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译注-8

使者返国住宿郊外不赠送礼物。遇上国君的夫人、世子去世,国君不接受礼物,派大夫在庙中接受礼物,其他和遇上国君去世相同。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国君夫人去世、世子去世,就命大夫代主人穿素色长衣,戴练冠接受。  行聘国国君如果在使者出发后去世,进入被聘国国境就继续进行下去。行聘国报丧的人没有到,就在巷门哭泣,在馆舍穿丧服。接受礼物,不接受飨礼、食礼。报丧的人到后,就穿丧服出去。只接受米谷之类的食物。使者归国,拿着圭玉在殡宫复命,从西阶登阶,不登堂。世子就其哭泣的位置,不哭。使者及介一一复命如同平时聘问回来。复命后,子、臣都哭。使者和介稍进灵枢,面朝北哭。出殡宫门,露出左臂,束起头发,从门的右边进入,站在东阶下自己的位置上如同奔丧的礼仪。  如果主宾(奉命行聘)遇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就在馆舍中哭泣,在居住处穿丧服,不参加飨礼、食礼。在归国时,让众介在前,自己穿丧服跟随着。  主宾进入被聘国国境后去世,聘问之事继续进行。主国国君为他提供丧敛、殡仪之物。上介代行主宾的使命。主国国君来吊丧,上介充当主人。主国国君馈赠的祭奠、送葬的器物必合奠赠诸事之用。上介接受主国用主宾的礼仪待己,没有辞谢。不参加飨礼、食礼。回国后,上介回复聘问使命,主宾的灵枢停在大门外。上介回报完聘问使命,出大门,上介送主宾的灵柩到主宾家。国君亲自吊丧,殡事结束。如果是大夫介去世,也是如此。如果是士介去世,为他提供棺木入敛,国君不吊。如果主宾没有转达国君的命令就去世了,就用棺木收敛,抬到朝门外,上介转达国君的命令。如果介去世,回国回复使命,只有上介的灵柩抬到朝门外。如果介去世,即使是士介,主宾回复完使命,跟随灵柩到介家,殡事结束,然后回自己家。  小聘叫作“问”。不进献加上璧玉的束帛。向主国大臣进献束锦和马,不向国君的夫人进献。主国国君不在庙中摆设筵几,不用酒招待主宾。私人见面不登堂。不到近郊慰劳主宾。主国对待主宾的礼仪,如同大聘时对待上介的礼仪,士三人做为介。  [记]长时间没有盟会之类的事,就派使者聘问。如果有灾患,就急速聘问。用束帛放上书简转达国君的命令,百字以上就写在简策上,不到百字就写在一个板上。主国国君派内史和主宾在庙门外宣读。主宾将回国,主国国君派大夫用主宾的束帛到馆舍复命。第二天,主国国君到馆舍看望主宾。  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出来去见冢宰,问出使几个月的费用。使者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在陈列礼物和出发的那天,上朝站立的位置相同。出发开始,祭路神,把酒和干肉放在神位前,然后在神位旁饮酒。  所用来朝见天子的圭玉和彩色缫都是九寸长,上部左右各削寸半,厚半寸,宽三寸。缫是红、白、青三种颜色相间成为六等,拜见诸侯,是红、绿二种颜色相间的缫,长八寸。朝见天子和拜见诸侯的缫玉都用上红下黑的帛做垫,系玉和垫子的带子是五色的丝带,长一尺。拜见大夫的礼物放在近郊。分行陈列,等使者到来,又把鹿皮和马交给使者。  聘问的言词没有定则,但要谦逊而和悦。言词多就策祝,言词少则不能表达意思,言词如果足以表达意思,意思就达到了极至。主宾说:“不合乎礼,不敢。”主人回答:“不合乎礼,不敢。”  卿在大夫的家庙中住宿,大夫在士的家庙中住宿,士在工商的家庙中住宿。掌管客馆的人为使者和士介三天准备一次洗发的水,五天准备一次洗澡的水。  便宴不用送上束帛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不行拜礼。沐浴后吃准备好的便宴。  卿,由大夫迎候,接待;大夫,由士迎候接待;士,都有迎候接待的人。主宾到馆舍,主国国君派来迎候接待的人就把国君命令自己迎待的命令告诉主宾。又拿着礼物拜见主宾。主宾已经把聘问的公事办完,拿着礼物回报迎待的人。  凡是圭、璋、壁、琮,只要是自己国家的国宝,就可以用作聘问的礼物。  掌管设置顺序位子的宗人为主宾设置顺序位子。顺序位子用帷布做成,主宾的顺序位子在主国国君顺序位子稍后的地方。  上介拿着圭,如同拿着重物,(慎重地)交给主宾。主宾进入朝门,仪容庄严。登堂时托举圭的手与胸平衡。将要把圭交给主国国君时审慎前行。交给国君时如同与人争接拿取,恭敬献上如同国君送时。国君转身把圭玉交给太宰,然后主宾退下。走下台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怡然。再三抬脚安定心神,然后快走,到达大门,神态正常。拿着圭玉,进入庙门,恭敬谨慎地捧着圭玉,如同怕失落它。到进献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从容。众介面朝北,神态舒扬。私人拜见,容貌和敬。出门,如同大雁舒展翅膀,威仪自然地行走。进入大门以恭敬为主,登堂以谨慎为主。  凡庭实都相随抬入,在左边的先抬入,鹿皮和马相互代换是可以的。  主宾的礼物,只有马牵出庙门,其余的都往东收藏在内府。玉多就有损于德性,束帛华美就掩没了礼的本意。主国馈赠主宾礼物,当着主宾聘问的礼物而定。  凡是拿着圭玉,没有缫做玉垫的,拿圭玉的人要加穿袭衣。  聘享完毕,招待主宾,主人不为主宾到来行拜礼。盛放甜酒的酒尊放在东厢,瓦大一个,有丰。进献的是五条干肉条。祭用的半条横放在上边。祭甜酒时两次舀取,开始舀取祭一次,后来舀取祭二次。主人的庭实(马),就由主人牵着随着主宾出来。主宾的士介迎上来,接过主宾牵着的马。  已经拜访,如果主宾有私人的礼物进献,奉献时要称转达君命,摈者进去报告,出来,依礼辞谢。主宾面朝东坐下放下进献的礼物。再拜稽首。摈者面朝东坐下拿取进献的礼物,举着礼物进去报告,出来,依主宾的礼节接受。主宾辞谢。主国国君回拜两次。摈者站在门槛的外边把国君的回拜转告主宾,主宾避开。摈者在中庭把礼物交给宰夫,如果是同姓或婚姻甥舅有亲戚关系的国家,就要馈赠国君夫人礼物。  如果国君不能见使者,就派大夫接受主宾的聘享。大夫在堂下听命,由西阶登堂接受聘享,背向右房站立,主宾下堂也跟着下堂。不招待主宾。  接到主宾礼物的人都来慰劳主宾,没有脱下皮弁服。  赐予杀死的牛羊豕,只有煮熟的要祭。用蓍草占卜尸的人选,或昭或穆。大夫的臣下充当祝,祝说:“孝孙某某,孝子某某,进献美好的礼物给皇祖某甫、皇孝某子。”如同馈赠食物的礼仪。向大夫借祭器。  祭毕,分赐肉给众人及廋人、巾车。  行聘礼的当天送杀死和活的牛羊豕,第二天拜访大夫,第二天傍晚,国君夫人派人馈赠主宾礼物。在馈赠牛羊豕十天后送来粮米。