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 思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事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李■可说是精明老练之辈,他的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堪称绝佳妙语,包容量极大,在不卑不亢的情况下将“球”踢了回去。 精明老练同投机取巧、阿谀奉承是两回事。在事情微妙棘手之时,只有高智商者才能巧妙应付,或者为避免引火烧身,或者为留有回旋余地,或者为摆脱纠葛纷争。 人世间,官场上,竞争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弄权逞威、明争暗斗的事经常发生,如同家常便饭。敢于仗义直言,不怕同恶势力抗争,精神固然可敬,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作这种无谓的牺牲,并不可取。明知是以卵击石,倒不妨退避三舍、保存实力,待机再图发展。 君子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越权插手,越俎代庖,饶舌多嘴,不是招人忌恨,便是招惹是非。这种人与仗义直言者又不同,他们因超越名分地位而引火烧身,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洞明世事,体察人情,随机应变是思不出位的前提;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是思不出位的保证。恰当地运用这一谋略,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无谓的伤害。 【典源】 思不出位:语出《周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李■机敏应高宗:事见《旧唐书·高宗纪》。深藏不露,崇祯计除魏忠贤【原典】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但是,客氏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勾引十六岁的熹宗与之淫乱。后来,她又同大权在握的太监魏忠贤私通,两人狼狈为奸,骗取了熹宗的信任,内外勾结,专权枉法,把持了朝廷政治。 他们在朝廷中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形成了一股力量不小的恶势力。东林党人为了伸张正义,弹劾魏忠贤,遭到残酷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熹宗病死后,由于没有儿子,王位便由他弟弟朱由检继承,这就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魏忠贤失去靠山后,内心恐惧。东林党人再度起来弹劾魏忠贤,崇祯深知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极大,但考虑到刚刚即位,不便马上动手清洗受熹宗任用的老太监。 崇祯心里有数,不露声色,魏忠贤假心假意要辞掉“东厂”的职务,崇祯坚持不同意。大臣杨所修、杨维垣指责太监崔呈秀企图篡位,主事陆源登等人也上书弹劾魏忠贤,崇祯全都假装不知道,嘉兴人钱嘉征上书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读起来令人发指。 这时,崇祯见朝野上下一心反对魏忠贤,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将他招来,在朝廷上当众宣读钱嘉征的信,令魏忠贤万分恐惧。他用重金收买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去求情,遭到拒绝。 崇祯下令把魏忠贤的一切权力削去,贬谪到安徽凤阳,然而,魏忠贤去凤阳时,竟用上千匹好马和八百壮士护送他搜刮来的财宝。崇祯得知后大怒,下令将他抓回北京斩首,魏忠贤畏罪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 接着,崇祯大张旗鼓地清洗了魏忠贤的党羽,将他的侄子、侄孙和客氏的兄弟、儿子处死,客氏被笞死,崔秀呈等太监被斩首。东林党的名誉得到了恢复,被关押的人被释放复职。 【新说】 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瞎子吃汤圆,可心里有数。拿出来表演的,不过是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却不可告人。或者装疯,或者装哑,或者装傻,或者装不知道。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目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戏,除了演技之外,顶要紧的是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己确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胜人一筹。这样,演起戏来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了角色。 不善表演者切莫轻易尝试这一谋咯,否则,马脚一露,后果不堪设想。 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是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略后发制人的厉害。 有时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对手软弱无能,趁其不备而攻杀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让他奔东边去,而自己却在西边出击。 