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9

随成随败且随喜  冬天刚刚过去,院子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徒弟说:“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  师父挥挥手:“随时!”  立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徒弟去播种。  秋风起处,草籽在撒的过程中全飘走了,小徒弟着急地喊叫:“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了。”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徒弟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徒弟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来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对于外来的诱惑,都用随缘地眼光看待,我们又哪里用得着每天受着贪婪的蛊惑,徒然的奔忙,在懵懂中辛劳呢?  万事随缘,快乐自然随处有。  一个人的一生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又都享有许多资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很多的出路与选择,有很多事业与感情的机会。  正是这些出路、选择与机会,提供了我们随缘随喜的基础。在所拥有的这些资源中超然一些,放松一些,不是更容易接近生命的本原吗?生命本来就是自然的、自信的、自尊的,就像那飞来飞去的鸟儿,就像那跑来跑去的孩童,他们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一位女作家曾经说过,有自信的女孩子,是除了恋爱之外,还找得到生命出口的人。  如果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此生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在任何选择中,都能快乐地享受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生命,如果我们用这种目光来打量自己和所在的这个世界,那么就一定能够在恬静、轻松、自在、悠然中选择自己所爱,并爱自己的选择。  有一首诗说:“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如果我们从生活中点点滴滴中随遇而安,把自己与世界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生活的出口无处不在,那么自然也就必然如诗如画,怡适安祥了。  有一个旅行者经过一棵椰子树,一只猴子从上面丢了一个椰子下来,打中他的头,把他几乎砸昏过去。  这个旅行得从地上爬起来,摸了摸肿起来的头,没有哭泣,也没有愤怒地跳起来要杀光所有的猴子,而是把椰子捡起来,喝光了椰子汁,把果肉挖出来吃掉。  最后,他用外壳做了一个碗,在外壳上刻上漂亮的花纹,把这只碗挂在自己的行囊后面,继续赶路。  要快乐,就应该淡化挫折带来的痛苦,保持一份达观。人生可能遭遇的不幸和挫折太多了,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湎于痛苦而难以自拔,他收获的便永远只能是忧伤。  保持一份达观,并不是对任何东西都满不在乎,也不是丢弃一切,而是要在愁苦之时不委顿,在郁闷之时不消沉,在失落之时不舍弃,在绝望之中仍然希望,以一种轻松的心情,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去越过一切不幸与挫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为了崇高的目标忍受痛苦的人才更显其庄重和崇高,这种想法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  在人生中对于善的追求,对于社会正义的信念,对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奋斗精神,都是一些崇高的追求。但是追求的崇高并不意味着要忍受痛苦。在非常艰苦的时候,我们应该“素其位而行”,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但同时我们也应平常心面对这些成败得失。  快乐在于自己  快乐寓言之割肉百两  从前有一个国王,听说有人在私下议论,说他不配治理国家。他听了愤怒得不得了,立刻下令要查办这个诋毁他的人,但一时却查不出来。后来有人告密说,这话是他的一个大臣说的,于是国王就把那个大臣捉来,处以割肉的刑罚,剥开他的背脊割了一百两的肉。  不久,有人向国王证明说这个大臣并没有诋毁国王,国王很是后悔,觉得不应该冤枉那位大臣,决定赔偿他的损失,下令送去一千两猪肉去补他的脊背。不料这个大臣收下猪肉以后,每天仍然不停地痛苦呻吟叫唤。国王听了以后十分不解,就去问他∶“你为什么还觉得痛苦呢?我取你一百两肉,现在已十倍偿还你了,你还不满足吗?”  这个大臣听了以后气得说不出话来,旁边有大臣替他回答说∶“大王呀,这些肉不是他的呀!”  国王听了,无言以对。  那些企图从别人或者外部世界得到快乐的人,和这个国王一样愚蠢。  ==================================  ==================================  ==================================  ==================================  第九章 莫为未来做苦役(2)  王卫宾  停一下享受生活  人生的意义在过程上,我们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充分认识每一节的价值,我们就不会因为匆匆忙忙而失去太多的欢乐。  两位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苏格拉底说:“那就太遗憾了。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一生中从来不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就像走一条漫长的旅途而没有旅店一样,是愚蠢的。  现代人脑里装的尽是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整日为工作烦心,忙碌得如陀螺打转,还要被乌烟瘴气的交通搞得头顶冒烟。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曾放慢脚步,注意身旁美好的事物呢?  曾经一位具有几十亿身家的网络富翁在接受ABC采访时说:“我们只是更加忙碌,更加疲劳,多少财富似乎都改变不了这种生活。  智者说,在人生的旅途上,别忘了驻足片刻,欣赏路边绽放的玫瑰。既然上天赐我一双眼睛,我就该多观察身旁的世界,拿来享受一下生活。  快乐是一只小鸟,它愿意落在轻松的枝头上。身心一紧张,小鸟像踩在滑轮上,飞了。  有一个人与他的父亲一起耕作一小块地。一年几次,他们会把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城市去卖。除姓氏相同,又在同一块田地上工作外,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  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载满了一车子的货,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日夜兼程,第二天清早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催赶牲口走快些。  