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这种眼神。有次尼佳说,最好不要让别人看到咱们在一起。她说,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消失。尼佳突然死死地盯住了她,同时若有所思地说:"你说得对。"那是一种动物般的眼神,她吓了一跳。幸好他立刻又恢复了平时温和的模样。第二部分 第20节:敌人易得(5)即使尼佳如他们所言,她也不感觉惊讶。不,她不怕他。她只是感觉他有许多秘密,并不是类似于007的那些秘密,而是比那更大的、更隐讳的秘密。我所看到的他就是真正的他。林嘉芙对自己说。他所在公共媒体上说过的话并不代表他真正的想法。只有我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思考到的他,才是真正的他。新疆之行终未成行。尼佳告诉她,他想一个人去。她听了这句话之后,也只是憋足了气,不知道如何发泄。整整一个礼拜后,尼佳突然发短信来:特想你。想我什么呢?她想。在尼佳的眼里,我或许就像他一样神秘而不可信任?尼佳从来没有问过她任何私人信息,他不但不问,有时候甚至她感觉他根本不想知道。或许,她根本不用说?就像他说的"不用说,我明白"?他到底是全知道才不用她说,还是根本不想知道所以不用她说?在那一个礼拜里,她依然保持着尼佳带给她的新的生活习惯。她不知道他在哪里,如果想知道他的消息很简单,只要打开那个著名的网站的页面就好了,上面有尼佳的最新专栏。她不打算看。以前她会看他写过的每一个字,说过的每一句话。现在她不想看他的任何一个字,不想知道和他有关的任何讯息。刚开始对他的喜欢已经成功地被另一种情感所覆盖,她的自我重新抬头,她厌恶他所追求的那种价值观。很快,这种厌恶变成了对他的强烈反感。她甚至怀疑一切都出于某种阴谋,包括他们的相识及之后的相处。尼佳从来不掩饰他自己的喜好,这点她很欣赏,只是,如果碰到特殊的问题,尼佳到底是何种态度?她并无把握。有朝一日,他们会是敌是友?我是不是想多了?她想。尼佳的身份决定了如果有一天政治局势发生变化,他将毫无犹豫地站在与她相反的一面。这并不是她担心的原因,她担心的是,这一天何时到来?尼佳到底还准备做些什么?他在默默积蓄力量,像一匹狼,戴着文雅的面具,迷惑了大部分人。有朝一日尼佳露出真面目,他们是否会失望,是否会伤心、痛苦?与此同时,尼佳那双流露出愁苦的眼睛在她眼前冉冉升起。那是种诱惑,一种让她想到许多不良暗示的、彻底沉迷的诱惑,一种丧失理智的诱惑,恰如尼佳说过的,"我会帮你彻底忘记你自己。"她可真希望没有离他这么近过,如果一直在外围,可能就会一直喜欢他。而今,她了解了他,就再也没有后退的可能性。第二部分 第21节:敌人易得(6)为什么我对恶如此迷恋呢?她问自己。每次见面,她都认为不会有下一次了。最后一次见面之前,她同样觉得不会有这一次见面了。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一起去了一家书店旁边的酒吧,尼佳又在滔滔不绝地谈论,她又听得入迷。那是种混杂着幸福、厌恶和嘲讽的迷恋。即使是混杂着幸福、厌恶和嘲讽的迷恋,依然是迷恋。"再来一杯自由古巴。"她扬手叫服务员。酒吧的墙壁是绿色的,"我喜欢这种绿色,看上去像在森林里,眼睛好舒服。""两杯。"尼佳对那个走过来的年轻、瘦削的男朋友员吩咐道。他们碰杯,接着喝酒。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有那么几秒钟,尼佳看她的眼神温柔之极,他的瞳孔放大了,眼睛闪闪发亮。"什么是自由古巴?"他好奇地问。"哦,就是rum酒加可乐。""哈,是这样啊。我平时不太懂享受,我都说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是最没有魅力的人。"尼佳自嘲地笑了一下,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他的手细长柔软,比她的手更像一个女孩的手。"你有一种——毫无魅力的——魅力。"林嘉芙看着尼佳,一字一顿地说道。尼佳没笑。"你以后想去波士顿还是纽约?"林嘉芙问。"波士顿吧。"他有点不自然地回答道。"哦,那里适合学习。"她淡淡地应道。"其实,我更想去华盛顿。"尼佳犹豫了一下,说道。然后又紧紧抿上了嘴唇,像是后悔说过这句话。她心里一惊,"你也太雷人了。"那个小区的位置挺偏的,楼道还在装修,一片漆黑,还没来得及装灯。一进门她就看到满满两个书架的书,都是些她原来从来不读的那种理论书。