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说得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对人不妨考虑一些防范对策,以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无处不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不正当的行为太卑鄙,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太大意。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龙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提防呢?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就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是建立在极为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即令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而因为利害关系结合的朋友,早晚会中断。比如在商业关系中,许多朋友只是生意场上的朋友,因此,当你飞黄腾达时,这些人都会奉承你,沾你的光。而当你一旦失势,这些人便会抛弃你,另攀高枝了。这种事在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很常见。 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别人,而自己却很少为别人做些事情。这种朋友关系,很难维持长久。因此,交友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关系的朋友,交往时更要小心谨慎,保持距离。第33节:第五章 做人做事学会低调(2) □ 得意时偷着乐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格言、警句多如牛毛。 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与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可见,谦逊是我们人类共同珍视的美德。 有这样一个传说: 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震。一次,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出的事情。" 谦虚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也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 显示自己是一个危险的、十分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它会使你把大量精力放在显示成果、自吹自擂,或试图让他人信服你的个人价值方面。而夸夸其谈、自吹自擂通常会使你骄傲自满,把荣誉当做自我欣赏的装饰品,冲淡你的成就或在你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上的肯定错误的感觉。 其实,自高自大、自傲也是缺乏包容心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稍稍有一点可怜的成就,于是耳朵就不灵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会走了,因为他开始自我膨胀、发烧了;自以为写了两篇文章就成了作家,演了两部电影就成了电影明星,唱了两首歌就成了歌星…… 一个人的成就再伟大,也只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之中,没有什么不是渺小的。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你不应该过于看重它,因为它已成为你的历史。不要留恋你的影子--哪怕它很辉煌,它毕竟只是虚无飘渺的影子而已。要知道,当你望着你的影子依依不舍的时候,你正好背离着照亮你的太阳。 或许,你所自鸣得意的事,正好是受人奚落的短处,就好像口袋里装着一瓶麝香的人,不会到十字街头去叫嚷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口袋里的东西,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说明了一切。 智者是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的,他不会等待着去享受荣誉,他会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去做的事。正如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所谆谆告诫的:"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况且,让事情更糟的是,你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见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他对于那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的,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情况刚好相反,你越少刻意寻求赞同、越少刻意炫耀自己,你却会获得越多的赞同和欣赏。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留心那些内向、自信,不随时随地表现自己的正确与成绩的人。大部分人都喜欢那些不自夸的、谦逊的人,他们总把自己藏在内心,而不是表现为自我主义。 当然,真正学会谦逊是需要实践的。这是件很美的事,因为你在平静轻松的感觉中会立即获得内心的充实。如果你的确有机会自夸,那么,尝试着去尽力抑制住这一欲望吧,那将使你受益无穷。 有一位朋友对谦逊曾经有过深刻的体验。在被提职后的几天里,他与朋友聚了一次。朋友们都不知他提升了的消息,他很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而且,他与另一个朋友都是被提升的候选人。同为候选人,他和这个朋友之间当然有些竞争,现在的结果是他得到了提升,所以他极想向大家宣称自己被提升而那位朋友没有。可话到嘴边,他隐隐觉得有个声音在说:"不,千万别说!"于是他只淡淡地笑了一下,只告诉大家自己被提职,没有提及另一个朋友未被提升之事。那时,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与自豪:他没有自夸,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他的内心亦从谦逊中得到了更多的充实,得到更多人的赞美--而不是更少! □ 自古真人不露相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第34节:第五章 做人做事学会低调(3)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 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感,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炫、吹牛、自大,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 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的"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 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 别让自己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 一般人都有一种急切的愿望,就是想让自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总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时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 "看我啊,多么与众不同!我的故事比你精彩!"心里的这个声音也许并不会真的就说出来,但他坚信"我的成就就是比你的重要"。 我们渴望自己被关注,被倾听,被景仰,被认为不同凡响,而且通常是跟另外一个人比较而言。这种意识驱使着我们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发言,以便将注意的中心引到自己身上。 想想看,我们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这种毛病?你急匆匆地抢断话头,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无形中却败了别人的兴致,从而疏远了自己与他人的距离,真是对谁都没有好处。 所以,下次再有人给你讲述什么故事或要和你分享什么愉悦时,你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有又想马上自吹自擂的倾向。 