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正在为解决某个棘手的难题而费尽心思时,当你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状况时,不妨潇洒一点,看远一点,跳开一点,想想有没有可以通幽的另一条曲径。说不定,你眼睛一亮,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典源】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第二计:“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少敌阴。”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另见《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孙膑妙策见奇效:事见《史记·魏世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减灶诱敌,庞涓命丧马陵道【原典】 齐国围魏救赵后十三年,魏国又以庞涓为大将发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请求出兵支援。齐宣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韩国。 这一次,田忌已有围魏救赵的经验了,不去韩国,却率领军队向魏国的首都进发,想再打一次围魏救韩的漂亮仗。 魏军连连取胜,正要逼近韩国首都,忽然接到国内告急:“齐国军队再次进犯我国,请将军火速撤军回国!”庞涓大吃一惊,连忙传令回国。 这时,齐军已穿过魏国的边境向西挺进。孙膑对田忌说:“魏军向来勇猛■悍而轻视齐军,认为齐军怯懦胆小。会打仗的人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他们的这种看法来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引导。”田忌说:”对啊!怎样来引导呢?”孙膑说:“《兵法》告诉我们,百里之外的远征会折将损兵,五十里以外的急行军往往只有一半的人到达。现在,我们的军队正好是远征在外,可以假装逃兵很多来引诱敌人。”田忌连忙问:“怎么引诱呢?”孙膑说: “我们今天在军营里垒十万个灶,明天后天逐渐减少。魏军见我军的灶减少,必然会认为我军士兵害怕打仗,逃亡过半。那时他们就会骄傲轻敌,我们还愁打不败他们吗?”田忌听了连叫好计,于是依计而行。 再说庞涓率军回国,心里念着攻打韩国又是功亏一篑,对齐军,尤其是对孙膑真是痛恨万分,恨不得食肉寝皮,才解心头之恨。这一日进入国境,知道齐军已经西进,只留下了安营扎寨的遗迹。庞涓叫人数一数齐军垒的灶,足足有十万个,心里着实一惊,传令说:“齐军兵力不少,不可轻敌!”第二天往前赶,发现齐军所垒的灶只有五万个,第三天竟然只有三万个了。庞涓大喜说:“我早就知道齐国士乓胆小怯战,进入我国才三天,士兵逃亡已过半数,还敢和我们对阵吗?” 于是丢下步兵在后,只挑选了精锐骑兵两万人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知道庞涓昼夜兼程而来,算一算路程,当天黄昏必然到达马陵。那马陵道夹在两山之间,谷深路狭,道旁树木丛密。孙膑叫士兵只留下一棵大树,其余的树木全部砍倒塞在路上。又把大树迎路的一面砍白,用黑炭在上面写了大大的六个字:“庞涓死此树下!”然后派一万名弓箭手左右埋伏,吩咐他们只要看到树下亮起火光就一齐发箭。 庞涓黄昏时果然来到马陵道。前面的士兵报告有树木塞路。庞涓说:“这是齐军怕我们追击而设下的路障。”正想发令搬开树木,忽然抬头看见大树上隐隐有字。于是叫士兵点火来照。几个士兵一齐点起火来,庞涓在火光下看得分明,大惊失色说:“我中了那残废人的计了!”话音未落,齐军早已万箭齐发。庞涓身负重伤,自知难逃一死,于是拔剑自杀。 魏军大乱。齐军乘胜追杀,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新说】 减灶诱敌,故意露个破绽给敌人,使其麻痹大意,轻敌深入,然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膑真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啊! 问题是,减灶是否就一定能够诱敌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 知彼在于两点: 一是知魏军素来认为齐军胆小怯战。只有基于这一点,他们才会轻易相信齐军兵土的逃跑。 二是知庞涓本身精通兵法,会通过数灶来了解齐军的实力。只有基于这一点,减灶才有意义,鱼儿才会上钩。 如果似我等冥顽愚夫,你就是减灶到零,也丝毫不起作用。 所以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一误,就误掉了一颗名将的脑袋,误掉了数以万计的魏军性命。 那可真是血的教训啊! 【典源】 减灶诱敌: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庞涓命丧马陵道: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破釜沉舟,项羽奇勇赴绝境【原典】 秦将章邯率大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章邯乘胜渡过黄河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一起去援救赵国。军队到了黄河边,宋义下令驻扎,一连四十六天逗留不前。