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绶武之所以要同孙小六述说这则往事,或许跟孙小六不期而然撞上万得福有关。当时他们已经离开角板山“老头子”行馆,躲回台北市西门町。在一次意外撞上逃亡的杀人歌手叶启田的时候,被万得福拦住,一把扯到对街立体停车场,躲过一阵天外飞来的枪弹。万得福事后只跟孙小六说了这么几句话:“我叫万得福,回去跟你那几位爷爷说,‘老爷子’临终有交代,得见了面合计合计。”说完人就一溜烟儿不见了。 依照我事后的推测:万得福之所以那样匆匆来、匆匆去,藏头缩尾、讳形匿迹,一定是出于不敢轻信对方究竟是敌是友的顾虑。借由孙小六传话,起码透露两层意思:第一,万得福知道有这么“几位爷爷”动辄拐架孙小六离家出走,授以平生绝艺。第二,让这“几位爷爷”也知道有万得福这么一号人物如影随形,翩然在侧。换言之,万得福口头上虽然说“得见了面合计合计”,意思恐怕反而是“并不方便见面”。机心深刻一点设想:万一孙小六遭第三者强行问讯,得到的口信就只能是“得见了面合计合计”之言,则表示万得福并没有和这“几位爷爷”见上面。如此一来,显然双方还是不见面的为佳。 李绶武听了孙小六转述之言,点点头。过不久让孙小六重说了一遍,又点点头。片刻之后,居然又道:“你再把当街拦你那老头子的话说一次。” “他说:‘我叫万得福,回去跟你那几位爷爷说,”老爷子“临终有交代,得见了面合计合计。’” “你记下了没有?小六。” “记下了。” “记下了好。”李绶武笑着说,“再有旁人问你,你就这么说。自凡是照实说,一定忘不了。”接着,李绶武向孙小六叙述了那段充满尔虞我诈气氛的故事——对于当时只有十二岁的孙小六来说,我认为他所能够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 36 特务天下 “南昌剿匪总部”——又称“南昌行营”——里有这么一个单位,外人仅知其名称为“计划处”,门榜挂着木牌,开门处是一扇大屏风,里面是些什么人?处理些什么公事?则鲜少有知情的。 李绶武被那居翼狠狠揍了一顿之后,便给安置在这计划处里。室内桌椅几凳俱全,四壁全是木制橱架,满架上堆放的都是些装订成册的宗卷文书,看来显然是个贮置档案资料的所在。根据李绶武自己的推测,居翼之所以将他安置在计划处时并无长远打算,只那两掌重击之下,揣度李绶武必然承受不住,于是仅仅交代了一个武装兵,先将此人扔进计划处去,更无余言。岂料才处理了这一步,戴笠的第二封急电又来,要居翼即刻动身前往南京——倘若对照当时其他相关的背景消息来看,这一连两封电报催促登程所为者,应该就是冯玉祥雇用一批叙利亚人密谋刺杀“大元帅”一事——居翼慌忙驰往南京,竟忘了计划处里还躺着个性命垂危的李绶武。 且说这李绶武的祖上——也就是在《七海惊雷》中托名的李甲三——为吕元所传之“泥丸功”四支之一。前文曾经表过:李甲三徒步千里,扶棺归葬其师至凤阳故乡,结果在棺中得了一本题写着“泥丸长隐/万象皆幻”的操典;随读随翻,纸页上的字迹也逐字逐行地隐没。此后由李甲三所传的济宁李氏“泥丸功”一系便非练家武士之流,而一向以搜纂考究各种武学掌故的工作为己任。这一系“武学的收藏家、武术的考古家”若非迫不得已,是不会将平日娴记熟诵的武功拿来做什么防身克敌之实用的。 李绶武这人更是好学成痴,非但于武学、武术无所不窥,对于各门各类的天文地理、图谶方伎更是殷殷求顾,切切思习,尤其是与拳脚兵刃、内家外家有关的种种掌故功法更十分不愿放过。不料尾随邢福双入社而来,硬生生捱了居翼结结实实两掌,比起寻常练家子十顿、百顿的殴打还要吃重几分,几乎就要命丧黄泉、魂归太虚了。可他躺在这计划处的地上,微睁双眼,觑见四下里俱是些图籍资料般的物事,灵台方寸之间忽而一阵清明,忖道:此地居然有这么些文卷,倘若能翻看翻看、浏览浏览,说不定还可以长点儿见识,多点儿学问;那么,就算一时半刻之后就要死了,也差堪不枉。一面想着,李绶武一面挣扎着起身。然而居翼的两掌虽然只招呼到他的左颊和下巴两处,可是内力刚猛顽硬,已经钻入他的颈脊椎节之间,将神经束震断——质言之,此时的李绶武手足四肢俱已不听使唤,成了个瘫废之人。 也就在这一刻,李绶武不觉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微微抖了抖,暗道:你自幼饱览各种武书,熟知诸家技击,不意给人这么一打,便直似破棉败絮,动弹不得了。难道孜孜十余年所研所习,不过是这一脉幽幽然、缈缈然的思虑,眼见还就要与身俱灭了吗?如此想下去,可说是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断肠,两行热泪竟扑簌簌自眼角成行滚落——那泪水滚到地面之上,久之凝成一汪,冰冰凉凉沁上他的后颈——他不觉打了个哆嗦,玉枕穴处登时传来一阵麻痒突跳。 这一个哆嗦打下来,倒提醒了李绶武:虽说颈椎神经损坏、四肢瘫痪成残,可是人体之中自有无须逞筋拼肉之力,原非任何人所能使得。然而身为吕元一系“泥丸功”的嫡传弟子,他济宁李氏一族如何不能通晓运用呢?前文早已交代:朝元和尚在将吕元辞出师门之前以袖风些许之力催动吕元丹田后之泥丸,让一个从来不曾习武的人于瞬息间成就功果,顿入“活泼”之境——吕元一个头磕下去,根本没有用上多少气力,却将石砖磕得粉碎,可证人血肉微躯之中自有无限周流不居、生发不息的大能量。只是济宁李氏这一支笃学深思,一向不以武斗为能事,说得更坦白些,全是“纸上谈兵”之流,何尝实操实练? 可如今李绶武现成给打成了一只废皮囊,若仅能懊恼这“纸上谈兵”之不及于身体力行,又有什么用处?偏偏一个小小的哆嗦打下来,玉枕穴上那阵麻痒突跳,让他想起一个同吕元有关的故事来。 当年吕元和甘凤池萍水相逢,硬教甘凤池迫着传授武功,吕元见此人虽然粗夯鄙陋,仍不失是个血性汉子,遂允其请,且以结拜金兰叙交。然而两人还有约定:倘或有一日,甘凤池动了个杀人劫财之念,却又不是为他人主持公道的话,便须自废武功,永永不再做什么行侠仗义之事。 未料世事变化竟常成谶验。甘凤池固然在外颇有侠名,自家谋生务实倒总为侠名所累——毕竟他与刺杀皇帝的吕四娘同在八侠之列中,纵令他果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试问,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抬头挺胸、扬眉吐气,不能受闾里市井间老幼妇孺的钦羡、爱慕,成年累月只便昼伏夜出,避人耳目,岂不闷煞了像甘凤池这样尚意气、好名节,喜欢迎风逆行的人物?最令甘凤池神丧气沮的是,长此以往,江浙一带地面上的人物居然忘了“甘瘤子”这号人物。 江湖上惯见的情形便是如此:有人技击了得,受人畏忌也罢、推重也罢,封他一个侠字算是难能可贵的了;然而一旦招惹上公门是非,坏了清望,甚至还受虚名之累,成了亡命逃捕之徒,那么空顶一个侠衔在身,是连饭也吃不上的。久而久之,原先在甘凤池身边恭维簇拥、趋走倚附的人益形疏远、零落,倒是自内廷潜出,到处围逮凶徒的禁中高手势成渐束渐紧的网罗。不到三年之间,甘凤池已经给逼得遁往那湖广、四川各地藏匿,且犹不得饱食安寝。 某日在成都市上,甘凤池早已饿得头晕眼花,不意又见有那侦骑人马出没,还以为又是冲自己来的,遂抢忙往人多处窜走,情急之间,撞倒了几个肩挑贸易的商贩,将饼饵果食打砸满地,自己也给绊得摔了个马趴,可谓狼狈至极了。偏就在他头脸指掌之间的地上,有那么一枚铜钱掉落,甘凤池连想也不曾想,一把抓起那铜钱,撑身便起。不料此景却叫身旁一个丐童瞧见,登时发喊:“这脑袋上生瘤子的老泼皮抢人铜钱!” 甘凤池闻言一悚,低头再看,手中可不正摊着一枚铜钱?这刹那间百感交集,忖道:想我甘凤池在南京时日是多么风火光鲜的一介大侠,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居然当真为了一枚铜钱成了强徒,且在十目所视、千夫所指之下,更是无地自容了。 就在这既羞且愤的片刻之际,甘凤池忽然想起当年与吕元订交时赌的一个咒——他日甘凤池要是为了一己之私动了贪人钱财的歹念,便一抓摘了这颗瘤子。这话毕竟是他自己说下的,如今铜钱在手,歹念在心,苍天后土俱是见证。甘凤池二话不说,恭恭敬敬将那枚铜钱置于地上,右手径往额角上瘤子抓去—— 这顷刻间的血肉淋漓便毋需细表了。市集上众人见这人自破命门,仰身栽倒,登时吓得蜂飞蝇散。辗转唤来地保、仵作时,又已经过了半个时辰。验看俱毕,只道此人既无鼻息,亦无脉动,自是死了,便喊过些远近围看的丁壮,先将甘凤池尸身舁往集边一野寺暂置,再发这些帮闲好事的四出打听:这死者究竟是什么出身来历? 想这甘凤池流离至此,哪里有什么亲故友朋?是以昼间几个时辰下来,全无半点着落。看热闹、议短长的人久之失趣,到暮夜时分也散尽了。未料这甘凤池半僵半冷的身躯却打了个哆嗦——不知是否天可怜见这个负气好名的大侠原非作恶自毙之徒,总之一个哆嗦打下来,甘凤池那一缕心不甘、情不愿的游魂竟尔从这野寺门外踅了回来,望着地上的尸骨,一阵叹息、一阵啼泣,顾盼自己平生行事,不过是为了成全一副侠名,孰知临了是如此不值、不堪的一个结局。也就在这么抚叹之间,甘凤池的游魂阴眼灵通,睇见尸体丹田深处的那一具泥丸仍兀自转个不停,这才恍然有所悟:当年同吕元订交之日,他已然暗里替我点拨了这泥丸。只是他不喜我这么惯扮英雄,动辄以力制暴,是以从未将这泥丸的用途好处告我。