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

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赵老工人一在17PR一直潜水,看看各方豪杰写的东西。甚至连注册一下都懒得去动手。昨天在挚友陈姐姐的公司给五六十号人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大家心满意足。尽管没有什么先进的理论(也说不出来什么先进理论),但恰好是我这几年的草根公关让我更多的了解公关新人的短板。于是开始写这么一个漫长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的东西。以前看过一个漫画,一个人顺着长长的梯子爬上云端,然后悄悄的把梯子藏起来,对云端下面的人说,“飞上来吧,我就是飞上来的”。于是下面众人顶礼膜拜。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如此,而大家往往人为的把成功包装的历经艰苦。成功必须下苦功夫这是事实,而成功并非一些大腕所描述的那样艰难。写下我的故事,让更多新人成为明天的总监。四个声明:1、你可能比我牛,这很正常,公关圈从来不缺乏聪明人和大腕。你可能不屑我写的东西,欢迎绕道;2、请不要对号入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文章中全部都是代号出现;3、请不要质疑我的动机,我既不想炒作自己,也不想为我的公司摇旗呐喊,尽管我和我的公司合作的非常好。但这是一个纯个人的东西,算是一个小小的回忆录,和一切“商业目的”无关。4、欢迎非商业目的的转载,打个招呼就行我只想让更多的公关新人从中得到收获,而且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去看,你能迅速成长和提高的。简单介绍下我自己,四川成都人,聪明且用功,已婚,夫妻恩爱。81年4月生人,2004年2月进入公关圈,2004年8月升为高级客户经理,2005年2月升为客户总监,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从公关菜鸟到客户总监的转变。迄今,所做过的行业包括IT、互联网、服装、快消、保险、商场、娱乐、家具等多个行业。(由于工作繁忙,我只能保证每周至少一次更新)二我是03年毕业的,在四川一个比较好的普通本科院校。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毕业时,GF(现在的娘子)由于亲戚的关系,来北京上地某公司工作。而我则留在成都,忙着考研。当初报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精算,选这个专业很简单,一是因为我的数学很好,而精算师对数学的要求蛮高,二是因为薪水高。年轻人在学校时往往以兴趣或者所学专业为主要的求职目标,而一旦要真正走向社会,则很现实的会考虑温饱问题。从03年的七月到04年的2月,半年多的时间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考研分数是323分,虽然上了国家分数线,但却比当年的中财少了一点点。当时面临三个选择,一是去调配到西南财大,二是继续考,三是去工作。仔细考虑了几天决定还是先工作吧,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03年8月的时候,新东方的徐小平老师来成都推销他的《骑驴找马》,当时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一个和他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很清楚的记得当时总共有20个《成都商报》的读者来参加徐小平的见面会。其中一个是我的铁哥们,刚在加拿大硕士毕业,正在申请哈佛的博士,另一个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一个很能干的小姑娘,现在华为,04年毕业的,工作干的有声有色。和徐小平的沟通,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总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更何苦我还不腐朽~~~~所以,在04年考研落马后,我就想到了徐小平给我说的,考不上也没什么,去北京工作就是了。04年春节刚过,就和GF踏上了来北京的火车。当火车缓缓离开四川的时候,我知道属于我自己的生活开始了。在来北京时也遇到了家里不小的反对。因为没有任何背景和关系,一个外地的很普通学校的大学生要来人才济济的北京求职,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北京也有些表哥表姐,但我心里给自己说,无论如何要一切靠自己。当时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一个月内一定要找到工作,哪怕去中关村卖盗版光盘也要工作。而随后的事情表明,一切似乎都异常的顺利,而我心里清楚,这些看似顺利的背后是这么多年的用心积累和永不服输的性格在支撑着我。到北京的第一顿饭,是请GF的同事,三四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吃饭,在上地那边的辣婆婆,一顿饭吃了我两百多元!尽管表面上很平静,但心里很难受——来北京前,妈妈给了我5000元,说如果用完了都没有找到工作,就回家吧。而我一顿饭就用掉了200多!!!但这顿饭也让我更清醒,要想在北京生存,一定要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毕竟一个月400月生活费都可以非常滋润的大学生活已经不复存在了。到北京的第二天,和铁哥们儿funny(现在申请哈佛博士的那个)去逛了逛中关村,其实我已经在不动声色中开始了我的求职之路。三做公关的很多人都不是科班出身,这个科班指的是公关、营销、广告、新闻专业。那么一个其他专业的人是否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来做公关,又能做多好呢?有这么一句老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定要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千万不要因为大学学了四年某某专业,就抱定念头非找个对口的工作。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那你的工作很难做好,职业发展也会受挫。有的同志可能会问,我读了四年这个专业都不找个对口的工作。那我换个行业,不是更是一片空白么?请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大学四年你花了多少时间在你的专业上?大家都是打球、谈恋爱、打工、打游戏这么过来的。所谓的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真正合格的人又有几个呢?所以不要害怕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当初我在进入公关行业的时候,这样安慰自己——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我拿三年时间来熟悉这个行业!!我的同学读研究生也要花3年呢,还要付学费。我相当于也在读一个研究生,三年不但不付学费,还能挣点钱。这样一想,你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而且会很高兴自己花三年进入一个全新行业,可以获得很多实际经验,还可以挣钱。这样一种心态对刚毕业的学生很重要,因为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既没有房子的贷款压力,也没有小孩子拖累。三年么,从一个菜鸟到熟手怎么的时间都够了。而事实上,从一个菜鸟成为一个熟手根本不需要那么久。所以,不要害怕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和一个新的公司,事情根本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艰难和复杂。那么对已经工作两三年的人,如果对公关感兴趣,想进入这个行业,也可以阿Q一下,“就当我又去花两年时间读了个博士么”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是新人,总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自荐信总是石沉大海?难道是简历写的不够吸引人?或者是以前的工作背景不好?其实答案很简单,人太多了,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简历。谁有时间和精力去每封都看?所以,我们在求职中要做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简历被对方看到!!!只有迈出了这一步,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一个好的简历也能让对方很清楚的了解你的策划能力和沟通能力。还有什么让公关公司更看重的呢? 求职过程中,一定要积累经验,并且擅于总结。应届毕业生容易遇到简历无人问津的郁闷,以及满心欢喜的面试却被拒绝的伤心。当我决定去北京之前,我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在成都找了七八家公司去面试,不是为了去找到这个工作,而是锻炼自己在面试中的谈吐和心理素质,以及总结每次面试的得失!因为没有什么期盼(无论是否成功都不在意,反正我不在成都工作),所以整个人在面试过程中十分放得开,把我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展示了出来。最后得到的结果让我更有信心——只有《成都商报》和置信房产稍微有点阻碍,其他公司都当场拍板可以接收我。为什么我的简历能被对方看见从而给我一个面试机会呢?我会在后面结合在北京的求职经历来具体分析。在成都的最后一个月,一次简短实习给我迎头浇了盆冷水,虽然是小事情,但在那个特殊时候也让自信的有点猖狂的我冷静了下来。当时去了一个广告公司,是一个非常远房的亲戚开的,去那里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想看看传真机和复印机怎么用的,以及打卡机到底长什么样子。在广告公司和一个设计聊天,他说,我们给XX公司做招贴广告,做P-O-P的时候,如何如何。我心里那叫一个鄙视——“P-O-P?拜托,大哥,那个单词读做POP,什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读啊,没读过书啊!”。第二天去表嫂公司转转,把这个事情当笑话一样的讲给表嫂听。表嫂在一个德国公司做市场,很轻描淡写的给我说一句,人家没错,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缩写,意为“卖点广告”其主要商业用途是刺激引导消费和活跃卖场气氛。这个小小的事情却让我迅速冷静下来——别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不懂的东西多着呢!读过四年大学有什么了不起?走向社会一切得从零开始。经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以及在成都多个公司面试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自信,我在冷静和自信并存的状态下踏上去北京的火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三天,我就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事后,一些朋友问我当时的想法,毕竟单枪匹马闯北京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我是这么认为,请自己体会——中国有13亿人,其中8亿是农村人口,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非劳动力人口3亿,剩下真正的城市劳动力也就那么两三亿。这两三亿人里面读过大学的不可能超过一半。如此一看,全国有12亿多的人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都能凭自己的努力生活和工作。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至少我比全国10多亿人有优势!就拿最简单的说,当年全国的网民人数还不到8000万,至少我是网民,我会上网,这也是我的一技之长,也比其他12亿多人强。所以,我一定能顺利在北京找到工作,我都找不到其他12亿人又怎么活?尽管是在给自己打气,但这么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非常重要。它支持我不惧怕任何事情,无论我的竞争对手是谁都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了勇气和信心。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英文单词,它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含义Ambition——雄心,野心。对做公关的人来说,Ambition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你有多大的胆子去想事情,有多大的干劲去做事情。四有朋友说写了三集了,还没有看见菜鸟生活。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前面要写一些和公关生活无关的东西?其实,很多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在你去做一个事情之前,要想好究竟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什么才算做好?我们经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点很重要。进入职场要想好该怎么做,做项目的时候也要想好项目该怎么动手。接着写,到北京的第四天找到工作。来北京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公关——如果有,也是满电线杆的招公关先生、公关小姐那种。进入公关圈完全是一个巧合。从成都出发前,我就在思考,我去北京做什么?做IT肯定不可能,虽然我学的是计算机,但我对这个并不感兴趣。那只有做一些和文字相关的工作,毕竟我在学校当校报记者站的站长写了大量的稿子,对文字功底还是有点信心的。来北京前的半个月,正好看到《大学生》杂志——我从99年就开始看的一本非常好的杂志,也叫《中国大学生》。里面有一个人物专访,是一个做电子词典的老板,这个老板(我在这里化名为王总,仅仅是化名)此前在一个国内顶级的IT厂商任高职,现在自己出来创业。看了这个报道,让我很感兴趣,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也喜欢一些数码企业——在潜意识中,我觉得他们才代表了中关村,才代表了北京,否则我干嘛要来北京啊?主意拿定后,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和funny去逛逛中关村,我拿一个小本,记录下了大量的电子词典品牌的价格、型号,甚至和很多的售货员聊天,装作是顾客要购买产品,从而了解他们是怎样宣传所销售产品的卖点的。当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些调查会对我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正是这么一种无意识的举动使我掌握了公关从业者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了解市场。============================== 插入实际案例,了解市场的重要性——1、此前我们公司负责某显示器品牌,当时我的客户经理策划了一个活动,是从全国收一些废旧的CRT显示器,然后把这些显示器送到大学校园,让大学生拆除,把各种零部件拿来完成一些艺术品,比如环保主题、和平主题等。项目经理很高兴的把案子给我,但这是我公关职业生涯目前唯一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发火。我们先不考虑活动本身好不好,是否预算合适,是否客户满意,这都是后话。但这个活动的致命环节就是,CRT显示器里面有一个重要部件叫做高压包,如果未经专业训练的人拆除,很有可能会触电。假如这个活动真正执行了,有学生触电受伤,那将是一个多大的危机公关?就算活动不执行,但是方案给客户提交,也会被客户耻笑——你们也太不专业了吧?为这个事情,我把公司的策划部聚集在一起开会,并在以后的每次招新人面试都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希望提醒大家,一定要了解和熟悉你所做的客户和产品。一个公关菜鸟,和一个公关资深人士,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资深人士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和经验,能很快的判断出事情的正确与否,或者潜在危机。而菜鸟往往不知道去钻研,停留在表面,自然出错几率也很多。后来,我的手下问我,老大你也没做过显示器啊,你怎么知道里面有高压包。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个习惯,公司的任何一个项目进来,我会首先看看这个产品的说明书,并且咨询客户什么事情是不能说的,公司有什么忌讳。做公关的人首先要保证不要出一些低级错误,这是一个基本要求。2、去年世界杯前,我应邀去参加某空调的招标会。当时有圈内的六七家公司一起参加。这个客户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品牌,市场总监在会议现场问我们,“我们品牌知名度很低,但现在世界杯要来了,空调也是销售旺季,所以我们想大幅度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请各位给我一些专业的建议”。好几个公司的人都开始从各种角度来分析,包括什么白皮书啊,空调价格屠夫啊等等。等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们要大幅度的用价格战吸引顾客,那么很遗憾,贵公司的公关传播我们不参与了”。所有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对方市场总监让我给个解释,我告诉大家,从4月开始,各大媒体就一直在报道全球的钢材和铜都在涨价,而空调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钢材和铜。当你的成本已经大幅度提高的时候,你还要大规模的降价促销,自己本身又不是那种财大气粗的主,那这样做的结果是必死无疑。最后的结果各位看官应该能猜到,我们赢了,因为这是对方的市场总监故意挖的一个陷阱,就要看看竞标公司是否对空调行业了解。尽管很多公司做了准备,包括现场大谈特谈空调的规模、二三级城市特点、打世界杯擦边球等等。但他们唯一没有注意到的就是全球的原材料上涨。所以,各位同仁,写下这个故事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明白,在你做一个事情之前,一定要对这个行业有起码的了解,才不至于让别人觉得你太外行,在不考虑关系和回扣等因素的前提下,客户又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一个外行的公司呢?3、上周给陈姐姐公司培训,他们公司准备加大力度做网络营销。