虽然积习一时难以根除,但想想拥有这种把光环让给他人的稳健的自信,将是多么令人愉快的好事,你不愿为此一搏吗?更何况做到这一点无须面对艰难困苦,你需要的只是勇气和毅力以及一点点谦虚而已。 不要急着跳出来说:"我也干过这事!"也不要故弄玄虚:"你猜我今天干了什么?"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你只需要说:"这真棒!"或是"后来呢?"就够了。这样,与你交谈的人更会感到和你谈得来。而且,因为你是如此在意,听得如此专心,他会心生感激的。于是,你变得可爱起来,别人下次还愿找你聊,你越来越受欢迎了,因为你和蔼可亲、善解人意。 当然,很多时候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分享荣耀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不提倡的只是那种毫无必要的出风头的情况。请相信,当你克服了爱抢风头的不良作风时,你就会从需要别人关注的消极心态,转而拥有一种慨然把光环让给他人的稳健的自信。你不会因此而失去什么,相反,你的成熟美自然地昭示着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精明得露骨,难免引火烧身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可比。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得以在无声无息中做了这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第35节:第五章 做人做事学会低调(4)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韩琦有一天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廉洁。"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回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忍让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或损失而大发其怒,记恨于心,相反地,都表现出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客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交际方面不要过于"精明"。交际应是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只要诚恳待人就足够了,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去掺杂么?对人,不必精明;对朋友,傻点更好。交际中的"精明"容易把应该纯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猾,敬而远之。这样精明的结果,只能以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告终。 交际中的精明,实则是一种小聪明。 有一种情况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逞聪明,引火烧身。三国中的杨修,可谓绝顶聪明吧,他的几次"聪明"过了头,才智大显露,结果引起了曹操的嫉恨,将他杀掉。 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是平等的,如果你举止不讲究,言辞不考究,居高临下,只能孤立自己,招致他人的"不屑一顾"。 在朋友中间装一装糊涂,别人不会把你当成傻瓜廉价处理掉的。 糊涂,是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质量颇高的粘合剂。 糊涂的核心是:外表糊涂,内心不糊涂。这种糊涂,只是装糊涂,并不是真糊涂。 装糊涂本身,是一种大智慧。 □ 深藏不露,让小人无缝可钻 任何人,只要在社会上做过一段时间的事,便多多少少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原无可厚非,本来就是要这样子的。可是"谋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时却是对你的伤害,就算不是伤害,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 举例来说吧! 一听到别人的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便会以奉承来向他接近,向他要求,甚至向他进行"软性"的勒索;一听到某类言语,或碰到某种类型的人就发怒的人,有心者便会故意制造这样的言语,指使这种类型的人来激怒你,让你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性,迷乱智慧,失去风度;一听到某类悲惨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感满胸,甚至伤心落泪的人,有心者了解你内心的脆弱面,便会以种种手段来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击你的情感的脆弱处,以达到他的目的;一个易因某事就"乐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乐"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图…… 说起来,似乎世人没有一个可靠,而人生也充满痛苦;诚然,连喜怒哀乐都不能自由表达,这种人生没太大意思。不过,若因喜怒哀乐表达失当而招来无妄之祸,那人生不是更没意思?因此,人没有必要做一个喜怒哀乐见不着痕迹的人,但何妨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 这样做的目的有: 把喜怒哀乐由情绪中抽离,你便可以理性、冷静地看待它,思索它对你的意义,并进而训练自己对喜怒哀乐的控制,做到该喜则喜,不该喜则绝不喜的地步。第36节:第五章 做人做事学会低调(5) 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就是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为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 □ 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学生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好奇和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 同样的,在人前演讲,在麦克风前打喷嚏,站不稳,故意表演些小失误,就能缓和原来紧张的气氛,听众们对有头衔的大教授都有戒备心,但是看到小的失误后,心里便会想:"同样都是人,难免做出些不雅的事。"于是一种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 与有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的人初见面时的会谈是很困难的,尤其在社会地位有差距时,对方在居下的位置上心中会有胆怯感。此时对方心理上自然筑起一堵防御墙,首先让对方树立"自己不比别人差"的观念,这一点很重要。 华盛顿特区有一位名演员,他是出名的花花公子,一位曾经被他追求过的女性回忆说:"若是他触动了我的'母性'本能,我就凡心大动。他往往会说:'我真笨,连衬衫都穿不好。'"这位男演员就是利用母性本能,博得女人欢心的。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因为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你的技术不太高明,反而引起无足轻重的心理。 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应该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予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有敬佩之心。 不过安排破绽,必须十分自然,千万不要让对方明白这是你故意使他胜利,否则便觉得你虚伪。所面临的难题,是起初你还能以理智自持,比赛到后来,感情一时冲动,好胜心勃发,不肯再作让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无论在神情上,在语气上,在举止上,不免流露出故意让步的意思,那就白费心机了。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掉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为一些非原则问题、鸡毛蒜皮的问题争得不亦乐乎,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瞧不顺眼。 时下里流行一句话:"玩深沉。"其实这种场合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大度绰约的风姿。