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爱是信仰 世间,有没有一种爱,叫不离不聚?有没有一种人,叫不生不死?或许这只是人在无奈时,无端生出的想法,不可当真。三毛有一本文集叫《雨季不再来》,记载了那个原本该美丽多姿,却烦恼不断的年少光阴。检点回忆,难以分辨出,有多少情节可以擦去,又有多少故事可以珍藏。 顾福生走之前,把三毛托付给另一个画家韩湘宁。韩湘宁亦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他洒脱明朗,喜爱穿白衬衫。三毛曾有一段文字,这么回忆他:“一个不用长围巾的小王子。夏日炎热的烈阳下,雪白的一身打扮,怎么也不能再将他泼上颜色。” 这个明净的大男孩,与顾福生性情两样,但三毛和他在一起,亦觉轻松自在。他们的师徒缘分很是短暂,不久韩湘宁去了纽约。韩湘宁走时,也给三毛找了位新老师——彭万墀。这位艺术家,像苦行僧般,总爱穿一件质地粗糙的毛衣。没过多久,彭万墀也去了巴黎发展,追寻他的人生梦。三毛的三位老师,后来都成了华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 相逢瞬间,相离刹那,来去匆忙,无需给谁交代。红尘路上,多少结伴同行的人,最后都相继走散。日暮黄昏,行走在落英缤纷的小径,想要丢弃自己,也是不能。那些曾经许下诺言,又没有兑现的,不必计较。因为没有谁,真心愿意去违背。 三毛在聚散中成长,她渐渐从那个漫长的雨季走出,感受雨后阳光的清新和温暖。这段时间,三毛和陈若曦相处甚多。陈若曦是个热情开朗的女孩,一头清爽短发,风采迷人。素日里,她总劝说三毛应该走出自闭的狭隘世界,已经错过了花季,不能再与青春擦肩。 陈若曦听说中国文化学院开办了一年,她提议让三毛去找创办人,看能否做一名选读生。三毛亦不想固守这份无望的坚持,将自己封锁在寂寞的城里,没有出路。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文化学院院长张其昀先生,把自己少年失学和自学的经历都写上。后来三毛回忆那封信,清晰记得最后一句话:“区区向学之志,请求成全。” 相信没有谁,忍心拒绝一个年轻女孩诚心追求学业的请求。张其昀先生读完三毛那封情真意切的信,立即亲笔回信,其中写到:“陈平同学:即刻来校报到注册。”而他的成全,让三毛的人生,又有了沧海桑田的转变。有时候思索,人生路途上,每个章节,每个片段,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细节,有了微小的改变,都将重写所有的过程和结局。 三毛成了文化学院第二届选读生。注册那一天,她带了自己的画和发表的作品去见张院长。这些是时光对她的认可,她珍惜并尊重。张院长看了三毛的作品,甚为欣赏,并建议她选择文学或艺术专业。文学和艺术,是三毛今生梦的开始,她自当在书卷和画册中,找寻她的春风秋水。 出乎意料的是,三毛选了哲学系。“之所以选择哲学,是因为想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叛世离俗的女子,任何时候,都会有其自身独特的想法和理由。但正是因为如此,她的笔才能撰写那么多不与世同的故事,成为一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小学不同,多了一份自由和散漫,随性与从容。因为是文化学院,文学艺术气息浓郁,三毛在这个空间,心境通透了许多。虽然休学了七年,但三毛大量的阅读,非凡的悟性,让她在同学当中,显得成熟而有内涵。 据三毛所说,她在大学里的成绩,一直算中上等。七年的缺席,让这位骄傲的女子,更加好强,她不容许自己再次失败。她依然痴迷看书,痴迷写作。依然性情怪僻,永远充满着神奇的幻想。在所有同学眼里,三毛是特别的,特别的装扮,特别的思想,就连她写的字体,都自成一格。 曾有老师说过,三毛喜欢追求幻影,创造悲剧美,等到悲剧美,幻影成为真实的时候,她便开始逃避。三毛似乎一直都是如此,不甘现世中那些平淡无奇的事物,执著于飘零和幻象。这样的女子,内心世界永远似一片汪洋,波涛不尽。她的情感,亦不肯平静,一旦选择了,誓要纵浪到底。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扰,就会生出爱与恨,悲与喜。以往,她的世界,只有一扇窗,一个人,一种爱。如今,她走进拥挤的人流中,势必有那么一个人,一桩情缘,为她等待。是的,倘若没有这个人,三毛大学生活,应该淡若流水,静如兰草。 三毛是幸运的,在她最美的年华,为一个美丽的男子,奉献她一颗宛若朝霞的初心。尽管,这段情缘,没有结下幸福的果,甚至把她伤到无以复加,被迫从此沦落天涯。但她此生无悔,她甘愿做他生命中,那个最痴情的旅人,为他红颜尽欢,遗世独立。 舒凡,本名梁光明,戏剧系二年级的学生,比三毛高一个班。那时已出版两本集子,是学院里叱咤风云的才子,英俊倜傥。就是这个男子,在三毛的心里,住了几年。他是三毛真正的初恋,爱到没有信仰,爱到远走他乡。 尽管,在此之前,三毛亦有过暗恋。但那种情感,像是未成熟的青涩果实,不足以令她尝遍百味,过尽千帆。她渴望一场惊动山河的爱,让她斩去所有悲伤怯懦的昨天。她需要这份爱,来唤醒她沉睡七年的灵魂。尽管文字给了她无尽的幻想,却给不起她刻骨铭心的爱与痛。 “这个男孩是当过兵才来念大学的,过去他做过小学教师。看了他的文章后,我很快就产生了一种仰慕之心,也可以说是一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对英雄崇拜的感情。从那时起,我注意到这个男孩子。我这一生所没有交付出来的一种除了父母、手足之情之外的另一种感情,就很固执地全部交给了他。” 这是三毛在《我的初恋》里写的一段话,多么固执又痴心的女孩。她的思想,无有止境,她的爱,却深情纯一。她不肯轻易为谁改变,一旦爱了,可以不要自己。三毛对这个男孩,像信徒一般,跟着他,敬仰他。那段时间,只要有舒凡的地方,就必然可以看到三毛的身影。 三毛放下一切自尊和自傲,自卑和软弱,就这么如影随形地跟了他三四个月。舒凡明知道,这个女孩在默默地为自己付出和奉献,但他始终保持缄默。他的冰冷,让三毛的心受尽煎熬,每日陷入相思的河里,不知所措。这是一场无可救药的单相思,让三毛尝尽了酸涩和痛苦。但她始信,终有一日,他会与她执手相看,对影成双。 那时候,三毛的作品,相继在报刊杂志发表。在学校,她虽不及舒凡那般声名远扬,却也是位多情才女。可为什么,他对她的存在,总是那么视若无睹。骄傲如他,或许永远不肯为任何女子轻易低眉。三毛知道,固执地痴守,未必是追求爱的最好方式。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令他愿意与她一起坠落爱河的理由。 缘分,为这段爱情,拉开了美丽的序幕。有一次,三毛发表了几篇文章,拿到稿费,在学校请客。当同学们吃着菜,喝着酒,闹得正兴时,走进来一个人,这人正是舒凡。三毛为他的突如其来感到惊喜万分,她甚至期待,今晚这场青春聚会,他们会成为一对主角。 三毛起身为这个暗恋了几月的男子倒酒,试想今日,他该是不能拒绝。她眼中万种柔情,他依旧冷漠如霜。只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自此只和别的同学,三杯两盏对饮去了,再不肯转过高贵的头,多看她一眼。