宰夫开始送成双的雉、雁等,每天送上的雉、雁的数目同牛羊豕的数目相同。士介是隔一天送二只。凡是献雉、雁等,拿一双转达君命,其余的放在面前。进献煮熟的禽类和四时的鲜美食物,比照进献雉、雁的礼仪。  馈赠杀死和活的牛羊豕的那天,主宾接受后,请求观瞻宗庙。主国派人迎接并引导主宾等由便门进入。  凡致送礼物的人各按自己的爵位穿朝服。  士介没有杀好的牛羊豕等礼物,没有这些礼物的人,没有傧。  主宾要拜见大夫,大夫不敢推辞。国君在开始时已经为他推辞。  凡是致送礼物,都用飨礼的笾、豆,里面放有食物。没有被馈赠杀好的牛羊豕的礼物的人,没有飨礼。  凡是(主国)大夫馈赠主宾和上介粮食,大夫用黍、粱、稷,每筐五斛。  已经办完聘享公事,主宾请求回国。在外朝为主国的赐予行拜礼,接待主宾的人听凭他行拜礼。  燕礼就让上介充当主宾,主宾充当苟敬。宰夫进献。  主宾只到主国,不再到他国聘问,就送重礼,把束帛返还。  主国国君到馆舍拜谢主宾,辅佐的人说,“您按贵国国君的命令来问候敝国国君,敝国国君为您按贵国国君之命屈尊到来行拜礼。贵国国君为社稷的缘故问候敝国国君夫人,敝国国君行拜礼。贵国国君赐予敝国国君礼物,还延及到敝国的二三位大夫,敝国国君行拜礼。又为送主宾您回国,敝国国君行拜礼。”  主宾在馆舍的堂上的两楹柱中间放下四张鹿皮和束帛,主宾不致送,馆舍主人不行拜礼。  大夫来聘问中,没有犯法行为,如大夫行飨礼。有过失,就只送杀好的牛羊豕三牲。行飨礼,主宾的上介充当介。有诸候后到,就对先到的客人不行飨礼、食物,把礼物送给他。  只有在接受聘享等大聘时,有几和筵。  十斗叫斛。十六斗叫■。十■叫秉。一车米二百四十斗。四秉叫筥。  十筥叫稯。十稯叫秅。四百秉为一秅。公食大夫礼第九  【题解】  《公食大夫礼》记述主国国君以礼食招待来小聘的大夫的礼仪。篇中首先对如何通知主宾,如何摆放待宾之物,宾至如何迎接的礼节仪式作了详细说明。接着记述如何设俎,如何为宾设正馔、加馔。宾如何祭馔,公如何侑宾,宾卒食,如何退,如何拜赐诸礼仪。篇中还对大夫相食,君、大夫有故不能亲食的礼节仪式作了说明。全篇主于食饭而没有宾主酬酢,食饭也只限于主宾一人,有别于飨礼和燕礼。燕礼主酒,飨礼兼酒和饭。而此篇为“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胡培翚《仪礼正义》)故称“公食大夫礼”。在五礼中亦属嘉礼。  公食大夫之礼:使大夫戒(1),各以其爵。上介出请,入告。三辞。  宾出,拜辱。大夫不答拜,将命。宾再拜稽首。大夫还。宾不拜送,遂从之。宾朝服即位于大门外,如聘。  即位。具(2)。羹定(3)。甸人(4),陈鼎七(5),当门,南面,西上,设扃鼏,鼏若束若编。设洗如飨。小臣具槃■(6),在东堂下。宰夫设筵,加席几。无尊。饮酒(7),浆饮(8),俟于东房。凡宰夫之具,馔于东房。公如宾服,迎宾于大门内。大夫纳宾。宾入门,左,公再拜。宾辟,再拜稽首。公揖入,宾从。及庙门,公揖入。宾入,三揖。至于阶,三让。公升二等,宾升。大夫立于东夹南,西面北上。士立于门东,北面西上。小臣东堂下,南面西上。宰,东夹北。西面南上。内官之士(9),在宰东北,西面南上。介,门西,北面西上。公当楣北乡,至再拜,宾降也,公再拜。宾,西阶东,北面答拜。摈者辞,拜也。公降一等。辞曰:“寡君从子,虽将拜,兴也。”宾栗阶升,不拜。命之,成拜。阶上北面再拜稽首。  士举鼎,去鼏于外,次入。陈鼎于碑南,面西上。右人抽扃,坐奠于鼎西,南顺。出自鼎西,左人待载,雍人以俎入(10),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11),退。大夫长盥,洗东南,西面北上,序进盥。退者与进者交于前(12)。卒盥,序进,南面匕。载者西面。鱼腊饪。载体进奏。鱼七,缩俎寝右(13)。肠、胃七,同俎。伦肤七。肠、胃、肤,皆横诸俎,垂之。大夫既匕,匕奠于鼎。逆退,复位。  公降盥。宾降,公辞。卒盥,公壹揖壹让,公升,宾升。宰夫自东房授醯酱(14),公设之。宾辞,北面坐迁,而东迁所(15)。公立于序内,西乡,宾立于阶西,疑立(16)。宰夫自东房荐豆六,设于酱东,西上。  韭菹以东,醓醢(17)、昌本(18);昌本南麋■(19),以西菁菹(20)、鹿■。士设俎于豆南,西上;牛、羊、豕,鱼在牛西,腊、肠、胃亚之(21),肤以为特(22)。旅人取匕,甸人举鼎,顺出,奠于其所。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二以并,东北上。黍当牛俎,其西稷,错以终,南陈。大羹湆(23),不和(24),实于镫(25)。宰右执镫,左执盖,由门入。升自阼阶,尽阶,不升堂,授公,以盖降,出,入反位。公设之于酱西,宾辞,坐迁之。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26):牛以西羊,羊南豕,豕以东牛。饮酒,实于觯,加于丰。宰夫右执觯,左执丰,进设于豆东。宰夫东面,坐启簋会(27),各却于其西(28)。赞者负东房,南面,告具于公。  公再拜,揖食。宾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宾升席,坐取韮菹,以辩擩于醢(29),上豆之间祭。赞者东面坐取黍,实于左手,辩。  又取稷,辩,反于右手。兴以授宾。宾祭之。三牲之肺不离(30),赞者辩取之,壹以授宾。宾兴受,坐祭。捝手(31),扱上铏以柶,辩擩之,上铏之间祭。祭饮酒于上豆之间。鱼、腊、酱、湆不祭。  宰夫授公饭粱(32),公设之于湆西,宾北面辞,坐迁之。公与宾皆复初位。宰夫膳稻于粱西,士羞庶羞(33),皆有大,盖,执豆如宰。先者反之,由门入,升自西阶。先者一人升,设于稻南簋西,间容人。旁四列西北上。膷以东臐(34),■(35),牛炙。炙南醢,以西,牛胾(36),醢,牛醓(37)。■南,羊炙,以东羊胾,醢。豕炙,炙南醢,以西,豕截,芥酱,鱼脍。众人腾羞者,尽阶不升堂,授,以盖降,出。赞者,负东房,告备于公。  赞升宾。宾坐席末,取粱,即稻(38),祭于酱湆间。赞者北面坐,辩取庶羞之大,兴,一以授宾。宾受,兼壹祭之。宾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宾北面自间坐(39),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公辞,宾西面坐奠于阶西,东面对(40),西面坐取之。栗阶升,北面反奠于其所,降辞公。公许,宾升,公揖退于箱(41)。摈者退,负东塾而立。宾坐,遂卷加席,公不辞。宾三饭以湆酱。宰夫执觯浆饮,与其丰以进,宾捝手,兴受。  宰夫设其丰于稻西。庭实设。宾坐祭,遂饮,奠于丰上。  公受宰夫束帛,以侑,西向立。宾降筵,北面。摈者进相币。