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0

但是他每摇动一次藤蔓时,从松树枝上筑窝的蜂巢里就有蜂蜜流出来,一滴一滴从上面落下来,落在旅人的唇边。由于蜂蜜太甜了,旅人完全忘记如今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死怖境地,完全沉浸在甜蜜之中。  这只是一个佛教中的譬喻,生活中没有如此鲜明的际遇对比。可是我们却看到,很多人每天都在类似的境况之下,因为昨天的烦恼或者明天的恐惧,而把今天的快乐倒掉。  在英语中,不论是快乐还是幸福、愉快、陶醉,都统统用一个happy来表示,其中的差别,让每个人自己去体会。而我们汉语中,快乐是快乐,幸福是幸福,二者的境界是不同的。  而且,无论是快活还是快乐,都有一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清清楚楚地指示出来:要想活或是乐,就要快一些。  著名的古罗马诗人贺瑞斯有一首诗说: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能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不管明天怎么糟,我能够享受今天。”  悲观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几天甚或几个月以前的事而懊恼,另一种是为了几天甚至几个月以后的事情而担心。结果,不论是懊恼还是担心,都把他们压迫到精神崩溃的地步。  结果怎么样呢,到处挤满了被昨天和明天压垮的病人。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只需要奉行一句话就能把自己拯救出来,马上过上一种快乐而自信的生活。  这句话只有六个字:只活在这一刻。  在现在的这一刻,我们每个人都站在两个永恒交会之点——已经永远永远的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尽的未来。除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谁都不可能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一秒钟也不行。  然而,有多少人虽然也向往阳光下的惬意,既不是守财奴,也不是工作狂,却仿佛被一把无形的皮鞭抽打着,脚步匆匆,不能有一刻停息。  在他们的天空里,阳光永远都在明天,因为他们舍不得享受今天。一种理想主义的信念,让他们执着地把今天的阳光都存储起来,然后设定一个密码:明天。  但是世事无常,在某一天,生命的弦说不定会戛然而止,手里攥着一生的积蓄,会因无人提取而永远沉入黑暗。  所以,我们应以能活在所能活的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不论生活有多繁琐,工作有多忙乱,不论担子有多重,我们每个人都能耐心、安详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一个能够安心享受今天的阳光的人,也一定能够在明天安心地出海打鱼。因为,他们活得简单,每一天都在享受,既享受工作的快乐,也享受休闲的快乐。有阳光时尽情享受过,才不会在阴霾来临时为自己没有享受昨天的阳光而后悔。  这种人安于现状,不奢求,但是很会享受;对未来持一种乐观态度,但并不迷信未来。他们是一群现实主义者,也是享乐主义者,但是并不堕落。他们回复到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最简单状态,像一群水里的鱼,既会在有生理需求的时候出去寻食,也会在碰到一棵舞姿优雅的水草时在它面前尽情嬉戏。  请大家问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然后写下答案:  我是否没有生活在现在而只担心未来?清早起来的时候,我是否决定要抓住这一天,尽量地利用这二十四小时,做一个享乐的现实主义者?  什么时候开始去做,下星期?明天?还是今天?  让我们记住:快乐不是运动,因为任何运动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快乐永远是现在,是完满和完整的现在,它生成于每一个活动,并使实现活动完满起来。  ==================================  ==================================  ==================================  ==================================  第十章 只活在这一刻(2)  王卫宾  每一步都是人生  生活是怎样的?  有人认为生活是肩膀上的纤绳,不堪承载;比如一些宗教的教义告诉人们人世是一苦海,人生是苦海扁舟,人要摒弃一切欲望,因而人生是不能享受的,要忍受苦难等待来生。有人认为生活只是指甲上的油彩,除了修饰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这还只是表象,让我们看看对生活真相的艺术总结。  在《北回归线》的开头,亨利·米勒写道:“鲍里斯刚刚总结了他的看法。他是一个天气预报专家。他说,天气会继续坏下去,会有更多的灾难、更多的死人、更多的绝望。无论哪儿都没有一点要发生变化的迹象,但时光之癌症正在吞噬我们。我们的英雄或者已经自杀,或者正在自杀。这个英雄不是时间,却是永恒。我们必须步调一致、前赴后继地朝着死亡的监狱奔去。无法逃脱。天气也不会变。”  读到这一段话,有没有一种苍茫的悲哀在心底升起?  抬头看着天,上面又没有快乐掉下来,我们到哪里寻找?  一切有关快乐的追问都是有意义的,这表明了向上的精神。  在生活中,有人只乐一会儿,有人乐一小时,有人乐一天之后惆怅半个月。如果把一生的快乐加起来计算人生,有人只活了十年,有人活了二三十年,有人只活了两三年。也有完全不快乐的人,郁闷过了一生,从这个刻度计算,他就相当于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或许有很多原由,但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则是:很多人以为,今天的烦恼不过是明天的快乐的代价,为了明天,宁肯在不快乐中消磨今天。  但是今天的烦恼换来了明天的快乐了吗?  有一个人准备第二天清晨磨豆腐。磨豆腐既要用到火,也要用到冷水,所以他头一天晚上就拿了一只瓦盆,装了火种放在屋子里,又拿了一个铁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种的瓦盆上,他这样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预备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身去生火,可是火却已经熄灭了;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经变成热水了。  追随着为未来的担忧跌入烦恼的深渊的人也是如此,为未来烦恼是在浪费今天的精力,造成精神压力,神经疲累,就相当于熄灭了今天的火种,又破坏了明天的清凉快乐。  日久天长,烦恼已经成为积习惯。  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学会把未来也象过去一样关闭得紧紧的。