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3

青春期的孩子要长大,就必然带有成长的力量,成长的力量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愤怒也算一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愤怒,他第一次体验到愤怒,就是成长。说明他有新的情绪了,情绪体验都是经验,比如说幸福、快乐、痛苦、悲伤,这些都是原始情绪。所谓原始情绪就是和人内心深层有关的东西,一旦孩子体验到,并且能把握这种情绪,比如说他有悲伤,然后他能够处理悲伤,他和悲伤能够协调,他能够一边悲伤的时候,一边做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成熟。但孩子刚开始体验愤怒的时候,还没有经验,容易被愤怒控制。孩子在体验愤怒或悲伤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恐惧,害怕孩子不高兴,认为孩子愤怒是自己做得不好。家长习惯把孩子的问题投射在自己身上,没有想过人类的成长不一样。人们看起来一样,比如说,大多数人平和地长大成人,但还有一些人是靠斗争来长大的,他的成长伴随着攻击性。社会认为应该和谐、忍让,忍让和克己是美德。事实上,人群里总有分化,有一部分人是主流,比较符合文化标定,同时,必然还会有另外一部分人做反文化标定的事情。两部分都很重要,如果没有人做非主流文化的东西,那么主流就不能够被固化下来,因为主流需要被强调。怎样强调?这就要依靠非主流。比如,班上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学习好的孩子,客观上依赖了学习不好的孩子。因为班级必然会分化出几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大群中间的、偏上的和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看起来是这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一个群体里,力量自然会分化的,需要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当然这和孩子的个性有关联,但并非全部如此。有人充当坏孩子角色的时候,整个系统即这个班级是非常稳定、平衡的。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系统里,老师可以夸奖好孩子,批评坏孩子,鼓励中间一大群人积极向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有双重态度,内心认同主流文化标定,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的麻烦会很多,孩子要闯很多“祸”,家长由于爱孩子,不可能鼓励孩子成为刺头,就会非常焦虑孩子过于调皮。其实,如果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内心不那么焦虑,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犯这些错误可能是必要的,尊重孩子的个别性。当然,不能绝对地谈这些现象,也可能我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需要犯这些错误才能够长大,邻家的孩子不需要犯这个错误也能长大,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家长内心有了认同以后,在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找到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方式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不会教育过当,去“扼杀”孩子。“扼杀”这两个字很可怕,“扼杀”的前提是不能再犯,但是如果不能再犯,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压力,孩子要随时地控制自己,如果孩子把精力用在对抗自己的欲望方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量就会被减弱。事实上,好多家长并不教育孩子,过去在农村,一家七八个,根本教育不过来,但是他们的孩子成长得很好,而独生子女受的教育比多子女要多得多,但是恰恰成长得不好。过去总是分析,独生子女是不是溺爱,其实有一些不是溺爱,而是关心太多,也就是教育太多,管理太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会不能容忍他出错,有很多子女,老大不好,老二还可以好,内心有平衡,就不会要求他们必须成功。事实上,如果父母的很多欲望要让孩子完成,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其实,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的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26.担忧也需要委婉高三的压力我今年十八岁,正在上高三。每天压力非常大,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让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爸妈一点都不理解我,他们总以为我没努力学习,没有紧迫感,总用他们的思维管我。我对此烦死了,可又都是我的父母,没有办法说,只能忍着。有时忍不住说两句,他们就说我大了,不服管了,等他们老了,还养不养活他们呀之类的话。我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会牵涉上这个呢,难道我为自己解释一下就是不孝顺吗?我真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还有,他们总拿别的孩子跟我比较,我最讨厌他们这样了,难道贬低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的光荣吗?我真的搞不懂。其实我的学习还算可以,用不着这样夸张,让我都不愿意回家了,一回家就觉得脚步很沉重,甚至想离家出走。事实上我还是很爱父母的,只是受不了他们的唠叨,你能理解吗?我该怎么对待我的父母呢?请帮帮我吧,我真有些受不了了。好了,先写到这吧,高三生活节奏很快,分分秒秒都很珍贵,我得学习了。女孩的烦恼是成长的烦恼。高三的孩子在学校压力已经够大了,当然希望在家庭里面得到减压而不是增压,父母没有搞清楚这个关系。如果家里继续给他们压力的话,他们的生活等于没有一点点轻快放松的时候,不利于情绪的自我调节。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更需要家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和认同,给他们正面的情绪体验,比如说夸奖、表扬、赞扬,尤其是欢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平衡学校里面紧张的氛围。当然,从整体的青少年心理来看,学习动力不像成年人那么强,目的性、自觉性也不强,父母需要担心,也有督促的责任,但要看到孩子在成长,这些问题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在十六岁到十八岁的时候有很多的兴趣,交友、艺术、看书,不仅仅是学课本知识,还有很多的欲望,欲望也很分散。家长的督促可能会使他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以提醒孩子,处在高考的状态不能像平时那样过于松散,人过于松散后,突然要完全紧凑起来学习,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所以我们主张高三的孩子不能完全放松,应该有一点点的紧张性,要保持一种张力,这很重要。如果完全的放松,在家里面整天看电视,或者整天看小说,打游戏,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减轻紧张的学习压力,但实际上可能会让自己的智力状态或者心身状态出现变化,不再适应高强度或快节奏的学习。家长适当的督促是可以的,但这种督促应该是正面体验的,带给他积极观念的督促,让孩子听到有愉悦感。不是一种谴责的、批评的,而是一种关心的、提醒的或者是“共情”的方法。比如孩子想玩游戏,妈妈可以说,“如果我是你也会想玩一玩,但妈妈知道这个时候玩游戏也是紧张的,闭闭眼,躺一躺也许更好”。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父母在为他考虑,父母了解他的紧张和疲劳,清楚他渴望放松的欲望。常常会有考生父母抱怨,“不知道是孩子在学习呢还是我在学习”,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从小慢慢建构的,这是双方面的力量,不是家长一个人的力量。比如说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并没有体现他的自觉性、计划性和责任心,始终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心,家长就不敢撒手,觉得如果撒手的话,孩子就考不上大学了,对孩子的不信任、不放心就慢慢形成了。到高三的时候,看起来爸爸妈妈对他不信任是不应该的,因为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信任他,让他有一个空间自己管理好自己。但是从连续的时间来看,如果孩子一直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任感,家长在关键时刻必然不敢放手,甚至还会再加一把劲,这是关系的惯性所致。孩子必须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让爸爸妈妈那么提心吊胆。如果主动表现出自觉性、自我管理性,爸爸妈妈对他的信任是否会增强。比如跟妈妈说:“我周末回来要休息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做什么你不要管我,过了这半个小时我会非常认真的学习。”或者说:“在学校上了八节课,我回来要放松一下,可能要唱一唱,闹一闹,你们不要担心,过会儿我会安心地学习。”如果说到做到了,父母对他的管理自然就减少。所以信息是双方面的,对这个女孩来说,首先应该表现出自我管理的色彩来,把她管理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并让父母看到有效。如果每次孩子回来放松,必须爸爸妈妈催得不行了才去学习,那么催、唠叨就会被固化下来,只能一直听着爸爸妈妈的埋怨。这个女孩还面临一个问题,她反诘父母的时候,父母总是把问题上纲到孝顺,这就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为先的,孝道与不孝道的冲突在每个人内心都很强。父母谈到孝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传统问题,就是孩子应该依从爸爸妈妈,尊重爸爸妈妈,或者说不能对父母不敬,不能对父母不从,不管他们对与不对,这是传统观念。现在这一代被传统文化约束得少了,主张对父母也要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更多地会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的生活,不仅仅听父母的。但孝顺毕竟也是一个道德观,虽不那么在意,仍怕人言。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利用它来作杀手锏,挫败孩子合理的要求。这样的话,父母就可以把不合理的事情通过这种推论变得合理化。父母可能想当然的以为“从小看老,小时候你都敢对我都不敬,老了对我会更不敬”。实际上,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孩子是否孝顺主要是看父母这方,父母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他们的态度。高三的孩子需要家庭的安慰,需要家庭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给他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他在学校已经筋疲力尽了,回到家里面最希望耳根子清静些。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管孩子是不是需要,都拼命地说孩子,自己倒是舒服了,孩子却很难受,岂不是南辕北辙?尤其对学习不顺利的孩子,关键时刻家长完全不能批评,宁肯自己内心焦虑,也一定要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对他信任,给他动力,让他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他才能够跟得上学习。到了高三面临高考的时候,不管老师、家长、孩子,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学习。丰富的世界已经变得黯淡和狭窄了,所以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认同感、成就感就很重要。十七八岁的孩子需要两个重要的心理体验:一是自我认同,觉得自己不错,当然也包括自控力、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综合起来他觉得自己不错,能够认同自己;第二就是成就感,别人觉得他不错,老师、同学、家长觉得他不错。两个心理体验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像这个女孩,得不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就会很痛苦,想逃离现实,实际上她只想和现实离得远一点,并不是真正想走开。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逃离现实的幻想,因为人的精神层面和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每个人内心想象或思维的东西在现实中能不能去做,能不能去实现,常常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异。内心世界相对自由,现实中还得按照现实的原则生活。对这个孩子的父母来说,要客观评价孩子在学校的位置。自己孩子在努力,别人的孩子也在努力,孩子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她的位置就在这儿,如果爸爸妈妈总是挫败她,利用她的位置嘲笑她或讽刺她,就会把她搞得很惨,父母应该想别的办法来补偿孩子对认同感和成就感的需要。可以把视觉从孩子的位置拿开,比如移到学习的主动性上,移到她生活中的主动性上,移到个人爱好啊、艺术啊,或者个人的一些能力方面,孩子对人对社会的热爱方面。尽可能去寻找可以认同孩子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爱她,很喜欢她,一看到她就特别愉快。这样的话,孩子会慢慢从别人眼睛里看到自己可爱,也相信自己尽管学习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讲是不错的,这样她才会有继续投入学习的热情。