宾降辞币,升听命,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受币,当东楹,北面。  退,西楹西,东面立。公壹拜,宾降也,公再拜。介逆出。宾北面揖,执庭实以出。公降立。上介受宾币,从者讶受皮(42)。  宾入门左,没霤(43),北面再拜稽首。公辞,揖让如初,升。宾再拜稽首,公答再拜。宾降辞公,如初。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44),三饮(45)。不以酱湆。  捝手,兴,北面坐取粱与酱以降。西面会奠于阶西。东面再拜稽首。  公降,再拜。介逆出,宾出。公送于大门内,再拜。宾不顾。  有司卷三牲之俎(46),归于宾馆。鱼腊不与。  明日,宾朝服拜赐于朝,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讶听之。  上大夫: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腊皆二俎,鱼,肠胃,伦肤。  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若七,若九。庶羞。西东毋过四列。上大夫,庶羞二十,加于下大夫,以雉,兔,鹑,■。  若不亲食,使大夫各以其爵、朝服以侑币致之,豆实(47),实于罋(48),陈于楹外,二以并,北陈。簋实(49),实于筐(50),陈于楹内,两楹间,二以并,南陈。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碑外。牛、羊、豕陈于门内。西方,东上。宾朝服以受,如受饔礼。无摈。明日,宾朝服以拜赐于朝。讶听命。  大夫相食,亲戒速(51)。迎宾于门外,拜至,皆如飨拜。降盥受酱、湆、侑币、束锦也。皆自阼阶降堂受(52),授者升一等(53),宾止也。  宾执粱与湆,之西序端。主人辞,宾反之。卷加席,主人辞,宾反之。  辞币,降一等。主人从。受侑币,再拜稽首。主人送币,亦然。辞于主人,降一等。主人从。卒食,彻于西序端。东面再拜,降出。其他皆如公食大夫之礼。  若不亲食,则公作大夫朝服,以侑币致之。宾受于堂,无摈。  [记]不宿戒。戒不速。不授几。无阼席。亨于门外,东方。司宫具几(54),与蒲筵常(55),缁布纯(56),加萑席寻(57),玄帛纯,皆卷自末。宰夫筵,出自东房。宾之乘车,在大门外西方,北面立。铏笔(58),牛藿(59),羊苦(60),豕薇,皆有滑(61)。赞者盥,从俎升。簠有盖幂。凡炙无酱。上大夫:蒲筵,加萑席。其纯皆如下大夫纯。卿摈由下,上赞,下大夫也。上大夫,庶羞。酒饮、浆饮,庶羞可也。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  【注释】  (1)戒:告。此指到使者住的馆舍告诉使者到主国的庙接受食礼。  (2)具:待宾之物。  (3)羹定:羹,肉。定,熟。羹定:即肉熟了。  (4)甸人:见《燕礼第六》注(53)。  (5)鼎七:七鼎。牛一,羊一,豕一,鱼一,腊,肠胃一,肤一。  (6)槃■:为国君盥洗所设。槃,盛盥弃水,■,盛水以沃盥。  (7)饮酒:清酒。  (8)浆饮:酨浆。酨,即载。因其汁滓相载,故称酨。浆又为水、浆、醴、凉、醫、酏六饮之一种。  (9)内官:近侍臣僚,宫廷的女官,夫人之官,内宰之属。  (10)雍人:宫中掌烹调之官。  (11)旅人:雍人的属下。  (12)前:洗的南边。  (13)缩俎:缩,纵。缩俎,鱼在俎为纵,于人为横。  (14)醯酱:醯(x9),醋。醯酱,用醯和酱。  (15)所:处。  (16)疑立:正立。疑、正。  (17)醓醢:醓(t3n)肉酱的汁。醢(h3i)肉鱼等制成的酱。  (18)昌本:昌,蒲。本,菹。《周礼·醢人》注:“昌蒲,根本,即根也。”  (19)■:醢有骨谓之■。  (20)菁菹(j9ng u):菁,蓂,韭菜的花。菁、菹。蔓菁,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可食。菹,醃菜。  (21)亚:次。  (22)特:独为一行,不在豆南。  (23)大羹湆:煮肉汁。湆:汁。  (24)不和:没有和五味的菜。  (25)镫:瓦豆谓镫。  (26)铏(x0ng):盛菜和羹的器具。亦曰铏鼎。  (27)会:盖。  (28)却:却下,去掉。  (29)擩:染。  (30)肺不离:肺要切割开。胡培翚《仪礼正义》:“肺不离者,刌之也。”刌(c(n)割,切。  (31)捝:试,擦。  (32)粱:粱为饭而实之于簠。粱即粟,北方叫小米。  (33)羞:同“馐”,肉。  (34)膷(xi3ng):牛肉羹。臐(x&n):羊肉羹。  (35)■:豕肉羹。  (36)胾(@):大块的肉。  (37)■(h9):脍,古人有用藏鱼的方法用来做牛肉,所以用■名。“■”愿意为“鱼酱”。牛■,指细切的牛肉。  (38)即:就。  (39)间:两馔之间,指正馔与加馔之间。即前文的“间容人”处。  (40)对:解释下堂的想法。  (41)箱:东夹之前,东箱。箱即厢。  (42)从者讶受皮:从者,指属吏之属。讶,迎。受皮;指主国有司执皮者随主宾出来,主宾的从者上前接过来。  (43)霤(li)):霤,屋檐。  (44)卒食会饭:卒,已。会饭,指黍稷。  (45)三饮:三饮浆以漱口。  (46)卷(ju3n):收藏:  (47)豆实:腌菜、肉酱之类。  (48)罋:瓦器。  (49)簋(guǐ)实:簋,宴时盛黍稷的器皿。簋实,宴时内盛黍稷,用途有如现在装着饭的盆或桶。  (50)筐:竹器。  (51)速:召。  (52)皆:都、俱,这里指受酱、受湆、受币三事。  (53)授者:为大夫的家臣。  (54)司宫:太宰之属,掌宫庙的人。  (55)常: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56)纯:缘。  (57)萑:细苇。寻:长度单位。半常为寻。  (58)铏芼:铏羹所用之菜。羹、芼、菹、醢四物,肉汁谓之羹,蔬菜谓之苇。肉酱谓之醢,腌菜谓之菹。菹、醢为生的。芼则用肉羹汁烹,和羹相从,放在铏中。  (59)藿:豆叶。  (60)苦:苦荼。  (61)滑:堇荁之属。堇(jǐn)荁(hu2n),古人用以调味。  【译文】  主国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问的大夫的礼仪:国君派大夫到馆舍告诉来聘的大夫(到主国的朝庙接受食礼),各自按相同的爵位去告之。上介出门问来馆舍有何事,进门报告。辞谢三次后答应。主宾出外门,为主国的大夫屈尊来迎接自己行拜礼。大夫不回拜,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再拜稽首,接受国君的命令。大夫返回复命。