如今我一抓摘了命门所在的瘤子,明明是死了,然而泥丸仍端端好好、活活泼泼,略无寂灭休止之象,可见我这条歹命还不该就此绝了——反而是什么英雄豪杰的威风名望,倒还真称得上是“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呢。一念轻摇,这游魂再垂眼望去,只见那泥丸转处,果尔有些游丝漫缕的脉气缓缓释出,分别往神庭、期门、环跳、曲垣、阴市、三里和神封七处大穴窜去,其势犹如以纸媒传递火种,一处点着便显出一处明亮,待此穴既亮便另往他穴访走。初无定向,亦看不出这气脉是依循一个什么样的布局而游动逐走。要之则似任性适意、随遇而安的一般,且其分流衍行的速度更时而慢、倏尔疾,仿佛有几分拿不定主意。实则本当如此。试想,一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小小泥丸,毕竟只如一枚促发生命潜力的机械装具,而非诸天神佛,岂能足具智慧,知所先后缓急?不过,就这么逐穴渐进,过了大约一个更次的辰光,甘凤池的游魂但觉那尸身上的三百六十处孔穴无不熠耀灼热起来,一个忍禁不住,扑影而下,便投入那躯壳之中——须知人之魂魄,也有几钱几分薄力,只这一影翩跹,奄奄归卧,更令泥丸旋转得欢快起来。甘凤池就这样死去活来了。在江南八侠说部故事中,这一回的回目正是“甘凤池摘瘤还咒誓/泥丸功导穴召英灵”。 回头且说囚困瘫痪于南昌行营计划处的李绶武一旦想起吕元和甘凤池的这一段旧事,精神猛可一振!想那甘凤池起死回生的经历俱载于书册,班班可考。莫说我没有死,还能打哆嗦,那么又有什么不可为的呢? 想到这里,李绶武精神一振,默想起自幼即寓目诵习,只是从未熬炼苦修的“泥丸功”内容。济宁李氏这一支的“泥丸功”别无可知而传者,倒是在《七海惊雷》这部看来如武侠小说的作品中形容过,昔年负棺归葬师尊到凤阳地头,从空棺中得了部随读随灭的奇书,李甲三乃小说中的角色,不过是一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七海惊雷》的作者“飘花令主”形容其功法操演的步骤甚详,居然正是从神封、三里、阴市、曲垣、环跳、期门和神庭这七穴观想——须知这七穴正乃甘凤池死而复生之际,由泥丸处最早启动的七个穴位,只不过李绶武凭读书印象随想,其先后顺序正好相反。 在此处不得不岔向歧路说出另一首尾:《七海惊雷》一书乃一九七七年一月出版,上距李绶武入“南昌行营”已四十五六年,李绶武岂能依照四十多年以后问世的一部小说中虚构而成的功法,于旦夕间救转自己的一条垂危性命?然而,“飘花令主”描述这李甲三从观想七穴而于顷刻间练成一部“以心念驾御气血周行;内铸腑脏、外铸筋骨的奇术”,其细节恰恰与李绶武向孙小六所追述的往事一模一样。这么一来,其间情由便十分复杂了。倘若按诸常情事理言之,李绶武初演“泥丸功”决计不可能是在读了出版于四十多年之后的《七海惊雷》才做到的;那么,为什么不反过来说,倒是《七海惊雷》的作者“飘花令主”曾经像孙小六一样听李绶武说起“南昌行营”中的一段经历,才将之巨细靡遗地植载入书,是以寻常读者只道那是角色李甲三的际遇和体验;殊不知那情节却是李绶武的人生中十分真实的一段过程。 总而言之,如果将小说和实情对照参详,便更得以详知当时究竟——李绶武一旦观想起那七处大穴,但觉分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微光分别自那七穴涌入丹田,七色微光倏忽冲撞、融会,居然形成一旋转不休的虹影,虹影越转越疾,诸色乍然泯灭,便只剩下一圈白色轮迹。也就在这白色轮迹方且形成的当儿,云门、中府、巨阙、章门、京门、季胁、太仓等七穴也相继为应,分别在李绶武的观想之中出现了七色微光,并再次涌入丹田,绾成虹影,重铸轮迹。到了这一刻,李绶武才渐渐悟觉:幸而自己记忆所及的七穴部位无误,正是在脉血周流之际与泥丸直接作用的七个穴;其实,更幸而因为他记诵所得,无意间逆悖了次序,否则顺之作用,以李绶武这等从未练气行功的人突如其来地“以意使气”,且又让这未经导引、舒张之气抢攻神庭穴,则非但无法开启泥丸,恐怕还要落个“五腧俱伤”——然则李绶武即使再有几条大命也活不转了。但是他颠倒了次序,由胸口神封穴起观想、导气息,恰为合宜。正因神封穴在灵墟之下一寸六分,为足少阴脉所发,“足少阴、太阳,水也”,水性阴柔就下,顺势利导,得以缓济奏功。 李绶武就这么躺卧静息,听任前后七穴遂次第而渐渐活络,泥丸更不疾不徐地向前催转,下经会阴而入督脉,沿脊柱而上,分别向后脑的浮白、风府——也就是耳后入发际一寸以及项后上发际一寸的两处穴位。就在这两穴中有了澎湃汹涌的动势,李绶武微微笑了起来。他知道自己有救了。 如果这个人生片段能够开展得像《七海惊雷》的小说角色李甲三的遭遇一样顺利,李绶武行气冲撞周身三百六十要穴的功法将在三个时辰之内逐渐修成,届时他只须大摇大摆走出这计划处,穿过一条长廊,步下两截楼梯,再向北踅行三十步,便算是脱困了。其间即便是无数魑魅魍魉、修罗夜叉前来阻截,也抵敌不过他拂袖弹指之力。那么,济宁李氏一支的泥丸功自将开立出二十世纪武林版图之上的一片新疆域。无奈李绶武素无扑刀赶棒的兴味,神功鼓血振脉之下,方才将损伤的神经束修补疏通过来,这位仁兄便勉强撑身而起,蹒跚踱走,来到其中一壁的橱架之前,随手翻看起那些宗卷文书。 李绶武阅字读书二十余年,早已练就一目十行、过眼成诵的本事,虽间或有那极其繁琐、细碎的材料未必能纤芥无误,不过一经寓目的档案当即与前此多年之间所曾接触的诸般图籍、文章,乃至形形色色布之于纸面的载记、轶闻、稗官、闲说汇织成愈益庞大的知识之网。在这样一张网上,熟极而流的读书人如李绶武者,根本无须花费太多气力,便能够勾稽比合出这四面连壁及顶的橱架上所贮放的,正是开国以来南京政府诸般秘密行动的记录。质言之,这个计划处并非筹备任何尚未真正展开的任务的地方,而是收藏一切已经遂行工作之结果的地方。 后人无法得知,李绶武究竟浏览了多少密档,也很难估计他所窥知的密档之中又有多少内容曾经辗转为他人取得。不过,经由《民初以来秘密社会总谱》这部书的综理、分析,则大致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面向:第一,世人所熟知的“老头子”在民国十六年为了驾驭开设在租界区中的银行、商店、公司、工厂等南京政府管辖不到的地方而投拜于老漕帮之门,成为正式的弟子。 第二,老漕帮自民国十六年五月起每月供应“老头子”所需之党费、军费、人事费、组织费、活动费二千万银元。一应款项由老漕帮总舵主万子青协调上海及江浙二省主要城市之钱庄、押铺、烟馆、赌场、妓院、电影公司、舞厅等商家视获利状况不定额捐输。至于银行、商店、公司及工厂等单位则以接受保护方式纳缴定额规费。 第三,政府要员——如外交使节、边疆大吏、各地军阀与特务等——得以贩售鸦片烟膏方式筹措一定额度以内之饷银、税需。其定制为每年十二点五两罐装鸦片一千至二千三百罐。(按:这一项的实例可于《民初以来秘密社会总谱》第十四章七节中得一复证——民国十八年国府驻美国旧金山副领事高瑛及其妻廖氏贩运鸦片烟膏二千二百九十九罐到旧金山,甫抵埠即遭验获遣返。这二千二百九十九罐即为老漕帮设定的上限。) 第四,为扫除各地方帮会不法势力,“老头子”得以借由国府及地方党部动员军事及特务力量,针对天地会系统、白莲教系统、丐帮系统等等会党分子进行弹压及肃清行动。老漕帮须视情况给予必要或充分协助。 第五,老漕帮自总舵主以下一千光棍有配合国民政府及党组织从事特务训练、秘密制裁、搜集情报及其他必须贯彻实行之军事行动。 第六,老漕帮应明令三代九堂各级下属不得参与从事或捐资协助任何对抗国民政府及中央政令之个人和团体。如有私自违抗这一原则的庵清光棍经查获者,得由中央方面(按:此处后经另文增补附注以“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专责”等字样)径行处分。 这六个重点其实俱载于那汗牛充栋的文书宗卷之中,却是由李绶武在《民初以来秘密社会总谱》一书中率先拈出,坐实国民政府与老漕帮最初接触的步骤和动态。可以明白从这六个重点之中看出的是:在“老头子”控制之下的国民政府最初仅因“老头子”一人投拜于老漕帮中,成为记名弟子;复借由老漕帮对上海及江浙两省主要商业城市之宰制而有了累积资金、广开财源的种种机会。政府要员及亲近政府的军阀也得以经由老漕帮“分润”而得以参与诸多或合法、或非法的交易。至于老漕帮方面的利益,自然是透过各级政府所主导的诸般侦伺、查缉和逮捕行动来肃清那些对立的帮派会党,使成江湖中唯我独尊的巨大势力。只不过——纯就密档资料比合而观则可以发现——第五及第六两个重点显示了老漕帮方面始料未及的发展;那就是在亲附于国民政府的趋势既成之后,老漕帮反而成为必须接受对方监督调遣的一个单位,而且是一个完全丧失其独立意志的秘密单位。 包括孙小六在内,没有任何人知道李绶武在那个计划处里待了多少时日,读了多少资料,又探知了多少秘密。只知道忽有那么一个尴尬人闯了进来,见李绶武正专心致力捧读着宗卷,便在他身后哼哼冷笑了一阵,一口湖南乡音既浓且浊地说道:“那一日听居伯屏说你什么‘济宁李氏一族饱读群书,博学多闻’,原来是如此好学不倦的一个青年!” 李绶武一回头,面上又吃了一拳——这一拳刚猛有加,直打得他眼鼻口耳之间金星乱冒,可是论劲势之刁钻深沉,却远远不及居翼那两掌的千万分之一。