老人说:“放轻松点,儿子,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  儿子理直气壮地反驳:“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更有机会卖好价钱。”  父亲并不回答,只是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人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一小时内走了四哩路。来到一间小屋前时,父亲恰逢其时地醒来了,微笑着说:“这是你一位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儿子焦急地说:“可是我们已经慢了一小时。”  “那么再慢几分钟也没关系。我跟他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  儿子只好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一小时,才再次起程,这次轮到老人驾驭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儿子急忙拦住他:“左边的路近些。”  “我当然知道,但是这边的路景色好多了。”  年轻人不耐烦地说:“你不在乎时间?”  “嗅,我当然在乎,所以我更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每一刻。”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野花,经过一条发出淙淙声的河流——这一切年轻人都没有看到,他心里翻腾不已,心不在焉,焦急以极,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片宽广美丽的平原上。老人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  儿子生气地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作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  父亲微笑说:“对了,这是你许久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  几分钟后,他开始打鼾。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三里地,遇到了一位素未谋面的农民。那人正力图把掉进沟里的牛车拉上来。老人低声说:“我们去帮他一把。”  儿子顿时勃然大怒:“你想失去更多时间?”  ‘做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记。”  另一辆牛车回到路上时,几乎已是早晨八点钟了。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成一片黑暗。  儿子大发牢骚:“如果我们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  老人劝告道:“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能享受人生。”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市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让灵魂赶上身体  一位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寻找古代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佣了几个当地人做向导和挑夫,向丛林深处走去。  当地人身体十分健壮,尽管背负着沉重的行李,仍然唱着歌轻松地走在前面。只有当探险家喊休息的时候,他们才停下来等他。探险家虽然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当地人,但是在研究印加文明的平生宿愿的支持下,也大步地跟在后面。  第四天,探险家一大早醒来,象往常一样催促当地人准备上路,可是当地人却拒绝前行,坚持要原地休息一天。  向导严肃地对探险家说:“今天我们必须停下来休息,以便让我们的灵魂,赶得上我们的疲惫身体。”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但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对任何事情很认真,希望不浪费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的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徒劳地忙碌,没有任何接近快乐与圆满的迹象。  原因就在于,没有人能够在不需要灵魂的时候,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人的身体只是一堆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而燃烧,而产生力量。  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这个火种就是人的灵魂,就是对人生的宏观观照。  凡事全力以赴,但同时必须停下来,使自己的灵魂赶得上前进的脚步。  一个没有灵魂的生命,无论外形是如何的华美和壮观,都只能是一幢违章建筑,就像一个人没有自已的土地,而把房屋盖在别人的土地上一样,终难免遭受拆除的命运。  在生活中,真正拥有自己的灵魂,沉着冷静地保持一份平稳安宁的人真是寥若晨星。他们活得潇洒自如,虽然生活也并非一上来就安宁自足,但他们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节奏。  一个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是因为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就是放松、宁静和干净。无论是踢球还是射击,无论是游泳还是跑步、还是体操,只有心中没有任何杂念,才能出好成绩。  多数人之所以碌碌无为,被快乐的生活所遗忘,原因就是被浮躁烦恼破坏了自己的生活节奏,损害了原有的快乐。他们之所以浮躁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在恰当的时候停一下,休息一下,让自己的灵魂赶上自己。  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将自己挤压得面目全非,我们一天天远离自己的灵魂,一步步走向快乐的背面,这个背面虽然并不起眼,却足以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在追求中,要练就一颗甘于寂寞的耐心,告诉自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进步与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默默无闻的艰苦努力。西方一位哲学家说,时间和耐心能够把桑叶变成美丽的彩锦。一切的成就,都孕育在耐心和寂寞之中。  