项羽多次要求渡河攻打围困巨鹿的秦军,宋义不许。于是,项羽奋起杀了宋义。楚军将士都拥护项羽,怀王便任命项羽做上将军援救巨鹿。 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渡过河去。等到全军都渡过来了,他吩咐士兵,各人带上三天干粮,把军队做饭的锅都砸了,把船只都凿沉了。他对将士们说: “国家兴亡,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一定把秦军打败。咱们死也不回头,你们看行不行?”将士们举起拳头,一齐嚷着说:“行!行!” 章邯听到楚军“破釜沉舟”,要跟秦军决一死战,已经召集了将士们商议对策,他说:“项羽十分厉害,决不可小看楚军。”章邯吩咐九个大将分头把九路人马布置好了,他自己带一路精兵迎了上去。 章邯首先碰到的正是项羽。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项羽咬牙切齿地直刺章邯。章邯原来打算假装打败,把项羽引进来,哪儿知道楚兵英勇非凡,越打越有劲儿。他们每一个人抵得上秦兵十个,十个就抵上了一百。章邯的军队不是有计划地假装打败,而是争先恐后地乱跑乱窜,反倒把后面几路接应的军队冲乱了。 项羽的士兵杀到秦军的第二路、第三路,喊杀声好似山崩海啸似地震动了天地。楚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三天里面打了九个胜仗。这一场大战真是非同小可,杀得天昏地暗。秦国的士兵四散逃命,大将军苏角死在乱军之中,另外几个也有被杀了的。 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了一代英雄。 【新说】 人总是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惰性,只要知道身后还有那么点退路,就不会尽全力干眼前的事。其实,这也是一个能够理解的情况,然而这往往就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关系生死的战争中,生与死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唯一的问题萦绕于士兵的头脑中。由于求生的本能,士兵总是在寻找趋生避死的路子。 而事实又证明,人的潜能是极大的,可以无限开发。一件在平时难以想象的事,在被逼急的时候竟能做出来,说穿了,人都是怕一个“逼”字。 项羽就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打破了士兵做饭的锅,砸破渡河的船,目的就是让士兵们都知道退路没有了,如果不尽力打,必定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拼命打了,还有生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求生的本能,激发出了惊人的“一以抵十”的能力。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然这与项羽本人的奇勇是分不开的。断去自己的后路这一决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作出的。所以,他不愧是集勇谋于一身的英雄。 由这个故事或许我们都可得到一点启示,在缺乏必要动力的时候,我们不妨给自己断一下后路。 【典源】 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奇勇赴绝境:事见《史记·项羽本纪》。背水一战,韩信列阵出奇兵【原典】 话说韩信,张耳率军东进攻打赵国,很快进逼到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 赵王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阻挡汉军,韩信传令扎营休息。半夜里,他精选了两千名轻骑兵,给他们下达了“拔帜易帜”的任务,即让他们趁夜晚悄悄抄小路到井陉口的后山去隐蔽起来,每人携带一面红色汉旗。待天明两军对阵时,见汉军败退,赵军倾巢出动追击,就赶快到赵军军营里去拔掉赵军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两千名轻骑兵依计而行。 天亮前,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对他们说:“赵军已先占领了有利地势扎营,没有看见我的大将旗鼓,他们是不会出来攻击你们先头部队的。所以,你们放心大胆地去面向赵军,背靠河水列阵。” 先头部队于是照韩信的安排去背水列阵。赵军见了汉军的阵势都哈哈大笑,嘲笑汉军愚蠢,列了一个兵法上大忌的背水阵,自己断绝了退路。 韩信却叫副将传令说:“等天明打败了赵军,全体官兵会餐,大吃一顿!” 将领们听了都觉得好笑,装作相信说:“好!” 到天亮时,韩信亲自率领后面的部队开出井陉口与赵军对阵,赵军出兵迎击。两军战了一会儿,韩信和张耳丢下大将旗鼓就往水边退去。赵军一看汉军败退,争先恐后地拥出军营,都想去抢夺汉军旗鼓,捉拿韩信、张耳,好立个头功。韩信、张耳退入背水阵地,赵军紧追不舍,由于再无退路,汉军官兵们个个都殊死拼搏一以当十。 这时,隐蔽在后山的两千名轻骑兵迅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下了赵军军旗,换上了汉军红旗。 赵军与汉军拼杀一阵后不能取胜,正想收兵回营,回头一看,营垒里已全是汉军旗帜。赵兵大为惊恐,以为营地已被汉军所占,顿时军心大乱,各自夺路而逃。汉军乘势两路夹击,大败赵军,杀死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 战后,韩信果然大摆庆功宴犒劳全体官兵。