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说:“我可以当众激怒大王,请大王斩去我的右手,杀死我的家人,这样,庆忌就会信任我了。” 吴王不忍心如此做,说:“你又没犯罪,我怎么可以下此毒手呢?” 要离执意要这样做,伍子胥也在一旁支持。吴王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伍子胥带要离上朝,向吴王保荐,让他做将军率兵进攻楚国。 阖闾一看说:“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怎么能带兵打仗?真是岂有此理!” 要离说:“大王可真是忘恩负义,伍子胥为大王得了江山,大王却不愿发兵替伍子胥报楚王之仇。” 阖闾勃然大怒,下令斩去要离的右臂,打入牢狱,伍子胥叹气而出,其他官员也莫名其妙。 过了几天,伍子胥设法让要离从牢狱逃出。要离一出国境就到处散布吴王的坏话,发誓要报断臂之仇,阖闾下令把要离的妻子也抓来当众活活烧死。 要离一到卫国就去投奔庆忌,开始庆忌不肯相信,等到看了要离被砍去的右臂,又听心腹报告吴王已将要离的妻子当众烧死后,便深信不疑了。 要离从此为庆忌出谋划策,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当庆忌的军事力量准备得差不多了时,便乘船渡江攻打吴国。庆忌和要离同坐一条船,庆忌坐在船头,要离持戟侍立。船到江心,一阵风起,要离借助风力,单臂挥戟向庆忌刺去。由于庆忌毫无警惕,结果被当场刺死。 要离终于为吴王除去了心腹大患,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新说】 吴王的心腹大患倒是除去了,可要离付出的代价不也太惨重了吗? 但这是他甘心情愿的。 这就是苦肉计——打者愿打,挨者愿挨! 除了代价而外,苦肉计的风险也是够大的。假如以代价换来胜利倒也还有得说。如果被识破,那岂不是白白冤枉了吗? 不过,代价尽管大,风险尽管大,甘愿做这计中主角的却不乏其人,最著名的如三国时代的周瑜打黄盖,宋代的王佐断臂入金营等,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故事。其它如妻妾争宠,自己抓伤自己以陷罪于对方,王连举开枪打自己以蒙混过关等,虽然也是苦肉之计,但其目的已不是害那相信者了。 由此可见,任何计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领会其精神,掌握其奥妙,就可以活学活用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合。 当然,关键是要做得周密,不然的话,像王连举那样,遇到当过外科大夫的■山先生,自己白挨一枪不说,反而暴露了真实身分,结果还是做了叛徒。 那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典源】 苦肉近敌:通常说“苦肉计”。“三十六计”第三十四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另见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那一个股肱臣诸葛施韬略,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要离断臂刺庆忌: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离间挑拨,田单收复七十城【原典】 田单原来是齐国首都临淄管理市政的一个小官。齐■王时,燕昭王派乐毅为大将讨伐齐国,半年间连破七十余城,只有莒城和即墨两城还在齐国人手中。当时,田单带着家人也逃到了即墨,即墨守将出战被燕人杀死,人们公推田单为守即墨城的将军。 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田单听说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矛盾,就派人到燕国去散布说:“齐■王都已经被杀了,齐国却还有两座城没有攻破。乐毅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在齐国称王,只不过齐国人还没有完全归附他,所以拖延时间,慢慢地攻打即墨城以等待时机。现在齐国人最怕的是燕王另派他人来换下乐毅,那样一来,即墨很快就会被攻破了。”燕惠王听进去了,于是派骑劫换下了乐毅。 乐毅一气之下去了赵国,燕军的官兵都为乐毅忿忿不平,士气因此受到影响。 田单要求即墨城中的每户人家吃饭时都在庭院里祭祀祖先,引得飞鸟都在城的上空盘旋,下来啄食。燕国军士对此感到很奇怪。田单便扬言说:“有天神下来指导我。”又要求城里人散布说:“有天神做我们的军师。”这样来蛊惑燕国军士。 同时,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国军队中散布说:“齐兵最怕被燕国人割去鼻子。如果燕军把俘虏到的齐兵都割去鼻子押到队伍前去与齐兵战斗,即墨就守不住了。”燕军果然这样做了,守城的齐兵一看投降燕国的人都被割去了鼻子,全部义愤填膺,更加坚守城池,生怕自己落在燕国人手里。 接着,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军说:“齐国人最怕被挖掉城外的祖坟,怕祖先受到凌辱。”