会议室做了四五十个人,我问了一个问题,“全球的网民有多少?中国的网民有多少?全球排名全三的网民国家是哪几个?”结果,没有一个人给出我正确答案,而数据还相差很远。于是,我反问大家,作为一个要加大网络营销业务的公司,连起码的中国网民情况和网民行为都不了解,那么你们怎么做?关于网民的情况,大家可以访问这个网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上面讲了三个实际的例子,都为了告诉大家,你要做一个事情之前,对行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要多看报纸,不要太有功利性。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家电客户。但我看到全球铜价上涨后,我很自然的就会去想这会影响哪些行业。形成这么一种习惯后,在突然面对一个新的客户,此前的积累会在关键时候帮你的大忙。 今天太忙了,关于来北京求职的事情下次继续说。五在中关村逛了一天后,我开始写发给Q公司的简历。首先我登录Q公司的网站,看了看他们最近的一些新闻和市场活动报道,然后看了看他们需要招聘的职位和人数。然后,我开始想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不错的公司,肯定有非常多的人发简历给他们,怎么样才能让我的简历被HR看到呢?很多人发简历,邮件的主题无非是“XX大学XX求职简历”或者是“XX应聘XX职位”。对HR来说,你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当他们每天看到上百封简历的时候,很难保证会挨个把邮件点开,仔细的看。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不仅看到我的简历,而且很仔细的看,这样我才有得到面试机会和工作的可能性。我记得我当时的邮件主题是怎么写的【王叔叔,我是XX啊,我来北京找工作了】,这个里面我写的王叔叔,就是Q公司的老板。邮件正文我大概是怎么写的“王叔叔,自从上次分享了你的职场心得后,我深受启发。我昨天已经到北京了,现在也在找工作,您可以看看我的简历,有什么建议给我么?问全家人好。XX”。简历当天晚上发出去,第二天一早就接到了面试的电话。后来和对方的HR面试的时候,对方小心翼翼的问我,“你是我们王总的亲戚么?我看你邮件在说王叔叔怎么怎么的,还在问候他们全家人好,你们好像很熟。所以我们人力资源部总监让我一定尽快约你过来谈谈”。我告诉对方,我和王总从未谋面过,但我在《大学生》杂志上分享到他的成功经验,深受鼓舞,所以来投奔他。至于喊他王叔叔,是因为他的年纪40多岁肯定叔叔级别的啊,这是我对他的尊称。HR大笑,说“我们还以为是王总亲戚,或者老朋友的孩子呢,所以让你尽快来面试。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也能看出你很聪明,擅于自己去创造机会。我们一眼就从求职简历中发现你的邮件了,上周发来简历的很多人的邮件我们现在还没有时间看呢,就先把你约来了”。也许有看官会说,你这不是欺骗么?但我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个字——我XX是王总的亲戚。你又怎能指责我欺骗呢?我只是为了让我的简历尽快被看到,让HR尽快约我面试,仅此而已,我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去毫无目的的找工作,我希望快速和有效。就这样,我在北京的第二天获得了面试机会,这个面试的经历说明求职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让自己的简历被人看到,并留下深刻印象是成功的第一步。我承认这次求职存在一定的侥幸,并不是每一个人这样写邮件都能获得机会,我的运气比较好,正好对胃口了。========================================================================实际案例: 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公关菜鸟,包括一些做了一两年的公关人往往不知道怎样切入。尤其是在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或者客户时,如果你就这个行业大谈特谈,那很有可能露怯,毕竟你此前没有做过这个行业,你不太可能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认识。一旦抓住开始的10分钟时间,让客户感受到你的“专业”,并建立起对你的信任,会对你此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公关新人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最痛苦的就是自己的点子、方案、稿件得不到认同,而同样的东西,换成总监或者老板来和客户沟通,往往会很顺利的过关。其实这里面最大的差别就是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你的专业知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很多新人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到;第二来自于你的亲切感,让客户觉得你是个老朋友,朋友之间的沟通比完全的商务拜访会亲切和有效的多。好比我求职的时候,通过那样的一封邮件叙述,让HR觉得我是他们老板的亲戚,自然而然的就会对我特殊关照。今年年初,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客户,当我接到电话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10,对方却约2:00开会。总共留给我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可以看看这个客户的一些情况,但是我根本没有去看这个行业的规模、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国外情况等等常规的信息。而是去查了下对方老板的背景。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要试图去对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是不现实的!以正合,以奇胜,有限的时间要走的就是另辟蹊径。见面后,交换名片,当看见对方老板的名字时,我突然“恍然大悟”,“张总,您是不是上个星期参加了一个XX论坛?”。张总一下来了兴趣,“是啊,怎么,赵总也参加了么?”。我说,“虽然我没有参加,但是张总在这个论坛上可说是风云人物啊,您不是大批特批中国互联网缺乏创新么,这个新闻很多网站都有报道啊,和圈内一些记者聊天时也听他们说过张总真牛,敢说互联网没啥创新。不过他自己的网站的确也做的挺有意思”。张总一下来了兴致,顿时宾主双方从此前的纯商务洽谈变成了多年知己一样,大谈互联网的种种传闻。而在和张总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把张总网站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核心信息打探了出来。谈了半个多小时,张总有其他事情需要离开,于是找来了刚外出回来的市场总监接着聊,在和市场总监的沟通过程中,我又把此前和张总沟通中打听到的网站特点,发展思路等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市场总监进一步沟通。而市场总监也十分吃惊,“你怎么对我们网站,对这个行业这么了解?看来你们的确是专家啊。”后来和中间人沟通,中间人说,他们挺满意,觉得我们既信息全面又十分专业,对他们的企业特点把握的也十分到位。一次全新的客户面谈,10分钟的时间我只做一件事——看看对方老板的背景,或者对方最近大的市场动作,而根本不去考虑这个行业的情况。当然,如果时间充分,是必须对行业信息有较深入的了解的。 菜鸟变老鸟第二课完毕——在有限的时间,抓住一个巧妙的突破点,让你的客户认为你既亲切又专业。六9:30准时面试,我们那一批有十来个人,大多数是刚毕业的。面试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对一的面试,以及集体讨论。很多细节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一对一面试的时候,HR问了我是否是王总的朋友,为什么来北京,为什么想在Q公司工作。我告诉对方,来Q公司工作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我对电子词典很感兴趣,我刚从学校毕业,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也知道学生对电子词典的喜好以及选择倾向。不出乎我的意料,她问我既然对电子词典行业有兴趣,那你谈谈你所了解的情况呢?这时,我此前在中关村溜达所准备的资料派上用场了,我详细的告诉她文曲星、步步高、名人、快译通等品牌的主要特点,以及Q公司的产品卖点,哪些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哪个型号和Q公司的类似,但他们卖多少钱,我们卖多少钱,他们的销售如何对方推销,我们的销售又是怎么提炼的。甚至我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图表,是我在中关村所看到的一二十个不同品牌柜台前,去询问,或者是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的年龄、身份的一个简单统计。一番话说过之后,我看见HR的眼睛越睁越大,我心里很清楚她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求职者,我的工作有戏了!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经验和大家分享——首先,不打无准备之仗,你此前的调查在和客户的沟通中会帮你增添获胜的砝码。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自己是甲方,面对不同的供应商,一个公关公司对行业比较了解,对这个行业也有自己的一些分析和看法,那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对他特别留意。公关新人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客户的信任,包括一些有公关经验的人也害怕在客户面前说错,反而露怯。在我和客户的沟通中,一般有两个策略,第一就是从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入手(在上个帖子中,我已经结合我的求职工作来详细讲解了);第二就是勇敢地把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告诉客户——刚开始接触客户时,由于对行业不足够了解,出错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你不问,在以后的服务过程中还不断出错,那你的业务能力就会被人怀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这样问,“假如我现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消费者,我不可能对行业和产品很了解,那么XXX这个问题你们如何给我解释?”这么一来,你既打听到了你想问的问题,又不会因为所问的问题有可能太幼稚而显的不专业——因为前提已经说明,我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我不知道是理所当然。而另一种供应商是一问三不知,只是告诉你我们敬业精神很强,我们充满创意,我们资源丰富等等。这种单纯的口头上的承诺有多大的说服力?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告诉客户自己多么能干,自己资源丰富,但请注意客户不是傻瓜。能吃苦和有资源是你作为一个公关公司所必备的素质,这没什么值得大说特说的。这好像你写简历告诉别人自己会熟练的使用电脑一样——有意义么?现代人谁不会用电脑呢?这是基本技能,而不是你与众不同的特点。其次,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你要想方设法让谈话的主题回到你所擅长的领域,或者你的优点上面,尽量让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我此前调查了这个行业的很多信息,如果我自己不主动把话题引到这个方面,那所有的准备工作都白做了。求职的时候要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的成绩有多好,无论你有多能干,毕竟你是一个学生,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和实际工作是脱节的。一个有经验的HR会迅速发现你的短板,并穷追猛打,让你把自己的最大弱点暴露出来。我的本专业是计算机,但我想找的工作和市场营销相关,如果我不及时把话题转移到对电子词典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上去,那HR很快就会问到我一些市场营销的相关问题——我很难给出让她满意的答案。这样一来,无疑暴露了我的弱点,获得工作的机会也会小很多。所以,将面试的主导权尽量掌握在自己手里,让HR的问题慢慢转向自己擅长的地方,是很有效的。同理,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你此前所调查到的信息有意无意的和客户沟通,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你已经传递给客户一个信息——我并不是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的,我还是知道不少东西的。二、我对Q公司感兴趣,是因为我对王总的个人经历和才能十分佩服,希望能有机会融入这个集体中来。Q公司的老板王总曾创造了“XX产品”的神话,是当年XX最重要的操盘手。他曾经抓住了职场人群的喜好,创造了奇迹,我也坚信他能够抓住学生市场,把学习机做好做大。当说到这一点时,HR发现居然我是如此了解他们公司、他们老板,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里面一个经验分享,绝大多数的公司、企业,领导人的风格和经历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文化。无论是牛根生的“小赢凭智、大胜靠德”,还是华为的“狼性文化”,爱国者的“象棋文化”,都和企业家自身的风格密不可分,了解和掌握这一点,在和客户的沟通中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价值观、责任心和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吻合的,这也会加深对你的好感和欣赏。========================================================================我们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种困扰,要么就是客户问的问题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要么就是自己精心准备的东西根本没有机会展示。我觉得,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大家不要被动的接受,而要成为一个主动者,让整个问题慢慢的转向自己擅长的地方,以及准备好的资料。要知道,客户毕竟不是你自己,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假想来考验你。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才能更好的展示出来。不要过于强调自己公司有多能干,这些都是“虚”的,人人都会说,你要做的是告诉客户你能做什么,为什么能做。在和客户的沟通中,我经常会说一句话,这个事情有100种方法,有的公司能给你拿出10种策略,但我们只能拿出一种,但恰恰是这种策略就是最适合你们的。七随后的集体讨论环节,很多细节记不清楚了。但有一个事情历历在目,HR问所有面试者,假设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跟他们争夺市场份额十分激烈,但这个时候竞争对手的产品出了个严重问题,引起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口诛笔伐。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现场的十几个人各种说法都有,但大多数表达一个意思——借此良机,让竞争对手一蹶不振。但只有我和人大那个老师是相反的观点——即使不雪中送炭,但也万万不能落井下石。当这个行业里面一个品牌出了严重的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个企业,也包括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如果落井下石,也很有可能引火上身,另一方面也会让行业其他同仁对这种做法而不齿。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XX品牌刚开始做空调的时候,大张旗鼓的推出了“空调成本白皮书”,把空调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彻底曝光,尽管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和追捧,但却和国内外的所有空调厂商结下了仇,使得此后无论和国美谈判,还是争取空调行业协会的支持,都遇到了很多的阻碍,举步维艰。中国有句老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google的企业文化中也有最重要的一点“不作恶”!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应该做一个充满善意的人。尽管社会有很多的阴暗面,但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人生是充满希望还是怨天尤人,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会影响你此后的工作心态和生活状态。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做的是让自己生活的好一点,让自己心安一点。当我在面试应聘者时,会问他为什么辞职,只要他说我以前公司很差,老板也很差,同事也很差。这种人我是肯定不会录用,因为我相信当你有一天从我的公司离开时,会给新东家说类似的话。一个心中没有感激和善良的人,是很难平和、积极的工作。所以,无论你是走出校门,还是以后跳槽换工作,永远不要在外说你的学校以及你的公司的坏话,在某一个阶段,它是容纳和收留你的一个地方。圈子很小,说不定哪一天你又有机会和此前公司的人共事,你是希望他们记住你的好呢,还是希望他们都知道你背后所散布的各种不妥当的言论呢?很喜欢美国的一个征兵宣传语“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我们每个人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也应该有种积极和善良的心态,感受别人给与我们的关照,并对这种关心和友善予以回报。做一个善意和温暖的人。