将领们纷纷向韩信请教说: “兵法上说布阵要右倚背靠山陵,左前方临水泽,将军却叫我们反过来背靠着水列阵。还宣布说打败赵军会餐,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结果却真的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其实也出自兵法,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又是敌众我寡,使我非得把大家放进没有退路的地方不可,这样来迫使人人奋勇当先,个个拼命死战,才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相反,如果把大家放在有退路的地方,一旦敌强我弱,就会纷纷夺路而逃,哪里还能指望去殊死拼杀呢?” 众将领都心悦诚服地说:“对啊!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能赶得上的。” 【新说】 背水一战当然走的是一着险棋,实事求是地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楚霸王项羽也曾经走过这样一着险棋,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杀上将军宋义取而代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去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赵军。军队渡过黄河后,项羽下令沉掉全部渡船,打破炊具,烧掉营房,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士卒们只许死战,不许有丝毫后退的念头。结果大败秦军,威震天下。这就是著名的“破釜沉舟”之战。 严格说,项羽的破釜沉舟是誓死的决心,智谋的成分不重。从这一点上说,它与韩信的背水一战有所不同。 不过,决心也好,智谋也好,都是基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认识。只是一明用一暗用罢了,明用就是决心,暗用便成智谋。 当然,并非所有的“陷之死地”的人都一定能“后生”,如果不能人人奋勇当先,个个拼命死战,那就只能束手就擒或引颈受戮,成为“陷之死地而后亡”了。 【典源】 背水一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列阵出奇兵: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拔帜易帜,韩信大破赵王兵【原典】 韩信一举平定三秦后,又接连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准备攻打赵国。 赵王知道后,与成安君陈余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阻挡汉军。 赵将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说:“汉军入关中后一路胜利,其锋锐不可当。 不过,井陉口的道路非常狭窄,车辆不能并行,他们的粮车一定会远远落在后面。我愿领三万人从小路抄到他们的后面去拦截粮车,你们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阵地而不和他们交战。这样,他们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又没有粮食吃,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头就会落在我们手中了。” 陈余却说:“正义的军队不用诡诈的计谋。兵法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多两倍就可以和敌人战斗。现在韩信虽然号称几万人,实际上不过几千人罢了,而且一路战斗,疲惫不堪。像这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敢和他正面交锋,其他诸侯会怎么看我们呢?必然认为我们胆小怯战,那都会来侵犯我们了。”因此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率领大军向井陉口挺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韩信传令扎营休息。到了夜半时分,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携带一面红色汉旗从小路到井陉口后山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天亮后我军要和赵军交战,交战后我军将败退,赵军见我军败退,必然倾巢而出进行追击。 你们就乘机进入赵营,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我们的旗帜。” 天亮前,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叫他们面向赵军,背靠河水摆开阵势。到天亮时,韩信亲自率领后面的部队出井陉口与赵军对阵,赵军出兵迎击。双方大战了一会儿后,韩信、张耳丢掉大将旗鼓往背水阵地退去。 赵军一看汉军败退,果然倾巢而出来抢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进入背水阵地,由于再无退路,兵士们都殊死与赵军血战。 