燕军一听,果然挖了齐国人的祖坟,把死人的尸骸弄来燃烧,大火冲天。齐国人从城墙上望见了,都大哭不止,决心出战与燕军拼个你死我活。 田单看到齐兵的士气鼓得很足了,就一面派使者到燕国去请求投降,一面派即墨的富豪悄悄送黄金给燕将,说是即墨投降后,请关照不要杀害家人。 燕将大喜,同意了富豪的请求,更是松懈了斗志。 时机成熟了,田单把城里的一千多头牛全部集中起来,给它们披上画有五颜六色蛟龙图案的彩布,牛角上绑着锋利尖刀,牛尾上缠着浸过油的芦苇。 到了晚上,将牛尾点燃,把牛从凿开的城墙洞口赶出去,牛的后面跟随着五千精兵。牛尾烧起来后,牛狂怒着冲向燕军,火光照着牛身上的蛟龙图案,吓得燕军惊惶失措,望风而逃。齐兵杀死了燕将骑劫,一路乘胜追击,所过之处,全部叛燕而归齐。曾被燕国占领的七十余城一举收复。 齐襄王继位,封田单为安平君。 【新说】 田单的最后胜利是“火牛阵”出奇兵,但其铺垫却是一系列的离间计涣散了敌人的斗志,尤其是离间燕惠王与乐毅,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离间与反间的界线本来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三十六计”的解释:离间是使敌人自相怀疑和猜忌;反间是使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所以,周瑜用蒋干是反间,田单害乐毅则是离间。当然,也有反间和离间并用的,如陈平除范增就是。后人模糊了两者的界线,就连“三十六计”也只有反间计了。不过,反间也的确更为巧妙,更让人拍案叫绝。 离间其实就是挑拨离间。 这一说,离间就应用得太广泛了。生活中到处都是挑拨,可以说,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有挑拨。 不过,作为计谋的离间不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如果要作出区别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作为计谋的离间主要用于对敌斗争;如果把它用在同志身上,就进入道德品质的范畴了。这就好比同样是一把刀,用来杀了无辜叫杀人凶器,用来杀了敌人却叫战斗武器一样。 所以,要用离间计得看对象,千万不要随便弄得人自相怀疑和猜忌。那样就不是智谋之士,而成为挑拨他人,搬弄是非的宵小之徒了。 【典源】 离间挑拨:通常说“离间计”。语出《后汉书·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间近戚,自隆支党。”另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田单收复七十城:事见《史记·田单列传》。反间而用,蔡瑁张允成冤魂【原典】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八十三万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发,在三江口与东吴水军初战失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曹操献计,建议先立水寨,让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在中间,熟悉水战的荆州军在外,每日水上练兵,然后再与东吴军大战。东吴大都督周瑜知道后大惊,决心除掉蔡瑁、张允这两个投靠曹操的荆州降将。 这时,正好有曹操的幕僚,九江人蒋干来访周瑜。 原来,曹操初战失利,心中非常烦恼。蒋干曾经是周瑜的同窗好友,主动提出到东吴游说周瑜投降曹操,顺便也可以到东吴军中打探虚实,侦察情况。 周瑜明知蒋干此行目的,但佯装不知道。要求蒋干只叙友情,不谈政治。 并极其热情地接待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军中大摆“群英会”。大张筵席,觥筹交错,直喝到夜深时分,酩酊大醉,呕吐不止。还硬拉蒋干同榻而卧,抵足而眠。 周瑜和衣卧倒便鼾声如雷,睡得死沉沉的,蒋干却根本睡不着。二更时分,营帐内灯还没熄灭,蒋干见周瑜桌上堆着一卷文书,心想正好偷偷侦察一下情况。于是起床偷看,却见一封信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吃一惊,打开一看,原来是蔡、张二人与周瑜联系,愿将功赎罪,故意把曹操军队困在水寨中,然后伺机斩杀曹操。正看着,听得周瑜翻身,蒋干连忙把信藏在衣兜里,一口把灯吹灭上床假睡。将近四更,忽听得有人入帐叫: “都督醒没有?”周瑜惊醒问那人什么事,那人说:“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忙叫那人低声,然后又连叫了两声蒋干,蒋干装睡不理。于是周瑜与那人走出窗外低语,蒋干仔细偷听,只听那人在窗外说:“蔡、张两位都督说,一下还下不了手..”后面的话声音更低,便听不清了。一会儿周瑜进帐又叫了两声,蒋干仍然装睡不应,周瑜便脱衣再睡了。 蒋干心想,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发现信不在了,必然要把我抓起来。 于是便轻轻起床,悄悄出了营帐。门口军士只问了问,因是都督的客人,也不阻挡。 蒋干一过江便向曹操汇报,虽没有能说服周瑜投降,但却探听到重要情报。