是以不过一眨眼间,李绶武便清醒过来,收了放大镜,再掏出深度近视镜戴了,见出手的是一个卫士模样的年轻人,身后则是发话的湖南骡子贺衷寒:“那天我问居伯屏,道你这贼眉贼眼的小子是何方神圣,他不作声,我不能就此作罢。如今他去了南京,你小子便是我的人了——来啊!再给我打!” 话才说完,那卫士的双拳又如雨点般抡挥而至。好在李绶武的一部泥丸功暗渡初成,筋骨间自成一防御气罩,捱这长拳短脚的硬功猛打,还能生受几分。只一副眼镜不能毁伤,抢忙埋脸摘去,伏身蹲踞着尽让那卫士踢打劈捶,直到贺衷寒满意了,才抬手止住,道:“如何?” 在问者而言,这声“如何”并非有意义的问话——其中即令有什么用意,不外是要那被问之人讨饶告哀罢了。孰料李绶武垂头想了想,冲那出手的卫士道:“这位弟台的拳脚出自山东螳螂拳一门。此拳正宗只在栖霞、莱阳两县有传人。看这位弟台身形不高,恐怕是莱阳县人士。莱阳螳螂拳也正因在地人丁腿子较短,足以多勤于拳、掌、臂、肘的进击之术。可惜这位弟台研习这套拳法的时日恐怕不长,否则打了半天不至于只会这蹬山、坐虎二式。” 贺衷寒闻言睇了卫士一眼,见他果然是五短身材,这矮卫士也发了傻,接下来准备伺候的拳脚是怎么也打不出手了,只得回望一眼贺衷寒,那眼里的意思是:您老还要我打的话,我只有打下去了。 倒是李绶武不慌不忙戴上眼镜,衣袋里掏出条手帕来将眼角、鼻下和嘴边的血迹抹去,沉吟道:“由蹬山式入骑马式是极容易的,由坐虎式入寒鸡式也不难。世人皆以为这些都只是身法、步法,其实身步之中自有气血运行之道,非学全了一百四十四个拳招,不能畅快磅礴。要不,退而求其次,由王朗而下的‘八步螳螂拳’也还打得,如能练得出入周至,未必不能成为一时的方家。再退一步说,这位弟台如果肯再下三年五载的工夫,权且将我说的四式练得丝缝不漏、进退不失,恐怕也能打下一片江湖——” “住了!”贺衷寒挥手止住李绶武一发不可收拾的谠论,顺势挥退了那瞠目结舌的卫士,道,“眼下居伯屏三日五日也回不了南昌,我们这些从事革命工作的人里更没有一个是溷迹江湖、低三下四的人。可你李老弟也不知身负何等能耐德行,竟然便到总部来窥探机要、扰犯中枢了——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 李绶武点点头,道:“是的是的。在下一条性命原本该葬送在那居先生手中,今日还有一口气在,毕竟是多余的。贺先生要取去,随时请便,只不过若是能容在下将这些宗卷再饱读片刻,我也就于愿足矣、于愿足矣!”说着,低头虾腰又拾起散落了的几十张档案,收束整齐,置于几首,再摸出放大镜,逐行逐字阅看下去,口中还不时会发出些“噫”、“噢”、“嗯”、“啊哈”之类意会神知之声。 这厢的贺衷寒却迟疑了——听对方语调辞气并无一丝半缕做作之态,仿佛来杀便杀、要剐就剐,全不畏恐。更奇的是,他怎知我姓贺呢?念及声出,贺衷寒不自觉地退了半步,双手环胸护持,道:“你怎知我姓贺?” 李绶武又读了几行文字,才仰脸微微一笑,道:“贺衷寒先生黄埔一期毕业,早年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也曾经身为孙文学会骨干,还是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称得上是国民政府核心大员之中的理论家、战略家——在下即使眼力再拙,怎么能连贺先生也不认识了呢?” 贺衷寒听他这么一说,浑身上下如浴温汤、如沐春雨,其温柔舒洽,简直难以言喻,暗想:这个青年非仅娴于武术,亦复通晓我革命界的底蕴,想来必非寻常人物。如此一作想,贺衷寒对李绶武竟生出一二分钦服之意。未料李绶武接着说道:“只可惜当今大元帅不让贺先生领兵握权,执掌虎符。否则,以贺先生之才具能力,又何止是贵党的理论家而已呢?” 贺衷寒不及听完这一整段言语,早已摇头转脸、四顾八望,生怕隔墙有耳的模样。然而嘴角鼻梢已经显露出笑意来——李绶武的确说中了他的心事。想那“老头子”一向以为贺衷寒其人野心炽盛,不易收服,是以总委之以政治训练、军事教育之职。然而他毕竟出身黄埔一期,于“老头子”的嫡系亲兵之中可称首脑,其顾盼自雄,而又抑郁难伸的矛盾之感,竟尔为李绶武一语道破。 “你——”贺衷寒一时之间接不上口,一只手掌却不由自主地往旁边的藤芯扶手椅一摊,道了声,“坐。” 李绶武却继续说道:“贺先生自印出版的《一得集》、《学与干》都是经世致用的大文章,我是早就读过了的,只是这一次误闯贵部,才有缘相见——说句托大的话——李绶武颇有恨晚之感呢!” 这几句话更让贺衷寒飘飘然起来,一颗热血滚滚的心好似艳艳春花,款款绽放,且要昂梢挺叶,挣向那最高枝的模样儿,于是浮出一脸笑容,道:“你读过我的文章?” 李绶武哪里读过贺衷寒的文章?只不过方才橱架之上的宗卷里有几笔账款,署名贺衷寒申报,用途就是印书。公文附件里有贺衷寒亲笔所写的出版品内容摘要,总之是吹大了牛皮好申请经费。可如此一说,贺衷寒更觉觅着了知音,遂拉着李绶武肘弯,硬让陪同坐下,殷殷说道:“没想到李老弟也是关心革命、热爱国家的有为青年。看你文武双全,淹通得很,怪不得叫居翼瞧出些稀罕来。但不知你老弟到咱们行营——究竟所为何来呢?” 李绶武当然不肯将寻觅一部“武藏十要”的底细向这帮牛鬼蛇神和盘托出,然而对方的话却给他指点了一条应答之道,当下答道:“自是为革命、为国家而来。方才贺先生误会在下窥探机要、扰犯中枢,其实在下所思所图者,正是要找个戮力报效的机会。谁知进门先吃了两顿熬打——” “噢?”贺衷寒点了点头,扫一眼四壁的橱架,道,“那么这些宗卷你都看过了?” “不瞒贺先生说,在下就算有一目十行、百行、千行的功夫,也读不完这么庞大的一笔材料。不过,倘若能假我以数月的时日,一定是读得完的。” “光读读资料就能革命、就算爱国了么?”贺衷寒笑了起来,辞气固然略见迫人,可是态度依然是和缓的——甚至还预藏了几许器重、称赏之意。 “是贺先生自己在《学与干》中说过的:‘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大时代里,读书即是革命、读书即是报国;我们国家的志业非读书人不能够开启,非读书人不能够完成。’”李绶武说到这里,凝眸望着贺衷寒,还抬手扶了扶眼镜。 贺衷寒的一颗脑袋终于止不住地点了起来,道:“你果然读过我的文章,你果然明白我的意思。好好好!那么我再问你,你从这么些档案里又读出了什么可以革命救国的学问呢?你要是说得上来,贺某人一句话,非但不治你的罪,还保你一本。你的前程就大放光明了。” 在李绶武而言,除了能饱读酣读各种有字之纸,其余哪里还有什么大放光明的前程?然而他同时也十分了解,此际如若不给贺衷寒一个满意的答复,恐怕这计划处方圆咫尺之地便是他葬身之所了。于是他紧紧抿住嘴唇,暗中运起一缕真气,催动泥丸,将通体上下血脉经络疾速“走意入神”了一遍——这一大周天行游下来,脑海中匆匆瞥过的材料又历历浮现,如绘如织,可以称得上洞彻清明了。他抖擞抖擞躯干,先向贺衷寒一揖,随即起身,向橱架走去。 贺衷寒看他随手比划着橱架的宽度——一如工匠在丈量着什么似的;正待要问,却听李绶武亢声侃侃说道:“在下资质愚鲁,未能尽阅所有资料。不过以所寓目者言,可以看出大元帅所切切关心者,唯三事而已,是以关于这三桩事体的文书宗卷几乎占了十之八九。贺先生且看:此壁高十二尺,横幅二十四尺,每架间距二尺,若以乘积算来,共是五百七十六立方尺。在这五百七十六立方尺的体积上,军务和财务方面的文卷几乎各占了近一百二十立方尺。倒有那么一种文卷,上标‘特’字,所言者既非军务,亦非财务,更非什么党务、政务,而是关乎某些个人乃至于集团的记事。其饾饤琐碎,直似从前皇帝的‘起居注’。然而细察其内容,竟然有吃饭穿衣、零用花费之类极其入微的载录。观所载录之人,又决非帝王将相那一类的大人物——” “这是我们称作‘特务’的一个作业。无论你叫它‘特别任务’也好、‘特殊勤务’也好。总之非关一般党政要务就是——你怎么连这些也看了?” 李绶武并不答腔,却接着先前所言,继续说下去:“那么便容在下以特务与军务、财务并举,这是大元帅至为注意的三个方面。以军务方面言,有三个人是他最倚重的,是以往来公文中所夹附的私笔议论最多,朱批意见亦最为详尽——” “这三个人是——” “陈诚、汤恩伯和胡宗南。” “不错的、不错的。你老弟的眼力果然不凡。那么财务上呢?” “大元帅在财务方面信得过的有四个人物:孔祥熙、宋子文、陈立夫和陈果夫。”李绶武道,“原因正与前者相反——在与收支用度方面有关的文卷之中,只这四人所具衔经手者仅有裁可,而无复问,这表示大元帅在钱这个字上同这几个人是不分彼此的。” “说得对极了!”贺衷寒忙不迭问道,“好!那么你再说说看——特务方面又如何?” 李绶武微一蹙眉,缓声道:“这里头也有三个人物,一个叫戴笠、一个叫徐恩增、一个叫毛庆祥。这三个人里又属戴笠最为得宠。” “连这个——”贺衷寒一句话吐出唇边,另半句和着口唾沫硬生生咽回肚子里去,当下改语气,“何以见得?” “这个姓戴的自己从未上过一件公文、打过一张报告,可在所有标示了‘特’字档的资料里,大元帅都批有‘会戴雨农’、‘会戴先生处’、‘转戴先生专责处分’、‘转委戴笠即办’这一类的字样。” “老弟此身不在公门,对公门中事倒不陌生,可谓别具慧眼了。”贺衷寒朝李绶武比了个大拇哥儿,孰料李绶武摇手带摇头,道:“贺先生,在下还没把要紧的事说出来呢。您道为什么是这些先生们如此备受知用呢?” 贺衷寒给兜头这么一问,颇有猝不及防之感。然而此问问得巧妙:“老头子”凭什么独对这几个人别睐青眼,特加赏识?