保罗·布鲁顿说:“经常接近神圣的本心,我们将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不再成为外部世界的奴隶,而成为大自然的挚友,当自己皈依于内在的心灵世界中时,压抑和混乱的阴霾立即会被一阵清风吹散在晴空里。这并不是忽略问题的存在而逃避,只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谐,使它能最有效地应付问题。我们将发现内心深处是多么安全与神奇。”  在前进的路上休息,直到我们的灵魂告诉我们:我已经赶上来了,然后再继续朝着目标往前走就是了,所有那些浮躁与烦恼,所有那些生存的压力,都荡然无存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平静美丽的大道。  不要把这段话当作文学描写,或仅仅是一种虚妄的幻想,它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德费在《权力心理学》中指出:“绝大部分我们所感到的疲劳,都是由于心理影响。实际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  有灵魂相伴,我们的无须排解,也不再需要宣泄,每一天都生活在宁静愉悦的心情中,而不会感到疲惫不堪。  ==================================  ==================================  ==================================  ==================================  第九章 莫为未来做苦役(3)  王卫宾  让花儿一朵一朵开  在大自然中,花儿是一朵一朵地开放,时间到了就开,不会争,也不会抢,因此才组合成一盆花、一片花和一个美丽的春天。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让生命中的花朵一朵一朵地开放。一生有一生的花朵要开,一个月有一个月的花朵要开,一天有一天的花朵要开。每朵花都代表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我们不能为了明天让今天的花开或者不开。  人们在开始某一个行动之前,都喜欢问自己:现在是合适的时候吗?或者明天会不会更好呢?有一个十分有代表性的说法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瞻前顾后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未来的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未来有一些东西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有一些东西,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还有更多的东西,既无法预见,也无法预作筹划,那么我们还是生活的花一朵一朵慢慢开吧!  车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特别是最后一种,既然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圣经》里说,我们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要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确实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这样我们不但比较轻松,而且比较容易把这难处解决。如果我们把今天、明天以及后来许多天的难处都担在肩上,我们不但沉重,而且可能连一个难处也解决不了。  恐惧是烦恼的核心动力。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害怕未来会发生最糟糕的事情,对生病的恐惧,对出丑的恐惧,对战争和死亡的恐惧。实际上,这是在与无法避免的未来进行毫无意义的战斗。  不要执着地问:我死后会怎样,有来生吗?  也不要问:有报应吗?  如果我们要做一件事,就不要问:现在是恰当的时候吗?我可以吗?其它人会说什么呢?或者明天会不会更好呢?  活在现在是实现自我的最高形式,它意味着,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说谎更好就说谎,时间到了就死。当成功的时刻来到时,就获得成功,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就承认失败。  一切都不早也不晚,此刻到来就最好。  师父:我们无法生活在现在。  学生:我肯定做到了。  师父:如果我们还坐着,就已经想着站了,如果站着,就已经想着在走了,如果在走,就已经想着目标了。  在开会时我们是不是已经想着吃饭了呢?  在吃饭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谈论其它事情了呢?  悲观的人则用一半的力量尝试获得成功,剩下的一半则用来为失败作准备。一开始他们就害怕将来会失败,害怕失败后别人会说什么,在前进中,他们也不停地考虑那些最糟糕的结局。  因为害怕,他们会慢慢忘记初衷,或者用一个新的决定来掩盖那个还在实施中的计划,或者归咎于别人,而为自己辩解说:我早就知道这样不行。  这些都是徒劳的举动。一旦作出决定,我们就不应再去害怕它的结果,用其它借口去掩饰,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实现它。  快乐只需要等一下  巴斯德曾经说,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是:等待、意志和工作,我们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成功的金字塔。如果天上掉不下来快乐,就要等着地上长出快乐来。  等待所表达的只是一种心态,而不等于被动的忍耐。更需要在等待中坚持和奋斗,永远不舍弃自己。  有一群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群孩子,告诉他们将会送给他们软糖吃,这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之一。心理学家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几种选择:  第一种,可以马上就拿,但是只有一颗软糖。  第二种,等上五分钟,可以拿到十颗软糖。  第三种,待上二十分钟,可以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结果,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马上就拿,因为糖果的香味对他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有一些孩子选择了等五分钟,拿到了十颗糖。  只有少数几个孩子选择了等二十分钟,虽然他们馋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但仍然坚持不去伸手拿糖。二十分钟到了,他们带走了满满的一包糖。  心理学家对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进行了二十年的跟踪,结果发现,越是会等待的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就越是平静、成功和快乐。  这个实验说明,真正的快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不必刻意找寻和做仔细的体味,但它需要耐心等待。  