父母要意识到,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来说,学习只是一部分而已,尽管这个部分现在很重要、很关键,但就整个生命来讲它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孩子感觉到不管他的学习怎么样,他都是一个可爱的、健康的、完美的孩子,他就得到了成长的动力,最终会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孩子自我认同不能实现,家长不想办法来补偿他的心理需要,反而进一步剥削他,利用他的弱点来实现作为父母的权力,孩子就容易自相矛盾,会在自己内心分离成两个面,互相打仗,这边是“我不学了,破罐子破摔”,那边是“不行,我听父母的,努力提高学习”。这两个思想老斗争,精力被消耗了,学习效果自然没有内心没有干扰的孩子好。一个孩子本身在学习上很受挫败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帮助、支持、鼓励,唯一不需要的是批评。他已经把自己骂死了,这个时候家长还要趁火打劫,结果会使孩子雪上加霜,引发他在学习上面的创伤体验。当然有的孩子“响鼓要用重锤,越打越响”,但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弱,需要父母支持。家长不妨对孩子说,“我们觉得你是有能力的,你可以改善一下学习的方法,或者调整学习时间,一定还能上去”,那么孩子就会充满新的期望、动力和信心。即便家长要把担忧说出来,也要等孩子自己度过了考试的沮丧期。孩子因为考的成绩不好或者排名不好,会有一个很沮丧的过程,起码要三天以后,家长在那时候把自己的担心委婉地说出来,孩子才有可能接受。因为到那时,孩子的情绪已经调整好了,对批评不再会是对立、反抗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很懊恼的时候批评他,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反抗的结果会让孩子形成“你越说我就越不干”的想法,反倒不好。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尽管在东方文化里家长特别替孩子着想,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总是认为孩子就要做到这样那样,但心理学并不认同家长这样是对的。从功利色彩来看,家长是对的,他通过逼迫孩子,终于让孩子学习上进了,好像是在帮助孩子,但这种帮助只是一个短时的利益。因为这种帮助是通过挫败孩子或者使孩子失去自我管理能力来获得的,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或者空间来服从家长的安排,才能得到成绩的增高,这样的成绩提高是一个假象,不见得是真正的获益。从实用主义来讲,父母眼睛看到的就是孩子分数提高了五分,或者排名提高了一位,看起来好像是有效的,但是把时间拉长来看,也许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比如说,孩子小时候贪玩,不管理自己,不想学习,他自己摸索着学会了自我管理,之后他会主动需要学习,想学习。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一直支持他,夸奖他,赞扬他,认可孩子在学习上的快速进步,那么,孩子就会自然发展到符合并超越他智商和能力的位置,成为杰出的人。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揠苗助长,替代性的剥夺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孩子就不太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反而永远都会是一棵柔弱的小树,需要父母的荫庇和滋养。27.奖励的力量厌学的孩子我现在是一名职业高中的学生,开学以后就要进入高三了,可是过了这个暑假我就不想继续以后的学习生涯了。我心里很乱,我的选择对不对呢?我已经没主意了。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上了高中,学习老是跟不上。于是心理防线崩溃了,开始厌学,不管在平时学习还是在大型考试上,老是紧张不起来,好像一切都跟我没关系。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谈了,他们非常生气,硬是逼着让我上学,爸爸还跟我讲他的老故事,一直讲到深夜。可是他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从这以后我产生了更加抵触的情绪。现在我想问一问李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的选择对吗?如果说非要继续上学,为什么我就是不想学呢?我想对这个男孩说:不管你怎么厌学,在你这个年龄,你的社会角色就是学生,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不管你在街上闲逛,在家里傻待着,想学也好,不想学也好,你的身份都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要有学生的生活,至于学习好还是不好,这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保持学生的身份和学习的行为。高中是普及教育,甚至在很多发达国家,大学教育都是普及教育,所以我比较支持你爸爸妈妈的要求。临床上见到不上学的孩子,总有一些特殊的理由,实际上没有一个理由可以不上学,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有的孩子内心产生了对学习的抵抗,有的孩子只是对父母愤怒,通过放弃读书来挫败他们。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潜意识的。这个孩子在信上谈他的学习一直不成功,他总是学习不好,所以无法为学习兴奋,一谈到学习他的整个大脑皮层都是压抑的,甚至有现实隔离感。觉得自己好像跟学习分离了,为什么分离?是因为他在学习这个行为上没有得到奖励。从行为学派的行为知识来讲,一个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奖励就会继续做下去,还会不停地想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他学习好还是不好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老师总找机会表扬他,认为他尽管在班上学习不好,但对班级非常重要,孩子也会慢慢投入班集体。一旦他投入到班集体中,愿意融入了,就必然会在学习上努力,他要为班集体争光,学习也慢慢好起来。快乐是人发展的动力,要让他体会到快乐,事情才会做下去。这个孩子学习方面得到的快乐太少,对他来说,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成年人每天去上班总挨老板骂,再高的薪酬也会撒手不干,因为他不快乐。作为孩子,没有对环境的选择权,不可以轻易更换老师,更换同学,更换学校,更不可能更换父母,于是只能不去上学,或不回家。父母要更换自己,因为要解决孩子的厌学只能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先想想孩子厌学是否是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好,是否是对自己强权的愤怒。实际上,孩子不上学的时候,家庭的权力会发生扭转,很强势的父母可能会变得虚弱起来。父母什么都可以替代,唯独替代不了学习。这种时候,不少家长会哀求孩子说:“我求求你,你就去上学吧!”希望这类父母知道,要帮助孩子回到学校,就要改变和孩子的关系。有时,学校也会有不讲理的时候,当孩子抱怨老师、学校的时候,父母不要忙着压制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改变对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其实,很多孩子只是抱怨而已,见到老师还是毕恭毕敬的。家长应先跟孩子共情,装着问孩子“要不要爸妈为你伸张正义”,孩子都会说“爸妈你们不要管”。哪个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无事在学校出现,这是自尊心使然。但父母这样说,孩子就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他对学校的气就消了一大半,转过来会想起学校的好。遇到一根筋的孩子,父母就要在认同他的同时,为他分析行为的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个别孩子闹意见不去学校,帮他请个假,让他泄气的行为合理化,这样他回到学校后学习的道路就平坦多了。引导这个个案中的孩子有两个办法。一是引导他对某一知识感兴趣,比如对数学或文学。孩子到某一个年龄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对诗歌、文学特别来劲,这就是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希望发展自己,感觉知识就是力量,相信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就会变成强人,帮助孩子愿意学习。二是培养孩子的欲望系统,这很重要,欲望往往是成长和学习的动力。比如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要让他明白,并不是成绩好才会是有用的人,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被社会需要的,这样他才会顶住挫折,努力发展自己。社会是多样化的,有很多可能性和机会,关键看发展。让孩子找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让他有成就感,一旦有这样的感觉他就可以补偿自信心,内心就能平衡,发展就不会停滞,也不会逃避学校、放弃学习。28.拓宽成功之路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认为上大学没用,当个小老板就行了。其实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不好,这和不想学习的孩子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孩子要成为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以后想做大老板,这说明他急切地想成功,证明自己。孩子可能认为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来都老了,只想像比尔?盖茨一样自己创业,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认同。这一方面与父母用普遍性在思考,而拒绝特殊性,或不相信奇迹,不信任孩子有关,另一方面还和社会文化有关。自科举制度以来,大家都觉得跳龙门、中状元才是光耀门第的事情,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走读大学、进大企业这一条路,另外的路都是不成功的。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提供了很多成功的可能性,不仅仅是读书。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孩子并不是先上大学的,有的上了大学,也会工作、生活,慢慢地去修学分,最长的在北欧一些国家可以修十年才拿大学文凭,但是这十年他都在工作,或者自己成立公司,体会生活。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国际化,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要倡导多元成长的方式,并不一定非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一定要去哈佛才是有出息。这种传统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压力太大,杜绝了孩子的其他选择,给了父母比较狭窄的视觉。家长可能有家长的理由,如果孩子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将来就只能给别人打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事实上,孩子追求知识的路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一个十六岁或十八岁的孩子开始打工创业,也许二十岁会去读大学,读夜大,甚至出国深造,都有可能,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然会回过头来想真正需要的应该是知识。社会技能不见得是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很多技术工种甚至包括艺术都是社会传承的。文化多样性决定了家长要打开视觉,衡量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看他是在逃避还是在发展,有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不想马上上大学,而想投入现实生活去奋斗,他觉得自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有的孩子只想躲在家里面玩游戏,不想去工作,不想去学习。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想工作,要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工作,是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权力。家长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告诉他:“其实你还是在逃避,只是利用了工作作借口。”如果孩子真有成长的计划,内心有成长的模板,家长应该跟他讨论,有多大的可能成功,如果要成功的话,还需要做什么?指导孩子认识到他现在想成功的可能性太小,还要读完大学才行。这种方法给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就和一刀切的拒绝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孩子想马上成功,成为重要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因为他的基础不够,储蓄太少,能力太差,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家长要帮助孩子来完善他的计划,帮他少走弯路。孩子在学校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学习,增长知识。不管爱不爱学,或多或少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文字和算术,总不能一个东西都不会写,一张报纸也不能读。第二就是学会与人交往,学校是同龄孩子聚集的地方,起码要学习和同龄孩子的交往,并通过模仿学习到父母没有教给自己的更多的品质。待在家里不能锻炼交往能力,过早与社会接触更不利于心身成长。学校还有第三个功能,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能教导做人的道理。学校会教导孩子成为有道德感的、正直的、对国家有用、符合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人,这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父母不管多么全能,也不能替代上述三个功能。