快乐应该就在当下!我们所应该要关注的,是怎么样把今天的分分秒秒过好。  一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曾经说,他在战争中的任务是排雷,亲眼看到自己的几个亲密的战友一个个地倒下了。  他说:“我从中学会一步一步地生活。我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拿下的人,因此,我必须充分利用每次抬脚和落脚之间的间隙,我感觉到每一步都像是整个人生。”  只有这样的信念,才赢得源源不断的快乐。相反,如果我们想得太远太多,总是担心未来的生活,虚幻的想象会变成沉重的包袱,让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  这世界上,随时都可能快乐的人大概只有上帝一个,还等什么,把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从他那里抢回来吧!  多种一些快乐的种子吧  不管种在哪里  自己的心田或是他人的家园  它们都会长成参天大树,都会开花结果  我们可以分享到它甘美的果实  舍得未来去快乐,并不是要不需要未雨绸缪,不为明天做准备,但是为明天所做的最好的准备,就是集中注意力把今天的事在今天做完。  别害怕享受今天  某地的风俗,设宴时要给客人奉上大量的牛奶,所以一般人都在请客前很久开始挤奶,不至于临时供应不上。  有一个人计划在一个月以后请客,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干脆把它放在午腹里,到请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  他对这个绝妙的想法很满意,于是就把所养的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每天也不去去挤奶了。  一个月以后,请客的日子到了,这人把奶牛牵来,准备让客人们品尝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他怎样努力,一滴牛奶也挤不下来,被所有的客人讥笑了一顿。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敢快乐地享受每一天,因为他们也是想把快乐贮存起来,以备未来享用。  从精神本质上来说,每一天的生活,不过是时间在我们的灵与肉之上的一些映象,最后留存下来的,除了一些快乐与不快乐的体验,别无其它。贮存快乐的想法,和准备把牛奶贮存在牛肚子里一样愚蠢。  16世纪法国著名的散文家蒙田说:“懂得堂堂正正地享受今天,这是至高的甚而是至圣的完美品德。”  享受今天是逐渐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享受自己在奋斗过程中的幸福和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第一要义,在于发展自己所有的,所能成就的东西,谁都有权利这样做。  有人把享受今天看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看成是酒池肉林吃喝玩乐。这也是享受,但享受的只是肉体。  其实,真正的享受不仅仅是吃喝玩乐,也不仅仅是是恣意无度的放纵,更是正视人生的悲欢离合。真正美满的人生就是符合一般常人范例的生活,井然有序,但不含奇迹,也不超越常规。  每个人生下来都要面对一系列的人生问题:生存问题,发展问题,物质满足,精神满足等等。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要经过一定的历程。  人在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既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但无论是成与败,在奋斗过程中享受它们,包括从失败中得出对人生有用的教训和经验,也是一种人生享受。  不要害怕享受人生,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人生,享受生活,有钱的人可以,贫穷的人也可以;四肢健全的人可以,身有残疾的人也可以;成功的人可以,失败的人亦然,关键是看他如何看待生活看待人生。  享受人生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的乐趣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享受人生是一种乐趣,会享受人生的人是快乐的。但享受也是随地随处,每时每刻的事情。永远不存在那样的一个起点,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开始享受人生了。  叔本华说:“对于人生来说,所谓的幸福,是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痛苦是经常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  这种虚妄的期待和无用的隐忍,真是最让人觉得可笑又令人叹息的。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能知道,那世界应该变得多么灰暗:我们将失去所有的激情,生活会变得像一部看过了老电影,不再给我们带来惊喜,也难以使我们感动。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今天,因为一切古往今来,都是由“现在”这一瞬间累积的,不把握现在,也就没有永恒。  有一首古罗马诗人菲尔西乌斯的诗为我们加油――  尽情享受吧,我们仅此一生。  明天我们只留下余灰,化作幽灵,一切归于乌有!  快乐在于平凡  快乐寓言之孤掌齐鸣  杰米?杜兰特是一位著名的演员。有一次,他被邀请参加一场慰问二战退伍军人的晚会演出。因为行程很紧,因此他只答应演一个小节目,对方欣然同意了。  晚会开始了。杰米走上舞台,很快表演完了自己的节目。但是台下的掌声越来越响,他并没有离去,而是又继续表演了30分钟,然后鞠躬下台。来到后台,有人拦住他问道:“真是太精彩了,我们以为你只能表演几分钟呢。”  杰米回答说:“我本打算离开,但是你们看看第一排的观众,就会明白了。”  人们向观众席的第一排望去,看到中间坐着两个退休军人,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左手,另一个失去了右手。当其它观众鼓掌的时候,他们也一起鼓掌,用两个人剩下的两只手拍得开心而响亮。  ==================================  ==================================  ==================================  ==================================  第十一章 生活不在于完美(1)  王卫宾  快乐不在于完美,而在于严格区分缺憾与惩罚:既不因自己的缺憾而惩罚别人,也不因别人的缺憾而惩罚自己,更不用自己的缺憾来惩罚自己。  