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逊,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 道不同,可为友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但我们还是一桌共食;你有你的思维方法,我有我的思考方式,我们还是同席而坐。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好各有不同,然而我们还是一桌共食。若是我们每个人都尝到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大家都会感到舒舒服服。要是你说你讨厌吃鱼,别人也不会因此排斥你,不会命令你非吃不可。 若是我们能够体悟到各自互异的本质,那么便会对彼此的互异成趣,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稳定一个人的心。 "道"不同是正常现象,你信基督,我信马列,但既然上天安排我们在一起,我们又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道"不同又能怎么样呢? 不论各自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与缺点。若是我们能坦然地不断活用这些长处与缺点,即可提高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境界。不必去批评责难,也不必去排斥,更别说怀疑别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了。第37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1) 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未来也是无限的。我们总是要寻求你我互相进步之道。 一个人如果自以为真诚,把别人都想象成为表面功夫的伪君子,他一定认为别人都对不起他。 要是一个人保持着严肃认真、不辜负他人的想法,而别人也抱着如此一本正经、全力以赴的态度,那么人人都能以自己的风格,默默地谨守自己的岗位,辛勤地工作。放眼所见,人人都从善如流、力求改进,人人都为恢复善良天性而谨慎自守。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无所谓成败胜负。 然而,要是一个自以为很真诚,却误以为他人都是做表面功夫的伪君子,那么他必定为"别人皆负我"的念头所锢,而变得更加无视于他人,时时诋毁他人,于是乎真正变成心狭气窄的小人了。因此,即使人人从善如流,彼此却互不信任,那就会削减了彼此的善,而更减低了大家同心努力的工作成果了。 打仗的时候,有句话说,"知己知彼,乃兵家首要之事"。而许多武将也说过:"虽为敌人,其人表现却颇杰出,令人敬佩。"这句话可以说是昭示我们,对自己和敌人都要给予正确真实的评价。 我们要是能够体悟到"虽为敌,亦可师"这句话的精髓,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那或许就能够对你我存在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能做到这一点,实乃人间伟丈夫矣! 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 □ 管住自己的舌头 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 人长了嘴巴,有了舌头,就要开口说话,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结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了你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最终自己也受到恶报。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是文学家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能管住自己的舌头就是最好的善德。 □ 装聋作哑,不战而胜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微笑笑的。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 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里啪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你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沉默"的力量是何其地大,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本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老狐狸的建议是:不如装聋作哑! 聋哑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付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第38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2)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入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二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好处真是不少。 □ 口下留情,脚下有路 口才是促进人与人关系,加强团结合作的工具。 在谈话中,我们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情感,这完全得益于好的口才。然而,在闲谈中,有时也会发生不幸的结果,这说明说话也有负效应。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道理谁不晓得?有时口舌的祸害危险性的确不小,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弄不好会使人丧失生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生活中有人愿意扯老婆舌,很让人讨厌。比如某甲听到某少女不名誉的谣言之后,当成新闻到处传播,这无形中给那无辜少女以巨大的压力而很可能酿成无端的悲剧。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弱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 一般人即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丢,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至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封杀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封杀你"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封杀你"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一语。传说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方向生长的,谁如果不小心触摸到这一"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因此,即使对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在人们正常交往中,警惕祸从口出是训练口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注意: 两个人交谈,尽量避免谈论第三者,如果所谈之事不可避免地涉及他人,也要掌握分寸,与事有关的方面可以谈,但只限于此。 在与人闲谈中,不嘲笑对方的一时失态,不批评对方的一时失误。经常给别人留下台阶,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久而久之,与你打交道的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宽宏豁达、胸襟磊落的人。这样的群众基础会使你的成功之路通畅许多。 □ 观棋不语真君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人有短处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有的人也许因为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对此看不惯,这便成了他的"短处";有的人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与处事中的确有些微小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对他的整个对外交往是无足轻重的;有的也许是出于主观的原因而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但自己却全然无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待他人的短处,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在与他人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兴波助澜,有声有色编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都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 宇宙之大,谈话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作为话题?