比方说,论嫡出黄埔一期的身份、论秉笔成文的学养和才华、论对主义的熟悉、对群众的掌握、对战术战略的研究,他贺衷寒不在任何人之下,怎么偏偏不如这些人得邀眷顾呢? “原因很简单,”李绶武洒然笑道,“其一,浅薄得很——他们全都是浙江人。其二,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些个不尴不尬的小意气,正好相互牵制。其三,他们都能听大元帅之令行事而将那事做得比所下之令完备——而又不声张。在下说的这些其实都可以从这些往来文卷之中察知。” 贺衷寒肩膊一松、胸腹一塌,像只猛可给抽去了棉芯子的枕头,果尔泄尽气力——李绶武说得的确不错,“老头子”用人并非不审材相力,而是在材力之上更讲求忠诚以及谦退。就行事低调这一要求言之,贺衷寒力求表现、锋芒毕露的风格自然讨不了便宜。他沉吟了,无言以对了,好容易迸出“那么——”两个字,又深深瞅了瞅李绶武,惨然道:“你还看出些什么样的门道?” “那一日居先生把在下揍了个半死,之前我听诸位谈起要‘报销’两个人,一个姓汪的,一个姓钱的,可有此事?” 贺衷寒皱眉觑眼抓耳挠腮想了好半天,才道:“好像有这么回事,是两个老漕帮荐来的年轻人。” “请贺先生听在下一言,”李绶武神秘地一笑,道,“此事千万不可、万万不可。” “为什么?这两人分明是老漕帮万子青父子派到大元帅身边来的细作——” “万子青去年年中就因病过世了,这两人他根本来不及结识。”李绶武道,“至于万砚方么,非但不必为敌,反而可以引以为友。” “这——怎么说?” “在下刚读过的这几份文卷里写得很清楚——”说着,李绶武已经将手中的一叠“特”字号档案连厚纸封一同递了过来。 第一份由田载龙、王天木、胡抱一——也就是居翼之外号称“龙王一翼”的三大护法——联名具衔的一纸报告,内容平淡无奇,只是就杭州最早一家名唤大有利的发电厂所作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资金来源、资产估算、营收细目和逐月登录的收支账。贺衷寒看得一头雾水、满眼繁星,正待追问,李绶武已看出了寒伧,径自说道:“这大有利电厂原先是个电灯公司,属天地会中哥老会一个会首洪某人的物业。到了十八年上,发电事业收归省办,由政府出重资收购,那洪某人得了不少补贴,油电生意便做大起来。去年建杭江铁路,省里缺一笔周转款,打算将电厂再让给企信银行团,日后再改成个公司什么的,也好朝新派经营的路子上发展,这份调查报告就是这么个来历。” “这是财务方面的事,怎么列在‘特’字号文卷里?” “非但如此,大元帅还亲笔批交戴雨农专责办理。”李绶武又指着第二份档案,继续说道,“再看这个。” 接下来的这份文卷更离奇,谈的是国民党宿迁县党部征收该县东岳庙,改做演讲厅的一桩琐事。签呈署名为宿迁县长童锡坤,亦直上“老头子”批示,批文写得一清二楚:“委戴笠督办”。 “连这样的小事都——”贺衷寒说到这里脸色忽地一变,先是双颊青白、继之印堂也暗了下来,两抹红潮自耳根之下沿法令纹泛上鼻翅:“哎呀!这件事后来演变成一桩暴动——我几几乎忘怀了!” “因为那东岳庙是小刀会众醵资兴建的一座极乐庵的庙产。”李绶武道,“强征地方会党的产业,又不予人好处,自然要闹哗变了——贺先生请再看这几份档案。”说着,索性将底下那几份文件往几上一扇铺开,作孔雀开屏之状。 摊在表面上的同样是民国十八年签报的一份公文,具衔的是山西大同县政府,注明副本呈古物保管委员会,说的是云冈石窟佛头遭宵小盗斫九十六颗的一宗案子,县府呈上这份公文的目的是在说明释放该案首谋邢福双的原因。但是详细叙述其原因的附录文件并不在卷中——它被人签了个“永平”字样便消失了,空留骑缝的半个蓝色“机密”印章残迹。 “这邢福双是居伯屏引进来的谍报人员!”贺衷寒显然又是一阵骇怖惊恐,连声音都抖颤起来:“‘永平’是戴笠的化名!”贺衷寒再往下翻去,紧挨着大同县政府这一宗文卷底下的却是与宿迁和大同两案全然无关的另一件事。此事贺衷寒原本是极为熟悉的—— 原来是不久之前的民国二十年十二月,“老头子”在老漕帮万砚方的建议之下忽然请辞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以及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等各本兼专附之职,围绕在“老头子”身边这一批死忠之士便商议着该如何挺护故主复出,而有“三民主义力行社”等大大小小的组织相继出现。照说贺衷寒是此中极为核心的分子,对于一切筹措布置可说是不论巨细靡有孑遗。但是眼前的这宗文卷贺衷寒却从未过目——它是由一个署名“佑洪”的人所写的。乍看之下,贺衷寒还以为“佑洪”又是戴笠的化名。然而往下再看去,竟有“老头子”朱批:“速向戴先生请示,勿误!”显而易见,这“佑洪”当非戴笠本人。且可能由于“老头子”行文过于心急,竟然在“勿”字上多点了一点,使之几乎成了个“匆”字。以“老头子”书写习惯言之,即便那字写至中途发觉有误,也要一气错写到底,最后再圈去重写,是以批文上留下了明显的涂改痕迹。 至于这个“佑洪”的呈文内容,贺衷寒更以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它根本无关乎政军要务,大意不过是向“老头子”报告:“远黛楼”旧址已经寻获,证实是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美租界外一处叫做黄泥塘的地方,现址已经封锁,日内即可鸠工整顿。所欲“敦请”“老头子”“钧裁”的部分是“趸迁日期”。 贺衷寒前思后虑,硬是悟不出“趸迁日期”之意为何来。试想,自民国二十年秋,“九一八”事变以降,举国所关心注目者皆在抗战一事上。无论重攘外抑或重安内、先剿匪还是先抗日,要之“老头子”的一言一行,可谓动见观瞻,也因此才有下野徐图之议。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时刻,怎么还会有迁居至某楼旧址之类的文卷上呈?而“老头子”又怎么会急批交发戴笠处分,甚至写错了字的情境出现?此外,倘若呈文者“佑洪”所请示的是迁居日期,又怎么用了“趸迁”这样一个怪字眼?再有一个,便是这“远黛楼”看来真是十分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它的来历了。贺衷寒且迟疑着,倒听那李绶武昂声说道:“贺先生要是想不起‘远黛楼’来,我捱那居先生一顿好打可就有些白白生受了。” 贺衷寒再几转念才想起那日居翼向窗外瞻望,发现李绶武在总部门外逡巡顾盼,状似十分神秘,才将之挟入质问。不料一进门,就让居翼瞅出了身份来历,还用老漕帮当年在远黛楼遭遇劫难且获救的一节掌故来考较了这年轻人一回。李绶武这么一说,贺衷寒便略见恍然了,道:“那日听居翼和你老弟说什么楼塌了,某人救出八八六十四位元老而不费一刀一枪,还说什么某人姓钱,是那钱静农的祖上——可是这既是前清时代老漕帮的家务事,又怎么同大元帅扯上牵连?又如何与戴笠有关联?”说着,他顺手将桌面上剩下的七八份文卷一一抓起,随目瞬过,见有请老头子裁示的、有向老头子报告的,有申请经费的、有建议人事的,有的随文附上了厚甸甸一份计划书、有的寥寥数语闲话家常……其间共同之处皆是批文:得交付戴笠处分。 “请恕在下直言,”李绶武顺手将之前那几份包括发电厂调查报告、宿迁县东岳庙改建演讲厅征收案、云冈佛头盗斫处置说明以及由“佑洪”签呈的远黛楼请示等四份文卷收理在手中,整整齐齐摊平在几沿儿上,才接着说道:“贺先生要是肯耐下性子仔细玩味,便能寻摸出这些文卷之间牵丝攀藤的关系;也就知道大元帅为什么在军务、财务之上,犹且独重特务的发展;又为什么在这么些个同乡亲近之中唯唯对戴笠委以那么些鸡零狗碎的任务——其宠眷之隆、信赖之深、倚仗之重,更不是旁人所可僭越的了。贺先生方才问在下,‘光读读资料就能革命、就算爱国了么?’请容在下这么说:若是读不透这些文卷里的机关,贺先生如何知晓大元帅治国平天下的心思?不知晓大元帅治国平天下的心思,又如何助之完成革命呢?” 贺衷寒听他字句铿锵、辞气慷慨,不觉又是一慑。然而心头之疑未去,仍不肯松口,遂道:“那么你说,这些文卷里的机关究竟为何?” 李绶武深吸一口长气,将之后的几份文卷也依着先前样儿收束齐整,重新排了个次序,再把面上一份置于几案的右上角,道:“大元帅于举贤用人方面,其实并无定见,要之以亲故戚友之忠诚可靠且谦退自持者为主。然而北伐军兴,黄埔子弟中随大元帅亲征的嫡系干部折损过半,大元帅时刻忧虑的便是他手边几无可遣之将,是以前番与老漕帮万砚方接谈之间,定了个网罗各地人才的方策——” “不错的,”贺衷寒抢忙接道,“过去这一年多以来,大元帅常抱怨,他的好学生都战死了,尽留下来些不中用的。” “可是贺先生别忘了,大元帅想要救亡图存,怎么旁人不去闻问,却往上海投帖请来了老漕帮新上任的老爷子万砚方呢?” “这——” 李绶武知他答不出,自伸手去几案右上角的文卷封皮上敲了两下,道:“那是因为大元帅早就投拜在万砚方之父万子青门下成为弟子;此事极密,唯独这位戴先生知情。而在这份文件之中,留下了痕迹。此乃民国十六年五月间大元帅投帖之后三日,老漕帮许以每月两千万银元巨款助饷的一纸合约,只不过行文用的是隐语,表面上看不出来。” 