集体讨论之后,我和人大那个老师当时就收到了录用通知,而在这个之后我的工作还发生了一些变数。下次帖子我会继续讲述。=========================================================公关行业是一个流动非常频繁的行业,无论你是新人,还是老手,都不可能在一个公司一辈子呆下去。如果能在一个PR公司呆三年以上,那已经是资深老员工了。但是,公关行业也经常传出由于XX总监离职而带走客户的例子。尽管你一时半会能拿着单子走,但从长远来说,你的口碑?你的信誉?以及,你可能产生疑心,怕自己的下属有一天也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把项目带走,让公司陷入困境。不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品行和口碑是多少个单子都不能媲美的。自己的口碑除了业绩,还有为人,记住这点,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客户的好感,以及猎头或者其他公司HR的认同,你的职业生涯会越走越顺利。八拿到录用通知后,HR告诉我,我的工作主要是业务销售,每个月的底薪不到800元,其他的就要看提成了。在一分钟之前还为得到工作而欢欣雀跃的我,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我不想从事销售工作,这不是我擅长的事情。最简单的说吧,销售需要和不同的商场、卖场、渠道伙伴称兄道弟,觥筹交错。但我一滴酒都不沾,也从来不吸烟,这起码丧失了作为销售的一个基本武器——烟酒交际。而我自己又绝对不愿意为了这个工作去学习抽烟喝酒,这有违我的原则。于是,我明确的告诉HR,我无法胜任这个工作,是否还有其他职位可以提供。HR想了想,打了个电话,随后告诉我第二天去Q公司的总部面试,人力资源总监会亲自面试我。从Q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出来后,找到funny在附近一个小店吃饭。两个人都兴高采烈,约定“今天我们在这里吃炒饭,以后我们天天吃龙虾”,那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俩个又说又笑,随后给女友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下情况,就回去准备第二天的面试去了。当天晚上,我写了个简单的方案,把我对学习机的一些想法,包括市场活动啊,概念包装啊写了满满的两页纸。头天晚上还因为紧张而失眠,但经过第一天的面试后,心里放松了不少,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早早去了Q公司总部,和十分亲切的人力资源总监C女士交流,C女士说我是他们成立以来总部面试的第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应届生都会分派到各地的分公司,从基层做起。但我不愿意做业务销售,而北京分公司的HR又大力推荐,因此想跟我聊聊。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里插入一句,头天面试的时候,HR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尽管我十分想问薪资待遇,但我还是忍住了,问了一些关于企业产品、渠道、市场占有率、主要竞争对手之类的“专业问题”)。于是,和C女士沟通的时候,我把头天从HR那里打听到的一些东西现学现卖,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和C女士滔滔不绝说了半天。C女士十分惊奇“你怎么对我们的产品和市场这么了解?”。这里有个经验和大家分享——重视你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有可能是一个转折。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报社招记者,去了不少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结果笔试只有一道题——“报社这个楼总共有几层?外墙面是什么颜色的?”,报社给出的解释是,一个记者,一定要善于观察,并且要注意别人看不到的细节,这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记者。对做公关的人同样如此,我前面的帖子举了不少例子,都足以说明细节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和C女士聊的十分愉快,不过很遗憾的是,我想做的市场部职位北京没有空缺了,C女士说你愿意去成都或者西安么?我给那边的分公司打个电话,你一去就可以上班。我摇头,我的女朋友在北京,除了北京我哪里都不去。工作眼看就要泡汤,当我已经走出Q公司大门的时候,C女士喊住了我,写了个纸条以及一个电话,让我打电话给上面的人,说我肯定适合这样的公司。千恩万谢之后,我拨通了C女士给的电话,而这个电话也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让我从此进入了公关行业。这里面有个经验分享,当你很真诚和真实的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之后,即使这个公司没有合适的工作,对方也很有可能因为对你有好感而推荐工作。包括我现在也会面试人,一些不错的苗子但短时间不适合我的需求的人,我会推荐给朋友的公司,让他们有一个成长的环境和时间。 第二天,去这个公关公司T公司面试,在紫竹院附近。由于有C女士的推荐,再加上在校期间发表的几十篇文章,很顺利的就得到了我的第一个工作——公关公司的客户助理。从来北京发出简历到正式找到工作,我总共用了三天时间。很快的打电话告诉父母,以及女友,然后自己一个人跑到附近的公园大喊大叫“我找到工作了!”,那一刻我又一次想起由于高考差5分,而多交了接近一万元的新高职的学费;又想起了和女友在川大看《英雄》电影时,面对那个高档的住宅楼学府花园,我给自己许下的誓言;又想起了无数个逃课的日子在大量的看书积累;又想起了和funny相约要成为牛人的誓言……那一刻我非常的骄傲和自豪,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学校学生,一个学业并不出色的学生,凭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在北京找到工作的奇迹——三天时间。工作找到了,我知道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回顾整个找工作的过程,我总结了几点经验:1、绝对的自信——我比12亿人都强,我都找不到工作别人怎么活?2、强烈的心理暗示——我在四川好多家公司面试都愿意要我,我很牛,我是人才;3、细致的准备工作——我想做什么?我擅长什么?我要去的这个公司是做啥的?产品有什么特点?我在面试中如何让对方发现我的长处?4、与众不同的求职方式——让我的简历被别人看到,让HR忘不了我;5、热情和感恩——我是新人,但我很真诚。让面试我的人欣赏我,让他们乐意主动推荐我。=================================================连载写到第8集了,心急的朋友总想看我是如何在公关公司工作的。在前面的过程中,我间或插入一些工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但另一方面通过我的求职经历,我希望更多的体现出三个重要原则:收集资料、注重细节、绝对自信。对从事公关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这几点更重要了。这些天收到一些朋友的邮件,发现想进入公关行业的并不少,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感谢大家的关注。求职的经历到此结束,从下次开始,我将分别从稿件撰写、客户沟通等方面来逐一和大家探讨。九两个小声明:1、首先致以歉意,年底太忙,而且这个帖子写的时候完全是一时兴起,并没有很严谨的去想第一章写什么,第二章写什么。基本上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时间都是见缝插针的挤出来的。所以看官不要太在意帖子的条理性,或者循序渐进的培训。我写这个帖子完全是随性而发,请不要用看专家写巨著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2、请不要猜测我是谁,是什么公司的。这不是我本意。=================================================今天这个帖子是临时决定的,原因在于这些天有些同志在MSN和我沟通,问我一些问题,而通过他们的提问,我也发现有一个东西是需要让新人有所了解的,那就是——问清楚问题。 我们来看这两天的真实聊天记录,三个典型例子:1、我想做公关,北京工作好找么?多少钱一个月? 我的回答:我无法告诉你,我不知道你的学历、年龄、经验、专业、性格,文字功底如何?沟通能力如何?策划能力又是如何?我对你一无所知,因此不能告诉你任何东西。2、现在危机公关的价格,和一般的公关活动相比,是不是会高出很多?如果出现负面新闻,要花多少钱? 我的回答:危机公关是出现苗头需要危机监控?已经爆发?重度危机?危机预警?处于不同阶段,价格完全不同。还有就是区域市场的危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什么叫做负面新闻?哪方面的负面?——是导致人员伤亡?还是产品质量严重问题?是企业高管涉嫌经济腐败?或者是虚假宣传?你要问别人的问题,首先要想明白怎么问,没人有时间给你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作出非常详细的解答。3、我适合做公关么?为什么你不解决我的疑问?也不加我QQ,也不发短信或者写邮件给我。 我的回答:首先我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否适合。其次你没有给我留下任何QQ或者手机号码,邮件地址,让我怎样去联系你呢?最后,我没有义务必须来解答你的疑问,因为你的那些问题根本无法回答。=========================================================对公关从业者来说,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反复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公司内部沟通、和媒体沟通、和客户沟通,往往一个理解层面的偏差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一个公关人来说,想明白你要问什么问题,以及清楚告诉客户和媒体如何解决他们的疑问,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我给手下培训的时候,尤其是新人,我会让大家模拟一个电话的情景,问题是这样的,“假设你叫小王,张三是你的上司,他让你打电话通知客户李四先生,让李四周五下午到公关公司开会。你从来没有见过李四先生,你的上司会把对方的手机给你”。很多刚来的同事都觉得太小儿科了,谁不会打电话啊?大家的表现总的来说是这样的,“喂,你好!李四先生么?我是小王,张三让我通知你,周五下午来我们公司开会。可以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请仔细想想——1、李四先生接你电话的时候如果在开车,或者在开会怎么办?他是否方便说话?2、你从来没有见过李四,他也不可能认识谁是小王。你的个人简单介绍在哪里?3、周五下午几点来开会?大概时间多久?这也好方便对方安排手上的工作和其他行程;4、你能否确认李四先生知道你的公司地址?5、假如李四先生行程临时有变动,他怎么通知你?6、这次开会大概有哪些人参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我指出手下打电话这些没有考虑好的环节时,大家突然觉得原来活了20多年,居然一个电话都不能打的很完美?那么,如果我来打电话,我会怎么说呢?下面是我的方法:1、“你好,请问是XX公司的李四先生么?”(等对方回答,如果回答“是”)2、“李先生现在方便接听电话么?”(确认对方是否在开会或者开车,如果方便接听,继续说)。3、“李先生,我是XX公司张三的下属,我叫小王”(自报家门,让对方知道是谁在给他电话)。4、“张三请我问下您,您本周五下午3点是否有时间来我们公司开个会?这次会议主要讨论XX产品的推广问题,大概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公司的老板、策划、活动部门的同事都会参加。如果您觉得需要,也请邀请您的产品经理以及渠道经理的同事一起参会可以么?”(告诉对方会议的时间长短,参会人员,主要事项,让对方对会议有个清晰的了解);5、“我稍后会把我们公司的详细地址发短信给您,如果您临时有什么安排无法参会,也可以通过我的短信里的联系方式通知我。”(把开会的地址以及联系人方式告诉对方,以防万一)。6、“谢谢李先生,我们周五见”。(一定要等对方先挂电话,以示礼貌)。尽管绝大多数,都是PR公司的人去客户那里开会。但我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打电话的例子里面学到一点——如何把话说清楚!如何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如何让别人更方便!小时候我们都学过,把剪刀递给别人时,刀刃朝向自己,刀把冲着对方,让对方好拿不至于伤手。公关里面的沟通同样如此,把问题说清楚,语速不要太快。 其实这种技巧大家可以随时从生活中获得,我第一次注意到打电话还有学问,是以前接到保险公司的促销员电话。那个时候再想,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的人打电话给人的感觉相差很大呢?后来自己有意识的去拨打招商银行、联想客服等知名企业的服务电话,仔细揣摩别人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让我感到很亲切。 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PS:由于万恶的移动和联通,很多人接电话还是要给钱的。对公关这种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来说,要尽量给对方便利。如果你直接说,“你能把座机号码给我么?我不浪费你手机的钱了”,那对方很可能会不满,“你太小瞧人了吧?手机费我都给不起么?”。但如果换种方式问,“您手边有座机么?我打给您,不浪费您手机的电,以免您错过其他电话了”。这样一来,是不是要好很多呢?十工作找到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租房。找了半天,在西二旗找到一个两居室,和一对内蒙来的夫妇合租,因为当时女友在上地工作,她的宿舍也在上地。考虑到两个人见面方便,所以毫不犹豫的花了600元的月租把这个既没有桌子也没有一张板凳,就俩席梦思床垫的小屋子给租了下来。交了三个月的房租,以及一个月的押金后,从家里带出来的5000元只剩不到2000了。没过多久,又和女友一起出资3500元买了台电脑,从家里带出的钱也就一分都没有了。这里插一句话,当时我们一穷二白,但还是咬牙买了台电脑。我俩几乎不打游戏,当时也没有在家上网,但我总觉得必须有台电脑,才能自己在家学习或者加班,这笔钱是不能省的。无论你是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工作,年轻人刚工作的时候薪水都很低,但说老实话你节衣缩食存钱也没有什么意义,对高昂的房价而言没有任何用处,还不如把这些并不多的钱投入到一些类似电脑这样的必需品,或者其他能够长见识的开销中去。我俩04年很长一段时间加起来的薪水还不到3000元,还要给700元左右的房租水电,以及每个月至少300元的电话费和交通费。这样一来,剩下吃饭的钱就不到2000了,对两个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这点钱的确不算多。我们从刚到北京一直到现在,从来不泡吧,也不去什么夜店,K歌也几乎很少,我和女友都是比较喜欢安静的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看各种展览,法国艺术展、希腊雕塑展、暗恋桃花源的话剧、紫檀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等等,基本上北京的博物馆我们都快逛完了,下周准备去电影博物馆溜达一下。另外刚来北京时还去办了国家图书馆的借阅证,后来因为路途实在太远,去借书太不方便,因此一年以后也就退了卡。其实我开始对这些艺术展没有很大兴趣,觉得那不过是附庸风雅的小资作风,偏偏娘子热爱艺术,迫于无奈我只有陪同。但一来二去,也发现了其中的乐趣,那些跨越了时间、地域的艺术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将美淋漓尽致的展现。有时候和一些朋友聊天,尤其是那些有海外经历的朋友,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眼光和视觉会欠缺一些,对我而言英语很勉强,不太可能去国外留学长长见识,那么我就换种方式“曲线救国”,通过各种顶级艺术展来获得一些平时很难体会到的艺术熏陶。尽管我是一个纯粹的外行,只能看看热闹,但每次音乐会、舞台剧或者展览会之后,都会有一种宁静和兴奋的心情——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我要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来北京前,娘子考研认识了国内新闻圈大名鼎鼎的安替同志,来京后应邀去安替家作客,发现他家里居然还有碎纸机!后来还听说安替去任何地方都打车,家里也请小时工,猜测那个时候的安替虽然是个业内牛人,但也不太可能钱多的“令人发指”的地步。他怎么舍得任何时候都打车?还请小时工?还买碎纸机?安替说了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我花钱买时间,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中”。当时很不可理喻,觉得完全是“败家”,后来随着工作的繁忙加上自己的日渐成熟,渐渐体会到这种观点有其积极的意义,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省点钱而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或者休息不够,不是更不值得么?所以后来渐渐养成了去看看话剧、展览、电影、博物馆的习惯,虽然是一笔额外的支出,有的票价还不便宜。但所获得那种熏陶和对生活的积极心态是难以用钱买到的。这里有个经验可以和新人们探讨——刚工作时薪水的确很低,你存钱下来几乎无用,不如用这笔钱投资,投资的是自己,无论你去学英语还是买电脑,或者看展览,一定要让这笔并不多的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你自己觉得生活多么美好,要更积极的去工作,去挣钱,去把日子过的更开心。而不是天天叹气这么点钱在北京怎么活?反正你这个时候都买不起房子,不如过的开心和积极一点,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努力挣钱。04年2月19日,我正式开始上班。我的职位是客户助理,PR圈的人都知道,这个是公关公司的最低职位了。但对我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我有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名片!很快的给妈妈邮了几张回去,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喜悦,毕竟在此之前,觉得有名片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是“白领”的象征。