不一会儿,他便挥手离开,像是害怕与三毛有任何交集。 三毛心底,被这种挫败感,狠狠地击伤。她再也没有心情,来招呼任何一个同学,只坐下来,自斟自饮,一解愁烦。直到后来,宴席散去,薄醉的三毛,止不住内心的悲伤。凉风吹拂的季节,落寞的她,独自漫步于空旷的操场。 该用怎样的柔情,才能打动那个冷若秋水的男子。又该用怎样的故事,才能续写人生经典的传奇。三毛不知,那个叫做爱情的词,离她只有一步之遥。不知,幸福原来可以触手可及。 当爱成了一种信仰,它必会以痴情的方式相报。 第九章 流浪远方 “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这是三毛的爱,爱得疼痛忧伤,爱得死心塌地。这个女子,刚刚进入爱情的缤纷世界,就迫不及待地要把爱的滋味一一尝遍。 爱到底是什么?万千众生,爱便有千万种。爱是飘荡在沧海里的一叶轻舟,是封存于岁月里的一壶窖酿,是行走在沙漠上的一树菩提。爱是百媚千红的一枚绿意,是繁华三千的一抹清凉,是沧海桑田的一丝平静。爱是一弯明月,从古至今诉说着地老天荒。爱也是一把利刃,刀口上不知道有没有明天。 到底是如花女子,明知红尘深似海,亦无法不投石问路。当三毛心灰意冷,她企盼许久的缘分,却悄然而至。她发现,寥落的操场上,离她不远处,伫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一刻,她岑寂的心,在凉风中重新跳跃。这个身影,是舒凡,是三毛魂牵梦萦的大男孩。 “我的一生不能这样遗憾下去了,他不采取主动,我可要有一个开始。”暗恋了几个月的三毛,看着离自己只有几步之遥的爱人,她再也不想等待、不想错过了。她必须勇敢地争取,无论结局如何,她要给自己一个无悔的交代。这不是赌注,而是她人生中第一场真爱,她愿以所有的美丽,换取一刻情深。 “于是我带着紧张的心情朝他走去,两个人默默无语地面对面站着。我从他的衣袋里拔出钢笔,摊开他紧握着的手,在他的掌心上写下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自己觉得又快乐又羞涩,因为我已经开始了。”这个自闭多年的女孩,能够打开心扉,越过俗世藩篱,追求心中所爱,该是多么地不易。更况,她所谓的开始,只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开始。她不知道,这种开始,会不会是一场独角戏。 来不及想那许多,她要的是血溅桃花、触目惊心的感觉。在爱情面前,不能却步,不能低头,否则一擦肩,就是永远。递给男孩钢笔,三毛不敢再多看他一眼,她怕会碰触到那个冷漠的目光。转身之前,她还是禁不住落泪。在没有被拒绝之前,这不是委屈,也不是伤害,可心里泛滥的爱,让她疼痛难当。 那个下午,三毛逃课了。回到家,她寸步不离守着电话。她不知道,这样一厢情愿的等待,会不会没有结果。整个下午,阳光菲薄,像是一场若有若无的约定。直到五点半,三毛终于等来了他的消息。他约她晚上七点半,在台北车站铁路餐厅门口见。挂断电话,三毛又激动得落泪。她不曾想到,那些遥不可及的幸福,原来这么近。 为了赶赴今生第一场约会,三毛费尽心思在镜前装扮。年仅十九岁的三毛,还不曾被世事风霜吹拂,虽有一种孤傲,却终究还是稚嫩清秀。看过她年轻时照片,与行走风尘之后相比,差别甚远。岁月在每个人脸上,心里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无论你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 长发披肩,清瘦高挑,三毛虽算不是十分美丽,却也气质绝佳。她不是那种平静如水的女子,仿佛任何时候,她的身上都看得到一份张扬和野性。她像一只野狐,在红尘阡陌迷失方向,又可以凭着与生俱来的灵性,寻到属于自己的小小巢穴。 她痴迷的文字,最终如愿以偿。她想要的爱情,也算是花好月圆。三毛的初恋,就从这一天开始。她说过,一旦爱了,至死也不肯放弃,死亦甘心。初恋是人生当中,最青涩,最甜蜜,也最难忘的事。无论这个曾经许诺过生死相依的人,到最后是否真的携手白头,都值得怀念。 三毛的初恋,同许多人一样,开出美丽的花,却结不了果。尽管三毛为这段爱,付出了青春岁月里所有的热情,他们还是背道而驰。因为这个男子,三毛才背上行囊,从此踏上流浪的征程。因为这场无果的爱情,三毛才决意远离故土,为浮世今生寻找一个归宿。 但三毛不后悔,她感谢舒凡,是他给了她美好的初恋,给了她两年最温柔的时光。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个文学天才和一个戏剧系的才子,在校园里,该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花前月下,总有诉不尽的衷肠。当然,这一对恋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交集,亦会有疏离。 这一切,丝毫不影响三毛对爱的执著。爱情让她成熟,让她更加热爱文学,尊重生命,期许未来。她的世界,原本只有自己,可她让他住进她的城,为他衔泥筑巢,添砖补瓦。那时候,三毛觉得自己就是枝头那朵最灿烂的花。为了所爱的人,她要固执绽放,以身相殉。 年华似水,总是匆匆。舒凡比三毛早一个年级,就在他行将毕业的时候,这段进行了两年的爱情,遇到了荆棘。三毛期待和自己爱的人,可以在一起,朝暮相处。任何的分离,都让她心生不安。所以她提议和舒凡结婚,给爱情一个归宿。但舒凡不愿意,他认为彼此还年轻,待他毕业后,事业有成,再结婚亦不迟。 三毛不肯罢休,又提出她可以休学结婚。之后和舒凡一起创业,共同努力,守候未来。但舒凡亦觉不妥,他认为,只有彼此成熟,才给得起一段美满的婚姻。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以他的才学,刚离开学校,应该有一份锦绣前程,远大抱负。而不是,早早地将自己埋葬在围城里,为柴米油盐,消磨了雄心。 也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之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也有爱江山,更爱美人之说。但这一切,大多发生在男人拥有了名利权势以后。而女人,一旦沉溺爱河,亦生亦死。像三毛这样独特孤僻的女孩,亦免不了儿女情长,甚至比寻常女子,更不顾一切,难舍难收。 谁说,痴情不是一种罪过。有些爱,却需要适可而止。三毛的痴情、深情、长情,突然间,成了舒凡的负累。因为害怕失去,她整日惶恐不安,哭哭笑笑。希望舒凡可以给她一个承诺,给爱一个家。原本情深缱绻的一对恋人,在人生抉择的路口,开始漂浮难定。 爱情不是唐诗中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不是宋词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在生活中,会遭遇偶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舒凡,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一个倜傥洒脱的男人,爱情装扮了他的青春,却不能更改他的命运。