我们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就完全可靠,也许别人还有许多难言之隐非我们所详悉。若我们贸然拿听到的片面之词宣扬出去,那么就容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我们若说出了什么话,就很难收回来了,即使事后明白了事情真相也不可能收回去,找那些听过我们说此话的人作更正。因此,若我们不是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相,切忌胡说八道。 另外,如果别人向我们谈起某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该何以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是听了便罢,不要深信这种传言,不必将此记在心中,更不可做传声筒,而且还要提醒说别人的短处的人是否对所谈的事情有所调查、确有把握。第39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3)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话题闲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筑,身后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闻,都是绝好的谈话内容,何必去说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地议人家的短处呢?好说人家短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 □ 开玩笑太恶毒,伤人也害己 一家出版社里的一位男性新婚不久,大概是心情愉快,生活稳定吧,人渐渐胖起来,和婚前差了很多。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的先生来,他和那位日渐发胖的同事是旧识,大家聊了一会儿,女同事的丈夫突然对新婚的同事说:"你怎么搞的,胖得这个样子,满脸横肉,像肥猪一样。"大家听了笑了起来。 那位同事一时变了脸色,一句不吭。等笑他胖的那人走了,他才爆发开来,大骂他说话恶毒。女同事送走她先生回来,立即赔不是,把场面弄得很尴尬。 好朋友彼此间开玩笑,损来损去无伤大雅,但那女同事的先生的用词的确太激烈直截了些,难怪人受不了。后来呢?被笑胖的那位同事和笑人胖的那位先生再也没有来往过。 一直记着那些嘲笑的话固然没有必要,但嘲笑别人,让人自尊心受损却也不应该。 所以,开玩笑、损人应有分寸,否则伤害人、得罪人而不自知,那才得不偿失。 当然,人没有必要每天正经八百,不苟言笑,因为这样反而会拉远你和别人之间的距离,但要开玩笑之前,应有些认识: 再豁达随和的人也有自尊心,他也许可以不在乎一百次一千次的玩笑和嘲弄,但不能忍受他在乎的人或事被开玩笑、嘲弄,你若搞不清楚他的好恶,开了不得体的玩笑,他就算不发作,也会记在心里。人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这点你必须承认,更何况有人天生敏感,容易受伤,你认为好玩的,他才不认为好玩,也就是说,开玩笑要看人。 喜欢开玩笑或嘲弄别人的人常不知不觉就过了头,因此要开玩笑之前应先三思,以免出口成刀,伤害他人。总之,涉及人身的、有批评味道的,和敏感问题及隐私问题有关的玩笑要少开,宁可不幽默,也不要让人不愉快,如果硬要"幽默",不如"幽"自己的"默"。 □ 给自己留条后路 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或是是非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尤其明显。 大部分的人一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对于"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讨"回来。 "得理不饶人"是你的权利,但何妨"得理且饶人"? 何谓"得理且饶人"?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退路下台阶,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 (1)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2)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是人性。 (3)得理不饶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且饶人,也是积德。 (4)人海茫茫,但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且饶人",这也是为自己留后路。 □ 委婉说话是处世的入门功夫 做人固然要正直、直率,但并不意味着说话都要直言,因为不适当的直言如同反面说话一样,是一种消极和否定的语言暗示,不是使人抵触反感,就是使人顾虑重重,增加心理压力,而恰当得体的委婉说话意味着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防止消极的语言暗示。 如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哪!"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暗示会使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治病还是致病呢? 相反,若医生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状,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将给病人很大的鼓舞。第40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4) 又如,当妻子买了一块布料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觉得妻子用这块布料做成衣服穿不太合适,如果丈夫不尊重体贴妻子的心情,就会直露地批评说:"你看你的审美观真成问题,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么鲜艳的衣服,岂不成老妖婆了?"这样生硬、贬损的话必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如果丈夫尊重体谅妻子的心情,就会把否定的意见说得委婉得体,给予暗示:"不错,颜色真鲜艳,给女儿做衣服,那是很漂亮的。" 当你去拜访朋友,主人热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却直言说:"不吃,不吃,我从来就不喜欢吃零食,再说我刚吃完饭,肚子饱得很,哪还有胃口吃这些东西。"这样不仅让人扫兴,而且还伤了主人的自尊心。你应该体谅到主人的一片热情和好意,委婉地说:"谢谢,谢谢!多新鲜的水果,多香的糖,只可惜刚吃完饭,没有胃口吃了,太遗憾了!" 总之,委婉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含蓄委婉地说话,正是待人圆滑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有这种文明意识,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 □ 奉承话说得好,会使你更迷人 生活中,人们对那些拍马屁的人总是投之以鄙夷的目光,殊不知,他们自己何曾没有拍过什么马屁么? 其实,拍马屁无非是对他人的一种恭维,文雅点说,是一种赞美。在人与人关系之中,拍马屁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拍马屁只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谋略,为了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巧。 如果你有满腹经纶,而又怀才不遇,可是你又不肯或者不晓得如何对人讨好拍马屁,你就永无出头之日。"伯乐"难以发现你这匹千里马。 晋武帝登基时,测字摸到个"一"字,很不高兴,"点"太小了。侍中裴楷进言道:"陛下,这个'一'摸得好,是大吉兆。因为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君王得一则天下忠。"拍得晋武帝转忧为喜。而这个侍中裴楷也在新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这种无关痛痒的马屁,说白了就是一些安慰人、鼓励人或者赞美人的话,它犹如一块砖头,铺垫了自己未来的生存之路。