第一个月的工作新鲜了几天后,我遇到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挫折——撰稿。公关公司里,客户部的基本能力应该就是撰稿了,在大学里面写了四年稿子,还担任学校记者站的站长,我对自己的撰稿能力一直很自信。而工作后发现等待我的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最开始那个月,我的每一篇稿子都无法通过!而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一个小姑娘也是刚毕业,人家已经有一篇稿子得到客户好评了,我居然在公司内部还无法通过!那段时间的压力非常大,也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此前找工作时的超级自信荡然无存——我最擅长的就是写稿子了,而现在连这个都无法胜任我的工作。那我到底能干嘛?我怎么在北京生存下去?难道真要去中关村卖盗版光盘么?很难熬的一段日子,大把大把的掉头发,睡眠质量极差。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两天住在公司。一方面为了省每天8元的交通费,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我该怎么办?甚至有天半夜从公司出来,步行到西直门又走回公司,就那么既怀疑自己又不甘心失败,反反复复找不到出路。3月份,拿到了生平第一次正式的薪水,兴奋万分的去民生银行查询。870元,尽管有这个月来公司较晚,薪水只有一部分因素,但这可怜的三个数字让我一天的期盼都化为乌有。我在北京啊,800多元钱,我能干嘛?我房租都600元一个月呢。鼓足勇气去问了财务,我如果拿满该多少元的月薪(因为找工作时根本没有认真谈过薪水这个问题)。财务说,1500元,扣了税以后1485元。得知结果后,尽管失望,但还是安慰自己,我在学校一个月的生活费才400呢,也过的挺好,就算现在有房租600,也不过1000的开销啊,何况我能拿到接近1500呢,剩下500除了交通和手机费,还能有点小结余,还是比我读书时候有钱。尽管自我安慰,但心里十分焦虑,自己很清楚此时的状态非常糟糕,再这样下去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但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去问同事,同事也很忙,基本上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自己去琢磨,没有人有精力来手把手教我。于是,我想了一个最笨的方法,不是说我稿子写的有问题么?那我就看看别人的稿子怎么写的。于是,第二个月开始,我把公司各个项目的简报都挨个拿来翻阅,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不同的媒体喜欢怎样的风格。不仅如此,我还做了一件真的叫做“苦功夫”的事——抄报纸。什么《经济观察报》、《北京青年报》、《计算机世界》等等,看到哪些段落哪些语句比较好,就整段整段的抄下来琢磨,或者仿效来写一些类似结构的文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强化抄报纸训练,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像样了,既能让客户满意觉得有想法,也能让媒体觉得不那么太“PR”。在公司的第三个月,我写了一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稿子,我连续在公司三天晚上加班到半夜三点查资料,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篇大稿子,收集了国内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料,根据客户的业务(不好意思,我不方便透露当初为哪家客户服务)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不代表实际情况),假设有1000家上市公司,我挨着去调查其中有多少家有800客服电话,有多少家有自己的网站,其中高科技企业比例多少、传统行业的公司占了多少。从中进行数据分析,来和我的客户的业务相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在XX领域的关注度有待提高”。这个稿子得到了从公司,到客户,媒体的一致认可,在今年国庆后和当初的客户吃饭时,对方仍然在说这个稿子他们很喜欢,一直念念不忘。这个稿子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稿件写作的钥匙,而我的薪水也在第二个月提高了,变成2200元,扣税以后是2125元。在这个里面,我所获得的经验如下:1、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熟悉不同媒体、不同行业的风格。一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每个月80-100份的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量;2、一个好的稿子一定要认真策划,你所搜集的资料越详尽,供你发挥的空间就越大,稿件的认可度也就越高。如果在写稿子之前对客户和产品根本不怎么了解,那你很难写出好的稿子来;3、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写好稿子,肚里一定要有货。而这些素材和资料都是来自于平时的积累。这篇大稿件的成功,让我重新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后来自己才知道,我所掌握的仅仅是稿件写作的秘诀之一,下功夫能写出好稿子,但是要把稿子写出可读性则需要做另外的工作了。这个部分我下次再继续写。延伸阅读:m/html/51/62451-43867.html十一写的有点脱节,工作实在太繁忙,元旦被我过成了五一,一直在加班,天天在劳动。按照流程,这个章节应该是写撰稿相关。请各位看官见谅,稍微延后几天。今天的BLOG我们来看07年的最后一天的一个聊天记录,特别说明,本聊天记录征得了对方的许可,但我更正了其中一切可能猜出来的隐私问题。蓝色字体是我说的,黑色字体是对方说的。 =======================================================你好,你是?你是赵老工人吧 看你写的博客不错就加你了还做这行呢是,挺喜欢这行,还没做够怎么说呢,有时候累的时候特别想转行,但每当完成一个大活动又特有成就感痛苦并快乐着吧呵呵,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啊,想做好总要付出很多精力。不过总的来说,我十分热爱公关行业,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姑娘在北京?你做公关五年了?那也是不多见的老手了你们还在做XX客户么?你怎么知道我做XX客户啊?你认识我?不认识要打听一个人很容易啊奇怪,老实交待你不是在XX公司么,你们一直做XX客户和XX客户啊,这个不是什么秘密吧你怎么知道我在XX公司阿这不难啊,做公关搞清楚连这点小事情不困难啊卖个关子吧,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我绝对不认识你不行,你又不知道我名字,你得告诉我怎么知道的你得告诉我喂.....你还喜欢乒乓球是XX俱乐部的会员,你的ID是ABCD妈呀,太可怕了 你是我们俱乐部的?你到底是谁啊我是赵老工人,做公关的,我绝对不认识你放松些,开个玩笑,做公关的要打听一个人真的不难跟侦探一样连俱乐部都知道比较神这是必须的啊,否则怎么去攻关客户啊,你得知道客户的喜好,才有共同语言啊你快告诉我怎么知道的吧 别卖关子了有一种东西叫做搜索引擎,我输入你的MSN,就看到了你在17pr的注册信息,其中你留了你的公司名,我再输入你的公司名,就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客户。同理,我也看到了你在某个羽毛球俱乐部留下的信息,因此我知道你喜欢羽毛球。你用什么搜的我搜了,没有俱乐部的啊google和搜狗 ,下次可以把我们今天这个聊天当作案例写BLOG里面,但不会用你的真实身份,可以作为一个案例来讲讲怎么和客户产生共同话题嗯,受益非浅 谢谢 ,呵呵很多时候,和客户的沟通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你要尽可能了解客户的喜好,这样沟通起来才更快速和亲近。客户的沟通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工作能力的认可,二是共同爱好的亲近,三是灰色操作,四是性格相投。 我没有骗你吧,我真的不认识你,我们的工作和职责可能不同。我需要大量的和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是很重要的工作。======================================和这个朋友开了个小玩笑,卖了卖关子。很多人都在感叹不知道如何与客户接触,其实只要你用心,你肯定能够找到和客户的共同话题。《输赢》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销售总监打听到对方一个领导的女儿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于是特意买了音乐会的票,并且恶补了很多古典音乐的知识。邀请客户和女儿去听音乐会后,很快就有了共同话题,相谈甚欢。另一个情节,销售天才不仅去做客户的工作,甚至连客户前台、保洁都去笑脸相迎。结果呢?从前台处第一时间知道了对方领导去上海出差的航班号,以及行程,很容易的就将其邀请到上海去看自己公司的展位,建立了进一步的联系。此前,我在和一个客户接触时,第一次交换了名片,回来后就仔细的分析,包括看了客户老板近期接受媒体专访的主要观点,找到他所关心的核心话题。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客户的MSN查到了她刚开始饲养宠物,家里的狗生病了,在很多论坛发帖求助。很快,我找到一个做宠物医生的朋友开了方子,然后买了些狗粮和药品,约了客户吃饭后送给她。对方大为感动,而此后的谈判也比第一次见面对我们冷冰冰的态度有很大改观。写blog至今,有很多朋友来问问题,其实在你问之前,应该首先问自己,我是否努力的去尝试找到答案?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很多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根本没有去想该怎么做? 写的很匆忙,见谅,大家新年快乐!十二上次写到了撰稿,对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如何把稿子写好?上次我说了第一个诀窍——多读书多看报多积累,多调查和处理信息。有的同志会这么说,“我每天工作很忙啊,哪里有时间看书看报?”。建议这样给自己找借口的人先自己掌嘴10下——你有多忙?此前我也觉得自己每天忙的没有时间去看书,后来发现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的。现在我平均每个星期的工作时间在60小时以上,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日均8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我每个月所看的报刊杂志书籍在80份左右,这还不包括在网上看的各种新闻。如果你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发现很多信息你都不知道,那很有可能出错。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我们的一个客户要参加某网站的一个活动,媒介同事提前一个小时就和客户赶了过去(想提前和对方沟通一下),结果到了以后才发现,这个网站在两个月以前已经搬家了,根本不在此前我们去过的大楼办公!幸亏提前了一小时,还有时间可以赶往新的办公地点,才没有误大事。这完全是一个意外事件,此前我们的同事去过很多次这个网站,但恰恰是最近三四个月没有去,结果人家搬家我们都不知道。从此以后,公司要求去任何地方之前,一定和对方确定详细的地址,并且发短信给客户,以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我们既然从事这个行业,如果缺乏对新闻的敏锐性,又如何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动态呢?身处一个信息社会,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没有人能够掌握所有,但是能了解多少算多少。我有一个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看书非常快,常常被娘子取笑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本书或者电影看完,我很难记住里面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但是其中最核心的东西却牢牢印在脑海,以后一旦要参考的时候,百度一下具体的细节就都出来了。毕竟人脑不是电脑,但一目十行对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很多事情是需要下苦功夫的,绝无捷径可走。每个人都是24小时,从你的K歌时间、网游、购物、看碟时间里每天抽一个小时来看书看报,所获得的回报将超过你想象。我曾经共事过的一个媒介总监,我曾亲眼看见她在出租车上拿个小本子来背,“XX记者生日是X月X天,他家小孩是X月X天……”随便你信不信,但这是我亲眼所见。所以,她的媒介关系能做的非常好,不仅是记者的喜好很清楚,记者的生日甚至家人的生日都了如指掌,后来这个同事离开了乙方,去了一个目前国内很知名的企业做公关总监。 要想做好公关(不仅仅是写好稿子),第一点就要注意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消化,尤其是在你分析行业状况,以及撰写一些深度稿件、财经稿件、人物专访的时候,这些积累尤为重要。=========================啰唆分割线==================================深度稿件的撰写很考验撰稿人的功力,对公关这个行业来说,你可能今天做汽车客户、明天做服装、后天又做互联网,如果平时积累不够,再加上对行业理解不深刻,能写出有影响力的好稿子的确很难。但这没有办法,除了多积累就是多思考,没有捷径。那么,对更多的新手来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把稿件写的让客户、媒体、读者都满意呢?——我个人看来,核心在于“故事”。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看故事,一个最简单最实际的例子,我在17pr的帖子的点击率有一万七千多了,在sohu博客的点击率也上万,而我开始写这个帖子至今不到两个月。为什么一个既非明星,又没有娱乐八卦的普通人写的东西会有很多人愿意看呢?其中的核心就在于“故事”,我试图通过真实记录我的经历,让大家看到从菜鸟到总监并非如登天般困难,只要勤于动脑、用心去做,是能够快速实现的。同样,17pr上也有很多业内知名的大腕儿,但他们的很多帖子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并没有我的高(特别声明:请喜欢望文生义的同志绕道,我尊重业内前辈以及同仁,绝无任何贬低之意,只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并不是说我比他们更有才学,或者我比他们更有经验,而是在于我的blog里面不会写那些成套的理论——虽然这个东西十分有用,但对读者来说,“故事”比任何理论都吸引人。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让更多的人接受我所要传达的信息。那么,我们在稿件的撰写上,当你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写不出深度稿的时候,把文章的“故事性”写出来,也会很容易的被媒体刊登。对我个人而言,徐小平、叶茂中、迟宇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他们的思想、态度我一直在揣摩和学习。尤其是在稿件的撰写方面,迟宇宙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知道原来文章可以写成这样的!大学的时候我开始关注迟宇宙,这个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从《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一路走来,现在应该是《新京报》的副总编,他在很多媒体的专栏我几乎一字不拉的在追着看。我个人认为,迟宇宙的最大创新在与他以一种“新闻调查”的方式将很多复杂的事情写的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好比一个高明的导演,既让你看到了故事的曲折、精彩、波澜壮阔,又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这些明显带有迟宇宙特征的东西在他的那本引起很大争议的书《联想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可以去看看《经济观察报》和《南方周末》,里面的很多文章吸引读者的正是记者在稿件撰写中穿插的“小道消息、知情者透露、独家调查”。正是有了这些可读性极强的故事内容,文章才更加的好看。我刚进入公关行业的时候,曾看过一个BBS上的帖子,是X品牌的公关贴——由于我只关注核心内容,所以不记得什么品牌什么产品了,印象中是一个主板或者显卡之类的硬件产品。帖子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我今天上学的路上,突然看见路旁的草丛里面什么在闪闪发光,走过去一看,天啊,原来是个XX牌子XX型号的显卡。只见上面的电路板排列清晰,焊接处干净利索(此处有关于产品的一些参数介绍)……考虑到失主丢失以后多么着急,我就站在路旁等失主。过了一会,有个大哥过来很着急的在寻找什么东西。我上前一问,他就告诉我是在寻找XX牌的显卡。我怕他是冒领,就让他说出主要的特征,大哥告诉我(此处有一些主要特点的简单介绍)。我一听真的是他丢的,就还给了他。大哥很激动,说多谢小兄弟,否则我这个价值XX元的显卡就丢了。我一听,天啊,这么好的东西才卖这么便宜啊!大哥说,是啊,现在买这个显卡,还有XX赠品赠送呢!”当时看完,我第一反应就是太搞笑了,哪有这样写的公关稿啊,然后发送给全公司同事,奇文共欣赏。同事也都大乐,又纷纷转发给msn上的记者朋友。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其实我们已经在无意中充当了信息传递者这么一个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帖子的撰写是十分成功的,它使得大家主动去转发,甚至去关注这个品牌,关注这个品牌现在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有促销活动!从这个很搞笑的帖子里面,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公关稿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垃圾稿”,你要想出各种方法去让你的稿子读起来有意思!总结一下,撰稿经验:1、大量的阅读和信息收集;2、将稿子写的有可读性,人的天性是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关于怎样写出可读性,我会在下一个blog里面举例说明。