他的退却,并非是薄情,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抗三毛的咄咄相逼。 那时候,三毛每天都在等舒凡作选择。要么和她结婚,要么就放手,让她远去西班牙留学。“其实,我并不想出国,但为了逼他,我真的一步步在办理出国手续。等到手续一办好,两人都怔住了:到底该怎么办呢?”三毛后悔了,这个从不肯回头的女子,却愿意为爱宽容。 她闯祸了,为了弥补,在临走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她还是给了舒凡机会。“只要你告诉我一个未来,机票和护照我都可以放弃。”如此相催,如此逼迫,让舒凡根本无法心平气和给出承诺。三毛要的未来,他真的给不起。又或者说,他的未来将会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让他如何就这么轻易给出,如何去承担这个责任。 他哭,三毛也哭。那是个疼痛、伤感、遗憾交织的夜晚,眼泪,成了最好,也最慈悲的语言。也许只有眼泪,才可以掩饰内心的软弱,可以原谅所有的背离,可以擦拭带血的伤痕。舒凡最后的转身,让三毛彻底崩溃。她对爱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幻想,就这样成为泡影。 这不是骗局,愿赌服输,结局如何,三毛认了。她必须走,必须离开这座城,哪怕远方是断崖偏锋,她亦要自我救赎。三毛说,我没有办法,我被感情逼出国了。其实,逼她的,是自己。这就是三毛,爱到极致,活到极致的三毛。 父亲陈嗣庆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二女儿,大学才念到三年级上学期,就要远走他乡。她坚持远走,原因还是那位男朋友。三毛把人家死缠烂打苦爱,双方都很受折磨,她放弃的原因是:不能缠死对方,而如果再住台湾,情难自禁,还是走吧。” 这个被爱情令箭击伤的女子,需要一个人独自舔血疗伤。远方,她去了远方,选择与背包相依为命。从此,她的名字,叫流浪。 流浪。 第十章 春风换颜 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因为那片不曾跋涉过的陌生国土,有未知的山水,未知的际遇,以及未知的尘缘。对许多人来说,远方是诱惑,是对生命的挑战。而那个叫做归宿的地方,却需要穿越一生的沧桑,方能遇见。 三毛说,她奔走天涯,是为了逃避情感。远行,对她来说,不是信仰,也无多少诱惑,只是想要遗忘,想要放逐。直到后来,远方的风景,抚平了三毛内心的伤痕。她就那样,走出情感狭隘的小天地,有了踏遍山河的热忱。 三毛离家那一天,口袋里放了五块美金现钞,一张七百美金的汇票单。这点钱,对于一个孤身天涯的女孩来说,也实在不多。走的时候,她没有流泪,只希望把笑容留给父母亲人,留给这片她眷恋的故土。就那么决然而去,始终不肯回头,纵然她的母亲哭倒在栏杆上,她也没有转身挥手。 她不敢回头,她害怕转身之后,父母的目光,会击碎她本就脆弱的意志。直到穿越云海,飞度暮雪千山,她终究还是落泪了。但三毛的心底,依旧一片迷茫,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就走到这样的局面。亲手折段的情感之路,没有机会再回头。漂泊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像是一场美丽的错误,倘若没有年轻时的寥落,又如何会有后来万里风沙,江湖相忘的洒脱。初恋为三毛的人生设了伏笔,让这个女子,成了沙漠上最美的风景。多少人,因为她,才有了勇气走出小小天地,去远方追寻梦想,阅历风霜。多少人,因为她,爱上了撒哈拉的故事,爱上了滚滚红尘的烟火。 到底是不同,我总愿做一个淡看落花的闲人,和檐角的时光,一起静听别人的故事。也愿意,用青春换苍颜,那样就可以免去山水迢遥,省略离合悲欢。然后,老去之时,依靠简单的回忆过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西班牙马德里。三毛将在马德里大学哲学系进修二年。西班牙,也许并不是一个名字十分响亮的国度,却令许多人着迷于它的风情。那个年代,许多艺术家,都去往浪漫的艺术之都巴黎,或去日本,赶赴一场樱花的盛宴。 三毛为什么选择去西班牙,据她自己所说,是在大学时候,偶然听到一张西班牙古典吉他唱片,深受感动。她心中向往着那个粗狂、风情、朴质的美丽乐园,有小白房子、毛驴、牧歌、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三毛就是为这份感动,来到西班牙,她希望这个地方,能够改变她苍白的人生。她必须忘记那段前缘,剪断爱的绳索,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重新疼爱尊贵的自己。 后来,三毛的初恋情人舒凡,当了台视文化公司的总经理。尽管他与文化相交了一辈子,但可以静心写作的时间太少。而三毛一路行走,一路书写,她的才名,远远超越了当年文化学院的风云才子。 命运赋予给每个人的过程与结局,都不容更改。这两片曾经相聚的云朵,没有为离散,而形同陌路。一个用随遇而安,获得平静。一个用半生漂泊,换取故事。多年以后,三毛和舒凡,还保持了淡淡的君子之交。毕竟,三毛把人生最美最初的情感,给了他。毕竟,因为这段错过,三毛的人生,才真正起程。 舒凡曾说,二十年间男婚女嫁,两人一度家住一巷之隔。只有一次在巷口,遇到三毛跟其他的文艺界人士一起。咫尺天涯,他们始终未重逢。三毛也说过:“情感只是一种回忆中的承诺,见面除了话当年之外,再说什么就都难了。”所以,有些人,一生一世,都没有相见的必要。 唐人杜甫有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世间聚散离合,本就寻常,有些永远,实属意外。你看,多少旧物还在,只是换了新人。倘若遗忘,就将前缘擦去,一笔勾销。倘若记得,只当回忆,漫不经心地想起。 刚到西班牙,这个带着情伤的异国女孩,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唯有孤独如影随形。但她依旧感恩,因为这个陌生的环境,模糊了她的记忆,让她淡忘远在台北的人和事。但令她无法割舍的,是亲情。写信,似乎成了她初去西班牙那段时间的所有依靠。 陌生的国,日子也变得漫长。她给家里写信,不说寂寞,不诉辛酸。白日里,尚可以感受到西班牙人热情奔放的生活方式。可一到夜晚,那种乡愁,以及残余的初恋情感,会钻入她的骨血,令她疼痛难当。但她必须忍受这种痛苦,因为选择远方,就已经知道,悲伤是必经的路程。 曾经,时间做了刀客,宰割她的爱情。如今,时光又做了良药,治愈她的旧伤。一年后,这个过去孤僻、冷漠的女孩,感染到西班牙民族的疯狂和随性。终于相信,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将一个人改变。任你多么固执,多么坚定,终究也会被风雨打湿衣襟,被岁月染上尘埃。 其实她骨子里,热烈又野性,美丽又哀伤。渐渐地,她成了马德里,一只无拘无束、自在飘飞的蝴蝶。她开始坐咖啡馆、跳舞、搭便车旅行、听轻歌剧。她还学会了抽烟,爱上了喝酒。这并不意味,三毛从此不再是那个纯情女子。只能说,她终于走出封闭的牢笼,懂得享受生活,珍爱生命。一个人,只要内心清澈,任由世间风云变幻,亦可以洁净无尘。 