尼佳坐到电脑前,她坐在沙发上翻杂志。他很快走过来。他抚摸着她的胸和锁骨,她把手放到他的腰上。他又瘦了一点。这年轻的身体毫无赘肉,每一寸肉都待在它们应该待的地方。他的舌头吻着她,她情不自禁地回吻他,气温陡然升高了,她感到身体深处一下子湿润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他抱起她走进卧室,把她轻轻地放到床上。她带着微笑看着他。"我要把你全身都吻一遍。"尼佳带着蛊惑的语调说,慢慢地脱掉她的衣服,从她的脖子开始吻起,然后向下。他吻着她最隐秘的地方,然后抬起头,认真地说,真好吃。她把他放平在床上,跨坐上来。他露出楚楚可怜又满怀期望的表情。尼佳在床上就像一个可怜的弟弟,也唯独在床上,她才能找到他无助、柔弱、渴望温情的一面。第二部分 第22节:敌人易得(7)这是两种价值观在做爱。她告诉自己。在他们融为一体的那一刻,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两具身躯在互吐心声,尼佳看着她的眼神变得沉醉而朦胧,她低下头,吻住他的嘴唇。那夜她根本没有睡。空调发出轻微的躁音,尼佳在身边睡得很香,睡之前他说:"我要早晨八点钟离开。你会和我一起走吗?"他的语调温柔。她想起来,实际上他一直表现得很温柔。"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没有啊。"黑暗中传来他的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要问呢?"一个小时过去了。她仍平躺在床上,睁着眼。全是夜。全是黑色。什么都看不见。尼佳转了个身,搂住她。他呢喃了一句什么,听不清楚,像是在呼唤她的名字又像是在说毫无意义的梦话。直到她的腿快被他压麻了,她才侧身躲开了他。她起身下床,摸黑走到客厅。在她的包里,有一把瑞士军刀。十六岁的绝望的青春期的夜晚,她会用刀片割自己。现在刀片进化成了军刀,更锋利,更实用。天快亮的凌晨前的五分钟,林嘉芙独自离开尼佳家。她仔细洗干净了手,换了一条吊带花裙子,走出那个陌生的、荒凉的小区。附近几个楼盘正在轰轰隆隆地建造,也许几个月后这里就会人满为患。第二部分 第23节:作者之心(1)第四部分:声纳可以说真正的创作是危险的,阅读这些作品也是危险的。作者之心文/AT心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自己。是它,而不是我们的计划、念头或者梦,圈定了写作的边界。正因如此,写作不仅是把自己所想的写出来,而是从自己所想的开始,进入自己所未想过的,所未期待的,所未规定、规范过的世界。任何一个好的作品,甚至一个还算合格的作品,都是一次冒险,从浮上自己意识的一切,自己所坚持、坚守、信任的一切,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在那里遇到的人和事,有可能是敌对的、不友好的,与自己相违背。这违背,这种对于作者本人来说的永恒的陌生,因为它的无边无际,像丰腴的土壤一样保持了作品的活力。这是创作的意义所在:对心的探索。我们都知道作家是固执的,比如福楼拜和爱玛一起服下砒霜。如果采取十九世纪的解释,这是社会规律对人的胜利,是人性的悲剧;直到今日,我们翻开某些书籍、刊物,仍能看到许多以社会现实之名对文学创作的谆谆教诲。不能说这些论断和教诲错误,但它们是不完全、不究竟的说法。创作的土壤并非"现实",而是"人心中的现实",是与所谓"理想"相对的"现实",它所做的事情,它的责任,永远是给"理想"以摧折和磨难:在任何一个类型、水准的小说中,我们都不会看到小说主人公简简单单地心愿得遂。时不时从各种直播帖中冒出头的富二代们教育我们,这绝不是"社会现实"的一切。不如说,它是作者和读者心照不宣的一个原则:在小说中,我们需要利用各式各样的灾难来反对自己。另一个原则是:我们需要不计代价,以任何可能的形式保全自己。这两者都不是别的,是我们心愿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多大的灾难,怎样的灾难?我们如何从灾难中存活下来,而经历过如此灾难的我们,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众所周知,在《鲁宾逊漂流记》中,笛福有两个主人公:鲁宾逊和星期五。鲁宾逊遇到了海难而流落荒岛,救下了险些被杀死的星期五。他们的关系很明确,鲁宾逊是主人,星期五是仆人,或者说,是奴隶。