所以,为了有效地打击对手,首先要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过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样善良,结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恶伤害,成了邪恶的牺牲品。即使不以打击对方为目的,为了不遭对方打击,也不应天真善良地将自己暴露无遗,毫无还手余地。 善良诚可爱,善于在险恶世道中保存这份善良,则更为可贵。 【典源】 深藏不露:语出《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崇祯计除魏忠贤:事见《明史·庄烈帝纪》。自有肺肠,刘秀施计废皇后【原典】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再婚夫人郭圣通,原来是西汉景帝刘启七世孙刘扬的外甥女。当年刘秀起兵南阳时,曾被王郎的军队打败,于是投奔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刘扬,以图发展。刘扬很看重刘秀的才能,但提出要刘秀娶他的外甥女郭圣通,才肯接纳他。刘秀为了得到暂时庇护,便答应了这门婚事。然而,刘秀实际上早就同他的同乡美女阴丽华结成了夫妻。 后来,刘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他夺取天下靠了刘扬的军队,只得将郭圣通立为皇后,将她的亲生儿子刘疆立为太子。但是,阴丽华貌美受宠,刘秀对她旧情难忘,况且他在领兵出征时,也常将阴丽华带在身边,过了多年后,刘秀发现阴丽华所生的儿子刘阳比刘疆更能干,便萌发了废后易储的念头。 不过,刘秀考虑到自己的名声,还不敢公开废黜皇后另立,于是想方设法寻找正当理由,以便名正言顺地这么做。 郭圣通十分妒忌刘秀宠爱阴丽华,也对刘秀偏爱刘阳十分不满,因此与刘秀作对,经常故意违反他的旨意。这样做正好让刘秀抓住把柄,郭皇后就成了刘秀下手的对象。 这时,宫中教习、殿中侍讲是刘秀心腹。他深知刘秀的心思,便告经刘秀谨慎从事,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刘秀接着以“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为理由,废黜郭皇后,另立阴丽华。为了减少非议,刘秀有意将郭皇后次子封为中山王,扩大了封地,使这一事件淡化。 刘秀还让郅恽规劝刘疆主动请求让位,刘疆自己也知道太子之位难保,被迫听从郅恽的建议,“奉养母氏,以明圣教”,一再请求让出太子之位。 刘秀假装不同意刘疆的请求,推让再三才答应。紧接着,刘秀正式将刘阳立为太子,并封为东海王。 【新说】 千万别以为这里说的“肺肠”是肠肝肚肺等内脏,而是说的“心思”。 “自有肺肠”则是说另有心思,另有与人不同的想法。故事中的刘秀便是“另有心思”,即想废黜名正言顺的皇后,另外册立皇后,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 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每个人的想法和心思都不一样,这个不用多说。自有“肺肠”,总是在某件事成了既成事实,而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当事人产生了另外的想法,或者可以叫做“另有图谋”。 这种图谋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不可告人,在它成为事实之前,除了极个别心腹之外,必须保密,甚至要不惜手段制造假象,掩盖真实目的。因此,保密便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最后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保密是否成功。 阴谋诡计大多都可算作自有肺肠,因为它们不可告人,总在暗中进行,经常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并且时常暗伏杀机。但是,并非所有的自有肺肠都可归入阴谋诡计之列,比如荆柯刺秦,则是出于天下大义,代表了众多民众的心声,必须秘密地进行以保证成功。也就是说,作为计谋,自有肺肠是中性的;君子可以运用,小人同样也可以运用。 所以,自有肺肠不同于包藏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个性,表现了不甘苟同既成事实而想有所改变。差别只在于为此采取行动的动力是受道义的支配,还是受私欲的驱使。 【典源】 自有肺肠:语出《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刘秀施计废皇后: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原典】 春秋时,楚成王先立了儿子商臣为太子,后来又想改立另一个儿子职为太子。商臣在老师潘崇的帮助下杀了父亲而自立为国君,英楚穆王,而潘崇则以太师的身份垄断了国家大权。 穆王在位十二年后死去,儿子侣缕承王位,即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国家大事,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还发出诏令说: “我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地劝谏国君的人。现在我当了国君,有了国家,谁敢来劝谏我,一律判处死刑,绝不赦免!” 满朝文武官员都害怕被杀头,竟然真没有人敢去劝谏。楚庄王也就乐得醉生梦死了。 后来,有一个大臣叫伍举的去见楚庄王。 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的美女,坐左钟鼓乐器中间欣赏音乐。见到伍举进来也不松开抱美女的手,只是懒洋洋地问伍举有什么事。 伍举说: “臣下听人说了一个谜语,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来请教大王,看大王是不是能够猜得出来。” 楚庄王一听是猜谜,一下子就来了劲,叫伍举赶快说给他听。 伍举于是说: “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一停三年,不飞不叫。这是只什么鸟?” 