边说边拿出蒋、张二人的信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大怒,马上叫来蔡瑁、张允,要他们立刻出兵攻打东吴。二人果然都说时机未到,不可进兵。曹操喝令军士推出斩首。可怜二位水军都督,莫名其妙中就已做了冤死鬼。 【新说】 这就是反间计的奇效。 《孙子·用间》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 敌人的间谍怎么会为我所用呢? 办法有二:一是利诱,明明白白地争取他反过来为我所用;二是佯装不知他是间谍,让他获取假情报甚至完全相反的情报,他不知不觉地为我所用。 后一种似乎更为高明。 周瑜堪称施用反间计的大师。他不仅利用蒋干除掉了蔡瑁、张允,而且还利用他引庞统入曹营献给曹操以连环计,使“火烧连营”的计策得以成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 间谍的使用基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理。因此,间谍战可以说与整个人类军事史相始终,而军事又是政治的集中表现。进入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运用使间谍活动日益神出鬼没,“反间”更是成为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即使你是周郎再世,如果不精通若干高科技的特殊手段,也绝不是诸如克格勃之类间谍组织的对手。 当然,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间与反间的基本原理还是古今一例,中外相通的。只不过古代主要用于军事、政治,而现今已扩展到经济、科技乃至日常生活领域里罢了。 【典源】 反间而用:通常说“反间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三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另见《长短经·五间》:“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间计者也。” 蔡瑁张允成冤魂: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连环圈套,周公瑾火烧赤壁【原典】 赤壁之战时,周瑜利用蒋干行反间计,使曹操斩了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然后又施用苦肉计,痛打黄盖,并派阚泽去曹营献降书,说黄盖愿投降曹操。曹操心中疑惑不定,想再派人去周瑜寨中探听虚实。蒋干又自告奋勇前往,曹操同意了。 周瑜听说蒋干又过江来,心中不由大喜,说: “我破曹操,正在此人身上了!” 连忙叫鲁肃去请庞统先生来见。 原来,此时尚未归刘备的凤雏先生庞统刚好到江东,鲁肃把他推荐给周瑜。周瑜曾问他破曹乒的计策,庞统说: “要破曹兵,必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其余的船都四散开了,除非用‘连环计’,使曹操把所有的船钉在一起,就可以成功了。” 周瑜觉得庞统的计策很好,但不知怎样才能使曹操中计而把所有的船钉在一起。正在这时听说蒋干又来了,所以大喜,先找庞统来商议好用计,然后才通知接见蒋干。 周瑜一见蒋干便装作不高兴说: “上次好意接待你,你却偷了我的书信不辞而去、今天怎么还好意思来呢?我不看在过去多年的同窗好友的情分上,就对你不客气了。本想赶你过江去,但我这一两天就要大破曹贼;想把你留在军中,又怕你再偷我的情报。 算了罢,现在先送你去西山庙里歇息,等我这两天破了曹兵再送你过江说完也不听蒋干解释,就叫兵士送蒋干去西山庙中。蒋干心里暗自叫苦,晚上在庙后散步排遣烦闷,忽然听到有读书声。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人正在草屋内读书,仪表非凡。叩门相问。原来是著名的凤雏先生。二人交谈,才知是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人,所以在这里隐居读书。蒋干于是劝说庞统与他一起过江投奔曹操,庞统说自己早有此心,只因无人引荐。蒋干大喜,连夜带庞统过江推荐给曹操。 曹操久闻凤雏先生大名,听说来投自己,大喜过望,亲自坐帐迎接,并请教破吴计策。 庞统观看了曹军水陆阵势后,突然问军中是否有良医,因为北方兵多不习惯船上颠簸,必然生病。这一问正中下怀,曹操正在为官兵多晕船呕吐妨碍作战而烦恼,便连忙向庞统请教办法。庞统于是教曹操用铁连环把三十或五十艘战船牢牢地锁在一起,铺上宽木板,这样,既减少了颠簸,又可以使兵士们在船上如在陆地上一样施展开。曹操一听大喜,连夜便如计而行。 就这样,曹操不知不觉地中了连环计,以致被周瑜火烧连营,惨败赤壁。 【新说】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庞统的连环计是计曹操用铁连环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然后用火攻—— 火烧连营。这里的连环是指束缚敌人的道具,是最本义的“连环计”。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闲凤仪亭”,把王允分别献貂蝉给董卓和吕布的计谋也称为连环计。