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风情画

羊的门  ○李佩甫  第三章  一花甲  八月二十七,是呼家堡的吉数,是上苍给呼家堡人送来星宿的日子。六十年前的那一天,迎着灿灿的朝霞,呼天成光荣诞生在呼家堡的一座破旧的茅屋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漫长的六十年过去了,在呼家堡,他已先后领导了四代人,呼家堡也成了平原上最有名的村子。有一天,他忽然说,他老了。  呼家堡人说,呼伯不老。再说,没有呼伯,我们怎么活呢? 他笑笑说,他们巴不得我去呢。  呼家堡人一个个泪汪汪的,说,呼伯,你怎么说这话呢? 你的恩德我们会记一辈子的......"  他叹口气说,人都是要去的。过了八月二十七,我就活满一个甲子了。老了,老了呀。  这话虽然是私下说的,也就是一两个人知道,可很快就传遍全村了。于是,就有人死死地记住了这个日子......"  晨光里,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高挂在呼家堡村街中央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喇叭里播出的是《东方红》乐曲。三十年来,呼家堡的第一支曲子一直是《东方红》。这其实是一道命令,一道无形的命令,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呼家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揉着眼,小跑着走出来,齐聚在村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接着大喇叭里就传出了" 呼家堡健身操" 的音乐,这音乐是套仿的,其实也就是一般的操乐。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呼家堡人就跟着伸胳膊蜷腿...... 这就是呼家堡的晨操。这套操是呼天成创的,也是八节,所以叫" 呼家堡健身操" 。做完健身操,当人们回家吃饭的时候,挂在各家屋门前的小喇叭就又响起来了,喇叭碗儿里传出的是女播音员姜红豆那半普通半乡土的语音,姜红豆的语音里带有一股牛屎饼花加含羞草的气味,很让呼家堡的小伙子们着迷。姜红豆在小喇叭碗儿里捏着腔说:呼家堡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了...... 同志们,今天是八月十七日,八月十七日,也就是说,离我们最敬爱的老书记的生日只有十天了,只有十天了! 各单位,各部门都纷纷写下了决心书,决心以实际行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老人的生日献礼!...... 写决心书的单位有: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奶牛厂、面粉厂、造纸厂、制药厂、食品厂、饮料厂、猪厂、羊厂、饲料厂、汽车队、机耕队、卫生院、浴池、学校...... 接着,姜红豆又说:这个日子就快要来到了。人们都期盼着这个难忘的日子,期盼着能在老人六十大寿那一天去为他祝寿!...... 可是,姜红豆仅仅才播了一大半,刚刚播完那些" 决心书" ,就再也不播那个" 时刻" 了。当有人问起的时候,她抿着嘴儿,有点遗憾地说:" 老头" 不让播了。  是呀,村民们都盼着这一天哪,村民们早就开始串联了,人们在私下里偷偷商议着,该给" 老头" 送点什么好呢? ...... 不光是村民们想为老人祝寿。早在半月前,就先后有省、地、县的各方人士纷纷打电话来,询问寿辰的具体时间...... 可是,当播音停止后,突然之间,老人发下话了。老人只说了六个字:不祝寿,不收礼。  就这六个字,立时平息了村人们祝寿的念头,他们都知道老人的脾气,也就罢了。只是忙坏了村里的秘书。在那些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坐在电话机旁,给各方人士挂电话、回电话,做一些必要的解释。他在电话里不厌其烦地说:" 呼伯说了,心意他领了。请你们不要来。来了也不接待。呼伯说......"  然而,在八月二十七这一天,还是有人来了。上午十点的时候,在离村不远的108 国道上,先后有一辆辆的小汽车向呼家堡驶来。仅从那些耀眼的轿车上就可以看出,来的全都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可这些车辆并没有直接开进呼家堡,他们离村很远就停下来了。那些坐着轿车来的客人们,把车一辆一辆地停在了村外的路口上,尔后一个个徒步向村里走去。  渐渐,车越来越多。多得连过往的路人都惊诧了。只见先后有二十几辆高级豪华的轿车停在村外的路边上,排起了一个长长的耀人眼目的车队。从车上走下来的人一个个气宇不凡,他们相互打着招呼,手里提着礼品,大步走着。有人一边走一边说:" 不知老头见不见咱们?" 有人摇摇头,说:" 不会见。老头既然发话了,他说不见就不见。"  还有人说:" 老头六十大寿,不见也得来呀!" 有人说:" 那是,那是。"  村里的干部们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分量,也都慌慌地迎出来,把他们迎进一个个接待室,倒上水,递上烟,说一些客气话,尔后私下悄悄地派人去请示呼伯。呼天成沉思良久,淡淡地说:" 既然来了,就安排他们吃个便饭吧。"  又问:见不见? 他说:" 不见。"  中午时分,在呼家堡接待客人的小餐厅里,依次安排了三桌。第一桌摆在题名为" 棉田小屋" 的雅间里。" 棉田小屋" 里挂有一个巨大的、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彩色壁画,壁画上是一团团雪白灿灿的棉花。这桌安排的全是省、地、县一些很有名堂的行政官员;第二桌摆在题名为" 麦田小屋" 的雅间里。" 麦田小屋" 里仍是挂着一个巨大的、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彩色壁画,壁画上是一片片金灿灿的麦穗。这桌安排的大多是一些很有影响的文化人,是一些报纸、电视台、杂志的高级记者们;第三桌摆在题名为" 谷田小屋" 的雅间里。" 谷田小屋" 里还是挂着一个巨大的、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彩色壁画,壁画上是一丛丛黄澄澄的谷穗。这桌的人稍杂一些,有几位是省里市里一些银行的行长,有几位是省里一些大公司的经理,还有两位是在工商、税务部门负一些责任的。待客人坐下后,菜很快就上来了,每桌先上的是八道凉菜:第一道是" 油炸蝈蝈" ;第二道是" 凉拌灰灰菜" ;第三道是" 糊烧麻雀" ;第四道是" 清蒸榆钱儿" ;第五道是" 醋熘蚂蚱" ;第六道是" 拔丝红薯" ;第七道是" 风腊鹌鹑" ;第八道是" 蒜辣柳尖儿" 。这八道菜都是具有" 呼家堡风格" 的,是呼家堡的土产。每逢来了较为重要的客人,这八道凉菜是必上的。虽然多是野物、土产,灶上还是极为讲究的。这八道菜所花费的代价绝不低于一桌高档宴席。当然了,这八道只能算是配菜,主菜是火锅,那火锅是专门从外地买的,袖珍形的。烧的是酒精,每人面前摆一个;火锅的配菜也是八种,有生鱼片、鳝丝、羊肉片、牛肉片、鱿鱼片...... 酒水是三种:有白酒,那自然是" 五粮液" ;有红酒,那自然是" 民权红葡萄" ,有啤酒,那自然是" 青岛生啤" 了。最后才是主食,主食有馄饨、饺子、豆面面条、小窝头等等,也都是极精致讲究的。不过,这样的档次,在呼家堡只能算是二类或三类的接待规格。即使这样,也必须有呼天成发话,若是呼伯不点头,客人是坐不到这里的。只要呼伯说出" 便饭" 二字,就是这样的规格了。  端起酒的时候,坐在" 棉田小屋" 的一位十分精干的、看上去还有些傲然的中年人首先站了起来。他是特地从省城赶来的,是省里一个十分要害部门的处长。他举起酒杯,郑重地说:" 首先让我们给呼伯祝寿,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岁岁健康! 呼伯不在,作为晚辈,我先喝为敬吧......" 说着,他一连喝了三杯。喝毕,他又对在一旁作陪的村干部说:" 请转告呼伯,老人的生日,我年年都会来的。他不让来,我也要来......" 话语中,仿佛言犹未尽,又补充道:"...... 呼伯是我的恩人哪!" 众人也都跟着站起来,为老人的寿辰和健康干杯。说起呼伯,谈起往事,自然都有很多的感慨......"  酒过三巡之后,坐在" 麦田小屋" 里的一位客人突然泪流满面,他哽咽着对作陪的村干部说:" 根宝啊,我在呼家堡当知青的时候,你才四岁,才这么一点点高,你小,你不知道,那时候,那时候啊...... 要不是呼伯,就不会有我冯某人的今天! 是呼伯介绍我入的党,是呼伯推荐我上了大学,分到报社后,又是呼伯一次一次帮我...... 说起来,我是省城报社的副总编,我也算是有发稿权的人,可我没有为呼家堡写过一篇稿子,一个字也没写过。每次跟老头谈起来,老头都说,你写什么稿子? 你不要写,你是呼家堡出去的人么。你吹什么Z? 我不要你吹,吹得高摔得死。可我知道,我心里什么都清楚,老头是为我好呀! 前些年,评职称的时候,我缺软件,我没有书啊!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我又硬着头皮找了呼伯,呼伯给我了三个字:出,出好! 第二天,呼伯就派人把钱给出版社送去了,我这才评上了编审。人心都是肉长的呀! 根宝啊根宝,你把酒倒上,全倒上。我喝就一溜儿,我喝十二杯! 我这是为呼伯喝的......" 他把排在桌上的酒一杯一杯的喝下去,摇摇地晃着身子说:" 我真想为老头办件事呀,我冯云山什么时候能为老头办件事呢?"  坐在" 谷田小屋" 里的那位银行行长大概是喝多了,红涨着脸,嘴里絮絮叨叨地就那么几句话:" 老头怎么不上我们那儿贷款呢? 多少人找我,认识不认识的,都去找我,我都给他们批了。大笔一挥,批了! 就老头不找我,老头是看不起他这个侄子呀! 给老头捎话吧,给老头说,我对他有意见! 我范炳臣对他老人家有意见。呼家堡办这么多企业,难道说不需要钱么? 可老头就是不找我,找别人都不找我。只要老头言一声,让人拿二指宽的条子,我都认,我不是不认哪?! 可老头不找我呀,老头就是不找我...... 喝? 这酒我不喝了,我生老头的气......" 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位市工商局的副局长,他也喝得稍多了一点,听范炳臣这么说,马上举起手来:" 老范,你说啥? 你生谁的气? 你还敢生老头的气?! 你再说一遍? 敢再说生老头的气,我就敢扇你!......" 老范马上扬起脸,说:" 老刘,你扇你扇,你替老头扇我,我不还手!" 老刘说:" 这还差不多......" 众人跟着嚷嚷说:" 罚酒,罚酒!......"  等客人吃完饭的时候,村秘书徐根宝已经把一些要做的小事做了。他悄悄地把那些坐在另一处吃饭的司机叫来,每辆车的后备箱里都装上了一份礼物,这些礼物也都是呼家堡的土产:每人一壶小磨香油,十袋精致奶粉,一箱饮料。这是惯例。  茶后,客人们要走了,村干部们也都跟着出来送行。临上路时,有三位客人再三地表达了想见见呼伯的意思。报社的冯云山把徐根宝拽到一旁,悄声说:" 根宝,你跟呼伯说,我想见见他老人家。你让他给我安排个时间,到时候我再来......" 银行行长范炳臣,在临上车前,又回过身来,紧握住村秘书的手,低声说:" 根宝,给老头说,我想见他。你给我说说,看老人啥时候有空......" 根宝笑着说:" 我一定转告。"  不料,工商局的那位副局长老刘,摇摇晃晃的酒醉人不醉,走着走着,却又站住了,他结结巴巴地说:" 我我我不走了。我不走了。我有事,我再等一天,说啥也得见见呼伯......"  二茅屋  这是一个静谧的、很少有外人知道的小院。  小院隐在果园的深处。秋了,苹果开始有香味了,在秋阳的映照下,一树一树的果儿泛着青色的亮光。有雀儿在果树上飞来飞去,从这个果儿上跳到那个果儿上,枝头微微地弹动着,弹出一片雀儿的" 啾啾" 。在果枝的缝隙里,在一排排果树的后边,若隐若现地透出一个小院落来。  那院门很旧了,是那种老式的双扇门,门板上黑污污的,带着雨水留下的陈年污迹,看去,显然是从旧房上拆下来的。院墙有一人多高,旧砖砌的。院子里歇着一架葡萄,那葡萄树也已很有些年数了,一身铁黑色,树身虬虬蚺蚺,蜿蜒向上爬去,爬出一片片遮荫的老叶,那叶儿经了初霜的浸染,叶边已泛红了,叶下垂着一串一串的葡萄。葡萄架下有一石桌,石桌是旧碾盘改的,还有两只旧日的小石磙,权且做了石凳。葡萄架的后边有三间茅屋,是麦草缮的。总共三间草房,还有一间是单独隔出来的,也单独有一个可以进出的门。门都是单扇,窗户呢,也仍是旧式的格子小扇,很有些寒碜的样子。进门就可以看见那只破旧的洗脸盆架,架上放着一贫清水;靠里,摆着一张旧办公桌,还有几张简单的床铺,一些木椅之类...... 墙上糊的是一些过期的旧报纸,报纸也有些时日了,泛黄。更靠里一些,单放着一张床,是草床;床前也是一张旧桌,旧桌旁挡着一架旧式的立柜,立柜外边是一张简易的木制躺椅,躺椅上半躺半靠地坐着一位老人。老人半眯着眼,两只手摊放在躺椅的扶手上,默默地躺靠在那里,仿佛是睡去了。在他的呼吸里,竟然散发着一股股草的气味,那气味是各种青气杂合出来的,弥漫了整个屋子,显得非常浓烈、独特。