庄王听了回答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举听了庄王的回答后吃了一惊:是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来,庄王心中是不数的。 但庄王并没有因此而振作起来,反而更加奢侈淫逸。 终于又有一位大臣忍不住了。这位大臣叫苏从,他不像伍举那样去打谜语,逗圈子,而是直言相告要去劝谏庄王。 庄王问他: “你难道没有听见诏令?难道不怕死吗?” 苏从回答说: “臣下当然听见了大王的诏令。不过,舍弃我的生命而使大王明白一些道理,这正是我的愿望!” 庄王听了立即起身相迎,请苏从坐下慢慢说。 从此,庄王停止了奢侈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开始亲自治理国政,重用伍举和苏从,杀了数百个过去的官员,提拔了数百个新的官员。从用人到各项制度实行全面改革,励精图治,上下精神振奋,老百姓衷心拥护,当年就灭了庸国,隔一年打败宋国,再隔一年又讨伐陆浑的少数民族,直打到洛阳,陈兵向周天子示威。 就这样,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是一鸣惊人【新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说得多好啊! 后世人多注重的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把它作为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激励之辞。不过,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实际上是效果,是结局,是那耀人眼目的成功的一瞬。从智谋的角度来说,更注重的,更耐人寻味的,却是那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 以楚庄王的故事而论,他之所以三年不飞,三年不鸣,当然不是不知道飞,不愿意鸣,而是基于自己立身为国君的现状,基于潘崇专权后楚国朝廷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实际情况而不得不如此。这一点,只需从他理政后杀数百个过去的官员这一事实来看就是非常清楚的了。 很明显,楚庄王下诏拒谏其实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心来功谏的臣下;以死相威胁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梦死就是要故意显示自己胸无大志,看哪些大臣肆无忌惮,把一切败德恶行暴露无遗,看哪些大臣洁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 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后,才能够施行大手术,全面整顿,全面改革,经大乱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看来,即使是贵为国君,有时候也不得不来一点韬晦之术啊! 有趣的是,这种韬晦之术还不只是楚庄王一人使用,据《史记》记载,比楚庄王晚两百多年的齐威王几乎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手段使齐国大治,称霸天下几十年,淳于髡去劝谏齐威王的谜语正是伍举的谜语,而威王的回答也与庄王一模一样。 【典源】 三年不鸣:语出《史记·楚世家》:“(伍举)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楚庄王一鸣惊人:事见《韩非子·喻老》、《吕氏春秋·重言》、《史记·楚世家》等。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原典】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早年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绵。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 “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成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 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新说】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宋·邵雍)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时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韩信就正是这佯一个写照,所以,称得上是一位大丈夫。 一般说来,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谋,而更体现出一种器度,一种素质。但从韩信的自白来看,从孔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来看,能屈能伸也仍然是一种智谋,一种投资痛苦,回收时间较长的智谋,甚至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智谋。 这种智谋的功夫在一个“忍”字。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 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只有忍辱才能负重,只有忍才能屈,只有屈才能伸。正如韩信自己所说,没有当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齐王楚王?哪有后来的淮阴侯? 同样的,勾践没有当年忍会稽之辱,忍入吴之辱,哪有后来的卧薪尝胆,兴越灭吴呢? 所以,《周易·系辞》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势,以存身也。”尺蠖的屈退是求得伸进;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存自身。 