这时,隐蔽在后山的两千名轻骑兵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与汉军拼杀一阵后不能取胜,正想收兵回营,可是回头一看,军营里已全是汉军的旗帜。赵兵大为惊恐,以为营地已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各自夺路而逃。汉军见赵军阵脚已乱,趁势两路夹击,大破赵军,杀陈余,活捉赵王。 【新说】 拔帜易帜是生死搏斗中的心理战。 造成占领你大本营的假相,使你心慌意乱,无心恋战,甚至丢盔卸甲,落荒而逃,他则乱中摸鱼,乱中取胜。 乍一想,这种计谋似乎局限于具体战例,无甚推广。 仔细想来,倒也仍然有所应用。 股市风云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中东开战了,一会儿海湾打仗了,一会儿某国政变了,一会儿国家的经济政策又变了,如此等等,谣言蜂起。为什么,不外乎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上的股票要被套牢了,分文不值了。快丢吧,快抛吧!你丢我捡,你抛我接。等你丢得差不多了,谣言没了,股票升值了,我发财了,你跳楼了! 仔细想想,这其实还是一种“拔帜易帜”。 所以,不怕不应用,只怕用不活。 【典源】 拔帜易帜: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韩信大破赵王兵: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虚张声势,李世民雁门救驾【原典】 隋炀帝时,北方的突厥族始毕可汗的力量日益强大起来。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裴矩建议隋炀帝嫁一位公主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把叱吉立为南面可汗,这样来分化削弱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同意了,殊不知叱吉本人却不敢接受。这事被始毕可汗知道后非常怨恨。后来,裴矩又把始毕可汗手下最得力的大臣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杀死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始毕可汗的反隋。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出巡北方边塞,始毕可汗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数十万人叛乱,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雁门共有四十一城,其中三十九城都已被突厥攻破了,只剩下雁门城和崞县。隋炀帝被围在雁门城,城中共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只够支持二十天。突厥兵攻城非常勇猛,箭都射到隋炀帝的面前了。隋炀帝又惊又怕,抱着小儿子大哭起来,眼睛都哭肿了。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建议隋炀帝带几千精兵冲出去突围。其他大臣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不如请炀帝亲自抚慰官兵,激励士气,坚守待援。隋炀帝同意了后一种看法,一方面深入军中鼓励官兵努力奋战,凡守城有功的人一律升官赏财;另一方面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抛入汾水之中,让它顺水漂流,招募救兵前来救驾。 当时,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儿子李世民年方十六岁,于河中拾得诏书,便决心应诏前去救驾。 李世民找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对云定兴说: “始毕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围起来,是因为他认为中原一时之间不可能有救驾的援兵。而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确显得太单薄,要是对起阵来,敌众我寡,我们不但救不了驾,反而要被他们吃掉。所以,我们只有虚张声势,在军中多多增加旗号和鼓角,把部队的行列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挥舞,几十里不断,夜晚也鼓角相应。这样来布以疑兵,使突厥认为我们援救的大军已至,必然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谋略,把军旗和鼓角弄得多多的,把队伍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飘扬,夜晚鼓角相闻。队伍刚到崞县,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看到前后几十里不断的旗鼓,果然飞报始毕可汗,说隋帝的救援大军正向这边进发,前锋已至崞县。始毕可汗大惊,知道中原大军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十六岁的李世民以虚张声势之计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 【新说】 虚张声势与假痴不癫相反,不是示弱而是示强,如俗语说,是“提虚劲”,或者说是“打肿脸充胖子”,借以威胁、吓唬敌人。 