在等待之后,快乐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即使不是泛命运论者,生活经历也会给我们一种朴素的体会:快乐常在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出现,就象美国作家霍桑所说的: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到你身上。  或许只是这种时候的那灵光一闪的快乐给人的感觉最深刻吧。或许,快乐作为一种相对的感觉总需要比较和衬托。但我已学会不再抱怨生活,不再刻意追寻所谓的快乐。  一位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着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又很虚弱,但脸上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上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女作家感叹地说:“你对烦恼很有办法。”  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不,对烦恼我没有办法。只是当我遇到烦恼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耶酥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他就复活了。”  “等待三天”,这是一颗多么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心。我从来就不承认与生俱来的命运,但想念人生并非尽是莺歌燕舞,四季如春,总是伴随着几多不幸,几多烦恼。  几乎所有的烦恼都必然随着时间而流逝,有的是过两个小时,有的是两天,还有的是过两个月。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看烦恼,告诉自己:两个小时以后、两天以后,哪怕是两个月以后我肯定不会再为这件事烦恼了,那现在又何必为它烦恼呢?现在为什么不用我两个月以后的那种态度来化解它呢?  不刻意地伸手向天空要快乐,快乐并不只在天上。我们有时只需要一如既往,平平淡淡地生活,总会有不经意的快乐在路边闪现。  ==================================  ==================================  ==================================  ==================================  第十章 只活在这一刻(1)  王卫宾  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根据现在来生活  有人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用功否?”  禅师回答说:“用功。”  问:“如何用功?”  禅师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那人继续问:“所有的世间人都是如此吃饭睡觉,与和尚用功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禅师回答:“不同。”  问:“有什么不同?”  禅师回答:“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在禅宗来看,人人皆可成佛,人性中就有佛性,只因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那么真如本性就会自然显现,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所谓“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就是基于这一前提提出。  那么,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引用两句偈,就是“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就是一切顺应自然回复本心之意。  我们看到一朵花,吃一顿饭,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觉得快乐的话,我们往往误认为是那朵花开得如何茁壮,或者菜特别地合口味。  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快乐主要得自于没有牵挂的心灵。只有轻松的心灵可以专注吸引外界的快感,来欣赏和享受。如果我们不轻松,像将与好友长别时的饯行酒,无论它是茅台还是杜康,也无论下酒的菜是如何地可口,我们吃到嘴里可能只是离别的苦涩。  在这时的心灵,就好像是撕去皮的伤口一样,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可是却根本无法消受。  我们的吃饭、睡觉与和尚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凭空加上了“百种须索”和“千般计较”,如果把这些却除了,马上可以体会到生命的真相。  要得到一种无所牵挂的轻松,必须从本质上理解生命的本质。这些本质可能是赤裸裸的,但却是无比真实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会持续多久,除非自己了断它,这是我们无奈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所有的瞬间都和现在这一刻一样,是那样一目了然。  在我们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可以做出这样决定。  而我们不理解现在的生活,是因为对尚不存在的一些东西抱有希望,用这些东西来敷衍自己,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当前可能有利于改变的一切因素。  这种飘渺的希望给我们烙上了烦恼的印记,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孩对我们说:只有和我结婚后我才和你上床。这样,我们永远无法生活在现在,而是根据自己构思的天堂而生活,生活在对后果的恐惧中,十分希望能达到某些准则,表明自己没有辜负别人。  生活在生活中,死亡在死亡中,不缅怀生活,也不要想什么是责任和悲伤。我们根本无法来通过对明天的向往或对过去的回忆来获得快乐,必须学会生活在现在。  在得意舒畅的时候,有一些头脑和思想的人都会象浮士德一样,不由自主地大喊(或者是在内心)说:“请停留吧!你太美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写贺卡祝福别人的时候,“永远快乐”也是一句永不过时的好话。  然而,这个祝福不仅仅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也似乎存在着自身概念的一种矛盾。既然“快”乐,就决不能企求它永久。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我们说永远快乐,好像说要上帝画一个四方形的圆一样。  钱钟书先生说:要永久,就该向痛苦里去找。“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我们所不留恋的东西。”  因此,要快乐地生活在现在,就意味着: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说谎更好就说谎,时间到了就死。因为这一刻我们不知道下一刻我们还在不在,因此,必须在每一刻都实现完全的自我。  