29.逆境中成长父母闹离婚怎么办我现在高三,再过九个月就要高考了,不过家里的气氛实在是糟糕透顶。因为爸爸爱喝酒,每次喝完酒,不是半夜回来,就是回到家里撒酒疯,要么就干脆不回来。他撒酒疯的时候,让我们做这个,做那个,在家里大喊大叫,弄得人心惊胆战的,心里不能平静。为此爸妈也经常吵架,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很多年了。最近事情似乎变得更严重了,爸爸妈妈之间好像出现了第三者,可能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可能是从爸爸耍酒风开始的。不久前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我和妹妹,我明年要上大学,妹妹要上高中,所以妈妈就决定开一个商店好赚钱供养我们,为此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刚开始营业不久,就有了第三者,现在离婚的话,在贷款的财产分割方面有一定的复杂性,再说即使离了婚,爸爸也会整天到妈妈开的铺子里闹,把客人赶走,这样一来,妈妈就很难照顾我们两个。再加上爸爸不肯离婚,又不能控制自己,还不愿意待在家,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每天就以内战的形式在家里开打,要么就是两人分居不说话,要么就是大吵大闹。我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只能忍着等事态平息,不过平息一阵子又会开始。作为女儿,我非常希望他们能继续在一起生活。但是处于高三的我,这样下去就没有一点学习的情绪和自信了,所以我想让他们分开,离婚算了,因为他们之间的信任已经打碎了,打碎的信任是怎么也挽回不了的。不过因为面子,我也迟迟犹豫着没有对他们说,我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说服他们分开才是最好的。这个家庭的确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父母闹离婚,孩子又面临高考,还有一个妹妹要考高中,孩子觉得很困惑。事实上,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由孩子来解决呢?这不是她的事情,这是父母的事情。她马上要高考,妹妹要中考,这两个孩子不应该卷入夫妻的战争。她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搞好,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不能够替代这个家庭去作决定。比如说她在信的后面说,她要怎么来劝他们分开最好,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如果劝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一生都会有阴影,会觉得因为自己爸爸妈妈才结束了婚姻。表面上看,孩子在高三学习压力大,家里太闹了,希望能平静一些,总觉得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办法挽回了。但这只是孩子的观点,对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来讲,他认为婚姻应该是完美、没有争斗、平衡的。但实际上,所有的婚姻都是现实的,都会有争吵、有冲突、有矛盾,婚姻有些时候,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存在的。孩子不能认同现在的婚姻,和自己的年龄有关系,这个年龄的人认为一切都应该完美。实际上,不管是家里出现第三者,还是爸爸酗酒,这些问题可能很多家庭都存在,是不是一定要破裂,一定要离婚?这是大人的事,不是孩子的事,也不是孩子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她担心爸爸妈妈离婚,想做一些事情让父母和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优秀的表现来让父母感觉虽然婚姻不快乐,但他们养育的孩子是很棒的,给父母的婚姻增加好的感觉。在婚姻里,没有客观的标准说怎样好,怎样不好。另外,作为男人或女人,如果自身个性有问题,嫁给谁或者娶了谁,婚姻都会有问题,很难说是对方不适合你,还是你本身的个性不适合婚姻。谈到酗酒,这个女孩说,爸爸酗酒造成了家庭矛盾,实际上,爸爸酗酒的原因也是很难说清楚的,他为什么要用酗酒来面对母亲?为什么只有酗酒以后才大吵大闹,难道是清醒的时候无法去面对妈妈?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父母间的问题,孩子并不能真正地理解爸爸酗酒的痛苦。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父亲有依赖性的人格,或过于自卑,必须通过酗酒来让自己感觉到快乐。很多有社交恐惧的人都会通过酗酒来让自己觉得社交并不可怕,只有喝酒才可以和人交往。但更多的人是因为个性怯懦,要通过喝酒来让自己变得强大。比如说信上提到的父亲每次喝了酒以后,就对妈妈喊叫,或者对孩子们喊叫。我们要考虑到可能平时这个父亲当得很窝囊,不像父亲,酒只是他的一个武器,让他的人格发生变化,变得不那么压抑。不能说所有的问题一定都是从爸爸酗酒开始的,分析一个家庭要想到很多方面。尽管在信里面妈妈没有表现出问题来,一切都很好,对孩子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但很难说妈妈的个性是不是存在着让男人无法适应她的东西。从这封信上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只是从孩子的视角看到家里的冲突,必须深入到家庭才可能发现更多的信息。所以既然那么多问题搞不清楚,就不能够鼓励孩子去促进父母离婚。其实协调父母的关系并不是孩子的责任,孩子必须完成自己的首要任务。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里,会有一个当下的任务,这个孩子目前的任务就是准备高考。这个时候她应该有“屏蔽”,爸爸妈妈吵得厉害,她可以多在学校学习,晚上晚些回家,躲过父母吵架的高峰期。一般吵架的高峰期都是在傍晚,傍晚人都比较焦虑、紧张,一天的劳累要释放。过了傍晚,十点回到家里,基本上父母累了,也不吵了。现在很多高中都提供自习,这个女孩应该尽量利用一些客观环境来摆脱家庭环境的干扰,这才是她要做的事情,甚至可以住校,或者借住在亲戚家里,因为爸爸老是喝醉酒,喝醉酒的人会缺乏尊严、理性,搞出很麻烦的事来,孩子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高考完了再说。看得出来,这个女孩很善良,她很爱爸爸妈妈,虽然她说支持离婚,实际上是希望爸爸妈妈和好。她前面说了,“我是希望爸爸妈妈和好,但是他们吵成这个样子,只有离婚而已”。对这个女孩而言,现在要看清楚自己在家庭里面的位置和自己要担当的责任,而不是去决定爸爸妈妈能不能幸福。如果想让爸爸妈妈有幸福感的话,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考上好大学,让周围的人羡慕,使爸爸妈妈获得补偿,“尽管婚姻不好,但是我们的孩子不错”,这样的话,才能让爸爸妈妈从困境中走出来。如果卷入爸爸妈妈的争斗里面,比如说,支持离婚等于是站在妈妈的立场上,爸爸会更孤独,喝的酒更多,酒风撒的也会更多。如果她站在爸爸的立场上,势必会跟妈妈作对。如果她来到我的诊室,我会让她首先离开矛盾,不要卷入,卷入的结果是使问题复杂,不是使问题简单。这是父母两个人的矛盾,跟周围人没有关系,最简单的矛盾最好解决,如果卷入的人太多,就会很难解决。如果这个女儿说离婚很好,解决问题时父母就会考虑女儿的感觉,这样就把问题复杂化了。从这个家庭来看,妈妈给她的情感是够的,妈妈还是关心她的,只是被爸爸纠缠得关心不上而已。这个家庭也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应该说,对这个女孩而言,要获得真心的情感并不困难,她应该把这个家庭的矛盾“打包”,不要替代父母去思考婚姻的问题,而应把矛盾暂时打包,搁在自己内心的一个地方,做一些利于疏解家庭矛盾的事。比如说,努力地学习,照顾妹妹,分担家庭的压力,尤其是管理妹妹。妹妹要中考,可以带着妹妹一块儿自习,或者帮妹妹解决晚饭,尽可能地分担一些家庭的责任,使父母的冲突减少。事实上家庭冲突都是由小事引起的,比如说孩子没有吃上饭,可能就是父母吵架的根源。所以说孩子也应该做这样的努力,尽量让自己多一点时间分担家庭责任,好好学习,管理妹妹,这样对矛盾的解决才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自己表现不错,父母就比较容易接受婚姻。李子勋支招:躲开家庭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遇到父亲酗酒、家庭有第三者的问题,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当然会的,一个酗酒的家庭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会有很大的伤害,因为酗酒的人是一个低自尊的人,父亲没有尊严,会做一些孩子觉得很丢脸的事。喝醉酒躺在街上,骂人,衣冠不整,孩子小时候会觉得这是家庭的耻辱,内心会有困境,他无法欣赏父亲。如果无法欣赏父亲,他以后就无法对权威认同,有时候在管理方面也会出现问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复。关于家庭矛盾的问题,对孩子来讲,最好把对父母问题的思索放在一边。要对自己讲,“这不是我现在应该思索的问题,现在应该管理好自己,让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我的主要任务当中,那也是帮家庭分担责任”。其实我们都希望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顺利,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较多,就要把挑战看成是激励自己的力量,把困难看成是力量而不是阻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把困境看成是阻碍,就会真的受到影响。但如果喜欢接受挑战,比如说遇到父母吵架就离开,把时间利用起来,到学校去学习,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就能把挑战变成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30.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儿子花钱如流水我儿子特别爱花钱,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从小就是这样。现在我非常担心,他以后走向社会如果老是这么爱花钱,那么将来如果自己挣得不多怎么受得了。儿子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非常娇惯他,如果他什么活都不干,就用钱奖励他干活,刷一次碗收拾一次碗筷,奖励一块大巧克力,扫一次地奖多少钱,等等。孩子从小就在物质的诱惑当中不停地卖力,做各种事情,博得家长的欢心。我家条件挺好,从来不愿意委屈孩子,孩子小的时候甚至连铅笔、橡皮都是名牌。现在儿子上大一,前一段时间迷上摄影,要一台很好的照相机,先是买了一个尼康手动的,花了好几千块钱,最近说洗照片太贵,太麻烦,干脆要买一个数码像机,还要最好的。我一方面觉得儿子的欲望无止境,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以后如果工作了,挣钱并不多,他自己怎么办。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节俭观念呢?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每个家长都要思考的事情。在孩子不掌管钱的时候,他不容易形成“钱”的观念,因为想要什么就缠着父母买,花多少,怎么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想要的东西到手。小孩五六岁的时候,想买什么零食,买什么好衣服,可以告诉他,“什么东西是需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需要的,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要买”。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欲求不满。什么是欲求不满?就是孩子想得到什么东西,立即就要得到,不能等待,如果父母不给,或不能马上给,就倒地撒泼耍赖,胡搅蛮缠,逼迫父母。这时候,父母可以温柔地坚持,不要生气,很多孩子在商场都有这样的表现,也有很多家长当众责打孩子,让人侧目。如果父母温柔地坚持,站在孩子身边,等着孩子自己收场,闹一两次没有效果,孩子就放弃了。当然,父母答应孩子什么也一定要准时为孩子实现,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可信。处理欲求不满是重要的心理培养,可以锻炼孩子对焦虑的忍受能力。想要东西就会有心理焦虑,孩子学会处理这样的焦虑,学会自我管理和等待,长大后面对学习、社交、生活焦虑时就有经验。这点非常重要。到了上小学时,父母让孩子手里有点零花钱,每周关心一下零花钱是如何花掉的,对好的花法,如买必需品,注意节俭,储蓄起来等,可以夸奖他,并给他额外份额的钱作奖励,让孩子体验到节约可以生钱(父母多给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私自拿父母的钱去用,父母要把家里的钱放好,不要到处都是钱,诱导孩子去犯错。如果孩子私拿钱花,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可能就害了孩子。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加上文化灌输的“家里的也是自己的”,小孩犯错难免。当然,犯了错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孩子心理脆弱,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乱用词语。给孩子一个表率是可取的,比如父母都彼此不动对方的钱,让孩子看到,母亲用父亲皮包里的钱要征求对方同意。所以,重要的心理点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边界”,知道钱是有个人标志的,钱是个人的。要做到这点,父母给了孩子钱,也要意识到那钱已经是孩子的,孩子自己有随心使用这钱的权力,不要强行限制、控制孩子花他自己的钱。中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样做的重要性,没有钱的界限,这也是社会上有些人公私不分的文化根源之一。十二三岁就要复杂一些。青春期的逆反,对父母的依赖与反抗,社会性敌意,社交需要,都让孩子想到钱。父母要学习如何在用钱方面与孩子谈判,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买,什么东西不能买。这里面的心理点是“钱不是万能的”。很多孩子觉得富裕是令人羡慕的,没钱会被别的同学瞧不起。所以不给孩子买过于高档的衣物,不要说家里没钱,要说“作为初中生,在学校里边要随同学,同学们怎么生活,你就要怎么生活,并不能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好,你就要活得和别人不一样”。