示弱的目的是希望人家不要来打击自己,以便暗中积蓄力量,丰满羽毛,伺机发起攻击。所以是一种韬晦之计。 示强的目的却是告诉人家:我要来打你啦,你还不走吗?我可是力量非常强大啊!所以是一种恐吓之计。 有人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鲁迅) 其实,这是指文斗而言,是太过文人气的说法。事实上,只要用得恰到好处,辱骂(如指桑骂槐)与恐吓(如虚张声势)都是战斗,有时候还是很厉害的战斗。 郭舍人一骂而救大乳母全家,李世民一吓而解隋炀帝之围,这不是很厉害的战斗吗? 用在日常生活中,虚张声势也不无作用。最典型的如人们常爱讽刺的“名片效应”:官衔职务一大堆、理事会员一大串,这面印了印那面,实在不够再翻篇。说穿了,还不是虚张声势,借以吓人。 问题是,人们就爱信广告,就爱看名片啊!不少人也口口声声说广告骗人,名片吓人,可广告、名片一来,自己不知不觉间便解除武装,束手就擒了。更为有意思的是,自己推销严品,自己与人文际,还不是广告照打,名片照递。 【典源】 虚张声势:语本《三国志·曹休传》:“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另见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其实说的就是虚张声势。 李世民雁门救驾:事见《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隋纪六》。釜底抽薪,长平坑赵四十万【原典】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王翦率兵攻打韩国送给赵国的上党郡。赵王派大将廉颇领兵相救,在长平与秦军对垒。 从四月到七月,两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秦军来势凶猛,逐渐占了上风。 廉颇分析两军形势,认为秦军求胜心切,急于速战速决,决定用持久战拖垮敌人,以逸待劳。因此利用有利地形深沟高垒,拒不出战,弄得秦军进退两难,非常着急。 军情报回秦国,昭王连忙请相国范睢商量对策。范睢说: “廉颇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是赵奢去世后赵国最厉害的名将。我们要打败赵军,只有从根本上想办法。” 昭王马上问: “相国的意思是?” 范睢说: “来个釜底抽薪,让赵王免去廉颇的将位,用另外的人来代替他。” “那怎么办得到呢?”昭王感到不太可能。 “让臣下试试吧!”范睢说。 于是,范睢派人带着重金到赵国去贿赂赵王身边的人,并四处散布说: “廉颇毕竟是老了啊,根本不敢和秦军交锋。其实,秦军最怕的是我国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 赵王很快听到了这些说法。他本来就对廉颇的拒不出战不满意,这一下又听信了传言,便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做大将去打垮秦军。 上卿蔺相如知道后,劝赵王说: “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他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却不知应变,大王可不能用他去取代久经沙场的廉颇啊!” 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也告诉赵王说,赵奢在世时就说过赵括不可以做大将,因为他把打仗的事看得太容易,若以他为将,必然要惹下大祸。 赵王还是不听,终于让赵括去替回了廉颇。 赵括代替廉颇后,全盘否定了军中原先的规定,又撤换了许多军官。 秦昭王和范睢闻讯大喜,马上悄悄改派名将白起去做上将军,让王翦做副将。 白起派兵向赵军挑战,赵括出战。秦军假装败退,赵括乘胜追击。殊不知白起另派两路奇兵,一路断了赵括的退路,一路断了赵军的粮道,使赵军陷入绝境,只得就地筑营,坚守不出。秦军把赵军团团围住,一连围了四十几天,赵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赵括只得出兵决战,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四十多万人被白起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国报丧。 【新说】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这是人所尽知的道理,所以有“釜底抽薪”一说。 釜底抽薪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如有人所说,是一种“兜底战术”。 二人正在角斗,一方所站的地盘突然下陷。想想看,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这就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两军正杀得你死我活,不分胜负,一方的主帅忽然被一道金牌传回。想想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结局? 那就是长平坑赵四十万,那就是田单收复七十城,那就是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金兀术南侵迁宋都。 釜底抽薪之计实在是厉害啊!不仅可以转败为胜,变弱为强,甚至可以让英雄做刀下鬼,让历史改道行。 而且,它往往还不声不响,杀人不见血,用得妙时,真是出神入化,不阴不阳。 