老人的脸是国字形的,脸上的皱纹却是弧状的,一条条皱纹像涟漪一样四散开去,显得人很平和;可他的眉毛就像是硬板刷一样,浓浓、硬硬的,看去不怒自威,这人就是呼天成了。在呼家堡的今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两层小楼,村里自然也有许多豪华的、各种规格的接待室,办公室;办公楼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只有这里才真正是呼天成办公的地方。  如果细细地观察,就会发现,茅屋虽然破旧,里边却有着较现代化的装备。外间,在那张旧木桌上,在一只旧毛巾的下边,悄悄地摆放着两部电话机,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黑色的,那红色的是外线,那黑色的是内线,那电话随时可以拨通中国乃至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在那些简易床铺的下边,隐隐可以看见装有暖气设备的管道和一排排铁制的暖气片;在门的后方,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还摆放着一台可以控温的电热水器和一些茶具。里间,也是有床铺的,床上铺着蓝格格的粗布床单;就在那粗布床单上,放着一只进口的十七波段的收音机,那自然是收听新闻联播用的;在被旧立柜挡着的一张旧办公桌上,还有一只白色的电话机,那是一只专线电话;在立柜外边,放的是一对木制简易沙发,在沙发中间的小茶几上,放着一只在十五公里范围内有效的对讲机,如果他要说什么的话,在几秒钟之内,他的声音就可以传遍呼家堡的任何一个地方...... 老人也并没有睡去,偶尔,他的手指会微微地在木制躺椅的扶手上弹动一下,当他手指弹动的时候,就会露出压在他手心下的一只小钥匙,那是一只看上去很普通的钥匙,只不过有些精致罢了。然而,却没有人会知道,这其实是一台" 奔驰500" 的车钥匙,它价值一百二十多万呢!......"  今天是老人的生日,是他的六十大寿。可他却默默地躺坐在这里,整整一天了,谁也不见。在这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似乎都在把玩那只小小的车钥匙。他特别喜欢钥匙贴在手指上的那种感觉,那凉是光滑的、沁人的,有肉感的。那只明锃锃的车钥匙在他的手心里跳跃着,给他带来了圆润的、丝丝缕缕的娱悦。有时候,他把它扔起来,听那落在桌上的" 当" 一声的脆响;有的时候,他又把它拿起来。用力地贴在脸颊上,在脸上印出一个椭圆形的印痕,他喜欢这样。可他的心却并不在车钥匙上,他的心是在漫长的六十年中游荡...... 日子很碎呀,不是么? 日子是一天一天走过来的。呼家堡虽说地方不大,可也费了他四十年的心血啊! 在这四十年中,他先后有过七次危机,那七次,每一次都让他绞尽了脑汁,可他终于还是走过来了,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呼家堡,一个在豫中平原赫赫有名的呼家堡。他值呀! 可他的思绪却时常出现恍惚,有时候,他会蓦地睁开眼来,眼里透出一丝警觉,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 尔后他又慢慢地闭上眼睛,重新回到平静中。是呀,有些事情是可以言说,能说的都在这块土地上矗立着;而有些事情是不能言说的,还有些事情是他不想言说的,那些事情都装在他的脑海里,在闲暇的时候,它会悄悄地溜出来...... 他也常常忆起童年的一些往事,那往事是零碎的,一片一片的,不知怎的,当静下来时,就会陡然跳出一片来...... 在一个场光地净的日子里,他看见他和一些八九岁的娃子在场里玩" 中状元" 。那时候," 中状元" 是乡下孩子独有的游戏。娃们在光溜溜的场里脱下一只破鞋,尔后鞋尖对着鞋尖竖起来,垒一个小小的宝塔。于是,孩子们就排成队,手里提着另一只破鞋去砸那" 宝塔" ,看谁砸得准。每砸倒一次,娃子们就喊:" 中了! 中了!" 接着重新再垒,垒了再砸。那时候,他中了多少" 状元" 哪! 那破鞋像箭一样地甩出去,甩出一股子脚臭气,在翻飞着脚臭气的场院里,娃们齐声高喊:" 中,中,中状元,骑白马,戴金冠!"...... 想起童年里的这段往事,他抬起手,轻轻地拍了拍头,默然地笑了。这时,他的笑里显现出了少有的慈祥,他脸上的皱纹也像花一样的舒展开去。尔后,他慢慢地坐直身子,学着童年的样子,把那只钥匙用力地投了出去,只听" 当啷" 一声,钥匙准确地落进了门旁的水盆里......"  听到响声,村秘书徐根宝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十分机灵的年轻人,他在门外已站了一会儿了。他跨进门来,先是立在门旁,轻轻地叫了声:" 呼伯......" 呼天成仍是眯着眼,在那里半躺半靠地坐着,也仅仅是" 嗯" 了一声。徐根宝却马上走到水盆前,在清水里摆了几下毛巾,三下两下拧出了一个毛巾把,又快步走到呼天成身边,把毛巾抖开,递到了他的面前。呼天成睁开眼来,接过毛巾在脸上擦了几下,又随手把毛巾递还给他,淡淡地问:" 走了?" 徐根宝赶忙说:" 走啦,走啦,客人都...... 送走了。还剩一个......" 说着,看呼天成坐起来了,年轻的村秘书笑着说:" 呼伯,我今天可真是开眼了!......"  呼天成看了他一眼,也淡淡地笑了笑,说:" 咋呼啥? 你开啥眼了! 开屁眼了吧!"  徐根宝迅速地看了呼天成一眼,他有点不好意思了。啊,这是个最值得骄傲、最值得自豪的老人,他的辉煌是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可他从来没有骄傲过。他的话总是很含蓄,无论什么时候都裹着一层让人无法看清的东西...... 村秘书挠挠头," 嘿嘿" 地笑着,赶快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来,念道:" 呼伯,我给你汇报汇报,今天......"  呼天成摆了摆手,说:" 我知道,你不用念了。"  村秘书一愣,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呼天成轻轻地拍着头,说:" 根宝啊,我给你一个学习的机会,你说说,他们是来看谁的呢?"  村秘书用试探的语气说:" 他们...... 可都是来给您老祝寿的呀。"  呼天成闭上眼,轻轻地摇了摇头,说:" 也是也不是。我看,主要是为两个字,两个字呀。说得好听一点呢,是为了' 进步'...... 当然了,情义也是有的,不能说没有。人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搭锯见沫呀,但主要是为两个字。"  村秘书问:" 呼伯,是哪两个字呀?"  呼天成沉吟了片刻,没有说是哪两个字,只是很含糊地说:" 是有所图啊。"  村秘书说:" 呼伯,他们都说......"  呼天成眯着眼说:"...... 想见我? 我知道他们想见我。根宝,人心不足啊。他们想见我,都是有想法的。他们都是人才,难得的人才呀,不然,我也不会...... 我是帮过他们,我还会帮他们的。可我也有我的原则,我的原则是,于呼家堡有利的事我干......"  村秘书赶忙说:" 呼伯原则性强,我们得好好学哪。"  呼天成斜了他一眼,说:" 猴,你也烧杆我呢" 村秘书忙说:" 不敢,不敢。我哪敢呢? 我是真心话。"  呼天成不再说什么了。停了片刻,他问:" 邱建伟来了吧?"  村秘书说:" 邱处长来了。他还说,以后年年都要来。"  呼天成微微地笑了笑,说:" 那是个聪明人哪。"  村秘书又汇报说:" 刘局长没走,在这儿等着见你呢。"  呼天成沉吟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好久才说:"...... 副了多年,想当正职。想叫我给市里说说话。我一个刨地球的,不是不能说,说多了也不管用...... 还是不见吧。"  " 冯总编也想见你,一再的让我捎话......" 村秘书弓了弓身子,说。  呼天成拍了拍脑门:" 云山是个好人,粘了一点。可用而不可大用...... 再说吧。"  村秘书又用试探的语气说:" 那,范行长......"  呼天成忽然直起身子:" 小范也来了?"  村秘书说:" 来了。非说要见见你,说一定得给他安排个时间。临上车还说呢......"  呼天成笑着说:" 炳臣呀,人呼呼啦啦的,也算是一角子将。有豪气。好,过一段时间,我见见他。"  村秘书接着汇报说:" 呼伯,大伙都想给您老祝寿,您不让,也没人敢了。村里一些孙辈的娃子,学前班的,想来给您老磕个头,这你总不能不让吧?"  呼天成睁开双眼,看了看徐根宝说:" 是你组织的吧?"  村秘书慌了,忙说:" 不是,不是。是孩子们想来...... 也可能是他们家里人...... 呼伯呀,大伙对你的感情,你还不清楚? 他们早就排好了队,在街口上等着呢,你看......"  呼天成一下一下地拍着头,停了好久才说:" 算了,别折我的寿了。咱呼家堡不搞这一套。" 村秘书又请示说:" 那,呼伯,那些礼品怎么办?"  呼天成淡淡地问:" 啥?"  村秘书说:" 光大蛋糕就二十多个呢! 全是订做的......"  呼天成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分给群众吧,一个单位一个。"  村秘书用试探的语气说:"...... 不留一个?"  呼天成说:" 一个不留。"  村秘书想了想,又看了看手里的小本,说:" 哎呀,我差点忘了一件事。呼县长先后打了三次电话,想见你,说有急事。你看......?"  呼天成身子往后一歪,重又躺在了靠椅上,他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喃喃地说:" 国庆会有啥急事? 不好好当他的县长,找我干什么?...... 他来了?"  村秘书说:" 本是要来的,临时脱不开身了,特意派了办公室马主任来...... 又打电话说,请呼伯一定给他安排个时间。"  呼天成没有吭声,只是很久地沉默着......"  村秘书又站了一会儿,轻声说:" 呼伯,那我走了。"  呼天成用手一下一下地拍着头,沉吟片刻,说:" 嗯?"  村秘书听到声音,立时转过身来,望着老人......"  呼天成说:" 给国庆回电话吧。"  三生日的礼物  夜深的时候,一个影儿悄悄地溜进了隐在果园里的茅屋......"  片刻,院子里传来了" 踏拉、踏拉" 的脚步声,紧跟着是几声响亮的咳嗽,那是呼天成从外边回来了。  呼天成走进茅屋," 啪" 一声拉亮了电灯,这时,他像是突然之间闻到了什么,很重地咳嗽了一声,问:" 谁呀?"  只听里屋传来了猫样的声音:"...... 是我。"  听到回答,呼天成愣愣地站了一会儿,缓步走了过去,他推开里间的屋门,又拉开灯,只见一个姑娘勾着头,在里屋的床边上坐着......"  呼天成略感诧异地望着她,说," 噢,是小雪儿,你怎么来了?"  小雪儿默默地站起来,低着头说:" 是我妈让我来的。"  呼天成沉吟了片刻,说:" 噢,有事么?"  小雪儿说:" 我妈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是您的六十大寿,让我给您送礼物来了。"  听她这么说,呼天成笑了。他哈哈大笑,说:" 好哇,好哇,礼物呢?"  小雪儿轻轻地咬了咬下唇,低声说:"...... 我就是。"  呼天成觉得脑海里" 嗡" 的一下,炸了! 有一种白亮亮的东西像大水一样漫过来...... 他眼前即刻出现了一个雪白的、扭动着的胴体,一双充满柔情的哀怨的大眼睛,那眼睛、那胴体带出了一串串粉红色的回忆。回忆像火苗一样在他的胸中燃烧着,他的心、他的肝、他的五脏六腑都在火中煎着、炼着、熬着...... 接着,他仿佛又听到了那" 沙拉、沙拉" 的声音,三十年来,那" 沙拉、沙拉" 的声音一直在他的耳畔响着、在他的心里锯着。纵然是他的人生辉煌达到顶点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那" 沙沙" 声......"  呼天成默默地望着站在床边上的小雪儿,久久不语。那里玉立着一份年轻的新鲜的血肉。肉是白的,是那种粉粉的白,润润的白,活鲜亮丽的白,那白里绷着一丝一丝的嫩红,就像是" 鹅娃儿笋" 一样。眉儿是黑的,是丝线一样的黑,黑的活泼,黑的细密,黑的灵毓,那黑一抹一弯,动出一撇勾人的黑晕。眼是一潭晶莹莹的水儿,那水儿是活的,透的,葡萄一样的。那韵儿也仿佛是一层一层的,一波一波的,波中闪着一些金色的钩儿一样的亮点,也沉也伏,忽而隐了,忽而又泛上来,恰似那潭中的鱼儿,一游一游,让人馋哪,鼻儿呢,巧巧的,纤纤的,有红润慢慢浸出,鼻尖尖上亮着白绒绒的细汗,鼻弧儿一挑,耸中含媚,媚里带羞。嘴儿是红的,是那种天然的、肉肉的红,红的生动,红的健康,红的鲜艳,不带一丁点脂粉气。她高高婷婷地立在那里,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姑娘特有的青春气息,那气息是由一曲一曲的椭圆形肉弧组成的,她的胸部,她的腰部,她的臂部,全都...... 啊,多好,熟了! 熟了呀。呼天成在心里默默地说。他的目光像弹簧一样围着小雪儿转了三圈,弹出去,拉回来,再弹出去,再拉回来,终于,他慢慢地转过身去,喃喃地说:" 是你妈让你来的?" 小雪儿不吭了。  他闭上眼,默默地说:" 回去吧,孩子,你回去吧。"  