这里的连环是指用貂蝉把董卓、吕布套在一起,使之反目成仇。是已经引申了的“连环计”。 又有人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谋串在一起来使用为连环计。这里的连环是指计谋像连环一样。是更引申了的“连环计”。 到底哪种更为典型呢? 按“三十六计”的看法,连环计的根本点是“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就是说,让敌人自己束缚住自己,这样来削弱他的实力,然后攻击他。如果要说是两种连环也可以,那就是“一计累敌”,使敌人自己束缚住自己,一计攻敌,我方乘机发动攻击。“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所以,“三十六计”所举的例子除了庞统外,还有宋朝抗金将领毕再遇用加香料煮好的黑豆撒在战场上使敌军战马抢吃而自我束缚。 因此,连环计的要点就是让敌人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你用铁连环也好,用美人连环也好,用黑豆或其它计谋串起来也好,只要把你的对手束缚起来,然后加以攻击,就叫做连环计。 这样一说,哪种典型也就无足轻重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你把对手捆绑得起来,也就是高手一个。王司徒是高手,庞士元是高手,毕再遇同样也是高手。 【典源】 连环圈套:通常说“连环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语另见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又见《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周公瑾火烧赤壁: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至四十九回。驱虎吞狼,刘袁吕浸战不休【原典】 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后,乘着军阀混战之机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权。 当时,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兵败后投奔,刘备让他居于沛县。曹操担心刘备和吕布联合起来对自己不利,打算除掉这个心腹之患。谋士荀或献上“二虎竟食”之计:让皇帝下诏正式封刘备为徐州牧,同时送密信一封叫刘备杀掉吕布。若刘备事成,则除掉了吕布这头猛虎;若刘备事不成,则必然被吕布反过来所害。曹操大喜,依计而行。殊不知此计被刘备识破,主动把曹操的信给吕布看了,“二虎”没有“竟食”。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荀或又献上“驱虎吞狼”之计。曹操忙问荀或计将何出。苟■说: “主公可一方面悄悄派人到袁术那里去报信,说刘备上书皇帝要求讨伐袁术。袁术知道后必然大怒而攻打刘备。另一方面,主公又真的让皇帝下诏命令刘备讨伐袁术,这样势必挑起袁、刘大战。袁、刘一战,吕布必生夺徐州之心,这一来可就有热闹好看了:不是虎吞狼,就是狼伤虎。无论如何都于主公有利。” 曹操果然又依计而行。 这一回,刘备虽然还是觉得是曹操之计,但皇命难违,只得让张飞留守徐州,自己与关羽率兵讨袁。 另一方面,袁术听说刘备竟然敢下书求战来讨伐自己,怒火中烧,派上将纪灵起兵士万杀奔徐州。 两军在盱眙对垒,相持不下。 这边张飞留守徐州,酒后大醉鞭打部下曹豹。曹豹恰好是吕布的岳父,遭打后连夜向居于沛县的女婿报信,希望他趁张飞酒醉来取徐州。 当初吕布投奔徐州,刘备要让徐州给他,怎奈张飞容忍不得,以致刘备只好叫吕布屈居沛县。吕布本已怀恨在心,又深感沛县太小不是久居之地。 但平时碍于刘备的脸面,又加之刘、关、张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才相安无事。现在袁、刘大战胜负未卜,张飞又酗酒大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吕布听从谋士陈宫的意见,当机立断,星夜向徐州进发。四五十里地一会儿便到,有曹豹内应,张飞又大醉而睡,吕布轻而易举便夺了徐州。等手下卫士摇醒张飞时,酒还未醒,只好带着随身人员杀出东门而去。吕布素知张飞勇猛,也不追赶。 徐州就这样落入了吕布的手中,而袁、刘却还在浴血奋战。 【新说】 驱虎吞狼,这是典型的挑起别人自相残杀,自己却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看得哈哈大笑。 此计比“坐山观虎”更为凶险。坐山观虎是因利趁便,虎本身就在斗或本身就要斗,而此计却是驱使原本并不一定要斗或根本不会斗的双方相斗。 “驱虎吞狼”,好一个“驱”字了得! 这一驱,袁、刘、吕三方齐动,全部落入■中。不止是一箭双雕,而是一箭三雕了啊! 大体上说,这种驱虎吞狼还是矛盾的利用。利用矛盾,使自己跳出矛盾之外,而在人家的矛盾之间做文章,制造矛盾,激化矛盾。其实,也是一种借刀杀人。自己“兵不钝而利可全”,以政治谋略取得军事上难以取得的胜利,这就是本计的高妙之处。 当然,虎也不是说驱就可以驱的。弄得不好,反过来咬你一口,甚至虎狼一起冲你而来,那可怎么了得? 所以,要驱虎就得有驱虎的本事。 