外伸,作穿于云气间的爬行状。西汉中期的典型螭纹代表,是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主体上部的廓处,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侧身侧视,身尾并联形。螭作张口露齿,脑后有双耳和一长且长扬的扭丝形独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于首和颈背上翘,四足外伸但已抽象变形,通体除颈背侧一道随形阴刻弦纹外,另局部还有扭丝式胡须纹和C字形纹等。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是玉贝剑上的珌。此器的两面均有一螭纹,其形除双目上的饰收到或毛纹,脑后有长且下弯的独角,身侧有一鸟首外露等与前述南越王越睐一件玉珌螭纹略异外,其它五官特征,作穿作于云气间的身的刻纹等都很相似。东汉玉器上较具体表性的螭纹,有1969年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所出土的几件玉器饰纹。所饰玉螭纹,基本造型和饰纹与西汉玉螭纹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纹略有所别。主要表现在局部纹刻中有在以往未见或罕见的装饰,如以数道短平行直线组成的足爪、毛发和短须纹,间点缀小圆圈纹、竹节式纹等。此外,玉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角,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征。魏晋时玉螭纹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贝剑饰物等器上。综观此期玉品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较细长,身上以短平行线饰作的足爪和羽毛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耳间和脑后开始出现毛须和发纹等。从上述两汉和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纹看,知此期与战国时的螭纹有如下一些差别: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数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俯视能见的正面形。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饰为扭丝形,多不分叉。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躯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作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宋元时期玉器上的螭纹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有些传世品,曾定为唐物者,似有疑问,因此,其特点不甚清楚。宋、元两代,特别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凡此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试举数例分述如下: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合并的背脊各阴刻一漩涡式钩云纹,从前两足合并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随形阴刻的线纹表示背脊,背脊线两侧各有若干组由双道平等短阴线组成的竹节斑纹,尾长且分成多叉,口衔灵芝。另一器为三环套连式带扣,上亦有双螭纹,其所饰螭形及五官等与前述一器上的螭纹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衔灵芝,其脑后飘发更长,几飘伸至前两足并合处之后的背脊间。近似上述的螭纹,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元钱裕墓出土一件圆形佩上阴刻的一条螭纹可为其代表。凡此说明,上述传世品皆为元物,并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1、此期玉器未见有单独的螭形物者,所见皆以纹图的方式琢饰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2、此期螭纹的造型,如四足分饰于身躯的两侧,作爬行状,尾分叉,身饰双条短平行线组成和竹节纹,都仿自汉魏时物,说明有前后的继承关系。3、此期螭形,前额颇大,且高凸,而脸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则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其与头额的比例是,凸额作头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占三分之一。4、此期螭的脑后束发很长,从脑后一直飘至前两足的背脊处,甚至有飘至胸背处者。5、螭形双肩上耸,前腿弯势柔软,作向前同时伸出的爬行头,而后两足,一弯一伸,呈矫健有力之势。6、四足的关节处有呈漩涡式的云纹,近似的云纹最少的只在耸肩处两组,有的则有四组以上,直至八组,均成双成对,左右分列在四腿和双肩。7、身上所饰的双平行组成的竹节纹增多,有的布满整个身躯和足尾处。8、此期螭形之尾特别长,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卷云形弯曲,作水涡状。9、螭之颈和背,都有一道(个别两道)阴刻线纹,从颈或肩部始一直随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壮的背脊肌肉。明代玉器上的螭明代玉器上常见螭纹,试举数形如下:一是明墓出土两例。其一为浅浮雕螭纹,头部如鼠首,脑后有一卷弯的独角,回首,扭丝纹颈,背脊有一条随形阴线,前两足,一伸直置颈下,一后伸置腹侧,后两足一伸一缩,尾长细分两叉。另一组螭纹,无角,双眉粗大,呈倒八字向两侧分开,缩颈弯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线,似表示翅翼,背脊无随形阴线,尾分成两叉,亦呈爬行状。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纹者,尚有一些传世品,形式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