主宾送行,不行拜礼,于是跟随大夫前往。主宾穿朝服在大门外就位,如同聘礼。  主人就位。招待主宾的食物陈列在朝庙门外。肉熟了。甸人陈列七个鼎,对着门,面向南,以西为上位,设置鼎杠、鼎盖,鼎盖用茅草,或者捆扎,或者编结。洗的摆放位置与飨礼相同。小臣在东堂下为国君摆放盛水的盘和■。宰夫在户西摆放蒲筵,在室中摆放萑席,在左边摆放几。没有酒尊。清酒、酨浆放在东房。凡是宰夫掌管的饮食器具、饭食都在东房。  主国国君如同主宾一样穿朝服,在大门内迎接主宾。大夫按国君的命令引主宾进入,主宾进门,站在西方。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避开,再拜稽首。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跟随着,到祢庙的庙门,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进入,每到转弯处拱手行礼,对着碑拱手行礼,相人偶拱手行礼。到达台阶,三次谦让,国君登上二级台阶后,主宾登阶。主国的大夫站在正堂的东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士站在门的东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小臣在东堂下,面朝南,以西边为上位。宰在东夹屋北边堂下,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内宰属下的士在宰的东北方,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介在门的西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国君与梁齐,面向北,主宾到达堂上,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在西阶的东边,面朝北回拜。摈者辞谢主宾回拜,主宾仍行拜礼,国君走下一级台阶亲自辞谢。摈者辞谢说:“敝国国君跟随您下堂,将要行拜礼,您还是起来吧。”主宾连步上台阶登堂,不行拜礼。国君命主宾完成拜礼,主宾在台阶上面朝北再拜稽首。  士扛鼎,在门外去掉鼎盖,按顺序进入,在碑的南边摆放鼎,以西边为上位。鼎右的人抽出鼎杠,坐下把杠放在鼎的西边,南北方向放置。从鼎的西边出来。鼎左的人等着把鼎中的牲肉取出放在俎上。雍人拿着俎进来,把俎摆放在鼎的南边,旅人面朝南,把取食物的匕放在鼎上,退出。大夫站在洗的东南洗手,大夫们面朝西,以北为上位,依序进前洗手。退回的人和进前的人在洗的南边交错。洗手完毕,依次到碑的南边,鼎的北边,面朝南用匕取鼎中的牲肉。左人面朝西。鱼和腊物煮熟。载放牲体和腊物进前,肉皮朝上。鱼七条,纵放在俎上,鱼的右半朝下。肠胃七份,放在同一俎上。纹理精细的猎肋条肉七份。肠胃和肋条肉都横放在俎上,两边下垂。大夫已经用完匕,把匕放在鼎上。按与进前时相反的顺序退下,回到原位。  国君下堂洗手,主宾下堂,国君辞谢。洗完手,国君拱手行礼一次,谦让一次,国君登堂,主宾登堂。宰夫由东房出来,把用醋和的酱交给国君,国君亲自摆放它。主宾辞谢,面朝北跪下移动醋酱,向东移动到当放的位置。国君站在东墙内,面向西,主宾站在台阶的西边,正立不动。宰夫由东房进献豆六,摆放在酱的东边,以西边为上位。腌韭菜往东是肉汁酱,腌蒲根,腌蒲根的南边是带骨的麋肉酱,在西是腌韭菜花,带骨的鹿肉酱。士在豆的南边摆放俎,以西为上位。牛、羊、豕,鱼在牛的南边。腊、肠、胃依次往东。猪肋条肉单独一行。旅人拿匕,甸人抬鼎,顺次而出,放在对着门的地方。宰夫在俎的西边摆放六簋黍、稷,二二并列,以东北方为上位。黍对着牛俎,它的西边是稷,交错排完,往南陈设。煮肉汁,没有盐、菜拌和,放在瓦豆里。太宰右手拿着瓦豆,左手拿着盖,从庙门外进入,由东阶登上,走到台阶尽头,不登堂,把瓦豆交给国君,拿着盖子走下台阶,出门放下盖子,然后进门回到原位。国君把瓦豆放在酱的西边,主宾辞谢,坐下往东移。宰夫在豆的西边摆放四只盛菜和羹的鼎,以东为上位。牛肉羹的西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南边是猪肉羹,猪肉羹的东边是牛肉羹。把清酒斟在觯中,放在丰上。  宰夫右手拿着觯,左手拿着丰,进前摆放在豆的东边。宰夫面朝东,坐下揭开簋的盖子,各仰放在簋的西边。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面朝南,报告国君正馔准备完毕。  国君两次行拜礼,拱手请主宾进食。主宾下堂行拜谢。国君辞谢。  主宾登堂,再拜稽首。主宾登上席位,坐下取腌韭菜,一一浸入到肉酱里,在腌韭菜和肉酱两豆之间祭。佐助的人面朝东坐下取黄米饭,放在左手中,一一取过,又取小米饭,一一取过,放回右手。站起来交给主宾,主宾祭饭。把牛羊豕三牲的肺切断,佐助的人逐一取过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站起来接受,坐下祭,主宾擦手,用角制祭勺舀取放在上位的小鼎中的菜,逐一浸入其他三个小鼎中。在上位盛有牛肉羹的小鼎和盛有羊肉羹的小鼎之间祭。在上豆之间祭清酒。鱼、腊、酱、湆不祭。宰夫把小米饭递给国君,国君把它放在肉羹汁的西边,主宾面朝北辞谢,坐下往西移放。国君和主宾都回到原位。宰夫进献稻米饭,放在小米饭的西边。士进献各种美味食物,都有大块的肉放在上面,食器上有盖,像太宰那样拿着豆。先进献的人返回门外拿取,再由门进入,从西阶登堂,先进献的人一人登堂,把食物放在稻米饭的南边,黄米和小米饭的西边,主宾可中间往来。偏西的一旁摆放四列美味食物,以西北为上位。牛肉羹的东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东边是猪肉羹、烤牛肉。烤牛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牛肉块、肉酱、牛■。牛■的南边是烤羊肉,往东是羊肉块、肉酱。烤猪肉,烤猪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猪肉块、芥菜酱、鱼脍。进献食物的众人走完台阶,不登堂,交给先进献的人,拿着盖走下台阶,出门。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向国君报告,各种美味食物都准备完毕。  佐助的人按国君的命令让主宾登堂就席。主宾在席的未端坐下取粱米,就手取稻米饭,在酱和肉羹汁中间祭。佐助的人面朝北坐下,遍取美味食物中的大肉块,站起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一一接受,一次同时祭。