这就是能屈能伸的道理所在。 【典源】 能屈能伸:语出《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文)种善图始,(范) 蠡能虑终,越承二贤,邦以安宁。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 韩信忍胯下之辱: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忍辱含垢,陆逊排众克蜀军【原典】 公元221 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被东吴夺去的战略要地荆州, 出兵攻打东吴。东吴的孙权派人求和,遭到刘备拒绝。为此,孙权任命年仅三十八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五万兵马迎战。 第二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并在长江南岸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拒不出兵交战。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会解围的。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他手按宝剑说: “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让我担任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恪尽职守。吴主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抗。”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才利用顺风放火之计,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说】 忍辱含垢是一种计谋,也是一种勇气。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有起伏,有高低潮。遭遇曲折之时,应该平静地接受这种现状,冷静地等待,等待时机到来,这样才能显出一个真正英雄的长远眼光、全局观念和宽阔胸怀。 历史上,赵武灵王曾经为了赵国的生存进行服装改革胡服。就改革而言,只能向好的方面改进,而这里的改革却是向不如自己的蛮人的服装靠近,实质上是在倒退,而且是全国性的。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国辱,但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尽全国之力与强敌决一死战,那心定是生灵涂炭,恐怕还要亡得早些。所以,不如暂时含垢忍辱,以侍日后崛起。比较起来,进行服装“改革”为上策,但这决非救国的长久和根本之策。 继而又想到了司马迁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完成辉煌的《史记》,越王勾践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报仇雪耻..所以,必要时也得忍辱含垢啊! 【典源】 忍辱含垢,语出班昭《女诫·卑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苦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陆逊排众克蜀军:事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以屈求伸,张禹佯退谋私利【原典】 张禹是西汉时成帝刘骛的经师,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禄,采用以退为进的手段,利用成帝对他的敬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汉元帝刘■死后,太子刘骛即位,张禹因为做过太子的老师,被聘为主管奏章文书的尚书事。当时,成帝的舅父平侯王凤任大将军,辅政掌权。张禹为了避开王凤的锋芒,借口有病辞官回家。 成帝还年幼,非常害怕张禹离开身边,请求他留下来。成帝给了张禹一百斤黄金,以及祭牛和醇酒,派御医去为他看病,让厨师为他准备饭食,并派使者前去慰问。 张禹知道成帝不忍自己离去。心里有了底,便开始上朝办公。后来,他代替王商当了六年宰相,但由于王商十分专横,张禹又以病为由请求归家。 成帝重赏张禹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回到家之后,张禹买了大量田产。他还同成帝的舅舅王根争地,由于成帝的偏爱,以张禹获胜告终。为了让自己女婿萧咸当上官,张禹又向成帝说情,成帝便将萧咸提拔成了弘农太守。张禹的小儿子没有封官,每到成帝去看张禹时,他都把小儿子叫到身边来,成帝就在张禹的床边将他的小儿子提拔为黄门郎给事中。 后来,连续三年遇上严重的天灾人祸,外戚王氏专权,官员百姓上书成帝,认为灾祸是由王氏造成的。成帝也认为是这样,为此专门去请教老师张禹如何处理。 张禹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子孙势单力簿,为争地同成帝舅舅王根闹翻了,因此害怕王氏给自己找麻烦。他对成帝说,春秋时期两百多年,发生过多次日蚀、大地震、诸侯互相残杀和外族入侵中原等天灾人祸。它们都不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皇帝应该与官员百姓同祸福,不要听信谗言。张禹是暗示成帝不要诛王氏。 成帝信了这番话。王氏得知张禹为他们说话,对张禹有了好感。张禹因此更加受到成帝和外戚的宠幸。 【新说】 蜷缩起身子,藏起锋芒,夹起尾巴,倒退几步,这些玩权术者们常用的手法,都是为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了获取更多的东西。这些手法很能使一些人,特别是心里很少转弯的人,被迷惑住。 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猫儿时常懒洋洋若无其事地很舒服地躺在地上打盹儿。这时,老鼠自以为是地以为天下是自己的了,放心大胆出洞来游行觅食。