在学校,贫富是没有区别的,只能在学习上、运动技能上、生活管理上,去显示自己的优越。家境不好的父母,也不要过于强调没钱来拒绝孩子正常的经济要求,比如正当的集体活动需要钱,一定要帮助孩子达成愿望,让孩子过有尊严的生活。如果这个阶段处理不好,孩子对钱会形成不恰当的观念,比如仇视富裕的同学或瞧不起穷的同学,喜欢用钱去找到自尊,往往种下资源浪费、无节制生活、奢华或者经济犯罪的心理根源。到了高中,青少年常常有独立意识,追求特别。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允许他多存一点钱,比如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节假日得到的压岁钱,孩子都可以自由处理。孩子买一些爸爸妈妈并不认同的东西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学会闭嘴,不去讨论他的选择。涉及到一些大的东西需要父母资助的时候,比如像信里说的要数码相机,父母要学习如何分解孩子的需要。一个数码产品可能要花4000元钱,爸爸妈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好啊!但相机是你需要的,你要来为买它承担责任,父母可以帮你,为你出2000元,剩下的2000元你得靠自己想办法”。孩子如果说他没有办法,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先从父母这儿支取,以后从每月零花钱中扣除。可以让孩子承担额外的家务来抵账,也可以帮孩子找一点社区的工作,从中得到报酬等。这种经历很重要,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花钱的压力,钱的管理和如何筹到足够的钱。聪明的父母往往等待这一刻,好对孩子做顺势教育。这还会让他对金钱的概念更深刻,因为孩子想买什么就能买到的话,会对金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的话,他今后在资产的管理方面会出现问题。有些女孩子花钱可能因为心情不好,买些无用的小东西、小零碎,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父母要及时疏导,不然,孩子长大后可能就是个购物狂。在教育孩子对待金钱的观念上有两个技术,这两个技术用在初中以后的孩子身上非常有效。第一个技术是上面提到的部分满足技术。“好,你当然可以去买了,爸爸一定支持你,不过爸爸只能支持你20%或30%或者50%,其他你要自己去攒”。另一个叫延迟技术。很多孩子买东西很冲动,突然特别想买就开始磨父母,给我买一个,给我买一个,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反对,孩子就被挫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得到心理安慰,并不是真正渴望得到东西,他往往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的欲望。这个时间爸爸妈妈就要说,“虽然那个东西不错,我们也愿意给你买,但要等一等”,让孩子的欲望延迟一下,延迟对他的心理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假设孩子想得到一个东西又能等待的话,就说明他有能力控制和管理自己。李子勋支招:如何对待追名牌的孩子社会就是一个名牌社会,很多东西都在创名牌,名牌首先是质量比较好,价格相对要贵一点,并不是说名牌的东西一定好,买名牌就是攀比,实际上现在的消费理念就是鼓励大家购买名牌。名牌有很多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哪怕是铅笔芯,贵的有牌的,是不易折断的,柔性好,画出来的线流畅、美观,差的笔芯会急死人。现在国家希望大家消费,鼓励大家把钱拿出来流动,也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大家不能在生活上浪费,比如说大吃大喝,奢华,或者花在那种对别人不好,对自己身体也不好的消费上,那就没有意义了。家长也要适当的鼓励并挑起孩子的物质欲望,孩子的欲望减弱,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也会减弱。很多成年人懒散,得过且过,抑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往往就是欲望不够所致。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对钱的欲望很高,刻苦学习,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就强。要保持孩子的欲望就不能完全满足孩子,让孩子经过努力自己达成愿望。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一般的孩子不会追求名牌,名牌观念是大人或社会给他的,大人可以不去处理这样的东西,不给他买就行了。十二岁以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坚持,大都人云亦云,同学买了一双鞋,他说好,就想买,爸爸妈妈可以买另外便宜好看的东西给他。但是到了十二岁以后,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就要开始尊重他的感受了,如果他的环境里都是穿名牌的人,家里经济不困难,满足他的欲求也是对他自尊的保护。因为对个性怯弱的人,贫穷会使他失去自尊。对个性很强的孩子,贫苦却是他最好的动力。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在社会化过程中与自卑作斗争,困苦的生活会让有的孩子变得更强,成为杰出的人,也可能让有的孩子因此抬不起头,成为自卑的人。当然,花钱的事情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体,人最重要。比如说有的人非常累了,都走不动了,还要去挤公车,如果他没有经济负担的话,就没有必要这样去省钱。第二,钱是重要的,花钱要花得有价值。比如说你是篮球运动员,给你买弹跳性和合脚性都很好的耐克运动鞋,帮助提高篮球技术,是值得的,但如果什么运动都不做,只是为了穿名牌,非要耐克,就是没有价值。就这封信看,父亲同意给他买了尼康相机,过问一下他喜欢摄影,用尼康做了摄影没有,是不是到野外采风了,有没有研究摄影技术,看类似的书籍杂志。如果他没做过,只是觉得尼康好,就买了,现在又要买DV,父亲就要拒绝。总之,对孩子小时候的欲望,大人可以做积极的引导,到了青春期以后,大人要更多的去考虑孩子的感受。有一个读高二的单亲家庭的男孩想买名牌衬衣,大概需要近一千块钱。他身边几个朋友都买了那种衬衣,他也一定要买。他十六岁了还没有一件像样的衬衣呢!妈妈过去总在小摊上买减价的衬衣,他现在是高中生了,一定要有穿得出去的衬衣。妈妈说好吧,跟孩子去了大商场,一看价钱就吓了一跳,坚决反对。儿子觉得妈妈不关心他,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不好,甚至用不学习不做作业来对抗。我跟这位母亲讲了这个技术,妈妈回家后就答应存钱为他买衬衣。妈妈开心地说:“我们每个月存200块钱,存四个月,到第五个月我就可以给你买了!”孩子很高兴,与母亲关系好了,学习又开始用心了。过了两个月,孩子看着每天为钱精打细算的母亲说:“你不要存钱了,我现在不想要那件衬衣了,我看到一件八十元的衬衣,也很不错,我要那件。”孩子跟妈妈关系好了,就会心疼妈妈的。31.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不想活了我现在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候真想死了算了,虽然说男儿不轻言“死”字,但是我真的受不了。父亲很晚才生我,我现在才十八岁,但是父亲已经有六十四岁了。家里有七口人,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只有我自己在读书。父母在家务农,一年到头又没有多少收入,加上他们年岁已高,所以他们是再也没有能力像以前供我小哥那样供我读大学的。哥哥姐姐虽然多,但是他们已经成家立业了,有自己的家,根本顾不上我,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回来看父母,只有小哥回来过几次。但是如果盼他供我读大学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我父母为了供我读大学什么都不顾了,他们整天起早贪黑地干,多养了两头猪什么的,以后想卖了给我交学费,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也很疼。我小哥是一个干部,手头也有一些钱,但是嫂子管得太死了,父母也没给他什么钱。我哥哥以前也说过要接父母到他那里去住,去享清福,父母没有去,因为还有我在,我还不能自立。我还没有读大学,妈妈非让我读大学,所以他们还在干。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再加上一些邻居的风凉话,更加无地自容,总觉得如果没有我,我们家该多快乐呢!因为有我,父母要向哥哥姐姐开口借钱,总是有一些会闹翻天的事情,感情搞得很僵。反正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连累了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也看透了这个金钱世界!哎,人生啊,无论我怎么办,好像都不可能做好,老师能不能帮一帮我呢?十八岁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很多人正在享受青春,这个男孩却觉得自己的生命该结束了。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一个现实,孩子十八岁了,眼睛看到的东西和大家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换一个人来看他的家庭,看他的生活,可能会有另外的描述。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看”出来的,别人会说这个孩子好幸福,他是最小一个,“皇上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都疼最小的。这个男孩正是这样,他从小就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照里面。尽管现在爸爸妈妈老了,但能够工作,他们还有精力,而且还过着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要帮助孩子上大学,所以整个生活充满着意义,活得很有价值。他们养猪也好,受苦也好,都是对生活自愿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继续照顾这个已经长大的十八岁的孩子。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反过来看,其实这个孩子是很重要的,他的重要在于不管是在父母心目中,还是在哥哥姐姐心目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哥哥姐姐虽然没有过来直接关照他,但内心也许在想,“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弟弟要去读大学,要为家族去争荣誉了,我们会为这个弟弟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种说法:老大齐家(继承家业),老二卫国(当兵打仗),老三定邦(读书安天下)。这个弟弟从小就立志要去上大学,是家族的骄傲,是家族的希望。奋斗者总是孤独的,孩子感觉到的落寞,正是与他奋斗的心相匹配的。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描述?就在于我们怎么来解释问题。男孩感觉到了痛苦和困境,这个困境是内心的困境,并不是现实的困境。为什么是内心的困境呢?爸爸六十四岁,六十四并不是一个很老的年龄。我们认识问题的时候,会看到由于视觉不同,对事物解释的方法不同,会给内心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写信的这个孩子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去看待事件和现实的,得到的自然是困扰、痛苦、烦恼,感觉没出路,没希望。所以他才说出“我不如死了”。他觉得自己不重要,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人,是父母的拖累。换个角度看,用积极的眼光,用正面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对家族非常重要,也非常有价值。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重要,不仅对自己重要,对家族重要,而且对身边的人,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生活就一定会充满意义和动力。把自己想象成生命的一分子,就像在江河中,你是其中的一滴水,如果没有每一滴水,就没有江河,它的意义在于你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你要对生命负责。而且,每个人都只能成为那一滴水,不可能独自成为江河。这个男孩应该改变自己的视角,用积极的眼光去看他的生活,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势必一辈子都会痛苦。即便现在他过了这道坎,考上大学了,但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生活,仍然会有很多的困扰和痛苦,他应该换个视角来看现实。这个孩子确实有客观上的困难,但这个困难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困难。比如说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上大学难,但是有希望工程,有助学基金,如果他考上大学,即便家庭没有经济资助,也还能够利用社会救助,起码还可以贷款读书,以后挣钱来还款。现在的困难只是现在的,不是永远的,如果觉得这个困难是永远的,就无法突破内心困境。如果认为困难是暂时的,暂时的困难恰恰是发展的动力,孩子就会更努力读书,为家族挣脱贫困出一份力,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面对挑战,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他会想:我要用完美的高考成绩来回报父母,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很不错的儿子。所以,这封信里掩藏着一种信息,即孩子学习成绩可能不理想,不能回报父母的辛劳,他有些害怕了,无意识的要逃避责任了。当然,这是孩子的心理自我保护,当他这样想,这样痛苦,甚至想死的话,对父母的内疚就变得不重要了,他这样就成功地摆脱了伦理上的焦虑。对这个男孩的父母来讲,如果知道孩子有这样的想法,首先要和孩子讨论,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工作,把孩子纳入挣钱的计划中,让孩子感觉自己也在为自己出力。父母要多跟孩子商量,让孩子投入家庭的事务,让他分担责任,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有意义。爸爸妈妈大包大揽,对孩子讲“你就好好读书,什么都不用管,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不吃菜不吃肉都给你挣钱”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有被剥离感,有劲无处使。