主宾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  国君再次回拜。  主宾面朝北,在正馔和加馔之间坐下,左手抱着盛有粱米的簠,右手拿着盛有肉羹汁的小鼎,下堂。国君辞谢,主宾面朝西坐下,把拿着的食物放在台阶西边,面朝东回答,面朝西坐下拿取放下的食物。一步两级台阶地登堂,面朝北把食物放回原来的位置,下堂辞谢国君。国君允许,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摈者退回,背对东塾站立。主宾坐下,于是把加席卷起,国君不辞谢。主宾就肉汁羹和酱吃三口饭。宰夫拿着斟有浆饮的觯和承托觯的丰进前,主宾擦手,站起来接受。宰夫把丰摆放在稻米饭的西边。陈设庭实。主宾坐下祭,然后饮尽觯中浆饮,把觯放在丰上。  国君接受宰夫送上的束帛,用来酬谢主宾,面向西站立。主宾走下筵席,面朝北。摈者进前辅佐国君送上礼物。主宾下堂辞谢礼物,登堂,听从国君的命令,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再拜稽首,接受礼物。对着东楹柱,面朝北,退回到西楹柱的西边,面朝东站立。国君行一次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介在主宾前出门。主宾面朝北拱手行礼,拿着庭实出门。国君下堂站立,上介接过主宾手中的礼物,从者迎着随主宾出来的主国拿着兽皮的人,接过兽皮。  主宾从门的左边进入,在屋檐的尽头,面朝北,再拜稽首。国君辞谢,拱手行礼、谦让同开始时一样,登堂。主宾再拜稽首,国君回拜两次。主宾下堂辞谢国君同开始时一样。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主宾吃完黍、稷饭,三次饮浆漱口。不用酱和肉汁羹。  主宾擦手站起,面朝北坐下取粱米饭和酱下堂,面朝西坐下放在台阶的西边。面朝东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下堂,两次行拜礼。介由进来时相反的方向出去,主宾出门。国君送到大门内,两次行拜礼。  主宾不回视。  有司收起三牲的俎放在篚中,带到主宾的馆舍。鱼腊不予。  第二天,主宾穿着朝服到主国国君的大门外拜谢赏赐,拜谢食礼和酬礼,都是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主国掌管迎候接待的官听凭主宾行拜礼。  如果来聘问的是上大夫,食礼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和腊物都是二个俎,鱼、肠胃、纹理精细的猪肋条肉的数目因官爵不同而不同,或者九,或者十一。下大夫或者是七,或者是九,美味食物东西向排列,不超过四列。上大夫,美味食物二十(东西四行,南北五行)。  比下大夫多加四豆,用的是雉、兔、鹑、■。  如果国君不能亲自主持食礼,就派大夫各按爵位穿朝服把食礼的酬谢礼物送上。腌菜、肉酱等放在瓦器里,陈放在楹柱外,两两并列,往北陈放,黍稷饭等放在筐里,陈放在楹柱内,在两楹柱间,两两并列,往南陈放。美味食物放在碑的北边,庭实陈放在碑的南边。牛、羊、豕陈放在门内西边,以东为上位。主宾穿朝服接受,如接受饔的礼仪。没有摈。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国君大门外拜谢国君的赏赐。接待的人听凭他拜谢。  主国大夫用食礼招待主宾,自己亲自通知,邀请。在大门外迎接主宾,为主宾到来行拜礼,都如食礼一样行拜礼。大夫下堂洗手,接过酱、肉羹汁,酬谢的礼物——束锦,都是由东阶下堂接受。授者登上一级台阶,主宾停止不动。主宾拿着粱米饭和肉羹汁,到西墙的前端。主人辞谢,主宾返回席位。主宾卷起加席,主人辞谢,主宾按原样摆设加席。  主宾辞谢主人的礼的礼物,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主宾接受束锦,再拜稽首。主人送上束锦也是再拜稽首。主宾向主人辞谢,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食礼结束,大夫在西墙前端撤去食物。主宾面朝东两次行拜礼,下堂出门。其他都如同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大夫的礼仪。  如果大夫不能亲自主持食礼,那么,国君就派爵位相同的大夫穿朝服把礼物送上。主宾在堂上接受礼物,没有摈。  [记]不在行食礼的前一天斋戒。行食礼告诉主宾后不再召请。不为主宾授几,东阶上没有席位。在门外东边烹煮食物。司宫准备几和一丈六尺长的蒲草编的筵,筵用墨色布作边,筵上加八尺长的细苇编的席,席用黑色帛作边,筵、席都从末端卷起。宰夫铺设筵席,出自东房,主宾乘坐的车,在大门外的西边,主宾就位时面朝北站立。盛羹的小鼎中放的菜,牛肉羹放豆叶,羊肉羹放苦荼,猪肉羹放薇菜,都有调味的佐料。  佐助的洗手,随俎登堂。盛稻粱的簠,有盖子和遮盖子的巾。凡吃烤肉的,都不用酱。上大夫,蒲草编的筵,上边加上细苇编的席,筵、席的边饰和下大夫筵、席的边饰相同。卿充当上摈,在堂下诏礼。堂上佐助的人由下大夫充当。上大夫,有各种美味食用,宰夫又进献清酒、浆饮,上大夫饮清酒、浆饮时也可吃美味食物。上大夫拜谢食礼和酬谢的礼物,都是再拜稽首。觐礼第十  【题解】  《觐礼》记述秋天诸侯晋见天子的礼仪。篇中首先对诸侯前来,天子派人慰劳,赐诸侯馆舍的礼节仪式作了介绍,接着记述天子派人通知诸侯觐期,诸侯在庙门外接受次所的礼节。然后详细记述诸侯如何行觐礼,如何行三享,如何请罪诸礼节仪式,然后,对天子赐诸侯车服,天子对诸侯的称谓,天子待诸侯的礼节,天子会同、巡守的礼节做了详细介绍。关于篇名,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秋见曰觐。”引郑目録:“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曰觐。”《周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春朝是图谋天下事,秋觐是比邦国之功,夏宗是陈天下之谟,冬遇是协诸侯之虑。春、夏、冬三礼已亡。觐礼篇中记有诸侯向天子请罪之节,当是秋觐比功之意。所以,觐礼即是诸侯秋天进见天子的礼仪。觐礼在五礼中属宾礼。觐礼(1):至于郊(2),王使人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3),再拜。使者不答拜(4),遂执玉,三揖。至于阶,使者不让,先升。侯氏升听命,降,再拜稽首,遂升受玉。使者左还而立,侯氏还璧,使者受。侯氏降,再拜稽首,使者乃出。