就在老鼠不慌不忙自鸣得意之时,猫儿一个鲤鱼打挺跃起猛扑,老鼠顷刻就成了猫儿的口中餐。 以屈求伸简直与这一幕相似之极。 蜷缩起身子时,两眼总在悄悄滴溜溜乱转,寻觅起身直腰时怎么行动。 点头哈腰作谦卑状时,内心深处一直在盘算如何变本加厉地捞回来。往后退却时,总是瞄着更远的地方,寻思怎么冲过去。看似轻松、卑贱、认输、让步、诚恳、憨厚、虔诚、友好等等的背后,是极其紧张的等待、谋划、报复、攫取、反击、不服气等等心理。 这就是以屈求伸:在情况对自己不利之时,不逞强,不硬拼;躲避锋芒,制造假象,施放烟幕,然后磨刀霍霍,时机一到,立刻冲出去杀他个回马枪! 不只是察颜观色,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问题。不只是表演技巧,找准时机的问题。也不只是耐心等待,不露马脚的问题。更有挖空心思,养精蓄锐,心狠手毒的问题。还有总结教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问题。 【典源】 以屈求伸:语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张禹佯退谋私利:事见《汉书·张禹传》。以迂为直,贾似道退寸进尺【原典】 贾似道是南宋大臣,在他的扶持之下,赵■继承宋理宗赵昀之位,当上了皇帝,即宋度宗。赵■是个昏君,只知享乐,无才治国,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贾似道。自此,贾似道以周公自喻,赵■称他为师臣。 赵■登位之初,贾似道使出几个下马威,以便将赵■长期控制在股掌之中。 料理完理宗赵昀的后事之后,贾似道暗中派遣心腹吕文德向朝廷谎报军情,称蒙古人南下进攻下沱。 赵■闻讯大惊失色,立即召贾似道出山处理朝政。这一着使贾似道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太师”称号,并被封为魏国公。 然而,贾似道并不以此为满足。不久,他又以回家体养为名,暗中要挟赵■。赵■信以为真,每天派人到贾似道家中传旨四五次,竭力挽留,并每天十多次派人送去各种赏赐。使者害怕皇帝的要求不能实现,竟然每天夜里守候在贾府门外。 见这些做法仍召不回贾似道,只得再授予他特权,准许他三天上一次朝,在靠近西湖的葛岭赐给他一所住宅、把他送到那里去体养。贾似道又进一步达到了目的。 从此他五天上一次朝,办公地点竟在西湖的船上,完事后也不去宰相办公的地方,把要处理的政事交给心腹,其他宰相只是挂名。 当时的人嘲讽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指贾似道)。”后来贾似道又多次以离职来要挟赵■,而赵■每次都涕泪挽留,一直到获得十天一朝的特权。每次退朝时,赵■都离座目送贾似道走出宫廷,然后才坐下。 贾似道凭借“离职”这一法宝,不断攫取特权,一时权势鼎盛,将宋度宗赵■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中。 【新说】 “迂”,意即曲折。“以迂为直”,是说迂回曲折,转弯抹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自己的目的不便于表明,或者达到目的有障碍时,便采取这一谋略。 贾似道的目的是控制皇帝和朝政,这个目的自然不可告人。他以退为进,退是假象,是手段;进是实质,是目的。退一步、进两步;再退一步,再进两步,层层推进,逐渐达到预定目标。 之所以要迂回曲折,主要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因此,真实目的越隐蔽越好,一旦被识破,便可能使计谋流产。 不可操之过急,凡事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放长线,钓大鱼。要有战略眼光,不斤斤计较一分一厘的得失。 迂回曲折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随机应变。以退为进只是方法中的一种。 可以声东而击西,制造错觉和假象,将对手的注意力转移之后进而取之。也可以剥笋似的层层逼近,扫除外围障碍,使核心暴露孤立,最后迫使对手认输投降。还可以先暂寄对手篱下,取得对手信任,一旦羽翼丰满,便取而代之,反客为主。还可以退而结网,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十年之后报仇也不算晚。目的不同,手段也随之变化。 【典源】 以迂为直:语出《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贾似道退寸进尺:事见《宋史·贾似道传》。兼听则明,唐太宗厂开言路【原典】 公元626 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 齐王李元吉和他们的儿子。李渊只得承认既成事实,立李世民为太子。过了两个月,又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称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贞观年间(627—649 年),李世民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景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是李世民治理朝政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世民即位之初即专设谏官,要求随时跟在自己左右。并要求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议事,都必须有谏官一人参加,做到有失必谏。大理少卿孙伏伽多次在小事上劝谏,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予以嘉奖,升为谏议大夫。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知无不言,毫无忌讳。于是言路广开,“直谏”、“忠谏”成为风尚。 尤其是谏议大夫魏征,更是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次劝李世民以随亡为鉴,居安思危。李世民谈到魏征时说: “魏征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劝,目的是不让我做错事。