所以,必要的时候,拍拍马屁,既无伤大雅,又增进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如何,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奉承别人时,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像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要好些呢。 所以,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水平,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 不逞口舌之快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心思灵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的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 这种人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要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在辩论会、谈判桌上,这种人也许是个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这种人反而会吃亏,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不是辩论场,也不是会议场和谈判桌,你面对的可能是能力强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辩赢了前者,并不表示你的观点就是对的,你辩赢了后者,只凸显你只是个好辩之徒罢了。 而一般常见的情形是,人们虽然不敢在言语上和你交锋,但对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反而会同情"辩"输的那个人,你的意见并不一定会得到支持,而且别人因为怕和你在言语上交锋,只好尽量回避你。如果你得理还不饶人,把对方"赶尽杀绝",让他没有台阶下,那么你已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这对你绝对不是好事。第41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5) 人有好口才不是坏事,但运用不当则会坏事,因此你若有好口才,建议你: (1)把口才用来说明事理,而不是用来战斗。不过当有人攻击你时,你当然可以"自卫"。 (2)有好的口才,也必须要有相对的内涵,否则别人会笑你全身只有舌头最发达。 (3)要驳倒对方,维护自己的意见时,点到为止即可,切莫让对方"无地自容",换句话说,要给对方台阶下。 (4)别人得罪你时,你虽理直气壮,但也不必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5)若自己的观点有错,要勇于认错,并接受对方的观点,切莫用辩论的技巧死命反击,因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硬辩只会让人看不起你。 不过有好口才的人,常会因"所向无敌"而忽略收敛的重要,因为他把"逞口舌之快"当成一种"快乐",这是这种人最大的悲哀。 □ 非争论不可时,须掌握技巧 与人发生争论时,要使你的观点被对方认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不露痕迹地输入对方的潜在意识里面。在对方的潜在意识之前,有所谓"检阅层"的哨兵在监视着。因此,一旦你得罪了这个哨兵之后,不管你如何使出浑身解数,他总是不会让你通过的。为了不得罪这个哨兵,灵巧地通过这一关,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1.仔细地听取对方的想法 首先,你不妨使对方先说出他的想法,以便仔细地听取它。否则,他总会感觉到受到了伤害,于是态度也就变得越强硬了。而且,人有一种欲望,那就是尽量地把心中的迷乱倾吐出来。当这种欲望未得到满足时,是无法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的。因此,当你要对方听取自己的意见时,不妨先听听对方的话。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叫对方重复一下他的意见,并问他是否还有什么话想说。 2.在答话之前,不妨稍停顿一下 当受到质问时,有不少人会即刻答复,速度之快,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事实上,这并非上乘的方法。这时,你不妨先看看对方的脸,隔一会儿之后才答复。如此一来,将能够给对方一种满足感,他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值得你思考一番。这样当然就有利于你。不过,只要稍停顿一下就行了。如果你停顿得太久的话,对方会认为你不肯明确答复,或想避重就轻,甚至认为你无意回答他的问话。 即使你不得不反对对方的想法,亦不应间不容发地提出反对之词。这么一来,你无异是在告诉他:"你的想法是不足取的,根本就没有考虑的价值。" 3.不要百分之百地胜过对方 每逢争论之时,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至于对方的想法呢?则往往会被认为是荒谬的,完全错误的。其实不管是何种争论,每个人都差不多有正确的意见,也有不正确的想法。因而,当你与别人展开争论时,不妨对对方的某一项意见表示让步,这么一来,你必定能够在某一部分找出双方一致之点。你这样做之后,对方也会对你的某些意见表示让步。 在这种场合,你不妨使用"是的……然而"的说话技巧。你可婉转地说:"是啊,关于这一点,我同意你的意见,不过除此之外,不是还有这样的方法吗?……"或者:"唔……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采取此种方法,不是更好一些吗?" 如何呢?你已经知道了此种方法的要领了吧?那么,就请你赶快把它派上用场吧! 4.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与人争论时,切勿感情用事,换句话说,当对方反对自己的意见时,切勿不顾一切地使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因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采取过火的态度。这种方法是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的。因为人们对这种恫吓的态度,往往会产生反感,当然就更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相比之下,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道及事实的话,则更能够产生效果。同时,千万别摆出"这是绝对错不了的"的态度,最好是能够以"我的想法或许有错"的谦逊态度去说话,这么一来,对方将会听取你的想法,不知不觉地接受你的想法。 5.让第三者代你说话 当你与别人展开争论之时,最好让第三者代你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例如,母亲教导孩子时,总是说:"老师不许你如此做的。"或者"这样做,老师会处罚你的……"等等,总比以自己的想法教导他,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很难于信服"卖瓜者说瓜甜"的说法。经过第三者的透露之后情形就不同了。在这种场合里,即使主张与你的想法不同,但你也不至于刺激了对方的自我。 例如你这么说:"据说美子的丈夫打从戒烟之后,饭量增加了,上下楼梯也不会气喘如牛了……"其实,你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要自己的丈夫戒烟而已。第42节:第六章 多栽花儿,少栽刺儿(6) 又如,你想要丈夫把工资原封不动地交给你的话,不妨如此说:"据统计,把工资原封不动地交给太太的丈夫,目前已达到了97%以上……" 6.保全对方的面子 当你与别人展开争论时,有一件事是非记牢不可的,那就是要保全对方的面子。因为一个人在讲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即使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差错,然而,却很难于自认错误,或者改变想法,因为一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往往会疑心生暗鬼,惟恐他人会认为自己是撒谎者,或怕别人因此瞧不起自己。因此,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你最好为他制造下台的机会。例如,你可以推说:"这也难怪,因为你不明了那一件事,当然会如此想了。"或者:"只要不明就里,大家都会如此想呢!" 又如,当对方弄错时,你不妨推说那是无可奈何的事:"这不算什么,以前我也屡犯这方面的错误。只要熟悉了之后,自然就能够熟能生巧,再也不会有错误了。"或者:"在那种条件之下,谁都会弄错哩!" □ 让别人把话说完 你是否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甚至强行结束他人的交流而代之以己见--你当然不是故意的,虽然这很不礼貌,不过你的确习以为常了--如果真是这样,就赶快改掉你的坏习惯。 如果你是长者,就更不可随意打岔,因为那样不仅会影响到别人本来对你的尊敬和爱戴之情,而且你的一心二用肯定会无谓地消耗你大量的心力,使你感到交流的疲劳。 