侯氏乃止使者,使者乃入。侯氏与之让升。侯氏先升,授几(5),侯氏拜送几。使者设几,答拜。侯氏用束帛、乘马傧使者,使者再拜受。侯氏再拜送币。使者降,以左骖出(6)。侯氏送于门外,再拜。侯氏遂从之。  天子赐舍。曰:“伯父,女顺命于王所(7)。赐伯父舍。”侯氏再拜稽首,傧之束帛、乘马。  天子使大夫戒,曰:“某日,伯父帅乃初事(8)。”侯氏再拜稽首。  诸侯前朝(9),皆受舍于朝。同姓西面北上(10),异姓东面北上(11)。  侯氏裨冕(12),释币于祢。乘墨车(13),载龙旂(14),弧■(15),乃朝以瑞玉有缫(16)。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天子衮冕(17),负斧依。啬夫承命(18),告于天子。天子曰:“非他,伯父实来(19),予一人嘉之(20)。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侯氏入门右,坐奠圭(21),再拜稽首。摈者谒(22)。侯氏坐取圭,升致命(23)。王受之玉。侯氏降,阶东北面再拜稽首(24)。摈者延之(25),曰:“升。”升成拜,乃出。  四享(26),皆束帛加璧,庭实难国所有。奉束帛,匹马卓上(27),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首。摈者曰:“予一人将受之。”  侯氏升致命。王抚玉。侯氏降自西阶,东面授宰币,西阶前再拜稽首,以马出,授人,九马随之。事毕。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乃入门右,北面立,告听事(28)。摈者谒诸天子。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适门西(29),遂入门左,北面立。王劳之。再拜稽首。摈者延之,曰:“升。”升成拜,降出。  天子赐侯氏以车服(30)。迎于外门外,再拜。路先设(31),西上。  路下四(32),亚之(33)。重赐无数,在车南。诸公奉箧服,加命书于其上,升自西阶,东面。大史是右。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侯氏降,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升成拜。大史加书于服上,侯氏受。使者出(34)。侯氏送,再拜,傧使者,诸公赐服者,束帛、四马,傧大史亦如之。  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飨,礼(35),乃归。  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36),四门,壇十有二寻,深四尺(37),加方明于其上(38)。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上介皆奉其君之旂,置于宫,尚左。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四传摈,天子乘龙(39),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礼日于南门外,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40),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祭天,燔柴(41);祭山,丘陵,升;祭川,沈(42);祭地,瘗(43)。  [记]几,俟于东箱。  偏驾不入王门(44)。  奠圭于缫上。  【注释】  (1)觐:见。觐礼,诸侯秋天见天子之礼。  (2)郊:指近郊,离王城五十里。  (3)侯氏;指诸侯。  (4)使者:天子派的慰劳诸侯的人。  (5)几:安宾。用以表示崇敬优厚。  (6)左骖:骖,騑马。左骖,面向南以东为左,面向北以西为左。  (7)顺命:凡诸侯朝觐之礼,都是天子的命令,故称顺命。  (8)初:开始,从前。  (9)前朝:指觐日的前一天,朝即觐的意思。  (10)同姓:指王子母弟。因功出封,虽为侯伯,其画服犹如上公。  (11)异姓:指舅甥之国。与王有亲属关系。  (12)裨冕:衣裨衣而冠冕。裨,埤。为天子六服之一。诸侯也穿此服。  (13)墨车:不加彩绘的黑色车子。《周礼·表官·巾车》:“大夫乘墨车。”诸侯乘之,因入天子之国,车服不可与天子完全相同。  (14)旂:交龙图饰的旗。  (15)弧■(d*):弧,用以张縿的弓。■,盛弓的套子。  (16)缫(3o):冕旈的绳子。  (17)衮冕:衮,衮衣。天子六服中最上的礼服。通称龙袍。有九种绩绣图饰。  (18)啬夫:司币之官。司空之属。为未摈。承命:于诸侯下介传而上,上摈报告给天子。  (19)实来:实,又作寔。实来,即是人来。此指专为觐天子而来。  (20)予一人:《曲礼·君天下》:“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故予一人,即天子自称。  (21)坐:即跪。  (22)谒:告。上摈上告于天子。报告。  (23)致命:命即辞,致命犹致辞。其辞盖为“臣某侯某奉圭觐王”。  (24)阶东:指阶的东边。  (25)延:进。延请。  (26)四享:四当为三。古书作三、四是积画而成。“大行人职”曰:“诸侯庙中将币,皆三享。”故此处“四”应为“三”。  (27)卓上:卓,犹旳,白色。用素旳书其国名,标明产地的马为上。  (28)告听事:告,告诉摈者转告天子。听事,把自己所做之事报告给天子,听从天子的处理。  (29)自屏南适门西:隐于屏后,穿好上衣。自屏风的南边至门的西边。  (30)车服:古制车服,上下有等级,天子赐车,同姓以金车,异姓以象车。服,则衮。饰有鷩、毳图案。  (31)路:指车。  (32)路下四:指乘马,即驾车的四匹马。  (33)亚之:次车而东。  (34)使者:指三公及太史。  (35)礼:指食礼、燕礼。  (36)为宫:在国外壝土为埒象墙壁。  (37)深:指高。  (38)方明:上下四方神明之象。  (39)龙:马八尺以上称龙。  (40)四渎:江、河、淮、济为四渎。  (41)燔(f2n)柴:燔,焚,烧。燔柴,积薪烧之,升烟以报阳。  (42)沉:投祭物于水中。郑司农:“沈,谓祭川。”  (43)痤:埋。指祭地埋牲玉。  (44)偏:旁,边。  【译文】  朝觐的礼仪:指侯到达王城的近郊,天子派人穿皮弁服,用玉去慰劳。诸侯也穿皮弁服在帷宫门外迎接,两次行拜礼,使者不回拜,拿着璧玉前行,诸侯三次拱手行礼。到台阶前,使者不谦让,先登坛。诸侯登坛听取天子的命令,下坛再拜稽首,然后登坛接受璧玉。