小雪儿说:" 我,我是自愿的。"  他咳了一声,用干哑的声音说:" 孩子,你误会了吧? 我,好像...... 给你妈说过,让你得空儿来一趟,是想、跟你谈谈工作上的事,是想,给你加加担子...... 改天,再说吧。"  小雪儿睫毛一闪,悄然落下了一滴晶莹的泪珠,她小声说:" 我真是自愿的......"  他转过身来,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小雪儿的肩膀,在这一瞬间,他的手感受到了女性肉体的柔软和温热,那温热再一次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 可他仍然说:" 回去吧,孩子。"  小雪儿抬起头来,望着他说:" 呼伯,早年,你救过我妈...... 后来,又救了我哥,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一家......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不敢再看那" 水儿" ,那" 水儿" 真润人哪! 他干干地说:" 小雪儿,那些事不要再提了。那都是些过去的事了...... 唉,那也是我该做的,我是呼家堡的当家人嘛。"  小雪儿咬了咬嘴唇,说:" 今天是您的六十大寿...... 我妈说,您什么都不缺......" 说着,她开始解扣子了......"  他说:" 孩子呀,你是不是看我老了,可怜我?......"  小雪儿绷紧一线血红,不吭,她已解开了第一个扣子,正在解第二个扣子......"  呼天成说:" 孩子,你想要什么? 你要什么,你给我说......"  小雪儿说:" 我什么都不要,我们家欠你太多了,我只想......"  呼天成扭过身去,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他无力地摆了摆手,说:" 去吧,你去吧......"  这时,小雪儿已解开了第三个扣子,倾刻间,那雪白的乳房像跳兔一样扑了出来,在那弹软的雪白之上,亮着一圆晶莹的葡萄红......"  呼天成把那晶莹的葡萄红含在眼里噙了一会儿,却加重语气说:" 去吧,孩子。你呼伯老了,你还年轻,你呼伯不能毁你。你这份情意,我,收下了......"  小雪儿停住手,愣愣地站在那儿,片刻,她又慢慢地、一个一个地把扣子重新扣上......"  她用低低的、近似耳语的声音说:" 呼伯,我走了。"  呼天成摆摆手:" 去吧,孩子。"  小雪儿又咬了咬嘴唇,快步地朝门口走去。可呼天成又忽然叫住她说:" 等一下......" 小雪儿站在门口,转过脸来,默默地望着他......"  呼天成说:" 你妈她......"  小雪儿说:" 我妈她......"  呼天成说:" 噢,噢噢。孩子,给你妈捎个话,就说我...... 让她多保重吧。"  小雪儿默默地点点头......"  接着,呼天成又用伤感的语气说:" 孩子呀,你呼伯老了,上岁数了,又管着呼家堡这么一大摊子...... 有时候,也累,也孤啊! 你得闲的时候,多来看看你呼伯,好么?"  小雪儿又点了点头。  呼天成叹了口气,终于说:" 天不早了,回吧。"  小雪儿走后,呼天成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他喃喃地说:好菜呀,多好的一盘菜呀!...... 接着,他眼前出现了另一个女人,出现了一双凄然动人的眼睛,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那些日子就像是粉红色的羽毛,在他的眼前乱纷纷地飞舞着,一片一片,一絮一絮地落在他的心上,飞动着的是羽毛,落下的却是火焰...... 他的心说,是钢人也化了呀! 是呀,三十五年前,他曾经救过一个女人。每当想起那个女人,他就会闻到一股枣花的气味。在那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那个女人倒在村口的草庵里,那天,她穿的就是一件枣花布衫...... 后来,那女人多次对他说:你要了我吧,要了我吧,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可他一次也没有要过那个女人...... 他多想要那个女人呀! 可是,那时候,那时候呀......"  现在,在他六十大寿的这一天,她的女儿来了,她是来回报他的...... 什么叫" 献身"? 这才是" 献身" 哪! 人,活到了这份上,也算值了。账是不能还的,有些账必须让它欠着,欠着很好。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今夜,他没有再听到那" 沙拉、沙拉" 的声音,它竟然不再出现了...... 为此,他也有一点点的遗憾。  呼天成轻轻地拍着脑门,默默地对自己说:练吧,再练练功吧......"  夜半时分,呼天成练完功,刚刚躺下打了个盹儿,突然,那个放在小茶几上的" 对讲机" 响了,里边传出了民兵连长呼二豹那急切的呼叫声:...... 呼伯,呼伯有急事向你汇报,有急事向你汇报!......"  呼天成坐了起来,拿起那个" 对讲机" ,平静地问:啥事儿? 说。  呼二豹在" 对讲机" 里迟疑了一下,说:这事,鳖儿......"  呼天成问:急事儿么? 呼二豹说:急事儿。  呼天成马上说:你来吧。  一个时辰不到,呼二豹手里抓着那部" 对讲机" ,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报告说:" 呼伯,有人往你脸上抹屎!......"  呼天成仍坐在那里,沉静地看了他一眼,批评说:" 看你慌哩,慌个啥嘛? 啥事儿吧,说清楚。"  呼二豹喘了口气,又说:" 我刚刚得到消息,有人要走......"  呼天成问:" 谁要走? 往哪儿走?"  呼二豹说:" 就是那个愣头青货,二组在面粉厂的那个刘庭玉,操! 他要脱离集体,要带着老婆孩子走...... 这不是往你老脸上抹灰是啥?!"  呼天成心里" 格登" 一下,好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淡淡地说:" 走就让他走嘛,你慌个啥?"  呼二豹一时被激住了,他望着呼天成,张口结舌地说:" 这,这...... 他正收拾东西哪,明儿一早就走了呀?"  呼天成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就在二十天前,省里的一个领导来参观的时候,他还笑着说:" 呼家堡没有一个人愿意脱离集体,打都打不走啊!......" 那个领导也笑着说:" 你们是平原一枝花,富哟!......" 可现在,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要走了...... 这是扇他的脸哪!  呼天成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说:" 通知干部们,开个会吧。"  呼二豹应了一声,立时走到院子里,拿着" 对讲机" 大声吆喝起来...... 一会儿工夫,干部们匆匆赶来了。等人到齐的时候,呼天成站起身来,望了他们一眼,说:" 你们讨论吧,拿个意见出来......" 说着,却径直走到靠里边的那张草床上,一扭身躺下了。  四呼家堡绳床  这能算是一张床么? 它是那样的破旧,床帮仅是几块粗糙的、黑污污的木头,木头上泛着一股腥叽叽的气味,那气味是人的油汗和蚊虫的尸体喂出来的。说是床,也仅是床框上简单地网着一些草绳,草绳上结着一个一个的网结,那网结是一扣一扣的,人躺上去的时候,就像是落在了一个没有多少张力的兜网上,那一扣一扣的绳结会深深地勒进人的皮肤。那可是些带有毛刺的草绳啊! 可是,对呼家堡来说,这绳床是有纪念意义的。这张绳床的床帮是槐木的,很结实,它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它是呼家堡艰难岁月的见证。早在四十年前,在呼天成刚当上支书的时候,村里很穷,穷得连一张桌都买不起。于是,呼天成就带人下河坡里割草,尔后把草晒干,拧成绳子;又伐了几棵不长的老槐树,打了这么个绳床,这些绳床后来就成了他们的办公用具,夜里开会,可以坐一坐,躺一躺,实在是太晚了,就睡在这些绳床上...... 渐渐地,这些绳床大多都坐坏了,也就不再用了。可呼天成却执意要留下一只,他说他已经睡习惯了,离开这草编的绳床,他睡不着觉。  " 呼家堡绳床" 的光荣,是很多年后才有的。最早的影响,是一位省委副书记造出去的。  1966 年冬天,呼天成秘密地从外边接回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用架子车偷偷拉来的,他的腰被打断了。尔后,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那人就隐藏在苹果园的茅屋里,躺在一张草床上...... 多年后,一直到那人再次复出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这里曾经藏过一个省委书记! 这位省委书记复出后,特别怀念在呼家堡的那些日子,尤其怀念他曾经躺过的那张草床。他到处给人说,要不是老呼的那张草床,他就活不到今天...... 他说,那时候,他的腰被红卫兵打断了三节,疼得厉害,可一躺到那张草床上,他身上的疼痛马上就轻了,先是麻,后是痒,哎呀,那滋味真是舒服啊!...... 他说,因为怕人发现,他没有请医生看,也不敢请医生看,是那些草的气味治好的他的腰,百草治百病啊!...... 他还说,一躺到那张草床上,不知怎的,这心就静了,什么也不想了。他马上就看到了他的母亲,他能咬着牙活下来,就是他想到了他的母亲...... 这位省委书记走一处说一处,一时," 呼家堡绳床" 就成了上层一些领导眼里的神奇之物! 那些上了年纪的高层领导人,有过腰疼病的,纷纷派人前来讨要;连北京都知道了" 呼家堡绳床" 的传说......( 当然,那些送人用的" 呼家堡绳床" 已不是昔日的那种破绳床了,床架是专门订制的,草也是专门种植的,经过选择的、不像以前那么扎人了。) 再加上一些报纸、电台的鼓噪、宣传," 呼家堡绳床" 一下子名扬四方! 它先是具有了包治百病的神性,继而又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然而,真正喜欢绳床、离不开绳床的,却只有呼天成一个人,只有他这张绳床才是采集了二十多种草编出来的,其中有很多种带有毛毛刺儿的草,他特别喜欢那种扎扎窝的感觉。  他只要一躺到那张绳床上,浑身的血好像一下子全流到脊背上了。那刺是一点一点的,一芒一芒的,一小窝儿一小窝儿的。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感觉到这里有一点点儿扎,那里有一星星儿的刺,那刺动是很轻微的,是可以品的。慢慢脊梁上就像着了火,是慢烧的小火,小火在他的毛孔里烧着,一点点、一点点地热,那感觉就像是有什么从脊背上流出来了,一炙一炙地流,一润一润地流,多好啊,那初期的扎扎窝窝的疼点在慢慢地消失,脊梁也跟着消失了,再过一会儿,就没有脊梁了,什么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气味,那是一种草和肉体接触后产生出来的气味:先是腥,有一点苦涩的腥;接着是香,也是那种带一点苦涩的香;尔后是甜,仍是那种带一点苦涩的甜。再接着,草的气味就把人整个覆盖了,各种草都在分泌着它们的气味,他成了气味的导体,那被割了又晒,晒了又拧的草像是还阳了一样,发散出一股股浓烈的黑颜色的芳香...... 他就像是躺到了大地之上,躺到了无边的田野里,身下是一窝一窝的热土,四周是茂密的草丛,他也就跟着化成了一株草,成了草精了,他也常给人开玩笑说,他就是草脱生的,他是" 草精" 。到了这时,也只有这时候,他的大脑里才会一片清明,该放下的全都放下了,该扔的也都扔掉了,那思绪就像锥子一样,尖锐地扎在一个点上,那么,思考重大问题的时候就到了。  呼天成很久没有躺这张草床了。过去,每逢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他都要在这张绳床上,躺一躺。以此来平静心中的火焰。这里是他思考问题的地方,也是他痛下决心的地方。  现在,呼天成蜷在那张草床上,紧闭着两只眼睛,脑海里空空静静的,可他却清清楚楚地看见了一个小人儿。那个狗儿曾经穿着一个小红兜肚,在他的眼前爬来爬去,流着两行清水鼻涕,可他爬着爬着竟也长大了。他高中毕业,当过三年兵,是他把他送走的,当的是消防兵,在城里学爬墙...... 而后他就回来了。他没把这孩子当回事,回来把他分到面粉厂。他甚至都记不清这狗儿的面目了。只记得这娃子黑黑的,有点腼腆,不大爱说话。可是,他看走了眼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狗儿,在他的六十大寿的这一天,竟然要脱离集体...... 是呀,是呀,他的确是把屎罐摔到了我的脸上! 不,狗儿是整整扣下了一个屎盆子!! 他为之奋斗了四十年的呼家堡,在今天,在他无比辉煌的时候,竟然有人蔑视他的存在,连招呼也不打,说走就走?! 没有天了么? 没有日月了么? 没有世界了么?! 