无法承受的奢侈  有一次,约翰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邻居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  约翰遵循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的时候,邻居突然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  邻居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学校园边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  最后,至于那幅画,约翰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邻居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交化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一篇杂志介绍某位外国球星说,他家里的一切都必须整洁干净,一尘不染,只要哪个地方有一粒灰尘,他就会坐立不安。他的衬衫必须严格按照标上色标的直线来分门别类地放置,他甚至完美到只允许冰箱里的可乐成双成对,多出的那一罐必然遭受抛弃之厄运。  文章说,这位万人瞩目的球星正是通过将生活中完美习惯推及球场,因而才踢出了“出神入化、美妙绝伦的任意球”。  这话也许没错,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段文章只能说明完美是凡人享受不起的奢侈,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其实很可能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塘,我们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我们就是这样跌进完美自身所造成的误区里,只不过这种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现身,以美好的未来开始作为引导,然后逞强、虚荣接踵而来,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完美不同于对完美欲。  完美欲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应该说,这没有什么不好。  如果没有这种天性,那么人现在也许还在树枝上爬。  但是完美欲作为人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天性,但必须与生活找到结合点,把它把握安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防止原本美好的完美欲,不至于变成人生无法承受的奢侈,不至于变成一种幻境。  我们必须明白,真、善、美是人世永恒的话题,但是正因其永恒,也显得如此朦胧。如果说真诚和善良还有着近似的标准的话,那么美完全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的概念,甚至说一个人有一个标准也不为过。  即使是那些大家都公认为美的东西,也有一个认识角度的问题。  人生中楚楚动人是一种美,就象水仙花一样,但是以“用”的眼光来看,它无论怎样妖冶妩媚,却是结不出果实的虚幻。  美玉做的船和桨,美则美矣,划船的时候完全用不上;金玉成的弓,美则美矣,作战的时候完全用不上。品德纯洁完美的人,往往不是不是拨乱匡时的人才,也无法成就圆满的人生。  而向日葵既能开花又能结实,象征着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把完美用到艺术的追求上,而清醒地活在把现实中,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很多年轻人在没结婚时恋爱之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挑了又挑,个头儿、长相、学历、家庭、财产……尽善尽美,总幻想着有个最美好的罗密欧或朱丽叶在等着自己,偏偏可能是在挑选和等待的时间里害了自己。  结了婚,完美的恋人的形象打了折扣或彻底破灭,又开始新的一轮完美追求;生了孩子,幻想着孩子不是天才,起码要出人头地,不能再像自己一样委屈了自己。于是,让孩子从小学钢琴、学绘画、学外语……要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名牌的大学,将来还要出国留学,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积攒下为孩子所用的一切钱……自己年轻时未竟的宏伟蓝图,尽情勾画在孩子的身上和心上。但这一切可能都完美无缺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吗?  失去的就一定能够补回来吗?丢了初一,一定会在十五找补回来吗?将弦绷紧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万一不是理想的结局,心理能承受得住吗?  多少人就是这样没有迂回也没有变通地追求完美,而不知道及时而适时地调解自己的心态,心理可能在一瞬间脆弱地垮掉的,一辈子就是这样在完美的误导下非常不完美地结束了。  承认不完美是做人的代价,这是上帝告诉我们的。《圣经》记载,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互相残杀掠夺,世间充满强暴、仇恨和嫉妒。  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十分愤怒,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留下有限的生灵。上帝告诉诺亚说:“去用歌斐木打造一艘方舟吧,因为人类犯下的错误,我将惩罚毁灭他们。”  诺亚十分伤心,他问:“如果知道他们会因犯下错误而被毁灭,当初您为什么不直接派天使下来人间?”  上帝回答说:“不,天使太完美了,太完美就没有了进步的可能,不完美是做人的代价,也是做人的本质。”  上帝能够创造世界,也许全凭了他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倘求完美,他就就该让人类永生,让美丽与和谐永恒,让善良与正义万岁,让丑恶从来不曾出世。他就不该创造花开花落、死死生生。他就该让空间无边无际,让时间无始无终,让生机无穷无尽,让发展无限可能。  但上帝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是破坏他的根本逻辑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才都被划上了一道缺口,因此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有人才貌双全,可是感情路上却是风雨泥泞;有人富可敌国,可是儿女不孝;有人家庭和美,又为钱财而伤头脑。  如果我们一定要追求十全十美,那只能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奢望。  