使者向左转身站立,诸侯送还璧玉,使者接受。诸侯下坛,再拜稽首,然后使者出。诸侯于是阻止使者离去,使者于是又进入。诸侯和使者相互谦让登坛。  诸侯先登坛,把几交给使者。诸侯为送上几行拜礼。使者放下几,回拜。诸侯用束帛、四匹马做礼物送给使者表示敬意,使者两次行拜礼接受。  诸侯为送上礼物两次行拜礼。使者下坛,牵着左边的马出门。诸侯送到门外,两次行拜礼。诸侯于是随使者到朝。  天子赐给诸侯馆舍。使者说:“伯父,您顺命到天子的地方朝觐,天子赐给伯父馆舍。”诸侯再拜稽首。把束帛和四匹马送给使者表示敬意。  天子派大夫通告说:“某天,伯父依循朝觐旧典朝拜。”诸侯再拜稽首。  众诸侯在朝觐的前一天,都在文王庙门外接受天子赐予的馆舍。同姓诸侯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异姓诸侯面朝东以北为上位。  诸侯穿裨衣,戴冕冠,到祢庙放下礼物。乘坐墨车,车上载有交龙图饰的旗,张挂龙旗的弓、盛弓的套子,带着有丝垫的圭玉去朝觐天子。天子在室的门、窗中间摆设绣有斧状图案的屏风,屏风左右是玉几。天子穿着衮衣,戴着冕冠,背向屏风站立。啬夫把诸侯的话传给上摈,上摈报告给天子。天子说:“不是别人,是伯父为朝觐而来,我嘉奖他。  让伯父进来,我接待他。”诸侯从门的右边进入,跪着放置圭玉,再拜稽首。上摈向天子报告。诸侯跪下拿取圭玉,登堂表述来意。天子接受他的圭玉。诸侯下堂,在西阶东边面朝北再拜稽首。摈者延请他说:“请登堂。”诸侯登堂再拜稽首,然后出门。  三次进献都用束帛放上璧玉,庭实只用进献国所出产的物品。诸侯捧着束帛,有甲素旳书着国名的一匹马在前,其余九匹马随在后边,陈列在中庭,以西为上位,诸侯放下礼物,再拜稽首。摈者说:“天子将接受礼物。”诸侯登堂表述来意。天子抚摸圭玉。诸侯由西阶下堂,面朝东把礼物交给太宰。在西阶前再拜稽首。诸侯牵着一匹马出来,交给天子的人,九匹马跟随着出来。三次进献完毕。  然后,诸侯在庙门的东边袒露右臂,由门的右边进入,面朝北站立,告诉上摈转告天子:“自己要报告自己所做之事并听从天子处理。”上摈把诸侯的话报告给天子。天子对诸侯说:“伯父没做有过失的事,回去用心治理、安定你的邦国。”诸侯再拜稽首,出来。由屏风的南边到门的西边,穿好上衣,然后从门的左边进入,面朝北站立。天子慰劳他。诸侯再拜稽首。上摈延请诸侯说:“请登堂。”诸侯登堂再拜稽首,下堂出去。  天子赐给诸侯车辆,命服,诸侯到大门外迎接,再拜稽首。车先摆放,以西为上位,驾车的四匹马挨着车从东陈列。贵重的赏赐不计数,陈列在车的南边。三公捧着装有命服的箱子,天子的诏书放在箱上,由西阶登堂,面朝东,太史在他的右边。诸侯登堂,面朝西站立。太史宣读天子诏书。诸侯下堂,在东西阶之间,面朝北再拜稽首。登堂再拜稽首。太史把诏书放在命服上,诸侯接受。使者出去。诸侯送行,两次行拜礼。送礼物给使者表达敬意,送给赐予命服的三公的是束帛和四匹马。送给太史的礼物也是如此。  对同姓大国国君,就称“伯父”;对异姓大国国君,就称“伯舅”。  对同姓小国国君,就称“叔父”;对异姓小国国君就称“叔舅”。  行过飨礼、食礼、燕礼后,诸侯才归国。  诸侯到天子的地方朝觐,要在国门外方圆三百步壝土为宫墙,有四个门。用土筑坛,方圆九十六尺,高四尺,把上下四方神明的像放在坛上。上下四方神明的像是木制的。四尺见方,涂六种颜色;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上方玄色,下方黄色。用六种玉装饰:上为圭;下为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上介都捧着他的国君的旗,树在宫中,以左边为上位。公、侯、伯、子、男,都靠近他的旗子站立。摈者四次传命,天子乘坐龙马驾的车,车上载着太常旗,旗上画有日月升龙、降龙的图案。出王城门,在南门外礼拜太阳,返回来在坛上祭祀上下四方神明,在南门外礼拜太阳,在北门外礼拜月亮和江、河、淮、济四水,在西门外礼拜山川丘陵。祭天,积柴焚烧;祭山、丘陵,要到高处;祭川要向水中投入祭物;祭地要埋牲、玉。  [记]几,放在东厢。  偏驾的车不进入王门。  诸侯把圭放在缫上。丧服第十一  【题解】  《丧服经传》记述天子以下,人死后相互哀丧的礼节、服饰。篇中依据亲亲、尊尊、名、出入、长幼、从服的原则,对丧服的等级、服丧的年月、亲疏隆杀的礼仪做了详细说明。天子以下,丧服分为五个等级: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丧的年月分别为三年、期年、九月、七月、五月、三月。全篇分十一章:斩衰一,齐衰三年二,齐衰杖期三,齐衰不杖期四,齐衰三月五,殇大功六,成人大功七,繐衰八,殇小功九,成人小功十,缌麻十一,对诸服饰、年月做了具体介绍。此篇的“传”为他篇所无,传为子夏所做。“传”对“经”做了解释发挥。“传”所表述的内容相当丰富。特别是关于宗法制度的论述,对我们研究古代的宗法制度有重要价值。关于篇名,胡培翚《仪礼正义》引郑目录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也。丧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饰也。不忍言死而言丧。”《丧服经传》强调服的等级、亲疏,贵贱及所表示的哀戚的心情。《丧服》在五礼中属凶礼。  丧服:斩衰裳(1),苴绖、杖、绞带(2),冠绳缨(3),菅屦者(4)。  《传》曰:斩者何?不缉也(5)。苴绖者,麻之有蕡者也(6)。苴绖大搹(7),左本在下(8),去五分一以为带(9)。齐衰之绖,斩衰之带也(10),去五分一以为带。大功之绖,齐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小功之绖,大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缌麻之绖,小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苴杖(11),竹也。削杖(12),桐也。杖各齐其心(13),皆下本(14)。杖者何?爵也。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15)。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妇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绞带者,绳带也。冠绳缨,条属(16),右缝;冠六升,外毕(17);锻而勿灰(18)。衰三升。菅屦者,菅菲也(19),外纳(20)。居倚庐(21),寝苫枕块,哭昼夜无时。歠粥(22),朝一溢米(23),夕一溢米。