他曾多次在大会上讲过,呼家堡是一个整体,呼家堡的荣誉不是哪个人的,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是呼家堡的一分子,大家都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集体的荣誉。如果有人破坏呼家堡的荣誉,那么,大伙说怎么办吧? ...... 他记得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会场上齐声高呼:撕吃他!!...... 可是,竟敢有人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竟敢有啊!  呼天成身子微微地动了一下,在心里默默地说:有人给他送礼来了,在他六十大寿的这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了礼物,那是一个屎盆子! 这是最好的一份礼物了,好哇,好哇。  许多年来,他觉得他已练就了一双鹰眼,他的眼就是专门用来识人的。他从未看错过一个人,四十年来,他培养了多少人才,又送走了多少人才呀! 有多少人对他说:老呼,你真是慧眼识人哪! 可是,这一次,他却看差眼了。他竟没注意到这么一个人,这的确是个人物,是个人物啊! 可他为什么要走呢? 仇恨他? 是为了那件事...... 也许。平日里不动声色,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这年轻人肯定是动了心思的,他是工于心计呀! 要不,他是不会走的。在他六十大寿这一天,他敢站出来,敢说出那一个" 走" 字,这就说明,他是遇上对手了。许多年来,虽然也有人搞鬼,可他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没有一个人敢公开的和他对着干。这一次,他是遇上了。  记得,在送这娃子去当兵的那次欢送会上,他的父亲,那个胆小的老实人曾一磨一磨地凑到他跟前。说:" 你看,这娃子......?" 当时,在那样的场合下,他也顺口说了句客气话,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老刘,你养了个好娃子呀!...... 他爹忙说:" 呼书记,你多调教,你可得多调教他呀......" 那的确是个老实人,可老实人养了个不安分的娃子......"  他在大会上讲过多少次呀! 集体是什么? 集体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觉悟,要活在一块活,死在一块死;集体就是一驾马车,你往东,我往西,驴拽狗不走的,行么? 集体就是一块责任田,你种这,我种那,你两垅谷子,我二斗黍秫,行么? 集体就是卖了老婆买合笼,不蒸馒头蒸( 争) 口气!...... 唉,草是要锄的,牲口是要用鞭子抽的。草隔一段不锄它就要疯长,牲口隔一段不抽也会尥蹶子。俗话说,土是养人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得有" 墒" ,这个" 墒" 很重要啊! 水多了,它涝,天干了,它旱,人也是这样啊! 这三年,就这三年,他大意了。  娃子呀,你的根在这里,你的户籍在这里,你的父母在这里,你能走到哪里去呢? 你跟你呼伯斗心眼,你还太嫩了一点,你还嫩哪! 他是可以不让他走的,只要他言一声,他就走不了。这样,要是这样,就太小家子气了,传出去影响也不好。可这不仅仅是走一个人的问题,这事关呼家堡的声誉呀! 多少年来,呼家堡一直是铁板一块,这块铁板是他花了四十年心血熔炼的,现在,这块铁板出现缝隙了......"  想到这里,呼天成的肝疼了,他的肝上冒出了一团一团的火苗...... 他心里说:老了? 难道真是老了?  五呼家堡的议会  一个时辰之后,在绳床上躺着的呼天成扭了个身儿,坐起来了。他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显得异常的平静。他把干部们重新召进屋来,大咧咧地对村秘书说:" 根宝,给我弄根烟儿。" 村秘书赶忙从兜里掏出一盒" 红塔山" 来,那烟盒的封口已经撕开了,是早已准备好的,他递上去一支,接着又点上火。呼天成吸了两口,抬起头,目光在众人脸上撒了一圈,说:" 说说吧?"  民兵连长呼二豹一下子跳起来了,炸声骂道:" 鳖儿作死呢! 叫我说,捆他一绳,看他还操不操了?!"  呼天成看了他一眼,轻声说:" 坐下,坐下说。"  呼二豹一下子就蔫了,他乖乖地坐下来,不吭了。  呼天成又鼓励他说:" 说吧,继续说。"  呼二豹吭吭着,脸涨得通红,他想小点声说,可他大嗓门吆喝惯了,不会小声说话,只好捏着腔说,他的声音尽量往小处走,可听起来竟还是扎扎窝窝、支支叉叉的:" 我说,我是说......" 他一边说一边看呼天成的脸,想从呼天成的脸上看出点什么,可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只好接着往下说,"...... 我有个好法儿,一绳下来他就老实了。就是用那种细绳儿,细塑料绳儿,拴住他的两只大拇指,只绑这俩指头,别处不动他,尔后把狗日的吊起来,日弄到梁上,也不用吊太高,只一砖高,将巴差的似挨地似不挨地,情让他往下蹭了,蹭一下' 咯吱' 他一下,蹭一下' 咯吱' 他一下,光往痒处' 咯吱'...... 用不了多会儿,一顿饭的工夫,他就老实了,保管叫他服服贴贴的。这个法儿没法验伤,谁也验不出来伤在哪儿......" 呼二豹说着说着,眼发亮了,他直了直腰,望着众人,还不由自主地舔了一下舌头。  一时,屋子里静了,没有人说话,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呼天成淡淡地说:" 往下说吧。"  副村长呼国顺伸了伸脖子,说:" 我...... 我我说...... 两两句。"  他是个结巴舌,有点口吃,他的话总是一节一节的,就像" 败节草" 一样,他瞪着眼,很认真地说:" 叫...... 叫...... 叫我说,还...... 还是,按按制度办...... 事。咱...... 咱咱...... 不是有规...... 规定,违违...... 违犯那那个...... 那...... 先先停他的水,后断断他的电...... 电,叫叫电工把线给他掐了,弄他半月,可可...... 可灵! 不不...... 不像话! 说...... 走人就走人,那...... 那还行?!"  面粉厂的厂长插话说:" 国顺说这不行。他想走哩,你断他啥电哩? 断也白断...... 他这个人拗,年轻轻的,好琢磨个人,好认个死理儿。你越不让他干啥他偏干啥。叫我看哪,就不让他走! 不能让他走!"  呼国顺说:" 咋...... 咋...... 咋不行? 他他走?! 哼,他爹...... 爹哩? 他娘...... 娘哩? 他爹他娘总...... 总走不了...... 了吧? 他他爹...... 爹娘吃水...... 水不吃? 他只要说不...... 不吃...... 也也好办......"  奶牛厂厂长拧了拧身子,这人说话磨里磨道、女里女气的,他小嗓说:" 说这说那,都是白扯。关键是这个头儿不能开。头儿一开,往下就难说了...... 我看哪,抓他一个典型。把他弄到群众大会上,一上会就好办了,到时候你一句他一句,光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了! 别说鳖儿就那一张嘴,就是他浑身长嘴,也过不了这一关! 看看有多少指头戳他的脸吧?! 叫他说说,叫他自己说,咋? 集体给他房住,给他钱花,给他供吃供喝,给他配沙发,装空调...... 呼家堡哪点对不起他了? 呼伯哪点对不起他了? 他肯定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好办了...... 到时候想咋处理他,咋处理他!"  羊厂的厂长呼平均身上有膻味,没人愿跟他坐一起,他就在地上蹲着,一只手在地上划来划去,划了一会儿,他忽然抬起头说:" 叫我说,还是用老法儿治他。给他' 开小灶' 。"  他说着说着,也有点兴奋了,唾沫星子溅起来:" 找个地方,找个僻静地方,就我们那羊圈边上有个小屋,可得。弄去,让民兵看住他,一天三晌让他家里给他送罐饭,干部们轮班找他谈,日他娘,黑了白哩连轴转,三天不行五天,五天不行十天,情熬他了,一夜一夜熬他,眼熬得跟灯笼样,用不了几天都把他攻下来了! 看他还操不操了?"  猪厂厂长刘德有不紧不慢地说:" 肉是好肉,就看咋割法儿了。咱这儿不是每月都搞' 民主评议' 么? 我知道那是评议工分,评议工资的。我看,咱改改,咱也给他来个民主评议,评议评议他这个人。让他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接受' 民主评议' ,一人说他一条错,就一千多条错,人身上有一千多条错,你说他是个啥人? 人不敢让人评议,评议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觉得他是个孬种,大孬种! 到他自己也认识到他是个孬种的时候,就好办了......"  妇女主任马凤仙先是像背诵似地说:" 谁往呼伯头上扣屎盆子,我们坚决不答应! 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说着说着,她竟然掉泪了,她流着泪说," 呼家堡的男人都该站出来,扇他! 啥狗×马×的东西,良心叫狗吃了?! 敢破坏集体?! 破坏呼伯...... 还算人不算?!" 接着,她又说," 你们说了半天,净脱裤子放屁,多那一事,六个指头搔痒,多那一道儿! 叫我说,啥法儿也别使,就一条,弄住他娘,弄住他媳妇,啥都齐了。干部们根本不用出面,找些积极老婆们,情开' 帮助会' 了,看老婆们把他家里砸磕成啥样?! 那一年开麦升家的' 帮助会' ,不就是这样么? 一群老婆围住,吃了饭就开,吃了饭就开,指头捣到脸上...... 一家伙可老实了! 女人家最要脸面,三天下来,保准屙稀屎!"  往下,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谈出了许多更为绝妙的好主意...... 会议开得十分热烈。众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决不能让这鳖儿走! 决不能开这个口子!  在众人发言的时候,呼天成一声不吭,他只是默默地听着。有时,把眼闭上,有时睁开,淡淡地望着众人。一直到都表了态,都讲完了,他才问:" 说完了? 还有没有? 谁还说?"  就这么一句,屋子里又重新静下来了,众人都望着他...... 这时,呼天成说:" 大家的意思是不让他走?"  众人齐声嚷嚷说:不能让他走! 他这是给集体抹黑! 这个头不能开......"  可是,呼天成却笑眯眯地说:" 怕啥? 走就让他走嘛......" 说着,他的脸突然就黑下来了,一股黑风风的怒气罩在了他的脸上,他沉着脸,目光像烙铁一样在众人脸上烫了一圈,厉声说:"...... 这个头咋不能开?! 走个吧人有啥了不起的? 还有谁走? 你们谁还想走?! 说呀? 谁走都行,我现在就批准! 谁走报名?!"  刹那间,屋里的空气顿时紧张了,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人们都低下头去,呆呆地看着眼前那一小块......"  片刻,呼天成的语气缓下来了,却仍是很严肃地说:" 你们都是呼家堡的干部,是接班人哪。遇上一点小事就这么不冷静,行么? 别说走他一个人,走十个人,走一百个人,呼家堡还是呼家堡! 你们谁想走也可以走嘛,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是要留下来的。呼家堡四十年都没垮,我不相信,现在还有谁能搞垮它! 怕什么?! 啊,有什么可怕的?!" 接着,他又说:" 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走就让他走嘛。当然了,有人要走,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有漏洞。我也是有责任的。在这里,我就不多批评大家了。"  干部们全都望着呼天成,一时,也都各自想着身上的" 责任"......"  呼天成手捧着头想了一会儿,默默地说:" 走可以走,咱还是要做到仁至义尽,总还是要见个面吧? 你们说呢?"  立时,民兵连长呼二豹站了起来,马上说:" 我去叫他!......" 说着,他望了呼天成一眼,见呼天成的眼皮一塌蒙,便快步走了出去。  此刻,干部们像是悟过来了,一个个又说:就是,呼伯分析得对,走就让他走,一个老鼠屎还能坏锅汤? 走他个把人也没啥了不起......"  一会儿工夫,呼二豹回来了。他一进门就说:" 鳖儿操哪,不来!...... 我把他爹日弄来了。"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门口还站着一个人。他袖手立在那里,腰弓着,脸上带着惊慌不定的神色。他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四下探去,可是,没人理他,谁也不理他。他缩了缩身子,喃喃地说:" 他呼伯,你看......"  呼天成望着他,久久不说一句话。他的目光像碾盘一样压在刘老头的身上,刘老头感到了那目光的重量,他弓下腰,再次缩了缩身子,像要钻进地缝儿似的,头上出了一层一层的汗球......"  片刻,呼天成淡淡地说:" 老刘,你养了个好娃子呀!"  