从客观方面说,你得识虎性,知道它与狼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矛盾所在,才能一挑一个准,使虎狼都闻风而动,落入你的■中。 从主观方面说,你得有驱虎的鞭子或其它什么法宝。以曹操驱袁、刘、吕为例,如果不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汉献帝这个宝贝傀儡,那刘备这头虎就不会被驱动,荀■的“驱虎吞狼”之计就会像“二虎竟食”之计一样流产。 总之,计谋之施,因人而异,各宜扬长避短,才能出神入化,立于不败之地。驱虎吞狼如此,驱虎吞豹如此,其它各计又何尝不是如此? 【典源】 驱虎吞狼:语出《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问荀■曰:‘此计不成,奈何?’■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 刘袁吕混战不休:事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第十五回等。围师必缺,朱■张超攻宛城【原典】 黄巾军的韩忠占据了宛城,朱■、张超两位汉末将领将宛城团团围住,在城外垒起土山以临城。 他们鸣鼓佯攻西南,黄巾军的人马都集中到西南边来,他们却掩攻东北,乘虚而入。 韩忠退守小城,并向朱■、张超请求投降。 众将都同意黄巾军投降,但朱■不同意。 朱■说:“兵有形同而势异者。以前项羽起兵的时候,民无定主,所以对投降的人都采取奖励政策。现在海内统一,唯有黄巾军造反作乱,对他们实行纳降政策,不足以劝善;讨伐他们,才足以惩恶。现在若接受他们投降。 这样纵敌、助寇,不是良策。” 于是朱■、张超加紧攻击小城,但仍然无法攻克。 朱■登上土山,对张超说:“我知道久攻不克的原因了! 贼军外面被我们层层包围,被逼得很紧,想投降,又不被允许,想逃又逃不走,所以只好与我们拼死一战,万人一心,势不可挡,更何况他们有十万兵马!这样被死死地围困,害处太大了。不如把包围的部队撤了,合兵入城。韩忠见解围,势必四出逃窜,一出城门,斗志就散了,这才是破贼最容易的办法。” 于是,汉军故意解围,敌军慌忙逃跑,拥向缺口,以逃出城外。汉军立即猛击,打得韩军无法招架,终于被击破。 【新说】 可以看出“围师必缺”和“破釜沉舟”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角度罢了。“破釜沉舟”是在自己处于被动之时,主动断去自己的后路,逼着自己,激发出潜在的巨大能力,从而解围。 而“围师必缺”则是在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时,不能断了敌人的后路。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等于是给了敌人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决心拼死一战,反而可能变不利为有利。所以,屯兵城下,去攻打没有活路的守军,并不是良策。因城必须留个门,要开其生路,让敌人特别是那些意志薄弱者,想到有可逃之路,便无心恋战,终于退逃。这时,我方乘机猛击,必使之败绩。 汉军的获胜,得力于朱■的过人才智,首先在于他能想到接受韩军的投降并不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使之更嚣张。因为他知道这时比起项羽起乓之时的情势已经不同了,所以他并不死板地按旧例行事,而是按当时的具体情况行事,可以说,朱■正应合了“随时变通”这一计。 可见要取得斗争中的胜利,靠单一的或单向的思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头脑里牵顾八方,思古虑今,并且思维要紧凑连贯。如果朱■只想到了不能接受投降,便一味地死死围攻,那么也不一定会胜。然而朱■却运用逆向思维。从有利者角度去设想不利者的心理状况,最终取得了胜利。 【典源】 围师必缺:语出《孙子·军争》:“围师必缺。” 朱■张超攻宛城:事见《后汉书·朱■传》。困兽犹斗,旬林父请罪获赦【原典】公元前597 年春天,强大的晋国派兵援救受到楚国进攻的郑国,兵临黄河时,传来了郑国已向楚军投降的消息。中军主帅荀林父知道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张撤军,想等楚军撤走后再去讨伐郑国,以惩罚它向楚国投降。但是,中军副将先■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说:“我们晋国之所以能成为各诸侯国的盟主,正是由于军队打仗勇敢,大臣们尽心尽力。眼下听说敌人强大就后退,这不是大丈夫的作为!”先■不顾一切地率领自己统领的军队渡过了黄河。掌管军政事务的司马韩厥急忙对荀林父说:“先■带兵过河,要是打了败仗,您作为主帅的罪过就大了。不如索性进军,万一打了败仗,也好由大家分担罪责。”荀林父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率领大军渡过了黄河。谁知楚庄王已知道晋军过了黄河,突然进军。晋军在突袭下措手不及,都抢着渡河逃跑,被楚军打得大败。后来荀林父带着残兵败将回国。他认为自己这次失败负有重大罪责,请求晋景公将他处死。大夫士贞子这时上前劝说:“大王,千万不能这么做。回想三十多年前,文公率军与楚军在城濮会战,以弱胜强。