三毛曾记述过:“在马德里大学城书院。每日中午坐车回宿舍用午餐时,桌上的葡萄酒是不限制的。在那个国家里,只喝白水的人可以说没有。一般人亦不喝烈酒,但是健康的红酒、白酒是神父和修女,甚至小孩子也喝的东西。就是这种自然而然的环境,使我学会了喝酒,而且乐此不疲,也不会醉的。” 为此,三毛还买了一个酒袋,她对酒的情结,来自于西班牙。以后的日子,无论喝是不喝,总得注满了葡萄酒,那酒袋才不会干。可后来换了山水,三毛总想着买一瓶好酒浸泡那个酒袋,却少了一份心情,亦找不到西班牙那般味道的酒。原本应当用上一辈子的东西,就那么一日一日地干渴下去。 万物需要滋养,才会有灵性。人的思想和情感亦是如此,倘若不去呵护,有一天,亦会失色换颜。如今的三毛,风情,洒脱,自在,狂野,十年前那个自闭休学的少女,已经恍若隔世。对于失恋,她不再惆怅,甚至感恩舒凡给过她那段美好的回忆。 倘若当初舒凡不拒绝三毛,或许此时的她,已经嫁作人妇。可个性张扬,情感丰富,视文字为命的三毛,愿意割舍一世的追求,每天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过着平凡生养的日子吗?恋爱与结婚不同,这时的三毛,尚缺少人生阅历,她还不能够支撑一个家庭。又或者说,一旦生活定型,谁来替她续写那段传奇人生? 三毛仿佛生来就是一个流浪者,所以当她踏上行程,感觉人生原来可以这么活。她再也做不了一个安静温婉的女子,对着一扇幽窗,拿一支素笔,写着单薄的心事。她需要在放逐中,感受生命的美妙,像孤雁一样,任意高飞,任意停留。 三毛爱上了旅游,她跑到巴黎、慕尼黑、罗马、阿姆斯特丹……她没有向家中要旅费,她说:“很简单,吃白面包,喝自来水,够活!”她是勇敢而坚定的,不惧风雨清贫,视人情风物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 突然觉得,以往的岁月,只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她不能重蹈覆辙,她必须不停地更改方向,找寻故事。喝一壶肝肠寸断的酒,看一场意兴阑珊的雨,唱一首撕心裂肺的歌。只是不要再轻易去爱一个人,不要再犯相同的错。 缘分,有时候比人还固执,还死心塌地。缘尽时,不容你是否舍得。缘来时,亦不问你是否需要。错误的时间,总会有那么多错误的相遇。有些人,携手一程就分道扬镳,有些人,转过万水千山终不离不弃。 三毛不知道,在这个异国他乡,有一个人,为她而生。倘若没有曾经的失去,亦不会有将来的得到。人说缘分注定,可究竟哪一段,真正属于自己? 天涯的你,天涯的我,都是人间飘萍。且问一声,谁是落花?谁又是流水?谁是过客?谁又是归人? 第三卷 梦里花落知多少 第十一章 邂逅荷西 一场秋雨,荒寒潮湿的墙角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独自开放。也许,这个季节不属于它,悄然绽放,只是为了守候一场无期的相逢。我与它的缘分,也就这短暂的相望而已。几秒钟,不过是一阵风拂过的瞬间,却能够让它牵怀一生一世。 倘若没有这次注目,或许走过短暂的花期,便默默枯萎。不曾有交集,亦不会有遗憾和念想。人与花相似,每个青春女子,都惊艳过,开在季节的枝头,绚丽绝美。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恰好的年岁,遇见恰好的人。就算遇见恰好的人,也未必给得起你如意的爱情。 “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曾经自闭的三毛,如今成了一个对镜理红妆的女子,她笑靥如花,明媚似水。在马德里书院的女宿舍,那些个皓月当空的晚上,有西班牙男生的“情歌队”,在阳台下弹吉他唱歌。而最后一首,必定是献给那位叫“Echo”的中国女孩的。 三毛,以她东方女性的典雅、尊贵和美丽,打动了西班牙年轻男子的心。她不再是往日那个青涩的少女,她学会用愉悦的心情,来接受他们的歌声与爱意。在遥远的异国,她必须给自己喂养热情,才能快乐地生活下去。渐渐地,她中断了和舒凡原本就次数不多的通信。隔山隔水,那段感情,已经是回不去的梦乡。 忘记一个人,也许需要一辈子。邂逅一个人,却只需一个瞬间。在年华老去之前,还有许多人,为之等候,许多故事,为之停留。 有一个西班牙男孩,名字叫Jose Maria Quero。三毛唤他,荷西。倘若没有三毛,荷西或许只是西班牙一个平凡的工程师,在他的祖国,一壶酒,一袋烟,过着寻常却安稳的生活。可因为后来,娶了三毛为妻,他便成了这位著名作家书中的男主角。他和三毛,一波三折的情感,聚聚散散的缘分,在读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这个不熟悉中文的西班牙男子,总爱骄傲地告诉别人,他的妻子是一位才情了得的作家。尽管,他无法读懂她的作品,更不知道那些长长短短的文字里,蕴藏了怎样的情怀。可荷西爱三毛,他把今生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中国女子。从十八岁开始,就为她守候,为她痴心不改。在她流离失所的时候,陪着她跋山涉水,为她抵抗人世风尘。 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地区的哈恩,是荷西的故乡。这里是西班牙最大的橄榄油产地,荷西的父亲有大片的橄榄树林。荷西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他自小不爱学习,又不乖巧听话,所以没有得到许多的爱。 在他年少的时候,就梦想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他曾许愿要娶一个日本女孩做妻子,到后来他遇见三毛,这位黑头发,黑眼睛的东方女子,让他一见钟情。他发誓,要娶三毛为妻,无论付出多少代价,痴等多少年。不曾想,这位携带传奇上路的女子,百转千回之后,终究落入他的怀中。 西班牙的秋天,树叶尽落,冬天将来临。这么简单的一个句子,却总是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因为叶落之后,有一段故事,将要悄然开始。 平安夜,三毛在一位中国朋友家过节。午夜时分,当邻居朋友,各自出来互道平安的时候,三毛认识了生命中的男子,荷西。这时的荷西,只能算是一个男孩,因为他还不到十八岁。 不是所有的初见,都会有一段惊心。但三毛初见荷西的时候,却真的有了刹那的心动。她是这样描述:“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作为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也该是一种满足了。” 一直以来,都觉得荷西有一双忧郁的眼睛。他留着胡子,看上去粗犷,却也平实。纵然三毛有了短暂的心动,但她早已过了那个筑梦的年龄。荷西不同,就这么一个眼眸,让他对这个东方女子一见钟情。自小不肯跟随父母信教的荷西,做了三毛的信徒。他爱上了三毛,把爱当成了信仰,当成了未来一切的支柱。 爱情在每个人心底,种下了不同的因果。有些爱,细水长流,淡而有味。有些爱,刻骨铭心,誓死相随。三毛和荷西成了一对很快乐的朋友,他们一起踢足球,打棒球,骑摩托车,到旧货摊购物。三毛喜欢这个西班牙男孩,觉得他纯真而朴实,但这一切,无关爱情。 