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当你急于发表自己的"高见"而对别人的谈话表现出不耐烦甚至中途打断别人时,你就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中,这样会加重听、讲双方的精神压力,你们在交流思想的同时还得分出大量精力来加快谈话的节奏--生恐不能尽快说完而引起对方的不耐烦。结果往往造成言者不尽兴、听者不晓其意的尴尬局面。于是你和被你打断话题的人都会产生懊恼情绪而相互埋怨,你们很可能由此而影响彼此关系,阻塞情谊。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一种行为,那就是别人不认真听自己的讲话,因为那是不尊重的表现,更何况你若私下说得热闹,你怎能听清楚主讲者的讲话内容? 你一旦注意到自己时常有打扰他人谈话的行为,你就应意识到自己这种带有潜在危险性的行为习惯只是一种无知的体现。意识到这一点对你来说实际上是一则好消息,因为你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自持--下一次要放任自己的时候及时自律,这就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下一次和别人交谈前,告诉你自己要做到耐心和等待,让别人把话说完后自己再谈。 你的处世方法真的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做一个谦逊善听的听众,跟你谈话的人就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轻松愉快,因为他看得出你在认真对待他的思想;而你自己也同样会轻松愉悦起来,因为你的聆听为你丰富了思想,你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不再为准备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心理紧张了。随着你心绪的缓和,你安详的心理变得更加从容,你的理解力明显提高,智慧开始显现。你终于可以享受和他人的交流,不再觉得那是一场紧张的赛跑。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试着去做一做,你将会更加从容而自信的。 □ 欲谋大事,先学"守口如瓶" 闲聊是件很快乐的事。"没有时间闲聊"这句话可作为没有时间但一直很想说话的情况的写照。 人不能离群索居,很希望有个倾诉的对象。拥有一两位知己乃人生一大乐事。 某电力公司在招考土地征地的办事员。在许多应征者当中,能说、善饮酒的人很多,但是他们不适合担任此项工作。饮太多酒容易轻诺、逞口舌之能,对于好坏不能分辨,会误事。"祸从口出"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闲聊的确是件快乐的事,但如果聊得太过火就得注意了,有人会要求安静点。对于太爱说话的人,对方已起了戒心。彼此便很难倾谈了。 若因闲聊而走漏情报,一切也就跟着破坏了,就会丧失了信用,丧失信用的人要想说服他人实在很难。 上司想听同事们的意见,因此说"听你说话真是一大享受"。这时,切记勿兴奋地说个没完。有必要先探知上司要求意见的意图何在。有时他可能只是要试试你的口风紧不紧而已。表面上虽频频点头,事实上他在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这个人不能告诉他重要的事。" 这不仅会使自己受损,而且有时还会伤害到自己的同事。当然你若是有意要伤害对方,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你要注意,虽然目前你占了上风,伤害对方,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虽然你事先叮嘱上司说:"别让他知道!"话既出口,谁能保证话不会传到那人耳朵里。当同事有意疏远你时,再怪上司也来不及了。第43节: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1) 在对方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优越感油然而生,终于忍不住想说出来。没有实力但爱出风头的人,或没有倾诉对象的人,所以不易守口如瓶,或许与此有关! 平常我们说那个人很有信用,多半指他嘴巴很紧的意思。 □ 别人的秘密知道得越少越好 秘密之所以称为秘密,是因为知道的人很少。如果知道的人太多了,就不能称之为秘密。 秘密分为个人秘密,公司、企业的秘密,如果上升到国家,就称为国家机密等等。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有窥探别人秘密的欲望。有些秘密还是少知道,不知道为好;特别是对于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用各种方法假设、探讨、求证、挖取,甚至有人主动向你诉说也应该避而不知的。 你知道了一个秘密,也就有保守这个秘密的责任。告诉你秘密的人也多了一分对你的顾虑,担心你会对秘密泄露出去。有朝一日秘密被泄漏了。你总脱不了泄密的嫌疑,如果秘密牵涉到违法,你就可能知情不报,甚至给你带来杀身之祸,所以,我们应该对秘密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 如果你本来就知道别人的秘密,最好的方式是三缄其口,把别人的秘密永存心底,把它忘了也未尝不可。 如果是你自己的秘密,想让它成为秘密就不要告诉别人。也许你觉得可以告诉给值得信赖的人,但值得信赖的人也有他的好友,这样传下去,秘密变得得人人皆知了。 如果你很有对秘密一吐为快的欲望,那就找一个没人的角落,对着砖墙泄一下密以解欲望之快,如何? 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 成功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好,让自己和他人满意,就是成功--不一定非要万众瞩目。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功,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做。 □ 培养迅速敏捷的思考力 当代流行的经营方式是着重于团队精神,异军突起的人自有其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并非是偶然,而是由于他平日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浮现出新的构想,而受到大家的注意。 平日搜集资料、培养实力并没有什么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构想。不只是在工作上,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这一点也很重要。从来未曾表现出过人之处的人,很难恰如其分地掌握住人际关系。这种人除了在要消磨时间,需要找人出去玩的时候会被他人想到,其他时候根本没有人会主动找他。 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仔细地侧耳倾听,慎重地思考,一旦脑中闪过新构想就立即付诸行动,这才是吸引朋友的魅力。说得天花乱坠却不曾付诸行动,这种只会逞口舌之快的,其实一无是处。不能够不惜脑力、智慧给别人提供意见或帮助的人就不是益友。"闻一知十"指的是头脑反应灵敏,能够产生新构想,并不是因为有第六感觉,而是头脑转得比别人快。 培养了足够的实力,在必要的时候就能显示出灵感,这就是令人刮目相看的魅力。 当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饮酒享乐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话题产生。这个话题让其中某些人很开心而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完全忘了还有其他人的存在,其他的人完全插不上嘴,只好坐在一旁干瞪眼。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在谈话中顺着话锋把话题转开,让大家都能加入谈话。这个人就是反应灵敏的人。 朋友交往时,能够在陷入困境或僵局时适时地提出新构想使情况急转直下的人,才能够让大家另眼相待。这不但要有灵敏的头脑反应,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 要有自己的看法及构想 有些人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立刻产生新的构想。不但如此,这构想还是别人想不到的高明见解。任何问题只要和他协商,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的启示,这种人总是可以很有条理地说服别人。 当然,他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所不知的,顶多只是阅历比他人多一些。那么,为什么他所说的话能够说服别人呢?究竟他的独到之处在哪儿?能够结交到这样的朋友是非常珍贵的,能够结交到这样的朋友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善于交际。 所谓交际就是寻求各方面的知己,所以必须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由于各人的工作性质不同,要互相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知识广博,不论对方说的内容是什么都能够予以回应,这样自然是没有问题。