成功不需要完美  一般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那些成功的事或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许多成功与快乐不仅不十全十美,甚至连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  在美国,独立宣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份历史文献,其地位也许仅仅次于联邦宪法。其原件珍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  可就是这样一份神圣的国宝级文件,其中竟有两处人为留下的缺憾。  原来,当年这份文件成稿以后,大家发现其中遗漏了两个字母。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重新抄写一遍,只是在行间打上脱字符号,把这两个字母加了上去。在上面签字的56名美国精英,  《独立宣言》文字简约,篇幅也不长,重新抄写一遍并不难做到。但是56名??务实而又不拘小节的人,并没有因此认为这样做有辱这份赋予国家自由的文件的圣洁,他们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迅速地为了内容而奋斗去了。  在他们眼里,这种细枝末节的不完美不会影响问题的实质,也不值得为此浪费宝贵的精力。  世界上在细节上完美的文件不计其数,可是成为国宝的又有几份呢?  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是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他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社会活动和政治舞台,从不喜欢抛头露面,而是整天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就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在实验室里忙碌。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不要说工作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就是用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普通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衡量,崔琦也不能说是完美的,因为他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  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他都请秘书代劳。崔琦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  让我们再来看一些世界级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表现吧,会发现比他们更有理由快乐,也更有理由成功。  有一个人出生于一个殖民地国家,成长在一个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的时候,依父母之命与一个不识字的女孩子结了婚。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第一个孩子不满一岁就夭折了。  从小学到到中学,他一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习惯改善健康状况,但终于半途而废。19岁的时候,他到伦敦求学,但宗教准则的约束使他在新的环境里无所适从。  他在学校里取得了律师资格以后,回国开始从事律师业务,但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为临阵怯场而砸了锅。半年后,他回到家乡,在父兄的资助下维持,但仍然毫无起色。  他就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  我们可以说,成功者都曾经有不完美的一面,哪怕是在他们后来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里,也是如此。他们的成功不过是将完美化作了追求的过程。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化学成绩曾经在22人的班级中排第15名;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数学更曾经不及格;《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文学课成绩太差而被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意愿;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华盛顿大学选读英文时,写了一个剧本参加各个班之间的比赛,结果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畅销书《出埃及记》的作者尤里斯,高中毕业时英文曾经补考3次才算通过。  写过超过100本西方小说,发行逾200万本的美国作家刘易斯·阿莫,在第一本书写出来之后,被出版商拒绝了350次。后来他成为第一位被国会颁发特别奖章的美国小说家,确认了他以杰出作家身分。  柴可夫斯基悲剧性的婚姻几乎使他濒临自杀的边缘,他写出那首不朽的《悲怆交响曲》。  陀思妥也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生活不是那样的充满折磨,他们写出了不朽的小说。  迈克尔?福布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发行刊物之《福布斯》杂志的总编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却被校报的编辑部拒之门外。  亚伯拉罕·林肯加入南北战争时是上尉,战争结束时,却被降级为普通士兵,因为上司认为他指挥不了一个排。  ==================================  ==================================  ==================================  ==================================  第十一章 生活不在于完美(2)  王卫宾  完美是生命的暗伤  完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追求完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我们都在心中塑造一个完美形象作为外界事物的参照,虽然每个人对完美的定义不同,但那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梦想,而美梦成真不是总能实现的。  但是生活中却有不少人要求自己只能第一不能第二,只能金榜提名不能名落孙山,只能自己出类拔萃,不能甘拜下风。