晋军接连三天都吃的是楚军留下的粮食,但是文公却面带愁容。当时随从们都感到奇怪,都说:‘有了高兴事反而忧愁,难道有了忧愁的事反倒高兴吗?’文公回答说:‘只要楚国的相国成得臣还活着,我就高兴不起来。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挣扎抵抗,拼死搏斗,更何况一个大国的相国呢?’后来成得臣被楚王杀了,晋文公才喜形于色地说:‘这下没有人来害我了。’可以说这是晋国的又一个胜利,楚国又失败了一次。楚国从此两代都强盛不起来。”士贞子又接着说:“今天晋军的失败,是上天在警告我们。要是再杀掉荀林父,不是在为楚国帮忙,使他们胜上加胜吗?这样的话,晋国将很久都强盛不起来。况且荀林父进想着竭诚尽忠。退想着弥补过错。他是国家的捍卫者,怎么可以杀呢?他这次战败,像日食月食一样,是不会损害日月的光辉的。”晋景公被士贞子的这番话感动了,赦免了荀林父,恢复了他的官职。【新说】这则故事由赦免一个臣子而引出了一个富有魅力的话题——困兽犹斗。既是兽,必然有其勇猛的本性,搏斗也就是其专长。即使在被围困时,仍要拼死搏斗,不甘束手就擒。这虽是一种比喻,却也体现出一种精神——不甘心,不服输,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现在人们怕言“斗”,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余悸。其实,人生一场,本身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斗”组成的,与自己斗,与别人斗,与自然斗,与社会斗,当然,这里的“斗”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为一方消灭另一方,而应当理解为一种进击拼搏的精神。斗的方式有多种,智斗、巧斗、勇斗、蛮斗、持久地斗、迂回地斗等等。困兽之斗只是其中一种。困兽之斗,结果已不重要,因为处境既定了是敌众我寡,下场肯定凶多吉少。重要的是那种明知是粉身碎骨也要搏斗的气概,是那种决不屈服的精神。【典源】困兽犹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荀林父请罪获赦: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勇斗则生,赵简子奋力败卫【原典】 赵简子包围卫国的时候,城中不断掷出石头,射出箭。赵简子用犀牛皮制的大盾做掩护,躲在安全的地方,用击鼓指挥大军。结果他的士兵却呆在原地一动不动,赵简子气得一把将鼓槌扔到地上,叹息道: “唉,我军士气,怎么会如此低落呢?” 这时候,官员行人烛过脱掉盔甲走上前来说: “这是主公您的错呀!怎么可以说是我军士气低落呢?以前的先王献公,并吞了十七个国家,使三十国屈服,八战十二胜,都是依靠晋国的人民。 献公死后,惠公即位,残暴傲慢,纵情于声色,秦国看到我国这样的情况便随意地侵入我国,甚至,已经到了距离都城十七里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还不是靠晋国的人民来防御的吗?” “惠公死后,文公即位,围攻卫国取得了邺地之战、城濮之战的胜利,五次大败楚军,成为了天下的霸主,有的还是晋国老百姓。怎么说晋国军队没有勇气呢?这主要还是您做得不够好,而不是我军士气低落的缘故。” 赵简子听后,马上丢下大盾,冲到阵前,再次击鼓下令冲锋。士乓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个个奋勇争先,最后终于大获全胜。 “行人烛过的一番话,真是胜过了千辆兵车啊!” 赵简子这么赞美烛过。也正是因为烛过的劝谏,才使赵简子先把自己置于死地,产生出姜太公所说的勇斗。 【新说】 战争需勇,这是人人都知的道理。赵简子当然也懂。他死劲地敲鼓以激励士兵勇斗,士兵没有被激励起来,动也不动,赵简子气得直叹息军队的士气低落。然而,他忘了自己作为主帅却躲在犀牛皮制的大盾后偷生。 主帅是士兵眼睛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对众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士兵的天职当然是服从命令,而将领命令的权威从何而来?一个当然是职务赋与的,另一个,便是来自将领自身的言行了。一个好的将领,可以成为士兵的偶像,军队的灵魂,他的人格和智勇都会让士兵们敬畏不已。这样的将领的一声命令当然是威震如山,无人不应的。 汉朝的将军李广就是这样的将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以身作则。行军中遇到饮水,先让士兵喝够了自己才喝,遇到紧急情况也是一马当先,所以李广极受兵士们的喜爱,战争中总能取胜。 反过来,如果士兵的上司是一个非常无能的,胆小的人,叫士兵上时,自己却躲在安全的地方偷生,士兵苦时,自己又在寻欢作乐,那么,这样的人威信何在呢?他下的命令又会有多少人听从呢? 人心是需要鼓舞的,军队的土气更是这样。作为一个将领,不能奢望士兵的士气会自然激发起来,而应懂得如何把握士兵的心理和情绪。要士兵勇猛,那么就必需给以勇猛的机制,创造勇猛的氛围。而将须自己首先做出榜样,是一个重要条件。 烛过及时地指出了赵简子的过处,才使赵简子先把自己置于死地,产生出了勇斗来。 【典源】 勇斗则生:语出《孙子·九地》:“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张预注:“既置之危地,又使之相救,则三军之众齐力同勇如一夫,是军政得其道也。” 