刘全老头嚅嚅地解释说:" 都劝过他。我劝他,他娘也劝他...... 不听劝。孩子大了,我也是没法呀!"  这时,呼天成笑了笑,说:" 没啥。年轻人嘛,想出去闯闯,是好事。你回去给廷玉捎个信儿,咱呼家堡需要人才,只要是人才,会适当安排的。留下来当然很好。想走呢,不拦他,随时可以走。不过,咱呼家堡是个集体,不是旅店,不能想咋就咋,你说对不对? 就说是旅店,来了也得登个记吧? 走时也得打个招呼哟! 嗯?...... 我说了,走是可以走,随时都可以走。如果对干部们有意见,就是走,也要把意见留下来,对我的,对干部们的,都留下来,好改进工作嘛。你看呢? 老刘......"  刘全老头像鸡叨米似地连连点头说:" 我说他,我说说他...... 让他来,让他一定来。"  ......"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院子里终于响起了那" 蹋拉、蹋拉" 的脚步声。人们都朝门口望去,然而,在门口出现的仍然是刘全老头......"  刘全老头再次弓着腰走进来,一进门就扇起脸来,他一边扇自己的脸,一边流着泪说:" 我没这个儿子,全当我没养这个儿子!...... 收拾他吧!"  呼天成忙说:" 老刘,你这是干啥呢? 别,别...... 快,让老刘坐下......"  有人赶忙给老全头让座,可他没有坐,他也不敢坐...... 只是连声说:" 收拾他,收拾他吧。" 呼天成淡淡地说:" 你说哪儿去了,收拾他干啥? 他又没犯法。"  接着,呼天成叹了口气,手捧着头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 娃子铁了心要走,就让他走吧。...... 老刘,他既然不愿见我,你就再给他捎个信儿。你给他说,我呼天成不是鸡肠小肚的人,在外头要是混不下去,还回来,我还欢迎他。要是遇上难处了,就言语一声,我呢,多多少少的,在外边还认识几个人,也许能帮他一把...... 就这样吧。"  这时,民兵连长呼二豹跳起来了,瞪着眼说:" 呼伯,就这样让他走了?!"  妇女主任也站起来,点着刘全老头的鼻子嚷嚷说:" 老刘,还有良心没有? 有些人的良心是让狗吃了! 啥叫仁至义尽哪? 呼伯也只能这样了吧?!"  呼天成摆了摆手说:" 留住人,留不住心,让他走吧。"  刘全老头脸都黄了,他往后退着身子,一再嚅嚅地说:" 我再说说,我去再说...... 我,我给他跪下,我让他来......" 说着,他小跑着回去叫儿子去了。  会散了,可呼天成却一直手捧头坐在那里,他还在等着,他想他会来的......"  第二天上午,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民兵连长呼二豹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骂道:" 这鳖儿是吃了豹子胆了!"  这时,呼天成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失望,他的眉头紧皱着,脸上的纹路绷出了一道道凛然的紫色血红,可他仍淡淡地问:" 走了?"  呼二豹说:" 走了。"  他的目光望着呼伯,仍希望他说一点什么,只要呼伯言一声,他立马就把那" 吃了豹子胆的" 追回来!  呼伯不语。倒是站在一旁的村秘书忍不住说:" 哼,他还是不走的好。"  一语未了,呼伯突然就看了他一眼!  过了一会儿,呼天成摇了摇头,喃喃地说:" 这孩子,都不敢见我一面?"  羊的门  ○李佩甫  第四章  一一个" 贼" 字  三十六年前,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年轻的村支书站在村口上,面对一群下工的村人,开始有了" 主" 的意识。那时候他虽然才二十来岁,却已经当了三年的副支书,一年半的支书了,已算是呼家堡的当家人了。可真正的领袖意识,却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那时的呼天成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面对呼家堡村人的盗窃行为怒不可遏! 在那个时期里,村里总是丢东西。开初也许是由于饥饿,后来就是惯性了:村边地里的玉米一夜之间就会被掰去大半;红薯长在坡里,到出的时候,竟然有很多是空穴;收豆的时候,一亩豆子拉到场里只剩下了几十斤;在场里打芝麻,明令不冷穿衣裳,一个个都光着脊梁进场,可光棍汉孙布袋趿着一双破鞋,出出进进两趟,就趿走了三两半芝麻......"  在这么一个秋熟的九月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呼天成带着六个基干民兵,立在村口上,突然拦住了从地里回来的村人,挨个进行搜查。头一个撞上的是八婶,八婶拧着一双小脚,挎着一个草筐,仄仄歪歪地向村口走来。八婶年岁大了,不是拿工分的劳力,她是上地搂草去了。一个基干民兵拦住八婶说:" 站住。拿队里东西了没有?" 八婶一下子怔住了,八婶看着站在一旁的呼天成,颤颤地说:" 天成,娘那脚! 这是干啥呢?" 望着八婶那一头苍苍的白发,呼天成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想叫一声" 八婶" ,可他又发现喊这么一声后,往下边就无法进行了。在呼家堡,拐弯磨角七大妗子八大姨的,说起来家家户户都沾点亲,要是让过了八婶...... 这时,他第一次觉察到乡下的" 礼俗" 成了一种阻碍。可他没有往下多想,他只是觉得有点" 格意" ,八婶是他的亲八婶呀! 他扭过脸去,不再看八婶了。于是,那个基干民兵就上去搜八婶的身。他先是从八婶的大裤腰里摸出了一块红薯,尔后又从大草筐里翻出了两穗玉米...... 那基干民兵说:" 操,这是啥?!" 八婶立马软了,八婶求告说:" 大侄子,大侄子,我是头一回呀......" 呼天成依然背对着她,一声不吭。于是,那基干民兵喝道:" 站到一边去!"  搜查的第二个人是个半大孩子,那孩子叫二兔,他爹是第三小队的队长。二兔背着一捆草走到村口时。那基干民兵看了呼天成一眼,呼天成正气着呢,他厉声说:" 搜!" 那民兵上去就把二兔弄翻了,说:" 操,草里塞的啥?!" 二兔还骂哪,他说:" 日你娘,啥也没有!" 那基干民兵一刺刀就把草捆挑了,只听" 轱轱辘辘" 的,从草捆里滚出了几块红薯! 二兔一看露馅了,就地往下一躺,撒起泼来:" 我日你娘啊......" 呼天成喝道:" 扯一边去!"  搜查的第三个人正是光棍孙布袋。孙布袋是请假相亲去了。他手里提着一个破手巾兜,兜里提着一小匣点心。他的腰挺得很直,头上戴着一顶借来的蓝帽子,一磨一磨地走来了。来到跟前时,他还说:" 吃了?" 没等他说完,呼天成一脚就把他踢倒了,按翻后,两个民兵从他的腰里一下子搜出来了七穗玉米! 只听孙布袋高声说:" 我是掰柿树坡的! 哪驴说瞎话,我是掰柿树坡的......" 再翻那点心匣子,谁知那匣子也是空的,里边不过是两块扒来的红薯。可孙布袋仍然嘴硬,他喊道:" 我向毛主席保证,真是掰柿树坡的!"  呼天成让这三个" 偷儿" 在村口处站成一片,各自的脖里都挂着偷来的庄稼,单等着下一位......"  然而,当他转过脸来的时候,呼天成愣住了。在夕阳的余辉下,只见下工的村人们全都在村口前的土路上立着。几百口人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正向村口走来,他们走到村口处都自动地站下了,没有人再往前走了,人们木然地站在那里,望着那脖里挂有" 赃物" 的三个人。那脸像墙一样,一排一排地竖在那里,竖出了一片灰黄色的狼一样的沉默!  开初,呼天成吓了一跳! 在晚霞的映照下,那些土黄色的人脸源源不断的、一层一层的堆竖在他的眼前,那些黑黑白白的眼仁全都对着他。在西天那一片桔红色的霞光里,在红色落日那巨大背景下,那些灰黄色的人脸被映出了一种深远的明亮,一种朦朦胧胧的坚硬;那坚硬,绷出了一种鲜艳而又冷然的生动,那生动里似乎聚集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仿佛倾刻间就会扑上来! 那时他毕竟年轻,他的脑海里出现了片刻的慌乱,他甚至想跑,他心里说:" 跑吧? 他觉得那么多的人如果一齐涌上来的话,会把他撕成碎片,会把他踩成一滩烂泥! 就在此刻,他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耳语般的嘀咕,那是一个基干民兵在慌乱中叫道:" 呼支书......" 这时,呼天成才猛然醒悟,在这一瞬间,他才想起来,他是支书呢。他无论如何是不能跑的,他要这么一跑,他这一辈子就算完了。怎么办呢? 于是,他强迫自己牢牢地站在那里,强迫自己的两腿不要发抖,尔后,他慢慢地转过脸去,背对着那些叫人看了发怵的人脸,那些人脸叠在一起的时候实在是太可怕了,就像是一垛一垛的森森可怖的墙,那墙是一层一层的;那黑白混浊的眼仁重重叠叠地木着,看去就像是群狼咆哮前的沉默! 使你猜不透那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脸墙后边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念头...... 一背过身来,他就觉得好受些了,那静中的沉默就显得不是那么压人了。但他仍感觉到背后有眼,那眼一重一重的,像刺一样扎在他的背上。在这样的时候,他脑海里竟然没有话了,他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只是等待着,等待着...... 可是,十秒钟过去了,并没有人发作,身后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在此刻,他脑海里霍然一亮,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他十七岁时参观北京故宫时的情景。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当时他是作为中原民兵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的。那也是他有生第一次坐火车,在" 咣当咣当" 的火车上,他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竟然是那么大呀! 他也是平生第一次在故宫里看到了皇帝坐的龙椅,那龙椅高高在上,气势磅礴,他一下子被震住了! 他说不出来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可他却体味到了那无比的高贵和高高在上的威严! 还有那皇宫的雄伟和九龙照壁的辉煌,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记忆瞬间在他的脑海里放大了。片刻,呼天成转过身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抬起头来,他的脸上多了一层凛然。他不再看那些人脸了,他谁也不看,他炸声喊出了一个字:" 贼!......" 接着,他炸开喉咙高声喊道:" 一窝贼! 人没脸,树没皮,百方难治! 偷! 偷吧,偷光,偷净!!"  一个" 贼" 字,在村口的脸墙上炸出了一片愕然。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 贼" 字,一下子就镇住了几百口人! 这样的结果连呼天成都感到吃惊。此时此刻,他突然发现,在这块土地上,人是很软弱的东西,在某些时候,人简直是不堪一击。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脸哪,就在一瞬之间,全都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变化。人脸上就像刻上了字一样,那就是一个" 贼" 字。一个" 贼" 字使他们的面部全都颤动起来,一个" 贼" 字使他们的眼睛里全都蒙上了一层畏惧。一个" 贼" 字使他们的头像大麦一样一个个勾下去了。一个" 贼" 字就使他们互相偷眼望着,相互之间也突然产生了防范。那一层一层、看上去很坚硬的人脸在一刹那间碎了,碎成了一种很散很无力的东西,那些脸就像是掉在地上的豆腐,一个个软塌塌灰蒙蒙的,灰出了一片迷茫和簌然。这就是书上所说的" 人民" 么? 呼天成的自信心陡然增强了。他觉得他倾刻间就越过了众人,脱颖而出。他的个子并不高,只能算是中等偏低的个头,人也并不虎势,但是,在此时此刻,他的身没长,可他的心长了,他在心理上已高出众人很多很多。他明白了,只要镇住了心,就镇住了人。心很小,人很大,可心是人的主。  呼天成再次鼓起勇气,主动出击了。他要试一试那些目光的力量,他要检验一下人心的强度。他扬起头来,去寻找那些可以直视的眼睛。他的眼在脸墙上很快地撒了一圈,先是捕捉到了王狗蛋的眼睛,王狗蛋是个老好好,人很绵软,他女人能提着他的耳朵日骂他,呼天成的目光一下子就刺过去了,他的目光刚一射在王狗蛋的脸上,王狗蛋眼里即刻露出了狗一样的神情,马上就往下缩身子,人立刻就矮了半截,那腰还不由自主地拧了一下;于是,呼天成信心大增! 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呼墩子,呼墩子是个傻大个子,长得虎背熊腰的,一顿能吃七个杠子馍,还能把石磙搬起来,可他却是个不长心的货。