三毛亦不知道,她早已是荷西魂牵梦萦的女子。那时,三毛读大学二年级,荷西念高三。这个冲动少年,为了爱,开始逃学。那段时间,荷西总是溜出校园,跑去找他心爱的女子。三毛还记得,她在书院宿舍读书,有西班牙的朋友跑来告诉她:“Echo,你的表弟来找你了。” 三毛觉得诧异,她并没有表弟,在西班牙这么久,也没有谁来找过她。可当她走到阳台上时,看到荷西,手臂里抱着几本书,手中捏着一顶他戴的法国帽,紧张得好像要捏出水来。这个男孩,逃学是为了来邀请三毛去看一场电影。 起先三毛并不在意,她确实把这个男孩,当作弟弟一般。可后来接连着,每天都可以听到宿舍里“表弟来罗,表弟来罗”的叫喊声。三毛潜意识感觉到,这个比自己小那么几岁男孩,对她生了爱意。这种爱,简单而纯净,让她不忍轻易说破,又无法狠心拒绝。 直到有一天,荷西郑重地对三毛说:“Echo,你等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要娶你。”明知道,这只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孩子,许下的一段难以兑现的诺言。但荷西说得那么认真,一个瞬间,让三毛心生感动,不由自主地握紧了荷西的手。 荷西情深地说着:他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他外出赚钱,三毛在家煮饭给他吃,这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这简单而美好的心愿,不是当年她梦寐以求的么?三毛对初恋情人舒凡,说过多么相似的话。那时的她,梦想着可以和舒凡结婚,拥有一个温暖的小家。而她每天,为他洗手做羹汤,为他经营平凡的日子。在暮色来临的时候,为即将归家的他,留一盏明亮的灯。 记忆如潮,在瞬间将三毛淹没。那些以为早已愈合的伤,竟然还会隐隐作痛。她知道,荷西对她的爱,是真的,一如当年的自己。的确,她有感动,但不能因为感动,而伤害他。她清楚地明白,她对这个男孩,没有爱情,只是一种简单的喜欢。她喜欢寂寞之时,和他一起放飞心情,喜欢看他淳朴的笑,喜欢那种不问缘由的相处。 可如今,这份情感,不再单纯。倘若荷西不曾对她表白,她可以假装不知道,依旧和他快乐地在一起。但她不能让他痴心地等候,这注定无果的爱,如何可以开始。荷西,这个西班牙的男孩,根本不知道,他爱的女子,当初是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而来。如今,又怎么会轻易相信、轻易应允他的承诺。 六年,多么漫长的时间。足以让他从一个男孩,长成一个男人,也足以让三毛从一个风华女子,到青春老去。这是一场赌局,三毛不能下注,更何况,她从来没想过拥有。就算六年后,他们形同陌路,她亦不会觉得,有多少遗憾。 与其等到那时,他来伤害她,不如现在,先辜负他。三毛做了决定,不再与荷西交往,她不能,给他一丝渺小的希望。分手的一幕,让三毛每次想起,都要泪流。 那个夜晚,马德里下起了久违的大雪。像是特意为这段感情,做一次美丽而伤感的结束。“从今天起,不要再来找我……因为六年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我不知道我会去哪里,我不会等你六年。你要听我的话,不可以来缠我……”这是三毛对荷西说的话,冷漠又决绝。 荷西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知道,三毛不愿与他继续交往下去。她让他听话,永远都不要再回来。他爱她,正因为爱,所以必须尊重她。那个夜,特别的冷,寒风入骨。荷西的心,冰冻在这个寒夜里,许多年以后,才融化,苏醒。 荷西知道,他必须离去,必须。他一面跑一面回头,口中喊说:“Echo,再见!Echo,再见!”纵算心里痛得眼泪要掉下来,他还扮着鬼脸,挂着笑。三毛看着这个痴心的男孩,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眼前只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在诉说着这段忧伤的故事。三毛几乎要喊起来:“荷西,你回来吧!” 可她没有。那种景象,三毛永远也不能忘记。这一次错过,耗费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许多年后,三毛才明白:有些遗憾,果然可以弥补;有些缘分,真的可以重来。 第十二章 漂流德国 趁一切还来得及,收拾好行将付出的感情,选择匆匆散场,淡淡离去。也许,这是三毛与荷西分手时的心情。可不知为何,总觉得,色彩浓郁的三毛,情感世界也永远那么深邃。无论是爱与不爱,她都无法做到云淡风轻。 对于这么一个真心爱她的男孩,一旦割舍,感性的三毛,如何可以做到毫发无损。那个下着雪的夜晚,三毛辗转无眠。荷西,却在枕边流了一夜的眼泪。这个男孩重诺,之后,他再也没有去纠缠、惊扰深爱的女人。直到六年后,荷西再次出现,是为了履行他曾经许过的诺言。 有些人,无论你怎么躲避,还是会遇到。有些事,无论你怎么强求,终究要失去。六年里,三毛相继谈了许多次恋爱,有爱她的,也有她爱的。有付出,亦有收获;有欣喜,亦有悲伤。长则几个月,短则甚至一个瞬间。可那些来去匆匆的情感,都飘忽如落英,流散在昨天的林荫小径。 为了断去荷西的念头,三毛开始结识新的男孩。有一个日本男生,和她同班,家境殷实,在马德里开了一家最豪华的日本餐馆。 这个男孩,很有绅士风度,他每天清晨给三毛送上一大束鲜花。那些日子,三毛的宿舍,成了花海。日本男生,不仅送鲜花,还买许多珍奇和贵重的礼物。居住在一起的同学,对他这种浪漫的追求方式,格外羡慕。但馥郁芬芳的鲜花,和琳琅满目的礼品,似乎并不能打动三毛的芳心。 终于有一天,这位日本男生买了一辆名贵的汽车,用来当订婚礼物。看到这豪华的汽车,以及男生殷切的期盼,三毛心慌意乱。在别人眼中,可以遇见这般出色的白马王子,是三毛幸运。但三毛的心里,那个原本该滋生爱情,莺飞草长的地方,却依旧一片荒芜。她知道,没有爱情维系的婚姻,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郊外的树林,面对日本男生的求爱,三毛始终没有勇气那么坚定地拒绝。这份善意的逼迫、炽热的爱,让她有苦难言。踌躇之际,三毛忍不住落泪。男孩被她突如其来的眼泪,惊得不知所措,忙连声道歉:“不嫁没关系,不嫁没关系……” 这一哭,让三毛清醒过来,原来她的心里,不能再轻易住进一个人。而这些,与舒凡无关,与荷西无关。她想要一种,让她在某个瞬间心动,又无比安宁的感觉,可是没人给得起。爱情不能勉强,三毛再次选择逃离。尽管,日本男生为此事伤心很久,但三毛也只能默默地说抱歉。 据说,三毛为了逃开这个日本同学,收下了一个德国同学的花。可她的心底,对这位男生,亦生不出爱的感觉。她觉得自己错了,她的本意,是想让心安静下来,如今反而惹下许多尘埃。尘埃,是谁说过,人生过客皆是尘埃。其实不然,你爱的人,自是心中赏心悦目的风景。不爱的人,便是即刻想要删去的记忆。 春秋已几载,聚散终有时。三毛完成了在马德里的学业,西班牙虽带给了她许多美好的回忆,亦有许多令她眷念的地方。可三毛始终想不出,任何值得她留下来的理由。加之那些不肯停歇的情涛爱浪,让她落得满心惆怅,一身萧索。但她走得还是不够洒脱,因为她行将去的地方,是男友的故乡——德国。 