所以我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 “当皇帝的怎样才会明智清醒,怎样就会愚昧糊涂?” 魏征回答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就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会明智清醒,偏信一方面的话就会愚昧糊涂。” 李世民请魏征说下去。魏征于是举例论述说: “从前尧帝详细询问老百姓,所以知道民生疾苦。舜帝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治水无能的官员不能蒙蔽他,相反,秦二世偏信宦官赵高一人的话,结果在望夷宫被他杀害。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没有及早攻打侯景,结果被侯景攻陷台城,忧愤而死。又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本已动荡不安,虞世基却不让炀帝知道情况,炀帝也照样寻欢作乐,结果终于被身边的人杀死。 所以,做皇帝的能够广泛听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见,就不会被一两个大臣蒙在鼓里,就会知道下面的情况,从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决策。 李世民听后说: “是啊!” 从此更加注意广开言路,倾听多方面的意见。 【新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是领导的艺术,其思想由来已久。 《管子·君臣》:“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思就是不要偏听个别人的意见,而要综合听取多方面的看法。 《荀子·不苟》说:“公生明,偏生暗。”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 到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这意思表达就更清楚了: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所以,魏征实际上是引用的《潜夫论》里的话来告诫唐太宗,而不是他个人别出心裁的发明。 从智谋的角度来说,兼听则明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作为领导者,无论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公司老板,都很容易被手下的人,特别是亲近的左右手所蒙蔽、操纵。你不听他们的话当然不行,那要他们干什么呢?但是,如果你只听他们的话,偏信他们的意见,那你可又得当心了。事实上,作为亲信,他们最怕的就是你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你正应在信任他们的前提下,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以免闭目塞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兼听则明也就有了权术的性质了,属于智谋的范畴。 【典源】 兼听则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八》:“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广开言路:事见《旧唐书·太宗纪》、《新唐书·太宗纪》、《资治通鉴·唐纪》等。虑杂利害,曹操拒绝登帝位【原典】 公元219 年7 月,蜀将关羽领兵进攻曹操军队,利用水淹战术打得曹军大败,曹操的将领于禁、庞德等人被俘获,樊城、襄阳被蜀军包围。这次战役使蜀军声威大振。 曹操被蜀军的势头吓住了,本来打算将都城迁往邺城,以躲避蜀军锋芒。 这时,司马懿和蒋济向曹操建议,利用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的矛盾,以分割让出江南的地盘为代价,拉拢孙权。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 孙权与曹操达成协议后,偷袭江陵,成功地攻杀了蜀将关羽。蜀军损兵折将,解除了对樊城和襄阳的包围。 这年冬天,为了嘉奖孙权配合解围的功绩,曹操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任荆州牧,并封他为南昌侯。 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进一步扩大地盘,暂不想同曹操作对。 他派出校尉梁寓向曹操进贡礼物,并派人送去信件,表示愿向曹操俯首称臣。 曹操读完来信,心里明白孙权不会这么顺从,而是别有用心,他把信给左右看了,并说:“孙权这家伙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 侍中陈群等人说:“蜀汉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殿下功高德重,人心所向,孙权在远方称臣,这是天随人愿。殿下应该登基称帝,不能再犹豫了。” 曹操听了以后回答说,“如果有天命在,我就成了周文王曹操音周文王灭商未成功自比,感叹自己未能统一中国。他也明白,倘若接受孙权称臣,就暴露了称帝的野心。在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吞并孙权和刘备的时候妄自称帝,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到时候称帝不成,又会失去号令天下的威信,所以发出了“在火炉上烧烤”的感慨,拒绝称帝。 【新说】 所谓“虑杂利害”,是说同时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这种考虑,往往是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想明白了,在心理上和物质上作好准备,接着付诸行动。 