呼天成看他的时候目光加了些力,他的目光像冷刃一样直射过去,想不到,呼墩子那牛蛋眼出溜一下就躲开了,躲得很快,他的目光躲闪着,还用舌头舔了一下厚嘴唇,这是一种慌乱的表现,他腰里也肯定有东西! 于是,呼天成的目光里就增添了更多的" 主" 的意识,他从那一排一排的脸墙上挨上看过去,越看自信心越强,越看胆气越足,那些目光几乎全是畏惧的,是一点一点往回缩的;也有强一些的,不往回缩的,就是那些不回缩的目光里,也藏有一些慌乱和迷茫,还有一些辩解的意味,仿佛在说,你看,我什么也没有偷,我真的没偷...... 纵是那气壮的,也是辩解中的气壮。这时呼天成的目光就成了一把刀子,他把众人分割了,他把那一层一层令人恐怖的脸墙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的被审查者,一个一个在有罪和无罪中分拣的羔羊...... 他甚至有点可怜他们了,那么多的人,几百口人哪! 他想,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走上来,一脚把他踢倒,那又会怎样呢? 信心和激情是可以产生智慧的。呼天成的精神高高在上,脑海里顿时涌出了许多超越众人的念头。他知道面前的这群人怕是大多都偷了地里的庄稼,而他又不可能一下子捉住那么多的人,俗话说,法不治众啊! 于是,呼天成很快就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为这个主意能够在一瞬之间产生而高兴。他慢慢地转过身去,再次背对着那些村人,高声说:" 把该放下的,都给我放下,回去吧!"  话说出来了,可人还是黑压压地站着。仍没有动,谁也不动,人们还在那儿愣着。呼天成再次高声说:" 那些偷了东西的听着,我给你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我不查了。你们把腰里的东西放下,都回去吧!" 说完后,他仍然背对着他们,不看。他不看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你们都干了什么,我不看就是说我不想知道都是谁偷了,我是在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乡下人是活脸的,我是给你们一个" 脸"!  说完最后一句话时,呼天成的脑海里曾出现过一丝游移和不安。他想,万一他们仍然立着不动,那又该怎样呢? 然而,只听身后一片" 扑扑咚咚" 的响声...... 倾刻间,像决了口的水一样,人们都从他身边快步涌过去了。  当呼天成再次回过身来的时候,他看见村口的土路上,到处都扔着一些红薯、豆荚和掰下的青玉米......"  那三个站在一边的人竟然没敢走,他们仍然傻傻地立在那里,脖子里仍挂着他们偷来的庄稼。于是,呼天成对那些基干民兵说:" 去,掂个锣,拉上他们去游村,游三趟! 看他们还偷不偷了!"  在这天傍晚,吃饭的时候,锣声响了,村人们全都跑出来围观,只见那三位被当场捉住的" 偷儿" ,脖子里挂着他们偷来的庄稼在游街...... 而众多的" 偷儿" 却暗暗地吸了一口凉气。年轻的呼天成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产生了一个近乎伟大的念头:他就是他们的主,他要当好这个主。  二孙布袋  十天后,村里的盗窃风不那么盛了,没人再敢偷地里的庄稼了。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呼天成来到了孙布袋的家里。  孙布袋是个光棍汉,人高高大大的,也算精明,就是" 虫" 了一点,太惜力。于是,三十多岁了,却找不下个媳妇。他的爹娘都早早地下世了,独自一个人过光景,日子就显得很邋遢,很艰涩,很没有意思。村里搞大食堂的时候,他是热烈欢迎的,因为从此可以不做饭了。食堂一散,他就没辙了,家里连个像样的锅碗都没有,他也不置,终日就是掰两玉米,扒几块红薯,偷二两芝麻,烧烧吃吃,对付着过日子。时间一长,就偷出惯性、偷出水平来了,也偷出了一种愉悦。偷对他来说变成了一种技巧,变成了一种玩赏,变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奇遇和潇洒,变成了生活里的" 女人" 。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偷的,没有什么是他偷不来的。夏天里,他光身一人在场里睡觉,半夜他赤肚肚儿摸到邻村的瓜地里,一根线都没带,竟然一次偷回去十二个大西瓜。说出来都没人相信,问他怎么能一次抱走十二个西瓜? 那是不可能的! 他说这有啥难的? 用瓜秧打成" 十字结" 绕在瓜上,尔后用" 屎克螂滚蛋儿" 的方法,扯一个十个全动...... 他说,看瓜的打一声呼噜,他就扯一下瓜秧,瓜就跟着轱辘一阵子...... 瓜秧结实着呢;冬天里,他在仓屋里帮了两天忙,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他就能偷去一碗油! 油是很不好偷的,可他竟能带着满满的一碗油,大甩着手从仓房里走出去,还能让人看不出来。这事本来也没人知道,后来还是他自己卖能说出去的。人家问他,咋能把油弄出去? 他说,这还不好办。说着,就给人们演示了一番。原来,他先是仰起身,平仰,跟着紧吸几口气,把肚子吸瘪,尔后再折下身子,把满满一碗油平贴在肚皮上,再反扣过来,用布条勒紧,肚子紧吸着那碗,碗就掉不下来了。就这样,他大甩着手,气昂昂地把油偷出去了。平日里,他还在衣服上缝了很多布袋,可以说浑身上下都是布袋。他没老婆,那些布袋都是他自己粗针大麻线缝上去的,一到地里,见啥都往腰里塞,于是人送绰号" 孙布袋" 。  呼天成进了孙布袋家,也不说话,只用眼盯着孙布袋看,看着看着,就把孙布袋看" 毛" 了。一会的工夫,孙布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慌慌地问:" 天成,有事么?"  呼天成说:" 说没事也没事,说有事也有事,事不大。"  孙布袋看了看呼天成,说:" 你看,我这儿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你要有啥事就说?"  呼天成又看了他一眼,还是不说话。就势往地上一蹲,从兜里掏出一只烟袋,就蹲在那里卷烟吸,拧了一支又一支......"  孙布袋更" 毛" 了,他猜不透呼天成找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敢再叫天成了,就改口说:" 支书,这些日子我可是连村里一根草毛都没拿过,不信你搜! 你情搜了。"  呼天成说:" 贵生,我想让你帮个忙。就看你愿不愿帮了?"  孙布袋一时怔住了," 贵生" 这两个字听上去很陌生,却又有点耳熟。他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本是他的" 大号" ,是他的名字呀! 这个名字已好久没人叫了。他心里一热,又看了看呼天成,眼里透着迷茫,不知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呼天成又说:" 你要能帮我这个忙,过一段,我可以给你说房媳妇,我说到做到。"  孙布袋脸上立时就露出了干渴。在孙布袋面前是不敢提" 女人" 二字的,只要一说到女人,他就迷了。他干渴的时间太久了,他想女人都快想疯了! 在很多个夜晚,他都是在苦苦地熬着,最早的偷窃行为就是因为熬不过那漫长的黑夜才窜到地里去的...... 他的眼立刻就亮了,亮得发粘,他先是舔了一下厚嘴唇,接着又咂了咂嘴,连声说:" 你说你说! 你尽管说。"  呼天成说:" 我想借借你的脸。"  孙布袋眨了眨眼,像是没听清楚似的,问:" 借啥?"  呼天成说:" 你的脸。"  孙布袋还是不明白。可孙布袋被" 女人" 二字迷着,他蹲下身子,往前凑了凑,用巴结的语气说:" 你就说叫我干啥吧?"  呼天成说:" 把你的脸借给我使使......"  孙布袋似乎是听明白了,孙布袋说:" 你要借我的脸?"  呼天成说:" 对,我就是要借你的脸。"  孙布袋说:" 咋个借法?"  呼天成说:" 你不是好偷么? 你不是会偷么? 你不是偷得很巧妙么? 我让你每天上地的时候,偷一样东西。玉米也行,红薯也成,豆也成......"  这会儿,孙布袋终于听出意思来了。他说:" 我不傻。你以为我是傻蛋? 我要是偷了,一回村就让你逮住了。是不是?"  呼天成说:" 是。"  孙布袋说:" 那往下呢?"  呼天成不吭了。呼天成只吸烟,不说话。  孙布袋说:" 往下好让你整治我? 是不是? 往下你还会让我脖里挂着偷来的东西游街示众...... 是不是?"  呼天成把烟拧了,很平静地说:" 是。"  孙布袋说:" 这么一来,我的脸就不是脸了。我还能活人么? 我不借,人是活脸的,这个脸我不能借......"  呼天成脸一沉,说:" 你以为你是个啥货? 你没偷过? 你没贼性? 老实告诉你,我啥时候都能收拾你!" 说着,呼天成霍一下站起来了,呼天成说:" 你再想想......" 说着就要走。  孙布袋眼巴巴地说:" 你真能给我说个女人?"  呼天成说:" 我从来都说话算数。"  孙布袋咧了咧嘴,那样子像哭一样难受,他说:" 你是黑我呢。天成,你存心黑你老哥呢。再咋我也是个人呢,我能不要脸么?!"  呼天成说:" 你要真不愿就算了。"  孙布袋看着呼天成,看了一会儿,又说:" 你记分不记?"  呼天成摇了摇头,心里想,鳖货,这真是个鳖货! 他说:" 你想要? 你想要就记。"  孙布袋说:" 收拾一回记多少?"  呼天成说:" 你说吧,你要多少?"  孙布袋说:" 一回五分吧? 不能再少了。"  呼天成说:" 给你记十分。可有一条,你不能说出去。你不能给任何人说,你要是敢日白一个字,我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孙布袋点着头说:" 我不说。你放心,只要能说下媳妇,斗死都不说。可你承许我的,你可得兑现......"  呼天成又最后看了孙布袋一眼,扭头走去了。当他拐上村街的时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那时的夜总是很黑,村街就像是灰黑色的磨道一样,那黑深深浅浅参差不一,既看不清前边是什么,也看不清后边是什么,人在黑暗中走,走的是一种熟悉,走的是一种心态。这时候人就没有了,人完全融在黑暗里了。你得不停地想点什么,要不然任何人都会恐惧的。不过,总是有狗咬声从村东村西响起来,狗咬出了一种让人亲切的温馨。还有那旧式织机的" 哐" 声,也使人产生一种和缓的平静。可呼天成并不想平静,那时他年轻啊,一颗年轻的心总是很热,一个个念头像杂草一样从他那勃勃的雄心里冒出来,那狗咬、那旧式织机的" 哐哐" 声时常干扰他的思绪。于是,他总是对那些跑过来的狗们厉声喝道:" 杀你!" 还好,月色很凉,月色从树的缝隙中漏下来,撒一地朦朦的小白点,他踏着那些小白点往回走,走出了一些深深浅浅的" 思想" ,走出了一些朦朦胧胧的" 智慧" 。他想,他要" 日弄" 好一个村子,他就必须彻底地征服人心。要想彻底征服,他就得先摧毁一些东西,尔后才能够建立...... 踏着那些斑驳的小白点,望着无尽的夜空,呼天成发现,在平原的乡野,在这样一个村落里,真正的统治并不是靠权力来维持的。他深知,村一级的所谓组织并不具备权力形态,因为它不是村人眼里的" 政府" 。在村人们眼里," 政府" 才是真正的" 上头" ,而他仅仅是" 上头" 与" 下头" 之间的一个环节。那么,在呼家堡,要想干出第一流的效果,就必须奠定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这一切,都是靠智慧来完成的。那就是说,他必须成为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一个。对于那些" 二不豆子" ,那些" 字儿、门儿" 不分的货,那些野驴一样的蛮汉,他必须成为他们的脑子,他们的心眼,他们的主心骨。  那么,一开始的时候,他得有一个" 饵" ,孙布袋就是他的" 饵" 了。  自此,孙布袋的" 脸" 成了他祭旗的第一刀。  在乡村里,脸面是活人的招牌。乡人是最看重脸面的。呼天成正是借孙布袋的" 脸" ,给全村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这门课的第一步是展览。那时候,几乎是每天傍晚,孙布袋总是在村口处被人当场捉住," 人赃俱获" 。于是,孙布袋的脸就成了一个挂起来的" 贼" 字。那个" 贼" 字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浸泡在众多人的眼仁里。他的脸就像是被剥光了皮的树一样,无数次地接受目光和语言的洗涤! 不光是一些女人指着他的鼻子骂,孙家那些上了年纪很有些辈份、也很有些正义感的叔伯爷们曾当众唾他! 孙家的同宗说:" 布袋呀布袋,你是没有一点改性了,你真丢孙家的人哪,你把孙家祖祖辈辈的人都丢光丢净了!"  那时,孙布袋的脖子里总是挂着一串串偷来的东西,像小丑一样在村街上被人牵着走...... 人眼是可以掩人的,众人的眼可以把一张脸腌小腌烂腌成肉干,腌成一泡臭狗屎! 开初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是假的,是做给人看的,每当他被捉住时,还有点满不在乎,还恬着脸对人笑呢。