今天先到这里,希望看见大家的讨论。十三临时增加的一章,老赵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昨晚在msn上改了名字“屡教不改、放任自流”,有伙计问我怎么回事,因此有了这么一个章节。这两天发烧,吃了药有点嗜睡,希望写下来的东西不要昏昏沉沉。公司正在为某客户安排一个大的活动,时间很紧,负责此事的高级客户经理忙得团团转。小姑娘刚从客户经理升职到高级客户经理,这也是升职以后所负责的第一个大活动。结果前天我无意中看见,她居然在给客户撰写邀请函,包括查询会场地图,在糕点店订蛋糕等等非常琐碎的事情!——为什么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一定要亲历亲为?公司有此前的邀请函模板,买糕点这些事情交给前台同事就能搞定,那为什么一个高级客户经理会消耗精力在这些琐事上面?而另一个项目经理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BBS顶帖子,结果自己手上的稿件都没有时间去写。这些明明应该是助理或者其他部门同事的工作,为什么不能分出去?刚才同事又在抱怨,说客户让盯紧设计方案,自己根本忙不过来,那为什么不让设计直接和客户沟通?问题出来了——你的核心精力应该放在哪里?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人首先要保证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媒体有时会扮演一个奇怪的角色,比如邮递员帮警察捉小偷、警察帮老师送学生、老师帮医生照顾孤寡老人……这些事情往往会作为一个典型来大张旗鼓的表扬。好人好事的确值得表扬,但为什么这些明明该有专门的人来负责的事情,却一定要有其他行业人士来帮忙呢?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做其他的。警察就专心把坏人法办,抓一个坏人顶你送一百次小学生上学。在公司里同样如此,什么简报制作、竞争对手监测这些就应该是客户助理的工作,高级客户经理更多的是对项目进行把控和执行,而不是花两个小时去写邀请函、订蛋糕!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分工、合作”的关系,对一个团队而言,一定要鼓励和发挥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般来说,总监的经验丰富,能力也很强,但你看见哪个公司的总监花两个小时去做剪报的?或者是去写一个论坛帖子的?什么事情都总监做了,结果只有两个,总监被累死,其他同事被炒鱿鱼——因为根本不需要其他人了。有同志会说,“开口请其他同事帮忙总觉得不好意思,毕竟是我自己的项目”——ok,那你就把自己累死吧。开口求人总是不太方便的,一般来说,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努力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明明可以分出去的琐事也必须自己来干,你的助理完全可以做这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可以积累经验,你所要做的只是一个质量把控。很多人都抱怨自己每天的时间不够,除了科学的时间管理以外,一定要学会提高效率。这里面有两个原则;1、要事优先。平面稿件的撰写由于涉及到媒体的版面和排期,肯定比没有版面、时间限制的网络媒体更重要;新方案、合同的制定绝对比上个月的剪报制作更重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一定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2、资源利用。一个公司,有人擅长写稿,有人擅长活动,有人擅长策划,有人擅长沟通。在项目紧急的情况下,把相关的同事找到一起开会,比一个人闷头去干效果好很多。如果同事能抽出时间,可以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面帮你一把,就算同事也很忙,至少可以把关键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告诉你,或者是把此前作过的项目给你参考。如此一来,你会节省多少时间?================================发烧分割线=========================写了一段时间的博客,很多人来问问题。基本上我会给一个简单的答复,后来发现问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我写了一个“怎样把问题问清楚”的blog,也写了“很多事情是你自己可以做的,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根本没有想过去怎么做?”。前些天收到一个读者的邮件,希望我帮他做一个策划案,也想看看我的策划能力究竟如何?——基本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善意的玩笑,这是你的工作而不是我的,另外我的策划能力是我的客户去评判的,而不是给你做一个案子来评判,说句不客气地话——我凭什么帮你做?Team Work!团队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很多人需要一个人的合作时,这个人就要对手头上的事情分出轻重缓急。比如,很多项目需要我的支持,我会首先考虑项目的紧迫程度,以及项目经理在我这里的优先级程度。我们在伙伴那里的优先级程度,决定了能在多大程度、多短时间内得到别人的支持。不要去抱怨没人支持你,而要多去反思为什么自己在他人那里没有优先级,自己的信誉和地位究竟是怎样的?如何从同样繁忙的同事那里,从跨部门团队中,获得期望的支持与帮助。这不仅是和平时的交情有关,更和你平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关。比如,我有一个项目经理,很少主动开口向我求助,总是努力的去自己解决问题,但一旦她向我求助,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她——因为我知道她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如果再不帮她,项目就要有问题了。她在我这里的优先级无疑是很高的。另一方面,昨天有人在msn上问我问题,工作时间忙得半死,我只有回复他"长话短说"。他是这么问的,“你在北京工作?你那么忙,有时间写稿子么?”,以及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请问,这种问题有价值么?基本上你在我这里的优先级为0了,因为你占用别人的宝贵时间,玩得却是脑筋急转弯,对不起,我没空。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狼来了”的故事,工作和生活中同样如此,没有人有义务来帮你,当并不重要的事情你大呼小叫,让别人来帮你,而自己不动脑筋,久而久之,真的需要团队支持的时候,同伴对你的评价首先就是“小题大做”,这样一来,你又能获得多大的支持呢?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去努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去求助,这样你的优先级才会越来越高。而不是一有问题就找人帮忙,基本上这样下去你在职场上也就没什么造化了。总结:1、要事优先、团队合作;2、提高自己的优先级,增强自己在同伴心里的可信度。十四在找到了写文章的钥匙之后,我对工作的信心又一点点的建立起来。04年4月,我23岁的生日,也拿到了我转正以后的第一笔薪水——1485元(应该是1500元,扣了15元的税)。这个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有点冒险的决定,让女友辞职。她当时的公司在上地,极其不正规,老板是个夜猫子型的,总是白天睡觉,到了下午五点多就跑来公司组织开会,往往一开就是晚上八九点,再加上她当时的工作没有啥技术含量,所以权衡了一下,我劝女友辞职重新找工作。也许是我自己只用了三四天就找到工作,对北京求职保有一定的轻视——无非如此么。但女友真正辞职后,发现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找,那个时候她也投过卓越网、《大学生》杂志等,虽然得到了面试机会但都没有结果,其实中立的说,她的能力绝对能胜任这些职位。但也许是性格比较内敛,套用韩寒的名言“怀才和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在女友辞职一个月后,通过我当时的一个同事介绍去了一个公关公司,从此两人真正的做到了“同行相亲”。虽然事后想起来觉得很冒险,工作都没有着落就离职,但如果真的让我们重新选择,也许仍然会这样——在一个根本看不见前途的公司和行业浪费青春,所损失的远远大于辞职后重新找工作。民间出版人,《读库》的创始人老六同志在他的见招拆招中有篇很耐人回味的博客,是这么写的——“有人说,给你一千万,让你少活十年。你干吗?你说,不干。有人让你做一些浪费生命的事情,每天花的时间最终加起来,十年都不止;给你的报酬,还不到一百万。你却在干着。”在事隔三年多后,看到老六的这番话,感概万千,我们很庆幸让娘子从当时那个公司离开,尽管当时那个公司解决住房——宿舍和公司步行五分钟就到,但真正工作起来就发现这是一个大陷阱,公司可以让你无休止的加班,你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去或者正点下班,反正宿舍和公司这么近!更要命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宝贵的生命和时间全部浪费在一些根本不值得的事情中去。=================================回忆分割线================自那个稿子受到表彰之后,我在公司做的更多的事情就是撰稿。5月发薪水的时候,我拿到了2125元(应该是2200元,扣75元的税),这让我很有点高兴,毕竟每个月的薪水都有增长,而且2000多了呢,比我父母工作30多年加起来还多。自我感觉良好,有点飘飘然,甚至我一度将自己定位成文案,心安理得的每天写写稿子,看看报纸,回家吃饭,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2个月,也是我目前职业生涯中最虚度的两个月。直到发生了一件让我备受羞辱的事情——04年7月初,我们公司的一个客户在A市开会,当时公司人手十分紧张,而会议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就派了我以及一个经验丰富的媒介同事一起去A市。这是我第一次出差,也是我第二次坐飞机,整个人就和一小乡巴佬一样,很紧张,说话做事也底气不足。当时去A市还穿的表哥淘汰给我的衬衫,也不合身,就那么套在身上,现在看当年的照片十分的可怜,一脸的不知所措。在A市呆了两天,没有和客户吃过一次饭,总是找各种借口逃掉,要么说要写稿子,要么说要去盯背景板制作,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太紧张了,我根本不知道和客户那些高层坐一个桌子我该说什么,我又是一点酒都不能喝的,让我去和他们吃一个小时饭,我会紧张的晕过去。 发布会当天,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对方一个类似于市场总监一样级别的人管我要领导发言稿。我当时脑子一大,“领导发言稿需要我写么?从来没有人给我说过啊!”于是,我在那个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会议室,被客户当着四五十个渠道伙伴和媒体记者的面,指着鼻子骂了我有十分钟。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被当众骂的那么惨过,而事情的确又有我的责任,的确是因为我不知道要写领导发言稿,也没有人告诉过我——但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在来A市之前,我没有去问过我的上司我这次应该准备哪些文件和资料?毕竟我是第一次做发布会,可惜我没有问过。这次出差给我很深刻的教训,当我后来成为总监时,我会提醒自己,对待没有经验的新同事,一定要帮他们理清思路。有此看一个HR的访谈也说到,领导往往会因为自己知道某个事情该怎么做,而去主观的认为手下也知道该怎么做,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在领导眼里看来非常简单一个事情,但执行者也许没有做过容易出错。这种事情是双方的责任,新人应该自己去多想哪些环节有遗漏,要去主动和有经验的同事取经,而不是闷着头干活;老同事也要及时把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告诉新人,并不是让你亲自去做,而是教新人怎样做最快最好。 带着奇耻大辱从A市回来后,整个人好几天没有缓过来。客户也在老板那里投诉,自然我也挨了批评。其实这些都无所谓,但我如同当时在成都嘲笑广告公司的“P-O-P”读音一样,很快的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不去请教上司?为什么我会有自满的情绪,以为拿了2000多的薪水很了不起了,我有什么自满的资本?而这次羞辱事件之后,我也决定离开现在的公司——因为我实在没有颜面再呆在这里,被客户投诉是个非常丢脸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也想再逼迫自己找到刚来北京工作时的激情和勇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安于现状,每天写写稿子了事。其实决定跳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女友在新公司一个月税后2000,只比我少125元,而且听说转正以后就2500了,比我还多。虽然平时大男子主义作风很少,但至少挣钱养家的想法根深蒂固,如果女友比我的薪水还多,那我颜面何在?于是决定通过跳槽来提升薪水,主意打定之后,7月底开始寻找新的公司,当时去了大钟寺那里的太阳园的一个叫HC的公关公司面试,很小一个公司,也是刚刚成立,去应聘的职位是客户经理(在此之前我的职位一直是客户助理)。本以为有三个多月经验可以游刃有余,结果面试遭到当头一棒。对方问我,你所负责的项目每个月的传播量是多少啊?大众和IT的比例呢?区域媒体传播量呢?成本大概是百分之多少?天啊!我怎么知道啊,我一直以为这种事情是媒介同事负责的,我在公司根本没有独立做过项目,更多的是以客户助理的身份帮忙写稿子,做报告而已,我怎么知道传播量多少啊,这是我的领导的事情。但我总不能说我啥都不知道吧,只好瞎说什么公司机密不便透露等等,结果可想而知,这次面试十分糟糕,工作自然也没有拿到。回来以后,我把自己痛骂了一顿,真是丢脸,工作了三个月了,连项目每个月做多少,成本多少都一无所知,还自我感觉好的不得了。为什么我不知道?我总觉得这个和我无关,是其他同事的事情,我没有必要知道,我只要把自己的稿子写好就可以了。后来随着自己的逐渐成长,发现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公关公司的员工,无论你是策划还是媒介,都必须对项目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策划一定要了解媒体,总不能一点芝麻大的事情都没办法给客户解答,一定要等到媒介同事来回答吧?媒介一定也要知道客户的情况,你不能把韩国品牌说成日本客户,把中国网民突破2.1亿人说成超过1亿,你也应该对项目有起码的认识。否则一问三不知,客户凭什么养活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两次被当头棒喝。也让我彻底的冷静下来——我难道就满足一个月2000多元的薪水了么?难道我就把自己定位成撰稿了么?为什么我喜欢策划工作自己不去争取机会呢?总是抱怨公司没有给我机会,但我自己也没有很努力的争取过!就算公司不给我机会,我自己也没有偷偷学艺啊,所以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去HC求职发现差距之后,我索性安定下来,也不再去想要尽快跳槽,因为我也清楚看到自己的差距,如果这样随便跳槽的话,在新的公司会出很多差错,老板也会发现原来你的能力不过如此,经验也很一般,那自然也不会重用我。所以我需要的是等待,耐心的把我想要了解的东西尽快掌握,这样我才有资本去更好的公司,去要求更多的薪水。于是从7月底开始,我开始大量的参与公司项目的策划,无论这个项目和我是否有关我都积极参加,拓展思维,也看看我的想法是否会得到认可,如果不行,那原因是什么?从中吸取经验,快速消化。另一方面,我和当时抄报纸一样,把公司几年以来所有的简报都找出来,利用周末和下班后的时间仔细分析——A客户暑促的传播量是XX字,B客户重点放在教育行业和华南地区的宣传,C客户在行业每年的两大展会前后十分注重公关,D客户的新品上市传播注重评测稿件和体验稿……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苦功,我对公司所有客户的传播量和行业特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很自然的发现自己对公关的理解有了很大不同,自己的能力更是大大提高。我知道,时机到了,现在的我和一个月以前的我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能力上升了一个台阶。八月底,经过我的精心准备,我成功跳到了另一个业内知名度不错的公司任职客户经理,薪水从2125元飞跃到了税后4000元。而我自己知道,到时候能否拿到这4000元和我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关,而不仅仅是靠我在面试中的优异表现。就这样,我在第一家公司总共呆了五个月左右,尽管工作中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这是我来北京后第一家收留我的公司,对此我永远的心存感激。而对我当时的总监,我也一直将其视为自己的姐姐一样对待,她在潜移默化中教了我很多东西,也在我最需要鼓励的时候支持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好,这对我太重要了。 第一份工作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薪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去抱怨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而要想自己有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有没有主动的去虚心请教,去总结体会。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是两码事,工作中不总结,不吸取教训,哪怕你工作十年又有什么收获呢?十五我发现我的长假综合症十分严重,春节公司放了16天的长假,其后果是重新回到北京后连床都不想起,更别提上班了。今天和17pr的老大聊天,他问我是否还继续写,仔细查看上次写连载已经是1月24日了,3个星期过去早已忘记要写写什么。今天这篇BLOG和我的职场经历本身没特别大关系,主要是来分析几个案例来说明一些问题。中午和陈姐姐一起吃饭,谈到一个问题——我和她,以及更多本土中等规模的公关公司客户总监,在现有的平台下已经碰到天花板了。无论是我们的眼界、视野、知识,还是创新能力都快要达到现阶段所能达到的顶峰了,我们更多的是凭借经验、敬业、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一些新颖的点子在工作。一旦真正上升到企业的战略、策略,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控等层面,明显的会底气不足。