如秦桧的“莫须有”! 你有什么话说呢? 说得重了。实际上,生活中用釜底抽薪的战术可真太多了,商场、情场、政治舞台,处处都有人在你的锅底抽薪。总之是兜你的老底,使你失恋,赔钱,下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釜底抽薪也并非只能用于整人害人,用得好时,解决矛盾,消弭事端,化干戈为玉帛;灭火救人,抗洪救灾,变沧海为桑田。 如此,则造福于人类,善也莫大焉! 所以,计谋本身无善恶,关键是看你如何用它。 【典源】 釜底抽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语另见《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长平坑赵四十万: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一箭双雕,晋文公攻原得卫【原典】 公元前633 年冬天,楚成王和诸侯共同包围了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援。 先轸说:“报答宋襄公的恩德,稳固晋国的霸业,就在此一举。” 孤偃也说:“楚国刚刚得到了曹国,又和卫国新近订立婚姻盟约。如果讨伐曹国和卫国,楚国肯定会出兵援救,这样宋国的威胁就可以解除了。” 晋文公接受了他俩的意见,组织三军向原城进攻。晋文公只准士兵们携带十天的粮食,规定在十天的作战中,不管能否攻下原城,到时都必须撤军。 晋国大军压境,向原城进攻。十天期限已到,晋军还未攻下原城。晋文公如约下令撤军。晋军撤退时,一名从原城跑出来的士兵说:“要是再攻三天,原城就陷落了。” 晋文公的谋士们也劝说:“原城粮食将尽,将士精疲力尽,再攻下去原城就陷落了,现在撤军太可惜了!” 但晋文公坚定地说:“我与士兵约定打十天仗,现在十天已过,如不撤军,我就失信于士兵。再用三天的确可以攻下原城,但城虽得手,我却失信于士兵,实在是不值得!” 晋国军队如约撤退了。 原城的人听说这个消息,心悦诚服地说,“像晋文公这样重信义的君王,我们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城向晋国投降,晋文公将原城封为赵衰的领地。 第二年春天,晋文公准备进攻曹国,向卫国要求通过其国境。卫国不同意借路,晋文公便绕道南渡黄河进攻曹国,得胜后又转攻卫国,很快打下了卫国的五鹿。 卫成公请求与晋国结盟,晋文公不同意。卫成公又想投靠楚国,但卫国人民说:“像晋文公这样重信义的君主,我们能不服从他吗?”于是卫国人民放逐了卫成公,投靠了晋国。 【新说】 晋文公伐原重信义,得原之后又意外地得到了卫国,以“信义”为“箭”,连得两果,可以说是运用“一箭双雕”计谋的绝佳范例。就连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也赞叹说:“攻原得卫,信义使然。” 这一谋略的要义在于“箭”的选择,说得再明白点,这“箭”就是手段,方法。概括地说,手段不外乎两大类:文的和武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选择的是前者,以最能征服人心的“信义”,达到了攻城掠地的目的。 战争必然要诉诸于武力,优秀的军事家们往往不能不凭借武力而实现自己的意图,武力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战争的目的是征服,征服城池容易,征服人心难,只要征服了人心,岂止一箭双雕,即便是一箭几雕,也容易做到。 其实,打仗可以一箭双雕,经商、从政、交友、治学,举凡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策略都有用武之地。 它所表明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即如何以最好的手段,同时达到两个目的,有时甚至达到更多的目的。俗话说,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这些话,从一个侧面为“一箭双雕”作了注脚。 不过也别忘了,要达到“一箭双雕”,还得有一个修炼过程。 【典源】 一箭双雕:语出《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晋文公攻原得卫: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乱而取之,曹操明智灭袁氏【原典】 公元200 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在曹操手下,从此忧虑和恐惧交加, 一病不起,两年之后死去,他的长子袁谭自命为车骑将军,幼子袁尚承袭父业,驻扎在黎阳。他们两人各立门户,互相争比高低。 不久,曹操亲自带兵进攻黎阳,讨伐二袁兄弟。袁谭、袁尚在曹军兵临城下之际,暂停了内讧,迎战曹军。士气不振的袁军一触即溃,袁谭、袁尚连夜逃往邺城。 邺城防守坚固,易守难攻,曹操无意恋战,领兵退回,留下贾信驻守黎阳,他想对两袁施行欲擒故纵之计,假装远征刘表,在西平驻扎下来。 曹操的军队刚刚撤走,袁谭和袁尚又开始了内讧,双方你攻我打,不可开交。袁谭在平原被袁尚围困,走投无路,便派遣辛毗向曹操投降,请求曹军前去解平原之围。 曹操为此征求幕僚们的意见。大多数人都认为,眼下刘表的势力日渐强大,应当尽早攻打刘表,以免后患。而袁谭和袁尚已被打败,内部又互相争斗,难以构成威胁,不足以为此担心。 但是,谋臣荀攸却说:“如今天下多事,群雄纷争,刘表镇守住江汉地区,没有能力向四面八方扩展,这是他胸无大志的表现。但是袁氏兄弟却占据了北方的四个州,拥有十万大军,如果他们两人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就很难轻而易举消灭他们。