后来他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后来他从众人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个狗样的东西,那就是没有了" 脸" 的自己。他的目光在与人接触的时候,就再没有了那种平静,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 愉悦" ,当人看他时,他自己就先先地有了一种" 贼" 的感觉,那个" 贼" 字灼烧着他,使他恨不得立时钻进地缝里去。到了这时,连他自己也觉得他已经不是人了!  展览不光是给孙布袋带来了耻辱,也给全村人抹上了深重的精神烙印。人们一看到孙布袋就腰里发紧、心里发怵。孙布袋那张脸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罪的象征。人们一看到孙布袋,就想到自己也曾是偷过一两穗儿庄稼的,也就不由地倒抽一口凉气。呼天成要的就是这种" 杀一儆百" 的效果。  孙布袋一下子就完了,孙布袋自此彻底地成了村人的笑料,成了连孩子们都不屑于理睬的渣子,成了谁想踢一脚就踢一脚的狗。他走在村街上,总有人取笑他说:" 布袋,又偷了点啥?" 到这时候,孙布袋才后悔了。他曾私下里找过呼天成,他悄悄地对呼天成说:" 我不弄了,日他妈,我不能再去卖脸了......" 呼天成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说:" 晚了!" 孙布袋哭了,五尺高的汉子,蹲在那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嗷嗷大哭。等他哭完了,呼天成说:" 弄吧,退是退不回去了。我说了,将来给你说个媳妇......"  于是,孙布袋万般无奈,只好继续做贼......"  呼天成的第二个步骤是开会。开会是呼天成给村人们上的第二课,这应该说是一堂" 集体意识课" 。那时候,在许多个点着马灯的夜晚,孙布袋自然而然地成了会议上的活靶子,成了法定的批判对象。  应该说,是会议照亮了呼家堡的漫漫长夜。这是呼天成的一个创造。正是呼天成把" 会议" 这个群体集中的形态发挥到了极致。在当时的呼家堡,召开会议成了呼天成的一个法宝。他发现,只有会议才能把人的精神" 团" 起来,会议像是一根绳子,捆住了呼家堡的人心。会议使人收缩,会议也使人膨胀;会议就像翻牌一样,随时可以翻出一张脸,再翻出一张脸,只要你掌握了会议,你就掌握了主动权,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某一张脸" 亮" 出来...... 会议也成了呼家堡人的兴奋剂,会议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妙用:对呼家堡的女人们来说,会议成了她们的" 戏台" ;对呼家堡那些光棍汉们来说,会议成了他们的" 女人" ;对呼家堡的老人们来说,会议成了" 红日头" ,成了他们靠在南墙跟儿捉虱的日子...... 这是一个个让人激动又让人紧张的时刻,当民兵连长高喊:" 把人带上来!" 的时候,众多的人头都会齐唰唰地扬起来,望着台上......"  在会议上,呼天成成了真正的主宰,成了一呼百应的核心。呼天成心里明白,对孙布袋这个" 饵" 的使用是有期限的,一个孙布袋并不能长期调动人的兴奋点,这个祭" 脸" 的仪式只是个开始,他必须往纵深处发展。开会得有议题,好在议题是可以制造的,因为人的" 错误" 是现成的,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错,你只要有错,那议题也就是现成的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会议的名堂就多起来了。会议渐渐地开出层次来了,每一次会议的议题都会事先有一个新的" 饵" 。那" 饵" 在不断地转换着,会议的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会议上,他开始对人的脸面进行" 切割" 。他把人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层面,每一次开会,头和尾都有了一些差别和区分。比如,在开会之前,他会先开上一个" 队委会" 或是" 扩大队委会" ,这样,就把一些人的" 脸" 提出来了,给这些" 脸" 一些光耀的机会,这些" 脸们" 立时就会容光焕发;比如,在会议之后,他又会开一个" 模范会" 或是" 骨干会" ,那么,又会有一些被点到名字的" 脸们" 为此而容光焕发;再比如,他会在会议中间突然再召集一个" 积极分子会" 或" 贫协会" ,立时就会让一些被点到名字的妇女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 正是这种区分产生了差别,差别产生了臆想不到的效果。呼天成发现,就是这些极简单的形式,使人心有了颤簌感和等级感。人脸上是没有字的,是会议给他们一个个都刻上了" 字" ,那字是刻在精神上的。人的脸皮是多么薄呀! 那烙印打上去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呀! 那些可怜的村人们,为了能被点到名字,常常鸡不叫就起来下地了...... 会议真好!  呼天成的目的达到了,权威很快就树起来了。可他身后却多了一个" 尾巴" ,那就是孙布袋。在没人的时候,孙布袋总是偷偷地溜到他跟前,像鬼魂似地突然跳出来说:" 支书,你给我说的媳妇呢?"  三小娥的魂灵  可是,权威也是会受到挑战的。  就在第二年的夏天,呼天成刚刚建立起来的权威,受到了一次强有力的挑战。那真是一个神鬼皆惊的日子呀!  那是七月。在七月的一天中午,小娥死了。  就在那个燠热难耐的中午,当人们都躺在树荫下歇晌的时候,村民刘全的女儿失脚滑进了村东的哑吧河。小娥那年才十四岁,她是在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失脚滑进水里去的。后来,当村人们赶去时,她已经在水面上飘起来了。  刘小娥的娘趴在河边上哭着说:" 娥呀,娥呀,你不听话呀! 娥呀,娥呀,你不听话呀......" 后来她就被人架回去了。  老人们说,还是当紧办理后事吧。  " 后事" 却难办,非常难办。  这当然不是因为悲痛。毛主席说,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女娃,死了也就死了,哭也是要哭几声的,但也说不上十分的悲痛。可是,她是在哑吧河里淹死的,这情况就不同了。哑吧河是呼家堡唯一的" 海子" ,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十多亩大的水塘,还是个死水塘。然而,这个塘里的水却从来没有干过。据说,把一只会叫的青蛙扔进水里,它就再也不会叫了,所以它叫哑吧河。关于哑吧河,早年曾有过许多神神鬼鬼的传说,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古人留下的规矩:凡是在哑吧河里淹死的人,必须把她的" 魂灵" 打捞上来。否则,她就会成为一个新的淹死鬼,每年都要拉一个人下去......"  按照规矩,打捞" 魂灵" 的形式是极为悲壮,也极为神秘。这事必须让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亲自去做,外姓旁人是不能参与的。首先是得扎一个木筏,木筏上要有" 引魂幡" ,幡下还要用麻线拴上一只公鸡。而后才能绑上绳子,由亲人拉着木筏顺河转圈走,一边走还要一边喊魂...... 要一直拉到" 魂灵" 自动跳到木筏上来为止。  于是,在老辈人的监督下,村民刘全也就按规矩扎了一个木筏子,去河里打捞女儿的" 魂灵" 。  那时的刘全也才三十来岁,手巧,会做木活儿,是村里的匠人头。在村人中是很有些脸面的。刘全虽是个绵善人,平日说话没大言语,可一站在房头上就不行了,盖屋的时候,他只要一站在房角上,那威风和气势就出来了。他带了很多徒弟,本村外村都有,因此他时常蹲在房角上,叼着一支烟,指挥那些徒弟们给人瓦屋。他说:" 狗,你下去。狗就下去了。他说:二槐,你上来。二槐就上来了。声不高,话也绵软软的,挺震人。上梁的时候,他的眼就是尺子,他说:东边高了,那一准就是高了;他说西边歪了二分,那也一准就是二分,他就有这眼光! 人只要有了" 眼光" ,那威信也就跟着上去了。再加上谁家盖屋都要请他去帮忙," 脸气" 就越来越大,敬重他的人就多。因此,一听说刘全家出了事,来帮忙的人特别多。打棺那天,刘全家光徒弟就来了十几个,那些沾亲带故的就更不用说,一时间,刘家就显得热闹非凡,人多势众!  一时,打捞" 魂灵" 的日子成了呼家堡盛大的节日。那时候,河边上总是黑压压一片,站满了观看刘家捞" 魂" 的村人们...... 村支书呼天成有时也来看一看,他来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就蹲在河边上,两眼盯着水面。走的时候仍是默不做声。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瞅着河上,也没有人注意他。  对这件事,人们都处在一种莫名其妙的" 激动" 之中,这是大事呀! 没人注意支书在不在,自然也没人去征求支书的意见。可呼天成对这件事在意了......"  在呼家堡,刘家是个大姓,人口重。刘家沾亲带故的亲戚也多。现在,他们全都在河边上立着,帮着操办捞" 魂" 的事宜。在老辈人的指点下,刘全先是跪下来,嘴里念念有词,给河里的神灵们烧些纸钱,待三叩九拜之后,才拉上纤绳,拽着那个扎有引魂幡的木筏顺河走。刘全是个筋巴巴的小瘦人,当他赤身穿着一个大裤衩子,拉上纤绳围河走的时候,一不小心,先先就栽了一跟头! 栽得土头土脸的,显得人很滑稽。然而,却没人笑,人们怕惊了神灵,没人敢笑。人们看刘全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地拉着纤绳往前走。于是,老辈人说:再愿吁愿吁吧。他就重新跪下来,又" 愿吁" 了一番。接着又拉纤绳往前走。天太热了,日头像火焰一样从天上爆下来,没有一丝风,水面上静静的,筏子在水面上一漂一漂地动着。刘全边走边喊:" 妞,上来吧。妞,上来吧。"  围观的人们全都盯着那只筏子,看筏子在水面上一晃一晃地荡,想那" 魂灵" 什么时候能跳上来呢? 然而,筏子上什么也没有,只有那只用麻绳绑着的芦花公鸡,公鸡时而抬抬头,时而又勾勾头,看上去傻呆呆的...... 河边上,刘全一圈一圈走着,当刘全围河走了三圈后,就再也拽不动那筏子了。他有哮喘病,往下,他走一步,喘一声,嘴张得像小庙,头伸得像勾头雁,腰弯得像大虾,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像弓一样的脊梁上汗淋淋的,一根绳子像尾巴一样在背上拖着,活像是捆绑着的一只水母鸡。走着走着,就又一头扑倒在地上了。他再次爬起来,人成了一个土驴,他四下看了看,伤心地叫道:" 她娘,她娘!......" 见没人应,就摇摇晃晃地拽着绳继续往前走。这时,小娥娘拧着一双小脚跑上去,一把拽过纤绳,说:" 他爹,你歇歇。"  说着,她背上纤绳,嘎勾着头往前拱...... 就这样,小娥娘在前,刘全在后,一耸一耸、一拧一拧地走着......"  河面上,哑哑地飘着那一高一低的喊魂声:" 妞,妞哇,上来吧。"  " 妞,你听话,上来吧......"  从早晨到中午,又从中午拉到黄昏,小娥的" 魂灵" 仍然没有打捞上来。傍晚的时候,围观的村人就更多了,很多外村人听说信儿也都跑来了。河边上一时喧闹无比,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天踏黑之后,河上又点起了白纸糊的灯笼,筏上一只,刘全手里提着一只,白灯笼摇摇地照在河面上,更增加了几分让人恐怖的阴气。白灯笼映着刘全两口子的身影,那影儿小小、晃晃,摇摇曳曳,看上去就像鬼魂一样。两人早已是疲惫不堪,却仍拽那个筏子在顺河走,两人的喉咙都喊哑了,声音已经哈不出来了,可两人的嘴仍然张着,在心里喊:" 妞,你上来吧,上来吧......"  捞" 魂" 的仪式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河面上仍是纹丝不动,什么也没跳上来。刘全两口实在是拉不动了,却还在挣扎着...... 可人们仍然兴头不减。刘家的族人一片一片地跪到在河边上,来河边烧纸钱的女人也越来越多,颂念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在一片袅袅的青烟里,只听立在河边上的村人们齐声高喊:" 妞,上来吧!"  " 妞,你上来吧!"  到了这时,呼天成觉得他不能不管了。他觉得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统治村人。他更不能让刘家的人为这件事裂出一块...... 他必须想出一个办法来。  第四天头上,半上午的时候,刘全两口子仍拽着那筏子在河边上一圈一圈缓缓走着。人太乏了,那拉筏的绳子似有千斤重,一坠一坠地在水面上拖着...... 骤然,人群中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只听水面上" 卜啷" 一声,一道亮光闪过,只见一尾金色的小鲤鱼跳到了那只筏子上! 