所以工作时的充电以及有可能再去读个书是十分有必要的,05年看过一本很好的书,旅美作家陈屹的《超越EMBA》,其中有个观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走在时代前列的人,都是那些已经知道很多却一直继续询问、聆听、钻研、充实的人。”04来北京时,我给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薪水拿到XX元,房子买到多大,现在看来是实现了,那我的下一个五年做什么呢?啰嗦了一下,和今天的博客主题无关,只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未来五年我要如何发展?现在言归正传。================================大企业一定大手笔么?=========================我很喜欢看周围的各种新鲜的事情,小的时候电线杆上一个寻人启事都要津津有味的去看几分钟。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读初中时看见一个寻人启事,说走失了一个孩子,上身穿班尼路休闲服,下身穿李宁的运动裤和运动鞋……之所以给我印象很深,是我觉得太有钱了,居然穿那么好,我那个时候最好的鞋是双星,都跟个宝贝一样,穿了好几年。这个习惯一直伴随我(但几乎不围观看热闹),无论是在四川读书,还是来北京工作、杭州、上海出差,凡是看见以前没见过的东西,都要上去看个究竟。我觉得,作为一个策划人,一定不要闭门造车——你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强?一定要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从我工作那天开始,我总是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看见新颖的广告,我就去想,如果我来做,我会怎么来创意?看见好玩的活动,也要去琢磨——这个活动什么环节可能出问题?如何解决?长期训练下来,在看见或者想到一个新活动时,会快速的对其中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让活动设计少出差错。另一方面,不要太迷信权威,哪怕是非常著名的营销公司做的东西,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冷静分析——活动好在哪里?欠妥的地方又在哪里?孟子曾经曰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对策划人而言,也应当如此,“独立思考、自由人格”是每一个策划人能否与众不同的关键。举两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这两个案例的主角都是业内大名鼎鼎的企业,但大企业的活动一定无懈可击么?例子一、新京报作为北京地区的“贵族”报纸,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华夏时报》等都只卖5毛钱一份的情况下,《新京报》一直坚持一元钱的售价,虽然只多5毛钱,对上班一族而言,完全可以承受——但给读者的心理感觉是不一样的,读者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这个报纸只贵5毛钱,而是这个报纸的价钱是别的两倍!这么一种心理暗示显然对其销量没有什么太大帮助。于是,《新京报》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个事——买报纸送东西,一会是送牛奶,一会是送饮料,或者是送苹果,送书等等。我平时从来不买《新京报》,但只要送东西,总会去买一份,相信这样的读者所占的比例不小。我们来看看前几天的《新京报》做了个什么活动,请点这里,是其官方网站。《新京报》在情人节当天,随报纸赠送玫瑰花一朵。众所周知,玫瑰花在情人节那天十分昂贵,花一元钱买一张报纸就可以得束花?真值!那我要是花99元钱就可以买99朵玫瑰了?剩下的报纸卖废品还有可能卖出个打车钱来,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做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这样想是无可厚非的,但身为策划人的我们,是否应该想想这个活动的最终效果会怎样呢?如果只是为了销量,那不要怀疑,但能否建立很好的读者好感度呢?《新京报》情人节买报纸送玫瑰花这个活动并非今年首创,我第一次看见它这么做好像是05年(04年情人节是大手笔,一个房地产公司赞助,买报纸送一条金帝巧克力)。当时我就和一个朋友说,这个活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由于《新京报》是早上发行,上班族匆匆忙忙买了花去挤地铁、挤公车,历经艰辛到公司,又因为北京2月份暖气仍然供应,于是这朵玫瑰从上午9点被拿进办公室,到下午6点下班又跟随读者挤地铁,最后送到女友手里的时候,这朵花已经在暖气十足的房间里“烤”了八九个小时,又经历两次地铁人群的“蹂躏”,最后还有可能保持娇艳欲滴的姿态么?试想一下,男士好意思拿一朵已经焉了的玫瑰送给最爱的人么?女孩乐意接受这样的“枯枝败叶”么?如此一想,《新京报》的这个活动仅仅是赚了人气,但其实际对读者攻心的影响却远远达不到预期。例子二、爱墙请点这里,看一下这个叫做“爱墙”的网站(t/),这个网站其实就是一个网络易事帖。你可以将自己对家人的祝福,或者和恋人之间的海誓山盟写在这里,然后会得到一个唯一的编号(可自选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数字)。无论事隔几年,或者出国还是去异地读书,只要登录这个网站,输入你的编号,都可以看见当初写下心里话的时间,以及那些甜言蜜语。这个爱墙的鼻祖其实是受到法国巴黎市郊蒙马特高地的爱墙启发,法国爱墙坐落于巴黎文人聚居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圣心大教堂、红磨房。黑蓝色的墙壁上写满“我爱你”,据说包括311种字体和280种语言。墙壁左侧可以找到三个竖排的中文“爱”字。不知是谁创造了浪漫之墙,也不知是谁用自己的语言书写着三字箴言。当05年爱墙网出现的时候,其令人称赞的创意迅速吸引了网民关注,其中也有一些业内大腕的“模仿抄袭”,甚至一度闹得要对薄公堂。当时国内某著名站点,推出一个设计更精美的爱墙,由于不必像爱墙网为租服务器、贷款等费用发愁,这个站点A网站提出了“免费爱墙”的口号——做为国内鼻祖的爱墙网每次刊登信息是收费10元。刚看到这个消息,我就和一个朋友打赌,A网站的免费爱墙必死无疑,这种模式的服务必须收费。果然不到半个月,A网站就悄然开始收费了——对一个财大气粗,强调互联网是免费、共享的站点而言,从宣布免费到收费,时间很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试想一下,当你想给自己的恋人留下甜言蜜语的时候,发现免费爱墙网站由于没有门槛限制,上面充斥了无数的“专治牛皮癣”、“祖传秘方、老军医”、“代办证上网”等垃圾广告时,你还有可能把自己的誓言和这些垃圾信息放在一起么?这就是免费爱墙网必死无疑的原因,套用正大综艺的一句话,你猜到了么?==============================总结=======================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定要留意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情,并且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要以为是大企业做的活动就一定完美无缺,我不是鼓吹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希望我们能自己多锻炼自己的思维,看别人怎么做,想自己如何应对。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会在遇到客户要求时能迅速有效的给出较好的解决办法。权威值得尊敬和学习,但不要盲目崇拜。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总结。十六上次说到了跳槽的事情,04年8月我去了业内一家挺好的公司当客户经理。面试的时候boss问我在公关行业的目标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让我的客户案例能够夺得公关行业的金奖”。后来入职后和BOSS聊天,他说他当时最欣赏的就是我这种态度。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科学家都希望能拿到诺贝尔奖、演员都希望捧得奥斯卡,那对一个公关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夺得业内的最高奖项无疑是一个荣誉和动力。央视的广告总在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念,将成为你为之努力付出的推动力。好比我在刚写连载的时候曾经说过,我很喜欢一个词,Ambition,它既有雄心的意思,也有野心的意思,无论如何,它代表了一个人的不甘心和不妥协。到新公司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一个项目,某太阳能热水器的公关。这是我整个公关行业中第一次独立执行的项目,以前做的更多的是撰稿工作,但在项目执行、费用成本等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在执行这个项目时,有个很大的难题,由于当时客户要求主要的发布媒体是房地产行业,众所周知,房产和汽车行业的媒体发布成本很高,如果没有好的切入点,那很可能入不敷出。冥思苦想了好几天,很多个主题都被自己给否定了,如果按照一般的传播稿件没有问题,但这些主题本身缺乏很强的关注度,要想凭此去低价上房产行业的媒体困难很大。也就在这是,我平时喜欢看报纸的习惯帮了我大忙。由于04年是雅典奥运会,在奥运会结束半个月左右,我在某国外媒体上看见,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对雅典奥运给予了抨击,其奥运项目负责人尼科斯指出:“绿色能源的应用是雅典奥运会最大败笔,对于希腊这个宣传自己有无限日照的国家,获取太阳能应该不难,但这次奥运会对绿色能源的使用几乎为零……尽管雅典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太阳能技术和生产能力,太阳能电力却被排除在奥运村和其它场馆之外,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制冷也是如此。”素材来了!由于08北京奥运的影响,国内对雅典奥运的成败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其表现欠缺的环节更是“吃他人一堑,长自己之智”。很快,我根据绿色和平的这个言论写了一系列稿件,并迅速的发布出去,将客户的信息巧妙的包含其中。稿件不仅得到了客户好评,也得到媒体好评,其转载率在公司所有项目中遥遥领先,让我很快在公司立足脚跟。通过我的这个经历,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必须有大量的阅读,这才能保证你能及时获得信息,否则你的稿子永远是干巴巴的,没有任何可读性,或者是自吹自擂,像迅雷那样。 此前我曾经写过,我每个月的报纸、杂志的阅读量在80份以上,再加上网上新闻浏览、朋友聊天等,每个月会获得大量的各式信息。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大家往往有些不好的心理和习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将其定义为“功利阅读”和“单纯阅读”。所谓“功利阅读”是指只看和我的客户有关的信息,其他关系不大的扫一眼就OK,这显然是错误的——公关行业的最大乐趣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客户是做什么的,如果你现在做的是MP3,则只关注MP3行业,那突然有天给你一个汽车客户,你怎么办?此外不同行业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都是很好的思维开拓途径;另一方面,“单纯阅读”是只看了新闻,知道有什么事情了,却没有去好好的思考,这个事情能给我们现在的客户带来什么机会?或者能给哪些行业的客户带来一些宣传点?如果在看新闻的时候养成思考的习惯,那在和客户沟通时就会发现,很多的“火花”闪现,因为平时已经做了大量积累,就不必过多担心“创意用时方恨少”了。举两个例子:1、次级贷事件今年年前的股市暴跌,其原因和美国次级贷的影响有不小的关系。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在炒股,或者买基金。这个看似财经甚至和政治有点靠边的消息,和我们的关系难道仅仅是影响了我们的投资收益么?其实,次级贷事件对一些行业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次级贷事件爆发不久,我专门查了相关资料,随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下滑趋势明显。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去年第三季度对美出口已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第一季度,我对美出口同比增幅达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第三季度更是降至12.4%。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的经济紧缩将严重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由于阿里巴巴70%的营收来自那些和美国进行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所以美国的金融危机不可能不影响到阿里巴巴。所以我们可以毫不怀疑的预测阿里巴巴的股价将大跌,果然没过两天阿里巴巴的股价暴跌50%!所谓“硬币的两面性”,次级贷在影响阿里的同时,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海外贸易同样有所冲击,这也是B2B行业的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在外贸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更经济、更快捷的方式去拓展海外市场?——快来选择B2B网站吧。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下马云同志年后给销售的演讲,其中也提到了次级贷;包括阿里巴巴上周在《国际金融报》上的公关稿件《次贷危机击中外贸企业 电子商务成"救世主"?》也将次级贷当成一个宣传主题。那么,国内有数百家B2B网站,为什么次级贷事件一个月以后,才有第一个相关的公关稿件出炉呢?这其实也是一种新闻的敏感性欠缺,谁能想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和自己的客户能扯到一起呢?这是公关人必须要做的功课,有很强的新闻嗅觉和思考能力。2、姚明受伤做公关的人大部分都比较年轻,因此对体育、娱乐等兴趣浓厚。火箭队当家中锋姚明上周宣布,由于受伤将退出本赛季余下的比赛。这对火箭球迷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次伤情有可能会影响姚明参加奥运会。因此,姚明受伤事件也成为过去一周最让人关注的体育新闻。在姚明伤后不久,网易出了个新闻《科研结果指出骨折原因 “姚明最爱”疑是元凶》。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现在的广告,“姚明的最爱,谁不爱”。那么当姚明受伤时,媒体质疑可口可乐是元凶,显然对可口可乐极其不利。很快,可口可乐方面通过公关将网易的链接撤出,但网上仍然能够找到相关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点这里。文章中声称,“喝可乐会加速骨质酥松已经不算是最新科研结果,在你大口喝可乐的时候,家长们也都会提醒你,少喝点,对骨头不好。科学研究表明,汽水会加速骨质流失,骨折的机会是不喝汽水者的5倍。专家说可乐中的磷酸可能是造成骨折的原因,磷酸对骨质有害,因为磷酸对钙的新陈代谢和骨质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喝可乐的人可能会导致牛奶摄取量不足,使身体缺乏钙质,因而易骨折”。对一个公关人而言,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想的不应该只是可口可乐这下麻烦了。而是什么样的品牌和客户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传播?——比如果汁饮料、牛奶、钙片等等。前两天我把这一信息告诉了一些服务果汁客户和牛奶客户的朋友,估计下周我们就能看见相关的公关稿件出炉了。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关素材,只是很多人没有去思考和发现,这就导致了很多稿件可读性极差,没有任何价值。说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在华南虎事件中,网友指出是“纸老虎”。那么做打印机的客户完全可以“手把手”教网友如何用打印机做“华南虎”。同理,做数码相机的、做PHOTOSHOP的、甚至度假村等等,都可以炮制出一系列的“手把手教你拍外星人、拍恐龙”之类的网络文章。这样的网络文章在论坛上的点击率和转载率绝对胜过一些单纯的枪手稿。总结一下:本次课程的重点——1、大量的阅读,扩大自己的新闻来源;2、积极的思考,不只是看热闹,而要去想什么样的品牌可以借此宣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十七没过多久,我所做的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客户T遇到一件事情。当时A市的一片公务员小区正在修建,作为A市的一个样板工程之一,该小区准备全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取代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这么一个事情对我的客户意义重大,首先是这批产品的采购量很大,堪称当年行业大采购订单之一;其次,由于事关A市的公务员小区,如果能够拿下,对打开A市的市场,以及周围市县无疑具有标杆作用。所以,客户方面调配了最精英的技术、销售、服务队伍,力拼拿下A市订单。作为T品牌的公关服务公司,在媒体上造势吸引舆论关注,并且策划相应的活动赢得公众认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由于是公务员小区,为了更公平、公正和公开,A市相关部门将热水器品牌的选择权交给了公务员本身,由他们投票来选出心仪的品牌。消息传出后,不少著名品牌纷纷前往A市,当时对我的客户T品牌造成最大威胁的是X和Y厂商,两家都是有钱的主,一个在A市最高档的小区租了样板间,将产品放置其中,其高端、精英生活品味彰显无遗;另一个在电视和路牌上大作广告,并在人流量最大的商场处做路演,以此来增加品牌的曝光率。由于我们所服务的T品牌进入A市较晚,好的广告位很难拿到,也不可能再模仿X厂商在高档区做展览。如何使得T品牌通过新颖的活动来给公众留下深刻且友好的印象呢?这个难题困扰了我们好几天。那两天只要一上班,就在百度上拼命的搜索其他品牌以及家电、手机、汽车等行业的案例,希望能有个参考。