收拾行囊,才发觉,几年青春留在这里。能带走的东西,却寥寥无几。或许人生就是如此,一路积攒,也在一路遗失。物质不能填补精神的空无,精神亦不能满足物质的缺失。一个人,唯有用一颗博大辽阔的心,才能容纳万千风云,淡看荣辱得失。 三毛走了,她去了德国。为了筹集旅费,三毛去一座风景佳绝的岛上,做了三个月的导游。萧邦和乔治桑曾经在这座岛上,度过了一段浪漫的生活。凭借对文字,对风景的天赋,三毛带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在仙岛上赏阅旖旎风光。但她知道,此岛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驿站,来这里,是为了挣一笔费用。仅此而已。 走过的地方,发生的故事,宛如生命里一出出折子戏。在剧中演过了聚离,尝过了悲喜,从开始到结局,交换着不同的自己。今天,你把别人的痕迹擦去。明天,别人把你写入回忆里。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人流里,还有多少你残留的气息? 德国的柏林,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整个柏林就像一片白云。”这座繁华的城,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有现代时尚的风情。它快乐奔放,宽容友爱,在这里生活的人,如白云一样悠闲,似清风一般随性。在柏林,有著名的菩提树街,漫长宽敞的林荫道,仿佛可以找寻自己的前世今生。 但这些,是别人眼中的德国。三毛的德国,又是一番模样。她用挣来的旅费,买了一张机票,来到德国。进入歌德语文学院,专攻德语。 为了尽快获得毕业证书,三毛收拾起在西班牙时懒散的心情。她感染了德国人的刻苦努力,加之她好强之心,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每天上课和阅读的时间,多达十六个小时。三毛曾说过,在柏林的这段日子,是她留学生涯最贫乏的一个章节。 “我的课业,重到好似天天被人用鞭子在背后迫着打似的紧张。这使我非常地不快乐。时间永远不够用,睡觉吃饭乘车都觉得一个个生字在我后面咻咻地赶。”自小学习散漫的三毛,何曾有过这样的紧迫。但繁忙的学业,填满了所有的时光,让她没有多余的空间,去享受寂寞,品味感伤。 “我一天到晚就在念书,对德国的人和事,完全讲不出来。我认识的德国,就是上学的那条路和几个博物馆、美术馆。”这是三毛的德国,平淡无味,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柏林像一片白云,仿佛是一个与三毛无关的传说。她把自己,出卖给了学业。所幸,她的付出,很快就有了收获。仅仅九个月的时间,三毛拿到歌德语文学院毕业证书,取得德文教师资格。 三毛的这位德国男友约根,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他对学习的刻苦,令三毛觉得乏味而疲倦。三毛曾说过,约根不舍得将一分钟留给爱情的花前月下,就算是约会,也是一同读书。生性浪漫的三毛,被夜以继日的学习,消耗了所有的热情。 她以为爱情,可以给她一丝慰藉,可以在她行将枯萎的心中,种植一花一草。可约根丝毫不解她的情怀,他的呆板,消磨了三毛原本无多的爱意。陌生的城,繁复的学业,拮据的生活,荒芜的情感,让三毛重新将自己落入寂寥的深渊。 从何时开始,烦恼不离不弃。苦闷的日子,让三毛对物质生出了诱惑。她去了一家大百货公司,为了两百美金,卖了十天香水。这十天,三毛将自己打扮成一位风情典雅的东方女性。看着自己美丽的容颜,她觉得,女人有时候,真该好好地爱自己。 每当看到那些来买香水的贵妇人,一掷千金的模样,三毛的心,竟无比的落寞。璀璨的街灯,炫目的商品,多少人,为了金钱迷失心性。饱满的生活,让他们时常忘记,自己的初衷。三毛不希望有一天,用欲望来惩罚自己。华丽的物质,永远无法代替心灵的富庶。 拿到两百美金的三毛,在百货公司里,挑选那些平日渴望得到的东西,却一件也不舍得买。她依旧喝白水,吃面包,过着清苦拮据的日子。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心安,不至于陷入奢华的深渊里。对物质,三毛可以理性相待,但遇到感情,她却不能收放自如。 后来,德国男友约根,进了外交部做事,实现了他外交官的理想。有一天,三毛和约根携手去逛百货公司,约根买下了一件双人床单。之后,三毛就再也不肯说一句话,她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和委屈。约根看到她含泪的双眼,明白她的心思,于是回到百货公司退了床单。 割舍双人床单,让他落下眼泪。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的爱情,终是无果。 一年后,三毛和约根挥手道别,独自飞往美国。而这个痴情的男子,足足等了三毛二十多年。看似洒脱的三毛,其实在她的心底,又多了一处不为人知的暗伤。 欠下的这段情债,今生,也没有偿还。 第十三章 风雨归来 一个人,在旅途的路上走得久了,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知道最初的相逢,却无法预见最后的相别。 以往只觉得,人生苦短,切莫留下太多的缺憾。所以步步惊心,哪怕是寻常的景致,平凡的情感,也用心相待。后来行年渐晚,方知人间万事不可强求。看惯了日月流逝,离合变迁,倒有了随意的心情,从容的境界。 那时候,总以为三毛的流浪,与任何人无关。她像沙漠中一株骄傲又卑微的小草,倔犟地独活。她从来不会真正为谁奔走,亦不会真正为谁止步,她只为她的心。如今再读三毛,仿佛又不是这般模样。她太随性,太放纵,她视今生的相遇,都为前世宿因。她的行走,仿佛在赶赴一场又一场的约定,到最后,又亲手埋葬了所有的情感。 三毛离开了德国,来到美国。她在美国芝加哥城的伊利诺斯大学,申请到一个主修陶瓷的学习机会。这一年,三毛二十八岁。她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离开德国男友约根,是因为情感再也不能有他一席之位了。她期待一场心之所系的遇合,如此方不辜负沧海桑田的历程。 一口皮箱,是她全部的行囊。天涯辗转,三毛早已无惧尘世风雨,亦不抗拒百态人生。往日那个只有一扇窗,一片风景的女孩,早已被流年冲散。在这繁华的异国他乡,辽阔的天地,她依旧可以一个人做梦,依旧年轻。 三毛深知生活的艰辛,珍惜金钱。她觉得,钱也许不用太看重,但一定要珍惜它。所以她来到美国,最开始做的事,就是找一位工作,可以自给自足。几年漂泊,对家人深感愧疚,她希望自己可以像云彩一般,来去自如,无有牵挂。 三毛在伊利诺大学法律系图书馆,负责英美法分类。工作于她,只是用来谋生,所以从来不觉得需要投注太多感情。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付出劳作,换取该得的报酬。据说,她第一天上班,就闹了笑话,在两百本书页上,盖了两百枚错误的图章。日期是:十月三十六日! 三毛在美国的堂兄,有一位中国好友,也在伊利诺斯大学,读化学博士。三毛的堂兄托付这位博士,请他务必照顾好孤零的堂妹。从此,这位善良淳厚的博士,对三毛关怀备至。 “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总是堂哥的好同学,准时送来一个纸口袋,里面放着一块丰富的三明治,一只白水煮蛋、一枚水果。”可见,博士是一位细心温雅的男人。在这个陌生的都市,有一个男子,对自己这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孤独善感的三毛,又怎能无动于衷。 曾经的三毛,做过感情的失败者。当年她因为失恋,被迫远走他乡。可为何,这几年在国外,她竟成了骄傲的女神。那么多男子,愿意做她裙摆下的草木。而她,始终不肯为任何人,惊艳倾城。 这只折翅的青蝴蝶,还无法找她可以栖身的归宿。三毛是那种能够轻易感动,却不肯将就的女子。她要的情感,应该是相看两不厌,是她愿意为之低眉,为之卑微的男人。那些打身边拂过的绿叶,终究是云烟。 三毛知道这位中国博士的心意,但她不说。她让自己坦然地接受他的关爱。她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反而是伤害。可他终究还是说出口,尽管很婉转,但三毛听后依旧万分惆怅,“现在我照顾你,等哪一天你肯开始下厨煮饭给我和我们的孩子吃呢?” 这实在是一句不该轻易说出口的话。在三毛心里,只甘愿为一个男子洗手做羹汤,他就是初恋情人舒凡,但物是人非,她亦丢失当年心境。纵算有一天舒凡再来寻她,她也是不肯回头了。三毛想起在西班牙,那个叫荷西的男孩说的话,愿意许她一生安稳。 三毛的堂哥一心想做这个牵红线的月下老人,多次打电话,希望三毛不要错过这位优秀踏实的男人。当时,爱慕博士的女同学,亦有许多,可他偏生钟情于三毛。这世上,最难诠释的就是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因缘际遇,谁也做不得主。 三毛自知他是不可多得的男子,亦找不出他不好的理由。但要她妥协心中不情愿的事,是那般的委屈感伤。每当这时候,她做不到用语言去搪塞,就只能落泪。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其中任何一个人,有丝毫的不悦,在一起,都不会幸福。 许多过尽千帆的人,认为有时候爱情并不重要。只要彼此在一起,有个依靠,安度流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世间俗子或许尚可如此,但三毛的心性,却难以迁就。她追求一份极致,一种心甘情愿。其实她要的并不多,只不过两情相悦,地久天长。可爱情,总是那般吝啬,不肯轻易将幸福,交付给众生。 “心里为什么好像死掉一样。”面对他们的求婚,三毛是如此心情。她觉得自己的心,像死掉一般寂静,没有波澜。人世熙攘,风景万千,那么多红绿男女,那么炽热地爱着。她实在不该,不该独醒。 有一天,三毛告诉博士,明日可以不必再送东西来了。因为她要离开美国,回故乡台湾。有些情,迟早会了断。有些人,注定要辜负。 机场依依送别,让人心生酸楚。博士依旧痴心地对三毛说:“我们结婚好吗?你回去,我等放假就回台湾。”其实他心明如镜,这个女子,只要一转身,就将与他从此天涯相隔。莫说是共结连理,以后山遥水远,能够相见,都难以预料。 三毛不语,沉默所以代替她的心情。转身的那一瞬,她为他理了理大衣的领子,无意将他伤害,但终究还是有些疼痛。放下爱恨,拎上行囊,归去故乡。多年前,她在那里种下了梦,不知道是否已经开花结果。 五年,这个城市依旧那么年轻,只更换了一点点容颜。而父母的两鬓,却新添了几缕白发。他们看着远归的女儿,与几年前相比,成熟而沉静,心中难免悲喜交加。这个当年为情逃离的女孩,早已学会努力珍爱自己。 三毛,一个带着荣誉归国的学子,凭着歌德学院的德文学业毕业证书,回到母校中国文化学院,当了一名德文老师。后来台北好几所学校、政工干校、家专等都留下了三毛教书的身影。 一日,三毛闲坐家中写作。有一位西班牙的朋友来访,他带来了荷西的消息。荷西托他转交了一张相片和一封书信。相片上,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子,穿着泳裤,在海滩抓鱼。他健硕魁梧,三毛说他是希腊神话里的海神。 信是这么写的:“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十八岁的那个下雪的晚上,你告诉我,你不再见我了。你知道那个少年伏枕流了一夜的泪,想要自杀吗?这么多年来,你还记得我吗?我和你约的期限是六年。” 这个痴情的海神,正是当年西班牙的大男孩荷西。悠悠岁月,一恍六年。三毛几乎已经忘记当年荷西许下的六年之约,如今手捧照片,让她想起了那个分别的雪夜。那个一转身,一回眸的少年,对她的爱,真的还一如既往吗? 三毛没有回信,只让朋友捎去了她淡淡的谢意和祝福。六年前,她拒绝了荷西,六年后,她依旧不能赴约。在三毛的心里,认为这是一场必输的赌注。她输不起。 雨季不再来。可台北的雨,似乎总是在无意的日子纷纷飘落。这座熟悉的城,会让她情不自禁地想起许多。台北武昌街一段七号,有一间明星咖啡屋,曾经有过三毛美好的记忆。这里,是三毛和初恋情人舒凡,以及一些文友聚会的地方。 漂泊几年的三毛,来到这里,只是想品一杯咖啡,重温昨天的故事。却不知道,这间久违的咖啡屋,没有和故人重逢,却给了她另一场美丽又悲情的邂逅。这是三毛生命中,一段必经的路程,她终究逃不过,宿命的情劫。 “漂流过的人,在行为上应该有些长进,没想到又遇感情重创,一次是阴沟里翻船,败得又要寻死。那几个月的日子,不是父母强拉着,总是不会回头了,现在回想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遗恨,只幸当时还是父母张开手臂,替我挡住狂风暴雨。” 这是三毛后来写下的话。到底是怎样的感情,让她伤得一败涂地?又是怎样的男子,将她打劫一空?趁故事还不曾讲述之前,且喝一杯叫回忆的咖啡,听一场叫往事的烟雨。 第十四章 遭遇情劫 佛经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旨意为,世间万般功贵荣辱,终是烟云。有一天,离尘而去,都无法带走。但所有的业债,不论经历几世,皆会紧紧相随。 寥寥数笔,可以道尽一个人的沧海桑田。而那个辛苦的过程,却需要自己承担。三毛始终认为,她这一生所历的情劫,必是前生的宿债。这个看似洒脱、随性的女子,其实也有伤不起的时候。 那一天的咖啡馆宾客如云,有一个男子,和三毛共坐一张桌子。就是这个留着长发,衣着新潮而凌乱的清瘦男子,给三毛带来了一场感情的灾难。 他是一个落魄的画家,出于对艺术的喜爱,三毛去了他的画室。这位画家的画,实在不能算是多么伟大的艺术作品。但三毛却喜爱至极,认为每幅画都属上乘之作。她觉得,总有一天,千里马会遇见赏识他的伯乐。 一位潦倒的艺术家,偶然邂逅了一位欣赏他的才女,必然心生感激。他觉得,三毛是上苍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女神,他愿意用生命来为她创作。感性的三毛,冲动的三毛,就这样莫名答应了画家的求婚。明星咖啡屋,见证了他们这段仓促的爱情。 家人并不赞成三毛和画家的婚事,他们始终觉得,画家的人品不够端正,认为三毛可以先谈恋爱,不要这么快与他谈婚论嫁。倔犟的三毛,在感情上,从来听不进别人的劝解。