如果孩子学习再不那么顺利的话,他就会处在困境里,感觉没有出路,只好通过想死来了结。其实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来参与、承担一些责任,有脸面在高考不理想的情况下活下来,并在邻里兄弟之间活得有尊严。可以倾听孩子的建议,比如对大学费用的建议,或者是节约的建议。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对未来上大学的攒钱计划,让孩子觉得他在这个计划里面是主导的,他可以安排一些事情。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这么无意义感,也不会出现抑郁状态。相反,如果家长剥离了孩子的能力,不让孩子参与,自己又太苦太累,孩子爱父母,就会很难过。这个个案中的男孩很善良,对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深厚,非常爱他的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很可爱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只考虑孩子的做法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有创伤感,很心疼父母,反而不快乐。李子勋支招:帮老小长大一般来讲,最小的孩子成长比较缓慢,内心单纯、幼稚,爸爸妈妈生他的时候年纪比较大了,能够心疼孩子。年轻的父母有些时候不懂得在意孩子的需要,比较莽撞,也比较自我。但是父母过了四五十岁再有孩子的话,对孩子的关心就比较细致,所以常常对小的孩子比较溺爱,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对他的行为放得比较宽,不像管长子,或者不像期待长子那样要求他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有能力,一定给弟弟妹妹做榜样。从心理学分析看,最小的孩子心理发展容易出现两个倾向:一个倾向是变得很逆反,最小的孩子最容易逆反,容易走一条不符合家族风格的道路,甚至有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另一个倾向是幼稚,变得比较孩子气,脆弱,不喜欢承担责任,总逃避责任。自己不作决定,让父母作决定,责任也由父母来承担。对最小的孩子来讲,只要能加强社会的接触,多交朋友,从同龄的孩子里找到成长的模式,也能很好地发展。最小的孩子更需要自我认同,一般来说,十八岁的孩子已经过了自我认同的阶段了。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重要,独一无二,这个世界离了他就不行。过去还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过了十六岁发现这些缺点就是自己的特点,甚至是优点,不是缺点,个性方面也不像过去一样,总要听别人说什么才是什么。一般来说,十六岁就要完成自我认同,如果还觉得别人好,自己一无是处,可能就是问题。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个词叫“同一性危机”,就是指不能认同自己,产生对自己、对社会的信任危机,自我边界瓦解,自我意识缺乏等。比如成年的孩子还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这不好,那不好,长得不漂亮,身材也不高,或者学习不好,还在自我挫败,就是同一性危机没有处理好。这样的人会慢慢地发展成心理弱者,或者神经衰弱,纠缠在内心痛苦中。十四五岁的孩子很狂妄,藐视权威,认为大家都毫无意义,自己内心的世界才是美好的。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非常重要,孩子要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对身边的人是重要的。如果有这样的认同,就不会陷入悲观,不会轻易去想死。写这封信的男孩说,“我不重要,好像有没有我都没关系”,自己不重要,社会当然也不重要,接着他就会对社会反感,认为社会是金钱社会。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会喜欢别人,喜欢社会,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爱这个世界。32.成长也需要创伤我讨厌父母我现在已经是武汉一所大学的本科生了,刚刚升入大学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但是每当想起往事我心中就疼得滴血。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我一直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当中度过,父母关心我,亲友老师爱护我,学习成绩好,同学也羡慕,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是在初三,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严厉的班主任,他很爱发脾气打人,班上成绩差的他不管,成绩好的同学他几乎都打过,他打人的样子是我见过的最凶残的一幕,不但用拳打,而且用脚踢。有一次因为一点小错他对我大打出手,从教室前面一直打到教室后面,从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就碎了。我跟父母说,但他们不理解我,反而说是我的问题。后来我就不爱上课了,经常迟到、逃学,心情低落、精神萎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晚上失眠,甚至想辍学。父母见到我这个样子还不断地逼我去上学,我每次逃学他们都找我,然后把我送到学校。有时候我心情恶劣,在家乱扔东西,他们就打我,我的心被一点一点地撕裂了。到了高中,本来以为换个环境我会忘记过去,可是我做不到。我开始讨厌父母,高中三年我回家的次数很少,即使是过年也不愿意回去,而是躲在亲戚家。因为一回家看到父母和我的房间,心中的伤疤就又被触动了,我恨他们,对他们态度不好。亲戚一起骂我,说:“父母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你却这么对待他们?!”指责我不懂得尊敬师长。整个高中三年,我都是在痛苦压抑当中度过的。我本来从小性格活泼又开朗,可是经过了这些我渐渐开始孤僻了,不跟人接触,对学习没有兴趣,整夜失眠。为了治疗失眠,父母也曾经找过很多医生,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在治疗当中我明白了自己已经患了心理疾病,可是家里现在实在是太穷了,为了治我的病已经花了很多钱。2003年的高考对我又是一个打击,儿时的伙伴、身边的同学本来都没有我优秀,可是他们都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唯独我只考上了一所三类大学。我害怕听到亲朋好友对我的议论,更害怕别人看我的眼神,我开始逃避,不跟任何人接触。来到这所大学我仍然十分孤独苦闷,我想忘记过去,可是做不到。我依然恨我的父母,没有办法忘记伤心的往事,我觉得都是他们造成的,我没有办法摆脱痛苦的煎熬。我想问一问李老师,究竟该怎么办?我想这个事情不能完全怪父母。首先老师的做法很糟糕,因为初三的孩子心理还比较脆弱。很多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事件,这种事件激发了一种心理效益,叫作“扳机效益”,就像枪扣了扳机然后子弹就不得不打出去了。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孩子都比较脆弱,需要慢慢的适应社会。人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感,然后是尊严,老师打骂他使他没有安全感,没有尊严,他突然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能控制的环境里。像自然界的小动物,在慢慢探索外界时,要先找到逃回母亲身边的路,如果能够快速地跑回去,它会觉得安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接纳也变得容易。这个孩子感觉环境是无法控制的,跑回家里却又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理解。不过,他在对待这样一个事件时,选择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无效且糟糕的方式:他把愤怒朝向了父母,以至于自己变得四面楚歌。当然,父母如果在这个时候能跟孩子适当的共情,情况会不一样,孩子获得安全感,得到心理缓冲,就不会觉得学校老师还那么可怕。不过,听这个故事,仿佛是孩子故意地要为难自己,要斩断自己与家庭的亲情,让自己接受更多成长的痛苦。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痛苦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是有的,尽管我还猜不出,但相信有一天孩子会从这样的痛苦中获益。另外,他对打骂他的老师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因为我们必须假定老师的动机是善意的,老师愤怒地打孩子,从动机上来讲并不是想伤害他。不然,我们会不安全,会觉得老师本身是一个恶魔。如果我们总把别人当恶魔,自己心情会不好受。一般来说,老师的愤怒可能来源于一个动机,就是希望孩子学习好。这个孩子在事件发生的时候还无法判断老师恶行中并存的善意,他感觉的是痛苦,没有面子,没有尊严,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产生愤怒、逆反、反传统意识以及在学习上的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个阶段延续那么多年就不自然了。孩子在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后的一两个月处在焦虑中,包括上学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把这样的事泛化并由此改变了成长的方向,就是孩子自己参与进去了。初三的时候被老师打骂过一次就终生不能够舒缓,那会是谁的责任更大呢?当然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更大。你会觉得他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理由,作为一个解释多种不顺、失败、挫折的理由,而不想自己去承担责任。但我们看见,这只是一个理由,绝不是孩子不那么顺利的原因。从生物学上无法解释孩子被人责打后突然就变糟了,如果他变坏的话也是他内心作了一个决定,或早已有诸多对现实的愤怒,挨打只是一个激发点,不是原因。当时的痛苦我们可以理解,是存在的,但终生人格的改变和生活的改变,却要有内心的决定才行。这个决定不是老师做的,也不是家长做的,而是孩子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他信上说不愿意上学,逃学,结果学习越来越不好,没考上好大学。孩子认为这些错误是父母给他带来的,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自控的,不是被迫的。父亲的责任在哪?父亲的责任在于他不了解孩子的痛苦,在非常关键的时候没给孩子支持。因为孩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完全可以为这个事情去找老师申诉,或者找学校申诉。家长的问题在于没在关键的时候给孩子帮助,让他失去了康复的时机。而孩子的问题是,他用这个事情做了壳来防御,让自己躲进壳里退化了,成了比较消极的人。孩子对老师的指责是老师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创伤体验。这是成长需要的,如果一个人说他从没有过创伤,那是压抑的结果。如果孩子没挨过打,也许谁的一句话、一个态度、一个表情,都会给他造成痛苦,或者爸爸妈妈忘了给孩子买生日礼物,也会给他造成创伤。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愈合创伤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受到创伤不能够愈合,那么就说明他不愿意成长。生活本身就是艰苦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被无端地伤害,被同事、朋友或邻居欺负,或者自己丢面子、失去自尊心。这些只是生活中的部分,因为绝大部分的生活还是好的。如果把伤害看成是全部,“老师打了我了我就不好了,我一辈子都好不起来了,因为我受到创伤了”,那结果就会真的不能好起来。所以我想告诉这个孩子,老师打你这样一个事件,可能给你带来了创伤,但这个创伤对你的伤害,远远没有你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很消极的伤害大,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态度。当然我们承认老师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但是这些责任都没有孩子自己的责任大,他应该对他的生活负责。因为爸爸、妈妈、老师不会对他的生活负责,真正对他生活负责的只有他自己,他必须负起责任来。面对困境怎么做?对这个男孩来说,目前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从现在起他要重新作决定,是不是要过积极的、有价值的、有责任感的生活?选消极逃避的生活方式还是对生活作积极反应,重新建构一种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二是他要尝试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有宽容了伤害他的人,才真正能够从伤害事件里面完全的康复出来。要做到宽容,就必须考虑到老师的善意,还要考虑到很多痛苦只是青春期的逆反和压抑叠加,还有过度需要父母认同及缺乏自律所致。他必须去思考一些带有正面意义的东西,比如我们曾经历的东西是谁来决定,是从中获益还是遭灾,痛苦体验是不是一种财富,等等。直到有一天他宽容老师了,觉得老师虽然打了他,伤害了他,他还是能理解老师,还是能尊重老师。到了这一天,孩子的心理创伤就算完全康复了。其实很多伤害都是慢慢被自己建构出来的,如果总用负面的,非常灰色的情绪来对待以前的事情,去回忆,就把创伤更加地活化了。所以这个男孩必须做一个内心的决定,对自己说“我要做些什么,我今后要怎么做”,如果他不做这个决定,那么谁也帮不了他,心理医生也帮不了。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心理医生会帮助他做一个假设:“假如你的老师从没有打过你,父母一直对你很好,但你的境遇还是这样,你会怎么想?”他必须自己要站起来说“其实过去的事情早就过去了,应该重新来。我面对的可能性选择有很多,现在还年轻,才大一,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多机会,我干吗老要生活在过去呢!我要寻找突破的机会,现在就开始准备,尤其在学习上我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对父母尊重”等等。如果他真做了这样的决定,问题自然就会变小并慢慢的消失。对他的父母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没有觉察到孩子需要帮助,没有意识到孩子处在创伤的痛苦里。