但大部分的人对别人的事都是一知半解,顶多只能挂着笑容"嗯嗯"地答着,但却对谈话的内容没有一点兴趣。如果你对对方所说的话反应冷淡,对方就不会再和你谈论这一类的事了。第44节: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2) 一般社会人士谈论的话题总不外乎工作、家庭、兴趣、健康、学识,其中又以工作的话题最让人关心。如果你对于对方的工作一无所知,无法表示任何意见,对方会觉得和你谈话没有什么意思。 如何才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产生新构思呢?首先,你只是个平凡的人,所以,一定要常和朋友一起探讨工作上的事。其次,多读书也是很必要的。人是有思想的,即使从事不一样的工作,也能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这就是上进心。 找到问题的所在,并掌握问题。我们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也不是有专门技术的人。所以不可以固执己见,强迫别人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意见。应该合情合理地叙述自己的看法,以提供参考的立场告诉对方,表明这只是供对方选择的众多看法之一。 你所提供的看法或构想,不见得能够直接地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但或许能够引发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能够做到上述两条中的一条,朋友们都将会感激你,并且真心地觉得与你相处很愉快。 □ 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 这里所要提的原则与前项完全相反,是努力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行业的人员接触,并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只固守在自己的同行之中,无法建立多层面的人际关系。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只具备自己工作领域中的知识是不够的,这样并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生意人。 若是一点也不了解其他行业的人的想法与行动,就无法达到目的。心胸狭窄的人无法交游广阔。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与感性、情感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就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所谓交际就是经常能够同时依照一定的比例来增加本身的这两项要素。因此,吸收自己本行的专业知识,这是不用说的事,借着了解不同性质的行业中的不同生活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见闻,一方面还可以交到许多不同的朋友,这更是重要的交际技巧。 日本的综合性贸易公司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秘密就在于知识的供应。由于他们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与商品,所以能够发挥出上乘的效果,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 除了自己的本行之外,交往的对象必须扩及其他各行业的职业高手,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及关系。最简单而可行的是和自己的中学同学或大学同学及以往的故友保持联络,所以必须踊跃地参加同学聚会。只可惜很多现代人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交往。 为了积极地与居家附近的人们交往,多参加社区内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及利用孩子学校中的活动都是可行的做法。直接从事业务活动及旅行业,可以借着与顾客密切地往来,轻易地与顾客建立起友好的情谊,而从事内勤工作的专业人员就很少有机会和公司同事以外的人接触。这时,就得利用自己的另一半。 或许你的另一半是个不擅交际的人。若是这样,那就得努力地培养兴趣或爱好,多参加民间社团所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或旅行、野营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办法。无论如何,具有广泛的爱好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要件。 利用爱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远超过年龄、职业、地位的局限。即使是因为工作关系而结交的朋友,如果能够有共同兴趣,就容易在下班后以轻松的心情和谐的气氛交往下去。这样的友谊通常是比较牢靠的。 □ 切勿不懂装懂 社会上一知半解的人一多,就容易流行起一股装腔作势之风。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的人,心里便容易产生惟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生意人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随时都想找机会扳回面子。 有位小杂志社社长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并且故意以降低自己的音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也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夹着再多的暗示性话语,他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永远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插进一脚来评断。当他一要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然后便咬着牙、万分痛苦地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虽然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样会被人看做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在朋友关系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一点也不可爱的男性。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第45节: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3) 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交朋友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精通的地方就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精通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说服他人。 谦虚的态度是指对于是自己专精的事物,不妨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只是说话技巧要高明。 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论是不懂装懂或是真的无知,都有损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永远都是不受欢迎的一类,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行为处事方法会毁掉一切刚刚兴起的事业,使人们失去对你的兴趣和信任。 □ 包装一副好形象 佛靠金装,人靠衣裳。很多人都有以貌取人的势利天性,你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印象,你穿得气派,无形中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别人觉得有利可图,就容易答应你的要求。你衣着寒酸窝囊,别人认为无油水可捞,就可能一口回绝你的请求。 一个人的外貌对于人本身的确有影响,穿着得体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好,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 反之,一个穿着邋遢的人给人的印象就差,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个没什么作为的人,他粗心、没有效率、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值得特别尊敬他,他习惯不被重视。" 