贺衷寒急忙翻开那文卷,李绶武亦于此际探过那枚放大镜的象牙柄来,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念道:“‘随月奉银若干元端正请裁’,批示:‘专委戴笠规划’,贺先生不觉得此文拗口了些么?” “这端正二字非寻常用语,不过凑合起上下文来看,大约就是恭敬客套的话,难道不是么?” “贺先生不熟悉江湖事,自然如此解得,”李绶武道,“老漕帮从陆陈行中借来的切口,以‘常落几时麦重春伏求西’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隐语;这‘若干’的‘若’字即是‘落’字,也就是‘二’字。此外,‘牌干元以朝’则为‘百千万亿兆’的隐语;所以‘干元’即是‘千万’之意。‘端’字即是‘元’字,这里头的典故是从古语‘端贰’这个词上来的——” “是是是,”贺衷寒抢道,“‘此少年落落,有端贰之才’;这话说的是人有尚书之才,可为宰辅。端贰者,数一数二也。那么,‘元’也是一,所以借‘端’成‘元’,‘端’即是‘元’、‘元’即是‘端’了。” “不错。”李绶武微微颔首,道,“用隐语读来,这公文中的话就明白得很了,它说的正是‘随月奉银二千万元整请裁’。” 贺衷寒“啊——”了一声,底下的话尚未及出口,李绶武又将另外几份文卷一字摊平在几上,径自说下去:“发电厂这个案子则是大元帅结交哥老会光棍的一套做法。明里是由省府接管发电事业,省府不能强征民间事业,便狠狠付了一笔补贴,让大有利的洪老板有了资金,先行买进几家银行的股份,组成一个企业信用银行团。事隔两年之后,省府报请建杭江铁路,可是欠缺资金,怎么办呢?这就是暗里的勾当了——大元帅再交付这位戴先生同洪老板周旋,用企信银团的名义又将发电厂收回去经营。此时洪老板的资金已非昔比,除了挣回从前的家业,还平白插手银行圈,成了金融巨子。” “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贺衷寒道,“前两年是有个姓洪的银行家倏忽蹿起,是为上海暴发户的奇闻,可我听说此人去年在虹口出了场车祸,当场死了——” “那是在贺先生没耐住性子看下去的一宗文卷里——”李绶武又指了指旁边一个封了口的纸袋,“那场车祸也是戴先生策划、执行的。” “不是结交光棍么,怎么会——” “哥老会会首是世袭,交上一个老的,直是交上了他子孙和徒众。这老的倘若知道得太多,不如暗中假手除去,这——却不妨碍和小的再续世交。”李绶武随即指一指旁边那署名“佑洪”签呈的文卷:“这‘佑洪’向例为哥老会会首的匿称。此人正是那洪老板的遗嗣,如今同大元帅也有十分密切的往来——他叫洪达展,字翼开,他日后若能谨守分际、知所进退,说不定还是一方人物,可与老漕帮的万砚方颉颃上下呢!” “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有些糊涂了。”贺衷寒盯着左一封、右一件的文卷,道,“东一个哥老会,西一个老漕帮,大元帅究竟是同哪一方交好呢?” “大元帅既然要在江湖道上涉足扎根,便不能只同一二势力往来;君不见武林之中自有盟主、至尊之号,欲意称孤道寡、统一寰区者以来,走的无不是结纳诸方之路,结果如何?从元至正年间第一个江湖领袖陆士杰以下,历明清两朝凡六百年之中,一共推举出二十八个共主,没有一个是凭武功艺业而雄霸海内的。这些人靠的就是交际,就是应酬,就是资助往来——说穿了,就是钱财利益的流通。是以‘疏财仗义’、‘仗义疏财’四字所指的便是这个情状。”李绶武一面说,一面将桌上所有的文卷收拢了,整成一大落,抱在胸前,笑着说道:“往好处看,不以力服人,武林之中少折损几条性命,多凑合几笔生意——套个时髦的词儿,这是‘进步’了!往坏处看,习武之徒,不能以修习身步气力的功法参天悟人,沦丧本务,个个儿都学上了玩弄权谋的把戏,也诚然是可悲而无奈的事。不过话说回来,大元帅以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的身份插手江湖,手段自然非比寻常,而有戴先生这么一个能人居间运筹播算,更是合纵连横,无不称意的了。也正因为在贵处埋伏着这么些不可令外人知的档案,夹藏着这么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机关,在下便不得不向贺先生进一言:那姓汪的、姓钱的两位青年的性命,还是保全下来的好。” “这——”贺衷寒沉吟起来,搓着手、咂着唇,仿佛还有些为难和不解的意思。 “那是大元帅刻意留在阵中的两枚活子。”李绶武道,“姓汪的叫汪勋如,祖上向与天地会的医道有着极深的芥蒂。姓钱的叫钱静农,祖上也曾为了搭救老漕帮诸元老而得罪过天地会系统的光棍。这两个人若在江湖上闯荡,不出一年半载便是要遭敌垒狙杀毙命的。可他二人又不愿赶香堂拜老爷子,是以才经万砚方举荐给大元帅量才抡用。在大元帅而言,又有谁能比他二人更知道天地会里的诸般勾当呢?贺先生如若借居先生之手料理了他二人,岂不直是伤了大元帅的耳目么?” 贺衷寒闻言至此,才算澈然一悟,不觉喟叹一声,作手一揖,道:“李老弟!你果然深思广识、博学多闻,贺某毕竟是承教了。那么以你之见,为今之计又当如何呢?” “这四壁之间的文书宗卷是一部无尽之藏,不读它个通遍,岂能熟知明识贵党在过去二十年间的行事布局和蓝图方略?”李绶武道,“贺先生既然放了在下一条生路,我又怎么能不思图酬报呢?——这样罢,倘若蒙贺先生信任得过,在下便从这些档案资料之中读出些许端绪,再给贺先生作个报告。如此一来,无论大元帅想了些什么,还有那戴先生做了些什么,偶有蛛丝马迹,即可探本溯源——” “好极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待李绶武说完,贺衷寒已矍然起立,执手紧握,慨然说道,“我们‘力行社’真正需要的就是像老弟这样的人才。你若不嫌弃,从此刻起便是我们革命的同志了。” 李绶武也紧紧地回握住贺衷寒的双手——但是在他的意识深处却十分清楚地感觉到对方掌中渗沁而出的一丝凉意。他知道自己侥幸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又回到阳世,然而身边从此围绕起啁啁啾啾、惨惨悄悄的无数厉鬼,且注定要挥之不去了。 37 背后的背后 在孙小六转述自“面具爷爷”口说的版本里,这一节故事中拳脚殴打逼供的场面可以说多得不胜枚举,包括康泽、蒋坚忍、余洒度等人在内的许多可以对照出真名实姓的人物都曾经出手修理过李绶武。关于这个部分,我实在不敢深信,所以也写不出来。我猜想那些殴打加刑的场面之所以有如一首交响乐的主题那般辗转递出、屡见不穷,只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李绶武为了引起时年十二岁的孙小六的兴趣而渲染出来的,其二是孙小六将自己捱彭师父揍的经验内化成他意识底层种种冲突性记忆的一部分,从而渗进了他所讲述的故事里面。总而言之,当我对来路不明的暴力细节产生疑虑的时候,便失去了记录的兴趣。 至于李绶武加入贺衷寒等人的组织之后的情节就变得比一部动作片还要乏味了。他换上了藏青色中山装上衣,领口紧紧地扣着一枚铜扣钩,下着米黄色卡其长裤、黑皮鞋,每天伏案阅读计划处里贮放的文书宗卷。可以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语带过。可令我无法安然的是,李绶武究竟在这“南昌行营”里待了多久?如果比对其他史料加以推算,我们仅能猜测:居翼和邢福双二人匆匆上路、赶赴南京,从十几个化装成印度阿三的叙利亚籍刺客手中救下“老头子”一条伟大的性命的同时,李绶武已经暗中为贺衷寒所吸收,成为他个人或者是“三民主义力行社”辖下第一个收揽人才单位——“复兴社”——的一分子。那身衣装应该就是该社公务人员所穿的一种非定例的制服,是以才有“蓝衣社”的诨号。接下来发生的事,应该就是山东泰安九丈沟的一节。在彭师母还叫儿的时候,年仅五岁的光头大侠欧阳昆仑手刃邢福双的段落。 我在陈述这个段落的时候曾经留下了几个悬而未解的头绪。比方说,李绶武原本要将邢福双转荐于老漕帮万砚方门下避祸而托之代呈书信一封,可憾那邢福双阴险成性、杀心突起,却被欧阳昆仑出手格毙在“高人码头”坡顶。然而那封书信的下落如何?李绶武的去处又如何?此外,在试图说服邢福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李绶武曾经出示过一叠砍下来的人头的照片,这些照片除了持之以儆醒邢福双之外,是否原有其他的用途?更关键的一个疑问是:李绶武如何说服贺衷寒等人纵之远赴山东泰安而赶上了那“高人码头”上的一场厮杀?质言之,李绶武之入社若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是在饱读汗牛充栋的秘密档案之后对于国民政府成立以来诸般幕后操作产生了钻研穷究的兴趣,则取信于“力行社”核心干部、当上了“复兴社”新编成员的这个过程便不只是某种求生苟活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发自主的企图了。 我仅仅能依据孙小六的叙述和平日从闲书中读来的材料研判:这里面的机关十分复杂,或许李绶武的目的既是探玩“武藏十要”的真伪,也是毁弃这一部极可能成为特务血腥手段帮凶的魔法。或许李绶武在取得贺衷寒等人的信任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另一个死心塌地的革命同志兼神秘莫测的谍报人员。或许他已经进一步窥看出这批高高在上、掌控庞大资源的党国元老背后还有更强更大更恐怖的势力。