现在他们忙于争斗,肯定顾不上两头,等到他们中的一人取胜,势力强大起来,也很难制服。我们正应该乘他们现在内讧时进攻,可以轻易取胜。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不要放过。” 曹操听后觉得有道理,决定同意袁谭的请求,出兵邺城攻打袁尚。袁尚出逃山中,袁谭不久也反叛。曹操在南皮攻杀袁谭,平定了冀州。袁尚在走投无路中投奔了三郡乌丸,曹操跟着又远征三郡乌丸,袁尚逃往辽东。曹军在柳城击溃袁军,辽东太守公孙康将袁尚斩首。 曹操终于乘乱攻灭了袁氏兄弟,取得了河北的广大地区,实力大增。 【新说】 不言而喻,趁着混乱和内讧向对手出击,可以轻而易举地取胜。对手陷入混乱和内讧,顾头顾不了尾,顾东顾不了西,是取胜的天赐良机。这样的机会失之交臂,将使人无限后悔。 可以说,这样做很有些“混水摸鱼”的味道。水过分清澈,伸手捉鱼必然不会得。池水浑浊,鱼儿分辨不清方向,正是捉鱼的好机会。池水自然浑浊,机会犹如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不捞白不捞,无需费太大的劲儿。也可以人为地把水搅浑,有意识地、有预谋地、精心地制造混乱,然后坐收渔人之利。 重要的问题是抓住机遇,要想抓住机遇,就得有所准备,即随时注意对于动向,掌握有关信息,就像猫儿守在老鼠洞口,眼看耳听鼻嗅,爪子随时准备出击。千万不能躺着睡大觉,要不然一觉醒来,老鼠们早跑光了。 也有这样的时候:趁乱出击时,对手立刻醒悟,迅速停止内讧,携起手来共同抵御。这时要区别不同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倘若出现寡不敌众或者要付出惨重代价,就应及时住手,以后再作打算,倘若余勇可贾,能一鼓作气取胜,则一竿子插到底,以免再次出击。若能引蛇出洞,待其出洞后分而食之。 可见,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谋略,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涉及众多复杂问题。只有灵活运用,谋略才会活起来。 【典源】 乱而取之:语出《孙子·计》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曹操明智灭袁氏: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打草惊蛇,陆逊佯攻探蜀营【原典】 话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兵至亭。孙权派人求和,刘备坚决不许,定要灭吴才能解心头之恨。孙权大为惊恐,不知所措。阚泽保举东吴儒生陆逊为大都督抵御蜀兵。孙权力排众议,同意了阚泽的保举。 陆逊被拜为大都督,统帅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即日出师,水陆并进,到■亭与刘备的军队对垒后,却下令诸将各守关口,不得出兵。 诸将都笑其懦弱,心中不服,陆逊手持尚方宝剑,宣布违令者一律斩首,诸将只得愤愤而退,各自坚守不出。 刘备派人挑战,百般辱骂,陆逊命令塞耳不听,不准出兵,吴将韩当百思不得其解,陆逊解释说: “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所以我们现在只宜凭借险阻坚守不出,出则不利,蜀军求战不得,夏日又渐渐来临,必然会移营寨于山林树木间。那时,我自有奇计破敌。” 果然,天气日渐炎热,蜀军受不了在平原广野扎营,刘备于是下令移营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等过了夏天到秋天时,再大举进攻吴军。 谋士马良觉得不妥,征得刘备同意,画了图本回川向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报告。诸葛亮一看大惊,连叹汉朝气数已尽。马良为理解,诸葛亮说: “像这样连营七百里,全部都在林木茂盛之处,假如敌人用火攻,怎么办呢?” 于是连夜叫马良带了奏章回见刘备,务必改屯营寨。诸葛亮则调拨军马作刘备败兵后的救应。 这边陆逊早已升帐叫大小将士听令说: “我自从受命以来,未曾出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想先攻取蜀军的一个营寨,谁敢去呢?” 诸将都争着要去,陆逊却只安排了末将淳于丹,叫他带领五千人马晚上去攻打蜀军第四营。 到了晚上,淳于丹率军杀入蜀营,蜀将傅彤引军杀出,淳于丹抵挡不住,拨马败走,被陆逊派去接应的徐盛、丁奉救回。 淳于丹回营向陆逊请罪,陆逊却说: “不是你的罪过,我只不过用你去打草惊蛇,试探敌营虚实,看看他们是否有诈而已。现在情况已经清楚,我已定下了破敌之计,你不但无罪,反而还有功哩!” 于是陆逊调兵遣将,用火攻蜀军营帐,又四下放火烧山,大败蜀兵,刘备幸赖关兴、张苞拼死护卫,又得到常山赵子龙的接应,才逃入白帝城。 【新说】 “打草惊蛇”有不同的含义。 人们通常说:“不要打草惊蛇。”那意思是不要因为行动不谨慎,不严密而惊动了对方,使他有所防备或溜之大吉。 作为计谋的打草惊蛇却是故意打“草”而惊动伏在草丛中的“蛇”。这里的意图又有三种不同: 一是打草惊出蛇,使其自我暴露。这一种多用于军事斗争,也就是“三十六计”所说的:“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如陆逊用淳于丹佯攻蜀营就属于这一种。其目的是试探敌人的虚实。另外如敌人有暗堡设防,为了侦察出暗堡的位置,我方发起佯攻或以声音等惊动敌人开枪也属打草惊蛇的计谋。 二是打草惊走蛇,使其自行滚蛋。这一种是在不便或不愿与敌人或对手交锋的情况下,用间接的手段赶走他。 