只考虑到一个方面,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出现意外,导致行动失败。 有经验的谋略家和领导者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们的思维习惯总会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作出种种假设来预测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周密准备,谨慎行事。 曹操正是这么做的。他之所以拒绝孙权称臣,是凭着对孙权及整个局势的了解,对称帝的利和弊作了充分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别以为曹操不想称帝。恰恰相反,称帝,一统天下,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只不过时机和条件暂不成熟,他才作出了明智的决定。 一种比较好的考虑习惯是,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后果推到极端去设想,有利的最好结果如何,不利的最坏结果如何,推到了极端,心理准备才会充分,才会有回旋余地,出现了情况才不会觉得意外。 此外,有利和不利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此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在哪些环节、因素上要把握住,转化的关键在哪里,都得仔细斟酌。 考虑周到、准备充分,为的是掌握主动。掌握了主动,无论是进还是退,都会应付自如。 【典源】 虑杂利害:语出《孙子·九变》:“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拒绝登帝位: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居安思危,魏绛告诫晋悼公【原典】 春秋时,晋厉公偏听奸邪,滥杀无辜,以致国内怨声载道,老百姓深受其害。后来,一些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厉公,另迎在国外的公子姬周回国做国君,这就是晋悼公。 晋悼公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使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晋国北方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游牧部落,中原人称他们为戎狄。晋厉公时,戎狄经常侵扰晋国的边境地区。悼公即位后,戎狄的首领派人带着礼物来到晋国,通过大夫魏绛引见悼公,希望与晋国建立外交关系。 晋悼公说: “戎狄老是侵犯我国,贪得无厌,又没有信用。我不如讨伐他们,用武力使他们屈服。” 魏绛劝悼公说: “现在大王正与楚国争霸天下,不少诸侯都在我国与楚国之间摇摆不定,看哪边国君仁德就归顺哪边。比如说,目前陈国就刚刚归顺我们,如果我们这时兴兵去讨伐戎狄,楚国就会乘机讨伐陈国,我们没有力量去救陈国,陈国就必然会背叛我国而归顺楚国。其他诸侯恐怕也会这样。所以,就算我们征服了戎狄,也会失去中原各国,这是得不偿失啊!相反,如果我们和戎狄建立外交关系,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楚国了。请大王深思熟虑!” 悼公觉得魏绛的话有道理,就同意了和戎的建设,与戎狄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戎狄建立外交关系后,晋悼公集中力量协调与中原各国的关系,八年之中九次召集、会盟各国诸侯。后来又联合宋、卫、齐等十二国组成盟军,讨伐一直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定的郑国。郑简公见盟军大兵压境,惊恐万状,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大家觉得这样朝晋暮楚的确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决心归顺晋国。郑简公便派人到晋悼公那儿去请罪求和,表示愿意永远归顺,并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同意了郑国的请求,撤兵回国。 解决了郑国的问题后,晋悼公想到了魏绛的功劳,于是便把郑国送来的十六名歌女和两套高级组合乐器赏一半给他,并对他说: “先生教我和戎狄友好,使我免去了后顾之忧,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之中九次召集各国诸侯开会,好不威风!现在我们晋国和各诸侯国的关系,就像这些乐器一样,演奏得非常和谐。所以,让我们来分享这些郑国送来的礼物吧!” 魏绛辞谢道: “同戎狄和好,这是托我们国家的福;八年之中九次召集诸侯,这是托大王的威灵,大家的辛芳,我有什么贡献呢?现在,我倒希望大王在享受胜利的快乐时能够考虑到国家今后的事。古书上说:‘居安思危。’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有所考虑才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可以防止祸患,我斗胆用这些话来劝勉大王。” 悼公说: “先生教我,我怎敢不听从!没有您上次的告诫,我哪来今天的成就呢? 论功行赏,这也是国家的规定。先生还是领受了吧。” 魏绛这才接受了赏赐。 【新说】 居安思危是立身处世的智慧。 天地万物变化莫侧,太阳升到中天就要西落,月亮圆了就要缺,东西装得太满就要溢出,生命到了旺盛朗后就要衰弱。恰如苏东坡所吟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或者换句话来说,叫做—— 天地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样来对待这一席迟早要散的盛筵呢?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告诉你说,根本就不要去入席,不要去享受那盛筵的快乐,免得席散后悲伤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