只不过在一九八二八三年间,我所能知道和怀疑的都过于简略。 如果将彭师母年幼时所亲历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和孙小六得自“面具爷爷”李绶武的遭遇拼凑起来,还是那个并不显眼而极易被忽略的细节其实十分可疑:那就是李绶武千里迢迢追踪居、邢二人到山东泰安去的时候,口袋里放置着一叠诡异的照片——那些照片上是一颗一颗和身体分了家的人头,人头旁边(可能是以一种类似毫芒雕刻的手法镂写在小小的底片上以后,经放大而显现)还注明了死者的姓名和年月日般的数字符号。我尽可以揣测,那一叠照片原先可能就存放在“南昌行营”计划处的书架上某个档案夹里,然而无论如何我却无从得知,李绶武随身携带着一叠可怕的照片是何用意。它们是某种考古材料吗?是历史文献吗?抑或是同那封要交给万砚方的信有关的影像讯息呢? 坦白说,我在这个小小的疑问上卡住了。几乎就要组合起来的拼图板忽然失去了和其他线索之间的联系。如今回想起来,我可以断然地说,倘若高阳于一九九二年遗赠予我的七本书和一叠笔记早在十年前就出现在龙潭美满新城一巷七号的破宅子里,或许我立刻便能掌握住一连串看似彼此全无牵涉之事的关系,从而解开所有割裂之后的事实背后所隐藏的谜团。可是——我被一大堆捏造出来的硕士论文参考资料包围着的那个冬天和春天里,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人生究竟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岔路?遇上了一群什么样的怪人?我还有什么样的机会去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自觉认识了的世界的背后还有些什么样的力量在操控和推动着? 我只不过确然体会到“背后”有着什么的那种滋味。 让我依随着原先拼图的时序,将那个后来成为资政的李绶武暂且卡在一叠用意不明的照片上,然后学小五那样,从另一个方向来观看、接近并进入孙小六和我在逃离背后那些恶灵时所寄居过的美满新城一巷七号。 可以想像得出,当孙小六用佛手瓜和姑婆芋的种子布下一个地遁阵之后的那个星期六,站在正对面茶园中央可称之为“产业道路”上的小五一定曾经短暂地犹豫了一阵——因为在那一刻,她极有可能像拼图板上失去了左邻右舍的小图块一样迷惘。 那天她手里捧着两盆植物——一盆小虾花、一盆夕颜——背包里是一大堆泡面、罐头、酱瓜、肉脯之类的食物。就像之前以及之后的许多次一样,她总是小心翼翼地转搭无数班客运车,有的时候还故意在龙潭和关西或龙潭和大溪之间来回搭坐好几趟,直到百分之百确认同车乘客皆非跟踪盯梢之辈,才肯下车,再走上几百公尺,穿越整甲的茶园,来到这破宅子。 而我总会想像那一个特别的星期六午后特别的一刻,满头大汗的小五站在茶园中间,忽然发现那破宅子不见了,满眼但见苍苍郁郁的佛手瓜、龙须菜和巨大的姑婆芋叶扇。她也许会“呀!”的惊叫出声,也许会怀疑自己下错了客运车站而走进了另一片茶园,也许会忽然忘记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或者身在何处。总之,这是一连串令我十分着迷的想像。 关于小五是否真的产生过我所想像出来的那种暂时性的迷失感,我从未求证过。我只记得,摆下地遁阵之后,孙小六有事没事就会沿着二楼后阳台侧墙的钢筋梯登上楼顶,趴在隔热用的石绵砖上朝茶园的方向眺——有如古代藏身于刁斗之中的卫卒那样——看看小五来送口粮了没有。是以小五来的那天所发生的事很简单,孙小六远远地发现了站在茶园中东张西望的小五,便飞身下楼,连打几个纵跃,有如一条猎兔的雪达犬那样欺近小五面前,再往四下里打量了一阵,确认并无外人,就把她接进屋来了。 可是我却宁愿执意去揣摩当时站在茶园之中突然感到世界极其陌生的小五的心情。无论在当时抑或日后——甚至到我当兵服役期间——不下数十百次之多,我总会不期而然想到手捧盆栽、浑身是汗、伫立在阵阵寒风之中的小五曾经十分短暂地和全世界失去联系的那个片段。在那片刻之间,她突然和自己的来处和去处同时断离了,她会惊惧、畏恐、惶惑吗?像一个玩着躲迷藏游戏的孩子(因为躲藏得太深沉、太严密也太专注的缘故)而竟至在没有任何人能够发现的角落里忽然忘记自己正努力从事着的游戏。 那一天,小五带来了应该说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徐老三找着一家背景牢靠的打字印刷公司,可以在最短期限之内帮我把论文打印成册,装帧完好。人家甚至还愿意把所里规定必需缴交的十四套论文专程送到学校去。这整个过程之中唯一的麻烦是没有人能够替我干校对。印刷公司的人说得妙:印这种学术性的东西绝对不要接手校对工作。因为你给他校出来的错字可能没有错,他真正写错的你又校不出来。要校一定要作者自己校,不然印好了上门来吵吵闹闹要重印,赔几辈子都赔不完。 可是徐老三却认为:一部要写好几十万字的东西来来回回在路上跑是极其危险的事。万一托带的人一个不留神、让人窥知形迹,迟早还是要暴露行藏的。于是徐老三擅自替我作成决定:打好了字就付印、印足了页就装帧,这叫干净利落。小五转述徐老三安慰我的话是这么说的:“就算有几个错字好了,认不出来的,活该认不出来;认出来的一定知道对的字怎么写,你费那么些事干吗?”之所以插叙打印论文的这段枝节,乃是基于学院中责任伦理之故。我必须非常明确地宣示:一九八三年六月付印的那本《西汉文学环境》之所以堆叠着那么些可以用“绵延近寸”形容之的错别字,完全是因为情治单位正在指使帮派分子追捕(或追杀)我的缘故。 老实说,我根本已经不会在乎什么错别字不错别字的问题了。对当时的我而言,那部论文只是另一个躲迷藏的游戏。我其实并不关心它能不能通过审查,而我能不能取得学位,日后是不是又能凭借它所换取的资格而进入一个什么研究或教学单位混碗饭吃。我之所以没日没夜地赶写出它来纯粹是因为唯有在那样一头钻入一个由我自己构筑起来的世界的时候,我才能够完全忘记红莲。这部硕士论文唯一的意义似乎也在于此。而且——我愿意率直且诚挚地说:写一部看来有根有据的学术论文所能达到的忘情效果要远超过任何事,它甚至远超过我所擅长的小说。 春天正丰美繁盛一如刚开始的飨宴,小五一次又一次带来的植物让破宅前后院变成了亮丽无比的花园。明明经历过好几个月的栽种、培育,但是这一切却像是在一夜之间布置起来的一样。小虾花沿着长板凳下方排开了一列十五尺长的黄色队伍。山樱也一朵朵地发了苞,正补足圣诞白凋落了片片叶瓣之处的闲空。竹子变得更粗、也更密了,从竹枝和竹叶间拼力挣出头颈来的是从来未曾露过面的鹅掌藤;仿佛是叫那竹丛逼挤、激将出来一种发愤的生命力,自竹茎和竹茎的缝隙中探身向外,寻找斑斑离离的阳光。当我突然发现这些鹅掌藤的那天,小五坐在长板凳的另一端纳鞋底,孙小六蹲在大门里修补地遁阵的阵脚,我则捧着刚才写好的论文结论部分的草稿。我们三个人忽而同时迸出一句:“快好了!”而我们说的并不是同一件事。 那是一个奇妙而带些诡异气氛的周日近午,我在邻居和路人都不可能察觉或欣赏的美丽庭园里嗅出空气中渲染着的离别的气味。我猜想小五和孙小六也和我一样——在如此宁静安详且美好愉悦的时光中,你一定会感受到潜藏在某个间隙里的不安的。似乎事情总是这样:当你认为一切都安适了、服帖了、顺遂了,就会惊觉这世界已经稍许地改变着了。一时之间我还说不上来,到底有什么样的东西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但是我不自觉地回头朝背后看了一眼——待我再扭转头脸之际,发现小五和孙小六也似乎是不由自主地往背后凝眸静视。我们三个人又相互望了一眼,每个人的意思看来都像是在探询另外两个人:你们看见了什么吗? 孙小六眨眨眼、搔搔后脑勺,低声说了句:“不会罢?” 话音未落,但见他将就着原先的蹲姿朝空一纵,一团身影登时弹起三丈多高,上了二楼房顶。小五则一把探向我的肘弯,抓了个正着,另只手也环住我的腰眼,我只觉得眼前脸上像是叫一支接一支的扫把给猛可拂了几阵——少顷之后我才知道那是竹枝和竹叶刮擦所致——小五像是“带”我跳交际舞那样地拽住我;我这厢双脚腾空、身躯打横,被她紧紧箍在怀里,而她则仅仅凭借一只右脚踩在一枝斜里朝上窜出、不及一分粗的竹枝上。她的左脚我看不见,倒是我的腿肚子底下有那么一只柔软的物事撑着,事后我才知道:那是她的左膝盖。 很难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姿势,勉强形容起来,就是小五和我凝结在竹丛之间,状似一对跳探戈的舞者,只不过她跳的是领舞的男生,我跳的是跟舞的女生。如果当时有人拍下一张照片,再将掩翳在我们四周的竹丛抹了去,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见一支探戈舞华丽的终结。我生平第一次被一个女人那样揽着,身体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相反地,我甚至应该觉得很舒服,因为就从小五单脚站定的那一刻开始,我的手脚四肢和腰腹之间忽然柔软起来,有如失去了每一个细胞、每一块肌肤和每一根骨骼的重量。我不知道跳探戈的女人是否在那样挺腰倾倒之际都有这种失重的快感,然而我的快感却是千真万确的——仿佛任由小五那样兜抱着,我便可以像个婴孩一般熟睡到天荒地老,永远不必醒来。 