但这么一来,反而打乱了自己的思路——思维很容易受到其他案例的影响,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但也让我收获到一个此后一直坚持的原则,包括现在我都会要求我的策划部门同事,在遇到新的客户时,不允许直接去百度、google上查找别人是怎么做的。必须自己先动脑子,当逼的走投无路时,才可以去看看同行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我们不再有依赖感,让脑子更简单和活跃,一些好的策划点子往往就会灵光闪现出来。在给内部培训,以及我自己为客户进行策划的时候,我一直坚持“三人原则”,即策划人需要扮演三种不同角色——首先是一个婴儿,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脑子里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案例的影响,可以天马行空去进行创意;其次是侦探,当创意形成后,通过各种途径去看竞争对手是否用过类似的创意,有什么样的弊端或者危机;最后是一个专家,从执行效果、传播难度、危机预警等方面去对整个创意进行专业评估。当我们在对T品牌热水器以及竞争对手仔细分析后,发现该玩的概念和花招几乎都被用光了。那么能否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呢?从别人的弱点入手,去找到新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我委托一个在A市工作的大学同学去X厂商的高档小区样板间亲自体验,结果得到的反馈让我们意识到机会来了。我同学告诉我,他虽然打车到了小区,但压根就没有进去——因为那个小区太高档了,出入的都是名车,当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年轻人打车到那里时,光是保安狐疑的眼神就让人受不了,怎么还敢去现场看呢?自己都觉得很尴尬,于是打道回府了。机会来了!既然让公务员来投票选出热水器品牌,那么公务员有多少人能够专程开车或者打车前往高档小区亲自体验的?即使厂商给出很多诱惑——比如亲临现场可以抽奖获得礼品等等。但是普通公务员有多少能够挺直腰杆面不改色的出入高档小区的?这就是一个面子问题,自己都会觉得有点缩手缩脚。这个消息让我大为兴奋,同理Y品牌在人流量最大的商场做路演,但毕竟有场地的局限性,不可能公务员为一个路演都专程前来吧?其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显然遇到了瓶颈。在总结了两大竞争对手的短板后,我们提炼出了核心问题——如何用新颖的方式,让居住在全市各地的公务员都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品牌?并且有一种亲切感?第二天早上,在等公交车的时候,一边看着卖鸡蛋灌饼的小贩,一边在想我的热水器——如果像这些小贩一样,推着产品满街跑就好了——做流动的展示摊位?——租个货车拉着?BINGO~~~创意出来了,就是下面大家看见的这个图片,这种汽车叫旅行房车,简称为房车。旅行房车内有舒适的卧室和清洁的卫生间、宽敞的客厅、整洁的厨房。还配有空调、彩电、VCD、冰箱、微波炉、煤气灶、沐浴器、双人床及沙发,可供4-6人住宿。旅行房车是集“旅行、住宿、娱乐、烹饪、沐浴、工作”于一体化的旅行方式,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旅行方式之一。我们租了几辆旅行房车,将T客户的产品放在里面,将其布置成一个“家”的样子,并且开着这些房车在A市到处跑来跑去,在人流相对较多的公园、商场、运动场、电影院、学校附近停驻,供路人登上房车参观。由于当时房车很少见(其实我们现在也见的不多),当房车出现在A市街头的时候,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好奇。我们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1、成本低,比去高档小区便宜很多,也比在电视台做广告便宜很多;2、亲和力强,平易近人,人们可以随时上车来体验;3、流动性强,不局限在一个地点,可以全市到处跑,增加了曝光率。紧接着,我们围绕这个房车做了系列和产品相关的活动,专门买了上等茶叶,请市民登上车品茶——而泡茶的水就是由我们的热水器烧出来的——这也很好的诠释了该品牌采用食品级不锈钢作为内胆的卖点。并且我们邀请公务员的父母,开着车在白天带他们去观光,老头老太太可高兴了,坐车喝茶和同龄人一起去公园,回家就给子女说玩的很开心——这也达到我们的目的,让公务员的父母开心,从而让公务员本身对T品牌产生更多好感,并且乐意翻看父母带回家的T品牌宣传资料。一方面做着活动,一方面在媒体上进行公关宣传,包括当地电视台也对出现在街头的房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主动联系要求报道。经过一个多月的活动,最终我们的客户拿到了1/3左右的订单,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为整个活动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尾。现在回头来看这个活动,虽然也存在一些考虑不周的问题。但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个挺成功的案子。在这个活动之后,我的职位也升级为高级客户经理了,开始更多的参与公司新项目的竞标和提案工作中去。这段经历给我的最大体会是:1、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去模仿竞争对手在做什么;2、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并根据这个去挖掘自己的优点;3、敢想并且积极的去想,不要害怕自己的职位不高,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老板还是策划总监,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永远是最好的,一个小小菜鸟在策划层面和资深人士是同一起跑线,缺乏的只是经验和深度挖掘的能力而已。十八太阳能热水器的项目结束以后,又陆续参加了好几个项目的竞标,其中当然是有得有失,这也十分正常。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在第一家公司工作时的合作伙伴打来的电话,她刚去了一家国外的净水设备厂商,该品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急需公关推广。拿到对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后,第二天我就带着媒介经理去拜访客户了。客户是法国的水处理顶尖企业,好几样重大发明都获得了国际专利,公司本身也是一家上市企业。去和市场部负责人了解了产品的卖点之后,我回公司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详细分析了“水净化设备”的一些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分析。调查过程中,我仔细分析和学习了“净化水”历史上的两个标志性事件——1、矿泉壶大战1992~1993年爆发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商战”的矿泉壶大战。百龙矿泉壶怪招迭出:大队人马前往各商场去打听百龙矿泉壶何时上市;聘人拎着百龙包装盒在繁华大街上走来走去;当着记者的面将黄浦江的浑水灌进百龙矿泉壶后一饮而下…… 其中最提升百龙矿泉壶知名度的一招,是每天高密度地出现在当时最为火爆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将一个产品与一个影视作品紧密结合起来。2、矿泉水与纯净水之争2000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小小科学家”活动,广告暗示纯净水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5~6月份公开宣称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无益,农夫山泉全面停止生产纯净水;6月8日,以娃哈哈为首的69家纯净水企业在杭州结成“反农夫同盟”,指责农夫山泉之举为不正当竞争,并指出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在梳理清楚了思路后,我用了三天时间做了个看起来十分“漂亮”的方案,提炼出包括“天然活性水”、“第四代饮用水”、“比黄金还贵的法国神秘粉末”、“氧气也能喝?”这些看上去很炫很刺激的表述卖点。并围绕这些卖点设计了一些很精彩的公关活动(因为涉及环节很多,也就不细说了),以及《国际健康饮水新标准出台 八成市民饮水堪忧》、《纯水机下课,净水机上岗》等“恐吓式”传播主题。印象很深的是,当初这个案子在公司内部一讲,大家都很兴奋,不约而同的鼓掌喝彩。于是,信心十足的去讲标。在整个讲标过程中也发挥的很好,满怀期待的等待客户的认可。 客户只说了一句话,“你们在用做IT的思路来做净水设备,我们前后找了好多公关公司,都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这让我们不放心把公关教给你们做”。当时简直如雷击了一样,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整个案子做的很精彩,无论是事件营销,还是传播主题,为什么客户会全盘否定呢?请教客户,客户回答说,“国外的一些旅游类媒体反复给本国公民强调,去中国不要轻易喝自来水,最好购买矿泉水喝,因为中国的饮用水不符合国际标准。但是从政府相关部门的对外信息来看,他们强调中国的自来水完全达到了饮用标准。你的案子里面更多的是希望以第四代饮用水为卖点,说明八成市民饮水状况堪忧,这对我们吸引消费者关注绝对是有效的。但我们肯定会因此被相关部门警告——这和政府对外宣传的声音完全是背道而驰。”输的心服口服!尽管没拿到单子,但对我个人而言,上了很好的一课,在事后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做营销的人谁都会在方案里做个SWOT分析【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但是大多数SWOT都是言之无物,仅仅是案子中的一个流程而写下来的东西——有多少人真正去用心分析过客户的SWOT?在这个案子里,尽管我也做了SWOT,但我承认完全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的思考,这才使得根本没有考虑到宣传的声音是否会和国家的政策规则等冲突——而这一部分是应该出现在SWOT分析中的Threat(威胁)中的。在经历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赞扬之后,又迎头一盆冷水,这一热一冷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不过,这一事情过后,我也尽我所能在给客户的提案中,真正的深入到行业中去,踏踏实实去了解行业特点,IT思维只能用于IT公关,“行业跨界”和“思维跨界”才是能更好的为不同客户服务的根本,而SWOT分析绝对不应该只是一个流程,一定要有真正的意义和分析,否则你的所有策划都有可能脱离行业的基本发展轨道,而变成无根之水。这个事情不久之后,一次业内聚会中我认识到某国际顶级营销公司的高层,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后彼此挺投缘,于是对方邀请去公司谈谈,看有没有可能当同事。也正是这段时间,我的工作量非常大,最多的时候自己手上同时带着四个项目,还是三个项目的提案竞标主笔,这让我身心非常疲惫,也有了离开的念头。于是,我开始考虑第二次跳槽,去这家公司做事。十九这篇连载和实际的工作无关,更多的是和一个展览有关的记录。作为一个策划人,如果“一个人去战斗”,难免感到孤独或者是创意枯竭。策划圈常说的头脑风暴,就是希望通过不同人的七嘴八舌,开拓思维,最终能够产生一个闪亮的点子。然而,由于大多数策划人从小长大的环境有限,或者自身经历所限,其眼界难免会比那些有国外游学背景,或者在国际广告、策划公司的同行弱一点。因此,大量的看展览,并去思考和自己想法的优劣之分,是当前环境下很好的缩短差距的办法。半个月前,和娘子在万达广场的一个法国小餐厅吃饭,看见关于“爱马仕-锦绣梦想”丝巾展的消息。简单介绍一下爱马仕的背景——1837年Thierry Hermès在巴黎开设了高级的马具制造公司,从制造马鞍开始,当时相当受到欧洲贵族们的喜爱。历经了170多年的风雨沧桑,Hermès家族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其品牌声名远扬,尤其是Hermès精美绝伦的丝巾,每条都有着精彩、生动的背景故事。现在,爱马仕已经是全球最顶级的时尚品牌之一,拥有14个系列产品,大多数都是手工精心制作的,Hermès精品让世人重返传统优雅的怀抱。由于展览所在地——北京今日美术馆和我家很近,于是决定去看看爱马仕是怎么做的。工作至今,策划了不少发布会,也参加了不少品牌秀,大多数的发布会亮点都是老套路——香槟塔、红酒冰雕、感应球、情景剧、模特走秀…印象中有几个秀挺有创意,简单的列举两个,一个是低成本,一个是大手笔——低成本的活动亮点是搜狐在06年6月成立搜狐娱乐公司,发布会上推出的第一批艺人是“搜狗女声”活动的优秀者,搜狐娱乐公司高层亲手为艺人带上将象征“搜狐娱乐”的“S”和“鱼”的金项链,5位艺人手捧着精致的水杯依次上台,将杯中色彩斑斓的小金鱼(娱)倒入巨大的玻璃鱼缸中,象征着她们从这里开始的艺人生涯将在公司专业细致的安排下“如鱼得水”,她们的演艺和歌唱事业将从这一刻开始飞跃。其实这一环节所花费用极低,但其寓意和新意却让人眼前一亮;另一个是大手笔活动,是06年“Rouge Dior迪奥烈艳蓝金唇膏”正式登陆中国, 当时选择了全球几个一线时尚城市的地标举行活动,上海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家可以比较下面两张照片,一个是点亮前的,一个是活动后的。只见整个电视塔由下至上,一节一节被染红, 待整个电视塔通体透红后,红色便在巨型的明珠塔上闪烁跳动起来,在来宾们惊叹不已的时候,红色的大礼花更是深邃的夜空中散开,整个外滩上空一片红色的海洋。===============================言归正传分割线======================按照传统的思路,在拿到一个“XX品牌”展览的案子时,最后出来的方案无非是租个场地,放入大量的照片以及实物,按照年代或者主题进行区分,旁边有礼仪小姐,门口有签到台,现场有模特走秀……如果要想搞得有一些互动性,就安排有奖问答、现场给爱马仕设计丝巾图案等等。在去看展览之前,我也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爱马仕的这个SHOW让我来做,我会如何策划?自己想了一些点子,虽然能够脱离俗套,但自我感觉也不太满意——无非就是脱离了大俗套而已,但也陷入了小俗套。对一个顶级奢侈品牌而言,一定不可能使用普通的“展厅+照片+事物+观众问答”这种方式。那么爱马仕会怎么做呢?清明节当天,和娘子去了北京今日美术馆,爱马仕的“学习之旅”从见到美术馆的瞬间就开始了。首先在于场地的选择,作为一个以“艺术魅力”为代表的奢侈品,如果将展览放在商场则“文化感”会下降很多,如果放在酒店则会给参观者带来不便,而选择CBD附近的美术馆既满足了高端目标消费者的便利,又符合整个品牌的气质和档次。今日美术馆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晖,旧工业时代的遗痕与当代理念的对接使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品格,风格前卫,卓尔不群。大家仔细看美术馆的楼顶右边,有一排白色的人形雕塑。这是艺术家汪建伟的一个永久性的户外装置——“看展览”,为美术馆建筑又赠添了一份当代气息。美术馆的入口,整个梯形金属框架是一个“之”字形坡道,远远地就能看到入口,但却看不到楼梯,只有靠近了才能发现上去的途径。远看到入口,但却看不到上去的楼梯,好奇心理便产生了。等来到近前,发现一条直通入口的坡道,突然获得一种“柳暗花明”的奇妙体验。在坡道上行走有一种攀登的感觉,整个进入美术馆的过程便由此产生一种仪式感。买票入场,10元钱一人,在看到第一个展出作品时,我就知道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大家看这篇博客的第二段红色字体部分,也是爱马仕和其他丝巾最明显的区别——每条都有着精彩、生动的背景故事。这其实就是整个展览最能否发挥想象力的一个核心因素!让丝巾脱离产品本身,而是根据每条丝巾的背景故事,让故事成为整个展览的主线!展览空间被分隔成21个主题装饰展区,如“那一次”、“骑士圆舞曲”、“丝绸等式”等,共展出丝巾46条,皆是从爱马仕过往70年所创作的近1500款丝巾作品中所遴选出的精品,每个展厅代表一个主题,丝巾在这里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这个主题中的核心演员。第一幅作品《那一次》,在这里面,爱马仕的丝巾作为一枚邮票被体现出来,宛如两种不同文化的桥梁,真丝方巾“途径巴黎”被展现在中国与西方书法之间,在丝绸诞生地中国和在丝绸印花上功勋显著的爱马仕之间建立起了某种关联。作品名《丝绸等式》,三幅丝巾的名字分别叫做“拿出蜡笔”、“线团迷宫”、“游戏棒”,用一种充满幽默的方式将这个丝绸等式挂在了黑板上,而丝巾下面还给参观者备有粉笔,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在黑板上写出想法。(这可比什么有奖竞答之类的互动有意思多了~)作品名《精致的力量》,展厅天花板上垂下一块水泥制成的方板,由数根细绳维系着,底部挂着一枚最娇嫩的蚕卵。透过顶上的天窗,蓝天与白云在参观者的头上尽情奔跑,一如爱马仕的精彩创意。忘了这幅作品的名字,大家仔细看左边那个丝巾,有一个被剪掉的洞。这个照片是网上找的,摄影者没有拍摄完全,其实在丝巾左上角墙壁上,有一个在不停宣传的舞女。这个被剪掉的洞其实就是舞女旋转的裙子。很有趣味的创意,将图案本身和小道具结合在一起。如果看过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就会知道里面那句“一棵桃树逃出来的感觉”是什么意思。上面这两幅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名字叫做《图像的力量》,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奇妙,你总觉得你所看见的对方是镜子——这也是这副作品带来的奇妙错觉,一边是黑白,一边是彩色,中间用丝巾隔开。按道理说没理由认为是镜子——因为两边的色彩都完全不一样,但在现场所有人都不敢走到对面——怕碰到镜子上。以《海棠花蜜》为主题的作品,巨大的蜜蜂雕塑,以及音响里传出的蜜蜂“嗡嗡”的叫声,让你真正感受到丝巾的那种“眼看山有色,近听水也有声”的韵味。作品《抚摸我》,动物毛皮般的图案,但这个里面最令人惊喜的亮点是这个丝巾不是用钉子或者胶水沾上去的,而是在每个角都是用匕首钉到木头里的,其野性的主题从这个小细节里面彰显无遗。现场还有两个给我很深刻印象的作品,因为找不到相关图片和视频,因此无法贴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是国内著名导演李玉小姐拍摄、中国当代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先生编舞及演出的艺术短片《若汐》,还有一个是《丝绸武术》。其实,博客里面的只言片语又怎能把那些奇妙的创意和那些细节给写清楚呢?这里有个视频短片,和实际展出大体相同,只是一些氛围和细节无法看到。有兴趣的请点这里观看。爱马仕“锦绣梦想”北京丝巾展  时间: 2008年3月 25日 – 4月16日  每天10:00 – 17:00  地点: 北京今日美术馆  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国贸地铁出来打车10元钱就到了) 电话: 010 – 58760600  票价:10元====================展览结束分割线================本次丝巾展由著名装置艺术家Hilton McConnico先生设计。