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苛求,它看上去会象一朵花,但却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而且十分耗费生命的资源。  完美主义为什么总有其表演的舞台和市场呢?其存在的客观理据是:对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如果他们想上蓝天却又怯于飞翔,想采硕果却又惰于耕作,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象完美主义那样使他们既无须行动,又能自慰于精神上的虚假繁荣呢?  然而,画在墙上的画可能会很漂亮,作为艺术品,当然可以画在墙上,我们也可以欣赏,但不要以为我们生活和人生会真的像画一样,甚至我们自己也真的能走进画中,做一个画中人。  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所说的: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万人仰慕的完美女性进行虚拟性交,但是再逼真的虚拟性交,也不能代替真的性交所能带来的震颤。  再甜美的瓜果,它的瓜蒂也是苦的。  完美不应是对现实和自我的苛求,而应是一个过程。  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度,越过这个度就会发生质变,就像水越过100℃就会变成汽,到了0℃会变成冰一样,对完美的追求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成为一个不完美的脆弱蛋壳,不论从其外形看上去有多么诱人,都经不起生活中的轻轻一击。  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空余时间、更多的自由,或仅仅为了得到更多的帮助,那就要承认,这个世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并不是按照哪一个的意志在运转,一些事情并不一定非照某人喜欢的方式去办不可。  有这样一位冰雪一样美丽聪明的女孩儿,从少女时代起,就拒男孩以千里之外。虽然追求者如过江之鲫,但她一律冷眼向洋。因为她始终觉得世上好男人绝无仅有,对于凡夫俗子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她只希望冥冥中有那么一个十全十美的优秀男人在等着她。  一年两年过去了,追求的男孩儿纷纷知难而退。这是个现实的世界,有什么东西值得用几年的时间去守呢?  随着韶华渐逝,年过三十仍待字闺中的她在为男人的不能长情而叹息的同时,经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世界好男人是死绝了。  《淮南子》说:“等有腰袅、飞兔这样的骏马才驾车,那世上就没车可乘;等有西施、洛神这样的美女才纳妃,那终身别想成家。”只有不苛求事物的完美,才能脚踏实地地生活。  有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写到关键处就卡壳儿,写别的更高难论文却易如反掌,甚至帮助好几位师弟有效解决了各自博士论文的难点。  心理分析才发现,所谓论文写到关键之处就卡壳儿,乃是因为这位博士生的心底深处隐藏着超过导师,甚至超越全国范围内这一领域权威的潜意识。当理性的光辉照亮其潜意识阴影时,他不再现苛求论文完美,论文反而卓越完成。  完美主义的背后定有某种深刻的生活背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会把雄鹰变成笨鸡,会把巨龙变成蚯蚓。如果真想有出息,我们必须放弃完美主义的苛求,选择一件值得的事踏踏实实做,象农民耕田,也想蜜蜂酿蜜一样做下去。  我们崇尚这样的谚语: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强,但是如果把所有找上门来的东西都用完美的标准去咬着牙完成,那么这些东西会变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也许我们开始会以为这样的负担是对我们的锻炼而有益,以为它是一颗美人痣,到了后来它就成为了我们脚下的泡,磨得我们生疼,便中了古语说的那样:过犹不及,我们的心理即使是一根坚硬的钢条,也会渐渐承受不了。  打一个比喻,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这口号没有错,但是有的运动员为了快了更快、高了更高、强上加强,追求一种超越一切的完美,最后不惜服用违禁药品,就和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结果只能是毁了当初完美这个美好的愿望,也毁了自己。  更高更快更强!没错,但那只能是一句口号,什么事情都会有极限的,挑战极限,就是和客观规律过不去,也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服用违禁药品而毁灭自己的运动员,其实和我们由于过度追求完美而造成的心理疾病是一个道理,这使他们走得更远。  倘完美主义又来诱惑我们,不妨做为一种幻想式的休闲,梦想一下未来。但一旦走在路上,就要目不斜视。倘若用完美来苛求能于事有补,我现在就发誓加入完美主义空想俱乐部。  如果说愚蠢者的快乐在近乎完美的远方,智者的快乐就在脚底下的泥土中。  当A弦断了以后  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并非是拥有别人所不及的天赋。他们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善于把不完美的一切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而已,尽可能地实现圆满。  有一次,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一次音乐会。在饱含深情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崩断了。  一般来说,演奏者在这种情况下会停下来,换一把提琴再演奏。如果不巧找不到另外一把适用的小提琴的话,这支曲子也就只好到此为止了。  但是欧利?布尔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才:他用剩下的另外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  这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教我们如何直面生命中的不足与缺憾:如果小提琴的A弦断了,就在其它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任何人都有自己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但是区别在于,能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不足,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利用剩下的三根琴弦。  在我国北方,农民为了提高枣树的坐果率,每年七月十五就会用刀把枣树的树皮环切割掉一圈,截断其营养向下运输通道。