所以有机会的话,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少批评,尤其是不要让亲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矛盾扩大到亲友的体系里面去。因为孩子在家里跟父母产生冲突是因为亲子关系的依恋所引起的,一旦扩大到亲戚系统里,孩子的尊严和人品会受到影响,创伤就会加重。父母要学会在亲友的面前多说孩子好话,给孩子建构一个关心父母的形象。李子勋支招:用温暖抚平创伤是不是任何儿时的创伤都是由自己慢慢建构出来的呢?父母真的就没有什么责任吗?不是的。虽然有些儿时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造成缓慢的人格与世界观的改变。但这封信是孩子在大一的时候写的,对十九、二十岁这个年龄段来说,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可以的。如果强化他的无力感,说他是创伤的受害者,会进一步挫败他的努力。读者可以发现,我试图将问题淡化并改变问题的意义,淡化老师的恶意和父母的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痛苦事件中的作用,引发孩子对自己的觉察。这是对孩子正面力量的一种激发与试探,如果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解答,真正出现了好的改变,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准备好变化了,他只是希望通过跟医生的对话来求证而已。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更加愤懑,那就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他还想利用过去的事件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承担更少的责任。那么我也不会强行地去干涉他,当然也许我会提醒他可能因此失去更大的利益。利用过去事件获得一种行为或认知的自由,是人类天赋的本领。这里有一种惯性,如果一个孩子病了,却因为病而获得他渴望的玩耍的权利,他的病自然会好得慢。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对于过去事件的痛苦他想得太多,但痛苦的意义与孩子自己的责任想得很少,我们就要促使他去想,看看强化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会不会让孩子的感觉不一样。父母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些问题有个人性格的,也有家庭文化传承的,但这方面孩子已经愤怒了很久,我当然不想加深孩子在这方面的关注。看看自然界,天上出现老鹰的时候,母鸡会不顾安危展开翅膀,保护小鸡。麋鹿在面对狮子的时候,会把孩子挡在身后。人类的父母受限于许多文化观念,太拘泥于对错,不仅不能为孩子的权益去争取,甚至禁止孩子在家庭里自如地谈论和发泄对环境的不满。这样的家庭容易失去足够的温暖,失去心理缓冲的功能,慢慢地,家就变成了一个让孩子感觉窒息的地方。33.给孩子时间父与子的对抗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都快二十二岁了,到底怎么回事啊。我真觉得我是独生子女当中最倒霉的一个,怎么说呢?我老是跟爸爸过不去,从小就是这样。而且呢,我越来越看他不顺眼,冷战都十几年了,真的很烦人。要不是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有能力的话,我想我第一个行动就是一定要搬出去住,远离这个家。其实在别人看来,我们家也还是不错的。以前父母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后来在街边的房子做起生意,再后来在我当兵回来之前,家里盖起了楼房。不过,我还是很想念过去的老房,我最美好的回忆和时光都是在童年时代,都是跟老房子相伴的,那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能感觉到父母很爱我。后来,我年龄慢慢大了,他们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我和父亲的对抗也开始了。其实,小的时候我很怕他,他两眼一瞪我就把头低下。可是随着我的长大,跟父亲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他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他,其中最看不惯的就是他小气、吝啬,还有自私,有的时候甚至觉得他非常虚伪,总之他的缺点都暴露在我的眼睛里。所以很多时候我跟他顶嘴,会说出许多令他生气、挖苦他的、很重的话,想把以前受到的所有压制和愤怒都发泄出来。他也一样,话很重很狠,我们谁也不让谁。可能我们都很要强吧。那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不让我说出来,我太难受了。另外,父母在我小的时候,闹过一次离婚,他们当时口口声声说为我好,就放弃了。现在我大了,我觉得他们很多的做法对我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说我的性格,非常内向,见了生人很不自在,总之我是一个逆反心理非常严重的人。这是一封二十二岁男青年的来信,讲述了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对立。我们先来看看男孩和爸爸的关系是怎么发展的。男孩子最开始常常是对妈妈形成依恋,因为小时候是躺在妈妈的怀里吃奶,被妈妈抱着睡觉,所以一般男孩子在两岁以前很容易和妈妈形成依恋关系。在这种依恋中,常常会有父亲插进来,所以最开始他对父亲是排斥的。我们能看到很多很小的孩子,父亲要抱他,他是不干的,总让妈妈抱着。两岁以后,他慢慢懂事了,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爸爸,而且爸爸是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两岁以前不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应该排斥掉爸爸,爸爸最好少来烦他,少来影响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两岁以后要慢慢接受父亲,但是在接受父亲的过程中,孩子也不愿意放弃对妈妈的控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讲,两岁到五岁之间的男孩有恋母色彩的情感,他的恋母表现常常不是对妈妈多好,而是对父亲愤怒,就是对父亲排斥。比如说,在五岁以前会偷偷说父亲的坏话,在妈妈面前说爸爸干什么坏事了。这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有意要害父亲,但是他总觉得父亲妨碍他跟妈妈的亲密。实际上父亲会强行插入母子之间,把男孩从妈妈身边拉开,使他度过这个依恋的困境,因为依恋的困境会让他不愿意长大,只有父亲才能引导男孩变得长大。孩子在两岁到五岁有一个过渡期,从依赖妈妈到开始崇拜爸爸。他们发现爸爸能力很强,首先能控制妈妈,还能够给家庭带来很多好东西,而且带他冒险。这时候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使孩子感觉受限,失去很多快乐,父亲却常常会鼓励孩子去爬高,打秋千,或者干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五岁以后,男孩会慢慢形成对爸爸的崇拜,崇拜父亲也意味着对权威的认同。他开始学习讨好父亲,讨好父亲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得到父亲的认同。这个时候父亲如果挫败他,批评他,打他,骂他,或者对他很生硬,孩子就很难形成对父亲的热爱,也难获得与权威相处的经验。小时候被父亲挫败可能激发一种心理恐惧,害怕权威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无法和自己的上司,或者是单位的领导,或者带有权利色彩的人搞好关系。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感,莫名其妙地想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往往还会伴有被拒敏感,不敢对人提要求,也不敢对人说“No!”,更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信里这个青年,谈到了小时候非常怕父亲,可能是在五岁左右他想接近父亲的时候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没有必需的共情和支持,也很少得到表扬。男孩对父亲的认同欲望是希望父亲能够接受他,爱他,喜欢他。这个孩子被挫败了,如果这个阶段他过得不错,爸爸很爱他,给他很多支持和表扬,表现出无条件地爱他,接纳他,他的心理会稳定地发展到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面临家庭情感向社会情感的转移,他慢慢把跟父母的关系看得不那么重了,把跟同学的关系看得很重,跟老师的关系看得很重。所以慢慢就会忽视爸爸妈妈情感的需求,开始拒绝父母了,父母给的爱,他会拒绝,父母拍拍他的头,他会说“干吗动我”。他表现出一种不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的心理倾向,转过来去崇拜社会权威。如果父亲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孩子会继续跟父亲保持良好的认同关系,如果父亲在社会上是一个弱者,在家庭里也有很多问题,那么这个男孩就会对父亲表现出强烈否定和攻击情绪。这个个案中的男孩说父亲一身毛病,又小气,又吝啬,又自私,还虚伪。这就是我们谈到的一般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孩子有极端思维,有完美主义色彩,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绝对的。这个时候他很容易发现父母的缺点,因为父母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不会非常完美,孩子对父母的问题很敏感。找到父母的问题,孩子就有理由否定父母的权威了,尤其是父亲的权威,然后就有理由按照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了。所以,对父母的愤怒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全是消极的。一个孩子要慢慢转向社会角色,要充分地社会化,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否定家庭情感开始。这个否定会引发一个心理成长的艰难岁月,因为他否定父母的同时,也在否定自我。二十二岁是男孩开始重新认同接纳父母的年龄,最晚二十五岁,男孩会有很明显的回归家庭情感的倾向。恋爱其实是寻求家庭情感的再现。当他到了二十五岁,感觉到生活的压力时,他观察父亲,会发现父亲老了,突然会感觉到其实父亲一直是爱他,支持他,接受他的,并不是他内心想的父亲不喜欢他。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回归情绪,孩子会重新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对爸爸妈妈又有亲密的行为了,又可以搂搂爸爸了,知心话也愿意跟父母讲了,有什么困难也愿意让父母给他出主意,家庭重新回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封信里的青年正处于一种回归的准备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为父子关系痛苦了,痛苦就是觉醒,就是自我觉察。他写这封信,实际上就是在做回归的准备,即使他现在看到爸爸妈妈有很多缺点,但是他在写这些东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优点就会显现出来。当我们谈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优点在自己内心自然就会变得很明显。这个男孩在信中还说到父母由于婚姻出了一些问题,两个人关系处得不是很好,曾经有离异的念头。信的最后说父母很多做法,表面上说起来是因为爱他,但是他自己感觉好像恰恰起到了反作用。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对孩子说,我们要理解爱的方式。家庭中很多对孩子的愤怒、批评、苛求甚至伤害,可能都是因爱而起,如果我们能正确解读亲子关系中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痛苦。我想男孩真正完成回归,必须在社会上独立。首先他得有份工作,有独立的家庭,能够不依赖爸爸妈妈生活,他才能和父母有平等的位置,才能使情感回归发生。假设他到了三十岁还依赖父母生活,回归就不能形成,因为他仍然是一个孩子,父母仍然不会改变态度,他仍旧只能坚持对父母的不满。我们鼓励他尽快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有一个社会角色,那个时候他就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或某个机构的成员,一个社会人。他会马上看到父母的态度变了,尊重他了,不那么批评了。只要他在家里面待着,就是孩子,但他也可以是好孩子,服从父母,帮家庭做一些事情,如家务事,或者承担家庭的一些压力。这种情况下,也能把与父母的关系调整好。34.说话也要学严厉的母亲我现在已经是大专二年级了,从小到大都被束缚于母亲严格的管教之下。学习成绩在中专以及现在的大专班都是上游,一直很好。但是我不满足现状,在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我觉得只读大专是不够的。妈妈想让我转本科,我也正有此意。也可能是为了让我考上本科吧,妈妈对我的严厉程度简直令常人难以想象。比如,平时不许我和同学出去聚会,甚至偶尔出去放松一下也不行,还有我不能跟同学去买衣服,如果买了她就怪我,对我说开学了可不能再出去玩了,要玩的话肯定没有好成绩。平时我最怕妈妈了,她的话就像一道命令一样,我不敢说一个“不”字。否则小到乱摔东西打骂,大到躲在屋里大哭,她这一套我是最害怕的,每次的反抗都是在我的慌乱以及母亲的哭声当中告终的。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人际关系当然不好。我曾经想过用写信的方式和母亲沟通,可是她竟然看都不看,就当着我的面把信扔进垃圾桶。边扔还边说:“有什么看的,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极大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流了很多眼泪,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跟她沟通了。还有,就是平时我母亲每个月只给我十块钱的零花钱,我都舍不得花。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能不能自己给自己买衣服穿,她不同意,说我衣服够多了。其实父母很少给我买什么衣服,不少衣服都是好朋友看我衣服少送给我的。我二十一岁了,不是一个爱追流行的女生,也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所以从不乱花钱,但是我需要用自己的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支配自己的生活,而且我很自觉。