事实当然没有这么浪漫轻盈。孙小六在屋顶上遭遇了两个穿着灰蓝色电信局工作服的家伙——他们果然是从后院外翻墙进来,又使挠钩和钉掌手套沿水泥壁爬上楼顶——这两般器械可不是电信局工程人员常用的。孙小六在楼顶截住这两个家伙的时候瞥见他们身后还站了一堆奇形怪状的人物,有的也穿了电信工程人员的制服,有的则穿了运动装和慢跑鞋,人手各执长扳手、铁链条和消防斧之类既是工具又是兵刃的东西。 接下来的一场打斗的详情如何是我无法形容的,因为从头到尾我都藏身在竹丛之中,任由小五揽着、抱着,听她在我耳边轻声哄着:“没事的,没事的。不怕不怕。一会儿就过去了。” 在那“一会儿就过去了”的时间里,我还听见铁器交击的鸣声以及金属敲打在水泥楼板上沉重的闷响,夹杂其间的除了有人唔唔唉唉的喊叫之外,还有一种抽抖布帛的促音;那促音每出现一次,小五的双眉便不由自主地舒展一下,两片光滑的嘴唇便微微绽启,数出一个数字。几乎就在小五数数儿的同时,楼顶上方就会飞出来一抹人影,跃过前院的上空,直摔到大门前几十尺以外的茶园里去。当小五数到“四”的时候我已经像观看某种童戏一样开始跟着数算那些从空中掠过又坠落茶园深处的身影究竟穿的是工作服还是运动装。 在小五数到“十八”、而我算出有十套工作服和四套运动装之后,楼顶上方暂时沉寂下来,偶或有一两声踢动隔热砖的声音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还有两个。”小五低声说着,随即俯脸贴住我的面颊,道,“是高手,不过不打紧的——” “你怎么知道?”我也悄声冲她的耳朵说。 “他们踩的步子同我爷爷是一路的,可是功力差得远了,应该就是前两个月被——”小五话还没说完,楼顶上传来几声浓浊的咳嗽。 “年轻人!你这是何苦呢?”问话的这个一句话才出口,又猛烈地咳了几声。孙小六显然没有答腔的意思,但听另一个鼻音黏腻、嗓音尖细的老家伙接着说道:“上回咱二老叫你小子给打发得好不惨然。今番再来讨教,原本只想寻摸寻摸你小子的武学根柢,不料这一十八名各怀绝技的练家子仍抵敌不过你小子的两招散手。放眼当今这满街狐狗、遍地鸱的江湖之上,居然还出得了此等高人。咱二老若是不能明白个中一二,即便今日就是死在这里,也须化做厉鬼冤魂,啁啾缠祟,永世不歇的啊!” 这一席话说到后来,竟尔凄恻惨悄,犹似魑魅啼泣,听在耳朵里好似初学小提琴的孩子在咫尺近旁开锯拉弓,赫然是一阵魔音贯脑之势。偏在这一瞬间,小五喊了声:“不好!”随即奋力将我朝空中抛了个老高,我还没来得及动念头,整个人便像只脱了线的陀螺一般晕天胡地往横里转了几圈,眼见就要朝园中栽倒,腰身又给小五只手扶住,随她在空中站直了,可两脚沾不着实地,登时就要摔它个三丈六尺高的跟头,孰料才恶叫出口,人已经立定在楼顶之上了。 先前少说有一刻钟的时间两脚没踏过尺土寸地,我忽而往那楼顶上一站,居然像是喝醉了打踉跄,一时摇晃得厉害。小五仅用一只软绵绵的掌心托住我,另只手上前扯住孙小六的袖子,声音压得极低道:“留神!他俩有上乘的内力,还会使‘迷踪步’。” 孙小六冷冷一哼,道:“不要紧,过年那两天我就见识过了。” 我顺着他姊弟二人的视线望去,楼顶西侧的底端果然杵着两个老者。一个身穿咖啡色混纺尼龙布夹克,底下是条深蓝色卡其布长裤和一双胶底胶皮的便鞋。另一个与他身量一般无二,上身成了蓝布夹克,裤子却是咖啡色的,便鞋一样是胶皮胶底。越是多看一眼,你越是觉得这两老头儿的模样十分寻常,也十分不寻常。他们就像街上熙来攘往的、通称之为“老芋仔”的那种人,从眼前迎面而来,你根本不会多花一微秒的时间去注意他们的面容、聆听他们的语声、观察他们的举止。质言之,他们就是一团介乎蓝色和啡啡色之间,朦胧如雾模糊似鬼若有若无不虚不实的影子。以这种影子般的形体他们存在着,偶尔发出酸腐的气味,让错身而过的青年不假思索而练就瞬间闭锁呼吸的功夫。 应该是出于一种迫切的危机感,我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们一会儿,从那十分寻常的模样里看出了十分不寻常的部分——他们的腰身要比一般的老头子们纤细很多,而胸膛和肩膊也凹陷斜削,显得异常单薄。经楼顶的劲风一吹,原本松垮的裤管紧紧贴上小腿的胫骨和大腿的股骨,就更可以看出那两双腿子有如铜浇铁铸的一样坚硬挺直——即使它们极其细瘦。 在我目不转睛凝视着他俩的片刻之间,那不时咳嗽几声的老头儿继续对孙小六说道:“好不好就此打个商量?咱们两不计较了。” “上回在那边儿仓库里,”黏鼻尖嗓的接着道,“你小子一把软钢刀杀得咱二老浑身上下一共落下七十二道口子——这,咱不同你计较了。” “今儿你一口气伤了十八名干员,”咳嗽的又接着说,“指不定有残了的、有半残了的;人家端的是公门里的饭碗,家里也有老小妻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黏鼻尖嗓的再接着道:“那也是一十八个无辜受害的家庭啊!这个么,咱们也不同你小子计较了。就连他——”说到这里,两老头的脑袋瓜子一如傀儡戏里的牵丝木偶那样齐齐向我转过来。 “咱们也可以不再追究的。”咳嗽的一面说,一面又猛力地呛咳着了。 “可你小子无论如何得给咱二老一个交代——你这一身武艺是出自哪一门?哪一派?哪一位师尊?” 孙小六听了,搔了搔后脑勺,随眼遍地胡乱看了一阵,一副掉了什么物事的神情——这楼板上散落一地的俱是些钢丝挠钩、掌钉手套、长扳手、铁链条和消防斧,当然没有一桩是他的——不消说,孙小六所失落的不是什么东西,而是应对的语言。他显然不知道该不该接受对方这听起来十分慷慨的允诺。就这么犹豫了片刻,孙小六仍不免透着八九分疑惑地嗫嚅着说:“其、其实、其实我、我也可以活活打死你们就没事了啊!” 两老头儿听他这么云淡风轻地说着,脸色骤然一变,面皮整个儿垮将下来,相互对了一眼,仿佛不知道该如何接腔。待他们再扭头望过来的同时,各自身形猛可朝南、北两侧闪开一步,靠北的一个拉左弓右箭步,左拳向前平举、右拳倒扣当额;靠南的一个拉右弓左箭步,右拳向前平举、左拳倒扣当额——这一式在彭师父从前传授我们练步拳里叫“骑马射箭”,依我看不过是戏台上的伶工使来“亮相”的一种“花架子”;村子里的小伙儿也都说这一式只在放屁的时候管用。可两老头儿才拉开这式子小五便一步抢上护在我身前,孙小六又闪影子跨腿护在小五身前。这样好似老鹰捉小鸡的排排一站竟有几分滑稽的趣味——因为我不得不歪起个脑袋才能勉强越过他姊弟俩看见对面那两个“骑马射箭”的家伙,我朝左歪,小五也朝左歪,我朝右歪,小五也朝右歪。总之就这么闪闪藏藏之下,孙小六忽然又开了口:“如果我同你们说了,你们就不会再来烦我张哥了吗?” “君子一言——”左弓右箭的说。 “快马一鞭。”右弓左箭的接着说。 “不过,”左弓右箭的阴阴笑了笑,“即便咱二老放过了他,自有放不过他的人——你小子保他保得住今日,未必保得住明日。” “咱二老说话算话,旁人说话未必算话。” 偏就在这两老头儿继续这么一搭一唱地说话的时候,我眼前忽然闪过一幕情景——那是在几个月之前,孙小六和我在青年公园的天遁阵里窝藏的最后一个午后,我们瞥见一棵树下站着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岳子鹏”、断掌的猪八戒和另外两个“老得不像话的瘦皮猴”。当时我只顾着和孙小六争辩手提空鸟笼的大胖子是不是彭师父,是以匆匆几瞬眼间未遑细顾其余。然而此刻这两老头儿侧马拉弓,而我又非得从孙小六和小五的背后这么左窥右盼不可的情况之下,那似曾相识的感觉蓦地深刻且明确起来——这两老头儿正是昔日我从儿童游乐场的水泥树桩后面看见的两个“老得不像话的瘦皮猴”。或许,当时看他们瘦皮如猴的印象竟又是同身躯过于肥大的“岳子鹏”相比较之下而得来的罢? 无论如何,一旦我认出这两老头儿的确就是那天一听我喊了声“岳子鹏”之后便仓皇离去的四个人中的两个之际,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手上也握了副可以加码的好牌,随即往旁边跨了个大步,双手往腰眼上一叉搭,昂声道:“臭老头儿在那边哼哼哈哈、鸡鸡歪歪什么东西?你们‘追究’我?我他妈还‘追究’你们呢!你们跟‘岳子鹏’搞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逼急了我全给你们抖出去。知道吗?逼急了我全给你们抖出去。” 我的确就是这种唬烂成性的人。每当我唬烂的时候——我记得我曾经如此坦白过——每当我所想的跟所讲的不一致的时候,我讲话就会特别大声,而且会重复。站在美满新城一巷七号楼顶的寒风之中,我的牙关颤抖、气血僵凝,打从骨髓里面害着怕。我知道此刻所面对的正是这一向在我背后出没的那些个黑道、暴力团、地下社会、恐怖分子之中的人物,且他们的背后还有其他我根本无从想像的幽灵和鬼魅。要对付他们,我只能靠胡说八道。 在胡说八道的那一刻,我只想暗示他们:我在报章杂志这一类的媒体上有很多朋友,我在文艺圈也小有名声——这倒不算吹牛,早在大学时代,我靠几个短篇小说得了些文学奖,时不时会风光一阵,还有些想要吸收年轻作家以充实旗下阵容的副刊编辑偶尔会来约约稿、请请客,并代邀知名评论家在他们的文章中为我美言几句。有一位前辈就曾经说过:“张大春是很可预期成为未来的大师的。”在整个流行给人封赠大师二字当头衔的七年代和八年代初期,我还不觉得自己未来将要和那些三教九流满街窜走的媒体明星同列有什么可耻,反而颇有几分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所以当我跟那两个瘦皮猴老头儿说“我全给你们抖出去”的时候,脑子里面确然有某个部位映现出各大媒体刊登出黑道分子迫害未来大师级作家的字样。