这种方法的学名叫“开甲”,北方方言叫片树。《齐民要求?神枣篇》中说:不斧则华而不实,即为所指。  有人为了观察枣树作品的愈合过程,作了一个试验。把一棵枣树切了半圈,另一棵环切一整圈。然后剪了两条布将伤口包扎起来。  半个月后,观察者解开纱布观察刀口,发现在半圈的刀口上,从两端的下向中间深出了窄窄的两条皮下组织,而环切的伤口上,新皮已经覆盖了整个创面,挤得疙疙瘩瘩结实结实。  从枣树的自我愈合情况中,我们难道不能发现大自然对于缺陷的态度吗?  有一位外科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连串奇怪现象: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般地增大,好像是努力应付心脏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若摘去了左肾,那么他右肾的生命力往往十分强盛。另外,在眼睛、肺等手术中,都是如此。  于是,医生对此深入研究,并从病理学范围扩展到心理学方面。他对一所美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十分之七视力不好,他又调查了100位拥有财富1000万以上的人士,结果表明他们70%以上的出身贫寒。  这种现象曾让医生困惑不解。但在研究贝多芬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微妙。贝多芬的听觉从小就存在问题,20岁开始影响正常生活,28岁已聋得十分厉害了,但他从小就喜欢上音乐,创作力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听觉慢慢丧失的时候。听觉全部丧失的时候,他接连写出了《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五交响曲》……  同样的道理,约翰?密尔顿在44岁时失明了,可是16年后,他写出了不朽的经典巨著《失乐园》。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既是盲人又耳朵聋,却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感动全世界的文字,让所有的人都为其生命力和才华而感叹。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39岁时下肢瘫痪,然而他却成为美国最受爱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并且史无前例地当选了4次美国总统。  这位医生经研究认为,一个人一旦躯体上有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能与心理。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只要没有被弱点彻底击溃,那么这些弱点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有时候,缺陷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倒霉的事,它可能是造就我们的一个东西。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不到渴望得到的一些东西是幸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过去总给人美好的回忆,未来也留给人许多斑斓的遐想。可有时现实的不完美总是那么令人难堪。我们不安于现状,却又不知该怎样改变现状。  平均算下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大概只有百分之九十的部分还不错,只有百分之十不太好。如果我们要快乐,就要多想想百分之九十的好,而不去理会百分之十的不好。  我们常常会面临自己无法控制的缺陷。对于这种情形,最为极为乐观的解决办法是:承认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可以逃避得掉。人没有任何短处,也必然没有长处。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有深谷才有险峰,优点越侦察出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  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人物都难说完美,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  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学着去应付缺陷带?来的问题,并且不必为此而烦恼。我们要意识到,烦恼比缺陷本身对我们更有害。如果我们能把用来烦恼的一半时间和精力,改为用来解决由此带来的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有烦恼。我们会发现,原来以前的生活中,我们只学会了为问题而烦恼,而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8
正序
倒序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2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3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4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5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6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7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8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9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0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1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2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3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4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5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6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7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