又《孙子·九地》:“不得已则斗。”王皙注:“脱死难者,唯斗而已。” 赵简子奋力败卫:事见《国语·晋语九》。处世·涉世个人的处世立身,一方面是自我人格的修养和陶冶,一方面是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使自我价值得到确认。这两个方面实际上血肉相联。其中奥妙无穷,与权术权谋、兵韬兵略一样是中国智谋的重要领域。择木而处,李斯佐秦建伟业【原典】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狗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由感叹得到启发,发现人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 他到齐国去拜荀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感到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急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像禽兽一样。 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荀子对此大加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并不得志。后来相国吕不韦发现李斯博览群书,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时秦始皇正想一统天下,李斯趁机向他献计说:“凡是成大事业者,都应抓住时机。秦国在穆公时虽然强盛,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自孝公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连年打仗。现在秦国国力强盛,大王英明,消灭六国像除灶尘一样容易。这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机会,等各国强大并联合起来后,那时虽有黄帝的英明,也难以吞并天下了。” 秦始皇听了这些话十分兴奋,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按他的谋略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重金收买各国大臣名士,收买不了的就刺杀。与此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各国就范。 在十年时间内,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新说】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他的英明应该说首先是认识了他自己。人的才分和志向有大小高下之分,个人在社会群体之中适合于担当什么角色,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个性和气质,才能与志向,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李斯所受到的启发是很有点意思的,不是常人所想的做君主或臣仆,做将军还是士兵,而是做不为人齿的老鼠:是做茅厕之鼠,还是做仓禀之鼠。总而言之是鼠辈。 这个说法有多么难听,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李斯首先找到了自己所属的座标,而且非常准确。 然后才是选择栖息之所或者主人的问题。择木而处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原理:一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合和主人;另一方面是抓住时机,投其所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来看,李斯的言行都为“择木而处”作了绝佳的注解。他做得对,做得及时,最后成功了,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典源】 择木而处:语出《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李斯佐秦建伟业:事见《吏记·李斯列传》。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原典】 乱世出英雄。奏末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推出了众多英雄豪杰,最著名的是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刘备于公元221 年正式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从一介寒士发展成拥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这同他自幼立志扭转乾坤有密切关系。 