在鲁宾逊看起来,星期五是他荒岛余生之后的一个小发现,他的一个陪衬或点缀,偶尔轻微地质疑他对上帝的信仰。而法国作家图尼埃尔在《星期五——太平洋岛上的灵薄狱》里,把两人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在一次大爆炸之后,鲁宾逊所建立的岛上"文明"尽毁,星期五成为鲁宾逊的生活导师;而一艘"文明"世界的船只抵达孤岛之后,星期五悄悄上船,去了他所向往的"神奇"的"文明"世界,鲁宾逊却留了下来。值得留意的,并不是作品对"文明"的讽刺和对原始生活的赞美,而是"文明"人本身所具有的天生倾向——在思想、意志与文明建设之外,向纯感官的回归。十八世纪的笛福不会这么写:鲁宾逊在充满沼气的烂泥潭里打滚,在仅容一身的小洞穴里寻求母亲子宫一般的庇护;而图尼埃尔写出这些与"文明"毫无关涉的内容,也并非仅是为了施加抨击。笛福的鲁宾逊向荒岛探索,向外界奇异的黑暗探索;而图尼埃尔的鲁宾逊向自己探索,向自己的意识、思想甚少触及的内心部分探索。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文字探索着一个人难以言喻、尚未言喻的知觉,并将它们和文字、思想、意识联系在一起,带回读者的眼中和心中。对一个作者来说,抵达文字所能表达的极限,即是抵达我们意识所能照亮的内心部分的边缘。而在对这个边缘的突破中,作者实现了创造,迫使自己跳出意识中的"我",进入广袤无边的黑暗中,宛若孤岛上的鲁宾逊,从一次灾难中发现了被自己忽略的内心部分。这可以是细腻而模糊的:第二部分 第24节:作者之心(2)玛莎在我心上激起的不是愿望,不是激情,也不是快乐,而是沉重的忧伤,虽然这种忧伤令人感到愉快。但是这种忧伤不肯定,模模糊糊,像一场梦似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既觉得自己可怜,也觉得祖父、阿尔明尼亚人和小姑娘也可怜,而且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这样的感觉:似乎我们四个人都失去了生活所必需的某种重要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永远也找不回来了——契诃夫《美人》可以是狂暴、咆哮着的:我难道是地球上唯一的懦夫?我心里这么想,而且怀着极度的恐惧!……我是否陷入了二百万脱掉锁链、武装到头发和充满英雄气概的疯子之中?他们有戴钢盔的,有不戴钢盔的,有不骑马的,骑摩托的,吼叫的,坐汽车的……他们比狗还要疯狂,居然喜欢自己的疯劲(这点是狗所不及的),比一千条狗还要疯狂一百、一千倍,还要坏一百、一千倍!我们真行!我想,我真的加入了世界末日的十字军远征——塞利纳《长夜行》甚至可以显得有些滑稽:我说:"沃兹沃斯先生,假如我把这颗钉子扔到海里去,你说它能浮起来吗?"他说:"世上无奇不有,把钉子丢下去,咱们来看看会怎样?"钉子沉了下去——奈保尔《米格尔街》在以上所有这些例子中,都有两种相反的情绪同时在起作用——一个来自希望自保的"我",一个则来自渴望探身入黑暗中的"我"。前者维持着理性的运作,后者强有力地伸展着它、分裂着它。两者都不是单独的,它们相互作用,保持在背反中的平衡。奇异的体验在这里并非来自巧妙的描述,而是直接从情境和文体中渗入读者的心。在学术中,这种"言非其义"的创作原则被称作反讽(irony)。创作要保持公正的态度,却不是那种巍然不动的公正:它在两种力量之间不断摇摆,而小说被这种摇摆推动着,以两者的矛盾为动力前进。可以说真正的创作是危险的,阅读这些作品也是危险的。它们驱使人离开日常理性,离开自己生活足以使用的体验,给自己坚韧不拔的好奇心留下一半位置;但一个只有日常理性的世界是可怕的,人要时不时离开自己的逻辑,才能充分地体验并理解那些情感:幸福、痛苦、同情与爱,或者它们的综合体,否则它们便会沦为教条和概念。一个创作者就站在两者的边界上,等待着纵身一跃的时机。无论是他出发之处还是落地之处,都不出他的内心之外,却可以打动他人,这是多令人惊异的体验,仿佛作者和读者在那片黑暗中相遇,而并不想分别是谁的领土。就像里尔克在诗中写过的一样:……因为美不是什么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开始一个做好准备诚实、仔细地探索自己,去看看这种恐怖的人,就可以尝试认真地写作了。带着这种准备,他就可以为作品注入生命。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