一时人头簇动,人群哄一下涌过来了,人们齐声高喊:上来了! 小娥上来了!!  当筏子从河里拉上来的时候,刘全双手捧着那尾金色的小鲤鱼,眼含热泪,抖拌索索地跪下来,给河中的神灵们谢恩。他跪在地上接连磕了三个响头,说:" 神哪!......"  此刻,就在此刻,呼天成突然站起身来,大步走上前去。他一伸手,把那尾小鲤鱼从刘全手里拿过来,高高举起,大声说:" 这是小娥的魂么? 这就是小娥的魂?!"  刘全两口一下子怔住了,光张嘴就是说不出话来。  呼天成又喊道:" 谁说这是小娥的魂,站出来?!"  没有人说话,河边上围观的人谁也不说话。呼天成又高声说:" 我知道这是老辈人立的规矩,我看这规矩得破破了! 你们睁眼看看,这能是小娥的魂么?!" 呼天成接着又说:" *5 ,我告诉你们,我这人不信邪,我不迷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这明明是一条小鱼,怎么能是小娥的魂呢?!......" 说着,他把那条小鱼举得更高了。  刘全两口子看出他有摔的意思,赶忙扑咚一声,在呼天成身前跪下了......"  小娥娘求告说:" 支书,你放了小娥吧......"  刘全也说:" 支书,你放下小娥。"  呼天成叹口气说:" 刘全,我不是跟你过不去。我只是不信邪。我不能让这股子邪气把村里的正气淹了......" 呼天成说着,再一次把那条小鱼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 你们听好了,如果真有鬼神,就让那鬼神来惩罚我吧!......" 说着,在灿灿的日光下,在众人的注视下,眨眼之间,只见他的两个手指一紧,生生把那" 魂灵" 给活活捏死了!!  天哑了。  地哑了。  人也哑了。  此时此刻,在黑压压的人群里,人人眼里都露出了恐怖的目光。周围一片死寂!  尔后,呼天成对着河大喊了三声:" 神鬼们听着,你们来找我吧! 我是呼天成。我就是呼天成! 从明天开始,我在这里站三天,在这三天里,我天天候着你们!! 我不信邪,你们要有种,就让雷劈了我!" 说完,他撂下众人,把死了的" 魂灵" 往地上的摔,大步走去了。  刘全两口像是傻了一样,仍在地上跪着。好久好久之后,刘全才喃喃地说:" 这是不让人活了,这是不让人活了!......" 尔后,刘全就木呆呆地站起身来,慢慢地往家走,亲戚们、徒弟们也都跟着他走。刘全走进院子,又走进灶屋,从屋里拿出一把菜刀来。于是,亲戚们" 哄" 的一下,乱了。有的说,干啥呢? 别出人命啊?! 有的说,跟他拼了,跟他拼了算了!...... 可刘全却蹲在院子里磨起刀来,他" 兹拉,兹拉" 磨着那把菜刀,一边磨一边掉眼泪。嘴里喃喃地说:" 娥呀,娥呀,你命老苦呀......" 磨完了刀,刘全站起身来,又迷迷怔怔地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有人叫他:全哥,全哥,你干啥呢? 他这才迷过来,就又掂着刀往外走...... 来到村街上,他看见呼天成的时候,就又立住了......"  呼天成就在村街中间的那棵老槐树下站着,那树上挂着一口钟。在他的身后还立着一排民兵。呼天成站在钟下,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厉声说:" 刘全,*5 样! 你干啥呢?!"  不料,手掂菜刀的刘全愣了愣,却" 扑咚" 一声,又跪下了。他跪在当街里,哭着说:" 娥呀,娥呀,你命老苦呀......"  呼天成又说:" *5 样!"  看刘全这样窝囊,跟在后边的亲戚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刘全的老叔在他身后暗暗地踢他了一脚,小声说:" 起来!" 可这一脚也没能让刘全站起来,刘全只说:" 支书,你真是不让人活了呀?"  呼天成说:" 刘全,你起来。我跟你无冤无仇,我怎么不让你活了? 你要想跟我拼命也行,可有一样,你先等等,等三天,让小鬼小判们先找我拼命吧! 三天后,你再来找我,我候着你!"  在此后的三天时间里,每天放工的时候,呼天成都象征性地在河边上站一会儿,并且当着众人大声说:" 神们,鬼们,我呼天成来了!"  村人们也跟着哑了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仿佛在静候着什么...... 可是,什么也没有出现。后来,人们私下说,呼天成连鬼神都震住了。也有人说,他听见鬼哭了,鬼天天半夜里哭......"  还有人说,他见呼天成曾到小娥的坟上去过,还喃喃地说了些什么。可究竟说了什么,却没人知道。  到此,刘全不光死了女儿,在村人们眼里,那匠人的威风也" 死" 了,他昔日里曾有过的威信,一下子全失去了。他在家里整整躺了半个多月,当他走出来的时候,人整个木了,腰也驼了,脸上灰蒙蒙的,一点神也没有。  然而,就从这年夏天之后,不知怎的,村人们再见呼天成的时候,脸上就多了些敬畏。人人都对他恭恭敬敬的。连那些上了辈份的老人,见了呼天成,也远远就跟他打招呼,笑着称他" 呼支书" ,头点点地说:" 呼支书,你吃了?" 再也没有人喊他天成了。  到了这年冬天,借着治理岗地的机会,呼天成去县上借了两台推土机,一个冬春,就带人把哑吧河填平了......"  四拾来的女人  呼天成说话是算数的。  呼天成说给孙布袋找房媳妇,就给他找了一房媳妇。  那女人是捡来的。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呼天成在村头白菜地边的草庵里发现了一个外乡女人。那女人躺在庵里,已经昏迷过去了。  呼天成一向有早起的习惯。从年轻的时候起,他每天都准时在鸡叫时起床。那时他精力充沛,总是天不亮就醒了,醒来后他会在床上稍稍思磨一会儿,就着油灯卷上一袋烟,想想一天的事体。等天麻麻亮时,他已经站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了。  尔后,钟声就响了。他的时间就是上工的时间。  那天,他本可以不起那么早的,窗纸白的时候,他就知道下雪了。冬天里活计不多,雪天是可以不出工的。可他早起惯了,不起来身上难受,于是就披衣下床,在屋里走了一圈,仍有些心神不宁,就说,去看看白菜吧。  " 白菜" 像是一句谶语。  这也许是上苍的安排,如果那天早上他不出来的话,那个女人就冻死在草庵里了。  他出门的时候,雪仍然下着,天地间茫苍苍的,整个村庄都被那耀眼的白色覆盖了。清晨,那静中的白色是很震人的。雪在地上、房上、树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白得天然,原始。人在这静中走着,只有" 咯吱、咯吱" 的踏雪声,那声音很脆乎,地上的脚印是一窑儿一窑儿的,回头看的时候,叫人不由地生出高远些的念头。好雪呀! 呼天成先是来到村口的大槐树下,他在树下站了一会儿,有一刻,他甚至从树上取下了敲钟的绳子,可准备敲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心说,天还下着,算啦。尔后他挂上了绳子,朝村头的白菜地走去。当他来到村头时,突然发现地上撒有零乱的麦草,顺着麦草的痕迹往前走,就来到了那个草庵旁,他有点疑惑地探头往里一看,就看见了那个女人......"  那是个很柴很瘦的女人,脸色黄蜡蜡的,身上罩的是一件半旧的枣花布衫。她蜷身躺卧在草庵里,滚在一片零乱的麦草中,像羊儿一样团缩在地上,昏迷中还不时地抽搐着。她看上去是那样的单薄,那样的可怜,就像是一只哀哀待毙的小羊羔。那时候,她给人唯一的印象是睫毛上夹着一滴泪珠。她的睫毛很长,那滴泪珠就在她的睫毛处含着,细细的睫毛夹一滴儿圆圆的泪,看似要掉下来了,却没有掉,就那么默默地让人心疼地含着。  这女人是用一蓬杆草火和六碗小米汤救活的。呼天成把她背到队里,让人烘上火,又吩咐人给他熬汤。米汤熬好时,她仍然昏迷着,就在半昏迷中,有人喂着,她一勺一勺的竟然喝了六碗!...... 七婶说:" 天成,她是饿坏了呀!"  她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 大娘,大爷,能给俺找个吃饭的地方吗?"  她说这话的时候,呼天成正在门外蹲着吸烟呢。听了这话,呼天成把烟拧了,站起身来,就找孙布袋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件事会给他带来终生的悔恨。  那时天已是半晌了,孙布袋才刚刚起来,他披着一件老袄,鞋都没顾上穿,光着两只大片子脚,正袖手缩脖地' 谷堆' 在床前的地上。这真是个懒人哪! 他竟然在床前头挖了一个有两砖宽的小火窑儿,他正蹲在火窑儿旁烧红薯吃呢。他烧的是烟杆,只见屋里边狼烟滚滚,呛得他大声咳嗽着...... 呼天成进门就把那火窑给踢了,说:" 狗日的,你看看你这个家,狗窝都不如!"  孙布袋一看是呼天成,就说:" 我又没个媳妇,你给我找的媳妇哪?"  呼天成笑了,说:" 媳妇给你找着了。"  孙布袋说:" 真的? 不是诓我吧?"  呼天成脸一沉,说:" 我说一句算一句。"  孙布袋" 噌" 一下窜起来,说:" 找着了?!"  呼天成说:" 去吧,把人弄回来,好好待人家。"  孙布袋激动地在屋子里窜来走去,不停地搓着两只手说:" 哪村的,在哪儿,人在哪儿哩?!"  呼天成说:" 外乡的,我给你拾了个女人。去把她背回来吧。"  孙布袋抬腿就往门外走,走得急了些," 咚" 一下撞在了门框上,头上撞了个大包! 他揉了揉脑门子,唏唏嗦嗦地窜出去了。不久,却又折了回来,说:" 弄了半天是个瘫子? 我可不要瘫子。"  呼天成脸一紧,说:" 你真不要?"  孙布袋张了张嘴,不再说什么了。他想媳妇想得太久了,人都快要疯了,就是瘫子他也想要...... 他嘟嘟囔囔地说:" 让我看看,我看看再说。"  呼天成接着说:" 谁说是瘫子了? 你狗日的还不要,人家愿不愿跟你还难说呢。"  孙布袋小声说:" 不是瘫子,咋还让我背......?"  呼天成说:" 那是饿的。有三天饱饭就养过来了。"  这么一说,孙布袋就半信半疑地去了。  谁知,第二天,孙布袋又袖着手找呼天成来了。他说:" 不中哇。人太瘦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还发着烧呢,烧得跟火炭儿样,怕是养不活。"  呼天成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孙布袋嘟哝着说:" 我就那点口粮...... 你看,我也没动她,真没动她,骗你是孙子。一动她就...... 人咋跟琉璃格巴儿似的,摸都不敢摸? 夜里还一惊一乍地叫,吓人着呢。"  呼天成说:" 你要不要? 你要是不要说句话。"  孙布袋连声说:" 要,要。我要。"  呼天成" 哼" 了一声,说:" 要就好好待人家。她是冻的,让她好好养养,养过来我给你开个信,正正当当把事办了。"  孙布袋小声说:" 我那点口粮...... 她要是死了呢? 死了,不能算吧?"  呼天成说:" 滚! 滚去吧。"  孙布袋" 出溜" 一下窜到院里去了,说:" 你看,我把脸都卖了,我把脸都卖了呀......" 往下,他看了看呼天成的脸色,不敢再往下说了。  后来,天半晌的时候,呼天成突然到孙布袋家去了。他去的时候,身后跟着老保管玉坤和村里的赤脚医生凤姑。老保管拉着一辆架子车,车上装有半车红薯,那红薯是刚从窖里起出来的,红薯上还放着半布袋小米。呼天成并没有进屋,他就站在院子里,对孙布袋说:" 你听好,这是三百斤红薯,五十斤小米子,算是你借的。给她好好补补。病哪,让凤姑给她看看,打打针...... 对了,队里再给你置一床被褥,好好过光景吧。"  孙布袋眨了眨眼,竟" 扑咚" 一声跪下了。他转着圈四下作揖说:" 天成哇,我服你了。我真服了!"  几天后,当孙布袋走出来的时候,有人问:" 布袋,你那媳妇咋样?"  孙布袋笑嘻嘻地说:" 没法说,没法说。原先黄蜡蜡的,不成个样儿,谁知粮食一喂,喂出个画儿!"  村人们说:" 看你美的? 咋就没法说呢?"  孙布袋咂着舌说:" 咂咂,白呀,老白呀!"  有人好奇地问:" 咋白?"  孙布袋说:" 你不知道有多白,跟细粉样!"  有人逗他说:" 啥细粉,红薯粉吧?"  孙布袋比划着说:" 真的。真的! 诓你是孙子,比细粉还白。"  有人说:" 比细粉还白? 那是啥?"  孙布袋得意洋洋地说:" 啥?-- 多遍面!"  人们哄地笑了。孙布袋红着脸说:" 不信吧? 说起来叫人没法信......" 说着,嘿嘿笑着走去了。  又过了几天,孙布袋再出门时,就见他身上穿的衣服周正些了,那些烂的地方,该补的补了,该缝的缝了;脸显然是用水洗过,像换了个人似的,看上去精神多了。一个多年不洗脸的人,竟然洗脸了?! 村里人诧异地望着他,吃惊地说:" 布袋,脸也洗了?!"  孙布袋乐呵呵地吹嘘说:" 嗯,嗯。洗个脸算啥。不光洗脸,还天天洗屁股哪!"  有人说:" 吹吧。东拐的牛都叫你吹死了。"  他说:" 真的。真的。人家南边讲究,天天洗屁股,不洗不让上床。"  有人就说:" 是你给她洗呢,还是她给你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北极风情画
北极风情画-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北极风情画
北极风情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