三是打草惊醒蛇,使其自己注意。史传南唐当涂县县令王鲁贪财受贿,其部属也多贪赃枉法。后来县民联名向王鲁控告主簿官的罪状。这些罪状大多与王鲁有瓜葛,所以王鲁在读状纸时胆战心惊,情不自禁地在状纸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告的是主簿,但我也已经受到了警告。这就是典型的打草惊醒蛇。 由此可见,打草惊蛇之计并不仅仅用于军事方面,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典源】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第十三计:“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语出《祖堂集·七·雪峰和尚(唐代人)》:“雪峰招掴。龙云: ‘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 陆逊佯攻探蜀营: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八十四回。无中生有,张巡草人变奇兵【原典】 张巡是唐代真源县的县令,为官清正廉明,文武双全,尤其精通兵法。 安史之乱,附近州县纷纷投降了安禄山。真源县所属的谯郡太守杨万石也投降了叛军,并逼迫张巡相从。张巡率兵一千余人奋起反抗,讨伐叛军,后来与单父尉贾贲会合,共计两千余人驻守雍丘城。 叛将令狐潮率兵四万余人攻打雍丘,贾贲战死,张巡也受了伤。但他奋不顾身,坚持战斗,士兵们都深受鼓舞,拼死奋战。两个多月过去了,大大小小经历了数百次战斗,雍丘城仍自岿然不动。 可是,毕竟是狐城无援。粮食缺乏不说,就是守城用的箭也差不多射完了。如果敌人再来进攻,没有箭就很容易短兵相接,这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办呢? 张巡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 这天晚上,月光朦胧,城里城外一片宁静。 忽然,围城的哨兵发现城头有情况!他连忙跑进营帐把正在熟睡的令狐潮金醒,令狐潮披衣而起,借着月光向城头望去。 果然,城头上一阵人影晃动,隐隐约约有无数身穿黑衣的士兵沿着绳索往城墙下滑。 “哼!他们居然想夜袭突围,给我射!”令狐潮命令一下,弓箭手们对着黑影万箭齐发。黑影纷纷坠落城墙,不少的又在往回爬。 “再射!再射!” 弓箭手们一阵阵乱射,直折腾到天蒙蒙亮,令狐潮才发现,那些黑影哪里是什么士兵,原来全是些身穿黑衣的稻草人。 就这样,张巡用“草人借箭”之计,一夜之间赚了令狐潮数十万支箭。 第二天深夜,城头上又是一阵人影晃动,隐隐约约又有身穿黑衣的士兵沿着绳索往下滑。围城的哨兵看见了觉得好笑: “哼!又想来赚我们的箭啦。看你们耍些什么鬼花样?” 于是便不去报告。 谁知那些人影下得城墙后,竟然活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敌人营帐,又是砍头,又是放火。叛军昨夜折腾了一宿,今晚正好呼呼大睡。 只听得杀声四起,火光冲天,令狐潮从睡梦中惊醒,也搞不清有多少敌军进了营帐,慌乱之中爬起身来就跑。士兵们自相拥挤践踏,夺路逃窜,守城士兵乘胜追击。直把敌人赶出十余里之外。 原来,第二天晚上下城墙的,是张巡精选的五百名敢死队员。敌人误认为又是草人,所以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新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作有时有还无。 老子说:“有无相生。”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就是无中生有的辩证法。 无中生有,稻草人变奇兵。 把诳骗变成真实,由虚无达到实在,极端的虚假便成为极端的真实。 于是出奇制胜。 这就是作为计谋的无中生有。“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七计,也就是《尉缭子·战权》所说的:“有者无之,无者有之。” 至于另一种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的凭空捏造,谣言滋事,如“三人成虎”、“莫须有”之类,虽然在另外的意义上也可以算得上是计谋,但与我们这里所说的却是有所不同,这是应该特别加以说明的。 【典源】 无中生有:“三十六计”第七计:“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语出《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巡草人变奇兵:事见《新唐书·忠义传》。苦肉近敌,要离断臂刺庆忌【原典】 春秋时,吴国公子光用刺客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奔到卫国,招纳人马,随时准备回国复仇。阖闾知道庆忌非常勇猛,视为心腹大患,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除掉他。 扶持阖闾上台的伍子胥,知道吴王的忧患,便给他找来了一个人,名叫要离。 要离自称能够替吴王除掉庆忌,吴王一看要离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相信他近得了庆忌的身。 要离说:“会杀人的用智不用力。庆忌现在正在收罗亡命之徒,我可以诈做罪犯投奔于他,取得他的信任,伺机行刺。” 吴王说:“这有道理。可是你怎么诈做罪犯呢?他又怎么肯信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