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家境贫寒,同母亲一起以贩鞋织席为生。 他虽然出身寒微,却不坠青云之志,待人宽厚,好结交豪侠人物。 刘备身处朝政腐败、灾祸频仍的时代。为了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不顾清贫,弄到了招兵买马的钱,靠着两名贩马致富的商人的资助,拉起了一支队伍,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在政坛上初露头角。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一度投奔曹操,但始终一心想着东山再起。他借讨伐袁术之机,带兵离开曹营,试图联合袁绍抗曹。再度失败之后,刘备屈居于袁绍门下,不久又投奔刘表,寄居荆州。 一连串的挫折,使刘备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境况倍感痛苦。有一天,刘备上厕所时见自己大腿长了不少肉,顿时感慨万千。刘表问其中原因,刘备说: “过去身不离马鞍,大腿的肉都消失了。现在不再骑马作战,大腿又长出了肉。像这样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但功业未成,因而悲从中来。” 在荆州期间,刘备认识到了要得天下,必须罗致一批人才。于是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政,并广招荆楚志士,一时间庞统、马良、陈震、何朗、蒋琬等俊杰都来投奔。这些人日后为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此,刘备元气复苏,日渐兵强马壮。刘表死后,刘备到了武汉、九江一带驻防。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占据荆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刘备随后引兵入蜀,夺取了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便建立了蜀汉帝国。 【新说】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古训。刘备的事迹为这一古训作了充分的注解。 志,有燕雀之志与鸿鹄之志的分别。前者安于眼前利益得失,不思进取高飞,随遇而安;后者志在青云,欲上九天揽月。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调和。 不言而喻,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得有鸿鹄之志,说得俗一点,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负。没有这一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野心可有,却不能成为野心家。真理往前走半步,就变成谬误了。 有了鸿鹄之志,需要切实地去实现。这里面就包含了更多的学问:识人,用人,了解社会和时势,选取恰当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等。如果只说不做,“志”就成了空谈,成为妄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奥勃洛摩夫,此君每天醒来躺在床上,脑子里总会冒出些奇思异想。 想来想去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时光就在幻想和慵懒中蹉跎了,心怀大志者不可重蹈覆辙。 有鸿鹄之志,还要经得起挫折磨难。刘备刚出道时,屡战屡败,以致长时间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关键在于他始终不屈服,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业。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更何况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事业。以为立下壮志,万事皆成,同样是妄想。 道理如此,可资借鉴的先例不可胜数。 【典源】 功崇惟志:语出《尚书·周官》:“功幸惟志,业广惟勤。” 刘备励志成枭雄: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当仁不让,林则徐义禁鸦片【原典】 林则徐是清代嘉庆年间进士,担任过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等官职。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政,关心民众疾苦。他担任湖广总督时,曾监修水利,亲自察看工程,整顿盐务,取缔了私盐,受到了广泛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