像我母亲这样,对我的学习其实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使我整天精神很不好,很压抑,也很不快乐。其实看一看我身边同学的父母好像都不这样,反而他们也考得很好。我非常痛苦,不能自拔,希望李老师能拯救一下我的心灵。首先我们要感觉到,妈妈看来是有些情绪,她把很多关注都放到女儿身上,好像没有自己的生活。当然我们不知道这个母亲为什么那么地在意一个二十一岁的孩子,因为信里面一句都没有提到爸爸,也不知道她们家里还有没有兄弟姐妹,为什么感觉上她跟妈妈好像密不可分。有些时候家庭里会形成这种“结盟”现象,所谓结盟就是说本来家庭是三个人或四个人,但有两个人紧紧地缠在一块儿,所有的东西都要求一致。比如妈妈的想法孩子一定要接受,孩子的利益就是妈妈的利益。显然,妈妈想帮助女儿的办法就是跟她结盟,让孩子像自己来促进她的成长。从动机上来讲,母亲用的是自我牺牲的方式。她哭吵都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自己。不是说“孩子你对我好一点,你帮我做事,你帮我挣钱”,而是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这样的动机应该说是值得赞赏的。但方法上,她对女儿的教育受先占性观念的影响。比如认为孩子总是不懂事,不太可靠,不管她年龄多大,必须使劲管住女儿才能让她成熟。在我看来,这个母亲太热衷于母亲的角色,孩子已经到了二十一岁,有法律上、生理上、心理上的成熟,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母亲意识不到,还孜孜不倦地执行着母亲的功能。反过来,女儿又把妈妈的态度看得太重了。二十一岁的女孩不管妈妈说什么做什么,都应该有自己的准则,爸爸妈妈所表达的意愿只是意愿,不是命令。这个女孩太在意妈妈的表情,以至于把妈妈的一些意愿看成了很大的压力,实际上女孩也希望从妈妈那儿得到一致。她做任何事情都渴望得到妈妈的赞赏或者认同,如果得不到妈妈的认同,她本人就慌乱了。其实,她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的能力,如果她温和且坚决地坚持自己的决定,母亲就会找到让自己发生改变的理由。看起来是妈妈的问题,透过对妈妈的问题描述,我们同时看到女儿本身存在着自我认同不够,没有那么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没有自我决策能力并敢于自己来负责任的勇气。母亲的哭闹是对关系的催眠,维持母女的现存状态。如果女儿意识到,妈妈当然会按照妈妈的心态来说一些话,她哭也好,生气也好,总是希望给女儿一个好的建议、方向。但是最终要由女儿自己来全盘衡量自己的生活,自己作决定。这样哭闹不重要了,催眠的魔力消失了,母亲也懒得再哭闹。有些时候如果女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效果好,妈妈也就接受了。不能单靠这封信就认为妈妈不信任她,要想到二十一年来母女产生互动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当然不排除妈妈有个人的问题,但是这个互动形式一直到了女儿二十一岁都没有改变,就有可能是女儿的行为、态度无意识地鼓励了母亲。如果女儿能给妈妈很好的信息,让妈妈感觉到她已经长大了,她有能力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包括人际关系,妈妈就会慢慢解脱出来,关注自己的生活。当然,如果妈妈处在情感剥离的状态,比如说她离爸爸很远,或者爸爸不在身边,她强烈地需要女儿,要从女儿那得到家庭情感的话,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封信并没有告诉我们妈妈在个人生活上不快乐,或者说她没有爸爸的很好的照顾,因此也不能做这样的分析,只能说这个母女的漫长互动过程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女儿小时候也许觉得好,“妈妈把我管得很好,很安全,什么事情妈妈都帮我想到了”,会回馈给母亲她很舒服;现在长大了,这样管就不舒服了,不好玩了,也要让妈妈知道自己不舒服。不要对妈妈所做的事情做是非评判,不要说“妈妈错了,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不是这样想的”。而要说“妈妈,你这样管我,我不开心,我觉得不舒服,有压力,你给了我很多思想负担”。要把这样的话告诉妈妈,女儿可以说“妈妈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给我那么多对的东西,就让我很有压力,我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把这种困惑告诉母亲。她会想到自己的动机是要让孩子好,让孩子成功,而目前的行为和自己想达到的目的是矛盾的,南辕北辙,这个时候妈妈自己就会调整她的行为。我想对这个女孩说,母亲在意你的学习,当你坚持观点时,在学习上就应更积极努力,并有好的效果,让妈妈感觉你是对的。如果学习本身不好,妈妈正为这个着急呢,她一着急就顾不上所谓的方法了,也不那么尊重你、信任你,就会凡事都要你马上按照她认同的方法去做。怎么去跟母亲沟通?孩子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父母有法律责任要来教导孩子,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不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就是没尽到责任,但是说话只代表他们的位置或法定角色。比如说教导孩子要有道德,要节俭,要对人好,要善良,要宽容忍让,要有公益心。很多教导可能不符合现代社会追求成功、追求自我、追求效率的思路,但那是文化的积淀,是为了在自我高度发展的时候内心有道德均衡。父母做这些教育是必然的,如果孩子产生反感,或者不喜欢那一套,那孩子怎么来处理呢?孩子首先要想到,这种反感是来源于成长时对权威角色的反感,不见得是对父母说的内容反感,它只是对强加式的、不可商量的、不可讨论的话语方式的反感。所以,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可以用一些技术。如果爸爸妈妈用你不喜欢的方式说一些你不爱听的话,沉默就是最好的交流。沉默看起来没有交流,但实际上是一个很强的交流,爸爸妈妈说什么都闭嘴,听完了以后就走开,如果爸爸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话就积极地回应,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彼此都感到愉快。以后爸爸妈妈自然会选择好的方式,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孩子不爱听,说也没有用。这是消退与强化并用的心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冲撞父母,没有表现出不快乐,只是听,听完了就走开,不做任何表达。当然如果爸爸妈妈非要你表示态度的话,你可以给他们含混的回答,但是不要丧失自己的权利,不要说“您说得对,我一定照办”,因为这样的话反过来会给自己带来压抑,以后爸爸妈妈会说“你看你骗我们,你当时答应了我们,但是你没做”。你可以说“我试试看……”,“我得等一等……”,“我要观察一下是不是这样做可以……”,还有就是“我还得想一想……”。这些话都不是说爸爸妈妈错了,而是说我需要考虑,把自我融进去,为自我找到位置,也就是告诉父母:“我还有一个位置呢,你们讲完了我还要有一些想法。”这样父母想生气也没有理由,想恼也恼不起来。如果对父母说,“你们想错了,这样干根本不行,还是我说的对”,就会形成关系的对立,冲突也在所难免35.成长需要经验作为孩子,应该把父母的话好好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认为这样好?因为从经验、文化积淀、工作经历等各个方面,父母都比孩子丰富,而且他们都度过了青春期,这样说总是有道理的。其实,父母更多的是表达态度,这个态度如果很鲜明,很简洁,比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就会产生矛盾。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很多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都希望从孩子的态度里表达出来,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实际上,家庭里面的争吵总是双方都不认输才会发生,只要有一个认输,争吵就不会继续。比如打架,两个人都要打才行,下棋,两个人下得越精彩越投入,双方厮杀就越厉害,但如果一方不玩了,另一方怎么想厮杀都无法进行。家庭里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方沉默才能结束矛盾。孩子不是权威的位置,如果建议爸爸妈妈沉默的话,孩子就显得位置太大了,所以建议孩子要沉默。沉默就是一个态度,比如“我不想玩这个游戏了,今天的争论就到此结束”。父母也应该懂这个意义,孩子不想讨论事情了,只是愿意听,听完就完了,那就要学会把嘴闭上,如果爸爸妈妈认为孩子沉默是对抗,就恼羞成怒,那是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马上得到结果,代表了一种不太成熟的心理,比如父母特别权威,认为不应该被冒犯。但是作为青少年来说,他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弯路。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是听话的孩子,如果他长大以后很多体验都没有尝试到,有一些该犯的错误没有犯过,也没有挫败,那么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的。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是无意识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不对的事情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孩子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就知道要守规矩,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很重要,如果完全地听话,什么错误都不犯,就会什么成长的经验也没有。36.责任也是权利偏心的父母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孩,参加工作多年,心里一直很痛苦,因为父母总是偏向哥哥。远在老家的哥哥从小体弱多病,念完大学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心安理得地在家待着,脾气很暴躁,父母不敢说他,因为他总生病,妈妈觉得把哥哥生下来就是亏欠了他,总有愧疚感。这个女孩觉得,作为女儿应该受到家里很多的照顾,但却承担了很多的责任,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寄钱,家里认为妹妹多分担一些是应该的。一次,女孩给家里打电话,家里说妈妈身体不太好,又缺钱了,不肯去治,这个女孩就非常生气,说“我每个月都寄钱,看病是最要紧的”,妈妈说“我们家经济条件还是很紧张,你也不能怪我”。放下电话这个女孩就开始哭,觉得家里面乱得一团糟,又没有办法去要求哥哥。她觉得作为妹妹太累了,“为什么我就要这样呢?像这种现状我应该如何去改变呢,父母一个劲儿地护着哥哥,真不知道该怎样办!”从这件事情来看,痛苦是女孩内心的一种感觉。作为妹妹,如果哥哥身体真有什么问题的话,妹妹为家庭出点力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从她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哥哥的病并不严重,因为他可以读完大学,所以女孩抱怨的可能就是哥哥应该分担一些家庭的压力,而不是把家庭压力都放在她一个人身上。这种感觉应该是正确的,可以理解,至于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不太清楚,哥哥找不到工作是暂时的,还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我们也不太清楚。所以,这个女孩首先要明白,有些焦虑是她内心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对家里有照顾,只是一个希望,你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你不能够超越你的能力,你不能过多地把家庭的压力和矛盾压在自己身上,因为你有你的生活,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里面去帮助家庭,或者是帮助哥哥。如果这样想的话,她的压力就会小一点。不过,女孩内心深层有抱怨,她觉得一般在家庭里都是哥哥承担比较大的责任,妹妹会娇惯一点,但是她家刚好颠倒了,在她家里哥哥从小就是中心。哥哥为什么能够成为家庭的中心?因为哥哥有生病作条件,他是有病的人,所以他得到了很多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他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哥哥得病了,爸爸妈妈要照顾哥哥,妹妹实际上就成了姐姐,开始分担家庭的忧愁,早早就去工作,挣钱帮助家庭。这个女孩对这一点一直没有认同,她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当一个家庭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哥哥很优秀,又上大学又有好工作,还帮助改善家庭经济,而妹妹一事无成,打个工也是普通的工作,妹妹的痛苦会更深。这个女孩现在的痛苦只是认为,现在发展得不好是因为过早过多地承担了家庭经济重担,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她的感觉不一定比现在更好。这个女孩面对偏心的妈妈,心里面很不平。怎样才能让她的内心平静呢?实际上,当她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她也得到了一些权利。比如说,她现在可以抱怨父母的生活,可以指导他们,让他们换一种生活,让他们去看病,注意身体健康,她获得了这种权利。一般来说,承担的家庭责任多,在家庭里拥有的权利就多,比如说哥哥病了,不承担什么责任,他的权利也少,他无法改变家庭现状。其实在很多家里,兄弟姐妹都希望别人弱一点,自己强一点,愿意让自己成为中心,很多家庭争斗都是为此产生的。而希望自己弱一点,让别人成为中心,让别人去承担责任,自己躲起来的例子反而少一些。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争斗,他们认为兄弟之间的矛盾是非常自然的,哥哥天然会嫉妒弟弟,为什么呢?弟弟没有出生的时候,哥哥是独一无二的,弟弟出生以后,哥哥会很愤怒,他觉得爸爸妈妈怎么会关心那个小东西,而不关心我了?这种嫉妒常常是希望自己比对方强。这个女孩也有一个特大的因素使自己变得比哥哥强,尽管她没上大学,哥哥上了大学,但是哥哥上了大学也不行,哥哥还是没有工作。客观的原因使她变得比哥哥强,按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她应该感到高兴,她成长了,变得很强了,而且不仅是现在,将来处理她自己生活的时候,也都有能力,她的能力从小就被培养出来了,她等于天然地获得了一份礼物,哥哥变得很弱,本来应该是她弱的,但她反而变得很强。