譬如,面容方面,疲倦、憔悴或没刮干净的胡须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头发太长或凌乱不堪亦然;衬衫尺寸不合的衣领或土里土气的领带,均足以损害到你的形象。 不合身份的穿着会令对方产生你很轻浮的印象。如果一位学生开着名贵汽车,或者使用价格昂贵的打火机,就难免让人觉得轻浮,因为这种不合身份的举动极易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一个人的服饰具有"延长自我"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和代表"自我延长"的服饰差距过大,就会令人有"不完整人格"的印象。比如,衣服和鞋子都是高级品,而腰带却是廉价品的打扮,就会令人产生不自然的感觉,怀疑是诈骗犯。 此外,体形臃肿、衣着缺乏品位和姿势不雅等等,同样是造成负面形象的主要因素。除了经常检查自己的仪表之外,尚需注重整体的协调感。 脸部的表情是影响相貌的重要因素。你可以站在镜子前面努力练习,如何不让自己看起来像凶神恶煞似的。这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种努力将会左右一个人的精神,由此来改变一个人的相貌。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灭的。长相凶恶的人谁也不喜欢,没有自信的人总是让人觉得缩头缩尾。有些人就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就是长相给人留下好印象罢了,这正是长相的重要性。 长相贼头贼脑的人总是让人觉得靠不住,而慈眉善目的人却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作为一个上班族,每天早上一定要站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脸。是柔和、精力充沛的,还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如果早上起来就一脸没精打采的样子,那最好先振作精神再出门。 尽量找机会利用镜子审视自己的脸,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要随时保持清醒状态。 即使是男士也要随身携带一面小镜子,随时注意一下自己的领带是不是松了,头发是不是乱了,自己的脸部表情够不够柔和,是不是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在交际技巧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对方松懈,失去警戒心。所谓最佳表现就是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笑容勉强,要保持坦率诚恳的表情。 正直的人能给他人安全感,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重要条件。在商业社会中最忌讳的就是过于尖锐的处事方法,所以要让自己养成保持柔和表情的习惯。 为自己包装一副好形象,这对于处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的现代人格外重要。许多意想不到的职位、公差、会客机会等等会因为你大方得体的形象而降落在你头上。而这些机会就可能成为你飞黄腾达的第一步。 □ 走向高层次:一流人物的选择 "形象是重要,但我如何能买得起那种真正使我自我感觉良好,也能使别人看重我的衣服呢?" 许多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最终答案却十分简单。 付两倍的价钱买一半的数量。记住这个答案,然后进行练习。把这一原则应用于人的一切穿戴上:帽子、衣服、鞋袜、外套。对于形象来说,衣物的质量远比数量更为重要。当你按照这一理论行事时,你会发现你的自尊及他人对你的尊重会油然而生。当你"付两倍的价钱买一半的数量"时,你会发现这样在经济上也很合算。因为:第46节: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4) (1)你的衣服将延长两倍以上的寿命,因为它们的质量比以前好得多,而且一直显示出它们的高质量。 (2)你买的衣服的式样也将延续更长时间,好的衣服都是这样。 (3)你将得到更好的服务和建议。商人们对要买高质量、高价衣服的顾客要比常人热心得多,他们更愿意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衣服。 记住,你的形象对你自己的思想,对别人对你的看法都有很大影响。尽量使他人说:"这是一位拥有自尊的人,他很重要,好好对待他。" 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是为了别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你是你心中的自我。如果你的外表使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那么你就会低人一等;你的形象使你觉得渺小,那么你便会变得渺小。形象良好,则你的思想和行动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走向高层次,这是你做任何事情时都应遵循的规律,包括你到商店买东西时也一样。许多人因在花钱上斤斤计较想占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一个人因雇用了一个低薪水的会计,结果财政上出现了漏洞;也有人因找一位收费低的医生看病,结果得到的是完全错误的诊断;还有人因修房子、住旅馆、购买货物时图一点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有人会说:"我哪买得起那些昂贵的东西呀?"对这个问题,回答很简单,你更付不起"贪便宜吃大亏"的代价。从长远来看,昂贵、高档的商品当然要比廉价低劣产品更有价值。商品应贵在精,而不在多。例如,买一双高级皮鞋要比3双一般质量的皮鞋更合算。从这个角度看,买一流质量的产品所花的代价并不比二流产品花费的大,相反,往往更小。 用高级商店包装纸包着的东西,看上去十分精美。价格昂贵的香水,香味高雅。使用最好的产品,你就会觉得自己伟大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充满了自信。 如果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心情便自然低沉。充满生气的人总是打扮得十分考究,衣着整齐;没有生气的人则不修边幅。 有一点奢侈的思想并不是坏事,使用最好的东西可增强人的自信心。 刚开始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儿不舒服,不过只要不断检查自己并及时调整,这种良好的姿势就会成为你自然的姿势。良好的体态和姿势对你来说也很重要: 1.良好的姿势增强活力,不良姿势却消耗能量 良好的姿势使你显得更年轻、热情而有活力,这正是主管们雇人或提拔人时所考虑的因素(如果有两位同样资历的申请者申请同一份工作,那位头脑清醒、机警灵活并且生气勃勃的,必然会占有先机)。 2.良好姿势使体内各器官协调和谐,确实增进身体健康 这有许多好处,防止胸部内凹压迫肺脏,引起呼吸及血液循环不良,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许多好处。事实上,整个办公室家具业厂商已经迅速地注意到了使桌椅的设计符合人们追求良好姿势的要求。 3.良好的姿势会使音质优美 因为空气能完全不受限制进出肺部,使你讲话的声音洪亮、和谐,因而更有力量。 4.自我感觉良好 如果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在别人眼中看来也显得健美(你的腰围看来减少了5厘米)。 不良姿势使你显得懦弱、温吞而无力。有许多人穿上挺帅的西装,打着高级的领带,而仍让人看起来是无能的人。问题不在于你穿戴什么,而在于如何穿戴。 有人曾说,凭借一个人的脚步声就可大体判断出他的性格属于哪一种类型:是坚强还是软弱?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稳重还是轻浮?不仅如此,通过观察他走路的姿态,可进一步对其性格加深了解。每个人每天都要走路,他的性格、特征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他的步履中表现出来。所以,是积极还是消极地对待人生,只要看他走路的姿势就可知其大概了。 在街上看到一个弯腰驼背低头走路的人,你肯定不会认为"真精神啊!"你会想:"看他那样子真可怜,准有什么苦恼",并对他抱有同情。而当你看到那些昂首挺胸走路的人时,又会想:"这个人生活很充实,真叫人羡慕啊!" 如果你很消沉,那就要抬起头,挺起胸,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向前走,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旦这种形态进入你的潜在意识,你便会产生勇气。如果你能习惯这种走路方式,你就能排除外来干扰,从而信心十足地走向人生的成功路。 □ 培养完美的个性 个性有瑕疵的人并非一无可取、不可救药。许多事例验证了这一点。有些卓越不凡幽默风趣的人,原来可能是个孤僻、难以相处的人。他们通过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同时克服自己个性中的缺点而获得成就。要想克服个性中的缺点,先要分析自己的个性。同时了解优良个性的特征,以便朝那个方向努力。第47节:第七章 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