她中了爱情的蛊,艺术的蛊,她说只要两个人相爱,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也许我们不明白,当初三毛拒绝了荷西,拒绝了日本男友,德国男友,以及那么多人的求爱,为何偏偏就轻易把自己许给了这位画家。是她真的爱到难以自持?还是她只是想成全艺术?这个为灵魂而活的女子,我们永远不知道,她人生的路程,会以何种方式走完。 可惜事与愿违,那个对她许诺海誓山盟的画家,早已有了妻室。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情骗子,他用艺术骗取三毛的同情。为了息事宁人,三毛的父亲陈嗣庆送给了画家一大笔钱,只希望尽快化解女儿这场不幸的悲剧。 丢失爱情,三毛已是心痛难当。连累父母,三毛更是自责不已。接连几个月,三毛一蹶不振,她的心伤,带着挫败与绝望。而父母,为了拯救这个女儿,倾尽所有的爱,挡下风风雨雨。为了父母,三毛醒悟过来,忘掉那段被诅咒的爱情,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三毛的遭遇,确实令人心酸。命运并非有意捉弄她,只是随性的三毛,不小心走了岔路。多年后,她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算是对坎坷人生的宽容吧。可你的宽容,未必可以换来岁月的仁慈。时间像一个温柔又锐利的挑战者,到最后,我们都不战而降。 喜爱运动的陈嗣庆,为了让女儿尽快走出情感的阴霾,鼓励三毛去打网球,希望受尽波折的三毛,可以沐浴在阳光下,于新的世界里,灿烂地生活。却不知,用心营造的情境,还有一场劫数,在等着这位多灾多难的才女。 三毛和父亲,一起认识了一位德国教师。这位德国教师四十五岁,高大挺拔,温文尔雅。三毛和德国老师有了几次交流,他对她温和体贴,细致入微。之后,这位成熟的中年男人,对风情而有韵味的三毛,生出了爱慕之心。 和他在一起,三毛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与安宁。他似乎从不用言语来表白什么,却总能在相处时,表露出他的款款情意。在他心里,知道这位年轻的女子,经受过感情的伤害。他希望用温柔的感情,渐渐抚平她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痕。 三毛和他之间,有了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默契。她觉得,他是一个尝过世味,懂得爱情的男人。和他相处,三毛觉得不必冒险,不必不担忧会有情感的背叛。也许日子有些平淡,但宁静如秋水长天。曾经那个迷恋漂泊的三毛,如今却渴望过上安稳的生活。和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平凡厮守。 有一天,三毛和这个德国老师在璀璨星空下漫步。他突然停下来,对三毛说:“我们结婚好吗?”话语温柔,神情凝重。 “好。”三毛不假思索,自然而平静地答应他。也许三毛太累了,情感这条路,她走了太久,也走得太曲折。她不想再给自己丝毫放纵的机会,她愿意为这个年过不惑的男人驻足。至少这一刻,她无悔。 这个经历过情感的德国老师,却湿润了双眼。不曾想到,在这个年岁,还可以找到一位年轻多才的如花美眷。他们的爱情,总算有了归宿。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三毛在刚结束一段感情之后,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又可以重新和一个人谈情说爱。她的心,如何能够容纳滔滔不绝的情感。或许,她自己亦不明白,上苍为何给了她一颗这么善感的心。正因了她的感性,才会写出那么多惊涛骇世的文章。 三毛曾说过,文章千古事,不是如她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她写字,为了取悦父母,亦是自己兴致所在,将个人的生活作了一个记录而已。可她自身就是一个传奇,她的情感,她走过的地方,于是成了许多人,穷尽一生的向往。 她注定是传奇,而传奇必然要付出代价。这对恋人满心欢喜去印名片,希望把两个人的名字排在一起,如同并蒂莲,连理枝那般,不言别离。他们特意挑选了薄木片的材质,一面中文,一面德文。 说好了半个月之后去拿的。可十七年以后,三毛回忆此事,说道:“那盒名片直到今天还没有去拿。”三毛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拿了,因为这对情侣,就在订好名片的当晚,劳燕分飞,永不相见。 世上再没有比生离死别更痛苦的事了。那晚,素日身体健康的德国老师,突然因心脏病发猝死。这个让她心甘情愿决意要嫁的男人,居然就这么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话语,死在她的怀里,让她今生今世,只要一合上眼,都想得起那悲伤的一幕。 生生死死,聚聚散散,真真假假,如同一场戏剧。或许这过于曲折的戏,才让不凡的三毛担任了主角。可谁又知道,演过这场生死,她是否还能够平静地走出来。如果是戏,三毛入戏亦太真。当她看到所爱的人,被钉入棺木,心里已是一片血泪模糊。 爱情原来就是一个局,当你付出一切,它却不留退路给你。三毛已经不能原谅上苍对她开下的玩笑,几段情感,让她精疲力尽。德国教师过世不久,三毛在悲痛欲绝的情绪下,选择了服药自杀。所幸有惊无险,三毛度过了这一劫数,重回人间。 这个女子,总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选择结束自己。看似坚定自傲的她,其实一直在懦弱地逃避,她认输了。让自己像秋叶一样死亡,或许可以了断所有的痛苦。但她的使命还未完成,有一段长长的幸福,行将弥补她过往所有的不幸。 痛过之后,三毛在死亡的边缘,重新找回了自己。后来,她在心里挖了一个坑,把德国老师深深地掩埋。他的死,在三毛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或许他并没有足够的好,或许婚后他们亦不会那么幸福。但他死在三毛的怀里,让爱情,有了悲伤的美感。 台北,对于三毛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一个祥和之地。她把自己最美的年华,最真的爱情,都交付给这座美丽的海岛。可那些屈辱,自闭的过往,以及丧失至爱的悲恸,令她不堪回首。也许她的生命,注定了流浪,只有在行走中,才能够获取平安。 三毛想起了西班牙,那个自由奔放的国。那里,曾经治愈了她的情伤,让她找回了自信与快乐。午夜梦回,她开始思想那个国,思念小白房子、牧歌,还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那里可以抽烟,可以拿着酒袋,与人交杯换盏。 做一只蝴蝶吧,一只飞渡沧海的蝶,让自己远离痛苦,去寻找自由与激情。也许有一天,她会倒在远行的路上,也许有一天,她会亲手埋葬自己。这一切,都不重要。 收拾行囊,父母没有像她初次离家时那样担忧。反而希望她可以换一个环境,忘掉这一年多的悲惨遭遇,快乐坚强地活着。原来,爱到深处,是放手。 有一种人,生来就只适合漂泊。只有远离故土,才可以春风满座。三毛就是这种人,行走成了她此生的信仰。告别台北,这位多情才女,刻不容缓地,选择起程,选择流浪。