从上次看别克的“动静之光”,到这次的《锦绣梦想》,发现装置艺术的魅力和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国内相关策划人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力都有太大的差距。我们做的那些简多看别人的,想想自己的,很多细节都需要逐一体会。二十在做一个案子,其中一个活动的设计和奥运火炬的限量微缩版模型有关,在网上查祥云火炬的时候,看见CCID去年的一个专题《联想公布奥运战略》。其中看见了下面这个图片,是印有祥云图案的手套——这个手套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它到底是干嘛用的?问了个在联想工作的朋友,听来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在奥运火炬设计竞标时,联想专门做了个精美的红木包装盒,盒子外面雕刻的是云纹图案,还给每个评委准备了一副印染了红色云纹图案的精美白手套(上图)。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让我十分佩服。我们可以试想下——1、联想用对待昂贵品的态度对待这个火炬,无论是盒子还是手套,都小心翼翼,充分体现出对火炬的爱惜之情,对自己设计作品的尊重以及对奥运火炬的庄重感,这本来就能给评委带来好感;2、从火炬到盒子、手套,都是祥云图案,强调了一体化,将云纹深入到每个细节;3、也是最厉害的一招——让评委从头到尾带着祥云手套,来以此欣赏每一个入围的作品,无论是看A公司设计的,还是看B公司提供的,视线中永远都会有祥云手套——曝光率和曝光时间如此之大,还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个设计呢?而且有竞争对手设计作品出现的地方,永远都有联想的作品!虽然手套的设计不是拿下方案的核心,但为什么其他竞争对手没有想到这个环节呢?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联想的这双手套堪称奥运火炬出炉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公关新人往往不知道细节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新员工或者是经验不足够丰富的同志所提交的方案中,前后篇幅的字体、颜色、大小不同,或者PPT中动画效果乱七八糟。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交出来的东西清爽、漂亮、逻辑性强,让人看的都心情舒畅。森马最近的广告语“至少我好看”,那么对公关从业者而言,既是你不能把创意做的很好,但至少你要把格式、排版做的漂亮一点吧?多花点时间做好看点,这很难么?几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案子,一个国外品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一个秀,当时我们建议在游泳池里面做,请花样游泳运动员等等,将普通的模特走秀换成了水中芭蕾,并搭建展台。但忽略了一个细节——因为都是第一次在游泳池里作秀。游泳池里面的水是要算钱的,搭建展台的时候需要把水放掉,把展台搭建好,假设要2万元,我们也向客户收了2万——但是活动搞完以后需要撤展啊!需要把水放了拆掉展台,然后还需要再把水充满恢复原状,这又需要2万元!但谁也没考虑到这点,这个费用就很难在事后去向客户申请,只有公司自负学费。去年我们在一个项目的竞标中,打败了好几个竞争对手,拿了第一名。事后客户方评价说,我们不只方案本身做的不错,而且是所有提案公司中唯一用专业的装订手法把方案打印装订,并且提供了电子版本的光盘刻录的。虽然这不是决定因素,但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肯定是个令大家都愉快的事情!向联想学习,向细节用心!PS:联想火炬唯一瑕疵就是,纸卷造型和中国俗话“纸包不住火”冲突,有那么一点彩头不好;其实,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上面那句话算作“鸡蛋里面挑骨头”啦~~~二十一先来看一个专题,请点《农夫果园爆炸伤人屡发》!这绝对是个危机公关了,大家想想该怎么做?然后再看这篇博客,看看可口可乐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04年的年底,参加了一次大规模的行业会议,主题是危机公关。印象中TOP 10的公司都有高层出席,也有不少人发表了演讲,令人遗憾的是好几个圈内大牛级别的高层要么是给自己企业做广告,要么就是些言之无物的论调,下面的听众甚至有喝倒彩的。整个峰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智扬的高鹏前辈,睿智、谦和、师长般的耐心指点,短短的半个多小时演讲,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也在会后去当了一次粉丝,和高鹏前辈合影以鼓励自己,这也是第三次去和名人合影,前两次分别是和徐小平以及方兴东,即便是后来见到张朝阳、丁磊、汪延、冯军都没有那么激动过。今天在MSN上有同志问我,你接触过的这些公关牛人,最佩服哪些人啊?掰着指头算了算,在打过交道的前辈里面,智扬的高鹏、实力场的石岩、奥美的张曼华女士、关键点的游昌乔、宣亚的刘新华、精音的徐超都是些聪明绝顶的人物。这次参会其实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接受危机公关的理念和相关培训,虽然当时觉得收获很大,但在日后的工作中慢慢察觉到危机公关是个很高深和高难度的活,决不仅仅是书本上和专家们说的那样“快速反应、唯一发言人、据实相告”等那么简单,有的案子很难找到一个完善的危机公关解决方案。比如东航事件、家乐福事件这些,都是些烫手的山芋,必须根据特定情况来专门制定策略,而这些策略往往超越了普通危机公关的范畴,甚至涉及到品牌维护和形象重建等层面。在这次会上的最大收获,就是能亲眼目睹高鹏等前辈的风采,这能让我有个明确的学习和超越目标,明确自己和顶尖专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少,然后千方百计去弥补。我们经常说新人缺乏经验,新人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应该的,而没有去思考如何主动的获取经验。在我看来,经验分为两个方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可遇不可求,但间接经验的获取并非登天那么困难——事实证明,获取和吸收大量的间接经验是新人能够快速成长的捷径。大四时,我开始陆续关注一些策划大师的东西,最开始看了整套的叶茂中的书以及大量《销售与市场》的杂志,工作后是《奥美的观点》、《定位》、《二十二条商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金字塔原理》,再后来是蜥蜴团队的三本一套的红宝书,然后是路长全的系列等等。这些阅读和阅读过后的思考不仅仅是学习一流创意和策划,更重要的是获取一种间接经验——医药品行业的规则和汽车行业有什么不同?公益活动和城市形象要注意哪些?话扯远了,参加了这次危机公关论坛不久,公司的一个客户就遇到了一个危机公关,需要我们尽快解决。由于涉及的企业和事情太复杂,因此不便细说,虽然最后帮客户摆平了事情,但整个危机公关的处理一点都不“阳光”,如果以最终效果来判断那是成功的,但就整个过程来看,太多的漏洞和不规范行为。中国的公关公司当客户遇到危机公关时,往往想到的是去“堵”而不是“疏”,要么给媒体费用,要么让上级部门下行政命令等等。这和中国的国情以及媒体的新闻自由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俗话说“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一旦事情包不住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看看华南虎、艳照门、东航这些例子,一次一次惨痛的教训却仍然没有被大家吸取。============================================那么,作为公关圣地之一的美国,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曼妥思薄荷糖与可口可乐(健怡)一起食用导致死亡》,这是两年前的一个新闻,一度引起网上疯狂转载和不同程度的“恐慌”。随后,可口可乐与曼妥思薄荷糖分别发表声明辟谣,这一涉及到两个大品牌的“危机”最后是通过哪些方式解决的并不重要了,但令人感兴趣的是两大品牌巧妙的将这一危机转化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活动。上个星期,我看到了这么一个新闻——1360瓶可乐同时喷发比利时鲁汶市千余名学生近日同时开启了1360瓶健怡可乐,由此创造了“曼妥思喷泉”新的世界记录,约1300名学生身披蓝色雨衣,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他们同时打开健怡可乐瓶,迅速倒入曼妥思薄荷糖,数秒钟后,曼妥思与可口可乐产生的反应导致了千余个可乐瓶同时向空中喷出大股“喷泉”,最高点约有29英尺,广场立刻变成了可乐泡沫的海洋。这次“曼妥思喷泉”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贴出以来,已有至少1000万网友观看。之前的“曼妥思喷泉”纪录由美国保持,当时同时开启了973瓶可乐。正是出于他们的非凡创意,曼妥思薄荷糖去年的销量猛增20%。据这家糖果生产商估计,这一创举相当于给公司节省了1000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可口可乐公司还与主要的互联网视频网站签约,而有关健怡可乐-曼妥思薄荷糖的一段视频在其网站上播放了三个月!这个例子基本上颠覆了我此前关于危机公关的所有知识和理论!本来是致命的危机事件却被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增加了两个品牌的销量,还大大节省了广告费,使其成为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把危机转变为商机,可口可乐和曼妥思可谓做到了极致!看吧~危机公关的解决办法有很多种,不要只相信书本上和专家说的,不要担心自己没有经验,也许正因为没有做过的大脑才更容易有奇思妙想。也许下一个经典的危机公关解决案例就是出自你我的呢。要看这段视频的请点这里。二十二距离上次更新连载有多久了?似乎已经一个月过去了……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忙的疯狂,很多的事情、很多的无奈、很多的体会。 一切重归正轨,生活继续,博客继续,努力继续,幸福继续。 ==================================================================上上上次说到了跳槽的事情。在第二家公司工作了半年多,最忙碌的时候自己手上带三个项目,还是三四个提案项目的主笔。在把全部项目扛下来之后,去找老板谈话,希望对工作有更合理的分配,至少不能闲的闲死、忙的忙死吧?也提出在肩负了这么多工作任务以及责任之后,希望薪水能有所增加。老板一句话没把我噎死,“你的确很忙,工作量也是两三个人的,但如果这种忙碌的时候给你加薪,那以后你空闲一点又给你降薪么?”俗话说啥来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且我并没有以加薪为要挟,否则甩手不干,而是把所有项目都带清楚了才提出要么加薪要么调整工作量,不算过分吧?不能又想让马跑,又不让马吃草吧?听到老板回复,第一念头就是不干了。回家后冷静的想想,如果我这次跳槽,为什么跳?我不想仅仅是因为薪水的原因跳槽。写博客连载的时候,也有很多同行来问是否该跳槽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我都没法给回答,因为每个人的目标、环境、想法都不相同。而我早就说了,千万别把我当什么“人生导师”、“职场顾问”之类的,我还没那资历也没那能耐。如果说第一次跳槽是对自己懈怠态度的不满,以及被客户当众人面怒骂后面子上挂不住,那第二次打算跳槽主要基于几点考虑:首先,学有所限,基本上已经没人能在策划和稿件层面给我指导建议了。而且公司从来没有任何培训,所有人都摸索前行,既没有太多的经验分享,也没有外脑支援;其次,工作局限,以高级客户经理身份在公司主要负责项目的执行,以及提案工作,但我一直想从事讲标方面的工作却从未有机会;第三,前景不明,无论是公司前景还是个人职业发展前景都很模糊。如果一个工作能让大家团结一心,有明确的目标和激情,能让个人感受到成长、责任和收获,即便薪水低点,也可以乐此不疲的去付出。但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小富则安,不思进取,这样呆下去无疑会麻痹斗志。所以我一定要离开,虽然没过多久老板通过总监传话说给我加薪1000,但还是毫不犹豫的决定重新换个地方,当温水青蛙的下场总是不好的。说个题外话,从这家公司离开后,公司发生震动,从副总到客户总监、媒介总监、高级客户经理等走了一大群人,前些天和老同事聊天,说起五个大客户已经全部丢掉,公司人心涣散。想当初也是业内一个有些知名度的公司,才三四年时间就一蹶不振,彻底走下坡路了,一时有些唏嘘。主意拿定后,便去了某国际知名营销公司面试——在不久前的一次业内聚会上认识了该公司一高层S,后来有些沟通交往,谈的很投缘。正好该公司有策划方面的职位空缺,于是人生中首次踏进全球营销大牛的办公楼。面试花了不少时间,前面的过程都发挥的很好,但在英语层面却死的体无完肤——大学考了N次四级,最后才以60分的惊人成绩幸运过关,怎么能听得懂那些纯正的伦敦美语?整个人完全傻了,基本是手舞足蹈+拼音的方式把这关过了。在经过HR、部门负责人等同志的轮番面试后,S根据大家给我的评价告诉我,对我的沟通、策划、思维能力都很满意,但语言方面是个瓶颈,尤其是他们服务的客户大多是国际品牌,日常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不过可以接收我入职,工作方面也可以从国内客户开始做起。看似柳暗花明了,即将进入策划人梦寐以求的大牛公司。结果晚上莫名其妙接到前同事的电话,他当时是我所在公司的副总,在我辞职前几个月离开了公司开始单干。在近一个小时的电话后,我决定放弃大牛公司,转投这个总共只有五六个人的小公司。一直到现在,我都在想,如果我去了大牛公司,现在会是怎样?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后来也有自我剖析,为什么我不去大牛公司,而去了小公司?在我看来,小公司能实现我的创业心理,虽然不是老板,但至少作为第一批创业的同仁能亲历一个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当时的我很年轻啊,我有资本输得起;第二方面,小公司能实现我讲标提案的心愿——因为小公司没有什么稳定的客户,必须不断去拓展客户,不断去提案讲标,即使是被骗案子、陪标,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诱惑,而在大公司我只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虽然有好的背景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但同理受到的打击挫折也会比小公司少很多——大公司什么都有,有客户、有能人、有团队、有资源、有技巧、有理论,万事俱备。而小公司什么都没有,这恰恰是我看重的——只有年轻时多吃苦多受挫,才能在以后少走弯路,否则很难获得一手经验,尤其是直接的挫折经验。于是,在05年春节后,我正式公关一周年时我放弃了TOP公司的工作机会,去了一个只有两个非常小的项目的小公司,开始体验创业过程中的百般滋味。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我并没有在TOP级别的公司工作过一天,所以看法可能有些偏颇,各位不用和我叫真,这只是在我工作过程中的一种想法、一次经历而已。但我始终认为,在你决定跳槽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几点——1、现在公司的东西你都学到了多少?还有没有值得你再花时间来学习的?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能否学到?2、你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是当逃兵般的离开东家?还是出于理性,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离开?如果只是抱怨公司薪水少,不专业,学不到东西,那请首先问自己,你有没有尽力去学习?有没有尽力去工作?3、对要进入的新公司或者新的行业有没有足够的了解?自己去做什么?如果从一个公司的项目经理跳到另一个公司的项目经理,所做的事情都很雷同,那意义真的不大,虽然可能加薪,可能公司的背景、客户资源更好了点。但如果能从做IT的公司跳到做汽车、做快消、房产的公司,即使职位、薪水一样,那也是有意思的,毕竟又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4、新的公司是否有培训制度?领导的思维是怎样的?工作氛围如何?5、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是想尽量多的拿工资,还是看重长远,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为主?月薪不算什么,看重的是能否有分红和股份。这也就意味着你是决定只把公关当个职业,还是当个事业来看待了。当职业的人,也许只能拿月薪,当事业的人才会付出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分得股份只是顺理成章的了。6、搞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年轻的时候可以能吃苦、敬业来拿不错的薪水。但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是吃苦耐劳,天天加班,那你能熬多久?提前为几年后的发展想好出路——是以策略策划为主?媒体资源为主?客户关系为主?团队建设为主?还是以稿件撰写、活动设计、网络营销为主?如果今天是客户助理,明年是项目经理,后年当高级客户经理……就满意了,那实在很危险。五年后呢?十年后呢?世界在变,行业也在变。5月底,国家首次官方承认网络媒体是主流媒体,那么传统的老式公关人必然受到网络时代的冲击。试试拿张纸,写下你的核心竞争力,看看它们到底有多可靠?能否保障你未来的生活?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如果可以,继续努力。二十三这是我的第100篇博客。 (如果文中图片看不到,请点这里看图片。)有多少策划人是“法盲”?上个星期,辗转获得一个方案,是国内TOP10的一家PR公司A公司两年前给某奥运赞助商B品牌所做的竞标提案。从方案本身来说,PPT做的非常好看,无论是格式、形式还是色彩,看的出来A公司花了很多时间,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方案中的最大亮点却让我不敢苟同——根据A公司的PPT描述,要为B品牌启动一个超大型的民间奥运宣传活动,下图是其中的三页PPT(由于在此举例仅为单纯的学习、讨论,为避免被扣上恶意攻击的帽子,对A公司和B品牌均以匿名方式处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
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
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