我们永远只有一个机会,即使第二次也是一个;我们拥有的每一个机会都在现在,而不是在过去或者在遥远的将来。  我们必须不再寄希望于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从来都是烦恼的根源。我们只要在现在这一瞬间实现自我,因为只有这一瞬间对我们最真实,也最有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塑造生活,而是依赖于任何许诺。  人一生下来就会哭,笑是后来才学会的,所以烦恼是一种低级的本能,而快乐是一种高级能力。我们要记住时刻要告诉自己:我很强大,并且信任自己,我会在现在采取行动,不怕任何人。我每天都走自己的路,做正确的决定和事情,不害怕结果如何。  我们必须完成当下这一瞬间的事情,而不再犹豫不决,不再怀有对愿望落空的恐惧,不再想:我可以这么做吗?明天会怎样?我对此的看法正确吗?  西藏的喇嘛都保持有这样一个习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把茶杯倒过来放在桌子上。因为他们知道明天可能就不再需要它了,但他们很放松,也很快乐。这是一个奇特的对立统一:时刻准备舍弃生命的人,反而能充分地享受每一天的生命。  生活在独立的今天  有人向一位船长请教:“请问您在经历过那么多惊涛骇浪之后,为什么能马上平静地坐在甲板上喝咖啡呢?”  那位船长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大海,回答说:“你看现在的大海是多么平静!可是我们两个谁都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风暴正在酝酿。在海上也是如此,我们在航程中的每一分钟都不知道下一分钟面临什么。万幸的是,轮船在设计的时候,每个船舱都有可以独立封闭起来的门,才不容易在风暴中进水沉没。”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们的生活也象一条船一样,必须学会把每一天的生活设进得既能与别的时间联通,又能独立封闭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每个独立的日子里,不至于沉没。”  这位船长深知世事无常,才能正视人生的短暂和人生的残酷,才能安心享受今天。他的话蕴含着对生命的诠释,那就是:能够在必要时把前面的和后面的舱门关得紧紧的,生活在“每个独立的日子”里。  当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总结与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可是当我们早晨从床上醒来之前,却要按下一个钮,确定自己已经用逝去的昨天关在身后,再按一个钮,把还没有来临的明天也给遮断掉。  《白雪公主》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这句台词道出了人生中最可怜的一件事: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只梦想着天际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现在吃的面包上。  佛说:“人的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  这真是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它昭示我们,每一个“现在”是生命的新起点,勇于追求更多的快乐、更深的认知、更大的活力与责任,并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人生总有辉煌,但也难免空白和遗憾,它不论是辉煌还是遗憾,都不能代表今天。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明天的一切留给明天享受。  很多人不能快乐是因为不能关闭过去的一切。什么时候学会了自如地开启和关闭过去,什么时候才能成熟了。  享乐的现实主义  证严法师说:所谓凡夫心,是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别心。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他迷失了方向,竟然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在无计可施之中,他看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发现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然而这只老虎并不甘心即将到嘴的一顿美餐,居然失之交臂,懊恼地在崖上狂吼着,不肯离去。  旅人凭着这藤蔓的庇荫,终于逃脱生命危险,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失声惊叫起来。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怒浪澎湃着,而且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它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他恐怖地抬头一看,自己赖以求生的藤蔓的根部,爬出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你一口我一口地开始撕咬藤蔓。旅人拚命的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8
正序
倒序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2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3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4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5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6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7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8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9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0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1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2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3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4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5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6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7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1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