寝不脱绖带。  既虞(24),翦屏柱楣(25),寝有席,食蔬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26),舍外寝(27),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父。  《传》曰: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诸侯为天子。  《传》曰:天子至尊也。君。  《传》曰:君至尊也。父为长子(28)。  《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29),又乃将所传重也(30)。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31),不继祖也。为人后者(32)。  《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33)。  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34)。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妻为夫。  《传》曰:夫至尊也。妾为君(35)。  《传》曰:君至尊也。女子子在室为父(36),布总(37),箭笄(38),髽(39),衰,三年。  《传》曰:总六升,长六寸(40),箭笄长尺,吉竿尺二寸。子嫁(41),反在父之室(42),为父三年。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传》曰:公、卿、大夫室老(43)、士(44),贵臣。其余皆众臣也。  君,谓有地者也。众臣杖,不以即位。  近臣(45),君服斯服矣。绳屦者,绳菲也。  疏衰裳齐(46)、牡麻绖(47)、冠布缨、削杖(48)、布带、疏屦(49),三年者。  《传》曰:齐者何?缉也。牡麻者,枲麻也。牡麻绖,右本在上,冠者沽功也(50)。疏屦者,藨蒯之菲也(51)。父卒则为母(52),继母如母。  《传》曰:继母何以如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53),故孝子不敢殊也。慈母如母。  《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54):妾之无子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若是,则生养之,终其身如母,死则丧之三年如母,贵父之命也。母为长子。  《传》曰:何以三年也?父之所不降,母亦不敢降也(55)。  疏衰裳齐,壮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56)。  《传》曰:问者曰:“何冠也?”曰:“齐衰、大功,冠其受也(57)。  缌麻、小功,冠其衰也。带缘各视其冠(58)。”父在为母。  《传》曰:何以期也?屈也(59)。至尊在,不敢伸其私尊也(60)。  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妻。  《传》曰:为妻何以期也?妻,至亲也。出妻之子为母(61)。  《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传曰:绝族无施服(62),服亲者属(63)。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传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  《传》曰:何以期也?贵终也。不杖,麻屦者,祖父母。  《传》曰:何以期也?至尊也。世父母,叔父母(64),《传》曰:世父、叔父,何以期也?与尊者一体也(65)。然则昆弟之子何以亦期也?旁尊也,不足以加尊焉,故报之也(66)。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首足也,夫妻■合也(67),昆弟四体也。故昆弟之义无分,然而有分者,则辟子之私也(68)。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69),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70)。世母、叔母,何以亦期也?以名服也(71)。大夫之適子为妻。  《传》曰:何以期也?父之所不降(72),子亦不敢降也。何以不杖也?父在,则为妻不杖。昆弟(73);为众子(74),昆弟之子。  《传》曰:何以期也?报之也。大夫之庶子为適昆弟(75)。  传曰:何以期也?父之所不降,子亦不敢降也。適孙。  《传》曰:何以期也?不敢降其適也。有適子者,无適孙,孙妇亦如之(76)。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77)。  《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何以不贰斩也?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78):“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79),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80)。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81),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適子不得后大宗。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昆弟之为父后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6
正序
倒序
仪礼译注
仪礼译注-2
仪礼译注-3
仪礼译注-4
仪礼译注-5
仪礼译注-6
仪礼译注-7
仪礼译注-8
仪礼译注-9
仪礼译注-10
仪礼译注-11
仪礼译注-12
仪礼译注-13
仪礼译注-14
仪礼译注-15
仪礼译注-1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仪礼译注
仪礼译注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