她在成长方面、生活经验方面,的确得到了很多,但责任和权利是平等的,当然她也要付出很多,现在她总是在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想到获得的也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上,婚姻上,对子女教育上,她都会有远远超过哥哥的能力。这个女孩很善良,希望爸爸妈妈生活好,她有工作,有收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样,希望爸爸妈妈的生活也像样。也许是由于她能力的原因,还不能够有那么多的精力来改变家庭的现实,所以常常为家里担心。对于女孩的这种担心,我要提醒两个问题。第一点,女儿的生活方式和父母的不一样。年轻人追求科学、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而且一旦达到这种生活方式,就会把它泛化,希望父母、哥哥都像她一样,有电话,有汽车,等等。但是老年人奉行的是一种简约、朴实的生活方式,他们觉得那些时尚的东西毫无意义,一个人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开开心心就行了。所以,有时候,女孩的痛苦和伤心是来源于她想把她的生活方式给父母,让父母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因为从现状来看,家里并不是吃不上饭,只是她希望家里把钱花在看病上面,但是老年人看病是很舍不得花钱的,尤其是农村的老年人。第二点,这个女孩跟家庭的情感连接太紧密了。尽管她独立了,工作了,但是实际上她的大部分情感都是从家庭来的,因为她对家里的事情卷入得很厉害,还在为哥哥的事情着急。一个城市的女孩有工作了,应该慢慢把她的情感转到社会上去得到补偿,交男朋友,和同事密切的来往,家庭方面的情感慢慢的就减少了,人的社会化就是这样形成的。爱还是爱,但不会像过去那么着急,那么被家庭影响,不会出现哥哥的事情令她烦恼,爸爸妈妈的事情也让她痛苦,虽然应该有烦恼,但是不应该痛苦成不能够控制的样子。所以,她要明白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父母,而且自己承担了那么多的家庭责任,应该有自豪感。应该感觉到比同龄的孩子成长得快,而且有能力,因为她不仅能够照料自己,还能照料家庭。此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要扩大社会交往,把注意力转向身边的人,发展自己的社交圈。她一旦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来源,就容易认同家庭问题,不容易陷入各种痛苦。从自然法则来讲,家庭一般对哥哥或者姐姐的期待比较高,作为家庭权利的分担来讲,对哥哥期待高,哥哥得到的权利就多。比如,爸爸妈妈有时候会问哥哥的意见,但是不会问最小孩子的意见。因此,在一般家庭里,常常是长子发展很快,而最小的一个孩子最受宠,发展比较慢,吃的麻烦比较多,问题也比较多。那么,这样的家庭如何达成平衡呢?长子压力很大,但是得到的表扬比较多,爸爸妈妈可能会赞扬他,因为他总是比其他的兄弟姐妹好,比较能够分担家里的事情,为爸爸妈妈着想,关心弟弟妹妹,甚至工作比较早,会帮家里挣钱。而最小的虽然比较受宠,但是毛病比较多,所以被批评就比较多,这就形成了一个假象的平衡。中间的孩子会想,“尽管我没像哥哥那样受到爸爸妈妈的信任,但也不像哥哥那么累,不用什么事情都帮着做,我可以偷懒,和弟弟妹妹相比,虽然没得到爸爸妈妈那么多宠爱,但是我不挨打,也不挨骂”,中间的孩子可以这样来平衡。结语:陪孩子长大人类的婴儿很脆弱。在两岁以前,你无论怎样爱他、关心他、抱他,都不会把他宠坏,但是假设在孩子两岁以后你不和他逐步分离,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可能会结得很深。当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很深时,会呈现出很多问题给妈妈,妈妈看到孩子有很多问题,会加重对孩子的关心,于是孩子对妈妈就有了控制的力量。愿意对妈妈呈现问题的孩子,并不是妈妈有多么尽职,而是孩子要控制母亲。他要使妈妈离不开他,使妈妈感觉到,如果我不管他,这个孩子就完了。这就使孩子与母亲的距离过分近了。其实,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必须允许他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心理学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如果成人一直保护他,他就经历不到错误。其实,家长的焦虑就在于怕孩子犯错误,家长的所有努力就是避免孩子犯错误。但这样做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使孩子很少会有内心冲突。如孩子一直不单独睡,他就不会有接触黑暗和孤独的冲突。孩子在一岁半时被放到另一间屋子里独睡时会怎么样?他会非常恐惧,会惩罚父母,不理睬父母。但这都是他的情绪的投射,没有关系。如果父母能够坚持鼓励孩子和温柔地微笑,孩子的这种情绪就会很快过去。对孩子来说,如果他独自在黑屋子里过夜,就能慢慢地学会独自处理这种恐惧和焦虑。让孩子适当地独自处理一些内心冲突,体验恐惧和焦虑,他长大以后就很少会有心理障碍的可能性。我们通常都是透过玻璃窗来看家庭,这只能看家庭的活动,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能够看到妈妈和孩子的位置,爸爸和孩子的位置,妈妈是怎么反应,爸爸是怎么反应。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互动的结果。有时父母会埋怨现在的家庭关系不好,不舒服,以为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但实际上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因果,你认为是原因的东西,本身可能就是结果,因果是互换的、循环的,而且经过无数次的循环,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着重的是观察关系,而不是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对错,家庭关系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没有什么谁对谁错。我更重视关系教育,强调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孩子在这个关系中是一个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什么。对家长来说,发生问题时不要着急,当治疗师提出教育孩子的理论时,要看到这个理论的潜在的危险性。就像吃药一样,难免会有副作用,心理医生的治疗也潜在着危险。如果家庭面临着改变的话,家庭成员要能够承受改变的冲击。有些家庭是脆弱的,平衡本身建立在脆弱的关系中,如果听了治疗师的话,去改变这个家庭,有可能面临更大的麻烦和痛苦,有着更大的危险。治疗的目的是让人的焦虑减轻,而不是增加焦虑。其实问题没有什么严重的,那只是家庭类型的一种表现,假如觉得现在不好,自己可以换一个样子,家庭也可以随之改变,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中国文化本身就有家庭融合的色彩,家庭分化不够,这是民族性的,没有什么对错。美国人从小认为自己很棒,而中国人从小就认为自己很差,要努力改变自己。这就是文化。心理医生通常不会把这些看成问题,它们仅仅是文化的特点。中国家庭的分化不良,结构分界不清,比如上一辈不知道该不该管孩子,该怎么管。按照国外流行的观点,是可以不管的,老一代可以帮助养孩子,照顾孩子,但不负责教育,教育是父母的事情。如果老人插入教育会怎么样?恐怕更麻烦。因为代际之间的期待不一样,每一代的人价值观也不一样。如果大家都热衷于教育孩子,那就会形成家庭教育层面的冲突。所以有些老人很聪明,躲在后面不教育,把教育的权利留给父母。这样的情况不一定不好。亲子教育有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其实家长不需要说很多教育的理念,不必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关系就行。我说的良好关系不是过度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你希望他考上清华大学,他就会一直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他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在我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却非常糟糕,其中一些还是教育家,教育别人头头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正是太重视教育了,反而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关系。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让他做到十分,他能做到十二分,不用告诉他,他会自觉去做。亲子关系糟糕的结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越差。妈妈处处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妈妈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妈妈,妈妈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说他喜欢韩国的歌,要把头发染黄,妈妈不会阻止他,而会说:“是吗?这个想法不错,妈妈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不知道假如你染成黄头发老师会怎么说。”孩子看到妈妈尊重他的意见,反而不会染头发了,因为他会想“假如我染了头发,老师会怎么说呢”。第二个原则,用成长、发展的眼光而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如果孩子说谎,父母知道后非常紧张,认为孩子品性不好,就会充满焦虑。当一个人充满焦虑的时候,思维就容易狭窄,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简单甚至糟糕,如骂孩子、惩罚孩子。最好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比如鼓励孩子犯错误,当然是要犯他那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男孩有攻击性,你不要去打压他,可以去引导,比如孩子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不要训斥他,不要说他是坏孩子,而要说聪明的孩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惩罚他;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对他的成长是重要的,他需要犯他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包括撒谎、打架、偷别人东西等。一个八岁的孩子打动物,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但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烧熊就会产生公愤。为什么?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人只能犯这个年龄段应该犯的错误,这是社会容许的错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王府井大街上撒尿,没有人会指责孩子是小流氓,但是一个三十岁的人在王府井大街上公然撒尿,派出所就会把他请进去。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犯错误看成重要的事情,甚至我可以鼓励孩子犯他那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犯错误恰恰是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能从犯错误中学习,不能成长。如果妈妈从小处处关心、事事照顾她的儿子,什么错误都不让他犯,儿子非常听话,儿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处理挫败感,他不敢欺负别人,就会欺负最爱他的人——妈妈。最爱他的人给了他安全感,所以他就对妈妈说粗话,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攻击别人会受到惩罚,攻击妈妈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小时候没有犯错的经验,所以会犯一些大错误。孩子小时候没有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都是妈妈来替他处理好了,现在他大了,妈妈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了,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母亲,把一切不顺都归咎于母亲。第三个原则,教育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正确或错误不重要,有效才重要。很多家长读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书,结果是书读得越多越糟糕,跟孩子搞得像仇敌似的。你不能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很多孩子藐视权威,家长越权威,孩子越不想听话。社会并不像教育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单纯,很多人写教育孩子的书不是真心为每个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传一种他喜欢的教育理念、一种观点,为了维护这个观点,他会故意地把事情说得很简单明了。如果家长把教育专家的话太当真,可能会得不偿失,这里也包含我这本书谈到的教育理念,家长最好也不要太当真,最好只当作一种可选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全部。正确和错误不重要,有效(useful)才重要。这样的观念比较符合现代实用主义的思想。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只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能在书本上活着,在生活中往往就死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这种教育不容易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伦理与哲学思想,审美态度与世界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陪孩子长大
陪孩子长大-2
陪孩子长大-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陪孩子长大
陪孩子长大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