然而我还来不及设想,究竟我手上有什么可以抖出去的东西?倒是对面依然维持着“骑马射箭”之姿的两老头儿闻言之下相互看了一眼,右边老咳嗽的一个道:“‘鸡鸡歪歪’是什么意思?” 左边黏鼻尖嗓的一个摇摇头,接着道:“可‘哼哼哈哈’我却明白!” 两人顿时朝我扭转脸来,同声吼道:“原来你小子还真认识咱二老!”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哼哈二才”! 当“哼哈二才”向我们撒出各式各样的暗器的那一霎时之间,我自然无法得知:他们为什么会忽然决定下杀手?因为一切发生得太急太快——对我而言,从那四只夹克袖筒里冲钻而出、飞驰而来的物事只如斑斑点点迎风兜绕的蚊蚋、苍蝇,它们并不是像我从前在一些武侠小说里读到的甩手镖、袖箭、飞蝗石或铁蒺藜那样以直线运动的方式劲射而至,倒像是在离手之后、迫近之前还兜空绕起了螺旋形、波浪形、圆弧形和闪电形的路径。若要勉强描述的话,只能说我倏忽自觉陷身在一群恶作剧的隐形小儿手持的仙女棒火花阵中——不过,即便是如此迷离奇诡,也只一眨眼间而已。 我所谓的“一眨眼”,其实就是当异物迫近之际,人会出乎本能地赶紧闭上双眼的那种反应。我就是“本能”反应了那么一下,再睁眼时,前身正贴着的是小五柔软的背脊和屁股,再前头仍是孙小六颀长高大的影子。我想挣一挣身形,看那两老头儿一眼,却给小五反手按了个死紧,听她以极低极低的声音说:“别动!千万不要动!” “两位长辈还有什么明的暗的、长的短的,就往这边招呼罢!”孙小六两臂朝横里平平摊出,整个背影犹如一个“大”字,把对面的一切全挡住了。我既挣动不得,视线只能在他的后背和小五的头顶之间往复游移——猛可间,我睇见一样叫我触目惊心的东西,它埋在小五浓密乌黑的发髻里,藏得很深,几难令人发现,只在极偶然的刹那间映照着天光,闪烁出异常的光芒。是那根翡翠簪子。 我像是被那簪子给扎了一下,也像是随视线所及而诱发了嗅觉,当下在一阵浓郁的(或许是明星花露水)的香气之间,我的胸口狠狠地痛了一下。我并没有被“哼哈二才”的暗器击中,可是那蜂螫针刺的疼痛却真实无比。 事后回想起来,当时我并没有时间去深刻体会一下那刺痛之感究竟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然而我不得不承认,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对他人产生怜惜之意。 怜惜。一种混糅着不忍又不舍的情感,它浮显在发簪的翠绿色泽以及廉价且带有怀旧气息的香水味道之间。直到多少年之后的今日,我已然不再能凭借零碎、黯淡又渺茫的感官记忆去重塑那短暂的感受——其间有一次,我甚至将整瓶明星花露水洒在一叠稿纸上,试图重新体验一下那种全心全意因为他人的委屈而感觉自己刺痛起来的滋味,然而我所能得到的只是扑脸呛鼻如酒精中混合了农药的凶猛挥发的作用力。在那一叠布满了可能永远拂拭不去的化学药剂气味的稿纸上,我所写下来的是和红莲在宿舍中疯狂打炮的一段情节。 至于在小五背后有如神悟的片刻——无论是肉体上的刺痛抑或是情感上的怜惜——永远失落而不可再得了。我只能这样勾勒:也许是在小五专注地用身体翼护我的整个过程之中,她发间的簪子和香水与当下险恶现实的疏离和不协调所牵动的荒谬感所引致的。试想,小五在那天清晨离家上路之前,曾经以多么温婉而柔缓的动作、多么细致而繁复的步骤整理过她的长发,并且在脖颈、耳根和我无能想像的部位扑打上不多不少的香水。她决计无法逆料的是这一切的努力都成为惘然——我真正注意到那发簪和香水的时刻正藏匿在她的背后,触目所及的还有一片掩翳在凌乱发丝之下的头皮。以那样贴近的距离去凝视一小片遍植发根的头皮诚然不会产生什么美感,它甚至有些丑陋……这,便是在经过许多许多年以后,我对当时那即生即灭的怜惜之情所作的一个勾勒。我把发生了不及半秒钟的过程停滞了、放大了、凝显了。于是我才能够约略察觉,其实我一直要逃离的不只是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的村子、我的生活,我还同时想要逃离面对小五的处境。也只有在她的背后,以那样漫不经心的一瞥,哪怕只是一截若隐若现的发簪、半缕若断若续的香气和一片其实谈不上美丽的头皮——这些都是被什么切割了的片段,在这些片段里没有逼人面对或正视的东西,我也才敢于释放那怜惜的情感。是的,我是一个只能在他人背后释放情感的家伙——从某种严厉的分析角度来看,被小五努力翼护着的那个我其实是个因为拙于表达而彻底失去爱的能力的人。 那天“哼哈二才”,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所发出的暗器全数钉在孙小六的躯干和四肢上。他们也显然是在目睹孙小六硬生生吃下这些暗器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好半晌说不出话来。孙小六依然像个“大”字般的站着,又追问了一声:“怎么样?二位长辈。” “方才你小子这身法已经道出了来历——这是当年北京飘花门末代掌门孙少华的一招‘漫天花雨’。你,可是孙少华的传人?” 另一个也接着道:“咱二老有言在先,既然知道了你小子的出身来历,今日之事也就作罢了,更何况——”说时竟压低了声,有如自言自语地继续说下去,“怎么会是飘花门的后人?怪哉怪哉!” “我是姓孙,我叫孙小六,可我是不认得什么孙少华不孙少华的。” 两老头儿闻言不由得一怔,当即收了势子,相互欺近两步,交头接耳起来。过了好半晌,才同声喝问道:“那么飘花掌孙孝胥又是你什么人?” 未待孙小六接腔,偏在这间不容发的一刻,小五像是早就提防到有此一问的态势,猛然抬手按住她弟弟的后肩,借力撑身跃起,一记鹞子翻身跃出五尺开外,抢道:“他的一身功夫都是我教的,你们有什么事不明白,就问我好了。” 我看不出小五这一筋斗翻出去有什么大了不起之处——所谓前空翻,那本事自凡是练过几天徒手体操的都能凑附,远不及几年前我从郭家厨房顶上窥看她从孙老虎手下救出小六的一手凌空翦腿来得神奇又优美。可那两老头儿却仿佛各叫人封点了什么周身要穴的一般,右首咳嗽连声的一个张着大嘴,露出一口烂牙,左首黏鼻尖嗓的一个猛眨着眼皮,直要滴下泪来的模样儿。 “飘花门向例不传女弟子,你——你怎么?” “如此看来——我说品才啊——咱二老这一回莽撞了。真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哪!这个差使,恐怕是交不了了。” 给唤做“品才”的也连连摇起头来,止不住又咳了几嗓子,才唉声叹道:“交不了差没什么,只可惜这么高的身手、这么深的内力、这么好的师承,却如何甘心情愿维护一帮国家民族的败类呢?唉、唉、唉——呀!”说着,瘦削如髑髅的脸上那一双深陷的眼珠子倏忽朝我一瞪,接着道,“姓张的!你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逃得过今朝、逃不过明日。咱二老即便认栽去了,你终究是要受天理国法的制裁的。别忘了把老夫这话也同你老大哥、还有万得福那二厮交代。用才,咱们走!” 话才说完,两老头儿身形不改,直愣愣朝后弹退,犹似两枚炮弹一般地蹿出几十丈外,径没入几十株樟树和相思树的树冠之中。 孙小六连忙冲步上前,往后院和院墙外的杂木林鸟瞰了一阵,十分懊恼地嗫嚅道:“真叫赖皮——他们破不了我的阵,却从背后这一头混进来了,看样子后院也要布一个——” “小六!”小五却突然一声喊,但见她两手环胸,神情出奇地严峻,“我问你,你打哪儿学来的‘漫天花雨’?” 孙小六掉转身来,往自己通体上下打量一遍——我也才看清楚——他的手臂、前胸、两胁、腰腹以及裤裆和双腿之上密密麻麻钉着一大堆晶光闪亮的玩意儿,不消说,正是他先前用那招什么“漫天花雨”的身法给硬吃下来的暗器,而且果然并不是什么甩手镖、袖箭、飞蝗石、铁蒺藜。从射入的角度看去,倒像是一片一片超大号的图钉,只不过钉帽都是角锥形的,孙小六顺手拔了几个下来,可见角锥帽前插入衣衫的部位全拱成了圆弧状的尖钩——显然,它们原先是两寸多长的刺针,只不过在劲射而入的瞬间给孙小六的某种护体神功给抵折了,才变成挂钩的模样。 “小六你的皮还真够厚。”我失声叫道。 “我哪够看?”孙小六嘿嘿一笑,扯开那件破夹袄的盘扣,露出里头那件白内衣的一部分,“全是‘面具爷爷’的衣靠了得。” “小六!我问你‘漫天花雨’是打哪儿学来的?”小五抬手朝我脸前晃晃,有如交通警察拦路,禁止通行——也就是不准我说话打岔的意思。 孙小六一面继续拔着身上的暗器,一面咕咕哝哝敷衍着,过了天长地久的几秒钟罢,忽然间像是找着了下台阶,眉眼一开,笑道:“你不是说你教的吗?” “少贫嘴!”小五说时从脖子根往上泛起整片的潮红,还分神狠狠瞪了我一眼,仿佛是说:小六嘴这么贫,非你给教的不可。我想要辩解,可说什么又都嫌多事;小五却严辞厉色地说下去:“你明明知道我是唬弄他们的,说!” “你凶什么凶啊凶什么凶啊?你凶就有理啊?你凶就对啊……”孙小六撒着赖,姊弟俩接着又来上一段夹七缠八的口角——最后还是孙小六认输,迸出两句:“是——是那个飘花门的掌门嘛。人家不是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